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轮机详细设计参数

汽轮机详细设计参数

汽轮机详细设计参数
汽轮机详细设计参数

汽轮机课程设计-闫煜.

银川能源学院电力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300MW亚临界机组轴向推力的计算_ 年级专业:热动(本)1202 班 学生姓名:闫煜 学号: 1210240198 指导教师:于淼

电力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汽轮机原理 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院、学生各一份,报送实践部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目录 一、引言 (1) 1、汽轮机课程设计目的 (1) 2、汽轮机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 3、汽轮机课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1) 二、轴向推力的计算 (1) 1、轴向推力 (2) 1.1、冲动式汽轮机的轴向推力 (2) 三、推力轴承的安全系数 (4) 四、计算 (5) 1、求解第一级平均直径 (6) 2、轴向推力的计算 (6) 3、叶根反动度的计算 (7) 4、叶轮反动度 (7) 5、当量隔板漏气面积 (7) 6、叶根齿隙面积A5 (7) 7、平衡孔面积A4 (8) 8、α的计算 (8) 9、β的计算 (8) 10、轮盘面积的计算 (8) 五、汇总 (9) 六、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汽轮机是以蒸汽为的旋转式热能动力机械,与其他原动机相比,它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运行平稳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汽轮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发电用的原动机。在使用化石燃料的现代常规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及地热发电站中,都采用汽轮机为动力的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还可用来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热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有余能、余热的工厂企业中,还可以应用各种类不同品位的热能得以合理有效地利用。由于汽轮机能设计为变速运行,所以还可用它直接驱动各种从动机械,如泵、风机、高炉风机、压气机和船舶的螺旋桨等。因此,汽轮机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蒸汽在汽轮机级内流动时,由于各段压力分布的不同,从而产生于轴线平行的轴向推力,气方向与气流在汽轮机内的流动方向相同,使转子产生由高压向移动的趋势。因此,为了保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必须进行轴向推力的计算。 1、汽轮机课程设计目的 汽轮机课程设计是对在汽轮机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系统总结、巩固和加深;要求掌握汽轮机热力计算及变工况下热力核算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还要综合各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结构强度、调节运行、辅助设备等有关基本知识来分析问题,才能较合理的选定汽轮机设计的基本方案。 2、汽轮机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确定轴向推力的组成 (2)以高压缸冲动级为计算依据,确定级数并分别计算各个级的轴向推力 (3)必须给出各个级的轴向推力的详细计算过程 (4)将数据以表格形式列出 (5) 数据来源:通过给定的机组类型,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所需基本数据及公式3、汽轮机课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1)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数据选择正确,计算正确,绘图清晰美观。 (2)设计成品要求效率高,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成本低廉。 二、轴向推力的计算

汽轮机毕业设计

汽轮机毕业设计 篇一:汽轮机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汽轮机是发电厂三大主要设备,汽轮机的启动是指汽轮机转 子从静止状态升速至额定转速,并将负荷加到额定负荷的过程。在启动过程中,汽轮机各部件的金属温度将发生十分剧烈的变化,从冷态或温度较低的状态加热到对应负荷下运行的高温工作状态。因而汽轮机启动中零部件的热应力和热疲劳、转子和汽缸的胀差、机组振动都变化很大,将严重威胁汽轮机的安全,并使整个电厂发电负荷降低,经济损失严重。分析汽轮机启动中的特点,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和正确的运行方式对保证设备健康水平和安全、经济运行有深刻的意义。 本文以哈汽600MW汽轮机的启动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与探 讨了启动过程中蒸汽温升率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蒸汽初温与转子金属温度的匹配问题,使得汽轮机启动过程优化。同时对启动过程中的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与比较。 关键词:启动;寿命分配;安全性; 目录

摘要 ................................................ ................................................... ........ I 1绪论 ................................................ ................................................... . (1)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 1.2 高压加热器的作用介绍及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高压加热器停运的热经济性分析 ................................................ .. (3) 2.1概述 ................................................ ................................................... . (3)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12M 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 2014年6月28 日

一、题目 12M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 二、目的与意义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汽轮机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应该能够全面掌握汽轮机的热力设计方法、汽轮机基本结构和零部件组成,系统地总结、巩固并应用《汽轮机原理》课程中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重点掌握汽轮机热力设计的方法、步骤。 三、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图纸量、工作量要求等)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功率:12MW ;设计功率:10.5MW ; ;新汽温度:435℃; 新汽压力:3.43MP a ;冷却水温:20℃; 排汽压力:0.0060MP a 给水温度:160℃;机组转速:3000r/min ; 主要内容: 1、确定汽轮机型式及配汽方式 2、拟定热力过程及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汽耗量与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3、确定调节级形式、比焓降、叶型及尺寸等 4、确定压力级级数,进行比焓降分配 5、各级详细热力计算,确定各级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内效率、内功率与整机实 际热力过程曲线 6、整机校核,汇总计算表格 要求: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在规定地点认真完成设计;设计共计二周。 2、按照统一格式要求,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过程完整,数据准确。 3、完成通流部分纵剖面图一张(一号图) 4、计算结果以表格汇总

四、工作内容、进度安排 1、通流部分热力设计计算(9天) (1)熟悉主要参数及设计内容、过程等 (2)熟悉机组型式,选择配汽方式 (3)蒸汽流量的估算 (4)原则性热力系统、整机热力过程拟定及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5)调节级选型及详细热力计算 (6)压力级级数的确定及焓降分配 (7)压力级的详细热力计算 (8)整机的效率、功率校核 2、结构设计(1天) 进行通流部分和进出口结构的设计 3、绘制汽轮机通流部分纵剖面图一张(一号图)(2天)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2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 《汽轮机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冯慧雯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汽轮机原理》(第一版).康松、杨建明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9 《汽轮机原理》(第一版).康松、申士一、庞立云、庄贺庆合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6 《300MW火力发电机组丛书——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第一版).吴季兰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8 指导教师下达时间 2014 年6月 15 日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审核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汽轮机课程设计zhong

汽轮机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设计题目与任务 题目:汽轮机热力计算与设计 根据给定的汽轮机原始参数来进行汽轮机热力计算与设计: 1、分析与确定汽轮机热力设计的基本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汽轮机的容量、进汽参数、转速、排汽压力或冷却水温度、回热加热级数及给水温度、供热汽轮机的供热蒸汽压力等; 2、分析并选择汽轮机的型式、配汽机构形式、通流部分形状及有关参数; 3、拟订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线和原则性回热系统,进行汽耗率及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4、根据汽轮机运行特性、经济要求及结构强度等因素,比较和确定调节级的型式、比烩降、叶型及尺寸等: 5、根据通流部分形状和回热抽汽点要求,确定压力级即非调节级的级数和排汽口数,并进行各级比焙降分配; 6、对各级进行详细的热力计算,求出各级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内效率和内功率,确定汽轮机实际的热力过程线; 7、根据各级热力计算的结果,修正各回热抽汽点压力以符合实际热力过程线的要求,并修正回热系统的热平衡计算; 8、根据需要修正汽轮机热力计算结果. 第二部分:设计要求 1)运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2)不同工况下工作时均有高的可靠性; 3)在满足经济性和可靠性要求的同时,还应考虑汽轮机的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布置合理、成本低廉、安装和维修方便及零部件通用化、系列标准化等因素。 第三部分:设计内容 一、汽轮机热力计算与设计原始参数 主蒸汽压力3.43Mpa,主蒸汽温度435℃;

冷却水温度20℃,给水温度160℃; 额定功率e P :23MW,调节级速比a x :0.24 二、汽轮机设计基本参数确定 1、汽轮机容量 额定功率e P :23MW 2、进气参数 汽轮机初压P 0=3.43Mpa 汽轮机初温t0=435℃ 3、汽轮机转速n=3000rad/min 4、排气压力 汽轮机排气压力Pc=0.005Mpa 冷却水温tc1= 20℃ 5、回热级数及给水温度 给水温度tfw=160℃ 回热级数Z=3级 三、选型、配汽及流通部分的设计计算 1、汽轮机型号 由排气压力和冷却水温可知汽轮机为:凝气式汽轮机。 型号:N23-3.43/435 2、配汽方式 汽轮机的配汽机构又称调节方式,与机组的运行要求密切相关。通常的喷嘴配汽、节流配汽、变压配汽以及旁通配汽四种方式。喷嘴配汽是国产汽轮机的主要配汽方式,由已知参数以及设计要求选用喷嘴配汽方式。 四、拟定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和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汽耗量、回热系统 热平衡及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1、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 (1)进排汽机构及连接管道的各项损失 蒸汽流过各阀门及连接管道时,会产生节流损失和压力损失。下表列出这些 损失通常的取值范围。

(工艺流程)电厂工艺流程图

外部的煤用火车或汽车运进厂后,由螺旋卸车机(或汽车卸车机)卸入缝式煤槽,经运煤皮带送到贮煤仓,经碎煤机破碎后,再由运煤皮带机送到煤仓间,经磨煤机粉末处理后被送到锅炉燃烧,加热锅炉的水,使其变为高温高压蒸汽,之后,高温高压蒸汽被送往汽轮机膨胀做功,推动转子高速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从汽轮机出来的热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成凝结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锅炉烟气经脱硝、除尘、脱硫后经烟囱排到空气中。 以下根据单元划分对各系统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进行详细叙述。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标注:1煤尘、2矽尘、3石灰石尘、4石膏尘、5其它粉尘、6噪声、7高温、8辐射热、9全身振动10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11工频电场、12六氟化硫、13盐酸、14氨、15肼。16硫化氢、17氢氧化钠、18硫酸、19二氧化氯、20甲酚。 2.7.1输煤系统: 自备热电厂改造工程建设时,电厂燃煤厂外运输采用火车来煤与公路汽车运输相结合的方式。拟从原有该项目铁路专用线上接出电厂运煤铁路专用线,所需燃料可方便地运送入厂。在厂址西侧与该项目的运煤通道相连,为燃料运输车辆的出、入口。本电厂燃用煤种为原煤。锅炉对燃料粒度要求:粒度范围≤30mm。 输煤系统中设有三处交叉。火车煤沟下部皮带机头部、筒仓下部皮带机头部、进煤仓间皮带机头部通过交叉均可实现带式输送机甲、乙路的切换运行。 2.7.1.1火车来煤: 火车来煤由该项目内部铁路将煤运至煤场,煤受卸设施为双线缝隙式煤槽。煤沟设计长150m,配三台螺旋卸车机将煤卸入缝式煤沟,煤沟上口宽13m,有效容量约4000t,可存放3列车的来煤量。火车煤沟下部皮带机头部、筒仓下部皮带机头部、进煤仓间皮带机头部通过交叉均为带式输送机甲、乙路的切换运行。

毕业设计--某电厂660MW机组的初步设计-精品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系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题目:芜湖某电厂660MW机组的初步设计 (神华烟煤) 2011年05月南京

目 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绪 论 . (2) 1.1中国电力工业的背景 ............................................ 2 1.2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 ............................................ 2 1.3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 ........................................ 2 1.4研究内容 ...................................................... 3 第二章 汽轮机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4) 2.1汽轮机类型和参数 .............................................. 4 2.2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 (6) 2.2.1全厂物质平衡 ........................................... 6 2.3计算汽轮机各段抽汽量D J 和凝汽流量D C ............................ 6 2.3.1由高压加热器H1热平衡计算D 1 ........................... 6 2.3.2由高压加热器H2热平衡计算D 2 ........................... 7 2.3.3由高压加热器H3热平衡计算D 3 ........................... 7 2.3.4由除氧器H4热平衡计算D4 .............................. 8 2.3.由低压加热器H5热平衡计算D 5 ............................ 8 2.3.6由低压加热器H6热平衡计算D 6 ........................... 9 2.3.7由低压加热器H7热平衡计算D 7 ........................... 9 2.3.8由低压加热器H8热平衡计算D 8等 ....................... 10 2.3.9凝汽器热井 ............................................ 10 2.4汽轮机汽耗及功率计算 ......................................... 11 2.4.1计算汽轮机内功率 .. (11) 2.4.2由功率方程式求0D ..................................... 11 2.4.3各级抽汽量及功率校核 ................................. 11 2.5热经济指标计算 .. (13) 2.5.1机组热耗0Q 、热耗率q 、绝对电效率e (13) 第三 章锅炉初步设计 (14) 3.1锅炉介绍 ..................................................... 14 3.1.1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 14 3.1.2设计煤种 ............................................... 14 3.2锅炉整体介绍 ................................................. 15 3.3锅炉制粉系统设计及相关计算 .. (16)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经过两个星期的汽轮机课设,对我们而言收获颇丰。整个过程我们都认真完成,其中不免遇到很多问题,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它们,不仅从中熟悉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而且还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回转式原动机,是火电和核电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拖动发电机发电。在大型火电机组中还用于拖动锅炉给水泵。 就凝汽式汽轮机而言,从锅炉产生的新蒸汽经由主阀门进入高压缸,再进入中压缸,再进入低压缸,最终进入凝汽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内消耗,变为蒸汽的动能,然后推动装有叶片的汽轮机转子,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除了凝汽式汽轮机,还有背压式汽轮机和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可以理解为没有低压缸和凝汽器的凝汽式汽轮机,它的出口压力较大,可以提供给供热系统或其它热交换系统。抽汽式汽轮机则是指在蒸汽流通过程中抽取一部分用于供热和或再热的汽轮机。 在设计刚进行时,我们也参考了从研究生那里借来的《设计宝典Xp》,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软件只适用于单列级的计算而不适用于双列级,虽然如此,但我们在计算时也参考了其中的部分步骤。我们这次在设计之前又重新温习了《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知识,因为汽轮机的热工转换是在各个级内进行的,所以研究级的工作原理是掌握整个汽轮机工作原理的基础,而级的定义是有一列喷嘴叶栅和紧邻其

后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工作单元。在第一章第七节介绍了级的热力计算示例,书上是以国产N200-12.75/535/535型汽轮机某高压级为例,说明等截面直叶片级的热力计算程序,主要参考了喷嘴部分计算、动叶部分计算、级内损失计算和级效率与内功率的计算。为了保证汽轮机的高效率和增大汽轮机的单机功率就必须把汽轮机设计成多级汽轮机,使很大的蒸汽比焓降由多级汽轮机的各级分别利用,即逐级有效利用,驶各级均可在最加速比附近工作。这一章也讲解了进气阻力损失和排气阻力损失、轴封及其系统,我们也参考了其中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每级焓降以及有关参数的选取,熟练各项损失和速度三角形的计算,通过课程设计以期达到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部件的作用与位置。具体要求就是按照某机组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通过理论与设计计算,解决该汽轮机本体存在的问题,达到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数据的处理 这次汽轮机课设我们负责的是数据的处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而繁重的工作。接下来就着重说说我们在处理数据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其他组一起根据课本上的计算公式和焓熵表等编了我们汽轮机课设计算所需要的excel表格,这其中将近耗了接近一周的时间,最后完成时大家觉得很有成就感。接下来我们看汽

汽轮机课程设计指导书-经典版

第一部分汽轮机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系统地总结、巩固并应用《汽轮机原理》课程中已学过的理论知识,重点掌握汽轮机热力设计的方法、步骤。 2.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任务,一般是按照给定的设计条件,确定流通部分的几何参数,力求获得较高的相对内效率。就汽轮机课程设计而言其任务通常是指各级几何尺寸的确定及级效率和内功率的计算。 3.汽轮机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设计程序大致包括: (1) 分析并确定汽轮机热力设计的基本参数,如汽轮机容量、进汽参数、转速、排汽压力或循环水温度、回热加热级数及给水温度、供热汽轮机的供汽压力等。 (2) 分析并选择汽轮机的型式、配汽机构型式、通流部分形状及有关参数。 (3) 拟定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线和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汽耗量与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4) 根据汽轮机运行特性、经济要求及结构强度等因素,比较和确定调节级的型式、比焓降、叶型及尺寸等。 (5) 根据流通部分形状和回热抽汽压力要求,确定压力级的级数,并进行各级比焓降分配。 (6) 对各级进行详细的热力计算,求出各级流通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内效率和内功率,确定汽轮机的实际热力过程线。 (7) 根据各级热力计算的结果,修正各回热抽汽点压力以符合实际热力过程线的要求。 (8) 根据需要修正热力计算结果。 (9) 绘制流通部分及纵剖面图。 4.通过设计对整个汽轮机的结构作进一步的了解,明确主要部件在整个机组中的作用、位置及相互关系。 5.通过设计了解并掌握我国当前的技术政策和国家标准、设计资料等。 6.所设计的汽轮机应满足以下要求: (1) 运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2) 不同工况下工作时均有高的可靠性。 (3) 在满足经济性和可靠性要求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汽轮机的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布局合理、成本低廉、安装与维修方便以及零部件通用化、系列标准化等因素。 7.由于课程设计的题目接近实际,与当前国民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因而要求设计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应做到选择及计算数据精确、合理、绘图规范,清楚美观。 二、课程设计题目 以下为典型常规题目,也可以设计其他类型的机组。 机组型号: B25-8.83/0.981 机组型式:多级冲动式背压汽轮机 1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经过两个星期的汽轮机课设,对我们而言收获颇丰。整个过程我们都认真完成,其中不免遇到很多问题,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它们,不仅从中熟悉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而且还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回转式原动机,是火电和核电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拖动发电机发电。在大型火电机组中还用于拖动锅炉给水泵。 就凝汽式汽轮机而言,从锅炉产生的新蒸汽经由主阀门进入高压缸,再进入中压缸,再进入低压缸,最终进入凝汽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内消耗,变为蒸汽的动能,然后推动装有叶片的汽轮机转子,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除了凝汽式汽轮机,还有背压式汽轮机和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可以理解为没有低压缸和凝汽器的凝汽式汽轮机,它的出口压力较大,可以提供给供热系统或其它热交换系统。抽汽式汽轮机则是指在蒸汽流通过程中抽取一部分用于供热和或再热的汽轮机。 在设计刚进行时,我们也参考了从研究生那里借来的《设计宝典Xp》,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软件只适用于单列级的计算而不适用于双列级,虽然如此,但我们在计算时也参考了其中的部分步骤。我们这次在设计之前又重新温习了《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知识,因为汽轮机的热工转换是在各个级内进行的,所以研究级的工作原理是掌握整个汽轮

机工作原理的基础,而级的定义是有一列喷嘴叶栅和紧邻其后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工作单元。在第一章第七节介绍了级的热力计算示例,书上是以国产N200-12.75/535/535型汽轮机某高压级为例,说明等截面直叶片级的热力计算程序,主要参考了喷嘴部分计算、动叶部分计算、级内损失计算和级效率与内功率的计算。为了保证汽轮机的高效率和增大汽轮机的单机功率就必须把汽轮机设计成多级汽轮机,使很大的蒸汽比焓降由多级汽轮机的各级分别利用,即逐级有效利用,驶各级均可在最加速比附近工作。这一章也讲解了进气阻力损失和排气阻力损失、轴封及其系统,我们也参考了其中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每级焓降以及有关参数的选取,熟练各项损失和速度三角形的计算,通过课程设计以期达到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部件的作用与位置。具体要求就是按照某机组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通过理论与设计计算,解决该汽轮机本体存在的问题,达到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数据的处理 这次汽轮机课设我们负责的是数据的处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而繁重的工作。接下来就着重说说我们在处理数据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其他组一起根据课本上的计算公式和焓熵表等编了我们汽轮机课设计算所需要的excel表格,这其中将近耗了接近一周的时间,最后完成时大家觉得很有成就感。接下来我们看汽轮机课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校:华北电力大学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与要求 通过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件的作用与位置。具体要求就是按给定的设计条件,选取有关参数,确定汽轮机通流部分尺寸,力求获得较高的汽轮机效率。 二、设计题目 机组型号:B25-8.83/0.981 机组型式:多级冲动式背压汽轮机 新汽压力:8.8300Mpa 新汽温度:535.0℃ 排汽压力:0.9810Mpa 额定功率:25000.00kW 转速:3000.00rpm 三、课程设计: (一)、设计工况下的热力计算 1.配汽方式:喷嘴配汽 2.调节级选型:单列级 3.选取参数: (1)设计功率=额定功率=经济功率 (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80.5% (3)机械效率ηm=99.0% (4)发电机效率ηg=97.0% 4.近似热力过程线拟定 (1)进汽节流损失ΔPo=0.05*Po 调节级喷嘴前Po'=0.95*Po=8.3885Mpa (2)排汽管中的压力损失ΔP≈0 5.调节级总进汽量Do的初步估算 由Po、to查焓熵图得到Ho、So,再由So、Pc查Hc。 查得Ho=3474.9375kJ/kg,Hc=2864.9900kJ/kg 通流部分理想比焓降(ΔHt(mac))'=Ho-Hc=609.9475 kJ/kg Do=3.6*Pel/((ΔHt(mac))'*ηri*ηg*ηm)*m+ΔD Do=3.6*25000.00/(609.9475*0.805*0.970*0.990)*1.05+5.00=205.4179(kJ/kg) 6.调节级详细热力计算 (1)调节级进汽量Dg Dg=Do-Dv=204.2179t/h (2)确定速比Xa和理想比焓降Δht 取Xa=0.3535,dm=1100.0mm,并取dn=db=dm 由u=π*dm*n/60,Xa=u/Ca,Δht=Ca^2/2

汽轮机课程设计

15 第二部分 使用说明书 一、软件简介 汽轮机课程设计教学软件《设计宝典Xp 》是由蚂蚁虫工作室马唯唯开发的。适合热动及相关专业汽轮机课程设计使用。设计汽轮机级数不超过12级。 软件特点: 1.查焓熵图由计算机查取,快速,准确。输入输出采用了OLE 高级拖放技术,自动截取数据,无需手动输入。(参见《焓熵查表通》介绍) 2.《新视图1.0》包含了设计中的所有视图,可以直接打印,可以查取各个系数。 3.可以自动生成设计报告。 4.可以随时查看每一步或者每一级的详细计算过程。 5.可以模拟组装汽轮机通流部分。 6.支持dbf 到 xls 文件格式转换。 7.强大的数据逻辑性检测将大大减少人为的错误。 8.可以设计个性化界面。 9.可以播放背景音乐。 软件安装最低要求: 1.中央处理器为80486或更高。 2.已设虚拟内存的计算机要求内存在4MB 以上, 未设虚拟内存的计算机内存

至少要16MB内存,安装后不少于15MB的自由空间。 3.与windows配套的鼠标。 《新视图1.0》介绍 (1)《新视图1.0》中包含了课程设中使用的各幅图,每一幅图中的符号都有解释,只需鼠标移到符号上即可。 (2)系数采用鼠标移动查取。当鼠标移动时,横纵坐标值会变化。 (3)压力级平均直径确定采用作图法,Array采用计算机作图,快速准确。点击详细过程 可以看到每一段的长度,改变比例尺寸后会 从新量取。 《焓熵查表通》介绍 理论来源: 焓熵查表采用国际公式化委员会(IFC) 提供的标准计算公式。 软件特点; (1)计算和输出可采用国际单位和工程 单位。系统默认已知参数为国际单位。 (2)查出来参数与水/水蒸气性质表上 的数据有所误差。误差均小于1/100。 (3)采用了自动对位数字输入,系统会 自动切换成英文状态输入小数。 (4)可以判断在计算机范围内的两个性 质参数对应的状态。 (5)可以根据焓值来判断熵值的大小范 围。 (6)数据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使用拖放 技术。 操作说明: (1)焓、熵、压力、比容、一般取4位小数,温度和干度一般取2位小数进行计算。 (2)如果想计算另一种单位制下的结果,选择单位制后一定要点确定才能生效。 (3)建议查焓熵图时采用拖放技术,它可以自动截取有效数据,减少人为判断。设计经常要使用焓熵查表通,你可以点击就可以缩小为一个标题栏大小,它悬浮在主界面上,要展开只需点一下“焓熵查表通”这几个字。在数据上点击并按住鼠标左 键,数据上显示一只表示系统已抓取该数据,按住鼠标左键实现拖动。 16

汽轮机课程设计(调节级强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轮机课程设计 题目: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核算时间:2006年11月13日-2006年12月4日 学生姓名:杨雪莲杨晓明吴建中单威李响梅闫指导老师:谭欣星 热能与动力工程036503班

2006-12-4 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核算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针对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的校核, 并主要对第一调节阀全开,第二调节阀未开时的调节级最危险工况对叶片强度的校核。 首先确定了最危险工况下的蒸汽流量。部分进汽度选择叶型为HQ-1型,喷嘴叶型HQ-2型。根据主蒸汽温度确定叶片的材料为Cr12WmoV马氏体-铁素体钢。 其次,计算了由于汽轮机高速旋转时叶片自身质量和围带质量引起的离心力和蒸汽对叶片的作用力。 选取了安全系数,计算屈服强度极限、蠕变强度极限和持久强度极限,三者中的最小值为叶片的许用用力,叶片拉弯应力的合成并校核,确定叶片是否达到强度要求。 最后,论述了调节级的变化规律即压力-流量之间的关系。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汽轮机原理 题目: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核算 指导老师:谭欣星 课题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 1、部分进汽度的确定,选择叶型 2、流经叶片的蒸汽流量计算蒸汽对叶片的作用力计算 3、叶片离心力计算 4、安全系数的确定 5、叶片拉弯合成应力计算与校核 6、调节级后的变化规律 设计要求: 1、运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2、不同工况下工作时均有高的可靠性 已知技术条件与参数: 1、600MW 2、转速:3000r/min 3、主汽压力:24.2Mpa; 主汽温度:566C 4、单列调节级,喷嘴调节 5、其他参数由高压缸通流设计组提供 参考文献资料: 1、汽轮机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冯慧雯,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2、汽轮机原理翦天聪,水利电力出版社 3、叶轮机械原理舒士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汽轮机叶片制造工艺过程

轴流式蒸汽轮机动叶片制造工艺简述 摘要:介绍了汽轮机等截面直叶片、自由成型叶片、有成型规律叶片汽道加工的毛坯制造、型面加工工艺过程,并介绍了五联动加工中心的基本特点,简单说明了汽轮机叶片几种特种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 关键字:汽轮机动叶片毛坯制造加工工艺特种加工 一:汽轮机简介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是蒸汽动力装置的主要设备之一。主要用作发电用的原动机,也可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还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热需要。汽轮机是一种高温高压高速旋转的机械,尤其对于发电用汽轮机来说,又是大功率输出地原动力机械,所以设计要求汽轮机具有高效率,高安全可靠性,而且可调性要好。 目前我国发电用汽轮机以300~600MW居多,体积庞大,结构精细复杂。由于多级轴流式汽轮机绝热焓降大,能够充分利用蒸汽的热能,因此绝大多数为发电用汽轮机均为多级轴流式汽轮机。 汽轮机本体主要由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两个方面组成。转子包括主轴、叶轮、动叶片和联轴器等。静子包括进汽部分、汽缸、隔板和静叶栅、汽封及轴承等。因此汽轮机的制造工艺主要为上述部件的制造工艺。汽轮机制造工艺的特点为:属单件生产,生产期长,材料品种多,材

料性能要求高,零件种类多,加工精度高,设备要求高,操作技能要求高,机械加工工种齐全,设计冷热工艺且面广,检测手段齐备要求高,计量设备、测量工具齐全而且要求高采用专门工装多。 二:轴流式蒸汽轮机动叶片制造工艺 1:叶片的结构 静叶片一般由工作部分和安装部分组成 动叶片一般由叶根、叶型部分和叶顶三部分组成 2:叶片的工作条件及材料选择 叶片的工作条件复杂,除因高速旋转和气流作用而承受较高的静应力和动应力外,还因其分别处在过热蒸汽区、两相过渡区、和湿蒸汽区段内工作而承受高温、高压、腐蚀和冲蚀作用。因此叶片的材料要满足以下要求: 良好的常温和高温机械性能、良好的抗蚀性、良好的减震性、和一定的耐磨性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 叶片的常用材料有: (1):铬不锈钢1Cr13和2Cr13属于马氏体耐热钢,它们除了在室温和工作温度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外,还具有高的耐蚀性和减振性,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汽轮机材料。 (2):强化型铬不锈钢弥补了1Cr13型铬不锈钢热强性较低的缺点,在其中加入钼、钨、钒、铌、硼等。 (3):低合金珠光体耐热钢用于制造工作温度在450℃以下中压汽轮机各级动叶片和静叶片。

汽轮机课程设计

第一章23 MW凝汽式汽轮机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23M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 1.2设计任务及内容 根据给定条件完成汽轮机各级尺寸的确定及级效率和内功率的计算。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力求达到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布置合理、使用经济性高。 汽轮机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汽轮机型式及配汽方式; 2.拟定热力过程及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汽耗量于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3.确定调节级型式、比焓降、叶型及尺寸等; 4.确定压力级级数,进行比焓降分配; 5.各级详细热力计算,确定各级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内效率、内功率与整 机实际热力过程曲线; 6.整机校核,汇总计算表格。 1.3设计原始资料 额定功率:23MW 设计功率:18.4MW 新汽压力:3.43MR 新汽温度:435 C 排汽压力:0.005MR 冷却水温:22 C 机组转速:3000r/mi n 回热抽汽级数:5 给水温度:168 C 1.4设计要求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在规定地点认真完成设计,设计共计两周; 2.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过程完整,数据准确; 3.完成通流部分纵剖面图一张(A0图) 4.计算结果以表格汇总。

第二章多极汽轮机热力计算 2.1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 一、进排汽机构及连接管道的各项损失 蒸汽流过个阀门及连接管道时,会产生节流损失和压力损失。表2-1列出了这些损失通常选取范围。 表2-1汽轮机各阀门及连接管道中节流损失和压力估取范围 s

二、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 根据经验,对一般非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可近似地按图 2-2所示方法拟定近似 热力过程曲线。 由已知的新汽参数p o 、t o ,可得汽轮机进汽状态点0,并查得初比焓 h °=3304.2kj/kg 。由前所得,设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 △ P °=0.04 R=0.1372 MPa 寻到调 节级前压力R = P 0 - △ P °=3.2928MPa 并确定调节级前蒸汽状态点1。过1点作等 比熵线向下交于P x 线于2点,查得h 2t =2152.1kj/kg ,整机的理想比焓降 (少罟)=h ° -h 2t =330422228=11764j 2kg 。由上估计进汽量后得到的相对内效率 n ri =83.1%,有效比焓降△ ht mac = ( A ht mac f n 『=1176X 0.831=977.3kj/kg ,排汽比 接1、Z 两点,在中间3'点处沿等压线下移21?25 kj/kg Z 点,得该机设计工况下的近似热力过程曲线,如图 2-2所示 3.43Mpa 焓 h z =0「hT 二:3304.^-99863 2231kj/872 ,在h-s 图上得排汽点乙用直线连 得3点,用光滑连接1、3、 h ° =3304.2kJ/kg 2t h 2t =2152.1kj/kg 3.2928Mp K 3 747 *1 435 C 0.005Mpa

汽轮机课件设计

15 ..第二部分 使用说明书 一、软件简介 汽轮机课程设计教学软件《设计宝典Xp 》是由蚂蚁虫工作室马唯唯开发的。适合热动及相关专业汽轮机课程设计使用。设计汽轮机级数不超过12级。 软件特点: 1.查焓熵图由计算机查取,快速,准确。输入输出采用了OLE 高级拖放技术,自动截取数据,无需手动输入。(参见《焓熵查表通》介绍) 2.《新视图1.0》包含了设计中的所有视图,可以直接打印,可以查取各个系数。 3.可以自动生成设计报告。 4.可以随时查看每一步或者每一级的详细计算过程。 5.可以模拟组装汽轮机通流部分。 6.支持dbf 到 xls 文件格式转换。 7.强大的数据逻辑性检测将大大减少人为的错误。 8.可以设计个性化界面。 9.可以播放背景音乐。 软件安装最低要求: 1.中央处理器为80486或更高。 2.已设虚拟内存的计算机要求内存在4MB 以上, 未设虚拟内存的计算机内存

至少要16MB内存,安装后不少于15MB的自由空间。 3.与windows配套的鼠标。 《新视图1.0》介绍 (1)《新视图1.0》中包含了课程设中使用的各幅图,每一幅图中的符号都有解释,只需鼠标移到符号上即可。 (2)系数采用鼠标移动查取。当鼠标移动时,横纵坐标值会变化。 (3)压力级平均直径确定采用作图法,Array采用计算机作图,快速准确。点击详细过程 可以看到每一段的长度,改变比例尺寸后会 从新量取。 《焓熵查表通》介绍 理论来源: 焓熵查表采用国际公式化委员会(IFC) 提供的标准计算公式。 软件特点; (1)计算和输出可采用国际单位和工程 单位。系统默认已知参数为国际单位。 (2)查出来参数与水/水蒸气性质表上 的数据有所误差。误差均小于1/100。 (3)采用了自动对位数字输入,系统会 自动切换成英文状态输入小数。 (4)可以判断在计算机范围内的两个性 质参数对应的状态。 (5)可以根据焓值来判断熵值的大小范 围。 (6)数据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使用拖放 技术。 操作说明: (1)焓、熵、压力、比容、一般取4位小数,温度和干度一般取2位小数进行计算。 (2)如果想计算另一种单位制下的结果,选择单位制后一定要点确定才能生效。 (3)建议查焓熵图时采用拖放技术,它可以自动截取有效数据,减少人为判断。设计经常要使用焓熵查表通,你可以点击就可以缩小为一个标题栏大小,它悬浮在主界面上,要展开只需点一下“焓熵查表通”这几个字。在数据上点击并按住鼠标左 键,数据上显示一只表示系统已抓取该数据,按住鼠标左键实现拖动。 16

汽轮机开题报告

南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12MW机组抽汽汽轮机总体设计 设计(论文)题目来源 自选课题 设计(论文)题目类型 工程设计类 起止时间 20150112~20150530 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 本设计研究的依据: 1883年瑞典工程师拉法尔创造出第一台轴流式汽轮机,它是一台3.7kw的单级冲动式汽轮机,转速高达26000r/min,相应的轮轴速度为475m/s。1884到1894年,英国工程师巴森斯相机创造出了现在复速级单级汽轮机。为了满足其他工业部门对蒸汽的需要,在1903到1907年间,出现了热能、电能联合生产的汽轮机,即背压式及调节抽汽式汽轮机。1920年左右,出现了给水回热式汽轮机。到1925年,出现了第一台中间再热式汽轮机。上个世纪40年代以后,汽轮机发展特别迅速。自7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汽轮机的制造水平普遍进入百万级。最大单机功率达到1300MW。1980年苏联制造的1200WM单轴汽轮机投入运行。 我国自1955年制造第一台中压6MW汽轮机以来,在之后的30几年时间里,已经走完了从中压机组到亚临界600WM机组的全部过程。目前我国超高压、亚临界参数125MW以上到60MW功率等级范围内汽轮机产品的制造质量、运行性能、可靠信等综合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机组的水平。我国已具有了与国际跨国公司相当的亚临界、常规超临界参数大功率汽轮机的设计制造能力。 对于小功率汽轮机具有如下特点: 1)初参数低。小功率汽轮机一般为中低压机组,初参数在3.4MPa/435℃以下。但是也有个别次高压(4.9~5.9MPa/435~450℃)或高压(8.9MPa/500℃)机组。 2)热力系统简单。小功率汽轮机一般为1~3级回热系统,无中间过热循环,热力系统简单。 3)结构简单。小功率汽轮机通常是单缸、单轴、定转速(3000rpm或1500rpm)汽轮机,个别机组为双缸及高转速(附加变速装置)。 现在火电厂基本都是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抽汽汽轮机主要是用于发电和供暖,能源利用率高,与普通凝汽式汽轮机相比也更为节能。因此设计12MW机组抽汽汽轮机有一定研究意义。

300MW汽轮机课程设计

300MW汽轮机课程设计 (报告书)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O一六年一月十五日

300MW汽轮机热力计算 一、热力参数选择 1.类型: N300-16.67/537/537机组形式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两缸两排气。 额定功率:Pel=300MW; 高压缸排气压力prh=p2=3.8896MPa; 中压缸排汽压力p3=p4=0.7979Mpa; 凝汽器压力Pc=0.004698Mpa; 汽轮机转速n=3000r/min; 2.其他参数: 给水泵出口压力Pfp=19.82MPa; 凝结水泵出口压力Pcp=5.39MPa; 机械效率?ni=0.99; 发电机效率?g=0.99; 加热器效率?h=0.98; 3.相对内效率的估计 根据已有同类机组相关运行数据选择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高压缸,?riH=0.875 ; 中压缸,?riM=0.93; 低压缸?riL=0.86; 4.损失的估算 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节流压力损失:Δp0=0.8335MPa; 再热器压损ΔPrh=0.1Prh=0.3622MPa; 中压缸联合气阀节流压力损失ΔP‘rh=0.02 Prh=0.07244MPa; 中低压缸连通管压力损失Δps=0.02ps=0.0162MPa; 低压缸排气阻力损失Δpc=0.04pc=0.1879KPa;

二、热力过程线的拟定 1. 在焓熵图,根据新蒸汽压力p 0=16.67 和新蒸汽温度t = 537,可确定汽轮机进气状态点 0(主汽阀前),并查的该点的比焓值h 0=3396.13,比熵s =6.4128,比体积v =0.019896。 2. 在焓熵图上,根据初压p 0= 16.67和主汽阀和调节气阀节533.62流压力损失Δp = 0.8335 以确定调节级级前压力p‘ 0= p -Δp =15.8365,然后根据p‘ 和h 的交点可以确 定调节级级前状态点1,并查的该点的温度t‘ 0=533.62,比熵s’ =6.4338,比体积v ‘ =0.0209498。 3. 在焓熵图上,根据高压缸排气压力p rh =3.8896和s =6.546437可以确定高压缸理想出口 状态点为2t,并查的该点比焓值h Ht = 3056.864,温度t Ht = 335.743,比体积v Ht =0.066192, 由此可以得到高压缸理想比焓降ΔHt H=h 0-h Ht =339.266 ,进而可以确定高压缸实际比焓降 ΔH i H=ΔH t H×?riH=296.8578,再根据h’rh、ΔH i M和p s可以确定高压缸实际出口状态2,并查 得该点比焓值h H =3099.2722,温度t H =351.3652,比体积v H = 0.0687,s H =6.6058。 4. 在焓熵图上,根据高压缸排气压力p rh = 3.8896和再热器压损Δp rh = 0.3622可以确定 热再热压力p’ rh =p rh -Δp rh = 3.5274,然后根据p’ rh 和再热蒸汽温度t th =537 确定中压缸进气 状态点为3(中压缸联合气阀前),并查的该点的比焓值h’ rh = 3535.213,比熵s‘ rh = 7.2612, 比体积v’ rh =0.1036。 5. 在焓熵图上,根据热再热压力p’ rh = 3.5274和中压缸联合气阀节流压力损失Δp’ rh = 0.07244 ,可以确定中压缸气阀后压力p’’ rh =p’ rh -Δp’ rh = 3.45496 ,然后根据p’’ rh 与h’ rh 的交点可以确定中压缸气阀状态点4,并查得该点的温度t’’ h = 536.7268,比熵s’’ rh = 7.2707,比体积v’’ rh =0.1058。若将中、低压缸的过程线画为一条圆滑曲线,则在前面⑤步之后进行如下步骤: 在焓熵图上,根据凝汽器压力pc=0.004698 和低压缸排汽阻力损失Δpc= 0.0001879 可以确定低压缸排汽压力pc’=pc+Δpc= 0.004886 在焓熵图上,根据凝汽器压力pc= 0.004698 和srh’= 7.2612 可以确定低压缸理想出口状态为5t,并查得该点比焓值hc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