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土建筑研究保护作业

乡土建筑研究保护作业

乡土建筑研究保护作业
乡土建筑研究保护作业

浅议靖远乡土建筑

----以法泉寺为例

摘要: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下,新事物势必会将旧的事物逐级取代,建筑也不例外,中国乡土建筑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正在逐渐消失落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乡土已经从很多人的概念中淡化,甚至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乡土建筑。乡土建筑是历史遗留的产物,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乡土,就是保护传统文化、保护精神,使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优秀经验得以保存。这里将以靖远县法泉寺为例,针对乡土建筑日益破败的现状,浅谈当地乡土建筑的特征以及对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靖远法泉寺建筑;乡土建筑的地位;保护;发展

引言

从古代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的农村发展一直受到限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步,乡村建筑大部分时间处在自由式发展之中,人们的乡土观念也不是特别强。因此,从古至今,乡土一直不被引起重视。但恰恰因为这一原因,中国今天的乡土才会有了地域性、多样性,才更多的表现出中国民俗民风。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乡土建筑被搬上了历史舞台。这对于乡土建筑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人重视,所以更多人才去保护。乡土建筑的形式众多,常见的有住宅、寺庙、祠堂、碉楼、戏台、牌楼以及桥梁等。这些风貌各异,数量巨大的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它们对于研究历史,民族风俗等都有很大帮助。

每个地方的乡土建筑,都有着他们独特的地方,但大体上都是相同的,他们是可见的历史,是文化的遗留。学习研究乡土,我们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汲取前人的教训,为当代的发展,个人的修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以靖远县法泉寺为例,对这一地区的乡土建筑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其现状,其历史地位,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点到面,探讨对该地区乡土建筑保护的具体措施,探究我国乡

土发展保护的可能性。

1 乡土建筑的现状

什么是乡土建筑?在广义上讲,乡土建筑可以泛指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在狭义上,多指农村地区的传统历史建筑。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开,各地乡土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昔日的乡土风貌迅速改变,许多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乡土建筑正在消失。同时,一些古建筑年久失修,当地村民也没有力量去修缮,只能任其消失。所以,保护乡土建筑文化势在必行。

2 靖远县法泉寺简介

2.1 法泉寺现状

法泉寺,位于西部历史文化名城—甘肃省靖远县城东南10公里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位列中国佛教百大名寺第39位。因岩崖之下有三泓清泉涌出,以“法门”、“清泉”立说,故名“法泉寺”。法泉寺,又名“红山石崖禅寺”,泉水依崖漩流,寺崖群山环抱,实陇上之明珠,丝绸之要冲,又是靖远八景之首,有“法泉地灵”之称。

2.2 法泉寺历史

法泉寺始建于北魏,唐宋两代较为鼎盛,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过隋、唐、五代及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凿修,雕塑和壁画数量众多,殿宇楼阁皆依崖而建,连为一体,雄伟壮观。法泉寺历史悠久,与陕西法门寺、宁夏景云寺同承一脉。这座古刹名寺,除有北魏时开凿的石窟外,还有历代文人骚客的墨宝,寺内原有唐代开国功臣尉迟敬德监修法泉碑记。据《定西文物》记载:石窟于宋徽宗赵佶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和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重修。至清康熙年间,寺院占地达四平方里,有佛田千亩,分前寺后寺,僧侣曾达1500余人。后又因数经兵燹,胜景几遭破坏,但昔日风貌犹存。寺内长桥拱卧,清泉回流,榆柳成荫,曲径通幽,座座洞窟连群,巍巍殿宇耸立,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更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词,能工巧匠的彩绘雕塑、使法泉更添盛名。明代兵部尚书彭泽就读于此寺,所咏的《法泉八景》诗作,至今传诵;明末清初印度游僧戈桑巴尼远渡重洋,来到法泉寺讲经说法,远近慕名求学者络绎不绝;藏族高僧桑加班丹曾主持法泉建寺修阁,收徒会友,一时盛况,非笔墨所能

形容。其时法泉寺有天王洞、千佛洞、三教洞、藏经楼、鸿文阁、长者庙、子孙宫、觉世亭、古塔、卧桥、宋钟、唐榆、唐柳等古迹景点。

2.3 建筑分析

寺内建筑主要为四大类型,一是木构殿宇;二是塔楼;三是石窟;四是游廊。

木构建筑以古建筑形式居多,房檐出檐深远,斗拱较小。屋面轻巧,屋顶形式大多为歇山和硬山顶。柱子造型更是变化多端,较细,无明显卷杀收分。油漆得到大量使用,使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棂、梁柱与石座的雕刻与彩绘的变化十分丰富。与宋代建筑风格相似。

塔楼多为砖塔,造型敦实厚重,有基于地面而建和立在石窟采光口之上两种形式。塔下采用须弥座,使用大量的浮雕,如壶门、束腰、柱额、墙面、塔檐各部模仿木构建筑。其次,把动、植物图案和飞天、力士等雕拼上去,以达到华丽美观的作用。另外,塔身上檐柱端及补间无施斗拱。塔的最下层较高,向上间距递减,外部塔檐层层紧接,层间设门窗口。塔重叠数层,但毫无重压之感,处理得很自然。

石窟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独特的形象,她们自由飞行于天空,姿态优美,在石窟艺术中称为飞天。在古代石窟中佛、菩萨、天王、力士等形象都是比较庄严肃穆,而飞天则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行于天空,她们或从天空散花,或者弹奏乐器、凌空起舞,这使气氛严肃的石窟变得气氛轻松而充满了欢乐。在石窟艺术中飞天只是一个配角,它们飞翔于石窟的每个角落,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中国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这三大石窟中都出现了飞天形象,法泉寺也不例外。

游廊联系各建筑与庭院,与传统廊子类似,是半开敞型的,有栈道、虹桥等类型。廊道间隔一定距离绘有彩画。

3 法泉寺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法泉寺由古代的佛教寺庙建筑转型为现今及儒、释、道三家于一体的综合性宗教场所,由古代单纯的宗教寺庙变为现在旅游观光的景区。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下,1988年成立了靖远县法泉寺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和法泉寺维修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张玉仙负责。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修复了23个石窟,补修了大佛殿、五方佛、十方佛窟、八仙窟、无量祖师石窟、鸿文阁、演阳宫、三教洞、药王洞、地藏王洞、云封桥、觉世亭等,新建了灵霄殿、书香阁、紫轩

阁、天桥、山门、灵台、碧玉堂、天峰塔等,补塑彩绘了大小神佛像上千尊。从九华山接来了8尊木雕像,从缅甸接来了5尊玉佛像,同时发掘出土了唐代的达摩祖师和两个童子的塑像,极有考古价值。1995年引水入寺,种花栽树,优化环境,法泉寺在整体上恢复了本来面目,局部建筑更胜昔日规模。1993年,法泉寺被恢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 法泉寺的发展与保护

与大多数景区发展类似,法泉寺将发展旅游业,成为陇上明珠靖远的又一文化支柱。它将成为靖远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被保护。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取得空前发展,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充贯彻落实,各地恢复、重建、新建的佛教寺院大量涌现,这对乡土建筑可以说是一种保护,但却由于滥建,乡土也被一定程度的破坏。不仅仅是法泉寺,还有其他很多的乡土建筑需要保护,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社会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使政府的保护工作与民众的自觉保护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乡土建筑的保护,不仅是政府的工作,而且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当地居民的重视,必须调动广大村名的积极性,要让村名自愿参加保护工作,以保护文物为荣,以保护乡土为豪。因此,加强乡土建筑保护的宣传,提高当地居民对乡土的认同十分重要。(3000字)

5 结语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继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使之流传后世,永续利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永恒使命。单纯的保护不是目的,也不是可行的手段,关键是在利用中达到目的,善于在保护的基础上,将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和重要财源加以开发利用,是实现资源优势转化和保护与发展共赢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乡土建筑的现状与保护》.夏友英.福建三明博物馆.

[2] 《建筑与民俗观念》.梁伟.徐州工程学院土建系.2006年第3期.

[3] 《当代乡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姜洁怡

[3] 法泉寺百科(电子文件).

[4] 靖远法泉寺石窟(电子文件).靖平居士博客

[5]法泉寺石窟艺术考证及其风格分析(电子文件).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阐述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阐述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阐述 19世纪60年代,第一个具有国际性意义的宪法——《威尼斯宪法》由文物保护专家和建筑师等共同提出。宪法对历史建筑进行了定义并设定了新的标准,认为历史古迹是以能见的某种文明或历史事件的城乡历史环境。直至现在该宪法仍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处理国际文化遗产事务的准则。1976年颁发的《内罗毕建议》,在《威尼斯宪法》对历史遗产的认识基础上将保护范围发展到“历史地段”,保护内容包括史前遗迹、历史城镇、老村庄遗迹相似的古迹群等。其后的1987年美国编制的《华盛顿宪法》将保护范围扩大至“历史城镇”,明确提出保护历史建筑、街区及城镇的原则、目标和方法,并提出对于历史建筑等考虑保护与部分牺牲的态度。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历史建筑的理论研究开始关注到历史建筑保护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层面。1999年,澳大利亚编制了《巴拉宪法》,依据本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提出“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强调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应该注入“相容”的功能。这一概念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2003年国际颁发的《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法》,对产业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措施等作了明确规定,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更新提供了评价依据和标准。 一、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实践发展 随着历史保护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产业遗存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保护,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也达到了全新的阶段。设计师们利用创新的设计手罚,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生命。产业类历史建筑不再是文明衰落的象征,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城市形象的多样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和北美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与地段保护工作比较成熟,有十多处工业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综合体改造模式。1965年,美国的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在旧金山的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Square)将一个巧克力工厂改造成为一个集娱乐、居住、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购物广场。这是第一个产业建筑商业性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运用了建筑再循环理论。该项目在改造之初就本着对原有产业建筑充分尊重的原则,并镶嵌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使得人们在享受娱乐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建筑带来的历史底蕴。很快,吉拉德里广场作为商业性改造的成功典范,在美国开始被大规模地效仿,比如波士顿昆西市场(QuincyMarket)改造,将码头仓库区改建为商业综合体,又如著名的旧金山渔人码头,将军工厂改建为展览中心。这种改建模式甚至影响到世界的其它区域,比如澳洲的岩石区也是直接套用这种改造模式。 “阁楼”(LOFT)模式。这种模式最早是美国自发式地探讨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与更新,

浅析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

浅析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为了我国城市发展 规划,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保护乡土建筑及文化,促进和保证规划和保护工作的进行,需要从城市规划,整体效益,建筑保护,绿色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相关探讨,从而协调城市化以及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协调。 关键词:乡土;建筑;文化;保护;更新;绿色 一、乡土建筑保护的重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乡土建筑的保护和改造更新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的落后通过不断的发展相对较为容易克服,而文化的落 后较为艰难,但同时,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东西,是国家生命力 的象征。随着绿色化的发展,古村落逐渐发展为旅游景点,为落后的经济提供了 渠道,逐渐发展为只求经济利益忽略文化的保护,对于文化的缺失,我们必须采 取保护措施,但是同时对于落后的乡土环境来说,去留的选择也极为复杂,对于 留必须去其糟粕,对于保护,又不能一概不能改变,反而妨碍经济的发展,我们 需要不断的总结认清这件事情,找到合适的对策,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采 取机制性的东西进行保护,如何把优良的民族代表性文化真正完整的保留传承下来,是从国家到建筑、文化各方面人员都需要重视的。乡土建筑保护是中国城乡 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大规模城乡建设的加速,中国乡土建筑面临 严峻的威胁。所谓乡土建筑,广义上可以泛指为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 狭义上多指农村地区的传统历史建筑。 民族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文化多样性,最主要的价值是恒久的生命力与 创造力。今天,维护文化多样性应该成为一种共识。不同文明共生共存的文化发 展观应该取代优胜劣汰的文化发展观,应该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历史 文化村镇特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累,是认识我国文明史的实物见证。每个历史 文化村镇的特色都是特有的,是不可复制的。同时,历史文化村镇又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乡土建筑遗产如果离开了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定环境,就会大大降低它们 的价值。同样.如果历史文化村镇失去了部分乡土建筑遗产,也会同样降低它的 价值。因此,乡土建筑遗产的存在是形成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历史文化村镇和 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应该立足于整体保护。由于文化和全球社会经济的转型趋向 同一化,全世界的乡土建筑都非常脆弱。建筑除了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应进 一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乡土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政策法律上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政府根据《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实施一批乡土建筑 保护的公共政策,保护了许多珍贵的乡土建筑遗产。例如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 乡土建筑保护的通知》要求将更多的乡土建筑纳入文物保护范围。但是,总体而言,现行乡土建筑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并不能完全适应乡土建筑的保护要求, 需要加强。首先,乡土建筑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已滞后于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 化的时代要求。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村庄治理要突出 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另外 有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 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乡土建筑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尽管 国家层面对乡土建筑保护日益重视,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护好乡土建筑,迄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的实例分析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的实例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方法的实例应用研究,在具体和可操作的层面上,为古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实例,从而在实践中能够较全面的应用城市古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基本方法,更好的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古建筑;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基本方法 1、历史建筑的分类 1.1文物建筑 文物建筑是指尚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并公布的各类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文物建筑首先是文物,其次才是建筑,其保护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必须遵从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1.2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革命遗址、纪念性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应当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这实际上是将一切不可移动或不应当移动而需要原地保存的文物统称为“文物保护单位”。 1.3一般历史建筑 不同于文物建筑或文物保护单位,一般历史建筑并不强调重要历史意义。这类建筑物、构筑物数量较多,是历史街区的主体。 2、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方法及适用性 2.1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更新

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主要的方法是“修旧如旧”,最大限度的保存历史的原真性,但是对于这类建筑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应该适当赋予建筑新的功能,使其能够被合理的利用。例如重庆湖广会馆的修缮,会馆在重庆明清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社会生活、文化方面都对重庆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重庆湖广会馆见证了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史,反映了明清时期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盛况及兴衰变化,是研究重庆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图1)(图2)。 图1修复前的湖广会馆图2修复后的湖广会馆湖广会馆衰落后,大多都改为它用,或作为工厂、或作为仓库(禹王宫),或为居民居住(齐安公所)使用,使用者对建筑内部进行了大量的改建、加建,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建筑形式。保护工作者通过对湖广会馆院落空间的清理以及对禹王宫、齐安公所内部空间的恢复,使湖广会馆建筑原有的山地院落空间和内部空间特色显露出来,恢复了湖广会馆本体的真实(图3)。① 图3 恢复齐安公所原有院落、天井 而针对历史街区中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更新,其立面造型以修缮为主,内部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任务书 调研任务描述 本次调研是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这门课的大作业,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调研目的 目的是了解乡土建筑朴素但科学、多样的建筑特征,增加同学们对乡土建筑的深入了解,培养同学们形成有本土特色的设计思路及手法。 调研地点 自主选取宁波周边山区的古村落进行调研,这些古村落必须总体保存完好,自然环境较少受到破坏,且具有地方特色,并且有人生活其中。(推荐柿林村、李家坑、坪头村、北溪村。见后面参考文献) 调研要求 1.学生在外出考察时要注意安全,必须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外出,尤其注意防窃、防骗、 使用交通工具防挤、防甩,不去任何被禁止进入的场所。 2.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实地调研。 3.调研完成后,学生应完成调研报告;文字不少于2000,并必须附上手绘图片进行说 明,图片不少于三张。 调研报告封面及装订要求 1.封面 见psd文件 2.装订顺序 封面、调研任务书、调研报告。 3.纸张及装订要求 120克铜版纸,彩色打印。A3纸对折,中缝骑马钉式装订,上针离上边距6厘米,下针离下边距6厘米。

调研报告姓名:叶俊杰 慈城镇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宁绍平原,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东与镇海区相连,西与余姚市接壤,北与慈溪市相临,南隔余姚江与鄞州区相望,可谓是“众星拱月”。其镇域面积102.57平方公里,下辖41个行政村,5个社区,5个居委会,人口5.8万,是宁波市14个中心城镇之一。 慈城是江南极少数保存较为完好的县城,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还有孔庙、会馆、牌坊、古井等公共建筑、构筑物。遴选出来的慈城古建筑群是其中最优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其中孔庙布局完整,规模宏大,为浙东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文庙,反映了儒学在传统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影响。明代的甲第世家、福字门头、符卿第、布政房和清代的冯宅等名人故居,做工精致,用料考究,是当地民居的代表作,其周围仍保留了完整的传统街区,历史环境未有大的改变,集中地反映慈城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和生活气息。冯岳彩绘台门是江南彩绘的重要实例,具有宋式彩画的遗风。 慈城是一座古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始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至1954 年的1200多年间,一直是慈溪县 治。经过2400多年的历史积淀,慈 城文化底蕴深厚,在约5平方公里 的区域内,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33家。慈城的文明足迹可上溯 到河姆渡文化。1987年这里出土的 一双木拖鞋,把中国木屐的历史往 前推进3600多年,是当今中国乃至 世界第一古屐,也是中国乃至世界 最早的鞋类实物。 慈城是一座邸城。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明清官宦宅第群,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家井巷的明代甲第世家、福家门头、布政房,从西到东连成一片。状元第、探花第、进士第、太守第、尚书第林立在民主路、中华路、中山路。明代建筑大耐堂、冬官坊、恩荣坊、世恩坊、刘家祠堂、桂花厅、莫驸马第,清代建筑俞宅、冯宅、应宅、向宅,精镂细刻,一派古风。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原则及其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法探析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原则及其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法探析 刘萍 (滨州市规划局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本文基于平时对传统建筑改造中的一些平时的思考,针对如何保护传统建筑,延续历史景观的问题上总结出一些保护更新的原则以及一些相应的具体的建筑设计手法。 关键词:传统建筑保护更新设计方法 随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水平和人们认识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传统城市的改造和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近年来,成功的保护与更新的实例越来越多,但是,更多的历史建筑却是陷于一种无序和被动的状态。本文基于平时对传统建筑改造中的一些平时的思考,针对如何保护传统建筑,延续历史景观的问题上总结出一些保护更新的原则以及一些相应的具体的建筑设计手法。 一、保护更新的原则与相应的设计方法 1、立足保护建筑群的古典氛围 对于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建筑物本身的保护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重点还要立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氛围。之前由于不注意环境的保护,将一些传统建筑置于高楼大厦之中,由于传统建筑的体量相对较小,而且建筑多数为单层。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建筑物本身保留下来,然而传统建筑给人的空间感却丧失殆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做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建筑跟周围环境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保留一定数量的传统建筑,将原有的自然的、传统的空间延续下来。此外使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群之间保留一定空间,以便借助某种介质实现一部分对传统建筑环境的保护。比如采用绿化的有效隔离使传统建筑的氛围与现代空间有一定有效的过渡。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对于周围环境的设计工作,涉及的利益和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也很多,不过我们应该做到对历史建筑应有的尊敬。 实例:沈阳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的保护改造工程,虽处于闹市之中,但是陈伯超教授在设计时就重点提出:要保留的不仅是作为中共省委机关的两栋平方和刘少奇曾经居住的房屋,重点是要保护当年中共满洲省委工作的环境和气氛。最后通过胡同、院落、场景再现等因素的应用最终较好的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环境和气氛,形成一处有历史文化氛围的城市空间。 2、保留修整的有价值的文物建筑的保护原则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教学大纲(16035350)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6035350 课程类别:专业课(选修)适用专业:建筑学学时:28 学分:1.5 大纲执笔人:郭敏帆纲审定人:杨勇纲审批人:韩雪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意义 该课程是建筑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古文献学、美学的综合。通过该课程的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情操,建立正确的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保护概念,了解历史建筑调查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基本要求 系统介绍中国各地区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的起源、形成和演变;乡土建筑的布局结构和成因;各类乡土建筑的典型形制、风格及社会文化意义;各类民居的空间组成、艺术形式、结构构造等技术做法,乡土建筑的美学表现等。并探讨对传统民居及乡土建筑的研究、调查及再利用等保护性做法。 三、主要教学内容 绪论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形成与演变 第一章典型民居分类及形制 民居文化背景、布局特点、结构技术、装饰风格、规划原则以及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乡土建筑的空间构成及特色 庭院构成,轴线组织,空间重复、分割及与地形的关系。 第三章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构造 木构架的系列化和地方形制,屋顶及围护结构,地面类型。 第四章乡土建筑的美学表现 形式美学、装饰美学、民俗社会美学。 第五章传统民居及乡土建筑的保护 重点:典型民居分类及形制,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构造,乡土建筑的美学表现。 难点: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构造做法。 四、考核方式 课程结束后按给定论述范围及题目上交论文,成绩占总成绩70%;平时考勤及课上讨论占总成绩30%。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方式采用专题讲座形式,以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大量传统民居及乡土建筑实例,增强感官认识,建立美学的初步概念。

中国建筑赏析

中国建筑赏析 结课论文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中国建筑赏析---北京四合院 这学期选修课是《中国古代建筑欣赏》,柳肃教授带我们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探究欣赏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古代建筑,尤其是北京四合院,让身为外地人的我燃起了对古老的四合

院的热爱和迷恋。而通过的这门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学习,老师的讲解使我初步涉足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的冰山一角。 一个时代的建筑特色是其文化的反映,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本土化的意蕴,建筑艺术也不会例外,北京四合院作为中国庭院式住宅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不仅是物化了的北京人的传统居住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一部中国人居住生活的历史,把四合院放到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及北京本身特有的文化背景中来,研究它们对四合院审美外观的影响,挖掘四合院本身蕴涵的审美意蕴和建筑特色。 所谓的四合院,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四合院的居住方式是一个院落组合成一个家族,有纵向连接与横向连接两种形式,主要是纵向连接,即一进、二进、三进院落,体现出一个“深”字的意蕴。 传统四合院院落宽敞,四面房屋各自独立,以游廊相接,起居极为方便。对外,四合院呈封闭状,只有一个街门,具有很强的私密性。 四合院关上门则自成天地,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合合美美,其乐融融,展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家居

特点,体现了四合院之“合”的精髓。 其历史之悠久,分布之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堪称我国汉族居民传统住宅的正宗典型,具有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一.“坎宅巽门”的方位追求 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应该是南北略长的坐北朝南的矩形院落,正好排列在东西向的胡同之间,大门开向宅南的胡同,正房门与宅门的方向一致。这是元代建大都时的城市规划所框定的,与传统的建筑风水学有关,也符合华北地区冬夏季风向的规律。北京的房子以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最好,其次为坐西朝东的西房,人们建宅时,一般都要将主房定在坐北朝南的位置,再按次序安排厢房和倒座房。 二.房房相离、宽敞舒适的院落布局 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四合式民居的代表,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北方平原地区农业民族的民居基本上都是房房相离式的,房屋的净高都不是很大,而院落都比较宽敞。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其院落的围合以四面房屋的后山墙为主,断开处以短墙相接,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建筑材料和宅基地。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院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都拉开一定的距离,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基础理论 摘要:在城市建设高速增长的今天,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显然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论文通过对美华村这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程的实践,简要阐述了修缮技术与历史建筑再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修缮技术;更新与再利用 1历史价值 如果城市是一本书,那么书中的文字就是建筑。在上海这座蕴藏着无穷魅力的城市中,没有太浓重的城市别墅历史,而老别墅却又像被凝固的华美音符,作为历史的沉积点缀着城市。它们不仅凝结着近代中国的历史风云,而且承载着建筑本身的内涵与价值。上海的老建筑与其它类型的近代建筑一起,已成为“时代的缩影”和“历史的年签”。作为上海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象征,美华村具有了人文历史的传承和积淀。走在路上,伴随着两旁粗壮的梧桐树,幢幢别墅静静地深藏在高墙背后,恬静安详,绿树扶疏。从中你不仅能看到旧上海的缩影,而且能感受到独特的海派人文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每一幢老别墅的背后,都藏着一段老故事,都有不同凡响的时代背景,它们是老上海历史的一个个精彩片断。上世纪三十年代,飞虎队将军陈纳德因为喜欢优雅与安静,将美华村五号别墅的金钥匙和完整的爱一起交付在陈香梅的掌心,而每天伴随他们的是一幢幢雅致的别墅。在这里,老别墅的风格各异,既有西班牙风格的印象,又保留了英式别墅的特征,集中汇聚了世界各国的建筑精华,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它们和谐相处,见证着海派文化的兼收与并蓄。然而随着岁月流逝,

物换星移,老别墅也物是人非,历史的尘埃使其日益破旧,清水墙面残旧斑驳,苔痕点点,只有弯弯的小河里,浮萍覆盖了整个水面,一天又一天蚕食着旧日的风采。人们不记得,或许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在这个喧闹兴盛的城市里,还有着这般别致景色。因此,发掘老别墅的文化内涵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2工程实例 美华村基地位于虹桥开发区边缘,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基地北接虹桥路,南至规划中的古羊路,西侧临近宋园路,东为中山西路;地块占地71 000平方米,基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长约150~240米如图2所示为基地的地貌现状。基地内现有二十幢各式花园别墅,其中在1937年至1947年间先后建成的有顾家花园、麦边花园、郭家花园等构成独立的别墅群。基地内部有很多成熟的树木和通向别墅的小路,在竹林和小溪的包围之下,花园成为了一处秘密的所在。本次项目的主要修缮对象是美华村1号和9号别墅。 3修缮原则与策略 对于美化村这一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别墅群,其修缮应当站在解读老别墅的建筑风貌、历史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做好保护性修缮工作,恢复其原有风采。修缮要遵循《文物保护法》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通过技术措施,修缮已有的损伤;保护和修缮相结合,深化现状,保留老别墅建筑的原有风貌。 主要的修缮策略有:(1)尊重历史,坚持科学,力求全面地保护整幢别墅的原始风貌,重塑其历史风采。(2)尊重历史资料和确凿的文献,

关于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关于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摘要:历史建筑保护是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推动现代文明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当代建筑发展也有着积极重大的意义。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及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及意见。 关键词:历史建筑;现状;问题;建议 一、引言 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它的发展始终贯穿了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发展。近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世界各国也从不同的方面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由于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较为特殊,建筑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因此,保护的措施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西方发达国家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已有近百年的成功经验。我们应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完善和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二、历史建筑的定义: 历史建筑是指在相当一段时间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于建筑艺术、文物性雕刻、园林和风景设计与人类居住区的发展已产生重大的独特的影响的独特、珍稀或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它代表着对过去时代的纪念和追寻,对逝去文化的欣赏和继承,它在现代文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三、历史建筑的起源: 历史建筑的保护起源于欧洲,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过程。欧洲的历史建筑保护已经由保护单一的建筑及相关的环境发展到了保护与人们当前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地区和整个城市,由保护物质实体发展到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 四、我国近代不同历史时期历史建筑保护的不同内涵: 而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大体经历了形成、发展和完善三个历史阶段:即单一的建筑文物保护的形成阶段;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的发展阶段;以及现在的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保护体系的成熟阶段。 这三个阶段在的具体历史时期可以划分为:(1)建国初期,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阶段,其中包含对具有文物载体性质的古建筑、革命建筑的保护。(2)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对构成古城的主要历史建筑实施保护的阶段。(3)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历史文化街区为重心的,对历史有文化价值的、反映当地建筑风貌和风俗习惯等的古建实施全面保护的阶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为古村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 机遇,同时也使得古村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何协调“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乡土建筑之所以应该被保护就在于其自身展示了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因而,应该在保持被保护的乡土建筑的活力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传统的人文和自然环境,这是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 关键词:新农村;乡土建筑;问题;对策 近年来,乡土建筑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象福建土楼、我们永康的后吴古建筑群。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出于对乡土建筑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的认识:乡土建筑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尤其能够展示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一旦乡土建筑失去了这种活力,它的价值也将随之失去或降低。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保护乡土建筑对于地方旅游业发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如何协调这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己成为乡土建筑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 1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面临的问题 正如前文所言,乡土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直接表达了民族和地域的独特性,更是中华文化多元性的体现。可以说,保护 乡土建筑是我们应当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同时,对乡土建筑的保护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它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现代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良好的经验和借鉴。但是,理论上如此的重要和行的通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怎样的状况呢,笔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查时发现正是由于乡土建筑保护方面的工作仍然不是很到位,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文献综述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文献综述 摘要:基于《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从国内外角度出发,分析乡土建筑的现状,根据现存问题提出展望性意见。本文通过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探索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与发展。 关键词:延续,创新,发展 《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一书,探索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的保护及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国内乡土建筑保护利用案例以及国外乡土建筑保护方法,研究乡土建筑的价值所在。 “乡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引自1999年10月在墨西哥通过《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按照该宪章的表述,乡土建筑是社区自己建造房屋的一种传统的和自然的方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与它所处地区的关系的基本表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乡土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自发性和朴素性,是民间自行建造、供自己居住的“非主流”建筑。乡土建筑包括乡土的住宅、寺庙、祠堂、书院、戏台、酒楼、商铺、作坊、牌坊、小桥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2届大会通过的《乡土建筑遗产宪章》(Charter on the built vernacular heritage)给出了乡土建筑的识别标准:1)一个群体共享的建筑方式;2)一种和环境相呼应的可识别的地方或地区特色;3)风格、形式与外观的连贯性,或者对传统建筑类型的使用之间的统一;4)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承的设计与建造传统工艺;5)因地制宜,对功能和社会的限制所做出的有效反应;6)对传统建造系统与工艺的有效应用。 [1] 1.历史发展 1932年,美国建筑师F.L.赖特(F.L.W right),在目睹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之后,于《正在消失的城市》一书中提出了“广亩城市”的纲要,认为城市应与周围的乡村结合在一起。1940 年代,法国乡村主义学派、地方主义运动等,开始致力于捍卫农村的景观和生活方式。“对工业化的厌倦,对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觉醒,促进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情感与行动,农村是最接近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英国也从1980年代开始保护乡村、建设乡村、享受乡村的行动。英国前首相S.鲍德温的名言是:“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农村无论怎样现代化也不应异化为城市,农村就是农村”。 196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对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给予关注。1964年5月,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在威尼斯通过了《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宪章》(威尼斯宪章),在其定义中指出:“历史古迹的要领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作品,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第一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资源,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有利于城市整体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源于文物建筑的保护。自19世纪末起,世界各国陆续开始通过立法保护文物建筑。法国1840年颁布了《历史性建筑法案》,1887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1913年颁布了《历史古迹法》,1930年颁布了《景观地保护法》;英国1882年颁布了《历史纪念物保护法》,1900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修正案,1913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1931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修正案,1953年颁布了《历史建筑与古纪念物法》;日本1897年制定了《古社寺保存法》.1919年制定了《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1929年制定了《国宝保护法》,1950年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美国1906年制定了《古物保护法》等。 1964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通常所称的《威尼斯宪章》。《威尼斯宪章》的制定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它确定了文物建筑的定义及保护、修复与发掘的宗旨与原则,其指导意义延续至今。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第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其中有一节专门论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指出了保护的意义与基本原则。自20世纪60年代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开始从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地段。 1962年,法国颁布了保护历史地段的《马尔罗法令》,又称《历史街区保护法》。之后,很多国家也陆续制定自己国家历史地段保护法规,如丹麦、比利时、荷兰分别于1 962、1962、1965年在各国《城市规划法》中规定了保护区;日本1966年颁布《古都保存法》,并于]975年在《文物保护法》的修改中增加“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的内容;英国于1967年颁布的《城市文明法》中将有特别建筑和历史意义的地段划定为保护区;美国于1935年制定了《历史地段与历史建筑法》,于1966年制定了《国家历史保护法》等。 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9届会议提出《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内罗毕建议》重点提出了历史地区在立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保护措施,并将研究、教育和信息工作作为历史地区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或称《华盛顿宪章》),是继《威尼斯宪章》之后又一个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国际性法规文件。这一文件总结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在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明确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和保护原则。《华盛顿宪章》再次提到保护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并明确指出,城市的保护必须纳入城市发展政策与规划之中。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1930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古物保存法》,1931年7月又颁布了《古物保存法细则》,

历史建筑的环境保护与更新

关于彼得?卒姆托“永恒性”的启示 摘要:本文从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建筑思想和他的作品入手,阐述关于建筑本质的一些认识,包括在建筑设计中很重要的关于场地环境和历史的契合问题,看看他是如何面对传统、如何重建永恒价值。从而探讨建筑设计的相关方法,并对建筑本质的设计方法进行一些梳理。 关键词:彼得?卒姆托 场所 永恒性 德国科隆科伦巴(Kolumba )艺术博物馆 前言 遇见彼得?卒姆托 我相信在彼得?卒姆托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之前,国内的绝大部分人应该是完全不知晓这样一位大师的存在的。我也不例外。然而跟我一样,也许很多人在之后会发现原来自己早就遇见过他那些动人的作品。当时没有刻意去记,却早已经印在心里,只等着现在再一次的遇见彼得?卒姆托。这或许就是卒姆托建筑的魅力所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性。 1彼得?卒姆托简介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当代世界著名建筑师,建筑理论家,教育家。1943年4月26日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父亲是以为家具木匠,成长的环境是“做东西而不是购买和消费”,1958年到1962年做木匠,1963年进入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学习(ETH )。在获得ETH 学历之后决定去海外学习。于是在纽约的普瑞特学院学习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1967年回到瑞士,在格劳宾登(Graubunden )州担任纪念建筑保护部门的建筑师,主要对历史村庄做详细的调查记录和建筑分析以及建造规划顾问。1979年定居在哈尔登施泰因(Haldenstein )并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至今。 卒姆托“建筑师的建筑师”的名声,使他成为“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慕尼黑技术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且在“瑞士建筑研究院的意大利大学”任教。而他的作品也获得多个建筑奖项的认可,1993年瑞士最佳建筑奖,1996年获得恩利希·雪林建筑奖,1998年的嘉士伯建筑奖,1999年获得欧洲建筑密斯·凡·德罗奖,2008年日本美术协会颁发的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以及2009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可以看出卒姆托的职业生活划分为两个方面:从事建筑教育和进行建筑实践,两者相辅相成。并且无论是在初版作品和国际教学中,还是在建筑项目中,卒姆托的思想都根植于本地文化之中,这种文化的时代性和连续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委员会评价卒姆托发展了建筑伟大的整体性和永恒性——不为一时的潮流和狂热所侵蚀。而卒姆托自己也很明确的指出他对于建筑设计的观点:“我基本上对作为一门职业的之上建筑毫无兴趣”,“我仔细观察这个建筑的世界并在工作中尽力容纳看来正在丧失的有价值的领域、修正各式干扰以及再创那些日益匮乏的东西”。这几句话道出了他立足于时代对话的建筑新思想,表达了对艺术久远的传统和建筑永恒性的执着追求,他阐述和追求的很多建筑思想都是源自于对重建建筑永恒性的理想。 2彼得?卒姆托的建筑思想 一个建筑师的风格总是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如卒姆托。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善于手工制作,也深刻的理解各种材料以及构造。而十二年的古迹保护则使他非常了解传统城市和古典建筑的精华,不是单纯拷贝表面的形式,而是吸收了潜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_周乾松

中国建设报/2013年/1月/29日/第003版 专家谈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教授周乾松 我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然而,长期以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目前,“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机”正成为共性问题,不少传统村落正在遭受“持续性破坏”,甚至濒临消亡。 一、我国传统村落的概念价值与保护现状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范围与认定标准 1.传统村落是我国最近提出、尚无明确定义的新概念。 我国传统村落一般俗称古村落,在学术上可称为历史文化村落或历史村落。传统村落应是承载历史文化传统的较大聚落或多个聚落群体形成的自然村落、村庄区域等。传统村落范围既包括已申报命名国家、省、市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也包括有历史文化价值但尚未申报名村的古村落,还包括具有优美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自然村落。需要明确的是,历史文化名村是优秀的传统村落,但传统村落不一定是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包括大量的历史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因此,传统村落保护的复杂性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2.传统村落的认定标准较难统一。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古村落。我国大多数传统村落既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又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优美生态的自然景观遗产,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二)我国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与保护现状 1.我国传统村落具有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多元价值。我国传统村落是各民族千百年留下的宝贵遗产,中华民族的历史便是从村庄聚落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形成不同特色的自然村落形态,文化传统丰富多样。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深远绵长的根脉就在传统村落,大量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跟传统村落有密切关系。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每一个传统村落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都是活着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是具有不可再生性、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 传统村落是我国文化遗产信息量最大的最后一块阵地,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具有科学“史考”的见证价值、研究价值,具有“史鉴”的学术价值、教育价值,具有“史貌”的审美价值、欣赏价值,具有发展旅游的经济价值,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价值。可以说,传统村落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人类与自然结合的共同作品”、“东方文化的精神家园”。 2.我国传统村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现状。我国传统村落是6000年农耕文明的结晶,不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而且历史积淀深厚、文化个性鲜明。传统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有的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这些村落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就在于其具有浓郁的历史风貌、优美的自然生

乡土建筑

斯宅聚落初探 斯宅,顾名思义,斯姓的住宅,就是一个聚集了斯姓族群、也建造了若干大院的地方。而本次测绘的千柱屋则是由本地巨贾斯元儒建造于清嘉庆年间。另外散布的还有上新居、下新居、新谭家、上门前畈、下门前畈、华国公别墅等地。 整个村落沿河流呈长条状分布,千柱屋位于整个村落的最上游,华国公别墅则位于最下游,大约延绵2公里。沿河流向下,先是东白湖,后经浬浦、街亭两个小镇之后到达诸暨。而村落地处会稽山脉南端的东白山北侧,也是诸暨、东阳和嵊州三县的交界处。北侧有香榧国家公园,所以街面所见之处,多有香榧两字。第一天所到之地,就是沿河柏油路一侧的一家民宿,一层为超市。而当地的气候因为附近高山流水的缘故湿度颇高。而河流因为地处上游,所以水很浅、河底全是冲击过后的卵石,几乎没有泥沙。 要说此处的历史源流,比较清晰的是嘉庆年间始建千柱屋等几座大院豪宅。在此之前估计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之前看到面街的斯民小学,类似澳门大三巴牌坊式的大门,白墙黑瓦,背后是两幢前后紧挨的教学楼,建于上个世纪初,能保留至今并依然熠熠生辉,在我看来也是此地不亚于任何一幢大院的一样宝贵财产。 斯宅整个聚落地图 总体上分为五个区块:从上到下依次是千柱屋、笔峰书院以及千柱屋河对岸的一排农家菜馆(这个自发形成的当地人开的店也正是古村落发展的延续);向下则是上新居、发祥居以及周边零零散散的农宅;然后是新谭家和裕昌号组成的狭长地段;第四个是最核心的区块,有最能体现现今此地居民居住生活方式和形态的棋盘街,也是我们所住民宿所在处以及日常吃饭的两家饭店所在;最后一个就是最下游的集合了上门前畈、下门前畈、华国公别墅和那个当年张爱玲追寻胡兰成所至的小洋房。在华国公别墅所见的一些照

浅谈乡土建筑特点与保护

浅谈乡土建筑特点与保护 摘要:新农村新民居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地方的村庄得到了新的规划布局,从原来的布局散乱道路崎岖逐步变成了房屋整齐,道路宽阔。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的农村建设都套用了一种模式,形成了千村一面的状况,没有了乡土的本应赋予的那种纯朴和与众不同。乡土建筑的特色也没有体现出来,与周围的景观时常会体现出格格不入。乡土建筑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乡土建筑特点保护 近些年,新农村新民居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地方的村庄得到了新的规划布局,从原来的布局散乱道路崎岖逐步变成了房屋整齐,道路宽阔。但是不难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的农村建设都套用了一种模式,形成了千村一面的状况,没有了乡土的本应赋予的那种纯朴和与众不同。乡土建筑的特色也没有体现出来,与周围的景观时常会体现出格格不入。乡土建筑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一、乡土建筑的特点 “乡土建筑就是农村的建筑,它们土生土长在乡村,所以称为乡土建筑”。乡土建筑历经战火、动荡和社会变迁,建于清中叶以前的乡土建筑留存于世的数量较少,现存的多建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 乡土建筑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 (一)乡土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中占据数量优势。乡土建筑是与广大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市民和乡野知识分子紧密相连的建筑。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这些人群都是社会的主体成员,是社会中的最大多数。因此,乡土建筑的建造数量也是最多的,它以传统民居为代表,还包括宗祠、寺庙、戏台、店铺、书院、学堂等诸多的民间建筑类型。散布在我国乡村,分布广且数量大。 (二)乡土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的地理特征和多元的文化特征,乡土建筑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它扎根于特定的地域,充分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艺,并适应当地特定的地质地形、气候生态、民族习俗和人文环境,体现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同是民居,西北的窑洞和西南的吊脚楼相去甚远;同是商人营建的住宅,山西晋商的古朴凝重,江南徽商的却是清逸秀丽。 (三)乡土建筑的建筑风格呈现多样性。传统的官式建筑具有全国大一统的模式,乡土建筑则体现出了建筑技艺和风格的多样性。同样是木构架庭院式布局的民居,北京的四合院、云南的一颗印、浙江的天井院以及闽粤的天井院,在建筑布局和装饰风格上大相径庭。有些乡土建筑甚至超出了传统建筑一般常用的木构架模式,形成干阑、井干、窑洞、土楼、碉楼、毡包等非木构架的建筑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内容。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赏析--徽州民居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赏析 --徽州民居 摘要:徽州民居是经历了几十代人探索实践,上百年文化积淀的结晶体,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遵循周易风水论的村落选址与布局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营造了既符合科学性,又富有文人意趣的居住环境。其独具一格的文化气息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传统建筑元素与精神依托。就建筑实体而言,徽州民居体现出很高的居住价值与旅游审美价值。 徽州民居,指的是徽州地区具有传统风格的民居,是我国少有的具有浓重文化气息的传统民居,是经历了几十代人探索实践,上百年文化积淀的结晶体,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其建筑元素与建筑实体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徽居的特色及成因分析,徽居建筑元素在当今的运用以及徽居建筑实体在当今的应用价值三个方面对徽州民居进行浅略的解读。 徽州民居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其选址上。风水是一种东方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风水论讲究的是自然界本身、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历史上的古徽州民居为徽商所建,而徽商是一个亦商亦儒的文化群体,他们较高的文化水平为风水术的探讨和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文化修养。古徽州人以周易风水论为指导,千方百计去选择风水宝地,选址建村,以求上天赐福,衣食充盈,子孙昌盛。 由于徽州地区地狭人多,多为宗族聚族而居,因此住宅的选址是以村落为单位的,在古徽州,几乎每个村落都有一定的风水依据。或

依山势,或傍水而居,形成多样的村落形态。如黟县宏村,成卧牛状。在徽州人眼中,风水宝地至少应有山有水,且环境优美,山可以挡风,方便取柴烧火做饭取暖,又给人以美感。村落建于水旁,既可以方便饮用、洗涤,又可以灌溉农田,美化环境,另外徽州民居为木结构,傍水而居可以保证防火用水。所以说背山面水成为徽州村落的最基本格局。 徽州地区的地狭人多特点也使得徽州村落具有很高的建筑密度,建筑间的巷道宽度仅为建筑层高的五分之一左右。这种布局形成了徽州民居极具特色与审美价值的巷道空间,幽深而宁静。 徽州村落往往有一条比较热闹的商业街道,街道两侧布置商店,茶馆,饭馆等,为村落带来浓郁的生活气息,当然也为参观者买当地的工艺品带来便利。村子内的大街小巷都铺以青石板,使得多雨的徽州村落免遭泥泞之苦,而青石板街也自然的成为了徽州民居富有特色的美学元素。 徽州民居给游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其材质之美。粉墙,青瓦,木结构是徽州民居材质之美的主要载体。这三种材质的运用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从原料的易取性来讲,徽州地区山多林密,有烧制砖瓦所需的粘土和建造建筑框架所需的优质木材,就地取材可降低建造成本,加上文人思想的注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徽州民居独具特色与美感材质模式。另一方面,当地潮湿的自然环境也促使其继承古越人干栏式住宅的构建方法。徽州民居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结构是马头墙,它的运用与徽州民居的密集型村落布局和木承重结构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