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研究理论以及怎样创新理论

怎样研究理论以及怎样创新理论

怎样研究理论以及怎样创新理论
怎样研究理论以及怎样创新理论

怎样研究理论以及怎样创新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启示

梁东黎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210093)

内容提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有两类,一类是完善经济理论本身,一类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前者必然面临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多元化理解,以及学术观点的相对性和政治观点的绝对性的矛盾。马克思“继承和发展”前辈理论的基点是解决他所处时代的实际经济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必然广泛“继承和发展”前辈理论。理论研究有真问题和假问题之分。揭示实际问题的因果联系,才是真正的、具有生命力的理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必须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作为第一目的。

关键词: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实际问题方法论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后人往往不自觉地以一种极端的态度不恰当地对待它,结果使得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说,在很多时候,我们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要求太高了,即要求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能够解释一切时代、一切方面的经济问题。然而这是不现实的。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有其固有的研究对象,有其固有的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对发展至19世纪(1883年以前)的资本主义所进行的理论解释。马克思留下了一部具体的经济学,没有留下一部一般的经济学。即使我们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称为马克思的一般经济学,它也只是19世纪(1883年以前)人类方法论研究的一个优秀成果。方法论本身的研究也需要发展,它的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当人们用这么高的标准要求马克思时,对自己的理论要求必然降低了。马克思曾经说不是物产丰富的

温带、而是条件艰苦的寒带更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对马克思理论的发展来说,也有类似的情况:马克思理论本身太伟大、太丰富,致使马克思理论的后来者很难抵挡当懒汉的诱惑,他们不自觉地坐享其成、坐吃山空,使马克思的理论难以继续发展。似乎可以说,马克思理论太伟大反而损害了马克思理论的发展。这种情况迫使我们思考:怎样才能真正更好地发展马克思的理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而且应该首先向马克思请教。

在运用马克思经济理论进行研究的时候,笔者发现其间必然会面对一个取舍的问题:(1)当研究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基本的目的时,我们的注意力不得不主要集中于怎样的研究才是真正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上,这样对于实际经济问题的关心程度和感受程度必然降低。(2)当研究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为基本目的时,我们关心的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本身。至于必须用哪一种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则不必刻意追求。问题第一,理论第二,能够解决问题的理论才是好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对理论研究中必须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的要求必然降低。在笔者看来,这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的悖论。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必须对这个悖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理解它,并最终加以克服。

二、为完善经济理论本身进行的研究

经济研究五花八门,笔者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完善经济理论本身而进行的研究,一类是为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为完善经济理论本身而进行的研究首先要肯定需要完善的经济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同时,也承认该经济理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一些新的经济现象、政府执行的新的经济政策等未能给予较好的解释。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通常被认为是重大的

理论问题,即在坚持该理论的基本理论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对该理论的完善、拓宽和发展,使该理论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的情况。

例如,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该制度的要点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和“多劳多得”。我国实行这样的制度,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或者从指导思想的角度看,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分配逐渐从“按劳分配”制度演变为“按要素分配”的制度。这种制度,具体说,就是:提供劳动可获得工资收入、提供资本可获得利息收入、提供土地可获得租金收入。这种分配制度,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麻烦事接着就来了,因为这种分配制度非常象萨伊极力宣扬而马克思严厉批判的收入价值论;看上去,我们似乎是从马克思回到了萨伊。一方面,马克思是对的,改革也是对的;另一方面,马克思的理论和改革的实践又确实有很大的差距。在这个时候,往往会产生这样的需要,即怎样通过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使马克思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改革的实践。例如,钱伯海教授提出了“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理论试图解决上述的矛盾。钱伯海认为他的理论不仅坚持了劳动价值论,而且能够很好地解释按要素分配的改革实践。当然,也有人认为钱伯海的理论根本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这就引起了理论上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创新的理论是否违背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三、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多元化理解

那么,什么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呢?什么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呢?这个问题看上去没有什么疑义,确实并不好回答。

首先,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在其着作中是以不同的形态出现的。第一,直接以经济理论形态出现,如『资本论』。第二,作为指导经济理论研究的方法论研究――哲学研究,如『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三,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体现的方法论思想,

如在『资本论』中体现的被称为“大写”的逻辑。第四,在一般经济问题研究中体现的经济理论思想和方法论思想。很难说这四个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马克思进行的经济理论研究也未必完全一致,有“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的说法。

最后,更成问题的是,存在众多的马克思理论的解释者。马克思在世时就说过:我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播下的是龙种,收的却是跳蚤。马克思去世以后,恩格斯是马克思理论的权威解释者。恩格斯和马克思的理论不完全一致。以后,在俄国,对马克思理论最重要的解释者是列宁和斯大林。在西方,虽然马克思理论要算异端,但研究者并不少,我国学术界一般将其笼统地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并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之外。

我国学术界习惯于将政治上的最高领导人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解释者。不过,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我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大军分布在政府、文教、宣传、新闻、科研等各部门,其总的规模可能属世界第一。由于种种情况,各人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这完全是清理之中的事。

有人说,有一百个人研究马克思,就有一百个马克思主义。这句话看似荒唐,其实是真理。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认识马克思,因此,他们说出、写出的马克思已经不是原来的马克思,而是带有研究者个人色彩的马克思,包括带有研究者自身种种局限的马克思。这好象并不是一件好事,但也只能如此。“我注六经”可能是事实,但是,“注六经”的“我”已经是“六经注我”的“我”了。主观和客观处于同一个系统中,对客观的认识不可避免地要打上主观的烙印。社会科学领域如此,而被称为“真正科学”的自然科学领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正因为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处于同一个系统中,物理学上才有“测不准”定律一说。因此,那些自封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其实都是大可怀疑的。

四、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观点和政治观点

由此可见,“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看上去相当简单的问题,深究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并不容易回答,因为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既然如此,什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就更不容易回答了。作为学术问题,只能寄希望于自由讨论,只能寄希望于时间老人的考验。

以上说明,从学术的观点看,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很相对的。但是,从政治上看,则不能允许这样对待马克思。政治需要赋予马克思主义一种绝对的意义。在我国,执政党的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为了巩固执政的地位,执政党必须了解和掌握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为改进这种利益而开展各方面的工作。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究竟是什么、怎样做才能真正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执政党内部肯定存在不同的认识。为了尽可能地保证获得这种认识的正确性,迫切需要能够使执政党获得正确认识的指导思想。我国宪法作出规定:这一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正因为如此,我国执政党或政府在宣布重要的政治主张时都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证其正确性,即论证它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我国政治文件为什么经常充满强烈理论色彩的内在原因。

任务的性质决定了在政治领域,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具有可讨论的随意性,而只能具有不可讨论的绝对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讨论可以无休止地拖下去,但时间不等人,政策必须马上贯彻、执行。这种不可讨论的绝对性尤其是针对同一时点而言的,就是说,在同一时点上,只有官方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被认可,而其他的则不被认可。在不同时点上,改变原先的理解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可以被解释为理解的深化,或理论的发展。

理论可讨论的本性和它在政治领域中的不可讨论性必然构成冲突。按理说,两军对垒,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但是,到目前为止,总是后者成

为战胜者。显然,官方的理解可能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其绝对性就会压制、打击正确的理解,从而使错误的理解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处于统治地位,在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方面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些历史的教训必须记取。当然,官方的理解也可能是正确的。但是,正确的理解只有通过讨论的方式才能被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也只有通过讨论的方式才能不断地获得认识上的进步。因此,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如果用官方理论的绝对性排斥、打击理论本身的可讨论性,那么,其结果总是一方面会损害理论,另一方面当然更会损害政治。

马克思曾经辛辣地指出,庸俗经济学的研究不是取决于是否科学,而是取决于是否违背“警章”。如果马克思的理论也成了限制自由思想的“警章”,那么,这肯定是马克思本人所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我们曾经看到,在经济体制变革较为迅速的时期,理论不得不频繁地“改口”。每一项新的变革都需要理论论证其正确性。理论对当前变革的正确性进行论证越是有力,就越是有力地批判了论证原先状态的理论,就越是有力地贬低了理论自身。另一方面,当新的变革出现时,从而对新的理论论证的需要出现时,原先论证的理论越是有力,现在就变得越是可笑。经过这样频繁的“折腾”,理论的威望一落千丈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五、马克思怎样“继承和发展”前辈理论?

为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的理论呢?一个最常见的提法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还有一些更为切近的要求,诸如“先继承,后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等等。但是,怎样才能真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差距很大。

这其实是一个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关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方法论,一般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以及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

法,等等。但是,在这里,方法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即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我们的前辈理论或理论前辈。如果我们真正信奉马克思主义,那么,就应该遵循理论的彻底性原则,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件事情上马克思的原则是什么呢?在这件事情上的马克思主义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似乎很难有一个答案,因为要求马克思对他死后出现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提法作出评价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看一看马克思本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前辈理论或理论前辈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马克思的实践,间接地探寻马克思在这件事情上的原则。

在经济理论方面,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前辈理论家当属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马克思从他们那儿吸收了许多理论养料,但是,对于自己的研究工作,马克思从来也没有提出要继承和发展亚当.斯密的理论或大卫.李嘉图的理论的任务。相反,马克思给自己的研究工作提出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在这里,我们看到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任务或研究目标,一个是完善前人的经济理论,一个是解决当前实际的经济问题。显然,马克思选择了后者。一个经济理论的价值主要不是取决于理论自身是否完善,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提出或解决了当时最重要的经济问题以及理论的一般性和深刻性。

我们可以试想,假如马克思规定自己的研究目标是完善亚当.斯密的理论,将如何。假设马克思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对斯密理论中诸如斯密教条、收入价值论等错误的东西进行了修正,使斯密理论的叙述更为连贯了,甚至还在斯密理论中注入了某些新鲜血液。通过这样的继承与发展,斯密理论更加完善了。即便如此,又将如何呢?我们知道,斯密理论是斯密时代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被马克思完善了的斯密理论没有赶上斯密时代,对斯密时代来说一无所用。完善了的斯密理论对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会起怎样的作用?前人的理论,只要是优秀的,对

后人来说总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经过后人完善的、被注入当代人眼光的前人理论则更是如此。但是,无论如何,它基本上是用逝去的眼光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基本上反映了逝去的时代精神。从斯密时代到马克思时代,经过了近一个世纪。当代人不仅对一些固有的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而且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思考。这就是说,时代变了,人们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变了,时代精神变了。时代呼唤着新的理论对新的情况进行概括,只有当代人才有可能完成这项工作,因为只有当代人才能对当代的问题有最深切的体会。马克思时代,最需要的不是完善的斯密理论,而是最能反映该时代时代精神的理论。幸亏当年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工作局限于“继承和发展”斯密理论,否则今天也就不存在可供我们“继承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了。

虽然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工作局限于“继承和发展”斯密理论,但是不能说在马克思理论和斯密理论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事实上,斯密理论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源泉。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马克思理论是对斯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那么,二者的区别何在?关键在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理论。把理论定位于“继承和发展”某个过去的理论,就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这种理论是没有出息的,也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这种理论充其量只是为了别人、为了死人做嫁衣裳。真正有前途、有出息的理论是基于解决当前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正是这样的理论。

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来说,处于第一位的不是理论,而是问题,理论只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工具或手段。当然,进行这样的理论工作,也不可能完全白手起家,凭空造大楼。我们只能既借助于前人的眼光,又借助于自己的眼光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在理论上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由于这里的中心是问题、是解决问题,对于理论的运用就不必拘泥于某家某派,而是可以“博采众家之长”,完全以我为主、

以问题为主。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形成了新的理论。显然,这个新的理论是对过去理论“继承和发展”的结果。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它不是对过去某一特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是对过去广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19世纪,马克思的理论是崭新的理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既有斯密的影子、李嘉图的影子,又有配第的影子,甚至亚里斯多德的影子,等等。更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对过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不是通过对旧理论的完善实现的,而是通过对新问题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建立新理论而实现的。如果拘泥于重农学派的思想方法去完善魁奈的『经济表』,那么,这种“继承和发展”就不会有什么意义。但是,按照马克思的方法,在一个以新人的眼光对新的问题进行新观察而形成的崭新的理论体系中,魁奈的『经济表』,以一种改变了的形式,被安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作为新理论的一个部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才是对旧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成功范例――这就是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简言之,第一,既然解决问题是第一位的,那么,对前辈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必然是广泛的、而非单一的。第二,只有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真正“继承和发展”前辈的理论。

六、经济研究的理论意义在哪儿?

有些人不太看得起实际经济问题,认为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都是一些所谓的“理论问题”。例如,怎样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释当前按要素分配的改革政策就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理论问题。在笔者看来,这其实只是一个假问题,因为这一研究所起的作用只是为现存的政策辩护,而没有揭示客观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后者才是真问题。在这里,真问题至少包括:这一分配政策对经济效率有何影响、对分配状况有何影响、是否包含某些分配效应,等等。所谓“真问题”其实都是一些非常实际的经济问题。但是,在实际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之间并没有隔着万

水千山。对于实际经济问题,当然可以采取“就事论事”的方法。这也是一种认识经济现象的方法,但是,“就事论事”的认识不可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相反,如果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考察,揭示出被考察对象一般的因果联系,那么,这样的认识就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为了解决一定的实际经济问题、为了对这一实际经济问题所包含的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解释,需要使认识达到一定的理论化的程度。由此建立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理论、才是具有生命力的理论。由此可见,实际经济问题不是不重要,而是太重要;实际经济问题不是远离经济理论,而是离开了实际经济问题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经济理论。

当然,实际经济问题有大有小。小的有关于“电波打架”的经济问题,大的有关于生产方式更替的经济问题。研究的实际经济问题无论大小,只要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探求事物固有的因果联系,这样的研究就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意义,因为它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提高我们对经济现象的认识。科斯从“电波打架”的经济问题中概括出产权问题、交易成本问题,最后促成了经济学一个新的分支的出现。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以及生产方式本身的更替入手考察经济的发展问题,使我们对经济现象的理解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

有人可能会说,用马克思对待斯密的态度来规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的不对的,因为马克思和斯密是完全不同的。斯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经济学家。诚然,就此点而言,马克思和斯密是不同的。但是,他们都是经济学的伟人:在18世纪,是斯密;在19世纪,则是马克思。同时,他们都具有经济学伟人的局限,他们都没有完成对经济学的探寻。在这一方面,他们没有什么区别。马克思对待斯密的态度完全值得我们去借鉴。

七、结论

本文的结论是:真正做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就必须以

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作为第一目的。为达此目的,必须广泛借鉴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的一切人类精神财富,建立新的理论。这种新的理论能够对现实的经济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并且对经济工作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常识并没有过时,所不同的是,我们对经济现象的理解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由于马克思杰出的理论工作,我们对经济现象理解的起点就是高水平的。但是,躺在马克思的身上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么好的理论条件,认真研究我们面对的重大经济问题,提出新解释、新见解,发展出新鲜的理论。如果我们真心希望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上有所建树、并沿着马克思的路线发展经济理论的话,那么,首先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是:马克思研究理论、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原则究竟是什么。

答案在哪儿?答案不仅在马克思的书中,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的实践本身。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趋势综述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趋势综述 【摘要】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化应用。本文根据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趋势,将其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单个企业创新行为、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创新企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阶段,并将各阶段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技术创新理论;演变趋势;综述 1.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出版,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a new combination)引入生产体系。”其内涵包括:(1)引入新产品;(2)引入新工艺;(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既包括了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又包括了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其创新理论开辟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先河。下表列举了以往研究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见表1)。 表1 以往研究者的“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列举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 20世纪熊彼特最早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从此,拉开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序幕。根据相关研究文献,从时间上可把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2.1第一代技术创新理论 第一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阶段为单个企业创新行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技术创新研究迅速发展,逐步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限制与束缚,形成对技术创新起源、效应和内部结构与过程等方面的专门研究。但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单个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上,如熊彼特于1934-1944强调企业家的作用(见图1)。此后,技术创新理论形成了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为研究对象、组织变革和组织形式为研究对象的两个分支。该时期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 图1 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模型 (Mark Dodgson,Roy Rothwell,2000) 2.2第二代技术创新理论 第二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阶段为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阶段。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该阶段研究强调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创新理论与实践 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

创新理论与实践-第1讲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 1 【单选】在韩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功不可没,对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A. 科研投入 B. 教育发展 C. 技术进步 D. 科技管理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D 2 【单选】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 A. 德国 B. 日本 C. 美国 D. 中国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C 3 【单选】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 A.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B.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C.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D. 以上皆是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D 4 【判断】2006年1月18日,中国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创新战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5 【判断】英国创新战略的规划设计以国家创新体系为核心展开,以实现从创新体系向创新能力的转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6 【判断】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提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7 【判断】创新型国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国家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1 【单选】关于内在制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 B. 通过政治过程获得权威的代理人设计和确立 C. 被自上而下强加并执行 D. 通常配有惩罚措施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A 2 【单选】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变革属于哪一种何种制度变迁方式?() A. 强制性制度变迁 B. 诱致性制度变迁 C. 源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后的改革推广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A B Cright 正确答案:C 3 【单选】改革以来中国的制度变迁属于() A. 渐进式制度变迁 B. 突进式制度变迁 A Bright 正确答案:A 4 【判断】家庭承包经营改革是一步到位的全局合法化改革。()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5 【判断】写在纸上的制度,与实际实施的制度总是一致的。()

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

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 在21世纪初的世界东方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一面风展如画的旗帜, 有一种与众不同且令人惊艳的发展模式,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万花纷谢一时稀”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的中国不仅占尽风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对世界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也提供了重要 的启示和某种可资借鉴的经验。 那么,“中国道路”“中国奇迹”的成功奥秘是什么?其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坚持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思维方式,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和政策取向,把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秘诀,也是它的特色所 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进程,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 观点、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奋勇开拓的历史进程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曾经说过:“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不在书斋里,不是某种先验的、一成不变的固有模式。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在亿万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实践中。它是鲜活的,日益更新的。不妨回顾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发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命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正是因为有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有了冲破“两个凡是”的坚冰,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复归和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找到了哲学上的理论支点,找到了现实的逻辑起点。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摸着石头过河。“望河兴叹”是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的。他反复强调,要大胆试、大胆闯,没有一股干呀、冒呀的劲头,改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1、引言 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A.Scohumpeter)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基本概念和思想以来,世界各国的一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传统经济理论中忽视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研究思路与观念进行了批评,创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创新经济学(Innovation Economic)理论体系,使技术进步和创新因素开始从外生变量过渡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中、加合作开展的“中外技术创新理论发展与应用比较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的成果,回顾了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走过的历程,对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取得的进展和若干重要领域的发展动向进行了述评,并就未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促进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深入发展有所帮助。 2、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许多学者沿着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并逐步形成了以技术变革与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和以制度变革与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两大分支。 西方国家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与发展,是从对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无视技术创新与变革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弊端进行批评开始的。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于1939年和1942年分别出版了《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部专著,对创新理论加以补充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熊彼特的学说具有社会主义倾向,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创新经济学理论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冷遇,未能引起理论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微电

创新理论基础概述

创新理论 一、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麦克尔·波特在研究国家竞争力时曾经提出,国家的发展可以分为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4个阶段。一个国家在这4个不同的阶段里,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一个阶段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不一样,同时在不同阶段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也不同。 运用波特的理论对高新区进行分析,其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且核心竞争力也不同。 1.要素群集阶段。我国高新区作为一种人为创造的独特的经济发展区域,最初主要依靠优惠政策的“外力”驱动,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纷纷涌入,区内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生产要素也很难得到优化配置,土地及自然资源低效率使用,从而使得高新区处于低附加价值产出的状况。此时高新区发展和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我国一些发展水平偏低的高新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 2.产业主导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新区内一些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出现了。它们把各种生产要素重新进行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高新区因此也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出和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新区发展动力由前一阶段的外力为主转向外力内力并举,即政府政策

推动和企业市场竞争力驱动双重作用。但是,这一阶段的高新区R &D主要依靠外部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高新区内R&D机构不多,企业R&D能力较弱。此时人们对高新区的增值手段主要是“产业链”。我国目前大多数发展较好的高新区基本上处于这一阶段,标志着“一次创业”基本完成。 3.创新突破阶段。随着高新区内主导产业的发展质量及其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区内产业及其骨干企业的R&D能力大大加强,各类R &D中心由区外大批转移到区内。各类创新活动(主要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高新区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大量风险资本的进入、原创性创新的涌现、“创新文化”的形成、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大量高附加价值的产出和高新区的国际化及绿色环保化趋势成为创新突破阶段的显著特点,其增殖手段主要是“创新链”。高新区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和对地区乃至全国的巨大贡献十分显著。目前我国的高新区还难以完全进入这一阶段。从国外经验看,也只有美国的硅谷等少数科技园区可以认为是处于这一阶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二次创业”实质上是高新区从“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的转换。 4.财富凝聚阶段。随着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高新区内聚集着高价值的“财富级”的有形与无形品牌,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财富级”人才资源,运作着具有高增值能力和高回报率的巨额金融资本,从而形成了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崭新“要素”。这种“三高”要素既是高新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是巨大的精神财富。高新区成为人们创业和工作的“事业发展中心”,同时还是人们心中向往的“生活乐园”。在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意识的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四、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 XX学校:方正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基本性质首先是“工具”,是人们用语言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用语文来学习知识,用语文来学习与交流的工具。 有效教学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提出并加以实践了,主要的实践者之一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结合我国现如今的教育来理解这句话,意思就是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指导,有效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两者间的相互作用,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需要恰当地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小学语文这一科目的特点为教学前提,制定适合小学生理解学习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教学计划得到有效实施,使得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双倍提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近年来,过高地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功能,这是对语文教学的片面认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所有课程所担负的共同任务,决非仅仅指语文一个学科;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的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思想教育,但这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根

本指向。所以,语文学科的性质应首先定位于工具性,渗透人文性。基于此,我在近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时效性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语文教学的改革一直不停地在进行着,但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旧的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之所以要研究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因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不足,这些问题急待被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偏离了语文课的本质。 语文课的特点是重视语文的熏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语文课的特点。比如,有的老师把《三顾茅庐》上成了历史课;把《七颗钻石》上成了思品课;把《人类的“老师”》上成

创新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1

创新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在11月21日,学校组织了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创新理论与实践的两项专题讲座,在全天的学习中,我对创新理论与实践专题更为感到兴趣,我对这专题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我对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里,我结合本职工作浅显地谈谈这项专题的心得:在本职工作中培育创新思维,重点要抓住三个方面。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 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认识不足。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为创新思维提供素材,创造“入口”。 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增强观察能力。一是要善于从高处着眼,看一看你的工作计划、方针、指导思想是否对路,是否符合上级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二是要善于从低处观察,看一看你的工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民意,群众是否乐意接受和执行。三是要善于在过程中追踪,看一看工作过渡、衔接等是否畅通高效,措施能否有效落实兑现。这样一来,问题就不难被发现。 二、要掌握最基本的方法 要做到创新思维,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加强训练。 第一,加强学习,注意训练。在当今社会,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学习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一刻不学习、不进步,就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要做到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习。同时,在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开发自己的智力。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

问题,要养成经常问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习惯,从而给自己思维施加压力,使思维保持在灵活状态,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确保正常运转。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指从全局性、层次性、动态性、互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思考将引导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思路,使人们从复杂细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借鉴比较,寻找启发。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我们要善于从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移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转换,在物与物之间寻找桥梁,在事与事之间搜寻纽带。找到了联系,认识了共性,我们就要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进行借鉴比较,启发自己的思路,去创新求解。 三、要勇于付诸实践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不少,但亲自去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和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所以,在竞争时代,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增强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勇气,不断开创本职工作的新局面。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思维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我们有什么样

智慧树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最先提出创新理论的著名经济学家是( ) 选项: A:皮得 B:歌德 C:爱默生 D:熊彼特 答案: 【熊彼特】 2、单选题: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本质区别在于( ) 选项: A:是否依存于新发明的出现 B:是否依存于物质资本的寿命长短 C:是否依存于灵感的来源 D:是否依存于政策制定者的抉择 答案: 【是否依存于物质资本的寿命长短】 3、单选题: 创新与创业的依托和基石是( ) 选项:

A:经验 B:理论 C:灵感 D:资本 答案: 【理论】 4、单选题: 我国当前的原始创新能力的主体为( ) 选项: A:政府 B:个人 C:研究院所与高校 D:企业 答案: 【研究院所与高校】 5、单选题: 实现地区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模式为( ) 选项: A:模仿创新模式 B:系统创新模式 C:集成创新模式 D:原始创新模式 答案: 【模仿创新模式】

6、单选题: 哪一类不属于按照创业时间划分的创业模式( ) 选项: A:大学后创业 B:法人股份制创业 C:休学创业 D:兼职创业 答案: 【法人股份制创业】 7、单选题: 管理能力的核心部分为( ) 选项: A:领导能力 B:把握机会的能力 C:决策能力 D:学习能力 答案: 【决策能力】 8、单选题: 创业成功的重要标识为( ) 选项: A:学习能力 B:把握机会的能力 C:领导能力

D:决策能力 答案: 【领导能力】 9、单选题: “创业及其相关内容是可以被教的”,这句话暗示创新创业的必要条件为( ) 选项: A:人脉的建立 B:资本 C:合理的知识结构 D:政策的支撑 答案: 【合理的知识结构】 10、单选题: 哪种创业模式平台是由政府、学生、企业三者共同参与的优质创业平台( ) 选项: A:“创意课程+多渠发展”模式 B:“技术导向+园区孵化”模式 C:系统创新模式 D:“模拟企划+资金注入”模式 答案: 【“技术导向+园区孵化”模式】 第二章单元测试

怎样研究理论以及怎样创新理论

怎样研究理论以及怎样创新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启示 梁东黎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 210093) 内容提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有两类,一类是完善经济理论本身,一类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前者必然面临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多元化理解,以及学术观点的相对性和政治观点的绝对性的矛盾。马克思“继承和发展”前辈理论的基点是解决他所处时代的实际经济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必然广泛“继承和发展”前辈理论。理论研究有真问题和假问题之分。揭示实际问题的因果联系,才是真正的、具有生命力的理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必须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作为第一目的。 关键词: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实际问题方法论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后人往往不自觉地以一种极端的态度不恰当地对待它,结果使得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说,在很多时候,我们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要求太高了,即要求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能够解释一切时代、一切方面的经济问题。然而这是不现实的。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有其固有的研究对象,有其固有的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对发展至19世纪(1883年以前)的资本主义所进行的理论解释。马克思留下了一部具体的经济学,没有留下一部一般的经济学。即使我们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称为马克思的一般经济学,它也只是19世纪(1883年

以前)人类方法论研究的一个优秀成果。方法论本身的研究也需要发展,它的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当人们用这么高的标准要求马克思时,对自己的理论要求必然降低了。马克思曾经说不是物产丰富的温带、而是条件艰苦的寒带更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对马克思理论的发展来说,也有类似的情况:马克思理论本身太伟大、太丰富,致使马克思理论的后来者很难抵挡当懒汉的诱惑,他们不自觉地坐享其成、坐吃山空,使马克思的理论难以继续发展。似乎可以说,马克思理论太伟大反而损害了马克思理论的发展。这种情况迫使我们思考:怎样才能真正更好地发展马克思的理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而且应该首先向马克思请教。 在运用马克思经济理论进行研究的时候,笔者发现其间必然会面对一个取舍的问题:(1)当研究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基本的目的时,我们的注意力不得不主要集中于怎样的研究才是真正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上,这样对于实际经济问题的关心程度和感受程度必然降低。(2)当研究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为基本目的时,我们关心的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本身。至于必须用哪一种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则不必刻意追求。问题第一,理论第二,能够解决问题的理论才是好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对理论研究中必须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的要求必然降低。在笔者看来,这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的悖论。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必须对这个悖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理解它,并最终加以克服。 二、为完善经济理论本身进行的研究 经济研究五花八门,笔者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完善经济理论本身而进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研究结题报告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结题报告 巴彦县德祥乡中心小学蒋玉梅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德祥乡中心小学蒋玉梅 一、研究背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德祥乡中心小学蒋玉梅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农村的教师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综合素质较为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益将成为研究的核心。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确定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用最经济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到最实用、最有效的东西,教学必得有效。实施“有效教学”,因此提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本实验目的是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进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学会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学生学好,从而实现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最终实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本实验目的是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进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学会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学生学好,从而实现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

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最终实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1、“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课堂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如下三重含义:一为有效果,即对教学活动结果与教学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率,是对投入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获得的收益之间量化关系的评价,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100%,因为时间是最重要的教学投资,所以也可以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这个公式来计算;三是有效益,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及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3、支撑性理论:一是有效教学理论,其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它关注和研究了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与有效教学的关系,是本课题研究的已有经验和理论基础;二是建构主义理论,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与课程理念,而贯穿于建构主义所形成的众多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三是新课程理念,是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Henry Chesbrough的开放式创新概念,从创新资源角度,企业研发模式、知识产权管理角度,支持环境角度,案例角度对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进行述评。最后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创新资源 在20世纪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企业基于“成功的创新需要控制”的理念,认为创新活动应该严格的控制在企业内部,R&D(内部研发)是公司非常有价值的战略资产,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在企业内部进行研发、生产、销售,并进一步提供售后服务和财务金融支持,以此获得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从而得到超额的边际利润。该创新模式被哈佛商学院的Henry Chesbrough称为“封闭式创新”。该模式的特点是研发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产品生产与市场化、售后服务等都内嵌于企业自身系统中完成,这种范式被许多大型企业成功验证。然而,进入21世纪,全球创新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得原来成功运行的封闭式创新模式遭遇新的挑战,逐渐由“封闭式创新转向更开放的创新”。 本文基于Henry 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概念,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从四个角度介绍开放式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及我国创新实际的研究展望。 开放式创新的内涵 Henry Chesbrough在《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一书中正式提出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或组织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内部和外部两条市场通道将企业内、外有价值的创新资源集中起来创造价值,同时建立相应的内部机制分享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企业内部的创意可以通过外部渠道实现市场化,同样,外部的技术也可以被企业接受、采用。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活动过程,创新可以跨越企业的传统边界,不再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开放的本质是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强调企业对内外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 引起创新模式由封闭式创新转变为开放式创新的主要侵蚀因素包括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知识性员工数量的骤增和高度的流动性、风险投资的蓬勃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的迅速缩短、知识在产品价值网络中的广泛分布、外部创新资源的可用性、学术机构研究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提高以及不断增强的外部供应商的

创新与实践

创新与实践 在当今社会,创新与实践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创新与实践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动力,创新才能发展,实践才出真知。创新与实践,这一对双胞胎兄弟主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兴盛,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世界的前沿迈进。其中,尤其是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尤为重要。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 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创新对于人们来说,其价值恰恰在于“价值”的增长,学习可以使很多人“成绩”优秀,创新却是个体间差别的最佳裁判。 创新的意义在于满足客观存在的需求,并能够有效解决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和即将碰到的问题。创新首先是一个观念上的更新,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的观念随着新的信息、理论和新事物的出现而不断更新,引领变革的思想和理论是最高层次的创新,由此可以说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创新的模式其实很多,但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实践,而且要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的时机、实用价值和创新的程度等都非常重要。创新就是要敢为天下先,也就是改变过去的不尽合理,使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集体永远获得领先的机会。

创新,从认识论上概括,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就是理论认识上的新飞跃,依据新的实践和事实探索新的规律,提出新发现,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检验标准,理论创新要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人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回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过程,理论创新也是一个不断科学总结新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完善的过程,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实践创新指实践领域的新的突破、变革和飞跃,如制度和体制创新、技术革命技术革新等皆属于此。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实践有着诸多的含义,经典的观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包含客观对于主观的必然及主观对于客观的必然。马克思主要强调人的社会实践,强调实践的社会性。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应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真正的走上社会,将其应用于其中。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创新,增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进行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知识进一步转化与创新并运用与实践。

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思想汇报(多篇)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 思想汇报

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在新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制度设计建立在对我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上,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伟大成就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制度建设离不开制度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正是遵循这一重要思想,我们党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必 第2 页共13 页

创新理论基础概述

创新理论 一、经济进展时期分析 美国闻名战略治理学家麦克尔·波特在研究国家竞争力时曾经提出,国家的进展能够分为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宝驱动4个时期。一个国家在这4个不同的时期里,其社会、经济的进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受到不同因素的阻碍,每一个时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不一样,同时在不同时期国家制定的进展战略也不同。 运用波特的理论对高新区进行分析,其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核心竞争力也不同。 1.要素群集时期。我国高新区作为一种人为制造的独特的经济进展区域,最初要紧依靠优惠政策的“外力”驱动,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纷纷涌入,区内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生产要素也专门难得到优化配置,土地及自然资源低效率使用,从而使得高新区处于低附加价值产出的状况。现在高新区进展和增值手段要紧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猎取附加值。我国一些进展水平偏低的高新区目前尚处于这一时期。 2.产业主导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高新区内一些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出现了。它们把各种生产要素重新进行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

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高新区因此也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出和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新区进展动力由前一时期的外力为主转向外力内力并举,即政府政策推动和企业市场竞争力驱动双重作用。然而,这一时期的高新区R&D要紧依靠外部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高新区内R&D机构不多,企业R&D能力较弱。现在人们对高新区的增值手段要紧是“产业链”。我国目前大多数进展较好的高新区差不多上处于这一时期,标志着“一次创业”差不多完成。 3.创新突破时期。随着高新区内主导产业的进展质量及其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区内产业及其骨干企业的R&D能力大大加强,各类R&D中心由区外大批转移到区内。各类创新活动(要紧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高新区的进展质量和进展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大量风险资本的进入、原创性创新的涌现、“创新文化”的形成、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大量高附加价值的产出和高新区的国际化及绿色环保化趋势成为创新突破时期的显著特点,其增殖手段要紧是“创新链”。高新区对地区可持续进展的阻碍力和对地区乃至全国的巨大贡献十分显著。目前我国的高新区还难以完全进入这一时期。从国外经验看,也只有美国的硅谷等少数科技园区能够认为是处于这一时期。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二次创业”实质上是高新区从“产业主导”时期向“创新突破”时期的转换。 4.财宝凝聚时期。随着高新区的进一步进展,高新区内聚拢着高价值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应尽最大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决定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的发展状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决定着数学学科教育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学生数学成绩的优劣,针对学生实际,提出“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 二、理论定位 现代学习理论一般认为有效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学习是建构的;学习是累积性的;学习是自我调节的;学习是目标定向的;学习是情境性的;学习是合作性的.并概括出了有效学习的三条原则:学生学习的规律、教师适应学生的教法、实际应用. 三、实验目标

1、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数学成绩得到大幅提高。 2、探究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定位、内涵;探究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初步形成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3、初步形成评定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 4、实验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得到提高。 四、实验原则 1、基于学生的实际,为了学生的发展。 2、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3、理论联系实际。 4、实事求是。 五、实验对象和实验内容 1、以各年级各班为实验对象。 2、弄清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以及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3、从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手段等诸多方面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从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发展来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实验方法

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综述

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综述 摘要: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来源, 技术创新管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自从熊彼特第一个系统完整地描述创新理论以来, 国外技术创新研究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目前, 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 和发展已形成了四大理论学派: 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 国家创新系统学派。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 并综述了目前西方技术创新 理论发展的这四大理论流派。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理论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 技术创新理论的首次由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系统的提出,“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 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结合,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创新一般包含5 个 方面的内容:(1)制造新的产品:制造出尚未为消费者所知晓的新产品; (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采用在该产业部门实际上尚未知晓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国家和那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尚未进入过的市场;(4)获得新的供应商: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创 造或者打破原有垄断的新组织形式。 创新并不仅仅是某项单纯的技术或工艺发明,而是一种不停运转的机制,只有引入生产实际中的发现与发明,并对原有生产体系产生震荡效应,才是 创新。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由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熊彼特的学说具有社会主义倾向, 同时受到同时期 的“凯恩斯革命”的理论影响, 在相当长的时期中, 创新经济学理论一直受到 西方国家的冷遇, 未能引起理论界的关注。20 世纪50 年代以后, 以微电子技 术为核心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 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长达近 20 年 的高速增长“黄金期”, 这一现象已不能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资本、劳动力等 要素简单地加以解释。由此, 西方经济学理论界重新对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理 论进行认识, 开始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了兴趣, 从而使技术创新 理论得以发展。 目前, 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已形成了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等四大理论学派。 2.1 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 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建立在“市场失灵”的基础上。这一流派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一是分解技术创新对于现代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 其二是将技术创新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把技术 创新视为同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一样的经济增长要素。此学派以索洛 (S.C.Solow)等人为代表, 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是经济增长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