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锻造裂纹分析(借鉴材料)

锻造裂纹分析(借鉴材料)

锻造裂纹分析(借鉴材料)
锻造裂纹分析(借鉴材料)

锻造裂纹

钢在锻造过程中形成的裂纹是多种多样的,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主要可分为原材料缺陷引起的锻造裂纹和锻造本身引起锻造裂纹两类。属于前者的原因有残余缩孔、钢中夹杂物等冶金缺陷;属于后者的原因有加热不当、变形不当及锻后冷却不当、未及时热处理等。有些情况下裂纹的产生可能同时含有几方面的原因。

锻造变形不当常引起裂纹。最常见的是变形速度太大,钢的塑性不足以承受形压力而引起的破裂。这种裂纹往往在锻造开始阶段就发生,并迅速扩展。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锻造工艺,并切除有裂纹的钢材或报废锻件。另外一种是低温锻裂,在裂纹处往往有较多的低温相组织。为避免这种裂纹产生,应使钢在锻造变形过程中不发生相变,要正确掌握和控制终锻温度。

鉴别裂纹形成的原因,应首先了解工艺过程,以便找出裂纹形成的客观条件,其次应当观察裂纹本身的状态,然后再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显微组织分析,微

区成分分析。举例如下:

对于产生龟裂的锻件,粗略分析可能是:①由于过烧;②由于易溶金属渗入基体金属(如铜渗人钢中);③应力腐蚀裂纹;④锻件表面严重脱碳。这可以从工艺过程调查和组织分析中进一步判别。例如在加热钢以后加热钢料或两者混合加热或钢中含铜量过高时,则有可能是铜脆。从显微组织上看,铜脆开裂在晶界,除了能找到裂纹外,还能找到亮的铜网,而在单纯过烧的晶界只能找到氧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是在酸洗后出现,在高倍观察时,裂纹的扩展呈树枝状形态。锻件严重脱碳时,在试片上可以观察到一层较厚的脱碳层。

裂纹与折叠的鉴别,不仅可以从受力及变形的条件考察,亦可以低倍和高倍组织来区分。一般裂纹与流线成一定交角,而折叠附近的流线与折叠方向平行,而且对于中、高碳钢来说,折叠表面有氧化脱碳现象。折叠的尾部一般呈圆角,

而裂纹通常是尖的。

具有裂纹的锻件经加热后,裂纹附近有严重的氧化脱碳,冷却裂纹则无此现

象。

由缩管残余引起的裂纹通常是粗大而不规则的。

由冷校正及冷切边引起的裂纹,在裂纹的周围有滑移带等冷变形痕迹。

锻造工艺不当常产生的缺陷

类型:其它点击次数:1423

锻造工艺不当产生的缺陷通常有以下几种

1.大晶粒

大晶粒通常是由于始锻温度过高和变形程度不足、或终锻温度过高、或变形程度落人临界变形区引起的。铝合金变形程度过大,形成织构;高温合金变形温度过低,形成混合变形组织时也可能引起粗大晶粒,晶粒粗大将使锻件的塑性和韧性降低,疲劳性能明显下降。

2.晶粒不均匀

晶粒不均匀是指锻件某些部位的晶粒特别粗大,某些部位却较小。产生晶粒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坯料各处的变形不均匀使晶粒破碎程度不一,或局部区域的变形程度落人临界变形区,或高温合金局部加工硬化,或淬火加热时局部晶粒粗大。耐热钢及高温合金对晶粒不均匀特别敏感。晶粒不均匀将使锻件的持久性能、疲劳性能明显下降。

3.冷硬现象

变形时由于温度偏低或变形速度太快,以及锻后冷却过快,均可能使再结晶引起的软化跟不上变形引起的强化(硬化),从而使热锻后锻件内部仍部分保留冷变形组织。这种组织的存在提高了锻件的强度和硬度,但降低了塑性和韧性。严重的冷硬现象可能引起锻裂。

4.裂纹

裂纹通常是锻造时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切应力或附加拉应力引起的。裂纹发生的部位通常是在坯料应力最大、厚度最薄的部位。如果坯料表面和内部有微裂纹、或坯料内存在组织缺陷,或热加工温度不当使材料塑性降低,或变形速度过快、变形程度过大,超过材料允许的塑性指针等,则在撤粗、拔长、冲孔、扩孔、弯曲和挤压等工序中都可能产生裂纹。

5.龟裂

龟裂是在锻件表面呈现较浅的龟状裂纹。在锻件成形中受拉应力的表面(例如,未充满的凸出部分或受弯曲的部分)最容易产生这种缺陷。引起龟裂的内因可能是多方面的:①原材料合Cu、Sn等易熔元素过多。②高温长时间加热时,钢料表面有铜析出、表面晶粒粗大、脱碳、或经过多次加热的表面。③燃料含硫量过高,有硫渗人钢料表面。

6.飞边裂纹

飞边裂纹是模锻及切边时在分模面处产生的裂纹。飞边裂纹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在模锻操作中由于重击使金属强烈流动产生穿筋现象。②镁合金模锻件切边温度过低;铜合金模锻件切边温度过高。

7.分模面裂纹

分模面裂纹是指沿锻件分模面产生的裂纹。原材料非金属夹杂多,模锻时向分模

面流动与集中或缩管残余在模锻时挤人飞边后常形成分模面裂纹。

8.折叠

折叠是金属变形过程中已氧化过的表层金属汇合到一起而形成的。它可以是由两股(或多股)金属对流汇合而形成;也可以是由一股金属的急速大量流动将邻近部分的表层金属带着流动,两者汇合而形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变形金属发生弯曲、回流而形成;还可以是部分金属局部变形,被压人另一部分金属内而形成。折叠与原材料和坯料的形状、模具的设计、成形工序的安排、润滑情况及锻造的实际操作有关。折叠不仅减少了零件的承载面积,而且工作时由于此处的应力集中往往成为疲劳源。

9.穿流

穿流是流线分布不当的一种形式。在穿流区,原先成一定角度分布的流线汇合在一起形成穿流,并可能使穿流区内、外的晶粒大小相差较为悬殊。穿流产生的原因与折叠相似,是由两股金属或一股金属带着另一股金属汇流而形成的,但穿流部分的金属仍是一整体,穿流使锻件的力学性能降低,尤其当穿流带两侧晶粒相差较悬殊时,性能降低较明显。

10.锻件流线分布不顺

锻件流线分布不顺是指在锻件低倍上发生流线切断、回流、涡流等流线紊乱现象。如果模具设计不当或锻造方法选择不合理,预制毛坯流线紊乱;工人操作不当及模具磨损而使金属产生不均匀流动,都可以使锻件流线分布不顺。流线不顺会使各种力学性能降低,因此对于重要锻件,都有流线分布的要求。

11.铸造组织残留

铸造组织残留主要出现在用铸锭作坯料的锻件中。铸态组织主要残留在锻件的困难变形区。锻造比不够和锻造方法不当是铸造组织残留产生的主要原因。铸造组织残留会使锻件的性能下降,尤其是冲击韧度和疲劳性能。

12.碳化物偏析级别不符要求

碳化物偏析级别不符要求主要出现于莱氏体工模具钢中。主要是锻件中的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呈大块状集中分布或呈网状分布。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碳化物偏析级别差,加之改锻时锻比不够或锻造方法不当,具有这种缺陷的锻件,热处理淬火时容易局部过热和淬裂,制成的刃具和模具使用时易崩刃。

13.带状组织

带状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和奥氏体、铁素体和贝氏体以及铁素体和马氏体在锻件中呈带状分布的一种组织,它们多出现在亚共折钢、奥氏体钢和半马氏体钢中。这种组织,是在两相共存的情况下锻造变形时产生的带状组织能降低材料的横向塑性指针,特别是冲击韧性。在锻造或零件工作时常易沿铁素体带或两相的交界处开裂。

14.局部充填不足

局部充填不足主要发生在筋肋、凸角、转角、圆角部位,尺寸不符合图样要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锻造温度低,金属流动性差;②设备吨位不够或锤击力不足;③制坯模设计不合理,坯料体积或截面尺寸不合格;④模膛中堆积氧化皮或焊合变形金属。

15.欠压

欠压指垂直于分模面方向的尺寸普遍增大,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锻造温度低。

②设备吨位不足,锤击力不足或锤击次数不足。

16.错移

错移是锻件沿分模面的上半部相对于下半部产生位移。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滑块(锤头)与导轨之间的间隙过大;②锻模设计不合理,缺少消除错移力的锁口或导柱;③模具安装不良。

17.轴线弯曲

锻件轴线弯曲,与平面的几何位置有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锻件出模时不注意;②切边时受力不均;③锻件冷却时各部分降温速度不一;④清理与热处理不当。

字号:大中小

锻造引起的缺陷

锻造不锈钢与锻造其他合金钢一样,操作不发或模具结构设计欠佳,会造成折叠、拉裂、表面鳞伤、十字裂纹、压伤等。

1.模具结构设计不当引起的锻造裂纹

图16所示为Cr17Ni2不锈钢后轴颈锻件由于模具设计不当,引起喇叭口底部圆弧形裂纹。这时,喇叭口底部平直,塑性变形时,难变形区较大,金属的激烈流动区与难变形区之间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力,加之模具润滑不良造成此类裂纹。将喇叭口底部平直部分改为圆球形,可避免此类裂纹。

2.金属流动过快、毛坯表面缺陷引起的锻造裂纹

金属流动过快,会产生局部过热,导致局部出现δ铁素体过多,

加之模具圆角半径太小,往往在转角处形成裂纹。

马氏体钢对表面缺陷敏感,若锻造表面有划伤的坯料,会扩展成裂

缝。锻前应车去表面缺陷。

不锈钢因塑性较差,在自由锻拔长时,若送进量过大,在横截面的对角线上产生很大的交变剪切应力,从而形成十字形裂纹。

1.内缺陷的白点,即热加工后钢的纵断面上有表面光滑的银白色斑点,形状

是圆或椭圆。严重影响工件的延伸率、断面收缩率与冲击韧性。

2.由于锻件不当,出现鸡爪形或人字形的内裂纹,还会出现细微的裂纹,破坏了金属的连续性。当工件受高负荷,特别是反复载荷时回早期破坏。

3.表面缺陷有表面结疤,使工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引起疲劳断裂。产生的毛刺或划痕回影响车加工的正确装夹和效率,严重的划痕会降低钢的强

度,并导致产生裂纹。

4.辗扩产生的端面凹心,使车加工车削量加大或造成锻件报废。

1.氧化铍:氧化铍不仅损失大量钢材,而且降低锻件的表面质量和锻模的使用寿命,若压入金属内部,会造成锻件报废。不清除氧化铍会影响车加工。

2.脱碳:脱碳是指钢表面的碳全部或部分被烧掉的现象。脱碳使工

件表面出现软点,降低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3.过热和过烧:过热指钢在加热中超过允许的温度之后,使晶粒长的粗大。过热不利于热处理,使钢变脆和机械性能降低,但可通过锻后正火或退火来消除。过烧指由于加热时间太长,温度太高,使金属出现氧化物或局部熔化

的现象。过烧无法补救。

4.出现应力:由于金属内、外受热有差异,膨胀不匀,产生内应力,称热应力。加热引起金相组织的先后变化也造成应力,称组织应力。这都会使工件在加热中产生裂纹,引起车加工后工件产生裂纹而报废。

5.横断面出现断口:这种缺陷破坏了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性,使淬火硬度降低,机械性能变坏。若退火时温度过高而造成石墨断面,将不易切削加工且使淬火时过热和变形。但退火时若欠热或温度偏低,则珠光体未能完全

球化,也不利于切削和后来的热处理。

6.硬而脆的网状碳化物:它削弱了晶料间的结合力,使机械性能显著变差,尤其使冲击韧性降低,但可通过正火来改善或消除。若出现带状碳化物,会使淬火和回火后的硬度及组织不均,且容易变形,这也是珠光体与铁素体沿加工变形方向出现带状组织的一种缺陷。同时,它还会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使车

加工尺寸不稳定,刀具迅速磨损。

住宅工程中现浇楼板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最新版)

住宅工程中现浇楼板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最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00

住宅工程中现浇楼板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 (最新版) 近年来,我们发现,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情况较多,这已成为影响住宅工程质量的一大通病。现对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简析如下: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主要情况 (1)多层砖混结构; (2)小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 (3)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4)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出现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工程,以住宅楼较为多见,商业楼、公建用房相对少些。若按层次分布情况,大多数裂缝分布与层次无关,只有极个别工程,其裂缝在层次上从上到下有递减趋势。

二、结构楼板裂缝出现的时间 一般都在结构封顶半年后陆续出现,如不及时采取补强措施,在1至2年时间内,裂缝仍会继续发展。 三、裂缝所在部位及其特征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多分布在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上。裂缝一般呈45°斜向,有时一只角同时出现两条裂缝,裂缝基本上为上下贯通。 (2)部分裂缝产生在板内电线管埋没位置。 (3)个别工程的楼板裂缝垂直于板跨方向,或呈不规则状分布。 四、裂缝成因分析 经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引起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墙、板等构件共处在同一个大气环境中,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时,这些构件的混凝土相应都会产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由于体型上的差异,板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较小,在水平方向上楼板的收缩变形一般均超前于(或

混凝土地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地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倒塌的工程质量事故,绝大多数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的;其实,只要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都是带裂缝受力工作的,假如借助仪器, 甚至还可以发现裂缝是时刻发生变化的,随着裂缝的发展变化,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适用 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结构构件的破坏;所以研究裂缝的形态、分析裂 缝产生的原因和裂缝对结构功能的影响并加以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混凝土裂缝种类: 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结构裂缝一般具有很强的规律性,通过计算分 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如:矩形楼板板面裂缝成环状,沿框架梁分布,板底裂缝成十 字或米字集中于跨中;转角阳台或挑檐板裂缝位于板面起始于墙板交界以角点为中心成米 字形向外延伸。受力裂缝,其裂缝与荷载有关,预示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 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收缩裂缝是一种建筑最常见的裂缝,主要是由于结构的温度变形及材 料的收缩变形受阻及应力超标所致。现浇板收缩裂缝主要集中在房屋的中部和房屋四周阳 角处,裂缝成枣核状止于梁边。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 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其 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 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 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 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 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 有水的情况下会发生渗漏,影响正常使用。 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多属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降情况有关。 使用商品混凝土引起的收缩裂缝:商品混凝土由于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要好,因此 一般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都较大,水灰比较大,如保证水灰比则要增加水泥用量,这样就 使混凝土在硬化阶段出现收缩裂缝。裂缝的产生大多在砼浇筑初期,即浇捣后4~6小时 左右,裂缝形状不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产生裂缝部分大多为水泥浮浆层和砂浆层。有于砼坍落度偏大,表面经过振捣形成一层水泥含量较多,收缩性较大的水泥浮浆层及砂 浆层一方面由于砼初凝时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砼早期强度 较低(面层为砂浆层强度更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砼表面开裂,另一方面由于 面层浮浆或砂浆的收缩值比基层砼大许多,而造成变形值不同导致面层开裂。 预埋管线引起的楼板裂缝:预埋线管处沿管线方向出现表面裂缝;局部出现呈发散状或龟 裂状的不规则裂缝。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

裂缝原因分析和处理报告

xxxxxx工程 裂 缝 评 估 报 告 xxxx检验站二O一二年九月

xxx工程裂缝评估报告 报告编号:xxxx 报告编制: 审核: 主检: 批准: xxxxx检验站 二O一二年九月

第一章概述 1.2检测评定手段及目的 (1)外观检查:检测顶板裂缝宽度,评定顶板外观质量; (2)超声波法:检测裂缝深度。 1.3评估依据 本项目研究所依据的相关规范、规程以及相关文件主要有: (1)《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第二章外观检查、裂缝宽度和深度检测 2.1概述 在现场检测期时,对xxxxx箱涵左顶板外观进行了详细的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裂缝宽度、桥墩外观质量、裂缝深度检测等。 现场检测发现桥墩墩身出现纵向裂缝。裂缝宽度检测测采用KON-KF(B)裂缝宽度监测仪(见附图)。裂缝深度检测采用KON-FSY裂缝深度测试仪。 xxxxx箱涵共分三块施工,左块于2012年9月16日16点左右施工,右块于9月16日2点左右施工,中块于9月17日施工。只有在顶板左块于浇筑第二天出现了20多起纵向裂缝,少量横向裂缝。裂缝最长1.2m,80%的裂缝长度30-50mm;裂缝间间距80%为20-30mm;裂缝宽度为0.35-2.44mm;裂缝深度为9-51mm,其中85%的裂缝深度为25-30mm,其中2条裂缝深度为51mm。 图1 裂缝分布示意图

2.2原因分析 顶板裂缝:顶板裂缝形成原因多样复杂,一般以下几方面原因较突出。 (1)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如爆晒、风吹),易形成干缩裂缝。 (2)模板浇筑混凝土之前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混凝土浇捣后在初凝前后没有进行抹平压光和养护不当也易引起裂缝。 (4)顶板浇注后,上人上料过早,上料集中,也易造成裂缝。 (5)混凝土过量使用外加剂,或水灰比、坍落度过大 结合工程调查和检测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可能为①混凝土坍落度过大;②初凝前后没有进行抹平压光,造成表面水分蒸发后,表面砂浆层干缩大于下层混凝土,易形成干缩裂缝;③顶板左板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在晚上8点左右,终凝在晚上2点左右,这时内外温差最大,且混凝土在刚失去塑性,强度很低,这也加大了表面收缩开裂。 第三章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xxxxx顶板出现的裂缝进行超声波分析和外观检测,综合分析各类测试结果,结论如下: (1)xxxxx工程k0+628箱涵左顶板的纵向裂缝宽度在0.35-2.44mm之间, 大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的裂缝宽度容许值]=0.3mm。此类裂缝属混凝土表面收缩引起的干缩裂缝。 [W lim (2)通过非金属超声波分析仪对检测点检测,结果表明:裂缝深度在85%在25mm-30mm之间,裂缝开展深度值大部分在混凝土保护层内。 综合分析该裂缝对结构无显明影响,但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3.2建议 (1)加强对顶板的裂缝观测:观察其宽度和长度是否有加深加长的趋势。 (2)对于顶板裂缝进行有效的封闭处理。(详见第四章) 总之,xxxx顶板裂缝按上述建议进行有效处理后,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

砼表面裂缝原因分析

砼表面裂缝原因分析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砼表面裂缝原因分析 一、混凝土裂缝类型及成因 实际上,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甚至多种因素互相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混凝土早期裂缝,混凝土早期裂缝有以下几种:1、塑性沉降裂缝此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骨料沉降时受到阻碍(如钢筋、模板)而产生的。这种裂缝大多出现在混凝土浇注后小时至3小时之间,混凝土尚处在塑性状态,混凝土表面消失水光时立即产生,沿着梁及板上面钢筋的走向出现,主要是混凝土塌落度大、沉陷过高所致。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模板绑扎的不好、模板沉陷、移动时也会出现此类裂缝。 1、塑性收缩裂缝 此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在塑性状态时表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的。这类裂缝形状不规则、长短宽窄不一、呈龟裂状,深度一般不超过50mm.多在表面出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浇注后3—4小时左右表面没有被覆盖,特别是平板结构在炎热或大风天气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是基础、模板吸水过快,以及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热高等原因造成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此时混凝土强度趋近于零,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温度的变化与湿度的变化 裂缝: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3、原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锻造裂纹与热处理裂纹原理形态

一:锻造裂纹与热处理裂纹形态 一:锻造裂纹一般在高温时形成,锻造变形时由于裂纹扩大并接触空气,故在100X或500X 的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裂纹内充有氧化皮,且两侧是脱碳的,组织为铁素体,其形态特征是裂纹比较粗壮且一般经多条形式存在,无明细尖端,比较圆纯,无明细的方向性,除以上典型形态外,有时会出现有些锻造裂纹比较细。裂纹周围不是全脱碳而是半脱碳。 淬火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裂纹与锻造加热过程形成的裂纹在性质和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别。对结构钢而言,热处理温度一般较锻造温度要低得多,即使是高速钢、高合金钢其加热保温时间则远远小于锻造温度。由于热处理加热温度偏高,保温时间过长或快速加热,均会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早期开裂。产生沿着较粗大晶粒边界分布的裂纹;裂纹两侧略有脱碳组织,零件加热速度过快,也会产生早期开裂,这种裂纹两侧无明显脱碳,但裂纹内及其尾部充有氧化皮。有时因高温仪器失灵,温度非常高,致使零件的组织极粗大,其裂纹沿粗大晶粒边界分布。 结构钢常见的缺陷: 1 锻造缺陷 (1)过热、过烧:主要特征是晶粒粗大,有明显的魏氏组织。出现过烧说明加热温度高、断口晶粒粗大,凹凸不平,无金属光泽,晶界周围有氧化脱碳现象。 (2)锻造裂纹:常产生于组织粗大,应力集中处或合金元素偏析处,裂纹内部常充满氧化皮。锻造温度高,或者终端温度低,都容易产生裂纹。还有一种裂纹是锻造后喷水冷却后形成的。 (3)折叠:冲孔、切料、刀板磨损、锻造粗糙等原因造成了表面缺陷,在后续锻造时,将表面氧化皮等缺陷卷入锻件本体内而形成折缝。在显微镜上观察时,可发现折叠周围有明显脱碳。 2 热处理缺陷 (1)淬裂:其特点是刚健挺直,呈穿晶分布,起始点较宽,尾部细长曲折。此种裂纹多产生于马氏体转变之后,故裂纹周围的显微组织与其它区域无明显区别,也无脱碳现象。(2)过热:显微组织粗大,如果是轻度过热,可采用二次淬火来挽救。 (3)过烧:除晶粒粗大外,部分晶粒已趋于熔化,晶界极粗。 (4)软点:显微组织有块状或网状屈氏体和未溶铁素体等。加热不足,保温时间不够,冷却不均匀都会产生软点。 二:锻造裂纹与热处理裂纹产生原因 锻造裂纹:钢在锻造过程中,由于钢材存在表面及内部缺陷,如发纹、砂眼、裂纹、夹杂物、皮下气泡、缩孔、白点和夹层等,都可能成为锻打开裂的原因。另外,由于锻打工艺不良或操作不当,如过热、过烧或终锻温度太低,锻后冷却速度过快等,也会造成锻件开裂。 热处理裂纹:淬火裂纹是宏观裂纹,主要由宏观应力引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钢制工件常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钢材选择不当、淬火温度控制不正确、淬火冷速不合适等因素,一方面增大淬火内应力,会使已形成的淬火显微裂纹扩展,形成宏观的淬火裂纹,另一方面,由于增大了显微裂纹的敏感度,增加了显微裂纹的数量,降低了钢材的脆断抗力Sk,从而增大淬火裂纹的形成可能性。 影响淬裂的因素很多,这里仅将生产中常碰到的几种情况作一介绍: 1.原材料已有缺陷而导致的淬裂:

淬火开裂原因

淬火开裂原因 1材料弄混 2冷却不当,在M S点以下快冷,因组织应力大而开裂。淬火油中含水过多。 3未淬透工件心部硬度为36~45时,在淬硬层与非淬硬层交界处易形成淬火裂纹。 4具有最危险尺寸的工件易形成淬火裂纹。全淬透最危险尺寸是:水淬为8~15(mm),油淬为25~40(mm)。 5严重表面脱碳易形成网状裂纹。严重表面脱碳的高碳钢中,脱碳层的马氏体比体积小。易形成表面拉应力而导致形成网状裂纹。 6内径较小的深孔工件,由于内表面较外表面冷速慢,使得残余热应力作用小,所受的残余拉应力较外表面大,内壁易形成平行的纵向裂纹。 7淬火加热温度过高,引起晶粒粗化,晶界弱化,钢的脆断强度降低,易淬火开裂。 8重复淬火前,未进行中间退火,过热倾向大,前项淬火的应力还未消除,又增加了新的应力,应力叠加易开裂。另外,多次加热引起表面脱碳,促使开裂。 9大截面高合金钢工件淬火加热时,未经预热或加热速度过快,加热时的应力和组织应力增大,引起开裂。 10原始组织不良。如高碳钢球化退火质量欠佳,其组织是细片状珠光体和点状珠光体时,过热倾向大,晶粒粗化,马氏体含碳量高,淬火开裂倾向大。 11原材料显微裂纹,非金属夹杂物,严重的碳化物偏析,淬火开裂倾向增大。如非金属夹杂物,严重的碳化物沿轧制方向成带状分布,由于力学性能的各项异性,其横向性能比纵向性能低(30~50)%,在表面最大拉应力作用下,常呈纵向开裂。 12锻造裂纹在淬火时开裂。在普通炉内淬火加热时,破断面上有黑色的氧化皮,裂纹两侧有脱碳层。 13过烧裂纹。裂纹多呈网状,晶界有氧化或熔化现象。 14淬透性低的钢,被钳子夹持的地方,冷速慢,有非马组织,钳口位于淬硬层与非淬硬层交界处时易开裂。 15工件的尖角,孔,截面突变及粗加工刀痕等,因应力集中引起开裂。 16高速钢,高铬钢分级淬火工件,未冷至室温,就急于清洗而引起开裂。 17深冷处理因急冷,急热,引起较大的组织和热应力,且低温时,材料的淬断强度低,易开裂。 18淬火后未及时回火,工件内部的显微裂纹在淬火应力作用下扩展形成淬火裂纹。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继续教育

A. 3 B. 4 C. 5 D. 6 E. 7 答案 :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11 此题得分: 11.0 批注: 第2题 有()个因素能引起结构温差裂缝? A. 1 B. 2 C. 3 D. 4 E. 5 答案 :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11 此题得分: 11.0 批注: 第3题 防止碱 -集料反应而引起结构裂缝, A. 3 B. 4 C. 5 D. 6 E. 7 答案 :A 您的答案: A 题目分数: 11 此题得分: 11.0 批注: 第4题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出现在()天气中? A. 湿热 B. 干热 第1题 造成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 ()个方面? ()项措施?

C. 大风 D. 暴风雨 E干燥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5题 ()构件保护层越厚,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横向裂缝就越容易出现? A. 受拉构件 B. 受弯构件 C受压构件 D. 偏心受压构件 E. 偏心受拉构件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6题骨料级配不好,易造成结构()。 A. 空洞 B. 麻面 C漏筋 D. 涨模 E. 凝结时间延长 答案:A,B,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7题断面配筋率满足设计要求,钢筋规格粗细对结构裂缝影响不大。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第8题水泥越细,水化热越慢。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9题 防止结构养护裂缝,养护水跟水温也有关系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试卷总得分:88.0 试卷总批注:

大同市地裂缝成因分析

大同市地裂缝成因分析 摘要:大同市1983年发现地裂缝,至今已发现地裂缝11条,造成的经济损失 达8729万元。地裂缝地质灾害不仅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威胁着广大人 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大同市裂缝的基本特征及成因类型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1、引言 地裂缝是指受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影响,岩体或土体直达地表的现状开裂现象。地裂缝是地质灾害中地面变形灾害之一,不仅降低环境质量,制约经济发展,而 且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查明地裂缝的分布及成因类型,对有效开展减灾、防灾、避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大同市地裂缝概况和发育特征 (1)大同市地裂缝概况 大同市地裂缝最早发现于1983年,多数始发于1989年以后,2000年前后地裂缝活动最为强烈,地裂缝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大同市城区的许多房屋被毁,2010年之后地裂缝活动总体趋于缓和。大同市地裂缝主要集中分布在平城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均有,但以大型为主。大同市地裂缝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大同市地裂缝基本情况统计表 (2)地裂缝的发育特征 ①地裂缝的成带性 地裂缝带实际上由多条地裂缝组合而成,一般宽10-30m,局部地带可达 40m。地裂缝在平面上形态多种多样,有羽状排列、树枝状、网格状、直线状、 锯齿状和波状等多种形态。 ②地裂缝的方向性 大同市发育的地裂缝走向都在NE26°-80°,优势方位在NE34°-70°。对于单个 地裂缝带而言,各具有稳定的方向性,一般走向的差异小于10°,地裂缝带具有 稳定延伸方向的地裂缝集合体。 ③地裂缝带的横向差异性 地裂缝带一般由一条地裂缝和若干条次级裂缝组成,主裂缝延伸长、连续性好,在同一个断面上其张开量、下降量、扭动量最大,次裂缝次之。 3、地裂缝成因分析 大同市境内的地裂缝为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促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 演化主要受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层岩性、地下水超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 地层岩性是地裂缝形成的物质基础,基底断裂构造、新构造运动是地裂缝形成的 主导因素,属内动力;在原有地裂缝的基础上,地下水超采诱发并加剧了地裂缝 的发生、发展,并促使地裂缝向地表进一步延伸,属外动力。下面对地裂缝成因 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1)新构造运动和基底构造是形成大同市地裂缝的主导因素。 新构造运动主要是指新生代以来的地壳垂直升降运动。大同盆地是新生代断 陷盆地,盆地外部为新构造运动隆起区(基岩山区),剥蚀作用强烈;盆地的内 部属新构造运动下降区,堆积作用强烈,发育有巨厚层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大

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对策

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对策 1、有规则裂缝 1)、楼板渗漏呈比较规则的网状结构,与结构楼板中钢筋网位置基本吻合; 施工原因:楼面浇捣完成后,钢筋、钢管等荷载上的太早,造成楼板震动,导致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握裹不严密; 主体阶段应严格控制施工进度,楼板浇捣完成后至少24小时后上荷载;且荷载堆放位置采用方木或者槽钢保护;(主楼抢进度,最快一次5天一层,应适当放慢进度;) 2)、沿安装管线走向渗漏 原因: 设计方面:板钢筋采用分离式配筋,板中部位无上皮钢筋,不利于裂缝控制 施工方面:PVC管与混凝土粘结力不强,施工中应采用扎丝与钢筋绑扎牢固,且在单层配筋的部位建议采用钢板网加强;最好采用KBG管,与混凝土结合紧密。 3)、支模方法不当,且拆模方式不对等原因造成渗漏 施工原因:几处渗漏位置是梁侧模,支模时候采用铁丝拉结,且拆模时直接用撬棍撬铁丝,造成铁丝处混凝土松动; 尽量不要采用铁丝直接穿楼板的方式来固定模板,实在难以避免的,应在拆模时用钳子剪,不能撬; 4)、楼板放线孔等预留孔洞位置裂缝 施工原因:原主体施工时楼板预留放线方孔,封堵时施工不细致导致新老混凝土之间裂缝,渗漏; 放线孔封闭时周边应凿毛,清理干净后套浆,掺微膨胀剂封堵,并浇水养护; 2、无规则裂缝 设计因素:楼板钢筋采用I级钢,施工中踩踏变形较多,且很难调整,造成局部楼板上部保护层偏厚,容易出现裂缝,建议采用II级钢;适当加密钢筋间距,小于150mm。板的四个阳角及结构不规则的位置增加放射筋。 材料因素: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等也会影响裂缝的产生;供货前严格审查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石子(粒径5-40mm)、砂(不得细砂)含泥量,适当采用粉煤灰、减水剂等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避免温度收缩裂缝。 施工原因:施工中的混凝土振捣、养护、抹面时间、上荷载的时间等等会影响裂缝产生。 混凝土浇捣完成,12小时内采用薄膜覆盖,确保水分不流失,不需在终凝前的二次抹面; 板上皮钢筋施工后,应做好荷载控制,避免梁、板钢筋重压下变形,导致保护层过厚。楼板内电线管应绑扎牢固,不得过于集中,管边至少2.5cm确保混凝土握裹。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继续教育

第1题 造成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个方面? A.3 B.4 C.5 D.6 E.7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2题 有()个因素能引起结构温差裂缝? A.1 B.2 C.3 D.4 E.5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3题 防止碱-集料反应而引起结构裂缝,有()项措施? A.3 B.4 C.5 D.6 E.7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4题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出现在()天气中?

A.湿热 B.干热 C.大风 D.暴风雨 E.干燥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5题 ()构件保护层越厚,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横向裂缝就越容易出现? A.受拉构件 B.受弯构件 C.受压构件 D.偏心受压构件 E.偏心受拉构件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6题 骨料级配不好,易造成结构()。 A.空洞 B.麻面 C.漏筋 D.涨模 E.凝结时间延长 答案:A,B,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7题 断面配筋率满足设计要求,钢筋规格粗细对结构裂缝影响不大。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8题 水泥越细,水化热越慢。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9题 防止结构养护裂缝,养护水跟水温也有关系。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试卷总得分:88.0 试卷总批注:

浅论住宅楼板斜向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浅论住宅楼板斜向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事情。从住宅质量的现状来看,整体质量比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工程质量的合格率在逐步提高。但是,当前住宅的质量形势还不容乐观,影响住宅使用的质量通病(楼板的裂缝等)仍然很突出,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楼板产生四角斜向裂缝的原因、理论核算,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楼板;斜向裂缝;特征;成因;控制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住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住房,老百姓的消费是慷慨的,动辄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投入,这也许会是一辈子的积蓄。但买到了一套有瑕疵的住房,就好像买到一件新衣后发现衣服上破了一个洞。但衣服可以忍痛丢掉,住房能忍痛丢掉吗?无穷的烦恼往往由此而生。住户作为消费者和实际的投资者,对裂缝问题,反应极为敏感,对裂缝处理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因此楼板裂缝及因其而产生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质量问题成了住宅质量矛盾的焦点。对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受理的住宅质量问题的投诉来分析,住宅工程质量投诉呈急剧上升的趋势,住宅渗、漏、裂缝是主要投诉点,其中楼板的裂缝排在投诉的第一位。消除这些现浇楼板上裂缝的发生,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住宅工程质量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控制楼板裂缝发生,首先要全面分析裂缝的特征,然后分析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措施。 1、工程概述 某高层住宅,建筑面积9172m2,平面为矩形,东西长47. 8m,南北宽15.7m。地下1层,地上13层,总高41.3m。主体结构为C20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内外墙均20Omm厚,楼板110mm厚。局部楼板下设有主次梁,公用外走廊板下有悬臂梁,厨厕间外侧设有悬臂式封闭阳台。在墙转角处、交接处和门窗两侧均设有抗震构造柱。建筑物两端有两部电梯和两座辅助楼梯,标准层建筑面积614.12m2,层高2.8m交工验收时发现部分楼层混凝土楼板四角处有多条斜向裂缝,裂缝均出现在施工阶段。 2、裂缝特征 2.1 楼板在山墙和内横墙与外、内纵墙相交45。角之斜向裂缝,直边最长有1.5m左右,个别角有两道斜向裂缝。 2.2 裂缝严重的滑楼板厚度整个截面贯通。 2.3 裂缝宽度0.1~0.8mm不等, 裂缝多呈V字型,一般板上面缝大,板下面缝小。 2.4 炎热季节浇筑砼裂缝较多,低温季节浇筑砼裂缝较少,此越上层,裂

锻造裂纹成因分析

锻造裂纹 裂纹是锻压生产中常见的主要缺陷之一,通常是先形成微观裂纹,再扩展成宏观裂纹。锻造工艺过程(包括加热和冷却)中裂纹的产生与受力情况、变形金属的组织结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等有关。锻造工艺过程中除了工具给予工件的作用力之外,还有由于变形不均匀和变形速度不同引起的附加应力、由温度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和由组织转变不同时进行而产生的组织应力。 应力状态、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外部条件;金属的组织结构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内部依据。前者是通过对金属组织及对微观机制的影响而对裂纹的发生和扩展发生作用的。全面分析裂纹的成因应当综合地进行力学和组织的分析。 (一)形成裂纹的力学分析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各点处于一定应力状态,在不同的方位将作用不同的正应力及切应力。裂纹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切断,断裂面是平行于最大切应力或最大切应变;另一种是正断,断裂面垂直于最大正应力或正应变方向。 至于材料产生何种破坏形式,主要取决于应力状态,即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之比值。也与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变形程度εmax及γmax有关。例如,①对于塑性材料的扭转,由于最大正应力与切应力之比σ/τ=1是剪断破坏;②对于低塑性材料,由于不能承受大的拉应变,扭转时产生45°方向开裂。由于断面形状突然变化或试件上有尖锐缺口,将引起应力集中,应力的比值σ/τ有很大变化,例如带缺口试件拉伸σ/τ=4,这时多发生正断。 下面分析不同外力引起开裂的情况。 1.由外力直接引起的裂纹 压力加工生产中,在下列一些情况,由外力作用可能引起裂纹:弯曲和校直、脆性材料镦粗、冲头扩孔、扭转、拉拔、拉伸、胀形和内翻边等,现结合几个工序说明如下。 弯曲件在校正工序中(见图3-34)由于一侧受拉应力常易引起开裂。例如某厂锻高速钢拉刀时,工具的断面是边长相差较大的矩形,沿窄边压缩时易产生弯曲,当弯曲比较严重,随后校正时常常开裂。 镦粗时轴向虽受压应力,但与轴线成45°方向有最大剪应力。低塑性材料镦粗时常易产生近45°方向的斜裂(见图片8-355)。塑性好的材料镦粗时则产生纵裂,这主要是附加应力引起的。 工件的几何形状对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例如,拉伸试棒在缩颈形成前各处可以视为受均匀的单向拉应力,一旦形成缩颈后,缩颈表面就受三向拉应力;镦粗时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应力的符号相反。 工件在冷却过程中所形成的热应力及组织应力在不断变化,其分布方向恰好相反,但从数量上并不能正好抵消;热应力早在高温冷却初期即产生,而淬火组织应力则在较低的温度(Ms以下)时才开始出现;冷至室温后的最终残余内应力,其大小与分布情况取决于热应力与组织应力在每一瞬时相互叠加作用的结果。 对于无同素异构转变的锻件,在锻后空冷或其它缓慢的冷却过程中,热应力通常并不引起严重后果。虽然冷却初期温差较大,表层为拉应力(中心部分受压应力),但因温度较高,塑性较好,不致引起开裂;冷却后期温差不太大,且表层受压应力,所以也不引起开裂。奥氏体(如、50Mn18Cr4WN)的任何大断面锻件都可以直接空冷而不需缓冷,甚至水淬时也不产生裂纹。 组织应力在较低温度下才开始发生,这时材料塑性较低,这是造成冷却时开裂的主要原因。高速钢冷却裂纹及马氏体不锈钢冷却裂纹附近没有氧化脱碳现象也证明了这一点。对于马氏体不锈钢即使采取一些缓冷措施,仍必须退火后才能进行酸洗,否则在腐蚀时易出现应力腐蚀开裂。 W18Cr4V钢锻件一侧因锻后激冷形成的裂纹。加热时温度分布及其变化情况与冷却时正相反,升温过程中表层温度超过心部温度,并且导热性越差,断面越大,温差也越大。 对于热应力,这时表层受压内层受拉,在受拉应力区由于温度低,塑性差有可能形成开裂。在加热初期金属尚处于弹性状态的时候,在加热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根据计算,在圆柱体坯料轴心区沿轴向的拉应力是沿径向和切向拉应力值的两倍。因此,加热时坯料一般是横向开裂。 加热过程中由于相变不同时进行也有组织应力发生,但这时由于温度较高,材料塑性较好,其危险程度远较冷锭快速加热时为小。

混凝土裂纹原因分析及处理

混凝土裂纹原因分析及处理 导致因素: 1、水泥的安定性是引发各种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致使在水泥水化后凝结过程中,在氧化镁、氧化钙及石膏等有害物质反应的作用下,产生了剧烈的、不均匀的体积变化。这种变化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破坏性应力,导致强度下降和开裂现象的出现。 2、水泥体积安定性大多是由以下三种物质决定的。 (1)游离氧化镁(MgO)。它的放映速度很慢,可达10-20年。其固相体积增大2.48倍。国家标准规定,按压蒸法进行检测,当压蒸膨胀率超过0.5%时,则该水泥的压蒸安定性为不合格。 (2)游离氧化钙(CaO)。因为水泥生料在烧熟过程中,氧化钙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是不可能完全进行彻底的,一般地都会剩余一些结构致密的氧化钙游离在水泥熟料中,这些游离的氧化钙遇水会继续缓慢反应,一般需要3-6个月才能完全水化。固相体积增大1.98倍。 (3)石膏。水泥中因加入过量的石膏而引起的反应,其反应从水泥水化开始,硬化后仍在进行反应。固相体积增大2.22倍。国家标准规定氧化硫SO3)含量不得超过3.5% 。 3、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其性能不完全相同,水化后初凝和终凝的时间不同,收缩也不同。因此,混用水泥拌和的混凝土,所浇筑的构 件也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4、施工人员不完全了解水泥性质或不清楚工程的性质,因此,工地有什么水泥就是用什么水泥,由此产生构件裂缝和破坏事故。 5、当地采购不到合格的水泥,就用不合格的水泥代替,浇筑后又没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因而造成事故。 混凝土处理方法: 1、经检测,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且裂缝宽度大于0.3mm时,必须返工处理。 2、经检测,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设计要求,且裂缝宽度小于0.3mm时,可采用化学灌浆技术进行修复。推荐选择的材料有:YJS-401灌浆树脂胶、YJS-400封缝胶、YJS-自动压力灌浆器及其配件。 3、经检测,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设计要求,且裂缝宽度大于0.3mm时,可以采用灌浆修复和粘贴碳布修复。可以选择的材料有:YJS-401灌浆树脂胶、YJS-400封缝胶、YJS-自动压力灌浆器及其配件、YJS-601碳纤维浸渍胶、YJS-602碳纤维底胶、YJS-603找平胶等。 4、经检测,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仅有少量的表面收缩裂缝时,可以采取继续养护及表面刮浆封闭的方法处理。推荐选择的材料有:RMO补缝胶浆、J-302混凝土再浇剂等。 二、砂石引发的裂缝的处理技术: 导致因素:

裂纹原因分析

裂纹 裂纹是锻压生产中常见的主要缺陷之一,通常是先形成微观裂纹,再扩展成宏观裂纹。锻造工艺过程(包括加热和冷却)中裂纹的产生与受力情况、变形金属的组织结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等有关。锻造工艺过程中除了工具给予工件的作用力之外,还有由于变形不均匀和变形速度不同引起的附加应力、由温度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和由组织转变不同时进行而产生的组织应力。 应力状态、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外部条件;金属的组织结构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内部依据。前者是通过对金属组织及对微观机制的影响而对裂纹的发生和扩展发生作用的。全面分析裂纹的成因应当综合地进行力学和组织的分析。 (一)形成裂纹的力学分析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各点处于一定应力状态,在不同的方位将作用不同的正应力及切应力。裂纹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切断,断裂面是平行于最大切应力或最大切应变;另一种是正断,断裂面垂直于最大正应力或正应变方向。 至于材料产生何种破坏形式,主要取决于应力状态,即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之比值。也与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变形程度εmax 及γmax有关。例如,①对于塑性材料的扭转,由于最大正应力与切应力之比σ/τ=1是剪断破坏;②对于低塑性材料,由于不能承受大的拉应变,扭转时产生45°方向开裂。由于断面形状突然变化或试件上有尖锐缺口,将引起应力集中,应力的比值σ/τ有很大变化,例

如带缺口试件拉伸σ/τ=4,这时多发生正断。 下面分析不同外力引起开裂的情况。 1.由外力直接引起的裂纹 压力加工生产中,在下列一些情况,由外力作用可能引起裂纹:弯曲和校直、脆性材料镦粗、冲头扩孔、扭转、拉拔、拉伸、胀形和内翻边等,现结合几个工序说明如下。 弯曲件在校正工序中(见图3-34)由于一侧受拉应力常易引起开裂。例如某厂锻高速钢拉刀时,工具的断面是边长相差较大的矩形,沿窄边压缩时易产生弯曲,当弯曲比较严重,随后校正时常常开裂。 镦粗时轴向虽受压应力,但与轴线成45°方向有最大剪应力。低塑性材料镦粗时常易产生近45°方向的斜裂(见图片8-355)。塑性好的材料镦粗时则产生纵裂,这主要是附加应力引起的。 工件的几何形状对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例如,拉伸试棒在缩颈形成前各处可以视为受均匀的单向拉应力,一旦形成缩颈后,缩颈表面就受三向拉应力;镦粗时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应力的符号相反。

水泥地面裂缝原因与处理方法总结

水泥地面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总结 水泥地面裂缝原因分析?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脱水,引起收缩,或者受温度高低的温差影响,大风的影响,引起胀缩不均匀而产生的裂缝,混凝土裂缝修补处理采取水泥路面裂缝对裂缝进行修复的技术。那么,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水泥地面裂缝的原因及水泥地面裂缝处理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水泥地面裂缝原因分析?由于构成混合料的各种固体的颗粒大小,密度不同,混合料不可避免发生分层离析,再者由于配合比不当,操作不当,砼的颗粒

不均匀,离析就会加大,即重颗粒下沉,水分向上迁移,从而形成表面泌水,结果就会使水泥砼表面含水量增加,当混合料表面水的蒸发速度比泌水速度快时,水的蒸发面就会深入到混合料表面之内,水面形成凹面。由于凹面较凸面所受压力大,同时颗粒间产生毛细管张力,水泥地面裂缝,促使颗粒凝聚。当水泥砼表面尚未充分硬化,不能抵抗这一表面张力时,砼表面则发生裂缝。这种塑性裂缝的产生时间,大致与泌水消失时间相对应,在砼浇筑之后数小时,砼表面将普遍出现细微的龟裂。 由于构成混合料的各种固体的颗粒大小,密度不同,混合料不可避免发生分层离析,再者由于配合比不当,操作不当,砼的颗粒不均匀,离析就会加大,即重颗粒下沉,水分向上迁移,从而形成表面泌水,结果就会使水泥砼表面含水量增加,当混合料表面水的蒸发速度比泌水速度快时,水的蒸发面就会深入到混合料表面之内,水面形成凹面。由于凹面较凸面所受压力大,同时颗粒间产生毛细管张力,水泥地面裂缝,促使颗粒凝聚。当水泥砼表面尚未充分硬化,不能抵抗这一表面张力时,砼表面则发生裂缝。这种塑性裂缝的产生时间,大致与泌水消失时间相对应,在砼浇筑之后数小时,砼表面将普遍出现细微的龟裂。 水泥地面裂缝如何修补呢?用胶带将彩条布或塑料布把修补区域四周切缝保护起来,以防止在修补过程中修补材料污染相邻路面。将搅拌均匀的修补料倒入冲刷干净的长方体槽里,立即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振捣时先从边缘和角隅处按顺序振捣,然后再全面振捣。同一位置振捣时间不宜过长,直至混凝土不下沉、不冒气泡、并泛浆为准,并用刮尺赶平,注意控制好标高,再用抹子收光做到一次成形,抹面时严禁在修补材料表面洒水或用泥抹沾水抹面收光,避免出现表面泌水、降低强度。,操作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初凝时不得二次抹面压光。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水泥地面裂缝的原因以及水泥地面裂缝处

对混凝土结构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及处理

. 对混凝土结构楼板裂缝的 成因分析及处理 第四项目伍中平 摘要:许多混凝土结构楼板在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它是长期困扰着建筑技术人员的技术难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顶板出现裂缝的原因,以及对裂缝进行处理的方法进行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顶板裂缝原因分析处理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地上24,地下三层,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工程位于金融街A6地,建筑面积11.6万m2000(后2层。 于年1月施工完地上二层顶板结构后停工工程因设计修改及甲方资金等原因,于99发现主体结构顶板有,(特别是7月份持续的高温天气)年4月复工)。在经历过雨季和酷暑后在已施工完的五层结构顶板上均出现施工单位三方共同检查确认,经甲方、监理、开裂现象,不同程度的裂缝开展,其主要分布情况如下:)少数项板出现裂缝,数量较少,裂缝分布不规律,无渗漏及泛碱现象,B31. 地下三层(墙柱和梁未见异常。)出现裂缝的顶板略有增加,裂缝分布无规律,局部有渗漏及泛碱现象,地下二层(B22. 墙柱和梁未见异常。)露天部分顶板裂缝部位明显增多,有部分为通缝,分布方向主要在梁地下一层(B13. °斜向,且缝宽较大,有渗漏及泛大碱现象;中间板带(非露天部分)裂缝相对较两侧沿45少,无明显规律。北侧自行车坡道墙局部出现裂缝,其它墙及梁柱未见异常。)裂缝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东南北周边两跨和中部原结构施工缝,裂F14. 地上一层(缝无明显规律,沿裂缝局部有渗水及泛碱现象,墙柱和梁未见异常。)顶板出现大量不规则裂缝,且沿裂缝有明显渗水及泛碱现象。墙柱和F25. 地上二层(梁未见异常。二、裂缝检测及成因分析(一)裂缝分布规律顶板裂缝数量明显增、F2开始往上层逐渐增多,B1顶板外露部分和F11. 裂缝数量从B3 多,且有渗漏和泛碱现象,裂缝开展无规律。F255%F126%B118%B212%B32. 各层出现裂缝的顶板所占比例分别是为,为,为,为,. . 为95%。 3. 现场抽取的各层板块分析。地上部分顶板主裂缝宽度一般为0.1~0.2mm,个别裂缝宽达0.6~0.7mm,主裂缝附近不规则的放射状裂缝宽度一般小于0.1mm,多数裂缝为通缝。地下部分缝宽一般为0.2~0.4mm,个别缝宽达0.9mm。 (二)现场取样检测及堆载试验 1. XRD(X射线衍射分析):各层水泥浆体中水化产物相同,含有羟钙石,非晶态的水化硅酸钙凝胶等。在地上顶板的样品中含有伊利石(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特性,会增加不均匀体积变形)成份。在各层样品中均有一定量的石膏存在。 2. SEM-EDS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地上比地下砼微观结构疏松,B1、B2层的样品在电子显

混凝土裂缝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混凝土裂缝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摘要混凝土作为现在建筑重要的材料之一,因其较差的抗拉能力,导致其容易开裂。混凝土开裂不但会造成结构耐久性差,还会造成结构刚度和强度的降低,从而影响其使用。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有很多种,甚至不是一种原因造成的。本文着重对混凝土开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危害;开裂成因 1概述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混凝土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低廉的成本,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土木工程中。同样,由于混凝土抗拉和抗剪能力较差,导致混凝土容易开裂,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混凝土,防治混凝土开裂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为更好的防治混凝土开裂,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2混凝土开裂的危害 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构件,混凝土的破坏,就意味着结构的破坏。而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破坏对结构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开裂影响结构承载力。混凝土构件一旦开裂,就会使得受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而由钢筋承拉,同时混凝土开裂后就会降低其刚度和抗剪强度,进而降低其承载能力,影响其正常使用。2)开裂影响耐久性。当混凝土裂缝不是很宽时,本质上并不会影响其结构的承载力和正常使用。但是开裂会导致混凝土渗透性增强,导致一些有害物质抵达混凝土内部,从而加速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碳化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降低。3)开裂影响结构封闭性。对于一些混凝土具有封闭性的要求,比如一些储水建筑物、核电站、疫苗培养空间,需要有较好的封闭性,而混凝土一旦开裂就会导致封闭性差,从而导致结构物不能正常使用,严重时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上述主要危害外,在寒冷地区的冬季,水分渗入裂缝后发生冻胀,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混凝土构件在承载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微裂缝,这些裂缝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和正常使用,不易发现,但是长时间的承载,这些裂缝容易导致混凝土构件发生疲劳破坏。最后,混凝土结构开裂还会从感官上造成结构美观性差,而且从心理上给人们以不安全的感觉。 3混凝土开裂的成因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很复杂,而且导致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很多,甚至一条裂缝不是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归纳起来,裂缝的成因,大概有如下几种:

房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 房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 > > 提要:通过对房屋裂缝表现特征的分析,推断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而推断房屋的安全性,认 定事故的责任方。 > > 关键词:房屋裂缝原因安全性 > > 人的生活与房屋休戚相关,而房屋裂缝又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也不断有大批新建房屋出现裂缝的现象。 > > 为减轻房屋开裂,防止倒塌,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 > 材质,材性和砌筑质量主要在施工阶段控制,荷载,温度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主要由设计 控制。下面就几种外力方面原因所致裂缝的不同现象,原因进行探讨。 > > 1 荷载作用引起的开裂和倒塌 > > 了解不同类型和砌体的这些裂缝特征,对正确分析处理工程中墙体的裂缝有重要意义。一般 来说,墙体在受压状态下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裂缝贯穿若干皮砖,裂缝在荷载持续作用下将 进一步发展,使砌体形成独立小柱而破坏。此外,由荷载引起的裂缝和破坏还有:梁下墙体由 竖向裂缝发展形成的局压破坏,在砌体结构中墙体应避免这些荷载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一旦发 现这种裂缝,应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发生房屋倒塌事故,这类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 > 1.1 设计方面 > > 1.1.1 结构选型和布置不和理。如;房屋的跨度,层高,荷载较大,且轴向偏心距超过限值时,仍采用无筋砌体结构;房屋较长未设横墙,或横墙间距过大,且无抵抗水平荷载的可靠性 措施;位于池塘,湖泊中的基础采用砖柱基础,且在柱顶用简支构件连接的处理方式等。1.1.2 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如;连续梁按多跨简支梁传力,造成部分墙柱超载;弹性方案房屋 按刚性方案的简图分析内力,使墙柱的内力低于实际值等。 1.1.3 漏算荷载。如;漏算梁上墙体结构自重以及上人的屋顶荷载等。1.1.4 盲目套用图纸,不经计算或计算错误,使砌体结构 构件的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1.1.5 忽视构造要求。如;大梁支承长度短,梁下未设钢筋混凝土垫块;墙柱高厚不满足规范要求;地震区房屋未设构造柱及未采取其他构造措施等。> > 1..2 施工方面 > > 1.2.1 砌块和砂浆强度等级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如粘土砖与粉煤灰混用等。 > > 1.2.2 砌筑方法错误。如;砌体内外不搭接,上下不错缝,砖柱采用包心砌法等。 > > 1.2.3 干砖上墙,沙浆因严重失水而导致与砂浆之间未粘结成一体。 > > 1.2.4 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厚薄不均匀,且偏离规范要求的灰缝厚度过多。 > > 1.2.5 在承重墙柱上留孔,墙与柱,纵墙与横墙拉结不牢,竖向留直槎连接,且未采取加强 连接的措施等。 > > 1.2.6 软弱地基未经验槽处理,填土地基未进行分层夯实便施工基础。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