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锻造裂纹分析

锻造裂纹分析

锻造裂纹分析
锻造裂纹分析

锻造裂纹

钢在锻造过程中形成的裂纹是多种多样的,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主要可分为原材料缺陷引起的锻造裂纹和锻造本身引起锻造裂纹两类。属于前者的原因有残余缩孔、钢中夹杂物等冶金缺陷;属于后者的原因有加热不当、变形不当及锻后冷却不当、未及时热处理等。有些情况下裂纹的产生可能同时含有几方面的原因。

锻造变形不当常引起裂纹。最常见的是变形速度太大,钢的塑性不足以承受形压力而引起的破裂。这种裂纹往往在锻造开始阶段就发生,并迅速扩展。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锻造工艺,并切除有裂纹的钢材或报废锻件。另外一种是低温锻裂,在裂纹处往往有较多的低温相组织。为避免这种裂纹产生,应使钢在锻造变形过程中不发生相变,要正确掌握和控制终锻温度。

鉴别裂纹形成的原因,应首先了解工艺过程,以便找出裂纹形成的客观条件,其次应当观察裂纹本身的状态,然后再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显微组织分析,微

区成分分析。举例如下:

对于产生龟裂的锻件,粗略分析可能是:①由于过烧;②由于易溶金属渗入基体金属(如铜渗人钢中);③应力腐蚀裂纹;④锻件表面严重脱碳。这可以从工艺过程调查和组织分析中进一步判别。例如在加热钢以后加热钢料或两者混合加热或钢中含铜量过高时,则有可能是铜脆。从显微组织上看,铜脆开裂在晶界,除了能找到裂纹外,还能找到亮的铜网,而在单纯过烧的晶界只能找到氧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是在酸洗后出现,在高倍观察时,裂纹的扩展呈树枝状形态。锻件严重脱碳时,在试片上可以观察到一层较厚的脱碳层。

裂纹与折叠的鉴别,不仅可以从受力及变形的条件考察,亦可以低倍和高倍组织来区分。一般裂纹与流线成一定交角,而折叠附近的流线与折叠方向平行,而且对于中、高碳钢来说,折叠表面有氧化脱碳现象。折叠的尾部一般呈圆角,

而裂纹通常是尖的。

具有裂纹的锻件经加热后,裂纹附近有严重的氧化脱碳,冷却裂纹则无此现

象。

由缩管残余引起的裂纹通常是粗大而不规则的。

由冷校正及冷切边引起的裂纹,在裂纹的周围有滑移带等冷变形痕迹。

锻造工艺不当常产生的缺陷

类型:其它点击次数:1423

锻造工艺不当产生的缺陷通常有以下几种

1.大晶粒

大晶粒通常是由于始锻温度过高和变形程度不足、或终锻温度过高、或变形程度落人临界变形区引起的。铝合金变形程度过大,形成织构;高温合金变形温度过低,形成混合变形组织时也可能引起粗大晶粒,晶粒粗大将使锻件的塑性和韧性降低,疲劳性能明显下降。

2.晶粒不均匀

晶粒不均匀是指锻件某些部位的晶粒特别粗大,某些部位却较小。产生晶粒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坯料各处的变形不均匀使晶粒破碎程度不一,或局部区域的变形程度落人临界变形区,或高温合金局部加工硬化,或淬火加热时局部晶粒粗大。耐热钢及高温合金对晶粒不均匀特别敏感。晶粒不均匀将使锻件的持久性能、疲劳性能明显下降。

3.冷硬现象

变形时由于温度偏低或变形速度太快,以及锻后冷却过快,均可能使再结晶引起的软化跟不上变形引起的强化(硬化),从而使热锻后锻件内部仍部分保留冷变形组织。这种组织的存在提高了锻件的强度和硬度,但降低了塑性和韧性。严重的冷硬现象可能引起锻裂。

4.裂纹

裂纹通常是锻造时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切应力或附加拉应力引起的。裂纹发生的部位通常是在坯料应力最大、厚度最薄的部位。如果坯料表面和内部有微裂纹、或坯料内存在组织缺陷,或热加工温度不当使材料塑性降低,或变形速度过快、变形程度过大,超过材料允许的塑性指针等,则在撤粗、拔长、冲孔、扩孔、弯曲和挤压等工序中都可能产生裂纹。

5.龟裂

龟裂是在锻件表面呈现较浅的龟状裂纹。在锻件成形中受拉应力的表面(例如,未充满的凸出部分或受弯曲的部分)最容易产生这种缺陷。引起龟裂的内因可能是多方面的:①原材料合Cu、Sn等易熔元素过多。②高温长时间加热时,钢料表面有铜析出、表面晶粒粗大、脱碳、或经过多次加热的表面。③燃料含硫量过高,有硫渗人钢料表面。

6.飞边裂纹

飞边裂纹是模锻及切边时在分模面处产生的裂纹。飞边裂纹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在模锻操作中由于重击使金属强烈流动产生穿筋现象。②镁合金模锻件切边温度过低;铜合金模锻件切边温度过高。

7.分模面裂纹

分模面裂纹是指沿锻件分模面产生的裂纹。原材料非金属夹杂多,模锻时向分模面流动与集中或缩管残余在模锻时挤人飞边后常形成分模面裂纹。

8.折叠

折叠是金属变形过程中已氧化过的表层金属汇合到一起而形成的。它可以是由两

股(或多股)金属对流汇合而形成;也可以是由一股金属的急速大量流动将邻近部分的表层金属带着流动,两者汇合而形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变形金属发生弯曲、回流而形成;还可以是部分金属局部变形,被压人另一部分金属内而形成。折叠与原材料和坯料的形状、模具的设计、成形工序的安排、润滑情况及锻造的实际操作有关。折叠不仅减少了零件的承载面积,而且工作时由于此处的应力集中往往成为疲劳源。

9.穿流

穿流是流线分布不当的一种形式。在穿流区,原先成一定角度分布的流线汇合在一起形成穿流,并可能使穿流区内、外的晶粒大小相差较为悬殊。穿流产生的原因与折叠相似,是由两股金属或一股金属带着另一股金属汇流而形成的,但穿流部分的金属仍是一整体,穿流使锻件的力学性能降低,尤其当穿流带两侧晶粒相差较悬殊时,性能降低较明显。

10.锻件流线分布不顺

锻件流线分布不顺是指在锻件低倍上发生流线切断、回流、涡流等流线紊乱现象。如果模具设计不当或锻造方法选择不合理,预制毛坯流线紊乱;工人操作不当及模具磨损而使金属产生不均匀流动,都可以使锻件流线分布不顺。流线不顺会使各种力学性能降低,因此对于重要锻件,都有流线分布的要求。

11.铸造组织残留

铸造组织残留主要出现在用铸锭作坯料的锻件中。铸态组织主要残留在锻件的困难变形区。锻造比不够和锻造方法不当是铸造组织残留产生的主要原因。铸造组织残留会使锻件的性能下降,尤其是冲击韧度和疲劳性能。

12.碳化物偏析级别不符要求

碳化物偏析级别不符要求主要出现于莱氏体工模具钢中。主要是锻件中的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呈大块状集中分布或呈网状分布。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碳化物偏析级别差,加之改锻时锻比不够或锻造方法不当,具有这种缺陷的锻件,热处理淬火时容易局部过热和淬裂,制成的刃具和模具使用时易崩刃。

13.带状组织

带状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和奥氏体、铁素体和贝氏体以及铁素体和马氏体在锻件中呈带状分布的一种组织,它们多出现在亚共折钢、奥氏体钢和半马氏体钢中。这种组织,是在两相共存的情况下锻造变形时产生的带状组织能降低材料的横向塑性指针,特别是冲击韧性。在锻造或零件工作时常易沿铁素体带或两相的交界处开裂。

14.局部充填不足

局部充填不足主要发生在筋肋、凸角、转角、圆角部位,尺寸不符合图样要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锻造温度低,金属流动性差;②设备吨位不够或锤击力不足;③制坯模设计不合理,坯料体积或截面尺寸不合格;④模膛中堆积氧化皮或焊合变形金属。

15.欠压

欠压指垂直于分模面方向的尺寸普遍增大,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锻造温度低。

②设备吨位不足,锤击力不足或锤击次数不足。

16.错移

错移是锻件沿分模面的上半部相对于下半部产生位移。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滑块(锤头)与导轨之间的间隙过大;②锻模设计不合理,缺少消除错移力的锁口或导柱;③模具安装不良。

裂缝原因分析和处理报告

xxxxxx工程 裂 缝 评 估 报 告 xxxx检验站二O一二年九月

xxx工程裂缝评估报告 报告编号:xxxx 报告编制: 审核: 主检: 批准: xxxxx检验站 二O一二年九月

第一章概述 1.2检测评定手段及目的 (1)外观检查:检测顶板裂缝宽度,评定顶板外观质量; (2)超声波法:检测裂缝深度。 1.3评估依据 本项目研究所依据的相关规范、规程以及相关文件主要有: (1)《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第二章外观检查、裂缝宽度和深度检测 2.1概述 在现场检测期时,对xxxxx箱涵左顶板外观进行了详细的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裂缝宽度、桥墩外观质量、裂缝深度检测等。 现场检测发现桥墩墩身出现纵向裂缝。裂缝宽度检测测采用KON-KF(B)裂缝宽度监测仪(见附图)。裂缝深度检测采用KON-FSY裂缝深度测试仪。 xxxxx箱涵共分三块施工,左块于2012年9月16日16点左右施工,右块于9月16日2点左右施工,中块于9月17日施工。只有在顶板左块于浇筑第二天出现了20多起纵向裂缝,少量横向裂缝。裂缝最长1.2m,80%的裂缝长度30-50mm;裂缝间间距80%为20-30mm;裂缝宽度为0.35-2.44mm;裂缝深度为9-51mm,其中85%的裂缝深度为25-30mm,其中2条裂缝深度为51mm。 图1 裂缝分布示意图

2.2原因分析 顶板裂缝:顶板裂缝形成原因多样复杂,一般以下几方面原因较突出。 (1)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如爆晒、风吹),易形成干缩裂缝。 (2)模板浇筑混凝土之前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混凝土浇捣后在初凝前后没有进行抹平压光和养护不当也易引起裂缝。 (4)顶板浇注后,上人上料过早,上料集中,也易造成裂缝。 (5)混凝土过量使用外加剂,或水灰比、坍落度过大 结合工程调查和检测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可能为①混凝土坍落度过大;②初凝前后没有进行抹平压光,造成表面水分蒸发后,表面砂浆层干缩大于下层混凝土,易形成干缩裂缝;③顶板左板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在晚上8点左右,终凝在晚上2点左右,这时内外温差最大,且混凝土在刚失去塑性,强度很低,这也加大了表面收缩开裂。 第三章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xxxxx顶板出现的裂缝进行超声波分析和外观检测,综合分析各类测试结果,结论如下: (1)xxxxx工程k0+628箱涵左顶板的纵向裂缝宽度在0.35-2.44mm之间, 大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的裂缝宽度容许值]=0.3mm。此类裂缝属混凝土表面收缩引起的干缩裂缝。 [W lim (2)通过非金属超声波分析仪对检测点检测,结果表明:裂缝深度在85%在25mm-30mm之间,裂缝开展深度值大部分在混凝土保护层内。 综合分析该裂缝对结构无显明影响,但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3.2建议 (1)加强对顶板的裂缝观测:观察其宽度和长度是否有加深加长的趋势。 (2)对于顶板裂缝进行有效的封闭处理。(详见第四章) 总之,xxxx顶板裂缝按上述建议进行有效处理后,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

常见塑料制品开裂的原因浅析及检测方法简述

常见塑料制品开裂的原因浅析及检测方法简述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常见塑料制品开裂的原因浅析及检测方法简述 引言 工程塑料因为其优异的特性——高强度、耐热、耐冲击、抗老化等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零件及各种外壳制造上。但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塑料制品很有可能被钉螺丝或涂胶水,这样的处理常常会诱发塑料制品的应力开裂,致使次品率很高。而开裂是塑料制品经常出现的致命缺陷,包括制作表面丝状裂纹、微裂、顶白、开裂及因制件粘模、流道粘模而造成的创伤。引起开裂的原因涉及模具、成型工艺、塑料材料、环境应力等方面。 开裂原因浅析及改进建议 不同的开裂原因会导致不同的开裂类型,如果按照开裂的时间分类,塑料制品开裂现象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脱模开裂,塑料制品从模具脱出或在机器加工过程中出现开裂,这种开裂原因和后果比较容易预估; (二)应用开裂,塑料制品在放置一段时间后或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这种开裂往往难以预测,且产生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 以下主要从塑料材料的选择和环境应力的角度出发,结合以上两种开裂类型简单阐述开裂原因及改进建议。

1. 材料类型所致开裂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下面通过两个案例,从选材背景及加工后出现的问题来分析材料选择对产品开裂可能造成的影响。 圆孔性连接器(代表成型中空制品) 一直以来,客户在生产成型小型圆孔时,选择的都是聚苯硫醚PPS GF30/GF40这种材料,器件没有出现任何开裂现象。在开发大圆孔径系列连接器时,客户再次选用全球多家知名厂家的PPS GF30/GF40材料。加工的结果是制品开裂非常严重,有些属于脱模开裂,有些属于应用开裂,而且不同厂家同类型含量的PPS均存在制品开裂问题。客户和材料厂商起初怀疑是塑料冲击强度不够,但同时发现冲击强度比PPS GF30/GF40低的PA6和PC材料却反而不开裂。在选用一些知名厂家提供的高抗冲击性PPS GF40材料后,开裂问题依然存在(图1)。 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我们分析,很可能是由于成型塑料圆孔的模具型芯采用的是硬质合金材料。金属材料导热和散热能力较强,而一般塑料材料散热能力较弱,金属材料和塑料挤出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收缩相差较大的情况,塑料产品不同部位温度也有较大差别,对于延展性不好(断裂伸长率偏小)的塑料,无疑会发生断裂的现象。

砼表面裂缝原因分析

砼表面裂缝原因分析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砼表面裂缝原因分析 一、混凝土裂缝类型及成因 实际上,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甚至多种因素互相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混凝土早期裂缝,混凝土早期裂缝有以下几种:1、塑性沉降裂缝此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骨料沉降时受到阻碍(如钢筋、模板)而产生的。这种裂缝大多出现在混凝土浇注后小时至3小时之间,混凝土尚处在塑性状态,混凝土表面消失水光时立即产生,沿着梁及板上面钢筋的走向出现,主要是混凝土塌落度大、沉陷过高所致。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模板绑扎的不好、模板沉陷、移动时也会出现此类裂缝。 1、塑性收缩裂缝 此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在塑性状态时表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的。这类裂缝形状不规则、长短宽窄不一、呈龟裂状,深度一般不超过50mm.多在表面出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浇注后3—4小时左右表面没有被覆盖,特别是平板结构在炎热或大风天气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是基础、模板吸水过快,以及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热高等原因造成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此时混凝土强度趋近于零,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温度的变化与湿度的变化 裂缝: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3、原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锻造裂纹与热处理裂纹原理形态

一:锻造裂纹与热处理裂纹形态 一:锻造裂纹一般在高温时形成,锻造变形时由于裂纹扩大并接触空气,故在100X或500X 的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裂纹内充有氧化皮,且两侧是脱碳的,组织为铁素体,其形态特征是裂纹比较粗壮且一般经多条形式存在,无明细尖端,比较圆纯,无明细的方向性,除以上典型形态外,有时会出现有些锻造裂纹比较细。裂纹周围不是全脱碳而是半脱碳。 淬火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裂纹与锻造加热过程形成的裂纹在性质和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别。对结构钢而言,热处理温度一般较锻造温度要低得多,即使是高速钢、高合金钢其加热保温时间则远远小于锻造温度。由于热处理加热温度偏高,保温时间过长或快速加热,均会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早期开裂。产生沿着较粗大晶粒边界分布的裂纹;裂纹两侧略有脱碳组织,零件加热速度过快,也会产生早期开裂,这种裂纹两侧无明显脱碳,但裂纹内及其尾部充有氧化皮。有时因高温仪器失灵,温度非常高,致使零件的组织极粗大,其裂纹沿粗大晶粒边界分布。 结构钢常见的缺陷: 1 锻造缺陷 (1)过热、过烧:主要特征是晶粒粗大,有明显的魏氏组织。出现过烧说明加热温度高、断口晶粒粗大,凹凸不平,无金属光泽,晶界周围有氧化脱碳现象。 (2)锻造裂纹:常产生于组织粗大,应力集中处或合金元素偏析处,裂纹内部常充满氧化皮。锻造温度高,或者终端温度低,都容易产生裂纹。还有一种裂纹是锻造后喷水冷却后形成的。 (3)折叠:冲孔、切料、刀板磨损、锻造粗糙等原因造成了表面缺陷,在后续锻造时,将表面氧化皮等缺陷卷入锻件本体内而形成折缝。在显微镜上观察时,可发现折叠周围有明显脱碳。 2 热处理缺陷 (1)淬裂:其特点是刚健挺直,呈穿晶分布,起始点较宽,尾部细长曲折。此种裂纹多产生于马氏体转变之后,故裂纹周围的显微组织与其它区域无明显区别,也无脱碳现象。(2)过热:显微组织粗大,如果是轻度过热,可采用二次淬火来挽救。 (3)过烧:除晶粒粗大外,部分晶粒已趋于熔化,晶界极粗。 (4)软点:显微组织有块状或网状屈氏体和未溶铁素体等。加热不足,保温时间不够,冷却不均匀都会产生软点。 二:锻造裂纹与热处理裂纹产生原因 锻造裂纹:钢在锻造过程中,由于钢材存在表面及内部缺陷,如发纹、砂眼、裂纹、夹杂物、皮下气泡、缩孔、白点和夹层等,都可能成为锻打开裂的原因。另外,由于锻打工艺不良或操作不当,如过热、过烧或终锻温度太低,锻后冷却速度过快等,也会造成锻件开裂。 热处理裂纹:淬火裂纹是宏观裂纹,主要由宏观应力引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钢制工件常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钢材选择不当、淬火温度控制不正确、淬火冷速不合适等因素,一方面增大淬火内应力,会使已形成的淬火显微裂纹扩展,形成宏观的淬火裂纹,另一方面,由于增大了显微裂纹的敏感度,增加了显微裂纹的数量,降低了钢材的脆断抗力Sk,从而增大淬火裂纹的形成可能性。 影响淬裂的因素很多,这里仅将生产中常碰到的几种情况作一介绍: 1.原材料已有缺陷而导致的淬裂:

淬火开裂原因

淬火开裂原因 1材料弄混 2冷却不当,在M S点以下快冷,因组织应力大而开裂。淬火油中含水过多。 3未淬透工件心部硬度为36~45时,在淬硬层与非淬硬层交界处易形成淬火裂纹。 4具有最危险尺寸的工件易形成淬火裂纹。全淬透最危险尺寸是:水淬为8~15(mm),油淬为25~40(mm)。 5严重表面脱碳易形成网状裂纹。严重表面脱碳的高碳钢中,脱碳层的马氏体比体积小。易形成表面拉应力而导致形成网状裂纹。 6内径较小的深孔工件,由于内表面较外表面冷速慢,使得残余热应力作用小,所受的残余拉应力较外表面大,内壁易形成平行的纵向裂纹。 7淬火加热温度过高,引起晶粒粗化,晶界弱化,钢的脆断强度降低,易淬火开裂。 8重复淬火前,未进行中间退火,过热倾向大,前项淬火的应力还未消除,又增加了新的应力,应力叠加易开裂。另外,多次加热引起表面脱碳,促使开裂。 9大截面高合金钢工件淬火加热时,未经预热或加热速度过快,加热时的应力和组织应力增大,引起开裂。 10原始组织不良。如高碳钢球化退火质量欠佳,其组织是细片状珠光体和点状珠光体时,过热倾向大,晶粒粗化,马氏体含碳量高,淬火开裂倾向大。 11原材料显微裂纹,非金属夹杂物,严重的碳化物偏析,淬火开裂倾向增大。如非金属夹杂物,严重的碳化物沿轧制方向成带状分布,由于力学性能的各项异性,其横向性能比纵向性能低(30~50)%,在表面最大拉应力作用下,常呈纵向开裂。 12锻造裂纹在淬火时开裂。在普通炉内淬火加热时,破断面上有黑色的氧化皮,裂纹两侧有脱碳层。 13过烧裂纹。裂纹多呈网状,晶界有氧化或熔化现象。 14淬透性低的钢,被钳子夹持的地方,冷速慢,有非马组织,钳口位于淬硬层与非淬硬层交界处时易开裂。 15工件的尖角,孔,截面突变及粗加工刀痕等,因应力集中引起开裂。 16高速钢,高铬钢分级淬火工件,未冷至室温,就急于清洗而引起开裂。 17深冷处理因急冷,急热,引起较大的组织和热应力,且低温时,材料的淬断强度低,易开裂。 18淬火后未及时回火,工件内部的显微裂纹在淬火应力作用下扩展形成淬火裂纹。

PC开裂原因分析

PC开裂原因分析与验证 一、不良描述: 不良产品:1200LED龙A日光灯管(T8 S3014冷白) 不良时间:2013.08.12 上午8:00 不良地点:六楼老化车间 不良现象:老化72H透光罩输入端15CM内(特点:端盖为6孔透气;此端安装有电源)有不同程度内部开裂 现象(非边缘开裂,非龟裂,非松纹裂,非单向 开裂,开裂处内外表面手摸无触感) 不良率:全检总数:500PCS,不良数:33PCS,不良率: 6.6%

二、不良原因分析: PC灯罩开裂的主要原因是PC分子链结构受到破坏,分子链断开,导致产品开裂或者说表面有裂纹。 影响分子链结构的因素有以下三种: 1、反复使用。(反复使用是最常见的问题。很多老板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回收料、水口料、废料,以次充好、坑蒙客户、扰乱市场)反复使用时,产品在不断的高温作用下,产品的分子就会发生裂变。分子链就会发生断裂、裂解。由高分子物质变成低分子物质,材料变脆。 该实验数据由深圳某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主要说明杂料对产品内应力开裂时间的影响。 2、应力过大,分为两种:应力过大是设计和使用问题。首先,产品本身形状以及模具本身设计的尺寸及脱模所产生的应力。(1.材料的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反映材料的结构。内应力开裂原理:在成型聚碳酸酯PC时,分子链被迫取向,但是由于聚碳酸酯分子链上具有苯环,所以取向比较困难,而在成型后,被取向的链有恢复自然状态的趋势,但是由于整个分子链已经被冻结和大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造成制品存在残留应力,而残余应力的存在,就造成产品可能出现应力开裂,注意,这里说的是可能,为什么是可能呢?这是因为聚碳酸酯内部还存在很多力,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抗开裂力,这个力的大小取决分子链的长短,链间的缠结数目,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当抗开裂能力和内应力平衡时,产品不会出现开裂现象,而当抗开裂能力小于内应力时,就会出现。简单来说就是:分子链上苯环——成型取向——制品成型后出现内应力——当内应力和抗开裂能力平衡——好制品——当内应力大于抗开裂能力——产品开裂。可以通过改性,加入抗应力开裂剂,其作用是:在成型PC或PC/ABS合金时,快速恢复被迫取向分子链回复自然状态,消除残留应力,防止应力开裂现象的发生。 2.模具温度。内应力是因为成型时候分子链被冻结引起的,模具的温度对冻结和分子链的解取向有很大影响,很明显,模具温度越高,分子链肯定容易运动,所以,提高模具温度,不仅对充模有利,并且可以调整制品冷却速度,使其变得更均匀,从而有利于聚碳酸酯中取向分子的松弛,也就是解取向。模具温度假如能控制,在100—120度是成型聚碳酸酯的最佳温度了。2.成型条件。在成型时:成型温度、成型压力、成型速度、保压时间、保压压力五点很重要。聚碳酸酯的加

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798 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 法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方法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复杂而繁多。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形成的裂缝是经常出现的。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水份蒸发过快表面产生裂缝;二是因为混凝土在硬化时,由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的温差过多而产生裂缝。 刚浇筑完成的水泥混凝土往往因为外界气温较高,相对温度过小,表面蒸发过快使表面变干,而其内部仍是塑性体,因塑性收缩过快而使表面产生裂缝。这种原因出现的裂缝不规则细小,不连续,且很少,在边缘产生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通常不超过30 cz'no对这种原因产生裂缝的预防7b"法是在混凝土浇筑时采取措施遮掩浇筑面,使其避免风吹日晒,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将表面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 对于体积过大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在上层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在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产生沉降。当混

锻造工艺

复杂弯轴类锻件辊锻-摩擦压力机模锻复合锻造工艺 一、前言 复杂弯轴类锻件的最佳成形法一直是锻造行业致力研究的问题,前些年我国轻轿车生产数量不大,没有形成规模经营,故轻轿车复杂弯轴锻件的生产主要以传统的锤上模锻工艺进行小批量生产,有的厂家甚至采用自由锻—胎模锻工艺,需几火次才能锻成。近年来,我国轻轿车生产迅速发展,生产批量越来越大,整机制造水平越来越高,对复杂弯轴类锻件而言,不仅形状复杂,而且锻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故探索轻轿车复杂弯轴类锻件的合理锻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一汽轻轿车生产实际需求,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辊锻制坯—摩擦压力机模锻复合工艺替代传统的锤上模锻,生产了轻型车左转向节臂,奥迪轿车左、右下控制臂等五种复杂弯轴类锻件,其锻件技术水平达到了轻型车、奥迪轿车原图纸设计要求,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工艺分析与方案确定 轻轿车复杂弯轴类锻件,其特点是轴线呈空间曲线形,多向弯曲,截面差与落差大,外形复杂,锻造成形与模具加工难度较大。以左转向节臂(图1)为例,按传统的锤上模锻工艺,一般要采用拨长—滚压—弯曲—锻造等工步。其突出缺点是锻件精度较差,工作时震动噪音大,材料消耗与能耗大,劳动条件差。如采用较先进的热模锻压力机成形法,虽然工人劳动条件好,生产率及锻件尺寸精度较高,也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其突出缺点是制造成本高,不便于拔长、滚压等制坯工步,需配其它辅助设备制坯。 图1 针对现有锻造工艺的诸多问题及复杂弯轴类锻件自身的技术特点,我们确定了辊锻——摩擦压力机模锻复合锻造工艺的方案,其工艺流程为:下料→中频感应加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继续教育

第1题 造成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个方面? A.3 B.4 C.5 D.6 E.7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2题 有()个因素能引起结构温差裂缝? A.1 B.2 C.3 D.4 E.5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3题 防止碱-集料反应而引起结构裂缝,有()项措施? A.3 B.4 C.5 D.6 E.7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4题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出现在()天气中?

A.湿热 B.干热 C.大风 D.暴风雨 E.干燥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5题 ()构件保护层越厚,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横向裂缝就越容易出现? A.受拉构件 B.受弯构件 C.受压构件 D.偏心受压构件 E.偏心受拉构件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6题 骨料级配不好,易造成结构()。 A.空洞 B.麻面 C.漏筋 D.涨模 E.凝结时间延长 答案:A,B,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7题 断面配筋率满足设计要求,钢筋规格粗细对结构裂缝影响不大。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8题 水泥越细,水化热越慢。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9题 防止结构养护裂缝,养护水跟水温也有关系。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试卷总得分:88.0 试卷总批注:

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引言 抹灰工程是用胶凝材料及其砂浆以薄层涂抹在建筑物表面上直接做成饰面层的装饰工程。抹灰工程分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一般抹灰工程在普通等级的装饰工程上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主要讨论室内一般抹灰的施工要点及产生室内抹灰裂缝的主要原因和控制措施。 1 施工要点 1.1 抹灰层的层次 为了保证抹灰层质量,抹灰必须分层操作,通常分为不同构造的三个层次。①底层,主要起与基层粘结作用,并对基层进行初步找平。 ②中层,主要起找平作用,使物面平整,并弥补因底层收缩出现的裂纹。③面层(罩面),主要起装饰作用。 底层灰的用料应根据基层材料种类的不同(如砖、混凝土或加气混凝土等)而选用不同的砂浆。一般底层灰砂浆较常用的是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底层灰厚度约为6.8mm。 中层灰浆的种类一般参照底层灰的选择处理,即与底层灰选择同种砂浆,配比也大致相同。厚度略厚于底层灰,约为10mm。 面层灰浆多为麻刀灰、纸筋灰、玻璃丝灰(纤维材料起良好的止裂作用)以及石灰砂浆,高级墙面用石膏灰浆。若用砂浆,配比中砂的用量要略为减少,细度要更细,以保证面层平整细腻。厚度约为2.5mm。 抹灰要分层进行的原因:①抹灰层分作用和用料不同的底层、中

层和面层,当然不能一次完成。②即使各层材料相同,若要一次完成,也有不易压实的操作困难。③厚厚的一层抹灰层自重大,当它超过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力时,抹灰层会掉落下来。采用分层抹灰,每层薄一些,并且后一层是在前一层6-7成干后抹上,此时前一层与前物面的粘结力已相当大,而后一层与前一层的粘结力只要承受薄薄的后一层自重。④使用含石灰膏的抹灰砂浆时,由于石灰膏的硬化是其主要成分Ca(OH)2 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CaCO3和H2O(水分要蒸发)。而空气中CO2含量很少,所以石灰膏硬化很缓慢。若不分层抹灰,在厚厚的抹灰层深处,石灰膏长时间不能结硬。采用分层抹灰,每层薄一些,各层之间有一定的施工间歇,就能使各层的石灰膏有充分硬化的环境条件。 1.2 抹灰层厚度控制 内墙抹灰层平均总厚度应不大于下列规定:普通抹灰—l8mm;中级抹灰—20mm;高级抹灰—25mm。抹灰层平均总厚度大于质量标准规定,不仅要增加造价,而且会影响质量。当抹灰层过厚时:①灰浆层自重大,易产生下垂现象,拉松灰浆与基层的粘结,导致出现空鼓。②抹灰层自重超过灰浆与基层的粘结力时,抹灰层脱落。③灰浆干燥收缩量大,所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灰浆强度时,抹灰层开裂。另外,高级抹灰控制厚度要比普通抹灰大些,这是由于高级抹灰的表面平整度要求比普通抹灰要高些,即表面平整允许偏差要小些,抹灰层的表面平整是靠砂浆层厚度来调整的,表面平整度越高用以调整的砂浆层厚度应越宽裕些。

锻造裂纹成因分析

锻造裂纹 裂纹是锻压生产中常见的主要缺陷之一,通常是先形成微观裂纹,再扩展成宏观裂纹。锻造工艺过程(包括加热和冷却)中裂纹的产生与受力情况、变形金属的组织结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等有关。锻造工艺过程中除了工具给予工件的作用力之外,还有由于变形不均匀和变形速度不同引起的附加应力、由温度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和由组织转变不同时进行而产生的组织应力。 应力状态、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外部条件;金属的组织结构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内部依据。前者是通过对金属组织及对微观机制的影响而对裂纹的发生和扩展发生作用的。全面分析裂纹的成因应当综合地进行力学和组织的分析。 (一)形成裂纹的力学分析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各点处于一定应力状态,在不同的方位将作用不同的正应力及切应力。裂纹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切断,断裂面是平行于最大切应力或最大切应变;另一种是正断,断裂面垂直于最大正应力或正应变方向。 至于材料产生何种破坏形式,主要取决于应力状态,即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之比值。也与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变形程度εmax及γmax有关。例如,①对于塑性材料的扭转,由于最大正应力与切应力之比σ/τ=1是剪断破坏;②对于低塑性材料,由于不能承受大的拉应变,扭转时产生45°方向开裂。由于断面形状突然变化或试件上有尖锐缺口,将引起应力集中,应力的比值σ/τ有很大变化,例如带缺口试件拉伸σ/τ=4,这时多发生正断。 下面分析不同外力引起开裂的情况。 1.由外力直接引起的裂纹 压力加工生产中,在下列一些情况,由外力作用可能引起裂纹:弯曲和校直、脆性材料镦粗、冲头扩孔、扭转、拉拔、拉伸、胀形和内翻边等,现结合几个工序说明如下。 弯曲件在校正工序中(见图3-34)由于一侧受拉应力常易引起开裂。例如某厂锻高速钢拉刀时,工具的断面是边长相差较大的矩形,沿窄边压缩时易产生弯曲,当弯曲比较严重,随后校正时常常开裂。 镦粗时轴向虽受压应力,但与轴线成45°方向有最大剪应力。低塑性材料镦粗时常易产生近45°方向的斜裂(见图片8-355)。塑性好的材料镦粗时则产生纵裂,这主要是附加应力引起的。 工件的几何形状对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例如,拉伸试棒在缩颈形成前各处可以视为受均匀的单向拉应力,一旦形成缩颈后,缩颈表面就受三向拉应力;镦粗时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应力的符号相反。 工件在冷却过程中所形成的热应力及组织应力在不断变化,其分布方向恰好相反,但从数量上并不能正好抵消;热应力早在高温冷却初期即产生,而淬火组织应力则在较低的温度(Ms以下)时才开始出现;冷至室温后的最终残余内应力,其大小与分布情况取决于热应力与组织应力在每一瞬时相互叠加作用的结果。 对于无同素异构转变的锻件,在锻后空冷或其它缓慢的冷却过程中,热应力通常并不引起严重后果。虽然冷却初期温差较大,表层为拉应力(中心部分受压应力),但因温度较高,塑性较好,不致引起开裂;冷却后期温差不太大,且表层受压应力,所以也不引起开裂。奥氏体(如、50Mn18Cr4WN)的任何大断面锻件都可以直接空冷而不需缓冷,甚至水淬时也不产生裂纹。 组织应力在较低温度下才开始发生,这时材料塑性较低,这是造成冷却时开裂的主要原因。高速钢冷却裂纹及马氏体不锈钢冷却裂纹附近没有氧化脱碳现象也证明了这一点。对于马氏体不锈钢即使采取一些缓冷措施,仍必须退火后才能进行酸洗,否则在腐蚀时易出现应力腐蚀开裂。 W18Cr4V钢锻件一侧因锻后激冷形成的裂纹。加热时温度分布及其变化情况与冷却时正相反,升温过程中表层温度超过心部温度,并且导热性越差,断面越大,温差也越大。 对于热应力,这时表层受压内层受拉,在受拉应力区由于温度低,塑性差有可能形成开裂。在加热初期金属尚处于弹性状态的时候,在加热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根据计算,在圆柱体坯料轴心区沿轴向的拉应力是沿径向和切向拉应力值的两倍。因此,加热时坯料一般是横向开裂。 加热过程中由于相变不同时进行也有组织应力发生,但这时由于温度较高,材料塑性较好,其危险程度远较冷锭快速加热时为小。

火车车轮锻造工艺分析(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火车车轮锻造工艺分析(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火车车轮锻造工艺分析(最新版) 铁路交通是我国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铁路运输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铁路运输的发展。最近几年以来,随着以高铁为代表的新型铁路运输技术的应用,我国铁路运输朝着高速、重载方向发展,车轮在复杂的运行工况和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受到来自于速度效应和制动方式的双重影响,对其耐磨性、强韧性以及抗疲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现有的车轮锻压生产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铁路运输发展对火车车轮质量的要求。尤其是我国高速列车的车轮,在车轮的制造中,还存在废品率较高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火车车轮锻压生产工艺,提高我国火车车轮锻压生产技术水平,制造优质火车车轮,对于降低我国火车整车生产成本,促进铁路运输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火车车轮概述。

1.1.我国火车车轮形制特征简析 火车车轮是火车整车零件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火车机车生产中技术较高的环节之一。由于火车的种类繁多,工作环境和机车构造也不尽相同,所以火车车轮的结构形式和形制特征也多种多样。一般由轮毂、轮辋、辐板三个部分组成。 火车车轮属于典型的金属塑性成形产品,常常会出现多种内部和外部缺陷。比较常见的有偏心缺陷、组织和填充不完全等缺陷。所以车轮生产中对锻压技术要求较高。 1.2.我国现行车轮生产工艺。 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模锻——轧制法(又称整体辗钢车轮生产法)进行火车车轮锻造生产,这一方法主要采用模锻和轧制扩径两个主要步骤来完成车轮主体的成形。和铸造法相比较,该法所生产的车轮内在质量要好很多,与全模锻制造法相比,该法的优点在于对模锻设备的要求较低。全世界有20多个生产厂家,虽然各自的生产工艺有其独有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从流程来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预成型及成型、轧制扩径和压弯冲孔。通过初

裂纹原因分析

裂纹 裂纹是锻压生产中常见的主要缺陷之一,通常是先形成微观裂纹,再扩展成宏观裂纹。锻造工艺过程(包括加热和冷却)中裂纹的产生与受力情况、变形金属的组织结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等有关。锻造工艺过程中除了工具给予工件的作用力之外,还有由于变形不均匀和变形速度不同引起的附加应力、由温度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和由组织转变不同时进行而产生的组织应力。 应力状态、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外部条件;金属的组织结构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内部依据。前者是通过对金属组织及对微观机制的影响而对裂纹的发生和扩展发生作用的。全面分析裂纹的成因应当综合地进行力学和组织的分析。 (一)形成裂纹的力学分析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各点处于一定应力状态,在不同的方位将作用不同的正应力及切应力。裂纹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切断,断裂面是平行于最大切应力或最大切应变;另一种是正断,断裂面垂直于最大正应力或正应变方向。 至于材料产生何种破坏形式,主要取决于应力状态,即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之比值。也与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变形程度εmax 及γmax有关。例如,①对于塑性材料的扭转,由于最大正应力与切应力之比σ/τ=1是剪断破坏;②对于低塑性材料,由于不能承受大的拉应变,扭转时产生45°方向开裂。由于断面形状突然变化或试件上有尖锐缺口,将引起应力集中,应力的比值σ/τ有很大变化,例

如带缺口试件拉伸σ/τ=4,这时多发生正断。 下面分析不同外力引起开裂的情况。 1.由外力直接引起的裂纹 压力加工生产中,在下列一些情况,由外力作用可能引起裂纹:弯曲和校直、脆性材料镦粗、冲头扩孔、扭转、拉拔、拉伸、胀形和内翻边等,现结合几个工序说明如下。 弯曲件在校正工序中(见图3-34)由于一侧受拉应力常易引起开裂。例如某厂锻高速钢拉刀时,工具的断面是边长相差较大的矩形,沿窄边压缩时易产生弯曲,当弯曲比较严重,随后校正时常常开裂。 镦粗时轴向虽受压应力,但与轴线成45°方向有最大剪应力。低塑性材料镦粗时常易产生近45°方向的斜裂(见图片8-355)。塑性好的材料镦粗时则产生纵裂,这主要是附加应力引起的。 工件的几何形状对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例如,拉伸试棒在缩颈形成前各处可以视为受均匀的单向拉应力,一旦形成缩颈后,缩颈表面就受三向拉应力;镦粗时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应力的符号相反。

制造工艺详解——铸造

制造工艺详解——铸造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一、铸造的定义和分类 铸造的定义: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常见的铸造方法有砂型铸造和精密铸造,详细的分类方法如下表所示。 砂型铸造:砂型铸造——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精密铸造:精密铸造是用精密的造型方法获得精确铸件工艺的总称。它的产品精密、复杂、接近于零件最后形状,可不加工或很少加工就直接使用,是一种近净形成形的先进工艺。 铸造方法分类 二、常用的铸造方法及其优缺点 1. 普通砂型铸造

制造砂型的基本原材料是铸造砂和型砂粘结剂。最常用的铸造砂是硅质砂,硅砂的高温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则使用锆英砂、铬铁矿砂、刚玉砂等特种砂。应用最广的型砂粘结剂是粘土,也可采用各种干性油或半干性油、水溶性硅酸盐或磷酸盐和各种合成树脂作型砂粘结剂。 砂型铸造中所用的外砂型按型砂所用的粘结剂及其建立强度的方式不同分 为粘土湿砂型、粘土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种。 砂型铸造用的是最流行和最简单类型的铸件已延用几个世纪.砂型铸造是用来制造大型部件,如灰铸铁,球墨铸铁,不锈钢和其它类型钢材等工序的砂型铸造。其中主要步骤包括绘画,模具,制芯,造型,熔化及浇注,清洁等。 工艺参数的选择 加工余量:所谓加工余量,就是铸件上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应预先留出一定的加工余量,其大小取决于铸造合金的种类、造型方法、铸件大小及加工面在铸型中的位置等诸多因素。 起模斜度:为了使模样便于从铸型中取出,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上所加的斜度称为起模斜度。 铸造圆角:为了防止铸件在壁的连接和拐角处产生应力和裂纹,防止铸型的尖角损坏和产生砂眼,在设计铸件时,铸件壁的连接和拐角部分应设计成圆角。 型芯头:为了保证型芯在铸型中的定位、固定和排气,模样和型芯都要设计出型芯头。 收缩余量:由于铸件在浇注后的冷却收缩,制作模样时要加上这部分收缩尺

房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 房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 > > 提要:通过对房屋裂缝表现特征的分析,推断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而推断房屋的安全性,认 定事故的责任方。 > > 关键词:房屋裂缝原因安全性 > > 人的生活与房屋休戚相关,而房屋裂缝又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也不断有大批新建房屋出现裂缝的现象。 > > 为减轻房屋开裂,防止倒塌,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 > 材质,材性和砌筑质量主要在施工阶段控制,荷载,温度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主要由设计 控制。下面就几种外力方面原因所致裂缝的不同现象,原因进行探讨。 > > 1 荷载作用引起的开裂和倒塌 > > 了解不同类型和砌体的这些裂缝特征,对正确分析处理工程中墙体的裂缝有重要意义。一般 来说,墙体在受压状态下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裂缝贯穿若干皮砖,裂缝在荷载持续作用下将 进一步发展,使砌体形成独立小柱而破坏。此外,由荷载引起的裂缝和破坏还有:梁下墙体由 竖向裂缝发展形成的局压破坏,在砌体结构中墙体应避免这些荷载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一旦发 现这种裂缝,应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发生房屋倒塌事故,这类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 > 1.1 设计方面 > > 1.1.1 结构选型和布置不和理。如;房屋的跨度,层高,荷载较大,且轴向偏心距超过限值时,仍采用无筋砌体结构;房屋较长未设横墙,或横墙间距过大,且无抵抗水平荷载的可靠性 措施;位于池塘,湖泊中的基础采用砖柱基础,且在柱顶用简支构件连接的处理方式等。1.1.2 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如;连续梁按多跨简支梁传力,造成部分墙柱超载;弹性方案房屋 按刚性方案的简图分析内力,使墙柱的内力低于实际值等。 1.1.3 漏算荷载。如;漏算梁上墙体结构自重以及上人的屋顶荷载等。1.1.4 盲目套用图纸,不经计算或计算错误,使砌体结构 构件的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1.1.5 忽视构造要求。如;大梁支承长度短,梁下未设钢筋混凝土垫块;墙柱高厚不满足规范要求;地震区房屋未设构造柱及未采取其他构造措施等。> > 1..2 施工方面 > > 1.2.1 砌块和砂浆强度等级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如粘土砖与粉煤灰混用等。 > > 1.2.2 砌筑方法错误。如;砌体内外不搭接,上下不错缝,砖柱采用包心砌法等。 > > 1.2.3 干砖上墙,沙浆因严重失水而导致与砂浆之间未粘结成一体。 > > 1.2.4 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厚薄不均匀,且偏离规范要求的灰缝厚度过多。 > > 1.2.5 在承重墙柱上留孔,墙与柱,纵墙与横墙拉结不牢,竖向留直槎连接,且未采取加强 连接的措施等。 > > 1.2.6 软弱地基未经验槽处理,填土地基未进行分层夯实便施工基础。 >

锻造裂纹分析

锻造裂纹 钢在锻造过程中形成的裂纹是多种多样的,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主要可分为原材料缺陷引起的锻造裂纹和锻造本身引起锻造裂纹两类。属于前者的原因有残余缩孔、钢中夹杂物等冶金缺陷;属于后者的原因有加热不当、变形不当及锻后冷却不当、未及时热处理等。有些情况下裂纹的产生可能同时含有几方面的原因。 锻造变形不当常引起裂纹。最常见的是变形速度太大,钢的塑性不足以承受形压力而引起的破裂。这种裂纹往往在锻造开始阶段就发生,并迅速扩展。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锻造工艺,并切除有裂纹的钢材或报废锻件。另外一种是低温锻裂,在裂纹处往往有较多的低温相组织。为避免这种裂纹产生,应使钢在锻造变形过程中不发生相变,要正确掌握和控制终锻温度。 鉴别裂纹形成的原因,应首先了解工艺过程,以便找出裂纹形成的客观条件,其次应当观察裂纹本身的状态,然后再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显微组织分析,微 区成分分析。举例如下: 对于产生龟裂的锻件,粗略分析可能是:①由于过烧;②由于易溶金属渗入基体金属(如铜渗人钢中);③应力腐蚀裂纹;④锻件表面严重脱碳。这可以从工艺过程调查和组织分析中进一步判别。例如在加热钢以后加热钢料或两者混合加热或钢中含铜量过高时,则有可能是铜脆。从显微组织上看,铜脆开裂在晶界,除了能找到裂纹外,还能找到亮的铜网,而在单纯过烧的晶界只能找到氧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是在酸洗后出现,在高倍观察时,裂纹的扩展呈树枝状形态。锻件严重脱碳时,在试片上可以观察到一层较厚的脱碳层。 裂纹与折叠的鉴别,不仅可以从受力及变形的条件考察,亦可以低倍和高倍组织来区分。一般裂纹与流线成一定交角,而折叠附近的流线与折叠方向平行,而且对于中、高碳钢来说,折叠表面有氧化脱碳现象。折叠的尾部一般呈圆角, 而裂纹通常是尖的。 具有裂纹的锻件经加热后,裂纹附近有严重的氧化脱碳,冷却裂纹则无此现 象。 由缩管残余引起的裂纹通常是粗大而不规则的。

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

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 摘要:多年以来,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存在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即结构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众多而复杂,有的工程在还没有投入正常使用前,在施工过程中就已出现裂缝,有的裂缝是在结构受荷后出现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裂缝的出现可能预示着承载力不足,裂缝还会影响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目前对裂缝的研究已有很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在裂缝的形成机理和扩展机理等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裂缝;裂缝处理技术 1.裂缝的危害 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也是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问题。裂缝对建筑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结构持久承载力和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降低。对于无筋结构,裂缝的出现预示着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对于配筋结构,裂缝的存在及超标会引起钢筋锈蚀,降低结构的耐久性。裂缝对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降低了结构的防水性能和气密性,影响建筑的美观,给人们造成一种不安全的感觉,造成了一定得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2.裂缝形成的原因 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结构性裂缝与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结构性裂缝:由各种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包括由外荷载的直接作用引起的裂缝和在外荷载作用下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非结构性裂缝:主要是由于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材料的收缩或膨胀、地基的差异沉降或膨胀等原因都引起裂缝。 3.裂缝的种类 3.1受力裂缝的特点 楼板受力裂缝 楼板是水平构件,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周围有梁或墙支承,板柱结构由柱支撑,在结构中楼板只承受竖向荷载,板的内力主要是弯矩的作用,对于水平荷载(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楼板只起传递作用。现浇楼盖当楼板厚度不够,或配筋不够,混凝土强度偏低或荷载较大时,楼板会出现受力裂缝。板底板面裂缝位置不同,板面裂缝成环状,沿框架梁边分布;板底裂缝成十字或米字,集中于板跨中。 梁受力裂缝 梁也是水平构件,两端支承在柱或墙上,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材料或型钢制作,

大锻件内部微裂纹成因与控制

S355 J2G3钢大型锻件UT指示性缺陷成因分析 某公司生产的S355 J2G3钢大型锻件UT要求越来越严格。甚至出现UT不合报废的情况。本文对出现的探伤不合格的典型锻件进行了探伤(UT、MT)—低倍—高倍—扫描电镜观察等系列检验与分析。发现探伤不合缺陷,应该是钢中微细裂纹所致。 本文认为,此类裂纹缺陷是由于锻造的宏观应力的变化可增强其钢中第二相与基体的微观应力(晶格扭曲及晶体的嵌镶碎化),从而导致第二相与基体的确定的晶面取向对应晶面发生破坏所致。采用裂纹核概念可解释锻造工艺及锻后冷却制度对此类裂纹形成的相关性。 1 S355J2G3钢锻件技术条件 1.1 S355J2G3钢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S355J2G3 钢化学成分/%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S355J2G3 steel /% 1.2工艺路线 电炉冶炼+LF 加热还原+VD 真空精炼→铸锭→热送→加热→锻造→热处理→探伤→检查检验→上交 1.3 UT 图2 SH2311H模块(150738)UT反射图谱

图3 缺陷示意图 注:阴影部分存在Ф2-Ф4密集缺陷,深度150-中心,工件厚度509,部分区域影响底波。2缺陷轴类锻件的解剖试验 2.1 S355J2G3合金钢锻件, 2.1.1 宏观浸蚀 该锻件低倍分析结果:中心疏松0.5、一般疏松2.0、一般点状偏析2.0。 见图4-5.

图4 横向低倍 图5 纵向低倍形貌 图5 纵向低倍 2.1.2 S355 J2G3,锻材PT、MT试验 对试片存在UT密集型指示性缺陷的部位进行磁粉及渗透检测,未发现磁痕堆积显示如图(6-1),渗透检测也未发现缺陷显示如图(6-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