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一。心肌梗塞

1。基本图形:a

①坏死Q波,时间>0.04秒,深度>1/4R.

②损伤性ST段抬高,弓背向上.

③缺血性T波改变。

2.心电图演变过程:

起病数小时之内,可无异常或仅出现高耸T波.起病数小时之后,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ST段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数小时至两天左右,出现病理性Q波,此为急性期改变,病理性Q波永久存在(偶可见Q波消失).抬高的ST 段可持续数天至两周左右后,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可以低平或倒置,此为亚急性期的改变。起病数周数月之后,T波呈V行倒置,倒置的T波可永久存在,或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正常。

3。心电图定位:

前间壁V1--—V3下壁ⅡⅢ avF

广泛前壁V1-—-V5高侧壁Ⅰ avL

前侧壁V5—V7 Ⅰ avL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

1. T波变化,最早TV1>TV5,然后T波低平(T<1/10R)、双向、甚至倒置(QRS波群不以R为主可以倒置,如Ⅲ,A VR,V3R,V1,V2可倒置)。

2. ST段下移超过0.05mv(除A VR)。

3. 出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4. QT间期延长(正常心率者QT间期0.36~0.44秒)。

三。房性早搏:

1. 提早出现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P’-R间期≥0.12秒。

2。房性P’波之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T波与QRS波的主波一致。

3. 不完全代偿间歇。

四. 交界区早搏

1.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2。P’波有三种可能:①先有逆行P’波(即倒置的P波),再有QRS波群,但此P’-R间期<0。12秒②先有QRS波群然后有逆行P’波,此R’—P间期<0。20

秒③只有QRS波群而无P’波.

3。交界区早搏的T波与QRS波群主波一致。

4. 完全代偿间歇。

五. 室性早搏

1. 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无P波。

2。 QRS波群时间≥0。12秒。。

3.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4. 完全代偿间歇。

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 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早搏或交界区早搏(3个或3个以上),频率大多数为150~250次/分,节律一般绝对规则。

2. 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0.10s。

3. ST-T无改变,但发作时可有改变。

七. 室性心动过速

1。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室性早搏(连续3次或3次以上),频率大多数为150~200次/分,R—R大致相等,室律略有不齐。

2。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0。12s,T波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3. 如果出现窦性P波,可发现P波与QRS波群指尖无固定关系.

八。心房扑动

1. 心电图上无P波。

2. 可出现锯齿状的F波,其频率是250~350次/分。

3。QRS波群的形态正常,如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是固定的假设为4:1或5:1则心律比较规整,如传导不规律则心律不整齐。

九。心房颤动

1.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

2. f波频率350~600次/分.

3。 QRS波略有差异,R—R间期绝对不规整,心率80~180次/分.

十. 心室的扑动(略)

十一. 心室颤动(略)

十二。房室传导阻滞

1。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①窦性P波之后均有QRS波群出现

②P-R间期≥0。21s(老年人〉0。22s).

2。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①P波规律出现。②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出现一次心室漏搏,其后P—R间期恢复到最短,再逐渐延长,直至再次出现心室漏搏。这种周而复始的现象,称为房室传导的文氏现象。③房室传导比例3:2 、4:3 、5:4等。

3.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①P波规律性出现②P-R间期固定(除了漏搏),QRS 波群成比例的脱漏,形态一般正常或宽大畸形.③房室传导比例2:1、3:2 、4:3等。

4.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①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P—P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规律。②心房率>心室率,P波频率高于QRS波群频率。③QRS波的形态正常或畸形。

十三. 束支传导阻滞

1。左束支传导阻滞

①RV5顿挫、M型波,Ⅰ导与V5一样,其后常无S波。②V1、V2 S波增宽顿挫.③QRS波的时间≥0.12秒,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的时间<0。12秒,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2. 右束支传导阻滞

①RV1顿挫、M型波,Ⅲ、avR有时常见M波,其后常无S波。②V5、V6S波增宽顿挫。③QRS波时间≥0。12秒,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如QRS波

〈0。12秒,为

3.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①心电轴左偏〉-45度以上。(有学者认为达—30度~以上加典型图形似可诊断)

②Ⅰ、avL导联呈qR型但q波不超过0。02s,R波较高,RaVL>RⅠ、通常Ⅰ导联无S波。ⅡⅢ、aVF导联呈rS型,S波较深,SⅢ>SⅡ.

③QRS时间正常或稍延长,多在0.10~0。11s.aVL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45ms.胸前导联QRS波群无明显改变。

4. 左后分支阻滞

①心电轴右偏>+90度以上。

②Ⅰ、aVL导联呈rS型,Ⅱ、Ⅲ、aVF导联呈qR型,q波<0。02s。呈SⅠQⅢ型特点.

③QRS不增宽或轻度增宽,时限<0.12s。

④Ⅱ、Ⅲ导联的R波相对较高,RⅢ>RⅡ。

⑤心前导联QRS波无明显改变,V1导联可呈QS型,V2导联可呈rS型。

十四。预激症候群

1。 P-R间期缩短小于0。12秒

2. R波的起始部有△波。

十五. 左心房肥大:

1。Ⅰ、Ⅱ、avL、P波>0。11秒.

2. PV1双向倒置,部分较宽大.

3。 V3、V5呈双峰P波,双峰间距大于0。04秒(二尖瓣型P波).

十六。右心房肥大:

1. Ⅱ、Ⅲ、avF P波>0。25mv。

2。 PV1高尖或双向,(肺型P波)。

3. 若电压<0.25mv,但和同导联R波同样高,提示右房肥大.

十七. 左心室肥大

1。心电轴左偏:>-15~-30度

2. 反映左室的电压增高:

(1) RV5 RV6>2。5 mv RV5+SV1>4。0 mv(男)

(2)RV5 RV6>2。0 mv RV5+SV1>3.5 mv(女)

(3)RⅠ>1.5mv

(4)RⅠ+SⅢ>2。5mv

(5)RavL>1。2mv

(6) RavF>2。0mv

3。 QRS波增宽>0.10秒V ATV5>0。05秒(女0.045秒)

注:V AT代表室壁激动时间

4。 ST-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ST下移大于0.05mv。

十八. 右心室肥大

1. 电轴右偏:>110度

2。反映右心室的电压增高:

(1)RV1>1.0mv

(2) RV1+S V5>1。2mv

(3)R avR>0.5mv (R>Q)

(4) V1 R/S>1 V5 R/S<1

3. V ATV1>0。03秒

4。 QRS波形改变V1呈qR,显著顺钟向转位。

5. ST-T改变ST V1 ,A VR 下移大于0.05mv,STV5上抬,T波直立。

十九. 心电轴

0~90度为正常+30~+90无偏移

0~30轻度左偏0~-30中度左偏—30~—90显著左偏

+90~+120轻度右偏+120~+-180显著右偏+—180~-90(或+270)重度右偏

二十. 过早复极综合征

1. R波降支与ST段连接部出现J点或J波。

2. 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升高0。1~0。6mV,升高的ST段弓背向下。

3. ST段抬高的导联,T波呈对称性增高ST段与T波升支融合.

4。胸前导联R波升高S波变小或消失。上述改变多见于V3~V5导联。

5. T波可出现倒置常在ST段升高的V3~V5导联.其特点:倒置T波两支不对称,有周期性变化有时变浅或直立口服氯化钾或普萘洛尔后方可变为正性T波但ERS的特征ST段并无改变

心电图基本知识及常见异常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基本知识及常见异常心电图表现特点 一、胸导联: V1~V6导联的具体位置: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 P波:为心房除极波,反映左、右心房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正常P波在aVR导联倒置,Ⅰ、Ⅱ、aVF、V3~V6导联直立,其余导联Ⅲ、aVL、V1、 V2可直立、低平、双向或倒置;正常P波的时间≤;电压在肢导联<,胸导联<;

P-R段:是电激动过程在房室交界区以及希氏束、室内传导系统所产生的微弱电位变化,一般呈零电位,显示为等电位线基线; P-R间期:自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反映激动从窦房结发出后经心房、房室交界、房室束、束支及普肯耶纤维网传到心室肌所需要的时间;正常成年P-R间期为~; QRS波群:为左、右心室除极的波,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正常成人QRS波群时间为~; S-T段:从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的一段平线,反映心室早期缓慢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正常情况下,S-T段表现为一等电位线;在任何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S-T段抬高在V1-V3导联不超过,其他导联均不应超过 mV; T波:为心室复极波,反映心室晚期快速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正常T波是一个不对称的宽大而光滑的波,前支较长,后支较短;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Q-T间期: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代表左、右心室除极与复极全过程的时间;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 三、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表现: 1、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1左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P波增宽>,常呈双峰型,双峰间期≥,以在V1导联上最为显著;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二尖瓣型P波”; 2右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P波尖而高耸,其幅度>,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故称“肺型P波”,也可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2、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 1左室肥大:心电图表现为①QRS波群电压增高:RV5或RV6>,RV5或RV6+SV1>男或>女;②心电轴左偏; ③QRS波群时间延长到~;④ST-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下移≥,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左室肥大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病等;其中QRS波群高电压最为重要,是诊断左室肥大的主要依据; 2右室肥大:心电图表现为①V1 R/S>1,V5R/S<1,V1或V3 R的QRS波群呈RS、RSR’、R或QR型;②心电轴右偏,重症可>+110°;③RV1+SV5>,aVR导联的R/Q或 R/S>1,RaVR >;④V1或V3 R等右胸导联ST-T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3、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1进展期:心肌梗死数分钟后出现T波高耸,S-T段斜行上移或弓背向上抬高,时间在6小时以内; 2急性期:心肌梗死后6小时至7天;S-T段逐渐升高呈弓背型,并可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此时可出现异常Q波,继而S-T段逐渐下降至等电位线,直立的T波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此期坏死型Q波、损伤型S-T段抬高及缺血性T波倒置可同时并存; 3愈合期:心肌梗死后7~28天,抬高的S-T段基本恢复至基线,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 4陈旧期:急性心肌梗死后29天及以后;S-T段和T波不再变化,常遗留下坏死的Q波,常持

各种常见心电图特点

常见心电图特点 1、房性期前收缩---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2、室性期前收缩---特点: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些,在150-250 次/分之间。 4、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点:没有正常波形,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及深的T波,有 点象拉开的弹簧一样一圈一圈的。 5、房颤---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 波。 6、6、房扑---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状相同的F 波。 7、7、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 波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 始出现。 8、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P-R间期固定不变,QRS 波自动发生一次脱落,周而 复始出现。 9、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P波的节律与QRS 波的节律没有联系, 各自维持自己的节律。此图P 波130次/分;QRS 波只有42次/分。 10、左、右心室肥厚---特点:心电图对右心肥大的诊断敏感性较差。通常以QRS波群电压 增高为标准。 11、典型心肌缺血---特点:ST段水平形或下斜形压低大于或抬高。 12、急性心肌梗死---特点: 早期:首先T波高大,ST段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急性期: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高耸直立T波开始降低并倒置。 近期: 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期: ST-T恢复正常,残留坏死Q波。 13.室扑:匀齐而连续的粗大波动,其频率约150-250,其中的QRS及ST-T也无从分辨,临

心电图基本知识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全然知识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授课教师授课时刻 教学内容 导言 内容: 1、全然知识 2、正常心电图 3、心房、心室胖大 4、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目的: 1、掌握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2、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生理意义 3、掌握各波段命名 心脏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冲动,心房和心室的电冲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心电图确实是根基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图形。 一、心电图导联体系 即常规12导联体系,包括肢体导联〔标准导联Ⅰ、Ⅱ、Ⅲ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和胸导联〔V1-V6导联〕。临床上诊断后壁心肌梗死还常选用V7-V9导联。 二、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多描记在记录纸上。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两条纵线间1mm 表示,当标准电压1mV=10mm时,两条横线间表示。 心率的测量:心率=60/RR间期的秒数 三、心电图的组成及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1、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呈钝圆波形,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振幅在肢体导联≤导联Ⅰ、Ⅱ,胸导联中≤0.2mV。宽度≤2s。 2、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刻。正常窦性心律的范围-。 3、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正常人的QRS波群的时刻,能够在~范围内动摇。胸导联:V1、V2导联多呈rS型,R V1。V5、V6导联QRS 波群可呈qR、qRs、Rs或R型,。肢体导联:Ⅰ、Ⅱ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方向多变。aVR导联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型。aVL、aVF导联可呈qR、Rs或R、rS型。R aVR≤0.5mV,RⅠ<1.5mV,R aVL<1.2mV,R aVF<2.0mV。 4、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0.05mV;上抬在V1-V2导联<0.3mV,V3<0.5mV,V4-V6导联及肢体导联<0.1mV。 5、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方向大多与QRS主波的方向一致。在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Ⅲ、aVL、aVF、V1-V3导联能够向上、双向或向下,V1的T波方向向上,V2-V6导联不应再向下除Ⅲ、aVL、aVF、V1-V3导联外其他导联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6、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刻。正常范围:0.32-0.44s。

常见异常心电图(附详解图片)

常见异常心电图(附详解图片) 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房室阻滞,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 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房室结、希氏束及左右束支,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于上述传导通路的任何部位。 按阻滞的严重程度分为:一度、二度、三度,P 波能下传至心室,称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 P 波不能下传心室,称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所有 P 波均不能下传心室者,此时房室分离,P 波和 QRS 波之间没有任何传导和被传导的关系,被称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工作中一度和三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比较好鉴别,所以我们简单描述一下后,重点来辨别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PR 间期延长大于 0.20 秒; 2.每个 P 波后都有 QRS 波群,房室始终保持 1:1 的关系; 3. 病人多无不适症状。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即(心电图中有 P 波,有 QRS 波,但P 波和 QRS 波之间没有关系) ; 2.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 3.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 当阻滞部位较高时,心室率约为 40~60 次每分,QRS 波群正常,心律较稳定,当组织部为较低时,心室率可在40 次每分以下,QRS 波群增宽,心室率常不稳定。

如下图 (A 为阻滞部位较高时,B 为阻滞部位较低时):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二度 1 型房室传导阻滞 (常见于健康人,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且预后良好); 二度 2 型房室传导阻滞 (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下,预后不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容易变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下面我们来依次介绍。 二度 1 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 1.一定是窦性心律; 2.PR 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次 QRS 波群,造成心室脱落,每次仅有一个 P 波无波下传; 3.心室脱落后的第 1 个下传 P 波的 PR 间期通常缩短。

常见异常心电图及处理

常见异常心电图及处理一.几个基本问题: 1、各波形的意义 1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故P波的异常常是代表心房的问题;例如一个COPD 患者II导联P波振幅>0.25mv;诊断右房肥大.. 2PR间期:P波+PR段..代表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开始除极;故其时间延长可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3QRS波群:心室除极全过程..正常的QRS波群大家有目共赌;若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常代表心室出问题..如室早表现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而作为房早;只要不伴室内差传;QRS形态是正常的..心脏泵血靠的就是心室;而QRS波就是心室活动的表现;心房出问题不会马上出人命;但心室会;一份ECG若连异常的QRS波都找不到;说明心跳已经停止了.. 4ST-T:心室复极全过程:故其异常亦多为心室的问题..其临床地位极高;但其改变特异性欠佳.. 5QT间期:整个心室活动过程..主要看QTc间期;即校正后的QT间期;因心率慢QT间期必长;为使各种心率下的QT间期具有可比性;故产生QTc间期=QT间期/根号R-R;其中R-R单位为S;一般只能由看电脑打出或查表获得;或靠感觉;QTc间期才是有意义的值.. 2、心电图诊断的注意点: 1一份ECG有几个诊断时;顺序是有一定讲究的;未查到明确标准;但肯定的是心律一定写第一位;如窦性心律、房性心律、房颤;而电轴左右偏写第二位;其他标准不详.. 2ECG诊断内容分为三类:

A类:多指解剖、病理生理诊断:主要有各房室肥大、心肌梗死、缺血、冠脉供血不足、各电解质紊乱等;必须依赖临床资料..例如对一个异常Q波+ST段弓背型抬高+T波改变的典型心梗ECG;患者无胸痛胸闷等病史;一般是不能诊断心梗的;心电图报告完全可以卑鄙地写:异常Q波、ST-T改变;请结合临床;但这种报告外科医生看得懂吗若负责任一点;可以写考虑急性心梗可能;请结合临床;单靠ECG一般是不够资格直接认为心梗病理生理诊断..再例如对于一份左室高电压的ECG;若有高血压或其他可致左室大的病史;可直接诊断“左室肥大”解剖诊断;但若无;只能诊断“左室高电压”无临床意义.. B类:单看心电图不须病史就能直接诊断的;各类心律失常是主力;例如房颤、预激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只看图便可;不须任何病史.. C除上述二者外的其他情形;例如ST-T改变;如心脏顺钟向转位;如电轴左偏.. 3、看图的方法: 对于危重的病人;肯定是要求看一眼马上看出主要问题;其他小问题先不理;而一般情况下看图;要求从头到尾;从P波到T波一个个看;看时间、振幅、形态有无异常;从I导联到V6导联一个不漏地看..故必须牢背常用的正常值才能谈看图.. 其实须牢背的最主要其实就几个: 1.P波时间应<120ms;若延长和或成双峰;要注意有无左房肥大; 2.II导振幅应<0.25mg;若增高;注意有无右房肥大或肺动脉高压; 3.PR间期应120-200ms;若>200;注意是否各类房室传导阻滞;若<120;看看有无预激综合征; 4.QRS波应<200ms:若宽大畸形;看看是干扰还是室早还是房早伴室内差传;若>200ms 常用以判断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束支阻滞.. 5.还有QTc间期;正常是<430ms的;若明显延长;>500ms;要看是否QT间期延长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

心电图诊断标准

心电图诊断标准 房室肥大 一,左心房肥大(Left Atrial Hypertrophy) ●I、II、aVL、V4~V6导联上,P波增宽,时间>0.11秒; ●P波顶部有切迹,呈双峰型,峰距≥0.04秒,称为“二尖瓣”型P波; ●PTF-V1≤-0.04毫米.秒。 二,右心房肥大(Right Atrial Hypertrophy) ●II、III、aVF导联上,P波高尖,电压>0.25mV,又称为“肺型P波”; ●I、aVL导联P波低平或倒置; ●V1、V2导联P波,多高尖耸立,少数低平或倒置; ●P波时间正常。 注解: “二尖瓣P波”并非只见于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的病人也不一定全部显示此种图形特征。 “肺型P波”虽多见于肺部疾患所致右房肥大,但在晚期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也常可见到。 所以作为心房肥大的定位诊断,仍需要结合其它改变及临床资料来肯定诊断。 目前采用一种简便而实用的鉴别方法是测量P/P-R段比值。此比值在1.0~1.6范围内为正常,如左心房肥大者,因P波时间延长,故此比值大于1.6,右心房肥大者,此比值小于1.0,但尚须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 三,左心室肥大(Left V entricular Hypertrophy) ●RI>1.5mV, RavL>1.2mV,RavF>2.0mV,或RI+SIII>2.5mV,RV5> 2.5mV,SV1+RV5≥ 3.5mV(女), 4.0mV(男) ●QRS综合波时间延长,可达0.10~0.11秒; ●V1、V5、V6导联T波呈低平、双向或倒置,S-T段下移>0.05mV; ●心电轴左偏。 注解: 原有的一项即V5导联的VAT>0.05秒,现有学者认为这个概念并不正确,实际在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中非常有限,故可删除这项标准。 如临床无引致左心室肥大的疾病存在,心电图仅有QRS综合波V5电压增高,或平均电轴轻度左偏时,只能作出QRS综合波高电压或电轴左偏的诊断,当见于青年人和儿童一般无病理意义。另外要注意和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大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鉴别。 最近有人认为传统的诊断标准不够理想,推荐加用以下新指标可供探讨: ①12导联部振幅(∑QRS)>175mm;

动态心电诊断标准

动态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一、心律及心率 1、基础心律的性质。 2、24小时内心率动态变化(最高与最低心率之差)是否正常。 3、24小时平均心率是否正常。 4、最低心率是否正常。 二、心律起源异常 1、有无窦性游走心律及发生规律。 2、房性早搏的发生频度及起源情况。 3、室性早搏的发生频度及起源情况,单发或双发,形态特征、联律是否相等,昼夜发生率有无差异。 4、交界性早搏的发生频度,联律是否相等,是否并行心律。 5、各类心动过速及发生频度,是否多源,每阵持续时间(最短与最长者)是多少 6、心房及心室扑动、纤颤的发生频度,是持续性或是短阵性,总计发生了几阵,最短与最长一阵持续多长时间。 7、各节律点有无停搏现象,发生频度及数量,停搏的时间(最短及最长者)及有无并发症状。 三、激动传导异常 1、窦房传导阻滞:发生频度,发生时段,昼夜发生率差异。 2、心房传导阻滞:发生频度,发生时段。 3、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或短阵,发生频度,昼夜有无差异,最长的持续时间,是否与迷走神经有关。 4、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频度,总计发生几次心室脱漏,昼夜有无差异,是否与迷走神经有关。 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同二度。 6、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全天无一次室上性冲动下传。 7、束支传导阻滞:持续性或间歇性,是否频率依赖性,阻滞阈值是多少。 8、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及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应以常规心电图为准。 9、心室内传导阻滞:以常规心电图图形为准,其余内容与束支阻滞相同。 10、心室肌内传导阻滞:持续性或间歇性或隐匿性,其余内容与束支阻滞相同。 11、预激综合征:持续性或间歇性及所属类型,分类按大类区分。无突发心动过速史者诊断术语同常规心电图。预激波的认定应以同步测量法为准。 四、心肌梗死 1、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不典型时(如局灶性、碎裂波、等位性Q波、R递增不良等),应以常规心电图为准,因此类改变在DCG中易受体位、心率、电极噪声影

心电图诊断要点

心电图诊断要点一.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P间期:并不绝对匀齐,但PP间期的互差<0.12秒。 4.心房频率:60~100次/分。小儿不超过正常相应年龄组心率95%或不低于正常相应年龄组的5%。 窦性心动过缓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波频率<60次/分,但很少<40次/分。小儿心率低于以下范围:1岁以内超过100次/分,1~6岁超过80次/分,6岁以上超过60次/分。 4.可能伴有窦性心律不齐,结性逸搏等; 窦性心动过速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波频率100~160次/分,但甲亢的成人患者,P波频率可大于180次/分。小儿心率超过以下范围:1岁以内超过140次/分,1~6岁超过120次/分,6岁以上超过100次/分。 4.心动过速时由于P电轴下移,P波的形态可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心率过快时可与T波重叠,PR段及ST段可下降,T波平坦甚至倒置。 窦性心律不齐1.窦性心律 2.PP间期互差>0.12秒,也有人以互差>0.16秒作为诊断标准。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P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有关,吸气时PP 间期逐渐缩短,呼气时PP间期逐渐延长,屏住呼吸时,PP间期变为匀齐。 (2)非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P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无关,PP间期逐渐缩短与PP间期逐渐延长也是交替出现,但其变化的周期较长。 (3)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见于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包含QRS波群的PP间期短于不包QRS波群的PP间期,PP间期的互差一般<0.12秒。 窦性停搏1.窦性心律中出现较长的间歇,其间无P波; 2.长间歇不是根本心律PP间期的整数倍。 3.间歇过长时可能出现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但很少出现房性逸搏,因为心房与窦房结可以同时受到同一种病变的抑制。 窦房阻滞(一)Ⅰ型(文氏型)第二度窦房传导阻滞 1.在长的PP间期之前,出现PP间期逐渐缩短; 2.长的PP间期<两个短PP间期之和。 (二)Ⅱ型(莫氏型)第二度窦房传导阻滞 1.在长的PP间期之前,无PP间期逐渐缩短的趋向; 2.长的PP间期为短PP间期的整数倍。 窦性早搏1.提早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完全一致,其后继以QRS波群形态也与窦性心搏一样; 2.常无固定的配对时间(偶联间期); 3.无代偿期,早搏后的PP间期等于根本心律的PP间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在发热、运动之后心率亦无明显增加,注射阿托品后心率不能增至90次/分,并伴有窦性停搏及/或窦房阻滞等; 2.心房应激性增加,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纤颤等; 3.上述的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可交替出现。 4.伴有或不伴有交界性逸搏。当房室交界组织同时受累时不会出现交界性逸搏,称为双结病变。 二.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逸搏与房性逸搏心律1.长的RR间期之后出现一个与P波形态不同的P’波,起源于心房下部的P'波也可呈逆行型性; 2.P'波后的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PR间期>0.12秒; 3.P’的形态可能一致,也可能呈多形性,这取决于心房异位节律点是单源性抑或多源性; jz*

心电图诊断标准

正常心电图分析 1.心律:(1)基本心律:窦性或异位。(2)窦性心律最基本条件:PV5,PV6直立,PavR倒置。2.心率:大于3大格小于5大格(1格300,2格150,3格100,4格75,5格50),房颤时计算平均心室率。(1小格为0.04s) 3.P波:(1)正常圆钝。(2)正常肢导<0.25mv,胸导<0.2mv。(3)正常<0.12s。 4.P-R间期:正常为0.12-0.20s。 5.QRS波群:(1)时间为0.06-0.10s。(2)电压:Q<1/4R,主要分析V1,V5。RV1<1.0mv,RV5<2.5mv。 (3)胸导自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少,V1:R/S<1,V5:R/S>1。(5)RV5+SV1<4.0mv (成年男子),<3.5(成年女子);RV1+SV5<1.05vmv。 6.S-T段:(1)时间为0.05-0.15s。(2)移位:以j点后0.06-0.08s为准,以P-R段为基线,需结合形态分析。上移:正常V1-V2<0.3mv,V3<0.5mv,其余导联<0.1mv;下移:正常各导联主要均应<0.05mv。 7.T波:主要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肢导联主要看I、II,胸导主要看V4、V5、V6,正常时R 波占优势导联T波直立,振幅>R/10。异常T波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倒置。 8.Q-T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正常值应根据相应的心率校正(0.32-0.44s)。 9.U波:V2,V3清楚,U与T方向相同,U100次/分。1岁>140次/分,1-6岁>120次/分。 (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频率<60次/分。 (四)窦性心律不齐:节律不整,P-P间期差异>0.12s 期前收缩 (五)房性早搏:(1)提前发生的房性R波(称P`波),P`波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P`-R>0.12s,代偿间歇一般是不完全的(P`-P<2倍P-P)。 (六)室性早搏:(1)QRS波>0.12s并提前出现,其前无相关P波。(2)代偿间歇多是完全的(P`-P =2倍P-P)。 (七)房室交界性早搏:(1)提前发生的P`波(逆行P波),QRS之前P`-R<0.12s,其后R-P`<0.20s,P`avR直立,P`V5V6倒置。(2)代偿间歇多完全。 束支阻滞 一.右束支传导阻滞:(1)各导联QRS终末粗钝或切迹。(2)V1呈rsR,R及M型。(3)右胸导联(V1,V2,V3R等)继发ST-T改变。(4)QRS时限>0.12s为完全性,0.10-0.11s为不完全性。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1)I,avL,V5,V6无Q波,多呈R型,R波顶端圆钝或切迹。(2)左胸导联(I,avL,V5,V6)继发ST-T改变。(3)QRS>时限>0.12s为完全性,0.10-0.11s为不完全性。 三.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QRS电轴左偏-30度至-90度。(2)II,III,avF呈rs型,S III>S II。 (3)I,avL呈QR或QRS或RS型,RavL>RI>RavR。 房室阻滞 一.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延长>0.20s。 二.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逐渐延长,有QRS脱漏。

常见心电图诊断标准

常见心电图诊断依据【心电图脑电图讨论版】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诊断要点 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 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P间期:并不绝对匀齐,但PP间期的互差<0.12秒医学。 4.心房频率:60~100次/分。小儿不超过正常相应年龄组心率95%或不低于正常相应年龄组的5%。 窦性心动过缓诊断要点 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 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P波频率<60次/分,但很少<40次/分。小儿心率低于下列范围:1岁以内超过100次/分,1~6岁超过80次/分,6岁以上超过60次/分。 4.可能伴有窦性心律不齐,结性逸搏等; 窦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 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 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波频率100~160次/分,但甲亢的成人患者,P波频率可大于180次/分。小儿心率超过下列范围:1岁以内超过140次/分,1~6岁超过120次/分,6岁以上超过100次/分。 4.心动过速时由于P电轴下移,P波的形态可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心率过快时可与T波重叠,PR段及ST段可下降,T波平坦甚至倒置。 窦性心律不齐诊断要点 1.窦性心律 2.PP间期互差>0.12秒,也有人以互差>0.16

典型!直观!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点

典型!直观!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点 1. 正常心电图 2.窦性心动过速 特点:窦性心律,频率大于100次/分。 3.窦性心动过缓 特点:窦性心律,频率小于60次/分。 4. 房性期前收缩 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提前出现,不完全代偿间歇。 5. 室性期前收缩 特点: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一般完全。

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没有P波,频律更快一些,在150~250次/分之间。 7.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特点:没有正常波形,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及深的T波,呈正玄波。 8. 房颤 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R-R间期绝对不等。 9. 房扑 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状相同的F波,R-R间期可相等或不等。 10. 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特点: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11.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特点:P-R间期固定不变,QRS波自动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12.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特点:但P波的节律与QRS波的节律没有联系,各自维持自己的节律。此图P波130次/分;QRS波只有42次/分。 13. 左、右心室肥厚 特点:心电图对右心肥大的诊断敏感性较差。通常以QRS波群电压增高为标准。 14. 典型心肌缺血 特点:ST段水平形或下斜形压低大于0.1 mV或抬高0.3 mV。

15.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首先T波高大,ST段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急性期: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高耸直立T波开始降低并倒置。 近期: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期:ST-T恢复正常,残留坏死Q波。

医科大学常规心电图诊断规范

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常规心电图诊断规范 第一部分以形态改变为主的心电图诊断书写要求 一、正常心电图 1、正常心电图必须保证心电图的图面及各项参数都属正常范围 内,如参数有偏差应纠正。 2、正常心电图电轴在-30度~ 90度范围内。 3、窦性心律的P-P间期互差小于或等于120ms时,直接诊断为正 常心电图。当P-P间期互差大于120ms时,诊断窦性心律不齐。 二、电轴偏移 1、电轴左偏:-30度~ -90度: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 下,Ⅱ导联R/S﹤1。 2、电轴右偏:90度~180度:Ⅰ导联主波向下,Ⅲ导联主波向上。 3、电轴极度右偏:180度~270度(-90~-180度):Ⅰ,Ⅲ导联主 波均向下。(SⅠSⅡSⅢ现象:Ⅰ,Ⅱ,Ⅲ导联R/S﹤1) 4、六个肢体导联均呈R/S=1,则其QRS额面电轴为0度。 三、心脏转位 1、注意胸前电级安放位置的准确性。 2、逆钟向转位:Ⅴ1导联R/S>1,或Ⅴ1导联R/S<1,但Ⅴ2导联 R/S>1;如Ⅴ1导联R/S<1,Ⅴ2导联R/S=1时,不要下此诊断。 3、顺钟向转位:当Ⅴ5或Ⅴ6导联R/S<1,Ⅴ1呈QS或rS时再作 诊断。 四、低电压

1、肢体导联低电压:所有肢体导联电压均<5mm。 2、胸导联低电压:所有胸前导联电压均<8mm。 3、全导联低电压:符合上述两条标准。 五、短P-R间期 1、只要有1个导联的P-R间期达到120ms就不下此诊断 2、P-R间期<120ms,QRS异常,应分别诊断。例:(1)短P-R 间期;(2)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等。 3、临床上即使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也不要诊断L-G-L综合 征。 六、ST段改变 1、等电位线 (1)以P-R段或QRS波起点为基准。 (2)基线不稳时,可以2个QRS波群起点的连线为等电位线。(3)S T段的测量点为J点后60ms或80ms计(根据心率调整)。2、ST段抬高:应描述ST段抬高的形态及幅度。例:弓背向上型、 下斜型、马鞍型、凹面向上型等。 (1)正常人ST段抬高于肢体导联不超过1 mm,Ⅴ1、Ⅴ2不超过 3 mm,V3不超过5 mm,Ⅴ4~Ⅴ6不超过1 mm。 (2)有明确心肌梗死病史三月以上,梗死部位ST段仍呈抬高,临床无胸痛等症状,在描述ST段抬高的同时可以提示室壁 瘤形成。 (3)如以J点上移为特征的ST段抬高,可提示心室早期复极。此

常见异常心电图及处理

常见异常心电图及处理 一.几个基本问题: 1、各波形的意义 1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故P波的异常常是代表心房的问题,例如一个COPD患者II导联P波振幅>,诊断右房肥大; 2PR间期:P波+PR段;代表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开始除极,故其时间延长可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3QRS波群:心室除极全过程;正常的QRS波群大家有目共赌,若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波群,常代表心室出问题;如室早表现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而作为房早,只要不伴室内差传,QRS形态是正常的;心脏泵血靠的就是心室,而QRS波就是心室活动的表现,心房出问题不会马上出人命,但心室会,一份ECG若连异常的QRS波都找不到,说明心跳已经停止了; 4ST-T:心室复极全过程:故其异常亦多为心室的问题;其临床地位极高,但其改变特异性欠佳; 5QT间期:整个心室活动过程;主要看QTc间期,即校正后的QT间期,因心率慢QT 间期必长,为使各种心率下的QT间期具有可比性,故产生QTc间期=QT间期/根号R-R,其中R-R单位为S,一般只能由看电脑打出或查表获得,或靠感觉,QTc间期才是有意义的值; 2、心电图诊断的注意点: 1一份ECG有几个诊断时,顺序是有一定讲究的,未查到明确标准,但肯定的是心律一定写第一位,如窦性心律、房性心律、房颤,而电轴左右偏写第二位,其他标准不详;

2ECG诊断内容分为三类: A类:多指解剖、病理生理诊断:主要有各房室肥大、心肌梗死、缺血、冠脉供血不足、各电解质紊乱等,必须依赖临床资料;例如对一个异常Q波+ST段弓背型抬高+T波改变的典型心梗ECG,患者无胸痛胸闷等病史,一般是不能诊断心梗的,心电图报告完全可以卑鄙地写:异常Q波、ST-T改变,请结合临床,但这种报告外科医生看得懂吗若负责任一点,可以写考虑急性心梗可能,请结合临床;单靠ECG 一般是不够资格直接认为心梗病理生理诊断;再例如对于一份左室高电压的ECG,若有高血压或其他可致左室大的病史,可直接诊断“左室肥大”解剖诊断,但若无,只能诊断“左室高电压”无临床意义; B类:单看心电图不须病史就能直接诊断的,各类心律失常是主力,例如房颤、预激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只看图便可,不须任何病史; C除上述二者外的其他情形,例如ST-T改变,如心脏顺钟向转位,如电轴左偏; 3、看图的方法: 对于危重的病人,肯定是要求看一眼马上看出主要问题,其他小问题先不理;而一般情况下看图,要求从头到尾,从P波到T波一个个看,看时间、振幅、形态有无异常,从I导联到V6导联一个不漏地看;故必须牢背常用的正常值才能谈看图; 其实须牢背的最主要其实就几个: 波时间应<120ms,若延长和或成双峰,要注意有无左房肥大, 导振幅应<,若增高,注意有无右房肥大或肺动脉高压; 间期应120-200ms,若>200,注意是否各类房室传导阻滞,若<120,看看有无预激综合征; 波应<200ms:若宽大畸形,看看是干扰还是室早还是房早伴室内差传;若>200ms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一. 心肌梗塞 1.基本图形:a ①坏死Q波,时间>0.04秒,深度>1/4R。 ②损伤性ST段抬高,弓背向上。 ③缺血性T波改变。 2.心电图演变过程: 起病数小时之内,可无异常或仅出现高耸T波。起病数小时之后,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ST段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数小时至两天左右,出现病理性Q波,此为急性期改变,病理性Q波永久存在(偶可见Q波消失)。抬高的ST段可持续数天至两周左右后,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可以低平或倒置,此为亚急性期的改变。起病数周数月之后,T波呈V行倒置,倒置的T波可永久存在,或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正常。颚鐓钳谡鵂獺鷥談唛輝闾郧饲闺諞闐鍔穎椤區逻佥摅锄譎炝赙类榿迟飾譾档蚕誰網摊鉻繒笼财澆锥撾绁养烫镁讳紳鑾蔷邁无谖險讫鸵齊谖。 3.心电图定位: 前间壁V1---V3下壁ⅡⅢ avF 广泛前壁V1---V5高侧壁Ⅰ avL 前侧壁V5—V7 Ⅰ avL 二.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 1. T波变化,最早TV1>TV5,然后T波低平(T<1/10R)、双向、甚至倒置(QRS波群不以R为主可以倒置,如Ⅲ,A VR,V3R,V1,V2可倒置)。哒三鷺鯉滩缚悭廣颈军趙秃种滚软繒诽鸛朮栎苍雙统卻轺纤襖遥渔賠敘欖漣氲鄒詛穷娲據汉諑帻縞鳩陇韵臉轴骒昙邝褸达娄悫亩諗駕显饿。 2. ST段下移超过0.05mv(除A VR)。 3. 出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4. QT间期延长(正常心率者QT间期0.36~0.44秒)。 三. 房性早搏: 1. 提早出现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P’-R间期≥0.12秒。 2. 房性P’波之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T波与QRS波的主波一致。 3. 不完全代偿间歇。 四. 交界区早搏 1.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