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洞双线隧道中隔墙施工方案

单洞双线隧道中隔墙施工方案

单洞双线隧道中隔墙施工方案
单洞双线隧道中隔墙施工方案

单洞双线隧道中隔墙施工方案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2 编制依据及原则 (3)

2.1编制依据 (3)

2.2编制原则 (4)

3 施工总体筹划 (4)

3.1施工组织设计 (4)

3.2主要人力资源配置 (7)

3.3机械设备资源配置 (7)

3.4主要工程量统计 (7)

4 主要施工方法 (8)

4.1脚手架工程施工 (8)

4.1.1 搭设顺序 (8)

4.1.2 构件材料 (8)

4.1.3 脚手板 (9)

4.1.4 纵向水平杆 (9)

4.1.5 横向水平杆 (10)

4.1.6 立杆 (10)

4.1.7 剪刀撑 (10)

4.1.8 其他事项 (11)

4.1.9 附图 (11)

4.2钢筋工程施工 (12)

4.2.1 施工准备 (12)

4.2.2 钢筋加工及绑扎 (13)

4.2.3 中隔墙剪力销的设置 (14)

4.3模板工程施工 (15)

4.4混凝土工程 (17)

5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8)

5.1质量保证措施 (18)

5.2安全保证措施 (18)

1工程概况

洞双线隧道设计起止里程右DK13+224.405~右DK13+512.654,长228.249m。二衬F3断面尺寸14.210×10.589m(宽×高),隧道二衬采用C35,P10、P12防水钢筋砼,二衬衬砌厚为600mm,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

根据设计要求及总体施工安排,单洞双线隧道中隔墙在二衬完成后施做。

图1.1 中隔墙横断面图

中隔墙全长290.345m,高度7.423m-8.125m,设计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厚度为400mm,保护层厚度均为30mm,无防水要求。钢筋主筋采用Ф22钢筋,间距200mm;分布筋Ф12,间距200;拉筋采用Ф8钢筋,400*400梅花形布置。

2编制依据及原则

2.1编制依据

1、1号线一期工程05标段招、投标文件;

2、《第五篇区间工程-第十册隧道主体结构设计施工图-第二部分隧道主体结构设计图(二)》;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8、国家行业现行的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技术标准和有关的强制性条文。主要国家、行业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2.2编制原则

1、满足设计要求和各项技术标淮;

2、深刻领会设计图纸,采用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施工方案;

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指标;

4、施工方案不断优化和完善,使之更加满足现场需要。

3施工总体筹划

3.1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本区间隧道的施工情况,考虑到中隔墙高度较高,为给现场施工提供操作平台,保证施工质量效果及安全,计划在中隔墙两侧分别搭设双排脚手架。根据规范要求,搭设脚手架立杆横距、纵距、步距尺寸为1500mm*1500mm*1500mm。中隔墙结构施工模板采用以木模为主的模板体系,木胶合模板通过次龙骨(方木)+主龙骨(钢管)+对拉丝杆体系加固。钢筋模板施工完成后,通过提前设置的下料口通过地泵接管浇筑混凝土。

图3.1 双线隧道中隔墙结构设计图(部分)

根据设计图纸可知,单洞双线中隔墙的设计走向为6m一折的折线,高度范围在7.5-8.0m(具体数值如表3-1)。根据工期要求,确保关键节点,使该工程各工序施工衔接有序,并满足中隔墙施工的整体性,缩小施工循环次数,减少施工的缝留置及后粗处理工

作,特制订纵向分段、竖向整体浇筑施工的技术方法措施。

初步设计分段长度如表3-1;

计划中隔墙分7段进行施工,每段长度在42m左右。为了满足工期要求,拟计划从大

小里程起始点分两个面组织施工,并在大断面隧道中隔墙中间里程位置合龙。

3.2主要人力资源配置

表3.2 模板脚手架施工人员配置表

3.3机械设备资源配置

3.4主要工程量统计

表3.4 拟投入机械设备表

4主要施工方法

4.1脚手架工程施工

根据中隔墙的结构特性,为了给过程施工提供较为稳定的操作平台,现场计划在中隔墙两侧搭设长度45m双排扣件式脚手架,为增加脚手架稳定性,脚手架立杆顶至隧道拱顶,并固定牢固。

表4.1 脚手架设计概况

4.1.1搭设顺序

底座检查、放线定位→铺设垫表板式垫木→安放并固定底座→立第一节立杆→安装扫地大横杆→安装扫地小横杆→安装第二步大横杆→安装第二步小横杆→安装第三步大横杆→安装第三步小横杆;接立杆→接续安装大横杆→小横杆等→加设剪刀撑→在操作层设脚手板→分段设置施工人员上下步梯

4.1.2构件材料

脚手架钢管:采用Q235普通钢管,φ48.3×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脚手板:脚手板现场采用木板,单块脚手板的的质量不宜大于30kg,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

4.1.3脚手板

(1)在第3层及第5层作业层满铺木板作为脚手板,在脚手板两侧加设挡脚板。

(2)作业层脚手板采用木板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

(3)脚手板为2宽木板并排靠齐,宽度不小于50cm。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探头长度小于15c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两端应各设置直径小于4mm的钢丝箍两道来对脚手板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

图4.1 脚手板搭接要求

4.1.4纵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间距1.8m,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③使用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

4.1.5横向水平杆

横向水平杆间距1.5m,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2) 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3) 当使用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4)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4.1.6立杆

(1)立杆步距1.5m,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②脚手架必须设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③双排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2)脚手架立杆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②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和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1.7剪刀撑

根据规范要求,高度在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均需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现场设置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应按下表的规定确定。现场规定,每4道(6m)立杆设置一对斜撑,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表4.2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m,并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和

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1.8其他事项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在合适位置设置人行上下梯子,梯子应固定在架子上,需加护栏,保证牢固性及安全性。

中隔墙两侧的双排脚手架应通过横向水平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其整体稳定性。

凡遇到钢管接长,可采用对接和搭接两种形式。对接钢管用直式扣件;钢管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5m,每个搭接长度范围内,中间和两头需使用3个旋转式扣件连接牢固。

为增加脚手架的稳定性,沿脚手架纵向每4道(6m)设置一道抛撑。

脚手架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前,应悬挂标识标牌,落实相应责任人。

4.1.9附图

双排脚手架横断面如图4.2

双排脚手架纵断面如图4.3

图4.2 中隔墙双排脚正视图

图4.3 中隔墙双排脚侧视图

4.2钢筋工程施工

钢筋工程施工总体流程

图4.4 钢筋工程施工总体流程图

4.2.1施工准备

(1)技术人员做到熟悉图纸、规范,对各项技术质量标准交底。

(2)组织现场准备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带扳口的撬棍),绑扎架,电焊机及操作平台等。

(3)通知试验人员对满足外观质量要求的钢筋进行提前检验,检验合格后的钢筋方可投入使用。

(4)提前放出中隔墙中线及边线,验收合格后用云石机在墙里皮3-5mm位置进行切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铁路单洞双线)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 隧道概况 (1)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 1.2.1工程地质 (1) 1.2.2 水文地质 (1) 第二章隧道深浅埋判定及围岩压力的计算 (2) 2.1 深浅埋隧道的判定原则 (2) 2.2 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 (2) 2.3 Ⅳ级围岩计算 (3) 2.3.1 Ⅳ级围岩深浅埋的判定 (3) 2.3.2 Ⅳ级围岩压力的计算 (4) 2.4 Ⅴ级围岩的计算 (4) 2.4.1 Ⅴ级围岩深浅埋判定 (4) 2.4.2 Ⅴ级围岩压力的计算 (4) 第三章衬砌内力计算与检算 (5) 3.1 Ansys的加载求解过程 (5) 3.2 衬砌结构强度检算原理 (5) 3.3 IV级围岩衬砌内力计算与强度检算 (6) 3.4 V级围岩衬砌内力计算与强度检算 (9) 第四章衬砌截面配筋计算 (19) 4.1 截面配筋原理 (19) 4.2 IV级围岩配筋计算 (19) 4.3 V级围岩配筋计算 (20) 4.3.1 断面1的配筋计算 (20) 4.3.2 断面2的配筋计算 (21)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隧道概况 太中银铁路为客货共线的双线铁路。线路上一共建有22座隧道,其中王家庄2号隧道位于王家庄东侧,隧道进口地势较陡,此处岩石裸露,进口前方为一冲沟,冲沟内有水,地势狭窄。出口坡度陡,为黄土覆盖,并有大量植被,出口前方为一冲沟,沟内地势平缓,沟内经过开采,原有地形已改变。隧道进口里程DK194+082,出口里程DK194+450,全长368m 。隧道位于半径为5000m 曲线上,隧道内坡度为7.5‰的下坡,最大埋深61.08m 。隧道进出线间距4.49m ,DK194+340至出口线间距为4.40m 。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2.1工程地质 (1) 隧道洞身通过的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层老黄土,奥陶系下统灰白色石灰岩。 地层描述如下: 老黄土:稍湿、坚硬状态,具垂直节理; 奥陶系下统灰白色石灰岩:强风化~弱风化,节理发育,岩层产状195°∠15°。 (3)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04m 。 (4)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地震基本烈度VI 度。 1.2.2 水文地质 隧道洞体内土石界面有地下水。

望基湖停车场单洞双线隧道施工技术

望基湖停车场单洞双线隧道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以深圳市轨道交通8号线出入线单洞双线段施工为例,主要介绍了 单洞双线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以及CRD工法的基本原理与施工工艺,并结合人员、机械配置的资源配置等方面对实际工程施工提出了合理化的施工建议,对后 续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隧道单洞双线大断面 CRD 施工 1、工程概况 出入场线左右线交汇后并行为单洞双线段隧道,里程段为WCDK2+738.047~WCDK2+808.588,单洞双线段隧道大里程方向接咽喉区明挖基坑,小里程方向接 单洞单线,施工隧道断面采用双车道的马蹄形断面,隧道长约70.5m。隧道围岩 类别及设计支护参数如下所示。 单洞双线初期支护形式划分表 地质资料揭示自上而下的分层为:素填土、填碎石、粉质黏土、全风化凝灰岩、强风化凝灰岩、中等风化凝灰岩、微风化凝灰岩。 下水位埋深0.93~28.60m,水位高程0.56~216.99m。场地地下水的总矿化 度为110.35~443.10mg/l,为淡水。基岩裂隙水在裂隙发育的强~中风化岩或者 构造碎裂带中非常发育,水量丰富,连通性较好。 2、工程重难点分析 2.1工程地质复杂 隧道靠近既有冲沟,渗水量较大。围岩地质差,岩层较软弱,自稳能力差, 且开挖断面大,隧道内最大跨度为15.5m,高度达12m。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沉 降及坍塌,开挖施工难度大。 2.2施工工序复杂、相互干扰较大 CRD法施工工序多,断面小,部长短,作业干扰大。在短时间内初支难以封 闭成环,加之多次爆破对周围岩石的扰动较大,因此隧道的整体变形量将会较大。 3、单洞双线隧道施工技术 3.1单洞双线隧道CRD法施工工艺 单洞双线隧道采用CRD工法施工,施工步骤:首先施做1部超前小导管,注 浆加固地层;开挖 1 部土体,施做1部初期支护。当1部进尺4 ~6m时,开挖2 部土体,施做2部初期支护。当1、2部分超过渐变段10m、5m时,封闭掌子面。开挖并施做3部初期支护,之后拆除1、2临时横撑,随挖随拆,不得超拆。最 后开挖并施做4部初期支护,拆除3、4临时横撑,随挖随拆,不得超拆。具体 施工步骤如图1所示。 图1:单洞双线CRD法施工工序图 3.2单洞双线隧道主要施工工序与方法 3.2.1超前地质预报 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等级,可能存在断裂带、隧道浅埋段等,选择方法和手 段开展超前地质预报。 对超前预报初步分析成果与设计围岩不一致时,按程序及时报相关部门会商 以调整修正设计,确保施工质量、安全。

中隔墙施工技术方案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三标 中隔墙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二期土建三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五月一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安排 (2) (一)组织机构 (2) (二)施工段划分及施工顺序 (3) (三)施工计划 (3) 四、施工准备 (3) (一)技术准备 (3) (二)现场准备 (4) 五、资源配置 (5) (一)明挖区间主体结构人员配置计划 (5) (二)明挖区间主体结构设备配置计划 (6) 六、主要工程数量 (6) 七、施工工艺及流程 (7) (一)施工工艺流程 (7) (二)施工方法 (7) 1、测量放样 (7) 2、中隔墙顶部角钢安装 (7) 3、中隔墙底部植筋 (9) 4、中隔墙钢筋加工及安装 (11) 5、中隔墙混凝土浇筑 (12) 八、质量保证措施 (13) (一)质量管理制度 (13) (二)质量保证措施 (14) 九、安全保证措施 (19) (一)安全管理体系 (19) (二)安全保证措施 (20) 1)模板台车的使用 (20) 2)钢筋绑扎与砼浇筑施工 (21) 3)供电与电气设备 (22)

中隔墙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四公里站~南湖站区间单洞双线起点里程为 YDK36+067.098~YDK37+386.757,全长1319.659m,南湖站渡线区间YDK37+386.757~YDK37+456.137段长69.38m,设计隧道中间为 400mm厚C40混凝土隔墙,隔墙顶部采用YG3型M24锚胀螺栓 @400mm锚固△200*200*15mm角钢,中隔墙与仰拱钢筋连接采用植筋的方式,中隔墙采用移动式模板台车。 2、编制依据 1、合同及施工组织设计; 2、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工程(二期)施工图设计第五篇区间第五册四公里站~南湖站区间第二分册区间暗挖隧道设计图(一); 3、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工程(二期)施工图设计第四篇车站第四册南湖站第二分册结构与防水第二部分车站主体结构; 4、《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5、《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隧道单洞单线开挖台架设计方案

XX轨道交通XX线XX车站、XXX车站 及区间隧道工程 单洞单线隧道开挖台架设计方案 XX轨道交通XX线XX车站、XX店车站及区间隧道工程项目部 日期:2014年8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XX站位于XX区,呈南-北向布置于XX大道东侧。车站北端为窦家花园立交桥匝道,南端为冲压厂高架桥,东西两侧均为XX星城居住区。车站南端接明挖法区间,北端接钻爆法区间。 XX站为地下13m岛式车站车站起点里程:YDK22+460.456,车站终点里程:YDK23+073.456,全长613m。其中暗挖段里程:YDK22+460.456- YDK22+477.756,长为17.3m,YDK22+506.156- YDK22+763.856,长为257.7m。 A/B型小净距隧道间距4.27m,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步序图执行,还应选择爆力、爆速较低、猛度较高的炸药,采用微震爆破开挖,严格控制爆破速度,控制开挖进尺,同时应严格控制台阶的长度,钢架拱角需认真处理,设置锁脚锚杆进行加固。 暗挖隧道内单洞单线采用台阶法施工,工中应严格遵循上述工法施工步骤,应坚持“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成环、紧衬砌、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 车站单线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台阶法施工图见图1-1-1。 图1-1-1台阶法施工图 单线隧道丛断面施工工序图见图1-1-2

图1-2-2单线隧道丛断面施工工序图 说明: ①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后及时支护; ②各分步平行开挖,上台阶开挖高度为6m,平行施作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 ③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 ④施工过程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 ⑤上、下台阶掌子相距5~8m。 2台架结构设计 隧道开挖采用装载机拖动行走简易台车,该台车制作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刚度大、炮眼位置及方向容易控制,并且可以同时满足30台以上YT-28风动凿岩机同时作业。 主要组成部分:工字钢门架、侧翼、底纵梁、钢筋网片、伸缩钢管、风水管道系统、牵引钢丝绳等组成。如下图: (1)工字钢门架 门架采16工字钢作立柱, 16工字钢作纵梁, 16工字钢作横梁,采用16工字钢作斜撑。 (2)侧翼 由0.55m长的三根16工字钢作为2架、再配以斜撑。

单洞双线隧道中隔墙施工方案

单洞双线隧道中隔墙施工方案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2 编制依据及原则 (3) 2.1编制依据 (3) 2.2编制原则 (4) 3 施工总体筹划 (4) 3.1施工组织设计 (4) 3.2主要人力资源配置 (7) 3.3机械设备资源配置 (7) 3.4主要工程量统计 (7) 4 主要施工方法 (8) 4.1脚手架工程施工 (8) 4.1.1 搭设顺序 (8) 4.1.2 构件材料 (8) 4.1.3 脚手板 (9) 4.1.4 纵向水平杆 (9) 4.1.5 横向水平杆 (10) 4.1.6 立杆 (10) 4.1.7 剪刀撑 (10) 4.1.8 其他事项 (11) 4.1.9 附图 (11) 4.2钢筋工程施工 (12) 4.2.1 施工准备 (12) 4.2.2 钢筋加工及绑扎 (13) 4.2.3 中隔墙剪力销的设置 (14) 4.3模板工程施工 (15) 4.4混凝土工程 (17) 5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8) 5.1质量保证措施 (18) 5.2安全保证措施 (18)

1工程概况 洞双线隧道设计起止里程右DK13+224.405~右DK13+512.654,长228.249m。二衬F3断面尺寸14.210×10.589m(宽×高),隧道二衬采用C35,P10、P12防水钢筋砼,二衬衬砌厚为600mm,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 根据设计要求及总体施工安排,单洞双线隧道中隔墙在二衬完成后施做。 图1.1 中隔墙横断面图 中隔墙全长290.345m,高度7.423m-8.125m,设计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厚度为400mm,保护层厚度均为30mm,无防水要求。钢筋主筋采用Ф22钢筋,间距200mm;分布筋Ф12,间距200;拉筋采用Ф8钢筋,400*400梅花形布置。 2编制依据及原则 2.1编制依据 1、1号线一期工程05标段招、投标文件; 2、《第五篇区间工程-第十册隧道主体结构设计施工图-第二部分隧道主体结构设计图(二)》;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隧道(1)

填空选择判断 :1隧道的主要用途有两方面:交通运输和水流通道。2山岭隧道主要采用钻爆法施工3隧道施工方法可分为明挖法和暗挖法,常用的暗挖法有钻爆法、矿山法掘进机法和盾构法。4整体式混凝土衬砌可分为直墙式和曲墙式两种形式。5洞口位置的选择上我国实践经验总结出“早进晚出”的原则。6隧道内大、小避车洞应交错设置于两侧边墙内。7新奥法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开挖、初期支护、构筑防水层、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8新奥法隧道施工的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9化学爆炸的三要素为:放热、高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10常用的起爆器有:火雷管、导火索、电雷管、导爆索、塑料导爆管等。11锚喷的原则:“先柔后刚,按需提供”的原则。12注浆方法主要包括小导管预注浆法、帷幕注浆法、径向局部注浆法、地表旋喷桩加固法等。13隧道施工常用的洞内轻型井点降水法、地表深孔井点降水法洞内水平井点降水方法。14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A量测:洞内状态观察、拱顶下沉量测、净空变形量测。选测项目—B类量测:围岩内变位、锚杆轴向力、喷混凝土层内的应力及围岩压力等。15地下连续墙也称为混凝土地下墙、连续地中墙。它是将分段施工的单元地下墙连接成连续的地下墙体,替代传统的木桩、钢桩、钢筋混凝土桩等,起挡土、承重、防水作用。16盖挖法的施工方法主要有:盖挖顺序作法、盖挖逆作法和盖挖半逆作法。17密封切削式盾构开挖盾构形式有泥水加压式盾构和土压平衡式盾构(宜郑州地区)。18松散地层隧道施工的原则: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19隧道遇到溶洞处理措施:引(引排水)、堵(堵填)、越(跨越)、绕(绕行)。20当坑道中的瓦斯浓度小于5%遇到火源时瓦斯只能在火源附近燃烧而不会爆炸,瓦斯浓度在5%—16%时,遇到火源有爆炸性,瓦斯浓度大于16%时,一般不爆炸,但遇火能平静的燃烧。21压缩空气必须具有一定的风量和风力。22空压机按动力来源一般可分为电动和内燃两种。23空压机组采用并列式布置两空压机之间的净距不小于 1.5m 24 施工供水主要考虑水质要求、水量大小、水压及供水设施等几方面问题。25通风机有轴流式和离心式在隧道施工中主要采用轴流式通风机 26隧道供电电压一般是三相四线400/280V动力机械电压标准是380V成洞地段照明用220V,工作地段照明用24—36V 27施工组织设计是组织施工的基本文件。28工地布置要尽量做到“占山不占地、占地不占田、修路又造田”29施工进度图有横道图法、垂直图法和网络图法等表现形式。30在高速铁路隧道中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包括:行车阻力、瞬变压力、微气压波、列车风等31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适用性、经济性、美观性。32隧道交通监控设施有交通检测器和环境检测器两种。 名词解释 1新奥法:把支护结构和围岩本身看做一个整体,二者共同作用达到稳定洞室的目的,大部分围岩压力是由围岩体本身承担的,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测量围岩的变形及时指导施工和设计的施工方法。2水压力法:水压力法是利用作用在管段上的巨大水压力使安装在管段前端周边上的一圈胶垫发生压缩变形,形成一个水密性相当可靠地管段接头。 3 TBM导坑超前扩挖法:开挖主洞之前先用一个TBM 快速掘进一个超前导坑,进行地质调查、排水、围岩改良等作业,而后用爆破法进行扩挖的一种施工工艺,即先用TBM开挖一个小直径洞室形成临空面,在使用钻爆发开挖。4预切槽法:使用专用的预切槽机延隧道横断面周边预先切割或钻一条有限宽度的沟槽。 简答: 1国内外隧道围岩分级考虑那几种因素? a与岩性有关的因素 b与地质构造有关的因素 c与地下水有关的因素2围岩压力分类?a松动压力 b形变压力c膨胀压力 d冲击压力3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 A时间因素 b坑道的尺寸与形状因素 c坑道的埋深因素 d支护因素 e爆破因素 f超挖回填因素4洞身衬砌结构类型哪几种? a整体式混凝土衬砌 b装配式衬砌 c喷锚衬砌d复合式衬砌5工业炸药满足那些要求?a爆炸性能良好,具有足够的爆炸威力b具有适中的敏感度,既能保证顺利方便的起爆,又能保证制造、运输、加工和使用时的安全 c接近于零氧平衡,爆炸后有毒气体生成量少d物理化学性能较稳定,保证在一定的储存期间内部变质失效e原料来源丰富,制造加工简单成本低 6锚喷支护的特点?a灵活性b及时性c密

分离式单洞隧道施工方案

XX I号隧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施工图; 2.招投标文件;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工程隧道施工规范》JTG F60-2009; 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7.《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规范》; 8.《参照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指南》; 二、工程概况 2.1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100/h; 3.车道数:双向六车道; 4.隧道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净宽:0.75+0.75+3×3.75+1.00+1.00=14.75m 建筑限界净高:5.0m 5.设计荷载:公路-I级 2.2地形、地貌 1. XX 隧道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属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所辖。隧道横穿山体,进口端位于东风镇麦壤村短冲组山间冲沟一侧,隧道出口端

位于偏坡乡新寨组斜披地带,纵坡均较陡(纵坡坡度>30度)。施工便道长600m,隧道左洞起于ZK128+270止于ZK130+407全长2137m,右洞起于YK128+260止于YK130+405全长2145。隧道区附近海拔1036.20~1418.1m相对高差381.9m;隧道通过段地面高程为1086.00~1412.06m之间,相对高差326.6m,隧道基岩局部裸露。地貌类型属构造侵蚀、溶蚀型低中山地貌,植被发育。隧道进出口无道路到达,交通不方便。 2.3水文、气候 场区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地表水位冲沟水,流量Q=3~5L/S,流量受大气降雨控制。 场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受北部寒潮影响较弱,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具有四季温和、雨量丰富、热量充足、日照率低、风力较弱及逆温天多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3℃,一月平均气温4.9℃,七月平均气温24.0℃,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雨量1197~1248mm,且多集中在每年5~8月,占年平均降雨量60%左右,日最大降雨量243.8mm。年平均日照时数1277.74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无霜期261天。全年均风速2.2m/s,全年静风频率为24%,50年一遇最大风速21.9m/s。 场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最低气温-6℃,最高气温32℃,最冷月均温4.6℃,无霜期283天。温和舒适,阳光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龙里气候的主要特征。 2.4工程地质条件

分离式单洞隧道施工方案

分离式单洞隧道施工方案

XX I号隧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施工图; 2.招投标文件;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工程隧道施工规范》JTG F60-2009; 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7.《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规范》; 8.《参照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指南》; 二、工程概况 2.1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100/h; 3.车道数:双向六车道; 4.隧道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净宽:0.75+0.75+3×3.75+1.00+1.00=14.75m 建筑限界净高:5.0m 5.设计荷载:公路-I级 2.2地形、地貌 1. XX 隧道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属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所辖。隧道横穿山体,进口端位于东风镇麦壤村短冲组山间冲沟一侧,隧道出口端

位于偏坡乡新寨组斜披地带,纵坡均较陡(纵坡坡度>30度)。施工便道长600m,隧道左洞起于ZK128+270止于ZK130+407全长2137m,右洞起于YK128+260止于YK130+405全长2145。隧道区附近海拔1036.20~1418.1m相对高差381.9m;隧道通过段地面高程为1086.00~1412.06m之间,相对高差326.6m,隧道基岩局部裸露。地貌类型属构造侵蚀、溶蚀型低中山地貌,植被发育。隧道进出口无道路到达,交通不方便。 2.3水文、气候 场区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地表水位冲沟水,流量Q=3~5L/S,流量受大气降雨控制。 场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受北部寒潮影响较弱,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具有四季温和、雨量丰富、热量充足、日照率低、风力较弱及逆温天多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3℃,一月平均气温4.9℃,七月平均气温24.0℃,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雨量1197~1248mm,且多集中在每年5~8月,占年平均降雨量60%左右,日最大降雨量243.8mm。年平均日照时数1277.74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无霜期261天。全年均风速2.2m/s,全年静风频率为24%,50年一遇最大风速21.9m/s。 场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最低气温-6℃,最高气温32℃,最冷月均温4.6℃,无霜期283天。温和舒适,阳光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龙里气候的主要特征。 2.4工程地质条件

单线铁路隧道出洞方案

单线铁路隧道出洞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XXXX项目经理部二工区 二O一六年六月

目录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2工程概况 (1) 2.2 工程简介 (1) 2.3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2) 3施工计划 (2) 3.1 施工进度计划 (2) 3.2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2) 4测量及监控量测方案 (3) 4.1 测量控制方案 (3) 4.2 测量人员组成 (3) 4.3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4) 4.4 测量任务 (4) 5贯通施工总体方案 (4) 6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5) 6.1 出口洞顶截水天沟施工 (5) 6.2 出口明洞开挖 (6) 6.3 出口边坡、仰坡开挖支护 (7) 6.4 导向墙施工 (8) 6.5 开挖施工方案 (8) 6.6 超前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10) 6.7洞口段边仰坡防护措施 (18) 6.8洞口边仰坡坡顶绿化设计 (19) 6.9 洞口危岩落实防护 (19) 6.10 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19) 7应急预案 (20) 8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1)

9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22) 10 文明施工措施 (23) 11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24)

单线铁路隧道出洞方案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XXXX施工图》图纸;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3.1-2010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1 24号 (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6)《中空锚杆技术条件》 TB/T 3209-2008 (7)《钢筋混凝土用钢》 GB 1499 (8)地堪资料、现场踏勘收集的资料; (9)关于工程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 1.2编制原则 ⑴保证重点、统筹安排,确保工期的严肃性。施工组织安排尽可能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持均衡生产。 ⑵科学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全面提高机械化程度,充分发挥设备配置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施工进度。 ⑶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实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以一流的管理创优质名牌,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⑷科学布置现场,合理安排工序,注意环境保护,推行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⑸合理投入,控制成本,节约用地,节约投资。 2工程概况 2.2工程简介 XX隧道位于XXX境内,起讫里程DK1573+470~DK1573+569,建筑长度及长度为99米,单洞单线隧道,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设人字坡,坡度及坡段长依次为:-4.1‰(30m)、5.6‰(69m),最大埋深28m。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为30~35m,邱坡自然坡度25°~35°,地表植被茂盛,主要为松树、杉树及灌木。隧道进口位于柏油马路县道,前面有两座居民楼,县道边有电缆通过,交通便利,施工场地开阔,出口段有

带平导双线隧道通风方案

目录 1 编制原则、依据 (2) 1.1 编制原则 (2) 1.2 编制依据 (2) 2 工程简介 (3) 2.1工程概况 (3) 2.2 地形地貌 (3) 2.3 地震动参数 (3) 2.4 气象特征 (3) 2.5 水文地质 (4) 3 施工通风防尘 (4) 3.1隧道施工主要污染源 (4) 3.2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5) 3.3 隧道施工环境标准 (5) 3.4 隧道通风设计原则 (6) 3.5 施工通风计算原则 (7) 3.6 施工通风计算过程 (7) 3.7 本隧道通风方案 (9) 4 隧道施工通风注意事项 (12) 4.1 施工通风管理 (12) 4.2 对施工的要求 (13) 4.3 其它措施 (14) 5 强化通风与劳动安全环境管理 (15)

1 编制原则、依据 1.1 编制原则 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 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充分应用“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遵循标准化管理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1.2 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 (2)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技术规程等; (3)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资料、纪要; (4)经批准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5)某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现场详细的施工技术调查资料; (7)我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隧道简答题答案

3、简答题-2 (1)隧道的定义及分类 答: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按照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分类:分为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按照隧道的长度分类:分为短隧道(L≤500m)、中长隧道(500<L<1000m)、长隧道(1000≤L≤3000m)和特长隧道(L>3000m)。按照横断面积的大小划分标准分类:分为极小断面隧道(2~3㎡)、小断面隧道(3~10㎡)、中等断面隧道(10~50㎡)、大断面隧道(50~100㎡)和特大断面隧道(大于100㎡)。按照隧道埋置的深度分类:分为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 (2)选择越岭隧道位置时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垭口位置的选定:从地形上考虑,隧道宜选在山体比较狭隘的鞍部即口附近的底部通过,因为垭口处的山体相对较薄,隧道的穿越长度较短,有利于降低工程投资,但地质条件对垭口位置影响也较大,应优先选择地质相对较好的口。(2)隧道高程的确定: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和运营效率等要素对隧道进行比选,给出最佳方案。 (3)河谷隧道位置选择的注意要点是? 答:宁里勿外。河谷线上,隧道位置稍向内靠为好。 (4)简述在褶曲地段(向斜、背斜)布置隧道时,隧道结构的受力情况 答:隧道穿过褶曲构造时,选在背斜中要比向斜有利。如果恰在褶曲的两翼,将受到偏侧压力,结构需加强。 (5)确定隧道洞口位置时主要原则及其目的 答:原则:1、隧道洞口设置必须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2、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3、洞口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洞口;4、设置不应破坏自然环境,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5、隧道洞口设置后的边仰坡要保证围岩稳定和运输安全;6、隧道洞口设置必须做好排水系统边仰坡及路堑的水不得流入隧道。7、洞口线路宜与等高线正交。目的:为了施工及运营的安全。 (6)隧道衬砌断面初步拟定需考虑的因素 答:内轮廓(符合隧道建筑界限)、结构曲线(尽可能的符合荷载作用下的压力线)和界面厚度(具有足够的强度)。 (7)简要比较单洞双线隧道方案和双洞单线方案 答:两座单线隧道方案和一座双线隧道方案的比较,这主要是针对铁路复线隧道而言双线隧道(优点:隧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宽度小,选线时易于安排布置,总的洞室段面开挖面积较小,开挖跨度较大,工作面较宽散,利于作业,施工通风环境较好,维修养护较方便;缺点:断面跨度大,所受围岩压力也就大,不利于围岩的稳定,对支护的要求较高,列车活塞风效应差,因而运营通风效果受到影响)单线隧道(优缺点:正好相反) (8)公路隧道衬砌的主要方式及适用性 答:1)整体式混凝土衬砌:是指就地灌注混凝土衬砌,也称模筑混凝土衬砌。其工艺流程为,先立模,再灌注,然后养生、最后拆模。模筑衬砌的特点是:对

单线特长隧道无砟轨道快速施工技术

单线特长隧道无砟轨道快 速施工技术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单线特长隧道无砟轨道快速施工技术 钱富林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顺义101300) 摘要本文以全长的双洞单线关角隧道施工为背景,从无砟轨道分段施工组织、物流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成功的解决了施工中受断面空间不足、物流管理难度大及难于形成流水性作业等的影响,同时总结形成了工具轨法与轨排法相结合的工具轨排架法,自主研发了吊运一体机及组合式轨道调节器等设备,在关角施工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类似工程无砟轨道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单线特长隧道;无砟轨道;工具轨;排架法;吊运一体机;轨道调节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1文章编号 TherapidconstructiontechniqueofSinglelineextra- longtunnel?Ballastlesstrackengineering Qianfulin (TheFirstCompanyoftheChinaRailways16thBureauGroupCo.,LTd.,Beijing,101300) Abstract BasedontheconstructionofthetotallengthofkmofdoubletsGuanJiao?tunnel,thistextpayattentionto Segmentalconstruc tionorganization,logisticsmanagementandsoon,successfullytackletheproblemssuchasthe narrowspacesection,thedifficultyoft he logisticsmanagement,,cametotheconclusioncombiningtool-trackmethodswithrailrowmethod,toformtool-rail- rowmethod,self-developedcrane- carrymachineandwassuccessfullyusedinGuanJiaoconstructionpractice,hasobtainedthegoodeffect,cangiveothersimilarproject sanuseful reference. Key?words singlelineextra-longtunnel,ballastlesstrack,tool-track,railrow,crane-carrymachine,trackadjustmentmachine 1工程概况 1新建关角隧道位于既有铁路天棚至察汗诺车站之间,全长,设计为两座平行的单线隧道,设计时速160km/h,线间距40m,均位于直线段上;隧道进口段为8‰的上坡,在岭脊变坡后以‰的坡度连续下坡。无砟轨道扣件采用WJ-8型弹性分开式扣件,轨枕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 进口标段无砟轨道单线长(双线),由正洞进口及7座辅助斜井(5座斜井在1000m以上,最长斜井2808m)展开施工,斜井一般断面净宽,间隔200m设置20m长错车道(断面净宽);正洞两侧水沟间宽度(见图1),I、II线每间隔420m设置一条一般横通道,断面净宽,每座斜井对应一条施工横通道,断面净宽。 图1正洞断面图 2施工难点及方案 施工难点 收稿日期:2015年3月24日 基金项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08G030-E)

大断面单洞双线变双洞单线隧道施工工法(新)

大断面单洞双线变双洞单线隧道施工工法 中铁十二局三公司石太客运专线Z1标 王志强李有生张自强 1、前言 由于客运专线的时速达到250km/h、300km/h和350km/h,所以对隧道的要求就更加严格。首先隧道的净空要符合空气动力学,线路的设计要能达到火车的时速,这就要求线路上曲线的半径要满足速度上的要求,因此就会出现隧道的开挖断面面积大。而小净距隧道双洞的中间岩柱宽度介于连拱隧道和分离隧道之间,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隧址区为山岭重丘区,受地形的限制路线分幅展线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小净距隧道显示出了优势,与分离式隧道型式相比,隧道两端接线的长度大大缩短,与双连拱隧道相比,简化了施工工序,节约了工程工期和造价。本工法生成背景是2005年上场的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Z1标段的南梁隧道单洞双线变双洞单线的段落。 南梁隧道全长11.526公里。其中双线5.795公里,单线5.731公里(双延米)。其中在单洞双线变双洞单线的过渡段包括480米长的双线喇叭口大跨隧道及250米长的双洞单线小净距隧道。 2、工法特点 2.1 解决了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断面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的开挖及二次衬砌施工。 2.2 解决了小净距隧道的开挖施工。 3、适用范围 3.1开挖断面面积大于120m2,且断面在不断变化的隧道。 3.2并行双洞隧道净距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且开挖断面宽度小于13m。 4、工艺原理 4.1 隧道断面在不断地变化,可以看做是喇叭口形式。开挖时断面逐渐变大,其

开挖时的光爆效果会很差,超欠挖难以控制;在二次衬砌施工时,由于断面是流线型的,所以就不能使用整体式液压台车,只有用钢拱架加小模板来施工二次衬砌,每施工一米衬砌就要加工一榀钢拱架,而且得重新安装小模板,这样即浪费时间又浪费钢材。我们只有改变了隧道的断面变化形式,才能在源头上改进其施工工艺。见图4.1-1单洞变双洞流线型渐变平面示意图。 图4.1-1 单洞变双洞流线型渐变平面示意图 4.2小净距双洞隧道施工的难点、重点是控制爆破作业,必须确保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减小两隧道之间由于净距较小引起的围岩变形、爆破震动等不利因素。小净距双洞隧道施工的关键是中间岩柱的加固和稳定,由于围岩自稳性和支护结构的受力较一般隧道复杂,必须充分利用隧道围岩的自承、自稳能力,通过围岩加固措施使隧道修建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见图4.2-1 小净距隧道照片。 图4.2-1 小净距隧道照片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铁路单洞双线)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0.. . 1.1 隧道概况....................................................................... 0.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0... 1.2.1 工程地质 0... 1.2.2 水文地质 0... 第二章隧道深浅埋判定及围岩压力的计算................................................. 1.. 2.1 深浅埋隧道的判定原则 1... 2.2 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 1... 2.3 W级围岩计算................................................................... 2.. 2.3.1 W级围岩深浅埋的判定........................................................ 2. 2.3.2 W级围岩压力的计算.......................................................... 3. 2.4 V级围岩的计算.................................................................. 3. 2.4.1 V级围岩深浅埋判定.......................................................... 3. 2.4.2 V级围岩压力的计算......................................................... 3. 第三章衬砌内力计算与检算.......................................................... 4... 3.1 Ansys的加载求解过程............................................................ 4.. 3.2 衬砌结构强度检算原理 4... 3.3 IV 级围岩衬砌内力计算与强度检算................................................ 5.. 3.4 V 级围岩衬砌内力计算与强度检算................................................. 8.. 第四章衬砌截面配筋计算..................................................................................... 1..8 . 4.1 截面配筋原理 1..8.

单洞双线铁路隧道隧底引排水施工技术

单洞双线铁路隧道隧底引排水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5-09-01T14:02:12.1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期供稿作者:金明标 [导读]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隧道防水等级要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即衬砌结构不允许渗水,表面无湿渍。 金明标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近年来,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单洞双线隧道洞内的防排水整治一直是施工单位十分头疼的事情。在前期施工中对防排水规范施工重视不足,未对防排水设计进行深层次研究,导致隧道后期交验后不同程度存在边墙渗漏水、拱顶滴水、底板翻浆、仰拱上浮等病害。严重影响了动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局部渗漏水严重地段行驶过程中不得不减速通过。本文根据单洞双线铁路隧道的施工现场经验来探讨隧底引排水的新型施工技术。 关键词:单洞双线;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水压力;施工缝 随着铁路交通网规模的扩大,铁路建设条件和结构形式日益复杂,铁路隧道工程数量也日益增长。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突泥、铁路隧洞衬砌变形及渗漏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隧道结构、设备正常使用及行车安全。因此,铁路隧洞防排水施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提高隧洞防水工程质量,使铁路隧道达到不渗不漏,是目前铁路施工企业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结合赣龙复线铁路这一工程实例,探讨隧底引排水的新型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赣龙复线铁路起于江西省赣州市,止于福建省龙岩市,全长249 公里,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200 公里/小时。主要的防排水设计为:隧道中线处设置矩形+盖板形式的中心排水沟。隧道两侧分别设置侧沟排水沟,拱墙内部初期支护表面设置纵向排水盲管和环向排水盲管,并覆盖土工布和EVB 防水板,所有盲管利用硬质PVC 管从边墙接出直接引至侧沟。 各施工缝处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填充混凝土内设置横向PVC 排水管将侧沟水流引入中心排水沟,顺隧道纵坡引出至洞外。 2 隧道防排水施工原则隧道衬砌防排水主要按照“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其中“防”主要利用防水板、止水带和衬砌混凝土自身;“排”主要利用各种盲管和各种排水沟;“堵”主要利用超前注浆、径向注浆等;“截”主要利用人为技术将水源点提前引出,防止进一步造成损害。 笔者认为,隧道施工中各阶段的防排水施工原则不一样,其中开挖支护过程中主要以“堵和截”为主,拱墙衬砌时主要以“防和排”为主,隧底施工时不能“堵”,只能以“排”为主。 隧道防水等级要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即衬砌结构不允许渗水,表面无湿渍。以衬砌结构自防水为主体,以防水层防水、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辅以注浆防水,满足结构设计和使用要求。 3 隧底防排水系统情况 3.1 设计要求仰拱一次性开挖长度不得大于3m。仰拱施工前,应将隧底虚渣、杂物、泥浆、积水等清除干净,并用高压风将隧底吹洗干净,超挖应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填充混凝土应在仰拱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仰拱采用防干扰作业栈桥等架空设施施工,仰拱拱座与墙基同时浇筑。施工缝之间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包括环向和纵向。 3.2 施工情况相关规范只对仰拱开挖一次性长度不得大于3m 有要求。实际施工中仰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一般为6m,填充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长度一般为6m或9m。仰拱混凝土中安装环向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墙基纵向施工缝安设纵向止水带和接茬钢筋。 3.3 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仰拱施工缝与填充混凝土施工缝在同一位置,与拱墙二次衬砌施工缝不在同一位置;(2)仰拱施工缝与填充混凝土施工缝不在同一位置,与拱墙二次衬砌施工缝不在同一位置;(3)隧底清理程度最多只能达到80%左右;(4)隧底无论如何清理,隧底与基岩接触面之间水流始终具有流动性,无法完全隔绝。 4 隧底常规防排水引起的水压变化4.1、隧底水源被仰拱混凝土、填充混凝土、止水带完全隔绝,只能通过水位线上升进入边墙盲沟排出,从而使得隧底水位线高于仰拱填充面(盲沟高度大于填充面高度)。 4.2、若仰拱施工缝与填充混凝土施工缝不在同一位置,且止水带安装效果良好,会引起隧底水压增大,隧底水流速度增大,形成“暗流”。当隧底水压力大于混凝土自身重量时,仰拱及填充混凝土将会上浮,造成病害。 4.3、若仰拱施工缝与填充混凝土施工缝在同一位置,止水带安装效果较差或破损,隧底水流因水压力增大从施工缝流出。最终导致填充面施工缝渗水或翻浆冒泥,造成病害。 5 降低隧底水压力的施工方法无论是在铁路隧道施工还是运营过程中,隧道结构都时刻处于地下水的包围之中,地下水水压变化会导致隧道衬砌变形、渗漏水现象等问题的出现,影响铁路隧道施工质量。一般来说,地下水位越高,所产生的危害越大。因此有效降低隧底水压力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5.1、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进行防排水施工,保证所有沟、管通畅无阻。 5.2、取消仰拱混凝土中环向中埋式止水带,填充混凝土施工缝处每环增设一道软式透水盲管,例如Φ110 可维护排水滤管,利用5~10mm 碎石回填一层,再浇筑高等级混凝土与填充面平齐,防止浆液渗漏堵塞盲管。 5.3、填充施工缝安设的排水滤管一端与中心排水沟连通,另外一端距水沟电缆槽10cm 处采用90°角PVC 接头接出,高度略低于填充面,可以将填充面积水引排至中心排水沟。 5.4、进行中心水沟施工时,首先在底部利用YT-28 钻机进行钻孔,钻孔深度一般为1.5m 左右,钻孔倾斜角度为30°,顺隧道纵坡。钻孔直径不小于5cm,间距1.5*2m,梅花形布置。 5.5、钻孔完毕后,中心水沟底部浇筑C3 无砂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配合比为310:1490:74(水泥:碎石:水)。 6 应用实例效果该种施工方法在赣龙复线铁路新考塘隧道实际应用,隧道全长2503m,填充面共计开槽250 道,减少仰拱环向止水带安装3500m。施工完成后,对整个仰拱填充施工缝及填充面进行跟踪检查,未发现隧底施工缝渗水现象,完全杜绝了因隧底施工缝渗水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