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轶闻趣事五则

轶闻趣事五则

轶闻趣事五则
轶闻趣事五则

轶闻趣事五则(定稿)

【傅华明徐高祥】

一.牛栏坡的来历

明通陈垭村有个地方叫牛栏坡。顾名思义,许多人以为此处得名一定是它之前曾经是“牛栏”的缘故。其实不然,“牛栏”最准确的解读是“牛难”。言到此,不得不说一段凄美的故事——清同治年间的某一天,该地唐、曹二姓合住的一处院子,有一家人准备宰杀一头母牛。说来奇怪,当人们把这头看似衰老的母牛从圈里牵出的时候,它本能地意识到人们对它不怀好意,猛然挣脱束缚它的绳索,四蹄生风满坡奔跑,院子的人全数出动追赶,前追后堵,左阻右拦,起先总是拿它不住。但经过几个时辰的轮番追逐,母牛寡不敌众筋疲力尽终于落到众人的包围之中。

这时,出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母牛流着眼泪四脚下跪向众人作求情状,不时还向牛圈方向回望。一老者似乎看懂了牛的心思,对大家说:“牛和人一样,灵物啊!伤心到这个程度,这牛一定是舍不得它的崽儿啊,不信你们躲开,看看它到底会有什么动静?”众人会意,表面散去,暗中却在观察。果然,那牛起身径直回到牛圈,第一个动作就是呼应小牛吸奶,尽管母牛体弱奶薄,小牛照样吸得津津有

味,母子依依不舍之情,使大家共生爱怜,感动不已,于是决定不再杀牛。

就因为该地有“母牛落难”的故事,于是顺理成章地改地名为“牛难坡”。后来才雅化为牛栏坡。

从此,当地定下规矩,任何情况下不得宰杀母牛。爱牛敬牛之风,自此日盛。陈垭村自今一直保留着这样的习俗(其实也是城口多数地方的习俗):过年过节或春耕大忙用牛之时,东家必以豆腐、鸡蛋、热酒等物饲喂。此举一是让牛更有力气,二是对牛表示慰问。

二.熊板凳垭口

在明通平安村与周溪乡交界处,有一个地方叫熊板凳垭口。这个怪怪的地名是怎么得来的?其中就有一段很滑稽的故事。

清朝光绪年间,这垭口开着一家幺店子。那时的明通周溪地面,到处都是原始森林。山场绵厚,林木幽深。熊鹿虎豹不时出入其间。有年冬天,山里窜出一头大黑熊,到山外觅食,路过垭口幺店子时,见地坝的劈柴边有一堆萝卜。黑熊大喜,于是就心安理得地坐在这节劈柴的上面,抓起柴边的萝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事情坏就坏在这一节劈柴上。

原来,这是一节粗壮结实、又绵又硬的“九把香”木柴,头天店主人劈柴时,楔进木柴中的斧头被木质卡死,怎么也退不出来,以致将斧头的木把拉断,那斧头还是卡在木柴中。店主人一时无法弄好它,只好任其露放室外。

这木柴被斧头楔着,木柴的后段就张开一条“V”字型的缝隙来。自作聪明的黑熊于是把这劈柴当成板凳坐将起来。偏偏这黑熊又选择了一个遭罪的坐姿,它是骑着劈柴的缝隙盘腿而坐,黑熊的睾丸就正好落在劈柴的缝隙里。坏就坏在这黑熊很不安分,一边吃,一边还摇晃着木柴享受愉快。说时迟,那时快,不知是斧头卡得太久产生松动,还是黑熊摇晃劈柴致使楔部反弹,随着斧头的退出,那裂开的木柴像两块有力的弹簧迅速闭合拢来,把黑熊的睾丸死死地夹在其中,一点也动弹不得。无论黑熊怎样抓扯嚎叫,终究无法脱身。

结果怎样可想而知,幺店子的主人轻轻松松、毫不费力地收获了一头黑熊。这可是明通地面上人人尽知的一则趣闻。

因为幺店子垭口出了“黑熊把劈柴当板凳坐”这段故事,从此,人们便把幺店子垭口叫作熊板凳垭口。

三。哑巴“报警”

民国26年(1937年)6月19日,明通白台村江二湾遭遇特大暴雨发生泥石流(当地叫垮山),造成6户人家25人遇难的惨剧。这事在《城口县志》上都有记载。但是,这次灾难江二湾也有3户人家躲过劫难,侥幸生还。这事说来非常奇怪,得以生还的村民竟是听了一位曾姓哑巴(俗称寡子)的“报警”而脱离险境的。

哑巴是村民曾玉恒的儿子,大家都叫他曾寡子,时年15岁,暴雨当天,他的表现十分反常,这个平时只能“阿阿、哇哇、嘿嘿”发声的小伙子当时突然能够开口说话了。而且说得明明白白。他很慌张很急促很大声地对院子的人吼道:“快跑快跑,要垮山了!快跑快跑,要垮山了!。。。”听到他喊叫的人既惊奇又诧异,觉得这事太神了。当地人比较迷信,认为寡子都说话了,一定是老天在给他们报信,大难临头,得赶快逃命。。。听到曾寡子“报警”的曾玉恒、李兴仁、李兴知3家16口人,因及时逃避而悉数获救。而没有听到“报警”的危家院子危举能等6户人家,则全数遇难。

事后曾家人说,寡子的听力超出常人,特别灵。绣花针落地他都知道;山中放牧,走失在深涧密林中的牛儿,很多大人都寻不到踪迹,但他却能听到牛儿远处啃草的声音,从而顺利地找到它。曾寡子能“报警”,一定是山体移动之前的种种迹象、种种声响,最先被他的听觉所感知。至于哑了15年的寡子为什么突然能说话,这事只能让医学界去解释。

四。明通大力士

城口因其山高坡陡、道路崎岖等自然条件的艰险,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力量付出犹为巨大。农耕时代的“力气”二字,成了山里人评判你有无本事的首选。这种靠力气吃饭的独特地域,催生了许多的城口大力士。

上世纪五十年代,万县地区召开运动会,由体育工作者李大吉带领城口代表队赴万州参加比赛。遗憾的是,城口队的田径球类都师出无名,毫无斩获。但在拔河这一项,城口队却出尽了风头,九县一市都不是城口的对手,城口因此得了冠军。原来,城口精挑细选的拔河队员,都是生产第一线的力气汉子,是从搬运工、“船二娃”、五匠艺人、盐厂工人等力气堆子中选出来的。其中,前河、燕子河的船工以及明通盐厂的工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人们据此得出结论:明通出大力士。

关于明通大力士的话题,要一一点出,那是说来话长的事情。下面仅举3个人的例子:

1.五百斤的瞿背老二

民国末年和解放初五十年代,说起给明通盐厂当搬运工的瞿背老二,老一代的城口人几乎都熟知他“五百斤”的故事。那时,正当壮年的瞿背老二是专门给城口的生产部门搬运大件货物的。这位身高只有1米64,脚粗如柱,体重150斤的“矮脚虎”,却有惊人的力气。

能独自一人扛起近六百斤的打渔船。印刷厂四百多斤重的四开机,他可以举放自如地搬进搬出。当时,明通盐厂大大小小熬盐的“熬子锅”,轻则两三百斤,重则四百多斤,都是从云阳、开县等地运回,路程几百里,敢独自一人承运此货的,就只有瞿背老二。其他的人,只能两人合力抬回。因此,明通盐厂的“熬子锅”,很多都是瞿背老二运回的。当然,有如此力气的人,食量也不简单。他一餐可吃三斤大米的干饭;一斤面条加十根麻花,是他的早餐。他工作的年代正是生活很艰苦的年代,不可能天天吃到米饭、面条这样的好东西。所以说,多数时候他享受的食品都很粗糙,用二号鼎罐(俗称二罐)煮10斤多刨过皮的洋芋,再舂十来个辣椒加几瓣大蒜,是瞿背老二的家常便饭。

附带说一句,这瞿背老二的真实名字,我们访问了许多中老年人,都不能说出。因为大家都把他叫“瞿背老二”,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认此为“正宗”了。据说他在领取力资的时候,领款人一栏的签字,也是“瞿背老二”四个字。

2. 石文中力敌四汉

在明通金子山下的龙泉村,有一位虎背腰圆的壮汉叫石文中。石文中以力气大出名,还是1970年至1972年修襄渝铁路的事。那时的石文中30多岁,年少气盛。时常与工友赌气竟力。重千斤的桥基石,本该由8个人架杠合抬,石文中赌劲说,“用不了这么多人,只要大杠得力,我一个人抬一头,你们四个人合抬一头,照样抬得走。”众人不服气,只好一试,果然抬了起来,而且顺顺当当一肩抬拢200米

外的桥基工地。自此,石文中“力敌四汉”的美名便在铁路工地上传开了。平时劳动中,那种重三四百斤且无定型的石头,不便架抬,于是只好找石文中一对一解决它。因此,在襄渝铁路城口段工地上,石文中当仁不让地成了啃力气活的第一硬汉。

力气是力气,可在吃东西这一环,石文中的肚量也令人叫绝。有次与朋友打赌,8个人一桌的饭(每人半斤,由4斤米煮成)菜(一盘回锅肉、两盘洋芋片),他竟然一个人吃个精光,在场的看客们个个大惊失色。平时在家吃饭,不吃个四五碗绝不放筷子。煮熟的刀头肉,他一口气可以吃上3斤多。

3. 沈来华绵劲过人

明通高峰大队(今大塘村)农民沈来华,是活到88岁去世的乡间大力士。要说沈来华的力气大,用城口话说就是他的绵劲大(耐力好)。背挑百斤以上的重物,一般力气的人每走一里路总要歇一两次气,可他沈来华挑两百多斤的盐巴,可以不歇气连走十里路。

这是当地人都知道的一个笑话:沈来华45岁那年,有一次背5斗包谷(约两百来斤)路过一段坡地,恰好内急,沈不愿放下重物然后再解决问题,而是背着重物就地蹲下“大解”,事毕之后连人带物伸腿提裤竟顺顺当当地站了起来,接着继续前行。。。。大家试想,身负重物完成这种高难度的“作业”,需要多么大的韧劲和控制力啊!

在平时的劳动中,他的生产工具也与众不同。别人的弯刀重量一般只有一斤多,他的弯刀偏偏是两斤多;别人的羊角锄只有三四斤,他用的羊角锄重达六斤半。他当过解(解读改)匠,别的解匠一天只能解一团板子,他可以解两团。因此,要与沈来华搭档解木料,必须是力量和技巧都冒尖的角色。能力平平的解匠,与他扣不起手。

五。天灯梁与幺磨坪地名的来历

天灯梁(亦作天登梁),是明通高峰村与鸡鸣乡交界的一座山梁。它最早的名字叫天字梁。天灯梁北面有一块小平地叫幺磨坪,其实它原来叫李家坪。关于这两处地名的变故,说来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

清朝光绪年间,天字梁下的李家坪住着一家姓李的殷实户。说他殷实,其实也就是吃穿不愁,有猪有羊有粮仓有磨房而已。可他那点生活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吃的,是包谷洋芋红苕三大坨。穿的,是土染房捞出的粗麻布,脚上还是套的麻耳子草鞋。住的,是长三间的茅草房子。这殷实户李东家也出过远门,看见人家城里的乡绅河边的财主,那吃的白米饭穿的绸缎衣住的大瓦房,与自己完全不是一个气象。他总觉得土掉渣的李家人见不得世面,李家坪也不是个住人的地方。正愁苦间,恰好来了个看风水的阴阳先生。李东家恭恭敬敬地把他请到屋里,求他给看看地形,说说命相。

这阴阳先生房前屋后传了一圈,又把房子对面的山势看了一阵,回到屋里对李家人说:“你这地方只是个生存之地,不是发迹之地。因你

的出路被对面的大山压住了,你只能做一个衣食百姓。”

听到这一层,李东家很不甘心,急忙问阴阳先生有无托解之法。阴阳先生沉吟了片刻,然后以很不情愿的口气说道:“解法倒是有,只是让你如愿了,我却要遭罪。”

李东家继续问道:“那到底是个啥子解法?为啥我如愿了,你却要遭罪?”

阴阳先生说:“你这坪外山下有一处好地方,山势依顺龙脉,水土福荫子孙,屋基向阳,方位吉利,是个风水宝地,住此自然大运大发。之前,我曾给山下另一起要求搬家的人户也总成(介绍)过这个地方。对方说,先生既总成了我,那就万万不可再成全其他人了。我当他面发过誓,若将此地总成第二家,会遭瞎眼睛的报应。”

李东家说:“既然先生已总成了人家,又发了毒誓,为啥又向我来推荐?”

阴阳先生说:“你有所不知,我原来总成的那家人,也合当命酷,为筹集建房资金,他父子二人到外地做生意,不幸在陕西大梁被土匪所害。那风水宝地自然就空下来了。所以我才总成你李家啊!”

李东家说:“那地方好是好,若我搬去住了,先生却要受罪,我怎忍得下心?”

阴阳先生说:“我已经对你说了实话,你搬与不搬,我都是违悖誓言的人了。至于老天会怎样惩罚我,那是命里的定数。”

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李东家深受感动。决定这个家一定要搬。他认定阴阳先生真是个舍己为人的活菩萨。在一阵千恩万谢之后,李东家对阴阳先生也作出了有情有义的承诺。即:李东家一旦搬迁新址,则将阴阳先生接到家中供养,确保衣食无忧,永远当上宾款待直至终生。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不知是阴阳先生的预言果显灵验,还是李家人勤劳致富治家有法,李东家搬进那个叫泥坑坝的新地方以后,果然一年胜似一年。数年后竟真的发了。不仅修起了徽式建筑的四合大院,而且买田置地,买马造船搞得很有阵仗。成了名副其实富甲一方的李财主。

这阴阳先生呢,李财主依言将他接到家中奉养。刚来家中时,他的眼睛还是好好的。也不知是天命使然还是暗藏了潜在的眼疾,一年之后他的双目果然失明了。头三年,李财主对阴阳先生的照顾还算不错。饮食起居尚且不说,隔三差五还有酒肉款待。可是从第四年起,李家对阴阳先生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居然把个瞎子先生弄到李家坪旧址幺坪房去推幺磨。李家人认为,阴阳先生虽是个

瞎子,但能吃能喝,身体无病,是个好劳力,让他闲着不如推磨磨面为李家作点贡献。

这里附带要说两句。李氏新居虽搬迁至泥坑坝,但李家坪老宅的地块并未放弃,依然请有长工在那里种地。因为收获了很多粮食,所以那个幺磨坪才有事干。

且说这阴阳先生有个姓方的徒弟对他很孝敬,自与师傅失散,就曾多处打听先生的下落。这一日,终于访得师傅在明通李家坪幺磨坪推磨受苦,此情此境,师徒相见时竟抱头痛哭了一场。知道李财主如此不善,徒弟问师傅可有什么报复的办法?师傅说,办法当然有,自己不便脱身,唯有请徒弟代劳了。随后便向徒弟面授机宜,徒弟连连点头,说马上照此办理。

接下来,方徒弟依师傅所言,在天字梁的一墩大石头上,用錾子打出一孔大碗粗的石孔,找来三丈长杉木杆子一根,立于石孔之上,杉木杆子顶端吊一灯笼,谓之天灯。灯笼里蜡烛点燃后,师傅便咿咿呀呀一阵作法,以此法败坏李财主家的风水,告之神界要对不义之人予以惩处。。。。作法完毕,方徒弟便接走师傅远走他乡。

我们并不相信迷信,阴阳先生的所谓作法是否起作用,今天的人与那时的人,肯定有不同的解答。但事情就有这么巧合,几年之后,李财主果然家业衰败,门庭冷落,日子一年不如一年。至今,泥坑坝

李家院的旧墙衰草、陈砖脆瓦,也许就是对这个带迷信的故事的最好注脚。

自阴阳先生在李家坪磨房推幺磨之事起,人们便称李家坪为幺磨坪。也自天字梁点天灯后,人们便把这道山梁叫天灯梁。

名人幽默趣事趣闻_范文

名人幽默趣事趣闻 本文是关于范文的名人幽默趣事趣闻,感谢您的阅读! 迪普的发言 马克·吐温和世界著名的演说家迪普在一条船上不期而遇。航行途中,他俩都接到参加船上宴会的邀请。宴会后,马克·吐温首先发言。他讲了二十分钟,妙语连珠,满场轰动。 轮到迪普讲话时,这位赫赫有名的演说家站起身说:“主席阁下,先生们,女士们!宴会前,我和马克·吐温商定,互相交换我俩的讲话。他刚才的讲话就是我的,得到你们如此热烈的欢迎,我表示衷心感谢。但我遗憾地告诉各位,我忘了他讲话的要点,他要发的言,我一个字也记不起来了。” 学识与俸禄 著名的杜瓦尔是弗朗索瓦一世的图书馆管理人。一天,有个人向他提出了个问题,他老老实实地说“我不懂”。 “可是由于您的学识,皇帝才给您俸禄的呀!”“皇帝是按我所懂的东西的多少来给我俸禄的。如果按我所不懂的东西给俸禄的话,皇帝的全部财宝也不够支付给我。” 上帝的形象 记者时常围住爱迪生,向他提出一些古怪刁钻的问题,但爱迪生都能一一作答。 一次,有人问他:“是否需要给某座修建中的教堂安装避雷针” 爱迪生回答说:“一定要安装。因为,上帝往往是很大意的。” 记者又问:“你想像的上帝是什么样的” 爱迪生答道:“没有重量、没有质量、没有形状的东西是不可想像的。”它有什么用 一些新发现在初期不一定能马上投入实用。 一次,避雷针的发明者富兰克林邀请人们参观他的新发明。 其中一位阔太太问:“可是,它有什么用呢” 富兰克林反问道:“夫人,请问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我在蓄胡子

有个爱缠人的家伙老是缠着小仲马问:“你最近在干什么” 小仲马被缠得不耐烦了,说:“难道您没看见我在蓄络腮胡子!” 守骨头的狗 一位艺术家为一位漂亮异常却十分消瘦的妇人画了一张肖像画:妇人脚下躺着一条狗。“您知道这是谁吗”一位与仲马相识的妇人问他。 “这个吗”仲马端详着画说:“这是一条守着一堆骨头的狗。” 婴儿的将来 有人向瑞士大教育家彼斯塔洛齐提出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能不能从襁褓中就看出,小孩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彼斯塔洛齐很干脆地答道:“这很简单!如果襁褓中是个小姑娘,长大一定是个妇女;如果是个小男孩,长大后就是个男人。” 医生的忠告 一个病人问名医波特金:“大夫,请告诉我,做什么样的练习对减肥最有效”“转动头部。先从右至左,然后从左至右。”波特金回答。 “什么时候做呢” “当别人款待您的时候。” 我是不起来了 拳击运动员被对方击倒后,裁判便开始“数秒”,如从“一”数到“八”还站不起来,就判其失败。 有人问苏格兰籍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琼·瓦特:“你愿意写什么样的墓志铭” 琼·瓦特答道:“这样写:‘你爱数多少就数多少吧!反正这次我是不起来了。’”如此政治家 有人问邱吉尔:“做个政治家要有什么条件” 邱吉尔说:“政治家要能预言明日、下月、来年及将来发生的一些事情。” 那个人又问:“假如到时候预言的事没有实现,那怎么办” 邱吉尔说:“那要再说出一个理由来。” 否定的理由 印度前总理拉迪夫·甘地常公开改变自己的观点。他的一位助手曾问他:“你上星期刚说过的话,怎么这个星期就如此轻易地予以否定呢”

趣味数学小故事50字

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起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么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 老4说话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来,终于+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你知道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想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 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 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假设篱笆有无限长,认为围起半个地球总够大了。 数学家好好嘲笑了他们一番。 他用很少的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外面。"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质数:

中外名人读书趣事

中外名人读书趣事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刺股悬梁”

诗人的奇闻趣事

苏东坡诗风豪迈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有一天晚上,黄庭坚与苏东坡饭后闲步,但见暮蔼沉金,水天一色,渔歌唱和,悠扬悦耳。于是出对道; 晓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东坡稍加思索,便对道: 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 上下句均妙在以曲牌名《满江红》、《普天乐》入对,甚为自然。 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三光日月星; 苏东坡一听,倒也吓了一跳。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就在《诗经》里找到了答案。他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 这下联对得真妙。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他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 苏东坡与其妹苏小妹均为当时的著名才子、才女。某年中秋夜,兄妹二人在花园饮酒赏月。下洒菜中有一碟切开的咸鸭蛋,苏小妹便指着咸蛋出一上联,要哥哥对下联: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 此联用词形象典雅,有一定难度。因一时无恰当物品可对,苏东坡一时为难。此时正巧侍女端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剖开一个,下联应手而得: 打破罐一只,中藏玛瑙珍珠。 兄妹正笑谈间,一侍女在一旁手持一只玉笛,吹奏乐曲助兴。于是苏东坡出一上联要小妹对下联: “水仙子”鬓挥“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东坡话声未落,一侍女怕打扰兄妹的雅兴,迈着细碎小步拿来一件夹衣,给小妹披上,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下联: “虞美人”脚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兄妹二人用拟人手法,各嵌入三个词牌名,手法精妙,风格曲雅。 相传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学士,其第三难是出句求对,共有三句。第一句云: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了个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确是“两度春秋”。东坡虽是妙才,但这上联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不过后人已代苏东坡对了出来: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东坡第二句对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地名半塘。东坡不久前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难他,东坡果然被难住了。不过,后人假托乩语,也把此句对了出来,对云:

沈从文逸闻趣事

沈从文逸闻趣事 沈从文逸闻趣事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孩童趣事 1915年,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文昌阁小学。因沈从文天性活泼好动且贪玩,常常逃学去街上看木偶戏,书包就藏放在土地庙里,有一次,他照样把书包放在土地庙,看了一整天的戏,戏看完了,别的孩子早已放学回家,他再回到土地庙里去书包,才发现书包不见了。这时他急了,但转念一想:书包不见了,也不是什么大事。第二天,他硬着头皮照样上学,刚走到校园里一株楠木树下,就遇见了他的级任老师毛先生。毛老师面带怒色,罚沈从文跪在那株楠木树下,大声责问沈从文昨天到哪里去了。沈从文知道隐瞒不住,干脆回答:“看戏去了。”毛老师

见沈从文贪玩逃学还如此理直气壮,便狠狠地批评说:“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大约跪了半个小时,毛老师才叫他起来。这时,毛老师用温和的口吻问沈从文恨不恨老师罚他跪在树下。沈从文毫不掩饰地说:“当然恨,恨你不该在同学面前罚跪侮辱我。”后来,毛老师把沈从文带进办公室慢慢开导说:“树木是往上长的,你却要往下跪。人必须要求进取,不能自轻自贱而要自尊自贵。”经毛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 第一次授课 1928年,沈从文被当时前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沈从文时年才26岁,学历只是小学文化,却以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而震惊文坛,当时已颇有名气。在他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除原班学生外,慕名而来的听课的人很多,面对台下坐着的渴盼知识的学子,这位大作家竟整整呆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开始讲课了,原先准备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十分钟就讲完了。他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这老实的坦言失败,引得学生善意的欢笑……胡适事后评价这次讲课时,赞赏沈从文的坦言与直率。

数学家的小故事

中外数学家的小故事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小欧拉智改羊圈 欧拉是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 事情是因为星星而引起的。当时,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有一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其实,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无限的。我们的肉眼可见的星星也有几千颗。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 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 他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涨红了脸,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在老师的心目中,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 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

数学中的趣事

数学中的趣事 1.加号 有一个家庭,这家的孩子的数学一直不好,父母给他换了不少学校,最后,父母跟孩子换了一个教堂小学,这个孩子的数学就名列前茅。父母也很奇怪,就问:“是不是老师教的好?”孩子说:“不是。”父母又 问:“是不是教材不一样?”孩子说:“不是。”父母问:“那是什么?”孩子说:“我一进教室,我就知道这里对数学很重视,因为我一进门,我就看见有一个人被订在加号上!” 2.数学中文 一位美国数学系的研究生来台湾搜集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资料,朋友请我代为招待。他是首次来到东方,也没有学过中文,可是竟在短短半小时内学会写错综复杂的“张”字——而且还是草书。惊讶之余,不免向这位天才请教。他说:“这没有什么,我只是用一笔把三又四分之十三这个数字写出来而已。” 3.处处不可导 有一位国外的学者(搞数学研究的)到我们学校访问,住在学校外宾招待所,他要走的时候,我问他对我们学校的印象如何,他说:“你们学校的招待所太差了,以后再也不敢住了!”我急忙问其原因。教授说道:“那吃饭的碗,碗口处处不可导,这哪是给人用的!” 我听了,大笑,这教授比喻得还真形象!虽说是笑话,但是能加深对连续、可导概念的理解哟. 4.负数 数学家、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坐在街头咖啡屋里,看着人们从街对面的一间房子走进走出。他们先看到两个人进去,时光流逝,他们又看到三个人出来。物理学家:”测量不够准确。“生物学家:“他们进行了繁 殖。“数学家:”如果现在再进去一个人,那房子就空了。” 5.数学家的答案 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乘着热气球,在大峡谷中迷失了方向。他们高声呼救:“喂——!我们在哪儿?“过了大约15分钟,他们听到回应在山谷中回荡:“喂——!你们在热气球里!“物理学家道:“那家伙一定是个数学

英国历史上的逸闻趣事(节选)翻译(整理版)

Chapter20Dick Whittington and His Cat 第20章惠廷顿和他的猫 Nowell:This Sir Richard Whittington,three times mayor Sonne to a knight and prentice to a mercer Began the Library of Grey-Friars in London, And his executors after him did build Whittington Colledge,thirteen almshouses for poore men, Repaired S.Bartholomewes in Smithfield, Glased the Guildhall,and built Newgate. Hobson:Bones of men,then I have heard lies; For I heard he was a scullion, And rais’d himself by venture of a cat. Nowell:They did the more wrong to the gentleman. Thomas Heywood,‘If you don’t know me you know nobody’,1606诺尔:理查德·惠廷顿爵士三任市长 是骑士之光,布商模范 伦敦方济各会的图书馆由他开创 遗嘱嘱咐 为穷人建立惠廷顿学院,救济院十三所 修缮史密斯菲尔德的圣巴塞洛缪医院 翻新了市政厅,重建了新门 霍布森:尸骨中我听到谎言 他曾是个卑鄙小人 靠着猫带来的财富养活自己 诺尔:他们对这位绅士误解颇深 “知己方知彼。”——1606年托马斯·海伍德如是说

著名数学家趣事

著名数学家趣事 数学陈景润的小故事 数学家陈景润边思考问题边走路,撞到一棵树干上,头也不抬说:“对不起、对不起。”继续思考。 数学家鲁道夫的小故事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陈景润 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 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 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 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习写字和演算。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 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 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

对联趣事

对联趣事 1,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2,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秀才写完之后,财主摇头晃脑地把对联念成: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3,国文老师在台上讲解对联,举例说:“从前某报社曾公开征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下联,结果投

稿信件很多,有句对的很好,就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4,一秀才上山游玩,不小心迷了路。见一担柴樵夫,赶忙上前询问。樵夫见是一个读书人就说:“你是秀才,我出个对联让你对怎么样?”秀才心想“樵夫的对联还能对不上吗?”就说:“请出上联。”樵夫用手一指说:“此木为柴山山出。”秀才无以为对,即跟着樵夫缓缓而行。走到山下看见村庄时,已是暮色沉沉,炊烟袅袅。秀才灵机一动有了下联。立即说道:“因火成烟夕夕多”。 5,解缙门对富人家的竹园,故在门上贴对联一幅: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富人见后将竹子全部砍去,此人在对联下各加一字,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人一见,干脆将竹子连根挖掉,此人又各加一字,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6、王羲之防盗联。某年大年夜,羲之写了幅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想刚贴出不久便被人揭走了,再写: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贴出后还是让人揭走了。羲之想了想,贴出了这样一幅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果然没有敢揭了,到春节黎明,羲之便续上,变为:“福无双至

古代诗人的逸闻趣事

古代改诗趣事 一、王安石看到一位友人写的诗中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两句,不禁提笔改道:“明月空中照,黄犬卧花阴”。他自以为改得很恰当,实际倒是错了。原来诗作家的家乡有一种鸟叫“明月”,有一种昆虫叫“黄犬”。 二、宋朝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一天去拜访宰相王安石,见桌子上有一首只写了两句的《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想:“菊花耐寒,经久不衰,说西风‘吹落’'满地金'岂不大错特错?于是提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来一看没说什么,只请苏东坡到黄州去看,一次大风过后苏东坡见菊花纷纷下落,满地铺金,不禁目瞪口呆。原来黄州的菊花与别处不同。 三、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任两浙观察使时,路过杭州青风岭,在一僧房墙上写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高适写诗后就出巡去了。正好途经钱塘江,又时值月落。他仔细观察江水,只见月落时江水随潮而退,只剩下半江,才发觉自己的诗写得不够确切。巡察回来他又来到僧房准备改诗。不料诗已被改好。和尚说:“有一官经过,读后称此诗佳矣,但”一“字不如”半“字,他改后便去了。”后来高适终于得知改诗人是:骆宾王,两人遂结为至交。 古代文人趣事 好联不打折 郑板桥为清代知名的书画家,诗词能力更佳,常有绝妙辞令人叹服。一位盐商为了巴结京里来的大官,心想:“若能请知名的郑板桥才子写副六尺大对联,必定光彩异常:”因此就当面向郑板桥提及此事,郑板桥开价一千两。盐商为了要节省开销,要郑板桥打五折。郑板桥二话不说,当场提笔就写,写出了上联:“龙虎山中真宰相”,就给了盐商。商人看了作品气势不凡,句子又好,十分高兴,连忙就问下联?郑板桥不慌不忙的说:“跟你说好是一千两,你钱只给一半,所以字也写给你一半就好!”盐商求墨宝心切,不得已只好乖乖地再奉上另外五百两。郑板桥于是继续写了下联“麒麟阁上活神仙”。最后两方都高兴地谱下这段佳话。 郑板桥学书法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

科学家轶事

艾萨克.牛顿: 轶事: 1 怀表成了鸡蛋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科学精神:对所研究的事物保持高度的专注,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是很重要的科学精神。 2吹肥皂泡的疯老头 牛顿搬进一幢新楼以后,开始研究光线在薄面上是怎样反射的。他每天都在读书、思考。早上起床穿衣服,突然想到了研究中的问题,他就像被定身法定住了一样,呆住了,然后开始实验或工作,所以他时常穿错了袜子或者在夏天穿上秋天的衣服。 “太阳光是最好的光源,肥皂泡是最理想的薄面,太阳光照到上面,它为什么会变得五颜六色呢?” 牛顿的脑子里翻江倒海了。他提着一桶肥皂水走到院子里,吹起了肥皂泡。你看,他那两只眼睛直盯着飘来飘去的肥皂泡,一个泡破了,接着又吹一个,从太阳一出来他就吹,一吹就是几个小时。 邻居家的小孩子从楼窗上伸出头来,冲他叫:“疯老头!你一只脚没穿袜子!” 邻居家的老太太摇着头:“老小,老小,老了倒成了孩子!” 后来人们知道了这疯老头就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研究员,他吹肥皂泡是在研究学问,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了。 科学精神:专心研究,不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走自己的路 3实验室的酒肉 牛顿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实验室。他很少在两三点钟以前睡觉,有时整天整夜守在实验室里。为他做饭的保姆只好把饭菜放在外间屋的桌子上。 有一次,牛顿的一位朋友来看他,在实验室外面等了他好久,肚子饿了就独自把桌上的烤鸡吃了,不辞而别。过了好长时间,牛顿的实验告一段落,他才觉出肚子咕咕在叫,赶快跑出来吃鸡。他看到盘子里啃剩下的鸡骨头,居然对助手说:“哈哈,我还以为我还没吃饭哩,原来已经吃过了呀!”

物理名人趣事

1.牛顿 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牛顿不仅对于力学,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大贡献。在数学方面,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光学方面,进行了太阳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研究了颜色的理论,还发明了反射望远镜。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小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做工艺品,大家做的都很好,只有爱因斯坦拿出的是个很丑陋的小板凳。老师和同学们嘲笑他,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丑陋的板凳吗?爱因斯坦说有,他真拿出两个更丑陋的。他说虽然前一个板凳很丑陋,但是比后来两个要好的多。 爱因斯坦除在光电效应、相对论等方面作出举世皆知的杰出贡献外,他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成果,由于对大量无序因子的规律性把握,成为当今最热门的金融数学的基础;他提出的激光受激辐射的概念,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与玻尔进行的论战中提出的epr佯谬,至今仍是理论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界不断探讨的话题…… 3. 阿基米德 关于阿基米德,流传着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他是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4.钱学森

古代文人的那些对联趣事

古代文人的那些对联趣事 【1】 A类要求申请人托福总成绩不得与72分,其中听力部分不得低于17分,阅读部分不得低于18分,写作部分不得低于17分,口语部分不得低于20分。 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 宁古塔是清代吉林边镇治所名,明代为努尔干都指挥使司辖地。金国完颜阿骨打氏于此处起兵,系女真族发祥地及金朝国都上京会宁府。唐代为靺鞨忽汗水,先秦之古肃慎国。宁古塔东北呼尔哈又是满洲始祖居处。乾隆朝大学士阿桂《满洲源流考.卷十三》云:“本朝始祖定居之地屯河在宁古塔东北呼尔哈,近绕宁古塔城。”宁古塔城位于吉林市东五百九十里(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约三十公里之宁安市),南距朝鲜界六百里,东至大海三千馀里,北至混同江蒙古界六百里。辖地东西阔八百馀里,南北六百馀里。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宁古塔城置绥芬厅,宣统二年(1910)更名宁安府。此后,宁古塔治所不复存在。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抛 相传湖北有个叫“贼二爷”的穷书生,县官想找碴,故意请“贼二爷”和众乡绅到黄鹤楼吃西瓜,县官出了上联,无人以对,“贼二爷”即应下联,顺手把西瓜皮朝县官身上甩去。

【2】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明朝解缙七岁时,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挂在老树上说了上联,解缙即答了下联。 【3】 鞭打黄牛背 棍戳黑狗牙 一私塾先生课余闲走,脱口而念出上联,正巧被迎面而来的讨饭小孩子听见,接口应了下联。 阿豺见到儿子们这种互不相容的情况,很是担心,他明白敌人很容易利用这种不睦的局面来各个击破,那样一来国家的安危就悬于一线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来苦口婆心地教导儿子们停止互相攻击、倾轧,要相互团结友爱。可是儿子们对父亲的话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表面上装作遵从教诲,实际上并没放在心上,还是依然我行我素。 【4】 周树人幼年时,在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当然那时他还未用“鲁迅”这个笔名。 一天,老师出了个对子让学生们对,上联是“独角兽”。 学生们纷纷对下联:“两头蛇”“八脚虫”“九头鸟”“六耳猴”……又有一学生对“四眼狗”,老师越听越气。

数学家的趣闻轶事(一)

数学家的趣闻轶事(一) 伊萨克?巴罗(1630-1677年)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数学教授,对几何 学颇有建树。他还是位名教士,著有大量久负盛名的布道文。他为人谦和可亲,然而却与当 时的国王查理二世的宠臣罗切斯特伯爵结下了难解之仇,只要遇到一起,终免不了舌战。 据说,罗切斯特曾将巴罗教士讥为“一座发霉的神学院”。 某日,巴罗为国王作祈祷后与罗切斯特狭路相逢。 罗切斯特向巴罗深深地鞠了一躬后,语带讥讽地说:“博士,请您帮我系上鞋带。” 巴罗答道:“我请您躺到地上去,爵爷。” “博士,我请您到地狱的中心去。” “爵爷,我请您站在我对面。” “博士,我请您到地狱的最深层去。” “不敢,爵爷,这样高雅的宫殿应留给您这样有身分的人啊!”说完,巴罗耸耸肩走开了。 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的著名数学家丢番图,人们只知道他是公元3世纪的人,其年龄和生平史籍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在他的墓碑上可以得知一二,而且它告诉人们,他终 年是84岁。 丢番图的墓碑是这样的:

丢番图长眠于此,倘若你懂得碑文的奥秘,它会告诉你丢番图的寿命。诸神赐予他的生命的 1/6是童年,再过了生命的1/12,他长出了胡须,其后丢番图结了婚,不过还不曾有孩子, 这样又度过了一生的1/7,再过5年,他获得了头生子,然而他的爱子竟然早逝,只活了丢 番图寿命的一半,丧子以后,他在数学研究中寻求慰藉,又度过了4年,终于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如果我亲爱 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 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 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 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 1 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呢? 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虽已获得博士学位,但无开课“资格”,因为她需要另写论 文后,教授才会讨论是否授予她讲师资格。 当时,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十分欣赏爱米的才能,他到处奔走,要求批准她为哥廷根大学的 第一名女讲师,但在教授会上还是出现了争论。

数字对联的趣事

数字对联的趣事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庐山东林寺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上联叠用“三”字,“三教”,指儒、释、道三教;“三人”,指儒陶渊明、释慧远、道陆修静;“一花”,指菩提花;“一世界”,指佛家过去现在将来为一世,东西南北上下 为一界;“一叶”,指禅宗的一个宗派;“如来”,指释迦牟尼。此联为后人写三人谈儒论 道流连忘返而且留下言谈三笑的故事。联语以一对三,工整独到,境界优美。作者善于从 驳杂的事物中提取完美和谐的艺术体裁,有巧夺天工之妙。 利用数字法制作对联,可以有多种技巧,如相加、相乘、递升、递减等。下面两联, 就分别采用了数字的加减运算和乘除运算: 元代福建延平府的郭居敬,曾将历史上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编辑了一本书,就是《二十四孝》,“黄香扇枕”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尺谷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张贴新婚对联是中国结婚传统的习俗之一,然而结婚对联也有字数的分类,以下为大 家提供结婚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再欣赏两副巧妙的数字对联。 其一,“洛水元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 无疆。”这是明世庙斋醮对联,是袁炜所撰(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世庙斋醮对

联又一本云:“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 始天尊,尊无二上;截O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 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此联词句与前联大同小异,据传是夏言手笔。⑵ 乔迁的对联数不胜数,然而不同字数的对联也是有很多的,这是一篇关于乔迁新居对 联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高宗八旬万寿,经坛中有一长联最为壮丽,脍炙人口久,相传为尚书彭元瑞所撰。联云:“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 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最后再说一则有趣的以数字联取胜的故事。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 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 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赴京城再次应举。路途遥远,秀才虽然日夜兼程 赶路,可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联。秀才听后,暗想,我就把自 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以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便脱口说道: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 十分来迟。” 主考官暗暗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联。 秀才想把这些年自己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 一定要中。” 新婚张贴对联不仅有喜庆的含义,更多的是包含了对新人的祝福,这是一篇关于结婚 对联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这一年解元的桂冠,就这 样被这位穷秀才夺走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鲁迅轶闻趣事

鲁迅轶闻趣事 大家所接触到的鲁迅先生一般是寸发竖立、面容消瘦、目光犀利、凝重而严峻的,给人的印象是严厉的、高大的、战斗的、横眉冷对的,让人既尊敬崇拜又望而生畏。其实鲁迅同时也是聪明机智、风趣幽默的人呢。让我们来采撷其中的几朵浪花吧! 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标点的稿费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 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呵呵! 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戏弄特务 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理发趣事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在理完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他——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细活”地做。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点;这回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十个数学家的故事文档

华罗庚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菩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正是华罗庚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陈景润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