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趣事逸闻

汉字趣事逸闻

汉字趣事逸闻
汉字趣事逸闻

汉字趣事逸闻

1.“奔驰”和“笨死”

德国名牌汽车Benz,我国通行的翻译是“奔驰”。海外有华人戏用“笨死”,幽默之至可见,用汉语翻译外来词,用了褒义字,可以上天,用了眨义字,也能入地。

2.台湾作家柏杨曾经因为提倡简体字而坐牢

他曾写过一篇杂文《珍惜中国文化》,副标题是“中文横写,天经地义的应从左向右”。他说,不但横写,就是直写也应该从左向右,理由是汉字的横向结构全部都是从左向右。比如“汉”,都先写“氵”后写“又”,繁体也这样。

3.曹操修门

据《世说新语》记载一则有关字谜的故事:曹操嫌新修的门太大,不直说,让人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不明白曹操的意思,问杨修,杨指着字说:这不是一个“阔”字吗。他嫌门修得大了。

4.拆字对联

以汉字字形为材料的文学,可以称为“字形文学”,主要是“拆字对联”。如:上联: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下联:切糕分客,上七刀、下八刀。东二点为“冻”;西三点为“洒”;上七刀为“切”;下八刀为“分”。

5.重名的烦恼

天津:张力、张英、张健各有2000多个。广州:梁妹、陈妹各有2400多个。沈阳:王玉兰、刘淑珍各为4000多个。邮递、蓄档、医疗、寻访,都发生混乱。人称“信息污染”。

6.“夫”字两解

两名轿夫抬着一顶轿子,里面坐着一位贵夫人。轿夫问:夫人的“夫”

和轿夫的“夫”有什么分别?夫人扬起高昂的头回答:夫人的“夫”是“一大”,轿夫的“夫”是“二人”。轿夫听后,使劲让轿子颠了几下以示不满。

7.高士其改名

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高仕。后来,他把名字简化为“士其”,并解释: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

8.古代书法家写简体字

古代书法家常写简体字。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有三分之一是简体字。欧阳洵的《九成宫》中有六分之一是简体字。

9.古钱币上的简体字

古钱币上有简体字。汉代的“五铢”钱,有的写成“五朱”。南宋“建炎通宝”,把繁体宝简成上宀下贝。太平天国的钱币把繁体国简成外囗内王。

10.“国”字的由来

1955年国务院审议汉字简化方案时,把口内一个王,改为口内一个玉。

11.汉字的妙用

因鸦片战争时抗击英国侵略军而闻名的广东虎门,有一副被人浸浸乐道的对联:“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妙就妙在上联和下联的五个汉字中郁整齐的含有“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的部件。

12.怀素和笔冢

唐朝著名书法家怀素,练字的时候非常刻苦。他种了很多芭蕉,用芭蕉叶当作练字的纸张。因而,以“绿天庵”作为居所的名称。又用漆盘和漆板来练字,写过以后抹掉再写,直到盘板皆穿。他把写秃的笔头堆在一

13.活字的种类

宋代毕升发明用泥活字印刷。后来,有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铅

活字。现在,铅字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电脑激光排印技术使印刷实现“无铅化”。

14.甲骨文的发现

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病从北京达仁堂购买中药。药材里有一味“龙骨”,上有刀刻符号。王懿荣平常喜欢收藏古董,对古代汉字有很深的研究。经仔细辨认,他认为,这些““龙骨”片上的符号不是随意刻画的道道,很可能是中国古代汉字的真迹。他让人把药店里的龙骨全部买来,又打听出龙骨的产地是河南安阳小屯。那儿曾是古代殷王朝的国都。“龙骨”片上的符号正是三千四百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件值得大书的盛事。

15.《康熙字典》辨似

《康熙字典》附有“辨似”一栏,分“二字相似,三字相似,四字相似,五字相似”,说明“笔画近似,音义显别,毫厘之间,最易混淆”。总计收900来个形近字。

16.林散之伤

现代书法家林散之,72岁的时候,有一次洗澡,一不小心跌入烫水池中,浑身烫伤。右手无名指、小指都被烫坏。经抡救苏醒后,他问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右手还能写字吗?伤愈后,右手无名指和小指弯曲,他就用三个手指执笔,继续从事他痴迷的书法事业。

17.旅游资源

国际旅行家中偏爱古代的一派认为,中国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长城、

18.米芾和《苕溪诗卷》

1963年,有一名青年拿着一捆字画来到荣宝斋,内有一幅宋代杰出书

法家米芾的《苕溪诗卷》。慧眼识珠的店主立即用高价买下。米芾传世之宝有二,一是《蜀素帖》,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一是《苕溪诗卷》,长期遍访未得,现在重新发现。这一墨宝原来保存在清宫内。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扶清废帝,立伪满洲国。不少珍贵字画被溥仪携往长春,后又以伪皇宫流散出去,其中就有《苕溪诗卷》。这一国宝失而复得,荣宝斋功不可没、

19.千“寿”集锦

《百寿图》中“寿”字有100种不同写法。近来有人辑录“千寿集锦”,觅得“寿”字有1056种不同写法。作为娱乐品,写法越多越招人喜欢;作为实用品,汉字写法应该规范化:只有一种写法。

20.铅笔和钢笔的发明

18世纪,欧洲有一位化学家卡特帕.费伯将石墨粉、硫磺、锑和树脂混在一起熔铸,外面加一外壳,造出了最早的铅笔。19世纪初(1883年),美国人沃特曼发明钢笔。19世纪后期(1883年),法国人威迪文研制出第一支自来水笔。1988年,美国人派克,据说因为厌倦不断为学生修笔,遂发明了质量上乘、经久耐用的派克笔。这些硬笔的出现,为硬笔书法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1.巧用同音字

一幅漫画:身穿西服的胖君子端坐在“八大件”(汽车、洋房等)之间。画题:《先天下之优而优》。仅仅换了一个汉字:“忧”换“优”,语义全变,挖苦之情溢于纸上。

22.曲阜孔庙碑林

曲阜孔庙碑林共有碑刻2000余块,上自两汉,下迄民国。其中汉代碑刻为全国第一,有《史晨碑》《乙瑛碑》《孔庙碑》《礼器碑》等稀世珍品。

23.“三痴”林散之

现代书法家林散之,在诗、书、画三方面的造诣很高。他早年曾自名“三痴”,即痴诗、痴书、痴画。林散之的“散之”就是“三痴”的谐音。有一次,著名学者郭沫若到了南京,许多人请他写字,郭沫若说:“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还有一次,两个小学生上门求字,带来的礼品是两块“宝宝乐”饼干。林散之哈哈大笑,十分高兴地为他们写了字。

24.三老讳字忌日碑

杭州孤山的西冷印社有一镇社之宝,就是山巅的东汉《三老讳字忌日碑》藏石。这块碑1852年出土于馀姚。1921年,有人把它运到上海,想卖给洋人。西冷印社在上海的社员听到这一消息,立即提款八千,将碑赎回,运回杭州,藏于孤山。他们这一义举,功劳青史。

25.“三希堂”的由来

清朝乾隆皇帝以喜爱书法著称。他的“三希堂”就是因为得到了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而命名。

26.石建捶胸

《史记.万石列传》记载:有一次,郎中令石建给皇帝上奏折。奏折批下来后,石建又读了一遍,发现自己写了一个错字,“马”字少写了一笔。石建顿时吓得汗流满面,连连顿足:“糟了!糟了!奏折上写了错字了,上面一定要治我死罪了!”

27.视觉诗

有人提倡诉之视觉的诗。如有一首题为《车祸》的视觉诗,用这样的形式:车、车、车,“表现了车子迎面冲来的那种有速度、有远近、有行动

的紧张感觉”。

28.手和脑的延长

人类的特点是能不断延长手和脑。筷子和笔是手的延长。书本是脑的延长和扩大,有人称为体外的“纸脑”。计算机也是脑的延长、扩大和优化,是体外的“电脑”。“人脑”“纸脑”“电脑”,一人多脑。

29.数字诗

数字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咏雪)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人九十枝花。”(郊游)

30.索靖诗碑

西晋初年的著名书法家索靖,他写它写的章草受到书法界的推崇。唐代楷书大家欧阳询从来不轻易赞许别人。有一次,他路过索靖题写的百碑。开始根本未予注意,后来,在一瞥间被吸引,再后来,干脆躺卧在碑文下,反复欣赏,不忍离去。

31.王献之握笔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正在写字,王羲之从后面出其不意地抽王献之手中的笔,不料,王献之凝神敛志,握得很牢,没有被抽脱。王羲之惊叹说,这孩子的书法将来“当有大名”。

32.“望部生意”靠不住

“松柏柳桃”,从木,都是树木,对;“笑笨笃等”,从竹,都是竹子,错了。

33.“望旁生意”靠不住

“湖糊瑚蝴”的声旁为“胡”,都读“胡”,对;“袖抽轴岫”的声旁为“由”,都读“由”,错了。

34.卫夫人和《笔阵图》

两晋有一位著名书法家卫铄,人称“卫夫人”。她是两晋卫氏书法世家中杰出的一员。她秉承家风,擅长隶、正、行三体。在东西晋交替时期,名声大振。王羲之拜在他门下。她的《笔阵图》受到后代书法家的推崇。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一篇论执笔,笔法和结体艺术的论述。

35.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元祜二牧(1087年),收集散落于长安城外的唐代百经与重要碑刻。以后陆续增立。1948年,民国政府将一批新出土的唐代名碑移立碑林。1961年,国务院将西安碑林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移入《熹平百经.周易残石》《曹全碑》《仓颉庙碑》《广武将军碑》《晖福寺碑》《同州圣教序碑》等珍品。碑林藏品增至2000余块。

36.阴林山现代碑林

阴林山现代碑林建于1985年。阴林山位于四川北部,自隋唐以来,先后成为佛教、道教重地。近现代辟为旅游景区,观光旅游者日多。为了弘扬国粹,巴中县以“一家为主,百家集资”的办法筹建阴林山现代碑林,共收集40位要政、50位将军、500余名海内外知名书法家的书作,刻碑建林,立碑1300余块,成为中国存碑千块以上的又一大碑林。

37.云峰山现代碑林

云峰山现代碑林建于1987年。云峰山为书法圣地,其北朝摩崖刻石久负盛名,特别是清代碑派书法兴起,前来观赡者更多。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外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纷纷前来。他们登云峰、褐摩崖,即兴挥毫,

现代碑林馆。

38.中日友好书法碑林

中日友好书法碑林用于的1988年。该碑林建在桂林七星岩中日友好书法研究会馆内,由书法家陈沛彬投资兴建。现已汇刻许德珩、启功、赵朴初、刘海粟、中曾根康弘、饭岛春敬、青山杉雨、仓山雪州等一百九十余位中日名家的作品,成为中日书法友好交流的象征。

39.砚台巨型化

电脑正在微型化,传统的砚台却在巨型化。有报称,河北易县用终南山优等石料制成巨型观台,长3米,宽2.34米,高0.9米,重5吨。运到保定市长期陈列于古莲花池公园。

40.杨珍挨罚

唐代的杨珍任给事中时,在奏折里把一个名叫崔午的人错写成崔牛,受到打四十大棍、罚铜四斤的处罚。

41.“叶”字的争论

1956年,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简化字。会议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讨论到“葉”简化作“叶”时,赞成和反对的意见相持不下。周恩来问对面的外贸部长叶季壮:“你姓叶的有什么意见?”叶说:“我赞成‘叶’代‘葉’,写起来省事。”周恩来环顾一下四周,说:“喏,你们看姓叶的都同意了,我看就通过吧。”

42.“一半儿”字谜

字谜中有分拆字形的一半作为谜面的,可称为“一半儿”字谜。如:半真半假(值)、半朋半支(友)、半部《春秋》(秦)、吃一半,拿一半(哈)、硬一半,软一半(砍)。

43.硬笔书法第一人

上海辟为商埠的时候,钢笔随欧美人士一起进来。著名古文字学家吴大澂于光绪已丑年(1889年)就用钢笔写了一幅篆体对联,因此有人称之

谓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

44.张伯驹和《平复帖》

20世纪30年代,著名书法鉴赏家张伯驹听说溥儒为了筹措葬母费用,要把溥仪赏给他的墨宝――西晋陆机《平复帖》变卖。《平复帖》是我国传世书法墨迹中时代最早的。张伯驹变卖了夫人首饰,用四万大洋购买下来。日本人提出要用三十万大洋转买,张断然拒绝:“我买它岂止为了钱!黄金易得,国宝无二。万一流落海外,我不成了千古罪人!”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占我大片河山。张恐所藏书画珍品被掠,就缝在衣被中带到西安。后来,汪伪一师长将张绑票,索逼40万大洋。张叮嘱妻子宁可四处求亲告友,也不能变卖字画,终于把这些墨宝保存下来。1956年,张把《平复帖》等稀世珍品悉数捐献给国家。

45.张旭醉书

唐代书法家张旭嗜好喝酒。每当喝得酩酊大醉时,他就一路狂走呼喊,然后拿笔就写。有时,干脆用长长的头发蘸饱墨水,甩头疾书。酒醒之后,他看到自己的书法作品也连称“神!”人称“张颠”。张旭的草书,李白的诗歌和裴旻的剑舞,被当时人并称为“三绝”。

46.张芝临池

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刻苦练字。他把家里刚织好的白布,先用来练字,一直写到分不清黑白了,才拿去染颜色,做衣服。他就着池塘学习书法,一直练到池水变黑,所以后人把学习书法称为“临池”。张芝的草书尤其得到书法界的推崇,他被称为“草圣”。

47.中国第一本钢笔字帖

现代书法家邓散木、白蕉的硬笔书法成就都极高。邓的硬笔,铁钩银书,气势万千;白的硬笔则秀逸疏朗,绝俗超群。两认于1949年出版中国

第一本钢笔字帖。

48.钟繇入厕

魏晋著名书法家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他“精思学书三十年”,“若于人居,画地广数步”,晚上在被窝里练指法,常常把被子的衬里划破了。上厕所时,也念念不忘练字,以致长时间蹲在芧坑里忘了回家。看见万事万物,他都要描摹事物的形象。

49.注音铜模

黎锦熙主张制造“注音铜模”。排字的时候,拣一个铅字,该字的注音符号就附在字的一起出来了。他说:这是一种“很小很小的大事”。后来,在台湾得到实现,对台湾普及国语大有帮助。

50.《字汇》中的简体字

明朝梅膺祚编《字汇》时就有意识地收入许多简体字。他说:“近世事繁,字趋便捷,徒拘乎古,恐戾于今,以今时所尚者酌而用之。”

汉字结构趣味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汉字结构趣味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字谜使学生对汉字的构造有进一步的认识。朱淑真所作《断肠谜》的原词是:“下楼来,金簪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据《全宋词》)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汉字文化的趣味。答案略。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汉字字形和构造的图画特点和艺术魅力。汉字是二维构型,有图画性质,所以美术字体可以与绘画结合,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从而产生形象生动的感染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主标志跑动的“人”的造型同时具有汉字“京”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Beijing 2008”的字体采用了汉简(汉代的竹简文字)风格,将汉简中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这种汉字字体不仅与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也更符合市场开发的目的。相比较而言,拉丁字母虽然也可以设计成图画式样,但是至少从艺术字体本身是看不出文字的意义的。 3.2补充练习题目 一、当今世界文字体系可以归为两大板块:源于华夏文化的汉字体系和象征西方文明的字母文字体系。汉字和字母文字都起源于图形符号,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发展,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字体系。从

图画性上来讲,汉字比字母距离图画更近些,它的“图画基因”还没有完全退化。因此在艺术字的设计上,两种文字就有了不同面貌,反映各自的结构特点。下面是几个艺术字设计案例,请同学们一一鉴赏,谈谈它们的设计思路和特点,从中总结汉字跟字母相比较而言的独特魅力。 ①汉字图案:太阳岛 ②字母图案:拉丁字母表 ③汉字图案:书山有路④字母图案:书(Book)

诗人的奇闻趣事

苏东坡诗风豪迈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有一天晚上,黄庭坚与苏东坡饭后闲步,但见暮蔼沉金,水天一色,渔歌唱和,悠扬悦耳。于是出对道; 晓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东坡稍加思索,便对道: 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 上下句均妙在以曲牌名《满江红》、《普天乐》入对,甚为自然。 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三光日月星; 苏东坡一听,倒也吓了一跳。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就在《诗经》里找到了答案。他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 这下联对得真妙。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他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 苏东坡与其妹苏小妹均为当时的著名才子、才女。某年中秋夜,兄妹二人在花园饮酒赏月。下洒菜中有一碟切开的咸鸭蛋,苏小妹便指着咸蛋出一上联,要哥哥对下联: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 此联用词形象典雅,有一定难度。因一时无恰当物品可对,苏东坡一时为难。此时正巧侍女端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剖开一个,下联应手而得: 打破罐一只,中藏玛瑙珍珠。 兄妹正笑谈间,一侍女在一旁手持一只玉笛,吹奏乐曲助兴。于是苏东坡出一上联要小妹对下联: “水仙子”鬓挥“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东坡话声未落,一侍女怕打扰兄妹的雅兴,迈着细碎小步拿来一件夹衣,给小妹披上,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下联: “虞美人”脚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兄妹二人用拟人手法,各嵌入三个词牌名,手法精妙,风格曲雅。 相传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学士,其第三难是出句求对,共有三句。第一句云: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了个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确是“两度春秋”。东坡虽是妙才,但这上联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不过后人已代苏东坡对了出来: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东坡第二句对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地名半塘。东坡不久前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难他,东坡果然被难住了。不过,后人假托乩语,也把此句对了出来,对云:

对联趣事

对联趣事 1,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2,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秀才写完之后,财主摇头晃脑地把对联念成: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3,国文老师在台上讲解对联,举例说:“从前某报社曾公开征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下联,结果投

稿信件很多,有句对的很好,就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4,一秀才上山游玩,不小心迷了路。见一担柴樵夫,赶忙上前询问。樵夫见是一个读书人就说:“你是秀才,我出个对联让你对怎么样?”秀才心想“樵夫的对联还能对不上吗?”就说:“请出上联。”樵夫用手一指说:“此木为柴山山出。”秀才无以为对,即跟着樵夫缓缓而行。走到山下看见村庄时,已是暮色沉沉,炊烟袅袅。秀才灵机一动有了下联。立即说道:“因火成烟夕夕多”。 5,解缙门对富人家的竹园,故在门上贴对联一幅: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富人见后将竹子全部砍去,此人在对联下各加一字,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人一见,干脆将竹子连根挖掉,此人又各加一字,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6、王羲之防盗联。某年大年夜,羲之写了幅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想刚贴出不久便被人揭走了,再写: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贴出后还是让人揭走了。羲之想了想,贴出了这样一幅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果然没有敢揭了,到春节黎明,羲之便续上,变为:“福无双至

有趣汉字的调查报告

研究课题名称:汉字的文化调查报告 设计者单位:北京市和平里第四小学设计日期:2010年11月8日 所属年级:五年级指导教师:徐文 课题组成员:全体五年级5班的学生。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背景说明:汉字的产生及发展时间非常长,因此有很多演变以及不解之谜。我们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五年的语文知识了,认识了多少的汉字,但是有很多汉字中蕴藏的内涵我们还是不很清楚。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多方面的了解。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汉字历史悠久,因此不仅在我们的国家文字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不解之谜,并且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字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我国的文字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变迁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变化。因此,对我们的祖国文字进行更多地了解调查,能够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会更有兴趣。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文字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了解,更深入地对文字的内涵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文字的作用,掌握文字的一些扩展知识。(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经历研究的过程。 (2)学生通过研究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和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经历合作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身边的文字,培养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2)指导学生科学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文字。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专题学习面向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学生有了初步的上网搜集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新事物和新知识有着较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生活中的汉字有着浓厚的兴趣。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专题学习的主要主要通过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而且还能通过学生对于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小组内互相沟通讨论,理解这些领域中汉字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推荐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法:通过搜索网络和图书报刊、杂志等资源,进行文献学习。 2.推荐研究步骤 (1)第1~2周,信息收集阶段,通过各种新渠道了解有关生活中汉字起源和演变的情况。 (2)第3~7周,小组组织一个有关文字知识的专题讲座,由小组中推举同学主讲。 3.学习进度安排 (1)第1周,组成小组,提交活动设计方案。 (2)第2周,开始自主活动。 (3)第3~4周,综合实践研究实施阶段。 (4)第5周,综合实践总结阶段,撰写汉字起源、汉字发展、谐音趣闻等专题报告。 (5)第6周,综合实践汇报阶段。 (6)第7周,评价和反思阶段。 4.成果要求 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学习中,每个小组都要提交下面的作品: (1)实施计划: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

古代文人的那些对联趣事

古代文人的那些对联趣事 【1】 A类要求申请人托福总成绩不得与72分,其中听力部分不得低于17分,阅读部分不得低于18分,写作部分不得低于17分,口语部分不得低于20分。 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 宁古塔是清代吉林边镇治所名,明代为努尔干都指挥使司辖地。金国完颜阿骨打氏于此处起兵,系女真族发祥地及金朝国都上京会宁府。唐代为靺鞨忽汗水,先秦之古肃慎国。宁古塔东北呼尔哈又是满洲始祖居处。乾隆朝大学士阿桂《满洲源流考.卷十三》云:“本朝始祖定居之地屯河在宁古塔东北呼尔哈,近绕宁古塔城。”宁古塔城位于吉林市东五百九十里(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约三十公里之宁安市),南距朝鲜界六百里,东至大海三千馀里,北至混同江蒙古界六百里。辖地东西阔八百馀里,南北六百馀里。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宁古塔城置绥芬厅,宣统二年(1910)更名宁安府。此后,宁古塔治所不复存在。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抛 相传湖北有个叫“贼二爷”的穷书生,县官想找碴,故意请“贼二爷”和众乡绅到黄鹤楼吃西瓜,县官出了上联,无人以对,“贼二爷”即应下联,顺手把西瓜皮朝县官身上甩去。

【2】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明朝解缙七岁时,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挂在老树上说了上联,解缙即答了下联。 【3】 鞭打黄牛背 棍戳黑狗牙 一私塾先生课余闲走,脱口而念出上联,正巧被迎面而来的讨饭小孩子听见,接口应了下联。 阿豺见到儿子们这种互不相容的情况,很是担心,他明白敌人很容易利用这种不睦的局面来各个击破,那样一来国家的安危就悬于一线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来苦口婆心地教导儿子们停止互相攻击、倾轧,要相互团结友爱。可是儿子们对父亲的话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表面上装作遵从教诲,实际上并没放在心上,还是依然我行我素。 【4】 周树人幼年时,在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当然那时他还未用“鲁迅”这个笔名。 一天,老师出了个对子让学生们对,上联是“独角兽”。 学生们纷纷对下联:“两头蛇”“八脚虫”“九头鸟”“六耳猴”……又有一学生对“四眼狗”,老师越听越气。

汉字文化的趣事

汉字,作为一种自源文字体系,它显示了非凡的生命力。千百年来,汉字与汉文化密不可分。跟汉字相关的佚闻故事,在民间代代相传。例如武则天、董卓等就有故事流传下来。 皇家造字迷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有名的“造字迷”,一个是三国的孙休,一个是唐朝的武则天。孙休是吴国皇帝,他一天到晚想学仓颉造字。他一辈子到底造了多少字,已经无从得知,因为他造的字不被当时人所承认,在社会上不通行。但是他给自己的四个儿子所造的名字,却还能在史书上找到。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孙休给四个儿子造的名字是:“”、“”、“壾”、“”。这些字虽然造得很古怪,但并没有使他的儿子保住皇位,也未能使他自己成为圣人。 另一个造字迷是唐代武则天,她专权后,官吏们纷纷阿谀奉承。有个凤阁侍郎宗秦客是武后的亲戚,他别无能耐可以讨武则天的欢心,就抓住武则天爱造字、改字来投其所好。他绞尽脑汁,造了一些字。有一天,他献给武则天十四个新字,请求武后采纳以显示“文治”伟绩。果然,武则天大喜,并当即从中选了一个“曌”作为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字,她也立刻在全国颁令通行。造字、改字的歪风刮起以后,朝臣竞相效尤。有的人说,“国”字里面的“或”和“惑”一样,都有迷乱的意思,国家要安定,惟有靠“武”来镇压,所以,“国”中的“或”应该改成“武”。有人马上反对,把“武”关在“囗”中,这是对武则天的大不敬,太不吉利了。武则天想来想去,决定把“国”中的“或”改成上下排列的“八方”──,她想,“国”字这样一改,四面八方都是武家的天下了。但武则天造的字也跟孙休造的字一样,都没有得到社会承认,老百姓根本就不用这些稀奇古怪的字。 拆字把戏 戏曲《十五贯》中,主办案件的况钟打扮成算命先生,给主犯娄阿鼠拆字。况:“请说一字。”娄:“鼠。”况:“鼠字十四画,数目成双,属阴爻。鼠乃十二生肖之首,造祸之端。它善于偷窃,特别爱偷油(谐被害人姓“尤”)。鼠字上加“空字头”是窜(喻指逃窜)。鼠昼伏夜行,应该连夜逃走,并从水路往东南方向潜逃。”况钟拆字占卦,沉着机智,让心虚胆怯的娄阿鼠,由假装镇静到惊恐万状,只能央求况钟搭救,正好中了况钟的计谋。拆字先生善于察言观色,往往根据对方的衣着言谈来随机应变。有故事说,从前有个皇帝,打扮成老百姓模样出游,有一个拆字先生正给人拆字,拆的是“帛”字。拆字先生断定他家有丧事,因为“帛”就是“白巾”,也就是戴孝。皇帝也请拆字,拆的仍是“帛”字。拆字先生已经看出来人非等闲之辈,就说“帛”是“皇”字头、“帝”字脚,必将贵有天下。可见,拆字有很大的人为因素,甚至可以信口开河。不但江湖术士善用拆字术,有些文人在研究汉字的时候也会用拆字这种不科学的方法。宋朝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写了一本解释汉字的书,叫《字说》。他把形声字“波”解释为“水之皮”,把“滑”解释为“水之骨”。著名文学家苏轼就跟他开玩笑,说照这个办法解字,那么“斑鸠”的“鸠”就是九只鸟了。 拆解姓氏 由于姓氏用字跟老百姓的关系密切,再加上人际之间往往有不可直言的地方,于是分拆姓氏用字来指称某人,就成了古往今来常常发生的事情,其中不乏机智和情趣。东汉末,有个一心想篡位当皇帝的董卓。满朝大臣和老百姓都痛恨这个野心家,但敢怒而不敢言。老百姓就编了民谣来声讨董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千里草”合起来就是“董”,

汉字趣闻

汉字趣闻之一:“文字” [原创 2013-4-1 7:55:27] 字号:大中小好老头我对咱们祖国的象形文字特感兴趣,认为特别神奇。最早是受上小学时一位语文老师的影响。他在教我们认字时总爱讲其来源,引得我对汉字的字源、字形的演变过程异常好奇。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除去咱们还在使用外,其他三个都不再用了。而且,有两个已经失传——无人认识了。咱们现在使用的文字虽然不是商代的甲骨文,但毕竟是一脉相传传下来的。这几年,我拉拉杂杂的读了几本有关文字方面的书,学到了一些皮毛知识。人就是这样,学了点知识就忍不住要卖弄,好老头我也不能免俗。所以,咱就在此开一专栏:《汉字趣闻》,说说汉字演变的小故事,以博大家茶余饭后解闷儿。今天就先从文字这两个字说起: 文: 甲骨 金文

小篆 甲骨文的本意是“花纹,纹理”。《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今作纹。” 后来(先秦时期),有了现在使用的意思,到了秦朝才普遍开来。字: 甲骨 金文 小篆

本义是“生育”。会意兼形声。从宀( mián)从子,子亦声。引申为“出嫁”、“怀孕”、“养育”等义。又借为“文字”、“名字”等义。《说文》曰:“字,乳也。”《广雅》:“字,生也。”《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我们现在通常将“文”与“字”连在一起作为一个词,好像二者是同一个意思。严格说,“文”与“字”是有区别的。“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光《说文解字》就有三种: 1、来自八卦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 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2、结绳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3、仓颉造字说,“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 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分理别异”而来。 除此之外,还有河图洛书说(这是文字神赐的典型代表)和刻契说(古人从接绳记事演变成的刻削符号记事,再系统化成为汉字)。 据说,最早的刻画符号距今已有8000年了。据考古发现,在6000年前大汶口时期就有了刻画在象牙梳和陶豆上的文字。随后,在4000年前就进入了字符积累阶段,到商代就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文字体系。汉字趣闻之二:姓氏 [原创 2013-4-4 7:16:51] 字号:大中小

贴春联趣事作文400字_小学作文精选5篇

贴春联趣事作文400字_小学作文精选5篇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最能代表春节的一项活动就是贴春联了,一来意味着好意头,二来据说挥春、对联、门神纸都有辟邪的作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了贴春联趣事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早上,妈妈就带我去买新衣服、年货。但这衣服不能随便买,必须得挑好看的。再接着,就是洗衣服、刷地板、擦窗户、擦桌子、整理房间了。 因为我家有两个客厅,所以就有两个走廊周廊。我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才刷好一边。另一边是我和我妈妈刷的。 在节前,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春联有横贴和竖贴。 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过年喽,过年喽!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打扫卫生,拜年……其中,我最喜欢贴春联了,所以,我打算亲自贴一回春联。 “叮零零,叮零零!”闹零响了。我从被子里伸出一只热乎乎的手,“啪”的一下按掉闹钟的按纽,继续睡自己懒觉。 “桂琳,太阳都晒到屁股了,还不快起来?今天可是过年啊!”妈妈不满地说道。 过年?我不是还想自己去贴春联的吗?如果再赖在床上,这个完美的计划不就泡汤吗?我若有所思地想。于是,我迅速地爬了起来,穿上新外套,新裤子,新鞋子,顾不上洗漱,就跑到门口,看见没有人在贴春联,这才松了一口气,继续回去刷牙洗脸,吃饭。开始贴春联了。我拿着春联和胶带,站在高高的椅子上,一会吹吹这,一会吹吹那,试图把灰吹掉。然后,再用胶带把上联贴起来。贴好了上联,我又用同样的方法贴好了下联和横批。就这样,一副完整的春联就贴好了。 第二天,我一走进自家的大门,就看了自己贴的春联,得意洋洋地笑了。

有关汉字的有趣故事

有关汉字的有趣故事 1、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2、有人给曹操送来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看后,立即把酥分给众人吃了,曹操假装责怪他,杨修说:你在盒子上分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怎敢违抗丞相的指令呢,曹操虽然表面上嬉笑,心里却越来越讨厌他了,杨修与人分吃贡酥,则完全是曲解曹操的题字,纯属恶作剧,曹操“心恶之”,而尚能表现出“喜笑”之态,已很宽容.

3、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苏小妹的前额特宽,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苏轼首先发难: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明初大才子解缙生性滑稽诙谐,机智善变,一次随朱元璋同出钓鱼,朱钓了半天,不见一条鱼上钩. 4、例证 肉说:“瞧见没?我是内字加个人字,就是内人的意思.有方言为证,有的地方,男人会管自己的妻子亲昵的称做‘肉肉儿’.” 婆说:“如此说来,我是女字上边一个波字,就是说我是个波霸女子,身材超正点.有典雅词汇为证,人们常说婆娑,就是夸我曲线玲珑曼妙呢.” 我们要想为自己找到一个自己并不具备的优点,那真是太容易了,而且,通常我们会找到许多有力证据,来予以证明5、唐代有个武则天,她做了皇帝之后,想要取个新的名字,却又觉得现有的这些字都不足以表达她现在的光辉,于是她想要自己造一个字,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迷信,都觉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

对联

对联 关于对联,中国古文学中传承至今仍光辉灿烂的精品文学,既有诗词歌赋的“雅”,又有民间大众文化的“俗”,可谓是雅俗共赏。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古人留下许多精品。据考,流传最早的一副春联是后蜀主孟昶留下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朱元璋对春联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留下了许多趣事。时至今日,大至国,小到家,各行各业,婚丧嫁娶,节日庆典,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尤其是每到春节,更可谓是万里河山一片红。 “新编”笠翁说对 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前对后,左对右,南北对西东。朱雀对玄武,青龙对白虎,南箕对北斗,西长庚对东启明。金木水火土对东西南北中。学校对桃李,花朵对园丁,伊逊河对锥子峰。电视对音响,健身房对恋歌厅。航母群对太空站,火箭对卫星。王楠对陈启,张怡宁对邓亚萍,刘翔对姚明,伏明霞对郭晶晶。春花对秋月,冬雪对夏荷,热火对凉风。备战中考起五鼓;为报父母睡三更------ 常见春联: 1\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2\红梅一只春报晓;彩灯万盏照华年 3\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朵朵迎新春 4\冬去矣寒梅吐玉;春来也丹桂生香 5\牛如南山斑斓虎;马似北海混江龙 6\五云迎晓日;万福集新春 7\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8\春信梅花报;秋香桂子登 9\瑞雪漫天舞;红梅报春来 10\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归纳:对联的基本要求: 1、上下联的字数相等 2、上下联的词性相同 3、上下联的结构一致 4、上下联的平仄相对 5、内容相关相承相反 应考时要注意的事项: 例1:祖国江山美——大地气象新;大地花草香;乾坤气象新,乾坤日月美(重) 例2:春晖盈大地——瑞雪满乾坤;正气满乾坤;秋实压枝低(不相对);朝阳沐万物(上下同义) 例3: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勤劳能兴家(重复);技术可脱贫(上下同义);养猪可发财(太俗) 例4:一代园丁乐——九洲桃李荣;百年栋梁坚;万户百姓喜(忽略修辞);千家田园丰(忽略修辞)

苏轼的对联趣事

苏轼的对联趣事 趣味语文 1022 1105 (一) 苏轼朋友甚多,其中有个诗僧佛印。这人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心生一计,故意说: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便说:谁不知下句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话音刚落,苏轼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出一道吃吧” (二) 一次,苏轼与弟苏辙去见佛印。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轼即对:“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辙听了,对兄长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何水能如河水清’是否更好些?” 佛印与苏轼听了,都表示赞同。 (三) 苏轼曾两次到杭州任地方官,浚湖筑堤,颇有政绩。他写过不少盛赞西湖的诗篇,其中一首这样写道:“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相传苏轼与其父苏洵及小妹,就有过一次“深浅随所得”的撰联比赛。这日,他们来到五云山之西的的云栖。此地因五彩云霞飞集停伫而名,向以清凉幽静、花香醉人著称。“云栖竹径”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苏洵见此美景,要大家各作一联,并限定收尾之字为“冷”和“香”苏轼思维敏捷,当下说道:“拂石生来夜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苏小妹也不甘示弱,说:“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苏洵听了,连连摇头说:句子都还不错,就是与此间景致离得太远了些。你们听我的:“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苏轼和小妹不得不叹服,直夸此联是神来之笔。 (四) 相传,苏轼有次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阿兄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風”,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听了,又气又羞,要不是有客人来,真想过去捶阿兄几拳。 (五) 一天苏东坡跟一群和尚出外游玩,苏小妹亦步亦趋地跟着,突然看到一个和尚在江中游泳,载沉载浮,碧波中就好象一个光溜溜的圆球滚动不已,苏小妹少见多怪,看得兴致盎然,谩声说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滚葫芦。”跟在她后边的一位主持僧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当即对道:“碧纱帐内坐佳人,烟

汉字谐音的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汉字谐音的调查报告 篇一:汉字的调查报告 研究课题名称:汉字的文化调查报告设计者单位:北京市和平里第四小学设计日期:20XX年11月8日所属年级:五 年级 指导教师:徐文 课题组成员:全体五年级5班的学生。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背景说明:汉字的产生及发展时间非常长,因此有很多演变以及不解之谜。我们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五年的语文知识了,认识了多少的汉字,但是有很多汉字中蕴藏的内涵我们还是 不很清楚。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多方面的了解。课题的意义与价值:汉字历史悠久,因此不仅在我们的国家文字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 不解之谜,并且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字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我国的文字发展过程中,

也有很多变迁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变化。因此,对我们的祖国文字进行更多地了解调查,能 够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会更有兴趣。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文字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了解,更深入地对文字的内涵有 所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文字的作用,掌握文字的一些扩展知识。(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经历研究的过程。 (2)学生通过研究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和收集、整理和 加工信息的能力。(3)学生通过 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经历合作学习过程。(三)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身边的文字,培养对汉字的学习兴趣。(2) 指导学生科学认识生活中的各种 文字。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专题学习面向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学生有了初步的上网搜集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新事物和新知识有着较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生活中 的汉字有着浓厚的兴趣。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本专题学习的主要主要通过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而且还能

对联

对联教案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我们有许多美景可看,许多美食可享,许多可以触摸的东西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感念。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厚的馈赠,感谢生活,给了我们憧憬美好的源泉。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抹浪漫,它来自我们的生活,提升于文学艺术,或雅或俗,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就牵动了我们国人的千古情怀,它就是-----对联! 新课讲授 一、对联知识知多少 1、对联的概念,雅称楹联、楹贴,俗称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子上的联语。它是用生动的语言描摹客观事物,表达人们的思想、情趣和爱情等方面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汉语言文学独特的艺术形式。 2、对联的特点:典雅、精练,优美,结构匀称、音节分明、声调协和、两两相对。 3、对联的应用:常用婚嫁、贺寿、哀悼、吉庆、言志、风景名胜等场合,依次称为婚嫁对联、贺寿诞对联、挽联、春联等。 二、对联的地位 1、在读书人中的地位:初学韵律,对仗时必修,为写诗打基础。 2、在选拔人才时的地位:快捷的方式展示才情。 三、楹联趣事

1、请同学们讲一讲你所知道的有关对联的名人轶事要求:各小组推荐一个同学宣讲,其余小组作评价。 2、老师讲一讲生活中的对联趣事。 四、牛刀小试 1、简介对联的写作要求。 2、尝试写对联。 一字联: 两字联: 三字联:孙行者 祖冲之 张之洞 陶然亭 地头间 酒席上 山有色; 水无声。 山前石; 竹下风。 三尺剑, 五车书。 四字联:三江春水; 五岳青松。 三江生色; 四海呈祥。 三山生色; 五湖呈祥。 与山同静; 随地皆春。 山间明月;

江上春风。 山川添秀;大地回春。 山川毓秀;松柏长春。 山河似锦;岁月更新。 千峰月色;五湖春光。 门迎百福;户纳千祥。 天开长乐;人到恒春。 天开文运;人喜春暘。 天开化宇;人在春台。 天涯月色;芳草春晖。 开门纳福;举步迎春。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 日薰春杏;风送腊梅。 风光胜旧;岁月更新。 风迎新岁;雪兆丰年。

汉字的趣事精选作文500字

汉字的趣事精选作文500字 汉字的趣事 班级内举行讲故事大赛,可偏偏这次重要的错字比赛又来凑热闹了,惹得那位同学闹了个大红脸!成了我们班的一大笑料。 比赛开始了,那位同学犹踌躇豫地走上台,显然没有好好准备过,大家都用一种幸灾乐祸地眼神瞧着这位“高手”,看着他像离开亲人似的依依不舍地向课桌告别,一步三回头,大家又同情又窃喜地看着。“高手”开始演讲了,只听他吞吞吐吐地吐出几个字:“昨天晚上,我…我来到了…小…区门口,外面…有很…很多垃圾…,我大吃…一惊!”“讲得很好,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描述出来了。”教师评价道,大家嘘声一片,可教师又说:“大吃一惊很多人会写错,你也写写看!”教师下的命令谁敢不从?那位“高手”只好一笔一画地写下了——大吃一斤。登时,教室的房顶也要被笑声震掉了。大家都无法控制自己,捂着笑疼了的肚子,闭着笑出眼泪的眼睛,一个个趴在课桌上。 教师生气极了,没想到随口一问就问出这个结果,大声呵道:“你吃垃圾啊!”大家笑得更欢了!教师又让“高手”说一句短语,并写出来,“高手”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并写下:我是个品学兼忧的孩子。“哈哈哈哈!”同学们笑得更欢了,有的还滚到了地上,然后这位“高手”又多了一个好听的新绰号——错别字先生。

汉字,是中国传统的文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交流。可是,有时他的好朋友错字却会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跑出来、蹦出来、乱凑热闹。真该好好治治这个小家伙,这都得靠我们平常注意。 【写作指导:写好写景精选作文的方法】 世界上有许多美妙的景物,日出日落、春去春来、云飘雪降、山海湖泊、名胜古迹、城镇村落、街道庭院……哪一样不值得我们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歌颂,但写景精选作文让中小学生煞是头疼,为什么呢?一是胸中无好词佳句,二是精选作文言之无序。 人教版六年制中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侧重训练的精选作文就是写景精选作文。根据中小学生写景精选作文的现状和课本的编排情况,我是如何训练写景精选作文的呢? 一、严密联络课文指导写作。 第一单元的《海上日出》、《夕照》、《迷人的张家界》,还有积累运用一的《大理三塔》,这些文章都是很好的写景范文格式。 海上日出按事情的开展顺序写出了日出的过程;《夕照》按时间顺序写出了如诗的夕照;《大理三塔》按空间顺序写出了三塔的样子。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写景精选作文要按一定顺序去写,并见识了各种顺序。学生还知道了写景精选作文在描写时,要“寓情于景”,要带着感情去描写,展开丰富的想象,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贴切的手法。(next88)如:联想、比喻、夸大等。只有这样枯燥的景物描写才会变得充满生机,富有情趣,才会吸引读者。当然学生还知道了文章写得这样细致传神得益于作者的细致观察。

书法对联

金石乐;书画缘。 笔永健;艺常青。 竹无俗韵;梅有奇香。 卧游五岳;坐拥百城。 砚生云海;笔舞龙蛇。 诗情画意;琴韵书声。 松风煮茗;竹雨谈诗。 书来益寿;金石延年。 文章江海;书籍林泉。 书林漫步;学海遨游。 亲师取友;敬业乐群。 闻鸡起舞;跃马争春。 笔力千军阵;词源万马兵。坐对贤人酒;喜和智者诗。雨过琴声润;风一翰墨香。剑气冲星斗;文光射云霞。落笔撼五岳;成诗凌九州。文心清若水;诗胆大如天。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欲各天下事;须读古今书。挥毫列锦绣;落纸如云烟。文章千古事;花月一帘春。

多勉日新志;能为岁寒枝。 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春。 水楼容我静;大地任人忙。 功高斯不伐;理定自无争。 性癖耽佳句;心清闻妙香。 伴我书于卷;可人花一帘。 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 聊收静者趣;且读古人书。 琴焦无俗韵;松古有劲风。 水斋容我静;大地任人忙。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慧眼观天下;妙笔写春秋。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柳絮体媚无骨;梅花形瘦有神。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得其名得其寿;多所见多所闻。以正气还天地;有大功于国家。近知近仁近勇;希贤希圣希天。读书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娱。挟风云于翰墨;罗象纬在心胸。夜月琴声书韵;春风鸟语花香。

墨海千帆竞发;书林万卉争芳。 读书寄怀秋水;对友如坐春风。 风采三秋明月;文章万里长江。 笔架砚池辞海;诗花墨雨书林。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文章似水清无玷;气节如松直有心。 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 春意犹融文明意;花香更带翰墨香。 琴窗古韵长生趣;艺苑温馨足慰情。 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室生光。 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幽。 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 诗传画意王摩诘;船载书声米舍人。 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墨足风流。 安得闲门常对月;更思筑室为藏书。 家有藏书墨庄香远;门无俗字竹径风清。 山水幽深襟怀妙远;读书夙好心气和平。 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 云树千山风泉万壑;山门一扇石屋半重。 自号酒徒胸中全无糟粕;人称浪子笔下颇有波澜。做数件可流传趣事消磨岁月;会几个有见识高人论说古今。

有关汉字的笑话

有关汉字的笑话 会”字新解 儿子:“爸爸,简化字的‘会’字怎么写?” 父亲:“人字下面一个云字。” 儿子:“为什么?” 父亲:“开会的时候,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说,这叫‘人云亦云’。” 只吃一吨 男青年决定到农村老家举行婚礼。男方的父亲给市里的亲家来电报问:“能来多少人?好作准备。” 亲家回电说:“去不了多少人,只准备一吨饭就行了。”他把“顿”写成“吨”。 很快又接到农村的电报:“婚期推迟一月,因一吨饭的米一时难以凑齐。” 阿皮蛋正传 贾主任兴冲冲地说:“今天工会发票看电影《阿皮蛋正传》。” 一个青年笑了:“贾主任,你读错了,那是《阿Q正传》。”“啥?我读错了!?老子打牌打了几十年,难道还不认识皮蛋,走开?” 老人掉齿

兄弟俩带着爷爷去医院看病。哥哥看到挂号单上年龄的“龄”错印成“令”了,就对大夫说:“这个‘令’字漏掉一个‘齿’字。” “是掉个‘齿’字,大夫说,因为我们这是老年人门诊嘛!” 屈原医生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同一个学生:“屈原是什么人?” “是医生。”学生回答。 “胡说!” “怎么胡说呢,书上说他是大夫嘛!” 书法艺术 打扮时髦的一对男女青年手挽手,走进一家报刊门市部。男青年指着一本《大众花卉》对营业员说:“买一本《大众花开》。”营业员冲他一笑,递给了他。身旁的女青年摘下蛤蟆镜,拿过来一看刊名便问;“这个开字怎么上面多了竖?”男青年答:“这是书法艺术?”“哦。”女青年点点头。 别字 一家商店的售货员在黑板上写了“现在另售”四个字。 旁边一顾客说:“同志,零售的‘零’,你写的是别字。” 售货员瞪了顾客一眼说:“得了吧,‘别’字还有个立刀旁儿呢!”

何必在乎 胡主任总是写错字,念错音,笑话百出,却从不虚心学习。 一次,单位开表彰大会,他把冯建国读成马建国,引起哄堂大笑,他估计又是念错了什么。 秘书提醒道:“还有两点呢!” 胡主任想纠正一下,又怕失面手,便板起面孔说:“大家不要笑了,少两点也没什么关系嘛!都是革命同志,何必在乎这一点两点的?” 彼此 周先生接过陈先生递过来的名片,看了一下说:“东先生,久仰,久仰。”陈先生接过周先生的名片说:“你是吉先生?”周先生听了不高兴:“我姓周,怎么扒了我的皮,我哪里得罪你了。”陈先生说:“我姓陈,兴你割我耳朵,就不兴我扒你的皮?” 打赌 看台上,两个素不相识的球迷争了起来。“甲队准赢。说错了,就我姓倒写!“甲队准输。否则,把我的姓横写!”“你贵姓?”“姓田,你呢?”“姓王” 唇枪舌剑 姚某与李某在茶亭相遇,交谈颇融洽。李问姚曰:“请教贵姓?” 姚曰:“姓姚。”

汉字的文化调查报告

汉字的文化调查报告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背景说明:汉字的产生及发展时间非常长,因此有很多演变以及不解之谜。我们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五年的语文知识了,认识了多少的汉字,但是有很多汉字中蕴藏的内涵我们还是不很清楚。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多方面的了解。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汉字历史悠久,因此不仅在我们的国家文字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不解之谜,并且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字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我国的文字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变迁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变化。因此,对我们的祖国文字进行更多地了解调查,能够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会更有兴趣。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文字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了解,更深入地对文字的内涵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文字的作用,掌握文字的一些扩展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经历研究的过程。 (2)学生通过研究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和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经历合作学习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身边的文字,培养对汉字的学习兴趣。(2)指导学生科学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文字。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专题学习面向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学生有了初步的上网搜集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新事物和新知识有着较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生活中的汉字有着浓厚的兴趣。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专题学习的主要主要通过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而且还能通过学生对于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小组内互相沟通讨论,理解这些领域中汉字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推荐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法:通过搜索网络和图书报刊、杂志等资源,进行文献学习。2.推荐研究步骤 (1)第1~2周,信息收集阶段,通过各种新渠道了解有关生活中汉字起源和演变的情况。 (2)第3~7周,小组组织一个有关文字知识的专题讲座,由小组中推举同学主讲。 3.学习进度安排 (1)第1周,组成小组,提交活动设计方案。 (2)第2周,开始自主活动。 (3)第3~4周,综合实践研究实施阶段。

我与楹联的故事

我与楹联的故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故事是《触摸楹联的脉搏》在我第一次接触到楹联这个词的时候啊感觉还很陌生,毕竟我们只在对联上见过它,后来有人给我提及它是由5000多年前一个小故事发展而来了,我顿感神奇至今才发现对联,楹联就一种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对联历史悠久,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字数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节目中也曾经有过介绍,楹联起源于中国,更是汉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他讲究的是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形式相同。 以前就听说过一个对联,更为对仗,“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只需求己,莫求人”这也是清代年间某一户人家的家训。旨在劝诫后人:珍惜衣食并非是为了节俭钱财,更是聚德积福,要想获得名利上的双收就不要借助他人的帮助,而是要靠自己的艰苦努力、拼搏上进“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收成难知难不难”这是辉煌过商界的一句微商格言。只在劝诫后人“读书和营商,创业和守业同样重要,”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此联告诫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只有宽阔豁达的心胸才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劝人培育一点善德、留一些佳行译言,让子孙效法,有所收获,有所继承。看来这些楹联我仿佛试讲古人的智慧重新翻腾了一遍,那些光辉的思想就如同是翻涌在水中的鱼鳞,

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于是我紧握住了楹联的脉搏,试图聆听他更多的倾述。 在他跳动的脉搏声里,我听到了杜甫草堂前的”异代不同时,如问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我听到了武侯祠旁的“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唔对古今情。我听到了岳阳楼前的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是一种比诗歌更加精简凝练的语言,这是一种比小说更加天马行空的创想,如果说诗歌是文学的娇子,那么楹联可以算作是楹联的娇孙了。 然而人之垂暮犹如日薄西山,楹联也是如此,众所周知,楹联起源于五代,盛于清朝,事实上清朝出来小说之外,对联在民间也是很流行的,在授课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也熟知了很多关于楹联的趣事,解晋讽富豪,唐伯虎巧对神童,纪晓岚奉旨联队等等,无不让人佩服他们的机智敏捷,不过走到现在,楹联似乎被我们忙碌的生活遗忘了,毕竟现在用的少了,过年也就张贴你把一幅,但真正会想古人一样咀嚼其文,推敲其意的又有多少人呢?于是我有听见了他的叹息,像散烟的火炬,像南雁的哀鸣,我忧虑了,我怕我与楹联的故事的走到这里停止。 到这里我与楹联的故事就结束了,在这里更多的是我是在向大家发出一种呼吁,呼吁大家能了解了解这位老者,从而将它的睿智传承下来!

与古诗词有关的趣事

与古诗词有关的趣事 1、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2、纪晓岚对诗 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细羽佳禽砖后死?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粗毛野兽石先生’。? 3、纪晓岚妙改《凉州词》 相传乾隆要纪晓岚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他在书写中粗心地将诗中的?间?字写掉了: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时候书写不用标点符号)。乾隆一看,当即指出来。纪晓岚知道掉字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他灵机一动说?我这是改写的一首《自度曲》?,当即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乾隆这才释然。 4、苏轼兄妹互嘲 传说宋代诗文大家苏东坡与其妹苏小妹有应对的打油诗。兄妹二人长相各有特点,借此相互戏谑。苏小妹凸额凹眼,苏轼相阔络须。于是苏东坡作诗戏妹曰:?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很夸张地形容其妹额头之凸,眼眶之凹。 苏小妹也不示弱,作诗二首反唇相讥:?一丛衰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此首笑其兄满脸络腮大胡须,连耳朵和嘴巴都找不到了。然意犹未尽,又作一首讽其兄扁额马脸,眉间一尺:?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5、吕蒙正自嘲 宋代名臣吕蒙正出身贫寒,曾于春节时赊来猪头待客。猪头煮熟尚未起锅,债主即登门讨债,老吕囊中羞涩,结果债主将猪头拎走。吕蒙正作打油诗解嘲曰:?可怜可怜真可怜,煮烂猪头要现钱。有朝一日时运转,日日天天都过年!?将窘境与抱负尽皆道出,读来让人捧腹、心酸又生感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