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旅融合”模式下康养山庄的发展策略——以乳山市某康养山庄为例

“农旅融合”模式下康养山庄的发展策略——以乳山市某康养山庄为例

“农旅融合”模式下康养山庄的发展策略——以乳山市某康养山庄为例
“农旅融合”模式下康养山庄的发展策略——以乳山市某康养山庄为例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20, 10(3), 299-305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cd7319371.html,/journal/sd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cd7319371.html,/10.12677/sd.2020.103037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ealthy Manor

under the Mode of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Healthy Manor in Dagushan Town, Rushan City

Rui Liu*, Qingjuan Nie#, Han Wang

College of Landscape and Tourism,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Received: Apr. 10th, 2020; accepted: May 1st, 2020; published: May 8th, 2020

Abstract

Taking the planning of a Health Care Mountain Villa in Rushan City as an example, and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farming and tourism, research and practice have been carried out from indus-trial integration, functional integration, spatial layout, key project crea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etc.,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an effective path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ravel integration model, but also provides consult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related leisure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Health and Well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农旅融合”模式下康养山庄的发展策略

——以乳山市某康养山庄为例

刘睿*,聂庆娟#,王晗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河北保定

收稿日期:2020年4月10日;录用日期:2020年5月1日;发布日期:2020年5月8日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刘睿 等

以乳山市某康养山庄规划为例,以农旅融合为指导基础切入,从产业融合、功能融合、空间布局、重点项目打造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为传统农旅融合模式的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有效路径,也为相关休闲康养机构的转型与重构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农旅融合,康养,发展策略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s://www.doczj.com/doc/cd7319371.html,/licenses/by/4.0/

1. 农旅融合的内涵

农旅融合从广义来看就是指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产业与消费基础条件下,受到市场需求与政策等因素的作用,政府、企业、农户等利益主体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效益而进行的地区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空间布局以及运行管理过程的总称[1]。

农业旅游是在近些年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利用农业景观、农业文化、农业产品等农村特色吸引游客休闲度假、游览消费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通过资源整合、空间优化、布局调整、业务拓展、品牌创优等手段,依托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两大载体,全面提升农业旅游产业[2]。

推动农业与旅游业互相融合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全方位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新要求,尤其在农业功能拓展、农业发展创新、政策保障支持等方面的转变提升更是迫在眉睫[3];二、现代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压力日趋增大,压力的增加导致了旅游需求的新变化,减轻自身压力、享受多样化与个性化的休闲空间,返朴归真、回归田园的愿望日益强烈,进而促进了旅游形式的升级和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由此可见,驱使农业和旅游业寻求融合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2. 乳山市农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近些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更是推进我国农业休闲观光、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乳山市充分挖掘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借助以农促旅、以旅兴农而实现以旅富农的最终目标,都对农旅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进一步要求。然而,收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当地农旅融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4]。

2.1. 发展形式单一,理念滞后

农旅融合模式在乳山地区虽然出现较早,但从其形式和规模上来看都较为简单。主要以农家乐以及乡村旅游的形式出现,并且可参与游玩的项目也比较少,多数项目为照搬或简单嫁接,娱乐项目普遍采Open Access

刘睿等

取“农业+ 观光”的形式,即采摘、垂钓、农家乐等方式[5],结合层次低,没有充分发掘地方特色与地域文化,缺乏亮点。无论从深度或是广度上来看,目前农旅融合的发展形式都有待提高。

某些地区对于发展农业旅游的热情虽然较高,但是没有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前期规划和整体设计与实际存在偏差,重视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对自然生态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盲目开发,农业旅游无序发展,市场混乱。

2.2. 缺乏特色项目,千篇一律

目前农旅融合项目普遍趋于大众化,缺乏地方特色,在农事体验、传统饮食、农耕文化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不足,高、精、特、新项目较少,导致知名度不高,缺乏影响力。农旅融合的层级较低,不能发展形成产业,为当地创造的价值有限,同质化问题突出,农旅融合的有效性较低,对于资金和项目扶持的吸引度也不高,产品开发升级迟缓,缺乏具有特德、优势明显的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链条短,产业附加值较低,农产品很难有效的转化为旅游产品,因此,旅游对农业的带动能力有限。

2.3. 市场监管不力,秩序紊乱

从经营层面来看,农旅融合的经营主体主要是农民,休闲农业的主要类型主要是农民为经营主体的农家乐这一传统形式,受农户自身管理能力有限、缺乏科学规划、资本投入不足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农业旅游的层次较低、规模受限、重复性建设较多,很难满足中高端消费的市场的需求。除此之外,休闲农庄等规模化的经营主体以工商资本为主,个别地方出现工商资本借发展农业之名乱占耕地的现象,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需加以规范和引导。

2.4. 体制机制落后,发展不均

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农旅融合的体制机制、管理机制、分配机制、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在某些发展旅游的乡村,规模大、名气大的农庄主要是由外来投资,相当一部分增值收益被外地人拿走,当地人就业机会有限,获得收益较少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外来工商资本排挤当地农户的现象,农户只能进行简单的农业生产却没有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相应的收益。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地方特色的差异导致旅游发展水平不均衡,还存在各自为政、管理混乱、扰乱市场等现象,对于农旅融合进程的发展与体制机制的形成产生极大障碍。

3. 案例借鉴——乳山市某康养山庄规划

乳山市某康养山庄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进而与休闲康养相结合,遵循乡村自然发展规律,开展地方特色农耕体验活动,也遵循人们返璞归真、回归田园、享受生活的心理。以城市为圆心,借助交通系统通达性,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的地域文化、友善的邻里氛围以及农村闲置的土地房屋资源,打造生态宜居的康养山庄,融合生态田园、乡村风貌、乡土乡情等要素,用产业化、平台化、制度化的组织方式,实现三产融合、农旅合一,建成集农业生产销售、农村生态展示、农事生活体验、农耕文化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6],吸引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体验“旅居农趣”的生活[7]。

3.1. 项目概况

乳山市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具有气候温和、温差较小、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于全国第六大长寿带,拥有优异的养生条件与资源。

刘睿等

该项目基地位于山东省乳山市某镇,东接威海,北临烟台,西近青岛,南涉黄海,交通便利,总面积约为700亩。依托该镇康养山庄为主体的自然禀赋条件,综合分析700亩启动区域的地块状况和发展基础,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康养休闲度假农业的指导意见总体要求,围绕乳山市和该镇农业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康养休闲度假农业产业融合先行试验示范区。

3.2. 总体定位

依托现有农业基础和该地域文化特色,以康养乳山,休闲度假在山庄为主题,以“康养+农业+文旅+科技”融合发展为主线,着力发展“康养+农业+文旅+科技”的融合程度,增加康养休闲、农事体验、大姜食疗养生、有机蔬果食疗、大孤山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内容,逐步发展成为康养休闲旅游、大姜有机食疗康养、农事体验认养游、大孤山乡村体验游、城乡康养游、产科教融合综合体试验示范基地等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将康养山庄打造成乳山市发展康养休闲度假农业产业融合的样板工程,成为该镇大姜康养休闲度假的支点,最终将康养山庄打造成为康养休闲度假引领示范区、康养休闲度假与农业产业融合辐射区,引领周边休闲度假产业、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升级提速发展。

3.3. 发展思路

3.3.1. 促进观念转变,丰富产品形式

在农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地域特色,逐步创新规划思路,转变规划理念,将旅游产品与当地优异的历史传统、产业优势、区位特色,消费能力相结合,进而形成地方特色产业,构建产业平台、完善设施配套、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功能布局,这既是解决产品简单、布局雷同、项目同质、产业同构的前提,又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保证,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吸引力的保证。

3.3.2. 形成特色产业,树立品牌效应

打造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平台,构建地方特色农产品销售体系,全面拓展销售路径。着力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地域农耕文化名片,把地域农业特色推向全国。在制度保障、品牌推介、政策扶持、市场开拓、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促进农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化,构建农旅一体旅游产业平台,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形成特色、面向市场、服务大众,提高企业科技水平、科研标准、研发能力,开发创新性、功能性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设立农耕文化节日,开展地方农耕文化主题活动,借助旅游创新促进旅游产品开发,进而带动农业产品的开发与销售。

3.3.3. 完善利益分配,保护农民效益

保护农民在农旅融合发展中的利益,让其在农旅融合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是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在就业安排、创业机会、岗位提供等方面给予原住民更多支持,通过产业组织创新促进形式创新,发挥先进旅游开发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对相对基础产业和弱势群体进行适度补偿。同时协调产业部门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创新农旅融合发利益分配机制展,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在组织上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对农户的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旅游接待水平,充分保障农民自身的利益。

3.3.

4. 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治理机制

按照宜疏不宜堵的原则,鼓励工商资本开发地方特色农产品,科学划定工商资本进入的区域和类别,强化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土地用途管制,既保障地方产业发展又带动经济增长。

随着农旅融合的过程的不断深入,必然会出现融合主体在资源获取、规则定制、利益分配、机制保障等方面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跨界治理机构来协调各方关系。因此应出台农旅

刘睿等

融合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农旅融相关标准,完善治理机制,制定评估体系,以适应农旅融合发展的需要。调整农村用地政策,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开发力度,加强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力度。

3.4. 空间布局

围绕定位战略、路径模式和运营机制等多个方面,综合借鉴类似国内外康养休闲度假发展的案例借鉴,确定康养山庄布局思路和发展思路,即:一环三廊多业态(图1)。一环为环山机耕道,三廊为农事体验廊道、康养漫步廊道以及生态景观廊道,多业态为山中氧吧漫步、大姜康养食疗、有机蔬菜体验、康养文化体验。重点打造以下四个功能板块:1) 康养休闲游览功能板块:发展山庄康养农旅度假休闲引领示范区;2) 科技创新引领功能板块:设施农业装备和种植技术创新引领示范区;3) 区域示范联动功能板块:联动乳山市休闲农业升级和发展示范区;4) 农事观光体验功能:山村风情景观休闲观光、互动体验示范区(图2)。

Figure 1. One ring and three corridors multi-format

图1.一环三廊多业态

Figure 2. Four functional plates

图2.四个功能板块

刘睿等

3.5. 规划原则

3.5.1. 打造特色山体景观和农业设施项目

主抓景观设计,提升康养山庄吸引力,打造特色山体景观和农业设施项目。围绕山体山势、土壤土质情况,选择栽植四季变化景观植物,着力设计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山体景观,从成本角度考虑,要成年树、低树龄、花草结合。与科研院校合作建设发展设施智慧农业,发展大姜设施农业,培育配套康养休闲度假有机蔬果品种和配套种植技术。康养山庄发展高端康养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丰富水、电、路、景观、木屋、房车、基础医疗、保险类型。确定大姜、茶、果树栽植区域和计划。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依据果树、茶为多年后瓜果的习性,建议采用成年树与低树龄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同时栽植部分两年内挂果的树种,增加前期收益。

3.5.2. 培育康养休闲度假业态,提升园区影响力

培育发展康养休闲度假旅游和科创体验业态。以“大姜+”为康养主题,发展康养食谱和康养活动,适度拓展设施农业温室餐饮、养生大讲堂、开发大姜医疗保健项目、与多种协会商会合作等关联项目;

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创新升级设施农业技术,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成为该地区、乳山市引动设施蔬菜产业、大姜产业品种更新和技术推广的重要窗口。

与区域内外农业康养旅游相关的基地建立联盟协会,共同打造多元的旅游路线。

3.5.3. 创新盈利模式,提升园区运营力

着力打造企业主导的康养山庄运营模式。以“高、精、特、强”为发展目标,发挥乳山长寿品牌优势,深挖品牌价值,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深挖地区和康养山庄自身独特优势,把特变优,把优变精,把精变强。对接国内外农业科技、人才、模式等,实现业态升级、规模扩大、技术领先、收益不断。

3.6. 发展模式

依托康养山庄内外部环境,打造一个基观赏、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活动空间境域,做到大有景观、小有景点。建设以康养休闲度假为核心、以发展山庄–村落–小镇–银滩–现代苹果园–现代休闲农场体验旅游、绿色大姜康养产品调养旅游为特色、以观赏、休闲体验为方式、以生态文化为灵魂的多功能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特色区。

以农旅融合为基础,发展高端康养休闲度假为定位,围绕运动休闲康养、知识康养、体验康养等不同层次的主体需求,以整体提升、景观做美、产品做强、定位做精、模式做特为主线,重点破解康养山庄提升发展的设施配套、业务开拓、平台建设、景观设计、盈利模式等瓶颈难点问题,设计有亮点、分阶段、可执行、能落地的策划方案,旨在建立政府和企业协作共赢的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引导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和客户参与的康养休闲度假农业文旅多元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上位规划,按照立足该地区,面向乳山市,发展康养休闲度假思路,将其理念和建设内容在空间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构建“示范引领创新–带动康养休闲融合-强化服务增值”的空间联动格局,对康养山庄先行启动区域进行重点项目布局和定位设计。

3.7. 重点业务

康养山庄以农旅融合为前提,以康养休闲度假为主发展高端康养服务,从精神、心理、体验等角度出发,开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互动、配套康养理疗、多元联动活动等服务业务。

业务1:发展健康农副产品和生产体验服务业,山庄建设农业智能设施温室,实现有机蔬果智能管控,生产植健康农副产品;开展种姜、采姜、采茶等丰富多彩的农事体验活动,开展大姜、茶文化教育,

刘睿等

开展老人健康养生教育;分期分批种植有机特色林果果树,分1~2年产果树木、3~5年产果树木。

业务2:发展康养休闲服务业,康养山庄景观做到四季景色秀美、建设日出日落观景平台,建设氧吧漫步道、氧吧廊道、四季花海,开发大姜食疗,根据大姜除寒的功效,利用当地大姜保健食品,聘请养生专家,私人定制大姜养生食谱和疗养食谱,建设休闲活动室等。

业务3:联合带动服务业,联合乳山景区建立旅游战略合作联盟,如大孤山苹果园、家庭农场、火龙果采摘园、银滩旅游景区等,线上相互间的网络平台有链接,线下相互间建立旅游游线;联动山下特色农家院落,建设特色农家小院,住特色农家院、品尝大孤山农家美食、农家农事体验等。

联合省内外康养中心、养老社区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品尝乳山农家地道菜、康养山庄健康农副产品,体验山庄休闲服务。

通过房车建立大海(银滩旅游)–康养山庄–智能苹果园–家庭农场–千年银杏–圣旨牌坊–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不同体验住宿游:第一天体验银滩海景住海景房,品尝特色海鲜;第二天体验康养山庄,进行农事体验,欣赏大山夜景,漫步森林氧吧,品尝特色私人定制大姜养生谱;第三天体验农家小院,品尝农家美食;第四天体验房车生活等。

业务4:建设产科教融合综合体试验示范基地,与科研院校企业合作,建立产科教融合试验示范平台,通过智能设施温室,培育开发康养大姜、茶、有机蔬果新品种,开发康养膳食食谱和身体调养方案等。4. 结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要求。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对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依托农旅融合打造“田园+康养”这一新模式,为传统农旅融合的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有效路径,也为相关休闲康养机构的转型与重构提供借鉴与参考。

基金项目

基于数据分析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研究(C20190338)。

参考文献

[1]李慧建. 丽水市农旅融合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舟山: 浙江海洋大学, 2018.

[2]雷昌林. 盘州市新民镇开展创新山地特色农业走农旅融合发展新路的思考[J]. 农技服务, 2017, 34(11): 191+162.

[3]张莞. 做好“农旅融合”这篇新文章[J]. 人民论坛, 2018(32): 88-89.

[4]江仕敏. “农业+”: 融合发展路更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新思维探析[J]. 创造, 2019(7): 60-65.

[5]蒋渝. 重庆农旅融合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7, 18(5): 7-8.

[6]易慧玲, 李志刚. 产业融合视角下康养旅游发展模式及路径探析[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126-131.

[7]刘亮亮. 农旅融合背景下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构想与探索实践[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5): 320-324.

调研报告:关于推动乡村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推动乡村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永禄乡农林文旅康产业发展情况,全面强化和拓展融合功能,深入挖掘永禄乡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自然风光、民俗名艺等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永禄乡一二三产业联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市委《关于做好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大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专题调研组就永禄乡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发展情况。永禄乡距市区7公里,总面积2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86.97亩,辖17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4567余户,12666口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素有“梨果之乡”和“生猪之乡”的美称。截至2017年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689.95亩,经济作物75.4公顷,中药材30.2公顷,蔬菜及食用菌45.3公顷,产量2492吨;全乡设施农业388个,设施占地面积25.9公顷,实际使用面积21.4公顷,其中日光温室36个,春秋大棚352个,产量1546.7吨。 (二)林业发展情况。全乡林地面积15881亩,国家公益林8759.8亩,退耕还林600亩,应补面积195亩,株树42900棵,人均林地面积1.26亩;园林种植面积122.1公顷,产量2332.7吨,其中梨树种植面积57.5公顷,苹果29.2公顷,其他水果35.3公顷;在林业改革过程中主要采取分山到组、分山到户、分股不分山的方式进行改革。目前按照市委安排,永禄乡千亩梨树种植计划正在有序推进。 (三)文化发展情况。永禄乡文化发展内涵丰富,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充分发

挥了文化惠民、文化利民的政策优势。主要包括乡文化站、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剪纸——玉先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传统的手工桑皮造纸工艺——山西晋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全乡17个村均设有农村书屋。其中乡文化站建筑总面积800平方米,内设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图书室、微机室、乒乓球室、占地300多平方米的舞蹈排练厅、图书室藏书达9000多册,投资150万元建设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建设了灯光球场、5人制足球场和电影院。乡文化站始终以服务为先导,遵循利民、惠民、乐民的原则,所有设施均面向群众免费开放。 (四)旅游发展情况。永禄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中韩王山欢乐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原老毛沟自然村旧址,开发集休闲、旅游、度假、游乐、民宿、拓展、采摘、户外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项目,2017年3月份同山西唐是文化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投资1.1亿元完善建设开发内容;见证了波澜壮阔改写中国历史进程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平之战纪念馆,年接待量约2万多人次;永禄乡庙宇文化深厚,全乡共有庙宇39座,其中市级文物4个,有开启中华文明历史篇章的仓颉造字传说和仓颉庙、许庄的阁楼、秋子古戏台等。 (五)康养发展情况。永禄乡现有2家康养中心,分别为老年精神康复托养中心和夕阳红公寓。老年精神康复托养中心位于永禄乡秋子村,总投资约4000万元,总用地面积6691.26平方米,建筑面积12499.62平方米,内设床位300张,目前一期建设基本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夕阳红公寓成立于2002年5月,总用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共有床位100个,实际入住83人,其中五保户55人,自费赡养28人。 二、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态产业园项目实施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三、建设目的及意义 四、项目特征 五、建设项目内容 六、项目主要功能 七、推动策略 八、市场目标客户分析 九、项目效益 十、投资规模及建设周期 十一、结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和地点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二)建设单位及合作单位 建设单位: 负责人: 合作单位: (三)建设单位简介 ****发展有限公司创立于**年**月,注册资金**万元,法定代表人:***。公司经营范围:****。 (四)合作单位简介 **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注册资金:***万元。公司总部位于*****市场内,主要以销售、研发、进出口为一体的贸易型企业。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农产品批发、零售,主营产品为大米、高粱、小麦、食用油等。公司秉承着:****的经营理念,力争在三五年内将企业打造成贵州省粮油行业的领军企业。 二、项目背景 石板村交通便利,沿羊公路穿境而过,全程油路改造。全村基本实现通路、通电和通水,闭路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覆盖全村。极力打造的小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示范点,辐射周边地方发展旅游业和开办农家乐。村内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摆龙河湿地公园和石板河贯穿11个自然寨,沿河两岸环境优美,竹林残萌,空气清新,民族风俗多姿纯朴,布依文化特色浓厚,清代“工固牌坊”历

史久远,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当前休闲农庄普遍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不足、融资困难、缺乏特色、经营模式单一等等因素,其产品缺乏有效的营销模式及健全的销售管理体系与渠道网络,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低,无法形成品牌力。特色农产品如何寻求突破,是政府和企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项目建设目的及意义 (一)建设目的 “新瑞新农业生态产业园”的运营是以贵州传统农耕文化为载体,研发特色农产品,打造科普示范展示和农耕文化传承基地,结合休闲度假产业及创意农业发展来通盘考虑;“新瑞新农业生态产业园”不仅是贵州生态农业及农业产品紧密相连,又与贵州的人文、地理文化紧密相连。是新农业产业向加工、休闲度假产业的跨界发展;是巩固“贵州生态农业”形象的一次资源大整合;更是贵州特色农产品走出贵州,塑造品牌,走向全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建设意义 “新瑞新农业生态产业园”是依托于贵州天然原生态环境、特色农业、人文优势。集“创意生态农业园、休闲农业、私家农场、特色农产品、民族农耕文化广场、生态农业研发中心、优质基地”为一体的新农业生态综合体。将以三农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业促进三产发展,从而提升四生整体和协进步,三者形成彼此促进、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

--区农旅融合发展情况汇报-军民融合情况汇报

**区农旅融合发展情况汇报:军民融合情况汇报 **区农旅融合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全区旅游战线抢抓机遇,按照“全景吉安,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围绕“优质旅游、全域旅游”两个核心内容,统筹推进“全域旅游新景区”建设,全力促进**旅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获评“江西旅游强县”“江西省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创新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全区年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两项指标年增幅均超过25%。 一、主要成效及亮点工作1、做好点,做到标杆引领,示范率先。一是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异军突起,匡家村和渼陂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有休闲观光农业园(景)区50多处,年吸引周边县(市、区)及省内外参观人员近百万人次。其中,渼陂的富之渼果蔬联合社就是农旅结合的典型缩影。自2016年8月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总收入达500万元。截止目前已投资1000万元,流转土地500余亩,种植白莲100多亩,生态采摘基地10余亩,垂钓鱼塘10余亩,建设房车基地1个,农家乐600平方米,樱花长廊1000米,并开通了环古村至基地的观光骑行线路。联合社充分利用资源,与旅游有利结合,不断开展相关活动。二是打造农旅联合项目。“旅游+农业”齐头并进,持续推动生态优势、文化内涵、美丽城乡、特色产业与旅游开发融合创新发展。**山景区、渼陂古村、富田古镇、东固景区提升了文旅融合品位; 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农旅融合的典范;

江右酒寨、岩溪根语、奥克1991创意产业园展现了工旅融合的风采; 白云湖度假区、青龙洲景区成为生态康养旅游的样板; 源中园、上红督之家被评为“省三星级农家乐”,逸乡园、富渼农庄被评为“省十佳休闲农庄”,逸乡园还列入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渼陂古村研学基地被评为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区研学旅行活动如火如荼。三是培育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农旅融合催生新业态,开发了富渼房车营地、青龙洲森林穿越、**山水上乐园、多彩田园骑行绿道、东固帐篷露营、基地写生、人体漂流等多类型体验性活动。 2、铺好面,做到项目提升,大放异彩。一是项目开发多姿多彩。立足资源自身特点,深挖文化内涵,因势利导快速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列入区全域旅游重点调度项目46个,计划投资3.66亿元。46个项目建设基本达到时序进度。**山景区实施了阳明广场、弘法广场、票务中心、**山水山洪沟治理等19个项目建设; 渼陂旅游集聚区实施了古村28口水塘治理、渼陂旅游主题酒店、精品民宿打造等26个项目建设; 富田启动了新游客服务中心、龙川阁古码头沿岸历史环境改造、匡家特色民宿等建设项目,白云湖生态康养度假区一期下沙洲岛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 东固景区以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推手,游客中心、后河湾1957项目、东固烈士陵园等项目日渐成型。二是项目招商重拳出击。已与东方园林、光合新兴产业两个上市公司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东方园林针对渼陂旅游集聚区开发、光合文旅拟在富田镇打造中国**国际研学小镇两项工作均在正常推进中。此外,中建国际投资、港中旅、航盛电子等客商也纷纷赴区考察全域旅游。三是利用营销造势。**区庐陵文化旅游节常办常新; 各景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出了“桃花节”“荷花节”“桑葚节”“丰收节”“晒冬节”

潍坊滨海旅游集团创新文体旅融合发展模式 打造国际化体育赛事品牌

近年来,潍坊滨海旅游集团紧跟文体旅融合发展新趋势,积极探索“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以水上体育赛事为核心引领、多形态节会活动全面发展的赛事活动格局,进一步丰富了文旅内涵,提升了滨海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立足水情,打造顶级赛事品牌 滨海区“海河湖”资源丰富,拥有4A级欢乐海景区、3A级白浪河景区,以及新晋“网红”文昌湖景区,发展水上运动项目、引入水上赛事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集团充分挖掘水资源禀赋,举办了一系列高端体育赛事活动,逐渐形成了滨海独有的水上运动品牌。 打响风筝冲浪竞速锦标赛国际品牌。集团成立以来,连续承办了多届风筝冲浪国际邀请赛,2016年,集团与国际帆联风筝帆板协会签约,成功将比赛升级为锦标赛,跻身世界较高水准的风筝冲浪赛事行列,实现了“本土品牌国际化”。作为冲浪世锦赛的重要一站,每年9月,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职业选手相聚欢乐海,为游客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也为提升滨海城市形象持续增光添彩。 引入、办好多个国家顶级水上赛事。2018年,集团首次与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中国龙舟协会合作,将中国龙舟公开赛这一国家顶级龙舟大赛引入滨海,吸引了全国28支龙舟队伍、700余名运动员前来参赛,场面激情澎湃、扣人心弦,为风光秀丽的白浪河增添了一道活力四射的新风景。同年10月,成功引入由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办的中国帆船联赛(潍坊滨海站),

作为首届首站国家级职业联赛和国内较高水平的奥运级别赛事,比赛共有包括现役国家队运动员、全国比赛冠军在内的15支队伍、100余名运动员参赛。今年集团还成功举办全国青年赛艇锦标赛暨U系列赛,成为白浪河上举办的又一顶级赛事活动。 发散辐射,构建多维节会活动体系 以水上赛事为引领,集团不断延伸拓展,推动节会活动“开枝散叶”,构建了业态丰富、类型多元的滨海节会活动体系。连续承办潍坊国际风筝会。作为风筝会主场地承办单位和签约合作企业,旅游集团圆满完成了多届风筝会开幕式暨万人放飞表演赛的承办任务。今年,集团还加班加点推动集团旗下温德姆至尊酒店投入试运营,高质量完成了风筝会相关接待任务,借风筝会品牌进一步扩大了的潍坊滨海知名度与影响力。

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研究

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05T17:04:22.5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徐子麒 [导读]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想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必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只有重塑城乡关系,对过去的城乡政策不断反思并且学会打破和重组,才能够推进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城乡融合规划机制以及生态保护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成都天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想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必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只有重塑城乡关系,对过去的城乡政策不断反思并且学会打破和重组,才能够推进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城乡融合规划机制以及生态保护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城乡;融合;十九大;振兴 党的十九大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国家的整体战略,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农村。从这两种战略关系上来讲,在决胜全面小康阶段,我们需要消除绝对贫困,那么,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阶段,我们就必须要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的“强、美、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富强不富强,要看农村怎么样,这是标志性的 [1]。城乡关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经历颇多。这期间不断经历城乡分割、城乡共同发展以及城乡统筹等。笔者将在本文中着重分析新时期城乡融合对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以及乡村振兴有效途径。 一、新时期城乡融合对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乡村振兴”这个概念细化来拆解,其根本是振兴人才,而这个过程就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就业制度最终创新城乡人才流动机制。这样一来,既允许了农民脱离农业农村到城市自主创业,发挥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为农村的创业大潮扫除了障碍。那么,我们还涉及到一个名词是“城乡融合”,何为“城乡融合”,“城乡融合”的意义又是什么。“城乡融合”这一名词其实指的是城乡一体化,这个概念的第一次提出大约在80年代末期,因为当时的社会矛盾的出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了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演变至今,于今天社会的表达方式则更可以看作通过城乡一体化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目标。这个概念之所以被提出,是因为国家也看到了城乡融合对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持,将城市的经济意识形态引入农村,使农业逐渐产业化,最大限度的将城市功能外化,提升居民需求同时满足居民需求,在这个过程里引导乡村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当然,城市的资金支持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因为城乡融合的不断加深,中国的农业农村在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是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这些变化标志着农业农村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从此站上了新起点、进入了新时代,这也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起点。 二、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突出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农业虽然在发展但是因为质量不高,于是引发的效益竞争力不高;第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且公共服务建设滞后[2],使得硬件跟不上;第三,农民增收的后劲不足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可是当前中国城镇化率从数据上看已接近60%,而通过预测发现,即使今后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却仍然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而对于我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绝不是一面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一面农村却越来越萧条。为了扭转这种不协调的状况,政府有关部门就必须采取一些超常规的措施,这其中,主要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相对应的防止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凋敝。 城乡发展不均衡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体制机制的不协调已经直接影响到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3],因而,便严重制约着我国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更加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很大一部分束缚城乡融合的机制仍然存在,但是就激活而言,激活主体、要素以及市场却一定是城乡资源融合的必经之路。 三、城乡融合背景下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是城市功能外化的一个绝佳体现,城市功能外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也十分有利于乡村振兴。例如,“农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就是构建现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过农业结合互联网、教育、研学、康养、科技、文创、会展、艺术、体育等多元城市功能,实现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主要是指城市功能外移带来的发展机遇,现在强调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老话说的好,产业兴则百业兴。我们必须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入期间,同时大力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主旋律,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培育乡村产业、乡土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富裕、农村经济繁荣。 其次,农业于其他产业需要有效融合,农业+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仅能够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例如,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优势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农业结合旅游度假、生态博览、运动休闲等等多元化产业,鼓励农村开展乡村旅游,使得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人们能够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求,促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促进城乡融合。 (二)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环境对人的影响深远,一个好的人居环境,也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笔者建议,可以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的垃圾处理工作、严格把控污水治理,推进厕所革命,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使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使乡村风景重现清明,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 (三)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戏好要靠唱戏人,这也是一句老话,如果没有人,乡村振兴无法很好的实现,势必会变成一句空话。最好能够加大“三农”干部培养力度,从领导者抓起,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快速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兴业,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大显身手。 (四)改善农村公共设施服务 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与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个别地方几乎可以说云泥之别。我们必须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完善乡村教育和加强乡村医疗体系建设,尽快推进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并且积极调动各类农民经济组织参与提供农村公共服务,

最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心得体会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心得体会 3月22日,市委市政主持召开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议”,会议中提出的文旅产业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获得各方积极关注、高度重视、广泛推进。此次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李贵富书记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议的讲话”更是从政府工作层面将全域旅游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李书记对遵化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清晰、资源优势分析透彻、下部工作举措部署有力,这不仅为遵化旅游发事业展鼓足了干劲,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对遵化重返百强、再创辉煌的发展信心。下面我总结一下参加此次会议的心得体会: 一、全域旅游地位显著,遵化发展全域游优势明显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旅游市场需求变迁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全面推动旅游目的地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全面优化旅游体验满意程度、全面释放旅游资源内在潜力的必然要求。此次由国务院制定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指导意见”,有利于增强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决心,有利于各部门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中的协调,有利于提振各地党政一把手抓好全域旅游发展的信心,从而更好地解决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落地、落实、落细、落好。当前,遵化在发展旅游业自身优势得天独厚、机遇千载难逢,一是我们旅游资源丰富有景区景点22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清东陵5A级景区一家;

二是文化底蕴深厚,遵化是千年古县,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有戢东第一城的美誉,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三是自然风光秀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1.7%,河流19条,可谓是有山有水,景区宜人;四是区位优势显著,处于京津唐承秦五大城市腹地,游客资源市场潜力巨大;五是交通四通八达境内高速2条、出口7个,铁路4条,可谓是西进东出、南承北联的重要枢纽;六是旅游纪念品丰富,有马兰峪金银器、红木、皮影、剪纸、满绣等民俗手工艺品。这些资源优势为我们推动文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地,李书记在会议所提出的扭住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4项举措,更是为我们遵化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定将积极落实李书记指示,立足优势、谋划思路,找准重点、集中突破,努力实现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促进遵化旅游大发展。 二、深入挖掘清东陵文化内涵,丰富市场营销手段 清东陵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唐山市唯一一家5A级景区,强大的竞争优势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希望。我们要抢抓省、市大力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历史机遇期,进一步挖掘清东陵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一是举办精品主题活动,在举办清明万众祈福盛典、暑假研学游、徒步大会等活动的基础上,举办“清东陵历史文化高端论坛”邀请著名清史专家参加,形成研究成果,使清东陵的历史文化研究达到新的高度,凸显清东陵在京东旅游景区的皇家特点。二是大力发展研学游,充分利用清东陵历史文化资源,加强与各地教育

生态森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讲解学习

“生态森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生态森林康养、依托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康旅产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森林康养产业从属于大健康产业五大基本产业集群中的“以追求身心健康的养老、养生调理康复”的康养服务产业,是康养产业的子产业,是属于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能对众多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强劲的括动效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融入旅游、休闲、医疗、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新理念,是一个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相?的商业综合体,是健康产业?种连锁经营新模式。那么,未来山西森林康养旅游发展之路,需要努力搭建旅游与文化共生共享的平台,应不断提升生态森林旅游的生态文化含量、生态文化品位、生态文化个性,走出一条以森林生态文化旅游为品牌、以生态旅游区大格局思维为引领,以森林康养旅游活动为载体、以康养文化项目为支撑、以森林研学旅游为动力,以森林体验旅游为聚集,以森林创意旅游为演绎,以森林开发特色旅游为主题;推进生态康养推进康旅产业的发展道路。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超6亿人参与共享经济活动,比上年增加约1亿人;共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

根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共享经济领域的服务提供者人数有望超过1亿人,其中全职参与人员约2000万人,将有效缓解新一轮技术产业革命下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也曾表示,“共享经济”等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力地助推了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心得体会:以项目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最新)

心得体会:以项目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最新) 近年来,X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调结构、补短板、优服务、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业振兴工程,加快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2018年,全市实施文化旅游项目55个,完成投资140亿元,带动产业链投资390.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4%;全年旅游综合消费同比增长21.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5%;旅游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0.9%。 一、突出特色谋划项目。围绕彰显三大文旅特色,策划6大类154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1500多亿元。一是彰显历史文化特色,谋划人文景观旅游项目。围绕打响“一城两文化”(古城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文旅品牌,策划实施了投资100亿元的隆中风景区提档升级、投资80亿元的关圣古镇、投资52亿元的唐城等项目。二是彰显自然生态特色,谋划山水风光旅游项目。依托荆山生态景观优势建设精品景区,九路寨、尧治河等成功创建4A级景区,形成了生态文化旅游的新支撑;依托汉江生态风光优势,策划实施投资37亿元的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投

资30亿元的汉江旅游综合开发、总投资20亿元的4个国家湿地公园,百里汉江风光带正在加速形成。三是彰显美丽乡村特色,谋划田园民俗旅游项目。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打造全国、全省美丽乡村87个,谷城堰河村成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二、全力招商引进项目。一是引进龙头企业。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专题招商活动,引进了中旅集团、华侨城、鄂旅投、伟光汇通等一批国内龙头企业。2018年引进的X华侨城文化旅游示范区项目,投资100亿元建设集主题乐园、影视娱乐、水上旅游、创意街区等为一体、辐射汉江流域的旅游度假区。二是引进配套项目。围绕提升食、住、行、购、娱等旅游消费水平,着力引进高档酒店、特色餐饮、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产业链项目。三是引进新兴业态。实施“旅游+”战略,大力培育工业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型旅游业态,东风公司投资24亿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小镇,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园达到8家。四是引进品牌赛事。成功举办两届X马拉松,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永久落户X,引进天荣公司、雅居乐集团在X举办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X大奖赛、全国热气球联赛X站比赛等赛事活动,有力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强化机制推进项目。一是强化产业服务机制。X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文化旅

绿维文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五大产品体系

绿维文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五大产品体系 关键词:绿维文旅农村一二三产业产业融合三农 以农业为基础,农村产业融合的产品主要分为第一产业主导、第二产业主导、泛旅游产业主、商贸物流主导、科技主导融合产品五大类别。 1.第一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 第一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是农林牧渔产品通过产前科研、产中生产、产后销售整个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与与科研、物流、休闲、教育、旅游等产业的充分融合,在农业林牧渔功能基础上,具有多样化功能的产品形态。绿维文旅认为,其核心是通过产业融合,提高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产品附加价值。 2.第二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 第二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以农产品加工制作为主要形式。这类产品通过将农村传统手工制品、农产品加工食品等的制作过程与技艺传承、教育培训、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特色商品等相结合,提供复合功能的融合产品形态。绿维文旅认为,其核心是将农产品加工品遗产化、文化化、体验化、品牌化。 3.泛旅游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 泛旅游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是以农业、农村等资源为核心,以旅游目标为导向,在对资源深度挖掘基础上,通过休闲、旅游、医疗、文化、体育、会展等泛旅游产业的植入,开发的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医疗、教育等多种功能的产品形态。 4.商贸物流业主导的融合产品 商贸物流业主导的融合产品是以农副产品或深加工农副产品的末端销售为核心,通过电商、休闲购物、会议会展、品牌营销等在销售环节的介入而打造的产品形态。绿维文旅认为,品牌打造是这类产品的核心,从目前发展来看,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这类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 5.科技主导的融合产品 科技主导的融合产品是指在农业育种、培育、管理等环节,通过现代农业科技、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的介入,推出的具有科研、教育、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的产品形态。绿维文旅认为,这类产品的核心是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合理运用。

雅安市蒙顶山生态康养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_招标190924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雅安市蒙顶山生态康养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4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雅安市蒙顶山生态康养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11803MA648F137M 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MA648F137 法定代表人:吴朝仁成立日期:2018-10-3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20000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阳镇茶都大道481号附1号 营业期限:2018-10-30 至 / 营业范围:老年人及残疾人养护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商务咨询服务;土地整理;物业管理;市政设施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市政工程施工;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策划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12

2.2 企业招标情况(近一年) 2019年07月5 企业近十二个月中,招标最多的月份为,该月份共有个招标项目。 仅展示最近10条招标项目 序号地区日期标题 1雅安2019-07-30成雅高速金鸡关互通及服务区项目(雨名快速通道蒙顶山支线) 2雅安2019-07-30山区梅香路建设项目 3雅安2019-07-23阿里地区“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新建周转房建设项目 4雅安2019-07-23阿里地区“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新建周转房建设项目 5雅安2019-07-23阿里地区“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新建周转房建设项目 6雅安2019-06-25雅安市名山区知青大学建设项目 7雅安2019-06-25雅安市名山区知青大学建设项目 8雅安2019-06-24雅安市名山区知青大学建设项目 9雅安2019-06-17雅安市名山区知青食堂和客栈建设项目 10雅安2019-05-07雅安市名山区知青大学建设项目 2.3 企业招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旅商文体康养”的融合发展

CHINA REAL ESTATE “旅商文体康养” 的融合发展 林 峰 全域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整体战略,为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抓手。“旅商文体康养”(即“五大幸福产业+商业”)融合的地产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地产发的主流。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模式即“旅商文体康养”融合发展的地产开发模式,是以旅游为龙头,五大幸福产业融合下的创新地产及区域综合开发。 DOI:10.13562/j.china.real.estate.2016.32.028

CHINA REAL ESTATE 一、全域旅游再认识 1.全域旅游内涵 全域旅游是在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行政区域,将该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通过旅游业整合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整合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形成政府与市场、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上,来了262个县的县委书记,意味着旅游在中国真正成了大风口。国家搞全域旅游的原因,在于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旅游的井喷效应,为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抓手。旅游给了大家通过投资带动区域发展的理由,使得政府有可能运用旅游产业这个引擎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特别提出了七大理念的转变,七大转变中最核心的是从景点旅游转化为休闲式、体验式全面融合发展的旅游结构。在运营上最关键是由旅游局、产业推动的要素转化成了以党政协调推进、中国特色下政府带动的产业发展方式。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全域旅游要打破“全”的概念,应该着眼于市场要素的配置,有的放矢,破“全”,立“逻辑”,找“抓手”,达“目标”。 2.全域旅游观 全域旅游有旅游吸引物、旅游区、旅游交通、乡村、城镇五大基础支撑。任何地方搞旅游必须有核心吸引物,否则单凭观光不会形成目的地。通过吸引力、吸引核的打造,把人聚集起来,促进旅游区、休闲区的形成,引导旅游的消费升级。交通作为基础设施,起着最重要的带动作用。旅游交通从传统的高速路、铁路、城际路等转变,形成了旅游流向过程中的运动系统,包括自行车道、马拉松跑道等,也包括文化体验和以文化为主体的结构都在道路系统中变成了一种混合型的产品。交通条件下的全域旅游提升,与原来的交通理念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和城镇都在这个旅游发展的结构中。 全域旅游发展基本遵循全域景区化、全域度假升级、旅游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与精准扶贫,旅游交通五大架构。这五种架构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也可单独支撑,形成全域旅游的良性发展。 笔者认为,全域旅游有两大核心理念,一个是“旅游+”,一个是“互联网+”。“旅游+”的核心在于有效整合多产业,通过旅游把人有效地聚集到了目的地,从而发生让农业、工业、文化、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转化为消费项目。如果人不去贵州,贵州所有的文化、体育,都是本地人的消费,不能带来区域经济的任何变化。因此旅游是通道,是核心的渠道结构。 第二是“互联网+”,互联网带来了大量的实体店关门的同时带来了旅游体验方式的转变。我们不会因为互联网而不去旅游,我们只会因互联网而更好地旅游,这就是旅游与商业之间最大的差别。旅游是一种移动生活方式,互联网助推旅游成为智慧化的全新移动生活,成为一切产业融合的主渠道与通路结构。互联网、物联网的盛行,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移动APP的出现与发展,都将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体验智慧化、旅游方式转变、旅游消费升级。 移动生活方式给旅游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即旅游大数据搜集及挖掘、为游客提供在线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化、为运营者或管理者提供智慧营销方案、为游客提供LBS、为游客提供智慧服务、为运营者提供智慧管理。 二、房地产再认识 1.房地产是一个“服务整合平台”产业 房地产已经由“制造房子”的工厂模式,发展成为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整合模式。以“家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结构,包括“三个家”的结构,由三个家庭服务构成三类房地产综合开发构架,是今天房地产发展的必然。 第一个家,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居住之家,以社区服务为基础的家庭服务结构。第二个家,是指郊区休闲、乡村度假、养生养老等以旅游、休闲、娱乐、养疗、避暑、避寒、度 产业地产

美丽乡村 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美丽乡村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两张牌,盘活乡村资源促进农民增收,以美丽乡村汇聚产业与人气,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新晋网红地成都旅游“新名片” 崇州道明镇的竹里、竹艺村,集贤乡徐家渡林盘凡朴生活圈,还有蒲江的明月村,这些成功“转身”的川西林盘,早已是微博、抖音、朋友圈里的“网红”,成为各地游客追捧的乡村旅 游热点,今年端午假期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国际范”“天府味”的林盘生活。在凡朴生活圈,来自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的义工一齐参与打造,带来了自己对于生活的体验和对自然的理解。将当初林盘整治时老百姓拆除旧屋破棚废弃的材料重新利用起来,通过自然生态的建造手法,形成了一 处处充满着创意的功能建筑。在川西坝子,越来越多的传统林盘正在向乡村旅游综合体华丽蝶变,一幅“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徐徐呈现。蒲江县明月村,让几位外国大学生流连忘返,农房改造的乡村书吧、乡村小酒馆,处处洋溢着文创带来的新活力。这里将一个传统的村落通过艺术的手法,变成时尚现代、具有国际范的新

林盘,让他们改变了行程,留下来慢慢品味。国际化不只 是高大上,乡村的返璞归真也是国际化。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乡村绿道已经成为成都的一张“新名片”。6月14日,在端午小长假来临之际,市旅游局面向广大市民和游客推出了9条天府绿道、川西林盘旅游线路产品。根据今日头条大数据显示,在6月14日至18日期间,这9条“走绿道、玩林盘”精品旅游线路总计网络关注 度高居全国第一。经济新形态创造产业新机遇随着乡 村绿道打造成果初现,一条绿道,串联起了成佳茶乡的吃喝玩乐,乡村游玩法多样化对当地百姓增收和旅游产品多元化的带动作用也显而易见。成佳同心绿道沿线既可采茶、制茶、学习茶艺,也可以开展农事体验、自然科普教育,游客可体验最生态的成都乡村游,沿着一条绿道,就可以把茶乡的生态和文化“一网打尽”。伴随着天府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由此带来的成都乡村经济新形态也悄然改变,带来的不仅是秀美乡村绿道和宜居川西林盘的视觉感官体验,也带来着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位于大邑县青霞镇的“成都匠人村”,构建起乡村创意生态系统,孵化出100多个乡村创意品牌。在明月村,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文化客商在这里驻留,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巴金文学院签约作者马嘶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把一个农家院子改成了书院,每本书都是他亲自买回;传统文化爱好者冯玮开了遵生小院,和客人们一同聊天、做手

某农场生态环境农业循环产业园规划项目方案计划书

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方案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 2、项目地点:根据政府规划确定 3、项目实施单位: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项目实施理念:项目通过畜禽养殖和畜禽粪便的有效利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猪-沼-电”、“鸡-沼-电”、“牛-沼-电”等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5、具体建设内容:建设奶牛、肉牛、生猪、鸡、鸭、鹅、兔等养殖项目和畜禽粪便发酵制沼气发电项目。项目通过秸秆饲料饲养牛、猪和鸡等家禽,再通过畜禽产生的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制沼气,用于发电供园区和居民使用,产生的沼渣、沼液则制成有机肥回用于农作物种植,实现园区资源闭路循环。 二、项目具体规划 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主要是筹建一个园区,建设两个基地,实施8个项目,总投资9.8亿元,共占地2000亩。 1、构建一个园区: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 2、建设两个基地: (1)养殖基地 (2)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基地 3、实施8个项目 表2.1-1实施项目一览表

三、项目经济效益预估 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总投资9.8亿元,年产值8.8亿元。具体经济指标预估如下:

注:各分项项目经济分析见下文 四、项目背景 1、项目所在地情况 XX农场始建于1954年,为松江省富锦县国营农场第四作业区。1956年,改为黑龙江省地方国营富锦农场,划归省国营农场管理厅领导。同年5月,改为XX农场。1958年划归合江农垦局领导。1968年6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三师第二十五团。生产建设兵团新建第六师,改隶第六师领导。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更名为建三江农场,隶属建三江农场管理局领导。1978年恢复XX农场原名。下设7个分场,全场总人口2.8万人。XX农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势低平,坡降平缓。外XX河流经场区南部,场区多为沼泽地,是黑龙江垦区规模较大的农场。全主要种植小麦、大豆、水稻和玉米,1992年粮食总产量5.6万吨。畜牧业以养奶牛、菜牛、猪为主,兼养鹿、家禽等。场办工业有啤酒厂、肉鸡屠宰厂、麦芽厂及粮油加工厂等。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3.3万人。场部所在地XX镇,也是建三江农垦管理局的驻地。场部内总人口1.45万人,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农垦城镇。 XX农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同时拥有大量的平原和潜丘,劳动力廉价,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当地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当地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项目规划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肉类已占据世界第一位,畜牧业总产值已占农业的35%左右,用于畜牧业发展的粮食达

农旅融合十大创意模式

农旅融合十大创意模式 农旅融合是农业农村发展大势所趋,也是城市消费需求的热点所在,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好途径。通过发展旅游,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开发农业农村生态资源和乡村民俗文化,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从而很好的解决三农问题。 前瞻产业研究院就本文展示农业与旅游混搭所呈现的多层次创意模式,通过“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创新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业态,实现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提速乡村旅游发展。 模式一:花卉+婚庆产业 产业依托:花卉种植产业。 规模要求:100亩至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

创意容:花卉产业在旅游开发上一般要与婚庆产业进行结合,打造花卉婚庆产业园区,以各种芳香、观赏和经济花卉种植为底色,形成七彩浪漫童话花海,种植本身可以形成景观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主要赢利点:花卉种植、销售、鲜切花;花卉深加工、延伸品、婚礼蜜月洞房;花卉养生、保健、美容等 模式二:苗木+休闲娱乐 产业依托:苗木种植产业。 规模要求:500亩至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 客群市场:花卉苗木和桑椹苗木休闲度假产业。 创意容:农业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苗木产业由于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在当下的广大乡村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升级选择。苗木花卉产业本就具备旅游观赏和开发价值。针对苗木产业,情景苗圃基地,木概念极为有效,即通过绿化样板间的形态展示苗木搭配的效果,将苗木产业,休闲游憩、游乐运动整合为一体。 主要赢利点:苗木种植、销售;运动、游乐、亲子等。

模式三:林业+游乐项目 产业依托:林业种植产业 规模要求:200亩至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本项目主要是针对经济林业资源。 项目定位:树上穿越,创意游憩森林公园。 客群市场:森林游乐游憩客群市场。 创意容:针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创建“树顶木屋、树中穿越、林下游憩”的三维空间开发理念,即依托树冠可以开发树顶温泉SPA、树顶度假木屋、树顶休闲书吧、树顶瑜伽健身台、树顶观光餐厅等项目,将观光与休闲度假项目进行整合发展;树中依托树干通过空中吊桥、藤索、栈道和各种拓展运动结合,打造适合儿童、团队的拓展训练项目;树下利用陆地空间打造度假式营地、森林氧吧、塑料瓶建设的房屋、林下采摘项目等。 主要赢利点:游乐运动、度假、养生、林下经济等。

旅商文体康养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 ——以旅游为龙头,旅商文体康养融合发展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2016年7月8-9日,全经联首届全国文旅地产创新模式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为“分享创新内容,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文旅地产投资、开发、规划设计、运营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家及政府、金融机构、媒体的代表共500余人出席了大会。我院院长林峰博士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作了题为《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的主题演讲。林峰院长认为,全域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整体战略,为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抓手。旅商文体康养(即五大幸福产业+商业)融合的地产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地产发的主流。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模式即旅文体康养商融合发展的地产开发模式,是以旅游为龙头,五大幸福产业融合下的创新地产及区域综合开发。 一、全域旅游再认识 1、全域旅游内涵 全域旅游是在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行政区域,将该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通过旅游业整合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整合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形成政府与市场、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的内涵

今年五月召开的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上,来了262个县的县委书记,意味着旅游在中国真正成了大风口。国家搞全域旅游的原因,在于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旅游的井喷效应,为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抓手。旅游给了大家通过投资带动区域发展的理由,使得政府有可能运用旅游产业这个引擎去带区域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特别提出了七大理念的转变,七大转变中最核心的是从景点旅游转化为休闲式、体验式全面融合发展的旅游结构。在运营上最关键是由旅游局、产业推动的要素转化成了以党政协调推进、中国特色下政府带动的产业发展的方式。通过对全域旅游的研究,我们认为全域旅游要打破“全”的概念,应该着眼于市场要素的配置,有的放矢,破“全”,立“逻辑”,找“抓手”,达“目标”。 全域旅游的七大转变 2、绿维全域旅游观 绿维创景认为,全域旅游有旅游吸引物、旅游区、旅游交通、乡村、城镇五大基础支撑。任何地方搞旅游必须有核心吸引物,观光不会形成目的地,但是没有观光也很难形成目的地。通过吸引力、吸引核的打造,把人聚集起来,促进旅游区、休闲区的形成,引导旅游的消费升级。交通作为基础设施,起着最重要的带动作用。旅游交通从传统的高速路、铁路、城际路等转变,形成了旅游流向过程中的运动系统,包括自行车道、马拉松跑道等,也包括文化体验和以文化为主体的结构都在道路系统中变成了一种混合型的产品。交通条件下的全域旅游提升,与原来的交通理念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和城镇都在这个旅游发展的结构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