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县委各部委,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县人武部,各人民团体,中央、省、市驻习机构及县属企事业单位: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县人民政府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习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8日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一圈三核三轴、十景十镇、多星全域”空间布局,坚持“生态绿色、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融合推进、品质发展”原则,全面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落实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村、示范点三年行动,强化“景区度假、乡村避暑、休闲康养”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促进我县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深入实施“酒旅并举富民强县”战略,紧紧围绕建设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目标,强化业态培植,着力抓好文旅、体旅、农旅、林旅、康旅、酒旅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全景域体验、全过程消费、全产业融合、全民化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通过“三个着力、五个加强、六个强化、十个推进”的措施,到2025年,实现旅游人次2000万,旅游综合收入320亿;发展乡村宾馆5000家,旅游接待床位数达10万张;旅游从业人数6万人。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强化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领导小组职能,明确年度目标,细化部门任务,强化考核运用。二是出台兑现县级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奖补政策,通过奖励评级、贷款贴息、建设补贴和金融政策等激发社会资本、广大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和接待服务,发展宾馆酒店、乡村客栈、农家乐、参与性互动项目以及农土特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拓宽旅游红利共享覆盖面。

(二)着力推进“十大工程”

1.推进景区提质工程。完成鰼部森林度假区(小火车)、土城景区、中国丹霞谷、土河荷

塘苗乡等景区工程建设和业态植入收尾工程。狠抓标准化管理,提升程寨镇石门乡村休闲谷、温水镇犁园景区、杉王街道杉王景区等景区业态和营运管理水平。推进鰼国文化园、中国習酒城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围绕市场需求,科学谋划康养、文体旅融合新项目新业态。推动土城5A级景区创建,青杠坡战斗遗址文化园4A级景区创建。启动长征国家文化园建设。

2.推进交通建设工程。一是争取公路建设资金,完善公路网络布局,提升乡村旅游示范点硬化路等级标准。二是加快县域主干道与各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示范点连接道路提升工程,推进城区、景区、园区道路网络和旅游交通环线建设,提升旅游外部通达性和内部循环性。

3.推进服务配套工程。一是加强重点旅游项目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的供水、供电、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环卫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指导完善乡村旅游示范点厨房餐厅功能,提升厨房卫生、功能等达标率,鼓励研发特色菜品和消费套餐。

4.推进要素保障工程。一是适度配置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设施、标识标牌、交通导览、旅游购物点等基础性旅游功能要素;二是推动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解说、信息咨询、安全救援等服务;三是完善休闲娱乐、户外运动、文化展演、民俗体验等配套服务,促进全域旅游项目多样性。

5.推进厕所革命工程。持续推进“厕所革命”行动,因地制宜进行厕所设计、改造和建设,注重全域协调,体现地域文化。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倡导文明如厕行动。

6.推进扶贫富民工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特色小城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村寨、农家乐等地方标准化建设,大力建设提升乡村宾馆(旅社)床位数及接待能力,鼓励农户自主经营农家乐并开发互动性乡村旅游产品。抓好易地扶贫安置点文化建设,加强扶贫题材艺术创作,积极开展惠民展演活动。

7.推进智慧旅游工程。一是充分利用习水全域旅游智慧指挥中心,提升景区监测能力和应急事件的响应能力,完善旅游行业智慧监管水平。二是创新推动智慧旅游宣传平台的建设维护,充分利用好各级新媒体创新推介习水旅游。三是加快推动全域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网上预订、支付、交流等功能,推动智慧乡村旅游建设。

8.推进市场培育工程。一是凸显避暑康养优势,培育重点市场。以鰼创区为核心,打造避暑康养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重点开发重庆主城、四川泸州、古蔺、江津和綦江等市场,就近吸引县城、周边周末游。二是由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分片区、进小区,精准开拓川渝避暑市场。三是创新营销方式,扩大宣传力度。发挥部门作用,通过官方电视台、新媒体平台、电商渠道等全面推介全县旅游产品。借助各级旅游、农业或经贸推介会、博览会、节事活动等平台,扩大习水全域旅游宣传。利用东西部对口帮扶、黔川渝旅游金三角联动协作等交流契机,加大上海、重庆、四川宣传力度,拓展客源市场。

9.推进环境改善工程。一是结合美丽乡村、特色小城镇、传统村落村庄、易地搬迁等工作,实施涉旅街道、社区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城市风貌、乡村景观,改善全域旅游环境。二是依托赤水河、习水河,持续推进赤水河旅游绿道、习水河旅游绿道和丹霞谷旅游景观道建设。

10.推进旅游惠民工程。一是因地制宜建设公园广场、旅游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道等利于群众参与的普惠项目。二是以土河荷塘苗乡为示范,探索“旅游+扶贫”样板,形成“一个组织体系、一家投资主体、一套帮扶体系、N家入股农户参与”的旅游扶贫格局。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链接机制,以旅游产业巩固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三是依托电商平台,注册“鰼国48坊”、“四渡记忆”产品品牌,推出习茶、习蜜、习泉等旅游系列商品,推动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旅游新业态。

(三)着力推动“六项工作”

1.强化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建设。围绕“一圈三核三轴”全域旅游规划布局,推进“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建设规划、策划和相关标准制定,科学指导旅居中心建设。围绕中心城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立足产业、突出特色,率先实行“多规合一”,推进城镇、产业、文体旅游融合发展,在长征国家文化园、乡村旅游等方面实现示范突破、区域定制和差异发展。

2.强化全域旅游营销体系建设。精准定位成渝客源市场,科学制定文化旅游宣传营销计划,整合园区、宣传媒体、旅游企业、乡镇(街道)资源,创新宣传载体,跨界联动,充分利用文化演出、体育赛事等平台和智慧旅游系统、旅居习水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资源,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文化旅游推介会(博览会)。举办鰼部之夏文化旅游节、黔北川南旅游联盟年会,邀请重庆、成都和周边县(市、区)等重点客源景区、旅行社、行业协会来习考察洽谈,建立互利互惠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赢。

3.强化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对文化娱乐和涉旅场所的监管,常态化开展市场检查、巡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安全检查、禁毒等相关工作。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购物陷阱和欺客宰客行为。强化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积极营造健康、稳定、规范、有序的文体旅游市场环境。

4.强化共建共管共享体系建设。一是引导成立村集体经济,依托乡村旅游信贷,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集体林权、旅游门票收益权等信贷方式。二是鼓励社会招商,激发市场活力,加大重点旅游项目和乡村旅游项目专项招商引资工作,利用区位条件和对口帮扶优势,积极引导渝商沪客投资习水旅游。三是发挥国企带动作用,形成“国企+乡镇(街道)+农户”创建示范效应。四是捆绑部门项目,实行网格帮扶,对涉农产业资金、扶贫专项资金、基础配套设施补贴、开发经营奖补等进行整合投放,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产业融合。

5.强化创新工作机制体系建设。一是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旅游规划管理委员会职能职责,定期召开旅游规划、旅游项目设计评审,确保旅游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推行旅游项目“一事一议”,充分运用土地增减挂转化用地指标政策,破解旅游“用地”难题,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三是激发习水县经济开发区、鰼国文化生态旅游创新区、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三核驱动、带动全域”效应,创新景区创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旅游项目建设领导包保,部门挂帮,合力推进。

6.强化区域合作联动体系建设。利用东西部对口帮扶上海普陀习水旅游合作联盟契机,借助黔川渝毗邻文化旅游金三角联动协作和黔川渝旅游金三角经济发展战略联盟平台,开展

全域合作,推动互联互通,实现市场共享,利益互惠。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加强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落实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全域旅游工作中的重要规划、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各相关部门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形成大抓旅游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工作格局,确保全域旅游创建验收工作有序进行。

(二)加强政策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促进旅游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发改、财政、交通、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要出台支持配合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项意见,各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重点向旅游产业倾斜。

(三)加强人才保障。围绕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旅游人才培训,建立全县文化、体育、旅游人才库,系统推进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创意人才、关键岗位的培养和培训,重点抓好景区、旅行社、乡村旅游(民宿、客栈)等一线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技术标准化培训,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深化对旅游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发展全域旅游的共识,增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大力宣传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成效做法,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营造全社会参与全域旅游发展的产业格局。

(五)加强检查考核。健全落实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工作考核机制,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和部门年终目标考核。强化工作督查机制,定期开展调度、督查工作,定期通报各责任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限时整改,对工作滞后影响全域旅游工作的进行严肃问责。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