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公元前2070—1840)

中华文明(农耕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一、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原始农业;土地公有制;发明养蚕缫丝;原始商业;壁画、彩陶画。二、夏商西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阶段特征】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一一世袭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国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

三、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总体特征: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与封建制度的确立。

1、经济:

(1)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小农经济形成。

(2)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

(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

(2)宗法分封制瓦解,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

(3)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4)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

3、文化:高度繁荣

(1)礼崩乐坏,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2)科技发达,世界领先。

(3)文化艺术水平高。

(4)“华夷观念”削弱,民族融合加强

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总体特征:小农经济发展,封建制度建立,政治上出现大一统的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

2、经济:经济上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3、文化: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传统科技领先世界。

第三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

1

魏晋南北朝文明和隋唐文明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总体特征: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政治: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2、经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3、文化:(1)文学艺术繁荣。

(2)佛道传播,三教合流的趋势出现。

(3)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

二、隋唐时期

总体特征:本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中国处于世界发展前列,是最文明先进,最繁荣发达,最富庶的强大国家。

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先进完善;

2、经济:政策的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内对外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

3、文化:领先世界,兼收并蓄。

第四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文明

总体特征: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907 — 1368年),政治上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经济上,重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一)政治:1、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地方割据最终无法扭转统一的局面。

(二)经济:1、经济重心南移 2、商品经济繁荣

(三)文化:1、文化全面繁荣,科技领先世界2、出现了新儒学理学

第五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文明

总体特征:本阶段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一)政治1、君主专制强化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3、专制王朝走向衰落

(二)经济1、农耕经济达到顶峰

2、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受阻碍,发展缓慢

(三)文化1、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传统思想仍占主导地位,但出现了民主色彩的思想

2、传统科技领先,自然科学落后

3、出现具有反专制思想的文学作品

,._ , 4、文学艺术世俗化

附:朝代顺序表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西周(BC1046—BC771)

公元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秦(BC221——BC207)嬴政、咸阳

楚汉战争(BC206——BC202)

西汉(BC202——AD9)刘邦、长安

公元9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西汉灭亡。新莽政权后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东汉(25年——220年)刘秀、洛阳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隋(581年——618年)杨坚、长安

唐(618年——907年)李渊、长安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北宋(960年一一1127年)赵匡胤、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1127年——1276年)赵构、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1271年一1368年)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燕京,称为大都

明(1368年一1644年)朱元璋、应天(南京)朱棣、北京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

清(1636年——1912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

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总体线索】: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这一阶段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两对主要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晚清时期(1840—1912)

总体特征:中华文明的近代化转型时期,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碰撞、冲击及交流时期。

1、政治:

(1)列强侵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运动兴起,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不断增强。

(3)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政治的探索,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启动。

2、经济:

(1)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小农经济日益瓦解。

(2)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3)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现代化)进程,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并逐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并相继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于19世纪末;工人阶级于1919年,北洋

军阀统治时期)。

3、文化:

(1)西学东渐,先进中国人将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结合,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广泛传播。

(2)社会生活方面,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和逐渐融合。

4、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5、军事:新式的海军、陆军诞生。

二、民国时期(1912—1949)

总体特征:中国由旧民族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1.政治: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了摧残。

3.思想: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现代史(1949—)

一、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体特征: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1.政治: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左倾错误不断发展导致发生了文革;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文化: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到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巨大。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总体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1.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4.文化: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古希腊罗马(1949—)

复习本阶段内容应关注以下三大热点:

一是民主政治。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在加快,古代希腊是人类历史上早期民主政治的源头,提供了可以汲取的历史智慧。

二是法制建设。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全人类的历史财富。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的法制建设,同样需要从罗马法的宝库中借鉴有价值的东西。

三是人文精神。这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积极提倡的一种精神文明。“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

欧洲中世纪概况(时间:476年——文艺复兴或新航路开辟)

1、经济:

封建领主庄园制经济长期广泛的存在,具有自给自足的分散性,晚期商品经济显著发展。

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和西北欧出现。

2、政治:

封建制度的盛行导致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强大'

教会不仅拥有精神权力,也拥有世俗权力卜王权受限

一些城市拥有自治权J

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王权得到加强。

3、思想文化:

基督教会长期垄断文化教育,宗教神学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14世纪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世界近现代史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中至18世纪中):

5

1、经济领域:

①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并开始形成世界市场。

②资本主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

2、政治领域:

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使英、美、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建立。

②东方: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并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专制制度)。

3、国际关系:

A、新航路开辟,人类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发展开始走向一个整体世界。

B、早期殖民扩张与争夺,至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4、思想文化领域:

①资产阶级发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了反封建斗争,特别是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

②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产生了近代实验科学。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逐步战胜封建势力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

1.经济上: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②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政治上:

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改革及革命的浪潮(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蓬勃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②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a.工业革命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于三四十年代登上政治舞台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巴黎公社

3、国际关系:

A、列强的殖民扩张和争夺,加剧了亚非拉的落后,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B、民族解放运动

4、思想文化领域:

①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潮。

②生物进化论进一步打击了宗教神学

③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一1917年(19世纪下半叶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

19

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1、经济方面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提高一垄断组织产生

②经济格局:英国衰落,美德崛起

③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沦为经济附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或发展

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政治方面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②政治民主化趋势加强,但政治发展不平衡出现民主型和专制型两类

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④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

3、国际关系:

A、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B、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思想文化领域

①相对论和量子论

②印象派绘画、电影

四、十月革命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45年)

1、经济方面:

(1)资本主义: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美国模式和德、日模式对当时世界历史发展影响深远。

(2)社会主义: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政治方面:

(1)资本主义:在1929年所爆发的空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两种不同政治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1936年,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国际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对抗又合作)

A、一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突出表现为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两个方面。

B、面对法西斯的威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也暂时放弃了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建立起广泛的反法西斯同盟,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国家。

C、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结合起来

4、思想文化:

凯恩斯主义、电视、毕加索的现代派绘画

五、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及其演变

1、经济:

(1)世界市场发展: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经济格局:以美国为中心。

(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4)六七十年代的经济格局: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5)1973年,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各国进入到“滞涨”时期。

(6)社会主义国家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而发展困难重重,纷纷进行改革。

(7)两极格局瓦解后,经济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2、政治:

(1)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立。

(2)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

(3)二战后,欧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4)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5)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6)八九十年代,东欧和苏联发生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中国在经历曲折之后,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7)两极格局瓦解,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3、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历史时期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分期方法进行划分,例如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变化等。以下我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介绍。 1.古代时期(公元前3500年-公元476年) 政治特征:古代时期以城邦制度为主,多个独立国家相互斗争、征战。例如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等国家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古代 文明发展为强大的帝国,如古罗马帝国。 经济特征:以农业经济为主导,人们主要依靠种植谷物、养殖动物为生。此外,各地还发展了一些贸易和手工业,网络的鴨货易物也逐渐形成。 文化特征:出现了些许有影响力的宗教,例如埃及的太阳神教和希腊 的泛神论。此时期表现出了一些哲学和历史著作,如古埃及墓地中的书写 和希腊的哲学思想。 社会特征:社会结构分化明显,出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阶层分化。此外,此时期也出现了奴隶制度,而人口稀少且城市化较不发达。 2.中世纪时期(公元476年-1453年) 政治特征:中世纪时期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国家逐渐出现。国王、贵族和教会的组织架构成为当时政治的主要体系,势力固化。 经济特征:封建经济成为经济的核心,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紧密。 此后,渐渐出现了城市经济,贸易和手工业建立起来,城市发展迅速。

文化特征:中世纪的主导宗教是基督教,教会在文化和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在宗教建筑、文学和艺术方面也有了许多开创性的成就,如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运动。 社会特征:社会结构相当分化,上层为教士、贵族和国王,中层为农民和手工业人口,下层为奴隶和低下阶层。父权制家庭模式也十分普遍。 3.近代时期(1453年-1789年) 政治特征:此时期出现了绝对君主制国家,国王或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此外,一些民主制度也在此时期被提出,如英国的议会制度。 经济特征:工业革命的出现在这一时期十分重要,机械化和工厂化的进程迅速发展。农业革命也在经济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文化特征:启蒙运动的出现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标志,强调理性和科学思维。文学、艺术和音乐等方面也出现了重要的变革,如巴洛克艺术和古典音乐等。 社会特征:在这一时期,社会结构更加复杂,中产阶级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团体和社会运动如工会和民权运动也开始兴起。 4.现代时期(1789年-今) 政治特征:现代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民主制度的兴起,民主国家和宪法的建立成为主流。近代最重要的事件是法国大革命,其影响范围广泛。 文化特征:现代时期的文化变化非常多元化,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并存。现代主义运动和后现代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带来了革新。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一、中国古代史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阶段(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商朝强化了奴隶制国家机器;西周确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的分封制;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战争。 (2)经济上: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青铜时代”;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加快了奴隶制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民族关系上:通过春秋争霸战争,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4)文化上:突出表现为商文化的成熟、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两位思想家的卓越成就。 3、封建社会的形成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各国通过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度;战国兼并战争加速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3)民族关系上: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逐步融合,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 单元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和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 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在西汉汉武帝时得到巩固。 (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3)民族关系上:秦汉王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4)文化上: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明(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融入中国文化;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且有气势恢弘的特点。 (5)对外关系上:随着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外交的范围得以扩展,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1)政治上: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南北政权并立、对峙;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成为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2)经济上: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中国历史各个时期历史特征

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 年—前221年))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 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教育打破学在官府局面,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总特征】:政治:国家统一,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

历史阶段特征大全

历史阶段特征大全 1.原始社会阶段(约公元前500万年-公元前3000年):人类最早的 社会组织形式,人类还处于采集、狩猎和简单农耕阶段,社会形式简单, 个体生产和自然经济为主。此阶段人类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人类的社会关 系主要是基于血缘关系和直接的互助关系。 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奴隶制度的确立, 劳动力的剥削和奴隶制度的存在是此阶段的特征之一、特点是劳动者与生 产资料的断裂,劳动者没有私有财产,被奴役。奴隶制社会存在强大而稳 定的国家权力,有明确的等级制度。 3.封建社会阶段(公元476年-公元1789年):封建制度的确立,土 地是农民唯一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封建社会有明确的等级制度,地主 有绝对的政治和经济支配,农民受地主剥削。基督教在整个封建时期起重 要作用。 4.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公元1789年-20世纪中叶):以私人占有和 市场交换为特征,市场决定了经济活动。资产阶级作为社会的主导阶级, 市场经济和利润追逐成为社会运行的主要动力。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 产生的根本动力之一 5.社会主义社会阶段(20世纪中叶-21世纪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国家成为工业化进程的主导者,公有制在生产资 料中占主导地位。计划经济和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 6.当代阶段(21世纪初至今):全球化是当代阶段的显著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地变得更加紧密相连。经济全球化和

文化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此阶段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从民主制度到专制制度不一而足。 总之,历史阶段特征的演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进程以及现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公元前2070—1840) 中华文明(农耕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一、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原始农业;土地公有制;发明养蚕缫丝;原始商业;壁画、彩陶画。二、夏商西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阶段特征】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一一世袭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国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 三、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总体特征: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与封建制度的确立。 1、经济: (1)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小农经济形成。 (2)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 (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 (2)宗法分封制瓦解,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 (3)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4)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 3、文化:高度繁荣 (1)礼崩乐坏,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2)科技发达,世界领先。 (3)文化艺术水平高。 (4)“华夷观念”削弱,民族融合加强 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总体特征:小农经济发展,封建制度建立,政治上出现大一统的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 2、经济:经济上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3、文化: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传统科技领先世界。 第三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 1

历史阶段特征

一、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一、古代中国 ◆(一)、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 1、政治: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社会变革。 2、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确立。 3、思想:百家争鸣。 4、教育:私学兴盛。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前221—589年)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发展。 2、经济:小农经济发展。 3、思想:思想大一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三)、隋唐时期(581—907年)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成熟。 2、经济:封建经济繁荣。 3、思想文化:全面繁荣,开放多元,世界领先。(火药、雕版印刷、子午线) 4、教育:科举制度确立与完善。 (四)、宋元时期(960—1368年)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 2、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发展。 3、思想:理学兴起并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4、科技文化:四大发明为代表科技世界领先。 ◆(五)、明清时期(1368---1840年)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3、思想: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4、科技文化:传统科技失去创新,以总结性著作为主。 5、教育: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思想。 6、对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二、近代中国 ◆(一)、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1、政治: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空前民族危机。 2、经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3、思想: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 4、社会生活:受西方影响,呈现近代化趋势。 (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政治:国内封建军阀黑暗统治,列强继续加紧侵略中国,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 2、经济:中国民族工业经历短暂发展,走向萎缩。 3、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指导中国革命。 三、现代中国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展开。 2、经济: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全面展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外交: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和“一边倒”政策。 2、探索时期:1956-1966年 1、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破坏。 2、外交:奉行“一大片,一条线”政策,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关系。

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其间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时期与阶段。每 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与特点,下面将就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 概要描述。 1.原始社会时期(公元前8000年之前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最早时期,其特点是人类社会刚刚形成,经济 主要以采集、打猎与渔猎为主,人们生活在小范围的部落社会中。社会组 织以血缘和部落亲缘关系为纽带,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 2.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人类开始驯养动植物,发展了农业,出现了专业的生产劳动和国家。社会分工细化,等级分明, 奴隶被剥夺自由,成为统治者的财产。此时社会地位由出身和财富决定。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是典型的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时期(公元476年至公元15世纪) 封建社会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社会形态。其特点是社会阶级关系严重 封闭,农民成为封建领主的附庸,生产方式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由 于外部威胁的存在,城堡和城市逐渐兴起,商业活动也有所发展。这个时 期的代表性国家有法兰西王国。 4.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公元15世纪至19世纪) 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以私人所有制、市场经济和商品 经济形式为特征。资本家通过劳动者的剥削获取利润,社会地位以财富和

劳动分工为基础。此时期的特点是技术革新、工厂系统的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和贸易。英国、美国等是代表性国家。 5.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公元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 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劳动者通过国家统一管理的方式参与生产,并享受相对平等的福利。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代表。 6.当代资本主义社会(20世纪末至今)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方向。通过了解历史各个时期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与评估当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整理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整理 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关系和文化交流;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阶段。 3、对外: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技术交流等形势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 4、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 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体现民族融合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科技成就突出,在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 2、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赋税制度出现重大改革。 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日本、朝鲜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五、宋元时期(960~1368年):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 1、政治: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2、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3、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 六、明清时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2、经济: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步废除;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对外:由较为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5、文化:承古萌新;在思想领域,产生了反封建民主思想;在科技领域,中国虽仍在传统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则明显落后于西方;在文学艺术领域,则开始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的小说和戏剧作品;图书编撰成就突出;西学东渐一度出现;文化专制进一步发展。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 阶段特征:“社会剧变的开端”——由封建社会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表现:经济上: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经济特权加紧侵略,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政治外交上:国家主权开始丧失,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开放,中央政府半殖民地化特征体现出来; 阶级关系上:由于长期阶级矛盾的积累和鸦片战争的影响而出现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共同利益下,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妥协开始走向联合;

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重要提示: 1、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以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为例,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2)统治者推行重视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交流频繁的原因 (3)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文化科技发达; (6)人民的辛勤劳动; (7)前代良好的经济基础。(这是中古史归纳原因的一般公式,务请牢记) 2、使用时注意结合课本,“阶段特征全录”只起梳理和归纳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将相关课本的知识充实进来。 第一单元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1)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 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和井田制。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 制。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 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 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石器为主的简单劳动工具。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夏朝开始了原始的水利灌溉农业;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金属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与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漫长历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4、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文历法、文字、医学、建筑、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 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与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政治上: 1.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与巩固发展起来,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机构与官制逐渐完善 3.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5.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色。 第1 页

1.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与巩固。 2.在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 3.确立了中唐以前的以人丁为主的封建赋税制度。 4.封建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民族关系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时战时与(但与平交往是主流),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民族关系也发展了起来。 1.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建立与巩固起来。 2.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对外关系上:强盛的秦汉与亚洲各国人民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秦汉时期我国与欧洲的关系也开始发展起来。陆路交通是对外交往的主要途径。 科技文化上:战国秦汉时期,随着社会变革的发生,新的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巩固发展,国家与文字的统一及经济的繁荣与各族联系的加强,科技文化也较为发达,且内容广泛。 第一,科学技术上确立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第二,实现了文字统一,政府主持下的中央与地方各级学校教育系统建立起来。文字的统一与教育的发达,提高了我国古代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的条件之一。 第三,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逐渐走向了儒家“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主要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历史特征是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具体地讲,本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有: 政治方面: 1.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在整体上,国家处于南北对峙状态。 3.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民族融合加强,民族矛盾尖锐,阶 第2 页

中国历史9大阶段特征详解

中国历史9大阶段特征详解 中国历史可以被分为九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影响。以下是对这九个阶段特征的详细解析: 第一阶段:古代初期(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221年) 在这个阶段,中国历史上首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央政权,以初代皇帝为首的王朝,并建立了衍生的帝制体制。农耕文明开始发展,人们通过农业和手工艺品的生产实现了初步的经济繁荣。社会等级逐渐形成,开始出现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件是周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 第二阶段:帝国中期(公元前221年-公元618年) 在此阶段,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个帝国的兴起和崩溃。首先,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统一了整个中国。随后,汉朝承袭了秦朝的帝位,并且延续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体制,使其得以继续繁荣。然而,汉朝后期出现了独裁统治和腐败,导致了民族起义和分裂。在这个阶段的最后几个世纪,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几个短暂的王朝和帝国,如魏晋南北朝,直到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第三阶段:中古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 在这个阶段,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几个重要的王朝和帝国。隋朝和唐朝是中古时期最强大的两个帝国,它们分别恢复了中央集权的帝制体制,并且实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唐朝的开放政策促进了与外界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使得中国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然而,唐朝后期的分裂和战乱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局面。最后,在这个阶段,宋朝成功地恢复

了中央集权,但由于北方的入侵和内部的腐败而丧失了对外界的控制。最终,元朝建立了一个外族皇朝来统治中国。 第四阶段:帝国晚期(公元1279年-公元1644年) 在这个阶段,元朝的外族统治导致了大规模的族群起义和社会动荡,最终导致了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朝恢复了汉族统治,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重建国家。明朝的繁荣时期带来了文化和艺术的辉煌,并且成为一个重要的海洋国家。然而,由于内部腐败和外部威胁的增加,明朝渐渐的衰落了。最终,明朝的统治被满洲人建立的清朝取代。 第五阶段:帝国末期(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在这个阶段,清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朝。清朝统治者的满洲人身份和儒家思想的推行导致了政治和社会的保守化。尽管如此,清朝在文化和艺术方面依然有所成就,并且扩大了中国的领土至今日的边界。然而,19世纪中叶以后,清朝面临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内部革命力量的崛起,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六阶段:现代早期(1912年-1949年) 在这个阶段,中华民国的建立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的新变革。民国政府试图实施一系列的现代化,但由于内部的分裂和国内外的冲突,这些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中国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国内动荡和外国干预,包括北洋政府的统治和抗日战争。 第七阶段:社会主义建设(1949年-1978年) 第八阶段:开放(1978年-现在) 第九阶段:现代时期(现在-未来)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170万年前—前221年)【阶段特征】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一)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经济: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农业上,夏、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火耕、耜耕;工商业,青铜时代,商朝出现职业商人,以贝为币,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政治: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思想文化:礼乐制度、甲骨文、傩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经济:铁犁牛耕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促使了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和小农经济的形成。私营工商业兴起。 政治: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各国纷纷改革推动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和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思想:百家争鸣推动思想的大解放。 科技:取得很高成就。(司南、《甘石星经》、九九乘法口诀、筹算法、《黄帝内经》)文艺:帛画、《诗经》、楚辞、宫廷宴乐、 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221-220年) 【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工商业得到发展。 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思想:文化专制,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科技:造纸术、张衡、《九章算术》、医学(《黄帝内经》、张仲景、华佗)等领先世界的成就。文艺:秦篆汉隶、帛画、汉赋 第三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 政治: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政治上虽有短暂统一,但以政权并立对峙为主,北方混战;少数民族内迁以及民族领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经济: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南方经济政策的调整。 思想:带有分裂割据烙印和体现民族融合的特点,三教鼎立,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科技:圆周率(祖冲之)、《齐民要术》 文艺:书法成为自觉艺术(王羲之)、文人画出现(顾恺之)第四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隋唐时期(581-907年) 【阶段特征】繁荣、开放、文化多元,是古代中华文明鼎盛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中央集权制机构完善,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发展时期。 经济:繁荣发展。生产工具改进,内外交通的发达,农业和工商业的繁荣,南北经济趋平衡。 思想:三教合一,文化多元,兼收并蓄。 科技:雕版印刷、火药、僧一行、孙思邈(药王)。 文艺:草楷并荣,书法理论成熟;吴道子创制法度;唐诗;梨园的歌舞戏 第五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封建经济发展、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一)宋代(960-1271年) 政治: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繁荣,市井生活丰富,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经济重心南移。 思想:重文轻武、理学形成 科技:活字印刷、火药广泛应用、指南针 文艺: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出现;宋词;南戏 (二)元代(1276—1368) 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民族分化,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思想: 科技:郭守敬的简仪和《授时历》;王祯的《农书》。 文艺:文人山水画、元曲、元杂剧(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第六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时期(14—19世纪中期)(1368-1840)【阶段特征】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时期,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 经济:重农抑商,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并已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市民阶层崛起。 政治:国家统一,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对外方面闭关锁国 思想: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理学仍占据主流地位。 科技: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文艺:书法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文人画风格奇特,风俗画发展;小说;昆曲与京剧

中国历史9大阶段特征详解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秦。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 4、文学上:《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5、科学上: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宋元(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和宋元得到继续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证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历史阶段特征(两篇)

引言概述: 历史阶段特征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突出特点。这些特征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演进的动力。本文将以历史阶段特征为主题,深入探讨历史上的五个重要阶段,并从不同维度详细阐述每个大点的特征。 正文内容: 一、原始社会阶段 1.社会结构:原始社会以部落为单位,采取部落共同体的组织形式,通常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2.经济活动:人们主要依靠狩猎、采集、渔猎等方式谋生,并在自然界中寻找食物和资源。 3.文化特征:原始社会文化简单,信仰原始,以祭祀和图腾崇拜为主要形式,发展出口头传统文化。 4.技术水平:技术水平低下,仅具备基础的工具和武器,没有书写和农业技术。 二、奴隶社会阶段 1.社会结构:奴隶社会中,统治者和奴隶之间存在鲜明的阶级对立,统治者拥有私有财产和特权。

2.经济活动:以农业为基础,奴隶为主要劳动力,通过剥削奴隶的劳动来获取财富。 3.政治特征:社会政权集中于统治者手中,奴隶不享有民主权利,政治机构以君主制为主导。 4.文化特征:奴隶阶级的文化水平较低,主要以统治者的文化为主导,缺乏基于个体创造力和思想开放的精神。 三、封建社会阶段 1.社会结构:封建社会以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封建关系为核心,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地主所有制经济。 2.经济活动: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农奴通过向领主交纳租税和劳动来维持领主阶级的生活。 3.政治特征:政权分散于封建领主,中央集权逐渐形成,农民处于封建农奴地位,缺乏权益。 4.文化特征:文化更加发展,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开始兴盛,宗教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四、资本主义社会阶段 1.社会结构: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形成明显的阶级对立。

历史阶段特征范文

历史阶段特征范文 历史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和特点。下面是历史不同阶段的特征的详细描述: 1.原始社会阶段: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阶段,特征是人类生活在采集、狩猎、渔业和部分农业的原始经济基础上,居住在群体组织形式相对松散的原始社会中。这个阶段的人们没有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组织比较简单。 2.奴隶社会阶段:奴隶社会是以奴隶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特征是奴隶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奴隶奴役制是奴隶社会的最显著特征,社会阶级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 3.封建社会阶段:封建社会是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特征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的经济制度。封建主义是封建社会的思想理论基础,农耕生产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等级制度明显,封建贵族掌握着政治和经济权力。 4.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特征是个体自由、市场经济和竞争。资本主义代表着现代工业和商业的兴起,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和财产,劳动者以工资为生。社会阶级分化更加明显。 5.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社会经济活动受国家计划和指导。社会主义旨在消灭阶级差别和剥削,追求人民的平等和自由。

6.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以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特征是消除了一切形式的剥削和压迫,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和平等。 共产主义追求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每个历史阶段都在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崛起和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制度和价值观,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了 解历史不同阶段的特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和 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