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文化视角下看国俗语义翻译

从文化视角下看国俗语义翻译

从文化视角下看国俗语义翻译

摘要:以文化视角为基础,探讨了国俗语义翻译的相关问题。首先,介绍

了国俗语义翻译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分析了文化因素在语义翻译中的作用。接着,讨论了国俗语义翻译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等,并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探讨了国俗语义翻译中的文化转换和文化适应的策略。

最后,总结了国俗语义翻译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促进国俗语义翻译的方

法和建议。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国际交流和促进文化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俗语义;翻译;文化视角;

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语言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语义翻译常常面临着

困难和挑战。国俗语义翻译作为语义翻译的重要分支,更是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复

杂性和多样性。因此,从文化视角下探讨国俗语义翻译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

一、国俗语义翻译的重要性

(一)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国俗语义翻译,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从而

促进跨文化交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会

有所差异。国俗语义翻译可以帮助消除这种差异,准确地将源语言中的国俗语义

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语义,使得不同文化之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沟通。通过国俗语

义翻译,人们可以更准确地传达文化特色和习俗。例如,在某些国家或地区,有

特定的节日或庆典活动,这些活动中的习俗和语义可能只在当地文化中才能完全

理解。通过国俗语义翻译,可以将这些习俗和文化特色准确地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些文化活动。国俗语义翻译还有助于促进不

同文化之间的合作。在跨国企业、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等场合,人们来自不同的

文化背景,可能会面临沟通和理解的障碍。通过国俗语义翻译,可以确保不同文

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顺利进行,避免因理解误差而导致的沟通障碍和冲突。

(二)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许多国俗语义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是特定文化的独特表达方式。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些国俗语义在不同文化之间可能无法直接

理解和传达。国俗语义翻译可以帮助将这些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下来,让更多的

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些独特的文化表达。国俗语义翻译可以帮助将国俗语义准确地

转化为其他语言的语义。通过深入研究源语言中的国俗语义,翻译人员可以找到

最合适的目标语言词汇和表达方式,以确保传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样,即使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读者也能够理解和欣赏到这些独特的文化表达。国俗语义

翻译可以帮助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许多国俗语义代表着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和历史传统。通过将这些国俗语义翻译为其他语言,可以让更多的人了

解和接触到这些文化遗产,从而推动其传承和保护。

二、国俗语义翻译的困难与挑战

(一)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语法和语言结构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到国俗

语义的准确传达。有些国俗语义可能在目标语言中找不到准确的对应词汇,或者

需要通过解释和描述来传达其意义。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体系,这会影响到国俗语义的理解和诠释。某些国俗语义可能与特定文化的价值

观念和信仰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对目标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就很难准确地传达其

含义。

(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存在差异,这会导致国俗语义的表达方

式不同。在翻译国俗语义时,翻译人员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

来调整表达方式,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有时难以

找到准确的对应。某些国俗语义可能在目标语言中没有直接的翻译,翻译人员需

要通过选择最接近的词汇或者通过解释和描述来传达其意义。国俗语义中常常包

含有文化隐喻,这是一种特定文化中才能理解的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翻译人员

需要找到目标语言中相似的隐喻或者通过解释来传达国俗语义的隐喻含义。

三、国俗语义翻译中的文化转换与文化适应

(一)文化转换策略的应用

直译法是直接将源语言的文化元素翻译成目标语言。这种方法适用于源语言

和目标语言文化相似或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的情况下,例如英语和法语之间的

翻译。但是,在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隐喻的情况下,直译法可能会导致翻译的不

准确性。文化调整法是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元素进行调整和转换,以适应目标文

化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例如,在翻译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可以根据目标文化

的习惯进行调整,例如将“中秋节”翻译成“MoonFestival”。这种方法可以提

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性,但是需要对目标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文化

解释法是通过解释和描述来传达源语言的文化元素。这种方法适用于源语言和目

标语言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隐喻的情况下。例如,在翻译中国的“狗年”时,可以解释其与中国传统十二生肖的相关性。这种方法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但是需要翻译人员具备深入的文化知识和理解能力。文化替换法是将源语

言文化元素直接替换成目标语言文化元素,以适应目标文化的语言和文化习惯。

例如,在翻译中国的“红色婚礼”时,可以将其替换成目标文化中常见的“白色

婚礼”。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翻译的自然流畅性,但是可能会导致翻译的不准确性。

(二)文化适应策略的应用

在国俗语义翻译中,文化适应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适应是指在翻译过程中,

翻译人员需要适应目标文化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性。目标文化参照法是通过参照目标文化的语言和文化习惯来进行翻译。翻译人

员可以根据目标文化的习惯和表达方式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和词汇,以确保翻

译的自然流畅性。例如,在翻译中国的“红色喜事”时,可以参照目标文化中常

见的“happyoccasion”。目标文化文化化法是将源语言的文化元素转化为目标

文化的文化元素,以适应目标文化的语言和文化习惯。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翻译的

准确性和自然流畅性,同时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翻译内容。例如,在

翻译中国的“春节”时,可以将其转化为目标文化中的“LunarNewYear”。目标

文化解释法是通过解释和描述来传达源语言的文化元素,以便目标文化的读者能

够理解和接受。翻译人员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和文化解释来帮助读者理

解翻译内容。例如,在翻译中国的“红包”时,可以解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压岁钱”相关。

结束语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视角下的国俗语义翻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适应目

标文化的语言和文化习惯,翻译人员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性。同时,文化视角下的翻译还能够增强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总之,从文化视角下看国俗

语义翻译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通过运用文化适应策略和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人员可以有效地传达源语言的文化元素,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

解和交流。这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焦蕾.片名翻译对“忠实”的颠覆——浅析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国俗语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6(30):232-234.

[2]王红玲.“爱屋及乌”的中英翻译国俗语义差异[J].文学教育

(下),2016(03):80.

[3]毛梅兰.片名翻译中的国俗语义[J].上海翻译,2012(02):36-40.

[4]王平.从文化视角下看国俗语义翻译[J].现代交际,2011(11):46+45.

[5]谭勇.国俗语义词语翻译模式初探[J].译苑新谭,2009(00):57-66.

英汉国俗语义的等效翻译

英汉国俗语义的等效翻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更新,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紧密,普及了文化,共享了观念,带动了正确的沟通方式,使得双方的相互了解更上一层楼。两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习俗和习惯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双方的沟通,这就需要我们站在两种语言的中间,不断观察、比较和研究,找出英汉国俗语义的等效翻译,达到最好的交流效果。 国俗语义是指一种独特格调,即在双方语言中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它反映出一定的社会风俗和习惯,因此英汉国俗语义的等效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双方更好的沟通、相互理解,避免文化冲突的产生。 以《唐诗三百首》为例,一首典型的古诗通常用来表达特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用英语来翻译就会涉及很多具有中国国俗语义的表达方式,而这种翻译又是有技巧的。要做到翻译准确、形象、流畅,就必须把握中国文化中特有的语义,例如把“白头”翻译成“Silver Head”,“细雨鱼儿出”翻译成“tiny fish which emerged from the drizzle”等,这样才能够贴切地反应出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 此外,翻译过程中,也要考虑双方语言中文字使用及表达习惯的差异性。由于中英文字数量的差异,中文在结构上更加精简,而英文则比较嗦,内容更丰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把中文中的几个字翻译成英文里的一大段,使得其文字负担太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国俗语义的等效翻译也可以拓展到言论意义上。双方文化中的概念表达往往因为当地的文化习惯不同而存在差异,有的概念无法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这就需要翻译的用适当的词语去表达,使其表达出双方文化的不同之处又不失原意。 例如“吉祥如意”这个成语表达的是对人生的美好祝愿,而对应的英文表达可以是“all the best”(一切顺利),“all the luck”(顺利),或者“wish you all the happiness(祝你幸福),”等等,每一种表达都能够贴切同时传达出双方文化中不同的意思,切记不要固守一种表达方式,以便保持双语文本的原味。 英汉国俗语义的等效翻译是翻译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到语言、文字、文化、习惯等方面,是一个非常复杂但又能达到很好结果的过程。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不仅要熟悉双方文化,更要勇于尝试,努力建立并坚持一种恰当的语义翻译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从文化视角下看国俗语义翻译

从文化视角下看国俗语义翻译 摘要:以文化视角为基础,探讨了国俗语义翻译的相关问题。首先,介绍 了国俗语义翻译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分析了文化因素在语义翻译中的作用。接着,讨论了国俗语义翻译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等,并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探讨了国俗语义翻译中的文化转换和文化适应的策略。 最后,总结了国俗语义翻译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促进国俗语义翻译的方 法和建议。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国际交流和促进文化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俗语义;翻译;文化视角; 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语言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语义翻译常常面临着 困难和挑战。国俗语义翻译作为语义翻译的重要分支,更是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复 杂性和多样性。因此,从文化视角下探讨国俗语义翻译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 一、国俗语义翻译的重要性 (一)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国俗语义翻译,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从而 促进跨文化交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会 有所差异。国俗语义翻译可以帮助消除这种差异,准确地将源语言中的国俗语义 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语义,使得不同文化之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沟通。通过国俗语 义翻译,人们可以更准确地传达文化特色和习俗。例如,在某些国家或地区,有 特定的节日或庆典活动,这些活动中的习俗和语义可能只在当地文化中才能完全 理解。通过国俗语义翻译,可以将这些习俗和文化特色准确地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些文化活动。国俗语义翻译还有助于促进不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范畴化翻译研究——以中国文化俗语翻译为例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范畴化翻译研究— —以中国文化俗语翻译为例摘要 中国文化俗语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短小精悍、意蕴深刻,具有鲜明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哲理性。由于中英文化环境差异,俗语翻译应考虑读者的认知语境,尽可能将俗语的内涵以读者熟知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兼顾俗语的哲理性和韵律结构的美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在大脑中自主将俗语中的文化词汇分类解读,这便是范畴化的过程。范畴化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归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其结果是形成认知范畴。基于认知翻译学指导,中英语言翻译中存在范畴对等、范畴错位和范畴空缺现象,其中范畴错位进一步表现为范畴成员错位、范畴层次错位和范畴原型错位。本文以中国文化俗语的翻译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中的范畴化翻译过程,旨在突出认知翻译学对范畴化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从而丰富文化外译的翻译研究,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认知翻译学;俗语;范畴化;翻译 引言 中国文化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的中国特色民俗话语,具有通俗性和口语性,简单而形象化,通常富含一定的哲理,给予人们警示意义。其中俗语的形式不一,不拘一格,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便于交流且极具趣味性,读起来郎朗上口,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小说、名著、典籍等各类文体中。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密切融合,中国文化外译在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世界文明的和而不同。中国文化俗语的翻译也是彰显中国文化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由于俗语的广泛性、哲理性等特点,俗语翻译领域并没有得到全面规整的发展。要使异国读者感受到中国俗语的奥妙,就要使双方读者实现认知上的对等。因此,本文从认知

国俗语义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及其翻译-文档资料

国俗语义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及其翻译 1.引言。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富有表达力的因素。习语以其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生动形象而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但习语的上述优点也正是理解和翻译习语时最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英使用者想要了解彼此习语的欲望越来越强。为了更好实现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作者在本文中将着重研究汉英语言中富含文化特色的习语。尽管此前也有许多学者也就此方面问题进行过研究讨论,但遗憾的是许多学者将自己的研究限制在了语言学的范围内。事实上,习语的研究,特别就其翻译而言,既要考虑语言的转换,也要考虑文化的转换。(本文研究的习语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本文从王德春教授提出的国俗语义学这个全新的视角出发对汉英习语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特有的富含文化的不同类型的习语,证明离开文化背景知识,理解不同民族的习语是很困难的。即使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汉英习语翻译后的文化对等程度也是不同的。习语的翻译策略也一直是学者们多年来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列举了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以达到从国俗语义视角研究汉英习语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以及习语翻译中最大

程度的文化对等的效果。 2.什么是国俗语义。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客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吴友富1998)。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及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词义的不同,这是国俗语义学的基本特征。国俗语义词是国俗语义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习语作为典型的国俗语义词语极具民族特色。当人们,尤其是不同国家的人们想要理解这些词语的时候就不只是语言间的转换,更多的是不同文化的转换和交流。 3.富含国俗语义的汉英习语。 单从字面意思是很难理解习语的,对其国俗语义的了解可以有效帮助读者理解习语的意思。 3.1汉语中的习语多种多样,有的来源于文学作品中,有的来源于日常生活中,但都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特有的国俗文化的结晶。 3.1.1佛教、道教、儒家思想对于千百年来的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与影响之大而且深也体现在汉语习语中。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A wrongdoer may become a man of virtue once he does good 3.1.2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自然有很多来自于农业的习语。

【汉英翻译】探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英语论文

【汉英翻译】探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英语论文 关键词: 国俗语义汉英对比跨文化交际 摘要: 本文将举例并对比分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差异的几种类型,即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国 俗语义部分一致;国俗语义不一致或者相反;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旨在充分了 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为进行更好的翻译、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涉及到得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对两种文化的转换。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汇本身承载着很多文化民族意义,也就是国俗语义。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汉英两种词汇在国俗语义方面的差距,为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二、汉英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关系及其翻译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实体指称意义上添加的一个民族文化含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 上增添了附加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英汉对应词 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下文就这四种情形分别举例植物词 以及习语进行讨论。 1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时的翻译 由于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一致的,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现象的认识能力大同小异,因此, 英汉有些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在对此了解的基础上,译者方可直译意象,达到 传神。 植物词。laurel桂树:中西方人都将laurels桂冠视为“胜利”、“荣誉”和“辉煌成就”的象征。汉语中“蟾宫折桂”喻指科举及第、“丹桂”是月亮的代称、“桂树”喻 指“长寿”。因此在翻译“looktoone’slaurels”和“winone’slaurels”可分别洋为“确保声誉”和“金榜题名”。 习浯。这里的国俗语义基本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内容方面也就是二者的意思、 思想等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形式方而也就是二者在词、句的表达方面完全一样或几 乎完全一样。比如“justsoso”和“不过尔尔”;”ANo.1”和“天字第一号”等等。第 二种如“toburnone’sboat”和“破釜沉舟”;”t0one’sheart’sdesire”和“称心如意”等,这些习语形式不一,但是表达了相同的内容。从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国俗语 义差别对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文化意象的角度窥视英汉国俗语义及其翻译

从文化意象的角度窥视英汉国俗语义及其翻译 一个民族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对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民族之间特有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反映往往表现为文化意象的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文化意象依赖特定的文化母体而存在,各自的文化为民族语言的文化意象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国俗语义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是民族文化的再现。至今,文化意象和国俗语义学有不少研究,但尚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探讨的。语言的文化意象与国俗语义密切相关,它们之间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也有不少差异。分析语言文化意象及其国俗语义对译者深刻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准确翻译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文化意象的角度来探究英汉词汇的国俗语义所存在的异同,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文化意象和国俗语义的内涵及异同 关于意象,庞德(1935)定义“ An ‘Image'is that which presents 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 ”[1] (若干思想感情富有张力的综合物)。《现代评论术语词典》界定“意象”:“任何由文学语言所引起的可感效应,任何感人的语言、暗喻和象征,任何形象,都可以被称为意象。”“意象”包含了双重意义:“意”指思想感情的表现;“象”指形象在视觉想象上的投射,感情或思想的复合体“瞬间的呈现”。侯维瑞认为,文化意象由物象和寓意两部分构 成,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物体,寓意则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

[2] 国俗语义学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提出的,他认为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客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3] 国俗语义学能更好地表达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吴友富(1998)认为,“国俗语义是在词汇的概念意义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意义。” [4] 王德春和王建华在“论双语国俗语义的差异模式”一文中,把不同语言相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差异分为五种类型:1. 国俗语义一语独有;2. 国俗语义截然相反; 3.国俗语义大相径庭; 4. 国俗语义部分相同; 5. 国俗语义完全不同(吴友富1998:54)。 可见,文化意象和国俗语义既有许多共同之处,又有不少差 异,两者都是与语言的“文化”密切相关的“产物”。前者牵涉到作者的思想或情感,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而后者反映的是民族文化特色,属于客观因素。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象与国俗语义比较 1.文化意象为一语独有,国俗语义缺失。“阴阳”是汉语特有的词语。中国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两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用阴阳来比附社会现象,引申为上下、君民、夫妻等关系。汉语“阴阳人”和“阴盛阳衰” 等,完全找不到与之有对应国俗语义的英语,也不存在该英语词汇意象。“ Yuppie

国俗词语与电影片名翻译-最新文档

国俗词语与电影片名翻译 、国俗词语 现代语义学关于语义分类的说法很多,但概括起来,语言的意义可分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三大类。它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客观地存在于语言体系之中,是一种语言全民公认的。其中,语言单位的修辞分化,如表情色彩、语体色彩,虽然受到言语环境的制约。但已在语言体系中形成客观的分化。 从修辞意义过渡到话语领域,产生出语境意义,又分出上下文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两类。以下形式可以更直观地显示国俗语义在语义中的位置(见划线部分)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言层面的意义有。 1,词汇意义:是语言单位的理性意义。 2语法意义:一整类语言单位具有的抽象的关系意义。 3,修辞意义:语言单位的表情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话语层面的意义: 4,语境意义: (1) 上下文意义:同具体的上下文情景有关。 (2) 社会文化意义:同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其中修辞联想色彩和社会文化意义多半与民族文化有关,它们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国俗语义。一个词除了具有概念意义之外,还有该民族特有的修辞文化意义,也就是国俗语义。它是语义民

族性的一种表现,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王德春,1998)国俗语义是抽象的,它 以国俗词语为形式,也就是说具有国俗语义的词语就是国俗词 语。 国俗语义是在概念意义基础之上的文化修辞转义,因此不同 的民族由于文化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修辞联想也会不同。如汉 语中的“猫”,它的国俗语义是“温顺”,比如人们用“她象一语义却是“心地恶毒的女人”、“爱说人坏话的女人”,由于社会心理的缘故,西方人厌恶猫,出门遇到黑猫认为是不祥之兆:以猫打比方,也含有贬斥色彩,如cat like 意为“像猫一样的、偷偷摸摸的”。因此如果你对一位女士说“ You are aperfect cat ,”决不是赞美的话,而是骂人家“真是个地地道道的长舌妇(泼妇)”! 只可爱的小猫咪”来形容温柔乖巧的女孩。但英语中cat 的国俗同时,因为国俗语义是在概念意义基础之上的文化修辞转义,不同的民族对事物的概念属性的认识也有相同之处,这是国俗语义同义性的依据。比如,汉语中的“狐狸”和英语中的fox 都有“狡猾”的国俗语义。 二、电影的片名及其翻译 电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而言,人们对一部电影的接受程度是潜在的,因为它不像书籍或报纸那样可以陈列在案,让观众先睹为快。一部影片想要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 除了要有精彩的内容、演员的精湛表演、灯光色彩音乐等的恰到好处的运用等等之外,还应有一个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片名。 那么怎样的电影片名才能起到一个电影标签的作用、或者甚至“导视”的作用呢?首先,它必须能够概括影片的内容、揭示 影片主题:其次,用语要简洁凝练、言简意赅:再是寓意深刻、激发想象。包惠南(2003) 认为“好的片名与好的内容的完美统 ,能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俗语汉英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俗语汉英翻译 摘要: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俗语作为民族语言的精华,包含并表 达着文化的内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海外,当代学 者需要寻找一些更合适的俗语翻译策略。在本研究中,将从翻译对等的角度分析 一些俗语案例,以期为俗语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俗语;翻译对等;文化传播 一、背景介绍 俗语是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因其生动形象,读起来 朗朗上口,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得到广泛运用。俗语不仅具有广泛的民众 基础,还经历过时间的淘洗,是民族语言的瑰宝。研究俗语外译具有一定价值。 对等概念一直是东西方翻译界十分重要且持久争论的概念,郭建中在其文章 中指出“西方翻译理论从三个方面探索了翻译中求得“对等”的途径,即1.语言 学方面;2.交际学方面;3.翻译学方面。”(郭建中,1986:2)但是随着翻译 理论的逐渐发展,其探索途径在之前的基础上也随之增加,即“语言学途径、交 际学途径、社会符号学途径、翻译学方法途径和文艺学途径。”(张雪芳,2008:392) 在同一时期,除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卡特福德也提出过对等概念,即形 式对应和文本等值,“形式对应是指译文在语言范畴(单位、类别、结构成分等)与原文的语言范畴对应;文本等值是指译文全文或部分跟原文全文或部分等值。”(张美芳、钱宏,2007:12)从卡特福德和奈达对于对等概念的阐述可知,前者更倾向于文本本身的对等,而奈达将目的语读者对于文本的感受纳入考虑范畴。因此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更具有解释性。虽然俗语因其自身的民族特色而难 以翻译,但也因此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已经十分成熟,所 以可以用来研究俗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国俗语义的文化附加性与语境认知解读]关于语言语境的俗语

[国俗语义的文化附加性与语境认知解读]关于语言语 境的俗语 近年来,国俗语义研究成为我国语言学界一个新的热门研究课题,“国俗语义学”亦称之为“民族文化语义学”,翻译成英文为“national cultural semantics”。“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即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王德春,1997:122)。在语言的任何层面,无论是词汇还是篇章都存在大量的有别于概念意义但又与概念意义密切相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俗词语,我们在这里对语言单位中表达基本范畴和社会范畴的词、词组、习语和语篇所附加的国俗语义作了分类叙述,并提出国俗语义的语境认知解读机制。首先,国俗语义的民族文化属性决定了国俗语义的理解必须依据该民族的语言文化背景;其次,认知主体对异民族的语言文化的理解受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对国俗语义的解读要基于认知主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交际情景下对该语言民族文化的认知。 二国俗语义的文化附加性在语言和言语单位中的表现 人类的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按照语法规则组成词组和句子,并由句子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语篇。一般认为,句子以下的静态单位语素、语位、词、词组等模式,属于语言范畴;句子及其以上的动态单位句群、篇章等,属于言语范畴。国俗语义是语言单位在表达概念意义的同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因而语言单位的词、词组、习语以及言语单位的句子和语篇都有国俗语义,下面结合例子进行分析。

文化可译性视角下的《红楼梦》翻译

文化可译性视角下的《红楼梦》翻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被称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被译为众多语种,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但是,由于文化背景 和语言差异,翻译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从文化可译性的角度出发, 来探讨《红楼梦》的翻译问题。 第一步:文化可译性的概念 文化可译性是指某一种语言或文化中的内容在另一种语言或文化 中是否能够被准确表达和理解的程度。文化可译性并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交流。因此,在翻译《红楼梦》时,我们必须 考虑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的影响。 第二步:《红楼梦》的文化背景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融合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其中包括成语、俗语、典故、历史事件等。例如,“金玉良缘”、 “荣华富贵”等成语,都需要根据文化背景去理解。所以,在翻译中,必须注重文化差异和背景的解释。 第三步:《红楼梦》的语言特点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文学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平衡上。它讲究音韵和韵律,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同时,它也 要求语言要朴实、易懂、符合日常口语。因此,在翻译中,必须保持 原著的文学风格和格调,并且做好语言的平衡。 第四步:如何翻译《红楼梦》 在翻译《红楼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文化背景的介绍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原著所蕴含的文化 内涵。 2.尽可能地保持原著的文学风格和格调,注重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3.注意语言的平衡,既要保证语言的文学性,也要符合日常口语 的实用性。 4.根据目标读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例如,对于英语

母语的读者,应该更加注重语言的通顺和易懂。 总之,在翻译《红楼梦》时,必须注重文化可译性的问题,注重文化背景的解释和语言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解析和传播《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从文化转向视角看字幕中文化词语的翻译——以国产单机游戏《古剑奇谭三》为例

从文化转向视角看字幕中文化词语的翻译——以国产单 机游戏《古剑奇谭三》为例 近年来,中国的单机游戏开始崭露头角,其中《古剑奇谭三》备受玩家关注。作为一款充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古剑奇谭三》的字幕翻译对于传达游戏的情感和文化内涵起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文化转向视角来探讨字幕中文化词语的翻译问题,并以《古剑奇谭三》为例进行分析和谈论。 起首,文化转向视角是指在字幕翻译中,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与译文所面对的文化相对应,以满足观众的理解需求。在游戏《古剑奇谭三》中,充斥着大量的古代中国文化词语和典故,如“封印”、“九黎”、“玄女”等,这些表达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奇特的内涵。在翻译这些文化词语时,需要重视恰当的传达其意义和情感。 在字幕翻译中,对于文化词语的翻译存在一些常用的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和删译等。直译一词,即将原文中的文化词语直接翻译成译文中的相应文化词语。例如在游戏中,使用了直译的方法将“九黎”翻译成了“Nine Li”,以尽可能保持原 汁原味的同时,也让玩家能够准确理解这个词语的意义。意译则是将原文中的文化词语转化为译文中更为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好地被观众接受。而删译则是在翻译过程中,依据详尽上下文和情境,将某些词语删除或缩减其出现次数,以确保字幕流畅自然。 然而,对于字幕翻译而言,要在准确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思量观众对文化词语的理解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在翻译文化词语时,译者应该多方面沉思,以获得更好的翻译效果。例如,

《古剑奇谭三》中还有一些特定地区文化的表达,如“汐月”,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称。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有特殊的含义,但对于外国玩家来说可能会不太理解。在翻译这样的文化词语时,译者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帮助性的说明,以援助观众更好地理解。 此外,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词语也需要依据句子结构和语境来进行适当的转译。例如,在游戏中出现的“不才”一词,原本指的是自谦之词。依据不同语境的需要,翻译可能会选择将其转译成“talentless”或“nothing special”,以更好地 传达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从文化转向视角来看,字幕中文化词语的翻译应重视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同时也要思量观众的理解需求。对于游戏《古剑奇谭三》这样充斥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而言,字幕翻译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运用直译、意译和删译等策略,并结合句子结构和语境进行转译,可以有效传达游戏中的文化词语,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游戏的文化魅力。这也为提升中国游戏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总之,对于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词语,译者需要综合思量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观众的理解需求。通过适当的帮助说明和转译策略,可以有效传达文化词语的意义和情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文化魅力。特殊是对于充斥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作品来说,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行轻忽。通过提升翻译质量,可以为中国游戏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异化翻译的必要性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异化翻译的必要性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化概念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分析,探讨了文化与异化的关系并从异化翻译对译入语文化的丰富和异化翻译对源语文化的传播两方面阐述了异化翻译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传播异化翻译源语文化译入语文化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文化交流的发展,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各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工作者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交流问题进行探讨,对翻译的异化给予了重新审视和广泛关注。 1.文化 1.1文化的定义 中国对于文化的定义,可以追溯回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有这样几句话:圣人之治天一,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与"武力"相对的教化。[1]"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的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文化"一词的界定影响最大的,当首推梁漱溟先生1920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梁漱溟认为,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梁漱溟把人类生活的样法分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内容,文化的涵义是很广泛的。

1920年蔡元培在湖南演讲《何谓文化?》,提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并列举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科学等事。[2] 然而,最早把"文化"最为术语进行定义的是英国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3]此后,许多西方学者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如艾迪生·维斯理认为:"文化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在某一特殊时期所形成的风俗、信仰和创造的艺术、音乐及其他所有的人类思维产品。"[4]有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但就文化定义的产生就受其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产生,而又体现在其语言之中,更何况文化的本身。因此,文化的多样性的存在就不难理解了。 1.2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伦理、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的多样性。

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翻译-2019年文档

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翻译 当今文化日趋全球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民俗文化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繁荣的不竭源泉。中国民俗文化源自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是我国特色文化的精华,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要想使其在全世界的范围内 都得到广泛的宣传和认知,翻译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 我国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国民俗文化翻译作为一种跨越地域、 越民族、跨越语言的信息传播活动,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弘扬我国独特传统文化意义非凡。 、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翻译的传播学理论基础 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先驱哈罗德. 拉斯韦尔指出传播有三种社会功能:守望环境、协调社会以适应环境以及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1] 。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已经影响到国内翻译界。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的翻译,是把翻译学置于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根据传播的基本模式“传播者f信息 f媒介f受传者f效果”,这一过程可以解释为:在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需要将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传者(受体),受传者接收信息后需要解码,解码后又需要再一次编码从而将信息解读的反馈内容再传回给传播者,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都要编码和解码。所谓编码,就是将信息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表示出来,所谓解码,是将接收到的经过编码后的语言符号还原为信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必定有其特定的受体,这些受体可以理解为读者,他们不仅仅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更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的翻译,是一种对外传播信息的手段。其基本环节包括理解和表达。理解即解码,即从传播者那里获取原语语义及其文化信息。而表达就是二度编码,是带着理解了的信息,用译语在其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有效交流,它以符合译语的语言规则为条件,与译语所属的社会文化因素相融合。受传者接收的信息有赖于译者对信息的二次编

文化视角中的翻译研究

文化视角中的翻译研究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桥梁。它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要使它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谙悉两种文化,还必须以正确的翻译理论作指导。几千年来,随着翻译实践的增多,人们对翻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翻译理论家们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语言学、文艺学、符号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对翻译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并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一个发展、开放的翻译理论体系。 一、文化翻译是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向 从人类开始翻译实践直到十九世纪,中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仅限于对翻译操作的经验总结,主要探讨了翻译的标准、原则、直译和意译、风格的可译性等问题。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观点是清末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①。西方翻译学界也有相似的理论。1790年,英国的泰特勒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 从二十世纪开始,特别是50—70年代,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开始突飞猛进,新的理论相继问世。 一方面,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理论已经发展成熟。该理论将语言视为可以通过成分切分从结构上加以剖析的“可认识的客体”②

(knowable object)的观点,受到翻译理论家们的广泛关注和应用。这一认识上的飞跃推动翻译理论家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地研究“语言”本身,才能找到翻译的规律,从而形成了以“对等”为核心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另一方面,还有部分翻译理论家把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列入艺术范畴,用美学理论加以研究,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文学翻译是“戴着镣铐跳舞”,必须进行“创造性叛逆”,从而形成了翻译的文艺学派。 语言学派始终执着于语言的形式特征和机械属性,忽视了语言的人文特征和社会属性。而文艺学派始终坚持美学观点。由于这两种理论各自大行其道,结果导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翻译理论家们或是紧抓住词法、句法及语法,或是紧抓住文辞的“信”与“美”问题来谈翻译,对文化问题却重视不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才突破了传统美学和语言学模式而趋于多元化,上升为一种对文化的反思。八十年代以来,其特点是: 1、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文化研究,而非语言转换; 2、翻译的性质和原理是原 作的改写和处理,是跨文化转换,而非语符转换;3、翻译理论的研究重点是译作功能,而非对原作的描述。评价译作的标准,重点是在译入文化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有别于传统的纯文学标准。 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