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俗语义教学谈

国俗语义教学谈

国俗语义教学谈

————————————————————————————————作者:————————————————————————————————日期:

国俗语义教学谈-中学语文论文

国俗语义教学谈

汉语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由汉语花木词为例,可以形象地看出汉语国俗语义的丰富性、独特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外汉语中国俗语义教学的具体做法。一是区分层次教学;二是结合语境和情境教学;三是课堂对比教学。

一.国俗语义的含义

在苏州拙政园,有“春夏秋冬”四个亭子,其中春植以牡丹,夏植以荷花,秋植以枫树,冬植以梅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徜徉其中,园林造景寄托了主人无限的风雅情怀。走出拙政园,进入扬州“个园”,处处感受到的则是对“竹”的喜爱。可以说,拙政园和个园中的这些花木已经远远脱离了植物本身的含义,具有了文化象征的深邃内涵。由此可见,就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文化学习而言,如果不能理解这些花木词汇携带的文化信息,就只能算是隔靴搔痒。因而,汉语词汇中携带的巨大文化信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必要,这就是汉语的“国俗语义”教学。何谓国俗语义?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是王德春在1978年发表的《对苏联语言10年情况的两点补充》,“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词语的含义。”

二.以花木词为例看汉语国俗语义

在中国文化中,植物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客体和环境,还是人类思想感情

的寄托和投射,蕴含着丰富而又特别的国俗语义;对其含义的挖掘是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效贯通,并使语言学习内涵更加丰富细腻的必由之路。举几个典型例子。

(一)梅

梅花色彩鲜明,品相俱佳,生在冬季,傲霜斗雪,有一种洁净清奇的外貌特征。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梅花还多与高山绝壁相伴,洁身卓立,具有很多丰富含义,最典型的,一是不畏艰险,奋发顽强;二是高雅脱俗,气韵清奇;三是豁达乐观、充满希望。元末明初画家王冕有一首《墨梅》是这样说的,“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说的就是梅花的高雅清奇。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这样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诗中以“百丈冰”、“花枝俏”、“报春归”和“丛中笑”等意象的叠加,写出梅花在万物衰煞的严寒中,毫不畏惧,竞相绽放,而且以美好姿态和盎然生机迎接新春到来。与一般鲜花临冬而凋形成截然对比,给人以乐观的信心和勃发的希望,显现出梅花在汉语中的重要文化内涵。

(二)竹

“竹”字从造字学上来看,是个象形字。它的字形就象两杆翠竹,亭亭卓立、风姿绰约。在中国文化中,它因高直挺拔、冬夏常青和中空有节的特点,常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司空见惯的两个现象就是,“竹梅松”并称“岁寒三友”,“梅兰竹菊”成为国人心中的四君子。“竹”字在汉语中最重要的国俗语义,一是正直坚贞;二是谦逊有节。唐代白居易在《养竹记》中说,“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

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各行,夷险一致者。”正因为“竹性直”,高直挺拔,柔韧刚直、不蔓不枝,暗含了中国文化“以瘦为美”、心性正直、忠诚专一等审美追求;正因为“竹心空”,竹竿中空,因空见用,暗含了中国文化“有之以为体,无之以为用”,内涵蕴藉、含而不发、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精神追求;惟其“竹节贞”,竹拔节生长,所以具有了正直坚贞、有节有操,风神灵秀、秉持气节等文化内涵。所以宋代文人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竹”字在汉语中的第三种重要国俗语义是男女情爱。“湘妃竹”的传说脍炙人口,潇湘二妃在舜游历九州客死他乡后的迎风泣血、执着相思让人感叹不已。坚韧执着的相思之情成了湘妃竹的代称,也逐渐成为女子坚贞哀婉爱情的代称。

(三)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以审美的眼光对荷花的婀娜多姿所作的诗意感悟,使荷花增添了丰富厚重的文化意蕴。“荷”的汉语国俗语义:一是高洁,二是美丽,三是爱情。莲花生长在淤泥之中,却不被淤泥浸染,莲藕洁白,莲叶清翠,莲花香美。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在文中,周敦颐描述了莲的四种品格:积极入世却不为世俗所染;本身美丽却不曲意谄媚;行为正直从不趋炎附势;独立自尊而不受亵渎玩弄,将莲花的象征意义提高到顶峰。又因“青莲”与“清廉”谐音,自此,荷花以其洁身自好、品行方正、仪态端庄、行为廉洁等文化内涵,在汉语中独具其国俗语义。此外荷花还以它负重与唯美的摇曳,存在于中国人的审美观照和集体无意识之中。在中国人形容一个女

子的美丽与清纯时,多用“出水芙蓉”来比喻。清代纳兰性德在《荷清》中,“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笔下的荷花俨然是一个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踏着凌波微步的美少女。中国古代画家在致力于文学意境和绘画语境的结合时,对荷花的写意情有独钟,其间霸悍排阖的笔墨,纵意澎湃的激情、疾风骤雨的气势,在纸端烟云中展示出一种韧劲、张力和自由之美,使荷花成为一种勃发生长的“生命力”的象征。最后,洁净、美丽的莲花,还成为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时至今日,新婚洞房的布置,对联和窗花还常有“并蒂莲”、“鱼戏莲”、“荷花鸳鸯”这些元素,来形容夫妻的恩爱。莲花的根是莲藕,藕与“偶”谐音;藕中有千万条细丝,藕虽断,丝还连,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爱情象征物。莲花的果实是“莲子”,“莲”与“连”谐音,“莲子”即“连生贵子”之意。又因“莲子”生长于莲房中,一子一隔,互不干涉,又与我国传统伦理“多子多福”、“兄弟有序”的观念极为吻合,因此被赋予“多子”的意义。由此,荷花具有了男女情爱、婚姻和顺、生殖繁茂等多重象征意义。

三.对外汉语中的国俗语义教学

随着留学生学习的深入,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趋向于一种语言文化教学。语言方面,传授汉语知识,进行语言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文化方面,通过汉语教学,弘扬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并促进汉语学习。

但是,目前国俗语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在大多数汉语教材中,都很少把词汇的国俗语义及其具体运用作为必要内容纳入。大多数对外汉语教材对生词的处理方式都是:生词词目———汉语拼音注音———词性标注———外文翻译,而给出的外文翻译注释是对词语的字面直译,往往掩盖了词语深层次的的国俗语义。同时,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收录的

8800多个汉字中,国俗词语仅占130个,在重要等级上仅仅属于“J”级词,充分证明国俗语义教学在考试大纲中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国俗语义词时,大多也是自发地略加解释,深浅宽窄随意性很强。

(三)具体做法

在教材编写方面,应确定国俗语义词汇的比例。国俗语义词汇与一般词汇的比例在中级阶段因该最少定为一比四,高级阶段为一比三。同时,对国俗词语的翻译要尽善尽美。如果用简短外文注释足以说明,则直接附在该词的概念意义后即可;如果该词的国俗语义在外语中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对应,要用较多笔墨才能解释清楚时,则可以采用加注法来意译。

在教学方面,一是区分层次教学。首先,实施国俗语义教学必须考虑不同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层次,要在他们能够理解接受的能力范围内输入适量内容。不可因为脱离教学阶段,输入量过多,或内容过于生僻,导致他们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其次,要区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背景层次。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背景层次主要是指是否来自“汉字文化圈”。比如越南、老挝的学生,由于其母语文化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较大,所以,在理解和接受汉语国俗语义方面也更容易。因此区分学习者的以上两个层次能使国俗语义教学更具针对性。最后,还要根据国俗语义的常用性、是否有历史典故以及汉字的难易程度等,由易到难地安排教学。

二是结合语境和情境教学。国俗词语的教学,除了要侧重于揭示其蕴含的文化意义,还要更注重结合具体语境和语言交际技能训练,从解释和语用两个方面同步进行教学。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教师应在具体语境中,借助于具体例句对国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或联想引申含义进行解释,包括语法功能、

语义搭配、修辞色彩等。同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语境来推测和判断词语的深层含义,通过语言实践来培养学习者对汉语国俗词语的洞察力和领悟力。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视听手段等,设置具体情境,就文化事件展开专题讨论。通过发表见解———适当引导———向正确观点靠拢三个步骤,让学生沉浸在自主创设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效果。

三是课堂对比教学。对母语文化的依附是外国留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国俗语义词语的重要原因。留学生大多在其母语文化环境中接受了较为固定的文化模式熏陶,对中国文化与基本民族文化存在的差异敏感度不够,在理解汉语国俗语义时会不自觉地受母语负迁移影响,沿用母语知识及母语文化观念去理解判定汉语国俗词语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在课堂中,要把汉语词义与学习者母语词义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教学,以增强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洞察力和领悟力,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从而理解国俗词语所负载的文化含义,最终把国俗词语得体地运用于实际交际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自觉的跨文化比较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同步且不可分割,启发他们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的切身感受来加深对国俗词语的理解,尽早摆脱以翻译法来学习国俗词语的方式。

贾利芳,郭长荔,范丽莎,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汉语语言文化教研室教师。

简要举例说明双语词典中“国俗语义”对应词处理策略

简要举例说明双语词典中“国俗语义”对应词处理策略国俗语义是在双语词典中处理单词两种语言中的词语意义的重要方 法之一。下面简要举例说明双语词典中的“国俗语义”对应词处理策略。 一、映射策略 ◆映射策略指,通过查找不同语言之间的对等词进行建立映射,即从 一种语言中查找对应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词语,并将其进行标记,从 而在双语词典中建立映射关系。举例来说,如果查找中文"'走路"这一 词语,在英文中就可以建立"walk"的映射关系。 二、中枢策略 ◆中枢策略指,由一个主要的词语在两种语言中建立关系,其它次要 的相关词语随着主要的词语发生变化。即,在双语词典中添加一个主 要的词语,与之相关的其它次要词语也归类至主要词语下面。举例来说,如果以"走路"作为主要词语,它的次要词语,如"散步","跑步"等 都可以随着它发生变化。 三、分解策略 ◆分解策略指,通过把一个复杂的词语分解成若干可用词语表示的小 部分再进行标记,并在双语词典中分别建立。举例来说,如果查找中文"上学"这一词语,在英文中就可以将其分解为"go"和"school"两个词

语,并在双语词典中分别建立他们的映射。 四、变形策略 ◆变形策略指,把一个词语作一定的形式变化,从而建立一系列的变体,使之与另一种语言的一系列等价或相近的词语互相对应,从而建 立在双语词典中的映射。举例来说,如果查找中文"上学"这一词语,可以将其改变为"go to school",用来与之建立映射关系。 五、抽象策略 ◆抽象策略指,从抽象的角度出发,在双语词典中把概念词进行抽象,并为其赋予某种语言,以便与另一种语言中的类似词语建立映射关系。举例来说,如果查找中文"车",它的抽象词语表达为交通工具,那么在英文中可以把它建立对应"vehicle"一词,从而建立在双语词典中的映射 关系。 总之,说明“国俗语义”对应词处理策略,双语词典应用映射策略、中 枢策略、分解策略、变形策略和抽象策略来处理两种语言中的单词, 以便一词多义的情况下可以查找准确的相应词语建立映射关系,进而 方便用户进行英汉双语查找。

论理解国俗语义对诗歌教学的影响-精选教育文档

论理解国俗语义对诗歌教学的影响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占据着很大的篇幅,隐含着丰富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国俗语义。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涉及的国俗语义的种类可分为历史典故类、民俗风情类、意象类。理解诗歌中的国俗语义,可使学生吸收其背后丰厚的文化内涵,使诗歌教学实现语言与文化的结合,使学生从民族文化氛围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更加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准确地把握诗歌深刻的文化内涵。提高国俗语义理解水平的策略有: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包括提升文化素质、重视意象分析、精当讲解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课前预习。 国俗语义客观地反映了所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加强对它的学习,有助于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等知识,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国俗语义主要隐含在古典诗歌中,在今天的中学语文学习阶段,诗歌占据了教材很大的篇幅,具有很丰富的国俗语义。中学语文教学是教育至关重要的阶段,它既是学生文学修养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抓住国俗语义这个突破口,加强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陶冶他们的情操。 一、国俗语义的内涵界定 在我国,国俗语义的研究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教授王德春先生开先河。经多年潜心研究,王教授给“国俗语义”定义为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就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1] 吴友富先生也对“国俗语义”的内涵作了进一步阐述:“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2]国俗语义指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汉语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客观反映了使用汉语的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其研究目的主要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基础上将语言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3] 二、国俗语义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国俗语义丰富多彩,其隐含在诗歌之中,对诗歌的创作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诗歌的语言要求 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样式,讲究韵律,富有音乐性,它包含情感,富有想象,语言凝炼,结构跳跃。[4]其创作对语言有着严格的要求: 1.锤字炼句,营造深远意境。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有着自身严格的形式。古体诗每句有四言到七言等几种,也有更多字的句子,但以五言和七言为常见。因此在有限的诗歌篇幅内,要表达一定的情感,锤字炼句是必然的选择。锤字炼句是我国诗歌

国俗语义教学谈

国俗语义教学谈

————————————————————————————————作者:————————————————————————————————日期:

国俗语义教学谈-中学语文论文 国俗语义教学谈 汉语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由汉语花木词为例,可以形象地看出汉语国俗语义的丰富性、独特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外汉语中国俗语义教学的具体做法。一是区分层次教学;二是结合语境和情境教学;三是课堂对比教学。 一.国俗语义的含义 在苏州拙政园,有“春夏秋冬”四个亭子,其中春植以牡丹,夏植以荷花,秋植以枫树,冬植以梅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徜徉其中,园林造景寄托了主人无限的风雅情怀。走出拙政园,进入扬州“个园”,处处感受到的则是对“竹”的喜爱。可以说,拙政园和个园中的这些花木已经远远脱离了植物本身的含义,具有了文化象征的深邃内涵。由此可见,就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文化学习而言,如果不能理解这些花木词汇携带的文化信息,就只能算是隔靴搔痒。因而,汉语词汇中携带的巨大文化信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必要,这就是汉语的“国俗语义”教学。何谓国俗语义?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是王德春在1978年发表的《对苏联语言10年情况的两点补充》,“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词语的含义。” 二.以花木词为例看汉语国俗语义 在中国文化中,植物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客体和环境,还是人类思想感情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 摘要】国俗语义是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附加意义,它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有着 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由文化 及其影响下的认知模式共同促成的。汉语教师应当认识到其中的规律,并寻找恰 当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国俗语义认知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013-03 一前言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词汇和语法都有音、义两个方面。英国 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 将词汇意义归纳为七类: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中除理性意义外的后五类又 被统称为“联想意义”。 联想有若干途径,有的是从客体的语义属性方面产生的联想,这样的联想, 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时会有不约而同的默契。如汉语的“狐狸”、“鹦鹉”以及它们在 英语、日语、俄语中的对应词都分别有“奸诈狡猾”和“人云亦云”的联想意义。不 过这种 巧合在语言当中比较少见。还有一种联想,是以语音为中介而产生的,如汉语中 的“柳”音和“留”音相近,因此便有了挽留、惜别的文化内涵。古人有折柳送别的 习俗,历代的文人骚客更是常以“垂柳”为意象,表述离别之情、故国之思。《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便是其中的佳句。异国的“柳”无此谐音,自然也 没有这样的联想意义。另有一些由习惯或一词多义引发的联想,在不同语言中的 表现也往往不同,例如中国人可以从“圆形”联想到“团圆”,外国人却不以为然。 上述联想,除第一种外,都因受到文化或语言内部要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离开民族文化背景,便难以理解。我国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把这种意义 称作“国俗语义”。他指出,“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客 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其中的“国”是说词汇的文化蕴涵为某国、某一民族所独有,是它不同于其“对应词”的区 别特征,“俗”即约定 俗成,国俗语义不是某人心血来潮,给词语附加的临时意义,而是经过时间筛选,相沿成习,相对固定的意义。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文化背景各异的留学生,汉 语中蕴含着的国俗语义将与来自不同国度的文化习俗交汇和冲击。与此同时,汉 语学习,归根结底又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内涵丰富的汉语及其承载的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明是许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乃至目标所在。不了解汉语的国俗语义系统,就不能真正地理解这门古老的语言。因此,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 问题,有一定的必要性。下文将分类整理不同语言中国俗语义的对应关系,进一 步以认知的视角分析其中原因,并寻找相应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二国俗语义在不同语言中的对应关系 国俗语义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但各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认知主 体的思维方式各异,为此国俗语义也难免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多维景观。其对应关 系大致如下: 1.不约而同

从文化视角下看国俗语义翻译

从文化视角下看国俗语义翻译 摘要:以文化视角为基础,探讨了国俗语义翻译的相关问题。首先,介绍 了国俗语义翻译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分析了文化因素在语义翻译中的作用。接着,讨论了国俗语义翻译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等,并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探讨了国俗语义翻译中的文化转换和文化适应的策略。 最后,总结了国俗语义翻译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促进国俗语义翻译的方 法和建议。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国际交流和促进文化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俗语义;翻译;文化视角; 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语言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语义翻译常常面临着 困难和挑战。国俗语义翻译作为语义翻译的重要分支,更是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复 杂性和多样性。因此,从文化视角下探讨国俗语义翻译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 一、国俗语义翻译的重要性 (一)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国俗语义翻译,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从而 促进跨文化交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会 有所差异。国俗语义翻译可以帮助消除这种差异,准确地将源语言中的国俗语义 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语义,使得不同文化之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沟通。通过国俗语 义翻译,人们可以更准确地传达文化特色和习俗。例如,在某些国家或地区,有 特定的节日或庆典活动,这些活动中的习俗和语义可能只在当地文化中才能完全 理解。通过国俗语义翻译,可以将这些习俗和文化特色准确地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些文化活动。国俗语义翻译还有助于促进不

国俗语义与中学语文教学

国俗语义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朱晓林 【摘要】语文教师对国俗语义的漠视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品味的下降,聚焦文本中关键词语的国俗语义,培养包括意味感、意义感、意图感、民族文化感等在内的“国俗语义感”,应当而且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语文教学;国俗语义;国俗语义感 一、引子 综观新课程下的语文教育,课堂活动丰富了,然而理解却往往肤浅了。笔者曾听到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执教《前赤壁赋》的镜头:课堂讨论正酣,开始了对“美人”的探究,有的学生说“美人”就是“美女”,有的学生说“美人”就是苏东坡特别亲近的一个女人(朝云),有的学生说“美人”就是苏东坡牵挂的人,教师没有深究,讨论草草了事,探究浅尝辄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未重视或不懂得词语的国俗语义。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语词语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语义指向,而这种相对稳定的语义指向直接影响到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如自屈原赋予“香草美人”以“美政理想”的意义之后,后代文人骚客便不自觉地用“香草”或“美人”来比喻理想的追求。屈原的《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就是以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他忧国忧民以及希望能重返君王身边的心情。苏轼被贬黄州,夜游赤壁,京师迢远,志向模糊,“美人”指国君也好,喻理想也罢,总之“美人”二字已经带上了除了实指意义之外的特定含义。“美人”是指苏东坡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难怪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可见,抓住文中重要词语的国俗语义,语文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二、什么是国俗语义 国俗语义一词最早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德春教授提出。王德春教授在深入研究国俗语义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一门“国俗语义学”,并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所谓国俗语义,就是词语在实体指称意义的基础上添加的民族文化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离开

典故类国俗词语的教学素材与教学方法的选取

典故类国俗词语的教学素材与教学方法的选取 摘要:典故类国俗词语是一类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典故类国俗词语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目前学术界关于针对典故类国俗词语教学的研究较少,对典故类国俗词语关注度还不高。本文拟从典故类国俗词语的文化背景出发,分析和探讨典故类国俗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的配套选取,以期对相关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典故类国俗词语;对外汉语;教学;文化 当代的世界对外汉语已经蓬勃发展了一段时间,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加速巩固汉语的走出去策略。对外汉语教学涉及了词汇教学、语音教学、文化教学等方面。其中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中始终是重要的一部分,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包涵有中国文化意义的词汇,因为汉语中的有些词汇不只是简单字面上的意思,它的背后还包涵了一些中国文化的意识、观念、特色等等需要进一步讲授、学习、理解的东西。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最好的体现。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民族在历史进程、社会变化

中所创造的政治制度、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各个层面的文化。汉语中的国俗词语则是体现汉语词汇中的文化魅力的重要词汇之一,其中典故类国俗词语更是佼佼者。何谓典故类国俗词语,笔者基于国俗词语与典故的相关定义,总结归纳了几位学者的观念,故将本文所论的典故类国俗词语定义即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与国俗语义的有历史典故和来源的词语。 基于典故类国俗词语的性质及特点,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由于当代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都是针对国俗词语这一大类进行教学法或者本体的研究,没有相关文献是针对其中一个小类进行研究,所以以下对教学方法的文献综述都是基于国俗词语这一大类而进行。笔者总结归纳了一些学者针对国俗词语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教学方法。一是直观释义法。二是归类法;三是来源讲解法;四是实践情景法。 关于教学素材方面,在对外汉语发展的几十年中,众多教师和学者总结了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基本的教学素材有:课本教材、中文歌曲、中文电影、中文短片、卡片、实物等常见常用的事物。在当代教学中有很多素材可以应用到课堂中,多媒体就是其中之一。根据现行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媒体素材可以分为五大类: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

从地理环境比较中英词汇的国俗语义差异

词汇在语言中至关重要,所以,对于词汇意义的研究是许多语言学家的重要课题。例如,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指出: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随意的,这意味着同一能指与所指的随意关系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符号都具有形式和概念,或能指与所指两个方面。 此外,英国的利奇在他的《语义学》一书中,把词的“意义”分为7种: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拾配意义、主题意义。并将其中的第2至第6种意义用“联想意义”来概括。学习一种语言,只理解词汇概念意义,而对其联想意义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就淡不上真正掌握了该语言,更谈不上正确运用了。我们说一些词或发音具有方言性质,就是说这些词或发音在告诉我们说话人所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我国,王德春教授首先提出国俗语义的研究。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学主张从语言中揭示、了解文化因素。而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在交际中使用语言,减少母语和本族文化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在语言教学中引入国俗语义教学,可增加学习者对异民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克服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出现的障碍,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对某些语言的误解或语用失误,从而提高交际能力。王德春指出,词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但异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同语言相对应的词语,其国俗语义的差异有如下几种:国俗语义一语独有;国俗语义截然相反;国俗语义大相径庭:国俗语义部分相同;国俗语义基本相同。理解这些词的国俗语义。就可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减少信息差。从而增进理解。 另外。根据词汇学原理。词的语义分类包括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它由支配词或上义词如anim~,和受支配词或下词义如snake,tiger等构成。下义词词汇构成语义场。研究发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越深入,下义词就越复杂细密,语义场也越庞大。因此,上下义关系反映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 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文化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嬗变,有着重大的影响。语言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环境有联系。语言中大量的词语、成语、惯用语、谚语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并包含了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各国的不同地理环境也导致各自的语言带有其自然环境的色彩。在人类语言中,有些词汇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如爱斯基摩人一丰富的表示“雪”的词汇与寒冷的地理环境;阿拉伯人表示“驼骆”的多彩词汇与干旱少水的中东和北非的地理环境;日本人表示各种时期的“鱼”的词汇与海洋岛国的地理环境。因此,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中字面意义可能一样,但它们的内涵意义就不一样了。本文就与地理环境有关的几组中英词汇进行国俗语义比较,以见出它们的差异。 1.汉语的“东”字和英语的“west” 在我国文化中,对于“东、南、西、北”,我们似乎更喜欢“东”,因为它所包含的国俗语义较丰富: (1)在河流方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长江,黄河,淮河等)都是由西往东流向大海。因此,在我国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能找到这种现象。例如,“一江春水向东流”;“请君试问东流水,抽刀斩水水更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在风向方面。由于我国的东面是太平洋,从那吹来的和风叫东风。“东风”指春风,也比喻革命的力量。因此。在我国文化中,东风象征新的生机和希望。它在中国文化中的语义特证是【+warmth】和【+hope】。 (3)在太阳升起方面。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住在东方名为扶桑的大树上,太阳从东方升起,而我国正处于地球的东方,我们常自称“东方巨龙”、“东方之子”。另外。“东”在我国文化中有“光明”和“较高地位”的含义,在修辞上是褒义。所以。房子的东侧往往给地位较高的人居住。

【汉英翻译】探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英语论文

【汉英翻译】探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英语论文 关键词: 国俗语义汉英对比跨文化交际 摘要: 本文将举例并对比分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差异的几种类型,即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国 俗语义部分一致;国俗语义不一致或者相反;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旨在充分了 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为进行更好的翻译、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涉及到得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对两种文化的转换。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汇本身承载着很多文化民族意义,也就是国俗语义。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汉英两种词汇在国俗语义方面的差距,为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二、汉英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关系及其翻译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实体指称意义上添加的一个民族文化含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 上增添了附加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英汉对应词 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下文就这四种情形分别举例植物词 以及习语进行讨论。 1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时的翻译 由于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一致的,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现象的认识能力大同小异,因此, 英汉有些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在对此了解的基础上,译者方可直译意象,达到 传神。 植物词。laurel桂树:中西方人都将laurels桂冠视为“胜利”、“荣誉”和“辉煌成就”的象征。汉语中“蟾宫折桂”喻指科举及第、“丹桂”是月亮的代称、“桂树”喻 指“长寿”。因此在翻译“looktoone’slaurels”和“winone’slaurels”可分别洋为“确保声誉”和“金榜题名”。 习浯。这里的国俗语义基本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内容方面也就是二者的意思、 思想等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形式方而也就是二者在词、句的表达方面完全一样或几 乎完全一样。比如“justsoso”和“不过尔尔”;”ANo.1”和“天字第一号”等等。第 二种如“toburnone’sboat”和“破釜沉舟”;”t0one’sheart’sdesire”和“称心如意”等,这些习语形式不一,但是表达了相同的内容。从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国俗语 义差别对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俗语义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及其翻译-文档资料

国俗语义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及其翻译 1.引言。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富有表达力的因素。习语以其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生动形象而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但习语的上述优点也正是理解和翻译习语时最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英使用者想要了解彼此习语的欲望越来越强。为了更好实现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作者在本文中将着重研究汉英语言中富含文化特色的习语。尽管此前也有许多学者也就此方面问题进行过研究讨论,但遗憾的是许多学者将自己的研究限制在了语言学的范围内。事实上,习语的研究,特别就其翻译而言,既要考虑语言的转换,也要考虑文化的转换。(本文研究的习语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本文从王德春教授提出的国俗语义学这个全新的视角出发对汉英习语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特有的富含文化的不同类型的习语,证明离开文化背景知识,理解不同民族的习语是很困难的。即使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汉英习语翻译后的文化对等程度也是不同的。习语的翻译策略也一直是学者们多年来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列举了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以达到从国俗语义视角研究汉英习语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以及习语翻译中最大

程度的文化对等的效果。 2.什么是国俗语义。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客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吴友富1998)。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及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词义的不同,这是国俗语义学的基本特征。国俗语义词是国俗语义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习语作为典型的国俗语义词语极具民族特色。当人们,尤其是不同国家的人们想要理解这些词语的时候就不只是语言间的转换,更多的是不同文化的转换和交流。 3.富含国俗语义的汉英习语。 单从字面意思是很难理解习语的,对其国俗语义的了解可以有效帮助读者理解习语的意思。 3.1汉语中的习语多种多样,有的来源于文学作品中,有的来源于日常生活中,但都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特有的国俗文化的结晶。 3.1.1佛教、道教、儒家思想对于千百年来的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与影响之大而且深也体现在汉语习语中。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A wrongdoer may become a man of virtue once he does good 3.1.2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自然有很多来自于农业的习语。

[国俗语义的文化附加性与语境认知解读]关于语言语境的俗语

[国俗语义的文化附加性与语境认知解读]关于语言语 境的俗语 近年来,国俗语义研究成为我国语言学界一个新的热门研究课题,“国俗语义学”亦称之为“民族文化语义学”,翻译成英文为“national cultural semantics”。“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即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王德春,1997:122)。在语言的任何层面,无论是词汇还是篇章都存在大量的有别于概念意义但又与概念意义密切相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俗词语,我们在这里对语言单位中表达基本范畴和社会范畴的词、词组、习语和语篇所附加的国俗语义作了分类叙述,并提出国俗语义的语境认知解读机制。首先,国俗语义的民族文化属性决定了国俗语义的理解必须依据该民族的语言文化背景;其次,认知主体对异民族的语言文化的理解受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对国俗语义的解读要基于认知主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交际情景下对该语言民族文化的认知。 二国俗语义的文化附加性在语言和言语单位中的表现 人类的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按照语法规则组成词组和句子,并由句子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语篇。一般认为,句子以下的静态单位语素、语位、词、词组等模式,属于语言范畴;句子及其以上的动态单位句群、篇章等,属于言语范畴。国俗语义是语言单位在表达概念意义的同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因而语言单位的词、词组、习语以及言语单位的句子和语篇都有国俗语义,下面结合例子进行分析。

探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

探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比照及翻译 摘要:本文将举例并比照分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差异的几种类型,即国俗语义根 本一致;国俗语义局部一致;国俗语义不一致或者相反;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旨在充分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为进行更好的翻译、跨文化交际 做好准备。 关键词:国俗语义汉英比照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涉及到得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对两种文化的 转换。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汇本身承载着很多文化民族意义,也 就是国俗语义。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汉英两种词汇在国俗 语义方面的差距,为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二、汉英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关系及其翻译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实体指称意义上添加的一个民族文化含义,在反映概念的 根底上增添了附加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英 汉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下文就这四种情形分 别举例植物词以及习语进行讨论。 1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根本一致时的翻译 由于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一致的,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现象的认识能力大同小异,因此,英汉有些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根本一致。在对此了解的根底上,译者方可直译意象,到达传神。 植物词。laurel(桂树):中西方人都将laurels(桂冠)视为“胜利〞、“荣誉〞 和“辉煌成就〞的象征。汉语中“蟾宫折桂〞喻指科举及第、“丹桂〞是月亮的代称、“桂树〞喻指“长寿〞。因此在翻译“lktne’slaurels〞和“inne’slaur els〞可分别洋为“确保声誉〞和“金榜题名〞。

习浯。这里的国俗语义根本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内容方面也就是二者的意思、思想等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形式方而也就是二者在词、句的表达方面完全 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比方“justss〞和“不过尔尔〞;〞an.1〞和“天字第一号〞 等等。第二种如“tburnne’sbat〞和“破釜沉舟〞;〞t0ne’sheart’sdesire〞和“满意如意〞等,这些习语形式不一,但是表达了相同的内容。从比照中我们不难看 出了解国俗语义差异对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2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局部一致时的翻译 汉英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存在只有局部一致或相似,也就是说,对应的国俗同语在 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此时要求 译者充分了解语境,对词汇意义进行分析,而后选择翻译策略。 植物词。ill(柳):从前英国人戴柳枝编成的帽子表示哀思,英美许多文学作品中,就用ill来象征因失去心爱的人,尤其是恋人而感到的悲伤。“柳〞在汉语中也有 “离别〞、“忧渤〞、“苗条〞、“避邪〞等国俗语义。古代送别诗中,常以“折柳 赠别〞或以“折柳〞代称送别,其中蕴含着诸多令人神伤的离情别绪。同时汉语中也 用“柳姿〞形容女子姿色,又用“柳〞比喻女子眉毛纤细、身段苗条。这在英语中就 会显得奇怪,如红楼梦中对黛玉的描述,在翻译时要注意。 习语。在习语方面,汉英的对应词上出现了一种不对等的局部对应,即两种不同 的表达方式表达的却是相同的国俗语义。例如,“trbpetertpaypaul〞和“拆东墙补 西墙〞,“thekissfjudas〞和“口蜜腹剑〞,“tspendneylikeater〞和“挥金如土〞等等。习语国俗语义上的相似,可以使得译文的传神达意更加的到位。 3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不一致或者相反时的翻译 基于以上谈到的两点,我们不难想到在汉、英语言的对应词中,会有一局部词汇 的国俗语义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这时作者最好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对其进行解 释说明。 植物词。“apple(苹果)〞一词在汉语中与“平安〞谐音,因此中国古代新娘出嫁坐花轿的时候要手捧苹果,意蕴平安。而在英语中,对“a11appiefdisrd〞的翻译应

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俗词语特点-2019年文档

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俗词语特点 一种民族语言的词汇折射着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汉语中约定俗成、民族色彩浓厚的国俗词语则是探究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隐性窗口。 一、汉语国俗词语概述 20世纪70年代,王德春教授首次从苏联引入“语义国俗学”,并在深入研究汉语国俗词语语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国俗语义学这门语言学的新学科。所谓国俗词语,就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这类词语在其他语言系统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语,因此,国俗词语也被称为“非等值词”。国俗词语不仅与独特的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而且自身也负载着明确的文化信息,蕴涵着丰富的国俗语义。所以,词汇作为语言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其中能够从某个或几个层面反映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词汇,必定是国俗词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俗词语的特点 汉语中的国俗词语数量繁多,这些国俗词语与一般词语不同,它们是汉民族文化在汉语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是特定文化范畴下的词语。一般词语只有表层概念意义,汉语国俗词语却承载着汉民族悠久的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除了具有国俗词语的普遍特点以外,还有

其自身的特征。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最基本的直接反映,这些词语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学习掌握和运用它们,对初步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有几大帮助。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节日名词,饱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是汉语学习者初探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茶”“太极拳”“京剧”“针灸”等词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名片,其蕴涵的国俗语义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处于最基本、最重要的地位,汉语学习者在掌握这种基本国俗词语时难度相对较小。相反,来自浩繁文学典籍或带有浓厚时代文化内涵,汉语学习者理解难度较大的国俗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鲜有涉及。 其次,汉语国俗词语运用的广泛性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的特点之一。汉语学习者以提高跨文化交际为目的,汉语交际中广泛运用且语义鲜明的国俗词语,是汉语学习者最感兴趣的内容。“龙”“福”“拜年”等词语在汉语日常交际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词语表示的特定国俗语义也为汉语学习者所熟知;对于“炒鱿鱼”“泼冷水”“画蛇添足”“朝三暮四”等国俗 词语,虽然汉语学习者在刚开始接触它们时并不完全理解其中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但这些词语无论在日常交际还是教材学习中,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又如“红色”是汉民族最常用、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红色”在汉民族文化背景下象征着幸福、吉祥、

国俗语义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及其翻译

国俗语义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及其翻译 作者:赵鑫 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5期 内容摘要:语言中的词汇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习语则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社会文化生活的每一个侧面都会反映到习语中来。习语以其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生动形象而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但习语的上述优点也正是理解和翻译习语时最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本文从王德春教授提出的国俗语义学这个全新的视角出发对英汉习语进行研究,尝试介绍一些翻译方法使汉英习语能够更好的促进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以及习语翻译中最大程度的文化对等。 关键词:汉英习语国俗语义翻译 1.引言。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富有表达力的因素。习语以其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生动形象而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但习语的上述优点也正是理解和翻译习语时最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英使用者想要了解彼此习语的欲望越来越强。为了更好实现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作者在本文中将着重研究汉英语言中富含文化特色的习语。尽管此前也有许多学者也就此方面问题进行过研究讨论,但遗憾的是许多学者将自己的研究限制在了语言学的范围内。事实上,习语的研究,特别就其翻译而言,既要考虑语言的转换,也要考虑文化的转换。(本文研究的习语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本文从王德春教授提出的国俗语义学这个全新的视角出发对汉英习语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特有的富含文化的不同类型的习语,证明离开文化背景知识,理解不同民族的习语是很困难的。即使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汉英习语翻译后的文化对等程度也是不同的。习语的翻译策略也一直是学者们多年来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列举了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以达到从国俗语义视角研究汉英习语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以及习语翻译中最大程度的文化对等的效果。 2.什么是国俗语义。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客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吴友富1998)。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及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词义的不同,这是国俗语义学的基本特征。国俗语义词是国俗语义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习语作为典型的国俗语义词语极具民族特色。当人们,尤其是不同国家的人们想要理解这些词语的时候就不只是语言间的转换,更多的是不同文化的转换和交流。

浅谈“猫”的汉英国俗语义

浅谈“猫”的汉英国俗语义 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猫在汉英两种文化都占有一席之地,两种语言也都有许多有关“猫”的表达方式。这些词语的含义有同有异,但形成的文化背景却大不相同。国俗语义学主要研究词语与文化的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猫”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国俗语义的成因,研究两种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对跨文化交流有一定启示。 标签:猫国俗语义汉语英语文化 一、国俗语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社会语言学家恩伯说:“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语的内容和词汇上。”在语言学中,国俗语义学结合语言与文化,“研究在词语直指概念的基础上添加了民族文化色彩的语义”①。因此,国俗语义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词语背后的民族文化。 以猫为例,作为性情温顺、聪明活泼的动物,猫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抓老鼠到陪伴主人,猫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据记载,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古埃及,猫就已经开始被当作家畜饲养了。随着人类和猫接触的增多,人类对猫的了解也相应地越来越深,于是一些带有强烈区域特点的有关猫的表达开始发展,人类也逐渐赋予了其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国俗语义。猫在汉英两种文化中的含义有同有异,但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却迥然不同。总的来说,汉语中猫的国俗语义多源于人们把野猫驯化成家猫的过程,而英语中猫的国俗语义却多与宗教传统或传说故事有关。 二、“猫”在汉语中的国俗语义 猫在汉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其语义的发展与野猫被驯化成家猫的过程息息相关。 早在西周诗篇《韩奕》中,就出现过对猫的记载:“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这记叙的是狩猎的场景,而其中提到的“猫”是山猫。据考证,中国的家猫来源于印度的沙漠猫,约于汉明帝时期被引进中国。当时被驯化的猫多是被用来捕鼠的,《礼记·郊特性》中的“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食田鼠也”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基本形成以及储存技术的提高,猫对农民的意义似乎逐渐被淡化了。于是,猫在人们家庭中被当作宠物饲养渐渐成为新风尚,比如陆游就曾有过“榖贱窥篱无狗盗,夜长暖足有狸奴(猫)”的感慨。 猫从野生的状态到可以“暖足”的宠物经历了漫长的驯化过程。当其扮演不同角色时,人们对它的看法就不同,由猫生出的联想自然也大相庭径。众所周知,由于野猫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山林中,它警觉又敏捷,时刻留意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