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学案一

高二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学案一

高二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学案一
高二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学案一

高二化学铝及其化合物学案一

1、记住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2、了解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3、运用氢氧化铝的两性能解决有关计算和图象问题。知识再现一、镁和铝的物理性质

1、共性:均为____色;均有_____光泽;熔点均_____;硬度均____、都具有金属的通性、

2、差异:镁在密度、熔点、沸点、硬度上均_________铝、

二、镁和铝的化学性质举例镁铝与非金属反应与O2反应与

C12反应与酸反应与盐酸反应与硫酸反应与碱反应与水反应与氧化物反应典题解悟

【例1】

两个烧杯加入同体积的浓度为2mol/L的H2SO4,置于天平两端,调平天平后分别加入

10、8 g的A1和Mg,则反应完毕后,天平()

A、可能加Mg一端下倾

B、可能加Al一端下倾

C、可能仍保持天平平衡

D、无法判断

【解析】

此题未说明稀H2SO4的体积,分下列三种情况讨论:

(1)加入稀H2SO4过量,Al、Mg都已反应完毕,按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加入Al、Mg每端增加的重量:2Al+3

H2SO4=A12(SO4)3+3H2↑ △w54 g6 g48 g

10、8 g m(A1)

m(A1)=

9、6 g M g+ H2SO4=MgSO4+H2↑ △w24 g2 g22 g

10、8 g m (Mg)

m(Mg)=

9、9 g 加入Mg一端增加质量多,往下倾。(2)加入稀H2SO4对Al和Mg都不足,两金属都有剩余。因加稀H2SO4物质的量一定,则产生的H2的量也相同,故天平保持平衡。

(3)若加入H2SO4量能使Mg完全反应,反应放出H2后,溶液增重

9、9 g,使Mg不能完全反应,Al有余,加入Al的一端增加质量小于

9、6 g,故天平向加入Mg的一端下倾。答案:

A、C。

【例2】

A、

B、

C、

D、E、F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B为单质,F为白色沉淀,D为气体、 (1)若D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则A是_____,B是_____,C是_____,D是_____,E是_____,F是_____、 (2)若D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则A是_____,B 是_____,C是_____,D是_____,E是_____,F是_____、【解析】

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则F必为氢氧化物,常见的白色氢氧化物沉淀有Mg(OH)2和Al(OH)3。进一步推知E为MgCl2或AlCl3,B为 Mg或Al,A为非金属单质、又因C能与H2O 反应同时生成Al(OH)3或 Mg(OH)2,则C与H2O的反应是水解反应、显碱性的气体常见的只有NH3,可确定C为Mg3N2,A为 N2,B为Mg。当D为酸性气体时,且是水解产生的,则C同样是与

Mg3N2相类似的盐,常见的为A12S3,推知A为S,B为A

1、答案:(1)

A、S

B、Al

C、 A12S3

D、H2S

E、AlCl3

F、Al(OH)3 (2)

A、N2

B、Mg

C、 Mg3N2

D、NH3

E、MgCl2

F、Mg(OH)2

【点拨】

分别分析镁和铝与硫酸反应质量变化情况。

夯实双基

1、用铝箔包装0、1 mol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

A、O2和H2的混合气体

B、1、12 L H2

C、大于

1、12 L H2

D、小于

1、12 L气体

2、把铝粉和Fe3O4粉末配成铝热剂并分成两份,第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生成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第二份直接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A、3:4

B、4:3

C、3:8

D、8;

33、下列各金属的混合物

2、5 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H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24 L,其中可能的是()

A、Zn和Fe

B、Mg和Zn

C、Al和Mg

D、Cu和Fe

4、Na、Mg、Al三种金属各0、2 mol,分别与100 mL1mol/L 的HCl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量是()

A、Mg最多

B、Al最多

C、Na最多

D、一样多

5、铝在人体内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 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须加以控制的是()①糖果香烟内包装②电线电缆③牙膏皮④氢氧化铝胶囊(作内服药)⑤用明矾净水⑥用明矾和小苏打混合物作食品膨化剂⑦制造炊具和餐具⑧制防锈漆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⑦⑧

D、全部

6、金属钾和铝共0、05摩放入过量水中加热后,变成透明溶液,共放出氢气784毫升,钾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4∶1

B、3∶2

C、2∶3

D、1∶4翰林汇

7、将镁、锌、铝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标况下的H2为

2、8升,则原金属混合物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是( )

A、0、125摩

B、0、10摩

C、0、15摩

D、0、20摩

8、有

10、2g Mg、Al混合物,溶于0、5L4mol/L盐酸中。若加入

2mol/L NaOH溶液,使得沉淀量最大,应加NaOH溶液的体积是()

A、0、1L

B、0、5L

C、1L

D、1、5L

9、有一根粗铝含铁和硅两种杂质,取等质量的粗铝分别投入足量稀HCl和足量的NaOH溶液中,放出等量的H2,则该粗铝中,铁和硅的关系为( )。a 、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质量之比为2∶1 d、质量之比为4∶1

A、bd

B、bc

C、ad

D、只有d

10、铝与下列物质反应时不能放出氢气的是()

A、稀硫酸

B、稀硝酸

C、浓烧碱溶液

D、热的浓硫酸

11、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Mg、Al分别跟一定量的稀H2SO4溶液反应的情况,下列叙述可能符合(下图)图示的有()

A、Mg、Al均过量

B、Mg、Al都恰恰跟酸完全反应

C、Mg过量而Al恰恰跟酸完全反应

D、Al过量而Mg恰恰跟酸完全反应

12、对于铝和烧碱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铝是还原剂;

B、H2O是氧化剂;

C、NaOH与H2O是氧化剂;

D、偏铝酸钠是氧化产物。

13、等质量的镁分别在(1)O

2、(2)N

2、(3)CO

2、(4)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中固体的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1)=(3)>(2)=(4)

B、(3)>(1)>(4)>(3)

C、(1)=(3)>(4)>(2)

D、(2)>(4)>(3)>(1)

14、质量相同,浓度也相同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所得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Mg

B、 MgO

C、 Mg(OH)2

D、 MgCO3111

15、某化合物只含Al、C元素,已知此化合物

14、4克中含有0、4摩Al,由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化合物中铝和碳共0、7摩,其中有

10、8克Al和0、3摩碳

B、此化合物中Al、C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4∶3

C、此化合物中Al、C元素质量比为3∶1

D、

14、4克此化合物是0、1摩,化学式Al4C3

16、向同浓度同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放入适量的a、Mg b、MgO c、Mg(OH)2 d、MgCO3 e、MgS反应完全后(反应物皆反应完全),溶液的浓度相同的是( )

A、 ac

B、 ab

C、 ce

D、 bd

17、为鉴别(1)Al2O3和MgO,(2)Mg和Al,(3)Na

[Al(OH)4]和AlCl3等三组物质,需加入何种试剂,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有关结论和化学方程式翰林汇

18、将

1、35克铝投入50毫升25%的硫酸(密度为

1、178克/(厘米3)中,使其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稀释至250毫升。试计算:(1)氢离子的浓度,(2)铝离子的浓度,(3)取25毫升稀释后的溶液,用0、5摩/升氨水中和,并使其中的Al3+离子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需要此氨水多少毫升?

19、将一定量的Al和Na2O2的混合物,投入盛有20毫升蒸馏水的烧杯中,反应停止时得一澄清溶液,经称量之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轻

3、5克,向所得溶液中滴加

3、5摩/升盐酸至滴定过程中所产生的沉淀刚好完全溶解时,耗用盐酸200毫升,问原混合物中Al和Na2O2各多少克?翰林汇

20、

31、9克由Al、BaCl

2、Na2CO3粉末组成的混合物,放入200 mlNaOH溶液中进行反应,收集到标况下气体

13、4升。过滤后,在部分滤液中加入铝片无气体产生,在另一部分滤液中加入足量的H2SO4(稀),既无气体,又无沉淀生成。将滤渣溶解在盐酸中,可收集到标况下气体G

7、84升。求: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气体G的组成和密度。

(3)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能力提高

1、有3种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体积比依次为3:2:1,它们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K2CO

3、KHCO3,Al刚好完全反应,此3种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A、1:1:1

B、6:2:3

C、4:3:18

D、2:1:

32、铝和铍的性质分相似,下列关于铍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

A、铍能与强酸强碱溶液起反应

B、氢氧化铍可溶于水

C、氯化铍溶液显酸性

D、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2O3将镁、铝、硅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一份跟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另一份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最终产生的H2一样多,则镁与硅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4∶1

C、1∶1

D、3∶

13、某无色透明溶液,其中的溶质可能由H+、Ba2+、Mg2+、OH—、SO32-、 Cl

一、CO2-

3、NO3-中的若干离子组成,它能与铝作用产生氢气(无其他气体),试分析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成分、

4、在托盘天平右盘上放一个盛有100 mL3 mol/LNaOH溶液的烧杯,左盘上放一个盛有100 mL3 mol/L盐酸的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在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片,反应完全后,则天平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左盘下沉

B、右盘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

5、有一块镁铝合金,其中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加入足量稀H2SO4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6、我国最近报道的超高温导体中,铊是组成成分之一。已知铊是IIIA族元素,关于铊的性质判断值得怀疑的是( )

A、铊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B、能生成+3价的化合物

C、Tl(OH)3的碱性比Al(OH)3强

D、Tl(OH)3与Al(OH)3一样在水中能有两种形式的电离

7、用稀H2SO

4、NaOH溶液和金属铝为原料制取Al(OH)3,甲、乙、丙三个学生制备途径分别是()。甲 AlAl2(SO4)3Al(OH)3乙

AlNaAlO2Al(OH)3丙 AlAl2(SO4)3 AlNaAlO2 若要得到等量的

Al(OH)3,则

A、三者消耗的原料相等

B、甲消耗的原料多

C、乙消耗的原料最少

D、丙消耗的原料最少

8、某无色透明溶液跟金属Al反应放出H2,试判断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32-、SO42-、HCO3-、OH-、NO3-。下列两种情况何者能共存于此溶液中:(1)

当生成Al3+时,可能存在___________;(2)

当生成Al(OH)4-时,可能存在___________。

9、试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⑥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②与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⑨→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高考聚焦

1、(2002年江苏)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化学《铝的化合物》学案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学案 铝的化合物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的性质。 2、了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培养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探究】 一、阅读教材P65-66氧化铝资料,完成知识整合。 【知识整合】 一、氧化铝 1、氧化铝是一种白色高、高、高的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刚玉的主要成分是,红宝石、蓝宝石是含有不同金属氧化物的优质。 【探究思考】铝表面的氧化铝可以采用哪些方法除去? 2、化学性质 ①氧化铝与强酸反应(以H2SO4为例)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②氧化铝与强碱反应(以NaOH为例)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既可以和反应又可以与反应生成和的称为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是。 二、完成下列实验,并按要求填表 1、将2~3mL2mol·L-1三氯化铝溶液分别注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逐滴滴入6mol·L-1氨水,观察实验现象。 2、向上面的一支试管试管中加入6mol·L-1盐酸;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6mol·L-1氢氧化钠,观察实验现象。 3、记录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实验1 实验2 4、已知Al(OH)3在水中同时存在如下酸式与碱式电离,解释氢氧化铝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三、完成下列实验,并按要求填表 1、将上面实验2得到的NaAlO2溶液分为二份。向一份中不断通入CO2,观察实验现象。 2、向另一份中不断滴入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3、记录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 实验1 少量CO2 : 过量量CO2 : H++AlO2-+H2O Al(OH)3Al3+ + 3OH—

实验2 少量盐酸:过量盐酸: 二、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氢氧化铝是色胶状物质,于水,有强的吸附性。 2、在氯化铝溶液中滴入氨水制取氢氧化铝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3、化学性质 ①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以盐酸为例)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②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以NaOH为例)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③氢氧化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是因为Al(OH)3在水中存在酸式与碱式电离: 既可以和反应又可以与反应生成和的称为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是。 三、NaAlO2 1、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2、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3、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4、NaAlO2溶液中滴入过量盐酸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知识应用】 1、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B、Al(OH)3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C、Al(OH)3能溶于氨水 D、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2SO4溶液反应的物质是()A.NaHCO3B.Al(OH)3C.NaHSO4D.Na2CO3 3 、在CuO中混有少量的Al2O3杂质,欲将杂质除去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硫酸 B.浓氨水 C.稀盐酸 D.氢氧化钾溶液 4、某合金能完全溶于盐酸,再逐滴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继而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这种合金是() A.铁铝合金 B.镁铝合金 C.铜镁合金 D.银铝合金 5、含1 mol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3.5 molK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H++AlO2-+H2O Al(OH)3Al3+ + 3OH—

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

铝及其化合物一、铝的主要性质及用途物理性质:1.颜色导电、导热性密度硬度 质地导电、导热性_____ _____色,有金属光泽_____ 较小 2.化学性质: 写出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点拨】 (1)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2)铝与稀硝酸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是NO而不是H。2(3)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___色固体,___溶于水,熔沸点___。 (2)化学性质(书写离子方程式) (3)用途: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还可制作各种宝石。 氢氧化铝:2. (1)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 ①向铝盐中加入NH·HO,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②向四羟基 合铝酸盐中通入足量CO,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明矾:明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微点拨】 (1)Al(OH)具有两性,能溶于强酸(如盐酸)、强碱(如NaOH溶液),但不溶于弱酸(如HCO)、弱碱溶液(如323氨水)。 (2)AlO、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但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NaOH固体。32(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Al、AlO、Al(OH),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KHS、、NaHPO等)及弱碱弱酸盐(如CHCOONH等)。423341.【思考辨析】 3233KHSO (1)(2014·福建高考)铝罐可久盛食醋。( ) (2)(2014·福建高考)常温下Al(OH)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稀硫酸反应。( ) 3(3)(2014·江苏高考)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 (4)(2013·广东高考)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5)(2013·江苏高考)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 2.【教材研习】 (1)(RJ必修1·P48科学探究)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铝制炊具,它质轻且坚固耐用,其中的原因是( ) A.铝很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B.铝虽然很活泼,但是在高温下才能反应 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 D.铝制品表面镀有一层铜,可以保护铝 (3)(LK必修1·P124)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快速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 现易拉罐“咔2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A.CO====HCO32. -- +OH ↑Al+3 HCO====Al(OH)↓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B.233 NaOH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 3+- +3CO 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CO换为NH,浓C.若将32 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三种,且反应结束后的 溶液显碱性D.上述过程中与) AlCl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向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4)(RJ必修1·P63)MgCl溶液或32D.NaOH C.NaCO A.BaCl B.FeCl 3223【速记卡片】。牢记1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1. 。O、Al(OH)2.熟记2种两性化合物:Al323的方法:3种制备Al(OH)3.掌握3-3+--;↓足量)====Al(OH)+ HCO↓·HO====Al(OH)+3 NH·;②[Al(OH)]+CO(①Al+3NH32234334-3+ ====4Al(OH)↓。③Al+3[Al(OH)]34个离子方程式:掌握4.6--3+--+

铝及其化合物图像问题专题复习

专题6 几种重要的金属(2) 2012级高三化学组 课前预习案 【目标引领】 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其图像分析 【自主探究】 ①向1L1mol/L氯化铝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②向1L 1mol/L氯化铝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氨水,以氨水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试剂反加时图像如何?) ③向1L 含1mol/L氯化铝、1mol/L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④向1L 含1mol/L氯化铝、1mol/L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⑤向1L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氯化铝溶液,以氯化铝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⑥向1L1mol/L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氯化铝溶液,以氯化铝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⑦向1L1mol/L氯化铝溶液中滴加1mol/L的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以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⑧向1L1mol/L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滴加1mol/L的盐酸溶液,以盐酸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⑨向1L1mol/L盐酸溶液中滴加1mol/L的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以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⑩向1L1mol/L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标况下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练习】1. 向30毫升1 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克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A. 3mL B. 7.5mL C. 15mL D. 27.5mL 2. 向含有a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K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1)a mol (2)b mol (3)a/3mol(4)b/3mol(5)0 mol (6)(4a-b)mol A.(1)(3)(4)(5)(6) B. (1)(4)(5)(6) C.(1)(2)(3)(5)(6) D. (1)(3)(5) 3. 等体积的AlCl3和KOH两溶液混合后,沉淀中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AlCl3和KOH 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1)1:3(2)2:3(3)1:4(4)2:7 A.(1)和(2) B.(1)和(3) C.(2)和(4) D.(3)和(4) 4.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能鉴别开的是() A. MgCl2和NaOH B. NaCl和AgNO3 C. Na2CO3和HCl D. AlCl3和KOH 5. 现有200 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 c(Mg2+)=0.2 mol/L,c(Cl-)=1.3 mol/L,要使Mg2+转化为Mg(OH)2,并使Mg2+与Al3+分离开,至少需要4 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A. 140mL B. 120mL C. 100mL D. 80mL 6. 将3 mol/L NaOH溶液滴入到25 mL一定浓度的AlCl3溶液中。如图是整个过程的数学分析曲线。其中横轴表示加入OH-的物质的量,纵轴表示产生的Al(OH)3沉淀物质的量。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B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当C点从O点向A点运动时,表示随OH-的不断加入,沉淀量逐渐_______。O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A点的坐标为________;当C点从A点向B点运动时,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3)由上述求得AlCl3溶液中Al3+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考点复习学案

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考点复习学案 1、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2、了解Al的化学性质 3、了解Al2O 3、Al(OH)3的两性 4、了解Al(OH)3的制备方法及其受热分解知识梳理 一、铝的制取 1、铝元素位于周期表、族,是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在地壳中的含量占金属中的第位,铝元素在地壳中主要存在的物质是。 2、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为:④②①③铝土矿溶解NaOH溶液过滤残渣酸化二氧化碳过滤滤液灼烧H2O电解铝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二、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铝是色、带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 ① 与氧气发生反应:常温下,铝在空气中发生现象,因此常温下铝制品具有抗腐蚀的性能,但若遇到含有的溶液,会受到破坏,不宜长期放置。点燃Al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② 在常温下,铝遇到、发生钝化。③ 与非金属发生反应:与Cl2 反应: 与S 反应: ④ 与非氧化性酸发生反应:与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⑤ 铝是一种典型的两性金属,不仅能与酸反应,还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如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⑥ 与盐溶液发生反应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如硝酸汞): 与强氧化性盐溶液(如氯化铁): ⑦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又叫)与氧化铁: 三、铝的化合物 1、氧化铝①)物理性质Al2O3是固体,其天然晶体叫,硬度大,熔点高(为2072℃),是很好的耐火材料②化学性质(典型的氧化物)与强酸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与强碱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思考: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标出其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③用途作材料,如制、等;作冶炼铝的原料;红、蓝宝石。 2、氢氧化铝①)物理性质Al(OH)3是固体,溶于水,若溶液中生成,Al(OH)3为物,且有吸附水中悬浮物和色素的能力②化学性质(典型的氢氧化物)H++AlO2-+H2O Al(OH)3 Al3++3OH-与强酸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与强碱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热不稳定性:

高中化学 第2节 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铝的氧化物的两性,掌握铝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2)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学习品质。 (3)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1、氧化铝的两性概念的建立 2、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 二、铝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难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 [思考]:氧化铝难溶于水,能溶于酸吗?铝单质表层有致密的氧化膜,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这说明什么? 2.化学性质: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 [板书]:Al2O3+ 6HC l == 2AlCl3+ 3H2O 酸性条件下生成Al3+ Al2O3+ 2NaOH == 2NaAlO2+ H2O 碱性条件下生成AlO2- [思考]:离子反应方程式该如何书写呢? 一、铝的氢氧化物1.氢氧化铝的制备 [分组讨论]

可选择实验药品:硫酸铝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确定实验方案]:⑴硫酸铝溶液、氨水⑵硫酸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引导分析]:①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用硫酸铝和氨水 ②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 化学方程式:Al2(SO4)3 + 6 NH3?H2O = 2 Al(OH)3↓+3 (NH4)2SO4 Al2(SO4)3 + 6NaOH = 2Al(OH)3↓+ 3Na2SO4 Al(OH)3 + NaOH == NaAlO2+ 2H2O 2.氢氧化铝的性质 [实验探究]:取少量氢氧化铝沉淀,滴加盐酸 [观察现象]:沉淀溶解 化学方程式:Al(OH)3 + 3HCl == AlCl3+ 3H2O [板书]: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发生反应的金属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小结]: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练习]: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c ) ①NaHCO3 ②Al ③Al2O3 ④Al(OH)3⑤AlCl3 ⑥CuO A、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 D.全部[小结]:引出“铝三角”关系图 [用途]:由图片引入氢氧化铝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⑴用作胃药,可中和胃酸。

高考化学复习学案——铝及其化合物

Al及其化合物 一、铝的存在 1.铝元素位于周期表、族,是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在地壳中的含量占金属中的第位,铝元素在地壳中主要存在的物质是。 二、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铝是色、带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常温下,铝在空气中生成(现象),因此常温下铝制品具有抗腐蚀的性能,但若遇到含有的溶液,会受到破坏,不宜长期放置。 2.铝的化学性质: 铝 与非金属O2 S Cl2 与氧化物H2O Fe2O3 与酸反应氧化性的酸H+ 与强碱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 三.铝的制法: 铝的制法: 四.铝的用途: 制成种类繁多的轻质铝合金,在汽车、船舶、飞机、宇宙飞船等领域以及日常生活里的用途佷广,用作装饰品;纯铝作导线和电缆,制成铝箔,银粉防锈漆等。 五.铝的化合物 1、氧化铝 物理性质:色,溶于水,熔点,很。属于氧化物。 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 与HCl反应(离子方程式) 与H2SO4反应(化学方程式) (2)与强碱反应(离子方程式) 用途:冶炼金属铝的原料,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可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2.氢氧化铝 物理性质:色,溶于水,有较强的,可用作。 化学性质(典型的氢氧化物)其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热稳定性 (2)与酸反应 (3)与强碱反应(与少量氢氧化钠反应) (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常用和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思考:能否用可溶性的铝盐与强碱反应制取Al(OH)3? 用途:医用的胃酸中和剂。 3.铝盐性质: ①铝盐溶液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酸性其离子方程式为 思考:明矾的化学式为,在日常生活中明矾用于。 ②铝盐与碱溶液反应 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 适量强碱: 过量强碱: 与弱碱(氨水)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 思考:写出Al2(SO4)3溶液与Na2S、NaHCO3、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偏铝酸钠 化学式, 与少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六.铝氢氧化物沉淀的图象 氢氧化铝沉淀量图象大致可以分为如图六类。[图中横坐标为加入试剂的体积] (1)图为向AlCl3溶液中滴人NaOH溶液 反应离子方程式:A~B段:B~C段: (2)图为向NaOH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 反应离子方程式:A~B段 B~C段 (3)图为向盐酸酸化了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A~B段: B~C段: C~D段: (4)图为向盐酸中加入NaAlO2溶液 A~B段: B~C段: (5)图为向NaAl O2溶液中加入盐酸 A~B段: B~C段: (6)图为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AlO2溶液(也可表示为Na[Al(OH)4]溶液)A~B段: 关于KAl(SO4)2和Ba(OH)2反应的原理及图象: (1)沉淀物质的量变化图象(2)沉淀质量变化图象

高中化学-铝及铝合金导学案

高中化学-铝及铝合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铝的性质,掌握铝的化学性质。 2、了解铝制品的相关使用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铝合金含义及特性;铝及铝的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变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铝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难点:铝与强碱的反应、铝的钝化 【导学流程】 一、自主预习 1、铝的物理性质: 铝是色的金属,密度 ,属于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铝可制成各种合金,铝合金的优点 铝合金主要用于 3、铝的化学性质:铝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化合价,表现出性。 (1)活泼金属的通性(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与S、Cl 2、O 2 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与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③与硫酸铜等某些盐溶液的反应:(2)特性:

①与NaOH等强碱反应 ②与氧化铁等发生铝热反应 ③钝化: 二、合作探究 1、钝化: 浓硫酸、浓硝酸可贮存在铝制容器中,说明铝与浓硝酸、浓硫酸不发生反应,该观点对吗? 2、合金: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常见的合金有 3、铝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铝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结论:铝是一种的金属。 4、铝热反应: (1)铝热反应是反应(“吸热”或“放热”);实验中用到了镁条和氯酸钾,其作用分别是。 三、典型例题 【典例1】不宜用铝热法冶炼的金属是:

A.镁B.铁C.铬 D.钨 【典例2】将铝及铝合金的应用与性质用短线相连: 铝制炊具、热交换器良好的导电性 制作导线、电缆良好的导热性 飞机制造密度小 用作包装良好的延展性 房屋门窗强度大、抗腐蚀能力强 建筑外墙装饰强还原性且反应放出大量热 焊接钢轨外观好 汽车车轮骨架反射性好 【典例3】Array 四、当堂检测 1、正误判断: (1)铝元素在人体内积累可导致脑损伤,所以在制炊具、净水、制电线等方面要加以控制。(2)铝热反应常用于制取某些金属、焊接钢轨,因为铝在反应中易得电子表现出强还原性。 (3)铝在空气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其表面牢固地覆盖着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铝及其化合物

△ 点燃 铝 及 其 化 合 物(知识点)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在空气中具 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A 、2Al+3Cl 2====2AlCl 3 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 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 (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 (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 2Al (OH )3 + 3H 2↑ (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 2↑ 2Al+3H 2SO 4 ====== A l 2(SO 4)3+ 3H 2↑ 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 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 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 3AlF 6)降低其熔点。 2Al 2O 3 ========= 2Al + 3 O 2 ↑ ②与酸反应:Al 2O 3+6HCl =AlCl 3+3H 2O ③与碱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铝(Al (OH)3) (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 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电解

【K12学习】专题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专题+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考试说明】 1.掌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命题规律】 有关Al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铝三角”是命题的出发点。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型结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考查Al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以化工流程图中铝土矿的开发为载体以填空题型考查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等。 一、铝、镁的性质及应用 1.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O2 ①Al 点燃点燃――→4Al+3O2=====2Al2O3 常温――→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点燃 ②2Al+3Cl2=====2AlCl3 酸③Al 氧化性酸―――→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非氧化性酸―――→2Al+6HCl===2AlCl3+3H2↑ 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高温 ⑤2Al+Fe2O3=====Al2O3+2Fe(铝热反应) 4.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 铝镁点燃2Mg+O2=====2MgO 与非金属反应能被Cl2、O2氧化点燃3Mg+N2=====Mg3N2 能与沸水反应Mg+与水反应反应很困难△2H2O=====Mg(OH)2+H2↑不反应能在CO2中燃烧:2Mg+点燃CO2=====2MgO+C 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能与Fe2O3、M nO2、Cr2O3等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5.铝的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 (2)化学性质 两性氧化物— 与HCl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与NaOH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考纲要求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命题热点 1.以不同价态的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2.以NO、NO2的制备考查HNO3的性质。 3.以氨和铵盐的相互转化考查NH3、NH 4+的检验及NH3的实验室制法等。 全局性掌控 本节重要知识有N2、NO、NO2、NH3、HNO3、铵盐的性质及用途,NH3的制法,NH的检验等,主要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如离子共存,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大气污染等.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2013年的高考中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仍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判断正误,启迪思维 1.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2010·四川卷T9-B项) 2.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2010·山东卷T13-C项) 3.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Fe2+、NO 、SO42+、Na+(2010·江苏卷T6-A项) 4.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2010·上海卷T4-D项) 5.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2010·全国卷ⅠT7-D项) 氮族元素概述 氮族元素包括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 一、氮的单质及其氧化物 (一)氮气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和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的氮均以形式存在,N2占空气体积的左右。

1.物理性质:。 2.分子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由于氮气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断裂需很多能量,所以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氮的固定 (1)氮的固定的定义 (2)氮的固定种类 氮的固定分和两种。自然固氮又有和两种。 雷电固氮的化学方程式为(汽车引擎中也有此反应发生,因此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会污染大气)。 目前工业上人工固氮的方法主要是合成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N2加热时可以和镁反应: (二)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有多种:,其中和分别为和的酸酐,而中学化学重点研究的是NO和NO2两种氧化物。 2.NO和NO2的性质 二、氨 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液态氨称为液氨,常用做制冷剂)。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NH3,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2.分子结构 电子式为结构式分子空间构型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水溶液显 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2)液氨和氨水的区别 NH3+H2O NH3·H2O NH4++OH-,氨水呈碱性。 液氨氨水物质成分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新课导入】 氧化铝是一种高硬度的化合物,熔点为2 054℃,沸点为2 980℃,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刚玉(corundum)的主要成分是α-氧化铝,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是含少量不同金属氧化物的优质刚玉。一般红宝石因含有少量铬元素而显红色,蓝宝石则因含少量铁和钛元素而显蓝色。 明矾(alum)是一种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剂。 明矾溶于水后发生电离: KAl(SO4)2===K++Al3++2SO2-4 电离出的Al3+和水反应生成Al(OH)3胶体 Al3++3H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使之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由于铝在体内积累对人类健康有害,因此目前用于饮用水净化的含铝的净水剂已逐步被含铁的净水剂所取代。 【教材讲解】 一、复习回顾:回忆氧化钠(Na2O)的化学性质。 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Na2O 和Al2O3都是金属氧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完全相同呢? 二、新课教学 展示氧化铝样品,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归纳整理并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坚硬。难溶于水,熔点高(俗名刚玉)。 用途:保护膜、耐火材料 实验探究:取一小块铝片分别放入盛有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刚把铝片放入溶液中时,没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后,生成气泡的速率加快,请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整理:这是因为开始时是表面的氧化铝先与酸和碱反应,然后才是铝和溶液反应。通过这个实验说明氧化铝既能与酸又能与强碱反应,与一般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不同。 学与练: ①写出氧化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②对比氧化钠与氧化铝的性质,找出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归纳整理并板书: (2)化学性质:氧化铝的两性 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Al2O3+6H+=2Al3++3H2O) 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2AlO2-+H2O) 与Na2O的化学性质比较: ①Na2O能与水、CO2反应,Al2O3不能; ②Na2O 、Al2O3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的通性),Al2O3又能与强碱反应(Al2O3的特性)。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课本第58页实验3-7,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及物质的溶解性分析生成的白色沉淀的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归纳整理并板书: 2.氢氧化铝 (1)制备:化学方程式: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教材第58页实验3-8,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章 第二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第二节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梳理基础 一、铝的性质 1.铝的物理性质。 铝是 ________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________,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答案:1.银白 小 2.铝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________。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________态存在。 答案:2.氧和硅 化合 答案:3.(1)4Al +3O 2=====点燃2Al 2O 3 2Al +3Cl 2=====点燃2AlCl 3 2Mg +O 2=====点燃 2MgO 3Mg + 1.掌握金属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掌握铝及铝的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应用。 3.能规范解答利用图像、数据、实验等手段综合考查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题目。

N 2=====点燃 Mg 3N 2 (2)困难 热(沸) Mg +2H 2O=====△ Mg(OH)2+H 2↑ (3)强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或其他亦可) 不 (4)TiO 2、Fe 2O 3、MnO 2、Cr 2O 3、V 2O 5、WO 3 2Al +Fe 2O 3=====高温 Al 2O 3+2Fe(任写一个即可) 2Mg +CO 2=====点燃 2MgO +C (5)钝化 2Al +6H +===2Al 3++3H 2↑ Mg +2H +===Mg 2++H 2↑ (6)2Al +3Hg 2+=== 2Al 3+ +3Hg Mg +Hg 2+=== Mg 2+ +Hg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答案:1.(1)碱性 两性 (2)刚玉 (3)MgO +H 2O===Mg(OH)2 不 (4)MgO +2H +===Mg 2++H 2O Al 2O 3+6H +===2Al 3+ +3H 2O (5)不 Al 2O 3+2OH -===2AlO - 2+H 2O (6)Mg(OH)2=====△MgO +H 2O 2Al(OH)3=====△ Al 2O 3+3H 2O (7)耐火材料 2Al 2O 3(熔融)=====电解 冰晶石4Al +3O 2↑ 2.氢氧化铝。 (1)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可制得Al(OH)3,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______色______状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受热______分解,是一种典型的________氢氧化物,其电离时分为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Al(OH)3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①Al(OH)3与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 ②Al(OH)3与NaOH 反应: ________________。 ③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白 胶 易 两性 H ++AlO - 2+H 2O Al 3++3OH - (2)①Al(OH)3+3H +===Al 3++3H 2O ②Al(OH)3+OH -===AlO - 2+2H 2O ③2Al(OH)3=====△Al 2O 3+3H 2O 3.硫酸铝钾。 (1)明矾: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2)明矾净水原理:明矾溶于水时,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胶状的Al(OH)3,Al(OH)3的吸 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其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Al 3

高中化学:铝与铝合金学案

高中化学:铝与铝合金学案 [学习目标] 1.能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物质之间的转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 有关实验现象,设计制备、分离、检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2.了解Al、Al 2O 3 、Al(OH) 3 的主要 性质和用途. 一、铝与铝合金 1.铝的存在 铝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01氧和□02硅,居第三位.在自然界中铝元素以□03化合态存在. 2.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04银白色固体,质□05软,密度□06小,导电性仅次于 □07银和□08铜. (2)化学性质 ①铝与非金属的反应 铝与O 2反应: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094Al+3O2===== 点燃 2Al 2 O 3 . 该反应的现象为:□10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②铝与酸的反应 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12Al+6H+ ===2Al3++3H 2 ↑. 与氧化性酸:如Al常温下遇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会发生□12钝化. ③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2Al+2NaOH+ 6H 2O===2Na[Al(OH) 4 ]+3H 2 ↑,离子方程式:□142Al+2OH-+ 6H 2O===2[Al(OH) 4 ]-+3H 2 ↑.

④铝热反应 Al在高温下与Fe 2O 3 反应的方程式为□152Al+Fe2O3===== 高温 2Fe+Al 2 O 3 .该反应常用于□16焊接 钢轨、冶炼难熔的金属等. 3.铝合金及其制品 (1)形成:铝中加入其他元素(如铜、镁、硅、锌、锂等)熔合而形成铝合金. (2)性能:密度□17小、强度□18高、塑性□19好、易于成型、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氢氧化铝[Al(OH) 3 ]——两性氢氧化物 (1)物理性质 ①色态:□01白色胶状固体物质. ②溶解性:几乎□02不溶于水. (2)实验室制备 ①试剂:常用Al 2(SO 4 ) 3 溶液(或AlCl 3 溶液)与□03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②现象:生成□04白色沉淀,加过量氨水,沉淀不溶解. ③化学方程式:□05AlCl3+3NH3·H2O===Al(OH)3↓+3NH4Cl. ④离子方程式:□06Al3++3NH3·H2O===Al(OH)3↓+3NH+4. (3)化学性质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09强酸反应,又能与□10强碱反应的氢氧化物. (4)用途 ①能□11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可用来净水.

2020届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和强化训练)

2020届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和强化训练) 知识梳理 镁、铝、铜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应了解它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一、镁与海水提镁 1.镁的性质与用途 (1)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 (2)化学性质(写化学方程式) ①与O 2反应:2Mg +O 2=====点燃 2MgO (产生强烈白光) ②与N 2反应:3Mg +N 2=====点燃Mg 3N 2 ③与CO 2反应:2Mg +CO 2=====点燃2MgO +C ④与沸水反应:Mg +2H 2O=====△Mg(OH)2+H 2↑ 提醒:Mg 3N 2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Mg(OH)2沉淀并放出氨气,所以只能在干态下制取。 (3)用途:生产合金,冶金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 2.海水中提取镁 (1)工艺流程 (2)基本步骤及主要反应 二、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铝的结构、存在与性质 (1)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的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2.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①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点很高。 ②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氢氧化铝 ①物理性质: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②化学性质 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1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 氮元素的存在 在自然界中,氮元素既有态,也有态,大部分氮元素以态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2.氮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溶于水。 3. 氮气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通常情况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工业上合成NH3:。 (2) 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 (3) Mg在N2中燃烧:。 4. 氮的固定 (1) 含义:将的氮转变为的氮。 (2) 方式:、生物固氮、工业固氮。 5. 氮的氧化物: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完成NO和NO2的比较: 例题1 一定条件下,将0.1L CO、0.2L CO2、0.1L NO、0.2L NO2和0.2L 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

A. 可能是单一气体 B. 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 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 D. 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答案】AC 变式1:NO 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 NO 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2) 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x的排放。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 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3) 通过NO x传感器可监测NO 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Pt电极上发生的是(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1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1) 3NO2+H2O2HNO3+NO (2) 2CO+2NON2+2CO2(3) ①还原②NO+O2--2e-NO2 微课1 书写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化学方程式 图1 图2 图3 (1) 汽车排出的尾气中也含有氮氧化物,为避免污染,常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图1所示。写出净化过程中的总化学方程式:。 (2) TiO2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使空气中的某些分子产生活性基团OH,OH能将NO、NO2氧化,如图2所示,OH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2+OHHNO3。写出OH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