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化学装置,它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来实现能量

的储存和释放。它广泛应用于汽车、UPS电源、太阳能储能系统等领域。本文将

详细介绍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包括其构造、化学反应以及充放电过程。

一、铅酸蓄电池的构造

铅酸蓄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组成。

1. 正极:正极采用铅二氧化物(PbO2)制成,它与电解液中的硫酸(H2SO4)发生化学反应。

2. 负极:负极采用纯铅(Pb)制成,它与电解液中的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3. 电解液:电解液是由浓硫酸和蒸馏水混合而成,它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

4. 隔膜:隔膜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防止两极直接接触,同时允许离子通过。

二、铅酸蓄电池的化学反应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在充电过程中,化学

反应会逆转;在放电过程中,化学反应会进行。

1. 充电过程:

a. 正极反应:PbO2 + H2SO4 + 2e- -> PbSO4 + 2H+ + O2

b. 负极反应:Pb + H2SO4 -> PbSO4 + 2H+ + 2e-

c. 总反应:PbO2 + Pb + 2H2SO4 -> 2PbSO4 + 2H2O

2. 放电过程:

a. 正极反应:PbSO4 + 2H+ + 2e- -> PbO2 + H2SO4

b. 负极反应:PbSO4 + 2H+ + 2e- -> Pb + H2SO4

c. 总反应:2PbSO4 + 2H2O -> PbO2 + Pb + 2H2SO4

三、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通过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1. 充电过程:

a. 当外部电源施加正向电压时,电流从外部电源流入电池,正极上的PbO2被还原为PbSO4,负极上的PbSO4被氧化为Pb。同时,电解液中的硫酸被电解为水。

b. 充电过程中,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逆转,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重新组合。

2. 放电过程:

a. 当外部电源切断或反向连接时,电池开始放电。正极上的PbSO4被还原为PbO2,负极上的PbSO4被氧化为Pb。同时,电解液中的水被电解为硫酸。

b. 放电过程中,化学能被释放为电能,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逐渐转化。

四、铅酸蓄电池的特性和应用

铅酸蓄电池具有以下特性:

1. 低成本: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储能设备。

2. 高容量:铅酸蓄电池的容量相对较高,可以储存大量的电能。

3. 低自放电率:铅酸蓄电池的自放电率相对较低,即使不使用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储存。

4. 适用性广泛:铅酸蓄电池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适用于各种应

用场景。

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 汽车:铅酸蓄电池是汽车启动电池的常见选择,用于提供启动电流和供电系

统的电能。

2. UPS电源:铅酸蓄电池作为不间断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电网

断电时的备用电源。

3. 太阳能储能系统:铅酸蓄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在需要

时释放供电。

总结: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充电过程中,化学反应逆转,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放电过程中,化学反应进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铅酸蓄电池具有低成本、高容量、低自放电率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UPS电源、太阳能储能系统等领域。

铅酸电池工作原理

铅酸电池工作原理 (1)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放电 PbO 2 + 2H 2SO 4 + PbSO 4 + 2H 2O + PbSO 4 充电 (二氧化铅) (硫酸) (海绵状铅) (硫酸铅) (水) (硫酸铅) 解决方案 防止因过充电导致水分解而引起电解液的减少 实现电池的密封 (3)活性物质 设计正、负极板活物质在充电过程中的异步复原反应,即当正极板活物质完全充电恢复后,负极板活物质还未完全转变为海绵状铅,这样,充电末期当正极开始产生氧气时,负极板还未变成完全充电状态,可以最大限度抑制氢气的产生。 (4)隔板:设计隔板达到以下4个主要目的 ① 保持正、负极板绝缘; ② 吸附电解液,保持电解液不流动及负极板处于湿润状态; ③ 高孔隙度,使正极产生的氧气容易通过到达负极板; ④ 隔板中加入适量粗纤维,保持隔板长时间具备良好的弹性。 (5)充电末期电极反应 正极产生的氧气,与负极活物质和稀硫酸进行反应,使负极板的一部分处于去极化状态,从吸收正极产生的氧气而消耗的海绵状铅的量 负极板充电生成海绵状铅的量 二者达到平衡状态时,便实现了电池的密封 当 与? ?

而抑制了氢气的产生。 充电末期的电极反应如下: A、正极板的反应(产生氧气) ①2H2O →O2+ 4H++ 4e- (通过隔板移向负极板表面) B、负极板的反应 ②2Pb + O2→2PbO (海绵状铅与氧气发生反应) ③2PbO + 2H2SO4→2PbSO4+ 2H2O (PbO与电解液发生反应) ④2PbSO4 + 4H+ + 4e-→2Pb + 2H2SO4(PbSO4的还原) (参与②的反应)(参与③的反应) C、负极板的总反应:O2+ 4H++ 4e-→2H2O 总之,充电过程产生的氧气能够迅速与负极板上充电状态下的活物质发生反应变成水,结果基本没有水份的损失,密封成为可能。 2、电池生产流程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铅酸蓄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是海绵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其放电化学反应为二氧化铅、海绵铅与电解液反应生成硫酸铅和水,Pb(负极)+PbO2(正极)+2H2SO4====2PbSO4+2H2O(放电反应)其充电化学反应为硫酸铅和水转化为二氧化铅、海绵铅与稀硫酸。2PbSO4+2H2O====Pb(负极)+PbO2(正极)+2H2SO4 (充电反应)铅酸蓄电池单格额定电压为2.0V,一般串联为6V、12V用于汽车、摩托车启动照明使用,单体电池一般串联为48V、96V、110或220V用于不同场合。电池内正、负极板间采用电阻极低、杂质少成分稳定离子能通过的橡胶、PVC、PE或AGM隔板。免维护蓄电池的特点免维护蓄电池与普通铅蓄电池的最大区别是极板材料不同。不仅改善了使用性能,还延长了使用寿命和储存寿命。 (1)免维护蓄电池失水量少,使用中一般不需添加蒸馏水。 (2)免维护蓄电池的栅架采用的是铅钙合金,特点是晶粒较细,耐腐蚀,不易形成微电池,自行放电量小。 (3)免维护蓄电池有集气室和新型的通气装置,可避免水分散失,有效的防止酸气外逸,从而很大程度的降低了硫酸气对极桩连接件的腐蚀。(4)免维护蓄电池的起动电流比普通铅蓄电池大,起动性能好,一方面是由于铅钙合金的导电性能比铅锑合金好,蓄 电池内阻小,输出电流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免维护蓄电池采用内连式连接,缩短了 连线长度,功率损失小,放电电压高。 (5)免维护蓄电池采用铅钙合金制作栅架,增加了机械强度,提高了耐充性,还有效的防止活性物质脱落,提高了使用寿命。两类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的比较当今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有两类,即分别采用玻璃纤维隔板和硅凝胶二种不同方式来“固定”硫酸电解液。它们都是利用阴极吸收原理使电池得以密封的,但给阳极析出的氧到达阴极提供的通道是不同的,因而二种电池的性能各有千秋。 1 历史的简单回顾 铅酸蓄电池从问世到如今,一直是军用民用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化学电源。由于它使用硫酸电解液,运输过程中会有酸液流出,充电时会有酸雾析出来,对环境和设备造成损害,人们就试图将电解液“固定”起来,将电池“密封”起来,于是使用胶体电解液的铅酸蓄电池应运而生。 初期的胶体铅蓄电池使用的胶体电解液是由水玻璃制成的,然后直接加到干态铅蓄电池中。这样虽然达到了“固定”电解液或减少酸雾析出的目的,但却使电池的容量较原来使用自由电解液时的电池容量要低20%左右,因而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我国在50年代也开展了初期胶体电池的研制工作,到60年代末也就基本上停止了。然而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国内又有一些非电池行业界的人利用媒体大肆鼓吹自己发明了固体电解质的铅蓄电池,宣称使电池容量和寿命提高1倍。这种经不起 事实检验的肥皂泡式的“发明创造”,不仅未能使铅蓄电池性能有所提高,而且还败坏了胶体蓄电池的名声。 几乎在研制胶体电池的同时,采用玻璃纤维隔膜的阴极吸收式密封铅蓄电池却诞生了,它不但使铅蓄电池消除了酸雾,而且还表现出内阻小、大电流放电特性好的优点。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尤其是原来使用固定型铅蓄电池的场合,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于是人们就把胶体铅蓄电池抛在脑后了。 80年代,德国阳光公司的胶体密封铅蓄电池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多年来使用效果表明它的性能确实不同于以前的胶体铅蓄电池。这就迫使人们要重新认识胶体铅蓄电池。 本文将根据近年来的两种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效果对它们进行比较,供选用电池的同事们作参考。

铅酸蓄电池原理简介

3原理简介 要想很好的对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进行维护,首先要了解它的原理,以便于有的放矢。 1860年法国人普兰特(G.Plante)将中间用橡胶条隔开的两块铅皮浸在稀硫酸中经过正向反向地反复充电,所得的产品能以比当时任何一次电池更大的电流放电,这就是世界上第1个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有各种类型和各种用途的专用电池,但不论何种铅酸蓄电池,其原理都是一致的。在正极上: PbO2+4H++SO42-+2e → PbSO4+2H2O ……. ① 在负极上: Pb+ SO42- → PbSO4 +2e ….......② 从整体上看,蓄电池放电反应方程式为: PbO2+ Pb + 2H2SO4 → 2 PbSO4 + 2H2O ……..③ 此反应为放出能量的过程,只要条件具备,可快速自发地进行。二氧化铅和铅作为活性物质分别存在于正负极上,其放电反应后分别在正负极上生成了硫酸铅,所以称此为双极硫酸盐化理论。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电能和热能)。蓄电池充电反应方程式即①~③的逆反应。 上世纪70年代,创制出了第1个贫液式结构的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以其少维护、安全、清洁等特点迅速在各个领域被使用。在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迅速代替开口式蓄电池占领绝大部分市场。 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实现其密封的原理是,当电池充电开始产生气体后,从正极析出的氧气到达负极,在负极上发生化合反应,方程式如下: 在正极上: H2O →1/2O2 +2H+ + 2e ….. ….④ 在负极上: PbSO4 +2e → Pb+SO42- …..….⑤ 在负极上同时: Pb+ 1/2O2 +2H++ SO42- → PbSO4+H2O …..….⑥ 从以上反应原理可以看出,蓄电池在正常充放电时,内部电解液会发生分解-化合循环反应,这样可以保证电解液不会损失。但要想实现这个原理,还要注意一点,电池在充入电解液时内部隔板要保持有约10%的孔隙不被电解液所占,正极生成的氧气才能通过这部分孔隙到达负极而被吸收。 实现电池的密封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电池出现过充电时如何保护电池。因而密封电池使用了安全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和构造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构造(一) 6 推荐 所谓蓄电池即是贮存化学能量,于必要时放出电能的一种电气化学设备。 构成铅蓄电池之主要成份如下: 阳极板(过氧化铅.PbO2)---> 活性物质 阴极板(海绵状铅.Pb) ---> 活性物质 电解液(稀硫酸) ---> 硫酸(H2SO4) + 水(H2O) 电池外壳 隔离板 其它(液口栓.盖子等) 一、铅蓄电池之原理与动作铅蓄电池内的阳极(PbO2)及阴极(Pb)浸到电解液(稀硫酸)中,两极间会产生2V的电力,这是根据铅蓄电池原理,经由充放电,则阴阳极及电解液即会发生如下的变化: (阳极) (电解液) (阴极) PbO2 + 2H2SO4 + Pb ---> PbSO4 + 2H2O + PbSO4 (放电反应) (过氧化铅) (硫酸) (海绵状铅) (阳极) (电解液) (阴极) PbSO4 + 2H2O + PbSO4 ---> PbO2 + 2H2SO4 + Pb (充电反应) (硫酸铅) (水) (硫酸铅) 1. 放电中的化学变化 蓄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放电时,稀硫酸即会与阴、阳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产生反应,生成新化合物『硫酸铅』。经由放电硫酸成分从电解液中释出,放电愈久,硫酸浓度愈稀薄。所消耗之成份与放电量成比例,只要测得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亦即测其比重,即可得知放电量或残余电量。 2. 充电中的化学变化 由于放电时在阳极板,阴极板上所产生的硫酸铅会在充电时被分解还原成硫酸,铅及过氧化铅,因此电池内电解液的浓度逐渐增加, 亦即电解液之比重上升,并逐渐回复到放电前的浓度,这种变化显示出蓄电池中的活性物质已还原到可以再度供电的状态,当两极的硫酸铅被还原成原来的活性物质时,即等于充电结束,而阴极板就产生氢,阳极板则产生氧,充电到最后阶段时,电流几乎都用在水的电解,因而电解液会减少,此时应以纯水补充之。 二、电动车用蓄电池的构造 电动车用蓄电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高性能 ◎耐震.耐冲击 ◎寿命长 ◎保养容易 由于玻璃纤维管式铅蓄电池是累积多次实验结果而制成,故具有多项优点。 1.极板 根据蓄电池容量选择适当规格极板及数量组合而成。于充放电时,两极活性物质随着体积的变化而反复膨胀与收缩。两极活性物质中,阴极板之海绵状铅的结合力较强,而阳极板之过氧化铅的结合力弱,因而在充放电之际,会徐徐脱落,此即为铅蓄电池寿命受到限制的原因。期使蓄电池使用期限延长,能耐震并耐冲击,则阳极板的改良即成当急要务。 玻璃纤维管式的阳极板:此乃以玻璃纤维制的软管接在铅合金制的栉状格子(蕊金)上,在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工作原理 通过以前的介绍我们知道一个基本的铅酸蓄电池是由正、负极板浸润在它们之间的电解液中组成的。说的更细致一点,正极板和负极板与电解液形成各自的…半电池?。在各自的半电池构造里正极板具有正电势、负极板具有负电势。基本单电池可以看作上述两个…半电池?按正极板-电解液——电解液-负极板组合而成,正、负相对电势为2V,6个单电池串联在一起就是电动车常用的12V电池。 铅酸蓄电池充满电时,正极板上的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物质是绒状的铅(Pb),电解液硫酸(H2SO4)的密度约为1.33g/cm3(指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其他用途铅酸蓄电池密度稍低)。 在放电过程中,通过放电回路正极板上的二氧化铅得到电子,负极板上的铅失去电子,分别产生二价铅(Pb2+)并且与电解液中的硫酸作用,在各自极板上沉淀为硫酸铅(PbSO4);析出的氧离子和氢离子化和成水。随着放电的进行,电解液浓度下降,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逐渐积累。当这个过程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放电极化现象越来越重,正极板的电势越来越趋向于负,负极板电势越来越趋向于正,电解液中硫酸的密度越来越低,电池的电压低到终止电压,放电就必须终止。 在充电过程中,溶液中的二价铅离子将电子传给外电路氧化为正四价铅(Pb4+),同时电解液水(H O2)中的氧离子和正四价铅进入正极板的二氧化铅晶格。由于溶液中的二价铅被消耗,于是正极板上的硫酸铅不断溶解,二氧化铅不断生成;负极板上的硫酸铅先溶解成二价铅和硫酸根(SO4),二价铅接受充电回路传来的电子在负极板上还原成铅。同时电解液中留下的氢和硫酸根合成硫酸。随着充电的进行,极板上的硫酸铅逐步溶解,电解液浓度不断提高。当这个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充电极化现象越来越重,正、负极板先后分别析出氧和氢,充电电流越来越多的产生水解,电解液中硫酸密度越来越高,正极板电势趋向最正,负极板电势趋向最负,电池电压不断升高,最终恢复到上述充满电的状态。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状况 蓄电池作为供电电源有下列3种典型的工作状况: 一、浮充电状况。浮充状况是指蓄电池和充电设备长期连接,共同对负载(用电设备)供电的一种工作形态。当负载耗电量大时,蓄电池和充电设备同时向负载提供电流;当负载耗电不大时,仅由充电设备向负载提供电流;当负载耗电较小或者不工作时,充电设备向蓄电池充电。在此状态下工作,充电设备的恒定电动势比较低,一般为13.85V/每12V电池,蓄电池电压的波动也不太大。当充电设备因故停止供电时,负载电流将全部由蓄电池提供,直到供电恢复为止。汽车、摩托车的启动电池、计算机的UPS、通讯系 统的后备电池等都工作在浮充电状况。 二、循环充放状况。用电设备仅以电池供电,虽然可以保证随时充电或更换电池,但每充电或更换一次都很麻烦,所以总是尽可能把电池的电量用到接近或者等于终止电压后才重新充电或者更换,充满电再投入下一次使用,如此循环。航标灯、蓄电池场地运输车辆等,都属于此类。 三、半循环充放状况。同样是用电设备仅以电池供电,但是没有随时充电的保证,也没有可供随时更换的电池,故必须在电池使用一段时间放出一部分电量后就酌情充电,有时为条件所限还没有充满就得再次使 用。电动自行车就是一例。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的原理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的原理 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化学电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原理。 一、铅酸蓄电池结构 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由正负极板和电解液组成。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绒状铅(Pb)。电解液主要为硫酸(H2SO4)。在电池内部,正负极板分别与电解液形成半电池,两个半电池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铅酸蓄电池。 二、充放电过程 1.放电过程 放电过程中,正极板上的二氧化铅得到电子,负极板上的绒状铅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形成电流。同时,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PbSO4)逐渐积累,电解液浓度下降。 2.充电过程 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对电池进行反向充电,使得负极板上的硫酸铅逐渐转化为二氧化铅,正极板上的二氧化铅转化为硫酸铅。电解液中的硫酸铅离子得到电子,生成硫酸。随着充电的进行,电解液浓度逐渐升高,直至达到充电完成。 三、充放电特性 1. 自放电特性 铅酸蓄电池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内部化学反应的进行,会自然放

电。自放电速率受温度、电解液密度等因素影响。 2.极化现象 随着放电过程的进行,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逐渐积累,导致极板电势发生变化。正极板电势逐渐趋向于负,负极板电势逐渐趋向于正。极化现象加剧,会影响电池的放电性能。 3.充电特性 充电过程中,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电解液浓度逐渐升高。当电解液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电池充电完成。此时,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分别为二氧化铅和绒状铅。 总之,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原理涉及活性物质的转化、电解液浓度的变化以及电流的流动。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方法,确保电池性能的稳定。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铅酸蓄电池电动势的产生 铅酸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二氧化铅(PbO2),在硫酸溶液中水份子的作用下,少量二氧化铅与水生成可离解的不稳定物质--氢氧化铅 (Pb(OH)4),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铅离子(Pb4)留在正极板上,故正极板上缺少电子。 铅酸蓄电池充电后,负极板是铅(Pb),与电解液中的硫酸(H2SO4) 发生反应,变成铅离子(Pb2),铅离子转移到电解液中,负极板上留下多余的两个电子(2e)。 可见,在未接通外电路时(电池开路),由于化学作用,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多余电子,如右图所示,两极板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池的电动势。 2、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反应 铅酸蓄电池放电时,在蓄电池的电位差作用下,负极板上的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板形成电流I 。同时在电池内部进行化学反应。 负极板上每一个铅原子放出两个电子后,生成的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 酸铅(PbSO4)。 正极板的铅离子(Pb4)得到来自负极的两个电子(2e)后,变成二价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正极板水解出的氧离子(O-2)与电解液中的氢离子(H)反应,生成稳定物质水。

铅酸电池 电解液中存在的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在电力场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电池的正负极,在电池内部形成电流,整个回路形成,蓄电池向外持续放电。 放电时H2SO4 浓度不断下降,正负极上的硫酸铅(PbSO4)增加,电池内阻增大(硫酸铅不导电),电解液浓度下降,电池电动势降低。 3、铅酸蓄电池充电过程的电化反应 充电时,应在外接向来流电源(充电极或者整流器),使正、负极板在放电后生成的物质恢复成原来的活性物质,并把外界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在正极板上,在外界电流的作用下,硫酸铅被离解为二价铅离子(Pb2) 和硫酸根负离子 (SO4-2),由于外电源不断从正极吸取电子,则正极板附近游离的二价铅离子(Pb2)不断放出两个电子来补充,变成四价铅离子 (Pb4),并与水继续反应,最终在正极极板上生成二氧化铅 (PbO2)。 在负极板上,在外界电流的作用下,硫酸铅被离解为二价铅离子(Pb2) 和硫酸根负离子 (SO4-2),由于负极不断从外电源获得电子,则负极板附近游离的二价铅离子(Pb2)被中和为铅(Pb),并以绒状铅附着在负极板上。 电解液中,正极不断产生游离的氢离子 (H) 和硫酸根离子 (SO4-2),负极不断产生硫酸根离子 (SO4-2),在电场的作用下,氢离子向负极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电源,广泛应用于汽车、UPS电源、太阳能系统 等领域。它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下面将详细介绍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 电池结构 铅酸蓄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板等组成。正极由铅二氧化物(PbO2)构成,负极由纯铅(Pb)构成。电解液是硫酸(H2SO4)溶液,隔板则用于隔离 正负极,防止短路。 2. 充电过程 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通过正极连接到蓄电池,负极则连接到电源的负极。 此时,正极上的PbO2会与电解液中的H2SO4发生反应,生成PbSO4和H2O,同 时释放出电子。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向负极,与负极上的Pb反应生成PbSO4。这 个过程被称为正极的还原反应,同时也是电池的充电过程。 3. 放电过程 在放电过程中,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发生反转。当外部电路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时,正极上的PbSO4与负极上的PbSO4反应生成PbO2、Pb和H2SO4。这个过程 被称为正极的氧化反应,同时也是电池的放电过程。在放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外部电路供应给负载。 4. 反应方程式 充电反应方程式: 正极:PbO2 + H2SO4 + 2e- -> PbSO4 + 2H+ + H2O 负极:Pb + H2SO4 -> PbSO4 + 2H+ + 2e-

放电反应方程式: 正极:PbSO4 + 2H+ + 2e- -> Pb + H2SO4 负极:PbSO4 + 2H+ + 2e- -> PbO2 + H2SO4 5. 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在充电过程中,化学能以电能的形式储存在电池内部。当需要使用电能时,电池通过放电过程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转化是通过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的。 在充电过程中,正极上的PbO2被还原为PbSO4,负极上的Pb被氧化为PbSO4。这个过程将电池内部的化学能储存起来。在放电过程中,正极上的PbSO4被氧化为PbO2,负极上的PbSO4被还原为Pb。这个过程释放出储存的化学能,将其转化为电能供应给外部负载。 6. 注意事项 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充电时应使用适当的充电电压和电流,避免过充。 - 放电时应避免过度放电,以免损坏电池。 - 铅酸蓄电池应定期进行维护,包括清洗电池端子、检查电解液浓度和补充蒸发的水分。 - 在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电池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定期充电以保持电池的性能。 总结: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充电过程中,化学能以电能的形式储存在电池内部;在放电过程中,储存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及性能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一、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它的构造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可是从原理上讲所有的电池都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离物和容器组成的,其中 正负两极的活性物质和电解质起电化反响,对电池产生电流 起着主要作用,如图4-1所示。 在电池部,正极和负极通过电解质构成电池的电路,在 电池外部接通两极的导线和负荷构成电池的外电路。 在电极和电解液的接触面有电极电位产生,不同的两极 活性物质产生不同的电极电位,有着较高电位的电极叫做正 极,有着较低电位的电极叫做负极,这样在正负极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当外电路接通时,就有电流从正极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再由负极经过电路流向正极,电池向外电路输送电流的过程,叫做电池的放电。 在放电过程中,两极活性物质逐渐消耗,负极活性物质 1.电解质 2.负极 3.容量 4.正极 5.隔离物 6.导线 7.负荷 图4-1 电池构造示意图 放出电子而被氧化,正极活性物质吸收从外电路流回的电子而被复原,这样负极电位逐渐升高,正极电位逐渐降低,两极间的电位差也就逐渐降低,而且由于电化反响形成新的化合物增加了电池的阻,使电池输出电流逐渐减少,直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或在外电路两电极之间端电压低于一定限度时,电池放电即告终。 电池放电以后,用外来直流电源以适当的反向电流通入,可以使已形成的新化合物复原成为原来的活性物质,而电池又能放电,这种用反向电流使活性物质复原的过程叫做充电。 蓄电池可以反复屡次充电、放电,循环使用,使用寿 命长,本钱较低,能输出较大的 能量,放电时电压下降很慢。 1.电动势的产生 铅蓄电池的正极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是绒状铅 (Pb),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活性物质,故和稀硫酸(H2SO4)起 化学作用的结果也不同。在未接通负载时,由于化学作用 使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却多余电子,如图4-2所图4-2 铅蓄电池电势产生过程示,两极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 2.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响 当外电路接上负载(比方灯泡)后,铅蓄电池在 正、负极板间电位差(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Ⅰ从 正极流出,经负载流向负极,也就是说,负极上的 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如图4-3。同时在蓄电池部 产生化学反响: . 学习.资料.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铅酸蓄电池的结构 1.正极(正板):正极通常由铅和铅和钙锑等材料的合金制成。它是蓄电池的正极电极,与负极之间形成电池的电场。 2.负极(负板):负极通常由铅制成。它是蓄电池的负极电极,与正极之间形成电池的电场。 3.隔板:隔板是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离层。它通常由聚乙烯或玻璃纤维制成,起到隔离正、负极之间的作用,防止短路。 4.电解液:电解液是蓄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介质。铅酸蓄电池使用的电解液是硫酸,其中含有浓度约为1.28至1.39克/毫升的硫酸。它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性和电子绝缘性。 5.容器:容器是铅酸蓄电池的外壳,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容器要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并能够抵抗电解液的腐蚀。 二、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充电过程:当铅酸蓄电池充电时,正极上的PbO2与负极上的Pb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水。具体的反应过程为: 正极反应:PbO2+H2SO4+2H++2e-→PbSO4+2H2O 负极反应:Pb+H2SO4→PbSO4+2H++2e- 整个过程中,花费的电能被蓄留在电池中,使得蓄电池的正负极之间形成电势差。

2.放电过程:当铅酸蓄电池被外部电路连接,并形成外部负载时,电 池开始放电。放电时,正极上的PbO2和负极上的Pb再次反应生成硫酸和水。具体的反应过程为: 正极反应:PbSO4+2H++2e-→PbO2+H2SO4 负极反应:PbSO4+2H++2e-→Pb+H2SO4 整个过程中,蓄电池中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供给外部负载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可逆,即当电池接受逆向电 流充电时,放电产生的化学反应反向进行。 三、小结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用的蓄电池类型,由正极、负极、隔板、电解液 和容器组成。在充电过程中,正极和负极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而在放电过程中,则是通过外部负载的连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铅酸蓄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低成本以及长寿命等优点,使得它在各 个领域广泛应用。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UPS电源、太阳能发电系统等领域的电池。它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供电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包括其构造、化学反应和充放电过程。 一、构造 铅酸蓄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板等组成。其中,正极由铅二氧化物(PbO2)构成,负极由纯铅(Pb)构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起到导电和电化学 反应的媒介作用。隔板则用于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 二、化学反应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铅酸蓄电池经历了充电和放电两种化学反应。 1. 充电过程 当外部电源连接到铅酸蓄电池时,正极表面的PbO2会释放出氧气,而负极表 面的Pb会脱去电子形成Pb2+离子。同时,电解液中的硫酸会分解成H+和SO4^2- 离子。H+离子会在负极表面与Pb结合生成PbH2,而SO4^2-离子则会在正极表面 与PbO2结合生成PbSO4。这些反应导致正负极表面的物质发生变化,同时产生了 电势差。 2. 放电过程 当外部负载连接到铅酸蓄电池时,电势差会驱动电子在电路中流动,从而提供 电能。在放电过程中,正极表面的PbO2会与负极表面的Pb反应,生成PbSO4。 同时,电解液中的H+和SO4^2-离子会重新组合成硫酸。这些反应释放出的电子会 流经外部负载,完成电能的转化。 三、充放电过程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循环进行的。 1. 充电过程 当外部电源连接到铅酸蓄电池时,电流会通过正极进入蓄电池,使正极表面的PbO2转化为PbSO4,负极表面的Pb转化为PbSO4。同时,电解液中的硫酸会稀释,电池内部的温度也会上升。充电过程中,电池的负极其负极板,正极其正极板。 2. 放电过程 当外部负载连接到铅酸蓄电池时,电流会从正极流出,通过外部负载,然后进 入负极。在放电过程中,正极表面的PbSO4会转化为PbO2,负极表面的PbSO4 会转化为Pb。同时,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会增加,电池内部的温度也会下降。放 电过程中,电池的负极其正极板,正极其负极板。 四、总结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提供电流,使正负极表面的物质发生变化,形成电势差。而在放电过程中,电势差驱动电子流动,从而提供电能。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控制,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确保其安全可靠的工作。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原理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原理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它的充放电原理是电化学反应。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负极会释放出电子,而正极会吸收电子,这导致了电池内部的电场强度增加。当电场达到一定强度时,铅酸蓄电池就会被充满电。 在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反转,电子会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池的电场强度会逐渐降低。当电场强度降至一定程度时,铅酸蓄电池就会失去电能,需要进行充电。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主要涉及两种化学反应:正极的铅酸化和负极的铅的还原。在充电过程中,电流会从充电器流向电池的正极,这导致了正极的铅酸化反应。同时,负极的铅会被氢气还原,这是一种吸氧反应。 在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反转,正极的铅酸化反应被逆转,负极的铅则会被氢气氧化,这是一种放氧反应。在放电过程中,电池会不断地释放出电能,直到电场强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电池就需要进行充电。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电池的温度。在高温下,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会加快,这导致了电池内部的电场强度增加,从而加速了充电过程。但是,在过高的温度下,电池的寿命会受到影响,因为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电池内部的化

学物质的分解。 电池的充放电速率也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在高速充放电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变得更加剧烈,这可能会导致电池的寿命缩短。因此,在选择充电器时,需要根据电池的类型和额定电压来选择适当的充电器,以确保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原理是电化学反应,正极的铅酸化和负极的铅的还原是充电的主要化学反应,反之则是放电的主要化学反应。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电池的温度和充放电速率,以确保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电动车电池、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是一种电能与化学能互相转换的可逆装置,也就是说:充电是将电能储存起来,而放电是将化学能变为电能释放出去。铅酸蓄电池由正极板、负极板、玻璃纤维隔板、电解液和电解槽所组成,充电后正极的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负极板活性物质为海绵状铅,放电后连极板的活性物质都转变为硫酸铅,充电后又恢复为原来物质。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放电 PbO2+ 2H2SO4+ Pb<=====> PbSO4+2H2O+PbS04 正极电解液负极充电正极水负极 从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中可以看出,在放电过程中消耗了硫酸,生成了水,因此电解液的浓度越来越小,而充电过程则相反。 电动自行车采用了负极性物质过量的设计。当蓄电池充电的时候,正极充足100%后,负极尚未充到底90%,这样蓄电池内只有正极产的氧,不存在负极产生的难以复合的氢气。为了解决水的消耗问题,和必须为氧的复合创造条件。采用贫电解液设计加上超细玻璃纤维隔膜板膜,解决了氧的传输问题,使氧复合反应得以进行,完成了氧的再化合,蓄电池实现了密封和免维护。氧的再化合过程如下: (正极)PbSO4--------PbO---------02 (负极)PbSO4---------Pb---------- 02 电池主要性能参数 电池的主要性能包括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开路电压、内阻和自放电率。 额定容量 在设计规定的条件(如温度、放电率、终止电压等)下,电池应能放出的最低容量,单位为安培小时,以符号C表示。容量受放电率的影响较大,所以常在字母C的右下角以阿拉伯数字标明放电率,如C20=50,表明在20时率下的容量为50安·小时。 额定电压 电池在常温下的典型工作电压,又称标称电压。它是选用不同种类电池时的参考。电池的实际工作电压随不同使用条件而异。 开路电压 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称为开路电压。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于电池在断路时(即没有电流通过两极时)电池的正极电极电势与负极的电极电势之差。 内阻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流通过电池内部时受到的阻力。由于内阻的存在,电池的工作电压总是小于电池的开路电压。 自放电率 电池在存放过程中电容量自行损失的速率。用单位储存时间内自放电损失的容量占储存前容量的百分数表示。 常用技术术语 ◆充电:蓄电池从其他直流电源获得电能叫做充电; ◆放电:蓄电池对外电路输出电能时叫做放电; ◆电动势:外电路断开,即没有电流通过电池时在正负极间量得的电位差,叫电池的电动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