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市政府关于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的实施意见

南京市政府关于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的实施意见

南京市政府关于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的实施意见
南京市政府关于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的实施意见

南京市政府关于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宁政发[2004]184号

【发布部门】南京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4.09.12

【实施日期】2004.09.12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失效)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南京市政府关于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的实施意见

(二○○四年九月十二日宁政发[2004]18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沿江开发工作全局,优化配置长江岸线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提高沿江开发的综合效益,现就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进一步加强岸线管理和资源整合,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为契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资源优势,合理开发、集约利用、有效保护长江岸线资源,高水平地实施沿江产业开发、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为构筑国际制造业转移平台、培育南京经济新增长点、实现跨江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要求

统筹管理、科学规划、集约开发、积极整合、严格监管、永续利用。

(三)基本原则

1、规划先行、统筹开发的原则。突出规划的先行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注重产业规划的专业性、集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实现我市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

2、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应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其不同的使用功能,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实施岸线开发,重点加强对深水岸线的规划控制,提高岸线利用效率。

3、不同占用方式协调发展的原则。岸线资源的配置必须体现沿江开发综合、统筹和协调布局的要求,合理确定港口、产业以及生活、旅游休闲和生态保护岸线的开发范围和功能定位,实现不同占用方式的协调发展和长江岸线的均衡利用。

4、上下游合理布局的原则。由于河道的相通性,长江河势稳定和水资源保护取决于上下游岸线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取水口、生态保护和城镇等生活岸线应布局在生产性岸线的上游,并保持可靠安全距离。严格控制对上下游河势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岸线占用方式,实现上下游岸线占用的合理布局。

5、近期和长远相结合的原则。着眼长远,防止急功近利、乱占乱用,对具备良好开发前景而近期又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岸线和土地,做好规划预留和严格控制,为后续开发提供发展空间。

6、集约利用的原则。长江岸线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坚持节约资源、集约开发的原

则,明确岸线的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各类岸线占用均应向岸线腹地纵深布局,避免无效占用岸线资源,实现岸线集约利用。

二、合理

池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总体规划

池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总体规划 文字大小:【大】【中】【小】信息来源:池州市港口管理局作者:发布日期:2011-05-20 16:58 浏览次数:2081 次 序言 长江岸线是亟待开发的稀缺性重要战略资源,它具有极强的经济功能,是市委、市政府“打好长江牌,争创新优势”战略思想的最重要依托;也是池州新一轮大发展、快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池州市长江岸线总长162公里,有三分之一岸线岸坡稳定,水陆域建港条件优越,池州港已被列入全省重要港口名录,因此,必须利用临江适宜布局大运输量、大吞吐量、高耗水量、大进大出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全省重要港口的政策优势,把开发岸线、打造产业、依托港口、振兴水运,作为池州加快开放、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要以长江为纽带、岸线为依托、产业为支撑,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来实现交通、市场、产业、旅游及各生产要素与“长三角”的全方位、多层次对接,从而真正做到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局拟分层次编制《池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和《池州市港口总体规划》,前者是后者的编制依据,后者是前者的一个专项规划。鉴于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现实需求,我局在收集整理大量有关资料和相关专项规划并历经数月实地详细踏勘的基础上,先行编制完成了《池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总体规划》。 《池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并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依据长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长江航道规划、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思路、池州市城镇建设、旅游发展、土地利用与矿产资源、交通发展、水利防洪、环境保护、开发区建设等相关专项规划以及军事岸线利用规划,在《长江池州港辖区河势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以2004年为基期,近期规划至2010年,远期规划至2020年,重点解决岸线资源开发问题,明确岸线资源开发的目标、任务,并与产业规划、城镇规划、旅游规划、矿产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相协调,是岸线资源开发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岸线开发基础与目标 第一节开发基础 一、区位条件: 池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依江近海,处于皖江经济带的西南部,东临“长三角”城市经济圈,西接华中经济协作区。池州市国土面积8272平方公里,其中沿江圩区平原1000多平方公里,沿江开发空间大;池州市具有长江岸线的资源优势,岸线资源丰富,沿江岸线162 公里,占全省沿江岸线的20%,进入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将由东部向西部推进,发展重点将由沿海向长江流域伸展,池州市完全可以通过滨临长江、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东接“长三角”,西联中西部。 二、基础设施有一定规模 至2004年,池州市公路总里程已超过3000公里,沿江高速公路、合黄高速公路等重要公路干线已开始动工兴建;港口吞吐能力已达1000万吨以上,并建成了年通过能力192万吨、具有集装箱装卸能力的池州港江口港区;通信能力迅速扩大,邮政和电信网络覆盖 率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220KV输变电工程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城乡电网结构改善,供电能力、质量和可靠性较强;池州电 厂2*300MW一期工程已动工兴建,将于2005年并网发电;城市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长江干堤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全市防洪能力大大增强。 三、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9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增长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26.4:39.4:34.2;全市财政收入8.98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商品零售总额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额达到56.2亿元,比上年增长54.7%,增量与总量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全市建成了商品粮、优质棉、速生丰产林等一批农业商品基地,农业产业化初见端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落户池州,如海螺集团、国风集团、上海埃力生等,形成了水泥建材、有色金属冶炼、家用机床、农用齿轮、煤气仪表、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制鞋玩具等工业门类。 旅游业持续发展,2004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3%,实现旅游总收入9.82亿元,比上年增长88.5%,池州正式进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列,顺利加入长三角旅游城市联盟。 改革开放步伐较快,外贸进出口强劲增长,200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6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出口总额5860万美元,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编者按: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印花税上调、厦门暂停PX项目)再次引起公众对政府发布信息的关注。无论这两件事情关注的是信息的公开、传播和相关制度,还是关注信息的管理、服务对象等,其性质都可以纳入到信息资源的这个范畴。总体来说,信息化的本质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信息的形成、消费和各种机制等结构化的框架。该从哪一个角度看待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框架?这些 框架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将对日常工作有何指导作用?本报邀请专家,从机制、经济、工程、工作框架四个角度梳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信息资源目录与定位体系的建设仍然是薄弱的环节,应该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目录建设,努力在信息搜索定位技术及相关服务上有较大突破。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 具有更大的复杂性,这是因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公益机构、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主体。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但是,实践证明,单纯的技术驱动思路不能完全做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我们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进行梳

理,形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结构化思路框架。 机制框架:重要推动力 合理的机制是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动力。理顺机制对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宏观政策的制定和顶层政策的设计来说,理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机制关系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所谓机制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或这个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即指事物之间推动或制约的作用原理或机理。 从方法论的角度讲,理清机制需要从研究有关行为主体以及相关的行为过程入手。从全社会看,从事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有三类:政务部门、公益性信息机构和信息企业。相应的信息资源开发主要过程包括:政务部门从事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公益性信息机构从事的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和服务,信息企业从事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和服务。 政务部门开发信息资源主要依靠行政机制。公益性信息机构从事信息服务主要依靠公益机制。信息企业从事信息开发活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这三种机制构成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框架(见图1)。 图1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框架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_1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导读: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一座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南北两端各有两座高70米的桥头堡,堡内有电梯可通铁路桥、公路桥及桥头堡上的了望台。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雕塑。南堡下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它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的一个飞跃。南京长江大桥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长江从西至东横贯江苏省,此段全长四百二十五公里,阻隔地处长江南北两岸的城乡陆路交通。一九五八年九月,中国政府决定兴建南京长江大桥。一九六0年九月主要工程江心桥墩动工时,正值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大桥建设资金缺乏,建筑材料供应紧张,接着“文化大革命”的派性斗争波及大桥工地;使工程处于瘫痪状态,幸而已故周恩来总理在关键时刻坚决支持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工作,对建桥工人发出指示,不能停工,继续架设钢梁使铁路通车。南京长江大桥

建设工程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得以顺利建成。 南京长江大桥选址在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由于这里水深三十至四十米,水下泥沙覆盖层厚,江底岩层情况复杂。外国桥梁专家曾经预言:在南京造桥,基础工程这一关就过不了。但是中国建桥工人和技术人员凭着聪明才智,根据江底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分别采取几种类型的管柱基础和沉井基础,攻克了基底质量检验与水下焊接、氧割等技术难题,终于在一九六八年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这是桥梁工程中的一大创举,在当时国际上是属罕见。 南京长江长桥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十孔,全长一千五百七十七米,连同两端引桥总长:铁路桥长六千七百七十二米,公路桥长四千五百八十九米,宽十五米。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南来北往的火车由过去靠轮渡过江的一个半小时缩短为二分钟,大大方便了长江两岸的物资交流和人员来往,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_思路和启示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思路和启示 文/刘艳敏?国家图书馆 刘艳伶?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 当代信息化的主题是信息资源运用。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对政府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政务应运而生,政务信息具有与其它信息资源不同的特点。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课题。本文针对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利用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思路与几点启示。 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已经从信息资源基础建设阶段走进了信息资源利用阶段。新的阶段要有新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信息资源利用。当前我国信息化工作应当突出强调创新、开放、竞争、合作、协调,紧紧抓住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方向,开创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推进信息化应用进程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一、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信息资源就是指信息和信息载体。从广义范围来讲还包括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需的,包括传递、加工和配置这些信息的信息技术以及参与信息资源开发、运用和管理的人。把这些要素都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是因为信息资源的 社会价值实现离不开信息生产者、信息 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综合作用。只有 按照确定的信息资源运用目的加以配置 并组成信息系统,信息诸要素的社会价 值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信息资源也才能 真正充分开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分为政府性信息资源、公 益性信息资源和商业性信息资源;对于 政府性信息资源而言,推进信息资源开 发利用主要是推动信息公开和跨部门的 信息共享。2002年3月,在国务院信息 化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召开的第一次信 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信息化从政府 信息化开始”成为五点决议之一。 电子政务(Electronic-Government 或 简称e-government),主要指各级政府部 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进行 办公,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 重组优化,为社会公众和自身提供一体 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符合国际水准的 管理和服务。 从国际上看,从1999年开始,联合 国经济社会理事会连续两年把通过信息 化改革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 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 其工作的重点。德国于2000年9月18 日发起了“联邦在线2005”,旨在保证 社会各界更简便、快速与便利地使用联 邦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日本于2001年 初制定了“电子日本战略”,首要目的就 是全面推进电子政务。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始自1999年的 “政府上网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政 府信息化建设进展迅速,有效地促进了 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 了各级政府的办公效率,增加了政府管 理的透明度。如今,我国97%以上的地 区和部门已建成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 并且正在加速建设政务内网和外网平 台,以及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整合信息 资源,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_参考资料(精华版)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一):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 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好处,是20 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好处、 政治好处和战略好处。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也是中国著名景点之一,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 长江大桥建设8年,耗资达2.8758亿人民币,耗用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6.65万 吨钢材。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 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同意对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进行封闭维修改造,于2016年 10月28日22点整全封闭维修,历时27个月,总投资10.9亿元人民币。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二):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 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好处。南京长 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 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 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 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 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也是中国著名景点之一,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从1970 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 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 产名录。同年10月,南京长江大桥于2016年10月28日22点整全封闭维修,历时27个月。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三): 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下游345公里处,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双层钢桁梁桥。大桥是华东交通的关键工程,上层为路宽15米、全长4588米的四车道公路桥,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越长江的公路网;下层为宽14米、 全长6772米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使中国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得以 贯通,是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

关于长江大桥的资料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江面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也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1670余米。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8个桥墩除第7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同时,大桥连接起中国南北的大动脉,串起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形成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毛泽东提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武汉长江大桥对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真实写照。作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复线铁路。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西北岸引桥303米,东南岸引桥211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18米,设4车道;车行道两边的人行道各2.25米。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为终年巨轮航行无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桥建成之后,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从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大桥的建成意义更是在于将京广铁路连接起来,使得长江南北的铁路运输通畅起来。 大桥像一道飞架的彩虹,在长江天堑上铺成了一条坦途。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由此实现了连接(两线也因此而改称为京广线),南北交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大促进了武汉市铁路枢纽建设进程,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成为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练习题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练习题 单选题 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主体是( A )。 A档案工作者B档案信息利用者 C档案资料D检索工具和处理手段 2、《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 D )正式实施,档案馆成为政府信息的查阅场所,依法为社会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的查阅服务。 A2007年4月1日B2007年10月1日 C2008年1月1日D2008年5月1日 3、档案馆(室)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是( B )。 A档案外借B档案阅览C档案咨询D档案复制 4、告诉利用者如何使用检索工具查找档案的咨询活动,属于(A )。 A 指导性咨询 B 文献专题咨询 C 专项事实咨询D数据咨询 5、《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 D )向社会开放。 A 10年 B 20年 C 25年 D 30年 6、《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重大活动档案,进馆满( D ),应当向社会开放。 A 30年 B 10年 C 1年 D 6个月

7、档案编研工作的首要环节是( A )。 A选题B选材C加工D辅文编写 8、现行文件汇编,选材时应特别注意文件的( C )。 A政策性B机密性C时效性D指导性 9、要求做到“从宽防漏”原则的是选材的( A )。 A初选B复选C定选D贯彻始终 10、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忠于原文,注意维护档案内容的历史真实性,保存档案文献的原文原意,切不可妄行增删改易,这是( B )的要求。 A求实原则B存真原则C慎改原则D规范原则11、我国档案部门开展编研工作的最基本形式是( A )。 A档案文献汇编B编写评价或介绍档案材料的工具书 C档案参考材料D编史修志 12、档案文献汇编一般由汇编题名、编辑说明、目录和正文等构成,而正文以( A )为主,按一定体例进行编排。 A全录式转录B节录式转录C综合提炼D问答式摘录13、《浙江省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属于( B )。 A机关大事记B国家或地区大事记 C专题大事记D个人大事记 14、会议简介的主体部分是( C ) A会议名称及届次B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 C会议主要议程及内容D会议参加人员

镇江市长江岸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04-2020)

镇江市长江岸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2004-2020) 镇江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镇江市港务管理局 二○○四年八月 第一章长江航道和岸线资源情况 (1) 第一节长江航道基本情况及河势分析 (1) 第二节长江岸线资源基本情况 (3) 第二章岸线开发利用现状 (4) 第三章长江岸线利用规划 (8) 第一节规划原则 (8) 第二节岸线开发布局 (9) 第四章存量岸线的整合利用 (12) 第五章保障措施 (13) 镇江市长江岸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加快沿江开发,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战略决策。镇江拥有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规划好、使用好这一战略资源,对抓住沿江开发新一轮发展机遇,全面提升沿江开发水平,实现镇江“立志两率先,奋力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省计委《关于编制沿江开发详细规划的通知》要求,依据《镇江市沿江产业带规划》、《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江港总体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范围为本市行政辖区内所有长江岸线。规划以2003年为基期,2004-2020年为规划期,重点是近五年。 第一章长江航道和岸线资源基本情况 镇江市行政辖区内长江主航道上起大道河口,下至炮子洲尾(均为省辖市行政区划勘界点),全长约108000米,由镇扬河段和扬中河段组成。长江自然岸线总长269726米(包括汊江、岛屿和老港池内岸线),其中-10米以下的深水岸线87198米。 第一节长江航道基本情况及河势分析 从大道河口到炮子洲尾,整个河道内,河槽宽窄相间,分汊和弯道兼备呈藕节状。自西向东,汊道有世业洲、江心洲、太平洲;弯道有高资、六圩、大港、嘶马;此外还有征润洲、新民洲等较大的边滩。主流河床平面形态呈连续“S”状。目前,江流自仪征水道而下,向东至世业洲分为两汊,右汊为主汊,主流沿高资、六摆渡下泄,经龙门口与左汊汇合进入六圩弯道,此段主泓偏靠六圩、沙头河口一侧,继而进入江心洲分汊段,左汊为主汊,主流偏谏壁下泄,在青龙山与右汊水流汇合后进入大港单一河床,此后,主流偏靠右侧,过大港、马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考点总结: [总论]本课程考试试题题型包括单选(20小题)、多选(10小题)、填空(10小题)、名词解释(5小题)、简答(5小题)及论述题(2小题),它们分别占分20分、10分、10分、15分、25分及20 21搜索引擎:实际上是专用的WWW服务器,它利用自动搜索软件沿着WWW超链,搜索整个WWW上的主 页,然后为这些主页的每个文字建立索引并送回集中管理的索引数据库。 22涵盖率:假定对某一特定用户的检索请求,系统中存在一个与其相关的文档集合R,实施检索后,必然得到一个实际的命中结果集合A。 23超文本检索:是把有关的信息或资源通过超链接联系起来,检索时可以借助超链接实现相关信息的阅读。 24政府信息门户:即为公众、企业和其他社会单位提供的统一服务入口,通过该入口可以快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 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内,获得合适的服务。 25信息资源本体开发:即信息资源的内容开发,主要是对信息本体的生产、创造、识别、搜集、整理、排序、组织、检索、加工、重组、总结和评论等活动。 26信息系统:又称信息传递交流系统,是将信息从信息源传递给有关用户的职能系统。 十八影响Internet信息检索的因素有哪些? 1信息资源质量对信息检索的影响。2检索软件对信息资源的影响。3用户水平对信息资源的影响。 十九简述分布检索模式的机理? 1由检索代理将检索任务提交非网络上的多个主。. 2各主机检索程序,分别独立检索并将检索结果返回给检索代理。 3检索代理程序整理检索结果后显示给用户。 二十简述知识服务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知识服务平台(1)知识元库(2)教材专著库 2知识仓库3产业化协同运作 二十一简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1经济和社会发展想结合的原则。2普通服务原则。3促进市场竞争原则。4高度共享原则。5政府示范先行原则。6逐步发展原则。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南京长江大桥》

【篇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进一步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顺序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二)解决办法 1.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并和语言文字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在理解一、二自然段时,通过谈、看、画、想、议等,先弄懂每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再引导学生理解叙述顺序,看清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在教师引导下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二)学生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三)结合导读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相互讨论交流。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一)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录像片及投影片。 (二)配有音乐的朗读课文的磁带。 (三)电视、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你见过大桥吗?说说自己见过的大桥的样子。(学生自由发言)今

天,我们来看一看我国着名的南京长江大桥。(板书课题后放录像)(二)看图说话,了解大桥。 1.南京长江大桥怎么样?(十分雄伟壮丽)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大桥有什么不同?(铁路、公路两用桥,有正桥、引桥,桥非常大。) 2.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大桥结构特点。 (1)这幅图,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雄伟壮丽的南京大桥横跨在江面上) (2)大桥有几个桥墩?(九个)桥墩怎么样? (3)桥身给你什么感觉? (4)桥面怎样?(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5)桥的两侧都有些什么?(引导学生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3.教师介绍。 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正桥长1577米。大桥建成后,火车、汽车南来北往。南京长江大桥是世界建桥的奇迹。 (三)课文是怎样把这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描写下来的呢? 教师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词。 (四)按提纲,自学课文,教师有重点地检查指导。 (五)交流自学情况。 塑像:本课指雕成的人物群像。 顶端:最上面。 扶着:(动作演示) 滔滔江水:"滔滔",形容大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水滚滚向前流去,就可以说江水滔滔。"滔",右上是"",下边是"臼"。 浩浩荡荡:水面广大的样子。 天堑变通途:堑,壕沟。长江就像"天堑",阻隔了两岸交通。通途,大道。架起了长江大桥,大桥就成为通畅的道路,可以人来车往。 (六)布置作业。 1.读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字词,这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指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作者是分几段来写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墩、桥身、火车道、公路等方面) 2.每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呢?(板书:远看、近看、想)

杭州湾跨海大桥导游词

杭州湾跨海大桥导游词 现在我们登上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它北起嘉兴市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市慈溪,全长36公里,超过了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而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40亿元,也有人说是118亿,不管它用了亿,反正如果把这些钱铺在桥面上估计还铺不完。 虽然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只有36公里长,但它建成后,将直接缩短宁波至上海、嘉兴、江苏的陆路距离120公里,以后这两岸的交往再不用往杭州绕一圈了。所以有人说,对大桥的命名宁波人和嘉兴人最不服气了,明明是宁波和嘉兴人出钱(杭州湾大桥由宁波、嘉兴两地以9:1的比例出资兴建)却叫杭州湾大桥,听起来却象是杭州的大桥,应该叫“甬嘉大桥”才对啊!上杭州湾大桥有四看:一是看技术;二看前途;三是看桥景;四是看灯光。 一、看技术 它共获得2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9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是一座桥最长、工程量最大、景观优美、科技含量高、施工环境非常复杂的世界级大桥,比如世界第一架、中华梁王、

定海神针、精确架设等等都是值得一提的。 为什么有哪么多世界第一呢?那是杭州湾给的。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与杭州湾并称世界三大强潮湾的还有亚马逊河口、恒河河口。强潮湾的施工条件非常恶劣,一是“风大”,还经常产生卷风;二是“流快”,平均流速是2.39米/秒,实测最大流速5米/秒以上;三是“潮乱”,天下第一潮钱江潮看是好看,可对建桥来说却是很要命的。因此,一年有效施工工作日不足200天。 我已经听到了,下面有人在叫“哇”、“啊”!以后大家会发现,上大桥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游客都为杭州湾大桥巨大的工程所惊叹,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大桥了。也许大家还记得毛泽东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赞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你看人家那才叫文化、叫水平。而被毛泽赞叹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正桥长度其实只有1.6公里,而我们脚下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如果他老人家如果在世的话不知会怎么样赞叹,但有一点是可以相信的,伟人肯定不会用“哇”、“啊”来赞叹大桥。 我也不会写诗,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些关于大桥的数据。建桥用了多水泥?240多万立方米;大桥有几个桩呢?各类桩基7500多根;用了多少钢材呢?约60多万吨。单片梁最重的是多少呢?2200吨。 这样介绍大家可能不太专业,下面我引用一下专家们对杭州湾大桥技术的介绍。 世界第一架——杭州湾南岸滩涂长达10公里,车不能开,船不能行,“梁上运架梁”是最好的选择。大桥建设者研发了运梁机等5大设备,

《档案工作实务》 第3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第1节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含答案)

第三章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成败的关键是(A)。 A.档案工作者 B.馆(室)藏档案资料的丰富程度 C.档案利用者的知识水平 D.档案信息的共享程度 2.(B)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效果的反馈信息源。 A.档案工作者 B.档案信息利用者 C.档案资料 D.检索工具和处理手段 3.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任务是(D)。 A.满足社会档案信息需求 B.产生经济效益 C.产生社会效益 D.实现档案信息共享 4.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主体是(A)。 A.档案工作者 B.档案信息利用者 C.档案资料 D.检索工具和处理手段 5.坚持(D)是确保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A.服务原则 B.开放原则 C.法治原则 D.效益原则 6.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起到直接控制作用的是(B)。 A.档案工作者 B.档案利用者 C.档案信息

D.检索工具 7.提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九个方面主要内容的是(B)。 A.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B.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 C.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D.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8.(A)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总的指导思想。 A.服务原则 B.开放原则 C.法治原则 D.效益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各级国家档案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档案网站(ABC)。 A.提供档案网上检索利用 B.定期公布开放档案日录 C.定期公布开放档案全文信息 D.定期开展文件归档 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服务原则、(BCD)。 A.保密原则 B.开放原则 C.法治原则 D.效益原则 3.利用“中国档案信息网”,可以提供的服务有(ACD)。 A.档案网上检索利用 B.开展网上投诉 C.公布开放档案全文信息 D.公布开放档案目录 4.国家档案局建设“中国档案信息网”,主要是为了建立全国性、分布式、互联互通的(BD)。 A.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B.公开档案信息发布平台 C.档案信息安全体系

镇江市长江岸线资源保护条例

镇江市长江岸线资源保护条例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批准部门】8;810;81001; 【批准日期】2017.12.02 【发布部门】镇江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7.12.02 【实施日期】2018.04.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镇江市长江岸线资源保护条例 (2017年10月31日镇江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制定2017年12月2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保护规划 第三章分区保护 第四章集约利用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长江岸线资源保护,提高长江岸线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长江岸线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长江岸线资源保护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分区保护、集约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对长江岸线资源保护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市长江岸线资源保护协调机制,负责组织、协调长江岸线资源的保护工作。 市人民政府将长江岸线资源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辖市(区)人民政府对辖区内长江岸线资源的保护承担主体责任。 第五条在长江岸线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中,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防洪安全、河势控制、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实施监督管理,查处非法采砂等行为; (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港口岸线的保护和管理,查处违法使用港口岸线的行为; (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建设用地使用、登记及临时用地等手续,查处违法用地行为; (四)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对污染防治实施

南京长江大桥的文化与美学

南京长江大桥的文化与美学 摘要:南京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下游345千米处,南京市浦口区和下关区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干流的大桥。大桥是华东交通的关键工程,上层为路宽15米、全长4588米的四车道公路桥,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越长江的公路网,下层为宽14米、全长6772米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使中国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得以贯通,是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也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以“天堑飞虹”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1960年代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关键词:南京长江大桥建造历史美学价值 南京长江大桥1960年1月18日正式动工。1968年9月铁路桥通车,同年12月公路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最大的一座大桥。大桥通车后,津浦、沪宁两线正式接通,从北京可直达上海,自此京沪铁路已全部贯通。南京长江大桥,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可供4辆大卡车同时并行;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两端接地部分建有22个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桥孔。 一、建造历史: 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响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南京这个交通要塞城北的长江上架桥成了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但是,长江水流急、江面宽,要架桥谈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曾邀请美国桥梁专家来此考察,终因水文复杂、地质条件差,而得出无法建桥的结论。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固然为中国的内河航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它也造成了两岸居民经济文化长期无法交流的局面。南京段的长江一般是指从安徽采石矶到江苏镇江这一段江面。这里的地形似一个肚兜,水深浪急,江宽平均1500米以上,最狭处也有1100米,水深多在15~30米,最深处超过70米,流速为每秒3米。险要的地势,形成了“长江天堑”。 1956年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决定进行南京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5月,开始进行大桥草测工作,12月完成。 1958年8月确定宝塔桥桥址方案为桥址建议方案,决定按公路、铁路两用桥设计。8月,开始南京长江大桥初测工作,12月完成。 1958年9月成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惠浴宇,副主任委员彭冲、彭敏、王治平。 1959年2月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进驻南京岸工地,承担5号墩及其以南工程。9月,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进驻浦口区长江北岸工地,承担4

三年级语文:《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实用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三年级语文:《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实用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三年级语文:《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 之二(实用文本) 佚名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理解其他新词语。 2.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以第1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和引用诗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6.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结合插图和重点词句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二是着重弄清课文第1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理解引用诗句的含义。 教学思路: 本文的教学步骤是: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全文的大体内容;细读课文,具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及各段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思想感情;综合训练,熟读课文并背诵第1自然段,掌握生字字形并读写有关词语。 细读、精读课文这两步,运用“读——议——导——练”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词句与自然段的意思及其联系。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有关词句和课文内容,获得真切的认识。 对于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挺立”、“耸立”,采用比较法理解;对于难懂的词语,如“天堑”、“通途”,运用对比法理解。 教学各段课文注意防止平均用力。要以第1自然段为例,引导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总体设计 胡明义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摘要】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主桥为90+3*165+90(m)的三向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全桥长2172m,本文介绍北汊大桥总体设计。 【关键词】南京长江二桥北汊桥总体设计 一、概述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位于现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km,是南京长江河段南北过境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桥梁,目前正顺利进行上部构造悬浇施工,计划于2001年7月1日建成通车。 1.桥位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桥址所在八卦洲河道属长江下游南京河段,河道近于东西走向,桥址处河段为微弯分汊型,平面型态宽窄相间,北汊河道弯曲,长约21.7km,北汊大桥即位于北汊中段,北起大厂区张营村,南止八卦洲三道湾。桥址处南、北岸均构筑了长江达标防洪堤,堤间距离 1287m,高程约 9.5m(黄海),主河槽宽近 1000m,北高南低,河床标高1.51~7.68m,深泓偏南,常水位时最大水深13.15m,北汊河道经多年整治、建堤,河势基本稳定。北汊航道为扬子石化等"五大家族"专用航道,通行3000t船舶。航道宽580~60 0m,中心位于 k14+750,桥轴线与北汊主流、航道正交,两端接线顺适均衡,总体配合良好。 2.水文 北汊大桥水文计算分析成果: 设计流量(300年一遇)22000m3/s 设计水位 9.20m

一般冲刷 4.36m 局部冲刷主墩13.70m,过渡墩12.40m 最大冲刷深度主墩 18.60m,过渡墩 16.76m 建议施工水位 7.0m(频率1/15) 3.气象 南京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温差较大,春季风和日丽,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桥址处江面以上 28m高,百年一遇 10min平均最大风速 34.4m/s。 4.地震、地质 经桥址地震危险性分析,桥址使用期50年,超越概率10%,基岩地震水平加速度为0.0825 g,场地为Ⅲ类场地土。 桥址主河槽及两岸漫滩广泛分布第四系覆盖层,其厚度在河槽中约28~38m,岩性以粉细砂为主,零星分布淤泥质亚粘土、亚沙土和薄层亚粘土;两岸漫摊分布连续性较差,厚度5m 左右,以亚粘土为主,其次为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和细砂。其下分布约lm厚的含卵砾石及砾砂直接覆盖于下伏基岩之上。桥址区下伏基岩属白垩系上统浦口组综红色泥岩、钙质泥岩及粉砂岩,岩石层理发育,相变及尖灭频繁,由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和胶结程序不同。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 二、主要技求指标 按六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设计: 设计行车速度 100km/h 桥梁宽度 32m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 上传日期:2005-06-27 阅读次数:4431 (档发[2005]1号)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高度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档案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社会各界察往知来的原始凭证,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档案事业在新时期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多年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面对国家各项事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日益迫切和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数字档案信息在收集、传输、发布、提供利用过程中的保存、保密、保真等安全保障工作水平还不高。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管理能力和

开发利用水平。 二、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以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步伐,促进档案事业在新时期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统筹协调、需求导向、创新开放、确保安全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障安全、公开信息与保守秘密、开发利用与规范管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协调发展。 (五)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党和国家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力度,全面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加强多形式多层次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服务机制创新,促进公开档案信息资源广泛利用和深度开发,推进控制使用档案信息资源在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加强档案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开放历史档案以及政府公开信息和现行文件的利用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优化保障环境,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六)丰富和优化馆(室)藏。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要努力提高档案整理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