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资产评估增值是指资产评估后,其重置价值超过原账面价值的差额。造成增值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货膨胀;二是企业以前年度多提折旧。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第二种原因引起的资产增值几乎不存在。当前企业的资产评估增值,主要是由于物价上涨因素引起的。这种资产价值的增加额不是企业的一项经营收益,也不是资本利得,而是物价上涨的转化形式,即在将来重置该资产时必须多付的相当于增值额的货币,具有资本准备的性质。因此,对资产评估的增值额不计征所得税,而将其直接计入资本公积金,增加所有者权益,并同时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使账实相符。

例1:账面原值300 账面净值230 评估值290 重置价值400 原值增值额100 评估增值额60

根据评估结果:

借:固定资产60

贷:资本公积60

该种方法只是简单照搬“两则”中的有关规定,却忽略了账面的原值。如此处理评估结果,使得固定资产明细账中该项资产评估后的原值不能正确反映该项资产在现时条件下的重置价值,将应分别进行账务处理、具有不同属性的评估增值额与原值额混为一谈而计入同一科目。所以,合适的账务处理方法为:

借:固定资产100

贷:累计折旧40

资本公积45

递延税款15 (60*25%)

这样做既体现了“两则”的规定要求,与国家清产核资价值重估增值的账务处理的有关规定相一致,且从重置价值与账面原值的差额入手,也符合重置成本法的要求。

资产评估减值是指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低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造成评估减值主要是:

1、工程施工质量或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资产实体性贬值;

2、技术相对落后造成的资产功能性贬值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造成的资产经济性贬值;

3、操作管理不善而导致的资产加速损耗;企业决策失误盲目投资而导致的资产损失;

4、少提折旧和超原值入账等未严格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核算而导致账面不实等。

对于评估减值的账务处理,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直接冲减资本公积金,另一种是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例2:账面原值300 账面净值190 评估值120 重置价值180 原值减值额120 评估减值额70

按第一种处理方法,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70

累计折旧50

贷:固定资产120

按第二种处理方法,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70

累计折旧50

贷:固定资产120

上述两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应区别不同情况而决定采用哪一种处理方法。若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资产的贬值,应从维护资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出发,直接冲减资本公积金,以正确体现资产所有者权益的真实状况,客观反映资产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该种情形下经常会出现重置价值和评估值同时减值的情况,如上例。若出现重置价值增值而评估值减值的情况,如下例:

例3:账面原值300 账面净值200 评估值150 重置价值400 原值增值额100 评估减值额50

则账务处理应为:

借:固定资产100

资本公积50

贷:累计折旧150

若由于企业操作管理不善而导致资产加速损耗、决策失误盲目投资而导致长期投资发生巨额损失等造成评估减值,从强调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角度出发,应将评估减值作为当期费用处理。此时账务处理应为:

借:固定资产100

管理费用50

贷:累计折旧150

对新账中固定资产价值的入账,实务界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主张按评估确认的重置价值入账,即评估的累计折旧入账,在具体账务处理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和净资产;

一种主张按评估后固定资产净值入账,不体现累计折旧。

新的固定资产准则要求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从会计报表的列报看,按评估后固定资产净值入账存在较大的弊端。由于累计折旧能够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的信息,若按净值入账会使固定资产的新旧信息丢失,故应按重置价值入账。固定资产由于周转速度慢,是评估调整的主要方面。实务中,应对照评估明细表,按照有关评估调账法规的规定,将评估增值和减值记入账簿中,若资产评估基准日与建账基准日之间评估固定资产报废或数量减少,则此部分评估增值和减值不予调整。调整时:若总体上资产评估增值,借记“固定资产”或“累计折旧”,贷记“递延税款”、“资本公积”或“累计折旧”;若

总体上资产评估减值,借记“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或“累计折旧”,分录应在旧账上进行调整。

问:我在一家民营服饰公司担任会计。目前仍执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今年在接受财政监督检查时,检查人员对我公司的会计核算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其中一个问题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2001年10月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在郊区购入一处办公用房,价值为278万元,公司已作为固定资产处理,但由于种种原因,公司一直未能入驻。今年8月份,公司请一家资产评估公司对该房屋进行了评估,评估价值为421万元,评估公司出具了评估报告书,根据报告,我将该资产价值调整至421万元,同时增加资本公积143万元。但检查人员认为,该评估增值不能入账,我公司虚增了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我认为我有权威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书,入账依据是充分的,并未虚增,检查人员的意见我觉得不能理解,请予以解答。

答:你所提出的问题很好,有相当的普遍性。你所谈到的评估增值情况确实不能入账,你应当对公司该笔业务的会计核算进行调整。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照历史成本记账的会计原则,企业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一般不能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调账,否则,由于计量基础的不一致,不同会计期间产生的利润将没有可比性,容易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报表使用者,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按照《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除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价值重新估价外,一般不能按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易行为的增多,资产评估事项也越来越多,企业在进行公司制改制、购买股权、企业兼并、资产置换、以非现金资产抵债、以非现金资产投资、债转股、企业清算、增资扩股、将资产抵押、质押或担保、公司制企业变更、法人股拍卖等往往都需要进行资产评估,但国家规定的可以调整账面价值的事项仅限于下列两种情况:

一是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规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规定,应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企业相应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二是企业兼并,也就是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股权时,如果被购买企业保留法人资格,则被购买企业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如果被购买企业丧失法人资格,购买企业应当按照被购买企业各项资产评估后的价值入账。

这两种情况之所以可以调账是因为改组后的企业和被兼并但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均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相当于一个新企业的开始;而整体兼并不再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相当于兼并企业买进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应当按被兼并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对照规定,很显然贵公司虽然资产评估增值了,但不属于上述任意一种可以调账情况,因此你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办公用房评估一次,你调一次账,那同理你公司其他资产也可以评估,也可以调账,其他企业也可以不断地对自己的资产评估,调账,再评估,再调账,这样,会不断膨化公司的资产和权益,带来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按相关财务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固定资产物理磨损和逐步减少的经济价值通过折旧形式得到了补偿,达到对固定资产的保值。但实际上固定资产的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大大超过财务角度估计的折旧年限,特别是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或是转让等行为时更能显现出其真实价值,这种客观上的真实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形成了事实上的增值。对固定资产增值部分的具体账务及涉税问题如何处理呢?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外投资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于对企业经营战略的考虑,为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且充分利用现有闲置资产,为企业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会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评估法规等相关制度,企业在对外投资时,以投资各方确认或有资产评估资质的机构评估值为准。相应地,对确认或评估值大于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形成的增值,其具体账务处理为:根据此次投资评估确认的价值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长期投资”科目,根据该项资产累计折旧余额以及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借记“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同时,根据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对增值部分,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对此次投资活动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

根据税法的规定,对投资活动中产生的固定资产增值部分不计算所得税,但如果对该项投资权益进行转让时,则应将增值部分纳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计算所得税。账务处理上,按增值部分缴纳的所得税,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企业改制资产评估增值

企业因为机制不灵活、产品滞销或为了谋求更大发展而实施股份制改造,在改制中势必会对企业资产按市场重置价等方法进行评估,部分资产会因此增值。

改制后,企业将按评估值对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逐项进行入账,对产生的增值部分,借记“固定资产”、“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等转制方式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应相应调整账户。资产范围应包括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在内的所有资产。按评估价调整了有关资产账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或摊销的,对已调整相关资产账户的评估增值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对固定资产增值各部分可以提取折旧,但不应在税前扣除,应将当年所提折旧在年终剔除纳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所得税。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增值

企业对闲置或不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其变卖价格高于账面价值时,要并入处置收益中,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发生的税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科目;对处置收入,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后形成的处置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年终将营业外收入转入本年利润计算所得税。

国家统一进行企业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国家统一布置进行企业资产的清理时,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的账务原则上不作为企业所得,但应按财务制度进行调账,在财务角度上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对增值部分,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根据财务制度惯例,不作为企业所得的资产原则上也不应计提折旧,即不能摊入企业成本,但如果该固定资产属于统一布置评估增值进行处置时,其增值部分视为企业所得,要纳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计算所得税。

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兼并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 (一)被兼并企业的账务处理一是被兼并企业评估后的会计处理。经批准被兼并的企业,按照规定由法定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财产进行资产评估,该项资产评估事项属于企业产权变动事项,在评估结果报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后,应按如下原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被兼并企业应按批准评估备案的资产价值调整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流动资产、长期投资以及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评估备案的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固定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值与原账面原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按照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累计折旧”科目。二是被兼并企业结束时的会计处理。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的企业结束旧账时,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仍可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也可以结束旧账。另立新账。企业无论是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还是另立新账,均应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全部转入实收资本。 (二)兼并方企业的会计处理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情况下的处理。采取有偿方式兼并的,按照各项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按照成交价值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商誉”科目,按照确认的各项负债数额,贷记所有负债科目,按照确定的成交价值,贷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企业支付价款时,借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兼并的,应按各项资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如有差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二是兼并企业仍保留法人资格情况下的处理。企业有偿兼并其他企业,作为长期投资处理,按支付的价款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在年终进行财务核算时,兼并企业在编制个别会计报表时应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其长期投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企业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资产的,按划转的净资产,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二、企业对外投资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 企业只有以实物资产对外投资时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在评估结果得到有关部门的核准或备案并投资成功后,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均要按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间进行股权重组或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应按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分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投资成本)”科目,并按规定的期限摊销计入损益;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 企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而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与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

资产对外评估增值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资产对外评估增值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问:1、无形资产在对外投资时可否评估增值? 2、评估增值所涉及的纳税问题? 3、资产报废达到多少金额需要审批或备案? 答:企业可以用无形资产评估对外投资,会计处理如下: 1、企业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如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大于投出资产账面净值的,按照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应交纳的增值税等流转税,借记“长期投资”科目,按照投出固定资产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和应交纳的增值税等流转税,贷记“固定资产”、“应交税金”等科目,按照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大于投出资产账面净值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投资评估增值”科目。 2、企业以除固定资产以外的非现金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如评估确认的价值大于投出资产账面价值的,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和应交纳的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借记“长期 投资”科目,按照投出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交纳的税金,贷记“无形资产”、“原 材料”、“应交税金”等科目,按照评估确认的资产价值大于投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资本 公积——投资评估增值”科目。 相关税务处理如下: 1、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时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净增值,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纳税人在产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产权转让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净收益凡按国家有关规定全额上交财政的,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应相应调整帐户,所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可以计提折旧,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资产范围应包括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在内的所有资产。按评估价调整了有关资产帐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或摊销的,对已调整相关资产帐户的评估增值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企业在办理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将有关计算资料一并附送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在计算申报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下述方法进行调整: (1)、据实逐年调整:企业因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每一纳税年度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实际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数额,在年度纳税申报的成本项目、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综合调整:对资产评估增值额不分资产项目,均额在以后年度纳税申报的成本、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增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年。 以上调整方法的选用,由企业申请,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调整办法一经批准确定后,不得更改。

资产评估增值的两种会计处理

对于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在相应调账以后,应区分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如果公司对评估的资产在进行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是按评估确认后的价值进行,则应将按规定评估增值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计入“递延税款”货方,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在按规定于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或按规定的期限结转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时,其应交的所得税,借:“递延税款”,货:“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如果公司在计提折旧时,仍按原账面原价计提,则评估增值部分不需要计算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公司应将评估增值全部计入资本公积。虽然有关规定指出只有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所提折旧不得扣除应纳税所得额,而第1种情况强调的是对所有的资产进行这种处理的方法,第2种情况只强调了固定资产,但是,这里想说明的是这两种会计处理的差异,所以我们姑且当成一种情况来举例,即不分什么资产,均按10年进行平均调整(包括折旧、使用或摊销),以下也就简称调整。现假定评估前资产价值为A元,利润总额为B元,净利润为67%B 元。评估后增值10000元,已调账。按10年调整期限,每年调整额1000元。(1)按第1种处理方法,按评估确认后的价值进行调整,则首先应做账务处理:借:资产10000元贷:递延税款3300元(10000×33%)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6700元第一年进行的调整数为1000元(10000/10),则利润总额为B-1000元,所得税为(B-1000)33%,净利润为(B-1000)67%,同时结转递延税款:借:递延税款330元(1000×33%)贷:应交税金——所得税330元这样本年应交所得税为:330+(B-1000)×33%=33%B,即体现的结果是没有进行任何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2)按第二种处理方法,本年的利润总额(B)、净利润(67%B)和应交所得税(33%B)均没有变化,因为是按评估前账面原价进行调整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出,两种处理方法虽然达到了“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的一致,但导致了净利润、资产公积、递延税款及本期调整数的差异。第一种方法下净利润是(B-1000)×67%,资本公积6700元,递延税款2970元,本期调整数1000元。第二种方法分别为67%B,10000元,0元,0元。两种处理方法对上三项的累计影响是第一种方法比第二方法少1000元,即1年的调整额,其原因是第二方法没有按评估确认的价值进行调整(10000/10=1000)。为此,若使用第二种方法,尚需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有关处理:“按评估增值后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折旧与按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之间的差额,或按规定的期限平均转销的金额,借:资本公积贷:累计折旧”,将1000元本来应计的调整补足后,两种方法资产账户才达到了一致。这样处理后,第二种方法下的资本公积仍比第一种多2300元。这是由于递延税款少2970元,净利润多670元。[!--empirenews.page--] 固定资产的几项核算一、其他单位投资转入固定资产的核算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按投出单位的账面原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评估确认的价值(或合同、协议约定的价格)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投出单位账面原值大于评估确认价值的差额贷?“累计折旧”科目;若评估确认价值大于投出单位账面原值,则按评估确认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例:A公司接受B公司作为投资的设备1套,双方协商作价10万元,B公司账面原值11.5万元。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115000 贷:累计折旧15000 实收资本——B公司100000 续上例:经双方协商,该套设备作价为11.75万元,则企业应作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117500 贷:实收资本——B公司117500 例:C公司接受D公司全新货运卡车1辆,价款6.3万元。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63000 贷:实收资本——D公司63000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融通资金的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承租方在约定期限内按期支付租金,拥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权,租赁期满,在付清最后一笔租金或再加一笔转让费后,取得该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虽然在法律上承租方在

资产评估增值问题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资产评估增值问题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常见的资产评估增值问题一般有以下三种:第一,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发生资产评估增值;第二,因清产核资而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第三,因企业股份制改造而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本文就上述三种情况分别谈与之相关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一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 (一)会计上的处理 在非货币性资产换入投资(短期投资或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业务中,通常存在涉及补价和不涉及补价的两种情形,《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规定: 1.在不涉及补价的前提下,以非货币性资产换入投资的一方,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当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如果涉及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投资的入账价值; ②收到补价的,应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相关的税费后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换入投资的入帐价值。具体公式如下: 换入投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或者:换入投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确认的收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补价 其中: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交的相关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对于对外投资发生的评估增值,在会计处理上可能影响相关税费的计算,进而影响到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具体详见下文例1. (二)税务上的处理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第118号)和其他相关的规定,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东以其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向股份公司配购股票,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应将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者评估价)超过非货币性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当期所得。 (三)举例分析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固定资产增值是指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而增加的价值。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评估后确定的增加的价值。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的原因可以有很多,首先是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某些特定的固定资产的需求可能会增加,从而提高这些固定资产的价值。例如,某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加,导致该区域的房产价值上涨。 其次,固定资产技术升级也是固定资产评估增值的原因之一。新的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产能和效率,从而增加其价值。例如,一家工厂引进了新的生产设备,使生产效率提高,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 此外,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也会增加其价值。固定资产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可能出现磨损和损坏,如果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价值。例如,一辆老旧的汽车经过维修保养后,可以继续使用,并且价值也会提高。 最后,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固定资产的价值。金融市场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借款利率,从而影响固定资产的价值。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影响固定资产的价值。例如,经济衰退期间,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可能下降。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对企业的意义重大。首先,固定资产增值可

以提高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增加企业的信用,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资本支持。其次,固定资产增值可以提高企业的借款额度,降低企业的借款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最后,固定资产增值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实现资产配置的优化。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市场需求、技术升级、维护保养和金融市场变化等原因而增加的价值。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借款额度和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

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 常见的资产评估增值问题一般有以下三种:第一,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发生资产评估增值;第二,因清产核资而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第三,因企业股份制改造而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本文就上述三种情况分别谈与之相关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一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 (一)会计上的处理 在非货币性资产换入投资(短期投资或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业务中,通常存在涉及补价和不涉及补价的两种情形,《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规定: 1.在不涉及补价的前提下,以非货币性资产换入投资的一方,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当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如果涉及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投资的入账价值; ②收到补价的,应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相关的税费后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换入投资的入帐价值。具体公式如下: 换入投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或者:换入投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确认的收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补价其中: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交的相关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对于对外投资发生的评估增值,在会计处理上可能影响相关税费的计算,进而影响到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具体详见下文例1。 (二)税务上的处理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第118号)和其他相关的规定,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东以其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向股份公司配购股票,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应将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者评估价)超过非货币性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当期所得。 (三)举例分析 【例1】甲企业2004年9月1日以现金20万元和一台设备投资于乙企业,该设备的账面净值为260万元(原值300万元),经评估确认为400万元(不含税价格)换取乙企业普通股300万股(每股面值1元)。为说明简便,不考虑其他费用和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金。 [分析与处理 ] 1.会计处理:在办理股权转让手续后,应当先判定该项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通常情况下的判定标准为: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含25%),则视为非货币性交易。本题中20÷420×100%=4.76%<25%,所以属于非货币性交易。因为甲企业的设备评估价格高于原值,故应缴纳增值税400×4%÷2=8万元;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20+260+8=288万元。 据此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2600000 累计折旧 400000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资产评估增值是指资产评估后,其重置价值超过原账面价值的差额。造成增值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货膨胀;二是企业以前年度多提折旧。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第二种原因引起的资产增值几乎不存在。当前企业的资产评估增值,主要是由于物价上涨因素引起的。这种资产价值的增加额不是企业的一项经营收益,也不是资本利得,而是物价上涨的转化形式,即在将来重置该资产时必须多付的相当于增值额的货币,具有资本准备的性质。因此,对资产评估的增值额不计征所得税,而将其直接计入资本公积金,增加所有者权益,并同时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使账实相符。 例1:账面原值300 账面净值230 评估值290 重置价值400 原值增值额100 评估增值额60 根据评估结果: 借:固定资产60 贷:资本公积60 该种方法只是简单照搬“两则”中的有关规定,却忽略了账面的原值。如此处理评估结果,使得固定资产明细账中该项资产评估后的原值不能正确反映该项资产在现时条件下的重置价值,将应分别进行账务处理、具有不同属性的评估增值额与原值额混为一谈而计入同一科目。所以,合适的账务处理方法为: 借:固定资产100 贷:累计折旧40 资本公积45 递延税款15 (60*25%) 这样做既体现了“两则”的规定要求,与国家清产核资价值重估增值的账务处理的有关规定相一致,且从重置价值与账面原值的差额入手,也符合重置成本法的要求。 资产评估减值是指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低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造成评估减值主要是: 1、工程施工质量或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资产实体性贬值; 2、技术相对落后造成的资产功能性贬值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造成的资产经济性贬值; 3、操作管理不善而导致的资产加速损耗;企业决策失误盲目投资而导致的资产损失; 4、少提折旧和超原值入账等未严格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核算而导致账面不实等。 对于评估减值的账务处理,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直接冲减资本公积金,另一种是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例2:账面原值300 账面净值190 评估值120 重置价值180 原值减值额120 评估减值额70 按第一种处理方法,会计分录如下:

资产评估增值的财税处理

资产评估增值的财税处理 在评估与审计执业过程中,经常有企业的财务人员询问资产评估增值如何进行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在审计与咨询业务中,发现有的企业为使财务报表好看(主要为融资、投标等目的),对一些固定资产进行重估增值后进行调账,使净资产增大和资产负债率下降,从而达到某些指标要求。也有企业因办理资质申报等需增大注册资本,对土地使用权等进行重估增值,将资产评估增值部分调整入账转为资本公积并进而转增注册资本。还有的企业因按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于企业重组等非日常交易或事项中资产经评估后产生的价值变动,不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一、资产评估增值情形及会计处理 (一)资产评估增值情形 我们知道,资产评估从资产评估范围角度,分为单项资产评估和整体资产评估,单项资产评估中一般像房屋、土地等资产,评估增值者居多,像机器设备、存货、应收款项等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也可能产生评估减值。 从业务性质角度区分,可分为清产核资评估增值、重组改制评估增值、合并分立评估增值、对外投资及资产(股权)转让评估增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债务重组评估增值、抵押贷款及担保评估增值等。 (二)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 资产评估增值不一定都需进行会计处理,一般情况下要法定重估增值和企业产权变动的情况下,才可能调整被重估资产账面价值,但“法定重估”和“企业产权变动”并无统一的规定,而散见于各种法律文件。“法定重估”和“企业产权变动”的情形主要有:资产拍卖、转让,企业分立、合并、出售、股份经营,吸收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国家统一组织的清产核资,企业整体性资产的租赁等。这些“法定重估”和“企业产权变动”的某些情形也不进行会计调账处理,需进行会计调账处理的主要情形包括:国家统一组织的清产核资,因企业股份制改造而发生的评估增值,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发生资产评估增值,企业分立、合并等。 对评估增值进行会计处理的主要文件依据为《财政部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资产评估增值处理的复函》(财会二字(1995)25号),《财政部关于企业资产评估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财会函字[1999]2号)、《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按业务区分将评估增值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或计入当期损益,不再通过“递延税款”确认和转回按适用税率计算的企业所得税。(以前对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为基本计入“资本公积”,减值计入“营业外支出”,再次评估发生资产价值增减变动,首先要对首次评估会计确认的变动部分做冲减,余额再按照变动情况确认损益或者计入“资本公积”;评估引起的资

资产评估增值

1.在不涉及补价的前提下,以非货币性资产换入投资的一方,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当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如果涉及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投资的入账价值; ②收到补价的,应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相关的税费后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换入投资的入帐价值。具体公式如下:换入投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或者:换入投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确认的收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补价 其中: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交的相关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对于对外投资发生的评估增值,在会计处理上可能影响相关税费的计算,进而影响到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具体详见下文例1。 (二)税务上的处理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第118号)和其他相关的规定,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东以其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向股份公司配购股票,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应将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者评估价)超过非货币性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当期所得。 (三)举例分析 例1:甲企业2004年9月1日以现金20万元和一台设备投资于乙企业,该设备的账面净值为260万元(原值300万元),经评估确认为400万元(不含税价格)换取乙企业普通股300万股(每股面值1元)。为说明简便,不考虑其他费用和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金。 [分析与处理] 1.会计处理:在办理股权转让手续后,应当先判定该项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通常情况下的判定标准为: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含25%),则视为非货币性交易。本题中20÷420×100%=4.76%<25%,所以属于非货币性交易。因为甲企业的设备评估价格高于原值,故应缴纳增值税400×4%÷2=8万元;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20+260+8=288万元。

增值税与固定资产管理

增值税与固定资产管理 在现代经济中,增值税(Value Added Tax,简称VAT)是一种重要的税收形式,也是许多国家税收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则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资产利用和财务状况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从增值税与固定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增值税简介 增值税是一种按照增值额度征收的税收,它通过对商品和服务上的增值进行征税,实现税基的侧重于付款方,即最终消费者。增值税的基本原理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需要向销售额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税费,这部分税费由企业收取并支付给国家财政部门。相比于传统的销售税,增值税不仅仅针对最终消费者,还包括了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和简洁性。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固定资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不易转换成现金的资产,包括土地、房屋、设备、机器等。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对这些资产进行有效配置、管理和维护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经营效益和竞争力。通过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企业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和效益,降低维护成本,实现企业资产的最优配置。

三、增值税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1. 税收成本:作为一种间接税,增值税直接影响企业商品和服务的定价。对于涉及到固定资产的行业,增值税的税率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利润。因此,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中,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增值税税率的影响,以保持合理的税收负担和竞争力。 2. 增值税抵扣:在购买固定资产时,企业可以通过增值税抵扣机制来减少税额。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维护支出,企业可以按照规定将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以减轻税收负担。这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种减税的措施,也是一种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支持。 3. 税务合规性:增值税的征收涉及到大量的会计核算和税务申报工作。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需要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确保税务申报的合规性。同时,增值税的征收也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体系和资产管理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四、固定资产管理对增值税征收的影响 1.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资产投资决策。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增值税的影响,以确保投资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合理的税收抵扣和优惠政策。

资产评估增值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调账

资产评估增值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调账 你所提出的问题很好,有相当的普遍性。你所谈到的评估增值情况确实不能入账,你应当对公司该笔业务的会计核算进行调整。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照历史成本记账的会计原则,企业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一般不能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调账,否则,由于计量基础的不一致,不同会计期间产生的利润将没有可比性,容易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报表使用者,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 按照《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除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价值重新估价外,一般不能按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 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易行为的增多,资产评估事项也越来越多,企业在进行公司制改制、购买股权、企业兼并、资产置换、以非现金资产抵债、以非现金资产投资、债转股、企业清算、增资扩股、将资产抵押、质押或担保、公司制企业变更、法人股拍卖等往往都需要进行资产评估,但国家规定的可以调整账面价值的事项仅限于下列两种情况: 一是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规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规定,应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企业相应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二是企业兼并,也就是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股权时,如果被购买企业保留法人资格,则被购买企业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有关

资产的账面价值,如果被购买企业丧失法人资格,购买企业应当按照被购买企业各项资产评估后的价值入账。 这两种情况之所以可以调账是因为改组后的企业和被兼并但保 留法人资格的企业均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相当于一个新企业的开始;而整体兼并不再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相当于兼并企业买进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应当按被兼并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对照规定,很显然贵公司虽然资产评估增值了,但不属于上述任意一种可以调账情况,因此你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办公用房评估一次,你调一次账,那同理你公司其他资产也可以评估,也可以调账,其他企业也可以不断地对自己的资产评估,调账,再评估,再调账,这样,会不断膨化公司的资产和权益,带来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2000-06-21 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0]119号《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一、企业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合并包括被合并企业(指一家或多家不需要经过法律清算程序而解散的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以下简称合并企业),为其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其他财产,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企业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应根据合并

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是否缴纳企业 所得税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如房地产、 机械设备等。这些固定资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由于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其价值可能会发生增值。那么,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固定资产的评估增值是什么含义。固定资产在企业账面上 的价值,往往是通过购买时的价格减去已经折旧的金额得出的。而当资产持有一段时间后,经过市场的发展,其实际价值可能会超过其折旧后的账面价值,这就是固定资产的评估增值。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企业在出售固定资产时,实现的评估增值收入属于企业所得,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是因为评估增值收入属于企业的经营所得,与企业的主营业务密切相关。 但是,固定资产的评估增值并不是企业必然的行为,其发生的频率和程度也是 有差异的。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一般而言,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首先,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是长期持有并持续性增值的,那么其评估增值收入 应当纳入企业所得税的范畴。例如,某企业购买了一些房地产,在多年的时间里,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其价值不断上涨。如果企业决定出售这些房地产,实现评估增值收入,那么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进行缴税。 其次,对于企业所持有的固定资产进行频繁的评估增值操作,这也应当纳入企 业所得税的范畴。例如,某企业购买的机械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对其价值进行频繁

评估,并决定出售部分机械设备,实现评估增值收入,那么企业应当缴纳相应的企业所得税。 然而,也有一些情况下评估增值收入是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比如,固定 资产的评估增值是由于一些不可控因素造成的,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无关。例如,某企业所持有的土地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改变而产生价值上涨,这种增值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关,不应纳入企业所得税范畴。 此外,对于评估增值收入的计算和确认,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例如,需要委托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和准确。同时,在确定评估增值收入后,企业需要及时申报并缴纳相应的企业所得税。 综上所述,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增值时,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是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对于经常进行评估增值操作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根据相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然而,对于评估增值是由外部不可控因素引起的情况,企业可以咨询专业机构或税务部门,了解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最重要的是,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地履行自己的税收义务。

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所得税处理

一、资产评估增值的涉税规定 资产评估增值后,涉及到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等涉税处理。 1、企业所得税 资产评估增值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最为复杂。同样是资产评估增值,但税务处理却不尽相同。 资产评估增值的税务处理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时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净增值,不计入应 纳税所得额。 2)、纳税人在产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产权转让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 缴纳企业所得税。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净收益凡按国家有关规定全额上缴财政的,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应相应调整帐户,所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 值可以计提折旧,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对于纳税人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应相应调整账户,所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可以计提折旧,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纳税人按评估价调整了有关资产账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或摊销的,对已调整相关资产账户的评估增值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在税收调整上,调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据实逐年调整。企业因进行股份制改建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每一纳税年度通过折旧、摊销方式实际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数额,在年度纳税申报的成本、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二是综合调整。企业因进行股份制改建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不分资产项目,均在以后纳税年度的成本、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整每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调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年。 两种调整方法相比而言。第一种方法,计算准确,贴近实际,但工作量较大,第二种方法,虽然合理性较差,但简单实用。因此企业一般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多采用第二种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原材料等存货评估增值了,在其领用摊销时,同时也要调整评估增值

固定资产增减值原因分析

对于设备类固定资产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比较变动原因分析如下: 机器设备:由于企业对机器设备的会计折旧年限短于评估所采用的经济使用年限,实际成新率高于账面成新率,致使机器设备评估增值。 车辆:由于企业对车辆的会计折旧年限短于评估所采用的经济使用年限,实际成新率高于账面成新率,致使车辆评估增值。 电子及其他设备:由于企业对电子设备的会计折旧年限短于评估所采用的经济使用年限,实际成新率高于账面成新率,致使电子及其他设备评估增值。 【机器设备、车辆、电子及其他设备增减值原因分析的文字模板如下,直接选取适用的文字表述粘贴到上方】 机器设备评估增值原因: 由于企业对机器设备的会计折旧年限短于评估所采用的经济使用年限,实际成新率高于账面成新率,致使机器设备评估增值。 由于企业有一定【或“较多”】数量的机器设备已超过会计折旧年限,账面净值已为零【或“仅剩残值”】,但尚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经评估后体现了其价值,致使机器设备评估增值。 由于企业有为数不少的老旧机器设备均尚在使用,账面净值已很低,而该部分设备的重置成本有较大幅度的上涨,评估原值增值较大,致使机器设备评估净值增值。 机器设备评估减值原因: 由于企业有一定数量的设备系2009年前购入,账面值未扣除增值税,而本次评估根据国家现行关于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的相关规定,对于设备重置成本扣除可抵扣增值税,致使机器设备评估减值。 由于行业技术进步的原因,企业的主要机器设备因技术相对落后,重置成本有所下降,致使机器设备评估减值; 由于本次纳入评估范围的机器设备中有一定数量的设备已报废【或“已无实物”】,致使机器设备评估减值。 车辆评估增值原因: 由于企业对车辆的会计折旧年限短于评估所采用的经济使用年限,实际成新率高于账面成新率,致使车辆评估增值。 由于上海地区对车辆牌照实行拍卖取得,本次评估体现了上海车牌的市场价值,而车辆账面值中未包含上海车牌价值,故致使车辆评估增值。【此条增值原因仅适用于有上海车牌的企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