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钱梦龙简介

钱梦龙简介

钱梦龙简介
钱梦龙简介

钱梦龙简介

钱梦龙,原上海市嘉定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后任嘉定县实验中学校长, 1931 年生, 1951 年参与教育工作,初教美术, 1953 年起始教语文。1980 年晋升为上海市特级教师。近年来,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不少谈语文教改的文章,多次被邀到外地讲学,作观摩教学。这些,有的整理成课堂实录。这些实录大多收进他的主要著作《语文导读法探索》。他的语文教学经验影响较大的是“三主”“四式”导读法。

钱梦龙的教学风格

1 .教学富有创新意识为突破讲读教学模式的藩篱,钱梦龙发明性地提问教学模式。

2 .“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休,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需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形成上,同样必需由主体来实

现。

“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干得到充沛发挥。导之有方,学生才干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训练为主线”,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过程,二者才干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贯彻于教学的过程,成为“主线”,其他的教学措施都是服从于训练并为之服务的。

主体、主导、主线,是诸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学生的“善导”都必需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干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定归宿。

3 .“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基本式”即基本课型,其表示形态为:“自读式一教读式一练习式一复读式”后称“四式”。

“自读式”,它不同于“预习”,是在课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自

最新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名录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最新名录 北京 宁鸿彬北京第八十中学。1936年生,北京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65年毕业(进修)于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普教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委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顾德希北京四中。生,北京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89年评为特级教师。北京市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李裕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 陶伯英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成员 赵大鹏北京市东城区教研室 程汉杰北京市铁二中 申士昌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室 陈天敏北师大实验中学(语文组长) 程翔北大附中(副校长)。1963年生。 王大绩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市中学语文学会理事。 韩军清华附中教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语文领军人物。 上海 于漪(女)1929年2月生,江苏镇江人。195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先后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农速成中学,上海扬浦中学,上海第二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评为特级教师。 朱泳燚1940年生,上海人。1960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先后中苏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常熟教师进修学校,常熟师范学校,常熟第二中学,常熟中学任教。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特约编审。

林炜彤1920年生,江苏如东人。1936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教过几年书,1939年到上海读大学,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任教至1992年10月离休。1981年评为特级教师。 钱梦龙1931年生,上海嘉定人。初中毕业后辍学,1951年到中学教美术,不久转教语文。1980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章。现为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经多年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框架,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课式的“导读”思路。 徐振维(女)1932年生,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西安第二女中、西安第三中学、上海五四中学任教,1977年调任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员。曾主持“课时分段,扩大阅读”的语文教改实验大获成功。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始担任上海市H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担任过国家教委中小学语文审查委员。1994年12月27日逝世。 张大文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方仁工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 陈钟梁上海东方教育中心(副主任) 程红兵上海建平中学 河北 时雁行1920年生,河北河间人。1950年任赤峰中学语文教师,1952年调河北师大附中。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 李风平华北油田供应处中学。1956年生,河北人。全国优秀教师。 许建国河北黄骅中学(副校长)。1963年生。1993年起四年间从一级教师破格为高级教师,又破格为特级教师。 江西 张富1935年生,江西临川人。1955年当上乡村中学教师,1980年调南昌第三中学。1991年评为特级教师。1986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钱梦龙《故乡》课堂实录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故乡》课堂教学实录 (上课之前,钱老师委托金华市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但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于是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一、导入新课 师:昨天,同学们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有两位同学提了二十多个问题,又多又好。大家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我把它们分为七类。 板书学生问题:一、一般疑问 二、回乡途中的“我” 三、闰土 四、杨二嫂 五、宏儿和水生 六、离乡途中的“我” 七、写景 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第一步走得很好。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 生:(齐)解决问题。 师:好。在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考一考大家:《故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 生:1921年。 师:很好。那么,在1921年的十年前,我国有一次很大的社会变动,是什么? 生:辛亥革命。 师:这《故乡》写的就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事。那么,当时的社会情况怎样呢?……我提醒一下,可以联系本学期读过的另一篇鲁迅的文章《一件小事》,它的写作年代和《故乡》差不多同时。回忆一下,《一件小事》写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没有?怎么写的? 生:其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 师:很好,袁世凯、张勋是什么人? 生:卖国贼。 师:对。是卖国贼,是军阀。当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军阀夺走了,辛亥革命有局限性。那么,农民问题解决了没有? 生:(齐)没有! 师:怎么知道的? 生:从《故乡》里可以看出,农民生活日益贫困。 师:对,当时的农民是日益贫困的。这就是《故乡》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了。现在,先请提出第一类问题——一般疑问。 二、讨论“一般疑问” 生:92页第5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为什么用一个“横”字? 师:你很会“咬文嚼字”!为什么用“横”字?可以换上别的字吗? 生:“有”。 师:好。“远近有几个萧索的村庄”,也行。 生:用横字就显得这些村庄是乱七八糟的。 生:村庄好像是横躺着。 生:给人悲凉的感觉。 师:对。这“横”字使人感到村庄是死气沉沉的,而不是生气勃勃。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注意用词。还有问题吗? 生:97页倒数第3行,母亲说:“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为什么顺便拿走呢? 生:贪小便宜。 师:对,是有这种思想。但这也似乎反映了一种情况,可以看到当时农民的情况…… 生:生活贫困。 师:对。还有,课文里说,木器卖掉了,只是收不起钱来,为什么? 生:也是因为贫困。 师:对了。看上去只是一个细节,但也反映了这样一个大问题。还有吗? 生:“亲戚本家”是什么意思?

钱梦龙的“导读派”教学方法-精品文档

钱梦龙的“导读派”教学方法 “导读派”是针对语文教学长期沿袭的“讲读”所提出 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导”指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构成“师生互动”。导读派教学法的创立者是钱梦龙,其代表人物还有蔡澄清。1985年,钱老师的著作《语文导读法探索》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 钱梦龙老师系统阐述导读法教育理论主骨架――“三主四式”。三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四式”即循序展开的四种课式: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 针对传统的讲读教学模式,钱梦龙老师创新性地提出了导读教学模式: 指导思想 “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形成上,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

“以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过程”,二者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贯彻于教学的过程,成为“主线”,其他的教学措施都是服从于训练并为之服务的。 主体、主导、主线,是诸多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结构形态 “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基本式”即基本课型,其表现形态为:“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后称“四式”。 “自读式”,它不同于“预习”,它是在课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自读,是“学生为主体”思想的体现,但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自读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是边读边教或边教边读。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

钱梦龙《雁》课堂教学实录

沪教《雁》课堂实录(钱梦龙) 课前交流: 教师:同学们,我姓名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齐声答:钱梦龙)老师也想知道你们的情况,哪个学校?几年几班?(上塘中学,初二(4)班)全班同学都来了吗?你们是否感觉到今天来上课的是一位挺老的老师?你们猜猜我的年龄。三十太大,十五太小,二十八岁刚刚好。不是跟你们开玩笑,最近人家给我测试了心理年龄,十八岁多一点,二十八不到一点。 今天给你们上的是《雁》。 教师:谁看到过雁,看过的请举手。哦,有四位同学见多识广。雁是什么样的?你什么时候看到的? 有学生说是在电视节目上看到过的。 教师:在天空飞过看到的请举手。雁怎样飞的? 生1:它们一会儿成“一”字,人会儿成“人”字,在天空群体地飞过。 教师:“群体”一字说出了雁飞行的特征。那么你们知道雁为什么飞来飞去?生(多人):因为它是候鸟。 师:雁有什么生活习性? 师:今天台下有许多老师在看着。看什么知道吗?看我讲课?不完全是,主要是看你们是怎么学习,所以平时怎么学,今天也怎么学。有问题了,或者要回答了就站起来。 生3:春天往北飞,秋天往南飞。 师:北雁南飞。你们知道吗?雁还是一种有情有义的鸟。人们形容爱情忠贞的鸟用鸳鸯,其实不对。真正忠贞的鸟是雁。如果一双雁中有一只死了,另一只就终生不再找配偶。古时男女结成婚姻时下聘礼,其中必定有雁,这叫委禽。就因为雁有这样一种难得的生活习性。 今天们要学的文章就是写一只雁,或者说两只雁的故事。 现在来读一读课文。 师:生推荐两位读得最好的同学来朗读。 一女生读前半部分。 教师:同学们,她读得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普通话很标准,感情表达得也恰当。刚刚拿到课文就能读得这样有水平,真不容易,我就做不到。那么,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生齐答:有! 学生一一指正,教师补充。 师:我们再请一位男同学来读。(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很有精神。这两位同学的朗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仅声音响亮,而且很有感情。 订正男生朗读中的几个错别字。并说明蓄满和噙满的异同。 师:同学们,文章听完了,说说自己的感想。这儿没有标准答案。 生1:我觉得这只雁重感情。 生2:我觉得这文章里的人冷酷无情。 生3:我觉得文章定出人的无知、贪婪、冷酷,也写出了动物之间的亲情和爱情。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 一、关于“三主”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 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 教师为主导,就是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训练为主线,这是教学过程中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后的必然归宿。语文作为工具学科,也必须把训练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发展;“主体”和“主导”的关系,也只有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中才能得到和谐的、辩证的统一。这里说的训练,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听、说、写训练,不是指做习题(做习题仅仅是训练的一种方式)。 “主体”、“主导”、“主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点,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障,着眼于“善导”;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又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学生的“善学”与学生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综观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凡卓有成效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着“三主”的教学思想。主体、主导、主线,是诸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 二、关于“四式” “三主”思想体现在“自读、教读、作业,复读”的四种基本课式之中。钱老师把他的以“三主”为指导思想,“四式”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构思统称做“导读”。“导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在此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前提,“以教师为主导”是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必然表现为训练形式。 实践证明: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是较为合理的基本课式。“四

《愚公移山》名师教学实录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 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 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 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生)一样! 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 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 生:这里解释“凭”好。 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 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 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 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 生:(齐生)不要! 师:那怎么译法? 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 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 一、成长足迹 钱梦龙1931年生,上海市人。1980年被评为特级教师。1951~1985年任上海市嘉定二中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1985~1990年任嘉定实验中学校长,1989~2000年兼任全国中小学 教材审定委员会学科审查委员,2001年起任上海市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 育系统劳动模范。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科研及学校管理工作,创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基础,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模式的语文导读法,其核心理念“主体— 主导”说,曾引起教育理论界的争鸣并得到普遍认同。语文导读法自创立二十多年来,对语文教 学乃至各科教学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著有《语文导读法探索》、《导读的艺术》、《和青年教 师谈语文教学》、《钱梦龙与导读的艺术》,并发表各种教育教学论文约一百万字,其中《导读 的艺术》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奖,论文《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及教学模式》获全国教学改革金 钥匙奖。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钱梦龙有句名言“在创新的口号喊得最响亮的时候,我回 归常识性思维;在常识性思维支配一切的时候,我致力于创新”。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 梦龙 1980年2月初的一天,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都以第一版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评出的全市三十六位特级教师的照片,这是“文革”后第一次以这样隆重的方式展示优秀教师的形象, 报纸一出版,立即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我的照片也荣幸地跻身其中。 “钱梦龙是谁?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不少老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也难怪,三十六位特级教师,大多在教育界早已享有盛名,只有名不见经传的钱梦龙是个例外。 “钱梦龙也成了特级教师?是不是搞错了?”有些稍稍了解我的人这样说。也难怪,仅有初中毕业学历的钱梦龙,即使作为一般中学教师也是不合格的,怎么会和“特级教师”这个标志着教师 最高荣誉的称号扯到了一块儿? 于是,一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钱梦龙的路究竟是怎样走出来的? 我为什么选择教师职业? 我不是学师范的,当教师完全是出于个人的选择。我初中毕业以后,因母亲病逝,家道中落,只读了三个多月的高一就失学了。在家呆了半年左右,上海解放,翻天覆地的变化激起了我 投身社会的热情。 可是我能为这个新生的社会做些什么呢? 当时我第一个想到、也是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当教师。因为我的心中装着一位教师的完美形象,是他使我切身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不同寻常的意义。 我从小智力平平,生性顽皮,不爱学习,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已创下了三次留级的“记录”。 老师送给我的评语是“聪明面孔笨肚肠”。自卑的阴影笼罩着我,使我完全丧失了进步的信心。但 在我五年级留级后,遇到了一位终生难忘的好老师棗武钟英老师,这是我一生的幸运。 武老师教我们国语课兼级任教师,上课的第一天就把我叫到办公室,拿出一本四角号码小字典,对我说:“现在我教你四角号码查字法,如果你能学会,就可以证明你不是什么…聪明面孔 笨肚肠?。你想证明一下自已吗?”我当然很想知道自已究竟笨还是不笨。结果在武老师的指点下 很快学会了这种查字法,这使我对自己的信心大增。接着武老师又给我布置了一项任务:在他每 教新课之前,由我把课文里的生字从字典里查出来抄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一个长期被同学 们看不起的“老留级生”,居然还能承担如此光荣的任务,自然感到从未有过自豪!我由于爱武老 师,也爱上他的课,对他布置的作业都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完成,于是又不断在国语课上受

语文特级教师名录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名录 北京 宁鸿彬北京第八十中学。1936年生,北京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65年毕业(进修)于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普教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委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顾德希北京四中。生,北京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89年评为特级教师。北京市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李裕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 陶伯英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成员 赵大鹏北京市东城区教研室 程汉杰北京市铁二中 申士昌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室 陈天敏北师大实验中学(语文组长) 程翔北大附中(副校长)。1963年生。 王大绩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市中学语文学会理事。 上海 于漪(女)1929年2月生,江苏镇江人。195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先后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农速成中学,上海扬浦中学,上海第二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评为特级教师。 朱泳燚1940年生,上海人。1960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先后中苏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常熟教师进修学校,常熟师范学校,常熟第二中学,常熟中学任教。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特约编审。 林炜彤1920年生,江苏如东人。1936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教过几年书,

1939年到上海读大学,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任教至1992年10月离休。1981年评为特级教师。 钱梦龙1931年生,上海嘉定人。初中毕业后辍学,1951年到中学教美术,不久转教语文。1980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章。现为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经多年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框架,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课式的“导读”思路。 徐振维(女)1932年生,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西安第二女中、西安第三中学、上海五四中学任教,1977年调任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员。曾主持“课时分段,扩大阅读”的语文教改实验大获成功。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始担任上海市H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担任过国家教委中小学语文审查委员。1994年12月27日逝世。 张大文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方仁工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 陈钟梁上海东方教育中心(副主任) 程红兵上海建平中学 河北 时雁行1920年生,河北河间人。1950年任赤峰中学语文教师,1952年调河北师大附中。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 李风平华北油田供应处中学。1956年生,河北人。全国优秀教师。 许建国河北黄骅中学(副校长)。1963年生。1993年起四年间从一级教师破格为高级教师,又破格为特级教师。 江西 张富1935年生,江西临川人。1955年当上乡村中学教师,1980年调南昌第三中学。1991年评为特级教师。1986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江苏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 钱梦龙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 钱梦龙 师:今天要和同学们一起阅读的是一篇说明文。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下目录的第一页,这一页共列出两个说明文单元,我们要阅读的说明文就在这两个单元里,同学们还不知道是哪一篇,现在给你们一个条件:这篇文章的标题很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你们猜是哪一篇,看谁猜得快猜得准。 (学生看书后纷纷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是哪一篇了,你们真聪明!好,你来说。 生(1):《死海不死》。 师:完全正确!但你能说明一下为什么你猜是这一篇呢? 生(1):这个题目叫“死海不死”,既然是“死海”,可又为什么说它“不死”,这就在读者心里造成悬念,引起了阅读的兴趣。 师:刚才好多同学都举手了,你们猜的也是这一篇吗?有猜别的课文的吗? 生(众):也是这一篇。 师(指一学生):那你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吗? 生(2):同意。我认为这个标题本身包含着一对矛盾:“死海”和“不死”,使读者产生疑问,急于想去读文章,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题目对读者有吸引力。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有补充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哦,“英雄所见略同”,看来你们一个个都是小英雄!(笑)不过,我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各位英雄:标题上有两个“死”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3):前一个“死”字指没有生命,第二个指淹死、死掉。 师:完全正确。你课前有没有看过这篇课文?(生摇头)那你怎么能回答得这样正确? 生(3):我在地理课上学到过。 师:啊,真好!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语文课上,这叫知识的“迁移”(板书“迁移” )。学习中经常注意“迁移”,知识就学得活了。现在请同学把书合拢,暂时不要看课文,大家回忆一下地理课上学到的关于死海的知识,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指一在偷偷看课文的学生)哈,你违规了,不许偷看! (学生思考、回忆,片刻后陆续举手) 师:为了使回忆有条理,请按照以下几点逐一来说: 板书:1、地理位置; 2、得名原因; 3、海水趣事。 生(1):死海的位置在约旦和巴基斯坦(众插话: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中间。 师:巴勒斯坦在亚洲西部,巴基斯坦在亚洲南部,和我们中国接壤。这两个国家的中文译名只差一个字,而且都是亚洲国家,很容易记错,建议这位同学课外去找世界地图或亚洲地图查一查,以后就不会再搞错了。谁来说“得名原因”?

语文导读法——钱梦龙

语文导读法 2007-09-04 17:49:52 “导读”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讲读”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讲读”是一个内涵模糊的概念。所谓“讲”,究竟是谁讲?讲什么?怎样讲?为什么讲? 所谓“读”,又是谁读?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读? 都没有确切的界说。这样一个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导向作用重要概念,内涵如此不明不白,实践中自然难免出现偏差。很多语文课上的“讲读”,事实上成了老师的“读读讲讲”,已变为“满堂灌”、“注入式”的代名词。 “导读”的内涵是清楚而确定的。“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的结合,勾画出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幅“师生互动”的图景,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受”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 从“讲读”到“导读”,既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在讲读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命运的“主宰”,学生则完全处于“被支配”、“被灌输”的地位。导读模式不同于讲读模式的最根本之点,是学生角色的变化,即由“被支配”、“被灌输”的对象,一变而为“主动的求知者”、“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则相应地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指导者、帮助者、鼓励者、合作者。这是教学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一次“阵地转移”,也是传统教学观转向现代教学观的一次“观念革命”。 一、理论设计 语文导读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教学认识论。这种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与一般的认识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不同于的特点。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学生)和认识客体(教材)之间还介入了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从而构成了一种“三边”互动的认识活动。(见下图)

钱梦龙教学实录系列

钱梦龙教学实录系列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课 件《死海不死》教学实录 师:今天要和同学们一起阅读的是一篇说明文。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下目录的第一页,这一页共列出两个说明文单元,我们要阅读的说明文就在这两个单元里,同学们还不知道是哪一篇,现在给你们一个条件:这篇的标题很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你们猜是哪一篇,看谁猜得快猜得准。 (学生看书后纷纷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是哪一篇了,你们真聪明!好,你来说。 生(1):《死海不死》。 师:完全正确!但你能说明一下为什么你猜是这一篇呢? 生(1):这个题目叫“死海不死”,既然是“死海”,可又为什么说它“不死”,这就在读者心里造成悬念,引起了阅读的兴趣。师:刚才好多同学都举手了,你们猜的也是这一篇吗?有猜别的课文的吗? 生(众):也是这一篇。

师(指一学生):那你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吗? 生(2):同意。我认为这个标题本身包含着一对矛盾:“死海”和“不死”,使读者产生疑问,急于想去读,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题目对读者有吸引力。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有补充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哦,“英雄所见略同”,看来你们一个个都是小英雄!(笑)不过,我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各位英雄:标题上有两个“死”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3):前一个“死”字指没有生命,第二个指淹死、死掉。 师:完全正确。你课前有没有看过这篇课文?(生摇头)那你怎么能回答得这样正确? 生(3):我在地理课上学到过。 师:啊,真好!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语文课上,这叫知识的“迁移”(板书“迁移”)。学习中经常注意“迁移”,知识就学得活了。现在请同学把书合拢,暂时不要看课文,大家回忆一下地理课上学到的关于死海的知识,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指一在偷偷看课文的学生)哈,你违规了,不许偷看! (学生思考、回忆,片刻后陆续举手)师:为了

关于钱梦龙的课堂提问艺术

关于钱梦龙的课堂提问艺术 钱梦龙作为一代语文教育名家,以创造“三主四式”语文教学改革经验而闻名。在他成功的课堂教学中,精彩迭起的提问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曾在《语文导读法探索》一书中说:“要发展学生的智力,研究问的艺术很有必要——问题本身要富有启发性,要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他正是以讲究艺术和深度的提问催生了一堂堂生动而成功的语文课堂。 那么钱梦龙老师的提问有哪些特点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四点:一、拉近距离、活跃气氛的闲问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钱老师名声鹊起后,“借班上课”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临时组合又匆匆上阵,师生间缺乏了解,难免紧张。然而,钱老师却深谙教艺,几句“闲问”就跟学生拉近了距离。在一次公开课时钱梦龙跟当时的学生有这样一段问答, 师:在这样的舞台上课,你们自出娘胎第一回吧? (一些学生点头) 师:台下坐满了“观众”,台上是我们的活动天地,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场面,看一看有点像什么。 (学生开始“东张西望”, 改变了正襟危坐的姿势,有的在小声说自己观察结果:像演戏)。 师:我看有点像演戏,那么,演这台戏的主角是谁? (一个学生在坐位上说:“当然您!”教室里有了轻轻的笑)。

师:我可并不认为这样,你们猜我怎么想?看谁猜得准。 生:您大概认为我们是主角,因为这台戏演得好不好,要看我们发挥。课前的“闲问”看似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但是却能消除师生隔阂,活跃课堂气氛,成为拉近师生距离的“药引子”.闲问体现的是对学生心情的一种体谅,能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够感到自己被尊重,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此激发学习动力。 二、曲中有直,圆中有方的直问 直问即直截了当的提问,相较于曲问,更加直接、明确。比如“智叟是年轻人吗”,“愚公年纪有多大了”,“那个遗男几岁了”,在这些问题后,钱老师都及时跟踪学生的思维,并且在追踪学生思考来源时大多以“你怎么知道?”或者“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句式追问。这样的句式直截了当,能让学生清楚教师发问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教师的高姿态,好似朋友般的交流让学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小发现”。 曲问训练的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直问则训练学生抓取关键问题的能力,如同思维的迂回包抄与单刀直入,其实都是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对课文理解的深入。 三、追根溯源,层层递进的追问 通过直问和曲问后再追根溯源,探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是一种提问的方法。在程稀老师《课堂教学追问表达式的功用——兼论钱梦龙的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 导读法是钱梦龙课堂教学艺术的精髓。其本源泉是他的“三主”思想,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其中,他特别强调学生在认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三主”思想正是强调知识接受者(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在满堂灌填鸭式中的被动地位,使之由“要我学”一跃而为“我要学”,成为能动的“读者”。教师则发挥自己的才智学识以“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鼓励、启发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使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求知”。事实证明,钱梦龙在“三主”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知识就越积越多,脑子也就越用越活,越转越快,越灵了”,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而且学生“越上越要上”,自己做了学习的主人。 钱梦龙贯彻“主体”精神的主导艺术极具特色。 一、抓导入: 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尤其公开课)前,总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准备状态。有的唱支歌,有的讲笑话,钱梦龙老师则善于因势利导,从具体情境入手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充当的角色(主角)和自己的学习任务,

树立克服困难的斗志和成功的信心。 有一次,钱老师应邀到某地教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台下坐了一千多的听课者。宽敞的舞台上学生一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旁视,过于“一本正经”的神情透露着他们内心的紧张。于是,钱老师调整计划,把原定的导入语改为下面一段对话: 师:你们今天上课以后回到家里,如果爸妈问起:“给你们上课的那位钱老师长什么样呀?”假如有个傻学生这样回答:“钱老师嘛,脸的中间有个鼻子,鼻子上方一对眼睛,眼睛上面还有两道眉毛,鼻子之下是嘴巴,头部两侧各生一只耳朵。他五官不缺,四肢齐全……” 师:你们说,这个学生傻不傻?傻在哪里? 生:这是每个正常的人都有的长相,他说的全是废话。 生:他没有抓住特点来说,说了等于没说。 师:说得对呀!要把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介绍给别人,首先必须抓住特点。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抓住特点说明事物…… 我们上课有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讲个笑话,猜个谜语,或其他等,总是感觉游离于教学之外。而钱老师顺水推舟,进入新课,不但使学生紧张的神情完全缓和下来,而且没有游离之感,自然而然引入新课。 二、抓提问: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名单

一个大写的人:于漪情境教育诗篇:李吉林 童心母爱教育:斯霞我比大师还大:钱梦龙教育界活化石:吕型伟没有教不好的:霍懋征久违的教育家:魏书生智慧生活空间:蒋敦杰 愉快教育史诗:倪谷音新教育追梦人:朱永新 爱心民主教育:李镇西人文书生校长:程红兵 什么是好校长:傅禄建人生为一大事:张天孝给数学以美丽:张思明不愿跪着教书:吴非 诗语文的主人:刘建琼生活在化学中:李佳六三语文教育:肖人翔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触摸教育风景:陈惠芳跨学科课程人:刘定一语文心根人:刘云生一轴两轮模式:白金声必要的乌托邦:陈钟梁在水一洲大侠:关心凤教学反思立场:张莹理解教育探索:吴金瑜 播种理想的人:袁瑢把爱献给教育:李月娥 唤醒成功欲望:刘京海生活就是课堂:张启建让语文课归家:吉春亚“和谐之魅力”:华应龙教育就是服务:石少波生命存在教育:唐江澎 追寻理想教育:钱守旺在路上的感觉:夏青峰永远追求创新:朱兆林河南特级教师:李富林

给教学以甜味:徐斌教育走向智慧:蒋静波 从心造就自己:周萍教学挚爱智慧:沈峰 引导发现教学:贺诚用心灵去诵读:支玉恒 追寻书中快乐:刘克锡情趣教学智慧:杨屹 有思想的教师:朱益群在后退中前进:刘德武 引导启发指导:欧阳代娜新语文教育派:韩军 适时施教理论:蒋振远夯实基础教育:吕红芳 平实而有深意:王凌我一定要微笑:朱璟贻 自然表达情感:张惠萍一切为了学生:杜小芳 有灵性的课堂:陈金才高效学习方法:祝庆东 一人撑一片天:汪来九师德决定成败:盘振玉 语文艺术真谛:贾志敏返璞归真之心:张莹 遗忘的小黑板:许慧构建诗意课堂:盛新凤 情智语文课堂:孙双金拥抱语言的人:黄桂林 崇尚真字之师:孙建锋浓浓的语文味:吉春亚 折东风第一枝:孙维刚 :窦桂梅薛法根李白坚曹永鸣熊生贵王崧舟武宏钧陈金才吴琳董刘云生宋运来闫学李卫东潘文彬孙双金武凤霞盛新凤祝禧魏

钱梦龙魏书生阅读教学模式的比较

钱梦龙、魏书生阅读教学模式比较 『摘要』钱梦龙提出了“三主四式”教学模式,魏书生提出了“课堂六步教学法” 模式,本文就两位名师提出的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作出比较。 『关键词』钱梦龙魏书生三主四式课堂六步教学法比较 一、两种阅读教学模式的概况 钱梦龙、魏书生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语文名师,他们提出了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即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模式(又称“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魏书生的“课堂六步教学法”。这两种不同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至今还影响着现代的语文教学。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推动着语文教学的改革,同时引领着几代语文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是通过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异同,进而能全面掌握这两种教学模式。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知主体(学生)和认知的客体(老师)之间,形成了一个“多边”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学收集分析学生自读所给予的信息,就学生的疑难和课文的重点,有的放矢地给以启发、指导。而在能力检测、训练方面,钱梦龙提出以“训练为主线”。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老师和教学内容中进入“训”的过程,使得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三主”思想具体的体现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其基本式为“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钱梦龙认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学生“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须归宿。 魏书生的“课堂六步教学法”,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档

m e n h n s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 李镇西系列[/B] 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B]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B]李镇西老师讲《祝福》[/B]李镇西:我教《沁园春 长沙》[/B]李镇西: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B]李镇西:再别康桥[/B] 李镇西:《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B]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B] 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完整版)[/B]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B] 李镇西专栏[/B](包括:在烈日和暴雨下 冬天 提醒幸福 我教《孔已己》等) 李镇西上《给女儿的信》[/B]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B] 李镇西《提醒幸福》教学实录[/B] 韩军系列[/B] 韩军:我教鲁迅的《药》[/B]韩军:我教李商隐的《隋宫》[/B]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B] 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B]《登高》课堂实录[/B](韩军) 韩军:心灵的拜访——《紫藤萝瀑布》教后记[/B]

a i e a A i n 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B] 致大雁(韩军在新教育实验北京会议上的语文课)[/B] 程少堂系列[/B] 程少堂老师《你是我的同类》教学实录[/B] 程少堂《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B] 程少堂老师《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B] 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B] 好课赏析:程少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实录[/B] 程少堂《听陈蕾士的琴筝》香港公开课教学实录[/B] 程翔系列[/B] 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B]程翔《散步》课堂实录[/B]程翔《琵琶行》教学设计[/B] 程翔“感动”作文课教学实录[/B]程翔《雷雨》实录[/B] 赵谦翔系列[/B] 赵谦翔课题汇报课实录[/B] 赵谦翔《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B] 程红兵系列[/B] 程红兵: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B]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 程红兵[/B] 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B]程红兵《雨霖铃》的教学实录[/B] 于漪系列[/B]

余映潮老王教学设计(共3篇)

篇一: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档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 李镇西系列[/b] 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b]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b] 李镇西老师讲《祝福》[/b] 李镇西:我教《沁园春长沙》[/b] 李镇西: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b] 李镇西:再别康桥[/b] 李镇西:《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b] 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b] 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完整版)[/b] 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b] 李镇西专栏[/b](包括:在烈日和暴雨下冬天提醒幸福我教《孔已己》等)李镇西上《给女儿的信》[/b]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b] 李镇西《提醒幸福》教学实录[/b] 韩军系列[/b] 韩军:我教鲁迅的《药》[/b] 韩军:我教李商隐的《隋宫》[/b] 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b] 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b] 《登高》课堂实录[/b](韩军) 韩军:心灵的拜访——《紫藤萝瀑布》教后记[/b] 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b] 致大雁(韩军在新教育实验北京会议上的语文课)[/b] 程少堂系列[/b] 程少堂老师《你是我的同类》教学实录[/b] 程少堂《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b] 程少堂老师《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b] 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b] 好课赏析:程少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实录[/b] 程少堂《听陈蕾士的琴筝》香港公开课教学实录[/b] 程翔系列[/b] 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b] 程翔《散步》课堂实录[/b] 程翔《琵琶行》教学设计[/b] 程翔“感动”作文课教学实录[/b] 程翔《雷雨》实录[/b] 赵谦翔系列[/b] 赵谦翔课题汇报课实录[/b] 赵谦翔《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b] 程红兵系列[/b] 程红兵: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b]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程红兵[/b] 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b] 程红兵《雨霖铃》的教学实录[/b]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 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 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生)一样! 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 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 生:这里解释?凭?好。 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 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 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 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 生:(齐生)不要! 师:那怎么译法? 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 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趁势给以鼓励,既是总结上面的活动,更是为了进一步活动的需要。)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从列人物表开始,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 (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 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