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

一、成长足迹

钱梦龙1931年生,上海市人。1980年被评为特级教师。1951~1985年任上海市嘉定二中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1985~1990年任嘉定实验中学校长,1989~2000年兼任全国中小学

教材审定委员会学科审查委员,2001年起任上海市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

育系统劳动模范。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科研及学校管理工作,创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基础,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模式的语文导读法,其核心理念“主体—

主导”说,曾引起教育理论界的争鸣并得到普遍认同。语文导读法自创立二十多年来,对语文教

学乃至各科教学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著有《语文导读法探索》、《导读的艺术》、《和青年教

师谈语文教学》、《钱梦龙与导读的艺术》,并发表各种教育教学论文约一百万字,其中《导读

的艺术》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奖,论文《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及教学模式》获全国教学改革金

钥匙奖。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钱梦龙有句名言“在创新的口号喊得最响亮的时候,我回

归常识性思维;在常识性思维支配一切的时候,我致力于创新”。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

梦龙

1980年2月初的一天,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都以第一版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评出的全市三十六位特级教师的照片,这是“文革”后第一次以这样隆重的方式展示优秀教师的形象,

报纸一出版,立即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我的照片也荣幸地跻身其中。

“钱梦龙是谁?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不少老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也难怪,三十六位特级教师,大多在教育界早已享有盛名,只有名不见经传的钱梦龙是个例外。

“钱梦龙也成了特级教师?是不是搞错了?”有些稍稍了解我的人这样说。也难怪,仅有初中毕业学历的钱梦龙,即使作为一般中学教师也是不合格的,怎么会和“特级教师”这个标志着教师

最高荣誉的称号扯到了一块儿?

于是,一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钱梦龙的路究竟是怎样走出来的?

我为什么选择教师职业?

我不是学师范的,当教师完全是出于个人的选择。我初中毕业以后,因母亲病逝,家道中落,只读了三个多月的高一就失学了。在家呆了半年左右,上海解放,翻天覆地的变化激起了我

投身社会的热情。

可是我能为这个新生的社会做些什么呢?

当时我第一个想到、也是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当教师。因为我的心中装着一位教师的完美形象,是他使我切身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不同寻常的意义。

我从小智力平平,生性顽皮,不爱学习,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已创下了三次留级的“记录”。

老师送给我的评语是“聪明面孔笨肚肠”。自卑的阴影笼罩着我,使我完全丧失了进步的信心。但

在我五年级留级后,遇到了一位终生难忘的好老师棗武钟英老师,这是我一生的幸运。

武老师教我们国语课兼级任教师,上课的第一天就把我叫到办公室,拿出一本四角号码小字典,对我说:“现在我教你四角号码查字法,如果你能学会,就可以证明你不是什么…聪明面孔

笨肚肠?。你想证明一下自已吗?”我当然很想知道自已究竟笨还是不笨。结果在武老师的指点下

很快学会了这种查字法,这使我对自己的信心大增。接着武老师又给我布置了一项任务:在他每

教新课之前,由我把课文里的生字从字典里查出来抄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一个长期被同学

们看不起的“老留级生”,居然还能承担如此光荣的任务,自然感到从未有过自豪!我由于爱武老

师,也爱上他的课,对他布置的作业都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完成,于是又不断在国语课上受

到表扬。到六年级时,武老师又把我的一篇作文推荐给县里的一份报纸,居然发表了。当我看到自已的名字变成了铅字,清清楚楚地印在报纸上时,真比登台领奖还要风光十倍!

最难忘领小学毕业证书和成绩单的那一天。记得武老师在把成绩单发到我手里的时候,亲切地拍着我的肩膀说:“钱梦龙,看看我给你写的评语吧。”我至今对打开评语栏时看到的第一句话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印象,这句话是:“该生天资聪颖”!我知道,这是武老师两年来帮助我一步步克服自卑、自弃心理的最后一步。至此,“聪明面孔笨肚肠”那句话投在我心灵上的阴影,已被自信的阳光驱散得无影无踪了。当我进入初中的时候,已经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少年郎了。

今天,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武老师,用他真挚的爱心和出色的教育艺术,把我从“差生”的路上拉了回来,乃至改变了我的一生。

1949年当我决定投身社会、面临选择的时候,又是武老师的形象坚定了我当一名教师的决心。于是我到县城西门外的一所初级小学去毛遂自荐,居然感动了校长,让我当了一名义务教师。这就是我的教师生涯的开始。

从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五十多年来,武老师始终是树立在我心中的一枝高高的标尺,是他,不断地鞭策、鼓舞着我努力做一个像他那样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育艺术家。

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的能力暂时低一些不要紧,但心中的标尺不能低。

我是怎么胜任高中语文教学的?

我在小学担任义务教师仅一个学期,就得到了一位中学校长的赏识,1950年开始到中学兼课,1951年成为专职中学语文教师,直至1957年上半年止,26岁的我已是这所县重点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教研组长、优秀教师。当时县教育局举办教师暑期培训班,还聘我担任语文班的主讲教师,为比我年长得多的语文教师讲课。

人们觉得奇怪:一个仅有初中学历的青年教师,怎么可能胜任这样的教学任务?

对这个问题,我有时候自己都有点纳闷:我究竟是凭什么胜任高中和语文教师培训班的课程的?细细想来,无非是凭着这样两条:一条是学生时代打下的扎实的国文基础;另一条是教学中采取了“反求诸己”的策略。

我在中学读书时,国文成绩突出,可以说完全得益于我的自学。我爱读书,也爱写文章;为了写好文章,阅读时又养成了琢磨文章的习惯,尤其在国文课上,老师每次开讲新课之前,我总要先把课文好好琢磨一下,到听课时就把自已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互相印证、比较。这种学法,把单一的“聆听”变成了全方位的“思考”,不但知识学得活,又锻炼了思维能力。课外,我杂览旁搜,读了不少书,古典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诗词、散文、小说、理论,都爱随便翻翻;由于爱写作,又独自创办了一份名为《爝火》的壁报,自己撰稿,自己编辑,定期刊出。不间断的阅读和写作,使我的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明显高出于我的同龄人,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我课内的国文学习。每次国文考试前我都从不复习,但都稳稳当当地名列榜首。可见,我虽然只是初中学历,但我的语文“学力”事实上已远远高于初中。

其次是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善于体悟。《诗》云:“执柯伐柯,其则不远”,早年学习国文的这些经验在我当了教师后正好给了我教好语文的启示。初为人师的我根本不懂什么教学法,但我深信,自学既能帮助我学好国文,肯定也能帮助我的学生学好语文。因此,语文课上我尽量调动一切手段,或提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设置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悬念和情境,想方设法激起学生读书、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像我当年学习国文那样学习语文;教学生读课文时,则自已尽量少讲,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自已读书和思考。当时脑子里还没有“教学艺术”的概念,但这种从自己独特的“学历”(自学的经历)中体悟出来的“教学法”,与当时语文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刻板的串讲法确实不大一样,学生学得比较主动,读书、写作的兴趣也很高,因此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弥补了我学历不合格的“先天不足”。1956年,我因教学成绩比较突出,被评为优秀教师,并被指定

在全县优秀教师大会上宣读了题为《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常规》的论文。这篇论文,标志着我的语文教学改革意识的觉醒。我在1980年以后陆续提出的“自读”、“教读”等概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语文导读法”,追根溯源,都可以从我的自学、体悟的历程中找到依据。

由此我想:一、一个人在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打下厚实的语文基础,知识面广,能读善写,对他今后(乃至毕生)的发展,其作用比通常想象的要大得多;二、一个教师如果能从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悟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教育艺术家或教学的艺术家。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我绝对意料不到,1979年下半年一次突然到来的机遇,一下子把我的名字和“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联系到了一起。

记不得具体日期了,上海市教育局决定在我当时供职的嘉定二中召开上海郊区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会议的一个内容大概是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并要求所在学校提供上课的实例。当时全校教师都做好了开课的精心准备。我因负责学校的黑板报工作,校长要求在开会前必须更新全校黑板报的内容,忙得我连备课的时间也捞不到。我想:反正我平时就这么上课,校长们来听我的课,就请他们吃一顿随意的“家常便饭”吧。有了这样的精神准备,心里也就坦然了。

想不到开会那天来听我课的校长还特别多,把个大教室挤得满满的。我执教文言文《愚公移山》。我教文言文,从来不用串讲法,而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体会文言词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这样教读文言文,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后来我用同样的方法在杭州教这篇课文,教学实录在《语文战线》杂志发表后,当时上海市教研员徐振维老师这样评价:“钱梦龙《愚公移山》的教学震动了大江南北。”福建省教科所程立夫告诉我,他们曾把《愚公移山》教学实录作为学习资料印发给全省语文教师参考)。想不到这顿“家常便饭”引起了市教育局领导和校长们的浓厚兴趣,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过后不久,市教育局主持的重点中学教导主任会议又在我校召开,又听了我执教的文言文《观巴黎油画记》,又获好评。这两件事过去也就过去了,我根本没放在心上。想不到1979年底,校长给了我一份“上海市特级教师申请表”让我填,说是县里推荐我为上海市特级教师。老实说,表我是填了,但自知只是填填而已,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因为这是建国以来首次评特级教师,挑选特严,比例是三万分之一(三万名教师中评出一名),而我的条件又太差:学历初中毕业;政治身份“摘帽右派”(当时“右派”还未改正);在市里又毫无知名度。但更出乎意料的是,经过评审委员会的严格审查,一轮轮地淘汰,最后留下了36名幸运者,我居然也名列其中!

有人说,钱梦龙的机遇好,如果没有那两次市级会议的听课,他怎么可能脱颖而出。此言有理。但我更信奉生物化学奠基人巴斯德的一句名言:“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所展示的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堂课,上课前也没有精心地备课,但为了上好这两堂课,我却准备了几十年!事实上,从我走上讲台、摸索适合我的教法的第一天起,我就已经在“时刻准备着”了。

二、理论

走近钱梦龙

(袁海东)

有幸走近钱梦龙老师,是在上学期我校举办的“感知、感受、感悟新课程精神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年过古稀的他,目光如炬、待人谦和,谈笑中妙语如珠、举止间飘逸儒雅,确有大家风范。但真正“走近”钱老,则是在了解了他的经历、品读了他的一些著作之后。

(一)岁月如歌

小时候的钱梦龙,曾被老师说成“聪明面孔笨肚肠”;笨,也曾经是他幼小的心灵上一道抹不

掉的阴影。从小学到初中二年级,他竟创下了累计留级四次的“辉煌记录”。一般的笨孩子读书还能死记硬背,他却连死记硬背都不会。即使勉强记住,临到要用的时候,还是丢三落四地记不全。成绩当然也就差得很了。但在初中二年级留了一级以后,他的学习却奇迹般地出现了转机,各科成绩都上去了,到初中毕业的时候,居然都达到了优秀。语文(当时叫“国文”)成绩尤其突出,即使是班里的几名学习“尖子”、也不敢在语文学习上跟他一争高低。是什么使他一下子变聪明了呢?

原来,他从升入初中以后,忽然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初读的是《唐诗三百首》。因为爱读,便加倍用心思去体味,并求父亲买了《辞源》,查诗中的生字、典故,后又买了一本《诗韵合壁》,通过自学弄懂了诗韵和平仄。他悟到,凡是自己喜欢、并且思考过理解了的东西,其实是很容易记住的。就这样,他每天背几首,不到半年,就把一本《唐诗三百首》全部背下来了。再后来,他又开始读词选《白香词谱》,读袁枚的《随园诗话》,之后又读《古文观止》,和当代作家的诗文、翻译作品,以及鲁迅的著作,等等。书读得多了,有时就触类旁通,并从中得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乐趣。读书又引起了他写作的欲望。从此,他开始痛下决心,向自己不光彩的“留级史”告别,他决心向其它学科进军。学习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也随着读写能力的提高而提高了。本来最怕的数理学科,也学得轻松起来。

由此他还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课前先自己阅读教材,自求理解,到听课时随时把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对照、比较;无论同或不同,都问个“为什么”,细心体会。这样,单一的听讲变成了一种全方位的思考,既把知识学活了,又学得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初中毕业,各科成绩都达到优秀的他,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失学了。一年以后,上海解放,他到一所小学自荐,当了美术教师,不久转入中学执教初中语文,1956年起担任高中语文教师,“文革”后又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成了蜚声海内的杏坛泰斗。

(二)潜心育人

实际教学中,钱梦龙老师把一堂堂语文课当成了一件件艺术品,去精心地雕琢、刻画;他的学生,也把他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看成了自己的乐土。

组织教学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他动足了脑筋。例如:有一次学习新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前他把十幅挂图不分次序地挂在黑板上,然后又制止了拿书准备“自读”的学生,告诉大家不要看书。上课了,他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挂图,根据每幅画的背景、人物,用自己的话分析是什么历史事件,再给各画加上标题,并按时间顺序把它们排好。学生觉得太难,要求看书,但老师故意不让步,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允许他们只准看书十分钟。于是,像占了“便宜”似的,他们高兴而紧张地忙开了。这样,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精心构思教学步骤,课堂效率当然就高了。

对于一些成绩差的学生,钱老师采用的是“激励、唤醒、鼓舞”。有一次,他接了一个初二的“双差班”。第一篇作文的讲评课上,同学们拿到作文本后,发现都得了教好的成绩。平时常“吃”不及格的他们,认为老师开玩笑,老师却严肃地告诉他们:大家的作文完全符合老师提出的两项要求,得90分以上的作文,还超出了老师要求的标准。原来,这次题为《我的一家》的作文,老师写了两个要求:①标题必须写在第一行的正中;②文章要分段,家里有几个人就分几段,每段起始必须空两格。提完要求,钱老师还表示:非常担心大家没能力做到这两点。在郑重宣布了评分依据后,老师又谈起了自己那段“差生”的历史,学生有点动情了。最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别小看这一次的两个要求,以后每次作文,都要提一两点要求。只要一点、一点地努力去达到这些要求,成绩保证不会比别的班差。这样,这个班出现了转机。

针对传统的讲读教学摸式,钱梦龙老师创新性地提出了导读教学模式:

1.“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他很早就进行过这样的实验:在两个条件大体相同的班级中,用不同的教法、在四个课时内教同一篇课文《一件小事》,以观察其不同的效果。甲班完全由教师讲授,各个知识点力求讲深讲透,语言力求生动,学生在听讲过程中记录详细,课后作业也在课内作了详细的指导。乙班采用学生自读、思考、讨论,教师只作重点指导的教法。先布置自读,要求学生按课后练习题所提示的几个方面理解课文,并提出疑难问题。各个问题综合起来,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文章中的…我?是不是一个自私的剥削者?”进而利用学生中存在的两种对立意见,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然后以《谈谈〈一件小事〉中的…我?》为题,写出发言提纲,为课堂上的论辩作好准备。经过周密的讨论后,再让学生按照发言提纲和讨论后对“我”的认识写成文章。

实验结果:一个学期过后,以“突袭”的方式对着两个班进行测试,题目以《一件小事》的课后练习题为主。没有做过课后练习题的乙班成绩远远超过了甲班。由此可见,只有把学生组织到一个以“训练”为主的教学结构中去,才能实现学生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甲班虽也完成了一些作业,但学生的思维余地很狭小。乙班由学生经过自读、质疑、思考、讨论、作文等一系列训练而获取知识,学生思维活跃。

2.“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基本式”,即基本课型。其表现形态为:“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总称“四式”。

“自读式”,它不同于“预习”,是在课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自读,是“学生为主体”思想的体现,但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自读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是边教边读或边读边教。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

“教读式”,是教会学生自读。教读与自读同步,或先教后读,或先读后教,或边读边教。教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学会自读,从而达到不需要教师再教的境界。教读,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正确的发挥。在教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第三,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练习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作业。其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新获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也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常用的练习类型有:①以记诵为主的练习,有朗读、背诵、抄读等。②以消化为主的练习,有问答题、划分文章层次、分析文章特点、揣摩作者思路以及写作练习中的改写、续写。③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即迁移练习。类练习可以是分解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小至用一个词造句,大至借鉴课文写作。④评价作业。评价包括鉴赏和评论。

“复读式”,是一种复习性的阅读训练形式。把若干篇已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指导学生读、想、议、练。既“温故”又“知新”,这就是“复读” 。“复读单元”可以与“教学单元”重合,也可以按训练的需要另组单元。按训练目的,复读大致有三种:一是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二是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三是以发现规律为目的的复读。

走近钱梦龙老师,会使我们更清晰地发现——每个人面前,确实都有一片广阔的天(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真正地走近自己。

我看“语文训练”

钱梦龙

这几年,人们谈论语文教学,大多讳言“训练”,似乎谁今天再要主张训练,谁便是保守、落伍。一些高扬人文主义大旗的人,理所当然对“训练”不屑一顾。有的老师虽然没有打出什么“主

义”,但也普遍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谈“训练”已经不合时宜。在《人民教育》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在肯定我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同时,也认为“训练为主线”的观点“似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尽吻合,因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不是从…训练?而得”。有些朋友也建议我把“训练为主线”改为“实践为主线”。总之,大家普遍对“训练”存有戒心,讳莫如深。我知道,持这种观点者决非少数。语文教学究竟还要不要“训练”?“训练”难道果真与人文精神水火不容,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吗?看来,有必要为“训练”正一正名,名正则言顺。一、什么是“训练”? 从“训练”的语素构成看,“训”,指教师的指导;“练”,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教师的“训” 和学生的“练”在教学中结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可见,构成“训练”有三个“要件”,缺一不可:1、教师的指导;2、学生的实践;3、师生的互动、合作。比如,一篇课文的教学,如果是老师一讲到底,学生除了听讲无所事事,这当然不是训练;如果老师虽然也设计了不少问题,与学生在问问答答中“互动”,但如果问题本身既没有启发性,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很狭小,课堂气氛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根本没有自己读文章的实践,这也算不得“训练”。至于让学生猛做练习,进行刻板的字、词、句“操练”,更与训练毫无共同之处。真正用“训练”的要求教读一篇课文,老师必须着眼于指点阅读的门径,学生则致力于自求理解,自致其知;老师当然也要提出一些问题,但它们必须是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提问的目的不在找个答案,而在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文本上来。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可以借叶圣陶先生的话来回答:“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后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语文训练。

二、“训练”在“三主”中处在什么地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不是三个命题的静态排列,而是对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的一种概括性表述。简要地说,“学生为主体” 是教学的基本立足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是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又必然汇合于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之中。可见,“训练”是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导读的过程也就是训练的过程;高质量的、生动活泼的训练,是导读成功的必要条件。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不是“填鸭”——老师滔滔讲授,便是“牵羊”——琐碎频繁的师生问答,或课外用“题海”来弥补课内训练的不足。总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被长期压抑,老师越俎代庖,师生“互动”变成一种徒具形式的问问答答,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训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学生总体语文素养不高的症结所在!如果语文教育再不认真地、实事求是地面对训练、研究训练,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鄙弃训练,真不知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变成什么模样。再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看,也只有在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之中,才有可能实现“两性”的完美统一。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是外加的东西,而是不着痕迹地“内含”于学生的读、写、听、说语文实践之中。仍以阅读教学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文本,经过一系列“读” 的实践,不仅建构了知识意义,锻炼了阅读能力,获得了审美愉悦,而且必然同时受到范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润物细无声”,这一特点只有在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训练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游离于学生读、写、听、说实践的人文教育,不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由此可见,正确的“训练” 不但与人文性并不对立,相反,恰恰是正确的“训练”,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成为可能。看来,语文训练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合作的基本形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不仅仍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还要提高语文训练的质量和效率。我坚持认为:灵活、高效的的语文教学,只能是灵活、高效的语文训练的结果。

用正确的训练提升语文学习能力──钱梦龙先生访问录

何郁

2004年9月29日上午,笔者前往上海市嘉定区拜访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想请他谈一谈,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学习语文的问题。钱先生尽管已经73岁了,但他精神矍铁,身板硬朗,红光满面,丝毫不显老态。跟他谈话是年轻的、愉快的,也是缜密的、学术的。钱先生一方面显示出他的深厚学养和远见卓识,另一方面他又是那么随和、自然和亲切。真不愧为一代名师!在跟钱先生谈话时,我不仅丝毫没有感到拘束,相反我还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钱先生始终是微笑地倾听着,一般不会打断你的话头。尽管我们的谈话经常被进进出出的人和不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但在自由而轻松的“聊天和讨论”中,我们还是围绕着“新课程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语文训练”这个话题展开了。以下是我们谈话的主要内容:笔者:钱老师,我在您的网页里看到您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为“训练”正名》,觉得仿佛是灵光一闪,一下子被照亮了,很受启发,也很有同感。“训练”正是我们目前的语文学习中,说得闪闪烁烁的一个词语。您觉得这样做正常吗?为什么会这样?

钱梦龙:今天我们谈论的这个话题,正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目前对语文训练有点误解。我们在反对高消耗的应试训练的时候,把语文学习应有的训练也当作一盆脏水一样泼掉了。这真是可惜!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在文章里不大提训练了,回避了“训练”这个词,我猜想主要心理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怕人说自己思想落伍,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另一种心理是怕担当应试教育的罪名。这样的心理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造成了一些影响。我认为回避“训练”这个词,谈语文学习而不谈训练、是不可思议的。前一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文章《为“训练”正名》,我觉得有些活还没有说透,最近我准备再写一篇,《再为“训练”正名》,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笔者:您是怎样理解“训练”的?新课程形势下的语文训练,跟以前相比,有什么新的特点?

钱梦龙:其实,新的课程标准里讲得很清楚,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我们为什么在弘扬人文性的时候,避而不谈工具性呢?在基础教育里,每一个学科都有一定的人文性,你能说数学物理就没有人文性吗?恐怕不能。人文性不独是语文学科的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进行语文训练,要为“训练”正名。语文要想学好,不进行一定的语文实践和训练肯定是不行的。那种空谈感悟、空讲人文的语文学习,不仅不会给语文学习带来“宏大”的“人文精神”,而且会把语文学习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丢掉。对“训练”,我认为要明确这样几点:第一,“训练”不是做练习,更不是题海战术。那种机械、重复性的做题与语文训练是背道而驰的。语文训练跟应试教育是不搭界的。学语文,当然要做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比如,我们可以对一些重点词语进行推敲,对一些含义丰富而深刻的语句进行揣摩,但这种“推敲”和“揣摩”不是为了求得某种固定的答案,而是对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涵咏,进行品味,并力求透过语言文字,琢磨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丰富。

第二,训练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语言实践。语言的学习和言语的习得都要通过一定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形成能力。但训练不完全等同于实践,尤其不同于成人的语言实践活动。语文训练是在教师起主导作用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师生互动的实践活动,它伴随着质疑、对话、反馈、提升、研讨等等活动,当然也包括必要的测试。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离开了这两点,“以训练为主线”的语文实践活动就会是瞎子摸象,就会出现麻烦。我们以前就有过这样的教训。语文训练有点类似于体育训练。在体育训练中,主体是运动员,教练起主导作用,有谁能否定教练的主导作用呢?我们提倡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但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是一味放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充分

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说通俗一点,就是学生要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和接受。第三,训练是达成语文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一切学习都离不开训练,没有哪一种能力和素养能离开训练而自动达成。训练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对训练的误解和训练不当。叶老曾经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可见,要读好书,写好作文就必须通过训练。现在语文新课标里所说的语文学习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东西哪一个能够离开训练呢?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方法的探究,情感的熏陶,都应该通过一定的语文实践和训练去实现,否则就是空谈,而空谈对语文学习只有害处。

笔者:钱老师,您能谈得具体一些吗?或者请您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语文训练,特别是在课堂上?

钱梦龙:好的。有一次,我在某地听一个高中老师讲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位老师口才好,在课堂上,他大谈特谈托尔斯泰,要学生感悟,把学生搞得云里雾里,而茨威格文章中那些含意深长的语句则没有引导学生好好体味。课堂上热热闹闹,但仔细一想,学生通过这一节课学到了什么呢?真的感悟到了“人文精神”吗?我看未必。一种凌空蹈虚的所谓感悟只会害了语文。语文学习还是要通过对语言的体悟和揣摩来落实,来不得半点架空。再说具体一点。比如说文中有这样一些话:“成千上百到他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人们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幽暗的土丘”面前会如此敬畏和虔诚?“逼人的朴素”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朴素?为什么“朴素”也会如此“逼人”?从文中哪些地方你可以看出这种“逼人的朴素”?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考查,我以为这些话大可咀嚼,应该引导学生好好品味。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从语言入手,去感知文字背后的东西。我认为这就是课堂上的语文训练。我反对那种琐碎的条分缕析式的“剖析”,那不是语文学习,也不是训练,而是糟蹋语文,割裂语文。我们应该为语文训练正名!

笔者:钱老师,您刚才说,语文学习还是要通过字词句篇的落实去训练能力,去培养素养,您这样说是不是基于语文学习的个性特点呢?

钱梦龙:是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它固定的特点,我们学习语文就是要从语文的特点出发。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换一句话说,就是从文本出发,这就包括对字词句篇的揣摩和体悟,去感知文本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所以语文学习既有一个学习语言文字基础的问题,也有一个打好人文底子的问题,这二者是统一的,是血肉相连的。语文的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美丽!怎样感知,当然是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知,除此以外,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的途径吗?我曾经说过,学习语文“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课文要正确流畅地读,话要清楚连贯地说,作文要通通顺顺地写,该背诵的诗文要老老实实地背诵……所有这些,都得按部就班地训练,把基础尽可能打得扎实一点”。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仍然是对的。

笔者:我理解了,语文学习就应该有训练,是那种能体现语文特点的训练。钱老师,您认为现在我们的语文学习是训练多了,还是训练少了?

钱梦龙:我认为现在的语文学习有这样三多三少,凌空蹈虚的人文感悟多了,生动活泼的语文训练少了;缺少智慧的重复练习多了,有个性有创见有合作的学习少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听的多了,自主、自在的语言表达(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少了。现在好像形成了两种语文,一种是应试的语文,一种是应用的语文,学好了应试语文,有时候反而把应用的语文丢了,这真是得不偿失,买椟还珠啊!我们现在提倡人文精神,这当然是对的,但如果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

或者放弃训练,或者蔑视训练,我们在语文学习上就一定会付出代价!列宁说,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会走向谬误,这句话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啊!

提问的艺术

钱先生认为,课堂教学艺术从某种角度看,也正是提问的艺术。提问方式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正像在上面的例子中所看到的,唤醒学生读书、思考的愿望,许多时候必修借助课堂上的巧妙提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

钱先生一贯主张课堂提问要“巧问”,这个巧,表现在问的时机恰到好处、难易程度把握准确、有较强的启发性等方面。反对的是“笨问”,如,问得过于简单,或过于艰涩、或毫无思考价值的连环问、满堂问等等。

在一次讲学中钱先生曾举了一个例子,批评这种“笨问”“傻问”现象:一位教师写的一篇文章叫“连环提问”,后来又上了一节公开课,教《纪念白求恩》。老师问:“白求恩是哪个国家的人?”哗——都举手了,答“加拿大共产党员。”又问:“多大年纪了?”哗——又都举手了:“五十多岁了。”“到中国了干什么?”哗——举手:“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在哪里牺牲了?”哗——举手:“在五台山不行殉职”-------整堂课充塞着诸如此类的问题,课堂气氛热烈的不得了。钱先生在一次讲学中举了这个例子。并且说了一句俏皮话:这是一位傻乎乎的老师,设计了一串傻乎乎的问题,老师自己也变成了大傻瓜。钱先生深有感慨地说,语文教师年年这样教语文,真把自己也教傻了。

这是不是说,课堂提的问题越深越好呢?当然不能这样理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若问题的难度太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钱先生喜欢作比较浅易的处理。

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钱先生就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的路吗?”学生略作思考,便得出结论:“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钱先生接着启发:“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学生进一步思考后,回答说:“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的实现也是要靠人的奋斗。”钱先生进一步追问:“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学深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像这样提问,表面上也是“连环问”,其实却是步步深入,学深的思考也随之向深处掘进,逐渐接近真理。

作为巧问的一种表现形式——“曲问”,很受钱先生的推崇。“曲问”这一说法也是钱先生首创的,1979年率先提出这一说法时,他曾戏称是“杜撰”,想不到很快就不胫而走,成了一个通用的词儿,这种问法获得了大家的认同。何谓“曲问”?钱先生解释说,指语文教学要避免直来直去的分析与灌输,要让学生“跳一跳”而后摘到树上的果子。就课堂提问而言,要善于转弯抹角、改头换面,留有思考的余地。钱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的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多大年纪了?”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家那7岁的小孩子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开始被问住了,细细一想,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有爸爸!”这样就使“孀”“遗”二字的意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钱先生还善于设置特定的情景来提问,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十分的活跃。在《食物从何处来》一课中的提问:“今天早上我吃了一个烧饼,两根油条,喝了一杯凉水,后来又吃了一个鸡蛋和一个苹果,谁能告诉我,我吃的都是食物吗?是或不是,都要说出理由。”

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他们明知老师这样问,其中必有不是食物的东西,但又不能确指,尤其讲不出理由。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与“悱”状态,这是老师才让学生打开课本。他们很快从课本里找到了食物的定义:“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于是分辨出:烧饼、油条、鸡蛋、苹果是食物,水不是食物,因为水只参与构成躯体而不供应能量。这样问与“食物的定义是什么”相比,两者的认知目的相同,提问的方法不同,学生的情绪反应也不同,教学效果也大不相同,其原因就在于钱先生的提问中创设的情景具有形象性的特点。

钱先生还善于结合教材信息宕开去提问,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思考进一步深化。例如,教《愚公移山》,在学生齐声朗读了最后一段后,钱先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既然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了,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这样故意“曲解”教材,把认知的盲点摆在学生面前,自然创设了强化学生思辩能力的教学情境。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钱先生所赞赏的“巧问”,其实就是有效的课堂提问。这种提问强调的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能容与思想内容,把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

答疑的艺术

既然如此看重“巧问”,钱先生自然也会看重“巧答”。这“答”不仅指学生的“答”,更包括老师的“答”。钱先生从没停止过对教师课堂“答疑”艺术的探讨,他的许多看法和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在一次讲学中,钱先生痛斥当今语文教育的浮夸风时,就批评了现在许多人把课堂提问和答疑变成一种“教学圈套”的现象。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有位教师课件里做了“革命到底”这个词,要学生把它说出来,学生说了不少成语,什么“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等等,可就是不说“革命到底”。老师急了,“诱供”“套供”都不管用,最后只能用填空法:“这位革命志士,它是革命到——革命到什么呢?”学生只要填一个字就行了。一个学生举手了,举得老高。老师以为找到了救命稻草:“哎!你说!”那同学说:“革命到头”。硬是不肯说革命到底,你说这急不急人啊?

钱先生说,我们经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这种尴尬的局面。这种现象反映的是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事实上许多人都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却以为大家都这样做,陈陈相因,习以为常,也就不以为非了。

其实,哪位老师不愿在课堂上“巧问”“巧答”呢?至于在具体操作中能否人做得好,全靠本人的“功夫”和灵活性了。在钱先生的课堂上,我们会发现,他的答疑很讲究技巧,总是根据具体情况,或直接解释,或曲折表示,或问题反弹,或略加点拨,或步步诱导,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直接解释。即教师抓住所提问题的实质予以直截了当的回答。这是一种传统的,也是最基本的答疑方法,钱先生并没有一味回避。例如:《变色龙》一课开头有“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

一句,学生不解,问为什么这样写,钱先生解释说:“上帝创造的世界应该是幸福的,美好的,可是当时的社会美好吗?幸福吗?不美好,也不幸福。所以这里有讽刺的手法,是一种反语。”教师的直接解释,能使学生直接迅速地把握问题的答案,加快课堂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缺点是学生缺乏思考的余地,所以课堂上虽很有使用的必要,但的确不能频繁使用。

曲折表示,即“曲示”。指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作直接正面回答,而是运用比喻、引用、假设等艺术化手法曲折巧妙的表示出来。《谈骨气》这一课,当学生在“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吗?”

这一问题上争执不下,希望钱先生表态时,钱先生说:“看来,同学们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人?这个概念的理解上。我不想当裁判,只想提供一些资料,究竟谁是谁非,请同学们自己拿主意。”不失时机提供了鲁迅两篇文章里提到的…中国人?的例子,然后说:“鲁迅的文章中用到了三个…中国人?,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三者所指的对象是一样的吗?然后,再回到我们讨论的问题上,看能不能取得一点共识。”同学们通过讨论,达成了共识:“我们在用…中国人?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前面不加任何表示限制的词语,既可以全体中国人,也可以指某一部分中国人。”进而对刚才的问题有了十分清醒的认识。

问题反弹。即把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反弹回去,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谈骨气》这个案例中有两个细节:在第一节的课堂讨论中,一个学生忽然说:“我有一个问题:作者所列举的三个人物,如果的按年代先后排列,应该是:饿人、文天祥、闻一多。但作者却没有这样排列,为什么?”钱先生却笑者说:“问题提得很好。谁能回答?”第二节课上,又有一个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要把饿人作为…贫贱不能移?的例证?我认为与其饿人为例,还不如用朱自清的事例好。”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钱先生说:“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价值,请大家发表高见。”――在这两个例子里,我们看到问题是学生提出的,学生希望听听老师的意见,但老师根本没回答,而是反弹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这看似不经意的一招,好像也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反映的却是钱先生一贯主张的“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不会再一味依赖老师,独自思考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而只有思考过的东西,才能真正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框架,完成自我建构的任务。这与那种“好为人师”,处处越俎代疱,不断剥夺学生思考权、回答权的作法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略加点拨。即教师不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在关键处稍加指点,开启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自己悟出问题的答案。例如,钱先生讲《故乡》一课时,有个学生问:“课文中杨二嫂说:…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鲁迅先生不是只有一个叫许广平的夫人吗?”钱先生对这一问题没有予以直接回答,只点出:文艺作品中的“我”是不是作者自己,只要看看这作品的体裁是不是小说就行了。据此,学生用推理证明:《呐喊》是小说集,《故乡》是从《呐喊》选出来的,当然是小说。从而悟出《故乡》中的“我”不是“鲁迅”,是作品中的一个形象。

步步诱导。指导教师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教《论雷锋塔的倒掉》一课,一学生提出本文“写得有些杂乱”,钱先生就问学生们:“你们说呢?”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多人同意这种看法。钱先生对另一个同学说:“我刚才好像听到你说…不杂乱?,能起来讲讲吗?”这个学生说:“我想鲁迅写文章是不会乱来的。”钱先生笑了:“不能把这个作为理由,也要用课文本身来说明。”学生回答:“文章写得都是关于雷锋塔倒掉的事。”钱先生提醒:“能说得具体些吗?”学生继续:“写《白蛇传》的故事,写吃螃蟹这些事,都和雷锋塔倒掉的问题有关。”钱先生肯定了两位意见相反同学的看法,然后说:“这篇文章看起来有些…杂?但是…杂?而不…乱?。这种文体叫…杂文?。”——就这样水到渠成的帮助同学们认识了一种新文学体裁:杂文。

三、课堂实录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

钱梦龙

师:今天要和同学们一起阅读的是一篇说明文。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下目录的第一页,这一页共列出两个说明文单元,我们要阅读的说明文就在这两个单元里,同学们还不知道是哪一篇,现在给你们一个条件:这篇文章的标题很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你们猜是哪一篇,看谁猜得快猜得准。

(学生看书后纷纷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是哪一篇了,你们真聪明!好,你来说。

生(1):《死海不死》。

师:完全正确!但你能说明一下为什么你猜是这一篇呢?

生(1):这个题目叫“死海不死”,既然是“死海”,可又为什么说它“不死”,这就在读者心里造成悬念,引起了阅读的兴趣。

师:刚才好多同学都举手了,你们猜的也是这一篇吗?有猜别的课文的吗?

生(众):也是这一篇。

师(指一学生):那你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吗?

生(2):同意。我认为这个标题本身包含着一对矛盾:“死海”和“不死”,使读者产生疑问,急于想去读文章,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题目对读者有吸引力。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有补充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哦,“英雄所见略同”,看来你们一个个都是小英雄!(笑)不过,我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各位英雄:标题上有两个“死”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3):前一个“死”字指没有生命,第二个指淹死、死掉。

师:完全正确。你课前有没有看过这篇课文?(生摇头)那你怎么能回答得这样正确?

生(3):我在地理课上学到过。

师:啊,真好!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语文课上,这叫知识的“迁移”(板书“迁移”)。学习中经常注意“迁移”,知识就学得活了。现在请同学把书合拢,暂时不要看课文,大家回忆一下地理课上学到的关于死海的知识,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指一在偷偷看课文的学生)哈,你违规了,不许偷看!

(学生思考、回忆,片刻后陆续举手)

师:为了使回忆有条理,请按照以下几点逐一来说:

板书:1、地理位置;

2、得名原因;

3、海水趣事。

生(1):死海的位置在约旦和巴基斯坦(众插话: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中间。

师:巴勒斯坦在亚洲西部,巴基斯坦在亚洲南部,和我们中国接壤。这两个国家的中文译名只差一个字,而且都是亚洲国家,很容易记错,建议这位同学课外去找世界地图或亚洲地图查一查,以后就不会再搞错了。谁来说“得名原因”?

生(2):死海的海水含盐量特别高,水里各种动植物都不能生存,所以叫死海。

师:哦,死海的海水含盐量高,这是它的特点,由于有这个特点,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谁能说说是什么现象?

生(七嘴八舌):人不会淹死。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无人举手)

师:我估计同学们都知道,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是吗?(指定一学生)这位同学戴着眼镜,看起来挺有学问,你来给大家说说看。

生(3):人在死海里不会下沉,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淹不死,因为……因为海水含盐量高,所以人不会下沉。

师:为什么海水含盐量高,人就不会下沉?你总得讲出点道理来。

生(3):海水含盐量高,它的质量就大。

师(追问):那如果扔进海水里的是一块铁呢?它会下沉吗?

生(3):我想会下沉的。

师:那么人为什么不下沉?光说海水的质量大,恐怕还不够吧?我知道你心里明白,问题是怎样把心里明白的道理准确地表达出来。

生(3):(思考片刻)海水的质量比人体的质量大。

师:说对了。但表达上还有一点点不足,想一想,在数学里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是怎样表达的?你这句话如果能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更好了。

生(3):海水的质量大于人体的质量。

师:那么铁块为什么会下沉?

生(3):因为海水的质量小于铁块的质量。

师:好!“大于”“小于”的“于”怎么解释? “大于”“小于”一般用在什么情况下?

生(3):“于”是“比”的意思,一般在两个数作比较的时候用。

师:说得真好!我说你有学问嘛,果然没看错人!(众笑)

师:关于死海的知识,同学们都已了解;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文,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估计同学们也已经知道了不少。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如果还要老师重复地教,你们觉得有劲吗?(众:没劲!)是呀,我也觉得没劲。因此,我想我们在决定这篇课文里哪些知识需要老师教之前,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什么知识可以不教”。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这篇《死海不死》看一遍,然后根据课文后面练习题的要求想一想:练习题要求我们掌握的知识哪些可以不教?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小声议论议论,互相交流。

(学生看课文,小声议论后纷纷举手)

生(1):我认为课文里用到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不用教。

师:说说理由。

生(1):课文里为了使说明更加具体准确,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海水含盐量高,如“135.46亿吨氯化纳、63.07亿吨氯化钙、各种盐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等等,这种说明方法一看就知道,完全可以不教。

生(2):我同意他的意见,但还有点补充。课文在说明海水含盐量高的时候用了很多数据,使用这些数据的作用是使读者对死海海水的含盐量究竟高到什么程度更加明确了。这些道理也很简单,不教也懂。

师:是啊!你们看,“135.46亿吨”、“63.07亿吨”,这简直都是一些天文数字!我在读到这些数字的时候,对死海海水的含盐量的印象就特别强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课文里的这些数字说明和它的作用,的确一看就明白。不过如果不教的话,有关的一些知识是不是能够掌握,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例如,课后练习中还要我们区别“确数”和“约数”,并且要求知道什么情况下用确数,什么情况下用约数。这些知识不教行吗?

生(1):我认为行。

师:哦,你挺自信,好样的!认为可以不教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看来,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似乎还缺少一点自信。(指一不举手的学生)你是认为还要教的,是吗?

生(3):我想教一教不会有坏处,再说我也不大有把握。

师:确数和约数你能区别吗?(生点头)那你说说看,刚才那位同学从课文里找出的那些数据是确数还是约数?(生答:“确数。”)你能找一个约数的例子吗?

生(2):“传说大约两千年前”、“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rdqu

推荐| 评论(1) | 引用| 阅读(1571)

走近钱梦龙

有幸走近钱梦龙老师,是在上学期我校举办的“感知、感受、感悟新课程精神课堂教学研讨”

活动中。年过古稀的他,目光如炬、待人谦和,谈笑中妙语如珠、举止间飘逸儒雅,确有大家风范。但真正“走近”钱老,则是在了解了他的经历、品读了他的一些著作之后。

(一)岁月如歌

小时候的钱梦龙,曾被老师说成“聪明面孔笨肚肠”;笨,也曾经是他幼小的心灵上一道抹不掉的阴影。从小学到初中二年级,他竟创下了累计留级四次的“辉煌记录”。一般的笨孩子读书还能死记硬背,他却连死记硬背都不会。即使勉强记住,临到要用的时候,还是丢三落四地记不全。成绩当然也就差得很了。但在初中二年级留了一级以后,他的学习却奇迹般地出现了转机,各科成绩都上去了,到初中毕业的时候,居然都达到了优秀。语文(当时叫“国文”)成绩尤其突出,即使是班里的几名学习“尖子”、也不敢在语文学习上跟他一争高低。是什么使他一下子变聪明了呢?

原来,他从升入初中以后,忽然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初读的是《唐诗三百首》。因为爱读,便加倍用心思去体味,并求父亲买了《辞源》,查诗中的生字、典故,后又买了一本《诗韵合壁》,通过自学弄懂了诗韵和平仄。他悟到,凡是自己喜欢、并且思考过理解了的东西,其实是很容易记住的。就这样,他每天背几首,不到半年,就把一本《唐诗三百首》全部背下来了。再后来,他又开始读词选《白香词谱》,读袁枚的《随园诗话》,之后又读《古文观止》,和当代作家的诗文、翻译作品,以及鲁迅的著作,等等。书读得多了,有时就触类旁通,并从中得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乐趣。读书又引起了他写作的欲望。从此,他开始痛下决心,向自己不光彩的“留级史”告别,他决心向其它学科进军。学习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也随着读写能力的提高而提高了。本来最怕的数理学科,也学得轻松起来。

由此他还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课前先自己阅读教材,自求理解,到听课时随时把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对照、比较;无论同或不同,都问个“为什么”,细心体会。这样,单一的听讲变成了一种全方位的思考,既把知识学活了,又学得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初中毕业,各科成绩都达到优秀的他,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失学了。一年以后,上海解放,他到一所小学自荐,当了美术教师,不久转入中学执教初中语文,1956年起担任高中语文教师,“文革”后又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成了蜚声海内的杏坛泰斗。

(二)潜心育人

实际教学中,钱梦龙老师把一堂堂语文课当成了一件件艺术品,去精心地雕琢、刻画;他的学生,也把他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看成了自己的乐土。

组织教学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他动足了脑筋。例如:有一次学习新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前他把十幅挂图不分次序地挂在黑板上,然后又制止了拿书准备“自读”的学生,告诉大家不要看书。上课了,他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挂图,根据每幅画的背景、人物,用自己的话分析是什么历史事件,再给各画加上标题,并按时间顺序把它们排好。学生觉得太难,要求看书,但老师故意不让步,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允许他们只准看书十分钟。于是,像占了“便宜”似的,他们高兴而紧张地忙开了。这样,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精心构思教学步骤,课堂效率当然就高了。

对于一些成绩差的学生,钱老师采用的是“激励、唤醒、鼓舞”。有一次,他接了一个初二的“双差班”。第一篇作文的讲评课上,同学们拿到作文本后,发现都得了教好的成绩。平时常“吃”不及格的他们,认为老师开玩笑,老师却严肃地告诉他们:大家的作文完全符合老师提出的两项要求,得90分以上的作文,还超出了老师要求的标准。原来,这次题为《我的一家》的作文,老师写了两个要求:①标题必须写在第一行的正中;②文章要分段,家里有几个人就分几段,每段起始必须空两格。提完要求,钱老师还表示:非常担心大家没能力做到这两点。在郑重宣布了评分依据后,老师又谈起了自己那段“差生”的历史,学生有点动情了。最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别小看这一次的两个要求,以后每次作文,都要提一两点要求。只要一点、一点地努力去达到这些要求,成绩保证不会比别的班差。这样,这个班出现了转机。

针对传统的讲读教学摸式,钱梦龙老师创新性地提出了导读教学模式:

1.“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他很早就进行过这样的实验:在两个条件大体相同的班级中,用不同的教法、在四个课时内教同一篇课文《一件小事》,以观察其不同的效果。甲班完全由教师讲授,各个知识点力求讲深讲透,语言力求生动,学生在听讲过程中记录详细,课后作业也在课内作了详细的指导。乙班采用学生自读、思考、讨论,教师只作重点指导的教法。先布置自读,要求学生按课后练习题所提示的几个方面理解课文,并提出疑难问题。各个问题综合起来,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文章中的…我?是不是一个自私的剥削者?”进而利用学生中存在的两种对立意见,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然后以《谈谈〈一件小事〉中的…我?》为题,写出发言提纲,为课堂上的论辩作好准备。经过周密的讨论后,再让学生按照发言提纲和讨论后对“我”的认识写成文章。

实验结果:一个学期过后,以“突袭”的方式对着两个班进行测试,题目以《一件小事》的课后练习题为主。没有做过课后练习题的乙班成绩远远超过了甲班。由此可见,只有把学生组织到一个以“训练”为主的教学结构中去,才能实现学生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甲班虽也完成了一些作业,但学生的思维余地很狭小。乙班由学生经过自读、质疑、思考、讨论、作文等一系列训练而获取知识,学生思维活跃。

2.“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基本式”,即基本课型。其表现形态为:“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总称“四式”。

“自读式”,它不同于“预习”,是在课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自读,是“学生为主体”思想的体现,但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自读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是边教边读或边读边教。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

“教读式”,是教会学生自读。教读与自读同步,或先教后读,或先读后教,或边读边教。教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学会自读,从而达到不需要教师再教的境界。教读,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正确的发挥。在教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第三,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练习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作业。其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新获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也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常用的练习类型有:①以记诵为主的练习,有朗读、背诵、抄读等。②以消化为主的练习,有问答题、划分文章层次、分析文章特点、揣摩作者思路以及写作练习中的改写、续写。③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即迁移练习。类练习可以是分解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小至用一个词造句,大至借鉴课文写作。④评价作业。评价包括鉴赏和评论。

“复读式”,是一种复习性的阅读训练形式。把若干篇已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指导学生读、想、议、练。既“温故”又“知新”,这就是“复读” 。“复读单元”可以与“教学单元”重合,也可以按训练的需要另组单元。按训练目的,复读大致有三种:一是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二是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三是以发现规律为目的的复读。

(三)走近自己

走近钱梦龙老师,会使我们更清晰地发现——每个人面前,确实都有一片广阔的天(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真正地走近自己。

(袁海东)语文导读法

钱梦龙2007-09-04 17:49:52

“导读”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讲读”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讲读”是一个内涵模糊的概念。所谓“讲”,究竟是谁讲?讲什么?怎样讲?为什么讲? 所谓“读”,又是谁读?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读? 都没有确切的界说。这样一个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导向作用重要概念,内涵如此不明不白,实践中自然难免出现偏差。很多语文课上的“讲读”,事实上成了老师的“读读讲讲”,已变为“满堂灌”、“注入式”的代名词。

“导读”的内涵是清楚而确定的。“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的结合,勾画出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幅“师生互动”的图景,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受”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

从“讲读”到“导读”,既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在讲读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命运的“主宰”,学生则完全处于“被支配”、“被灌输”的地位。导读模式不同于讲读模式的最根本之点,是学生角色的变化,即由“被支配”、“被灌输”的对象,一变而为“主动的求知者”、“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则相应地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指导者、帮助者、鼓励者、合作者。这是教学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一次“阵地转移”,也是传统教学观转向现代教学观的一次“观念革命”。

一、理论设计

语文导读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教学认识论。这种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与一般的认识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不同于的特点。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学生)和认识客体(教材)之间还介入了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从而构成了一种“三边”互动的认识活动。(见下图)

在导读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主导的教师共同组成以教材为对象的互动过程,这一互动过程就是训练。基于这一认识,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可以简明地概括为三句话: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所谓“学生为主体”,从教学认识论的角度说,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从学习论的角说,是学生“学习的主体”;从教学论的角度说,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我把“学生为主体”作为“三主”的第一“主”,因为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立脚点,就是说,教师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首先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确认学生是有独立人格、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潜能的活生生的人。只有首先确认了这个前提,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定位自己的角色。

“教师为主导”则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的限制:是“指导”而不是“灌输”,是“引导”而不是“牵就”。导者,因势利导也,就是要求教师顺着学生个性发展之“势”,指导之、引导之、辅助之、启发之;教师“导”之有方,学生学之得法,才能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求知活动始终围绕主要目标进行并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2)引导、启发,帮助学生不断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

(3)激励作用,随时给学生以鼓励、督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传授知识,根据学生认知的需要讲授有关知识(如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关于方法的知识以及教材中的难点等)。

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激励者,就不能硬“牵”和强制;是传授者,就不能当讲不讲。教师越是导之有方,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越能充分发挥,所以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导的艺术”。

“训练为主线”则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必要形式。“训”,指教师的指导、引导;“练”,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操作。如果我们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汇合、互动,就是“训练”。现在不少老师对“训练”讳莫如深,似乎一提“训练”,便是和“人文性”背道而驰。其实,这是对训练的误解。训练,不同于字、词、句的刻板操练,也不是通常所指的练习,而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一种必要的形式。比如,学生要学会读书,就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读”的实践和操作,师生之间形成的这种互动关系,就是“阅读训练”。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指导是正确的,那么,学生不仅能读懂文章,掌握必要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而且必然同时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获得审美的愉悦。可见,正是这种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才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且这样的训练必然成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的“主线”。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对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过程”的概括,不是三个概念(或命题)的静态排列。三者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学

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立脚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是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又必然汇合于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过程。可见,“三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排列”。

“三主”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使语文导读过程有了明确的理论导航。

二、基本课式及其操作

“三主”作为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其价值的体现,还有赖于在操作层面上得到落实和保证。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总称“三式”)就是从操作层面提出的一组基本课式,与“三主”共同组成语文导读法的整体框架。

1、自读式

自读,就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自读的过程,当然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学生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自读,不是学生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阅读”,而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标的训练过程。“目标”明确,是自读训练取得成效的决定因素。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必须把指导的重点落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为此,我们必须弄清楚学生的阅读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从而制订出阅读训练的目标体系。

下表是我根据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构所制订的“阅读训练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确定以后,只有把它变成了合理的“训练序列”,才有操作的价值。由于语文训练具有综合性大的特点,阅读训练的序列必然呈现多线并进,螺旋上升的态势,这给我们制订阅读训练的序列增加了难度。上表所列的目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由“阅读方式”、“阅读流程”、“阅读习惯”、“阅读心理” 四个子系统构成,我们是不是可以抓住其中一个而带动其余三个呢?答案是肯定的。其中“阅读流程”是阅读每一篇课文一般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如果把它作为训阅读训练的主轴,而带动其余的系统运转,是完全可能的。如阅读流程中“整体感知”,就可

以带动“朗读”、“扫读”、“使用工具书”等项训练。下表所示,是“带练”的大概情形:

(阅读心理的训练,灵活地渗透于整个阅读训练过程之中,不必自成序列。)

阅读步骤(流程)实质上反映了学生阅读文章的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一般说来,一次完整的阅读总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又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步加深的过程。上表“阅读流程”的五步,正是这一思维过程中一串前后相承的“基本动作”。当然,这五步的掌握也要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一般说,从起点年级开始训练,如果进展顺利,经过一年左右,学生就大体能够进行“全程”阅读。

下面是阅读流程的操作要求。

(1)认读感知

学生阅读,眼睛首先接触的是一个一个的字以及由字构成的一个一个的词。任何阅读行为都必须凭借文字符号,从理解字、词开始。因此,学生阅读能力如何,首先决定于他们的识字量和词汇占有量。认读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以及词汇占有量。要培养学生使用词典的习惯,要求学生至少学会两种查字法,并能根据语境,从词典的释义中挑选适用的义项。要逐步提高学生对字、词的敏感程度。这些工作都应该一步步指导学生自己完成,直至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认读的同时,其实也已经感知了课文;不过,这时的感知还只是初步的,还必须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朗读或默读、精读或略读),进一步加深理解。凡情感充沛、文辞优美的课文,适合于用饱含感情的朗读法或“美读法”,涵泳品味;凡长于思辨或说明的,则宜用默读法,边读边思考。无论用何种读法,起步时都要加强指导,尤其是默读的指导。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习惯于一字一音地读书,而不会“看”书。如果读的时候又不用心体会,往往成为“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既读得慢,效率又低。教学生看书(我不用“默读”这个概念,因为它可能造成一种错误的暗示,使学生以为默读就是不出声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就要教会学生用眼睛扫描,捕捉文字群——一个词(不是字)、一个词组、一个短句,甚至一个较长的句子。不同的视读广度,决定于看书技巧的熟练程度。看书的最大特点是思维的自由度大,可以随时停下或回头重看、反复看、边看边思考或默记。

在认读感知阶段,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是表层的、粗略的、感性的,但却是深入理解的必要基础。因为这时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带有整体性,便于学生在后面的阅

读中能从整体出发理解课文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致有肢解课文之弊;同时又使后面的理性分析始终伴随着生动的感性材料,可无架空分析之虞。

(2)辨体析题

辨体,就是辨别文体。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阅读中能把握这些特点,标志着对文章形式(当然也涉及内容)已经能够正确辨识。例如,学生读了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能把它和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区别开来,表明学生已经从总体上认识了这篇文章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这一特点。对文学体裁的辨识,还必须了解几种主要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特点。

析题,就是解析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解析标题的过程,就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一步审视的过程。例如解析《变色龙》这个标题,学生如能抓住题中的关键字“变”,把爬行动物的“变色龙”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联系起来,找到两者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共同点,那就说明对小说的思想内容已经有了准确的把握。

解析标题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标题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有的标题,要以从解析语言结构入手。有的标题有象征或比喻意义,如《小桔灯》、《驿路梨花》、《白杨礼赞》等,就要找出象征物和被象征的人、物之间的联系。有的标题中有关键字或“题眼”,如《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字、《变色龙》中的“变”字、《活板》中的“活”字、《陋室铭》中的“陋”字,等等,则应在全面解析的基础上把它找出来,并结合课文体会其深层的含义。

辨体析题是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审视,是在认读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的加深。

(3)定向问答

根据“由表及里、表里反复”的思维流程,学生经过以上两步的阅读,对课文的内容(里)和形式(表)已经大体了解,但毕竟比较粗疏、浅层、不成系统。定向问答的作用,在于通过有序的发问和回答,进行梳理,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比较细致、深入、系统的层面。“问答”,指学生在阅读时提出并回答问题;“定向”,则指提出的问题有确定的顺序和指向。定向问答,作为阅读入门的一种训练,便于初学者操作。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依次发问:1、“文章写了什么”(什么?)这是关于文章内容的探究。2.“怎样写的?”(怎样?)这是关于文章形式(写法与语言)的探究。3、“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是关于作者写作意图及思路的探究。三个依次排列的问题,是三个依次上升的“台阶”,全面涉及文章的内容、形式以及作者构思的意图,学生如能在阅读过程中“拾级而上” ,对三个问题作出正确、圆满的回答,对课文阅读理解的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张玉会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

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一般说来,学生对某科的学习目的是能够明确的,问题是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时,学生就“热”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冷”了,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小学四年级上册学了《语文园地二》中的成语故事“胸有成竹”,后来学生对成语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学生课外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来读,读完后让学生来揣摩成语的意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指导阅读,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是指导精读。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

钱梦龙的“导读派”教学方法-精品文档

钱梦龙的“导读派”教学方法 “导读派”是针对语文教学长期沿袭的“讲读”所提出 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导”指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构成“师生互动”。导读派教学法的创立者是钱梦龙,其代表人物还有蔡澄清。1985年,钱老师的著作《语文导读法探索》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 钱梦龙老师系统阐述导读法教育理论主骨架――“三主四式”。三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四式”即循序展开的四种课式: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 针对传统的讲读教学模式,钱梦龙老师创新性地提出了导读教学模式: 指导思想 “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形成上,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

“以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过程”,二者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贯彻于教学的过程,成为“主线”,其他的教学措施都是服从于训练并为之服务的。 主体、主导、主线,是诸多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结构形态 “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基本式”即基本课型,其表现形态为:“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后称“四式”。 “自读式”,它不同于“预习”,它是在课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自读,是“学生为主体”思想的体现,但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自读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是边读边教或边教边读。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

(完整word)小学语文单元导读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单元导读课堂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针对这些情况,近几年的语文教学的改革一浪接一浪,其中以单元整组教学的呼声最为热烈。 杨再隋教授以《语文教学的整体观》一文呼吁全体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要从整体入手,引领学生在文本的整体背景上研读,最后回归整体,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时至今日,在整体思想的引领下,单元整组教学、主题式教学、群文阅读教学等整体教学形式应运而生。我镇在2007年进行单元模块整组教学的实践研究,并将一组课文分成三个模块的操作达到整体教学的效果,分别为单元导读,整体设计,回顾拓展。本文将具体介绍的是第一个模块,基于单元整组教学之上的单元导读(也可称之为单元整体感知)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思考。 夸美纽斯指出:寻求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使学生可以多学……我认为单元导读课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的“灌”为“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为“面”的把握,形成知识的体系。因此,“单元导读课”值得老师们在实践中去尝试实践,进一步探索完善。 第一,精设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盘,所以在设计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紧扣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保证本课堂的教学有序有效进行。在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艺术与生命。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向我们介绍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娓娓叙述了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之女吴霜女士在艺术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 一、关于“三主”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 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 教师为主导,就是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训练为主线,这是教学过程中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后的必然归宿。语文作为工具学科,也必须把训练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发展;“主体”和“主导”的关系,也只有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中才能得到和谐的、辩证的统一。这里说的训练,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听、说、写训练,不是指做习题(做习题仅仅是训练的一种方式)。 “主体”、“主导”、“主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点,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障,着眼于“善导”;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又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学生的“善学”与学生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综观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凡卓有成效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着“三主”的教学思想。主体、主导、主线,是诸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 二、关于“四式” “三主”思想体现在“自读、教读、作业,复读”的四种基本课式之中。钱老师把他的以“三主”为指导思想,“四式”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构思统称做“导读”。“导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在此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前提,“以教师为主导”是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必然表现为训练形式。 实践证明: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是较为合理的基本课式。“四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 一、成长足迹 钱梦龙1931年生,上海市人。1980年被评为特级教师。1951~1985年任上海市嘉定二中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1985~1990年任嘉定实验中学校长,1989~2000年兼任全国中小学 教材审定委员会学科审查委员,2001年起任上海市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 育系统劳动模范。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科研及学校管理工作,创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基础,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模式的语文导读法,其核心理念“主体— 主导”说,曾引起教育理论界的争鸣并得到普遍认同。语文导读法自创立二十多年来,对语文教 学乃至各科教学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著有《语文导读法探索》、《导读的艺术》、《和青年教 师谈语文教学》、《钱梦龙与导读的艺术》,并发表各种教育教学论文约一百万字,其中《导读 的艺术》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奖,论文《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及教学模式》获全国教学改革金 钥匙奖。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钱梦龙有句名言“在创新的口号喊得最响亮的时候,我回 归常识性思维;在常识性思维支配一切的时候,我致力于创新”。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 梦龙 1980年2月初的一天,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都以第一版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评出的全市三十六位特级教师的照片,这是“文革”后第一次以这样隆重的方式展示优秀教师的形象, 报纸一出版,立即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我的照片也荣幸地跻身其中。 “钱梦龙是谁?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不少老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也难怪,三十六位特级教师,大多在教育界早已享有盛名,只有名不见经传的钱梦龙是个例外。 “钱梦龙也成了特级教师?是不是搞错了?”有些稍稍了解我的人这样说。也难怪,仅有初中毕业学历的钱梦龙,即使作为一般中学教师也是不合格的,怎么会和“特级教师”这个标志着教师 最高荣誉的称号扯到了一块儿? 于是,一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钱梦龙的路究竟是怎样走出来的? 我为什么选择教师职业? 我不是学师范的,当教师完全是出于个人的选择。我初中毕业以后,因母亲病逝,家道中落,只读了三个多月的高一就失学了。在家呆了半年左右,上海解放,翻天覆地的变化激起了我 投身社会的热情。 可是我能为这个新生的社会做些什么呢? 当时我第一个想到、也是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当教师。因为我的心中装着一位教师的完美形象,是他使我切身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不同寻常的意义。 我从小智力平平,生性顽皮,不爱学习,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已创下了三次留级的“记录”。 老师送给我的评语是“聪明面孔笨肚肠”。自卑的阴影笼罩着我,使我完全丧失了进步的信心。但 在我五年级留级后,遇到了一位终生难忘的好老师棗武钟英老师,这是我一生的幸运。 武老师教我们国语课兼级任教师,上课的第一天就把我叫到办公室,拿出一本四角号码小字典,对我说:“现在我教你四角号码查字法,如果你能学会,就可以证明你不是什么…聪明面孔 笨肚肠?。你想证明一下自已吗?”我当然很想知道自已究竟笨还是不笨。结果在武老师的指点下 很快学会了这种查字法,这使我对自己的信心大增。接着武老师又给我布置了一项任务:在他每 教新课之前,由我把课文里的生字从字典里查出来抄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一个长期被同学 们看不起的“老留级生”,居然还能承担如此光荣的任务,自然感到从未有过自豪!我由于爱武老 师,也爱上他的课,对他布置的作业都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完成,于是又不断在国语课上受

语文导读法——钱梦龙

语文导读法 2007-09-04 17:49:52 “导读”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讲读”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讲读”是一个内涵模糊的概念。所谓“讲”,究竟是谁讲?讲什么?怎样讲?为什么讲? 所谓“读”,又是谁读?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读? 都没有确切的界说。这样一个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导向作用重要概念,内涵如此不明不白,实践中自然难免出现偏差。很多语文课上的“讲读”,事实上成了老师的“读读讲讲”,已变为“满堂灌”、“注入式”的代名词。 “导读”的内涵是清楚而确定的。“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的结合,勾画出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幅“师生互动”的图景,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受”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 从“讲读”到“导读”,既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在讲读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命运的“主宰”,学生则完全处于“被支配”、“被灌输”的地位。导读模式不同于讲读模式的最根本之点,是学生角色的变化,即由“被支配”、“被灌输”的对象,一变而为“主动的求知者”、“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则相应地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指导者、帮助者、鼓励者、合作者。这是教学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一次“阵地转移”,也是传统教学观转向现代教学观的一次“观念革命”。 一、理论设计 语文导读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教学认识论。这种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与一般的认识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不同于的特点。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学生)和认识客体(教材)之间还介入了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从而构成了一种“三边”互动的认识活动。(见下图)

关于钱梦龙的课堂提问艺术

关于钱梦龙的课堂提问艺术 钱梦龙作为一代语文教育名家,以创造“三主四式”语文教学改革经验而闻名。在他成功的课堂教学中,精彩迭起的提问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曾在《语文导读法探索》一书中说:“要发展学生的智力,研究问的艺术很有必要——问题本身要富有启发性,要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他正是以讲究艺术和深度的提问催生了一堂堂生动而成功的语文课堂。 那么钱梦龙老师的提问有哪些特点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四点:一、拉近距离、活跃气氛的闲问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钱老师名声鹊起后,“借班上课”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临时组合又匆匆上阵,师生间缺乏了解,难免紧张。然而,钱老师却深谙教艺,几句“闲问”就跟学生拉近了距离。在一次公开课时钱梦龙跟当时的学生有这样一段问答, 师:在这样的舞台上课,你们自出娘胎第一回吧? (一些学生点头) 师:台下坐满了“观众”,台上是我们的活动天地,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场面,看一看有点像什么。 (学生开始“东张西望”, 改变了正襟危坐的姿势,有的在小声说自己观察结果:像演戏)。 师:我看有点像演戏,那么,演这台戏的主角是谁? (一个学生在坐位上说:“当然您!”教室里有了轻轻的笑)。

师:我可并不认为这样,你们猜我怎么想?看谁猜得准。 生:您大概认为我们是主角,因为这台戏演得好不好,要看我们发挥。课前的“闲问”看似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但是却能消除师生隔阂,活跃课堂气氛,成为拉近师生距离的“药引子”.闲问体现的是对学生心情的一种体谅,能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够感到自己被尊重,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此激发学习动力。 二、曲中有直,圆中有方的直问 直问即直截了当的提问,相较于曲问,更加直接、明确。比如“智叟是年轻人吗”,“愚公年纪有多大了”,“那个遗男几岁了”,在这些问题后,钱老师都及时跟踪学生的思维,并且在追踪学生思考来源时大多以“你怎么知道?”或者“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句式追问。这样的句式直截了当,能让学生清楚教师发问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教师的高姿态,好似朋友般的交流让学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小发现”。 曲问训练的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直问则训练学生抓取关键问题的能力,如同思维的迂回包抄与单刀直入,其实都是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对课文理解的深入。 三、追根溯源,层层递进的追问 通过直问和曲问后再追根溯源,探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是一种提问的方法。在程稀老师《课堂教学追问表达式的功用——兼论钱梦龙的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 导读法是钱梦龙课堂教学艺术的精髓。其本源泉是他的“三主”思想,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其中,他特别强调学生在认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三主”思想正是强调知识接受者(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在满堂灌填鸭式中的被动地位,使之由“要我学”一跃而为“我要学”,成为能动的“读者”。教师则发挥自己的才智学识以“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鼓励、启发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使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求知”。事实证明,钱梦龙在“三主”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知识就越积越多,脑子也就越用越活,越转越快,越灵了”,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而且学生“越上越要上”,自己做了学习的主人。 钱梦龙贯彻“主体”精神的主导艺术极具特色。 一、抓导入: 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尤其公开课)前,总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准备状态。有的唱支歌,有的讲笑话,钱梦龙老师则善于因势利导,从具体情境入手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充当的角色(主角)和自己的学习任务,

树立克服困难的斗志和成功的信心。 有一次,钱老师应邀到某地教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台下坐了一千多的听课者。宽敞的舞台上学生一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旁视,过于“一本正经”的神情透露着他们内心的紧张。于是,钱老师调整计划,把原定的导入语改为下面一段对话: 师:你们今天上课以后回到家里,如果爸妈问起:“给你们上课的那位钱老师长什么样呀?”假如有个傻学生这样回答:“钱老师嘛,脸的中间有个鼻子,鼻子上方一对眼睛,眼睛上面还有两道眉毛,鼻子之下是嘴巴,头部两侧各生一只耳朵。他五官不缺,四肢齐全……” 师:你们说,这个学生傻不傻?傻在哪里? 生:这是每个正常的人都有的长相,他说的全是废话。 生:他没有抓住特点来说,说了等于没说。 师:说得对呀!要把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介绍给别人,首先必须抓住特点。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抓住特点说明事物…… 我们上课有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讲个笑话,猜个谜语,或其他等,总是感觉游离于教学之外。而钱老师顺水推舟,进入新课,不但使学生紧张的神情完全缓和下来,而且没有游离之感,自然而然引入新课。 二、抓提问:

语文导读法结构模式-模板

语文导读法结构模式 我反对模式化的教学,但主张教学要有一定的模式。教学模式反映人们对教学内在规律的认识,或者说是教学内在规律的“外化”。模式的运用不是固定不变的,变化不是对规律的否定,恰恰表现了对规律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三主”作为导读法的理论设计,体现于一个有规律的教学过程之中,必然外化为相应的教学结构模式。我把这种结构模式叫做“基本式”,意即基本有“式”,但又并非凝固不变。“常中求变,变中守常”,这就是我对“基本式”的基本认识。 “基本式”指“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总称“四式”,与“三主”组成语文导读法的整体构思。 一、自读式 这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形式。自读,就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自读”概念的范围大于通常说的“预习”,严格地说,两者并非同一概念,因为两者的培养目标和途径不同,训练方式不同,进行的时机也不同。自读的进行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教师先教给阅读的方法,然后学生自读(先教后读);(二)学生先自读,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理解,从而领悟阅读的方法(先读后教);(三)教师边作指导,学生边自读(边教边读或边读边教)。 自读的训练当然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学生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自读,不是学生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阅读,而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一个“目的性”,一个“计划性”,是自读取得成效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师在自读式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两个主要方面。 目的性。从整体说,自读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但是,在进入具体的训练过程的时候,教师还必须把这个整体目的分解为若干层次的具体目标,才能进行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中学生究竟应该具备哪些阅读能力,其结构又是如何。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当然可以从国内外有关阅读研究的一些论著中寻找答案,但这种答案只能作为一种参照,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一般读者的阅读问题,而是中学生的阅读问题,因此重要的还是针对自己教学对象的实际,设计一个更为切实具体的目标体系。下表只是本人实践的一个总结,作为“目标体系”尚待进一步探索。 计划性。在“能力体系”初步确定以后,对教师来说,只有把它变成了合理的“训练序列”,才有实际的价值,才可能据此进行有计划的训练。由于语文训练具有

钱梦龙魏书生阅读教学模式的比较

钱梦龙、魏书生阅读教学模式比较 『摘要』钱梦龙提出了“三主四式”教学模式,魏书生提出了“课堂六步教学法” 模式,本文就两位名师提出的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作出比较。 『关键词』钱梦龙魏书生三主四式课堂六步教学法比较 一、两种阅读教学模式的概况 钱梦龙、魏书生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语文名师,他们提出了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即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模式(又称“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魏书生的“课堂六步教学法”。这两种不同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至今还影响着现代的语文教学。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推动着语文教学的改革,同时引领着几代语文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是通过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异同,进而能全面掌握这两种教学模式。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知主体(学生)和认知的客体(老师)之间,形成了一个“多边”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学收集分析学生自读所给予的信息,就学生的疑难和课文的重点,有的放矢地给以启发、指导。而在能力检测、训练方面,钱梦龙提出以“训练为主线”。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老师和教学内容中进入“训”的过程,使得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三主”思想具体的体现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其基本式为“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钱梦龙认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学生“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须归宿。 魏书生的“课堂六步教学法”,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

阅读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当今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教师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模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依据这些教育理念,教师采用怎样的阅读教学方法与学生获得怎样的学习效果是密切联系的,因为每一种阅读教学方法都应由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读、思、议、导”结合法 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现成的教材,那样学生的阅读量会太少,阅读面太狭窄,学生的视野放不开。但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教材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在一般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力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是让学生先把课文“读一读”,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能发现问题,做到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一个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再“议一议”,不仅要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还要“议一议”你对哪些问题或哪个句段、人物、环节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不仅能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而且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思路,掌握了这种阅读方法,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会感觉轻松许多。以前那种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需要5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1课时学生就能轻松驾驭。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到阅读量的不足,因此,他们的阅读内容就会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他们需要从课外读物中获得阅读知识,汲取丰富的阅读营养。我们连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周德超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方法 一、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积累语言 教材所选的课文语言形式丰富多彩,语言现象数不胜数,语言风格多种多样。那生动、贴切的比喻,那铿锵有力、富于节奏感的排比,那形象、巧妙的拟人,那充满音韵美、工整的对仗;那画龙点睛般的神来之笔,那精炼的一语道破,那含蓄深刻的哲理意味,那雅俗共赏的诙谐与幽默……或庄重、或谐谑;或朴实、或典雅;或粗犷、或细腻;可以说,各种语言现象、各种语言形式、各种语言的风格应有尽有,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这些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的形式,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的,体会到这些语言文字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解,才有可能吸收消化,才能谈得上运用,进而熟练地运用,得心应手地运用。否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总是在课文的内容上绕来绕去,对语言的形式却了解甚少,这就基本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意义,丢掉了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 二、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判断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①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直接推

钱梦龙

钱梦龙 我这个人,智商一般;虽然不聪明,大概也不算太笨。可是我小时候却笨得出奇,现在想起来还会脸红。一般的笨孩子读书还能死记硬背,我却连死记硬背都不会。短短的一篇课文,别的孩子至多读十几遍也就背出了;可我无论怎样苦苦地读,硬是背不出;即使勉强记住,临到要用的时候,还是丢三落四地记不全。成绩自然不妙了,记不清报告单上挂过多少“红灯”;但有一个“数据”绝对准确:我从小学到初中二年级,竟创下了累计留级四次的“辉煌记录”!小学老师说我是“聪明面孔笨肚肠”,我也认定了自己是个笨孩子。笨,渐渐成了我心灵上一道抹不掉的阴影。 但在初中二年级留了一次级以后,我的学习却奇迹般地出现了转机,前后反差之大,连我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各科成绩都上去了,到初中毕业的时候,居然都达到了优秀。语文(当时叫“国文”)成绩尤其突出,即使是班里的几名学习“尖子”、也不敢在语文学习上跟我一争高低。知道我的留级记录的人觉得不可思议:“聪明面孔笨肚肠”的钱梦龙,是不是吃了什么灵丹仙药,怎么一下子变聪明了? 我自己却明白,这转机是怎样发生的。 原来,我从升入初中以后,忽然对课外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初读到的是一本《唐诗三百首》,尽管读得一知半解,但诗里那些花红柳绿的字眼还是把我深深吸引住了。因为爱读,便加倍用心思去体味,还特意求父亲替我买了部《辞源》,遇到生字、典故,就请教这位沉默的老师。后来又买到了一部《诗韵合壁》,居然无师自通地弄

懂了诗韵和平仄,还能够按照诗的平仄声调来吟哦,真的品出了一点诗味。读诗渐多,我终于悟出,凡是自己喜欢,并且思考过理解了的东西,其实是很容易记住的。就这样,我每天背几首,不到半年,就把一本《唐诗三百首》全部背下来了。随着阅读兴趣的高深,我的阅读面也渐渐扩展了。由唐诗而宋词,最早读到的词选是《白香词谱》;然后又读诗话、词话,对袁枚的《随园诗话》尤其喜爱;后来又扩展到读《古文观止》,读当代作家的诗文和翻译作品。鲁迅的杂文和小说,林琴南用文言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块肉余生述》(今译《大卫?科波菲尔》)等,都曾使我爱不释手。我读书学陶渊明的态度,“好读书,不求甚解”,似乎不太可取;但因为心有所“好”,读得多了,有时就触类旁通,倒也常常能够领略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乐趣。 读书引起了写作的欲望。先是学着写旧体诗,懂了平仄以后,就专写律绝。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写作的品种也多起来了,新诗、散文、杂感都写过,还试写过几篇短篇小说,但最爱写的还是律绝。在发表欲的驱动下,我又和一位同样热衷于写作的同窗合办了一份壁报《爝火》,每月出一期,从撰稿到编辑、美化、出版都由两人分担,买稿笺等必需品的费用也由两人分摊。我由于投入精力过多,以致把各门功课(国文除外)都荒废了。我在初中二年级的那一次留级,其实不是因为“笨”,而是严重“偏科”的必然结果。 我终于痛下决心结束自己不光彩的“留级史”,在继续保持浓厚的读写兴趣的同时,分出一部分注意力来关心其他各科的学习。这时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 踏上工作岗位已有十七个年头,主要教低年级。今年再次教三年级,总觉得很惶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于是假期里借来《钱梦龙与导读艺术》一书,看看语文大师钱梦龙老师怎样教语文。读完此书后,感 觉受益匪浅。导读法是钱梦龙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精髓。其核心是“三主”思想,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其中,他特别强调学生在认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三主”思想正是强调知识接受者(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在满堂灌填鸭式中的被动地位,使之由“要我学”一跃而为“我要学”,成为能动的“读者”。教师则发挥自己的才智学识以“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鼓励、启发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使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求知”。事实证明,钱梦龙老师在“三主”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知识就越积越多,脑子也就越用越活,越转越快,越灵了”,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而且学生“越上越要上”,自己做了学习的主人。总结钱老先生的课堂教学,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下面我谈谈感受最深的几点: 一、抓导入: 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尤其公开课)前,总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准备状态。有的唱支歌,有的讲笑话,钱梦龙老师则善于因势利导,从具体情境 入手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充当的角色(主角)和自己的学习任务, 树立克服困难的斗志和成功的信心。有一次,钱老师应邀到某地教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台下坐了一千多的听课者。宽敞的舞台上学生一个个正襟危坐,目不 旁视,过于“一本正经”的神情透露着他们内心的紧张。于是,钱老师调整计划,把原定的导入语改为下面一段对话: 师:你们今天上课以后回到家里,如果爸妈问起:“给你们上课的那位钱老师长什么样呀?”假如有个傻学生这样回答:“钱老师嘛,脸的中间有个鼻子,鼻子 上方一对眼睛,眼睛上面还有两道眉毛,鼻子之下是嘴巴,头部两侧各生一只耳朵。他五官不缺,四肢齐全,,”  师:你们说,这个学生傻不傻?傻在哪里? 生:这是每个正常的人都有的长相,他说的全是废话。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812286808.html,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作者:池海梅 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第02期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仅仅靠课内几百篇课文几十万字的阅读量,是远远无法达到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加大阅读总量,力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达到这一要求,作为语文课程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外,还要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良好的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掌握一些必要的实用性读书技巧。毕竟,读书有法。在某种意义上,良好而适合的方法是一条相对容易达到成功彼岸的终南捷径。哲人言“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这一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恰当”的方法呢?我的经验是精读。下面,结合我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中的一些具体的做法、体会,以及学生的反应、与其他老师的交流等,做一点简单的总结,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做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 即使不含消遣性、娱乐性阅读部分,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都不会想到,为所读之书做些标记与批注,及时将自己阅读时的所思所感所想记录下来;或者虽然想到了,但因为懒惰,疏于动笔,致使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火花如流星一般随即消失,而降低了读书的价值。有鉴于此,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尽量提前准备好一支笔,以便随时记录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文字信息。 为什么要如此呢?原因至少有三:一、这样的读书很正式,很像搞了一个自我的读书仪式,可以使自己的读书状态严谨且思想集中;二、但凡有自己的思想的人,在与文本对话时,就必有自我的思想与感悟,或者仅仅是想起什么事情,这样做便于随时记录;三、记录文字信息时,必定要做必要的思维整理,这样做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思维能力。读书过程中,批注、标记或者所思感悟等文字信息和符号,可以随时记录在与书页相关内容关联的空白处。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笔记的这些信息马上成为所读文本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他来日再次展卷阅读该文本时,一,可以重温以前的思想与见解甚至疑问,二,有了新的思想与见解可以随时记录在案,并与前者形成再探讨。这样的文本阅读,其收获与价值,远比浏览式阅读要高得多。 这样的阅读适于精读,在今天这样一个读图流行的时代是非常有必要而有价值的,对于学生远离浮躁、浸润身心有大益而无一害。有人会说,如果是借阅来的书籍就没有办法这样读了。当然这样,但我们可以采用制作记录卡片等方式来进行必要的文字信息记录与整理,同样有利于日后的翻阅、思考与利用。 二、尊重差异,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读书方法

钱梦龙教学风格

钱梦龙教学风格 钱梦龙简介 钱梦龙,原上海市嘉定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后任嘉定县实验中学校长,1931年生,1951年参加教育工作,初教美术,1953年起始教语文。1980年晋升为上海市特级教师。近年来,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不少谈语文教改的文章,多次被邀到外地讲学,作观摩教学。这些,有的整理成教学实录。这些实录大多收进他的主要著作《语文导读法探索》。他的语文教学经验影响较大的是“三主”“四式”导读法。 钱梦龙的教学风格 1.教学富有创新意识为冲破讲读教学模式的藩篱,钱梦龙创造性地提问教学模式。2.“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休,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需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形成上,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 “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训练为主线”,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过程,二者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贯彻于教学的过程,成为“主线”,其他的教学措施都是服从于训练并为之服务的。 主体、主导、主线,是诸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学生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3.“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基本式”即基本课型,其表现形态为:“自读式一教读式一练习式一复读式”后称“四式”。 “自读式”,它不同于“预习”,是在课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自读,是“学生为主体”思想的体现,但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自读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是边读边教或边教边读。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 “教读式”,是教会学生自读。教读与自读同步,或先教后读或先读后教,或边读边教。教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学会自读,从而达到不需要教师再教的境界。教读,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正确的发挥。在教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第三、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练习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作业。其目的是为加深对新课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也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常用的练习类型有:①记诵为主的练习,有助读、背诵、抄读等。②以消化为主的练习,有问答题、划分文章层次、分析文章特点、揣摩作者思路以及写作练习中的改写、续写。③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即迁移练习。这类练习可以是分解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小至用一个词造句,大至鉴课文写作。4。评价作业。评价包括鉴赏和评论。 “复读式”,是一种复习性的阅读训练形式。把若干篇已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指导学生读、想、议、练。既“温故”又“知新”,这就是“复读”“复读单元”可以与“教学单元”重合,也可以按训练的需要另组单元,按训练目的,复读大致有三种:一是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二是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三是以发现规律为目的复读。

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第一单元导读课 学习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主题、目标、学习方法。 导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腾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宽广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呀。 二、感知单元主题: 1、读课题,猜主题 自由读课题,猜每篇课文都讲什么? 2、读导语,悟主题 默读单元导语,从导语中你获得了什么? 3.读课文,引主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择喜欢的课文,说说自己初读感受。 交流:概括本单元的主题。 三、感知单元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本组课文中的四篇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2.读第二课中的二、三自然段,第三课中的五、六自然段,激发朗读兴趣。 四、读片段,定学法: 1、体会本单元课文的特点。 提示学法: 1)、关注作者的写作顺序。按游览顺序、移步换景等写法。 2)、体会作者怎样用优美的词句表达情意的。 3)、体会作者在写作时修辞方法的运用。(排比) 2、回忆以前学过的写景、游记类文章的学习方法。 五、明确单元目标: 1、掌握29个生字及所组成的词语。背诵文中精彩的语段。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3、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4、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六、作业布置: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写在积累本上。 1、桂林山水、溶洞、天山的资料。 2、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 3、课外阅读:有关描写祖国自然风光的文章。

第二单元导读课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单元导语,初步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2、通过本组四篇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明确学习方法。 3、初步感受人物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的良好品质,初步感知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 4、搜集有关的词语、片段,激发阅读、写作的兴趣。 重难点: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导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有一种品质是打开窗户的钥匙,耀眼而珍贵。它是美好,是欣喜,是希望,这种品质是什么呢?这节课一起去感受它。 二、感知单元主题 1、读课题,猜主题 自由读课题,猜每篇课文都讲什么? 2、读导语,悟主题 默读单元导语,概括单元主题 边读边圈画单元导语中重点句子,概括出单元主题和训练重点。 3、读课文,引主题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本组课文喜欢的课文,边读边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和自己喜欢的原因。 (2). 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中精彩段落进行激情朗读。 (读第五课6、7、8自然段,第七课3—6自然段。) (3)、交流:概括本单元的主题。 三、明确单元目标。 1、掌握27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美好品质。 3、仔细品味语言,体会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 单元训练重点:品味语言,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的品质,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明确学习方法: 1.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2、揣摩作者有条理地叙述和对人物细致的描写,通过各种描写表现人物良好品质的方法。 3、关注作者在写作时修辞方法的运用 五、作业布置: 1.收集诚信名言警句 2.仔细观察生活,收集相关资料。

靳家彦 语文导读法是怎样一种教学法

靳家彦语文导读法是怎样一种教学法 fnt size=“6”>靳家彦语导读法是怎样一种教学法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 我从事小学语教学38年了,在前辈专家的指引下,对小学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进行了长期的实验与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导读”。1996年7月出版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卷》柳斌主编中,收入了拙作《小学语导读的理论与实践》,初步总结了导读的教学思想。现再作进一步阐发。 一、什么是导读? 概括地说,导读就是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以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的主要方式,通过扎实有效的序列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的语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读模式的探索,经历过一个长期的过程。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这些战略思想,为我们的教

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小学语教育,就其本质说,是在儿童学习掌握语基础工具中造就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导读式教学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十分强调转变教育观念。这其中主要包括:(1)整体教育观。语教育活动应建立纵横联系、上下呼应、前后衔接的整体优化结构,以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全面和谐发展;语教育活动应正确处理好学校内外、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砗糜镂难坝胨枷肫返陆逃⒂镂难盗酚胨嘉盗贰⒂镂难Э坪推渌频墓叵担挥镂慕逃疃猛怀鲇镂难盗氛飧鲋氐悖哑渌逃脱盗饭岽┰谟镂难盗返墓讨校⒃谟镂难盗分薪蝗凇⑸浮⒆酆稀⒎⒄埂#?)学生主体观。小学语教育应在教师引导下,使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实践中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注意满足不同层次儿童的求知需要,适应儿童的个性差异,体察儿童心理;另一方面,要使儿童不仅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3)综合实践观。小学语教育是有目的、有对象、有过程、有反馈的动态活动系统,是诸多方面联系的整体,所以应当突出语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做到手、耳、口、脑、眼并用,知行统一,注意学科程与活动程的结合,语教学与语活动的结合,语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