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印文化交流

中印文化交流

中印文化交流
中印文化交流

唐代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流

摘要: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不但互派使者,而且高僧往来密切,两国之间的相互传播和交互影响深远。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 中国和印度两国文化交相辉映,在频繁多样的交流中,唐朝吸收了印度许多优秀文化,并把中国的先进文化传播至印度,共同谱写了世界文化史上的绚丽篇章。

关键词:唐代中国印度文化

引言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中外友好交往的黄金时代。其中,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更是别具一格、独具特色。中印两国在文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彼此间的交往与交流,千百年来始终不曾中断,在交流当中丰富了彼此的文化,并且形成促进社会进化的动力。

一、宗教

(一)唐代僧徒西行求法

为研习佛法、宣扬佛教,两国的高僧往来密切。唐朝赴印高僧玄奘、义净、隆法师、道生、玄照、道希、明远、僧哲等事迹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宋高僧传》等史书上均有记载。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秋,28岁的的玄奘法师离开了长安, 开始了孤身求法的西行历程①。他靠双脚穿过400公里渺无人烟的沙漠,攀登崎岖险恶的群山,历经千辛万苦,战胜千难万险,经4个寒暑,与贞观七年(633年)终于到达他梦寐以求的佛教发源地天竺②。公元7世纪,印度依旧小国林立。玄奘从北到东,再从南道西,遍访印度半岛。17 年中, 玄奘备历艰辛, 九死一生。在印期间, 玄奘在学习佛教和古印度文化因明学、声明学、婆罗门经典、医学等的同时, 还曾把业已失传的《大乘起信论》从中文译成梵文, 把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介绍给印度人民。17 年后, 玄奘被唐太宗李世民以国礼迎回长安, 长安百姓人山人海, 争相一睹这位被神话为“唐僧”的智者和勇士。玄奘回长安后潜心译经19 载,不辍笔直至圆寂, 身后留下1 335卷佛经译本, 为促进佛教在东方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玄奘是中国佛教优良传统最典型、最圆满的体现者。他促成了大唐和印度正式联系, 每年印度来中国的使节首先都要拜会他们心中无比崇敬的大师; 同时, 玄奘使得佛教成为李唐王朝的“国教”。唐朝武德初年, 李渊和李世民曾经支持太史令傅奕反佛教的无神论。但是, 贞观十九年, 玄奘从天竺取经归来, 唐太宗在洛阳宫召见, 询问佛教教义和西域、天竺的风俗民情之后, 开始信佛。他还特令宰相房玄龄选拔精通梵文的硕学沙门50 人, 协助玄奘在洪

福寺、玉华宫等处译经, 后来又亲笔为玄奘的译著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

齐州僧人义净(635-713年)自广州府乘波斯舶往天竺求法。经室利佛逝、未罗瑜、羯荼、裸人国,到达耽摩立底国。后去那烂陀寺,并游历诸圣迹。在那烂陀寺留学10年,先后得梵本经、律、论400部,合50万颂③。后在洛阳。长安两地主持译经,曾译出经、律、论共61部239卷,在归途中,义净撰述《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共两部著作,但在先天二年(713年)卒于洛阳。在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书中还可以了解到中国有许多僧人于7世纪在天竺的求法④。如:并州僧人道方,经泥婆罗赴天竺求市法,数年后回泥婆罗;京师僧人玄会,从羯湿弥罗入北天竺,后南游至大觉寺经由陆路返回至泥婆罗而卒等等。这些高僧在印度各国拜佛取经的同时,到处讲经论道,将中国的道教思想、儒家文化传播给印度。例如,玄奘到印度迦摩缕波国,会见鸠摩罗王,与之晤谈后,鸠摩罗王对中国甚为倾慕向往。玄奘在此国讲经说法一个多月,为回答鸠摩罗王提出的“佛德”问题,用梵文撰写了《三身论》三百颂。又如,曷利沙帝国的戒日王,向玄奘询问

中国的政治形势和当时流行的《秦王破阵乐》乐曲等情况,玄奘趁机陈述了唐太宗如何圣明英武;戒日王倾慕之下,立即派使访唐,使者于翌年抵达长安。戒日王阅读了玄奘所著的《制恶见论》后高兴地说:“日光出则萤火失明,天雷轰鸣则锤凿无声。”当下决定在曲女城为玄

奘举行一次辩论大会,通知五印各国不同宗派、不同学派的僧俗都来集会,聆听、瞻仰玄奘的议论风采⑤。

随着佛经的大量传入,佛教开始逐渐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律宗、华严宗、禅宗、密宗、净土宗等宗派相继形成。这些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标志着唐代佛教理论的成熟和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其中以禅宗更具有代表性。相传自南朝末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华授禅法,开中国禅学之先河,至唐中叶六祖慧能开创南宗,中国正式创立禅宗。它融合了儒、道、老庄、玄学思想,是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盛唐时,在中国大为流行。

(二)唐代印度高僧东渡传教

当时印度来华的高僧也络绎不绝。如释跋日罗菩提、阿月跋折罗、戌婆揭罗僧可、般刺若都为当时来华的著名高僧。释跋日罗菩提,汉语名为金刚智,他奉旨翻译《瑜伽念诵法》两卷、《七俱胝陀罗尼》两卷,《曼抒室利五字心陀罗尼》、《观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阿月跋折罗,汉语名不空金刚,曾进献尸罗迷伽表、金宝璎珞等物并译《密严》、《仁王》。再如戌婆揭罗僧可,汉语名善无畏,曾译出《大毗卢遮那经》,《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揭罗经》三卷,《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般刺若,汉语名智慧,译出《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十卷,《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般若心经》各一卷。印度高僧东渡传教的过程中也吸取了中国的道教文化,在印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传播, 形成了中国道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之间的对话。道教在印度的广泛传播, 对印度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印度一些地方的许多习俗和礼仪几乎与道教仪式并无两样。受道教影响, 印度产生了佛教的一个主要流派-- 密宗。密宗的一位重要神《摩诃支那救度母》相传来自中国, 南印度密宗的18 位成就者中有两位也来自中国。他们从博迦尔学习过医术和炼丹, 著有许多关于梵咒、医术和炼丹术的书籍, 并带弟子来中国深造。从其行迹来看,这两个人很可能是道教徒。唐朝中国道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之间的对话交融, 对两国的宗教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文化的渗透

(一)在文学方面

到了唐代,印度文学继续对中国文学发挥着影响,唐代最有特征的文学体裁是传奇文,传奇文有点像后世的短篇小说,印度文学对新兴的传奇文的形式、内容都有影响,以及在唐代文学中,受印度影响的除传奇文以外还有变文,变文具体是什意思尚无定论,但在我国敦煌石窟中发现了大量的变文,内容有的取材于佛经,,不管怎样,变文的产生于印度影响有关,这已是无可辩论的事实。然而印度古代的语言梵文影响了中国音韵学,在唐代时期,影响更具体切实了,相传唐末有一个和尚,名叫守温,他创造了一套字母,这套字母就受了梵文的影响才创造出来的。然而中国文化的向心力和发达程度,对印度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很多优秀的中国文化成果先后传播到印度,例如道教代表人物老子及《道德经》就是这一时期传至印度的,它加深了印度人对中国道教的理解。

在史学上,古代贵霜王朝之后裔的沙希统治者具有撰写在丝帛上的世系编年。“这种把史料记录在丝帛上的传统始于中国人“。“只有在中国,这一传统从很早的时代就获得了发展。在印度, 它基本上只被那些和中国有着许多世纪之密切联系的边远王国所采用⑥“。

在数学方面大约在6 世纪时, 印度人创立了位置制、土盘算术。这些数学成果, 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中国筹算方法的影响。其他如分数、弓形面积、球体积、勾股问题、圆周率、一次同余式、开方法、重差术等, 都可以找到中国数学的痕迹。

(二)在艺术上

唐代中国艺术也受到了印度艺术的影响,首先是雕塑,包括洞窟的开凿在内,雕凿的都是佛像,这当然是印度的东西,到了唐代,印度的所谓的笈多式的艺术也传入中国,对当时

的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是绘画,绘画在唐代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局面:大家辈出,新画派不断出现,在吸收外来技巧的基础上,民族风格逐渐独立。唐代最早的画家尉迟跋质那及其弟子尉迟乙僧。老家是于阗,那里最容易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唐代画家都画壁画,这显然是受印度影响的。最后是舞蹈,印度舞蹈与中国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唐之际,中国舞蹈更是吸收了域外舞艺,逐渐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已经天竺的舞乐随佛教传入中国并占领中国古舞的地位。

三、科学技术方面

在制糖技术上,中国最早是用蔗糖熬制,但是当时印度的制糖技术要高明,所有太宗就派人去学习,后来“色味愈西域甚远”,中国的制糖技术又前进了一步,此后中印两国在制糖技术上相互学习。

在天文算学方面,在唐初编纂的《隋唐‘经籍志》莉列举了一些印度的天文历算的书籍,如《婆罗门天文经》21卷、《婆罗门阴阳算历》1卷⑦等等,这些都是表明中国在天文历算方面吸取了印度的技术。另外,唐代前期的许多历法都明显的是从印度传过来的,或者受印度历法的技术影响,如:唐初的瞿昙悉达译九执历,瞿昙跃作光宅历,瞿昙作经纬历等都受印度的影响。

在医药方面, 随着中印文化交流发展,隋唐时也有大量印度的医学著作传入中国如《婆罗门药方》5卷、《婆罗门诸仙药方》20卷等等,印度医学对我国医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隋末唐初名医孙思邈,被后人尊称“药王“。然而最值得成道的是眼科医术,印度的眼科医术的传入,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眼科治疗的发展。据《通志》记载,隋唐间译至中国的《龙树眼论》就是一部印度眼科学著作,该著作中介绍了722中治疗眼科疾病的方法,此外,在王焘《外台秘要》一书中,也录入了传自天竺医师的眼科治疗和验方,在这些外来医学的影响下,我国唐代出现了关于眼科的专著,眼科治疗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中国的一些药物传入印度, 被称为“神州上药“。唐代名僧义净在印度期间, 常用中药为人治病, 还曾用苦参汤和茶自疗。约写于公元前3 世纪的《脉经》传播到印度, 由印度传到穆斯林国家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时的伊斯坦布尔, 可以见到《脉经》的阿拉伯文译本, 还带有中文原图。

不仅如此, 唐代中国梨、桃等物产, 一些重大科技发明, 如造纸术、印刷术、炼丹术、穿井开渠技术等等, 也都直接或间接地传入印度, 对印度文化和生活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中国瓷器曾大量传入印度, 至今在印度的许多博物馆里都收藏有中国古代瓷器。

结语

总之, 中印文化古老而有生命力。它们曾创造了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同时中华文化的开放性, 唐代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遥遥领先的地位、对外关系的活跃、中印两国密切的外交关系共同促进了包括中印文化在内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规模地发展。

注释:

[1]张力生.玄奘法师年谱[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146

[2]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3

[3]谭中.耿引曾.印度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89

[4]谭中.耿引曾.印度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90

[5]孟海贵.中印的传文化交流与友好[J] .山西:山西省社会科学院,2012,2

[6]刘淑霞.唐代中印文化交流及启示[J].西安文理学院,2007,7

[7]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11

参考文献:

[1]王永平.从嘉兴绳技看唐代中印文化交流[J].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2

[2]张力生.玄奘法师年谱[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3]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

[4]谭中.耿引曾.印度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谭中.耿引曾.印度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孟海贵.中印的传文化交流与友好[J] .山西:山西省社会科学院,2012,

[7]刘淑霞.唐代中印文化交流及启示[J].西安文理学院,2007,

[8]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

[9]姜景奎.中印交流质在人心[J].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2009

从中印饮食习惯看民俗差异

从中印饮食习惯看民俗差异 摘要:现今世界人们主要使用的餐具主要有以下三类,它们分别是筷子、刀叉和手指,这是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按进食方式划分的话,世界版图可以三分天下——欧洲和北美主用刀叉;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和朝鲜等用筷子;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以手指抓食。为何会产生如此差异?古往今来有不少学者也发现到此现象并对此进行研究,但大多以三类餐具为基本点出发探讨各使用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甚少有人以以三者为终点进行探讨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饮食习惯差异,今笔者基于个人兴趣主要跟大家分享、探讨关于中印饮食习惯差异产生的一些想法或者臆想。 中印饮食 若说到餐具不可避免的一定会提及到饮食,这是与餐具最直接相关联的事物。中国自古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令中国物产富饶,上至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一样(除却有毒动植物)不可搬之上桌,因此中国的食物种类繁多,按理与之相搭配适应的餐具也应是种类多样,据相关史料考据中国历史上曾在不同时期出现过箸,刀叉、匙,但最后唯余箸即筷子一统江山,反观印度。印度也是一个饮食丰富的国家,有面点闻名的印度飞饼、也有米饭等,咖喱是印度人民的最爱,据曾旅居印度的人士介绍,印度人民每餐必有咖喱,可谓是无咖喱不欢,但我们知道咖喱类食物皆是流质食品,极少做成干物,以常理推导印度人民必是选用可开怀畅食的汤匙,但与之相反印度人喜用手指进食,作为一名自小习惯使用筷子进食的人我很难想象印度人民是如何进食,当然也很是佩服他们流质食物也能用手抓食得干干净净。既然饮食同为丰富多样那为何不曾出现相似的进食方式?我认为有历史现实的因素也有文化差异的原因。 中国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019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A.遣唐使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唐招提寺 2.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①日本②新罗③天竺④雅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4.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佛教”、“《东征传绘》”、“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 C.郑成功收复台湾D.戚继光抗倭 5.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 6.“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反映的史实可用来直接研究唐朝的() A.民族交往B.对外交往C.经济繁荣D.文化昌盛

8.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正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说到唐朝外交,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跳出一个词:开放。对于开放,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文化的输入,可是对唐代而言就是凭着开放,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唐文化圈。下列与唐文化圈形成无关的是() A.册封少数民族首领B.玄奘西行 C.遣唐使、鉴真东渡D.新罗留学生涌往长安 9.玄奘携带佛经自天竺归来后,根据他的口述,由他弟子记录整理而成的作品是()A.《西游记》B.《西厢记》 C.《天竺记》D.《大唐西域记》 10.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只有一个年号叫贞观。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有()A.文成公主入吐蕃 B.广用贤才,形成“房谋杜断” C.发展生产减轻赋税 D.鉴真东渡日本 1.(2018?福建)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A.遣唐使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唐招提寺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分析】本题以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的历史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唐太宗时),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 2.(2018?滨州)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中印历史文化对照表

中印历史文化对照表 (公元前2500-前500年) 表一 地域时代 印度 中国政治 文化人物 北印度南印度 史前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500-前1500 年)·公元前2000年,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兴起了哈拉 巴文明,被称为印度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 ·公元前2000-前1500 年,印度雅利安语发展为 独立的语言。 进入夏代 吠陀时期 (公元前1500-前500年)·公元前1000年,恒河流 域的雅利安人建立乔萨罗 国、迦尸国、韦提柯国。 ·公元前900年,摩柯婆多 大战。 ·公元前800-前550年,雅 立安人抵达孟加拉。 ·前642-前332年建立塞须 那迦王朝、难陀王朝。 ·公元前500年,华氏城都 市形成。 ·公元前5世纪,雅利 安人在南印度发展,并 于锡兰开拓殖民地。 ·公元前1300-前1000年 《梨俱吠陀》编成。 ·公元前1000-前500 年,三吠陀编成。 ·公元前1000-前600年, 梵书编成。 ·公元前900年《摩诃波 罗多》开始编写。 ·公元前800-前500年上 古奥义书编成(古文散 本)。 商代

中印历史文化对照 (公元前500-公元300年) 表二 地域时代 印度 中国政治 文化人物 北印度南印度 佛教时期 ·公元前500-前300年,中古古 奥义书编成(古散文体)。 ·公元前400-200年,经书时代 (摩奴法典)主干部分制定。 ·公元前400-公元100年,史诗 时代。 ·公元前500年,六师外 道(沙门诸思想家)在世。 ·公元前563/566-前 483/486佛陀在世。 ·公元前444-前373年, 摩诃婆罗(耆那教思想 家)在世。 ·公元前475-前22年,战国 时代。 ·公元前221-前206年,秦 朝。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 阳,秦亡。 ·公元前206-前202年,楚 汉战争。 孔雀王朝 (公元前 332年-前 183年) ·公元前259-前232年,阿育王 时代。 ·孔雀王朝在德干建立。 ·塔米尔文化兴盛于下列诸国:朱 罗潘迪亚、希腊罗普特拉、萨蒂亚 普特拉。 ·公元前300年,中世古奥义编 成(新散文体)。 ·公元前300年以后为新奥义书。 ·公元前257年,1.数论派成立; 2.初期佛教圣典确立; 3.早期虔爱 思想出现。 ·公元350年,波弥尼( 印度教语言学家)在世。·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 ·公元140年,汉武帝即位。 ·前138-前119年张骞通使西 域。 入侵时代 (公元前 200-前300 年) ·公元前190年,希腊王国在西 北印度建立公国。 ·公元前183-前71年巽加王 朝取代孔雀王朝。 ·公元前150年弥邻陀王统治旁 遮普地区的大夏王朝。 ·公元前100年,甘华王朝灭 亡。 ·公元前90年塞族入侵西北 印度。 ·公元78-101年贵霜王朝迦尼 色迦王在位。 ·公元前32-公元320年,西穆卡 在德干建立萨达瓦哈那王朝。 ·公元前32-公元50年,早期案陀 罗王朝。 ·公元50-320年后期案陀罗王 朝。 ·约公元前200年弥曼陀派出现。 ·公元前200-公元200年《摩诃 波罗多》主要部分编成。 ·公元前150年,《薄伽梵歌》原 形创立。 ·约公元前100年1.《罗摩衍那》 史诗最后制作;2.吠檀多派出现; 3.部派佛教时代。 ·公元50年,正理派出现。 ·约100年,耆那教的祼形、白 衣两派分立。 ·100-200年《摩奴法典》完成。 100年,1、《薄伽梵歌》现存形 式确立;2、大乘佛教兴盛。 150年左右,犍陀罗艺术兴盛。 ·公元前200-前100年贾 弥尼(印度教思想家)在 世。 ·公元前100-前1年巴达 罗衍那(印度教思想家) 在世。 ·50-150年,乔达摩(印 度思想家)在世。 ·150-250年龙树(佛教 中观派思想家)在世。 ·170-270年,提婆(佛 教中观派思想家)在世。 ·270-350年,弥勒(佛 教唯识派思想家)在世。 ·25-220年,东汉。 166年,罗皇帝遗使东来。 ·220-265年,三国时代。 ·265-316年,西晋。

中印两国多方面的文化交流分析

中印两国多方面的文化交流 摘要: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分析全球化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影响,特别分析了两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旨在促进和推动这两个文化大国全方位的发展与合作。 关键词:中国、印度、全球化、宗教文化、文化交流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文化交流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文化关系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中印两国将在“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展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领域的合作。可以预计,在未来中印关系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文化理解和文化交流可望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然,这里所说的文化,有时是指狭义的宗教文化,更多的时候则是指广义的文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接轨,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印两大邻国之间的联系也前所未有的增强。2005年底,印度总统卡拉姆在新加坡访问时表示,中印之间因1962年边界冲突造成的伤疤已经痊癒,阻碍中印关系发展的历史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中印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将进入新的时期。 1.中国再次掀起“印度热”的新契机 从《战国策》、《国语》等中国典籍中发现所受印度文化影响的蛛丝马迹,我们可以看到中印文化交流已经进行了数千年。广泛的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的发展,也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昌盛。季羡林先生因此总结道:“在全部世界史上,要举一个文化交流双方获利的例子,非中印文化交流莫属。中印文化交流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典范。”[1]从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看,“佛国之伟”使中国人仰慕西天,鼓动了中国高僧西进求法,进而推动中国出现“印度热”。但是在这之后,随着佛教在印度的式微甚至基本消失,中国对印度文化历经了漫长的淡漠阶段,中国人对印度本土的文化变迁也越来越陌生。特别是近代,印度的“亡国奴”形象虽然令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无限同情,但却无论如何不能激起他们的敬仰之情,“印度热”也就缺乏根基。研究中印文化关系的一些学者认为,从9世纪后“印度已不再对中国文化有重大的影响了”[2]。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听到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创造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误会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误会——泰戈尔来华引起的风波 孙宜学;郭洪涛 《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 期72~77,114 1924年4~5月间,享誉世界的印度诗哲泰戈尔应梁启超等人创办的讲学社之邀访问中国,随着他的到来,现代中印两国之间一次规模最大的文化交流也拉开了序幕。令人遗憾的是,这次交流是伴随着一连串的误解的不愉快的交流,是一次不欢而散的文化聚会,今天的人仍不免为这些误解而深表遗憾。这些误解是特殊年代的产物,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对今天我们借鉴外来文化以促进自身文化建设,仍不失有警策意义。 (一) 泰戈尔是印度现代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宗教家,也是“五四”后期到过中国,并对中国思想文化、文学产生很大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泰戈尔的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报刊杂志上是在1915年10月15日《青年杂志》(1卷2号)上,是陈独秀翻译的《赞歌》,署名达噶尔著。此后就少有人注意了。而此时泰戈尔在欧洲和日本正是妇孺皆知的热门人物。泰戈尔是1913年以《吉檀迦利》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之后不久,欧洲就掀起了一个盛况空前的“泰戈尔热”,《吉檀迦利》成为欧洲最畅销的书。英国女王也授予泰戈尔爵士称号,而自1915年之后,这股泰戈尔热又由欧洲传到了日本。 众所周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主要外来影响源就是欧洲和日本,两个源头处兴起的这股泰戈尔热不会不影响到当时在国内或国外的中国敏感的知识分子。中国最早的比较全面地接触泰戈尔的作品并受其系统影响的知识分子是郭沫若。1915年日本掀起“泰戈尔热”高潮时,郭沫若正在日本留学,因此有机缘接近了泰戈尔的英文诗,结果一下子被这些清新平易的诗迷住了,于是和“泰戈尔的诗结了不解之缘”,“简直成了泰戈尔的崇拜者。”①自1921年起,泰戈尔的行踪开始广泛受到国人关注,他的作品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报章和杂志上,他的思想和人格开始被研究。1921年3月10日,《小说月报》12卷3 号“海外文坛消息栏”发表沈雁冰的短文《印哲学家太戈尔的行踪》,介绍泰戈尔在美国的活动;同年8月,留德学生王光祈发表《泰戈尔之山林讲学》(《申报》,1921年8月4日);俞颂华发表《德国欢迎印哲台莪尔盛况》(原载《时事新报·学灯》,《东方杂志》1921 年8月10日转载);魏嗣銮发表《旅德日记》(1921年11 月《少年中国》3卷4期),介绍德国欢迎泰戈尔的盛况,以及泰戈尔在德国的几次演讲,并对泰戈尔的基本思想作了一般介绍。 对泰戈尔作品的介绍,这一时期也逐渐多起来。1920年2月、3月《少年中国》第一卷八、九期发表了黄仲苏译的《泰戈尔的诗十七首》、《泰戈尔的诗六首》,并有对泰戈尔作品特色的精粹介绍;1921年1 月10日、4月10日《小说月报》12卷1号、4 号发表了郑振铎的《杂译泰戈尔的诗》,其中4号还有许地山译的泰戈尔小说《在加尔各答途中》,并附跋,而5 号上则发表了瞿世英翻译的泰戈尔的剧本《齐德拉》;1921年4月17 日《民国日报·觉悟》也刊出“译泰戈尔园丁集第二十三首”和“译泰戈尔园丁集二十八首”,译者为“大白”。对泰戈尔的研究,这一时期则有瞿世英、郑振铎的《泰戈尔研究》(《晨报》第七版,1921年2月27日—4月3 日)和关于泰戈尔的通信(《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4月14日、15日);冯友兰的《与印度台戈尔谈话》(《新潮》1921年9月1卷1号);胡愈之的《泰戈尔与东西文化之批判》(《东方杂志》1921年8月18卷7号);梁漱溟的《东方文化及其哲学》;瞿世英的《演完泰戈尔的〈齐德拉〉之后》(《戏剧》,1921年10月30日)。 早期这些关于泰戈尔及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基本上从各个侧面介绍了泰戈尔的基本思①郭沫若:《泰戈尔来华的我见》,《创造周报》第23号,1923年10月14日。

中泰文化交流

摘要 东南亚地区作为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的接触地带,沟通了中国和古印度两大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经深刻地影响了泰国文化。关于中泰两国交往最早的历史记载出现在西汉平帝元始年间,在中泰两国之后的官方和民间的交往过程中,汉文化对泰国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第一部分从宗教特点看中泰文化交流对泰国宗教的影响。第二部分从节日民俗看中泰文化交流对泰国的影响。第三部分中泰的历史交往梳理了中泰交流的脉络。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泰国文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必然结果。汉文化影响泰国的过程,促进了泰国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历史、地理、政治等层面, 论述了中泰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流。 关键词:泰国;文化;交流;华人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一、中泰文化交流对泰国宗教的影响 (1) 二、中泰文化交流对泰国节日民俗的影响 (2) 三、中泰的历史交往 (2) 结语 (3) 参考文献 (3) 引言 泰国古称“暹罗”,位于中南半岛以西,独特的地理位置从陆路上和海路上连接了中国和古印度两大文明古国,文化上则深受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它在泰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取两大文化中的因子,形成了灿烂而独特的泰国文化。 一、中泰文化交流对泰国宗教的影响 泰国素有“黄袍佛国”之称,到处佛寺林立,仅首都曼谷就有400多座,全国共有32000多座,还有30万僧侣,其中许多人终身为僧。泰国佛教本属小乘佛教,推崇印度原始佛教教义,但随着中国人迁居泰国,自南北朝以后流行中国的大乘佛教,尤其是律宗也被带入泰国,一些高度“中国化”了的大乘佛教的特色逐渐影响到泰国的佛教,最明显的是“观音”信仰和“弥勒佛”信仰。“观音”在中国,已经由印度佛教中的男性形象转变为女性形象,而在泰国的“观音”也为女性。“弥勒佛”在中国逐渐演变为“大肚和尚”、“笑和尚”,而当代泰国寺庙中的“弥勒佛”,大多也是这般模样。可见,即使在宗教方面,泰国佛教也具有了一些中国元素。

中印文化交流的探讨

中印文化交流研究报

告 小组成员:李瑞青陈彩虹 李明杨琴 中印文化交流研究报告 摘要:中印交流始于秦代,到两汉时逐渐频繁,在隋唐时趋于高潮,宋元时更加深入。在这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交流是柱石。印度佛教、音乐、舞蹈、天文历算、文学语言、建筑和制糖等传入中国,其影响正如鲁迅所言,“印度则交通自古,贻我大祥,思想信仰道德艺文,无不蒙贶,虽兄弟眷属,何以加之。”同样,中国的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传入印度,也极大地丰富了印度文化。两个大国,地理上相邻,交往历史如此漫长,却鲜有战争和冲突,有的只是文化上的交流和学习、友谊的传播和加深,这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 正文:中国从西汉起史书中就有不少关于印度的记载,印度先后被称为身毒、辛头、天竺、贤豆等,到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沿用至今。

古代印度是指今日的南亚次大陆,主要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三国。印度人何时知道有中国的存在及与中国有交流,在印度史书中没有准确的记载。在著名史诗《摩柯婆罗多》曾又多次提到中国(china支那),一般认为它是中国秦字的音译。但是由于成书年代不详,无法确认。据中国《史记》的《西南夷列传》中记述,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在大夏(汉代西域之国,今伊朗、阿富汗一带)看到中国四川出产的蜀布和邛竹杖,便问此物从何而来。当地人告诉他:这是从东南的一个叫身毒的大国那儿来的,距此数千里,有蜀人在那里卖东西,蜀布和邛竹杖是从他们那儿买来的。这是古代中印交流的可靠证据。而且此事说明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中印的民间贸易早已存在。近代在印度迈索尔发现了中国公元前2世纪的钱币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公元前135年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中国到西域各国的通道后,中印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起来。据《前汉书》记载,从汉武帝起,中国和印度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建立了外交联系,并进行了大量物质交往。当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的物品有珍珠、白玉、水晶、玛瑙等。在公元1世纪时,从中国向印度传去了桃树和梨树,所以梨树在古代印度有‘中国王子’之称。后来在中印交流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中国化。 据史书记载,印度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西汉末哀帝时期(公元前1世纪末),另一种说法是东汉明帝时期(公元1世纪中叶)。东汉明帝永平11年,为了安置东来洛阳的印度僧侣,以便僧侣翻译佛经,传授佛教仪规。明帝命人建立了中国第一座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本文摘抄赛迪IT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一文目录纲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更了解印度有所帮助。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上篇国民经济比较篇 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2001年11月26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环境 (一)地理位置 1.印度: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雄狮,扼印度洋咽喉 2.中国: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 (二)资源与能源 1.印度:印度自然资源潜力大,海洋资源丰富 2.中国:中国能源蕴藏量大,但开发程度较低,人均量少 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概况 (一)中国比印度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大 1.1950年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国民收入为美国的 2.3%,中国为美国的1%) 2.1980年两国GDP总量几乎差不多,而且印度还稍领先 3.2001年,印度GDP为49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 (二)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共性 1.人口负担重,经济结构层次低 2.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中印同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印度 1.印度是农业大国,但生产率水平低,增长速度慢 2.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略高于印度,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核心 1. 中国和印度共性是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2. 印度30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率5.8% 3. 中国从1952年以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 三、中印对外经贸情况比较 (一)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占绝对优势 1.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2位;2001年提升至第6位 2.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而印度不到1% (二)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中国远胜印度 1.2001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FDI)468亿美元 2.印度利用外资不足,2000年利用外资2 3.2亿美元 3.中国外汇储备多,抗国际风险能力强(200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2001年底突破2000亿美元 4.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积累的外汇极为有限(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约450亿美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测试(有答案)

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题 1、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2、“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3、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根据亲身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重要书籍,它是()A.《马可?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4、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的亲身见闻被写成《大唐西域记》 5、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有() ①鉴真东渡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6、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反映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张骞出使西域 7、“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天竺B.朝鲜 C.日本D.越南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外国来使中,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 材料二 (1)日本向中国派遣外交使团的目的是什么?分析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 (3)唐朝时期世界各国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今天应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 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C 6A 7C 8、 (1)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等传回日本,

中印认识与合作

长时间的隔阂和相互的猜疑使印度政府很难了解中国真正的战略意图,实际上中国远没有印度想象的那么复杂,他的战略意图无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意在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他不会容忍印度对其内政和外交的任何干涉。 *中国寻求和巴基斯坦建立特殊的伙伴关系来彻底孤立印度,并试图在南亚地区架空美国的影响。中国一直是巴基斯坦最可靠的盟友,多年来在财政、外交、军事乃至核计划方面,中国都向巴提供了诸多支持,深得後者信任,因此中国拥有独特的优势来对巴基斯坦的决策发挥影响力。中国在巴拥有巨额投资,如援建阿拉伯海岸的瓜德尔港,以便获取海湾石油供应。此外,中国也担心伊斯兰激进势力的发展会殃及新疆。上述种种因素将可能使巴基斯坦成为中国与西方扩大合作--从迄今的经济挂帅拓展到外交领域--的舞台。“巴基斯坦的情况很有意思。在这里,中国的利益与其他国家的利益相重合,”斯摩尔说。 *中国进行核扩散既有物质利益上的考虑也有地缘政治上的考虑。 *中国寻求和缅甸加强双边关系的目的在打通进入印度洋的陆上通道。 印度开发核武器,部分用于防范它认为的中国威胁,中国则帮助巴基斯坦研制原子弹作为回应,这就是上述不信任情绪的一个例证。 此外,在讨论影响未来中印关系的因素时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印度水资源面临着被中国控制的危险。印度有两条大河发源于中国(布拉马普特拉河和印度河),一旦中国在上游建立水坝蓄水发电,或者任由上游的洪水不加控制的流向印度,这对印度来讲都意味着一场灾难,最近印度军方就有人向政府提出,去年印度东北部的洪水和中国境内的水坝破裂崩溃有很大关系。在经济方面与中国进行互惠交流是必要的,但要搞清楚中国的外贸规则,特别需要研究的是为什么中美贸易会出现如此大的有利于中国的逆差,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印中贸易的健康发展。 为了奠定印度的百年基业,印方应该明确毫不含糊地向中国方面说明印度对国家利益的理解和界定,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防政策,使双方对对方的意图都心知肚明,以免发生因两国在理解对方意图时出现偏差而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印度政府还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的现实来校准自己的位置,即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忘乎所以。 胡锦涛主席已经跟印度总理辛格会面了,当前中印关系里我们最需要防止的就是挑拨离间。印度总理跟胡主席会面讲得非常清楚,印度把发展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摆在最重要的地位,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绝不允许任何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反华政治活动。中印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用三个“C”来代表,就是竞争、合作、挑战。中国看重的是合作,更多的希望与印度在国际区域和双边层面开展坦诚的合作与对话。但反观印度,在三个“C”当中,竞争是他比较强的心态,但这可以理解,印度2007年GDP才超过1万亿美元,在长期的竞争趋势中中国仍然占有优势。相对来说实力较弱的一方希望跟实力较强的一方竞争,这是可以鼓励的,只要不以损害对方的利益为原则我们都鼓励。印度也主张跟中国的合作,但在这些方面之外,中印其实是有存在冲突的可能的,比如在西藏围绕3,500公里长的喜马拉雅边界问题争执不休。印度在印度洋上的一些举动对中国也并不是一个善意的信号 中印互为重要邻国,均有着历史悠久的灿烂文明,又都属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两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文化、贸易和人员往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国僧侣、商队和艺术家之间等来往交流,对中印之间加强了解发挥了独特作用。 “印中文化上的相似相通之处,让中国人更愿意了解印度,更容易喜欢和接受印度。”上海世博会印度馆总代表、印度贸易促进会主席苏巴什帕尼说,“上海世博会为两国人们加强了解提供了新平台,我们预计世博会期间将有500万中国人参观印度馆,在对印度有所了解后,他们将是潜在的游客、合作伙伴和投资者。一切将从‘了解’开始。” 实际上,中印两国经贸关系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0年到2008年,中印贸易额从29亿美元增长到518亿美元。而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印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1至7月已达345.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6%,全年有望突破两国的预定目标600亿美元,为2000年的20倍。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印度则是中国在南亚最大贸易伙伴。 经济结构优势互补

中印文明的差异

中印文明的差异 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可这两个古老的文明迥然相异,甚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正如史家所说,不仅是自然地理环境,职业、饮食、居住和服装等等不同,而且是广泛地表现在思想深处,表现在构成文明的基础,是决定人们思想和日常生活的根本差别。比如印度的种姓、杀戒(非暴力主义)、轮回再生和因果报应(关于道德行为所招致的结果的规律)等基本观念和制度,在我们这里并不存在。 读了通史,我对中印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区别有了一点儿认识。异域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中印文明之间有哪些差异。 首先,两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传统大不一样。 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这是中国历史的模式。印度历史的模式,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这并不是说印度就没有统一,印度的统一,是文化的而不是政治的。印度文化强调的是忠于社会秩序而不是忠于国家。 有趣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正是印度出现统一帝国的时候。 印度出现的第一个帝国是孔雀帝国,在公元前322年,正值中国的战国中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时,

印度却在孔雀帝国著名的阿育王去世半个世纪后,他的帝国便被消灭。中国秦汉统一时期,印度陷入分裂,从公元前2世纪初,随之而起的是长达500年的混乱和黑暗。 印度第二个伟大帝国是笈多王朝,建于公元4世纪时,其疆界构成了印度斯坦传统的边界线。约公元500年分裂,然后灭亡。笈多王朝的鼎盛时期,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乱世之际。到笈多王朝溃灭时,中国却在公元589年由隋朝统一了全国。 后来到了1524年前后,突厥穆斯林入侵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就象19世纪时,满族帝国在中国一样。一直到1857年英国取而代之,成为印度的新主人。 中国却没有发生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 来侵占并统治的情况,虽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印度的传统特点还表现在其语言的不统一,直到今天,仍有14种“民族语言”,英语是其中的一种,用尼赫鲁的话来说,它在其他13种语言中起着“连结”的作用。而中国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便统一了语言文字。 因此史家说,中国人在他们整个历史上享有同一种族和同一文化,此话不虚。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卷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分,共分) .“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①②.①④.②③ .③④ .年月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已结束,考古人员新发现水下文化遗产处。我国之所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 .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自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至今的多年间,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了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同时,中国也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书籍。这说明( ) ①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②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不同民族文化有差异,但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①②.②③.①③ .③④ .年月,在中德对话论坛上,论坛中方主席徐匡迪表示,中德对话论坛是两国非官方高级别论坛。论坛成立七年来,议题涵盖了中德关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为促进中德关系的深入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①中德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②中德文化差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中德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能促进中德文化的繁荣发展④中德文化交流是中德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①③.①④.②③ .②④ .曾获世界杂技界最高荣誉“金小丑奖”的山东杂技《蹬人》在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出,向世界展示东方杂技的精彩魅力,得到了观众的尊重与喝彩。这一活动表明( ) ①文化交流能提升文化竞争力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尊重和认同各国文化促进共同发展 .①③.②④ .①② .③④ .年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于月日至月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进行。在世锦赛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西班牙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西班牙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西班牙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①③ .②④ .①④ .②③ .目前,中国进口的国外电视剧中,来自东盟国家的作品约占,每年有大量东盟国家的演艺人员来华参与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制作,东盟各国也成为中国电视作品的重要市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华文媒体也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这充分说明( )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唯一手段.中国与东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20XX年月日,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暨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来

浅谈古代中印文化交流

浅谈古代中印文化交流 2010级政法系思政1班黄惠嫒100301113 摘要:对古代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可以从四个阶段去了解:1先秦至两汉时期,这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初步接触;2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印交流的频繁时期;3隋唐五代时期,中印文化交流达到一个高峰;4宋元明清,这是中印两国交流的复苏及转变阶段。通过了解几个阶段的中印文化交流的特点,从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巩固传统的友谊,加强对各自文化的认识,以便今后两国的共同发展。关键词:中国,印度,文化交流,各时期 自古以来,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是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都是具有五千年以上文明史的文化大国。中印同属于亚洲大陆且是邻国,其深厚的文化沉淀更是两大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印度河、恒河孕育了印度文化;而中国的黄河、长江则孕育了华夏文化,这两种文化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可以看出,它们的文化是丰富的,古代中印之间的交流可谓是多样的。下面将通过分时期性的了解它们各自的交流,了解它们在古代的文化交往程度,从而加深我们对两国之间的理解。 一先秦至两汉时期 这时期的中印文化交流,首先面对的是它们交流的起源问题。据《史记》的《大宛列传》和《西南夷列传》记载,张骞于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前135)奉命出使西域于13年后回国,他在大夏国(今伊朗阿富汗一带)看到了中国四川出产的蜀布和竹杖,当地人告诉他,

这是从身毒国贩卖来的,“身毒“就是指印度,是我国早期对印度一词的音译。由此可见,这则材料是古代中印文化交流的最早最可靠的文字记载,但今后,各学界对此开端也有各种推测,其中影响较广泛的有cina一词,印度古人把中国称作cina(支那),现在也是。在印度,最显著的有史诗《罗摩衍那》和《摩奴法论》中有记载“支那”一词,关于支那,一般认为是中国的秦字。法国学者伯希和对此的考证是最有说服力的,中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也这样认为。此外,关于中印文化交流起源中还有月中兔,棉花海贝以及十八星宿等说法,可见中印交流之密切。当然,这时期两国的物质文化交流也逐渐出现:据《西京杂志》中:“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皆以白玉作之,玛瑙为勒,白光琉璃为鞍。”可知,从印度传入中国的物品有珍珠,白玉,玛瑙琉璃等。秦汉时,印度音乐也传入中国。在汉译书中记载有萧,笛,琴等乐器。在精神文化方面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人对此逐步认识了解,认真改造和研究,以至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今也有大部分中国人信仰佛教。印度文化的传入,对当时中国的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同时,中国的丝绸、梨树和桃树也传入印度。在公元1世纪中,桃梨树传入,使梨树在古代印度有“中国王子”之称。《汉书地理志》中最早记载了中国丝绸传入印度,丝绸是中国古代人民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的传入也会对印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汉代,中印交流的交通方面主要有三条通道:西域道,滇缅道以及南海道,前两条是陆路交通,后者是海上交通。通过这三条道的交流,使当时的人们更加了解彼此文化,使物质及精神交流更加频

中国与印度的比较 政治经济文化

中印比较 1.政治 中印政治文化的相似性 中国和印度均被西方称为“崛起国家”,中印的政治文化也伴随着国家崛起而逐步扩大影响。中国和印度新兴经济体身份和特殊文化蕴育的政治文化必然异于西方式的主流政治文化,中印现代政治文化有着多方面的相似之处。 ①中印现代政治文化多元化特点显著。 ②中印政治文化均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中印政治文化的差异性 政治文化对各自公民的政治态度,政治生活习惯,决策思维模式,甚至对国家与民族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际政治斗争中,政治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或工具,抑或被用来宣传、推行本国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政治文化的差异被认为是引起国家间对立关系和冲突的动因之一。中国和印度基于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外来影响,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文化,中印现代政治文化既有相似性,也存在着差异性,对中印两国的政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①中印政治文化结构不同。印度现代政治文化始终处于世俗主义与宗教教派(主 要是印度教)主义的博弈中。中国的现代政治文化从结构上可以概括为“一元指导,多元并存”。 ②中印政治文化本质属性的差异。印度现代政治文化在其形成中近乎全盘接 受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上也实行着类似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国现代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文化,这是其本质属性和基本政治价值 (一)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 2、人民民主专政 3、社会主义制度 4、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6、民主集中制 7、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8、依法治国 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印度政治 印度为联邦国家,实行民主议会制;印度总统是国家元首;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协助总统并向总统提供建议,总统根据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或授权从属官员行使行政权利;国会行使立法权’联邦司法权属于以最高法院为主的联邦司法机构.)

两颗惺惺相惜的中印诗心(浅论泰戈尔爱的思想对徐志摩的影响)

两颗惺惺相惜的中印诗心 ——浅论泰戈尔爱的思想对徐志摩的影响摘要: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印度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对徐志摩产生过影响的作家中,交往最多最深的莫过于泰戈尔了。泰戈尔是爱的哲学的倡导者,爱的伟大的讴歌者。他与徐志摩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其爱的思想和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徐志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放送者出发研究接受者,研究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命运,包括传播过程中的声誉、成就和变异,是一种从源到流的探寻,在这里泰戈尔对徐志摩的影响就属于流传学的研究。 关键词:徐志摩泰戈尔爱的思想人生影响流传学 流传学研究作家作品或一国文学在外国的成就、命运和影响,以放送者为出发点,根据放送者的位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中国文学在国外,外国文学在中国,各国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在这里谈到的是外国文学在中国。罗宾达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出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泰戈尔对中国现代许多作家产生了影响,如冰心、徐志摩、郭沫若、许地山等,冰心因受泰戈尔的影响创作出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在文学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新文化运动前后,泰戈尔的大量作品经翻译介绍到中国,形成了一股泰戈尔热潮,影响了中国几代读者和文人的思想。1924年泰戈尔访华全程徐志摩伴随左右,不仅是他翻译的助手,游览的向导,也是他生活中的朋友。泰戈尔送给徐志摩一个印度名字—素思玛,徐志摩后便用这个名字给泰戈尔写信,并亲切地称呼泰戈尔“老戈爹”。两人珍惜着彼此的深刻友谊,结成了忘年之交,两颗中印的诗心紧紧连在一起,成为了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泰戈尔爱的思想对徐志摩的影响这是一种广泛研究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和渗透的工作,其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两种文化的交汇、分歧和吸收状况,而且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外来因素是如何丰富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从而也能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变迁。徐志摩的一生可以概括为“爱、美、和自由”。徐志摩认为“爱是人生最伟大的一件事实”,“爱自己之所爱,是树立自己独立的人格,是醇化自己的灵

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百度文库

浅谈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 中国和印度同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既有古老的文化传统而又始终没有间断的仅有的两个文明古国和世界大国,两国的文化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璀璨夺目的两颗明珠,在世界的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推动世界的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印度文化神秘瑰丽,中国文化大气磅礴,文化的不同特点使得他们相互吸引,从而交流频繁。而两国地域上的的临近又为这种频繁的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两国的文化中有着众多的相似和相通之处,这是他们相互借鉴,相互交差的结果。这种融合同时又促进了其自身更快的发展。 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多条纽带,例如宗教,舞蹈,文字,音乐等等,不胜枚举。而佛教作为这条纽带上关键的一环,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它在中印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原本对佛教以及它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只是略知一二,认识肤浅。在读了季羡林先生的《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后有了不小的收获,关于佛教及其作用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关于佛教 1.佛教起源的背景 公元前第五六世纪,自公元前二千年左右起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的势力已经遍布整个北印度,恒河和朱木拿河汇流的地方成了婆罗门教的文化中。新雅利安人继承并发展了“印度河流域的文化”,北印度由青铜器时代转入铁器时代,商品经济也已经很发达了。在雅利安人统治比较集中的地方,新兴的国家都是君主制,在婆罗门文化圈外,或许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不同,政治制度迥然不同。在这些国家中,阶级关系的表现形态之一就是所谓的种性制度,它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混合产物,或许就是这种种性制度的存在,使得社会底层的人民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来逃避现实的残酷,获得自我安慰,这就给佛教的产生培植了深厚的土壤。但是季先生讲在当时的印度阶级斗争并不是很激烈,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平静的,安定的。而且政治秩序比较稳定,商业和手工业都比较发达,因此,佛教兴起时的印度,同基督教兴起时罗马正处在经济,政治,精神和道德普遍瓦解的状况是不一样的。 当时的思想界盛行着两种思想,一种是代表着上层社会即统治者的雅利安人的带有乐观主义的思想,称为婆罗门;另一种则是与它相反的代表着那些被征服了的原始居民的带有悲观主义的思想,称为沙门。两者在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有着很大的区别,婆罗门相信吠陀里面的大神,而沙门相信轮回转生。由于政治上的对立,这两种思想也是根本对立的,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映。在婆罗门教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接受沙门的一些东西,到了公元前第五六世纪,印度思想界呈现出空前的活跃。 2.佛教的起源 佛陀最根本的教义是所谓十二因缘,四圣谛,八正道。每一个都带着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这与它基础继承的是沙门的传统是分不开的。而佛教产生的地区和环境决定了它的根本教义只能是这样的,佛教产生的摩揭陀国是僻处在婆罗门文化圈之外的边远地区,从这一点看,此地应是沙门教盛行的地方。而且当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