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弯曲应力

第五章弯曲应力

第五章弯曲应力
第五章弯曲应力

第五章 弯曲应力

内容提要

一、梁的正应力

Ⅰ、纯弯曲和横力弯曲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剪力为零,弯矩为常量,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

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同时有剪力和弯矩,且弯矩为横截面位置x 的函数,这种弯曲称为横力弯曲。

Ⅱ、纯弯曲梁正应力的分析方法:

1. 观察表面变形情况,作出平面假设,由此导出变形的几何方程;

2. 在线弹性范围内,利用胡克定律,得到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3. 由静力学关系得出正应力公式。 Ⅲ、中性层和中性轴

中性层:梁变形时,其中间有一层纵向线段的长度不变,这一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中性层和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就是绕中性轴转动的,在线弹性范围内,中性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

中性层的曲率,平面弯曲时中性层的曲率为

()()1

z

M x x EI ρ=

(5-1) 式中:()x ρ为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M x 为弯矩,z EI 为梁的弯曲刚度。(5-1)式表示梁弯曲变形的程度。

Ⅳ、梁的正应力公式

1. 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为

z

My

I σ=

(5-2) 正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中性轴z 的距离y 成正比,试中M 和y 均取其绝对值,可根据梁的变形情况判断σ是拉应力或压应力。

2. 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为

max

max z

My I σ=

(5-3) max

z

z I W y =

(5-4) z W 为弯曲截面系数,对于矩形、圆形和弯环截面等,z W 的公式应熟记。

3.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适用范围:

1)在线弹性范围内()p σσ≤,在小变形条件下的平面弯曲弯。

2)纯弯曲时,平面假设成立,公式为精确公式。横力弯曲时,平面假设不成立,

公式为近似公式,当梁的跨高比

5l

h

≥时,误差2%≤。 Ⅴ、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拉、压强度相等的等截面梁

[]max

max z

M W σσ=

≤ (5-5) 式中,[]σ为料的许用正应力。

当梁内,max ,max t c σσ≠,且材料的[][]t c σσ≠时,强度条件应为

[],max t t σσ≤,[],max c σσ≤

Ⅵ、提高梁正应力强度的措施

1)设法降低最大弯矩值,而提高横截面的弯曲截面系数。可使梁的最大正应力降低,从而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2)对于[][]t c σσ<的梁,应使横截面的中性轴偏于受拉一侧,最好使[]

[]

,max ,max t t c c y y σσσσ==

拉压,使,max t σ和,max c σ同时达到其许用应力。

3)采用等强度梁或变截面梁,使每个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同时达到许用应力或接近许用应力。

二、梁的切应力

梁的切应力公式的分析方法是,首先对切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作出部分假设,再根据微段的平衡条件导出切应力公式。横截面形状态不同,对切应力在横截面分布规律的假设不同,必须按不同横截面形状分别导出其切应力公式。

Ⅰ、矩形截面梁

假设切应力τ的方向平行于剪力s F ,其大小沿宽度b 均匀分布(图b ),由图a 中带阴影线部分微段的平衡条件,得

x

s z z

F S bI τ= (5-6) 式中,s F 为横截面上的剪力,b 为横截面的宽度,3

12

z bh I =,x z S 为横截面上距中性轴

为y 的横向线以下(或以上)的部分面积2h b y ??

- ???

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其值为

2

224x z

b h S y ??=- ???

,可见切应力沿横截面高度h 按抛物线规律变化,2y h =±处,0τ=,

0y =(中性轴处)时,max ττ=,其值为

max 3322s s

F F bh A

τ=

=

(5-7) Ⅱ、工字形截面梁

1. 腹板上的切应力

切应力的分布假设同矩形截面梁,由微段(图5-2b )的平衡条件,得

x

s z z

F S dI τ= (5-8) 式中,s F 为横截面上的剪力,d 为腹板的宽度,z I 为整个工字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x z S 为距中性轴z 为y 的横向线以下(或以上)的部分横截面面对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

()211222x z h S b h d y δδδ????

=-+-- ???????,可见剪应力沿腹板高按抛物规律分布(图5-2,d),

在腹板和翼缘交界处min τ,在中性轴处max τ,其值为

,max max s z z

F S dI τ=

(5-9)

式中,,max z S 为中性轴以下(或以上)的半个横截面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计算min τ时,

x z S 为下(或上)翼缘的面积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型钢时,max z z I S 为型钢表中的x x I S 。

腹板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抗剪切,腹板承受铅垂剪力的约95%~97%。 2. 翼缘上的切应力

翼缘上的水平切应力沿其厚度δ均匀分布,由图c 所示微段的平衡条件得

1x

s z z

F S I τδ= (5-10) 式中,δ为翼缘的厚度,s F 和z I 的意义和(5-8)式相同,x z S 为距翼缘端部为η的部分

翼缘面积()ηδ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22x z h S δηδ??=- ???,022h δη??

??≤≤- ???????

,可见1τ沿翼缘

宽度按线性规律变化(图5-2,d)。

3. 切应力流

根据剪力s F 的指向确定腹板上切应力的指向,按顺流方向确定翼缘上的切应力方向,例如:设s F 的方向向下,上翼缘上的切应力犹如水流一样由其两端的两股水流流向腹板,经由腹板,再分成两股流入下翼缘两端。根据切应力流的概念可以判断开口薄壁杆的切应力方向。

Ⅲ、由狭长矩形组合的组合截面梁的切应力

对于图5-3所示的几种形状的薄壁截面梁,其腹板和顶板及底板上的切应力公式仍为(5-8)和(5-10)式,切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切应力流如图所示。

Ⅳ、圆截面梁及薄壁圆环截面梁

图5-4a 所示圆截面梁,其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处,其方向与剪力s F 平行,其值为 max 43s

F A

τ=?

(5-11) 式中,2

4

A d π

=

图5-4,b 所示薄壁圆环截面梁,其最大在中性轴处,其方向与剪力s F 平行,其值为

max 2

s

F A

τ= (5-12) 式中,02A R πδ=。 Ⅴ、切应力强度条件

对于等直梁,横截面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最大剪力max F 所在的横截面上,一般位于该

该截面的中性轴处,中性轴处的正应力为零,即max τ所在的点为纯剪切应力状态,剪切强度条件为

[],max ,max

max s z z

F S bI ττ=

≤ (5-13)

式中,,max z S 为中性轴一侧的横截面对中性轴的静面积;b 为横截面在中性轴处的宽度,

z I 为横截面对中性轴电惯性矩。

梁应同时满足正应力强度条件和切应力强度条件,通常梁的强度由正应力强度条件起控制,当梁的跨度较小,荷载离支座较近时,切应力强度条件也可能为梁强度的控制条件。

三、非对称截面梁的平面弯曲,开口薄壁截面的弯曲中心

Ⅰ、非对称截面梁平面弯曲的条件 梁的横截面没有纵向对称轴时,只要荷载作用在梁的形心主惯性平面xy 内(横向力沿形心主轴),或荷载作用面和梁的形心主惯性平面平行(横向力平行于形心主轴),荷载和梁的挠曲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图5-5a )或荷载的作用面和挠曲面平行(图5-5b )。梁产生平面弯曲。当荷载的作用面和梁的形心主惯性平面不平行时,梁产生斜弯曲(图5-5c )。

Ⅱ、开口薄壁截面的弯曲中心A

1. 弯曲中心: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由切应力所组成的合力(剪力)的作用点,称为弯曲中心,简称为弯心,用A 表示。当横向力通过弯心时梁只产生弯曲变形,不产生扭转变形。若横向力不通过弯心,梁在发生弯曲变形的同时还要产生扭转变形。

图5-6a,b 中,弯心A 和形心C 重合;图5-6c 中,弯心A 位于对称轴z 上;图5-6d,e 中,弯心A 位于两狭长矩形中心线的交点处。

3. 弯曲中心仅与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有关,是截面的几何性质,与横向力的大小及材料的性能无关。

例5-1 一铸铁梁如图a 所示,已知材料拉伸时的强度极限为.150MPa b t σ=,压缩时的强度极限为.630MPa b c σ=。试求梁的安全因数。

解:梁的弯矩图如图b 所示。

以横截面的下底边为参考轴,形心C 的y 坐标1y 为

()

()

1201604021201016053.3mm 16040210160y ??+???=

=?+?

220053.3146.7mm y =-=

横截面对形轴z 的惯性矩为

()()3322

160401016053.32016040212053.3101601212z I ????=+-??++-??????

6429.01210mm =?

B 、

C 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如图 c 所示,最大拉应力发生在B 的上边缘或C 截面的下边缘,由于21B c M y M y >,所以最大拉应发生B 截面的上边缘。

由 ,2,max

b t

B t z t

M y I n σσ=≤

得 664

,33215010Pa 29.01210m 3.7810N m 146.710m b t z

t B I n M y σ--???≤==????

式中,t n 为拉应力达到强度极限时的安全因数。 最大压应力显然发生在C 截面的上边缘, 由 ,2,max b c

c c z c

M y I σση=

≤ 得 664

,33

263010Pa 29.01210m 10.41210N m 146.710m

b c z

c c I n M y σ--???≤==????

式中,c n 为压应力达到强度极限时的安全因数。

由于c n >t n ,可见该题的强度由拉应力强度条件控制,梁的安全因数为

3.7t n n ==

例5-2 横截面如图所示的铸铁简支梁,材料的许用拉应力为[t

]=30MPa ,许用压应

力[c ]=90MPa ,试确定截面尺寸值。

解:设形心C 距截面下底边的距离为1y

22122

681688163

y δδδδδδδ?+?==+ 于是

2822

1033

y δδδ=-=

截面对中性轴z 的惯性矩为

()

()3

3

2

2

2

2488288681618112

3123z I δδδδδδδδδδδ????=

+-++-= ? ?????

C 截面的弯矩为

max 40kN 1m 40kN m M =?=?

由 ()3

6max

,max 14

3

84010N m 589.3N m

3

3010Pa 181t z

M y I δσδδ????=

==

≤?

得 127mm δ=

由 ()36max

,max 24

3

224010N m 1620.6N m 39010Pa 181c o

M y I δ

σδδ

???

?=

==≤?

得 226mm δ= 由于12δδ>,所以取 27mm δ=。

讨论:由以上计算结果可见该题的强度是由拉应力强度条件控制的,即拉应力先达到危险状态,也可以用以下方法判断拉应力先达到危险状态。

[][]90330

c i σσ==,,max 2,max 122

1133843

c t y y δσδσ===<

A

C

B

80kN

F =1m

1m

52-例图

22

88δ

y

z

C

8δ23

y δ=

13

y δ

=

可知,

,max

t

σ选达到危险状态,只需按拉应力强度条件确定δ即可。

例5-3 一平顶凉台如图a所示,其长度6m

l=,顶面荷载集度2000Pa

f=,由间距1m

s=的木次梁AB支持。木梁的许用弯曲正应力[]10MPa

σ=,木次梁为b×h的矩形截面,且2

h b

=。试求:(1)在木次梁用料最经济的情况下,确定主梁位置x值;(2)选择木次梁的尺寸。

解:1. 次梁的计算简图如图b所示,四根次梁中以中间两根所受的荷载最大,以此为强度计算的依据,中间次梁的荷载集度为

2000Pa1m2000N m2kN m

q fs

==?==

用叠加法作出次梁的弯矩图如c所示,当

D C

M M

=时,次梁用料最经济。

由()222

111

842

q l x qx qx

--=

22

520

x lx l

+-=

得 1.74m

x==

3. 选择b和h

当 1.74m

x=时

()2

2

max

11

2kN m 1.74m 3.03kN m

22

M qx

==??=

()

[]

max max max

max23

63

2

2

z

M M M

W b

b b

σσ

===≤

得0.0769m=76.9mm

b≥==

2276.9mm154mm

h b

==?=

讨论:上面分析次梁用料最经济时,利用了

D C

M M

=,

D

M为梁的最大弯矩的近似值,

得到主梁位置 1.74m x =也是近似的,实际上最大正弯矩应位于剪力等于零的横截面处,若用实际的最大弯矩等于C M ,得到的主梁位置 1.76m x =,可见二者误差甚小,但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时,计算工作量较大。

例5-4 起重机大梁由两根25a 工字组成如图a 所示,起重机自重50kN W =,起重机起吊的重量为10kN P =。梁材料的许用应力[]170MPa σ=,[]100MPa τ=,单根25a 号工字钢的33401.8810mm z W =?,8mm d =,215.8mm z z I S =,设全部荷载平均分配在两根梁。试校核梁的正应和切应力强度。

解:1. 求起重机的支反力 起重机的受力图如图b 所示

由 0D M =∑ 得 10kN C F = 由 0C M =∑ 得 50kN D F = 2. 校核梁的正应力

梁的受力图如图c 所示,由于荷载是移动的,必须确定最不利位置,梁在集中力C F 和

D F 作用下,其最大弯矩必在C 或D 截面处,设C 轮距支座A 的距离为x ,梁的支反力为

506A F x =- (kN) ,106B F x =+ (kN) (1)

C 截面的弯矩为

()2506506C A M F x x x x x ==-=-

0C

dM dx

= ,得 50120 x -= 即 4.17m x =

()2

,max 50 4.176 4.17104.2kN m C M =?-?=? (2)

D 截面的弯矩为

()()()()21028106880386D B B M F x F x x x x x =--=-=+-=+-

0D

dM dx

= ,得 38120x -= 即 3.17m x =

2,max 8038 3.176 3.17140.2kN m D M =+?-?=? (3)

由于,max ,max D C M M >,所以最不利位置为 3.17m x =,梁的弯矩图如图d 所示。

()36max max

932140.210N m 174.410Pa 174.4MPa 22401.8810m

M W σ-??===?=?? max σ稍大于[]σ,但其误差<5%,所以梁满足正应力强度条件。

3. 校核切应力

当两个集中力移动至使D F 紧靠B 支座()8m x ≈时,为剪力的最不利位置,即8m x =时由(1)和(2)式,得2KN A F =,58KN B F =,梁的剪力图如图e 所示。

()()()

[]3,max

6

max

335810N 16.810Pa 16.8MPa 22810m 215.810m s z z F d I S ττ--?===?=

讨论:梁在两个移动的集中力作用下,最大弯矩部是发生集中力作用点处,最大剪力总是发生在集中力位于支座附近处的情形。

例5-5 图所示吊车梁由36a 号工字钢在其中间区段焊上两块100mm 16mm ?的矩形钢板制成。电葫芦重12kN W =,起吊的重物的重量为50kN P =,材料的许用应力为

[]160MPa σ=,[]100MPa τ=。

1. 校核梁的正应力强度;

2. 求加强板的长度1l ;

3. 校核梁的切应力强度。 解:由于梁上受移动荷载作用,必须确定荷载的最不利位置,在进行正应力强度校核时,集中

力应位于跨度的中间截面处;求加强板长度1l 时,集中力应位于C (或D )截面处;进行切应力强度校核时集中力应在紧靠支座处。

1. 校核正应力

梁上受到的移动的集中力为

12kN 50kN 62kN F W P =+=+=

设F 力位梁的跨度中央截面处,该截面的弯矩为

max 11

62kN 10.5m 162.75kN m 44

M Fl ==?=?

36a 号工字钢的64157.610mm z I =?,考虑加强板时整个截面的惯性矩为

36

4

246410016157.610mm 218810016mm 270.7710mm 12z I ??

?=?++??=?????

跨中截面的最大正应力为

()()[]33

6max max max

6-124

162.7510N 19610m 117.810Pa=117.8MPa<270.771010m

z M y I σσ-???===??? 2. 求加强板长度1l

设集中力F 位于C (或D )截面处,

由 0B M =∑ ,得 62 (kN)A l x F l -=;()()62 kN m A l x

M x F x x l -==?

36a 号工字钢的3387510mm z W =?,梁在C 截面处的许用弯矩为

[][]66316010Pa 87510m 140kN m z M W σ-==???=?

令()[]M x M =,即

62

=140l x

x l

- 210.523.70x x -+=

解得 3.28m x = 加强板的长度为

1210.52 3.28 3.94m l l x =-=-?=

3. 校核梁的切应力

当集中力F 紧靠支座时,最大剪力为

,max 62kN s F =

36a 号工字钢的10mm d =,307mm z z I S =,梁的最大切应力为

()()

[]3,max

max

336210N

20.2MPa 1010m 30710m s z z F d I S ττ--?===

例5-6 T 形截面外伸梁,受移动荷载F 作用,支座A 为滚轴支承(活动铰支座)。支座B 为用销钉连接两块支承板(固定铰支座),如图a 所示。已知:25kN F =,T 形截面对形心轴z 的惯性矩6413.6710mm z I =?,销钉的直径20mm d =,许用切应力[]100MPa τ=。

1. 求梁的最大拉应力,max t σ和最大压应力,max c σ;

2. 求梁的最大切应力;

3. 校核销钉的剪切强度。

解:1. 求,max t σ和,max c σ。

F 力位于C 截面和D 截面时, 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别如图b 、c 、d 、e 所示,,max

t σ位于C 截面的下边缘,

()()3

3

,max

64

2510N m 8510m 155.4MPa 13.6710m t σ--???==?

由于12A C M y M y >,所以,max c σ发生在A 截面的下边缘,

()()3

3

,max

64

2010N m 8510m 124.4MPa 13.6710m c σ--???==?

2. 求梁的最大切应力。

由剪力图可见,当F 力位于D 时,,max 25kN S F =,最大切应力为,

()()()

3

333max max

max 46412510N 8510m 4010m 8510m 24010m 13.6710m 66.1MPa s z z

F S d I τ-----?????????

????=

=???= 3. 校核销钉的切应力强度

当F 力位于B 支座处时,销钉受力最大,其剪切为2

s F F =。

()[]32223222510N 239.8MPa 2010m 4

s s F F F d A d ττπππ-??=====

例5-7 箱形截面悬臂梁由四块木板胶合而成如图所示。已知横截面对中性的惯性矩

64478.810mm z I =?;材料为红松,其许用弯曲正应力[]10MPa σ=,许用顺纹切应力

[] 1.1MPa τ=;胶合缝的许用切应力0.35MPa τ??=??胶。试校核梁的强度,并画出危险截面

上切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切应力流的指向。

解:1. 校核梁的正应力强度

max 18 1.527kN m M Fl ==?=?

()()[]33

6max max max

64

2710N m 17810m 10.010Pa=10MPa=478.810m

z M y I σσ--???===?? 2. 校核顺纹切应力强度。

(),max 178mm 168mm 100mm 20mm 2178mm 50mm 2z S ??

=??+?? ???

631.92010mm =?

()()()()

[]3336

max max

364

1810N 1.92010m 0.7210Pa 0.72MPa<25010m 478.810m s z z F S dI ττ---??===?=??? 3. 校核胶合缝的切应力强度。

上水平板和两块竖直板有两条胶合缝,求其切应力1τ的公式中,*z S 为上水平板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因为有两胶合缝,其宽d 为250100mm ?=。

()()()()

3333*6

1364

1810N 15210m 30010m 2010m 0.3410Pa 0.34MPa<10010m 478.810m s z z F S dI ττ-----????????===?=????胶 下水平板和两块竖直板也有两条胶合缝,下水平板的dx 微段的分离体如图b 所示,

可见求胶合缝的切应2τ的公式中,z S 为下水平板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因为有两条胶合缝,

其宽度δ为22040mm ?=。

()()()()

[]3333*6

2364

1810N 16810m 10010m 2010m 0.3210Pa 0.32MPa<4010m 478.810m s z z F S I ττδ-----??????===?=??胶 可见,梁满足正应力、顺纹切应力及胶合缝处的切应力强度。

4. 横截面上切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切应力流的方向如图c 所示,上、下水平板中点处的水平切应力为零,可从分离体的平衡条件或水平切应力是反对称分布的,可以得到该结论。

例5-8 矩形截面悬臂梁,受均布荷载q 作用(图a),沿梁的中性层截出其下半部分(图b),试求:

1. 图b 中顶面上的切应力()x τ'及其由()x τ'组合的水平力x F ';

2. 研究下半部分梁(图b)的平衡条件,并导出梁的挤压应力y σ的公式。

解:1. 求图b 中顶面上的()x τ'及F x ' 梁的x 横截面上的剪力及切应力分别为

()() s F x qx =↑

()*2222s z z z F S qx h x y bI I τ??==- ???

(1) ()()max 3 2qx

x bh

τ=

↑ (2) 由切应力互等定理,得图b 顶面上的切应力为

()()()max 3 2qx

x x bh

ττ'==→ (3)

切应力()x τ'形成的合力为

()()2

0133 224l

ql ql F x x bdx bl bh h

τ??''===→ ???? (4) 2. 研究下半部分梁(图b)的平衡条件,并导出y σ的公式。 B 截面处的最大压应力为

()22max max 221632 z

ql M ql w bh bh

σ??

? ???=

==← 由B 截面处的压应力组合的合力为

()2

2max 2111313 22224x ql ql F bh bh bh h σ????==?=← ? ?????

(5)

x F 的作用线距中性层的距离为 2323

h h

?=。

由(4)式和(5)式可见,x F '和x F 满足平衡方程 0x F =∑

B 截面上的剪力为 ()1 2

y F ql =↑

下半部分梁(图b),仅在x F '、x F 及y F 作用下不能满足平衡方程 0y F =∑及

0z

M

=∑,要满足该两平衡方程,应在图b 的顶面上有y σ作用。因为dx 微段(图c)上有

荷载q 作用,其左、右两侧的剪力不相同,图c 中带阴影线部分的立体图如图d 所示,其左、右两侧面上的剪力分别为

()()222

*2323342424h h

sI

y

y

z z qx h qbx F x bdy y bdy h h y y I I τ??==-=-+ ???

??

(6) ()()*

3

233424sII z

qb x dx F h h y y I +=

-+ (7) 设图d 的顶面上有y σ作用,由

0y

F

=∑, **

sII sI y F F bdx σ-=

即 ()3

233424y z

qbdx h h y y bdx I σ-+= 梁的挤压应力为

()3233424y z

q

h h y y I σ=

-+ (8) 当2h y =+时,0y σ=;2h y =-时,y q

b

σ=;当0y =时,即中性层处的挤压应力为

2y q b

σ=。

中性层上y σ组成的合力为

()1

22

y y q F bl bl ql b σ'==

=↓ (9) 下半部分梁上各力如图e 所示,其平衡方程为

22330,044x x x ql ql

F F F h h '=-=-=∑

11

0,022

y y y F F F ql ql '=-=

-=∑ 2310,0234322z x y h ql h l l M F F ql h =-=?-?=∑

可见,图b 所示下半部分梁满足所有平衡方程。

*例5-9 矩形截面悬臂梁,其顶、底两面受大小相等、指向相反的切向均布荷载

()kN m q 作用。试导出横截面上切应力τ的计算公式,并画出τ的指向和沿高度的变化规律。

解:用相距dx 的两个横截面及距中性层为y 的纵截面从梁中截取一微段如图b 所示,图中

()M x qhx =,()dM x qhdx =

()()**

1y

NI z A z z

M x M x F y dA S I I ==?

()()*

*NII

z z

M x dM x F

S I +=

式中, 2y h A b y ??=- ???,2*

224z C y b h S y A y ??==- ???

由 **

0 0x NII NI F F F qdx bdx τ'=---=∑

()*

z z

dM x bdx S qdx I τ'=

- 得 *

2*226114

z z z z hS qh q q q h S y bI b b I b h τ??????'=

-=-=--?? ? ???????

2

2

2

6

1

4

q h

y

b h

ττ

??

??

'

==--

??

?

??

??

当0

τ=时,得

6

y h

==±,0

y=时,0.5

q

b

τ=;

2

h

y=±时,

q

b

τ=-。切应力指向和沿高度的变化规律如图

c所示。

*例5-10 开口薄壁圆弧形截面如图a所示,已知截面

上的剪力

s

F铅垂向下。试求

1.截面上的切应力及其方向;

2.弯曲中心A的位置。

解:1. 截面上的切应力

取坐标Oyz如图b所示,dA rd

δθ

=,()

sin

y rαθ

=-

()()()

*2

sin cos cos

z A

S ydA r rd r

?

αθδθδα?α

==-=--

????

????

??

()()()

2

233

1

2sin2sin cos sin cos

22

z A

I y dA r rd r r

αα

αθδθδααδααα

??

==-=-=-

?? ?

??

??

??

()

*cos cos

sin cos

s z s s

z

F S F

I r

α?α

τ

δδααα

--

==?

-?

切应力的方向与截面的中线相切。图中仅画出?截面上τ的方向。

2. 弯曲中心位置。

()()

22

00

cos cos2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 s s

A

F e r dA r rd F r d F r

ααα?αααα

ττδ??

αααααα

---

?====

--

???

所以

sin cos

2

sin cos

e r

ααα

ααα

-

=

-

例5-11 试判断图示各截面弯曲中心的大致位置。若各截面上的剪力

s

F指向向下,试画出各截面切应力流的方向。

解:弯曲中心为截面上的剪应力所构成的合力作用点,各截面的弯曲中心A 的位置和切应力流的方向如图b 所示。图b 中y 、z 为形心主轴。

例5-12 两根20a 号工字钢用螺栓连在一起组成组合梁如图a 所示。螺栓的间距

90mm a =,直径22mm d =,[]100MPa τ=。若梁横截面上的剪力200KN s F =。试校核螺栓的剪切强度(不计工字钢之间的摩擦力)。

解:两根工字钢作为整体弯曲时,由于相邻两横截面上的弯矩不相等,使**

NII NI F F >,

上、下两工字钢有沿接触面相对错动的趋势(图b),使螺栓受到剪力(图c),由于梁的各横截面上剪力s F 相等,螺栓间距及直径分别相同,故每个螺栓受的剪力相等。

1

1

*

NI z A A z

z

M

M F dA ydA S I I σ==

=

??

*NII z z

M M

F S I +?=

式中,1A 为单根工字钢的面积,z S 为1A 对z 轴的静矩。s M F a ?=,研究图c 所示各力的平衡条件,由0x F =∑,即

**202

s NII NI F F F '

--?

= 得 s s z z z z

F a M

F S S I I ?'== 螺栓的切应力为

122

224s s s z s

z

F F F a

S A d d I τππ''=

=

= 20a 工字钢的213550mm A =,144237010mm z I =?,1200mm h =。

331

135510mm 2

z h S A =

=? 12

54112118410mm 2z z h I I A ????

=+=??? ???????

()()()()()[]336362

2374220010N 9010m 235510m 7110Pa=71MPa<2210m 118410m s z z F a

S d I ττππ----??==?=??? 故螺栓是满足切应力强度条件的。

*例5-13 矩形截面的钢、木组合梁,其宽度b =10mm ,木材部分地高度h =200mm ,钢板

的厚度=5mm ,木材与钢板之间不能滑动。已知M e =,木材的弹性模量E 1=10GPa ,钢材的弹性模量E 2=210GPa 。试求木材与钢板中得最大弯曲正应力。

解:由于木材和钢板之间不能相对滑动,所以梁的横截面可以视为整体。试验表明,平面假设依然成立,设y 为对称轴,z

为中性轴(位置待定)如图(b)所示,纵向线应变沿着横截面高度呈线性规律

变化如图(c)所示,任一点处地线应变为

y ερ

= 式中,为中性层得曲率半径。

由胡克定律得材料1、2两部分的正应力分别为

11

y

E σρ

=,22

y

E σρ

= (1)

正应力沿横截面高度变化规律如图(d )所示。 静力学条件为

1

2

120N A A dA dA F σσ+==?? (2)

1

2

1122A A y dA y dA M σσ+=?

? (3)

将(1)式带入(2)式,可得

1,12,20z z E S E S += (4)

式中,S z ,1、S z ,2分别表示材料1、2两部分面积对中性轴z 的静面积。由(4)式确定中性轴位置。将(1)式带入(3)式,可得

1,12,2

1

z z M

E I E I ρ

=

+ (5)

11E A h

δb 22

E A 2m e

M e

M ()a 513-例图

式中,I z ,1、I z ,2分别表示材料1、2两部分面积对中性轴z 的惯性矩。 将(5)式带入(1)式,可得

111,12,2

z z E yM

E I E I σ=

+,221,12,2z z E yM E I E I σ=+ (6)

设中性轴z 到横截面底边得距离为y 如图(b )所示,材料1、2两部分对中性轴z 的静面积分别为

,1200mm 100mm 200mm 5mm mm 22z h S bh y y δ????

=-+-=-?+- ? ?????

6343= 2.110mm +210mm y -??

,25mm 100mm 5mm mm 22z S b y y δδ???

?=-=?- ? ?????

333=500mm 1.2510mm y -?

将E 1、E 2、S z ,1、S z ,2带入(4)式,得

()()9634393331010Pa 2.110mm +210mm 21010Pa 500mm 1.2510mm 0y y ?-??+?-?= 解得 69.7mm y =

材料1、2两部分面积对中性轴z 的惯性矩[图(e )]分别为

()()3

2

64,1100mm 200mm 135.3mm 100mm 100mm 200mm=91.5910mm 12z I ?=+-???

()()3

264,2

100mm 5mm 69.7mm 2.5mm 100mm 5mm=2.25910mm 12

z I ?=+-???

由(6)式可得木材和钢板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分别为

9332,max

9612496124

1010Pa 135.310m 810N.m

1010Pa 91.591010m 21010Pa 2.2591010mm σ---?????=????+???? 67.810Pa=7.8MPa =?(压应力)

9331,max

9612496124

21010Pa 69.710m 810N.m

1010Pa 91.591010m 21010Pa 2.2591010mm σ---?????=????+???? 684.210Pa=84.2MPa =?

第五章弯曲应力力习题

第五章 弯曲应力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梁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产生的应力为( ) A 、正应力 B 、拉应力 C 、压应力 D 、切应力 二、填空题 1、对于圆形截面的梁,其对圆心的极惯性矩I p = ;截面对过圆心的Z 轴的惯性矩I z = ;截面的抗扭截面系数W p = ;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W z = 2、在梁弯曲变形时 1 Z M EI ρ = ,式中ρ 表示梁中性层的曲率半径,M 表示梁横截面上的 ,I z 表示梁横截面的 ,EI z 称为梁的抗弯 。 3、梁纯弯曲时,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高度方向呈 分布,横截面上距中性轴愈远的点处应力的绝对值 ,中性轴上的各点应力为 . 4、根据梁弯曲的平面假设,梁上其间存在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纤维,这一层纤维称为 。该层与梁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 ~ 三、计算题 1、由50a 号工字钢制成的简支梁如图所示,q =30kN/m ,a =3m ,50a 号工字钢的抗弯截面系数W z =1860×10-6m 3,大梁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Mpa ,试校核梁的强度。 ' 2、如图所示矩形截面悬臂梁,外载荷F =3kN ,梁长l =300mm ,其高宽比为h /b =3,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Mpa ,试按梁的弯曲强度条件设计该矩形截面梁的尺寸。 图5.3.1

3、如图所示的简支梁,梁横截面为圆形,直径D =25mm ,P =60N ,m =180N ?m, a =2m ,圆形截面梁材料的许用应力[σ]=140Mpa ,试校核梁的强度。 { 4、如图所示悬臂梁,外伸部分长度为l ,截面为b ×4b 的矩形,自由端作用力为P 。 拟用图(a )和图(b )两种方式搁置,试求图(a )情形下梁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σmax ) 和 图(b )情形下梁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σmax )。图中力的单位为(N ),尺寸单位为(mm )。 ( (a) 】 5、如图一单梁吊车,其跨度l =10m ,吊车大梁由45a 号工字钢制成,45a 号工字钢的抗弯截面系数W z =1430×10-6m 3,大梁材料的许用应力[σ]=140Mpa ,电葫芦自重G =15kN ,最大起重量Q=55kN ,试校核大梁的强度。(大梁自重暂不考虑。) 图5.3.2 图 5.3.3 图 5.3.4 图5.3.5

材料力学教案第5章 弯曲应力

第五章 弯曲应力 §5.1 纯弯曲 §5.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5-3 横力弯曲(剪切弯曲)时的正应力 §5.4 弯曲切应力 §5.6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5.1 纯弯曲 1.?? ?===----σ τ,0,,0,const M F M F S S 纯弯曲横力弯曲弯曲 2.观察变形 以矩形截面梁为例 (1)变形前的直线aa 、bb 变形后 成为曲线a a ''、b b '',变形前的mm ,nn 变形后仍为直线m m ''、n m '',然而却相对转过了一个角度,且仍与a a ''、b b ''曲线相垂直。 (2)平面假设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假设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梁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且仍垂直于变形后的梁轴线,这就是弯曲变形的平面假设。 (3)设想 设想梁是由平行于轴线的众多纤维组成。在纯弯曲过程中各纤维之间互不挤压, 只发生伸长和缩短变形。显然,凸边一侧的纤维发生伸长,凹边一侧的纤维缩短。由平面假设纤维由伸长变为缩短,连续变化,中间一定有一层纤维称既不伸长,也不缩短,这一层纤维为中性层。

(4)中性轴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由于整体变形的对称性,中性轴由与纵向对称面垂直。P139 note :可以证明,中性轴为形心主轴。 §5.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1.正应力分布规律: ①变形几何关系 ②物理关系 ③静力关系 (1)变形几何关系 取d x 微段来研究,竖直对称轴为y 轴,中性轴为z 轴,距中性层为y 的任一纤维b b ''的线应变。 ()ρ θ ρθρθρεy y = -+= d d d (a ) (2)物理关系 因为纵向纤维之间无正应和,每一纤维都是单向拉伸或者单向压缩,当应力小于比例极限时,由胡克定律 ε=σE ρ =σy E (b ) 此式表明:任意纵向纤维的正应力与它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在横截面上,任意点的正应力与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亦即沿截面高度,正应力按直线规律变化。 (3)静力关系 横截面上的微内力σd A 组成垂直于横截面的空间平行力学。这一力 e

5-第五章 弯曲应力.

第五章 弯曲应力 5.1 纯弯曲 一、纯弯曲和横力弯曲 1. 纯弯曲BC 段:Q =0,M =常数。 特点:弯曲后的轴线为圆弧线。 2、横力弯曲AB 、CD :Q ≠0,M ≠0。 特点:弯曲后的轴线为非圆弧线。 F s 二、弯曲变形假设 1. 平面假设: 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在纯弯曲变形后仍保持为一平面,且垂直于变形后的轴线,只是绕截面内某一轴线旋转了一个角度。 2. 纵向纤维间无正应力。 三、中性层和中性轴 1. 中性层:由于变形的连续性,各层纤维是由伸长逐渐过渡到缩短的,因而其间必定存在一层既不伸长,又不缩短的纤维,这一层称为中性层。 2.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5.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一、变形几何关系 ()ρ θ ρθ ρθρεy d d d y = -+= 二、 物理关系 当应力小于比例极限,由胡克定律: ρ εσy E E == 任意点的应力与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 三、静力关系 横截面上的微力dA σ组成垂直横截面的平行力系。该力系可简化为 ?= A dA N σ, ? = A y dA z M σ, ? = A z dA y M σ 根据纯弯曲时梁的横截面内只有对z 轴的弯矩M ,而0=N 、0=y M ,即

0=?= A dA N σ 0=? = A y dA z M σ ? = A z M dA y M =σ 由0=?=A dA N σ可知中性轴必须通过截面形心。 由0== ?? A A y dA zy E dA z M ρ σ=可知y 和z 轴至少有一根是对称轴。 由M dA y E dA M A A z ==??ρ σ2 y =可得? A dA y M E 2= ρ 令?=A z I dA y 2--对z 轴的惯性矩 y I M y E E z = ==ρ εσ 5.3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一、正应力近似计算公式 y I M z = σ (误差不大,满足工程所需精度) 二、惯性矩计算 1. ? = A dA y 2Z I 若横截面是高为h,宽为b 的矩形,12 I 3 Z bh =; 若横截面是直径为D 的圆形,64 I 4 Z D π= 2. 平行移轴公式 A 2ZC Z b I I += 例题 1. 如图a 所示简支梁由56a 号工字钢制成,其截面简化后的尺寸简图b, F=150KN 。试求此梁的最大正应力和该截面上翼缘与腹板交接处a 点的正应力。

第五章 弯曲应力

第五章 弯曲应力 内容提要 一、梁的正应力 Ⅰ、纯弯曲和横力弯曲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剪力为零,弯矩为常量,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 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同时有剪力和弯矩,且弯矩为横截面位置x 的函数,这种弯曲称为横力弯曲。 Ⅱ、纯弯曲梁正应力的分析方法: 1. 观察表面变形情况,作出平面假设,由此导出变形的几何方程; 2. 在线弹性范围内,利用胡克定律,得到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3. 由静力学关系得出正应力公式。 Ⅲ、中性层和中性轴 中性层:梁变形时,其中间有一层纵向线段的长度不变,这一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中性层和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就是绕中性轴转动的,在线弹性范围内,中性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 中性层的曲率,平面弯曲时中性层的曲率为 ()()1 z M x x EI ρ= (5-1) 式中:()x ρ为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M x 为弯矩,z EI 为梁的弯曲刚度。(5-1)式表示梁弯曲变形的程度。 Ⅳ、梁的正应力公式 1. 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为 z My I σ= (5-2) 正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中性轴z 的距离y 成正比,试中M 和y 均取其绝对值,可根据梁的变形情况判断σ是拉应力或压应力。 2. 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为 max max z My I σ= (5-3) max z z I W y = (5-4) z W 为弯曲截面系数,对于矩形、圆形和弯环截面等,z W 的公式应熟记。 3.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适用范围: 1)在线弹性范围内()p σσ≤,在小变形条件下的平面弯曲弯。 2)纯弯曲时,平面假设成立,公式为精确公式。横力弯曲时,平面假设不成立,公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5章 弯曲应力

第 五 章 弯 曲 应 力 一、是非判断题 1、设某段梁承受正弯矩的作用,则靠近顶面和靠近底面的纵向纤维分别是伸长的和缩短的。 ( × ) 2、中性轴是梁的横截面与中性层的交线。梁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绕中性轴旋转。 ( √ ) 3、 在非均质材料的等截面梁中,最大正应力max σ 不一定出现在max M 的截面上。( × ) 4、等截面梁产生纯弯曲时,变形前后横截面保持为平面,且其形状、大小均保持不变。 ( √ ) 5、梁产生纯弯曲时,过梁内任一点的任一截面上的剪应力都等于零。 ( × ) 6、控制梁弯曲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最大弯矩值。 ( × ) 7、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不一定发生在截面的中性轴上。 ( √ ) 二、填空题 1、应用公式 z M y I 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满足平面假设 和 线弹性 。 2、跨度较短的工字形截面梁,在横力弯曲条件下,危险点可能发生在 翼缘外边缘 、 翼缘腹板交接处 和 腹板中心 处。 3、 如图所示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其高为h 、宽为b 、长为l ,则在其中性层的水平剪力 =S F bh F 23 。 4、梁的三种截面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则其抗弯截面系数分别为 226 1 61bH BH -、 H Bh BH 66132- 和 H bh BH 66132 - 。 x

三、选择题 1、如图所示,铸铁梁有A,B,C和D四种截面形状可以供选取,根据正应力强度,采用( C )图的截面形状较合理。 2、 如图所示的两铸铁梁,材料相同,承受相同的载荷F。则当F 增大时,破坏的情况是( C )。 A 同时破坏; B (a)梁先坏; C (b)梁先坏 3、为了提高混凝土梁的抗拉强度,可在梁中配置钢筋。若矩形截面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梁内钢筋(图中虚线所示)配置最合理的是( D ) A B C D A B D x

第五章弯曲应力力习题

第五章 弯曲应力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梁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产生的应力为( ) A 、正应力 B 、拉应力 C 、压应力 D 、切应力 二、填空题 1、对于圆形截面的梁,其对圆心的极惯性矩I p = ;截面对过圆心的Z 轴的惯性矩I z = ;截面的抗扭截面系数W p = ;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W z = 2、在梁弯曲变形时 1 Z M EI ρ = ,式中ρ 表示梁中性层的曲率半径,M 表示梁横截面上的 ,I z 表示梁横截面的 ,EI z 称为梁的抗弯 。 3、梁纯弯曲时,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高度方向呈 分布,横截面上距中性轴愈远的点处应力的绝对值 ,中性轴上的各点应力为 . 4、根据梁弯曲的平面假设,梁上其间存在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纤维,这一层纤维称为 。该层与梁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 三、计算题 1、由50a 号工字钢制成的简支梁如图所示,q =30kN/m ,a =3m ,50a 号工字钢的抗弯截面系数W z =1860×10-6m 3,大梁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Mpa ,试校核梁的强度。 2、如图所示矩形截面悬臂梁,外载荷F =3kN ,梁长l =300mm ,其高宽比为h /b =3,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Mpa ,试按梁的弯曲强度条件设计该矩形截面梁的尺寸。 图5.3.1

3、如图所示的简支梁,梁横截面为圆形,直径D =25mm ,P =60N ,m =180N ?m, a =2m ,圆形截面梁材料的许用应力[σ]=140Mpa ,试校核梁的强度。 4、如图所示悬臂梁,外伸部分长度为l ,截面为b ×4b 的矩形,自由端作用力为P 。 拟用图(a )和图(b )两种方式搁置,试求图(a )情形下梁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σmax ) 和 图(b )情形下梁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σmax )。图中力的单位为(N ),尺寸单位为(mm )。 (a) 5、如图一单梁吊车,其跨度l =10m ,吊车大梁由45a 号工字钢制成,45a 号工字钢的抗弯截面系数W z =1430×10-6m 3,大梁材料的许用应力[σ]=140Mpa ,电葫芦自重G =15kN ,最大起重量Q=55kN ,试校核大梁的强度。(大梁自重暂不考虑。) 图 5.3.3 图 5.3.4

第五章 弯曲应力

第五章弯曲应力 §5-1 梁弯曲正应力 §5-2 惯性矩计算 §5-3 梁弯曲剪应力* §5-4 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5-5 塑性弯曲的概念* §5-6 提高梁抗弯能力的措施

§5-1 梁弯曲正应力 一、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一般情况下,梁受外力而弯曲时,其横截面上同时有弯矩和剪力两个内力。弯矩由分布于横截面上的法向内力元 σdA所组成,剪力由切向内力元τdA组成,故横截面上同时存在正应力和剪应力。 M σdA τdA Q 当梁较长时,正应力是决定梁是否破坏的主要因素,剪应力则是次要因素。

二、弯曲分类 P P a a A C D B A C D +?B C D + P P Pa 梁AC 、BD 段的横截面上既有剪力又有弯矩,称为剪切弯曲(横力弯曲)。 CD 段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无剪力,称为纯弯曲。此处仅研究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正应力与弯矩的关系。

三、纯弯曲实验1.准备 A B C D E F G H 在梁侧面画上AB 、CD 、EF 、GH 四条直线,且AB ∥CD 、EF ∥GH 。 在梁两端对梁施加纯弯矩M 。

A B C D E F G H M M A B C D E F G H 2.现象 ?变形后横向线AB 、CD 发生了相对转动,仍为直 线,但二者不再平行;仍与弧线垂直。 ?纵向线EF 、GH 由直线变成曲线,且EF 变短,GH 变长; ?曲线EF 、GH 间的距离几乎没有变化;?横截面上部分沿厚度方向变宽,下部分变窄。

3.假定 ?梁的任意一个横截面,如果在变形之前是平面,在变形后仍为平面,只是绕截面的某一轴线转过了一个角度,且与变形后的轴线垂直。——平截面假定。 ?梁上部分纤维受压而下部分纤维受拉,中间一层纤维既不受拉也不受压,这一层叫中性层或中性面。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叫中性轴。梁弯曲变形时横截面绕中性轴转动。 中性层 纵向对称面 中性轴

第五章弯曲应力

5-2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如图,若分别采用截面面积相等的实心圆和空心圆截面,且 D i 40mm,鱼 3 ,试分别计算它们的最大正应力。并问空心截面比实心截面的最大正应力减少了百分之 D 2 4 几? q=2kN/m (3) 求最大应力 5-3 某圆轴的外伸部分系空心圆截面,载荷情况如图所示。试作该轴的弯矩图,并求轴的最大正应力。 解:(1)荷载在纵向对称面内,与轴线垂直, 梁发生平面弯曲。中性轴 z 轴过圆心C 与载荷垂直,沿水平 方向。实心圆和空心圆截面,且 D 1 40mm,色 3 D 2 4 4D 12 产1 2 ) D 2 D 1 40 60.47 mm (2弯矩图如图( b ) 所示: M max 1 (kN m) 实心圆截面: max M max W z 32 Pa 159MPa 。 0.043 空心圆截面: M max max W z M max 1 3 1 10 32 D ;(1 4 ) 32 Pa 67.39MPa 3 4 0.06047 (1 0.75 ) 故:空心截面比实心截面的最大正应力减少了 159 67.39 100%= 57.62% 。 159 M kN - m)

5kN A 解:(1)外力分析。压板可以简化为图示外伸梁,荷载与轴线垂直,发生平面弯曲变形,中性轴是水平 上下对称轴。 (2)内力分析,判危险面。弯矩图如图所示。 M m-m 15.4 0.02 0.308 (kN m) (3)应力分析,判危险点: 3kN 3kN B E ■ r IBM BIB 卩r 3.36 kN << 仁 L 34 + ------------------- 1 ---- 1 ------- |7.64 kN 1 1 1 1 1 1 003 M (kN ?m ) X|- | 丨” 解:(1 )荷载在纵向对称面内,与轴线垂直,梁发生平面弯曲。约束反力如图所示。 (2)弯矩图如图(b )所示:M C 1.34 (kN m) M B 0.9 (kN m) (3)求最大应力 度。 实心圆截面: 空心圆截面: C ,max B,max M C,max W z M max W z 5-8压板的尺寸和载荷情况如图所示。 3 1.34 103 1 32 32 材料为 F1=15. 4kN 0.308 Hll M(kN 5 题 5-8 图 Pa 63.2MPa 。 0.063 1 103 3 0.063 [ 45钢, Pa 62.45MPa 4 45/60 ] s 380MPa ,取安全因素 n=1.7。试校核压板的强 题5-8图 200 300 0.9 题5-2 图

第5章 弯曲应力

第5章弯曲应力 判断正误 1.直径为D的圆形截面挖去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如图所示,该截面对轴z的弯曲截面系数 。() 2.平面弯曲静定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与杆件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关。() 3.外径为D、内径为d的空心圆截面梁,其弯曲截面系数为。() 4.铸铁梁的危险截面为弯矩最大的截面。() 5.几种常用截面(矩形、工字形、圆形)梁,其最大弯曲切应力发生在剪力最大的截面中性轴上。() 6.以中性轴为界,梁凸出的一侧受拉,凹入的一侧受压。() 7.称为梁的弯曲刚度。() 8.梁内最大弯曲拉应力和最大弯曲压应力一定发生在同一截面的上、下边缘处。() 9.钢梁第三类危险点的强度计算需要用第三强度理论或第四强度理论。() 10.从弯曲强度考虑,比较合理的截面形状是:用较小的面积获得较大弯曲截面系数。() 计算题 5-1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梁如图所示,试计算:(1)1-1截面AA线上1、2两点的正应力;(2)此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5-2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2/q kN m =,梁跨长2l m =,如图示。若分别采用截面面积相等的实心和空心圆截面,实心圆截面的直径140D mm =,空心圆截面的内、外径比22=35d D α=,试分别计算它们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及两者之比值。 5-3 No.20a 工字钢梁的支承和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若许用应力[]160MPa σ=,求许可荷载[F]。 5-4如图所示的简支钢梁AB ,材料许用应力。该梁拟采用三种形状的截面:(a )直径为d 的圆截面;(b )高宽比为2的矩形截面;(c )工字型钢截面。试:(1)按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设计三种形状的截面尺寸;(2)比较三种截面的值,说明何种形式最为经济;(3)按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进行校核。

第五章 弯曲应力知识讲解

第五章弯曲应力

第五章 弯曲应力 内容提要 一、梁的正应力 Ⅰ、纯弯曲和横力弯曲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剪力为零,弯矩为常量,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 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同时有剪力和弯矩,且弯矩为横截面位置x 的函数,这种弯曲称为横力弯曲。 Ⅱ、纯弯曲梁正应力的分析方法: 1. 观察表面变形情况,作出平面假设,由此导出变形的几何方程; 2. 在线弹性范围内,利用胡克定律,得到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3. 由静力学关系得出正应力公式。 Ⅲ、中性层和中性轴 中性层:梁变形时,其中间有一层纵向线段的长度不变,这一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中性层和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就是绕中性轴转动的,在线弹性范围内,中性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 中性层的曲率,平面弯曲时中性层的曲率为 ()()1 z M x x EI ρ= (5-1) 式中:()x ρ为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M x 为弯矩,z EI 为梁的弯曲刚度。(5-1)式表示梁弯曲变形的程度。 Ⅳ、梁的正应力公式 1. 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为 z My I σ= (5-2)

正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中性轴z 的距离y 成正比,试中M 和y 均取其绝对值,可根据梁的变形情况判断σ是拉应力或压应力。 2. 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为 max max z My I σ= (5-3) max z z I W y = (5-4) z W 为弯曲截面系数,对于矩形、圆形和弯环截面等,z W 的公式应熟记。 3.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适用范围: 1)在线弹性范围内()p σσ≤,在小变形条件下的平面弯曲弯。 2)纯弯曲时,平面假设成立,公式为精确公式。横力弯曲时,平面假设不成立,公式为近似公式,当梁的跨高比5l h ≥时,误差2%≤。 Ⅴ、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拉、压强度相等的等截面梁 []max max z M W σσ= ≤ (5-5) 式中,[]σ为料的许用正应力。 当梁内,max ,max t c σσ≠,且材料的[][]t c σσ≠时,强度条件应为 [],max t t σσ≤,[],max c σσ≤ Ⅵ、提高梁正应力强度的措施 1)设法降低最大弯矩值,而提高横截面的弯曲截面系数。可使梁的最大正应力降低,从而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2)对于[][]t c σσ<的梁,应使横截面的中性轴偏于受拉一侧,最好使 [] [] ,max ,max t t c c y y σσσσ== 拉压,使,max t σ和,max c σ同时达到其许用应力。

第5章弯曲应力

第5章 弯曲应力 思考题 1.推导梁的弯曲正应力公式时,采用物理关系εσE =是根据线弹性变形和纵向层不受挤压的假设。( √) 2.在等截面梁中,最大弯曲正应力一定发生在弯矩值最大的截面上。( × ) 3.对于等截面梁,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在数值上一定相等。( × ) 4.梁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绕( C )旋转。 (A )梁的轴线;(B )截面对称轴;(C )中性轴;( D )截面形心 5.对于纯弯曲梁,可由平面假设直接导出( B )。 (A ) z EI M = ρ 1 ;(B )ρεy =;(C )梁产生平面弯曲;(D )中性轴通过形心 6.如图所示,两根h b ?矩形截面的木梁叠合在一起,两端受力偶矩o M 作用,则该叠合梁的抗弯截面模量W 为( A )。 (A )261bh ;(B ))61(22bh ;(C )2 )2(61h b ;(D ) bh ) 121 (23 7.受力情况相同的三种等截面梁,如图所示。它们分别由整块材料或两块材料并列或两块材料叠合组成。若用3max 2max 1max )(,)(,)(σσσ分别表示这三种梁中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则( B )。 (A )3max 2max 1max )()()(σσσ<<;(B )2max 3max 1max )()()(σσσ<=; (C )3max 2max 1max )()()(σσσ=<;(D )3max 2max 1max )()()(σσσ==。 M o

1 2 3 8.设计钢梁时,宜采用中性轴为( A )的截面;设计铸铁梁时,宜采用中性轴为( B )的截面。 (A )对称轴; (B )偏于受拉边的非对称轴; (C )偏于受压边的非对称轴; (D )对称或非对称轴。 9.梁的四种截面形状如图所示,其截面面积相同。若从强度方面考虑,则截面形状最为合理的是 c ;最不合理的是 b 。 10.空心圆轴外径为D ,内径为d ,其惯性矩z I 和抗弯截面模量z W 能否按式子 4 4 3 3 64 64 32 32 z z D d D d I W ππππ= - = - 和计算,简述理由。 否。44 ()/(/2)/26464 z z I D d W D D ππ= =- 11.圆截面梁,当横截面直径增大一倍时,该梁的抗弯能力增大几倍? 3 32 d W π= 增大8倍 2a 2a 2a

材料力学-陈振中-习题第五章弯曲应力

第五章 弯曲应力 5.2简支梁承受均布载荷如图所示。若分别采用截面面积相等的实心和空心圆截面,且 5 3 , 40221==D d mm D ,试分别计算它们的最大正应力。并问空心截面比实心截面的最大正应力减小了百分之几? 解:1)空心截面尺寸: 由 () ??? ? ??????? ? ??-=-= 2 2 2 2222 22 21 144 4 D d D d D D π π π 求出;mm d mm D 30,5022== 2)确定危险截面: 梁的弯矩图如图,最大弯矩发生在梁中间截面。且:m KN ql M ?==18 2max 3)求最大正应力: 实心截面:32 3 1D W Z π= MPa W M Z 2.159max max == σ 空心截面:? ?? ????????? ??-=4 2232 132D d D W Z π MPa W M Z 6.93max ' max ==σ 4)最大正应力之比: %2.412 .1596 .932.159max ' max max =-=-σσσ 5.4矩形截面悬臂梁如图所示,已知[]MPa m KN q h b m l 10,/10,3 2 ,4====σ。试确定此梁横截面的尺寸。

解:1) )确定危险截面: 梁的弯矩图如图,最大弯矩发生在梁固定端截面。且:2 2max ql M = 2)建立强度条件:[]σσ≤=Z W M max max 其中:6 2bh W Z = 3)代入数据求出梁截面尺寸:mm h mm b 416,277≥≥. 5.8压板的尺寸和载荷情况如图所示。材料为45钢,MPa s 380=σ,取安全系数n=1.5。试校核压板的强度。 解:1)最大弯矩 ()() m N M ?=??=-3081020104.1533max 2)A —A 截面抗弯模量 () 3 2 633max 568.110 112102.1203.0cm y I W =???-== --3)最大正应力: MPa W M Z 4.196max max == σ 许用应力[]MPa n s 253== σσ 可见s σσ?max ,压板强度足够。 5.11图示为一承受纯弯曲的铸铁梁,其截面为倒T 形,材料的拉伸和压缩许用应力之比 [][]4/1/=c t σσ。求水平翼板的合理宽度。 解:1)确定中性轴位置:由于梁受正的弯矩作,用,因此梁的中性轴以下部分受拉而产生拉应力,中性轴以上部分受压而产生压应力。由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