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学案(图形的运动)

七年级学案(图形的运动)

七年级学案(图形的运动)
七年级学案(图形的运动)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

11.1平移

学习目标:

1、观察生活情境,理解图形平移、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及平移方向、平移距离等概念;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之美;

2、经历观察、测量等活动的过程,归纳出图形平移的性质.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经过平移后的平面图形,并能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体会平移变换的思想; 学习重点:归纳并掌握图形平移的性质,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平面图形

学习难点:理解平移方向、平移距离的概念.

一、学前准备

1、请用量角器测量下列各角的角度:

⑴⑵

∠BAC

=

∠ABC=

2、图形的平移可以看成是图形上的点都按照作距离的位置移动.

3、你能例举一些生活中属于平移的例子吗?(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独立思考

1、平移三角形ABC 就可以得到三角形111C B A .

图(1)

(1) 点所对应的点是A ;线段AB 所对应的线段是 ;A ∠所对应的角是 . (2) 点所对应的点是B ; 线段BC 所对应的线段是 ; B ∠所对应的角是 . (3) 点所对应的点是C ; 线段CA 所对应的线段是 ; C ∠所对应的角是 .

预习疑难摘要:

三、师生探究

(1) 用刻度尺、量角器度量图(1)中的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111C B A 的边、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如果AB 的中点是D ,那么你能确定它所对应点的位置吗?

(2) 图形平移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对应线段的长度 ,对应角的大小 . (3) 图形平移后, 都不变.

(4) 平移后 之间的距离叫做图形平移的距离. 题中的图形平移的距离是 .

练习:ABC ?通过平移后与C B A '''?能重合,且C B A 、、的对应点分别是,,,'''C B A 如果点A 的平移距离为3个单位,那么AB 的平移距离为_______,如果ABC ?的面积为a ,

C B A '''?的面积为__________,如果?=∠50A ,那么='∠A _________.

2、把三角形DEF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并画出平移方向、量出平移距离.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还有什么疑惑呢?

四、自我检测

1、如图,111C B A ?是由ABC ?平移得到的,则点C B A 、、的对应点分别是 .如果

cm BC 3=,cm CC 41=,?=∠30ABC ,那么=11C B ,=B B 1 ,

=∠111C B A .

2、如图,四边形ABCD 平移后得到四边形EFGH .已知cm AB 5.1=,cm CD 8.2=,

?=∠60D ,?=∠120B ,那么=EF ,=HG ,

=∠H ,=∠F ,=AE = = .

第1题 第2题

3、ABC ?平移后与C B A '''?能重合,则B 点对应 ,=AC .

4、点B 是长度为cm 6的线段AC 的中点,线段BC 可以看作由线段AB 向 方向平移 距离.

★5、如图,线段AB 经过平移后得线段B A '',那么我们说线段AB 沿 方向平移 距离.

6、如图,将半圆沿MN 方面平移,平移的距离为线段MN 的长度,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7、画出已知图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形如果小方格都是面积为1的正方形,求移动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

★★8、在一块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地块上,建造公共绿地(图中阴影部分),其余部分是小路,小路宽2米,修建方案如图所示,利用你所学的有关图形运动知识,求绿地面积.

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优____ 良____中____须努力____

11.2 旋转

学习目标:

1、知道图形旋转的概念,理解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含义;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之美.

2、经历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不变性.

3、能指出图形旋转后的旋转角,旋转中心.

4、会画出简单图形绕某一点旋转运动后的图形.

学习重点:图形旋转的性质;会画出简单图形绕某一点旋转运动后的图形.

学习难点:画简单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某一角度后的图形.

一、学前准备

1、将长度为3cm的线段向上平移20cm,所得线段的长度是()

A 3cm

B 23cm

C 20cm

D 17cm

2、关于平移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

B 经过平移对应角可能会改变

C 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不相等;

D 经过平移图形会改变

3、如图,怎样将图形甲平移到图形乙的位置?画出平移的方向.

4、如图,把一个图形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得到如下图形,请画出平移前的图形。

二、独立思考

1、叫图形的旋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旋转中心, 叫做旋转角.

2、如图,线段OA绕着O点旋转到OA'的位置,点O

就叫_____________,∠AOA’就叫做__________ .

思考:点B绕点O旋转到点B',旋转角是哪个角?

这个角与∠AOA'相等吗?

预习疑难摘要:

三、师生探究

1、将三角形ABC绕点O旋转到三角形A1B1C1的位置

(1)请指出图中所有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2)请指出图中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2、思考:(1)图形旋转后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线段、三角形、长方形、圆等这些图形经过旋转后分别是怎样的图形?

归纳: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_______,旋转前后的图形大小和形状都_________ 练习:如图,画出△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20°后的图形.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还有什么疑惑呢?

四、自我检测

1、如图,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AP'B旋转后能与△APC重合,

那么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度,∠P’AP=_______度,

联结PP’,则

△AP'P是________三角形.

2、如图,点F、G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一点,

点E在BC的延长线上,△DFC旋转后能与△EGC重合,那么

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度,联接FG,则△FGC

是_______三角形,联接DE,则△DEC是______三角形.

★3、如图,如果正方形CDEF旋转后能与正方形ABCD重合,

那么此图形所在的平面上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点共有________

个.

4、平面图形的旋转一般情况下改变图形的()

A 位置

B 大小

C 形状

D 性质

5、9点钟时,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

A 30°

B 45°

C 60°

D 90°

6、如图,已知∠ABC,画出∠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50°后的图形.

7、如图,画出四边形ABCD绕点P顺时针旋转60°后的图形.

8、如图所示,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作四边形AOBC,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3)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呢?

(4)∠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

D

F

E

O

A

B

★★9、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并且△ADE 是直角三角形,AE=4cm ,DE=3cm ,AD=5cm ,△ABF 旋转后与△ADE 重合,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优____ 良____中____须努力____

11.3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

学习目标:

1、理解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2、掌握旋转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知道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的特例. 学习重点:. 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学习难点:. 旋转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一、学前准备

1、如图,以点O 为旋转中心,将线段A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作出旋转后的线段A 1B 1 .

2、如图,怎样变换图形A,使变换后的图形与图形B恰好拼成一个长方形?

二、独立思考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旋转对称图形,

________________叫做旋转对称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旋转角.(旋转角а满足_____________).

2、请画出下列三个图形的旋转中心,用字母O表示.

预习疑难摘要:

三、师生探究

1、下列图形是不是旋转对称图形,若是指出旋转对称中心,并说出旋转角度数。

图形的旋转与旋转对称图形一样

吗?

2、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对称中心。

3、下列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用√、×表示.

归纳: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的特殊情况,因此,中心对称图形______是旋转对称图形,旋转对称图形_________是中心对称图形。(横线上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

3、讨论:下列各正多边形是不是旋转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你能得出什么规律吗?

归纳:正n边形都是_______对称图形,其最小的旋转角为_______.若n为_____数,它还是_______对称图形.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还有什么疑惑呢?

四、自我检测

1、如图,下列图形中,图_________是旋转对称图形,图___________是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对称图形的旋转角а的范围是

____________,中心对称图形的旋转角是__________.

3、旋转对称图形________(填“一定是”或“一定不是”或“不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_________(填“一定是”或“一定不是”或“不一定是”)旋转对称图形.

4、如果某一图形绕一点旋转30°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________中心对称图形.(填“是”或“不是”或“不一定是”)

5、画出一个旋转角为120°的旋转对称图形,它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6、下列这些电子显示屏上的数字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

7、下列英文字母中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8、如图,正方形ABCD 边长为2cm ,以各边中心为圆心,1cm 为半径依次画

4

1

圆,将正方形分成四

部分。

(1)这个图形________旋转对称图形(填“是”或“不是”);若是,则旋转中心是点_____,最小旋转角是_______度.

(2)求图形OBC的周长和面积.

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优____ 良____中____须努力___

11.4中心对称

学习目标:

1、理解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中心对称的意义.

2、掌握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区别。

3、知道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并会用有关性质画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点对称的图形。

4、能找出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对称中心。

学习重点: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会用有关性质画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点对称的图形

学习难点: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

一、学前准备

1、如图,已知三角形ABC及点O,画出三角形ABC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如图,是黑白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黑色图形绕点O旋转多少度后与白色图形重合?

概念:如果一个图形围绕着一个定点旋转_______°,如果它能和另一个图形,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也叫做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

2、如下图,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关于点_____成中心对称.

点A的对应点是______,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BAC的对应角是______

预习疑难摘要:

三、师生探究

1、辨一辩: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有何差异?

2、请根据两个图形关于某点中心对称的特点,画出四边形ABCD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

归纳: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联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________,且被其平分.

3、请找出下列图形的对称中心.

4、三角形ABC绕着AB的中心O旋转180°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组合形成怎样一个几何图形?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还有什么疑惑呢?

四、自我检测

1、画出图中的三角形关于点C的中心对称图形.

2、判断题:

(1)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它的中点………………………………()

(2)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3)圆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两个圆是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

(4)联结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上两点的线段的中点是对称中心………………( )

(5)如果两个图形的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某点,并且被这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中心对称.……………………………………………………………………………()

3、选择题

(1)、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直角梯形、正方形、圆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旋转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线段平行线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B、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中心在两对称点的连线上.

C、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中心到两对称点的距离相等.

D、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一定关于某点对称.

4、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对称中心的位置在哪里?射线是否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直线呢?

5、画出△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图形.

6、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看见某车车牌的后5位号码是,该车的后5位号码是________

★7、 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1.ABC △与111A B C △关于O 点成中心对称. (1)画出将111A B C △沿直线DE 方向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222A B C △; (2)画出将222A B 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80o

得到333A B C △;

(3)求出四边形312CC C C 的面积.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优____ 良____中____须努力

周周练

11.1-11.4

一、填空题

1、如图(1),以左边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图案按 方向旋转 即可得到图案.

(3) 2、图(2)绕着中心最小旋转 能与自身重合. 3、 如图(3),△ABC 和△DCE 是等边三角形,则在此图中,△ACE 绕着 点 旋转 度可得

到△ .

4、 如图,△AB ’C ’ 是由△ABC 绕点 旋转得到,旋转角是∠ .

5、 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____________,正方形也是轴对

称图形,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线段、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中,共有

个为中心对称图形

7、 正三方形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它至少旋转_______度后,能与自身重

合. 8、 已知圆O 的半径为2,将其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3

个单位,

则平移后所得圆的周长是__________(π取3.14).

9、 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它们的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____________,并且被____________

平分. 10、

如图,四边形OACB 绕点O 旋转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_____,

旋转角是_________,AO 与DO 的关系是_______,AOD ∠与BOE ∠的关系是___________.

A

E

C

B

D

F

O

11、

如果将一个四边形ABCD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四边形1111D C B A ,点1D 是点D 的对应点,

则线段=1DD . 12、 如图,当半径为30cm 的转动轮转过120?角时,传送带上的物体A 平移的距离为 cm. 13、

如图,将△AO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BOD ,

已知3=OA ,1=OC ,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二、选择题

14、下列运动是属于旋转的是( ) A 、滾动过程中的篮球的滚动;

(2)

A C D E

B

B 、钟表的钟摆的摆动;

C 、气球升空的运动;

D 、一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过程 15、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两个全等三角形必关于某一点中心对称

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注意比较命题①、②的真假)

③两个三角形对应点连线都经过同一点,则这两个三角形关于该点成中心对称 (没有说明被这一点平分)

④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对应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

A .1

B .2

C .3

D .4 16、下列图形中,不能由图形M 经过一次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是 .

17、如图,O 是等边三角形的旋转中心,

EOF ∠旋转,在旋转过程中,OE 、OF 与ABC ? A. 等于ABC ?面积的31 B. 等于ABC ?C. 等于ABC ?面积的41

D. 三、作图题

18、画出下列图形往右平移4格,再往上平移2格后的图形

A

B

M

19、画出三角形ABC 绕O 点逆时针旋转120°后的图形

20、(1)如图,已知点A (-3,2),把点A 向右平移4个单位到点B ,请在图中标出点B 的位置,并写

出点B 的坐标 ;把点B 向下平移到点C ,

点C 的坐标为: .

(2)把上题中的△ABC 绕点C 顺时针方向 旋转90°到C B A 11 ,试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并写出1A 、1B 的坐标。1A ;

1B .

(3)写出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 ; 点B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坐标: ; 点C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坐标: ;

21、画出三角形ABO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C

O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 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运动系统数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骨、关节、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3、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二、预习自测题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和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2、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3、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例如蚯蚓的运动方式是;鱼的运动方式是;鸟的运动方式是;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等(任意填两种)。 4、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和。骨与骨之间通过__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_______附着在骨骼上。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叫,_____可绕过_____连在不同的骨上。 5、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周围由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内含有,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 6、骨的_____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骨骼肌具有的特性。当骨骼肌受_____传来的_____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7、一组骨骼肌只能_________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_____,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肌肉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时, ________收缩,_________舒张,伸肘时,__________收缩,________舒张。 8、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9、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哺乳动物靠_____支撑身体,骨在骨胳肌的牵拉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_____,从而具有强大的_____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 ________、争夺栖息地和_________,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0、水螅主要在水草上;蜗牛依靠_______缓慢爬行;蚯蚓缓慢_____;蝗虫能够_____,也善于_____;家鸽与飞行有关的_____非常发达,还具有轻而坚固的。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 行课案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以家兔为例,你能说出前肢骨和后肢骨的名称吗? 2、观察教材42-43页家兔的骨骼和关节模式图,并结合实物说出关节的组成?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3、为什么一组肌肉的两端总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学案(含答案)

第一节曲线运动 1.了解曲线的切线。 2.知道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3.理解并掌握曲线运动的条件。 ★自主学习 1.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2.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又有。不管速度的大小是否改变,只要速度的发生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3.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时刻(填“不变”、“改变”);也就是具有。所以,曲线运动是运动。 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合力为,速度矢量(填“不变”、“改变”);当物体所受的方向与它的方向在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新知探究 一、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的确定 1.曲线运动的几个实例 体育活动中的例子: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自然现象中的例子: 2.切线的理解 (1)数学上曲线的割线:过曲线上的A、B两点所作的这一条叫做曲线的割线。 (2)数学上曲线的切线:当曲线跟其割线的两个交点时,这条就叫这条曲线的切线。 (3)曲线运动质点速度的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 (4)数学上曲线的切线与物理上曲线运动在某点的轨迹的切线方向的异同: 同:二者都是曲线上的两点之间所作的。 不同:前者是一条没有方向的直线,后者是一条有的。 二、曲线运动的性质

曲线运动中质点速度的方向时刻在,也就具有了,所以曲线运动是。 三、曲线运动的条件 1.规律发现 (1)演示实验: (2)观察结果: 2.规律内容 当物体受的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上时,物体作曲线运动。 ★例题精析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速度大小不变,物体的运动就是匀速运动B.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它的合力方向 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训练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D.加速度大小及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不是曲线运动 【例题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切线 2.大小方向方向 2. 3.改变加速度变速 3. 4.0 不变合力速度同一直线合力速度 ★新知探究 一、1.略 2.(1)直线 (2)非常非常接近割线(3)切线方向(4)非常非常接近割线方向线段 二、变化加速度变速运动 三、1.略2.合力速度不在同一直线 ★例题精析 例题1 BD 训练1 AB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第一课时) 霍邱县马店镇张井学校王宗林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学会列表比较的地理学习方法。 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学习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和地理意义。 学习方法: 观察观察演示法、读图法、列表比较法、想象法 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地球的自转 对照地图册,自学课本P11—P12(包括“阅读材料”和“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北极上空往下看是针南极上空看 是针),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也就是。 3.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 4.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导学活动二:地球的公转(阅读P13第一段第二段和图1.18) 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6.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 7.地球不停的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导学活动三 8.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和意义 自转公转 定义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达标练习(约10分钟) 1.地球自转是()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 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

C.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 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天 B.一年 C.24小时 D.365天 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 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 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 5.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相同的是() A.方向 B.周期 C.速度 D.产生的地理现象 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方向是;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⑷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产生了和现象。 7.(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像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 (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最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导学案

【课题】§5.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的矢量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识要点】 一、曲线运动 1.运动特点 曲线运动的速度: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上某点的方向,是时刻的,具有加速度,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但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物体的方向不在同一 条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2)从运动学角度看,就是加速度方向与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经常 研究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称为运动的;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称为运动的.两者互为逆运算.在对物体的实际运动进行分析时,可以根 据分解,也可以采用正交分解. 4.遵循的法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故遵循. 5.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受力特点: 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且指向轨迹的凹侧. 6.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根据合加速度方向与合初速度方向判定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两个互成θ角度(0°<θ<180°)的分运动合运动的性质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如v合与a合共线,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v合与a合不共线,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三、两种典型模型1.小船过河问题模型

(1)涉及的三个速度: 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v2:水流的速度 v:船的实际速度 (2)小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两个分运动分别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 (3)两种情景 ①怎样渡河,过河时间最短? 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时间最短,t短=d v1 (d为河宽). ②怎样渡河,路径最短(v2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 本章小结 图形的运动 复习 教案

1 / 3 《图形的运动》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画图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 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在认识图形基本图形运动的过程中,更进一步领悟在平移、旋转、翻折运动中图形形状和大小的不变性。结合弱化运动要素的图形运动问题,更深入地感悟图形变换的思想,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初步形成动态地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 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弱化运动要素的图形运动问题中,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画图题: 1.在图(1)中画出ABC 向下平移5个方格,向左平移4个方格后的△111C B A . C B A 图(1) 图(2)

2 / 3 2. 在图(2)中,△ABC 的∠A 是直角,画出△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o后得到的△111C B A 1补充:(1)若∠B =30°,∠A=80°,11C A =2.3cm,则AC=_____cm,∠=_____°. (2)若将ABC 经过一次平移后得△111C B A ,请画出平移的方向,量出平移的距离。 2补充:(1)若∠11C AB =60°,AB=2cm,1AC =3.5cm,则∠C=_____°,C B 1=_____cm. (2)若延长交BC 于P ,则BC 与之间是什么位置关系? 3. 在图(3)中,画出△ABC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的△A ’B ’C ’. 4.在图(4)中,已知四边形ABCD ,如果点D 、C 关于直线MN 对称, (1) 画出直线MN ; (2)画出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本组练习主要通过组织学生画图和补充思考题,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更进一步领悟在平移、旋转、翻折运动中图形形状和大小的不变性,为后续综合分析打好基础。 二、综合练习: 1. 如图,一块含有60°角(∠BCA =60°)的直角三角板ABC ,在水平的桌面上 1C 11B C 1 1B C 图(4) 图(3)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主备人赵剑飞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记住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肉) 2、掌握骨、关节、肌肉的基本结构 3、能说出运动如何产生的 【重点、难点】 1、掌握骨、关节、肌肉的基本结构 2、能说出运动如何产生的 【课前预习】 一、阅读课本p28-29观察与思考,认真分析:运动系统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的?家兔的前肢骨和后肢骨主要有哪些?关节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2、家兔的骨骼:前肢骨:肱骨、桡骨、腕骨、、后肢骨:股骨、、胫骨、趾骨、、跗骨。 3、关节的结构:、关节窝(合称关节面)结构特点使关节牢固;关节囊(牢固关节、分泌滑液);(内有滑液,减小摩擦);关节软骨(减小摩擦、防止震荡); 3、脱臼是指关节头从滑出的现象。 二、仔细阅读教材p30,仔细分析完成以下问题:骨骼肌的组成及特性怎样?运动是如何产生的?屈、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的特性):骨骼肌中间较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 (2)运动的产生:当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肱二头肌 【课堂学习】 活动一:大吊车的哪些部位相当于动物体的关节? 活动二:举例说出,人体都有哪些部位有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那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如何保护? 活动三:根据本节所学哺乳动物的运动的内容,推测鸟的胸肌的两段是否都附着在胸骨上?为什么?

课堂归纳总结: 【课堂检测】(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一)选择题: 1、大吊车可活动的部分是模拟了动物的() A、骨 B、骨骼 C、肌肉 D、关节 2、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A、动力 B、杠杆 C、支点 D、调节 3、运动时不小心会造成脱臼,脱臼是指() A、关节骨折 B、关节囊损伤 C、关节韧带扭伤 D、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出 4、当你在体育课上,双手抓住单杠,身体下垂时你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课堂学习】 5、下列骨、关节、肌肉结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为什么? 6、下列骨中,不属于下肢骨的是() A、胫骨 B、肱骨 C、股骨 D、腓骨 7、人体的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到() A、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C、连接作用 D、动力作用 8、人的屈肘运动是由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等肌肉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协作完成的,如图所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第五章 曲线运动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 第五章曲线运动导学案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概念:。 特征:轨迹是;速度方向不断地在变化,速度方向。2.特点:曲线运动的性质是运动,因而具有,则合外力。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①。②。 物体曲线运动的轨迹处于合力F与速度v方向之间,并且合力F指向轨迹的。4.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①合运动: 。 ②分运动: 。 ③运动的合成: 。 ④运动的分解: 。 ⑤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的合成与分解。 ⑥特点: a.分运动与合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满足。 b.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⑦判断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还是变加速运动? ⑧推论: a.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 b.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 c.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与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 d. 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5.小船过河问题 A.渡河时间最短:船头与河岸________,t min= ,与水速无关。 小船靠岸位置在对岸的下游s= 处靠岸。小船实际运动的位移为。B.过河路径最短:(v v > 船水 )船头斜指上游与河岸的夹角为,实际过河路径s= ,t= 。 C.过河路径最短:(v v < 船水 )。船头斜指上游,但不可能重直于河岸过河。S min= 。【练习1】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 1.速度变化的运动必是曲线运动吗?() 2.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是曲线运动吗?() 3.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4.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5.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变?() 6.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 7.物体在恒力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 8.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9.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练习2】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有些曲线运动也可能是匀速运动 D.曲线运动的轨迹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质点在这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 【练习3】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此时突然使力反向,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物体可能沿曲线Ba运动 B.物体可能沿直线Bb运动 C.物体可能沿曲线Bc运动 D.物体可能沿曲线B返回A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范围及光照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球运动演示,说明地球自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情感与价值: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从而树立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由于地球的运动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那么同学们一定会想了,地球是怎么样运动才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板书),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 (一)自学指导 认真自读课本P9——P10,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文中或图上找到相关答案并圈点勾画,约6分钟后各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地球的自转——读图1.15思考: ①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 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小时,也就是一天。 ③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④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现象。

⑤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我国东面的日本要比我们(早、晚)见到太阳,所以时间比我们要(早、晚)。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度,时间相差1小时。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察。 (三)学习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 (四)检测、点拨 (五)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⑴地球在转吗?地球走得这么快,为什么我们竟一点也感觉不出地球正载着我们向前飞驰呢? 【教师释疑】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东汉时代有一本叫做《考灵曜》的书写道“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如此比喻很贴切,同样的道理,天上的星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在短时间内,例如几分钟、几秒钟,它们显现不出太大的变化来,由于缺少对比的景物,人们就很难觉察地球在运动了。 ⑵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慢或变快,地球会有变化吗? 【教师释疑】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即周期变长,则对着太阳的半个地球因接受太阳光照射时间长而持续升温,背着太阳的半个地球因接受不到太阳光照射时间长而持续降温,从而使地球昼夜温差变大。反之,昼夜温差变小。这两种情况均不利于生物的生存,甚至会导致生物灭绝。 (六)学生合上课本,教师引导系统小结。 三、规律总结: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方的时刻早。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四、课堂巩固 第二课时

图形的沪教版七年级 《图形的运动》单元复习-带答案

注意:画图要保留痕迹,最后要有结论。 热身练习 一、填空题: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中,对应边相等,对应点的连线相等。 2、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α(00<α<3600),这 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中,对应边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4、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 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5、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 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就是对称点。 二、选择题: 1、如图:△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600到△OCD的位置。已知∠AOB =350,则∠AOD=( D ) A. 450 B. 200 C . 400 D.250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D ) A. B. C. D. 3、下列四个多边形:①等边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 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C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C ) A.1个B.2个C.3个D.4个 5、在下列三角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C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不等边三角形 6、将一张纸片沿图1中①、②的虚线对折得图1中的③,然后剪去一个角,展开平铺后的图形如 图1中的④,则图1中的③沿虚线的剪法是(A )

生物:2.2.2《动物的运动》导学案(济南版七年级上)

第二节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3.说出动物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问题导学】 探点一:运动的意义、运动的方式 认真阅读课本P92,仔细观察图2.2—16,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运动对动物本身的意义是:能迅速地改变,以利于寻找, ,。 2.常见的动物运动方式是: 。 探点二:运动基础 认真阅读课本P93- P94内容,仔细观察“观察关节的结构”的演示实验和图2.2—17.图2.2——18.图2.2—19,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组成。 骨连结的三种形式是、、。 2. 叫关节。人体的主要关节 有。 3.(1)视图,能够在图上写出关节各部分的名称。 (2)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关节面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 (4)关节在运动中起作用。 4.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位于骨骼肌两端,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探点三:运动的实现 认真阅读课本P95运动的实现这一部分内容,仔细观察图2.2—20,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对照课本图,在自己的身上找出肱骨、前臂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做屈肘、伸肘运 动,结合课本图考虑:屈肘时肱二头肌_____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__;伸肘时 肱二头肌_____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__。 2.运动是如何实现的? 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和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 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归纳整理】 【反馈检测】 1. “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A.飞行、游泳 B.跳跃、爬行 C.飞行、爬行 D.跳跃、游泳 2.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A.骨、骨连接和肌肉 B.骨、骨连接和骨骼肌 C.骨、关节和骨骼肌 D.骨骼、骨连接和骨骼肌 3.如下图为关节结构图,视图回答: (1)图中[1]是__________,[2]是___________,[1]和[2]合称为_________。(2)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 ]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部分。 (3)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和[5]内的_____________。 (4)与关节的牢固有关的是[4]____________和其里面、外面的坚韧的___________。 4.伸肘时肌肉活动情况为() 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学案

第四章曲线运动 命题规律 本章知识点,从近几年高考看,主要考查的有以下几点:(1)平抛物体的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及其重要公式,如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力等。(3)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运用。(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注意圆周运动问题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具体应用,要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提高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对人造卫星问题考查频率较高,它是对万有引力的考查。卫星问题与现代科技结合密切,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较高,要引起足够重视。本章内容常与电场、磁场、机械能等知识综合成难度较大的试题,学习过程中应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结合分析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的运动问题,估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问题,反映了现代科技信息与现代科技发展密切联系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例如2020全国I第17题,山东基本能力第32题,全国II第25题,广东单科第12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2020年全国Ⅰ、Ⅱ、Ⅲ卷以及北京理综、广东物理均考查了人造卫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问题。再如2020全国I卷、江苏物理、天津理综、重庆理综、广东物理均考查了人造卫星及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问题。 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仍是高考的热点。与实际应用和与生产、生活、科技联系命题已经成为一种命题的趋向,特别是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探月计划的实施,更会结合万有引力进行命题。 复习策略 在本专题内容的复习中,一定要多与万有引力、天体运动、电磁场等知识进行综合,以便开阔视野,提高自己分析综合能力。

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设计者: 姓名:班级:组长:学科长: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演示实验和模拟似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模拟实验和绘制地球运动图示,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审美情趣。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学习任务】 导入: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我们的地球也不例外。地球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就是自转和公转。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阅读“地球自转的周期”图,填出恒星日和太阳日,并分别 写出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地球自转了多少度?花了多少时间?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人教版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形的运动与点的坐标规律专题.docx

七年级数学 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形的运动与点的坐标规律专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则顶点A55的坐标是() A、(13,13) B、(﹣13,﹣13) C、(14,14) D、(﹣14,﹣14) 第1题第6题第9题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a,b),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1、f(a,b)=(﹣a,b).如:f(1,3)=(﹣1,3); 2、g(a,b)=(b,a).如:g(1,3)=(3,1); 3、h(a,b)=(﹣a,﹣b).如:h(1,3)=(﹣1,﹣3). 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f(﹣3,2)=(3,2),那么f(h(5,﹣3))等于() A、(﹣5,﹣3) B、(5,3) C、(5,﹣3) D、(﹣5,3) 3、在坐标平面内,有一点P(a,b),若ab=0,则P点的位置在() A、原点 B、x轴上 C、y轴 D、坐标轴上 4、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一定为()A、(3,2)B、(2,3)C、(﹣3,﹣2)D、以上都不对 5、若点P(m,4﹣m)是第二象限的点,则m满足() A、m<0 B、m>4 C、0<m<4 D、m<0或m>4 6、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2008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16,16) B、(44,44) C、(44,16) D、(16,44) 7、已知点P(3,a﹣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的值为()

第五章曲线运动导学案

第五章 曲线运动导学案 5.1 曲线运动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曲线运动。 2、明确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3、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4、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用来分析具体问题。 学习重点: 1、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的判定。 2、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的分析、理解与应用。 学法指导: 1、要明确一个数学概念:曲线的切线。结合实际现象理解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特点 2、要学会从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理解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过程: 第 1 课 时 【课前自学】请同学们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解决以下问题: 1、运动轨迹是_________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2、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坐标系的选取是很重要的。我们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已无法应用直线坐标系来处理,而应选取____________坐标系。(P2) 3、过曲线上的A 、B 两点作直线,这条直线叫做曲线的________。设想B 点逐渐向A 点移动,这条割线的位置也就不断变化。当B 点非常非常接近A 点时,这条割线就叫做曲线在A 点的_________。(P3) 4、质点做曲线运动时,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_________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同时刻的速度具有___________的方向。(P3) 5、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_____________运动。(P3) 6、曲线运动可分为___________曲线运动和___________曲线运动。 【课堂探究】 7、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时刻改变。速度是矢量,它与力、位移等其它矢量一样,可以用它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分矢量来表示。这两个分矢量叫分速度。 v x 、 v y 为它在两坐标轴上的分速度。由图可知: v x = v y = 8、飞机起飞时以v =300km/h 的速度斜向上飞,飞行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成30°角,飞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各是多大?画出速度分解的图示。 x y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提纲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自转运动 定义 旋转中心 特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运动方向平视:;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 周期1恒星日—小时分秒(真正周期,自转3600);1太阳日—小时(昼夜交替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活动:如图,AB两地,适宜建港口的是, B 可能淘到砂金的是 2赤道地区为什么少台风?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描述关节的结构和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可概述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协作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难点:骨、关节、肌肉各自的主要结构特征和功能。 【学习过程】 一、学习引入: 你知道马戏团中的动物表演吗?猴子骑自行车、山羊驮着猴子走钢丝、老虎钻火圈等。马戏团中的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高难度的动作的? 二、旧知复习: 1.蚯蚓、鲫鱼、家鸽、家兔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2.蚯蚓的运动是通过的收缩和的协助完成的,鲫鱼的运动是依靠躯干部和 的摆动以及各种的协调作用完成的。动物们的各种运动的完成都依赖于他们的运动系统。 三、自学检测: 1.运动系统是由、、所组成的,其中骨和关节合称。 2.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关节是由 __ 、 _ 、 ___ 、、_ 五大部分所构成,其中 _ 、、合称关节面。 3.肌肉由和两部分构成,肌肉是通过绕过连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4.运动的产生:当_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___绕_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从物理学的杠杆原理, _____相当于杠杆,______相当于支点,______产生动力。运动主要由运动系统完成外,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协作,如需要的调节,需要、、等的配合。 四、合作探究: 1.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叫做什么?关节软骨有什么作用?

2.关节腔中滑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关节腔中滑液从哪里来? 3.关节囊的主要功能特点是什么? 4.肌肉的组成和生理特点有哪些? 五、拓展提升: 1. 请以屈肘和伸肘为例,阐述运动过程及过程中肌肉、骨、关节的变化特点? 六、当堂检测: 1.骨在运动中起() A.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持作用 D.动力作用 2.下列动物体内没有关节的是() A.蚯蚓 B.鱼 C.青蛙 D.蛇 3.当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时,手臂处于下列哪种姿势() A.提水 B.投篮 C.举重物 D.自然下垂 4.观察图一回答问题: ⑴一块骨骼肌包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两部分,它具有________的特性。 ⑵图中肌肉③是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⑶图中组成肘关节的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番号) ⑷图A是______动作。这时,肌肉④处于_______状态,肌肉③处于______状态。 ⑸铅球运动员手握铅球,在投掷时,手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③______,④_____。 (6)观察图中一组肌肉的两端附着的位置,它们附着在__________(不同,相同)骨上。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地球的运动(1)

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现象 3.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二分二至的时间、昼夜长短等特征。5.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和五带等现象。 二、预习要点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三、预习内容 考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公转概况 2.地球公转及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考点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探究案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1.自转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如下图在北极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即逆时针方向)。 【规律总结】 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如图所示: 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 2.公转的方向 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旋转。一般的表示公转方向是在地球的公转运行轨迹上用箭头表示。如图所示: 例1:图示意地球仪表面南北极点及经纬线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a B.b

C.c D.d (2)读图可知,纬线的特点是( ) A.形状为圆形 B.形状为直线 C.各条纬线长度均相等 D.指示南北方向 (3)M点的经纬度是( ) A.(60°W,30°N) B.(30°E,40°N) C.(60°E,23.5°N) D.(30°W,45°N) 例2: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你观察到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探究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自转的时候,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日出,所以形成了时间的差异。 【易错分析】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而致,和地球的自转无关;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致。 例3:下列事实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宜昌的小刚同学清晨起床,观看欧洲足球赛的现场直播节目 B.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季节变化 C.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D.山顶气温比山麓地带低 探究点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最南界线是23.5°S。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作用教学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以及各结构之间的协调作用教学难点:认识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教学过程: 【预习案】 1、回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以鱼、鸟、哺乳动物为例) 2、关节由几部分组成的? 3、运动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探究案】 1、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三者如何配合产生运动? 2、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吗? 4、举例说出人体哪些部位有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 5、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完成吗?

6、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有什么作用? 【测试案】 1、人的运动系统包括()A骨骼和骨骼肌 B骨、关节和骨骼肌 C骨和骨骼肌 D 骨和骨连接 2、下面关于哺乳动物关节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关节窝和关节腔组成 B由管接头和关节腔组成C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DA、B、C都不全面 3、哺乳动物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很好完成,还需()的配合A神经系统 B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C 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4、当我们做屈肘动作时,其相关肌肉的舒缩是()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5、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A运动、保护和支持 B运动营养和保护C运动、调节和支持 D运动、调节和保护 6、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况是()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7下列动物中,具有骨骼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