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_图形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_图形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_图形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_图形的运动导学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二、图形与几何

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

【学习目标】

1.能深刻认识图形变换的原理。

2.能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会解决简单的问题。

3.会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大家都知道这部分知识比较多,请各小组试这着用网络图把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画出来。

图形和变换

2.请你想一想,填一填区分图形变换的方法。

名称类型主要特征如何画一画

图形变换的方法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图形的平移、旋转

位置(),形状大

小都()。

画的关键(结合数对的知识)图形的放大与缩

大小(),形状

()。

根据()能判断是放

大还是缩小。

上面的学习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写一写。

—————————————————————————————————

二、专项训练

1. 你能说说图形的变换有哪些方法吗?然后再让根据

教材情景图,说出图中三个少先队员剪出图案、设计图案和

制作板报花边,各采用了什么方法?然后你指出剪纸的对称

轴,指出正方形的旋转中心,说出旋转了多少度。

2. 下面的“做一做”先自己完成,然后集体交流。相互讲一讲变换的过程。

三、课堂达标

1.连一连。

升旗时国旗的运动钟摆的运动

在算盘上拨珠平移电梯的运动

风扇叶片的运动火车的运动

光盘在电脑里的运动旋转把握汽车的方向盘

2.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括号里画上“○”4分)

()()()()

3.操作

(1) 向( )平移了( )格。 (2)把上面的小船图向上平移5格。 (3)画出 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四、课外拓展

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家,利用图形的变换来设计一些你喜欢的图案。

五、学习评价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秦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个多小时,题为《打造高效课堂 实现减负增效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评一评吧!

八年级生物上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所作出的适应活动,包括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动物的一切状态。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是十分重要的,与人类的生活也极为密切,动物的运动依赖与一定的身体结构,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所以课本首先以家兔为例讲述运动系统的组成,以人的屈伸时动作为例讲述骨,关节,肌肉的协调性,作为本章的铺垫。第二、三节分别举例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学习本章时,要领会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学生“做中学”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 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3、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用具】: 1.准备多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视频资料。 2.准备运动系统各成分模型或标本。 3.肌肉骨骼运动的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复习提问 二、导入新课 三、运动系统的组成 1、骨的外形和作用 2 、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3 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看动物的运动方式图,回忆学 过的相关知识。 观看一些动物的一些行为。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 认识长骨的结构特点 分析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讨论得出:运动需要骨、 骨连接(关节)和骨骼肌共同 完成。 ①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 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 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 和繁殖)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多媒体给出人体 骨骼标本,学生观察人体的上肢骨和 下肢骨,认识与运动有关的重要关节 的位置。 多媒体课件提供关节运动的动画, ①多媒体课件演示骨骼肌的结构,观 察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的特 征。 ②多媒体课件提供骨骼肌受刺激收缩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 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运动系统数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骨、关节、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3、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二、预习自测题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和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2、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3、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例如蚯蚓的运动方式是;鱼的运动方式是;鸟的运动方式是;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等(任意填两种)。 4、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和。骨与骨之间通过__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_______附着在骨骼上。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叫,_____可绕过_____连在不同的骨上。 5、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周围由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内含有,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 6、骨的_____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骨骼肌具有的特性。当骨骼肌受_____传来的_____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7、一组骨骼肌只能_________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_____,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肌肉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时, ________收缩,_________舒张,伸肘时,__________收缩,________舒张。 8、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9、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哺乳动物靠_____支撑身体,骨在骨胳肌的牵拉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_____,从而具有强大的_____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 ________、争夺栖息地和_________,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0、水螅主要在水草上;蜗牛依靠_______缓慢爬行;蚯蚓缓慢_____;蝗虫能够_____,也善于_____;家鸽与飞行有关的_____非常发达,还具有轻而坚固的。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 行课案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以家兔为例,你能说出前肢骨和后肢骨的名称吗? 2、观察教材42-43页家兔的骨骼和关节模式图,并结合实物说出关节的组成?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3、为什么一组肌肉的两端总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五年级数学 图形的运动导学案

《图形的运动----旋转》导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能力培养目标: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导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揭题 1.播放主题图,引出课题 2、学生举例。 2、明确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够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感悟旋转的特征及性质。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三、指导学生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1.借助钟面指针,明确旋转三要素 (1)动态出示指针从“12”到“1”、从“1”到“3”。观察指针是怎样旋转的?描述指针从3到6,从6到3的的旋转过程。 (2)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怎样就能把指针的旋转表述清楚? 小结: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3)巩固训练:说说停车场的栏杆是怎样旋转的? 2.借助三角板,感悟旋转的性质和特征 (1)先观察再操作:把三角板固定,每次都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过程三角板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2)思考后交流:旋转后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巩固训练:旋转另一个三角板。 3.观察操作结果,画出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1)固定另一个三角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观察两条直角边转到了哪里? (2)小组同学一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4)巩固训练: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4、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1.说说风车是怎样旋转的? 2.画出小旗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拓展:利用旋转设计图案。 5、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旋转”又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八年级生物上册 17 动物的运动学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7 动物的运动学案(新版) 苏教版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并说出相关运动结构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意义 3、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4、理解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 5、学会分析概括资料 【学习过程】 一、动物的运动形式任务一认真观察视频中动物的运动形式及运动结构,根据任务单的指示,小组合作,将相应的动物归类,并且讨论写出其运动形式和运动的主要结构得出结论动物的运动形式。 二、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形态结构有何关系 1、空中动物适应飞行的特征(鸟类)任务二 按照任务单上的要求,阅读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比较鸟类和人的某些特征,分析总结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有哪些(注意分工协作)空中飞行需克服的困难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概括)减轻体重减少阻力提供持久动力

2、水中动物适应游泳的特征及陆地上动物适于其运动形式的特征总结(板书)通过以上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1、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密切相关 2、动物的运动形式其生存环境,这是长期的结果。 三、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获(1)自学教科书P79相关内容内容,完成下面概念图:动物体的组成物质______系统______系统食物食物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储藏在(结构)______系统氧气氧气作用______系统其中能量释放(2)想一想:和动物运动时能量供给直接有关的系统有________系统、_______系统、______系统。(3)动物特殊的生理活动,所需能量也来源于。 四、动物运动的意义 1、观看角马大迁徙的视频,思考动物运动的意义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提高。 五、反馈练习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词中涉及的动物运动形式有()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2、下列运动形式相同的一组动物是() A、青蛙、黑熊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图形的运动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了解图形的运动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感受和欣赏图形的美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运用平移、对称、旋转设计有趣的图案,有利于学生初步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和具体情景复习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指定的要求画轴对称图形或将简单图形按要求平移旋转。 2、整理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整理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想象、设计图案等

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的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在新授时已有较好的掌握。本节复习,重点是运用。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知识的应用。 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图形运动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提纲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观察给出的图形,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图A是轴对称图形吗? 2、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2? 3、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3?要得到图4呢?试一试。 刚才我们解决了关于图形运动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相信同学们已经将记忆中我们学过的有关图形运动的知识调动起了,下面我们将这些知识系统的进行整理。

八年级生物导学案21动物的运动

八年级生物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2.1动物的运动(15分钟)学习目标: 1.认识动物的行为和动物的运动 2.骨的各部分名称 知识点1.认识动物的行为和动物的运动 1.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B蜜蜂采蜜 C老鼠打洞D小狗的呼吸和心跳 2.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多种多样的___ 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___ 知识点2.运动系统的组成 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 ) A骨骼和肌肉 B骨和肌肉 C肌腱和肌腹 D肌肉和关节 4.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杠杆作用 B连接作用 C支点作用 D支持作用 5.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关节的牢固性.这是因为( ) A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增厚 B体育锻炼能使关节软骨发达 C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增多 D体育锻炼能使附着在关节上的肌肉发达 6.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A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B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 C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软骨 D关节头,关节面和关节腔 7.一块完整的骨骼肌至少附着在( ) A一块骨上 B相邻的两块骨上 C多块骨上 D三块骨上 8.下图是关节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填出各部分的名称: A___B___ C___D___E___ (2)关节能够灵活运动的重要原因是___.C内有___.减少了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 (3)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___ (4)我们通常说的脱臼是指___从___中滑脱出来的现象 知识点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9.骨骼肌具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所受到的刺激一般来自( ) A骨骼肌内部的刺激 B身体外部传来的刺激 C神经传来的兴奋的刺激 D人体内部各器官产生的刺激 10.骨骼肌在运动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支点作用 B调节控制作用 C杠杆作用 D动力作用 11.下列关于肌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骨骼肌连在不同的骨上 B将骨骼肌连在相同的骨上 C受到刺激收缩产生的动力 D为运动提供动力 知识点4.运动的完成及运动的意义 12.运动过程中需要的能量是由( )提供的 A有机物 B水 C无机物 D维生素 13.人体的运动不仅需要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 )的调节 A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14.下列一个动作完成的正确生理活动顺序是( ) ①骨骼肌的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15.袋鼠前肢短小.后肢发达.其运动方式是( ) A爬行 B奔跑 C攀援 D跳跃 16.患关节炎的病人感觉疼痛.并且运动受到限制.其发病的部位在( ) A关节腔 B关节囊 C关节软骨 D关节面 17.杂技演员能够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他们的关节的特点是( ) A牢固性和灵活性都比较大 B牢固性和灵活性都比较小 C牢固性大.灵活性小 D牢固性小.灵活性大 18.当你不小心手被针扎.猛然缩手.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19.如果人体的某些骨骼肌瘫痪并逐渐萎缩.这是由于() A缺少体育锻炼的结果 B缺少血液供应的结果 C肌肉细胞的内部结构出现了病变D控制肌肉的神经受到了损伤 20.下列结构中.即能减少运动时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的相互摩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动的是() 21.请你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风湿性关节炎是青少年和儿童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它是风湿热反复发作引起的。患者的关节囊和关节软骨都有可能发生病理性的变化,关节腔内出现积液和积脓,使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出现疼痛和肿胀的现象。 ⑴关节囊在关节的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⑵关节软骨再关节的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 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五、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式、举例式、讨论法、指导观察法、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六、课后反思 1.成功经验 利用媒体资源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2004年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获得冠军的图片和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师生感受到运动的美丽,健康的宝贵,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通过探究实验,亲自解剖和观察动物的关节结构,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理性认识的建立和提升,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通过制作模型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数学导学案

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_ 姓名:_______ 组长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 【课题】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生活事例,初步感知旋转的现象,理解图形旋转的含义。 2、我能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3、我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 4、使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教师复备栏 或学生笔记栏【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案)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教材第8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像风车、车杆、荡秋千,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的现 象,叫做。 2、完成例1。 3、要弄清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三点: (1)(2)(3) 4、完成做一做。 【合作探究】(课堂导学案) 1、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84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2、请同学们观察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变化,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3、总结画法: 4、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后的图形。

5、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课堂练习】 ①②③ 图形①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②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③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学习评价】 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_ 姓名:_______ 组内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 图形的运动(三)变换 【课题】

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2.教材分析 2.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抓住重点,借用多媒体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2.2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认同动物的运动要依赖一定的结构的观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从而真正理解运动和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相互合作的信心和能力。③情感目标: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严谨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3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运动需要身体各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重大意义。②难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2.4 教具准备:①教具:多媒体课件、猪的胫骨和脊椎骨各一根、自制模型、条形木棍(一头钻洞)、小铁钉1个、玩具汽车、细绳。②学具:20 cm×2 cm纸板(或木板)2块、皮筋2根、小铁钉1个。 3.教学过程 3.1 复习提问①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教师稍作引导。 3.2 导入新课提供一组动物捕食、迁徙、求偶的视频材料。提问: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 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和繁殖)③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动物在取食?(如:虎奔跑,虎咬住鹿的颈部)④所有动物的取食方式都一样吗?(不一样)⑤简述动物捕食的过程。(动物捕食时需要观察、奔跑和扑咬等) 小结:同捕食有关的运动是动物的捕食行为,同理动物也有繁殖行为等,所以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3.3 运动系统的组成学生讨论得出:运动需要骨、骨连接(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3.3.1骨的外形和作用

图形的运动练习(六年级数学)

《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一、先观察右图,再填空。 (1)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2)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 )的位置; (3)图1绕点“O ”顺时针旋转( 0)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 ”顺时针旋转( 0)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6)图4绕点“O ”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1)画出三角形AOB 绕O 点 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4)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2)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 (3)绕O 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4格

四、画出三角形沿直线轴对称后的图形。 下列各题中图形旋转都是绕中心点进行的。 (1)图A 向右平移五个格得到图B.( ) (2)图A 逆时针旋转90度,再向右平移五个格得到图B.( ) (3)图B 顺时针旋转90度,再向左平移五个格得到图C.( ) (4)图B 逆时针旋转90度,向下平移三个格,再向左平移五个格得到图C.( ) (5)图C 顺时针旋转90度,再向右平移八个格得到图D.( ) (6)图B 顺时针旋转180度,向下平移三个格,再向右平移三个格得到图D.( ) (7)图A 顺时针旋转90度,向下平移三个格,再向右平移八个格得到图D.( ) 六.请将方格中的小旗子先向右平移8格,再绕O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画出按2∶1扩大后的图形。 七、按要求画一画。 (1)画出三角形A 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B 。 (2)画出三角形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图形C 。 (3)画出三角形A 按2∶1放大后的图形D 。

生物:2.2.2《动物的运动》导学案(济南版七年级上)

第二节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3.说出动物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问题导学】 探点一:运动的意义、运动的方式 认真阅读课本P92,仔细观察图2.2—16,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运动对动物本身的意义是:能迅速地改变,以利于寻找, ,。 2.常见的动物运动方式是: 。 探点二:运动基础 认真阅读课本P93- P94内容,仔细观察“观察关节的结构”的演示实验和图2.2—17.图2.2——18.图2.2—19,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组成。 骨连结的三种形式是、、。 2. 叫关节。人体的主要关节 有。 3.(1)视图,能够在图上写出关节各部分的名称。 (2)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关节面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 (4)关节在运动中起作用。 4.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位于骨骼肌两端,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探点三:运动的实现 认真阅读课本P95运动的实现这一部分内容,仔细观察图2.2—20,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对照课本图,在自己的身上找出肱骨、前臂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做屈肘、伸肘运 动,结合课本图考虑:屈肘时肱二头肌_____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__;伸肘时 肱二头肌_____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__。 2.运动是如何实现的? 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和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 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归纳整理】 【反馈检测】 1. “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A.飞行、游泳 B.跳跃、爬行 C.飞行、爬行 D.跳跃、游泳 2.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A.骨、骨连接和肌肉 B.骨、骨连接和骨骼肌 C.骨、关节和骨骼肌 D.骨骼、骨连接和骨骼肌 3.如下图为关节结构图,视图回答: (1)图中[1]是__________,[2]是___________,[1]和[2]合称为_________。(2)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 ]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部分。 (3)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和[5]内的_____________。 (4)与关节的牢固有关的是[4]____________和其里面、外面的坚韧的___________。 4.伸肘时肌肉活动情况为() 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2020人教版四下数学】全册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导学案

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 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小组活动,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 轴对称图形。 三、课堂练习:P83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 轴对称图形。 六、习题精选: 一、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每图3分)

二、画出下面每个图形所有的对称轴(每题5分)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1.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等腰梯形③平行四边 形④等边三角形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⑤无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导学案教学内容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课时课时二:平移 主备人数学教研组所在学校 教材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案新 人教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 1、说出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重点) 2、分析说明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习指导 (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42—43页的“观察与思考”,并认真观察相对应模式图(家兔的骨骼、关节和鸡翅的肌肉),然后填写学案中对应的问题,8分钟后检查。比一比,看谁完成的最好! 1、运动依赖于一定的。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关节是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 2、关节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3、关节模式图,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 4、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到而的特性。学习指导 (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44、45页的内容,然后填写学案中对应的问题,8分钟后检查。比一比,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准确! 1、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 2、当骨骼肌受到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绕活动,于是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因此与骨连接的肌肉是由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3、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4、下图为上臂肌肉,标上名称: 5、动作屈肘伸肘自然下垂提重物肱二头肌舒张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收缩 6、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系统、系统、系统等配合。 8、哺乳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和,适应复杂多变的。 9、除哺乳动物之外,其它动物的运动方式:蜗牛、蚯蚓、蝗虫、家鸽。 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相信你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组成。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复习摘要: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游泳为主) 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为主) 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有利于个体生存 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种族繁衍 动物的运动骨的结构 骨骨的成分和特性 骨连结—关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骨骼:中轴骨、四肢骨 骨骼肌 躯体运动的形成: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 典例解析: 1、将一根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风干,骨将() A.变重、变硬 B.变重、变软C.变轻、变硬D.变轻、变软 解析:骨是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的无机物组成的。由于骨中的无机物可溶解于稀盐酸中,所以将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只剩下骨中柔韧的有机物,所以骨会变轻,变软。 答案:D。 2、哺乳动物骨的成分与人类近似,现在取某种哺乳动物的骨2.4克,放在酒精灯上煅烧,煅烧至只留下 灰白色粉末,称其重量为1.6克,该动物约处于() A.老年期 B.幼年期 C.成年期 D.不可确定 解析:分析此题需要掌握两个知识点。1:各年龄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比例;2:骨中的有机物能够被燃烧,剩下的灰白色粉末是无机物。由题可计算出,这段骨中无机物为2/3,由此可推算出此骨中有机物为1/3,因此可推断该动物处于成年期。答案:C。 3、关节的什么结构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A、滑液 B、关节软骨 C、韧带 D、关节囊 解析:关节软骨表面有滑液,所以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与关节的灵活性相适应。除此之外关节软骨还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它还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答案:B。 点评:使关节牢固的结构有:关节囊内有韧带,韧带外有肌肉包围。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有: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既可减少运动时的磨擦,又可缓冲动物时的震荡;关节腔内有滑液,也可减少磨擦。基础训练: 1、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2、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3、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4、无论对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钙对人体的作用都是重要的。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92-93页的内容。 【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运动的特征。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图形运动的基本形式与特征,并感受图形运动的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能按要求正确的在方格纸中画出图形。 【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复习掌握图形的运动的特征,能开放性地应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加强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知识,找出各自的特点,为弄清图形运动的几种方式的特征作出有益的探究。最后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运用图形的运动设计的图案,使学生了解由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得到美丽图案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中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 【教法与学法】 教法:演示讲解,质疑回顾,引导练习。 学法: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课件出示下列图案。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判断图案分别是怎样变换来的?引导学生回忆图形的运动的方法。 二、质疑回顾: 1.平移。 (1)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 (2)什么是平移?平移的特征是什么?在方格纸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 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学生交流汇报如何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 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3)随堂演练1: 1)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 2)再将△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过渡到平移图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旋转。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2)什么是旋转?旋转有什么特点? (3)判断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 (4)随堂演练2:将△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度。 【设计意图】先复习图形旋转特点及注意的问题,再在方格纸中作图,易于学生突破画旋转图形这一难点。 3.轴对称。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2)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画轴对称图形应注意什么? 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画轴对称图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描述关节的结构和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可概述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协作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难点:骨、关节、肌肉各自的主要结构特征和功能。 【学习过程】 一、学习引入: 你知道马戏团中的动物表演吗?猴子骑自行车、山羊驮着猴子走钢丝、老虎钻火圈等。马戏团中的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高难度的动作的? 二、旧知复习: 1.蚯蚓、鲫鱼、家鸽、家兔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2.蚯蚓的运动是通过的收缩和的协助完成的,鲫鱼的运动是依靠躯干部和 的摆动以及各种的协调作用完成的。动物们的各种运动的完成都依赖于他们的运动系统。 三、自学检测: 1.运动系统是由、、所组成的,其中骨和关节合称。 2.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关节是由 __ 、 _ 、 ___ 、、_ 五大部分所构成,其中 _ 、、合称关节面。 3.肌肉由和两部分构成,肌肉是通过绕过连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4.运动的产生:当_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___绕_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从物理学的杠杆原理, _____相当于杠杆,______相当于支点,______产生动力。运动主要由运动系统完成外,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协作,如需要的调节,需要、、等的配合。 四、合作探究: 1.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叫做什么?关节软骨有什么作用?

2.关节腔中滑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关节腔中滑液从哪里来? 3.关节囊的主要功能特点是什么? 4.肌肉的组成和生理特点有哪些? 五、拓展提升: 1. 请以屈肘和伸肘为例,阐述运动过程及过程中肌肉、骨、关节的变化特点? 六、当堂检测: 1.骨在运动中起() A.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持作用 D.动力作用 2.下列动物体内没有关节的是() A.蚯蚓 B.鱼 C.青蛙 D.蛇 3.当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时,手臂处于下列哪种姿势() A.提水 B.投篮 C.举重物 D.自然下垂 4.观察图一回答问题: ⑴一块骨骼肌包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两部分,它具有________的特性。 ⑵图中肌肉③是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⑶图中组成肘关节的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番号) ⑷图A是______动作。这时,肌肉④处于_______状态,肌肉③处于______状态。 ⑸铅球运动员手握铅球,在投掷时,手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③______,④_____。 (6)观察图中一组肌肉的两端附着的位置,它们附着在__________(不同,相同)骨上。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一节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重点) 2.举例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难点) 【自主学习1】动物的运动形式 自学标题下的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能够通过 ___________ ,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 陆生动物中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或滑翔。其他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以___________ 为主。 3. 一些鸟类在不同的季节南北___________ ,除了获取_______ 外,还在迁徙地的适宜环境里完成_______活动。 【自主学习2】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一部分转化为_____________,另一部分主要暂时贮存在一种被称为______________的能源物质中。 【达标检测】 1. 小蝌蚪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 ,青蛙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动物中,能飞翔又不属于鸟类的是() A.海鸥 B.野鸭 C.蝙蝠 D.黄鹂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玩累霜天竞自由。”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4.家鸽和蚯蚓的太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为() A.奔跑、蠕动 B.飞行、攀缘 C.飞行、蠕动 D.跳跃、爬行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鸟类迁徙的意义?() A.获取足够的食物。 B.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 C.产生有利变异。 D.有利于完成生殖活动。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2.图形与几何 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投影出示图案(某烈士陵园进门时路道两旁美丽的迎客松)。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轴对称),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 二、归纳整理 1.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的轴对称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方法?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几何变换——轴对称。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少先队员剪出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

(轴对称图形) 教师:教材第93页第1题中的四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剪纸的对称轴又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组织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我们学过了哪些轴对称图形?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 2.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旋转设计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另一种几何变换——旋转。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投影出示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议一议,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指名学生汇报,(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了45°)并集体评议。 通过上面的图形,你知道什么叫旋转吗?(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作用教学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以及各结构之间的协调作用教学难点:认识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教学过程: 【预习案】 1、回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以鱼、鸟、哺乳动物为例) 2、关节由几部分组成的? 3、运动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探究案】 1、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三者如何配合产生运动? 2、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吗? 4、举例说出人体哪些部位有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 5、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完成吗?

6、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有什么作用? 【测试案】 1、人的运动系统包括()A骨骼和骨骼肌 B骨、关节和骨骼肌 C骨和骨骼肌 D 骨和骨连接 2、下面关于哺乳动物关节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关节窝和关节腔组成 B由管接头和关节腔组成C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DA、B、C都不全面 3、哺乳动物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很好完成,还需()的配合A神经系统 B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C 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4、当我们做屈肘动作时,其相关肌肉的舒缩是()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5、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A运动、保护和支持 B运动营养和保护C运动、调节和支持 D运动、调节和保护 6、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况是()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7下列动物中,具有骨骼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