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图形运动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图形运动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图形运动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图形运动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十单元导学指导案

课题:图形运动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3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课本第117页第9、10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

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感知平移

和旋转的基本现象。

重点:举例说明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旋转现象。

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组织指导练习,反馈式练习。

学法: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栏一、导学目标

(一)、独立尝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课本第117页第9、10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出示。

1、判断。是轴对称图形的画“√”,不是轴对称图形的画“×”。

()()()()2、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三)1、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复习图形运动。(板书课题:图形运动)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

(一)复习轴对称图形

1、有的数字也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数字是轴对称图形?)

0 1 2 3 4 5 6 7 8 9

2、有的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A C D F G M Q T

3、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完成练习二十二第9题。

喜中工口由甲日……

(二)复习平移、旋转

1、你能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吗?

2、涂一涂。完成练习二十二117页第10题。

3、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观光电梯、滑滑梯……)

亲身体验一下平移现象,全体起立,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

你能用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4、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像钟面上的指针、指南针……)

亲身体验一下旋转现象,全体起立,向左平转2圈,向右平转2圈。

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4、下面各图形中()不能通过图①平移或旋转得到。

A B C D

5、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台

灯的一半,把它沿边缘线剪下来,能剪出()个完整的

台灯。

A、1

B、2

C、4

6、这些现象中()是旋转。

A. B. C.

四、合作考试(拓展作业)(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一)、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里画“√”

□□□□

□□□

(二)、下列现象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 ) ( ) ( )

( ) ( ) ( ) (三)、下面哪幅图是由图(1)平移得到的?写在。

(1) (2) (3) (4) (5) (6)

(四)、把平移后能和重合的图形涂上颜色。

(五)、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蓝色。

(六)、根据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

(七)、画出三角形向左平移8再向上平移3个格后的图形。

(八)、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出来。

五、预习:

课本第116页第3题和第117页第8题。

六、板书设计:

图形运动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图 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00-103页 教学目的: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会自己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小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一、创色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门,你们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吗《生活中那些物体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找后口述 你是怎样辨认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我们今天旧来讨论 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小组动手实践,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师指导方法,用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 跨组交流 三、合作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整理并板书 4条边 4个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相等 四、巩固拓展 课堂活动练习十四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03页——104页 教学目的:1、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2、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一、创色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各种角,如红领巾黑板桌角等 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角? 学生汇报 2、揭示课题 其实,在生活中,角到处可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角二、自主探索

出示例1 展示三个角 老师:观察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组织研究 请用三角板比一比3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比较探后交流 教师板书:比直角小比直角大 指导学生看书103-104 教师: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三、巩固提高 你能用手臂比出大小不同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吗?用纸折角 用小棒摆角 四、尝试画角 同学们能比,能折,能摆这3种角了,你会画吗?学生画角 练习 课后记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 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运动系统数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骨、关节、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3、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二、预习自测题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和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2、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3、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例如蚯蚓的运动方式是;鱼的运动方式是;鸟的运动方式是;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等(任意填两种)。 4、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和。骨与骨之间通过__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_______附着在骨骼上。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叫,_____可绕过_____连在不同的骨上。 5、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周围由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内含有,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 6、骨的_____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骨骼肌具有的特性。当骨骼肌受_____传来的_____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7、一组骨骼肌只能_________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_____,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肌肉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时, ________收缩,_________舒张,伸肘时,__________收缩,________舒张。 8、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9、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哺乳动物靠_____支撑身体,骨在骨胳肌的牵拉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_____,从而具有强大的_____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 ________、争夺栖息地和_________,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0、水螅主要在水草上;蜗牛依靠_______缓慢爬行;蚯蚓缓慢_____;蝗虫能够_____,也善于_____;家鸽与飞行有关的_____非常发达,还具有轻而坚固的。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 行课案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以家兔为例,你能说出前肢骨和后肢骨的名称吗? 2、观察教材42-43页家兔的骨骼和关节模式图,并结合实物说出关节的组成?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3、为什么一组肌肉的两端总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第一课时) 霍邱县马店镇张井学校王宗林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学会列表比较的地理学习方法。 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学习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和地理意义。 学习方法: 观察观察演示法、读图法、列表比较法、想象法 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地球的自转 对照地图册,自学课本P11—P12(包括“阅读材料”和“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北极上空往下看是针南极上空看 是针),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也就是。 3.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 4.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导学活动二:地球的公转(阅读P13第一段第二段和图1.18) 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6.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 7.地球不停的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导学活动三 8.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和意义 自转公转 定义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达标练习(约10分钟) 1.地球自转是()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 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

C.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 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天 B.一年 C.24小时 D.365天 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 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 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 5.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相同的是() A.方向 B.周期 C.速度 D.产生的地理现象 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方向是;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⑷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产生了和现象。 7.(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像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 (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小学二年级下册体育计划及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体育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一)、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的基本兴趣爱好和身体特点,是从刚刚入学进校什么都不懂的一年级新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了解到体育的基本队列队形以及掌握基本的常规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后实施教学的,二年级的学生喜欢跑、跳、投、跳绳、游戏等活动,但有些学生因身体原因如:肥胖等,学习动作显得僵硬呆板,缺乏基本的运动技能和体育技能,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差,表现为动作笨拙,肢体支配能力差。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新学期新气象,本学期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改变了从开始就以运动技术体系为目标,每个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写法,而是以学生为本,选择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内容强调学生的兴趣,并能有效地落实小学体育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分为基本活动和游戏。在基本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大都以游戏作为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包括: 1、体育与健康常识(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基本体操(走、跑、跳、投掷、平衡、徒手等); 3、游戏(队列、奔跑、跳跃、投掷、球类等游戏); 4、广播操(第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希望风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测试题(1)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12分共24分) 1. 下面图形,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画出√或×. 2. 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是的画√, 不是画×. 二、填空 题(1-2每题12分, 第3小题16分, 第4小题24分, 共64分) 1.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在()里填几. 2.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直角? 有几个, 填在()里. 3. 下面图形中有()直角.

4. 数一数下图有()个正方形, 有()个长方形, 有()个直角. 三、其它题( 12分) 从指定的一点起, 画一个角, 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 18分) 用三角板量一量, 下面哪个角是直角, 在()里画√, 哪个不是画×. 二、填空题(第1小题10分, 2-5每题18分, 共82分) 1. 量一量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在()里标出. 2. 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 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直角?

4. 在下面的图形里加一条线段, 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加线后的图形中有()个直角 5.下图中( )个直角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我会填。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个直角,两块手帕有()个直角。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请你给右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二、我能做好。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2、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是直角,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 □□□□□ 3、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大的画△,小的画○。 □□□□ 三、我会数。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填在()里。 ()()()()

二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 葛茂运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每一个一线的体育老师都知道:要上好、上活低段的体育课是有一定难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在组织教学方面,有的教师会感到束手无策,因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任务也很难完成。但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使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对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就要求教师多动脑、多引导、多激励,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直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乐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知道一些保护自身健康的基础常识,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心健康。 2.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和韵律活动的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具有活泼、乐观、愉快的情绪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培养同伙间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的精神。 4.使学生了解做操的好处及简单的安全常识,初步懂得一些个人卫生与健康的常识和方法,逐步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互相关心的优良品质 5.培养荣誉感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良好道德的教育。 三、教学措施 1. 利用评比法培养学生荣誉感,提高课堂组织的效果。 2. 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3. 利用正确示范和多中诱导方法来促进技能的掌握 4. 利用语言激励学生,提高练习的效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综合练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综合练习1. 画一画,想一想: (1)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2)直角三角形向()平移了()格; (3)钝角三角形向()平移了()格。 2. 从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 把下面图形的编号填在合适的圈内。 4.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设计出你喜欢的图案,并涂上颜色。

5. 分一分,填一填。 下面的图形中有______ 个三角形,有______个长方形,有______个正方形,有______个圆;最多的是______形,最少的是______形,一样多的是______和______。 6. 看图,根据角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序。 A. B. C. ______ 7. 图上画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8. 先量一量,再填空。

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厘米。 9. 量一量,填一填(取整厘米数) ①______ ②______ 10. 填序号。 ______是长方形,______是正方形。 11. 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个四边形是()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D .菱形 12. 用四根小棒做出一个正方形如图: 1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分别是______角跟______角。

14. 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______直角。 15. 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______ ,短边的长叫作______ 。 16. 找规律,画一画。 17. 原地转圈是______现象。(用“平移”或者“旋转”作答) 18. 操作填空。 用四根小棒做出一个正方形如图: 19. 每个小方格边长都是1厘米,画出一个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 20. 下列运动属于旋转现象的是()。 A .水车的转动 B .气球升空的运动 C .电梯的上下移动 D .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 21. 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主备人赵剑飞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记住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肉) 2、掌握骨、关节、肌肉的基本结构 3、能说出运动如何产生的 【重点、难点】 1、掌握骨、关节、肌肉的基本结构 2、能说出运动如何产生的 【课前预习】 一、阅读课本p28-29观察与思考,认真分析:运动系统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的?家兔的前肢骨和后肢骨主要有哪些?关节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2、家兔的骨骼:前肢骨:肱骨、桡骨、腕骨、、后肢骨:股骨、、胫骨、趾骨、、跗骨。 3、关节的结构:、关节窝(合称关节面)结构特点使关节牢固;关节囊(牢固关节、分泌滑液);(内有滑液,减小摩擦);关节软骨(减小摩擦、防止震荡); 3、脱臼是指关节头从滑出的现象。 二、仔细阅读教材p30,仔细分析完成以下问题:骨骼肌的组成及特性怎样?运动是如何产生的?屈、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的特性):骨骼肌中间较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 (2)运动的产生:当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肱二头肌 【课堂学习】 活动一:大吊车的哪些部位相当于动物体的关节? 活动二:举例说出,人体都有哪些部位有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那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如何保护? 活动三:根据本节所学哺乳动物的运动的内容,推测鸟的胸肌的两段是否都附着在胸骨上?为什么?

课堂归纳总结: 【课堂检测】(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一)选择题: 1、大吊车可活动的部分是模拟了动物的() A、骨 B、骨骼 C、肌肉 D、关节 2、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A、动力 B、杠杆 C、支点 D、调节 3、运动时不小心会造成脱臼,脱臼是指() A、关节骨折 B、关节囊损伤 C、关节韧带扭伤 D、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出 4、当你在体育课上,双手抓住单杠,身体下垂时你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课堂学习】 5、下列骨、关节、肌肉结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为什么? 6、下列骨中,不属于下肢骨的是() A、胫骨 B、肱骨 C、股骨 D、腓骨 7、人体的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到() A、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C、连接作用 D、动力作用 8、人的屈肘运动是由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等肌肉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协作完成的,如图所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范围及光照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球运动演示,说明地球自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情感与价值: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从而树立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由于地球的运动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那么同学们一定会想了,地球是怎么样运动才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板书),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 (一)自学指导 认真自读课本P9——P10,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文中或图上找到相关答案并圈点勾画,约6分钟后各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地球的自转——读图1.15思考: ①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 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小时,也就是一天。 ③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④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现象。

⑤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我国东面的日本要比我们(早、晚)见到太阳,所以时间比我们要(早、晚)。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度,时间相差1小时。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察。 (三)学习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 (四)检测、点拨 (五)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⑴地球在转吗?地球走得这么快,为什么我们竟一点也感觉不出地球正载着我们向前飞驰呢? 【教师释疑】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东汉时代有一本叫做《考灵曜》的书写道“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如此比喻很贴切,同样的道理,天上的星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在短时间内,例如几分钟、几秒钟,它们显现不出太大的变化来,由于缺少对比的景物,人们就很难觉察地球在运动了。 ⑵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慢或变快,地球会有变化吗? 【教师释疑】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即周期变长,则对着太阳的半个地球因接受太阳光照射时间长而持续升温,背着太阳的半个地球因接受不到太阳光照射时间长而持续降温,从而使地球昼夜温差变大。反之,昼夜温差变小。这两种情况均不利于生物的生存,甚至会导致生物灭绝。 (六)学生合上课本,教师引导系统小结。 三、规律总结: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方的时刻早。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四、课堂巩固 第二课时

小学一 二年级下册体育全套的教案课程

星村镇张家庄小学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体育 班级:一.二年级 任课教师:刘桂强 体育课教学常规 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 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 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 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 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

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 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 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 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 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 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 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 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 数送还各种器材。

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一)》试卷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带答案|人教版 一、画一画。(1题10分,2题16分,共26分) 1.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 2.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二、请在()里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8分) 三、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工中喜小日左边这些汉字都是轴对称图形。() 2.直线行进中的滑雪板的运动属于平移现象。() 3.数字“0”是轴对称图形,数字“6”不是轴对称图形。() 4.摩天轮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5.物体经过平移或旋转后,物体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四、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属于平移现象的是()。

2.下列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4.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沿虚线剪掉,打开后的图案是()。 5.下面()不是由、、通过平移得到的。 五、下面的汉字、字母、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能猜猜整个的图形是什么吗? 写在括号里。(10分)

六、连一连。(每题8分,共24分) 1.下面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2.(变式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连一连。 3.(变式题)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连一连。

七、圈一圈。(每题4分,共12分) 1.下面哪棵树是通过左边的图形平移得到的? 2.下面哪架飞机可以通过左边的图形旋转得到? 3.按照下面的方式折、画、剪(并描出眼睛),得到的是哪幅图?请圈一圈。

1 / 5 答案 一、1. (√)( )(√)(√)( ) 2.(○)(△)(△)(△)(△) (○)(△)(○) 二、20 25 55 40 三、1.× 2.√ 3.√ 4.√ 5.√ 四、1.② 2.① 3.① 4.① 5.② 五、 易错点拨: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完整图形再判断。 六、1. 2. 3. 六、1.圈第 3 个图形 2.圈第 2 个图形 3.圈第 1 个图形

生物:2.2.2《动物的运动》导学案(济南版七年级上)

第二节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3.说出动物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问题导学】 探点一:运动的意义、运动的方式 认真阅读课本P92,仔细观察图2.2—16,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运动对动物本身的意义是:能迅速地改变,以利于寻找, ,。 2.常见的动物运动方式是: 。 探点二:运动基础 认真阅读课本P93- P94内容,仔细观察“观察关节的结构”的演示实验和图2.2—17.图2.2——18.图2.2—19,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组成。 骨连结的三种形式是、、。 2. 叫关节。人体的主要关节 有。 3.(1)视图,能够在图上写出关节各部分的名称。 (2)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关节面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 (4)关节在运动中起作用。 4.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位于骨骼肌两端,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探点三:运动的实现 认真阅读课本P95运动的实现这一部分内容,仔细观察图2.2—20,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对照课本图,在自己的身上找出肱骨、前臂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做屈肘、伸肘运 动,结合课本图考虑:屈肘时肱二头肌_____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__;伸肘时 肱二头肌_____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__。 2.运动是如何实现的? 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和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 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归纳整理】 【反馈检测】 1. “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A.飞行、游泳 B.跳跃、爬行 C.飞行、爬行 D.跳跃、游泳 2.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A.骨、骨连接和肌肉 B.骨、骨连接和骨骼肌 C.骨、关节和骨骼肌 D.骨骼、骨连接和骨骼肌 3.如下图为关节结构图,视图回答: (1)图中[1]是__________,[2]是___________,[1]和[2]合称为_________。(2)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 ]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部分。 (3)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和[5]内的_____________。 (4)与关节的牢固有关的是[4]____________和其里面、外面的坚韧的___________。 4.伸肘时肌肉活动情况为() 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设计者: 姓名:班级:组长:学科长: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演示实验和模拟似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模拟实验和绘制地球运动图示,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审美情趣。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学习任务】 导入: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我们的地球也不例外。地球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就是自转和公转。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阅读“地球自转的周期”图,填出恒星日和太阳日,并分别 写出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地球自转了多少度?花了多少时间?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一填。(每空3分,共15分)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 二、判断。(每空3分,共15分)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三、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4、下面各图形中()不能通过图①平移或旋转得到。 ① A B C D

5、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台灯的一半,把它沿边缘线剪下来,能剪出()个完整的台灯。 A、1 B、2 C、4 四、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里画“√”。(每空2分,共14分) □□□□□□□ 五、下列现象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每空3分,共18分) ( ) ( ) ( ) ( ) ( ) ( ) 六、下面哪幅图是由图(1)平移得到的?写在。(3分) (1) (2) (3) (4) (5) (6) 七、把平移后能和重合的图形涂上颜色。(每空3分,共12分) 九、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都画出来。(每空2分,共8分)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提纲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自转运动 定义 旋转中心 特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运动方向平视:;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 周期1恒星日—小时分秒(真正周期,自转3600);1太阳日—小时(昼夜交替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活动:如图,AB两地,适宜建港口的是, B 可能淘到砂金的是 2赤道地区为什么少台风?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练习1. 长方形有哪几个,正方形有哪几个,平行四边形有哪几个。 2. 看图,根据角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序。 A. B. C. ______ 3. 下面的运动现象是旋转的画“△”,是平移的画“○”。 4. 下面的图形中,共有几个正方形: 5.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 画一画,填一填。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 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 7. 找规律,填一填。 2,3,5,8,______ ,17,23 ______,______ 8. 火箭升空,是______现象。(用“平移”或者“旋转”作答) 9. 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10. 观察这些图形,将图片对应的序号填入横线中。 11. 观察日落西山。数一数有哪些图形拼成的。将太阳涂成红色,将上边的山涂成黄色,将下边的山涂成绿色,中间的涂成蓝色。 12. 下面各图形中()不能通过图①平移或旋转得到。

① A . B . C . 13. 先量一量,再填空。 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厘米。 14. 描出所有的长方形。 15. 知道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度,无法知道其他的边的长度 16. 加上一条线段,使下面的图形变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17. 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18. 圆有()条对称轴。 A .1 B .2 C .4 D .无数 19. 木头椅子摇晃了,常常在椅子下边斜着钉木条,这是运用了() A .三角形的稳定性 B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20. 看图填空。 这是______,有______条边,______相等,有______个______角。 21. 说一说,下面几号图形是梯形,几号图形是菱形,几号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2. 下边哪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哪一个图形是长方形 23. 这个图形一共有( )个正方形。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单元教学内容:图形的运动(一)第28~36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时安排:4课时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课时 2.平移和旋转…………………………1课时 3.解决问题:剪一剪…………………1课时 4.综合练习……………………………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描述关节的结构和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可概述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协作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难点:骨、关节、肌肉各自的主要结构特征和功能。 【学习过程】 一、学习引入: 你知道马戏团中的动物表演吗?猴子骑自行车、山羊驮着猴子走钢丝、老虎钻火圈等。马戏团中的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高难度的动作的? 二、旧知复习: 1.蚯蚓、鲫鱼、家鸽、家兔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2.蚯蚓的运动是通过的收缩和的协助完成的,鲫鱼的运动是依靠躯干部和 的摆动以及各种的协调作用完成的。动物们的各种运动的完成都依赖于他们的运动系统。 三、自学检测: 1.运动系统是由、、所组成的,其中骨和关节合称。 2.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关节是由 __ 、 _ 、 ___ 、、_ 五大部分所构成,其中 _ 、、合称关节面。 3.肌肉由和两部分构成,肌肉是通过绕过连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4.运动的产生:当_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___绕_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从物理学的杠杆原理, _____相当于杠杆,______相当于支点,______产生动力。运动主要由运动系统完成外,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协作,如需要的调节,需要、、等的配合。 四、合作探究: 1.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叫做什么?关节软骨有什么作用?

2.关节腔中滑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关节腔中滑液从哪里来? 3.关节囊的主要功能特点是什么? 4.肌肉的组成和生理特点有哪些? 五、拓展提升: 1. 请以屈肘和伸肘为例,阐述运动过程及过程中肌肉、骨、关节的变化特点? 六、当堂检测: 1.骨在运动中起() A.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持作用 D.动力作用 2.下列动物体内没有关节的是() A.蚯蚓 B.鱼 C.青蛙 D.蛇 3.当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时,手臂处于下列哪种姿势() A.提水 B.投篮 C.举重物 D.自然下垂 4.观察图一回答问题: ⑴一块骨骼肌包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两部分,它具有________的特性。 ⑵图中肌肉③是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⑶图中组成肘关节的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番号) ⑷图A是______动作。这时,肌肉④处于_______状态,肌肉③处于______状态。 ⑸铅球运动员手握铅球,在投掷时,手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③______,④_____。 (6)观察图中一组肌肉的两端附着的位置,它们附着在__________(不同,相同)骨上。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地球的运动(1)

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现象 3.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二分二至的时间、昼夜长短等特征。5.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和五带等现象。 二、预习要点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三、预习内容 考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公转概况 2.地球公转及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考点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探究案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1.自转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如下图在北极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即逆时针方向)。 【规律总结】 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如图所示: 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 2.公转的方向 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旋转。一般的表示公转方向是在地球的公转运行轨迹上用箭头表示。如图所示: 例1:图示意地球仪表面南北极点及经纬线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a B.b

C.c D.d (2)读图可知,纬线的特点是( ) A.形状为圆形 B.形状为直线 C.各条纬线长度均相等 D.指示南北方向 (3)M点的经纬度是( ) A.(60°W,30°N) B.(30°E,40°N) C.(60°E,23.5°N) D.(30°W,45°N) 例2: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你观察到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探究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自转的时候,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日出,所以形成了时间的差异。 【易错分析】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而致,和地球的自转无关;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致。 例3:下列事实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宜昌的小刚同学清晨起床,观看欧洲足球赛的现场直播节目 B.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季节变化 C.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D.山顶气温比山麓地带低 探究点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最南界线是23.5°S。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