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比和比例1

5.比和比例1

5.比和比例1
5.比和比例1

嘉汇培训 六年级数学<六> 比和比例(1)

例1. 甲数是乙数的21,乙数是丙数的4

3,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 )。

举一反三1:

1. 甲数是乙数的32,乙数是丙数的5

3,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 )。

2. 甲数是乙数的43,甲数是丙数的7

3,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 )。

3. 甲数是丙数的53,乙数是丙数的5

12倍,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 )。

例2. 某工厂共有177名工人,分成三个车间。已知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人数

的比是3:4,第二车间和第三车间人数的比是5:6,这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举一反三2:

1. 某农场把500公顷土地划规为粮田,棉田及其他作物田,粮田与棉花的比

是5:7,棉田与其他作物田的比是3:2.每种作物各是多少公顷?

2.希望小学的同学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与第二组人数的比是5:4,第二组人数与第三组人数的比是3:2.已知第一组的人数比第二,三组人数的合少15人。参加植树的共有多少人?

3.足球组与篮球组人数的比是5:6,篮球组与排球组人数的比是3:

4.已知排球组与足球组共有39人,排球组比篮球组多多少人?

例3.甲、乙两校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7:5,如果甲校给乙校650本,甲,乙两校图书本数的比就是3:4。原有甲校有图书多少本?

举一反三3:

1.小刚进行长跑,已跑和未跑路程的比为1:5,如果再跑3千米,则已跑和

未跑的路程比为3:5。问全程多少千米?

2. 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1。从甲包取出13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

两包糖的重量比为7:5。原来甲包有多少克糖?

3. 五年级三个班举行数学竞赛。一班参加比赛的占全年级参赛总人数的3

1,二班与三班参加比赛人数的比是11:13,二班比三班少8人。一班有多少人参加了数学竞赛?

例4.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1,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举一反三4

1. 两块质量相同的金属合金材料,一块合金中铁与锰的比是1:5,另一块合

金中铁与锰的比是2:7.现将两块合金合成一块,求新合金中铁与锰的比。

2.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城相对行驶。甲车已完成路程与剩下的比是3:1,乙车已完成路程与剩下的比是4:1.两车已完成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3.某厂上半年生产的电器产量占全年生产计划的8

5,照这样的速度计算,全年可超产1000台。这个工厂上半年生产电器多少台?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典型题(张)

一、判断。 1.某班男生有8人,女生有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0.8。() 2.甲、乙二人同时走同一条路,甲走完需20分钟,乙走完需30分钟, 甲和乙的速度比是2∶3。() 3.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零件的实际长16厘米。() 4.两个圆的周长比是2∶3,面积之比是4∶9。() 二、应用题。 1、在一幅地图上,5厘米的长度表示地面上150千米的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5厘米,求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75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飞往南京,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3、混凝土的配料是水泥∶黄沙∶石子=1∶2∶3。现在要浇制混凝土楼板40块,每块重0.3吨,需要水泥、黄沙、石子各多少吨做原料? 4、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航行25千米,8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从乙港反回甲港,每小时航行2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5、某工人要做504个零件,他5天做了120个,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做多少天? 6、一间大厅,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用324块;若改铺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用几块? 7、一根皮带带动两个轮子,大轮直径30厘米,小轮直径10厘米;小轮每分钟转300转,大轮每分钟转几转? 小学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典型题库班级姓名

8、一件工程,如果34人工作需20天完成,若要提前3天完工,现在需要增加几名工人? 9、一本文艺书,每天读6页,20天可以读完,要提前8天看完,每天要比原来多看几页? 10、羊毛衫厂共有工人538人,分三个车间,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12人,已知第二车间与第三车间的人数比是3∶4。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11、学校把购进的图书的60%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分得56本,学校共购进图书多少本? 12、小明居住的院内有4家,上月付水费39.2元,其中张叔叔家有2人,王奶奶家有4人,李阿姨家有3人,小明家有5人,若按人口计算,他们四家各应付水费多少元?三、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因为···所以···) 1、买相同电脑,购买电脑的台数与总价。 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本数与捆数。 3、总路程一定,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 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 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的面积与宽。 6、长方形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7、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8、圆的周长与直径。 9、订阅廊坊日报,订的份数与总价。 10、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 1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 12、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 13、汽车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与时间。 14、3A=4B 15、房间的面积一定,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与块数。 16、工程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部分和未完成的部分。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比和比例综合练习题

六年级数字总复习比和比例练习题 一、 填空: 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 ()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3.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7 2 ,这本书计划( )看完。 4.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5.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 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 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 8 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7. 89吨大豆可榨油31 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 ) 吨。 8. 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5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9. 把甲数的 7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 (。 10. 甲数比乙数多 41,甲数与乙数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 (。 11. 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12. 4 :5 = 24÷( )= ( ) :15 13.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 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14. 12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 是( )。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 )。 15. 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 )比

六年级比和比例专项训练

比和比例 专项训练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一个内项是0.5,另一个内项是( )。 2、甲数× 43 =乙数×60%,甲:乙=( : )。 3、0.75:32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4、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千米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5、在 1000 1 的图纸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它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6、甲数的5 3是甲乙两数和的41 ,甲乙两数的比是( )。 7、一个比例式,两个外项的和是37,差是13,比值是65 ,这个比例式可以 是( )。 8、一车水果重1.8吨,按2:3:5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丙三个水果店,乙水果店分得这批水果的(  )。 9、星期天,小丽看一本书用了2小时15分,小红同样一本书用了2.15小时,小丽和小红看书用的时间比是( )。 10、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都质数,它们的积是22,一个内项是这个积的 10 1 ,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 11、两地相距8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 12、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4,喝去2 1 杯糖水后,又用水加满,这时杯中糖与水的比是( )。 13、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3和41,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是2 1,这个比例是( )。 0 80 40120 160

14、甲数比乙数多 3 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3:4,甲数是( )。 16、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8 1 ,另一个外项是( )。 17、圆柱的高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 )比例。 18、东风小学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98 ,五年级与六年级人数的比是 ( )。 19、学校购到一批书,按2:3:5借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四年级借到这批书的( )%。 20、一个机器零件长2米,在设计图上这个零件长4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 21、把3克盐放入12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最简整数比是( )。 22、把(5平方米):(50平方分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 23、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24、昆明到西双版纳的实际距离是1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泸西到丽江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泸西到丽江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25、若图上距离的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80千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6、六年级同学共同订阅《蜜蜂报》。报纸的总价和所订份数成( )比例。 27、写同样多的作业,李莉用12分钟,王祥用15分钟,李莉与王祥的最简单的速度比是( )。 28、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在比例尺是3000000 1 的地图上,这 段距离应该画( )厘米。 29、在比例尺是 200 1 的平面图上,量得本班教室的长是4.5厘米,本班教室

《比和比例》单元测试题()

六(4)班第三单元比和比例测验卷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姓名:班级: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从A地到B地,甲要走3小时,乙要走150分钟,甲、乙两人时间之比是() A、6 : 5 B、1 : 50 C、5 : 6 D、4 : 3 2、两地相隔的实际距离是500km,而地图上的距离是5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3、一台电脑的原价是6700元,现打九五折,那么这台电脑的现价是() A、原价的95% B、原价的9.5% C、原价的5% D、比原价降低了95% 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 : 4,那么乙数比甲数少() A、20% B、25% C、8% D、125%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5、5:13=() ()= ÷. 6、化简比:0.25吨 : 80kg=_____________. 7、根据等式:0.6×5=A×B ,用1.5和2作为内项,写出一个比例式______________. 8、1.25=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46%=_____________(小数). 9、我校参加消防演练,如果六(3)班学生实到40人,病假2人,事假2人, 那么缺席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__________. 10、一本文艺书共150页,小高同学上星期从第一页看起,看了全书的40%,本星期接着 看,应从第_______页看起. 11、一双皮鞋原价250元,因换季打折,故以75元出售,则这双皮鞋打了__________折. 12、在一副52张(无大王、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牌, 拿到梅花的可能性是______,拿到10的可能性是_______. 13、若x:y=2:3,y:z=0.2:0.3,则x:y:z= . 14、小明有一笔银行存款,定期一年,按年利率1.8%计算,到期时可取得利息54元,小 明的这笔存款的金额是________________元. 三、解答题(第15、16、17题各8分)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路程与时间比的比值是 ,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比的比值是 2、把2吨:7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3、一件工程,甲做需要6天完成,乙做需要10天完成,甲与乙工作效率的比是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5:4:3,已知乙、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56,则甲数是 。 6、如果4A=5B ,那么 A :B= . 7、如果x=6y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8、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则另一个内项是 。 9、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 是 : ,女生比男生少. 10、x 与y 成反比例关系,根据条件完成下表. x 15 20 30 40 y 400 240 200 100 二.选择题 11在盐水中,盐占盐水的,盐和水的比是( )。 12、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是3:5,它们体积的比是( ) :125 :25 :5 13、与 14 ∶ 1 6 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 16 ∶ 14 B 、 13 ∶ 12 C 、 12 ∶ 1 3 14、甲数比乙数多21,甲、乙两数的比是4: 1,甲数是( )。 D. 35 15、 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 ) 。 A 成反比例 B 成正比例 C 不成比例 16、如果甲数的 43等于乙数的3 2 ,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A. 8:9 B. 9:8 C. 1:2 D. 2:1 三、计算 17.求比值: 64:8 : 小时:30分. 18.化简比: :7 4 1平方米:2000平方厘米 吨:500千克 …………………………………密……………………………………………封………………………………………线……………………………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1、比的意义和性质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9 : 6 = 1.5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习题: 一、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基本性质和商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3、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4、比的前项乘5,后项除以1/5,比值不变。() 5、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5. () 6、“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与“宽与长的比”,意义相同,结果表达不同。() 7、2/5既可以看做分数,也可以看做是比。() 二、应用题。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1)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2)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2.育才小学参加运动会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3,其中女生72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食品店有白糖和红糖共360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红糖和白糖各有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162人,两车间的人数比是5∶7。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5.有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00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地有多少平方米 6.建筑用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子按5∶4∶3搅拌而成,某公司建住宅楼需混凝土2400吨,需水泥、沙、石子各多少吨 外项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例如:9 :6 = 3 : 2 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3、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和比例专题讲义

比和比例讲义比和比例知识点

判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的方法方法一。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方法一。看两个外项的积是否会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 除外),商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5、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7、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8、比例: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 (3: 4=9: 12)。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在3: 4=9 : 12中,其中3 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0、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典型例题: -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一、写(写出数量关系式) 1、根据数量间的关系或公式,写出数量关系式。 如,①宽一定,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是否成正比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得 到“长方形的面积宽(一定)”,因为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是相关联的量,宽一定, 长 也就是它们的比值一定,所以“宽一定,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是成正比例”。 ②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是否成反比例。根据“底面积X高x [二圆锥的体积” 3 得到“底面积X高=圆锥的体积x 3”,因为底面积和高是相关联的量,圆锥的体积一定,“圆锥的体积x 3"的结果也一定,就是底面积和高的积一定(底面积x高=圆锥 的体积x 3 (一定)),所以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是成反比例。 2、注意:写出的数量关系式,其中的一边(左边)只能有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不能有多余的量和数字 如,“(长+宽)x 2=长方形的周长”的左边就多了X 2,应变为“(长+宽)

比和比例单元测试

1 / 4 第十八讲 比和比例单元测试 一、填空。 1、4:10=2:5那么( )×( )=( )×( )。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625,另一个外项是( ) 3、如果甲数是乙数的5 2,那么甲数与乙数成( )比例 4、有男生40个人,有女生30个人,请问男生与全班的比是( ) 5、如果a:b=4:9 ,那么a:4=( ):( )。 6、数值比例尺1:6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 )千米的距离。 如果实际距离是180千米,在这幅图上应画( )厘米。 7、用36的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 ):( )。 8、M N =Y (M 、N 都不为0),当Y 一定时,N 和M 成( )比例;当N 一定时,Y 与M 成( )比例;当M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 9、小红按10:1的比例放大一个90度的角,放大后的角是( ) 10、A 的32相当于B 的4 3,A :B=( ):( ) 11有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2:3,请问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12、农场里鸡比鸭少4 3,请问鸡与鸭的比是(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0.15: 0.05 和 48:16 可组成比例。 ( ) 2、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 ( ) 3、一幅图上距离是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6米它的比例尺是1:2 ( )

2 / 4 4、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一条边长成正比例。 ( ) 三、选择。 1、如果6x=7y,.写成比例是( ) A 、6:7=y:x B 、x:y=6:7 C 、6:x=7:y D 、6:y=7:x 2、用 3、7、9、21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下面的哪个式子是正确的( )。 A 、21:3=7:9 B 、3:7=9:21 C 、9:3=7:21 D 、3×21=7×9 3、下面每组的两个量中,成正比例的量是( ),成反比例的量是( ) A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一定的,它的底和高 B 、一本故事书,已经看的页数和没看的页数 C 、一袋大米,已经吃了的和没吃的 4、能与15 :9组成比例的比是( )。 A 、13 :15 B 、 3:5 C 、5:3 D 、15 :115 5、在比例尺是100 1的平面图上,量得一个房间的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它 的实际面积是( ) A 、40平方厘米 B 、40平方分米 C 、40平方米 6、电话通话费按一定标准收通话费,则每月应交电话费与通话时间(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7、一个长方形的一条边长是15厘米,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长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是按 ( ) A 、3:1 B 、1:3 C 、1:5 8、夏庄小学操场长108米,宽64米,画在练习本上,选( )的比例尺比较合适。

比和比例专项练习题

比和比例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 1、0.6=3:( )=( )÷15=( )成=( )% 2、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 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3、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这幅地图的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4、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小圆和大圆的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5、从A 地到B 地,甲用12分钟,乙用8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 ) 6、如果x ÷y = 712 ×2,那么x 和y 成( )比例;如果x:4=5:y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7、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 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 8、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25 ,另一个外项是( ) 9、把甲数的7 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比乙数多( )。 二,选择题 1、一本书已看总页数的60%,没看页数与总页数的比是 ( ) A、2:3 B、3:5 C、2:5 2、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3、甲与乙的工作效率比是6:5,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共计880个,乙比甲少做( )。 A 、 480个 B 、400个 C 、80个 D 、40个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6:2:1,这个三角形是( )。 A 、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三,计算 (1)求比值。 145 2:0.72 1.35:2.4 (2)化简比 201:15 1 12.6:0.4 9分:0.4小时

比和比例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附校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共22分,每空1分) 1、 3÷4=( )∶8= 24 =( )%=( )折。 2、大、小两个齿轮的齿数比是8:5,小齿轮有40个齿,大齿轮有( )个齿。 3、甲数的 54等于乙数的4 3 ,甲、乙两数的比是( ):( )。 4、把两个比值都是2 1 的比,组成一个内项为6和5的比例是 ( )。 5、 6∶4=3∶( ) ( )∶51=5∶8 1 6、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5000000 1 ,即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 )千米。在这幅地 图上量得A 、B 两地距离是3.4厘米,实际距离是( )千米。 7、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 8、一张精密仪器图纸,用 2.4分米的线段表示实际的8毫米长,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9、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 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如果6a =8b ,那么a :b=( ):( )。 11、如果 N M =A (M 、N 均不为0),当A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当N 一定时M 和A 成( )比例;当M 一定时,N 和A 成( )比例。 12、在一个比例中,如果两个外项的积是24 ,其中一个内项是3 ,则另一个内项是( )。 二、选择(共20分,每题2分) 1、一个比的前项扩大4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 缩小4倍 B 扩大4倍 C 不变 2、铺地面积一定,( )和用砖块数成反比例。 A 每块砖的边长 B 每块砖的面积 C 块砖的周长 3、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是1:3,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A 1∶3 B 1∶9 C 1∶27 姓名: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专题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 学习比和比例关系是提高小学数学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刻理解相关联的量是学习的基本要求。比和比例的学习,也是为中学学习函数打下基础。 用比和比例解答的应用题有: 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所给的比,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来做。 2.正、反比例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首先要找出相关联的量,然后判断成什么比例关系,建立比例式。 【例题精讲】 例1 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80厘米,它的长、宽、高之比是4:3:2。这个长方形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练习:2、一个长方体长与宽的比是4:3,宽与高之比是5:4,长方形的长是100厘米,求长方体的体积。 例2 兄弟俩共有85元,他们都买了一支价格相同的钢笔,哥哥花掉了自己 钱数的34 ,弟弟花掉了自己钱数的23 ,哥哥还剩多少元? 练习:甲乙两数的和是99,甲数的45 等于乙数的23 ,那么甲数与乙数各是多少?

例3 甲、乙、丙三人一起去商场购物,甲花钱数的12 等于乙花钱数的13 ,乙花钱数的34 等于丙花钱数的47 ,结果丙比甲多花钱93元。问他们三人共花了多少钱? 练习:周、吴、张3人共有810元,周用了自己钱数的23 ,吴用了自己钱数的35 ,张用了自己钱数的34 ,都买了一件价格相同的衣服,那么周和吴剩下的钱共有多少元? 例4 饲养场里有鸡、鸭、鹅共860只,鸡、鸭的只数比是3:4,鸡、鹅的只数比是4:5,鸡、鸭、鹅各有多少只? 练习4:商店运进香蕉、梨、苹果共775千克,其中香蕉、梨的重量比是3:5,梨、苹果的重量比是2:3。商店运进苹果、梨、香蕉各多少千克? 例5 一批货物共值171万元。如果第一、二、三批货物的质量比为2:4:3,单位质量的价格之比为6:5:2,这三批货物各值多少万元? 例6 有两杯体积相同的酒精溶液,第一杯中酒精与水的比是3:5,第二杯酒精与水的比是1:4。将这两杯酒精溶液混合在一起,新的酒精溶液中酒精与水的比是多少?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单元测试卷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2、4:10=2:5那么()×()=()×()。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25,另一个外项是() 5、Y=KX(K 一定),Y与X 是成()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 6、两个人的身高比是4:3,高个的160厘米,矮个的是()米。 7、A牌纯净水比B牌纯净水的容量多20%,A牌纯净水与B牌纯净水容量的是最简整数比是()。 8、数值比例尺1:6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千米的距离。如果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在这幅图上应画()厘米。 9、用36的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1:()=():()。 10、单价、数量和总价三种量,当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成()比例;当总价一定时,数量和单价成()比例;当数量一定时,()和()成()比例。 11、子恒用3分钟写了36个字,照这样的速度,5分钟可以写()个字,写108个字需要()小时。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0分) 1、0.15: 0.05和48:16可组成比例。() 2、两个圆周长的比是2:5,它们半径的比也是2:5 。() 3、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 4、在一幅平面图上,图上距离是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6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 2 . () 5、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一条边长成正比例。()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8分) 1、如果6x=7y,.写成比例是() A、6:7=y:x B、x:y=6:7 C、6:x=7:y D、6:y=7:x

2、用 3、7、9、21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下面的哪个式子是正确的()。 A、21:3=7:9 B、3:7=9:21 C、9:3=7:21 D、3×21=7×9 3、下面每组的两个量中,成正比例的量有() A、一本童话故事书,已经看的页数和没看的页数 B、男学生数一定,女学生数和全班人数 C、一袋大米,已经吃了的和没吃的 D、圆的周长和直径 4、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中,成反比例的量有() A、圆的周长和圆周率 B、如果A× =4×那么A和B C、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它的底和高 D、房间面积一定,铺地方砖的面积和所需块数 四、解比例。(12分) (1)0.4:0.8=9:x (2)0.24 :x=4: 1.5 (3)8.4: 1.4=x: 1.2 五、应用题。(48分)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火车站的距离是2.4厘米。求甲乙两个车站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和比例的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和比例的练习题及答案经典题型 一、填空: 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甲、 。 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倍,乙数是甲数的2. 在3:5里,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 91 吨大豆可榨油吨,1吨大豆可榨油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吨。3 22 4.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5 3. 5. 把甲数的 1 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1

,甲数与乙数比是。乙数比甲数少。 6. 甲数比乙数多 7. 车库中停放若干辆双轮摩托车和四轮小卧车,车的辆数与车的轮子数的比是2:5.问:摩 托车的辆数与小卧车的辆数的比是。 8.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9. 光明小学有三个年级,一年级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人数的 比是3:4,已知一年级比三年级学生少40人,一年级有学生人。 10. 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比例;订数学 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比例。 11. 如果x÷y = 1×2,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 比例。 12. 甲、乙两人步行的速度比是13:11.如果甲、乙分别由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0.5 小时后相遇,如果它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小时二、选择

1 / 1. 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 2.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A、2: B、6:21 C、4:14. 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4. 与 15:1 6 能组成比例的是。 A、16:1 B、1 6 : C、:D、6:5 5. 在盐水中,盐占盐水的1 10 ,盐和水的比是。 A、1: B、1:9 C、 1:10 D、1:11 6. 如果X= 3 4Y,那么Y:X=。 A 、1:3B、3

比和比例专题训练

比和比例专题训练 例1、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 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0:20:1,共收得票款 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例2、“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 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 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 4:11,且购买丙商品比购买甲商品多花了210元。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可先求三种商品的数量比。 例3、A、B、C是三个顺次咬合的齿轮。当A转4圈时,B恰好转3圈;当 B转4圈时,C恰好转5圈,问这三个齿轮的齿数的最小数分别是多少? 一、填空题。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这里把( 女生 )看作单 位“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关系式是:( ) 2、15÷( )=5:8= =( ) 3、4:5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如果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4、一份稿件,甲要4小时打完,乙要5小时打完,甲和乙所用的时间 的比是( ),工作效率的比是( )。、 5、长方形的长是宽的,长和宽的比是( ):( )。 6、长方形的周长是36cm,长是10cm,长与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180cm )。 7、大长方形的边长是5cm,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cm。大小长方形的边 长比是( ),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8、一本书,已看的页数是未看的,未看的与已看的页数比是( ),已看的占总页数的( ),未看的占总页数的( )。 9、学校买回280册图书,按4:3的册数比例分给高年级和中年级同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案例 贾玲利 清海希望小学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P97。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比各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比例尺等相关内容充分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和判断是学生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也是为以后学习正(反)比例函数做准备。正、反比例关系是一种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数量关系并不陌生,在以前应用题学习中反复强调过的。但要让学生明确,这两种比例关系在数量发生变化时,有什么变化规律,什么是不变的。 二、教学目标确立分析 教学目标是具体化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大纲、人教版教材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一步的阐述。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2、进一步弄清正、反比例诺曼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归纳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体会正、反比例在数量发生变化时,有什么变化规律,什么什么是不变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珠能力。 2、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三、教学个案: 片断一:(复习了成正比、反比例的量后) 师:你能举出一个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例子吗?为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说。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例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1、家里铺地板砖时,每块砖的面积与需要的块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x需要的块数。 2、家里用同一种小麦磨面时,面粉和小麦重量成正比例,因为出粉率(一定)= (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生活发现还真不少,如:通过常见的家庭装修铺地板砖和家庭磨面时出粉率等问题准确判断正、反比例关系,充分挖掘生活这一课程资源。) 师:你能表示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生:能。 师:看来,同学们对正反比例的了解还真不少,为了更系统地滓,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展示学生作品: 两种相关联的变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①比值(商)一定 ②积一定 这两种量叫做 ①成比例的量 ②成反例的量 1、表格 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同点: 都有一个不变量,两个变量。 正比例和反比例不同点: (1)、比值(商)一定 (2)、积一定x×y=k(一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把主动权真正还给了学

比和比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比和比例练习题 一、 填空: 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 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3.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7 2,这本书计划( )看完。 4.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5.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 )。 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8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7. 89吨大豆可榨油31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 )吨。 8. 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5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9. 把甲数的7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 10. 甲数比乙数多4 1,甲数与乙数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11. 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在4 :7 =48 :84中,4 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12. 4 :5 = 24÷( )= ( ) :15 13.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 的(—)。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 14. 12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 )。 15. 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 )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 的钱数( )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 )比例。 16. 如果x ÷y = 712 ×2,那么x 和y 成( )比例;如果x:4=5:y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二、 判断 1. 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专题讲解

第二讲比和比例 教学目标: 1、比例的基本性质 2、熟练掌握比例式的恒等变形及连比问题 3、能够进行各种条件下比例的转化,有目的的转化; 4、单位“1”变化的比例问题 5、方程解比例应用题 知识点拨: 比例与百分数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理多组数量关系非常有用,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小升初考试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讲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 一、比和比例的性质 性质1:若a: b=c:d,则(a + c):(b + d)= a:b=c:d; 性质2:若a: b=c:d,则(a - c):(b - d)= a:b=c:d; 性质3:若a: b=c:d,则(a +x c):(b +x d)=a:b=c:d;(x为常数) 性质4:若a: b=c:d,则a×d = b×c;(即外项积等于内项积) 正比例:如果a÷b=k(k为常数),则称a、b成正比; 反比例:如果a×b=k(k为常数),则称a、b成反比. 二、主要比例转化实例 ①x a y b =? y b x a =; x y a b =; a b x y =; ②x a y b =? mx a my b =; x ma y mb =(其中0 m≠); ③x a y b =? x a x y a b = ++ ; x y a b x a -- =; x y a b x y a b ++ = -- ; ④x a y b =, y c z d =? x ac z bd =;:::: x y z ac bc bd =; ⑤x的c a 等于y的 d b ,则x是y的 ad bc ,y是x的 bc ad . 三、按比例分配与和差关系 ⑴按比例分配 例如:将x个物体按照:a b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两个人,那么实际上甲、乙两个人各自分配到的物体数量与x 的比分别为() :a a b +和() :b a b +,所以甲分配到 ax a b + 个,乙分配到 bx a b + 个. ⑵已知两组物体的数量比和数量差,求各个类别数量的问题 例如:两个类别A、B,元素的数量比为:a b(这里a b >),数量差为x,那么A的元素数量为 ax a b - ,B的 元素数量为 bx a b - ,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求出() a b -与a或b的比值. 四、比例题目常用解题方式和思路 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运用单位“l”。题中如果有几个不同的单位“1”,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将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使数量关系简单化,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题中有几种数量相比较时,要选择与各个已知条件关系密切、便于直接解答的数量为单位“1”。 2.若题中数量发生变化的,一般要选择不变量为单位“1”。 3.应用正、反比例性质解答应用题时要注意题中某一数量是否一定,然后再确定是成正比例,还是成 反比例。找出这些具体数量相对应的分率与其他具体数量之间的正、反比例关系,就能找到更好、更巧的解法。 4.题中有明显的等量关系,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去解。 5.赋值解比例问题

比和比例单元知识整理及单元测试卷

比和比例教学重难点梳理和练习 姓名: 一:比例 1、组成比例的要求,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 2、比例的基本性质:符合内项积等于外项积。(交叉相乘,积相等) 需要掌握:根据一个乘法等式,能写出相应的比例。 如:16×5=20×4 可以得到:16:4=20: 5 4:16=5:20 5:4=20:16 4:5=16:20 3、正比例与反比列的判断方法。正比例商一定、反比例积一定。 第一步:已知的两个量是否相关联。第二步:两者怎样组合在一起符合意义。第三步:能否找到不变量。 如:购买六年级数学书,购买数量与所付总价。 已知数量与总价是相关联的两个量;总价除以数量等于单价,符合意义。每本数学书的单价一定,也就是商一定,所以成正比例。 如:圆的面积与半径。面积与半径是两个相关联的量;面积除以半径等于圆周率乘以半径。半径随时在变化,所以积是一个变化的量。商不一定,所以它们不成比例。 4、典型题补充 圆的周长与半径或直径。成正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不成比例5、趋势图。正比例:斜直线,往右上方的趋势。反比例:曲线,有高往低走,逐渐向横轴接近。 6、解比例。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7、解比例应用题 步骤:审题,判断什么量是不变量,确定其他两个量成什么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比例。 表示形式:正比例x :y =k(一定)(除法算式) A :B = C :D 反比例x×y =k(一定)(乘法算式)A×B = C×D 二: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计算时首先要统一单位) 熟记:千米化厘米,小数点右移5位。厘米化千米,小数点左移5位。如:2.5千米=250000厘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综合练习题

比和比例 姓名( ) 得分( ) 填空: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LJ 。 () () 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 ()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 4 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这本书计划( )看完。 7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 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5 9 1 -吨大豆可榨油-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 )吨。 8 3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3 5 把甲数的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 Q ,甲数比乙数多 口。 7 () () 甲数比乙数多丄,甲数与乙数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匚」。 4 () 在6: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 在4 : 7 =48 :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4 : 5 = 24 -( ) = ( ) : 15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 30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一),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一)。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 尺是()。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 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12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 比例是( )。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