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一 第三章 生物碱总结

中药一 第三章 生物碱总结

生物碱

1.特点——环状结构、氮原子多位于环内、具有碱性,与酸成盐、显著的生理活性

2.分布

(1)双子叶——毛茛科、马钱子科、茄科、豆科、罂粟科、防己科、吴茱萸科、小檗科

(宝马别逗罂粟,防己终于小破)

(2)单子叶——石蒜科、百合科、兰科

(3)麻黄生物碱——髓部;黄柏生物碱——树内皮

(4)不用植物生物碱含量差别大;同科同属植物含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

3.分类

(1)简单吡啶类——槟榔碱、烟碱、胡椒碱

(2)双稠哌啶类(喹诺里西啶)——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苦”大“稠”深)

(3)莨菪烷类——莨菪碱、古柯碱

(4)异喹啉类——简单异喹啉类、苄基异喹啉(罂粟碱、汉防己甲/乙素)

原小檗碱(小檗碱、延胡索乙素)、吗啡烷类(吗啡、可待因)

(5)吲哚类——简单吲哚类、色胺吲哚类、单萜吲哚类(利血平、士的宁)、双吲哚类(长春碱)

(6)有机胺类——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氮原子不在环内)

4.性状

(1)多为结晶形固体,少数非结晶性形粉末液体状:烟碱、毒芹碱、槟榔碱等简单吡啶类

具挥发性:烟碱、麻黄碱具升华性:咖啡因具甜味:甜菜碱

小檗碱、蛇根碱呈黄色,药根碱、小檗红碱呈红色显荧光:利血平

(2)旋光性影响因素:手性碳、测定溶剂、pH、温度、浓度

(3)溶解性:

?游离生物碱——亲脂性(多数仲胺碱、叔胺碱)易溶于酸水

亲水性—季胺碱(离子型化合物)、含N-氧化物结构(氧化苦参碱)

小分子生物碱(麻黄碱、烟碱)、酰胺类生物碱(秋水仙碱、咖啡碱)

具有特殊官能团—具有酚羟基(吗啡)或羧基(槟榔次碱)的生物碱(两性生物碱)、

具有内脂或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喜树碱、苦参碱)

?生物碱盐——易溶于水;少数难溶于水(小檗碱盐酸盐、麻黄碱草酸盐)

(4)碱性

?碱性强弱常熟pKa值:pKa越大,碱性越强

?强碱(pKa>11):胍类、季铵碱中强碱(pKa7-11):脂胺、脂杂环类(SP3)

弱碱(pKa2-7):芳香胺、N-六元芳杂环类(SP2)极弱碱(pKa<2):酰胺、N-五元芳杂环类

?影响因素:N原子的杂化方式(SP3>SP2>SP)——四氢异喹啉>异喹啉;可待因>罂粟碱

电子云密度(电性效应)——诱导效应:苯异丙胺>麻黄碱>去甲麻黄碱

(供电诱导,碱性增强;吸电诱导,碱性减弱)

共轭效应:苯胺形(环己胺>苯胺)酰胺形(胡椒碱、秋水仙碱、咖啡碱)

(共轭效应使碱性减弱)

空间效应——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多一个6,7位环氧基,使碱性减弱)(空间效应使碱性减弱)

分子内形成氢键(氢键效应)——钩藤碱>异钩藤碱(氢键使碱性增强)

(5)沉淀反应

?沉淀试剂:碘化铋钾—黄色质橘红色碘化汞钾—类白色碘碘化钾—红棕色

硅钨酸—淡黄色或灰白色饱和苦味酸—黄色雷氏铵盐—红色

?反应条件:酸性水溶液中进行(苦味酸试剂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少数生物碱不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麻黄碱(鉴别反应)、吗啡、咖啡碱(均是仲胺碱)

?一些非生物碱类成分可与沉淀试剂反应: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鞣质

(6)显色反应

?Man delin(钒酸铵)-莨菪碱及阿托品(红)、奎宁(淡橙)、士的宁(蓝紫) Ma cquic(甲醛)-吗啡(紫红)、可待因(蓝) ?Frohde(钼酸钠)-吗啡(紫转棕)、利血平(黄转蓝)、小檗碱(棕绿)、乌头碱(黄棕)

含生物碱类常用中药

1、苦参(双稠哌啶类-喹诺里西啶)

?主要: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指标: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分子中有2个N原子,一个叔胺氮,一个酰胺氮

?极性大小:氧化苦参碱>羟基苦参碱>苦参碱

?生物活性:消肿利尿、抗肿瘤、抗病原体

2、山豆根(双稠哌啶类-喹诺里西啶)

?主要: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指标: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生物活性:抗癌、抗溃疡

3、麻黄(有机胺类)

?主要:麻黄碱、伪麻黄碱

?指标: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

?理化性质:无色结晶;均具挥发性;碱性强弱pKa:伪麻黄碱(形成氢键)>麻黄碱

溶解性:伪麻黄碱(形成氢键)<麻黄碱(游离麻黄碱可溶水,伪麻黄碱难溶水)

草酸麻黄碱难溶水,草酸伪麻黄碱易溶于水

盐酸麻黄碱不溶于三氯甲烷,盐酸伪麻黄可溶于三氯甲烷

?鉴别反应:二硫化碳-硫酸铜反应(棕色沉淀)、铜络盐反应(加硫酸铜试剂,呈蓝紫色)

?生物活性:发汗、平喘,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增加汗腺及唾液腺分泌,缓解平滑肌痉挛

4、黄连(异喹啉类-原小檗碱-季胺碱)

?主要:小檗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巴马汀、木兰碱

?指标:盐酸小檗碱

?理化性质:黄色针状结晶,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

?鉴别反应:丙酮加成反应(黄色结晶)、漂白粉显色反应(樱红色)

?生物活性:抗菌、抗病毒、解痉

5、延胡索(异喹啉类)

?主要: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四氢巴马汀)

?指标:延胡索乙素

?生物活性:镇痛(醋制效果更强)(慢性持续性疼痛和内脏钝痛)

6、防己(异喹啉类)

?主要:汉防己甲素(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防己诺林碱)

?指标: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

?生物活性:汉防己甲素—抗心肌缺血;汉防己乙素—抗炎镇痛

7、川乌(二萜类)

?主要: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

?指标: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

?生物活性:镇痛、消炎、麻醉

?毒性炮制变化: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乌头次碱)→醇胺型生物碱(乌头原碱)

?毒性:0.2mg可中毒,2-4mg致人死亡。涉及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

8、洋金花(莨菪烷类)“花”心“菪”漾

?主要:莨菪碱(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樟柳碱、N-去甲莨菪碱

?指标: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

?理化性质:阿托品无旋光性,是莨菪碱的外消旋体。碱性强弱: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樟柳碱?鉴别反应:氯化汞沉淀反应、Vitali反应、过碘酸氧化乙酰丙酮

?生物活性:莨菪碱—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散瞳作用。(东莨菪碱—还具镇静、麻醉作用)

9、天仙子(莨菪烷类)

?主要:莨菪碱、东莨菪碱

?指标:莨菪碱、东莨菪碱

?生物活性:松弛平滑肌

10、马钱子(单萜吲哚类)

?主要:士的宁(番木鳖碱)、马钱子碱等

?指标:士的宁、马钱子碱

?生物活性:镇痛

?毒性:5-10mg可中毒,30mg致死

11、千里光(吡咯里西啶类)

?主要:千里光宁碱、千里光菲宁碱、阿多尼弗林碱

?指标:阿多尼弗林碱

?生物活性:抗肿瘤

?毒性:具有肝肾毒性、胚胎毒性

12、雷公藤(倍半萜大环内脂、精眯类)“雷公”长“内脂”

?主要: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红素(二萜类化合物)

?倍半萜大环内脂生物碱:雷公藤碱、雷公藤次碱

?精眯类生物碱:苯乙烯南蛇碱

?生物活性: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抗生育

?毒性: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肾功能受损、女性闭经及生育功能受损

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3页)
相关文档
  • 中药化学第十章生物碱

  • 含生物碱中药的总结

  • 中药化学生物碱

  • 中药化学生物碱重点

  • 生物碱类中药

相关文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