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化学第十章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课件

中药化学第十章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课件

中药化学第十章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课件

第十章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一、大纲

二、分值占历年考试的2 分左右

中药化学第十章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课件

一、胆汁酸类及含该类成分的重要中药

(一)胆汁酸的结构特点

天然胆汁酸是胆烷酸的衍生物,胆烷酸的结构中有甾体母核,C-17

位上连接的戊酸侧链β-取向。

胆汁酸、强心苷、甾体皂苷结构对比:

A/B环为顺式稠合时为正系——胆酸。

A/B环为反式稠合则为别系——别胆酸。

(二)胆汁酸的化学性质

①具有羧基官能团的化学性质,即它可与碱反应生成盐、与醇反

应生成酯。

②游离胆汁酸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与碱成盐后则易溶于水,故常用碱的水溶液提取胆汁酸。

③在胆汁酸的分离和纯化时,常将胆汁酸制备成酯的衍生物,如将末端羧基酯化,使其容易析出结晶。

(三)胆汁酸的鉴别

1.Pettenkofer反应所有的胆汁酸皆呈阳性反应。

2.Gregory Pascoe反应该反应可用于胆酸的含量测定。

3.Hammarsten反应胆酸显紫色,鹅去氧胆酸不显色。

改良的Hammarsten反应胆酸显紫色,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无上述颜色变化。

甾体母核显色反应:

1.Liebermann反应。

2.醋酐-浓硫酸(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3.三氯乙酸(Rosen-Heimer)反应。

4.三氯甲烷-浓硫酸反应。

5.五氯化锑反应。

6.芳香醛-硫酸或高氯酸反应。

胆汁酸的鉴别:

1.Pettenkofer反应

原理:蔗糖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羟甲基糠醛,与胆汁酸缩合生成

紫色物质的原理而进行的,所有的胆汁酸皆呈阳性反应。

具体操作:取未经稀释的胆汁1滴,加蒸馏水4滴及10%蔗糖溶液1滴,摇匀,再沿管壁加入浓硫酸5滴,置冷水中冷却,则可见在两液面分界处出现紫色环。

2.Gregory Pascoe反应

取1ml胆汁加6m1 45%硫酸及1ml 0.3%糠醛,密塞振摇后在65℃水浴中放置30分钟,溶液显蓝色。

3.Hammarsten反应

用20%的铬酸溶液(将20gCr03置于少量水中,加乙酸至1OOml)溶解少量样品,温热,胆酸显紫色,鹅去氧胆酸不显色。

练习题

配伍选择题

A.Keller-Kiliani反应

B.呫吨氢醇反应

C.Kedde反应

D.Hammarsten反应

E.GregoryPascoe反应、

1.可用于胆酸含量测定的反应是

『正确答案』E

2.可用于区别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反应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Keller-Kiliani、呫吨氢醇均为强心苷α-去氧糖显色反应,Kedde反应为活性亚甲基反应。

(四)胆汁酸的提取

具体操作:往新鲜的牛或羊胆汁中加0.1倍量固体氢氧化钠(w/w),加热煮沸16小时,放冷,盐酸酸化至pH 3.5~4.O(刚果红试纸变蓝),将酸性沉淀物水洗至中性或加水煮沸至颗粒状,滤取沉淀,并于50~60℃烘干,得胆酸粗品(收率为50%~65%)。将胆酸粗品加2%活性炭及4倍量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趁热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总量的1/3时放冷析晶,过滤,滤饼用少量乙醇洗涤1~3次,洗至无腥味后,用乙醇重结晶,得胆酸精制品(含量在80%以上),收率一般为胆汁的1.5%~3.0%。

(五)含胆汁酸中药的实例

1.牛黄

牛黄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或肝管结石,为解痉、镇静、解热、解毒中药。

主要成分:含8%胆汁酸,主要成分为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此外,还含有7%SMC及胆红素、胆固醇、麦角固醇、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蛋氨酸等)和无机盐等。

《中国药典》上将胆红素定为人工牛黄的质量控制成分,要求含量大于等于0.63%。

牛黄具有解痉作用,其对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主要由去氧胆酸引起,而SMC作用相反,能引起平滑肌的收缩作用。SMC为一肽类化合物。

2.熊胆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棕熊的干燥胆囊和胆汁。具有清热、解痉、明目和杀虫等功效。

化学成分:为胆汁酸类的碱金属盐及胆甾醇和胆红素。

从生物活性方面讲,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牛磺熊去氧胆酸,此外还有鹅去氧胆酸、胆酸和去氧胆酸。

熊胆解痉作用主要由熊去氧胆酸引起,其解痉作用原理与罂粟碱作用相似。熊去氧胆酸是某些熊的特征胆甾酸,在结构与鹅去氧胆酸仅7-OH的取向不同,在不同来源的熊胆中含量差异很大,高的可达44.2%~74.5%,低的却含量甚微,甚至根本就不含该成分,故使用时应该充分注意。

二、蟾酥

(一)蟾酥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有蟾蜍甾二烯类、强心甾烯蟾毒类、吲哚碱类、甾醇类以及肾上腺素、多糖、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前两类成分具有强心作用。

1.蟾蜍甾二烯类和强心甾烯蟾毒类

①蟾蜍甾二烯类为乙型强心苷,强心甾烯蟾毒类为甲型强心苷。

②和植物中的强心苷不同的地方是,强心苷在甾体母核的C-3位羟基上连接的是糖链,而这两类成分母核的C-3位羟基多以游离状态存在或与酸成酯,故它们不是苷类化合物。

③当C-3位为游离的羟基时,称为蟾毒配基;而C-3位羟基与酸结合时,称为蟾蜍毒素类。

④蟾蜍毒素类又可根据所连接的酸类不同又各自分为三小类,即脂肪酸氨基酸酯类(如辛二酸精氨酸酯、庚二酸精氨酸酯等)、脂肪酸酯类(C-3位连脂肪酸酯,如半辛二酸酯、半丁二酸酯)和硫酸酯类(C-3位连有硫酸酯)。

2.吲哚类生物碱

蟾酥中所含的吲哚碱类成分有5-羟色胺和5-羟色胺衍生物,例如蟾蜍色胺、蟾蜍季胺、蟾蜍噻咛和脱氢蟾蜍色胺等。

3.甾醇类

蟾酥中的主要甾醇有胆甾醇、7α-羟基胆甾醇、7β-羟基胆甾醇、麦角甾醇、.菜油甾醇及β-谷甾醇等。

三、麝香

麝香是鹿科动物马麝、林麝和原麝的雄体香腺囊中的分泌物,是常用的贵重中药材之一。

主要有效成分:麝香酮(L-3-甲基十五环酮),《中国药典》指标成分。

生物活性:具有抗炎、强心和雄性激素样作用。对冠心病有与硝酸甘油同样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小。

性质:麝香酮为油状液体,bp为328 ℃,为0.9221,为1.4802,-13°,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是麝香的质量控制成分。

此外,麝香中还含有降麝香酮、麝香吡啶和羟基麝香吡啶A、B等10余种雄甾烷衍生物,而且还有多肽、脂肪酸、胆甾醇及其酯和蜡等。

四、动物药的毒性

胆汁酸引起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呼吸中枢及心脏的麻痹。

脂蟾毒配基兼有兴奋呼吸、强心和升高动脉血压等多种药理作用,已用于临床,商品名为蟾立苏。因摄食含蟾皮、蟾肉或服用过量蟾酥制剂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病例也屡见报道,一般食后约30分钟~1小时发病,出现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有头痛、头昏、嗜睡,口唇及四肢麻木、出汗,膝反射消失,并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酷似洋地黄中毒,重者可出现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血压下降,休克死亡。其中毒症状与机制类似洋地黄中毒:①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影响心肌,引起心律失常,并刺激胃肠道和皮肤黏膜,

局部产生麻醉作用;②儿茶酚胺类化合物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③吲哚烷基化合物可引起幻觉,同时对周围神经有类似烟碱样作用。

配伍选择题

A.牛黄

B.熊胆

C.麝香

D.人参

E.蟾蜍

1.含8%胆汁酸的是

『正确答案』A

2.主要成分为牛磺熊去氧胆酸的是

『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
  •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

  • 中药化学课件

  • 中药化学ppt

  • 中药化学历年真题

  • 中药化学笔记汇总

  • 动物药系列整理

相关文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