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第十章生物碱化合物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5
1.大多数叔胺碱和仲胺碱为()性,一般能溶于(),尤其易溶于()。
2.具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在正常情况下,在()中其内酯或内酰胺结构可开环形成()而溶于水中,继之加()复又还原。
3.生物碱分子碱性强弱随杂化程度的升高而(),即()。
4.季铵碱的碱性强,是因为()。
5.一般来说双键和羟基的吸电诱导效应使生物碱的碱性()。
6.醇胺型小檗碱的碱性强是因为其具有(),其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α-羟基的C—O单键的б电子发生转位,形成()。
7.莨菪碱的碱性强于东莨菪碱主要是因为东莨菪碱(),其次是因为()。
8.生物碱沉淀反应要在()中进行。
水溶液中如有()、()、()亦可与此类试剂产生阳性反应,故应在被检液中除掉这些成分。
9.生物碱的提取最常用的方法以()进行()或()。
10.将总生物碱溶于氯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以不同酸性缓冲液依pH()依次萃取,生物碱可按碱性()先后成盐依次被萃取出而分离,此法称为()。
11.用吸附柱色谱分离生物碱,常以()或()为吸附剂,此时生物碱极性大的(),极性小的()。
12.Hofmann 降解反应的必要条件是(),其次是()。
而vonBraun反应可直接使(),不要求()。
13.不同类型N上质子的δ值大小,酰胺(),脂肪胺(),芳香胺()。
14.在生物碱的13C-NMR 谱中,生物碱结构中氮原子()产生的吸电诱导效应使邻近碳原子向()位移。
15.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因其为()不能与大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沉淀反应,故常用()和()鉴别之。
16.元胡中主要含()型和()型异喹啉类生物碱。
17.小檗碱一般以()的状态存在,但在其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碱,则部分转变为()或()。
18.阿托品为莨菪碱的()。
19.莨菪烷类生物碱都是(),易水解,尤其在碱性水溶液中更易进行。
如莨菪碱水解生成()和(),而东莨菪碱水解生成的()不稳定,立即异构化成()。
20.区别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可用(),此时莨菪碱反应生成(),而东莨菪碱反应生成()。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
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
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二、填空: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树胶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醇的成分是( A ) A 树胶 B 苷 C 鞣质 D生物碱盐 E多糖4.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5.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6.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 A 乙醇 B 乙醚 C 氯仿 D 丙酮/甲醇(1:1)E 甲醇7.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8.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10.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四、多选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五、简述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中药化学》生物碱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碱的论述,正确的是(A)。
A.含有N原子B.显碱性C.自然界的所有含N成分D.无色2.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D)。
A.分子中含N原子B.N原子多在环内C.具有碱性D.分子中多有苯环3.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 D)。
A.吗啡碱B.小檗碱C.苦参碱D.麻黄碱4.生物碱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多为( B)。
A.无机酸盐B.有机酸盐C.游离状态D.苷的形式5.有关生物碱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多为无色结晶B.多具苦味或辛辣味C.多具旋光性D.多具挥发性6.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 C )。
A.甲基麻黄碱B.小檗碱C.阿托品D.氧化苦参碱7.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是( D )。
A.东莨菪碱B.苦参碱C.乌头碱D.小檗碱8.氧化苦参碱在水中溶解度大于苦参碱的原因是(B)。
A.属季胺碱B.具有半极性N→O配位键C.相对分子质量大D.碱性强9.水溶性生物碱通常是指(A)。
A.季铵碱B.叔胺碱C.仲胺碱D.伯胺碱10.某生物碱的碱性强,则它的(C)。
A.Ka大B.Kb小C.pKa大D.pKa小11.下列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 D)。
A.伯胺生物碱B.叔胺生物碱C.仲胺生物碱D.季铵生物碱12.决定生物碱碱性最主要的因素是( A)。
A.氮原子的杂化方式B.诱导效应C.共轭效应D.分子内氢键13.就生物碱分子中N原子未共用电子对杂化方式而论,其碱性顺序为(A)。
A.sp3>sp2>spB.sp>sp2>sp3C.sp2>sp>sp3D.sp2>sp3>sp14.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中,能使氮原子碱性增强的是(A)。
A.N上连接斥电子取代基B.N上连接吸电子取代基C.N的邻位碳上连接苯环D.N的邻位碳上连接乙酰基15.若将中药中所含的生物碱盐和游离生物碱都提取出来,应选用( B)。
A.水B.乙醇C.乙醚D.氯仿16.用酸水提取生物碱时,一般采用(C)。
A.渗漉法B.回流法C.煎煮法D.连续回流法17.提取生物碱盐不选用的溶剂是(A)。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答案见最后) (第十、十一不是重点,没有)第一章(一)一、名词解释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3、超声波提取技术4、二次代谢过程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A. 纤维素B. 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D. 水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A. CHCl3B. 苯C. Et2 OD. 石油醚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渗漉法D、浸渍法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A. 糖类B. 萜类C. 黄酮类D. 木脂素类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A.醇提水沉法B.铅盐沉淀法C.碱提酸沉法D.醇提丙酮沉法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A. CHCl3B. 丙酮C. Et2 OD. 正丁醇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A物理吸附B氢键吸附C分子筛效应D、化学吸附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A. 杂质B. 小分子化合物C. 大分子化合物D. 两者同时下来三、判断对错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3、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
()4、色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5、铅盐沉淀法常用于中药生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7、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答案见最后) (第十、十一不就是重点,没有)第一章(一)一、名词解释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3、超声波提取技术4、二次代谢过程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A、纤维素B、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D、水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A、CHCl3B、苯C、Et2 OD、石油醚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就是: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渗漉法D、浸渍法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就是A、糖类B、萜类C、黄酮类D、木脂素类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A.醇提水沉法B.铅盐沉淀法C.碱提酸沉法D.醇提丙酮沉法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A、CHCl3B、丙酮C、Et2OD、正丁醇8、聚酰胺层析原理就是A物理吸附B氢键吸附C分子筛效应D、化学吸附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A、杂质B、小分子化合物C、大分子化合物D、两者同时下来三、判断对错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3、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
()4、色谱法就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5、铅盐沉淀法常用于中药生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7、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
中化习题第二章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有效成分是指(D)A.需要提纯的成分B.含量高的成分C.一种单体化合物D.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2.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时(B)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3.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时( D)A.生物碱盐B.苷C.鞣质D.多糖4.全部为亲水性溶剂的是( A)A.甲醇、丙酮、乙醇B.正丁醇、乙醚、乙醇C.正丁醇、甲醇、乙醚D.乙酸乙酯、乙醇、甲醇5.全部为亲脂性溶剂的是( D)A.甲醇、丙酮、乙醇B.正丁醇、乙醚、乙醇C.正丁醇、甲醇、乙醚D.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6.能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A )A.乙醇B.乙醚C.正丁醇D.三氯甲烷7.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B)A.乙醇B.乙醚C.丙酮D.甲醇8.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A.苯B.乙醚C.三氯甲烷D.石油醚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A )A.乙酸乙酯B.乙醇C.水D.甲醇10.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D )。
A.石油醚B.苯C.氯仿D.丙酮11.下列溶剂中亲脂性最强的是( A )。
A.Et2OB.EtOAcC.MeOHD.EtOH12.在浓缩的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不能除去的成分是(D )A.淀粉B.树胶C.粘液质D.树脂13.在醇提取的浓缩液中加入水,可沉淀( C )A.树胶B.蛋白质C.树脂D.鞣质14.从中药中提取化学成分最常用的方法是(A )A.溶剂法B.蒸馏法C.升华法D.超临界萃取法15.以乙醇为提取溶剂,不能用的方法是(D )A.回流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16.提取含淀粉多的中药宜用(B)A.回流法B.浸渍法C.煎煮法D.连续回流法17.从中药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用( B)A.回流法B.渗漉法C.蒸馏法D.煎煮法18.从中药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宜用( C )A.回流法B.渗漉法C.水蒸气蒸馏法D.煎煮法19.热提法中用有机溶剂且用量较多的是(B )。
A.煎煮法B.回流提取法C.连续提取法D.渗漉法20.提取蛋白质一般可采用( C )。
选择题(一)单选题A型题1。
生物碱主要分布在:A.双子叶植物B.单子叶植物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E.低等植物2。
此生物碱结构属于:A。
吲哚类B。
吡啶类 C.喹啉类 D.萜类E。
吡咯类3.此生物碱结构属于:A。
吲哚类 B.吡啶类 C.喹啉类D。
萜类E。
吡咯啶类4.此生物碱结构属于:A.吲哚类B.吡啶类C.萜类D。
喹啉类 E. 异喹啉类5。
此生物碱结构属于:A.吲哚类B. 萜类C。
吡啶类 D.甾体类E。
大环类6. 生物碱的味和旋光性多为:A。
味苦,右旋B。
味苦,左旋 C.味苦,消旋D。
味甜,左旋E。
味酸,右旋7。
水溶性生物碱从化学结构上分析大多属于:A.伯胺碱B。
仲胺碱 C.叔胺碱D。
季铵碱 E.酰胺碱8.亲脂性生物碱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尤其是易溶于:A.乙醚B.苯C。
乙酸乙酯 D.氯仿E。
四氯化碳9。
生物碱无机盐的水溶性大多是:A.含氧酸盐大于卤代酸盐B. 含氧酸盐小于卤代酸盐C. 含氧酸盐等于卤代酸盐D。
含氧酸盐难溶于水 E. 含氧酸盐只小于氯代酸盐10。
生物碱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成盐酸不同而异,一般情况是:A。
无机酸盐小于有机酸盐 B. 无机酸盐大于有机酸盐 C. 无机酸盐等于有机酸盐D.无机酸盐小于大分子有机酸盐E.无机酸盐难溶于水11.决定生物碱碱性最主要的因素:A.分子结构中氮原子杂化方式B。
分子中诱导效应 C.分子中共轭效应 D.分子中空间效应 E.分子内氢键12.某生物碱pKa为10.5属于:A。
强碱性B。
中碱性C。
弱碱性D。
极弱碱性 E .中性13. 某生物碱pKa为12属于:A。
极弱碱性 B. 弱碱性 C. 中等碱性 D. 强碱性 E 。
中性14. 某生物碱pKa为3.5属于:A. 强碱性B. 中等碱性C. 弱碱性D. 极弱碱性 E .中性15.具何种结构生物碱碱性最强:A。
脂氮杂环 B.芳氮杂环C。
芳氨类D。
酰胺类 E.季铵类16。
麻黄碱的碱性比去甲基麻黄碱强是由于下述哪种因素:A.正诱导效应B.负诱导效应C。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萜类化合物: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及其衍生物,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
2. 醌类:指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醌式结构)或容易转变为具有醌类性质的化合物。
3. 强心苷: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主要用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疾病。
4. 生物碱: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肽类及VB等除外)5. 香豆素:邻羟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芳香气味。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 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倍半萜类2. C17- 侧链的不饱和内酯、五元环的Δαβ-γ内酯、六元环的Δαβ,γδ –δ内酯3. 酚羟基、氧、佯盐4. 新红花苷、红花苷、醌式红花苷5. 交叉共轭体系、助色团的类型、数目、取代基的位置6. 酚羟基7. 溶剂、方法、粉碎度、温度、时间8. 桂皮酰基、苯甲酰基、交叉共轭、200-4009. 苯醌、萘醌、菲醌、蒽醌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 D2. C 3 C 4. B 5. B 6. C 7. A 8.B 9.B 10. A11. B 12. D 13. C 14. B 15. C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V2. X3. X4. V5. V6. X7. X8. V9. V 10. V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 某中药中含有下列五种醌类化合物A-E,按照下列流程图提取分离,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
A, C, B, E, D2. 简述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
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分子内氢键的形成等3. 简述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鉴定中的诊断试剂。
NaoMe、NaOAc、NaoAc/H3BO3、AlCl3、AlCl3/HCl4. 简述常用的溶剂提取方法。
(5个以上)浸渍法、渗漉法、超声提取、煎煮法、回流提取、连续回流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提取法5. 简述天然药物的分离精制方法及其原理。
天然药物化学第八节生物碱一、A11、下列化合物具有解痉镇痛和散瞳作用的是A、巴豆苷B、柯桠素C、喜树碱D、肉桂鞣质AE、莨菪碱2、下列有关生物碱叙述正确的是A、都呈较强的碱性B、含有氮原子C、自然界的所有含氮成分D、无色E、在植物体内以盐的形式存在3、具有抗菌作用的生物碱是A、小檗碱B、吗啡碱C、阿托品D、可待因E、利血平4、具有镇痛作用的生物碱是A、奎宁B、莨菪碱C、吗啡碱D、东莨菪碱E、烟碱5、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A、季铵碱B、脂胺类生物碱C、芳胺类生物碱D、酰胺类生物碱E、五元芳氮杂环类生物碱6、关于生物碱的理化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多数生物碱为结晶B、生物碱多有苦味或辛辣感C、生物碱分子中含有氮原子,氮原子上有一孤对电子,能接受质子,因而表现出碱性D、pK a值越大,表示生物碱的碱性越弱E、胍类生物碱为强碱7、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A、秋水仙碱B、麻黄碱C、番木鳖碱(的士宁)D、新番木鳖碱E、小檗碱8、生物碱沉淀反应要求的条件是A、在酸性水溶液中进行B、在强碱性水溶液中进行C、在亲水性有机溶剂中进行D、在亲脂性有机溶剂中进行E、在弱碱性水溶液中进行9、下列类别的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A、季铵碱B、芳胺C、酰胺D、五元芳氮杂环E、六元芳氮杂环10、哪一个生物碱是弱酸性化合物A、茶碱B、山莨菪碱C、罂粟碱D、毛果芸香碱E、麻黄碱11、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A、咖啡因B、小檗碱C、美登木碱D、秋水仙碱E、乌头碱12、下列化合物中,按碱性强弱排列正确的是A、季铵碱>脂肪杂环碱>酰胺>芳香胺B、脂肪杂环碱>季铵碱>酰胺>芳香胺C、脂肪杂环碱>季铵碱>芳香胺>酰胺D、季铵碱>脂肪胺>芳香胺>酰胺E、芳香胺>季铵碱>脂肪胺>酰胺13、可溶于水的生物碱是A、紫草素B、小檗碱C、莪术油D、查耳酮E、莨菪碱14、水溶性最强的生物碱是A、氧化苦参碱B、苦参碱C、去氢苦参碱D、安那吉碱E、巴普叶碱15、氧化苦参碱溶于水是因为A、含有酚羟基B、具有N-O配位键C、含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小分子D、含有酰胺结构E、季铵结构16、下列生物碱类别中,按碱性强弱排列正确的是A、季铵碱>脂氮杂环碱>酰胺>芳香胺B、脂氮杂环碱>季铵碱>酰胺>芳香胺C、脂氮杂环碱>季铵碱>芳香胺>酰胺D、季铵碱>脂肪胺>芳香胺>酰胺E、芳香胺>季铵碱>脂肪胺>酰胺17、下列方法中能用来分离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是A、NaHCO3B、Na2CO3C、醋酸D、草酸E、氯仿18、将混合生物碱溶于氯仿中,用pH由高到低的酸性缓冲溶液顺次萃取,生物碱则可按下列顺序依次萃取出来A、碱度由弱到强B、碱度由强到弱C、极性由小到大D、极性由大到小E、酸度由弱到强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莨菪碱具有解痉镇痛、散瞳、解磷中毒作用。
第十章生物碱类10.4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11、某中草药含有下列三种生物碱,若按下面提取工艺,这些生物碱分别存在哪些部位?简要说明其理由。
答案:A在III当中,B在II当中,C在IV当中。
A、B、C都是生物碱,所以都溶于酸水当中。
加入氨水后,小檗碱碱性强、水溶性高,所以仍在碱液当中,即B在II当中;A含有酚羟基,所以溶于5%NaOH溶液中;C为脂溶性生物碱,所以C在IV当中。
12、某植物中,有下列几个生物碱,按下表分离时,应在哪个部位获得?将生物碱代号填人空格,并简述理由。
答案:A 碱性、水溶性强,所以在碱液中;C 有酚羟基,所以在NaOH液中;B 的极性比D 大,所以D 先出柱,B 后出。
13、某药材的乙醇提取浓缩物中含有小檗碱、四氢巴马汀、小檗胺三种生物碱及水溶性杂质、脂溶性杂质,设计提取分离各类成分试验流程。
N O OOCH 3OCH 3OHNH 3COH 3CO OCH 3OCH 3N OCH 3O HN CH 3H 3COH OCH 3OHOH 3C小檗碱 四氢巴马汀 小檗胺答案:三种生物碱均溶于酸水,所以氯仿层中是脂溶性杂质;小檗碱碱性、水溶性强,所以在碱水层中;正丁醇层为大极性的水溶性杂质;小檗胺中有酚羟基,所以在NaOH 层中;四氢巴马丁脂溶性强,在氯仿层中。
14、某中药材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且已知在其总碱中含有如下成分:季铵碱(A )、水溶性杂质(B )、酚性叔胺碱(C )、非酚性叔胺碱(D )、脂溶性杂质(E )现有下列分离流程,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
酸水(2%H2SO4、2%酒石酸等)溶解、滤过氨水调pH9~10CHCl3萃取总生物碱酸水滤液CHCl3萃取(或苯等萃取)CHCl3层 ( )酸水层CHCl3层碱水层2%NaOH 萃取碱水层CHCl3层 ( )NH4Cl/C HCl3 正丁醇层 ( )CHCl3层 ( )正丁醇萃水层 ( )答案:15、某混合物含A、B、C、D、四种成分,试设计一流程将其分离,并简述理由:A、小檗碱B、胡椒碱C、紫堇单酚碱(酚性叔胺碱)D、粉防己甲素答案:胡椒碱为酰胺结构,碱性很弱,可溶于氯仿中;小檗碱水溶性、碱性强,可溶于氨水中;紫堇单酚碱有酚羟基,所以溶于NaOH溶液中;粉防己甲素溶于氯仿层中。
二、选择题
1.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多用( )
A.Kb
B.pKb
C.Ka
D.pKa
E.pH
3.碱性最强的生物碱类型为( )
A.酰胺生物碱
B.叔胺生物碱
C.仲胺生物碱
D.季铵生物碱
E.两性生物碱
9.可异构成季铵碱的是( )
A.黄连碱
B.甲基黄连碱
C.小檗胺
D.醛式小檗碱
E.醇式小檗碱
10.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 )
A.酸性水溶液
B.碱性水溶液
C.中性水溶液
D.盐水溶液
E.醇溶液
11.碘化铋钾反应生成沉淀的颜色为( )
A.白色
B.黑色
C.棕色
D.橘红色
E.蓝色
12.不能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的是( )
A.生物碱
B.多糖
C.多肽
D.蛋白质
E.鞣质
14.分离碱性不同的混合生物碱可用( )
A.简单萃取法
B.酸提取碱沉淀法
C.pH梯度萃取法
D.有机溶剂回流法
E.分馏法
16.可分离季铵碱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是( )
A.碘化汞钾
B.碘化铋钾
C.硅钨酸
D.雷氏铵盐
E.碘-碘化钾
17.以硅胶为吸附剂进行薄层色谱分离生物碱时,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
A.以碱水为展开剂
B.以酸水为展开剂
C.展开剂中加入少量氨水
D.展开剂中加入少量酸水
E.以CHCl3为展开剂
19.从苦参总碱中分离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利用二者( )
A.在水中溶解度不同
B.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
C.在氯仿中溶解度不同
D.在苯中溶解度不同
E.在乙醚中溶解度不同
小檗碱 小檗胺
小檗碱 >小檗胺,为季铵碱,碱性强于为叔胺碱的小檗胺
樟柳碱
R = H 莨菪碱 R = OH 山莨菪碱 东莨菪碱
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樟柳碱。
东莨菪碱和樟柳碱由于6、7位氧环立体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影响,碱性较弱(p K a7.5);莨菪碱无立体效应障碍,碱性较强(p K a9.65);山莨菪碱分子中6位羟基的立体效应影响较东莨菪碱小,故其碱性介于莨菪碱和东莨菪碱之间。
士的宁 伪士的宁
士的宁>伪士的宁。
伪士的宁氮原子邻位碳上虽有α-羟基,为氮杂缩醛结构,但由于氮原子处于桥头N 时具有刚性结构,不能发生质子化异构,相反由于OH 的吸电效应使碱性减小。
O
N OH OMe OMe O C H 3H O N MeO CH 3H OCO N CH 3CH CH 2OH OCO N CH 3O CH
CH 2OH OCO O N CH 3CH 2OH C OH R N
O O H N N O O H N OH
N
N O N O C H 3O
N CH 3
苦参碱 毛果芸香碱
苦参碱>毛果芸香碱。
毛果芸香碱虽有两个氮原子,但均为sp 2杂化,而苦参碱的碱性中心N 1为sp 3杂化,故苦参碱的碱性大于毛果芸香碱。
N ,N-二甲苯胺 邻甲基N ,N-二甲苯胺
N 、N-二甲苯胺<邻甲基N 、N-二甲苯胺。
邻甲基N ,N-二甲苯胺中邻甲基的存在产生空间位阻而使p-π共轭效应减弱,从而使碱性强于N ,N-二甲基苯胺。
钩藤碱 异钩藤碱
钩藤碱>异钩藤碱。
钩藤碱成盐后产生分子内氢键使其更稳定,碱性强于无类似氢键的异钩藤碱。
麻黄碱 去甲麻黄碱 苯异丙胺
苯异丙胺>麻黄碱>去甲麻黄碱,甲基的供电诱导和羟基的吸电诱导
某中药中含有下列5种类型的生物碱,A :非酚性叔胺碱;B :季铵碱;C :酚性叔胺碱;D :酚性弱碱性生物碱;E :非酚性弱碱性生物碱。
用下述提取分离工艺之,请在括号中填上相应类型的生物碱。
总生物碱
以酸水溶解,滤过 N CH 3CH 3N
CH 3CH 3CH 3
H CH OH CH NHCH 3CH 3CH OH CH NH 2CH 3CH 2CH 3CH NH 2
酸水溶液
CHCl 3层 酸水层
萃取 3萃取
CHCl 3层 碱水层 CHCl 3层 碱水层
(1) NH 4Cl 处理 萃取 酸化,雷氏铵盐沉淀 CHCl 3萃取 沉淀
CHCl 3层 CHCl 3层 碱水层 (5)
(2) (3) NH 4Cl 处理,CHCl 3萃取
CHCl 3层
(4)
由左至右:1E 、2D 、3A 、4C 、5B
某中药制剂中含有下列生物碱、二萜类有效成分,经提取出总生物碱及二萜混合物后采用下述工艺分离之,请在该工艺的括号处添上相应产物。
A 化合物 R 1 R 2 R 3 R 4
B CH 3 CH 3 CH 3 CH 3
C CH 3 CH 3 CH 3 H
D E F
酸水液 沉淀
调pH12,CHCl 3萃取 干燥后上氧化铝柱,以CHCl 3-EtOH
O O O H O H CH 2OH O O O H CH 2OH N R 1O
OR 4
OR 3R 2
O N H H CH 3CH 3
(9:1、7:3)、无水EtOH梯度洗脱
回收溶剂)(1)先下后下
沉淀溶液
(2)调pH9
沉淀
(3)
(1)B (2)A (3)C (4)F (5)D (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