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办学:高校的期待

作者:信息中心发布日期:2010-09-29

中国高校与世界高水平差距仍明显

建国60年来,我国大学的数量和规模扩张迅速,已经跻身到高等教育大国的行列,创造了世界大学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我国大学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从高校科研能力来看,据有关资料披露,自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科技论文数一直排在世界前五位。但是,根据2008年的统计,我国自1997年到2007年6月30日发表的论文,单篇的平均引用数排在被统计的145个国家的第117位。另一个实例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1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缺少高水平的大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道路,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教育家办学是发展高水平大学的必然

从高等教育强国的办学经验来看,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是教育家办学。这正如英国杰出的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勋爵曾经指出的那样: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以往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把教育家办学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中之重,认为我国大学水平不高的症结主要是经费短缺、设备落后、机制不顺、师资不精,等等,只要在加大投入、更新设备、改善环境、完善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下功夫,高水平大学就会水到渠成。然而实践表明,虽然这些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高水平大学并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反,学术不端、教学质量滑坡等问题却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家在办学主体中的缺位,即在我国,大学不是由教育家在掌控。据2006年7月博客中国网站发布的“中国大学公众认同调查问卷”,有69.87%的人认为“当下大学校长的总体形象更接近官员而不像教育家”。由不懂教育的人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无疑是痴人说梦。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问题正在引起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要造就一批教育家,提倡教育家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倡导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办学,这是理性的回归,实践的呼唤;这是大学的曙光,民族的福音。

教育家办学值得期待

要提高办学水平,必须让教育家办学,因为只有教育家才懂教育规律、才尊重教育规律,才能按教育规律办学,因而也才能办好大学。

提倡教育家办学,是教育本义的理性回归。大学是一个“按照自身规律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有机体”,如果抛弃教育规律,或者只按政治规律办学,按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办学,我国大学的水平不会得到提高。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其直属高校校长任职条件中就已作出了这样的规定:熟悉高校教育情况,懂得教育规律,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善于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如果所有的办学者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教育家缺失的状况就会根本转变。

提倡教育家办学,就是由内行办学,就是由懂教育的人办学,而不是由追名逐利的外行办学。这是办学主体的合理归位。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所谓内行就是懂行的人,而教育家就是懂教育的内行,不懂教育的人,自然不能称为教育家。办教育的人必须是懂教育的内行,只有懂教育的内行,才能使教育按照本身固有的规律运行,才能把教育办好。曾几何时,我们曾付出了代价。但这个教训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吸取,教育家在办学主体中仍处于缺席状态。提倡教育家办学,就不应该再让外行掌控大学的命运,而是让最懂教育的人、对教育最有话语权的人谋划、引领、推动大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的科学发展。

提倡教育家办学,就是由对教育有情感的人即爱教育的人办学,而不是由那些把办学作为攫取功名利禄的人办学。办学是一项高尚而又清贫的事业,需要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如果目的不正,大学只会越办越糟,直至衰败。提倡教育家办学,是因为教育家具有不媚俗、不媚权、不媚钱的高尚品格和情怀,他们视教育事业为生命,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和热爱,愿意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提倡教育家办学,就是由善于钻研教育理论、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人办学,而不是由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人办学。这是科学精神的回归。提倡教育家办学,是因为教育家善于用科学理论指导办学实践,而不是按经验办学。教育家在办学实践中尊重也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但更尊重科学,他们不因循守旧,不囿于已有的经验,而是潜心研究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勇于探索和创新,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由这样的人办学,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才会如期而至。(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魏书生:男,生于1950年5月4日,河北省交河县人。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中学特级教师,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兼任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会长。著有《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等书。他说:“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 教育思想:民主教育。 顾泠沅:男,生于1944年,江苏吴江人。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上海青浦县主持了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系统的总结与提炼。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是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主要著述有《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当代教学策略》《寻找中间地带》《教学改革的行动诠释》等。 教育思想:行动教育。 张思明:男,汉族。出生于1957年10月。籍贯:上海。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附属中学副校长。曾荣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及身性,注重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的结合和无形教育环境的创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心和自身的进取精神。 教育思想:成长教育。 张化万:男,1945年9月出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校。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省优秀教研员。曾任杭州第五六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副会长,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从1981年开始语文最优化研究,创设“谈天说地”、“玩玩说说”“科学实验作文”等新课型,倡导在书中学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注重课内积极的情感交流,实施个体、小组、班级学习形式的优化组合,创设有弹性的差异作业,教学成绩斐然。所负责的课题9次获省市教学科研奖。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教育思想:个性教育。

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

办学宗旨、理念 ------大新房子小学 摘要: 办学理念:追求和谐,享受快乐。 办学宗旨: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 校训:1、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校风:读书健身尊师、爱生 教风:敬业爱生厚德博学 学风:自信自主乐学善学 大新房子小学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以学校“三风一训”建设为中心,以规范管理为重点,以营造师生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为目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坚持全面育人,全面发展。 2、办学宗旨: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 3、教育模板: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 4、教师目标:做最受学校信赖的教师、做最让家长满意的教师、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5、学生目标: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6、校风:读书健身 7、教风:敬业爱生厚德博学 8、学风:自信自主乐学善学

育人目标: 全面发展:面向全体,促使每位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自主向上:具有责任心、独立性、合群性和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学会负责,学生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办成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 教育理念:让孩子们成人成才。 策略措施: 一、校长应形成自己先进的办学理念 虽然在当前做一名村小学校的校长,有很多难处,但我觉得校长的价值更体现在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上。当一批批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时,当一位位教师成名时,当他经营的学校取得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时,当他个人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时,这时,校长的成就感也是无人能及的。 一所学校的崛起,首先得益于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为,校长应有科学的现代化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是校长对教育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包含了校长的学校管理观、教学观、学生观等,决定着校长的办学目标、过程及方法。要充分挖掘、利用、发挥学校的优势,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发展提升,突出以人为本,发展为生,创新为魂,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体现人生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充分尊重教师

中国当代十六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教育家 关键词:劳动模范特级教师津贴当代教育智慧 1、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中学特级教师,当代教育改革家。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兼任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会长。著有《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等书。教育思想:教育民主、科学管理。 2、李吉林: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思想:情境教育。 3、李镇西:教育学博士,现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著有《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与教育》等。教育思想:教育民主、法治。 4、顾泠沅:江苏吴江人。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上海青浦县主持了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是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主要著述有《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当代教学策略》《寻找中间地带》《教学改革的行动诠释》等。教育思想:行动教育。 5、张思明: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附属中学副校长。曾荣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6、张化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省优秀教研员。曾任杭州第五六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副会长,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从1981年开始语文化研究,创设"谈天说地"、"玩玩说说""科学实验作文"等新课型,倡导在书中学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注重课内积极的情感交流,实施个体、小组、班级学习形式的优化组合,创设有弹性的差异作业,教学成绩斐然。所负责的课题9次获省市教学科研奖。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7、刘彭芝: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

深入学习教育家理念,倡导教育家办学

深入学习教育理念,倡导教育家办学 ——学习“深入理解纲要精神,推动素质教育和教育家办学” 有感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实施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第一”是要以学生的健康为第一;“三个基础”是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走向社会、终身学习为基础;“三个重点”是指要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呼唤主体精神,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要做最好的校长,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要做到“大爱无疆、大德楷模、大智由学、大道若愚、大言以新”,要有“开心、童心、爱心”,要能够“目耕、口耕、笔耕,立德、立功、立言”。 温家宝总理2003年教师节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教师代表时提出要“教育家办学”,后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到这个话题,尤其是从2006年以后连续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谈到了“教育家办学”的问题,温家宝总理认为“要大张旗鼓地讲教育家,宣传教育家,中国得有成千上万的杰出的教育家来办学。”“教育家办学”已经从民间呼声上升成了国家战略。

什么样的人能称为“教育家”? 提起教育家,我们马上会想到孔子、蔡元培、陶行知、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伟大人物,他们是教育家,是大教育家,可是这样的教育家几百年才出一个,可遇而不可求,如果只由他们这样的教育家来办学,恐怕不现实,因此,如何界定教育家是“教育家办学”课题的基点。 《辞海》认为“家”是“经营某种行业、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技能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西方教育词典》则认为教育家“指教育领域中知名的研究者或理论家,和具有比教师威信更高的人(他们可能不再当教师,或甚至从未当过教师)。”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教育家是指专门从事教育工作并在教育实践、教育研究工作中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教育家既包括教育思想家,也包括教育实践家,或者集两者于一身。 具体而言,作为一个教育家必须具备六大特质:首先必须有教育思想,对什么是教育,怎样进行教育,什么是人,如何培养人,什么是学校,如何建设学校有自己的认识;其次,必须有教育追求,作为教育家,必须有终身从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愿意将自己的一生投身于教育事业,否则,纵然你对教育有独到见解,但没有从事教育事业的意愿,也是毫无意义的;第三,必须有教育实践,教育家必须是一个长期或者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须能将自己的教育理想通过不同的形式付诸于教育实践,并用实践来检验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第四,必须有教育创造,一个教育家必须在教育理论或者教育实践中有所建树,否则,难当“家”的称谓。第五,必须有教育成就,教育家必须是一个事业上的成功者,这种成功即可以是理论研究的成就斐然,也可以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成就

中国教育家的品质

中国教育家的品质 对中国来说,20世纪上半叶显然是一个教育家群星璀璨的时代:严复、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张伯苓、陈鹤琴、叶圣陶、黄炎培、经亨颐、钱穆……60多年过去了,这些教育家的思想一直还影响着我们,他们思想的光辉至今还照耀着中国教育。比如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比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 相比之下,中国20世纪下半叶则是呼唤教育家的时代,这种呼唤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全国上下都在呼唤教育家,连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也多次呼吁“教育家办学”,于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推出了诸如“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之类的举措。 蔡元培、陶行知们当然不可再生,所以,人们呼唤教育家,其实是呼唤更多具有教育家品质的人。说到教育家的品质——也可以换一个词,叫“素养”。这当然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很难统一,更不可能通过“红头文件”来规定。但关于“教育家”,总还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公认标准的。 在我看来,教育家首先是教育者但又不是一般的教育者,也就是说,他除了应该拥有爱心、理想、激情、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等一般教育者起码的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成长为教育家所特有的一些品质。纵观大家所公认的教育家,我认为,他们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品质—— 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把教师当作职业还是事业?这是教育家与一般教育者最根本的区别。教育家对教育有一种宗教般的情怀。“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不但是这样说的,他更是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向孩子们也向他所热爱的老百姓捧出了他的一颗心。作为曾师从杜威的留洋学生,他本来已是一位大学教授、教务主任,但为了要改造中国的教育,为了“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脱下西装革履,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穿上布衣草履,奔赴乡村,面向中国最广泛的社会生活为中国最下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他说:“只要是为老百姓造福,我们吃草也干。”这种面向社会底层而又超越世俗的精神,正是陶行知之所以成为教育家的原因之一。 有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无论是严复、蔡元培,还是张伯苓、晏阳初,可以说所有真正的教育家首先是思想家。创新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而“创新”首先是“思想创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教育者要成为教育家,更是不可能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尊重并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理应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即使是向当今公认的教育专家学习,也不应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搬,而应经过自己的头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消化、吸收;甚至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我们也可以根据新的实际、新的理论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乐于思考,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是教育家不可缺乏的思想素质。 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在的中青年教育者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先天不足的弱点,无论是对传统的国学精华还是对当代的世界文化,都缺乏深厚的功底。的确,就学养而言,我们现在很难找到一位蔡元培式的校长、朱自清式的中学教师或叶圣陶式的小学教师了。这也是我国60多年来至今没有涌现出一流教育家的原因之一。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同时应该一棵“文化大树”。回望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他们的学养堪称“百科全书”。他们往往能够担任中小学几乎所有课程的教学。那时候,一个小学教师去教大学,或者说一个大学教师去教小学,进退自如——一来不

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

改善办学水平 西南温学校 说起西南温学校,对于我的理解意味着几栋楼房,衣着平淡的教师和充满稚气的一群学生。现在有了点变化,就是又多了一幢高层建筑,外加粉刷一新的墙体,另外教学楼前竖起了国旗杆———不过学生还是原来的学生,教师还是原来的水平,教师缺乏积极性以及创新钻研。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条建议:首先,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以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等等。其次,学校想方设法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工作,建立“留守儿童”登记、结对帮扶制度,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让“留守儿童”有一个温暖的生活学习环境;第三,学校对困难家庭给予专门补助。 学校狠抓了办学条件的改善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先是平整操场,在操场四周,栽种了树苗。学校将教室、走廊贴上装帧漂亮的学生书画作品、古典诗词,校园围墙书写着名言警句。让每块墙壁都说话,每处墙壁都育人。教学楼上的校训、校风传达了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理念,花园式学校、绿色学校的创建无不证明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 教学成绩与教学设施同步增长,学校的办学效益一年比一年显著,学校知名圈子在不断扩大。以学生行为习惯和环保教育为内容

的办学特色更加明显,生源稳步增长。学校先后荣获了多项“先进单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乘着教育改革的东风,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西南温小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利用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共享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的教育教学资源。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积极开发共享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电脑、图书,以及篮球、单杠、双杠等体育器材,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因地处偏僻及昔日计划经济对教育投资的乏力,我校园建设曾一度萎靡,5年前,校舍不仅功能设施滞后,而且安全系数也存在隐患,厕所濒危倒塌,泥巴操场,设施十分简陋。住着没有玻璃的宿舍,在塑料布当挡风玻璃里的教室里上课,在泥巴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这些曾是五年前多数农村中小学校的真实写照。而今伴随着校安工程、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等项目的实施,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今年以来,我校想方设法,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博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开源节流自筹资金,积极申请争取资金,将筹集的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创建教师活动中心、

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

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本刊特稿】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 □顾明远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倡导“教育家办学”,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全社会树立起尊师重教的观念,让办学者认识到教育的规律性和教师的专业性。笔者的观点是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这样的教育家才能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而不会出现反教育行为。当然,前提是如何成为教育家?首先应达到两个要求,一是要正确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教育活动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具有极大的创造性、灵活性、示范性和长效性,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人的灵魂;二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所以,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因此,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不要把教育家的标准定得太高,凡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有成熟的教育经验,有自己独立的教育思想,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并为教师所公认者,都可称为“教育家”。 关键词:教育规划纲要;教育家;教育规律;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95(2011)04-0003-05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1.04.001 作者简介:顾明远,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央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作了重要讲话,会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未来10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 近年来,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从国内形势来看,今后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正如《教育规划纲要》所指出的,当前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教育体制机制僵化,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具备国际竞争意识、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乃至主导国际事务的高级人才少之又少,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深化教育体制和机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顾明远,2010)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6项保障措施中,第一项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其中指出: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温家宝总理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教育家办学的思想。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些想法。 一、提倡教育家办学的意义 我认为,提倡教育家办学主要有两方面意义。 1.让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是,长期以来教育不被社会所重视,谈到科学家、艺术家人们都觉得很崇高,唱一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1. 孔子(公元前 551 —前 479 )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这说明孔子把意志性格的锻炼已经提到为道德献身的高度。

教育培训机构办学章程

**** 教育有限公司办学章程 总则 第一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兴办的目的宗旨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学校性质:属于民办非企业组织,是兴办者自愿兴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以业余课外辅导为主的培训学校。 第二条学校举办者:*** 第二章学校的名称和地址 第三条学校名称:****教育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 邮政编码:******** 第三章办学内容 第四条学校办学宗旨:平民学校,贵族追求;突出个性化、特色化,融素质教育、赏识教育、成功学理论为一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五条学校办学内容 (一) 办学类型:中小学生校外辅导为主 (二) 办学层次:中小学生校外辅导培训

(三) 办学形式:业余教育 (四) 办学范围:******范围 (五) 招生对象:小学、中学各年级学生 (六) 计划办学规模:***的规模 第四章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 第六条学校用租借的房屋作为办学场所。出资人出资**万元作 为办学设施的装修和教学设备的添置。 第七条学校依法建立财务制度,设立会计帐簿和各类财务帐目, 保证会计资料的条理性、规范性、完整性。 第八条学校资产管理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政 府财税部门的监督和本单位监事的内部监督,接受法定审计机构的年 度审计。 第九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学校的财产 第五章管理机制 第十条学校实行校务管理委员会制度,并实行校务管理委员会 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十一条学校校务管理委员会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聘任和解聘执中心负责人,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二)筹集学校办学基金,审议批准学校的年度财务瞀、决算; (三)审定学校发展规划,批准年度工作计划; (四)决定重大基建与设备投资项目;

中国教育家顾明远简介

中国教育家顾明远简介 你是否对顾明远这位中国教育家有所了解呢?那么你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他的生平经历又是怎样的?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答案,可别错过为大家整理的这篇文章哦,希望这些资料对你有所帮助!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男,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兼首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人物评价比较教育研究之父 提及顾明远,很多人都会肃然起敬。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教授曾说他是中国教育的“大哥大”,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人物、一个慈祥的老人。“如果顾明远先生把家中的聘书堆起来,肯定会比他本人高得多。” 这样一位堪称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之父”的教育家,第一份工作竟是在上海一所小学代课。 顾明远祖籍江苏江阴,9岁丧父,幼时家境贫寒,上高中时靠亲戚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加之时局动荡,他历尽生活的艰辛。1948年,中学毕业后想做建筑工程师的顾明远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然而好梦难圆,他落榜了。当年才19岁的他,到了上海容海小学任教。

顾明远说:“我年轻的时候,起初并不想当老师!”可当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走近他后,他开始爱上了教师生活。1949年,他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并被录取。1951年,他被派往苏联留学,赴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 5年后,顾明远学成回国,在北师大附中工作了四年。他认为,这四年是其真正走上教育探索之路的开始。在这里,他接触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并认识到教育是艺术,是创造性的活动,还总结了关于教育的两条真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1962年,他回到北师大,开始从事教育学的教学,并在1964年参与了《外国教育动态》(后改名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创刊和编辑,因此走上了比较教育研究的道路。“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山西劳动。在他看来,下放不但锻炼了身体,还让他认识了劳动。 三大贡献 “文革”结束后,顾明远针对“教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的极左观点,提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针对当时流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批驳了教育理论的极左思潮,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对推动教育界的拨乱反正起到了巨大作用。很多专家认为:现代教育理论、“主体客体统一论”、“比较教育理论”,是顾明远对中国教育理论的三大贡献。 开创性研究

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办学:高校的期待 作者:信息中心发布日期:2010-09-29 中国高校与世界高水平差距仍明显 建国60年来,我国大学的数量和规模扩张迅速,已经跻身到高等教育大国的行列,创造了世界大学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我国大学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从高校科研能力来看,据有关资料披露,自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科技论文数一直排在世界前五位。但是,根据2008年的统计,我国自1997年到2007年6月30日发表的论文,单篇的平均引用数排在被统计的145个国家的第117位。另一个实例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1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缺少高水平的大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道路,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教育家办学是发展高水平大学的必然 从高等教育强国的办学经验来看,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是教育家办学。这正如英国杰出的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勋爵曾经指出的那样: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以往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把教育家办学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中之重,认为我国大学水平不高的症结主要是经费短缺、设备落后、机制不顺、师资不精,等等,只要在加大投入、更新设备、改善环境、完善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下功夫,高水平大学就会水到渠成。然而实践表明,虽然这些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高水平大学并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反,学术不端、教学质量滑坡等问题却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家在办学主体中的缺位,即在我国,大学不是由教育家在掌控。据2006年7月博客中国网站发布的“中国大学公众认同调查问卷”,有69.87%的人认为“当下大学校长的总体形象更接近官员而不像教育家”。由不懂教育的人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无疑是痴人说梦。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问题正在引起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要造就一批教育家,提倡教育家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倡导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办学,这是理性的回归,实践的呼唤;这是大学的曙光,民族的福音。 教育家办学值得期待 要提高办学水平,必须让教育家办学,因为只有教育家才懂教育规律、才尊重教育规律,才能按教育规律办学,因而也才能办好大学。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镇康县第一中学罗自良整理 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家 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教育思想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 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 行。 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 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教师论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古人认为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 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 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 东邹县东南部)人。中国战 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 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继承孔子 的教育思想而加以发展的。 1.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和大丈夫。 2.关于教育的作用。他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但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3.他注意道德教育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 4.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包括深造自得、专心有恒、循序渐进、重思存疑、因材施教等。重要著作《孟子》。 三、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 山西临猗)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 家、政治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时人尊称 “荀卿”。 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功能。他认为,学

对教育家办学的思考

对教育家办学的思考 摘要: 要成为一名教育家,一要热爱教育,二要懂得教育,三要终身从事教育。“懂得教育”就应该理解教育、掌握教育、实践教育、研究教育、创造教育,实现教育家办学的理想。 近期,我认真参加了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远程专题培训,收获颇丰。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它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教育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和领会全教会和《纲要》精神,就能以更开阔的眼光来审视教育,对我国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了新的认识,特别对“教育家办学”有了一些肤浅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家办学。所谓教育家,即为教育的专门才能,又自己的教育思想,懂得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从事某一方面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关于教育家,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三条标准:第一,热爱教育;第二,懂得教育;第三,终身从事教育。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作为一名学校校长,基础教育的实践者,教育政策的基层执行者,从内心深处钟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在教育战线已耕耘了三十年,并且将终身从事教育事业,但离“懂得教育”尚有较大的差距。 懂得教育就是要理解教育、掌握教育、实践教育、研究教育、创造教育,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应用于教书、育人、办学的实践中,并且取得显着成效。虽然我们难以成为像蔡元培、陶行知、段力佩等这些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颇有建树的达教育家,但通过努力,可以成为具有教育理想、教育情怀、教育才能的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理解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民生。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该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工作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要“掌握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校长的根本责任是办教育而不是管学校,对教育应该有所追求、有所思考、追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引导教师牢固确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科学分析校情、师情、学情,理清学校发展的优势、不足、潜力、,寻求学校发展的策略,弄清楚学校发展现已进入哪个层次,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爱护每个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第三要“实践教育、研究教育、创造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近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不断摸索学校管理的途径和方法,但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仍然采用以行政运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三论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三论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中国人民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在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外古今各种教育思想的精华和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创建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今天教育的改革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试从国情论,发展论和体系论三个角度分别概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国情论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早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教育道路的教育家之一。他在平民教育运动时期就对中国学制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1922年1月,他在《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中深刻指出,中国的新教育开始以来,先是仿效西方,继而学习日本,取法德国,后来又照搬美国,这都不是正确的倾向,学来学去,总是“三不像”。他认为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考察社会需要、个人能力、基础准备,制定一个适用的学制。对于外国的经验,则根据它适于中国的国情与否来取舍。这样“才能制成独创学制——适合国情、适合个性、适合事业学问需求的学制”。从这个原则出发,陶行知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多轨学制,以便于劳动人民及其子女受教育,并可以根据才能差异随时调换轨道。他提出的多轨制,在小学中体现最为明显。例如他主张“小学校或全日、半全日,或二小时,或一小时,根据各地情况而定,不拘一法”。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陶行知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深受“三座大山”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在文化教育上也毫无地位,而中国以农立国,农业人中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农民的地位与处境如何,对国家和社会的变革,民族的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中国教育的重点在农村。要改革中国社会,必先改造乡村社会;要想改造乡村社会,必须使教育下乡,在乡村生根,力好乡村教育,“用教育的力量,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与工人一起担负起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使命。他深信乡村教育是改造中国社会的最重要事业,是“立国之大本”,是关系到全世界五分之一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陶行知将普及教育的重点放在乡村,正是基于这种对中国国情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近百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极为贫困。穷国能不能办教育?怎样办教育?陶行知认为,穷不是没有办法,最怕的是穷而又不去想办法。在这方面,陶行知有许多精辟见解和行之有效的经验。他创办的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都是用穷办法办起来的,而且各有特色,卓有成效,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在创办晓庄师范时,从四个帐蓬开始,后来发展到30个茅草棚;办山海工学团时,连一个茅草棚也没有,他竞以工学团为中心,把教育推广到25里范围的农村,并进而发起了全国的普及教育运动。在陶行知看来,有钱办学不算稀奇,把没钱的学堂办得精彩才是真本领。他反对不顾中国国情,办起学校来动辄圈上几千亩地,花上几百万元钱,盖上几座皇宫式的楼房的错误作法。他批评那些洋化教育家不考虑人民负担和国家财力,盲目地照搬西洋的形式在中国办教育,就如同“没有洋抽水马桶就拉不出屎来”。 在办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方面,陶行知也是处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他创造了“即知即传人”的小先生制,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经费,实行免费的全民教育”。为了使中国的劳苦大众及子女易于受教育,他专门编写了《平民千字课》、《老少通千字课》等内容与人民大众生

教育家办学与教育家的培养

教育家办学与教育家的培养 作者:规划办发表时间:2011-05-19来源:规划办阅读次数:814 宋永忠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时期的教育家,应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目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高尚的人格魅力、卓越的人才培养或办学成就。 ■教育家办学的意义,在于让真正懂得教育规律的内行人来办学,让校长和教师一辈子热爱并从事教育工作。这既意味着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又体现了强烈的现实需求。 ■培养未来教育家,是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我国的教师教育应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把培养未来教育家作为义不容辞的理想与担当,努力打造教育家的摇篮。 当今的中国教育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其中关于教育家培养和教育家办学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3 年起,温家宝总理就开始呼吁?教育家办学?,并提出?要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家、实现教育家办学,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一、教育家的内涵:定义与特征 在人们的意识中,所谓?家?,是社会大众对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某种专门技能的人的一种尊称,是对他们取得成就的一种肯定。概而言之,教育家要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在教育学术领域有一定的成就,在教育实践中有突出贡献,在教育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其在教育方面所立下的丰功伟绩永远为世人敬仰。 (一)教育家的界定 陶行知先生认为,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类型:政客的教育家,书生的教育家,经验的教育家,但这三种都不是最高尚的。只有?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也就是说有开创精神和开

创之功的,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教育家。这对我们今天理解教育家的内涵仍然很有启发。 当前,学界关于教育家的内涵有很多种理解,多采用分析教育家的标准和条件的方式进行界定。比如有学者从教育家干了什么以及他们工作结果的角度,作为界定教育家的客观标准与主观条件。 (二)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区别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家和?教书匠?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家能认识并达到使受教育者沿着正面方向全方位发展的目的,而?教书匠?仅仅以用某些手段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为目的。教育家眼中看到的和心中想着的是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仅仅是他育人的一个手段,而?教书匠?眼中看到的和心中想着的是知识,学生仅仅是他传授知识时所需要的对象。一名教育家应爱岗敬业、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潜心育人,以求真务实、富有开拓精神的实践,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 (三)新时期教育家的特征 新时期的教育家,应具备思想理论、实践风格、道德与办学成就等四方面的条件。第一,教育家应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目标,潜心研究和善于发现教育中的问题,并形成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家,未必有系统出版的教育著作,但对教育问题一定要有独到的思想和见解。第二,教育家应具有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勇于探索,形成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建立之初,有一大批兴办各级各类学校并长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家,他们未必亲身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也称得上广义上的教育家。新时期的教育家,一般应要求具有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并能形成独特的风格。第三,教育家应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受到学生的广泛拥戴。教育家与其他很多的?家?的重要区别就在于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教育家一定是真正地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这种爱越是深厚、越是无私,就越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对学生的影响就越深远。第四,教育家应具有卓越的人才培养或办学成就,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教育家应有社会公认

教师招聘常考中国古代教育家

教师招聘常考中国古代教育家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他"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更可贵的是他的"庶、富、教"思想。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人就简称为"因材施教"。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是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另外,孟子认为同物则同类,同类则同性,提出了"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智力平等的思想。 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的"治人"的"劳心者"。他又以城郭、军队、土地、财物和教育相比,如城郭不完整,军队不全,军器不精,"非国之灾";田野未开垦缺乏财物,"非国之害";但若"无学",则国"丧无日矣"。可见,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教亦全术"的原则,实行五种教育方式:一、对学习好的,"如时雨而化之"(即如雨露润泽草木一般);二、对德行好的,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三、对天资较高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四、对一般的,采取"答问"法,以释疑解惑;五、对于不能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材。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转) 1. 孔子(公元前551 —前479 )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 听其言而观其行"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这说明孔子把意志性格的锻炼已经提到为道德献身的高度。 2. 孟子(约公元前372 —前289 ) 孟子名轲,是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 孔孟之道" 。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 性善" 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另外,孟子认为同物则同类,同类则同性,提出了" 圣人与我同类者" 、" 人皆可以为尧舜" 的智力平等的思想。 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 性善" 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 明人伦" 的" 治人" 的" 劳心者" 。他又以城郭、军队、土地、财物和教育相比,如城郭不完整,军队不多,军器不精," 非国之灾" ;田野未开垦缺乏财物," 非国之害" ;但若" 无学" ,则国" 丧无日矣" 。可见,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 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