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校训中的教育家办学理念--以华南师范大学及林砺儒为考察中心

大学校训中的教育家办学理念--以华南师范大学及林砺儒为考察中心

大学校训中的教育家办学理念--以华南师范大学及林砺儒为考

察中心

陈先哲

【摘要】Studying school motto is a path to comprehend its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The motto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at work hard , rigorous scholarship , innovation, and being good idol has manifested the uni-versity's spiritual inheritance , and this spiritual inheritance is being connected closely with Lin Li -ru.During the eight years when Lin Li -ru was presided in the school , he worked hard for independent education; advocated to academic freedom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of rigorous scholarship;made an innovation of teacher training courses;and insisted on teacher education which tradition was being continued up to now .%校训研究是研究办学者的办学理念与实践的一种路径。华南师范大学校训“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既是学校的精神传承,也是对作为教育家的早期创建者林砺儒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林砺儒在主持学院的八年间,为争取自主办学的空间而“艰苦奋斗”;倡导学术自由,为广大教师创造“严谨治学”的环境;“求实创新”,对当时一片空白的师范课程体系作出改革;坚持师范教育,乃有华南师范大学延续至今的“为人师表”,薪火相传。

【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2

【总页数】4页(P17-20)

【关键词】校训;林砺儒;办学理念

【作者】陈先哲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广州 510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9

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集中表述,也是大学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校训是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1],既是早期办学者理念与实践的浓缩,也是后

继者的行动指南。因此,校训研究,是研究办学者的办学理念与实践的一种很好的路径。华南师范大学的校训是“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在与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同时,这十六字校训也是华南师范大学八十年办学历史和精神传统的高度概括,更是早期办学者的办学理念的升华以及办学实践的浓缩。

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是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在1933年创建的。1933年至1941年这8年间,尽管学校四易其名,但他一直

担任院长,并且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为学校后来的发展奠定根基并刻上深深的精神烙印。而一所学校的校训,正是办学者精神烙印的最好体现。作为学校创建者的林砺儒,他对这所大学精神传承的影响,正体现在校训对华师精神的凝练与概括之中。细读“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这十六字校训的每字每词,正与林砺儒当年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相契合。

一、艰苦奋斗

林砺儒(1889-1977),原名绳直,广东省信宜县人。16岁考入广东高州高郡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堂,立志献身于祖国的教育

事业。1918年学成归国,次年春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讲授《教育学》《教育史》《伦理学》《心理学》等课程。

1931年秋,林砺儒应广州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之聘,出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讲授《师范教育》《教学法》等课。次年,又兼任省立广州师范学校校长。1933年,广东省政府林云陔、陈济棠等创办省立勷勤大学,林砺儒参加筹备工作并受聘为教务长兼师范学院院长。师范学院最初系在广州粤秀书院市立师范学校上课,1936年迁往石榴岗新校舍。1937年广州局势日紧,10月迁往广西梧州。1938

年11月因梧州遭敌机轰炸,再迁桂东南藤县。1939年1月,广州沦陷后,又再

迁桂北融县。1939年广东局势稍定,同年8月奉令迁回粤北乳源县侯公渡。1939年,粤北第一次会战,曲江紧急疏散,再迁连县东陂。1940年1月学院、

附中、附小均先后在连县东陂开课。直至1941年8月林砺儒被迫辞职,当局为了便于控制,令学院再迁曲江桂头。

林砺儒在勷勤大学期间,正逢抗日战争爆发,校名四次更换,校址五次搬迁,办学环境可谓艰苦卓绝。但在他的坚强领导下,学院教职员工精诚团结,公而忘私,员生大部分随校搬迁,大批图书仪器仍保持完好,不但没有破坏损失,而且不断增加,为日后学校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无当年林砺儒带领师生之艰苦奋斗,便无今日之华南师范大学。而林砺儒的艰苦奋斗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抗炮火纷飞的战乱环境上,更体现在其办学理念与国民党统治势力相左时,他的不屈不挠与顽强抗争。艰苦奋斗,既是他坚持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更是他在当时恶劣办学环境夹缝中求生的真实写照。

二、严谨治学

受西方进步教育思想和蔡元培等进步教育家提倡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思想的影响,林砺儒坚持学术自由,治学严谨,其教育思想相当注重联系中国社会的教育实际,而不妥协于政治势力。这从他在勷勤大学创办之初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便可见一斑:

时值国难当头,学生要求抗日的呼声高涨,而国民党政府公布了一些教育法令,企图以繁重的功课和考试来束缚学生。林砺儒于1934年《教育杂志》24卷4号发

表《从批评中学新法令说到未来的改造》的长篇论文,对这些压制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法令提出质疑和批评,反对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反对举行中学毕业会考。1935年,国民党提倡尊孔读经,《教育杂志》编辑部邀请一些学者笔谈读经问题时,他写了《对于读经的意见》表示反对。他认为办教育应该民众化、现代化,读经不符合时代的需要。1936年他又发表《中国师范教育之检讨》等文以总结办师范教育的经验。当时外侮严重,有人主张教育救国,林砺儒为此发表《中国教育与国难》等文,说明国家衰弱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腐朽,单靠教育不能救国,要改造教育首先要改造社会。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林砺儒不仅本人治学严谨,作为教育管理者的他,还与当时的进步教育家一道,与国民党的统治势力顽强抗争,艰难地坚守着大学精神,为校内的学人创造严谨治学的难得环境。

当时围绕着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走向,基本形成了两种力量的抗争:“一方面是国

民党政权千方百计要把高校纳入其意识形态轨道,另一方面则是一大批教育家在艰

难地坚守着大学精神。”[2]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创办之时,正处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中。面对社会上两种办学主张的抗衡,身为院长的林砺儒选择了后者。从1933年8月至1941年8月,林砺儒在主持学院的8年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办学理念。虽然

这期间学院四易其名,但以研究教育学术、培养中学师资为宗旨的师范教育方针却

一以贯之。林砺儒顶住了来自地方政治势力的牵制,为校内的师生创造了自由学术、严谨治学的良好环境,实属难能可贵。

正是林砺儒全力打造的自由学术、严谨治学的良好环境,一大批进步教授被吸引到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吴三立、何爵三、尚仲衣、蒋径三、黄友谋、高觉敷、陈守实、许杰等都曾在校任教。林砺儒为适应形势需要,曾请李平心讲《国际形势》,请张

栗原讲《新哲学》(即《马列主义基础》),请翻译过《资本论》的郭大力讲《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史》等课程。还先后请进步学者邹韬奋、钱俊瑞、杨东纯等到校作形势报告。以上教授,不少在到达学院前已是知名学者,进步人士,影响颇大。作为一所成立时间很短的学校,能够吸引到那么多的进步教授,并精诚团结,矢志不渝,为办好学院而艰苦奋斗,实在是与林砺儒所创造的自由学术、严谨治学的良好氛围分不开的。

三、求实创新

林砺儒坚持高等师范教育,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适应了当时中学教育发展的急需,体现了他的“求实”精神。自20世纪20年代高等师范教育严重滑坡后,国内中

学教育现状,包括教员和学生都受到普遍批评,个中原因,自然不一而足,而“教师缺乏”是个不容否认的因素,且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据教育部最近报告,全国中学生有39万余人,教员3万人有奇”,而在这些中学教员中,受过正规教育专业训练者只占少数,“总有75%以上是不合式的。换句话说,现在39万中学生之中,大约有30万人常在不合式的教师指导之下”[3]。这种情况在广东同样表现得很明显。30年代初期广东的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也

推动了广东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加之海外华侨捐款办学的热潮出现,便进一步突显了中小学教师短缺的矛盾。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堂的林砺儒针对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内外师范教育的经验,认为“一个国家要维持自己的生命”,不能没有教员,教员是“为国家发展生命的”[4]577。林砺儒关注社会现实,实

事求是,锐意改革,并矢志不渝。

林砺儒的创新精神,集中表现在他对当时师范学院的专业和课程的富有创造性的设置上。怎样才能培养出具备上述素质的中学师资?林砺儒认为首先就要突破一般大学系科的课程系统,须另组一个课程系统。他在办学上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根据地方中学教育的实际,构建培养“一专多能”的中等师资的课程模式。林砺儒指出:

“中学师资的学力训练,宜按照其将来服务之所必需,而规定其必修的课程,所以往往不能拘泥科学底理论的分类。”[4] 637因此,“在大学内训练中等师资,不能沿用大学原有各院系之编制,若编成合于训练中学师资之用者,则一种课程或须兼采大学原有几学系或两学院所有之科目”,以提供“特殊的训练方案及特殊合用之课程”[4] 736。

为了让师范生构建起较为宽厚的知识结构,从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到文理学院,林砺儒始终坚持按文史学、数理化学、博地学的框架设置专业, 广泛开设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以探索独特的训练中学教师的模式。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按中学师资训练的要求,专门学识准备,有须顾虑之两原则:学识范围须较为广博,不可养成狭隘的专门家,此其一。师范毕业生所堪任教之学科应与各地方中学聘任专任教员之条件相适应,此其二也。”[5]这种“一专多能”的中等师资培养模式根据中等学校师资必须精通两门以上学科的要求,兼顾相关学科之间的横向有机联系,体现着博与专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并重,学术性与师范性的融合。这种富于特色的课程设置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四、为人师表

关于“为人师表”,笔者更愿意解读为林砺儒坚持师范教育事业的办学理念和有力行动。因为没有他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处于低谷之时的坚持,当日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可能早就改为普通大学,更无今日之华南师范大学,“为人师表”的师范特色也就无从谈起了。

作为师范院校,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创办之时,正值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处于这样一个低谷之时。林砺儒后来回顾当时的办学背景时谈到:“自1922 学制改革之后,全国师范教育遭了劫运。各省大多数师范学校被并入中学而消灭了,全国高等师范也次第停办改为大学,硕果仅存的只有北平师大一校。到了1929 年,国内教育界渐悟前非,屡屡发出恢复师范教育的呼吁,是年4月26日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教育

宗旨及其实施方针,其第五条说:‘全国师范学校于可能范围内令其独立’。由是

师范教育才复活,可是也只限于培养小学师资底师范学校而已。至于高等师范教育

那时还未脱劫运。在1926、1927年,国内实在已经感到中学师资的缺乏,不过还没有人肯主张恢复高等师范教育罢了。”[6]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在开办之初,就明确了“以研究教育学术,培养中等学校师资,改进普通教育为任务”的办学宗旨。1933年9月20日,在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的开学典礼上,林砺儒说道:“原市立师范是专为广州市训练小学师资,现在成立师范学院兼要为广东全省训练中学师资:这便是于原有使命之上,再加上一种新使命,这两种使命,本院是要永远负担着进行的。”[7]勷勤大

学师范学院的设立,首先在省一级恢复高等师范教育,在当时应是颇有魄力的。即使在当时如此艰难时势下,学校四易其名,1939年改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表面上与师范教育已无关系。但在林砺儒的坚持下,科系不变,课程不变,以文理学院之名,行师范教育之实。直到1941年林砺儒在国民党政府的逼迫下离职,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师范教育特色方日趋消退。

被迫离职后,林砺儒告别了广东省高等教育界,但无论是他之后担任桂林师范学院教务长,或是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几十年中,他坚持高等师范教育应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观点与做法不动摇。他始终认为中学教师也必须在某一专门学术的领域内,达到博大湛深的造诣,否则就会误拾陈言糟粕而欺骗大众。基于这一思想,他强烈反对取消师范大学的倾向,提出高等师范教育的性质应该是:“师范大学=大学+师范。” [8]要求高师毕业生,其专门学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而

又有淹博的广度。既学有专长,又多才多艺。

可以说,林砺儒的远见卓识,不仅保留了从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到今日之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范火种,也为广东高等师范教育甚至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其

贡献之大,难以估量。

林砺儒办学年代条件可谓“艰苦”,惟其努力“奋斗”才获得自主办学的空间;惟其大力倡导学术自由,才给当时的广大教师创造无须为政治而学术的环境,方能“严谨治学”;惟其“求实”才对当时社会急需师范人才而作出准确判断并一以贯之,惟其敢于“创新”,才能对当时一片空白的师范课程体系作出改革,建立合理的专业和课程;惟其对师范教育的坚持与力挺,才有华南师范大学延续至今的“为人师表”,薪火相传。十六字校训,是华南师范大学的集体精神传承,更是林砺儒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的集中体现。作为老一辈教育家,林砺儒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及其办学理念的远见卓识让人起敬,通过追寻他的点滴片段,我们可以依稀看到“逝去的大学” [9]的影子,自然,也会产生对“自由之学术,独立之思想”的象牙塔的重新寄望和无限遐想。更重要的是,林砺儒的办学理念和有力行动,对当世大学办学中的“行政化、同质化、商业化”的倾向也起着有力的劝勉和匡正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1-6.

[2] 王建军.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失落-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溯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20-26.

[3] 林砺儒.怎样做优良的中学教师[J].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月刊,1934(10):10-14.

[4] 林砺儒.教员待遇问题.林砺儒文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

[5] 呈报本院办理情形及改进办法.广东省立教育学院(1938-1939)[Z]: 23-24.

[6] 林砺儒.本学院与十年来中国之高等师范教育[J].文理月刊,1939(1): 27-29.

[7] 林砺儒.开学训话[J].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月刊,1933(1):18-20.

[8] 林砺儒.师范教育问题随笔[J].教育研究,1979(1):8-12.

[9] 谢泳,智效民.逝去的大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59.

各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川大学:精韧不怠,日进有功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西北工业大学:公、诚、勇、毅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首都医科大学:扶伤济世,敬德修业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人至德 北方交通大学:知行 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 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攀枝花大学:明德励志,博学笃行 1、“明德砺志” ①“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是指光明、清明之义,“德”是指道德(品德)、美德之意,“明德”的意思是指大学的育人之道在于:努力引导师生员工的道德达到理想境界——美德。同时,在《河南程氏粹语·论道篇》中说:“德立而百善从之。”这充分说明在大学教育中“明德”的重要性。 ②“砺志”中的“砺”是指磨(石)、“志”是指志向和志气等,意思是指大学的育人为本之道重在于:培养锻炼和努力树立师生员工的科学理想和志气。 2、博学笃行 ①“博学”,出自“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博学”是指广博地获取知识,其意思是指学问广博精深,博学多才。 ②“笃行”是指诚实地一心一意地践行。其意思是指为实现科学的理想和目标而诚实地一心一意地坚持不懈地践行。 3、“明德砺志,博学笃行”,充分体现了攀枝花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认真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和应用型原则等。

丹心办学为万家

丹心办学为万家 ---------记泌阳县春蕾学校校长尚喜营 盘古圣地泌阳县,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在峻美的五峰山麓,春水河畔,绿树掩映着红瓦绿墙的春蕾校园。这座学校从破旧的瓦房变成今天靓丽的校园:现有教学楼四栋,三层公寓楼一栋,标准操场一个;建有多媒体电脑室,1000平米的才艺大厅,1000平方米的餐厅;总占地60亩,固定资产已达2500多万元。春蕾学校分春蕾小学和春蕾幼儿园一园,二园,三园四个部,在校学生1600多名,教职工近90名。学生来自方圆近10个乡镇,春蕾学校是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才的乐园。 春蕾学校是市“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知名品牌”学校,“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市级示范幼儿园”、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县各种奖励160多人次,学校先进事迹先后被河南日报,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驻马店电视台,泌阳电视台报道。办学13年先后培养毕业学生2000多人,可谓桃李天下! 新当选的市人大代表尚喜营,就是这所市级名校的校长;他是省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校长,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他的事迹在春水及周边几乎家喻户晓。 办学:源于使命 社会的发展,促生大批农民工在家乡或者外出打工、发家致富,而子女的教育和管护却成了他们放心不下的问题。交给爷爷奶奶管,由于代沟,孩子的心理容易出现偏差,安全事故频发。他们停下工作,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积蓄都花在照顾子女上。 2002年暑假,尚喜营出于省级骨干教师的责任感,为了千万个留守儿童的健康成才,为了广大家长安心工作,决心创办一个:家长放心,像城

市学校一样能让孩子享受优质学前教育的幼儿园:泌阳县春水镇春蕾幼儿园。正值酷暑,当人们在大树下乘凉时,尚喜营却为了幼儿园的建设工作,奔走于钢筋砖头之间。白天,深入各个乡村宣传招生;夜晚,和教师一起总结学习。最初的条件异常艰苦,有时甚至到了渴了喝一碗水,饿了啃包方便面的地步。建校之初,他还需要周转于财务与体力之间。借钱购置教学设备。把有限的住室让教师住,他和爱人在教室里把桌子拼成一张床,春秋轮回,寒来暑往;到学校开学时,他已经瘦了七、八斤。 辛苦总有回报。把装修一新的幼儿园——春蕾幼儿园展现在广大学生家长的眼前:干净整洁的教室、各种各样的玩具、明亮的洗涮设施和厨具、崭新的校车,让广大家长眼前一亮,纷纷报名入学。春蕾幼儿园在尚喜营的精心管理下,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 建校:披星戴月 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纷纷提出建议:应该再办一所寄宿式小学。 尚喜营犹豫了,办小学需要上百万元的资金,这对当时的他来说是天文数字。但看到家长无奈的面孔,听到他们由于子女得不到应有的教育而发出的叹息声,她毅然决定办一所全封闭式寄宿学校——春蕾小学,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在这里安心学习,让更多的务工群众安心工作。 2004年暑假,尚喜营租借闲置的校舍开办春蕾小学。最初学校仅有6名老师,从一年级到四年级5个班200多名学生。他带领全体教师研教德、探学法,和教师们一起学习进步。教室里,常看到他听课的身影;宿舍里,常传来他为学生盖被子的脚步声。 2005年农历正月十五,在泌阳县城忙碌采购了一整天学生桌凳、睡床和书本的尚喜营随车回到了学校,接过爱人给他端来的热腾腾的饺子,他流泪了:已经一整天没顾上吃东西了,又冷又累又饿。看着疲惫不堪的他,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翻译

Outline Title: The Linguistic Feature and Translation of School Mottos of China’s Famous Universities. Thesis Statement: The School Motto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 university for its Extraordinary Compactness and high representativeness of the university’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as well as its aesthetic structure. Learning about the Linguistic Feature of School Mottos of China’s Famous Universities will help us to find effective ways of translating university’s school mottos accurately. Outline Introduction 1. Standardizations of School Mottos 1.1 high generality 1.2 Brevity 1.3 Contextual independence 1.4 Commonly used/ Universality 2 The Linguistic Feature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School Motto s 2.1 Semantic feature 2.2 Pragmatical feature 2.3 Syntactic feature 3 The Translation of School Mottos of China’s Famous Universities. 3.1 The general principals of the translation 3.1.1 Information security 3.1.2 Semantic equivalence 3.1.3 Pragmatic equivalence 3.2 The methods of translation 3.2.1 The syntactic adjustment based on the semantic word-order 3.2.2 Gain compensation based on the semantic equivalence 3.2.3 Image switchover based on the pragmatic equivalence 4 Conclusion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目录 题目:中国著名大学校训的语言学特征与翻译

教育家林砺儒与全人格教育

教育家林砺儒与全人格教育 20XX年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诞生120周年。林砺儒,1889年生,广东信宜人,早年留学日本,1919年开始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教授,1922年7月-1927年7月、1928年5月-1930年6月兼任师大附中主任,是我国实行中学“三三制”的开路先锋。在此之后,林砺儒先生先后担任中山大学教授、广东文理学院院长、广西桂林师范学院教务长、厦门大学教授等,他宣传抗日救国,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被国民党政府列入不准发给聘书的教授黑名单。解放后,林砺儒先生担任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并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主席亲自找他谈话,要求师大尽可能扩大规模,为新中国培养更多的师资。此后,他升任教育部副部长。林砺儒先生除当选为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外,还是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因病去世,享年88岁。 林砺儒先生一生从事教育事业60余年,有着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他的不少观点今天看起来也是十分先进的。林砺儒先生对基础教育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全面的论述,对师范教育和附校发展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说:“要办好师范大学,必须有好的附属学校,包括中学、小学、幼稚园。”上个世纪20年代,林砺儒先生带领北京师大附中在国内率先实行“三三”学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林砺儒先生在教育学、伦理学等方面著作十分丰富,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了《林砺儒文集》,虽未囊括他的全部著作,但文集总字数已超过80万字。林砺儒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学习与研究。 一、成果辉煌——全人格教育打造杰出人才的摇篮 1922至1930年间,林砺儒先生兼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现北京师大附中)主任(即校长)。正是这个时期,林砺儒先生以他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坚持全人格教育,带领师大附中率先实行“三三”新学制,使学校的教育,特别是课程建设跟上了时代的发展。在林砺儒校长和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把北京师大附中办成了一所先进的现代学校,教育取得了辉煌成果,使学校成为杰出人才的摇篮。 1922年,在林砺儒先生的领导下,师大附中制定了新的办学宗旨:“(1)培养健康身体;(2)发展基本知能;(3)培植高尚品格;(4)养成善良公民。”与此同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