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一五规划的战略及政策建议

十一五规划的战略及政策建议

十一五规划的战略及政策建议
十一五规划的战略及政策建议

十一五规划的战略及政

策建议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十一五”规划的战略及政策建议

编者按:制定并实施“十一五”规划,将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研讨“十一五”战略发展规划,具有相当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日前,“改革杂志社学术委员会成立暨‘十一五’战略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央宏观研究部门、政策咨询部门和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就“十一五”规划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应该坚持四大发展战略

前不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十一五”期间发展改革》,课题报告分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大部分。

作为负责起草总报告部分的卢中原,对于今后5年至15年总体改革与发展思路有着简明、清晰的看法。

这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认为,从宏观上讲,“十一五”规划的起点是“四新”,即:新的增长态势、新的增长空间、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发展理念。

新态势指,中国经济在“十五”期间扭转了长期低迷的通货紧缩态势,转向新一轮上升通道。“这是一个转折性变化。而上升期能不能延长,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卢中原说。所谓新空间,是指“十五”期间,中国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迅猛。从社会领域看,社会流动和分层加快。剧烈的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扩大了发展空间。

新动力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几年来,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新的体制基础。

新理念意味着科学发展观。对于这一点,卢中原认为,不能估计过高,“毕竟才提出来一年。”

与此同时,卢中原对中国正将面临的四大矛盾作了分析。概括起来是,人口、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体制缺陷依然存在,抑制了增长方式转变;社会结构变迁加快,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不稳定、不可测因素空前增加。

基于这些分析,卢中原认为,“十一五”期间,中国必须坚持四大发展战略:

一是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因为我们要素组合比较有力,市场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不可能通过进口、出口或者是扩大开放调节,这决定了中长期发展必须靠内需。但是内需与对外开放并不矛盾,比如扩大开放就是满足内需;

二是技术创新战略。这不是一般的科技进步。“科教兴国”国家早提出来了,“十一五”期间,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三是以制度创新推动发展战略。没有制度创新,就找不到根本的动力,要继续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旗帜,协调推进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微观和宏观、经济和政治几大领域改革;

四是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唐任伍,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十一五”发展战略的制定作了几点提醒:

防止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在发挥市场主体调节作用的同时,要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进一步处理好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金融企业问题,防止出现金融危机;保持社会稳定;处理好台湾问题,不要让它干扰经济建设;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政治文明的关系,让经济建设和政治文明互相促进,同步发展。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思路

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而位居世界第三,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此前就有专家认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是一个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跃进的艰难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说,向贸易强国目标迈进,就是既要保持我国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又要提高和实现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此过程中,要掌握和利用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规律,一方面稳定和延续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保持出口贸易的数量增长;另一方面又要创造和积累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扩大其产品出口,达到改善贸易结构,提高贸易质量的目的。

联系到“十一五”规划,裴长洪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路:

实现加工贸易的双重结构调整。加工贸易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内分工贸易发展的趋势,顺应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安排的经济规律,应当继续发展和完善。其结构调整的含义是,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应逐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增加就业和满足现阶段中西部地区数量型经济增长的需要;但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鼓励和扶持加工贸易向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延伸和发展,逐渐积累比较优势。

在一般贸易中,扶持出口优势行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强自主研究开发,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加工制造业产品中自主知识产权的比例,使一些行业部门有条件较多并以较低成本使用创新技术,培育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形成出口优势行业,改善一般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

重视和发展服务贸易,努力增加服务出口的新产品新业务。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之相关的许多服务业,如金融、保险、通信、国际商务咨询、法律咨询、电脑软件、运输等业务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海外拓展市场,形成服务出口。但许多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靠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所以应当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及各类服务标准和条件,同时转变传统观念,把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密切注视世界服务贸易的新动向,跟踪国际潮流。当前,在贸易自由化潮流中,出现了通过自然人流动增加服务贸易的新动向,国际社会出现了自然人流动就业自由化的呼声。我国人民通过流动在境外就业的比例远比一些发展中国家低,因此应从职业培训入手,培养大批适应国际服务需求的人才,鼓励自然人流动,并增加这方面的服务产品和出口。

增加外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利用效率。我国庞大的生产体系和人均资源的约束,决定了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交换必然是大吞吐量的,因此,港口、码头、远洋、航空、陆路运输等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投入,应当制定规划,适当超前发展,并应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利用效率。

更新观念,扩大国际贸易业务范围。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发展国际第三方物流业务、发展转口、转运业务,使我国成为周边经济体的转口贸易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国际货物调配中心。

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效率优先,优先到什么程度兼顾公平,兼顾到什么程度一般说,效率优先,必然会使收入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是不是收入差距越大,效率就越高另外,收入是仅指劳动收入,还是也包括其他收入,如资产收入等。假定收入差距越大,效率越高,是否还要考虑到一定经济社会环境下社会整体的承受能力,还要考虑社会的和谐发展”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臧旭恒提出这样一连串问题。

公平与效率之争是一个老话题。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么选择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要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长期以来,我们倡导的都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但专家们认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大约在0.45左右,按国际社会一般看法,已经超出正常社会所能承受的“度”。因此,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应当成为“十一五”时期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臧旭恒说,目前缩小收入差距的重点在于调节收入最高的10%居民的收入,增加收入最低的10%居民的收入,努力形成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使我国收入分配形成“橄榄形”格局。具体手段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其累进程度;研究、落实、完善利息税、遗产税的政策。

从长远看,缩小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要求是增加对教育投入。臧旭恒建议,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改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以彻底解决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问题。与此同时,要适当降低高等教育收费,使大部分居民能够承受得起。

重庆工学院副院长孙芳城强调了完善失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扩大保障面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孙芳城建议,将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纳入失业保险中,对非公有制企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于个体工商户和收入稳定性差的个人,可以开设专门窗口,建立缴费账户;对于目前矛盾突出的“失地”农转非人员,可以考虑在其土地补偿费中留出一部分失业保险费,同时,应该在土地增值部分留出失业保险基金的积累。

关于健全和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失业保障筹资机制方面,孙芳城建议,在适当时候对企业开征失业税。而财政部门可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补充保险,如职工互助保险、个人储蓄保险、商业保险等。

孙芳城说,针对目前缴费苦乐不均的情况,可以考虑将缴费基数由目前的职工工资改为社会平均工资,使失业保险真正体现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的对策是:

调整费率,增加积累。据专家测算,我国企业3000万冗员的隐性失业,一旦显性化,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企业10%以上的缴费率。在调整中,可以根据行业、单位失业风险概率的不同,实行差别费率,使企业负担相对合理。

调整基金使用方向,降低失业救济金支付份额,增加就业服务方面的支出比重,并相应建立就业培训及培训津贴制度、职业介绍和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就业服务制度。

加快失业保障立法建设,建立起基于全社会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失业保障仅仅依靠行政部门的规定、办法很难维护强制性,必须正式立法。对于拖缴、欠缴的企业,应加强清欠的力度,对于恶意拒缴者,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理。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明确财政部门在失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职责,财政部门应积极主动地研究失业保险基金管理的立法问题,以加快失业保险基金管理的立法。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包括失业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预算;理顺失业保障工作中的各类关系。重新界定“失业”概念,划清保障对象;理清显性就业与隐性就业的关系,促进隐性就业显性化;理顺失业保险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关系;理顺失业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关系。

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和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在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社会保险事业机构,具体负责经办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支付、营运、管理以及编制预算等,实现“五保合一”。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失业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

正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

区域差异的存在以及扩大化倾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区域差异和区域差距既是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今后改革发展的现实起点。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说,区域差距拉大并不是中国改革的初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寻求社会和谐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战略的调整,通过发达地区的示范、带动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事实上,目前正在进行的“十一五”规划研究,已将区域差异和地区差距问题置于重要地位。以区域发展为支点的区域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战略和规划提上了日程。这些规划为经济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也凸现了区域差异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如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区域专业化分工、区域竞争、区域合作、区域协调等。

周立群认为,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区域规划如何与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对接协调起来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他说,从现实看,行政区划利益格局加剧了区际竞争,区际竞争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给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以外部冲击,为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存在区域产业雷同、重复布局、恶性竞争、资源配置劣化等新问题。各地区纷纷构建自己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产业园区和产业体系,但有着内在联系的区际产业联系却是断裂的,形不成产业带、产业链和产业群。

缩小差距应以改革为前提,尤其是改革滞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除需要中央给予政策性支持以解脱其历史重负外,重要的还在于自身的制度创新。而其制度创新的路径也不同于南方地区,比如,同广东、江浙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东北的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这一约束条件使其发展民营经济仅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建构

新的制度条件吸引外地民间资本或私营企业进入东北,并通过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民营经济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就成为东北改革的特点和重要内容。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政策规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富良说,从政府角度看,要缩小地区差距,应合理制定区域战略发展规划。

他说,成功的区域战略发展规划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区域的边界是确定的,第二,影响这个区域决策的外部竞争对手的边界也是确定的。

陈富良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看法:

对某个地区来说,要成为新的增长点,就一定要争取市场。而最有可能拿到的市场正是从老的增长中心扩散出来的那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市场,这部分市场恰恰符合后进地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他提醒后进地区,那种超越发展阶段,直接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为了在下一轮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后进地区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应当盯住增长中心,要研究哪一个行业的集聚过程已经快要结束了,地方政府就应当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帮助本地企业捷足先登,把机会抢过来

发达地区要切实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基于2004年的情况,2005年,珠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仍将面临若干困难与矛盾:

人民币汇率调整和利率上调的预期,以及出口贸易摩擦与贸易纠纷加剧,使得出口贸易增长将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省区发展构成一定影响。

如果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得不到迅速和根本的缓解,对于原材料、能源短缺的东南沿海,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便构成了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弱化的威胁。

没有明显迹象表明,自去年开始出现于东南沿海的“民工荒”现象,及专家进一步分析得出的“技工荒”现象,将在近期内得到明显改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隋广军说,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就是经济结构调整迟缓,工业运作与增长方式粗放,工业经济的运营模式一直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和低效益的状态中。

他说,中国工业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加速工业运作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最终解决制约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障碍,摆脱已经越来越严重的多区域产业同构、低水平重复建设、低层次过度竞争所造成的压力和损耗,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保持在全国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并为其经济腹地和其他经济区域腾出发展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国家的共同繁荣。

隋广军的具体建议有:

不断找寻、培育成长型产业,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和网络。根据产业生成与集聚规律,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利用等产业。同时,鼓励产品和技术创新,加快完成从目前的加工服务、贴牌生产向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价值链高端演进;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升东南沿海地区企业员工的工资待遇水平,抬高劳动密集型与资源投入型工业企业的进入与存活门槛。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成长型工业提供发展空间;

将目前正在形成的泛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合作推进到实质上的区域产业布局的协调分工合作领域。根据比较优势、资源禀赋特点形成上、中、下游产业基地和产业合作链条。通过有效的干预,防止新一轮的重复建设、资源过度投入、过度竞争导致巨大损失的问题一再发生。

调整西部大开发思路

西部大开发问题是专家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呼吁,增加西部大开发力度。

在白永秀看来,这些年西部大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比如:认识不到位,进度缓慢;机制不健全,地方得到的实惠少,在资源开发中存在“抽血多、输血少”现象;缺乏具有特色的特殊政策,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可以肯定,“十一五”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期。

专家们普通认为,“十一五”期间,要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唐任伍说,“十一五”期间,西部开发不能再沿用过去的老套路了,必须换个思路,进行多维思考。

唐任伍建议:

首先要进行法律及制度上的重大变革。要对西部地区实施更加宽松的政策,要制定《西部开发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在西部开发中,只要不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治理沙漠、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所有措施,都要支持;

二是要运用“保护私有财产”的理念,吸引更多的有能力、有资本、有技术的人才到西部去“淘金”,去发财;

三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应当着手启动开发雅鲁藏布江的前期工作,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新才认为,“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应当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重点地带重点开发;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确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解决“三农”问题和贫困问题;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发展教科文卫事业,化解社会危机;正确处理民族矛盾,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

长期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从更全面的角度谈了他的观点。

白永秀认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地位应当得到根本性提升。他建议召开中央全会研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内容包括:西部大开发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西部大开发的地位、作用及意义;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方针;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及重点;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阶段及实施步骤;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措施。《决定》的出台,将有利于从执政党地位的角度肯定西部大开发,提升其地位,加快其开发速度。

随之,出台《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对开发目标与任务、开发内容与重点、开发战略与步骤、开发方式与机制、开发政策与措施等重大问题进行设计。

对于此前西部大开发中出现的西部被“抽血”现象,白永秀深感痛惜,他呼吁建立健全西部地区资源大开发机制。

“矿产资源是国有的,但西部地方政府也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应当打破中央企业垄断资源开发的局面,在中央政府的调控下,允许地方政府开发矿产资源。”白永秀说。

他建议建立矿产资源折旧机制,仿照固定资产折旧办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折旧率。在处理政府、企业和居民关系方面,白永秀提出以股份制形式开发矿产资源,三方按一定比例,以产权方式入股,并吸引社会资本,成立规范的股份制开发公司。将资源开发中的各方利益统一于股份制企业中。

对于外来企业侵占西部本地企业利益的现象,白永秀建议建立外来开发企业与地方企业对接机制,避免西部大开发中“富了外来企业,穷了本地企业”现象进一步恶化。

具体政策层面上,白永秀提出:

设立国家级“西部大开发特区”或“开发区”,比如在新疆、四川、甘肃、陕西等相关地区设立国家级“能源开发特区”、“旅游开发特区”、“生态建设特区”。

设立西部大开发基金,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出资设立西部大开发人才基金,地方政府发行开发债券,以推动西部大开发中的资本、证券市场形成。

中央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差异政策,比如在本轮宏观调控中,就不能搞一刀切,应当给西部企业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

出台西部高校发展的特殊政策,推进非义务教育产业化。中央政府在高校产权多元化、民办教育、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西部地方院校更多的优惠政策。(记者陈墨)

《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月21日

关于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的报告

关于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的报告 发表时间:2019-08-29T10:27:08.9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曲庆元 [导读] 明确了任务, 提出了要求, 正式启动了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吉林水投水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12 摘要: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全国“ 十一五” 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 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明确了任务, 提出了要求, 正式启动了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关键词: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 突出体现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作用, 水利部提出了《全国水利发展 “十一五” 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概要分析了规划编制工作的背景, 提出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明确了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落实了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和工作阶段划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部署以及水利部的《指导意见》,2004 年规划编制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研究制订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 规划思路。 一、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需处理好的关系 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一方面, 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不断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 要统筹考虑各地区、各行业对水利发展的需求,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对调整区域经济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等提出对策建议。要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 争取把水利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和领域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也要按照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完善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作为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延伸。 2、处理好加强水利建设与强化涉水事务管理的关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十一五”乃至2020年水利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 “九五”、“十五”以来,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已投入, 水利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幅度提升, 但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并没有好转,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遏制, 归根结底, 是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因此, 随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巩固和加强, 政府对涉水事务管理的任务越来越迫切, 如何规范人类活动, 防止对水与生态环境的侵害,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成为涉水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在“十一五”及今后的水利发展中, 不断改革和完善水利管理制度。通过加强水利建设和强化涉水事务管理的双重措施,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促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水利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水利将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逐步完成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发展过程。通过科学确定水利发展和改革目标, 统筹安排水利发展布局, 继续加强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依法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 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措施, 努力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水问题,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在制定防洪减灾、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等重大战略过程中, 全面贯彻和树立科学发展观, 不断丰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在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方面。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 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 明确河流的纳污能力, 严格管理社会的排污行为,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 实行严格的地下水保护政策, 加强地下水超采地区的综合治理。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以预防保护和有效监督为主, 工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相结合, 国家投入与政策引导相结合, 加强对重点水土流失地区和生态脆弱河流的综合治理, 逐步扭转我国与水相关的生态恶化的趋势。 三、“十一五”水利发展和改革的战略 1、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考虑城乡水资源问题。“三农”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领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十一五”规划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根据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水利的要求, 因地制宜, 研究确定城市水利发展的模式、目标、体制和重点。要研究农业节水的潜力, 探索水权从农业向城市和工业有偿转让的机制, 通过制定政策, 保障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节水的有效补偿。 2、在大力加强水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重视政府对水资源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以政府的社会管理、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主、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引导、扶持的水利业务领域。按照《水法》的有关法律规定, 改革水资深管理体制, 推动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上, 实现政府对跨省市区主要河流水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逐步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制度, 探索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系统分析不同流域、不同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加强对水资源的需求管理, 遏制对水资源的无序开发, 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突出国家水权制度建设, 实现区域分水指标与行业定额管理指标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以抑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无序竞争, 使用水户的权益和水资源保护责任相统一, 通过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建立科学的用水和节水管理制度。在全国防洪规划和流域防洪规划的基础上, 强化对洪水的社会化管理, 完善有效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重点突出洪水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实现由全社会共同承担防洪减灾的责任。在水资源保护方面,重点突出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建设, 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 实现排污权的分配。在工程建设管理和投资融资方面, 重点突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利投资体制改革等改革举措。通过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保障公民享有的基本用水权和防洪保安权。 3、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发挥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的同时, 更加注重水利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防洪减灾体系的建立更加注重人与洪水的关系, 实现从单纯约束洪水的防洪目标向既要约来洪水, 又要约束人类活动的综合防洪减灾目标转变。“十一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XX职教学校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计算机应用专业成立于1993年,于2003年被评定为市级骨干专业。目前,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共29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8人,占33%,硕士研究生6名,占25%,双师素质教师14人,占58%,另有兼职教师5人,大多是行业工程师,形成了具有较强教学、工程实践与科研能力的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双师比例及职称比例有待提高。 目前在校学生732人,近三年学生就业率97.8%,专业对口率72%。专业实习实训场地面积720余平米,拥有仪器设备448台(套),其中大型设备5台(套),总价值241.36。专业实训室需加强建设。 生活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电脑家电化,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种工具,由此产生了对计算机及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维护管理、操作应用等庞大的职业岗位需求,尤其是滨海新区建设,全国动漫基地落户滨海新区,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 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总体目标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和行业教育特色,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人才。积极应对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力争成为设置合理、设施先进、实力强大的特色专业,着力打造专业文化,努力造就一支道德高尚、业务优良、技艺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出一批在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骨干、技能高手、专业带头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出一大批与企业需求对口的高素质、强技能人才。 计算机应用专业将依托学校多年办学优势和人才市场对此类专业的信任,遵照“老专业做大做强、新专业特色鲜明”的要求,努力形成涵盖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动漫制作、多媒体技术等专业的专业群,按照专业质量标准要求,力争将专业在校生人数稳定在700人左右,发展成为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类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完成情况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完 成情况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快步走向繁荣富强的五年,也是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在科学、理智、现实地制定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后,全校上下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在规划实施的旅程上成功地迈出了坚实而可喜的步伐,现将我校“十一五”规划的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遵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智并重、科研兴校、教学相长、双向成才,”的治校方略。以发展求生存,以质量求规模、以特色塑形。 二、有序达到各项目标的拓展、完成 1、新一轮课改全面实施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十一五重点工作之一,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采取分批次逐步推进和方式,达到了在职老师的全员角色转变。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一个由新课程标准武装起来的教育教学队伍已经形成。学校领导和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支撑,初步具备了创新力、战斗力和研究力;在工作中出新,在工作中积累,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十一五期间我校获县级优秀课5节;市级优秀课12节;省级优秀课3节;国家级优秀课1节。完成教育局安排的城乡互动任务4次,累计送教 28节课,既锻炼了自己又发挥了辐射作用。全校教师在十一五期间获奖论文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省级1篇、国家级2篇)。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把握新教材的能力、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为老师提供开放的、可持续的教学发展空间。我校在2006年制定了教师“星级达标课方案”,将小学阶段9个学科均分成了低、中、高三个

系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

楚雄师范学院艺术系“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006——2010年)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学院“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总体精神,结合本系师资队伍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艺术系师资队伍的状况 1、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9人,其他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职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8%;讲师30人,占75%;助教6人,占15%,其他1人占2.5%;。专任教师中有音乐教师23人,美术教师14人,其他2人。 2、师资队伍的发展趋势。“十五”期间,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本系把发展重点放在拓展专业办学空间上,积极获取了学院和有关方面的支持,申报并获准了美术教育专科、音乐教育(2+3)专科、音乐学(师范类)本科、美术学(师范类)本科的专业办学,使本系横向上的专业方向增至6个,主动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见表1)。 表1艺术系本、专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性质修业年限 (年) 获准开办时间 (年) 01音乐教育 660209师范类31998 02音乐教育(2+3)师范类52002 03音乐学050401师范类42004 04工艺美术670101非师范类32000 05美术教育660210师范类32003 06美术学050406师范类42004

与此同时,系上采取多种措施,立足于“在职培养和注重引进”两条腿走路,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师资培训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在职脱产学习以及人才引进的效能,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逐年增加,学科、学缘和职称结构得到改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表2艺术系“十五”期间引进教师一览表 引进时间姓名毕业学校及专业学历、学位学科2001年李飏云南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士音乐学 2002年张筱蓉云大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士 艺术设计李涤尘云南艺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本科、学士 陈海燕云大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士 2003年王建才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士美术学吕维正云大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士艺术设计杨芳云南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士音乐学 2005年 代琳娜云南艺术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专科舞蹈樊艳萍云南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士音乐学 表63艺术系“十五”期间师资培训一览表 培训起止时间姓名培训类型培训学校备注 2000年9月—2001年7月温静单科进修福建师范大学一年2001年9月—2002年7月李飞单科进修北京首都师大一年2001年4—6月唐雪峰单科培训中央美术学院3个月2002年9月—2003年7月张黎单科进修北京首都师大一年2002年9月—2003年7月毛忠慧单科进修云师大艺术学院一年2005年9月—2006年7月李红枫单科进修中央音乐学院一年2005年9月—2006年2月速卫红单科进修江西陶瓷学院6个月 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刘丽娜单科进修中国音乐学院一年倪静单科进修中央音乐学院一年 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杨芳单科进修中央音乐学院一年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看,师资队伍还存在较大差距: (1)从本系师资队伍结构的分布情况来看,副教授与讲师职称占63%以上,构成系职称结构主体,但中职比例占绝大多数,高职称教师比例太低,职称结构总体水平不合理,严重影响学科建设和人才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一五时期的特征与挑战 从全国和西部来看,十五计划的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但十五计划力图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展不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够协调,城乡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就业形势较严峻,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科技问题日益突出等。 十一五时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之所以是黄金发展时期,主要在于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以及科技进步加快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等。处理得好,有可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之所以是矛盾凸显时期,主要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由于涉及利益和权力格局调整,深化改革的难度明显提高;内外矛盾交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保持国内稳定的难度加大等。 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1、指导方针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作为主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既好又快发展作为主题。要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好的发展过程;通过公平的分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需求、产业、城乡、区域和所有制结构,形成能支撑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就是要切实做到五个统筹,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把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作为实现十一五目标和战略任务的抓手。 2、阶段性目标 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总体目标下,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

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

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防科工委 目录 序言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增强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面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二)启动并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带动科技跨越发展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 (四)加快空间技术发展,提高业务服务能力 (五)积极拓展空间应用,提高航天产业发展能力 (六)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扩展人类认知领域 (七)加强行业管理,营造有利于航天发展的良好环境(八)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航天先进文化建设 (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序言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高技术产业。发展航天是增强我国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十五”时期,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航天科技工业基础和研发能力大幅提升;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取得快速发展,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突破,月球探测工程进展顺利;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航天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确定了在本世纪前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对航天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相关规划制定,明确了“十一五”时期航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航天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 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四个坚持”为指导,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统筹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全面协调发展,推进应用卫星和

2019年林业局十一五完成情况及十二五规划和工作安排

20XX年林业局十一五完成情况及十二五规 划和工作安排 一、“十一五”完成情况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加强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安全,是我旗实现“两旗三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加快我旗林业发展,提高生态工程建设质量,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彻底改变全旗农牧业生产现状、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全旗“十五”林业生态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生态建设面积3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0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 经过五年的奋斗,截止到18年底,全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59.2182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造林28.3177万亩,匹配“三荒”地造林30.9005万亩);完成沙源治理林业项目73.34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33.64万亩,封山育林32.5万亩,飞播造林7.2万亩);18年国家下达我旗沙源工程7万亩,截止目前为止完成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十一五”期间全旗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4.4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1.5万亩,宜林“三荒”地还林5.5万亩),占计划目标20万亩的122%,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0万亩,占计划面积14万亩的142.8%,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期末的7.67%提高到18年的16.32%,每年增幅为1.44%。在近几年来工程建设中,由于我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按照“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全旗通过总体部署,

周密安排,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使得全旗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基本上形成了东西北“三山”和黄旗海周边几块大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初步得到有效遏制,从根本上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五年来我旗林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十一五”期间全旗按照“分类经营,分区施策,做大做强、突出重点”的要求,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通过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全面提高造林绿化水平;搞好迹地更新,加快稀疏林、灌木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继续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和生物的多样性,构建全旗生态安全体系;通过城镇绿化,美化住宅小区,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扩大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进一步改善了全旗的生态环境;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比例达到37%。水土流失得到缓解、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重点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通道绿化,树立良好绿色窗口形象 近年来,在保质保量的完成国家下达的林业重点生态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旗委、政府通过多条通道绿化精品工程的建设,充分树立察右前旗良好的绿色窗口形象。各通道在绿化过程中,严格推行“公开招标、竞争承包、成活兑现、费用包干、限期绿化、一次成型”和“三三四”三年分期结算的方式,由专业造林队进行承包治理绿化。通过各种激励机制,使我旗通道绿化工作呈现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标准全面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 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水利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晋政办发[2006]90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6.11.29 【实施日期】2006.11.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6〕9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加强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履行水利公共服务职能的专项规划,是政府指导水利发展与改革、安排水利重大工程布局的重要依据。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03〕652号)和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一五”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编制计划的通知》(晋发改规划发〔2005〕33号)要求,特编制《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水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水利发展现状 1.水利建设现状。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建成水库730座,总库容44.9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小型灌区1.47万处,配套机电井8.31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85万亩;累计解决和改善了2079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累计建成农业节水灌溉面积1160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8万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48%;全省水利工程的总供水能力达到56.21亿立方米;全省建成水电站163处,年发电量 2.79亿度;全省水产品年产量达到 3.75万吨。水管理和水法规框架体系初步建立。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2.水利发展“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及特点。新水源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万家寨引黄一期工程于2002年10月通水到太原,临汾马房沟提水工程于2004年9月建成,沁河张峰水库于2004年11月开工建设,吕梁横泉水库于2003年11月奠基,2005年10月成功截流。“十五”期间新水源工程计划增加供水能力12亿立方米,实际增加供水能力6.0亿立方米(其中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 3.2亿立方米,马房沟提水工程0.6亿立方米,浪店水源工程1.8亿立方米,汾河二库0.44亿立方米),占计划的50%。 节水农业建设持续发展。“十五”期间计划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4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3万亩。实际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98万亩,完成计划的204%;实际新增有效

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一、专业建设规划 数控技术专业发展总目标:近期省级示范性专业、课程改革实验点,远期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做好专业结构的整合优化工作,合理配置资源,尽快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专业建设现代化。 二、专业建设实施 1.师资建设 数控技术专业是培养具有较高机床操作技能,懂得机床维护,掌握并能制定数控加工工艺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师资建设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1)培养教师,送教师不定期出去培训,到工厂锻炼,使教师水平和教学随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2)引进人才,优点是教学稳定,较快达到办学要求。 3)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使教学与社会同步,学生能了解生产一线新鲜知识,同时学校教师也能通过交流得到提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原则是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素质高、业务精、科研能力强、理论与实践能力水平高,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2.生源建设 大力加强专业生源建设,吸纳相应层次优秀的生源,保证专业发展后劲。同时,优秀生源一般在工作中有优异的表现,能扩大专业乃至学校的影响,促进学校和专业的招生,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对内建立学生反馈机制,重要的是及时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使学生热爱学校和专业,这样使学生成为学校和专业的热心宣传者。 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首先需建立稳定、完善符合中职特点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中心是建设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其它课程的发展,促进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在教研室内选择一门适宜课程。对教研室所设的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分析哪些是重点课程、前沿课程,并进行课程设置,即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进行学科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其次需要完成课程操作文件,亦即编制授课计划、教学大纲、任务书、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教材等一系列工作。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炼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具、试验等一系列教学元素。最后,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使评估能正确反映教学的水平。 此外对专业的课程需要研究出本专业需整合的课程,探索出课程的整合思路与整合方法,为改革服务。 中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文件、教学方法等能比较稳定,形成本专业的课程特色,并完成一门学校和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远期,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文件体系和制定制度,完成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 4、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目的有两点:一是选择或编写符合教学要求的优秀教材,为教学打下物质基础。二是出版教材,提高本校专业影响力。 中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中职的教材具有实用,综合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培养方案,应该采取不同的课程整合。教材的课程整合应以实用,够用的原则来进行。满足整合要求的教材主要以基础性,需综合的教材为主。初步考虑,整合教材包括数控机床常用刀具、夹具的知识,数控加工工艺知识;CAD/CAM软件应用,包括常用CAD软件知识和常用CAM软件知识;数控机床技

华容县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可编辑版】

华容县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 华容县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提高全县工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促进华容向工业强县的跨越。 二、发展目标大力提升纺织、蔬菜食品、矿产建材等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着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化工、果蔬汁、洋酒饮料、新型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通过扩规、提质、创新等手段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成为我县工业新的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体发展目标是: ---工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24%,到201X年达到2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平均递增2 5,到201X年达到60亿元,在三次产业中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利税总额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 5,到201X年达到15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00家,创省级著名品牌20个,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总额完成50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实现新增产值100亿元,新增利税4亿元。

三、主要建设内容一是要做强纺织产业。对现有的纺织企业要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繁荣产品品种,争创驰名品牌。同时,大力引进彩色棉新品种,不断吸收外来资本投入,逐步将纺纱规模扩大到30万锭以上;整合现有的坯巾织造企业并新建8-10家,发展坯巾联合生产,使生产规模达到织机1800台(套),年产坯巾2万吨;新上1至2个印花染整或电脑绣花项目,不断扩大印花、绣花和染整生产能力,年印、染、绣巾被达到2万吨;大力发展床上用品、服装等下游产品,新建2-3家成品衣加工企业,年生产成衣达到150万件;力争用5年的时间,纺织产业实现新增产值20亿元,安置就业2万人以上。形成完整的纺纱、织造、染整体系,拉长产业链,把我县建成国家缝纫线纺织产业基地,湖南纺织第一县。二是要做大蔬菜食品产业。蔬菜加工要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田丰蔬菜、雄风食品、升华食品、插旗芥菜工业园等企业为龙头不断发展壮大。扶持发展净菜等精、深加工生产,着力攻克无公害莲藕、莲米、菱角米等水生蔬菜和蕨菜、雷蒿等野生蔬菜的加工、保鲜技术难关,打造10个以上蔬菜加工品牌,达到年加工蔬菜120万吨生产规模,加工转化率达到90%以上。不断提高淡水鱼等水产品的加工综合利用率,以华凯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并不断改进产品包装,抢占市场份额,争创特色品牌。发展蔬菜汁、水果汁、大米、油脂、茶叶、蛋类、禽类、珍珠等新兴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以洞庭精米厂、黄山头米厂、华泰米业等企业为龙头壮大米业加工和产品的深度开发;以东盛油脂、幸福油脂、塔市油脂、注滋口油脂等企业为龙头发展油脂加工业,提高下脚料综合利用率,食用植物

制订十一五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制订十一五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制订:“十一五”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天商设[2005]2号 各二级学院(部、中心):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充分发挥实验室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及产业开发服务的功能,经研究决定,组织编制我校2006至2010年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现就做好这项工作通知如下: 一、实验室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服从学科建设需要,必须服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 二、规划的编制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按校内资源共享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讲求投资效益。以2010年在校生总数22000人(其中:本科生20500人、研究生1500人)为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新建实验室建设的规模(包括实验用房、仪器设备的台套数等)应以一次能承接一个(或多个)自然班为建设标准,现有实验室应通过“十一五”建设,逐年填平补齐,达到此标准。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及仪器设备规划中涉及到资金预算安排的,按现有仪器设备总额每年递增10%计算。 三、编制规划前要进行充分调研,经所在院(部)、教研室及实验室认真讨论,组织专家论证,由院长(主任)审核签字后,再报学校审批。各二级学院(部、中心)提交规划书时应同时提交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等文件,供专家论证和学院审批时参考。 四、实验室建设目标:

双基实验室应在达到教育部基础课实验室合格评估的基础上,以建成天津市高等学校优秀实验室为目标。 专业课实验室首先以通过《天津市高校实验室合格评估》为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加大建设力度,使部分实验室的条件达到天津市高等学校优秀实验室的水平。 五、机械学院负责制订金工实习中心、电信学院负责制订电子工艺实习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六、下列实验室由所在学院(部)按照新建实验室的要求做建设与发展规划: 1、机械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基础实验室。 2、生食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室、生物技术专业基础实验室。 3、电信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室、自控专业基础实验室。 4、法学院:应用心理学实验室。 5、经贸学院:经济学基础实验室。 6、旅游管理学院:餐饮科学实验室。 七、今后学院在实验室经费分配,实验用房分配及实验人员编制等方面,均以学校批准的规划书为依据。 八、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详见规划书参考样本(附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完成情况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快步走向繁荣富强的五年,也是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在科学、理智、现实地制定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后,全校上下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在规划实施的旅程上成功地迈出了坚实而可喜的步伐,现将我校“十一五”规划的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遵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智并重、科研兴校、教学相长、双向成才,”的治校方略。以发展求生存,以质量求规模、以特色塑形。 二、有序达到各项目标的拓展、完成 1、新一轮课改全面实施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十一五重点工作之一,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采取分批次逐步推进和方式,达到了在职老师的全员角色转变。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一个由新课程标准武装起来的教育教学队伍已经形成。学校领导和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支撑,初步具备了创新力、战斗力和研究力;在工作中出新,在工作中积累,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十一五期间我校获县级优秀课5节;市级优秀课12节;省级优

秀课3节;国家级优秀课1节。完成教育局安排的城乡互动任务4次,累计送教 28节课,既锻炼了自己又发挥了辐射作用。全校教师在十一五期间获奖论文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省级1篇、国家级2篇)。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把握新教材的能力、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为老师提供开放的、可持续的教学发展空间。我校在2006年制定了教师“星级达标课方案”,将小学阶段9个学科均分成了低、中、高三个达标段,教师每学期至少申报一个学科,达标后可变化年段,变化学科,迄今为止,已经开展到第十届。目前,有一名教师已经获得了“七星”,有1人获得“五星”,5人获得“四星”,8人获得“三星”,获得“二星”,2人获得“一星”。这一教学竞赛活动有效地、长久地激励教师教学探究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实施。目前全体老师已经有效地融入新课改,正逐着课改的浪潮前行。 2、坚持德育为首,创设和谐的充人氛围 强有力地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首先建设的实施意见》八荣八耻内容的落实,以及有序的推进《弟子规》的消化,确立德育的首要地位。 (1)建立师德高尚的队伍:教师敬业爱生,无体罚侮辱学生现象,以奉献为荣;无一例收费补课,私订教材用书,搭车收费现象;精心研究教材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有效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 (2)全面落实“八荣八耻”:将八荣八耻细化,具体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每周一个小方面(如“以自觉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在逐条的落实中,有效促进学生行为习惯

十一五发展规划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七年一月

前 言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组织有关研究单位和大型煤炭企业编制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总结分析煤炭工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煤炭工业的发展方针、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改小建大、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促进升级,深度加工、洁净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规划》提出了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即优化煤炭布局,调控煤炭总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快煤炭科技创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友好型矿区。 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煤炭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煤炭企业重组,促进煤炭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煤炭科技教育,加强煤矿安全综合治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矿区环境,提高矿工劳动保障和生活水平,解决煤矿历史遗留问题。 《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煤炭工业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依据。

2020年(发展战略)西南大学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西南大学十一五本科

(发展战略)西南大学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西南大学十壹五本科

西南大学“十壹五”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壹所大学办学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为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进壹步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文件精神,促进学校本科专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学校“十壹五”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十壹五”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壹、专业建设的现状 1.现有本科专业简介 学校合且后,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学科调整为依托,花大力气对重叠专业进行调整合且,本科专业数由合校前的117个调整为95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建设校级品牌专业11个,推荐重庆市品牌专业评审6个。现有本科专业中,哲学类专业1个,占1.05%,经济学类专业3个,占3.16%,法学类专业3个,占3.16%,教育学类专业7个,占7.37%,文学类专业16个,占16.84%,历史学类专业2个,占2.11%,理学类专业14个,占14.74%,工学类专业22个,占23.16%,农学类专业13个,占13.68%,管理学类专业13个,占13.68%,医学类专业1个,占1.05%。师范类专业22个,占23.16%,非师范类专业73个,占76.84%。从专业总体结构来见,文、理、工、农专业比例基本协调,基础和应用且重,形成专业结构

和布局基本合理、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特色突出的专业结构和布局。 2.专业建设基础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6个重庆市级重点学科、17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重庆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47人。有专任教师1861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89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92人,于读博士硕士345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988人。校园建筑面积515余万㎡,生均占地面积118.45㎡。图书馆面积约66433㎡,拥有藏书408万册,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已达3.7亿元,体育场馆、校园网络、通信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功能完备。现有人力、物力、财力为加强专业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专业建设存于的不足 专业结构有待进壹步优化;专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优势学科专业数量不多,专业的品牌和特色创建工作有待加强;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和专业内涵建设仍有待深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新办专业师资力量尚显薄弱;专业教学改革有待大力加强,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仍不够深入,教学质量有待进壹步提高等等。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蒲江县“十一五”水利发展

蒲江县“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 蒲江县水务局 二OO五年六月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蒲江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属岷江流域南河水系,玉溪河引水工程尾水灌区。东西长37.1km,南北宽27.5km。幅员面积582.86平方公里。全县以丘陵为主,山、丘、坝俱全,分为大、小五面山丘陵区,蒲江河、临溪河两河平坝区及长秋山区等五个自然区,其中丘陵区面积316.67平方公里,占54%;平坝区面积138.73平方公里,占24%;山地面积127.46平方公里,占22%。 县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位最高处为长秋山脉月南山(白云乡境内),海拔1023.6米,逐步向东北过渡到海拔550米左右,东北部位最低处为蒲江河平坝区夏河坝(寿安镇境内),海拔465米,平均海拔534米。 第二节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 一、地质构造 蒲江县境内的地质构造处成都沉陷西南段之南缘,所跨面积占全境的4/5,在成都沉陷西南段内,第四系下还隐伏一个大兴隆起之构造,同时县境亦跨熊坡背斜西南段,所跨面积占全境的1/5。县境还处在康乐场冲断层亦称蒲江新津断层,又系复合继承性断裂,规模大,断层沿熊坡背斜轴部及北翼出露,西起名山县吴冈东至境内天华李碥

碥,没于第四系之下,表露长度30公里,此断层在光明乡擦耳岩附近与丹棱石桥扭压性断层呈30度角相交。石桥断层也是康乐场断层之分断层,往南在龙鹄场第四系下掩覆。 二、水文地质 蒲江县水文地质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和影响,特别是两河平坝系雅安砾石层的粘积黄土和砂卵石重新堆积而成,两丘与平坝之间又有相当冲积漕沟,与地表水的渗入,为地下水的埋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蒲江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按含水层类型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堆积孔隙水两大类。 (一)基岩裂隙水 1、层间裂隙水。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层间裂隙主要含水层,分布在长秋山(总岗山)熊坡背斜北西翼,厚345米。含煤砂、页岩碎屑层积。层间裂隙发育,泉水出露,流量在0.1-0.5升/秒之间,中等富水。 2、孔隙裂隙水。侏罗系自流井组、蓬莱镇组、白垩系夹关组、灌口组、广泛分布在长秋山区,为红层基孔隙裂隙风化含水层。埋深20-50米,单井出水量100-150立方米/天。表层风化裂隙水受降水补给,埋藏浅,水质好,但水量较小. (二)松散堆积孔隙水 1、上部含水层。全新统、上更新统,厚10—15米,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侵蚀堆积上叠阶地,含泥、砂砾卵石或砾卵石组成松散堆积孔隙含水层,地下水位深一般在2—5米,随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