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继电器培训资料

(整理)继电器培训资料

继电器培训资料

一、继电器概述

继电器属于开关类,它是利用电磁原理、机电原理使接点闭合或断开来驱动或控制相关电路的。

继电器为一种控制器件,它有受控系统(输入回路)和控制系统(输出回路)两部分。当输入量(电、磁、光、热等物理量)达到某一定值时,输出量跃变式地由零变化到一定值(或由一定值跳变到零),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等目的。

继电器的另一种定义:继电器是当输入量(或激励量)满足某些规定条件时,能在一个或多个电气输出电路中产生预定跃变的一种器件。

二、继电器的分类

1、电磁继电器

电磁式继电器是继电器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产品。

电磁式继电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返回系统等部分组成。它由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2种结构形式。电流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回路串联,以电流为输入量;电压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并联,以电压为输入量。通常,电压继电器使用较多。无线电设备用电磁继电器又可分为极化继电器和非极化继电器。极化继电器在磁路内有永久磁铁,衔铁的动作具有方向性,随着输入量极性的不同,衔铁的运动方向也不同。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线圈中通过直流时,线圈产生磁场,动铁被吸动带动接触簧片,使静接点分开,动接点闭合。当电磁线圈电流被切断后,铁芯失去磁性,动铁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动接点打开,静接点闭合。

继电器线圈在没通电时处于断开位置的接点为常开接点,处于接通位置的接点为常闭接点。在一个常开接点和一个常闭接点的中间,有一个动接点被称作转换接点。在同一个继电器中,可以具有一个或数个常开接点、常闭接点和转换接点。

电磁继电器中一般只有一个线圈。为了在电路上清楚而简便地把继电器表示出来,通常用一个文字符号表示继电器线圈和属于它的接点,各组接点则标以角标注明。

2、舌簧继电器

3、小型密封继电器

4、双金属片温度继电器

5、热过载继电器

6、热敏干簧继电器

7、固态继电器

8、湿簧管继电器

9、时间继电器

10、中间继电器

11、其他继电器:机械保持继电器、同轴继电器、真空继电器、高压继电器、磁电式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气压继电器、光继电器、声继电器、压电陶瓷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玻璃半导体继电器、谐振继电器、差动继电器、振动继电器、步进继电器

二、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继电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控制低压线路的电流来控制高压线路的电流,起着电流开关的

作用。

2.结构及原理

继电器内部结构主要有:磁极、铁心、支架、线圈组成,如图1。

基本的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能,导致机械结构做动,最后接点回路输出。

图1 继电器构造图

3. 常用继电器的主要形式

3-1) 触点形式

单刀单掷(1 FORM A ,SPST 如图2

图2 图3

双刀双掷(2 FORM C ,DPDT 如图4)

图4

3-2) 线圈形式应用场合 3-2-1)交流转换继电器 3-2-2)直流转换继电器

3-3) 密封形式(见表一) 3-3-1)塑料--未密封继电器 3-3-2)焊剂保护继电器 3-3-3)塑料密封继电器

3-4) 端子形式

3-4-1) 快速连接端子(见图5) 3-4-2)直PCB 端子(见图6)

表一 密封形式比较表

`

图5 图6

3-5) 接点材料形式

接点额定值一般是按照电阻负载和感应负载(cos φ=0.4或L/R=7ms )来表示。接点材料一般分为银合金和金合金两种。选择 应按照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接点材料。银合金含银量越高,导通性越好,即接点阻值越小,价格便宜,但银合金熔点较低,容易被氧化,寿命较小。金合金寿命长,不易被氧化,但价格较贵。银合金性能如下表。

表二 合金材料比较表

(差)

三、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1、触点承载电流

触点额定电流是选用继电器的最主要因素,选用继电器时,首先应该考虑被控电路的额定电流强度,也就是稳定工作时的触点耐电流强度。

2、触点最大开关电流

一般继电器负载标示的含义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额定电流是指在额定电压和操作频率下接点所能切换的电阻性负载,但通常所使用的实际负载多数均非电阻性负载。在非阻性负载下就会出现冲击电流。具体如下

2.1电机负载:

由于电流流入马达时,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扭动,及电机静止时阻抗非常小,所以会有很大冲击电流,约达额定电流的5-10倍。

2.2电容器负载:

通电开始时电容器起短路作用,充电电流可能非常大,约达额定电流的20-40倍。

2.3白炽灯:

灯泡在冷却状态时电阻非常小,起动时瞬间会高达约额定电流的15倍。

3、最大开关容量

能够没有问题地转换的负载容量最大值,当使用继电器时,不要超过此值。

与最大开关电压,最大开关电流关系如下:

最大开关容量{W(VA)}=最大开关电流(A)×最大开关电压(V)

4、额定线圈电压

在继电器正常工作条件下使用时,加至线圈的基准电压。一般为5V,12V,24V,48V

5、线圈电阻值

该值只适用于直流转换继电器,测试环境温度为23℃

6、线圈必作电压

当在复位状态中,加至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电压逐渐增加时,继电器吸动时的电压阀值。一般通常多在75%-85%额定线圈电压之间。

7、线圈必释电压

当加至处于工作状态的继电器线圈上额定输入电压逐渐降低时,继电器释放时的电压阀值。一般通常多在10%-30%额定线圈电压之间。

8、线圈功耗

在额定电压作用下,继电器线圈所消耗的功率。

直流线圈:

线圈功率(W)=线圈额定电压(V)×线圈额定电流(A)

交流线圈:

线圈功率(V.A)=线圈额定电压(V)×线圈额定电流(A)

9、绝缘强度

当高压加于以下各点之间,为时一分钟而无绝缘击穿时,介质所能承受的临界值。

线圈与触点之间;不同极性的触点之间;相同极性的触点之间;载流金属零件与接地端子之间;有时可能测出漏电电流为1-10mA.

10、最大工作频率

在满足额定机械及电气期望寿命的条件下,继电器连续工作及释放时的频率及间隔。

11、期望寿命

在没有额定负载的情况下继电器以额定工作频率转换时继电器的寿命。继电器的寿命次数分为机械寿命和电器寿命,电器寿命一般应该能达到100000次,而机械寿命一般是电器寿命的100倍,

12、吸动弹跳时间

在环境温度为23℃条件下,将额定线圈电压加于继电器线圈时,继电器常开触点的弹跳时间。一般20ms

13、释放弹跳时间

在环境温度23℃下,线圈被去激励时,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弹跳时间。一般20ms

14、抗冲击性

继电器的抗冲击性分为两类:“破坏”表示继电器在运输或安装期间,由于可能产生的相当大的冲击,而造成其性能改变或损坏。“发生故障”表示继电器在工作中发生故障。

故障耐久性20G,机械耐久性100G

15、环境温度范围: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是指继电器经历的最低环境温度至最高环境温度的作用后,继电器不发生功能失效。按照IEC标准指气候系列试验的最低、最高温度。使用周围温度一般都在+55度至-30度之间,特殊要求时,可能达到-14度至+105度,需根据使用条件来定。

16、振动稳定性(正弦振动)

振动稳定性是指经一种重复周期的正弦运动后,产品能维持正常工作的能力,振动加速度值是位移与频率的函数。

对继电器在承受产品标准所规定的频率范围和加速度的作用下,继电器任何一对闭合触点的断开和断开触点的闭合的时间进行考核,一般要求触点抖动时间小于10uS或100uS。典型试验条件为10—55Hz、1.5mm双振幅。

17、绝缘电阻

继电器的绝缘电阻是指各不相连导电部分间的绝缘部分在外加一定直流电压时所呈现的电阻值。(一般情况下,常开触点间、触点组间、触点线圈间绝缘电阻值为同一值)。

18、最大负载

A、最大负载电流:指继电器触点能可靠切换的最大电流。

B、最大负载电压:指继电器触点能可靠切换的最大电压。

C、最大切换功率:指继电器触点能可靠切换的最大功率。

D、触点额定负载:指继电器进行电寿命试验时采用的负载电压、电流值。

四、继电器容易出现问题分析

1、误动作

当要求被控电路闭合时,继电器不动作,或者当要求被控电路不闭合时,继电器动作。出现类似的问题主要由于线路中干扰电压超过了所选用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允许范围,设计电路时应注意对会引起干扰的因素(如芯片指令错误,短路现象,电网波动现象)进行排查。

2、继电器寿命较短

引起此类现象的问题较多,除了继电器质量问题外主要原因包括:实际开关电流超过继电器额定开关电流,实际冲击电流超过继电器额定开关电流,为了避免此种现象应选用额定电流为实际开关电流的2-3倍(经验倍数)。同时该继电器耐冲击电流为实际电流的2-3倍(经验倍数)。

3、触点熔焊现象

一般来说,交流转换继电器线圈温度上升较直流转换继电器为高,这是因为磁路中的涡流损耗及磁滞损耗。此外,当交换转换继电器工作在低于额定电压时,可能会发生“跳动”现象,这种现象当电机起动时会经常发生。这将导致因燃烧,触点熔焊而损坏继电器或自保电路的断开。所以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电源电压的波动。

如果电源电压波动,不管这种波动是长时间持续,还是一会儿都将造成继电器故障,所以要保证有足够容量的电源。

4、线圈温升过高,降低继电器的可靠性

由于铜线损失以及铁芯等磁性材料的铁耗,造成线圈温度升高,另外由于触点热量通过热传递造成线圈温度升高。

而加到继电器上的最高线圈电压,取决于线圈的温升,线圈绝缘材料的耐热性,电器与机械使用寿命。如果加至因此为了避免温升过高,继电器放置时因注意与散热片等发热量大的器件拉大距离,两个继电器之间的距离也不能太近,不应小于1mm.一般应为2-3mm

5、继电器的焊接问题

5.1仔细挑选那些不损害继电器的印刷电路(如电路板大小、厚度及材料导致的板子的变形,推荐:玻璃钢或环氧纸印刷电路板;板材厚度推荐1.6毫米)。

5.2电路板上焊盘形状。焊盘界面应在铜箔外形的中心线上,使角焊缝一致。

下表是继电器焊盘的比较

表三焊盘形式比较表

5.3快速完成焊接操作。使用正确功率的烙铁,在用烙铁头将所加焊料弄平滑时,不要过热。

下表是焊接注意项

表四焊接注意事项表

下表含有推荐的焊料:

表五焊接材料性能表

6、继电器的固定

不能用树脂固定继电器的位置,否则继电器的特性将改变

7、噪声影响

从半导体电路的角度来看时,继电器会是噪声源。在设计位置时,使继电器尽可能的远离半导体元件。而将用于继电器的浪涌抑制器,放置得尽可能接近继电器。不要将信号,诸如容易受噪声影响的音频信号,布线在继电器下方。

8、涂层影响

在潮湿环境中,将印刷电路板涂层,以防止因包含有害物质的气体,而使结构形式的绝缘性能降低。但是必须注意不要让涂料侵入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继电器内,否则由于黏附会产生接触故障。此外,某些涂料可能降低或严重影响继电器的性能,要仔细选择涂料。

下表是涂层对继电器印刷板的适用性及特点

表六印刷板材料适用性及特点表

五、怎样选择合适的继电器

1、根据连续加到继电器触点上的电流值,确定所选用继电器的额定承载电流。

智能电子常用额定承载电流型号如下表:

表七承载电流对照表

根据触点回路的形式,选择单刀单掷,单刀双掷,双刀双掷等不同触点形式,一般情况下,(在继电器描述中1A表示单刀单掷,1或者1C表示单刀双掷,2或者2C 表示双刀双掷。)

3、根据密封形式

根据继电器应用的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密封形式,如洗衣机组选用的继电器必须是塑料密封形式,以防止水的侵蚀。

4、根据环境,选择快速连接形式与否

快速连接头可以方便的外部高压线路进行连接,并且节省线路板的空间,但是由于密封情况不佳,当环境湿度较大时,容易发生短路现象。

5、保证线圈可能的最大温度不会超过线圈绝缘材料的耐热性

如果加至继电器的电压超过最大电压,可能造成绝缘材料性能降低,线圈烧毁。

并且继电器不能在正常电平下工作。实际上,有时为了补偿电源电压的波动,往往超出最大电压。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以下几点。

线圈温度一定不能超过组成线圈的线管及绕线所能承受的温度。下表示出线圈常用绕线。

表八线圈材料耐温表

t=(R2-R1)/R1(234.5+ T1)+T1[℃]

式中

R1(Ω):激励前线圈电阻

R2(Ω):激励后线圈电阻

T1(℃):环境温度

t (℃):激励后线圈温度

在使用继电器前要保证线圈温度没有问题

6、根据现场环境选择不同的触点材料

根据断开或闭合的负载,选择合适的触点材料是很重要的,某些触点材料及其特性,例表如下

表九触点材料特性表

7、继电器安规认证标准:

根据电路板销售的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继电器安规认证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德国标准(VDE 0435 EN60255 EN61810)

美洲标准(UL508 UL1054 CSA22.1 NO.0 NO.14)

中国标准(CCEE GB8998-1997)

瑞士标准(SEV)

六、继电器的选用原则

选型时可以按下述要点逐项开展分析和研究:

a、外形及安装方式、安装脚位;

b、输入参量;

c、输出参量;

d、时间参量;

e、环境条件;

f、安全要求;

g、电磁兼容;

h、安装使用要求。

1、外形、安装方式、安装脚位

一般采用以下原则:

a、满足同样负载要求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外形尺寸,根据所允许的安装空间,可选用低高度

或小安装面积的产品。但体积小的产品有时在触点负载能力、灵敏度方面会受到一定限制。

b、继电器的安装方式有PC板、快速连接式、法兰安装式、插座安装式等。对体积小、不经常更换的继电器,一般选用PC板式。对经常更换的继电器,选用插座安装式。对主回路电流超过20A的继电器,选用快速连接式,防止大电流通过线路板,造成线路板发热损坏。对体积大的继电器,可选用法兰安装式,防止冲击、振动条件下,安装脚损坏。

c、安装脚位:一般考虑线路板布线的方便,强弱电之间的隔离

五、继电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继电器的型号由基本型号和规格型号2部分组成。

继电器的型号由5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主称,用字母代表:JW---微功率电磁继电器、JR---弱功率电磁继电器、JZ---中功率电磁继电器、JQ---大功率电磁继电器、JP---高频电磁继电器、JM---磁保持继电器、J---混合式继电器、JG---固态继电器、JU---温度继电器、JE---热继电器、JJ---压电陶瓷继电器、ZB---斩波器、ZBD---低噪音继电器。

第二部分为结构形式:W代表微型、C代表超小型、X代表小型。

六、继电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由于继电器的品种规格较多,所以要弄清各种参数,以免降低设备的可靠性。

1、继电器触点的额定负载是指切换纯电阻性负载而言,当用于切换感性和容性负载时,其

切换值只能按标称值的30%左右选取;切换电动机按电阻性负载的20%选取,切换白炽灯泡按电阻性负载的15%选取。如果不分负载种类,一律按电阻性负载选取,则有可能把触点烧毁或容易使其粘连。

2、为了工作的可靠,触点负载值不是比额定负载值越小越好,过小的负载值,往往使触点

接触不实,一般最小负载不宜低于正常负载值的10%。

3、大功率负载不能用2个以上的小功率负载的触点并联使用,因为继电器触点的工作时间

是不一致的,如果并联使用,就会使动作时间短的那几组接点先承受了大功率,这样很容易烧损该组接点。

4、继电器工作时,电源的波动、线圈的温升、机械振动,以及周围的磁场都会影响继电器

的吸合。故在常温下,直流继电器的吸合电压不应大于工作电压的80%,交流继电器不应大于85%。在80℃环境下工作的继电器,常温测试时,其吸合电压应为工作电压的55%~60%。在125℃下工作的继电器,常温测试时的吸合电压应为工作电压的50%~55%。

5、不同品种的继电器,在产品说明中还有一些规定,按规定使用,对提高工作可靠性,延

长使用寿命都有好处。

继电器通用明细.xl

s

中继培训课件

中间继电器 1.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中间继电器是一种辅助电器,中间继电器是将一个输入信号变成一个或多个输出信号的继电器。它的输入信号为线圈的通电或断电。它的输出是触头的动作(所带常开点闭合,常闭点打开),它的触点接在其它控制回路中,通过触点的变化导致控制回路发生变化(例如导通或截止),用以弥补主继电器触点数量不够或触点容量不足,而中间继电器具有大容量的触点或触点(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切换触点等)数多的特点。 该继电器线圈匝数不能改变,动作点压是通过改变弹簧的反力作用,后改变衔铁和铁芯之间的气隙来调整的。 2.中间继电器的作用:1、隔离作用。DC24V的中继器2、扩充触点数目的作用 3、增加延时的作用 本人做过很多PLC控制的电路,我感觉上PLC的触点很珍贵,如果要驱动大功率的负载,最好还是另外加继电器,再加接触器控制,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PLC的触点,我有个血的教训,用PLC直接驱动65W的小交流电动机,结果触点直接烧粘住了你要强调是PLC的节点无法承受过大的电流或电压,而中继就可以了 3.乙烯厂用的中间继电器: 许继电气公司 DZY-201/207/210/204 工作电压:220V 信号继电器: 上海继电器有限公司 ABB RXMA1-RK211074 额定电压:DC220V 华继电气有限公司 RXMA1-RK211074 额定电压:DC220V 掉牌继电器:ABB RXSF1 普通继电器:施耐德 Telemecanique CA2 DN40M7/KN40M7 默勒继电器:DILRC-22 220-230V 50HZ 2常开2常闭我觉得这一块说得有点太过详细,可以多强调额定电压的 选取要得当,交直流能否混用? DILR40-G 220VDC 4常开 DILRC-22 220VDC 2常开2常闭 4.选择中间继电器 (1)注意电源是交流还是直流 (2)线圈的电压或电流应该满足电路的要求(380V或者是220V或者是24V………………) (3)触点的数量与容量(即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应满足被控制电路的要求 A.线圈额定电压的选定 线圈额定电压根据控制回路电源电压决定。控制回路有采用交流或直流电压,中间继电器线圈相应选用交流或直流电压。需要指出的是,操作电源若比继电器线圈额定电压低,则继电器工作(吸和)是不可靠的,也不安全。但操作电源超过继电器线圈额定电压太高,则会增加衔铁的冲击磨损和触点回跳次数,缩短电气寿命。 继电器的动作(吸和)电压一般为线圈额定电压的70%,操作电源电压应为吸和电压的约1.5倍才可靠。操作电源电压误差要求为±10%。 DILRC-22 220VDC 2常开2常闭额定电压220,吸合电压220x0.7=154V,操作电压=154x1.5=231V 误差范围:210V-250V B.额定容量的确定 实践证明继电器约70%的故障发生在其触点,触点容量与负荷性质和负荷大小(电流)有关。触点容量必须大于负荷电流。 提问:如果触点容量小于负荷电流会怎么样?触点粘死,发热严重,烧坏继电器,绝缘破损,着火 但认为触点切换小负荷一定比切换大负荷可靠是不正确的。一般继电器切换负荷在额定电压下,电流大于100mA,小于额定电流的75%最好。电流小于100mA会使触电积碳增加,接触电阻增大,可靠性下降,故100mA称作试验电流,是国内外专业标准对继电器生产厂工艺条件和水平的考核内容。因此不能认为通过触点的电流比产品标准所规定的额定负载电流越小越可靠。换句话说,能可靠切换380V,5A负载的触点,并不一定能可靠地切换100mA以下的负载电流。 5.关于线圈的串联和并联(中间继电器不够用多个使用时) (1)继电器线圈串联使用。(演示) 对于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完全相同的继电器,由于各线圈参数基本相同,故串联使用可行。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型号规格的继电器,由于线圈的阻抗不相同,故串联激励瞬间,各继电器线圈上所分得的激励电压(由瞬时

继电器使用说明

第一节继电器原理知识 一、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 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当控制电路中的开关K闭合时,电磁铁便具有磁性,将衔铁吸下,使继电器触点接触,与触点相连接的电源电路便接通;当控制开关K断开时,电磁铁的磁性被撤消,继电器触点弹开,电源电路亦随之断开。 三、继电器的继电特性 继电器的输入信号x从零连续增加达到衔铁开始吸合时的动作值x x,继电器的输出信号 立刻从y=0跳跃到y=y m,即常开触点从断到通。一旦触点闭合,输入量x继续增大,输出信号y将不再起变化。当输入量x从某一大于x x值下降到x f,继电器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如图1)。我们把继电器的这种特性叫做继电特性,也叫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释放值x f 与动作值x x 的比值叫做反馈系数,即 K f = x f /x x 触点上输出的控制功率P c 与线圈吸收的最小功率P 之比叫做继电器的控制系数,即 Kc=P C /P 第二节.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的分类方法较多,可以按作用原理、外形尺寸、保护特征、触点负载产品用

南瑞继电保护技能培训教材

第一章微机保护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第一节微机保护的硬件系统 一套微机保护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是构成微机保护的基础,软件系统是微机保护的核心。图1-1表示出了微机保护的硬件系统构成,它由下述几部分构成:⑴微机主系统。它是由中央处理器(CPU)为核心,专门设计的一套微型计算机,完成数字信号的处理工作。⑵数据采集系统。完成对模拟信号进行测量并转换成数字量的工作。⑶开关量的输入输出系统。完成对输入开关量的采集和驱动小型继电器发跳闸命令和信号工作。⑷外部通信接口。⑸人机对话接口。完成人机对话工作。⑹电源。把变电站的直流电压转换成微机保护需要的稳定的直流电压。 一中央处理器CPU 它是微机主系统的大脑,是微机保护的神经中枢。软件程序需要在CPU的控制下才能遂条执行。当前,在微机保护中应用的CPU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1.单片微处理器 例如Intel公司的80X86系列,Motorola公司的MC683XX系列。其中32位的CPU 例如MC68332具有极高的性能,在RCS900系列的主设备保护装置中得到了应用。16位的如Intel公司的80296,在RCS900型的线路、主设备保护中用到了该芯片。 2.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它将很多器件,包括一定容量的存储器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所以外围电路很少。因而这种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突出特点是运算速度快、可靠性高、功耗低。它执行一条指令只需数十纳秒(ns),而且在指令中能直接提供数字信号处理的相关算法。因此特别适宜用于构成工作量较大、性能要求高的微机保护。在RCS900型的线路、主设备保护中,保护的计算工作都是由DSP来完成的,使用的芯片是AD公司的DSP-2181。 二存储器 用以保存程序、定值、采样值和运算中的中间数据。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和访问时间将影响保护的性能。在微机保护中根据任务的不同采用的存储器有下述三种类型的存储器。 ⒈随机存储器(RAM)。 在RAM中的数据可以快速地读、写,但在失去直流电源时数据会丢失。所以不能存放程序和定值。只用以暂存需要快速进行交换的临时数据,例如运算中的中间数据、经过A/D转换后的采样数据等。现在有一种称做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NVRAM)它既可以高速地读/写,失电后也不会丢失数据,在RCS900保护中用以存放故障录波数据。 ⒉只读存储器(ROM)。 目前使用的是一种紫外线可擦除、电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EPROM中的数据可以高速读取,在失电后也不会丢失,所以适用于存放程序等一些固定不变的数据。要改写EPROM中的程序时先要将该芯片放在专用的紫外线擦除器中,经紫外线照射一段时间,擦除原有的数据后,再用专用的写入器(编程器)写入新的程序。所以存放在EPROM中的程序在保护正常使用中不会被改写,安全性高。 ⒊电可擦除且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EPROM)。 EEPROM中的数据可以高速读取,且在失电后也不会丢失,同时不需要专用设备在使用中可以在线改写。因此在保护中EEPROM适宜于存放定值。既无需担心在失电后定值丢失之虞,必要时又可方便地改写定值。由于它可以在线改写数据,所以它的安全性不如EPROM。此外EEPROM写入数据的速度较慢,所以也不宜代替RAM存放需要快速交换的临时数据。还有一种与EEPROM有类似功能的器件称作快闪(快擦写)存储器(Flash Memory),它的存储容量更大,读/写更方便。在RCS900型的保护中使用Flash

(整理)继电器培训资料

继电器培训资料 一、继电器概述 继电器属于开关类,它是利用电磁原理、机电原理使接点闭合或断开来驱动或控制相关电路的。 继电器为一种控制器件,它有受控系统(输入回路)和控制系统(输出回路)两部分。当输入量(电、磁、光、热等物理量)达到某一定值时,输出量跃变式地由零变化到一定值(或由一定值跳变到零),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等目的。 继电器的另一种定义:继电器是当输入量(或激励量)满足某些规定条件时,能在一个或多个电气输出电路中产生预定跃变的一种器件。 二、继电器的分类 1、电磁继电器 电磁式继电器是继电器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产品。 电磁式继电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返回系统等部分组成。它由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2种结构形式。电流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回路串联,以电流为输入量;电压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并联,以电压为输入量。通常,电压继电器使用较多。无线电设备用电磁继电器又可分为极化继电器和非极化继电器。极化继电器在磁路内有永久磁铁,衔铁的动作具有方向性,随着输入量极性的不同,衔铁的运动方向也不同。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线圈中通过直流时,线圈产生磁场,动铁被吸动带动接触簧片,使静接点分开,动接点闭合。当电磁线圈电流被切断后,铁芯失去磁性,动铁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动接点打开,静接点闭合。 继电器线圈在没通电时处于断开位置的接点为常开接点,处于接通位置的接点为常闭接点。在一个常开接点和一个常闭接点的中间,有一个动接点被称作转换接点。在同一个继电器中,可以具有一个或数个常开接点、常闭接点和转换接点。 电磁继电器中一般只有一个线圈。为了在电路上清楚而简便地把继电器表示出来,通常用一个文字符号表示继电器线圈和属于它的接点,各组接点则标以角标注明。 2、舌簧继电器 3、小型密封继电器 4、双金属片温度继电器 5、热过载继电器 6、热敏干簧继电器 7、固态继电器 8、湿簧管继电器 9、时间继电器 10、中间继电器 11、其他继电器:机械保持继电器、同轴继电器、真空继电器、高压继电器、磁电式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气压继电器、光继电器、声继电器、压电陶瓷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玻璃半导体继电器、谐振继电器、差动继电器、振动继电器、步进继电器 二、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继电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控制低压线路的电流来控制高压线路的电流,起着电流开关的 作用。 2.结构及原理 继电器内部结构主要有:磁极、铁心、支架、线圈组成,如图1。

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的培训资料

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的培训资料 一、接触器的用途、工作原理和分类 接触器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主要用作频繁地接通或分断交、直流主电路,并且可以远距离控制的电器。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以用于控制其他电力负载如电热器、电焊机、电容器和照明等。 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可以用电磁铁、压缩空气或液体压力等来驱动,因而可以分为电磁接触器、气动接触器与液压接触器等。近年来还出现了由晶闸管组成的无触点接触点。本节主要介绍电磁接触器。电磁接触器由主触头、辅助触头、电磁铁、灭弧室及支架和外壳等组成。当电磁铁通电吸合时,常开主触头和常开辅助触头接通,常闭主触头和常闭辅助触头分断;电磁铁断电释放时,则相反。接触器的主触头用于接通和分断主电路,额定电流比较大,通常为数安到数百安,甚至高达数千安。而辅助触头用于接通和分断控制电路,额定电流只有5~10A。 二、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额定电压指主触头的额定工作电压。此外还应规定辅助触头及线圈的额定电压。 2、额定电流指主触头的额定工作电流。它是在一定条件(额定电压、使用类别、额定工作制和操作频率等)下规定的,保证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什值。若改变使用条件,额定电流也要随之改变,目前生产的接触器的额定电流范围为6~4000A。 3、动作值是指接触器的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部颁布标准规定接触器在线圈额定电压85%及以上时,应可靠吸合。释放电压不高于线圈额定电压的70%,交流接触器不低于线圈额定电压的10%,直流接触器不低于5%。 4、接通与分断能力是指接触器主触头在规定条件下能可靠地接通和分断的电流值。在此电流值上,接通和分断时,不应发生熔焊、飞弧和过分磨损等。在低压电器标准中,按接触器的用途分类,规定了它的接通与分断能力,也称为使用类别。 5、机械寿命与电气寿命接触器是频繁操作电器,应有较长的机械寿命和电气寿命,目前有些接触器的机械寿命已达一千万次以上。电气寿命是机械寿命的5~20%。 6、操作频率是指每小时允许的操作次数,目前一般分为300次/小时,600次/小时,和1200次/小时等几种。操作频率直接影响到接触器的电寿命及灭弧室的工作条件,对于交流接触器还影响线圈的温升,所以,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7、额定工作制接触器的工作制有四种:长期工作制、间断长期工作制(八小时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及反复短时工作制。

晃电继电器技术资料

晃电继电器 一、晃电基本知识 1、导致晃电的因素: 电力系统运行中时刻受下列因素干扰:①电网的瞬间波动;②对地短路故障; ③重合闸动作;④电源备自投;⑤相邻回路故障;⑥雷击,及风雨天气。所以不可避免存在“晃电”的可能。 2、防晃电与自启动的区别: ⑴瞬时失压时间的区别:防晃电主要针对300ms以下的低电压、瞬时失压、电压凹陷、电压暂降或晃电等极短电源瞬时故障。自启动主要针对因电源备自投或重合闸等投切时引起的1s-10s的稍长电源瞬时故障。但自起动装置响应时间必须首先满足“晃电”的瞬时要求,即响应时间必须小于200ms以下。 ⑵应用负荷对象的区别:防晃电:生产连续保障型,可以整套装置大部分电动机安装,500ms以下的瞬时失压大部分电动机可以再加速启动,确保生产连续运行,带有普遍意义。自起动:生产安全保障型,只能安装在重要电动机负荷上,在1秒以上瞬时失压对重要负荷的再起动,确保对生产安全的需要。 ⑶对电网冲击的区别:防晃电所针对的瞬时失压时间极短,通常在500ms 以下,故可不考虑对电网的冲击,不检测来电电压阀值,实施来电即起。自启动针对瞬时失压时间较长,通常大于一秒,电动机转速下降较大,故要考虑再起动时对电网的冲击,一般需计算负荷容量实施分批分时再起动,并要检测来电电压阀值。 3、晃电装置响应时间要求: 对电源瞬时失电应该有两类电机重合装置,第一类是配合备用电源自投或电源重合闸的自起动设备,适用于失压稍长。由于它可能会对电源带来较大的冲击,只限在重要负荷电动机的控制中采用。另一类是用于克服电源“晃电”引起的接触器释放,适用于约200毫秒失电,类似中压电机的低电压延时跳闸控制电路,由于时间极短而不会对电源造成冲击,可以在电动机接触器控制电路中普遍使用。由于“晃电”是造成接触器非正常释放的绝大多数原因,显然自起动装置响应时间必须首先满足“晃电”的瞬时要求。 4、晃电的时间范围: 随着电网并网、环网的日益扩大,以及馈电变压器容量增大带来的配出回路的增多,电源瞬时失压即“晃电”的现象越来越频繁,其原因是相邻回路故障引起的电压波动几率增加了。最长持续时间一般是故障保护的切除时间,大约在200毫秒以下,也有保护元件来不及动作的“一过性”瞬时失压特殊情况的。交流接触器电保持大致要求是:电压不小于45%或者是失压时间不大于60毫秒。

继电器知识

摘要纠错编辑摘要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小型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详细介绍 固态继电器 当输入回路中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值时,能使输出回路中的被控电量发生预定阶跃变化的自动电路控制器件。它具有能反应外界某种激励量(电或非电)的感应机构、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以及能对激励量的大小完成比较、判断和转换功能的中间比较机构。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遥控遥测、通信、广播和航天技术等领域,起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继电器的品种繁多,应用最广的是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典型结构如图1。一般的电磁继电器由电磁系统、接触系统、传动和复原机构三部分组成。

继电器 电磁系统即感应机构,由软磁材料制成的铁芯、轭铁和衔铁构成的磁路系统和线圈组装而成。 接触系统即执行机构,由不同形式的触点簧片或用作触点的接触片以一定的绝缘方式组装而成,如图1中的3、4、5触点构成的接触系统。 传动和复原机构即中间比较机构,实现继电器动作的传动机构是指当线圈激励时将衔铁运动传递到触点簧片上的机构。一般是由和衔铁连接在一起的触点簧片直接传动或通过衔铁的运动间接地推动触点簧片运动。图1是一种由衔铁直接带动触点簧片3运动的传动形式。 复原机构是指当线圈去激励时将衔铁恢复到原始位置的机构。除少数继电器通过接触系统总压力实现衔铁复原外,一般是通过复原簧片或弹簧来实现的。图1中复原机构的动作是通过复原弹簧6来实现的。 继电器特性主要有继电特性、吸力和反力特性等。 继电特性当继电器线圈的电压或电流达到一定值(图2之x )时,衔铁吸合,使常开触点闭 1 )时,衔铁释放,常开触点也随之断合,触点回路接通;当线圈电压或电流逐渐减小到一定值(x 2 开,触点回路被切断。电磁继电器利用线圈中的电压或电流来控制触点回路的电压或电流,当线圈中的电信号变化到一定值时,触点回路的电信号呈现阶跃式的变化(由变至)。这种特性称为继电器的继电特性,也称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整理)继电器的介绍

继电器的介绍 一、小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的电流来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操作、自动调节、安全保护等作用。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电磁式和干簧式两种。电磁式继电器成本较低,便于在面包板上使用。 电磁式继电器是以电磁系统为主体构成的,图T319 为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符号示 意图。 当继电器线圈通以电流时,在铁心、轭铁、衔铁和工作气隙 d 中形成磁通回路,从而使衔铁受到电磁吸力的作用而吸向铁芯,此时衔铁带动支杆而将板簧推开,使一组或几组常闭触点断开(也可以使常开触点接通)。当切断继电器线圈的电流时,电磁力失去,衔铁在板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触点又闭合。 在电路中,表示继电器时只要画出它的线圈和与控制电路有关的接点组就可以了。继电器的线圈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同时在长方框内或框旁标上这个继电器的文字符号“ K ”。继电器的接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直接画在长方框的一侧,这样做比较直观。另一种是按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接点分别画在各自的控制电路中,这样对分析和理解电路是有利的,但必须同时在属于同一继电器的线圈和接点旁边,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把接点组编号。表B321 列出了继电器的常用符号和三种接点的符号。按有关规定,在电路中,

接点组的画法应按线圈不通电时的原始状态画出。 图T320是一个简单实用的自动关灯电路。当按下按钮开关S后,晶体管VT立即饱和导通,电源电压(6 V)加在继电器线圈的两端,使它吸合,动合触点闭合,“ 220 V、40 W ”的灯泡电源被接通而发光。同时,电容C被迅速充电,使它的两端电压也达 6 V。当放开按钮后,由电源提供电流IB的电路被切断,但电容C两端存在电压,还能维持晶体管工作,随着时间的延迟,电容中的电荷经过电阻R与晶体管的发射结泄放,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下降,当晶体管UBE<0.5 V以后,VT截止,继电器线圈失去电压而释放,触点被打开,“ 220 V、40 W ”灯泡的电源被切断而熄灭。这个电路,按一下按钮开关S,灯亮20秒左右自动熄灭(延时时间的长短可调节电容C的容量),可做走廊照明灯的控制装置。这个实例告诉我们,利用继电器可以低电压(6 V)、弱电流(几十毫安)来控制高电压(220 V)、强电流(几百毫安)的电路。如果需要控制更高的电压和更大的电流,可以采用小继电器控制大继电器的方法来提高电路的驱动能力。 与继电器线圈K并联的二极管VT为保护二极管,又称续流二极管。由于继电器线圈的电感在断电的瞬间,线圈两端将产生较高的反向电压,这个电压与电源电压叠加,加在晶体管c、e之间,很可能超过晶体管的最大反向击穿电压U(RB)CEO,使晶体管击穿损坏,而二极管VT的作用就是消除这个反向电压的影响,保护电路的正常工作。在电子电路中,凡是有直流继电器的地方,都需要与其线圈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以防止电路元件的损坏。 二、继电器的主要电气参数 各种继电器的主要参数在继电器生产厂的产品手册或产品说明书中有详尽的说明。在继电器的许多参数中,一般只要弄清其中的主要电气参数就可以了。图T319为电磁式继电器的外型和符号图。 表B322列出几种电磁式继电器的参数,现分别叙述如下:

继电器培训资料

继电器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

继电器培训资料

继电器培训资料 什么是继电器? 继电器,英语写作RELAY。请您回忆一下童年时的运动会。 A虽然个头小,但是依然紧握接力棒,并把接力棒移交给大人B。这就是接力。 我们用稍微专业一点的方法来想一下。 例如,我们用遥控器打开电视机。 ■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继电器是由接收信号转换成机械式动作的电磁铁和开关电气的开关构成。

[动作原理] 我们想象一下用开关S1和继电器来打开灯的情形吧! 1)按下S1(ON) 2)电流i流进操作线圈,把铁芯磁化。 3)由于电磁力的作用,铁片被铁芯吸引。 4)铁片被吸引到铁芯之后,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接触,灯光亮起。 5)如果返回S1(OFF),操作线圈的电流消失,吸附铁片的力消除,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恢复到原来 状态。 6)如果铁片恢复原来状态,接点部将分离,灯光熄灭。 ■继电器的用途示例 几乎在所有使用电气的机械和装置中都使用继电器。

■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的分类方法很多,本技术指南按照下列方法分类:

■电磁铁的分类根据电磁铁是否使用了永久磁铁,分类如下: 无极继电器 电磁铁部没有使用永久磁铁的继电器。 一般情况下线圈没有极性,但是,有的操作线圈有极性,例如动作指示灯内置型、浪涌吸收二极管内置型等。 有极继电器 在电磁铁部使用了永久磁铁磁束的继电器。

因此可使操作线圈保持极性。 ■继电器的动作说明 ●单稳继电器的情况下 复位状态 · 线圈上不连接电池的状态 由于操作线圈上面没有电流通过,因此电磁铁不动作,铁片借助于复位弹簧的力向逆时针方向靠拢,可动接点接触常闭接点(ON),常开接点处于离开(OFF)状态。 动作状态 · 线圈接通电池之后的状态 电流如果通过操作线圈,电磁铁被磁化,铁片被铁芯吸引。 这样,可动接点从常闭(b)接点离开(OFF),接触到常开(a)接点(ON)。 ●双稳继电器(也称为作闭锁继电器或保持继电器)的情况下 磁保持型??2线卷闭锁继电器的情况下 休止状态(复位后的状态) · 线圈上不连接电池的状态 铁芯、磁轭、铁片的材料为半硬质磁性材料,有两个以上操作线圈。 除这两点不同外,其余事项与前页的单稳继电器相同。 动作状态(设置) 如果电流从线圈A流过,电磁铁(半硬质材料)被磁化,铁片被铁芯吸引。 这样,可动接点从常闭(b)接点离开(OFF),接触到常开(a)接点(ON)。

电子元器件继电器的质量控制体系资料

电子元器件继电器的质量控制体系资料 继电器的概述 继电器是电气元器件中的一种,是将小电流的信号转换成大电流的元器件。它 由电磁控制系统和机械执行系统构成。继电器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电路、放大信号、自动控制、保护电器等。 继电器的种类非常多,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继电器、电子继电器、光电继 电器等;根据工作电压可分为低压继电器和高压继电器等。在各种应用场合中,继电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继电器的质量控制体系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为了保证电子元器件的品质,防止产品存在过剩、不良等问题,从而使产品的质量达到客户的需求。 继电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其质量控制也非常重要。继电器的质量控 制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控制是继电器质量控制体系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其中包括了原材料采购、生产作业、质量检测、设备维护等。 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主要是要确保原材料的品质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质量可靠。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关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确保生产的质量稳定可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质量检测标准,检测记录要做到真实可靠。同时还需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2.严格的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继电器质量控制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继电器的质量检测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是指对继电器产品在外观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检测,检测结 果主要用于判断产品的外观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

(2)电气性能测试 电气性能测试是指对继电器的电气参数进行测试,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触点电阻、绝缘电阻等。测试结果主要用于判断产品的电气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3)寿命测试 寿命测试是指对继电器产品进行长时间的连续工作测试,以判断产品的工作寿命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3.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是继电器质量控制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在销售过程中,需要提供最及时、最准确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在售后服务过程中,需要及时处理客户的反馈和投诉,并及时做出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 继电器作为电子元器件中的重要部件,在电器行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继电器的品质,需要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测和客户服务是继电器质量控制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环节,需要在各个方面注重细节,不断推进质量提升工作,确保最终的产品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

瓦斯继电器培训课件

瓦斯继电器培训课件 瓦斯继电器培训课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瓦斯继电器在各个领域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元件,瓦斯继电器在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瓦斯继电器的原 理和应用,许多企事业单位都会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 瓦斯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瓦斯的压力变化来控制电路开关的装置。它主要由感应 元件、控制电路和输出装置组成。感应元件是瓦斯继电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 根据瓦斯的压力变化产生相应的电信号。控制电路负责接收感应元件的信号并 进行处理,最终控制输出装置的开关状态。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瓦斯继电器 可以实现对瓦斯压力的监测和控制。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瓦斯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储罐的安全控制系统中。石 油储罐是储存石油和石油产品的重要设施,其安全性关系到整个工厂的正常运 行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瓦斯继电器可以监测储罐内部的瓦斯压力,一旦压 力超过设定值,继电器就会发出警报并切断电路,防止瓦斯泄漏引发事故。这 种安全控制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石油储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电力行业中,瓦斯继电器主要用于电力设备的故障检测和保护。电力设备是 电网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瓦斯继电器可以通过监测电力设备内部的瓦斯压力变化来判断设备是否存 在故障,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例如,在变压器中,如果继电器检测到瓦斯压 力异常上升,就会发出警报并切断电路,以保护变压器免受进一步损坏。这种 故障检测和保护的机制极大地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除了石油化工和电力行业,瓦斯继电器还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在汽车中,瓦斯继电器可以监测车辆燃料系统中的瓦斯压力,一旦压力异常,继电器就会 切断燃料供应,以防止燃料泄漏引发火灾。在船舶中,瓦斯继电器可以监测船 舶燃油系统中的瓦斯压力,一旦压力异常,继电器就会切断燃油供应,以保证 船舶安全航行。这些应用使得交通运输更加安全可靠,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瓦斯继电器的培训课件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瓦斯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瓦斯继 电器的结构和特点、瓦斯继电器的应用领域、瓦斯继电器的安装和调试等。通 过培训课程,学员可以全面了解瓦斯继电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提高对瓦 斯继电器的掌握能力和应用水平。同时,培训课程还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员更好地理解瓦斯继电器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总之,瓦斯继电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元件,其在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 等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瓦斯继电器的监测和控制,可以提高设备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的发生。瓦斯继电器的培训课件能够帮助学员全面 了解瓦斯继电器的原理、应用和调试方法,提高对瓦斯继电器的掌握能力和应 用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瓦斯继电器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对于相关 行业的发展和安全保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继电器工作原理

继电器工作原理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线圈阻抗)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触点容量)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三、继电器测试

ABB_REF610操作和设置培训资料

ABB_REF610操作和设置培训资料 ABBREF610是一款先进的远动保护继电器,用于电力系统中的保护应用。以下是关于ABBREF610的操作和设置的培训资料。 一、REF610简介 ABBREF610是ABB公司生产的一款微机保护设备,具有高效的保护功能,广泛应用于变电站、发电厂和电力系统中。它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有高速、灵敏和可靠的保护性能。 二、基本操作 1.开关机操作: 按下面板上的“ON/OFF”按钮,保护设备将打开或关闭。 2.参数设置: 使用内置的键盘和显示器,可以方便地设置REF610的参数。操作步骤如下: -按下“MENU”键进入菜单界面。 -使用方向键浏览菜单列表,按下“ENTER”键选择一个菜单。 -在菜单中选择相应的参数进行设置,按下“ENTER”键保存设置并退出菜单。 3.周期测试: REF610支持周期测试功能,以确保其保护功能正常运行。操作步骤如下:

- 进入菜单界面,选择“Periodic Tests”菜单。 - 选择“Protection test”进行保护测试。 -根据需要设置保护测试的参数和时间间隔。 -按下“START”按钮启动周期测试。 4.报告查看: 通过连接USB存储设备,可以导出REF610的报告进行查看和分析。操作步骤如下: -连接USB存储设备到REF610的USB接口。 - 进入菜单界面,选择“Reports”菜单。 -选择需要导出的报告,按下“EXPORT”按钮进行导出。 三、保护设置 1.选择保护类型: REF610提供多种保护功能,如过流保护、零序保护、距离保护等。操作步骤如下: - 进入菜单界面,选择“Protections setup”菜单。 -选择需要设置的保护类型,如过流保护。 -设置相应的参数,如动作值和延时时间。 2.选择保护区域: REF610支持多区域保护功能,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精确的保护。操作步骤如下:

整理HK4100F继电器资料

HK4100F 产品描述 主要特性 *价格低 *具有一绸转挨一组常开一姐常闭 • E 卩制楡式引出瞒 *孫封型与半密封申两种封装方武 ■ CONTACT DATA 触点形式 Contact Ferm 触点形式 1C1A1B Contact Material 融点材料 Silver Alloy Contact Ratings 3A 250VAC/3A 30VDC M 自K Switching Veftage 農大转換电压 300VACf60VDC Max Switching Current 墨大转换电流 3A Max Switehing Power 1S 大转换功辜 750VA/90W Ccrilact Resislance 100mQ(at 1A 6VDC) Electrjcal Life 电气寿命 1xlQ J 'Ops(30Opsfmin) Mechanical Life 机黴看命 1x10'0ps(3000ps/min) ■ GENERAL DATA 性能参数 Insulation Resistance 绝鋼电阻 100M4J 500VDC Dielectri c Strength CQkl CQ-n tiers P.豈点与线區间 T 压 1000VAC 1min. Between open 触点间 fi ;压 5Q0VAC 1mtn. Operate Time AR 合时间 Max. 10ms Release Time 释放时间 Mmx, 5ms Temperature Range 温度范團 -25t to + 70€ Shock Resistance 沖 IL Functional 趙定性 ssm/s 1 (10g) Destructive 强攬 980m/s J (100g) Vibration Resistance li 动 10 Io 55Hz 1 5mm Humidity 漫度 35% to fl5%RH Weigh! “ | Approx, 3 5g Safety Standard 安规认证 CUL TUV CQC ■ COIL DATA 线圏蔘数 Nominal Voltage If 左电伍 (VDC) Co»l R4ii»tddC« al ZQI 抵IE 眠倩 Max Operate Voltage ■大吧書电压 (VOC) (VDC) Mai Appiic-aNe Voltage (VDCJ 0.15W 0.2W 0.36W 3 60 45 25 2.2$ 0.3 3.9 5 167 120 70 _J 3.75 j 0.5 6.5 J 6 240 1 180 100 1 450 0.6 J 7.S 9 540 1 400 220 G75 0.9 11.7 12 960 1 720 400 9.00 t2 15.6 1 24 3840 2880 160Q 18.00 2.4 31,2 注:0.15W 规格益表吸合电压为80%抽定电压 HK4100F SUBMINIATURE POWER RELAY 1 j

继电保护测试系统培训资料全

继电保护测试系统培训资料 ◆继电保护原理部分 ◆微机保护的实现 ◆继电保护测试系统功能介绍 ◆继电保护测试系统的使用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试验车

一.继电保护原理部分 1.继电保护的作用 无论是在电力系统还是在牵引供电系统中,都有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形式的短路。不正常运行状态虽然没有发生故障,但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已遭到破坏,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发展成故障。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有可能引起事故。 继电保护-----要能对电力系统或牵引供电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作出反应,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告警信号。 基本任务: 1)自动、迅速、有选择的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对不正常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维护条例,发告警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2.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例: 单侧电源网络接线 (a)正常运行情况;(b)d点短路情况 正常状态下:每条线路上都流过负荷电流If,越靠近电源端的线路上的负荷电流越大。同时,各变电所母线上的电压,一般都在额定电压±5%~10%的围变化,且靠近于电源端母线上的电压较高。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假定在线路BC上发生短路,则短路点电压Ud降到零,从电源到短路点之间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Id,各变电所母线上的电压也将在不同程度上有很大的降低,距离短路点越近时降低得越多。 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短路之后,总是伴随着电流的增大,电压的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的减小,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的变化。因此,利用正常运行与故障时这些基本参数的区别,便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例如: 1)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

继电器技术说明

•继电器名词术语

2

3

下表将比拟几种封装方式的结构和特性〔O为可以,⨯为不可以〕封装方式结构性能自动焊接整体清洗抗有害气体 敞开式无外壳 价格低 ⨯⨯⨯ 防尘罩式能防止大粒 尘埃的污染 ⨯⨯⨯ 抗焊剂式能防止焊剂侵入 继电器内 O ⨯⨯ 塑封式抗污染 抗焊剂 可清洗 O O O 引出端形式 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可提供印刷电路板式、插入/插座式及快速连接式等多种引出端方式。〔见下表〕类型印刷电路板式插入式及插座式快速连接式 典型实例 引出端示意图 安装示意图 典型型号HM4100F/4101F JQC-3FF JZX-7FF JQX-13F JZX-18FF JQX-54FF JQX-37F JQX-102F JQX-62F JQX-54FE 4

•要保持继电器的初始性能,应小心防止继电器的掉落或 撞击等机械故障。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继电器设置的外壳不要拆开,否那 么, 将无法保证继电器的初始性能。 •建议在标准温度、湿度和具有少量灰尘、SO2、H2S或 有机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继电器,特别是在含有硅基树脂的环境中,极易造成触点失误,否那么,应考虑优选塑封 继电器。 •线圈供电电源应到达规定的额定电压范围,直流线圈应 以方波驱动,交流线圈以正弦波驱动。 •确保线圈连续工作电压不超过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 压。 •应防止触点电路的通断电压、电流超过规定值。 •详细标准中所列出的额定通断功率及寿命只能作为参 考,这是因为触点的物理、化学变化和触点寿命随负载类型和动作条件的变化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负载类型及动作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否那么应事 先声明。 •不要超过样本中所列出的环境温度范围。 •如用于自动焊接,应选用抗焊剂式或塑封式继电器。 •当对塑封继电器进行清洗时,应使用氟里昂或酒精作为 清洗剂。 •对所有类型的继电器,都应尽量防止使用超声波清洗, 这是因为超声波清洗会危害触点。 •作为参考,对于快速连接式引出端的继电器,应配用标 准的端子,使用的快速安装推力为4~7 kgf。 •有些继电器在出厂时,外壳顶部的排气孔会封有透明胶 带,当继电器安装完毕并在实际使用之前,应将透明胶带撕去,这样有助于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这一条特别重要:不能将继电器触点并联来切换大于一 组触点切换能力的负载。因为,触点接通、断开不可能绝对同步,这将导致由一组触点承受全部的负载而加速失效。 •为保证正确使用继电器,请仔细阅读继电器详细标准。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