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基础知识

一、时间继电器基础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

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

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

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

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

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

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

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

1、控制电源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

电器击穿烧毁;

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

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

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

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不要用时间继电器去直接控制大容量负载,有的负载看上去不大,但由于负载电流特性而出现烧熔触点的现象,下表是负载形式和浪涌电流之间的关系。

负载形式浪涌电流

电阻负载标准额定电流

电磁铁负载 10~20 倍标准额定电流

马达负载 5~1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白热灯负载 10~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水银灯负载 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钠汽灯负载 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容性负载 20~4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感性负载 5~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3、延时误差

主要是重复误差、设定误差、温度误差和电压误差,见下表。误差公式测量条件

设定值 Ts 电源电压周围温度

重复误差

± 1/2 × (Tmax -Tmin) ÷ TMs × 100%

最大刻度处额定值20 ± 2 ℃

电压误差

(TMx -TM) ÷ TMs × 100%

容许的电源电压范围

温度误差

(TMx -TM) ÷ TMs × 100%

额定值 -10~+50 ℃

设定误差

(TM -Ts) ÷ TMs × 100%

1最大刻度值的 1/3 以上

20 ± 2 ℃

TM:测量的延时时间平均值

Ts:设定值

TMs:最大刻度值

TMx:在不同的电压、温度下所测得的平均延时值

Tmax:测得的最大值

Tmin:测得的最小值

二、如何选用继电器

在通讯设备、自动装置、家用电器、汽车电子装置等凡是需要电路转换功能的地方,都可以选用继电器。由于应用领域很广,不同用户对继电器的要求千差万别。为满足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使用要求,各继电器生产厂家开发了许多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不同使用性能的继电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结构、高性能、高可靠的继电器不断地涌现。面对品种规格繁多的继电器产品,如何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可靠性。如何合理选用继电器?首先要深入分析、研究整机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按照“价值工程”原理,合理地提出入选继电器产品必须达到的技术性能。我们

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应介入继电器的选型,发挥我们的优势,当好参谋,做好售前、售后服务。可以按下述要点,逐项开展分析、研究:外形及安装方式、安装尺寸;输入参量;输出参量;环境条件;安全要求;可靠性要求。下面按上述要求分别阐述。

1、外形、安装方式、安装尺寸

继电器的外形、安装方式、安装尺寸品种很多,用户必须按整机的具体要求,提出具体的安装面积,允许继电器的高度、安装方式、安装尺寸。这是选择继电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以下几个问题,选用时应予以注意:

(1).对于PC板式引出脚;脚间距大都为2.54×n(n=1、2、3……,以下同),如JZW5;也有2.5n,如JZG2-2/B;也有不符合标准间距的继电器,如MR72。引出脚的长度一般为3.5。

(2).引出脚的可焊性、继电器的抗焊接热、引出脚相对底座的不垂直度等应有严格的要求。

(3).快连接式继电器;快连接引出脚通常有250#(6.35×0.8)、187#(4.75×0.5)2种。这类引出脚要特别注意插拔力要求,250#引出脚:拔力矩>10kg.cm; 187#引出脚:拔力矩> 5kg.cm。

二、输入参量

不同种类的输入参量,是选择继电器型号的重要依据。常见的输入参量的种类有:

(1).交流输入参量。当输入参量为交流电压(电流)时,应选用交流继电器。选用这一类型的继电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交流频率----交流继电器输入电压(电流)的频率一般为50HZ,或60HZ。由于二者线圈的感抗不同,吸动电压有明显差异。合同中应予注明。环境温度----交流继电器由于存在涡流损耗、磁滞损耗,继电器的温升较高,一般为70℃到80℃。工作环境温度不宜过高,最好为40℃到65℃,确定环境温度的计算公式:t1≤t2-t3-150C;注:t1:继电器最高环境温度,0C; t2:漆包线、绝缘材料最高允许长期工作温度0C (B级为1300C;F级为1550C) t3:继电器平均温升,0C。

由此可见,当提高环境温度,要求漆包线及绝缘材料的耐温等级相应提高,继电器成本将大幅度上升。交流噪声----继电器工作时,会发出交流噪声。初始要求小于45dB(分贝),实际使用中,由于磁极间出现砂尘等污物、机械参数的变化,交流噪声会有所增大。吸动电压----交流继电器的吸动电压一般小于80%VH(额定工作电压以下同);允许最高吸动电压<90%VH。用供电电压直接激励的继电器,当供电电压波动幅度大于±10%,将导致继电器的失效,电压过低,吸动不可靠,会出现似吸非吸而失效;电压过高,温升上升,继电器绝缘受损而失效。当供电电压大于±10%时(如农村电网电压

波动大)。合同中应提出,将吸动电压酌情降低;选择较高耐温等级的漆包线、绝缘材料。

(2).直流输入参量。这类继电器应用很广,分几种情况加以讨论。选择直流继电器,突出问题是灵敏度L(线圈额定功耗)问题,L与输出功率大小、外形尺寸、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振动、冲击……)有关,确定继电器灵敏度应十分谨慎,不可片面强调灵敏度,而牺牲其他性能。当对灵敏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一般灵敏度的直流继电器;当灵敏度要求较高,输出功率为强电,环境条件苛刻,可用固态继电器、中等灵敏度的继电器;当要求高灵敏度(如0.2W以下),可采用混合继电器、极化继电器。但混合继电器的价格较高,体积较大;极化继电器环境适应性较差,负载能力不高。当输入电压持续时间较长,如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建议采用磁保持继电器。有几个好处:节省输入电能;降低继电器温升;提高环境适应性。但要求输入量为脉冲,有极性要求,输入线路复杂化。如磁卡电表用继电器、卫星电源控制用继电器,继电器触点在一种导通状态下可连续工作几十小时,几个月,采用磁保持很合算。在电能消耗严加控制的场合下,经常采用磁保持继电器。当输入参量频率达10Hz及以上,要求继电器快速动作时,应选用舌簧继电器、极化继电器或固态继电器。舌簧继电器动作频率可达50次/秒,价格低廉,但触点负载能力低,一般只能达50mA、28VDC;极化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切换速度可达100次/秒,工作可靠,但价格高,体积较大;

(3).温度变化影响:继电器线圈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对继电器吸动、释放电压的影响是明显的。温度上升到极限高温时,释放电压趋于最大值,吸动电压相应升高;温度降到极限低温时,释放电压趋于最小值,吸动电压会有所降低。极限高温下的不吸动或吸合不可靠;极低温度下不释放或释放迟缓,将导致继电器的失效。对电流型继电器,因吸动安匝,释放安匝不受线圈电阻变化的影响,故不随继电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必须指出,有些用户选用电流型继电器,而不是用恒流源作为继电器的激励源,实际上用的是电压源。在这种情况,必须考虑温度对线圈电阻的影响。

(4).固体器件开关激励: a.固体器件开关的负载能力必须与被激励继电器的线圈相适应,且留有充分的裕量(一般为2倍)。 b.固体器件开关接通时,激励回路电压分配必须确保继电器线圈上的实际激励电压值符合额定工作电压要求。 c.固体器件开关关断时,激励回路的漏电流必须小于继电器的最小释放电流。 d.固体器件开关反向耐压必须与50~80V峰值电压相适应,且具有必要的余量。由于继电器线圈断电瞬间,会产生很高的浪涌电压,有时可达1500V,为将电压峰值限制在50~80V之内,必须采用适当的抑制措施。低压激励与高压输出隔离:现代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往往以低压回路的固体器件开关控制小型中间继电器的输入,再用该继电器的触点转换220VAC或380VAC感性负载回路(如电磁铁、接触器线圈……),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功能。中间继电器实际上承担了低压、高压隔离并转换感性负载功能。选用此类中间继电器,必须具备良好的绝缘抗

电水平和长期耐受高、低温、潮湿、砂尘及有害气体作用的能力。一般说来,抗恶劣环境能力,可由密封措施与必要的防护手段加以保证;绝缘抗电水平可由绝缘间隙、配电距离严格的控制、认定得以保证。(5).互相干扰、误动作:在印刷电路板上高密度组装多种继电器,特别是含有大型电磁铁或接触器产品时,有可能产生电磁互感,导致继电器误动作;也可能由于其活动部分的冲击,振动而导致其他继电器的误动作。对于灵敏型、简易通用继电器产品的安装,相关位置的安排,要特别留意。远距离有线激励方式:自动电话振铃电路、门铃型布线激励方式等均属于此类。由于激励用的连接导线较长,应充分考虑连接导线的电压降对实际激励值的影响,确保加在继电器线圈上的实际激励值达到规定的额定电压工作值的要求。

3、输出参量

国内大多数继电器负载能力,只标最大纯阻性负载,这给用户在选择继电器负载时,产生二种误解,导致选型失误。误解之一是:用户实用的往往不是纯阻负载,而是感性的、灯的、电机的或容性的负载,负载大小等同或接近于阻性负载;误解之二是:负载可以从低电平到额定负载,均能适应。应该指出,能可靠转换10A阻性负载的继电器,不可转换10A的感性负载,不一定能可靠转换10mA的负载。因为不同性质负载条件下的电接触失效机理是截然不同的。应该强调,触点故障是继电器失效的主要原因。正确理解触点在不同负载类型、不同负载大小条件的电接触特性、失效现象及失效机理,统一制

造方与用户的认识,对提高继电器工作的可靠性,尤为重要。制造厂应改进触点负载的标识、内容,对不同负载类型应分别标注。

1.白炽灯----由于白炽灯钨丝冷态电阻很小,接通瞬间的浪涌电流高达稳态电流15倍。如此大的浪涌电流会使触点迅速烧蚀,甚至产出熔焊失效。一般可串入限流电阻来减少浪涌电流。

2.电机负载----电动机静止时输入阻抗很小,启动瞬间浪涌电流很大。电流注入后,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当电动机启动后,产生内部电动势,致使触点电流趋于减小,关断时,触点间出现反电势,常常会引起拉弧,造成触点烧蚀。不过,电机是缓慢地停下来,电机内部贮存的电磁能,动能转换成热能消耗掉一部分,反电势不会太高。

3.感性负载----电感器、电磁铁、接触器线圈、轭流圈等都是感性负载。接通瞬间,电磁线圈有抑制电流上升的功能,不会出现浪涌电流;但关断时,贮存在电磁线圈中的电磁能通过触点间燃弧消耗掉,这将导致触点烧蚀,金属转移、沾结。采用RC网络、二极管,压敏电阻等触点保护装置可减少触点的烧蚀。

4.容性负载----容性电路的充电电流可能非常大,开始时,电容器类似短路,其电流仅受线路电阻的限制。有时,用户并未意识到其负载是容性的,实际上,长的传输线、消除磁干扰的滤波器、电源等都是强容性的。串联限流电阻,可以减少接通瞬间的浪涌电流。

5.直流负载----直流负载比交流负载难断开,因为电压不过零,触点开断瞬间,即产生电弧,且由于外加电压持续保持,只有电弧被拉长,不能自持而熄灭。电弧热能会使触点严重烧损。直流负载继电器触点间隙应设计大些。灭弧措施也经常被采用。

6.低电平----低电平一般指开路电压为10~100mV;触点转换电流为微安级到10mA 。由于吸附在触点表面的有机物、化合物,难以在转换负载时消除,导致触点接触电阻大而不稳定,触点压降递增。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选择软化电压低的触点材料;表面镀1到3u的金。从工艺上保证触点表面洁净;控制继电器内部有害气体的含量。但继电器成本将大幅度上升。

4、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导致继电器失效方式有如下几个方面:

高温条件下,绝缘材料软化、熔化;低温条件下,材料龟裂。绝缘抗电性能下降,以致失效。高、低温交替作用下,造成结构松动,活动部件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吸合、释放失控,触点接触不良或不接触。低温下,继电器内部水汽凝露、结冰,导致绝缘性能下降。高温条件下,线圈电阻增大,吸动电压相应增大,造成不吸动或似吸非吸,导致继电器失效。高温条件下,触点切换功率负载时,断弧能力降低,触点腐蚀、金属转移加剧,失效可能性增加,寿命缩短。温度变化,将导致热继电器、固体继电器、混合式继电器性能参数不

稳定。继电器的环境温度范围由产品结构设计、所选用的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艺决定,应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选用。继电器的温升,尤其是交流继电器的温升加最高环境温度应小于所选漆包线绝缘材料的耐温等级。继电器的选用,必须十分注意此问题。

温度范围分级如下,推荐选用:极限低温(℃):-5±3;

-10±3;-25±3;-40±3;-55±3;-65±3。极限高温(℃):40±2;55±2;70±2;85±2;100±2;125±2;155±2;175±2;200±2。2.湿热湿热对继电器性能构成威胁,具体表现如下:长期湿热将直接导致绝缘抗电水平的下降,以致完全失效。特别是长期裸露贮存或使用过程中继电器绝缘受砂尘等污染后再受湿热作用,将造成绝缘失效。非密封继电器在湿热条件下,线圈因电化学腐蚀或霉变而断线,触点电化学腐蚀、氧化加剧;金属零件腐蚀速度显著上升,继电器性能变坏,工作可靠性变差,以致完全失效。在湿热条件下,触点带电切换负载时,拉弧现象加剧,导致电寿命缩短。在热带、亚热带使用的电子产品,产品设计、材料选用时必须充分考虑湿热问题。

低气压条件下,将对继电器产生以下不良影响:绝缘零、部件的绝缘电阻,介质耐压下降,触点断弧能力下降,寿命降低。继电器散热变坏,温升增高。对功耗大的继电器的影响尤为明显。对于民用继电器,低气压的影响不明显,不详谈。

砂尘污染导致继电器的失效,还未引起用户的足够重视。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或一般工业车间环境条件下,尤其汽车上使用的电子

装置,砂尘往往会通过散热孔、裂纹部位渗入继电器内部,经日积月累,开机察看,均可发现污尘堆积,导致活动部件转动(滑动)不灵,卡死;触点电接触失效;在潮湿作用下,金属件腐蚀加剧,绝缘件绝缘性能下降,以致失效。某些电力保护用继电器、汽车用继电器出厂前检验合格,经一、二年运行后,继电器不断出现故障。设计和使用时必须充分考虑砂尘污染的危害。用户根据实用需要,提出特定要求。

化学气氛污染----环境气氛中的有机蒸气、氧气、二氧化硫、盐雾等,对继电器触点、金属零件、线圈、绝缘零件有侵蚀性影响,导致触点电接触不良,以致失效;导致线圈引线锈蚀断线、绝缘水平下降。化学有害气体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只是在不同场合,有害气体(蒸汽)的种类不同而已。采取工艺措施,可以减轻、免除其侵蚀,但成本将大幅度上升。如军用密封继电器,通过长时间高温真空焙烘、在继电器内腔充以高纯N2,采用电子束(或激光)进行密封焊,其泄漏率可达10-8pa.cm3/s;触点镀1~3u 的金。民用继电器受价格的限制,一般只是加外壳、塑封缓解大气中有害气体(蒸气)的侵蚀,使用时,根据继电器负载大小,环境的优劣,可酌情将工艺孔打开,以提高散热能力,减少内部有机蒸气、二氧化硫对触点表面的污染。

机械振动----继电器在强动力设备周围、在运输途中都会遇到一定频率范围、加速度值的振动;随机振动可代表导弹、高推力喷

气机和火箭发动机产生的现场振动应力作用。(1) 振动对继电器的影响表现在:a.振动可能致使机械结构件松动、疲劳、断裂失效; b.闭合触点因振动产生大于标准规定时间(10us、100us)的瞬间断开而失效;断开触点因振动产生大于标准规定时间(10us、100us)的瞬间闭合而失效; c.导致活动零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噪声、磨损和其他物理失效。 (2) 振动分级:振动频率范围推荐选用: 10~55HZ; 10~100HZ;10~150HZ; 10~500HZ; 10~2000HZ。 10~5000HZ; 55~500HZ;55~2000HZ;55~5000HZ;100~2000HZ。振幅(双振幅),加速度推荐选用:交界频率(57HZ)以下选用双振幅(mm):0.035;0.075;0.15;0.35;0.75;1.0;1.5;2.0;3.5。交界频率以上,选用加速度(m/s2):4.9(0.5g); 9.8(1.0g); 19.6(2.0g); 49.0(5g);98(10g); 147(15g); 196(20g); 294(30g); 490(50g)

冲击----继电器在运输、搬运、使用中经常会受到机械冲击的作用。冲击对继电器的影响表现在:1)由于冲击,造成结构松动、损伤、断裂而丧失工作能力。 2)由于冲击,闭合触点产生大于规定要求(10us或100us)的瞬间断开而失效;断开触点产生大于规定要求(10us或100us)的瞬间闭合而失效。针对1)要求继电器应具有抗冲击强度的性能,在试验前后进行的规定项目的测量结果,应符合产品标准要求。针对2)继电器应具有抗冲击稳定性的性能,要对触点的接触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冲击加速度分级(m/s2):147(11ms)、

294(18ms)、 490(11ms)、 490(3ms)、980(11ms)、980(6ms)、1960(6ms)、1960(3ms)。

加速度----考核继电器在恒加速度应力作用下能否正常工作的能力。在常规地面电子设备上应用的继电器,一般不考核恒加速度的影响。此处不详述,大家知道有这回事就可。在航空,航天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继电器,恒加速度的影响不能忽视。

5、安全要求

继电器在设计、选用时,对安全要求,应予以充分重视,尤其是中、强功率继电器。主要考核以下几个重点: 1.绝缘材料----要求具有阻燃性能;耐温等级温度上限≥最高环境温度+线圈温升

+15℃。 2.触点过负载能力----触点应能100次成功(交流为200次)切换两倍额定负载电流。 3.绝缘抗电水平----继电器各导电部分之间的绝绝电阻一般应:>100MΩ;>500MΩ;>10000MΩ。继电器各导电部分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最高峰值电压而不损坏,漏电流不得超过100uA(或1mA);也不允许有飞弧,闪络或击穿而引起的损坏。尤其是线圈和触点间的耐压,爬电距离应特别注意。当用继电器的触点切换220v或380v感性负载时,线圈与触点间的耐压往往要求高于 4000Vac。

6、失效率要求

有些应用场合,对继电器工作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如卫星、火箭、导弹、飞机及程控交换机上用的继电器,失效率等级要求达L 级(1×10-6)、Q级(1×10-7);现将失效指标介绍如下:

对应美军标失效率等级

失效率等级符号

失效率等级名称

最大允许失效率λmax 1/10 次

LMP

YW WLQ

Ⅴ级Ⅴ级Ⅵ级Ⅶ级

3×10 -5 1×10 -5 1×10 -6 1×10 -7

有失效率要求的继电器,其成本将大幅度上升。用户提出此失效率要求,要非常慎重。

三、继电器应用领域

按外形尺寸分类

名称定义

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 10mm 的继电器

超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 10mm ,但不大于 25mm 的继电器

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 25mm ,但不大于 50mm 的继电器

按触点负载分类

名称定义

微功率继电器小于 0.2A 的继电器。

弱功率继电器 0.2 ~ 2A 的继电器。

中功率继电器 2 ~ 10A 的继电器。

大功率继电器 10A 以上继电器。

按用途分类

名称定义

通讯继电器(包括高频继电器)该类继电器触点负载范围从低电平到中等电流,环境使用条件要求不高。

工业控制继电器工业控制中使用的继电器,触点负载功率大,寿命长。

家电用继电器家用电器中使用的继电器,要求安全性能好。

汽车继电器汽车中使用的继电器,该类继电器切换负载功率大,抗冲、抗振性高。

继电器运用领域很广,其环境条件、技术要求差异甚大。就是同一运用领域中的不同使用场合,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只能抓住

重点,举几个例子,做简要说明。关键是要应用后一节所述知识,针对用户具体要求,合理选用。

1、汽车领域

汽车工业正在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继电器。比较常见的继电器有:启动电动机的启动继电器、嗽叭继电器、电动机或发电机断路继电器、充电电压和电流调节继电器、转变信号闪光继电器、灯光亮度控制继电器以及空调控制继电器、推拉门自动开闭控制继电器;玻璃窗升降控制继电器。汽车中的电源现在多用12V,线圈电压大都设计为12V。由于是电瓶供电、电压不稳定;加以环境条件恶劣,吸动电压V≤60%VH(定额工作电压);线圈过电压允许达1.5VH。线圈功耗较大,一般为1.6~2W,温升较高。环境要求相当苛刻:环境温度范围为-40℃~100℃;在发动机箱里使用的继电器要能经受砂尘、水、盐、油的侵害;振动、冲击无疑是相当苛刻的,冲击强度达100g,冲击稳定性达10g;振动有10~40HZ,双振幅1.27mm;40~70Hz,0.5g;70~100Hz,0.5mm(双振幅);100~500Hz,10g等几个等级。

2、家用电器

(1).空调继电器主要用于控制压缩机电动机、风扇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以执行相关的控制功能。家电压缩机电动机,功率一般为1到3马力;风扇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为1/4到2马力。由于

负载启动瞬间,出现很大的浪涌电流,约为满载运行电流的6倍。压缩机电动机达到全速所需时间较长,这对继电器触点构成严重的威胁,于是,要求继电器的负载能力留有充分裕量;要求尽可能消除继电器吸动时触点回跳;要求继电器释放快,尽可能减少触点回跳。安全性要求严格,需经安全认证机构的认定。产品环境条件:环境温度-40~55℃;相对湿度达40℃、95%;防雨水渗入;沿海地区要求防盐雾。因为重量和尺寸不是重要指标,所以要求继电器设计坚固、耐冲击。

(2).家用电器这一领域、继电器用于洗衣机、微波炉、电加热器等。继电器触点负载:大的可达220V、5000W加热器(或1马力电机)负载,小至驱动螺线管、其他继电器线圈、指示灯等小负载。要求继电器的预计寿命达5年到10年。这就是说,继电器的电寿命要求达105次到2×105次。环境温度:-40到55℃(微波炉、电加热器要求达85℃);相对湿度20%到95%。安全性要求严格,须经安全认证机构的认定。

3、工业控制继电器

在工业控制上,主要的控制功能由通用交流继电器完成。通常由按纽或限位开关驱动继电器。继电器的触点可以控制电磁阀、较大的启动电机以及指示灯。电压一般为24VDC、220VAC。数字控制领域扩大了继电器的应用。仿形铣和座标镗孔由数据编程操作,信号送入机床控制器、记忆单元和其他逻辑元件,对座标伺服电机2到

5个轴向进行控制。用这种自动控制方法很容易控制钻床、六角车床、普通车床和自动仿形校验机。数字控制系统要求继电器具备适应低电平信号的能力、中等灵敏度、快速动作和高的切换可靠性。工业机械安装的环境条件必须考虑,运转着的工业机械及附近的设备总是要把一些冲击、振动传到控制柜里;也存在沾上飞溅的切削冷却液的可能。通常设备制造者对控制元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但在选择和设计继电器时仍要考虑这些不利的环境条件。安全性要求严格,对电气绝缘、耐压、阻燃性有较高要求。

四、继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运输和安装

继电器是一种精密机械,因此对滥用运输方式非常敏感,在制造过程中已采用了许多方法使继电器在运输过程中得到最好的保护,因此在进厂检验以及用户以后的使用安装中,不要破坏继电器的初始性能,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为防止引出端表面污染,不应直接接触引出端,否则,可能导致可焊性下降。引出端的位置应与印刷板的孔位吻合,任何配合不当都可能造成继电器产生危险的应力,损害其性能和可靠性,请参照样本中的打孔图打孔。应注意监测存储温度,尽量避免继电器存储时间过长(建议不超过三个月)。继电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存储和安装。

2、涂焊剂

继电器基础知识大全.(DOC)

继电器知识大全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三、继电器测试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

时间继电器基础知识

时间继电器基础知识 1、专业术语 1、数字设定一种设定方式,其设定的量值是离散的数据。整定采用的操作件可以是指轮开关、波段开关和按键等,指示量是数据。 2、旋钮设定一种设定方式,其设定的是连续量,指示量是刻度。 3、通电延时接通继电器控制电源实现的延时。 4、接通延时仅接通继电器控制电源时并不开始延时,只有再接通某一外加信号或接通某一线路后才开始的延时。 5、断电延时继电器控制电源断开瞬间开始的延时。 6、往复延时继电器在接通控制电源或接通某一外加信号或接通某一路线后,按延时(T )→输出转换→延时(T )→复位的自动的往复循环动作。其中的延时时间T 与T 不必相等。 7、延时状态继电器在延时过程中的状态。 8、复位时间继电器从最终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的时间。 9、延时重复误差在规定的基准使用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要求下,重复延时时间的变差。 10、整定误差在基准使用条件下,延时整定值与实际延时平均值之差。 11、电压波动误差继电器在允许的控制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内的延时时间与基准使用条件下的延时值之差。 12、电压波动误差继电器在允许的控制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内的延时时间与基准使用条件下的延时值之差。 13、温度为20℃±5℃、允许控制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85%和110%波动,正

常工作。 14、振动继电器按GB/T 2423.10 规定的要求安装在振动台上,振动方向为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每一个方位持续振动时间为10 min,共30 min,其中包括: a)继电器输入端施加额定电源电压,使执行继电器处于吸合状态,三个方位各5 min; b)继电器不加控制电源电压,延时常闭触头通额定工作电流,三个方位各5 min。 15、冲击继电器按GB/T 2423.5规定的要求安装在冲击机上,冲击方向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各冲击6次,其中包括: a)继电器不施加额定控制电源电压,延时常闭触头通额定工作电流,六个方向各3 次,共18 次; b)进行工作状态下的冲击试验时,对继电器施加额定控制电源电压,并使执行继电器处于吸合状方向各3次,共18次。 2、常用字母单位

继电器基本知识

继电器基本知识
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是当输入量(或激励量)满足某些规定条件时,能在一个或多 个电气输出电路中产生预定跃变的一种器件。
① 继电器这个述语应限于在其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具有单一继 电功能的继电器元件。
② 继电器这个述语包手为完成其规定动作所必须的所有组成部分, 一般含输入部分、驱动部分及输出部分。
③ 为了用于保护和自动控制,应加上一个说明继电器功能的名称, 以便对继电器定性。在此情况下,按照规定的功能(由标准或制造方 规定),继电器可包括某个辅助继电器,以便完成所要求的功能。例 如:差动继电器,阻抗继电器,跳闸继电器。 ·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的分类 A、 按继电器的作用原理或结构特征分类
分类号
名称
定义 由控制电流通过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吸力驱动
电磁继电器
磁路中的可动部分而实现触点开、闭或转换 功能的继电器。

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继电器,按触点负载 直流电磁继 1 电 磁 交流电磁继 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按线圈电源 2 继 电器 电 利用永久磁铁或具有很高剩磁特性的零件, 器 磁保持继电 3 器 持在线圈通电时的位置上的继电器。 固熊继电器是一种能够象电磁继电器那样执 4 固熊继电器 行开、闭线路的功能:具其输入和输出的绝 缘程度与电磁继电器相当的全固熊器件。 由电子元件和电磁继电器组合而成的继电 器。一般,输入部分由电子线路组成,起放 5 混合式继电器 大、整流等作用,输出部分则采用电磁继电 器。 用于切换频率大于 10KHz 的交流线路的继电 6 高频继电器 器。 配用同轴电缆,用来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 7 同轴继电器 具有最小损耗的继电器。 触点部分被密封在高真空的容器中,用来快 8 真空继电器 速开、闭或转换高压、高频、射频线路用的 继电器。 使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在其线圈断电后仍能保 频高低分 50Hz 和 400Hz 二种。 电器 四种。 大小分为微功率、弱功率、中功率和大功率

经典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入门篇)

经典电子元器件基础+高级知识介绍 第一节电阻器:电阻,英文名resistance,通常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欧姆定律说,I=U/R,那么R=U/I,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有这样的定义:导体上加上一伏特电压时,产生一安培电流所对应的阻值。电阻的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事实上,“电阻”说的是一种性质,而通常在电子产品中所指的电阻,是指电阻器这样一种元件。师傅对徒弟说:“找一个100欧的电阻来!”,指的就是一个“电阻值”为100欧姆的电阻器,欧姆常简称为欧。表示电阻阻值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一、电阻器的种类: 电阻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特种电阻。在电子产品中,以固定电阻应用最多。而固定电阻以其制造材料又可分为好多类,但常用、常见的有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还有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的片状电阻。型号命名很有规律,R代表电阻,T-碳膜,J-金属,X-线绕,是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在国产老式的电子产品中,常可以看到外表涂覆绿漆的电阻,那就是RT型的。而红颜色的电阻,是RJ型的。一般老式电子产品中,以绿色的电阻居多。为什么呢?这涉及到产品成本的问题,因为金属膜电阻虽然精度高、温度特性好,但制造成本也高,而碳膜电阻特别价

廉,而且能满足民用产品要求。 电阻器当然也有功率之分。常见的是1/8瓦的“色环碳膜电阻”,它是电子产品和电子制作中用的最多的。当然在一些微型产品中,会用到1/16瓦的电阻,它的个头小多了。再者就是微型片状电阻,它是贴片元件家族的一员,以前多见于进口微型产品中,现在电子爱好者也可以买到了(做无线窃听器?) 二、电阻器的标识 这些直接标注的电阻,在新买来的时候,很容易识别规格。可是在装配电子产品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为以后检修的方便,把标注面朝向易于看到的地方。所以在弯脚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在手工装配时,多这一道工序,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自动生产线上的机器没有那么聪明。而且,电阻器元件越做越小,直接标注的标记难以看清。因此,国际上惯用“色环标注法”。事实上,“色环电阻”占据着电阻器元件的主流地位。“色环电阻”顾名思义,就是在电阻器上用不同颜色的环来表示电阻的规格。有的是用4个色环表示,有的用5个。有区别么?是的。4环电阻,一般是碳膜电阻,用3个色环来表示阻值,用1个色环表示误差。5环电阻一般是金属膜电阻,为更好地表示精度,用4个色环表示阻值,另一个色环也是表示误差。下表是色环电阻的颜色-数码对照表: 颜色有效数字乘数允许偏差 黑色0 10的0次方 棕色 1 10的1次方+/- 1%

电工必备的基础知识及电气字母符号大全

电工必备的基础知识及电气字母符号大全AAT 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AC 交流电 DC 直流电 FU 熔断器 G 发电机 M 电动机 HG 绿灯 HR 红灯 HW 白灯 HP 光字牌 K 继电器 KA(NZ) 电流继电器(负序零序) KD 差动继电器 KF 闪光继电器 KH 热继电器 KM 中间继电器 KOF 出口中间继电器 KS 信号继电器 KT 时间继电器 KV(NZ) 电压继电器(负序零序) KP 极化继电器

KI 阻抗继电器 KW(NZ) 功率方向继电器(负序零序) KM 接触器 KA 瞬时继电器;瞬时有或无继电器;交流继电器KV 电压继电器 L 线路 QF 断路器 QS 隔离开关 T 变压器 TA 电流互感器 TV 电压互感器 W 直流母线 YC 合闸线圈 YT 跳闸线圈 PQS 有功无功视在功率 EUI 电动势电压电流 SE 实验按钮 SR 复归按钮 f 频率 Q——电路的开关器件 FU——熔断器

KM——接触器 KA——1、瞬时接触继电器 2、瞬时有或无继电器 3、交流继电器KT——延时有或无继电器 SB——按钮开关 Q——电路的开关器件 FU——熔断器 KM——接触器 KA——1、瞬时接触继电器 2、瞬时有或无继电器 3、交流继电器KT——延时有或无继电器 SB——按钮开关 Q——电路的开关器件 FU——熔断器 KM——接触器 KA——1、瞬时接触继电器 2、瞬时有或无继电器 3、交流继电器KT——延时有或无继电器 SB——按钮开关 SA 转换开关 电流表 PA 电压表 PV 有功电度表 PJ 无功电度表 PJR

频率表 PF 相位表 PPA 最大需量表(负荷监控仪) PM 功率因数表 PPF 有功功率表 PW 无功功率表 PR 无功电流表 PAR 声信号 HA 光信号 HS 指示灯 HL 红色灯 HR 绿色灯 HG 黄色灯 HY 蓝色灯 HB 白色灯 HW 连接片 XB 插头 XP 插座 XS 端子板 XT 电线电缆母线 W 直流母线 WB 插接式(馈电)母线 WIB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继电器应用领域 按外形尺寸分类定义 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 的继电器 超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10mm ,但不大于25mm 的继电器 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25mm ,但不大于50mm 的继电器 按触点负载分类定义 微功率继电器小于0.2A 的继电器。 弱功率继电器0.2~2A 的继电器。 中功率继电器2~10A 的继电器。 大功率继电器10A 以上继电器。 按用途分类定义 通讯继电器(包括高频继电器)该类继电器触点负载范围从低电平到中等电流,环境使用条件要求不高。 工业控制继电器工业控制中使用的继电器,触点负载功率大,寿命长。 家电用继电器,家用电器中使用的继电器,要求安全性能好。 汽车继电器汽车中使用的继电器,该类继电器切换负载功率大,抗冲、抗振性高。 继电器运用领域很广,其环境条件、技术要求差异甚大。就是同一运用领域中的不同使用场合,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只能抓住重点,举几个例子,做简要说明。关键是要应用后一节所述知识,针对用户具体要求,合理选用。 1、汽车领域 汽车工业正在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继电器。比较常见的继电器有:启动电动机的启动继电器、

交流继电器基本知识

交流继电器基本知识 一、定义 交流继电器是指继电器的线圈输入量为正交流的继电器。 二、交流继电器吸力特点 1、由于电流、磁通、磁压降等都是时间的周期函数,故电磁吸力也为时间的周期函 数。 交流电磁吸力公式为: tgφ= (1) 式中:φδ:工作气隙磁压降有效值(安) S :极靴面积(厘米2) 由上式可见:交流电磁吸力以两倍电源频率变化,周期性经过零点,但力的方向不变。 2、假若有反作用力F反作用在衔铁上,则在电源半周期内,会有一段时间,F反>F吸 力,使已经吸合了的衔铁又趋于释放,过此段时间,电磁吸力F又大于反F反,衔 铁吸合。因此交流Relay极易发现衔铁在吸合位置上机械 振动。 3、衔铁的机械振动一方面造成触点抖动,使接触不可靠;另一方面又严重降低铁芯 寿命,产生很大噪音,因此,如何消除这种有害的衔铁振动,是交流Relay制作 过程中重点研究的问题。 4、交流Relay还有种特性,当交变磁通通过铁芯时,Core中就会产生磁滞损耗和涡 流损耗,使Core发热,因此交流Relay铁芯一般用硅钢叠成,以减小磁滞损耗和 涡流损耗。 三、交流Relay主要问题目前处理办法。 1、交流电磁吸力过零问题 通常在极靴面安装一个短路环,使工作气隙中产生相位不同的两个交变磁通(如 图二),由此产生两个不同相位的交变电磁吸力,而使合成电磁吸力不再过零。这 是因为,当工作气隙磁通中与交变时,短路环内将感应电流,并抑制磁场通变化。 因此,经过短路环的磁通φ2就会在相位上落后于不经过短路环的磁通φ1,由不 同的φ1、φ2就产生两不同的电磁力,作用于衔铁上的合力就不再过零。 2、消除衔铁在吸合位置的机械振动 增加短路环,可使电磁吸力不再过零,如果此时电磁吸力大于反作用力F反,则 衔铁振动就可以消除(如图三)。 四、短路环对衔铁振动影响分析。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继电器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继电器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TI代理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贴片钽电容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三、继电器测试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测线圈电阻 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一、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5表示编号为15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 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1.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 472 表示 47×102Ω(即4.7K); 104则表示100K 2.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 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 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 银色 / 10-2 ±10

金色 / 10-1 ±5 黑色 0 100 / 棕色 1 101 ±1 红色 2 102 ±2 橙色 3 103 / 黄色 4 104 / 绿色 5 105 ±0.5 蓝色 6 106 ±0.2 紫色 7 107 ±0.1 灰色 8 108 / 白色 9 109 +5至 -20 无色 / / ±20 二、电容 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25表示编号为25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电话机中常用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贴片电容、独石电容、钽电容和涤纶电容等。 2、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 uF/16V 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 字母表示法:1m=1000 uF 1P2=1.2PF 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 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 224表示22×104PF=0.22 uF 3、电容容量误差表 如:一瓷片电容为104J表示容量为0. 1 uF、误差为±5%。 4、故障特点 在实际维修中,电容器的故障主要表现为: (1)引脚腐蚀致断的开路故障。 (2)脱焊和虚焊的开路故障。 (3)漏液后造成容量小或开路故障。 (4)漏电、严重漏电和击穿故障。 三、晶体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 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

50条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50条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50条电气控制基础知识_50条电气控制知识 xxxx分享的50条电气控制知识。供大家参考50条电气控制知识 1按用途分类,低压电器分为控制电器主令电器保护电器配电电器和执行电器。 2按执行机能分类,低压电器分为有触点电器和无触点电器。 3按工作原理分类,低压电器分为电磁式电器和非电量控制电器。 4电磁机构由吸引线圈铁心衔铁等几部分组成。 5电磁式电器分为直流和交流两大类,都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制成的。 6刀开关接线时,电源进线应接在静插座一边的进线端,用电设备应接在动触刀一边的出线断。 7使用铁壳开关时,外壳应可靠接地,防止以外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8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和灭弧装置组成。 9直流接触器不会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所以不发热。 10继电器是一种根据外界输入信号来控制电路通断的自动切换电器。 11继电器和接触器相比用于切换小电流的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故继电器没有灭弧装置,也无主辅触点之分。 12速度继电器主要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 13接近开关又称做无触点行程开关。 14熔断器主要由熔体和安装熔体的熔管组成。 15断路器主要由触点灭弧系统和脱扣器组成。 16常用的短路保护电器是熔断器和自动空气断路器。 17常用的过载保护电器是热继电器。 18plc的硬件是由主机IO扩展模块和各种外部设备组成。 19PLC的软件系统由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组成。 20PLC执行程序的过程分为输入采样或输入处理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或输出处理三个阶段。 21通常一条PLC指令由步序号助记符和元件号三部分组成。 22PLC等效电路中的继电器并不是实际的继电器,为了将其与实际继电器区

继电器基本逻辑

继电器基本逻辑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开关设备,通过电磁吸合和释放来控制电路的通断状态。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电子设备等领域。本文将介绍继电器的基本逻辑原理和相关知识。 一、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继电器由电磁系统和触点系统两部分组成。电磁系统通常由线圈、铁芯和固定在铁芯上的触点组成。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会吸引铁芯,使得触点闭合;当线圈断电时,铁芯会释放,触点则会打开。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假设我们有一个继电器,线圈通电后,触点闭合,连接了一个灯泡和电源。当线圈通电时,灯泡就会亮起;当线圈断电时,灯泡则会熄灭。这个过程就是继电器的基本逻辑。 二、继电器的常见类型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要求,继电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继电器类型包括:通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等。 1. 通用继电器:通用继电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可以适用于各种电路。它具有较高的通断能力和可靠性。

2. 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是根据时间来控制电路的通断状态的一种继电器。它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延时来控制电路的开关。 3. 热继电器:热继电器是利用热敏元件的温度变化来控制电路通断状态的一种继电器。它常用于电机保护和过载保护等领域。 4. 电压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是根据电压信号来控制电路通断状态的一种继电器。它可以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保护和控制等方面。 三、继电器的应用领域 继电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电力系统: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它可以用于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频率保护等方面,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自动化控制:继电器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用于控制电机、气动元件、液压元件等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控制。 3. 电子设备:继电器在电子设备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继电器可以用于电源开关、电路保护和电路切换等方面。 四、继电器的特点和优势 继电器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通断能力强:继电器可以承受较高的电流和电压,具有较强的通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领域 一、时间继电器基础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 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 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 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 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 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 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 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 1、控制电源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 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 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