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流、电压继电器校验方法培训

电流、电压继电器校验方法培训

电流、电压继电器校验方法培训

1、电流、电压继电器简介

电气继电器是继电保护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当输入继电器的电气物理量达到一定数值时,继电器就动作,从而通过执行元件完成信号发送或动作于跳闸。

电气继电器种类很多,本课件以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为讨论对象。

1.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电磁型继电器多应用于定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中。其动作原理是:当交流电流通过继电器线圈时,在线圈铁芯中产生一个交变磁通,对继电器的可动舌片产生一个电磁吸引的转动力矩,由弹簧做成的游丝同事产生一个与电磁力矩相反的力矩起阻尼作用。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加,使转动力矩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矩时,可动舌片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其带动触电桥也转动,动静触点闭合,继电器动作。当电流减少时,电磁转动力矩减小,在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作用下,可动舌片返回,动静触点分离,继电器从动作状态返回到原始状态。

同归使过流继电器开始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而当继电器动作后,均匀减小电流,使继电器可动触点返回到原始状态的最大电流即继电器的返回电流。返回电流除以动作电流所得到的比值,就是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对于过电流继电器而言,由于动作电流总是大于返回电流,所以

返回系数总是小于1。一般情况下,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要求在0.85~0.90之间。如果返回系数小于0.85则认为不合格,如果大于0.90,则有可能造成继电器动作后动触点与静触点的接触压力不够,需要进行调整。

电流继电器以“KA”表示。图形表示为。

定时限过流继电器的线圈一般由两个组成,通过改变其线圈的串联或并联方式,可以改变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线圈的具体连接方式,根据继电器的整定值与继电器动作电流的调整范围而定。

1.2电磁型电压继电器

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的结构与电流继电器相似,其铁芯上的线圈喂电压线圈。电压继电器有过电压继电器和低电压继电器之分。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是指在继电器线圈上承受额定电压后,逐渐减低电压,继电器开始动作时的最高电压,而其返回电压是指继电器动作后,电压逐渐升高,继电器可动触点返回初始状态的最低电压。

过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要求在0.85~0.90之间,低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都大于1.0,但一般要求不大于1.2。

电压继电器以“KV”表示。图形表示为。

2、校验方法的培训

校验工具:万用表一块,导线若干,空开一个,昂立一台,单相继电保护仪一台,待校验继电器

继电器一般性检查:继电器外观无破损,内部接线正确牢固,触点常

闭、常开状态确认,电磁中间继电器衔铁动作无磨檫,触点闭合时接触良好。

动作值、返回值以及延时检验:动作值以继电器的设定值为准,继电器的动作值及返回值宜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做最终结构。对于过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要求在0.85~0.90之间;对于过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要求在0.85~0.90之间;而低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都大于1.0,但一般要求不大于1.2。对过量继电器(即过电流继电器、过电压继电器)一般加入1.2倍的动作值来测量动作时间;而对欠量继电器(即低电压继电器)一般加入0.7倍的动作值来测量动作时间。

继电器调试

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一.电流继电器实验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⑴、外观与机械检查 1)检查转轴的纵向和横向活动范围:其活动范围应在0.15~0.3mm内。 2)检查舌片与电磁铁的间隙:“Z”形舌片活动范围为7°,舌片在静止和运动过程中不应与磁极相碰,并且有不小于0.5mm的间隙,间隙要求上下均匀。 3)检查触点:动、静触点间间距为1.5~2.0mm,继电器动作时,所交角度为55度~65度,且动触点在距静触点首端约1/3处接触,然后滑行至末端1/3处终止。两个静触点倾斜度一致,并位于同一平面上。 ⑵、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 1)接线如图4所用设备:电源刀闸一把,单相自耦调压器一台,升流器一台,交流电流表一只,DL-11电流继电器一只,指示灯一个。 图4 2)测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返回电流: ①选择继电器线圈的连接方式(线圈串连时,其动作值即是刻度盘上所示的值,线圈并联时,其动作值为刻度盘上读数的两倍)。调整继电器的指针(改变弹簧的拉力)于刻度最小,合上刀闸,调整调压器的输出增大至继电器动作(灯 亮),读取动作电流(I op );再减小调压器的输出至灯灭,读取返回电流(I re )。 将 I op 、I re 填入表中,计算出返回系数。 K re =I re /I op

②改变继电器线圈的串连、并联方式,再进行整定值的选择。分别再次测 量其 I op 、I re ,并且填入表中,计算出返回系数。 ③以上实验,要求平稳单方面地调整电流数值,并应注意舌片转动情况。如遇到舌片中途停顿或其它不正常情况,应检查轴承有无污垢、触点位置是否合适、舌片与电磁铁有无相碰等。 ④动作值、返回值测量重复3次,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大于±3%。否则应检查轴承与轴尖。 ⑶、继电器动作时间的测量 1)将继电器按图1-9接入电路。 2)合上电源,将电流调整至1.2倍额定值,再拉开刀闸。 3)起动401秒表,将其选择开关“K”定于“连续性”位置;手按回零按钮,使指针回到“0”位。 4)迅速合上刀闸,此时401秒表的读数即为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作3次取平均值填入表中(此时,动作时间不大于0.15秒)。 5)将电流增大到1.5倍动作值,再次进行测量(此时,动作时间不大于0.03秒)。 图5 ⑷、电流继电器的调整方法 1)动作值不符合刻度盘时,应按以下方法调整: ①将继电器的把手放在最大值,当测出的动作电流值大于盘上数值时,应调整起始位置限制螺杆(在电木架左上方),使其移近磁极;小于盘上读数时,可将舌片的起始位置远离电磁铁的磁极。

在岗培训(继电器)

在岗培训(继电器) 在岗学习(继电器)复习提纲 1、JWJXC-H125/0.44型继电器加强接点间隙大于多少毫米? JWJXC-H125/0.44型继电器加强接点间隙大于2.5毫米 2、检修继电器前应准备好哪些工具? 1)调簧钳,(2)什锦挫:(3)活口扳子(4)电烙铁:(5)套筒扳手:(6)组挫 (8)小铁锤:(9)平口改锥,(10)十字改锥:(11)量角器:(12)塞规(13)测力计: 3、JYJXC-135/220型继电器转极值范围多少? JYJXC-135/220型继电器转极值范围10-16伏 4、怎样测试JWJXC-H125/0.44型继电器电流缓放时间特性? 在测试电流缓放时间特性时,应先将电流升至5A,后降到1.5A,断电测试电流缓放时间。 5、JWXC-1700型继电器工作值不大于伏? 16.8伏 6、造成继电器接点电阻大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克服? 答:造成继电器接点电阻大的原因如下: (1)接点面不平,不清洁,有烧伤的痕迹。要用金相砂纸磨平,再用白绸带擦净。 (2)接点压力不够,接触面积小,或处于似接非接状态。应加大接点压力但不能超过标准。 (3)接点初压力太大,使共同行程缩小,形成接点的虚接,造成接点电阻不稳定,使接点面失去了相对滑动所形成的清扫作用,引起接点面不清洁,增加了接点电阻。克服的方法是减少初压力,加大共同行程。 (4)接点与接点片假焊,造成焊接初接触电阻增高。应更换接点片。 7、JWXC-H340中的“340“表示什么?

线圈电阻为340Ω 8、如何判断熄弧磁钢的极性? 用一个带有标志的小磁钢,红点处为N极,不带点处为S极。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来判断,与带红点相吸的为熄弧磁钢的S 极,与带红点相斥的为熄弧磁钢的N极。 9、请说明JYXC-135/220型继电器汉语拼音“Y“字母表示的含义 表示是有极继电器 10、为什么要按周期检修继电器? 继电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接点的烧损,可动部分的磨耗,线圈因受潮而绝缘降低,金属零件的氧化、龟裂、变形等,引起机械与电气特性的逐渐变化,如果不进行定期的预防性检修,就有可能因特性变化而造成设备故障.因此,继电器检修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继电器运用中产生的缺点,恢复其电气\机械特性,保证其可靠、安全地工作。 11、安全型无极继电器的接点系统用哪些元件构成? 安全型无极继电器的接点系统有拉杆、电源片、银接点单元、动接点单元、下止片、接点架、绝缘轴、动接点轴、绝缘垫、上下压片、螺杆、隔垫等元件组成。 12、安全型无极继电器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安全型无极继电器的电器特性包括:充磁值、释放值、工作值、反向工作值。时间特性包括:缓吸时间、缓放时间。 13、什么是接点共同行程,它的作用是什么? 接点的共同行程就是指接点从接触开始到终了的行程。作用是:清楚接点面的污物,降低接触电阻,保证接点可靠接触,具有防震性能。 14、请说明JWXC-1700型继电器汉语拼音字母“J”表示的含义。 J表示继电器 15、什么是继电器的初压力?初压力太大对继电器有何影响? 压力指接点片对托片的压力。接点初压力太大会使继电器共同行

电流、电压继电器校验方法培训

电流、电压继电器校验方法培训 1、电流、电压继电器简介 电气继电器是继电保护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当输入继电器的电气物理量达到一定数值时,继电器就动作,从而通过执行元件完成信号发送或动作于跳闸。 电气继电器种类很多,本课件以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为讨论对象。 1.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电磁型继电器多应用于定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中。其动作原理是:当交流电流通过继电器线圈时,在线圈铁芯中产生一个交变磁通,对继电器的可动舌片产生一个电磁吸引的转动力矩,由弹簧做成的游丝同事产生一个与电磁力矩相反的力矩起阻尼作用。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加,使转动力矩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矩时,可动舌片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其带动触电桥也转动,动静触点闭合,继电器动作。当电流减少时,电磁转动力矩减小,在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作用下,可动舌片返回,动静触点分离,继电器从动作状态返回到原始状态。 同归使过流继电器开始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而当继电器动作后,均匀减小电流,使继电器可动触点返回到原始状态的最大电流即继电器的返回电流。返回电流除以动作电流所得到的比值,就是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对于过电流继电器而言,由于动作电流总是大于返回电流,所以

返回系数总是小于1。一般情况下,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要求在0.85~0.90之间。如果返回系数小于0.85则认为不合格,如果大于0.90,则有可能造成继电器动作后动触点与静触点的接触压力不够,需要进行调整。 电流继电器以“KA”表示。图形表示为。 定时限过流继电器的线圈一般由两个组成,通过改变其线圈的串联或并联方式,可以改变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线圈的具体连接方式,根据继电器的整定值与继电器动作电流的调整范围而定。 1.2电磁型电压继电器 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的结构与电流继电器相似,其铁芯上的线圈喂电压线圈。电压继电器有过电压继电器和低电压继电器之分。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是指在继电器线圈上承受额定电压后,逐渐减低电压,继电器开始动作时的最高电压,而其返回电压是指继电器动作后,电压逐渐升高,继电器可动触点返回初始状态的最低电压。 过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要求在0.85~0.90之间,低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都大于1.0,但一般要求不大于1.2。 电压继电器以“KV”表示。图形表示为。 2、校验方法的培训 校验工具:万用表一块,导线若干,空开一个,昂立一台,单相继电保护仪一台,待校验继电器 继电器一般性检查:继电器外观无破损,内部接线正确牢固,触点常

电流(电压)变送器的校验步骤方法、注意事项

https://www.doczj.com/doc/4119202568.html,时基电力电流(电压)变送器的校验步骤方法、注意事项 变送器自动校验变送器步骤 电流(电压)变送器的校验一般采用SJCY-S交流采样校验装置进行检验,能对交流电压变送器、交流电流变送器、四线有功变送器、四线无功变送器、三线有功变送器、三线无功变送器、工频频率变送器、工频相位变送器的自动校验,手动校验,使用前请先阅读操作说明书,由于版面的限制,有些步骤不予出图,谢谢理解! 操作如下: 检查接线正确无误,接线方式有很多种,请您针对性的参考说明书文件。 注意:Ⅰ校单相变送器时,被校变送器接装置B相输出;Ⅱ校三相三线变送器时,被校变送器Vb不接装置Vb,接装置0V。 如果在前面的选择为“自动校验”,则一开始进入上面的校验屏时,装置会自动按设置的时间预热,预热完后会测出响应时间T,并显示在屏中,接着进行自动校验。自动校验时,可不必任何操作,装置会按照前面的设置自动完成;有必要的话(比方感觉间隔时间过长),也可按屏中下方的提示操作,可加快校验的速度。 注:手动校验的情形与自动校验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检定点的设定可在“试验点”处任意设置。

https://www.doczj.com/doc/4119202568.html,时基电力变送器手动校验步骤 手动检定与自动检定的区别是,手动检定时各检定阶段需由人工点按相应按钮,检定点也需人为输入检定点,并点按“检定”按钮,误差也需人为点按“存存误差”按钮,但可以在检定某一检定点时,微调电量。 要改变检定点,可在“检定点”输入框中输入检定点百分数,然后点按“检定”按钮,如果在“表监视器”中显示的电量与输入标准值有较大相差,还可点按“调节输出”中的相应按钮,微调电量。 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流(电压)变送器的校验前一定要先阅读说明书,针对不同变送器接线方法有时候不同,注意接线端子与导体对应,避免短路影响您的使用。

(整理)继电器培训资料

继电器培训资料 一、继电器概述 继电器属于开关类,它是利用电磁原理、机电原理使接点闭合或断开来驱动或控制相关电路的。 继电器为一种控制器件,它有受控系统(输入回路)和控制系统(输出回路)两部分。当输入量(电、磁、光、热等物理量)达到某一定值时,输出量跃变式地由零变化到一定值(或由一定值跳变到零),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等目的。 继电器的另一种定义:继电器是当输入量(或激励量)满足某些规定条件时,能在一个或多个电气输出电路中产生预定跃变的一种器件。 二、继电器的分类 1、电磁继电器 电磁式继电器是继电器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产品。 电磁式继电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返回系统等部分组成。它由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2种结构形式。电流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回路串联,以电流为输入量;电压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并联,以电压为输入量。通常,电压继电器使用较多。无线电设备用电磁继电器又可分为极化继电器和非极化继电器。极化继电器在磁路内有永久磁铁,衔铁的动作具有方向性,随着输入量极性的不同,衔铁的运动方向也不同。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线圈中通过直流时,线圈产生磁场,动铁被吸动带动接触簧片,使静接点分开,动接点闭合。当电磁线圈电流被切断后,铁芯失去磁性,动铁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动接点打开,静接点闭合。 继电器线圈在没通电时处于断开位置的接点为常开接点,处于接通位置的接点为常闭接点。在一个常开接点和一个常闭接点的中间,有一个动接点被称作转换接点。在同一个继电器中,可以具有一个或数个常开接点、常闭接点和转换接点。 电磁继电器中一般只有一个线圈。为了在电路上清楚而简便地把继电器表示出来,通常用一个文字符号表示继电器线圈和属于它的接点,各组接点则标以角标注明。 2、舌簧继电器 3、小型密封继电器 4、双金属片温度继电器 5、热过载继电器 6、热敏干簧继电器 7、固态继电器 8、湿簧管继电器 9、时间继电器 10、中间继电器 11、其他继电器:机械保持继电器、同轴继电器、真空继电器、高压继电器、磁电式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气压继电器、光继电器、声继电器、压电陶瓷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玻璃半导体继电器、谐振继电器、差动继电器、振动继电器、步进继电器 二、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继电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控制低压线路的电流来控制高压线路的电流,起着电流开关的 作用。 2.结构及原理 继电器内部结构主要有:磁极、铁心、支架、线圈组成,如图1。

继电器的测试方法

任务五,编写产品检验卡片 一,产品检验要求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测线圈电阻 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主要测试参数及定义表

如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议。 对于电源没有其他的的规定,电源电压的变化率不得大于10%,直流电源电压波纹系数应不大于5%。电源极性不得相反。做好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检验。 是指这些特性在产品使用中的重要程度。包括 a)安全、环保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焊接及铸、锻规定; f)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g)外形、外观要求: b)清洁度要求: i)涂敷、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 产品装配真实项目说明书 一JS7-A时间继电器的机构 电磁系统、工作触头、气室、传动机构组成。 电磁机构组件:线圈铁心衔铁推板返力弹簧瞬时触头(微动开关)。 空气室组件:橡皮膜活塞杠杆宝塔弹簧延时触头调节螺钉 二工作原理 当线圈通电时,衔铁及推板被铁心吸引瞬时下移,使瞬时动作触点接通或者断开,但是活塞杆和杠杆不能同时跟着衔铁一起下落。应为活塞杆的上端连接这气室中的橡皮膜,当活塞杆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时,橡皮膜随之向下凹,上面空气室的空气变得稀薄而使活塞杆受到阻尼作用二缓慢下降。经过一段时间,活塞杆下降到一定的位置,便通过杠杆推动延时触点动作,使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从线圈通电到延时触点完成动作,这段时间就是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延时时间的长短可以通过螺钉调节空气室进气孔的大小来改变。 三主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380V,额定发热电流3A,额定控制电容个100VA。 2)每种型号的继电器还可分为: 按延时范围可分0.4s—60s和0.4s—180s两种 按线圈的额定电压分为:(50Hz)2436110127220380(V)六种 3)继电器使用的环境温度为—25--+40度 4)当线圈电压为额定电压85%~100%的时,继电器能可靠工作。 5)继电器在延时时间的连续动作重复误差≦15% 6)允许操作频率不大于600次/h和通电持续率为40%。 7)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系统中。本文将对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检验操作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以便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一主题。 一、什么是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是一种通过电磁力控制的电气器件,它通过对外部电流的感应和控制,实现对电路的开关功能。它由线圈、磁场系统和触点组成,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电磁力将触点引起动作,从而实现电路的开通或切断。 二、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分类和特点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根据其应用和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通常有AC电流继电器和DC电流继电器两种常见类型。 1. AC电流继电器:AC电流继电器主要适用于交流电路中,具有耐电压冲击、较高的电流容量和较快的动作速度等特点。AC电流继电器的线圈匝数较多,可承受较大的感应电压,通常用于高电压电路中。

2. DC电流继电器:DC电流继电器主要适用于直流电路中,具有较小的电流容量和较慢的动作速度等特点。DC电流继电器的线圈匝数较少,适用于低电压和小电流的场合。 三、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检验操作 对于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检验操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评估。 1. 外观检查:需要检查继电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明显变形或 磨损。还应检查连接端子是否松动,触点是否干净可靠。 2. 参数检测:继电器的参数检测是判断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通过使用特定的测试仪器,可以对继电器的电流容量、触点电阻、启动电流等参数进行测量和评估。 3. 动作特性测试:动作特性测试是评估继电器动作可靠性的关键步骤。通过施加不同的电流或电压信号,观察继电器的触点动作情况,并记 录动作时间、回弹时间等参数。 4. 绝缘电阻测试:为了确保继电器在使用中不会发生漏电或短路等问题,需要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测试时,将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之间进

继电器测试方法

继电器测试方法 一、测试说明 1、测量继电器工作电压范围(包括最低闭合电压,最高断开电压); 2、测继电器的功耗(额定电流)和内阻; 3、继电器长期工作状况,耐压。 4、图标说明: 直流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测量,蜂鸣档 二、测试过程 1、测内阻值和额定电流 a、内阻测试:测试继电器1、8脚间的阻值大小,如图示 b、额定电流测试:对继电器1、8脚供直流24V电,等30秒读取电流表数据 注意:电流测试,万用表表笔插至电流输入端口,并调整电流档对应的量程档位(mA)。 2、测继电器工作电压范围 a、最低闭合电压测试:直流电源供电从0V开始供电,电压逐渐调高,直至 蜂鸣档告警,记录当前电压值U1。(保持直流电压当前供电值)

注意:图中电压表和蜂鸣器档都是由万用表实现的 b、最高断开电压测试:直流电源供电从U1开始供电,电压逐渐调低,直至蜂鸣 档停止告警,记录当前电压值U2。 3。测常开常闭耐压和线圈与触点耐压 a、测前准备:将耐压值测试仪的“漏电流”旋钮打到“0.5"mA,“定时” 旋钮打到“60"s,“电压范围”旋钮打到“5"KV,“电压调节”旋钮打到0V,“power”旋钮打到“OFF”,两条输出线一条接高压输出的“_DC”,一根接地。 b、测常开常闭耐压测试:“power”—>“ON”, “电压调节”—〉增加到耐压 值测试仪跳闸告警电压,读出此时的电压,如下图示 c、线圈与触点耐压:“power”—〉“ON”,“电压调节”—>5KV以上,耐压 值测试仪跳闸不告警,线圈与触点耐压大于等于5KV,如下图 三、注意事项 1、测试额定电流时,继电器里线圈在突然加电压时会产生电磁感应,电流会越变越小,电压稳定后电磁感应消失,电流稳在一个范围内.像OMRON的G5RL—14—E刚上电电流在16mA—17mA左右,4—5分钟后稳定电压在14mA-15mA左右。但我们测试是读取刚上电30秒后的电压 2、在常闭常开耐压值时,继电器第一次跳闸后会产生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消失需要时间,在第二次跳闸电压会小很多。但我们测试一般读第一次的电压。 3、如果读稳定的额定电流值,就要读第二次常闭常开耐压值。如果是读30秒的额定电流值,就要读第一次动作的常闭常开耐压值。

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方法图解继电器

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方法图解 - 继电器[1]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把握器件,它可以用较小的电流来把握较大的电流,用低电压来把握高电压,用直流电来把握沟通电等,并且可实现把握电路与被控电路之间的隔离,在自动把握、遥控、爱护电路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常用的继电器见图1。[2]继电器的文字符号为“K”,图形如图2所示。在电路图中,继电器的接点可以画在该继电器线圈的旁边,或在远离该继电器线圈的地方,而用编号表示它们的彼此关系。[3]继电器的接点多种多样,可分为单组接点继电器和多组接点继电器两大类。其中,单组接点继电器又分为常开接点(动合接点,简称H接点)、常闭接点(动断接点,简称D接点)和转换接点(简称Z接点)三种(图3)。多组接点继电器既可以包括多组相同形式的接点,又可以包括多组不同形式的接点。[4]继电器参数有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流、线圈电阻、接点负荷等。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需要的电压,对于直流继电器是指直流电压(图4a),对于沟通继电器则是指沟通电压(图4b)。同一种型号的继电器往往有多种额定工作电压以供选择,并在型号后面加以规格号来区分。[5]额定工作电流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需要的电流值。线圈电阻是指继电器线圈的直流电阻。选用继电器时必需保证其额定工作电压和额定工作电流符合要求(图5)。[6]接点负荷是指继电器接点的负载力量,也称为接点容量。例如,JZX-10M型继电器的接点负荷为:直流28V×2A或沟通115V×1A。使用中通过继电器接点的电压、电流均不应超过额定值,否则会烧坏接点,造成继电

器损坏。一个继电器的多组接点的负荷一般都是一样的(图6中的K-1)。[7]电磁式继电器是最常用的继电器之一,其结构示于图7。它是利用电磁吸引力推动接点动作的,由铁芯、线圈、衔铁、动接点、静接点等部分组成。平常,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翘起。当工作电流通过线圈时,铁芯被磁化,将衔铁吸合向下运动,推动动接点与静接点接通,实现了对被控电路的把握。依据线圈工作电压的不同,电磁式继电器分为直流继电器、沟通继电器和脉冲继电器等类型。[8]电磁式继电器具有1对线圈引脚和若干组接点引脚。密封电磁继电器通常将引出端示意图标示在继电器上,如图8所示。[9]电磁式继电器可以用万用表进行检测。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两表笔(不分正、负)接继电器线圈的两引脚(图9所示),万用表指示应与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基本相符。如阻值明显偏小,说明线圈局部短路;如阻值为0,说明两线圈引脚间短路;如阻值为无穷大,说明线圈已断路或引脚脱焊。[10]检测继电器接点:给继电器线圈加上规定的工作电压,用万用表“R×1k”挡检测接点的通断状况(图10所示)。未加电时,常开接点不通,常闭接点导通。加电时,应能听到继电器吸合声,这时,常开接点导通,常闭接点不通,转换接点应随之转换。否则说明该继电器损坏。对于多组接点继电器,假如部分接点损坏,其余接点动作正常则仍可使用。[11]干簧式继电器也是最常用的继电器之一,它由干簧管和线圈组成,如图11所示。干簧管是将两根互不相通的铁磁性金属条密封在玻璃管内而成,干簧管置于线圈中。当工作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产生的磁场使干簧管中的金

电磁式过电流继电器调试方法

1.2 电磁型继电器的检验 重点:理解继电器检验的一般要求,熟练掌握常用继电器的试验项目与调校方法; 难点:电压继电器的检验。 能力培养要求:具备对电磁式电流、电压、时间、信号、中间等继电器的试验和调整能力。 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4学时。 一、检验的分类、期限及注意事项 1、检验的分类 继电器检验分为以下三种类别: (1) 新安装验收检验; (2) 定期检验; (3) 补充检验。 新安装验收检验在继电器新安装时进行。新安装验收检验时,要求对继电器进行全面检查试验,以保证继电器投入运行后的性能和质量满足要求。 定期检验是指继电器运行后定期进行的检验。定期检验又分为定期全部检验、定期部分检验以及作用于断路器的整组跳合闸试验三种情况。定期检验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按照现场检验规程的要求,分别进行项目和内容的检查试验。 补充检验主要是指由于装置改造、一次设备检修或更换、运行中发现异常现象情况以及在事故以后所进行的检验,检验项目主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确定。 2、检验的期限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工作,继电器在现场运行后应定期进行检查试验。根据部颁的规定,继电器及装置在新投入运行后的第一年内必须进行一次全部检验,以便对继电器作全面检查、评价。第一次定期全部检验以后,要求下一次进行全部检验的时间间隔为3~5年,即检验周期时间。确定检验周期的长短,主要应从现场运行条件及继电器制造质量等方面考虑。继电器及装置有需要经常予以监督的缺陷与薄弱环节,或者运行环境差、运行经验不足,或者运行状态不稳定时,可适当缩短检验周期,而在制造质量好、运行情况好时,可考虑适当延长检验周期。 除按照检验周期的规定进行定期全部检验外,根据检验条例要求,每年还必须进行一次部分检验及每年不少于一次作用于断路器的跳合闸试验,重点考核整组动作性能是否正常。 3、检验的注意事项 (1)试验用电源及仪器设备 试验所采用的交流试验电源必须保证具有良好的波形,加入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应为正弦波,不得有畸变现象;交流试验电源和相应的调整设备应有足够的容量,保证作大负载试验时电源波形不会畸变;还应注意在进行试验时应尽量取相同的电压作试验电源,调整电流时采用电阻器调节的方法;在对继电器进行整定试验时,所用仪表的精度应不低于0.5级。 (2)试验回路接线 进行试验时,试验回路接线的基本构成原则是应尽量模拟实际运行情况,使得试验时加入继电器的电气量与继电器的实际工作情况相符合。例如,对于反应过电流动作的继电器,应采用突然加入电流,模拟故障发生时电流突然上升的方法;对于阻抗继电器试验电压应由正常运行电压值突然下降而电流突然上升的方法进行试验。对继电器进行整定检验时,应以符合故障实际情况的检验方法作为整定标准。 (3)试验数据记录 记录测量结果的数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对有铁质外壳的继电器,应将外壳罩好后录取测试数据作为正式试验数据。 ②继电器在整定位置下测试时,应重复试验三次,要求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间的误差均不超过规定范围。 ③在对继电器进行电流或电压冲击试验时,冲击电流值按保护安装处的最大故障电流,冲击电压值按1.1倍额定电压。

继电器校验方法(华东测试通)

继电器校验方法 一、试验依据 GB/T 7261-2000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JB/T 9568-2000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JJF 1282-2011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校准规范 继电器生产设计与检验最新国家标准(第八篇) 二、试验准备 工器具:江西华东电器有限公司测试通HD40E66-A、继电器底座、测试专用导线、导线专用针型转接头(6个)、起子套装、万用表 资料:继电器校验表格 人员:自动专业2人 三、试验方法 (一)电流电压继电器 接线方式: 将待检验继电器插在对应的继电器底座上,继电器线圈的引出脚接入面板的VOLTAGE OUTPUT的Ua、Ub插线口,其中Ua接正极,Ub接负极;选择继电器的一对开接点接到LOGIC INPUT的1号接点上。 仪器操作: 1、打开仪器的操作电源,使用仪器的触摸板选择屏幕左侧的“继电器”,然 后选择“电流电压继电器”;

2、在电流电压继电器界面中,选择“测试电压动作/返回值” 以24VDC继电器为例,参数设置为: 电压:直流Uab 初值:0 终值:24(直流电源额定电压110V和220V 时输入电压变化范围80%-110%,48V及以下时为90%-110%,交流电源额定电压为额定值的85%-110%) 步长:0.1 电流:直流Iab 初值:1 终值:1

开入通道:通道1 开入方式:常开接点闭合 初值时间:1 终值时间:10 抖动延时0.02(若所测试的继电器为交流继电器,则设置为仪器能设置的最大值) 每步时间:0.1(若所测试的继电器为交流继电器,则设置为仪器能设置的最小值) 电流相位超前电压:0 3、点击“测试”; 4、在继电器未动作时,使用万用表测量继电器的所有接点状态,检查是否正 确;在继电器动作时,再使用万用表测量继电器的所有接点状态,检查各接点状态是否正确; 5、试验结束后在记录测试结果,测量并记录继电器的线圈直阻; (二)时间继电器 接线方式: 将待检验的时间继电器插在对应的继电器底座上,继电器线圈的引出脚接入

继保实验指导

图1-1 电流继电特性接线图 实验一 电磁型电流、电压继电器特性校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DL 型电流继电器和DY 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掌握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 二.预习与思考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3.实验结果如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你能正确地进行调整吗? 4.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 三.实验内容 1. 整定点的动作值、返回值及返回系数测试 实验接线图1-1、图1-2分别为过流继电器及低压继电器的实验接线。 (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 a .选择EPL-04组件的DL-21C 过流继电器,确定动作值并进行整定。本实验整定值为1.8A 及5.4A 两种工作状态。 b .根据整定值要求对继电器线圈确定接线方式; c .按图1-1接线,调压器、220V 直流电源采用EPL-18单相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降压变压器T1或T2 。并把调压器旋钮逆时针调到底,。 d .检查无误后,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顺时针调节自耦 调压器,增大输出电 流,并观察光示牌的动作情况。当光示牌由灭变亮时,说明继电器动作,观察交流电流表并读取电流值。记入表1-2,用起动电流dj I 表示(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 e .继电器动作后,反向调节调压器降低输出电流,当光示牌由亮变灭时,说明继电器返回。记录此时的电流值称为返回电流 ,用fj I 表示(能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值),记入表1-2,并计算返回系数: 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 f 表示。

第一部分 继电器特性实验

第一部分继电器特性实验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其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及返回系数的整定计算方法。绘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的原理接线图。 二、预习与思考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3、如果继电器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如何正确地进行调整? 三、原理说明 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L—20c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衔铁克服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且保持在动作状态: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继电器的铭牌刻度值是按电流继电器两线圈串联时指示值等于整定值标注的;继电器两线圈并联使用时,整定值为指示值的2倍。 转动刻度盘上指针,可以改变游丝的作用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动作值。 四、实验设备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开始实验前请认真学习本实验指导书最前面3页,正确使用实验台。 1、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的测试 a、选择ZB07电流继电器组件中的DL—24C/2型电流继电器,确定动作值并进行初步整定。 本实验整定值为0.7A及1.6A。用长柄一字螺丝刀打开继电器透明塑料外壳,用手拨动指针,使指针指在其中一组实验值。 b、根据整定值确定继电器线圈的接线方式(串联或并联);查表1-1。 c、按图1—1接线,请老师检查。确定自耦调压器旋钮指示输出零位,AB段线路阻抗在B 母线,两只船形开关“距离保护电源开关”“差动保护电源开关”均在关断状态,R1电阻在最大值。起动控制屏,“实验内容”旋钮打到“电流”档,手动合1QF,监视“系统电压”电压表,慢慢增大调压器输出电压,调节变阻器,增大输出电流,使继电器动作。读取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即使常开触点由断开变成闭合的最小电流,记入表1-1(如果动作值整定值相差较大,按本节后面第(4)点所述方法进行调整。该工作应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动作电流用I op表示。继电器动作后,反向调节自耦调压器及变阻器,减小输出电流,使触点开始返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最大电流称为返回电流,用I re表示,读取此值并记入表1—1,并计算返回系数;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 re表示

继电保护检验保护检验的根据及方法

继电保护检验保护检验的根据及方法 电压、电流保护的检验: 1)、大家都知道电压、电流继电器都存在串、并联两种连接方式,不同的连接方式所对应的动作值是不同的,其原理是利用电流产生磁通,磁通产生电磁力矩克服机械力矩实现的。大家看一下下面的图: 对于电流继电器假如每个线圈是1匝,那么在串联时,通入10A电流继电器刚好动作,从上面的图中大家可以看到串联时产生的磁通=10A匝+10A匝共20A匝;也就是说20A匝产生的电磁力矩正好克服转动舌片的机械力矩。而并联时假如通入10A电流,两个线圈各分流5A,那么产生的磁通=5A匝+5A匝共10A匝,10A匝产生的电磁力矩在同一整定位置不足以克服转动舌片的机械力矩;所以说并联时通入20A电流,两个线圈各分流10A,那么产生的磁通才能等于20A匝,产生的电磁力矩在同一整定位置才能够克服转动舌片的机械力矩。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并联时电流继电器动作值是串联时的2倍。 对于电压继电器道理相同 假如每个线圈是1匝,阻抗是1Ω;那么在并联时通入10V电压相当于通入10/(1∥1)=20A,两个线圈各分流10A,从上面的图中大家可以看到并联时产生的磁通=10A匝+10A匝共20A匝,也就是说20A匝产生的电磁力矩正好克服转动舌片的机械力矩。而串联时,假如通入10V电压,,产生的磁通=5A匝+5A匝共10A匝;10A匝产生的电磁力矩在同一整定位置不足以克服转动舌片的机械力矩;所以说串联时通入20V电压,相当于通入20/(1+1)=10A电流,那么产生的磁通才能等于20A匝,产生的电磁力矩在同一整定位置才能够克服转动舌片的机械力矩。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串联时电压继电器动作值是并联时的2倍。 2)、进行继电器外观检查,继电器外壳是否完好;可动舌片转动是否灵活;支架固定是否牢靠;各焊接点是否有氧化、虚焊现象;接点接触是

继电器校验

第3章 单个继电器检验 3.1 电流继电器实验 教学目的:掌握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实验方法以及调整 复习旧课:调整电流整定值的方法;返回系数意义及调整。 教学内容:电流继电器实验 1、检验目的 (1)熟悉DL 系列电流继电器的构造; (2)掌握电流继电器检验方法和步骤; (3)熟悉即电器内部结构。 2、检验方法和步骤 (1)机械部分检查 1)检查转轴的纵向和横向活动范围,纵向活动范围应在mm 2.0~15.0内。活动量太大易引起转轴脱落,太小易发生卡轴。 2)检查舌片与电磁铁的间隙。要求舌片上下端部弯曲的程度相同,舌片不应与磁极相碰。为此,继电器在动作位置时,舌片与磁极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0.5mm 。 3)弹簧的检查与调整 ①弹簧的平面与转轴应严格垂直,不能有凸肚或平面倾斜现象。 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拧松弹簧里套箍和转轴间的固定螺丝,沿轴向移动套箍至合适位置,再将固定螺丝拧紧,或用镊子调整弹簧。 ②弹簧由起始拉角转至刻度盘最大位置时,层间间隙应均匀。否则,可将弹簧外端的支杆作适当的弯曲,或用镊子整理弹簧最外一圈的终端。 4)触点的检查与调整 ①触点上有受熏及烧焦之处时,应用细锉锉净,并用细油石打磨光。 如触点发黑可用麂皮擦净,不得用砂布打磨触点。 ②动触点桥与静触点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 65~55;且应在静触点首端约1/3处接触,然后滑行至约在末端1/3处终止。两静触点片的倾斜度应一致并位于同一平面上,触点应能同时接触。触点桥容许在其转轴上旋转 15~10,并沿纵向移动0.2mm 。当触点开始闭合时,可动触点桥的背面,应不与其本身的限制钩接触。触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 。 ③为使常闭触点在正常情况下能可靠地闭合,当继电器线圈无电流时, 必须使可动系统的本身重量能压下静触点并略往下移。用手轻轻转动舌片时,静触点的弹片应随触点桥的移动而伸直,且在某一时间内,触点回路不会断开,此时舌片与左方限制螺丝,应有不小于0.5mm 的距离。 对于带切换触点的继电器,为防止上下触点短路,动触点与下触点压接后,其与上触点的距离应不小于3mm 。当动触点在中间位置时, 对上下静触点的距离均不应小于1mm 。 继电器的静触点上,装有一限制振动的弹片。当继电器线圈中无电流时,此弹片与静触点仅能接触,但无压力,或有不大于0.2mm 的间隙。 对带有常闭触点的继电器,当定值在刻度盘开始位置而线圈中无电流时,触点间应无足够的压力。当扭紧弹簧以增大定值时,静触点与限制振动的弹片之间的间隙,随着静触点的下降而增大,到最大值时,此间隙应不大于0.5mm 。 5)轴承与轴尖的检查 ①将继电器置于垂直位置,将刻度盘上的调整把手移至左边最小刻度值上,检查触点动作的情况。如继电器良好,则将调整把手由最小刻度值向左旋转 30~20时继电器的弹簧

第3章 继电器的检验

第三章继电器的检验 第一节检验通则 继电器的检验可以分为新安装验收检验、定期检验和补充检验三种类型,本节介绍继电器在新安装和定期检验时的通用检验规则及要求。 三十、继电器的一般性检查 1.一般性检查内容 (1)外壳透明罩应完整,嵌接良好,有可靠的防尘密封设施,内部应清洁无尘埃和油污。 (2)外部带电的导电部分与地(金属外壳或外露非带电金属零件)之间及两带电导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3)感应型继电器转动部分应灵活无异常现象,检查圆盘与电磁铁、永久磁铁间应清洁无异物,检查圆盘是否平整和上、下轴承的间隙是否合适。 (4)检查机电型继电器可动部分的动作灵活性,转轴的横向和纵向活动范围是否适当,轴和轴承除有特殊要求外,禁止注入任何润滑油。 (5)静态型继电器(包括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和微机型)的印制电路板表面及焊接质量。 (6)检查各零部件的安装与装配质量。 (7)检查整定机构、接插件、弹簧(游丝)、按钮、开关和指示器等质量。 (8)检查触点质量。 2.一般性检查要求 (1)继电器外部(即壳体外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最小值应按表3-1规定,如有特殊要求,应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 表3-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注表中L-L表示两带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L-M表示带电部分和暴露的金属零件之间的电气间隙。 (2)所有焊接处不应出现虚焊、假焊现象,印制电路板线条应无锈蚀。 (3)机电型继电器的弹簧(游丝)应无变形,当由起始位置转至最大刻度位置时,层间距离要均匀,整个平面与转轴要垂直。 (4)接插件应接触可靠,插拔方便。整定机构应可靠地固定在整定位置,整定插头插针与整定孔的接触应良好。 (5)各零部件的安装应完好,螺栓(钉)应拧紧,焊接头应牢固可靠。 (6)按钮、开关等电气元件操作应灵活,经手动作5次不应出现发卡现象。 (7)插拔机构及活动盖板等应灵活,不应磕碰其它部位。 (8)对继电器触点的检查。 1)触点铆接要牢固,无挫伤和烧损现象,动合触点闭合后应有足够压力。触点压力可用测力计、砝码和灯光信号、万用表(欧姆表)配合测试。测试时,测力计(或砝码)作用力的方向应沿触点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并将灯光信号(或万用表)接入触点回路,当灯光信号熄灭(或万用表没有指示)时,测力计的读数(或砝码的质量)即为被测触点压力。 2)触点间隙用塞尺检查,应以塞尺刚好通过并不使触点片产生位移时的间隙为触点间隙。 3)触点超行程检查可以用塞尺直接测量触点位移的方法,也可以用间接测量并换算的方法,即对于动合触点,缓慢移动衔铁,计算从触点开始接触起到衔铁完全与磁轭接触闭合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