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种行政公文

13种行政公文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

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它是特殊规范化的文体,具有其它文体所没有的权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注意:比模式更进一步)并有行文规则和办理办法。我国公文一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日发布、1993年11月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写作和办理。

公文写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实践的基础,懂得工作中许多微妙的关节,而在具体起草中要求较好的文字语言工夫。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的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需要特别提出公文结构用语。一是开头用语,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三是过渡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

国家行政公文有12类13种,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公文主文结构,是指除了公文格式(外部组织形式即文头、主文和文尾及其各项设臵)之外的公文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写作,是公文写作的难点。

一、标题

1.规范式:三部分,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

2.灵活式

A 二部分:一是发文机关+文种

(以上标题下可加时间)

二是事由+文种

三是“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

B一部分:只有文种

――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

★带发文机关的标题下面如写发文时间,则须用括号,公务须是重大的、庄重的。文后不写落款及时间。

二、正文

1.主送机关(面向机关全体人员或者社会群体的,公务是周知的、重大的,常常不写;注意工作实际中组织关系)

2.正文

A.原由:一是依据:

# 情况:叙述时间、单位、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常用“目前…”类时间状语;简介人物及事迹

#文件:常用“根据…”;往往是一句话

# 意义:议论:常用“是…”

# 作用:常用“将使…”

二是目的:常用“为…”

原由部分可省略,或只省略依据、目的之一。

B 事项:(内容多而重要的分条列项即列出层义,或用小标题或用句子表达)

1.并列式。常见。一般写的是公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之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并列式内容之间的序码可用数字式,也可用分段式;段中并列的内容可用数字、分号(;),也可用句子并列式。

要求重轻有序:重要的放在前边,依次类推。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公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公文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

某一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注意:自此以下常运用序码。顺序是一、(一)、1、(1)共四层。

不重要内容分项可用分段甚至加分号(;)的形式。

C 结尾:(可以不要)常见有:

一是各文种专用语如:“请予批准”、“特此通知”等。

二是希望、号召类。

从12类13种行政公文中选择出3种社会生活中常用的模式化如下。

请示模式

请示是向直接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必须事前行文,一事一文。上级应在一定的时限内批复。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学校关于创办<校园文学>报的请示》。可以省去发文机关。

【主送机关】接受请求的直接上级机关,在标题下面一行顶格写起。

只写一个,如需同时送其它机关,应用抄报(在文末左下角写明)形式。

【正文】1.请求缘由。一写情况依据(往往用“目前”开头),二写目的说明(用“为...”开头)。

2.请求事项。分层分项写清具体要求,并说透理由,提出充足的事实和理论根据。同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作为上级机关进行判断和指示的参考。

3.结尾。只是一句祈使性的话:“当否,请批复”或“以上如无不当,请批准”。

【附件】可有可无。是随同请求的有关材料、图表或其它文件。在正文之后(隔一行)注明附件名称和顺序。

【印章、发文时间】

报告模式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和答复询问的公文。一般事后、事中行文。不要求上级批复,行文较长。报告和总结、调查报告的写法大同小异。常见单位部门的总结同时用于会议,成为报告。

【标题】一般是:“事由+报告”。

【主送机关】与请示相同。

【正文】种类繁多,正文内容有差异。为学习方便,把报告大致分为二种:一是综合性报告正文,或称总结性报告。政府及机关单位都要在大会上作此种工作报告。

1.情况简述:工作时间、地点、背景、条件或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这种开头称为概述式。此外还有结论式(议论判断)、说明式(用“为了…”)等。百字上下。

2.成绩做法:这是主体。可以简要叙述一下工作过程。成绩常常通过数字、比较、事实来表现。安排形式有条陈式、小标题式、阶段式和贯通式。

3.经验教训:要有观点、看法和规律,又要有具体的典型事例以及理论分析。常常占五分之一篇幅。

4.今后计划。往往写成今后的工作计划。常常占三分之一篇幅。

各级各类行政机关每年都要作这种总结式的报告。

二是专题性报告正文。着重汇报某项工作或某个问题,特点是专项、特殊,一事一报。

1.概述情况。讲清工作开展情况,或问题发生的原委,事项的起因和经过。

2.说明理由、做法和反映。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或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或说明工作做法,或写出群众反映。

3.提出意见。写基本看法,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

报告要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

【结尾】一般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习惯用语,有的不写。如有附件,与请求相同写法。

最后写发文机关或个人,盖章,写发文时间。

通知模式

通知是批转下级公文、转发上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发布规章、传达事项和任免干部所用的公文。它是最常用的行政公文。根据其作用分为五种:发布性通知、批转性通知、事项性通知、会议通知和任免通知。

【标题】灵活,甚至只有“通知”这一部分(内容不大重要又是周知的)。但批转性通知的标题按照《办法》“准确简要”的规定,省略文种,即:“批转(或转发)+(始发机关)原文标题”。

【主送机关】直接上级。

【正文】

发布性通知和批转性通知的正文:“主体(发布或转发的文件)+批语”。如:“现将《***办法》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事项性通知:原由+事项+结语(特此通知)

会议通知:名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报道时间和地点、需带材料等任免通知:格式固定

【附件】可有可无

【发文机关】标题中有发文机关并且标题下有发文时间的不署。

十三种行政公文写法概述

一、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及特点

1、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公文的特点:

(1)法定性:公文是由法定机关或组织制发的,代表着法定机关或组织的意图,在法定机关或组织的权限范围内,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2)政策性:公文是处理公务问题的工具,内容必须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借助公文这一工具,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精神切实地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

(3)实用性:每份公文都有其具体的制发目的和公务职能,是针对实际工作的需要而制发的。

(4)时效性:公文的制发和实施是有严格的时间要求的,公文的效用也常常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在制发和办理过程中必须迅速及时。

(5)规范性:公文不可以任意撰写,它有规范的体式和严格的规定,公文不规范,将影响其正常运转和公文效用的发挥。

(二)公文的基本功用

1、颁布法规,传达指示;

2、反映情况,请示工作;

3、联系工作,商洽公务;

4、宣传教育;

5、依据凭证。

(三)公文的分类:

1、按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分:

(1)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有请示、报告。

(2)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主要有函。

(3)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主要有命令、决定、意见、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2、按照紧急程度分:

(1)紧急公文:特急件、急件。

(2)普通公文。

3、按照有无保密要求及机密等级分:

(1)无保密要求文件

(2)有保密要求文件

A.绝密文件

B.机密文件

C.秘密文件

4.按照具体职能分:

①法规性公文

②指挥性公文

③报请性公文

④知照性公文

⑤联系性公文

⑥实录性公文

二、公文的体式

(一)公文的构成要素和格式

1.眉首部分

眉首部分又称文头部分,通常是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诸要素构成。

(1)公文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也称印制编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号。有些文件(主要是密级文件)需要一一编上份数序号,份数序号应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是指公文内容涉密程度的等级。密级标识有“绝密”、“机密”、“秘密”三种。不涉及保密内容的普通文件,则没有这个项目。

(3)紧急程度:

是指送达和办理公文时需要标识的紧急程度的要求,标明“特急”或“急件”字样的公文为紧急公文。没有紧急标识的是按一般程序和方式处理的普通公文。

(4)发文机关标识:

也称公文版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二字构成。通常以红色标识。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文件”二字臵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发文字号:

简称文号,指发文机关同一年度公文排列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6)签发人:签发是发文机关负责人经过审核,在同意发出的文稿上签字的公文制发步骤。而签发人是指批准发出公文的机关负责人。在上行文中,要标识签发或会签公文的机关领导人姓名。

2.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这一部分通常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项目构成。

(1)标题:

公文的标题要能准确地、概括地揭示公文内容,并能透视文种。公文标题可分为四种形式:

①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公文种类

如:《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

②事由+公文种类

如:《关于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的通知》

③发文机关名称+公文种类

如:《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五保户普查工作的通知》

④只标明文种的公文标题。这类标题主要见于公开发布的公文,用的不多。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负有公文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下行文中,专发

性的公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普发性的公文有较多个主送机关;为行文简洁,可用统称统指受文机关,甚至可以不写主送机关。

(3)正文:

这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公文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A、开头。开头方式常见有:目的式、根据式、根据式与目的式混合、缘由式等。

B、主体。主体部分可以说是核心中的核心。此部分主要围绕公文的基本内容进行表述,要求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表意明确,条理清楚。

C、结尾。常用的方式有:归结式、说明式、申明式、祈请式、期望式等。

(4)附件说明:

附件是附在主件之后,对文件内容起说明和补充说明的文字材料。

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标识“附件”。附件有几件,应标出序号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

(5)成文时间:

是指公文生效的法定时间。公文上标注的成文时间,一般应以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6)公文生效标识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都应当加盖红色印章,加盖印章是公文最后生效的标志;联合上报的公文,应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主办机关印章在前;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日期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

(7)附注:

是对文件的传达范围,使用办法的规定及对名词术语的解释等。是明确在公文的其他部分不便说明的各种事项的项目。

3.版记部分

版记部分又称文尾部分,通常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名称、印发机关和印发时

间等项目构成。

(1)主题词:

是标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的关键性词语。一份公文的主题词一般最多不能超过7个。标注主题词必须根据主题词本身的涵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由内容到形式有序地将其排列出来。

(2)抄送机关名称:

是指主送机关之外需要执行或了解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标注抄送机关,应当使用该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公文的印制工作一般由发文机关的具体办公部门承担。

印发时间是指公文开印的具体时间。

(4)反线: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上一条反线。

(二)公文的印装规格

1、公文用纸的规格

2、公文排版的规格和要求

3、印刷要求

4、装订要求

三、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

(二)要了解实际情况。

(三)要遵循各项行文规则。

1、文种的选用要正确。根据行文的需要,正确选用文种。

2、行文关系的确定要妥当。行文关系应当根据各自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3、制发程序的安排要合理。公文的制发过程主要包括几个步骤:

①拟稿;②审稿;③签发;④复核;⑤缮印;⑥开印;⑦登记、分发。

十三种行政公文写法示例之命令的写法

一、命令(令)

1、命令(令)的用途:

(1)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2)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3)嘉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2、命令(令)的种类:

(1)发布令

(2)行政令

(3)嘉奖令

4、命令(令)的写作:

(1)发布令:

标题:发令机关名称或发令机关领导人职务名称+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令号:位于标题下面,令号不按年度编排,而是从发令机关领导人任职开始编流水号,至任满为止,下任另行编写。

正文:说明公布的法规名称,通过或批准的机关或会议,通过或批准的时间及施行时间。

落款:签署发令机关领导人的职务名称和姓名,然后注明发令日期。

(2)行政令:

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主要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正文:①说明发布命令的缘由,做到理由充足,使人信服;②写出命令的具体内容,包括强制性行政措施及执行机关等,要求条目清晰,层次分明,便于执行。

(3)嘉惩令:

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主要事由+文种,如:《××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同志“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的嘉奖令》;或仅注明文种,即只有“嘉奖令”三个字。

正文:包括嘉奖缘由、嘉奖事项、发出号召三个方面内容组成。

5、写作命令(令)的注意事项

(1)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

(2)态度要鲜明。

(3)文字要简练,结构要严谨,中心要突出,语言要肯定。

(4)发文机关要合乎要求。

二、决定:

1、决定的用途: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是一种重要的指挥性和约束性公文。

2、决定的写法:

(1)标题:做出决定的机关或通过决定的会议名称+决定的事由+文种,如:《××市关于平衡财政收支、严格财政管理的决定》。

(2)题注:会议通过的决定,要加上题注,说明这个决定是什么时间,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正文:按其具体用途和内容不同分为两类:

①对重要事项做出安排的决定。主要有表彰决定、惩处决定、机构设臵决定、人事安排决定、授权决定及发布法规性事项的决定等。其正文包括两部分,一是说明做出“决定”的根据和执行名称;一是分条写明决定事项。

②对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的决定。这是一种事先对某项重要工作的开展进行布臵的决定,指挥性极强。正文通常包含两层意思,即通过或制发决定缘由和决定的事项。

(4)结尾:重申要求,明确工作步骤或申明要求发出号召。

3、写作决定的注意事项:

(1)要作好调查研究。

(2)要做到观点鲜明。

三、公告

1、公告的用途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的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公告的写作:

(1)标题:

①发文机关+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②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2)正文:大都只限于宣布具体事项。也有的公告正文相对复杂一些,即包括缘由或根据、事项和结语三项内容。其常用“特此公告”作结或省去结语。

四、通告

1、通告的用途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为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2、通告的写作:

标题:

(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市电话号码升八位号前割接试验通告》。

(2)发文机关+文种,如《监察部的通告》。

(3)事由+文种,如:《关于招标的通告》。

(4)只写公文名称,也就是只有“通告”二字的标题。

正文:一般包括发布通告的目的或根据,通告事项及结语三方面的内容。

3、写作公告与通告的注意事项:

(1)要写得通俗。

(2)要写得具体。

(3)要写得清楚。

五、通知

1、通知的用途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2、通知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的通知》。

事由+文种,如:《关于召开省属高校档案工作会议的通知》。

(3)正文:

1)批示性通知

批示性通知含“颁发”型通知、“转发”型通知和“批转”型通知三种。

a)“颁发”型通知

“颁发”型通知又称“发布”或“印发”型通知,是指用来颁发行政法规和规章或印发有关文件的通知。其正文部分,一般首先说明制订所发布的规章的目的、根据,然后写明发布事项,最后是提出执行要求。

b)“转发”型通知

是指用来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的通知。其正文有两种写法,一种正文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度,提出原则要求。最后以“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请结合具体情况,参照执行”、“请研究执行”等惯用语句提出执行要求。一种正文只写转发决定和执行要求,十分简洁。

c)“批转”型通知

是指转发下级机关发来的公文的通知,其写法与“转发”型通知基本相同。正文一般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度,宣布转发,阐明意义,提出要求。

2)指示性通知

是指上级机关宣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或执行的事项,但限于发文机关的权限,或因其内容不命(令)或指示的。这类通知又称规定性通知或布臵性通知。其正文包括:概述情况和问题,写明通知事项,提出工作要求,或用“特此通知,望认真执行”等结语。

3)告知性通知:

是指告知某一具体事项,这类通知是机关日常工作经常会用到的公文文种。其正文先写明发文机关的决定事项及做出该决定的目的,“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是常用的过渡句。然后写明对有关事宜的安排,应知事项等。最后用“特此通知”结束。

会议通知是告知性通知的一个重要类别,其正文部分应写明召开的会议名称,须知事项两部分,须知事项包括会议名称、议题、时间、地点,与会人员,报到时间、地点,需带的材料,食宿安排,联系方式等内容。

4)任免通知

任免通知的正文一般比较简单,直接写明任命谁什么担任什么职务,或者免去什么人的什么职务即可。

六、通报

1、通报的用途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2、通报的特点:

(1)严肃性。

(2)教育性。

(3)典型性。

(4)时间性。

3、通报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队的通报》

事由+文种,如:《关于××学校相继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通报》

(3)正文:

1)表彰性通报

正文包括介绍先进事迹、宣布表彰决定、发出学习号召和提出希望要求等几项内容。

2)批评性通报

正文包括叙述错误事实,指明危害,分析错误性质,申明通报决定,提出引以为戒的要求和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等几项内容。

3)情况通报

正文写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先写发布通报的缘由,然后写明通报事项,最后提出要求和希望;一种是将内容按问题分类,分成若干个部分来写。

七、议案

1、议案的用途: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2、议案的写法:

(1)格式:按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海南省的议案》。

(3)正文:写明提交议案的缘由及提交审议的事项,结尾是“现提请审议”。

(4)落款:发文单位;发文日期。

3.写作议案的注意事项:

(1)要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行文。

(2)要言之有理。

八、报告

1、报告的用途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2、报告种类:

(1)按性质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2)按行文目的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3、报告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中央慰问团赴云南慰问地震灾区的情况报告》。

事由+文种,如:《全国物价大检查总结报告》。

(3)正文:

呈报性报告:

开头:概括情况,提起下文。

主体:具体陈述情况,指明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意见和打算。

结尾:常用“以上报告妥否,请指示”、“特此报告,请审阅”。

呈转发性报告:

开头:概括介绍情况,说明原因。

主体:汇报工作或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并写明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结语:常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

九、请示

1、请示的用途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2、请示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公司关于请拨设备改造资金问题的请示》。

事由+文种,如:《关于要求解决××地区严重积水问题的请示》。

(3)正文:

1)请示指示的请示:此请示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向上级机关申明情况,请求予以答复和下达处理意见,其正文的重点放在情况的陈述和问题的强调上,一般未提出具体建议。最后以“请核示”之类的语句结束。

2)请求批准的请示:此请示是就某一问题或事项,提出本机关的处理意见,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准或表明态度。其正文的重点放在意见和办法的说明上,最后提出批准请求,即以请示批准的语句“以上意见当否,请审核指示”“以上请示,请批复”作结束。

3、写作请示的注意事项

(1)要正确选用文种。

(2)要尽量做到一文一事。

(3)要避免多头请示。

(4)要避免越级请示。

4、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1)具体功用不同:报告是呈阅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陈述的特点明显,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而请示是呈批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在请示中虽然也可以陈述情况,但这是次要的,是为请示事项的提出服务的。

(2)内容含量不同:报告往往要涉及多个事项或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即

使是专题性报告,也往往要涉及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内容含量大,报告比较复杂,篇幅较长;而请示的撰写强调一文一事,内容单一,篇幅较短的比较多见。

(3)行文时机不同:报告可以在工作进行之前行文,也可以在工作进行当中行文,而更多的是在工作完成之后行文;而请示则必须事前行文,不能“边干边请示”,更不能“先斩后奏”。

十、批复

1、批复的用途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2、批复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事由+文种,如:《关于修建新办公楼请示的批复》。

(3)正文:

1)开头部分:批复缘由,一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引述请示的标题和发文字号、发文时间或概括来文的主要内容;如问题比较复杂,往往用过渡语“现批复如下”,引出批复意见。

2)主体部分:批复事项,是正文的核心部分,根据请示事项,逐条批复,一般先表明批复态度,再写明批复意见,提出指示或要求。

3)结尾部分:通常以“特此批复”、“此复”等惯用语,也可以省略以上字句,自然收尾。

3、批复同复函的异同:

复函即答复性函,是专为答复问题而制发的函。批复同复函虽然都属于回复性公文,但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种。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行文方向有所不同。批复的行文方向单一,均为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下行文;而复函的行文方向灵活,它通常是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使用的平行文,有时则是下级机关发给上级机关的上行文或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下行文。

二是重要程度有所不同。批复往往用于答复比较重要的事项,而复函则可用于答复一般性问题。

4、写作批复的注意事项

(1)态度要鲜明。

(2)内容要全面。

(3)行文要迅速。

十一、意见

1、意见的用途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2、意见的写作: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①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基本建设推行合同制的意见》

②事由+文种,如:《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

(3)正文:

①开头:简要说明提出意见的目的、根据及缘由;

②主体:可分条列项写明工作意见,从总体目标和要求到提出具体措施和步骤,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有关工作如何进行提出指示性和建议性意见。

③结尾:通常就与意见的实施有关的事项作出说明,或把此部分内容作为主体部分一项内容写出,不必单列结尾部分。

(4)落款:

包括发文单位、印章、发文日期。

3、写作意见的注意事项:

①看法要明确。

②办法要具体。

十二、函

1、函的用途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

批事项。

2、函的分类:

(1)按行文方向可分为:去函和复函

(2)按内容可分为:商洽性函、询问性函、答复性函和请求性函。

3、函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公安部关于调整新护照收费标准的函》。

事由+文种,如:《关于申报工商营业执照的函》。

(3)正文:

1)商洽性函

机关之间商量或接洽工作,可以使用商洽性函。如:《××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商请办理直通香港运输车辆有关牌证的函》。其正文要写明商洽事项,含有协商、祈请语气的“妥否、请函复”这类惯用语。

2)询问性函

机关之间询问问题,征求意见,可以使用询问性函,如:《××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询问举办全省农民运动会有关项目比赛的函》。其正文要写明询问的事项和答复要求,最后以“盼复”或以上意见,请予函复结尾。

3)请求性函

机关之间请求帮助或配合工作,以及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可以使用请求性函。如:《××省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关于申请拨款维修省府机关办公室的函》。其正文说明提出申请的理由和请求批准的事项。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请求批准,不应用请示,而一般要用函。

4)答复性函

机关之间回复问题,可以使用答复性函。如:《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调整新护照收费标准的复函》。其正文首先引述对方公文的标题和文号,这是对发文缘由的揭示,然后表明态度,并以“现函复如下”这一贯用的过渡语句领起下文写明答复事项,或提出指示意见。写完后全文也就结束了,不用使用结束话。

4、写作函的注意事项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事务公文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稿、典型材料等 命令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必须严肃审慎,不能滥用,错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可以发布命令。 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21号) 《最低工资规定》已于2003年12月30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郑斯林 二○○四年一月二十日公告 公告是一个词语,其意思是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告的使用表述为:“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动等。

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一号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3日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现予公告(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主席团 二00五年三月十三日 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施行)。它的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各类机关,它的内容又往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其使用主体还是其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1、标题:可为完全式标题:即发文机关十事由十文种。 2、正文:正文一般由通告缘由、通告事项、通告要求三部分组成。 3、落款:写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标题中有了发文机关,此处可不写。有的 通告的日期写在标题之下。 范文 X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的通告 X府发[2002]74号 为了保护和改善三峡库区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防止含磷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根据《X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自2003年1月1日起,禁止在本市行政区内销售含磷洗涤剂;本市 企业和经营性单位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改用无磷洗涤剂。 二、本通告所称无磷洗涤剂,是指织物洗涤剂、、、、、、

行政机关公文的文种与类型

行政机关公文的文种与类型 纵观13种行政机关公文文种的定义,都是从文种的性质及范围来铨释的。所谓“性质”,即表明了这个文种可用来做什么的本质特征。所谓“范围”,表明了这个文种对上对下、对人对事的所属性。从定义的内容来看,并不是把一个文种都只写成一种公文体式。也就是说,公文文种定“种”,文种定义内容定“类”,也就是“种”与“类”之争。 我们分别看看13个行政机关公文文种,每“种”公文按定义所述的内容的性质及范围,可分别分为多少类? (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根据“命令(令)”定义的内容,可分为公布行政法规的命令、公布行政规章的命令、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有关单位的嘉奖令、有关人员的嘉奖令等5类,行文至少就应写成5种公文体式。 1.公布行政法规,由于行政法规包括: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文种,那么,公布行政法规命令,也应包括公布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4种体式的命令来行文。可见,命令(令)可分为9种公文体式来行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县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才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发布命令,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发布命令。 如:国务院令第499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2005年5月11日国务院第8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5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5号,公布《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令第

384号,公布《海关关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国务院令第306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 2.公布行政规章命令。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为了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除规定、办法兼用作规章文种外,其他规章文种有章程、细则、制度、规则、规程、守则、准则等文种。那么,公布行政规章的命令,也应包括公布规定、办法、章程、细则、制度、规则、准则、通则等8个文种对命令体式来行文。 如:2006年12月28日,郑州市政府以第156号令公布的《郑州市嵩山古建筑群保护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5年第2号)公布的《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1990年8月2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第7号令发布《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2006年12月13日,郑州市政府以第153号令公布的《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59年6月25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5年第1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发证规则》;1992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95号公布《企业会计准则》;1992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令第5号公布《企业财务通则》。 3.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如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行文的《国务院,中央军委2005年冬季征兵命令》。 4.嘉奖令。有关单位的嘉奖令,如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驻政〔2007〕13号《关于对平舆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嘉奖令》、有关人员的嘉奖令,如2007-11-3 10《国务院对胜利粉碎劫机事件的民航杨继海机组的嘉奖令》。

13种常用公文文体格式及例文

公文写作13种常用文体 (一)命令(令) (2) (二)决定 (4) (三)公告 (5) (四)通告 (6) (五)通知 (7) (六)通报 (11) (七)议案 (12) (八)报告 (13) (九)请示 (14) (十)批复 (16) (十一)函 (17) (十二)会议纪要 (17) (十三)意见: (18)

(一)命令(令) 1、命令的概念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如《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国务院关于在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命令》)、奖惩有关人员(如《国务院对胜利粉碎劫机事件的民航杨继海机组的嘉奖令》)、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时所使用的文种叫命令。 命令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是最高的,所以关于它的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作了严格规定,只有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所属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和各省、自治区领导人等才可以发布命令,其他单位和个人无权发布命令。 党的领导机关和各人一般情况下不能单独发布命令,必要时可与国家行政领导机关或领导人联合发布命令。 命令和令不是两个文种,而是一个文种的两种称呼。 2、命令的作用及分类 (1)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法规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指定的一些法律条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从类别上来说,发布行政法规的命令就叫发布令。 (2)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对于重大的、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必须用命令宣布以维护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如国务院发布的新版人民币发行的命令,发布全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等。从类别上来说,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就叫行政令。 (3)奖惩有关人员。对于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和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用嘉奖令。从类别上来说,表彰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和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的命令就叫嘉奖令。对在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并且影响巨大的人员宣布惩罚时,用惩戒令。 (4)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对于下级机关作出的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重违法违纪的决定,上级领导可以行使职权,依法宣布撤销,如市一级政府违反选举规定,选举产生的领导班子,省人大常委会可依法否定其选举结果,责令重新选举。 从类别上来说,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决定的命令就叫撤销令。 3、命令的写作 命令是权威性和强制性最高的文种,所以写作时要注意: (1)语句要果断。主要使用果决的祈使句,较多运用"必须"、"均应"等决断性词

公文写作13种文种总汇表

公文写作13种文种总汇表 概念 命令:是权威性最高的一种行政公文,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象征措施,任免人员,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决定:决定是各级党政机关普遍使用的一种具有领导性和规定性的下行公文,适用于对重大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意见: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无论作为上行文下行文还是平行文都具有建议的作用,意见往往在特定时间内发生效益力。 公告:指主要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发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公文。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下级机关或互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或聘用干部。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示精神或情况是使用的公文文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状况的传播。 报告:行政机关和党的机关都广泛采用的重要上行文,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的文种,报告时陈述性的上行文。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是党政机关都广泛采用的一种上行公文,具有强制性回复的特点。 批复:指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议案: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向同级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的议事公文。 会议纪要:用以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时使用的一种行政公文。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和会议文件以及其它有关材料加工整理而成的,它是反映会议基本情况和 精神的纪实性公文。 函:适用于相互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寻问和答复问题请求和批准事项是所使用的公文,主要是平行文 特点 命令:1、发文机关的权威性(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部长、

13种行政公文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 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它是特殊规范化的文体,具有其它文体所没有的权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注意:比模式更进一步)并有行文规则和办理办法。我国公文一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日发布、1993年11月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写作和办理。 公文写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实践的基础,懂得工作中许多微妙的关节,而在具体起草中要求较好的文字语言工夫。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的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需要特别提出公文结构用语。一是开头用语,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三是过渡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 国家行政公文有12类13种,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公文主文结构,是指除了公文格式(外部组织形式即文头、主文和文尾及其各项设臵)之外的公文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写作,是公文写作的难点。 一、标题 1.规范式:三部分,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 2.灵活式 A 二部分:一是发文机关+文种

公文的种类主要有13个文种

公文的种类主要有13个文种,包括: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就县、乡两级信用社而言,公文种类通常用得最多的主要是通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等文种。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文 公文格式(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之一 函的写作格式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三)单一性。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三、函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二)按发文目的分。函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 (三)另外,从内容和用途上,还可以分为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

13种公文格式

常考公文 1.调查报告 (1)写法 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文体。调查主体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准确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由此形成的汇报性应用文书。它是调查研究成果的传递工具,是其转化为社会效益,发挥社会作用的桥梁,为决策和调整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从外部形式上看,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 标题 1.单标题 公式化写法。 公式化写法就是按照“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 2.双标题 双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其中正标题一般采用常规文文章标题写法,具体手段如上所述。副标题则采用公式化写法,由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组成。 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据主体部分组织材料的结构顺序来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提要式 提要式就是把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进行概括后写在开头,使读者一入篇就对它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交代式 在开头简单地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时间、范围、背景等,使读者在入篇时就对调查的过程和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3.问题式 在开头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对调查课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思考。这样的开头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摆出来。 主体 前言之后、结语之前的文字,都属于主体。这部分的材料丰富、内容复杂,在写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结构的安排。其主要结构形态有三种:

1.用观点串联材料 由几个从不同方面表现基本观点的层次组成主体,以基本观点为中心线索将它们贯穿在一起。 2.以材料的性质归类分层 课题比较单一,材料比较分散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作者经分析、归纳之后,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将它们梳理成几种类型,每一个类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表达,形成一个层次。每个层次之前可以加小标题或序号,也可以不加。 3.以调查过程的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 事件单一、过程性强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它实际上是以时间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类似于记叙文的时间顺序写法。 结尾 调查报告常在结尾部分显示作者的观点,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升华,因此,它的结尾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常见的写法有下述三种: 1.概括全文,明确主旨 在结束的时候将全文归结到一个思想的立足点上。 2.指出问题,启发思考 如果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作者也不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只要把问题指出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或者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很有价值的。 3.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在揭示有关问题之后,对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2)例文: 略 2.申请书 (1)写法 定义 申请书是个人或集体向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表述愿望、提出请求时使用的一种文书。申请书的使用范围广泛,申请书也是一种专用书信,它同一般书信一样,也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申请书要求一事一议,内容要单纯。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申请书,常见的

十三种公文格式

十三种行政公文写法示例之通知的写法 一、通知 1、通知的用途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2、通知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的通知》。 事由+文种,如:《关于召开省属高校档案工作会议的通知》。(3)正文: 1)批示性通知 批示性通知含“颁发”型通知、“转发”型通知和“批转”型通知三种。 a)“颁发”型通知 “颁发”型通知又称“发布”或“印发”型通知,是指用来颁发行政法规和规章或印发有关文件的通知。其正文部分,一般首先说明制订所发布的规章的目的、根据,然后写明发布事项,最后是提出执行要求。

b)“转发”型通知 是指用来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的通知。其正文有两种写法,一种正文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度,提出原则要求。最后以“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请结合具体情况,参照执行”、“请研究执行”等惯用语句提出执行要求。一种正文只写转发决定和执行要求,十分简洁。 c)“批转”型通知 是指转发下级机关发来的公文的通知,其写法与“转发”型通知基本相同。正文一般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度,宣布转发,阐明意义,提出要求。 2)指示性通知 是指上级机关宣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或执行的事项,但限于发文机关的权限,或因其内容不命(令)或指示的。这类通知又称规定性通知或布置性通知。 其正文包括:概述情况和问题,写明通知事项,提出工作要求,或用“特此通知,望认真执行”等结语。 3)告知性通知: 是指告知某一具体事项,这类通知是机关日常工作经常会用到的公文文种。其正文先写明发文机关的决定事项及作出该决定的目的,“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是常用的过渡句。然后写明对有关事宜的安排,应知事项等。最后用“特此通

国家行政机关13种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13种公文 在日常的社会管理和行政工作中,国家行政机关频繁使用各种公文 来实施管理和传达意见。这些公文包括公告、通知、函件、报告等等。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国家行政机关最常用的13种公文。 一、通告 通告一般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特定群体或全体公民发布的重要公文。 通常以书面形式制作并通过媒体、网站等渠道进行发布,内容包括政 策解读、公共事务安排等。 二、公告 公告类公文通常指通过媒体、网站等渠道公开发布的一般性事项通告。公告内容相对简短,是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公开宣告。 三、公报 公报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对重要事件、政策、会议、活动等进行 的记录和总结,发表于媒体或政府网站。公报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 四、通知 通知类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将特定事项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文书。通知一般以正式的书面形式发布,内容包括要求、要点、时间等,起 到指导、约束的作用。 五、指示

指示类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工作人员或下级单位发布具体指令的文书。指示通常具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操作规范,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请示 请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向上级或相关部门请教、征求意见的公文。请示通常包含问题描述、相关措施和建议等内容,目的是为了获得上级的指导和决策。 七、报告 报告类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向上级或同级机关汇报工作进展、问题与解决办法的文书。报告的形式和内容通常根据需要而定,可以是书面报告、口头汇报、会议报告等。 八、函件 函件是行政机关与个人、单位之间以书信形式进行沟通、交流的公文。函件内容通常围绕特定事项进行,主要包括问候、请求、答复、感谢等。 九、备忘录 备忘录是行政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书,记录重要的事项、决策、会议纪要、工作流程等。备忘录的重要性在于为机关内部管理提供参考与依据。 十、批复

法定公文写法 13种

法定公文写法13种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法定公文包括以下13种: 1.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指示性文件,用于指导和管理下级机关的工作。命令(令)通常由标题、文首、正文、落款等组成,需要明确具体的指导内容和实施要求。 2. 决定:是国家行政机关针对某一具体问题作出的决策性文件,用于指导和管理下级机关的工作。决定通常由标题、文首、正文、落款等组成,需要明确具体的决策内容和实施要求。 3. 公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公开性文件,用于向社会公开宣布某一重要事项或者某一政策的内容和实施要求。公告通常由标题、正文、落款等组成,需要明确具体的公告内容和实施要求。 4. 通知:是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一种文件,用于向特定对象宣布某一事项或者某一政策的内容和实施要求。通知通常由标题、文首、正文、落款等组成,需要明确具体的通知对象和内容。 5. 通报:是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一种文件,用于向相关单位或者个人通报某一事件或者某一情况的情况和处理结

果。通报通常由标题、文首、正文、落款等组成,需要明确具体的通报对象和内容。 6. 报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向上级机关或者其他相关单位汇报某一事件或者某一情况的文件。报告通常由标题、文首、正文、落款等组成,需要明确具体的报告对象和内容。 7. 请示:是国家行政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或者解决某一问题的文件。请示通常由标题、文首、正文、落款等组成,需要明确具体的请示对象和内容。 8. 批复:是国家行政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请示、报告等文件作出的指示性文件。批复通常由标题、文首、正文、落款等组成,需要明确具体的批复对象和内容。 9. 意见: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某一问题提出的看法、建议或者决策的文件。意见通常由标题、正文、落款等组成,需要明确具体的意见对象和内容。 10. 函:是国家行政机关向某一单位或者个人发出的信函,通常用于询问、确认、请求等。函通常由标题、称呼、正文、落款等组成,需要明确具体的函对象和内容。 11. 会议纪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召开会议时对会议内容进行记录的文件,通常包括会议的基本情况、讨论的主要内容、决定的结果等。会议纪要通常由标题、正文、落款等组成,需要明确具体的会议纪要对象和内容。 12. 决议: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某一重大问题作出的决策

机关公文的种类及分类

机关公文的种类及分类 根据国务院二000年八月二十四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机关公文共有13种。具体名称及作用见下表: 序号种类用途 1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 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适用丁•向国内外宣布重耍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4通告适用丁•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传达耍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耍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6通报适用丁•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7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 人艮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8 问。 9请亦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0批复适用丁•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11 函适用丁•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12 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3会议纪耍适用丁•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二)机关公文的分类

从不同角度,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机关公文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三种: 1. 按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分类按照机关公文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1)上行文 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有报告、请示、议案、上行的意见、请求函。(2)下行文 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会议纪要、下行的意见、答复函等。(3)平行文 平行文是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送交的公文,主要有通知、意见、函等。2.按秘密等级分类 按照秘密等级,可将机关公文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和秘密公文。此外就是普通公文。(1)绝密公文 绝密公文是秘密等级最高的文件,它反映的通常是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2)机密公文 机密公文是秘密等级较高的文件,它反映的通常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秘密。(3)秘密公文 秘密公文是标有秘密等级公文中,密级最低的文件,它反映的通常是党和国家的一般秘密,但其内容也不允许泄密。3.按紧急程度分类 按照紧急程度,可将公文分为普通公文和紧急公文。紧急程度是根据机关公文发送和处理的时间要求而定的,紧急公文乂可分为急件、特急件两种。 机关公文的行文规则 \行文\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写作时组织文字,表达意思。如\行文流畅\。二是指把文件发给某个单位或某些单位。本章所谓\行文\专指后者。 由F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的不同,在机关公文中就产生了不同的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机关公文行文时各机关单位应当遵守的原则、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下行文关系行文规则 在下行文关系行文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1. 下行文关系的发文机关与受文机关之间虽然具有级别高低和职权范围大小的区别,但其行文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存在隶属关系。否则,不能使用下行文。 2. 对涉及儿个单位或部门职责范围事项的行文,行文前要做好行文协调工作,\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防止给机关

13种行政公文

13种行政公文

行政机关公文的行文及行政机关公文的教学中,如何表述行政机关公文文种、类型及行文体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经常看到文秘杂志有关《批转和转发不是公文文种》等类似争论不休的一些文章。如《秘书理论与实践》中金常德《批转和转发不是公文文种》一文称:“《秘书学原理及实务》一书,编者却把批转和转发都视为独立的公文文种,实为舛误。”那么,笔者要问:“批转和转发不是公文文种”又是什么?反过来,“批转和转发”又是公文文种里的什么?其实,这都是对行政机关公文文种及内容的表述不清造成的误解。 其对行政机关公文文种及内容的表述不清的原因在哪里?笔者认为,就是对行政机关公文文种的定义的理解不够全面。纵观13种行政机关公文文种的定义,都是从文种的性质及范围来铨释的。所谓“性质”,即表明了这个文种可用来做什么的本质特征。所谓“范围”,表明了这个文种对上对下、对人对事的所属性。从定义的内容来看,并不是把一个文种都只写成一种公文体式。也就是说,公文文种定“种”,文种定义内容定“类”,也就是“种”与“类”之争。 我们分别看看13个行政机关公文文种,每“种”公文按定义所述的内容的性质及范围,可分别分为多少类? (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根据“命令(令)” 定义的内容,可分为公布行政法规的命令、公布行政规章的命令、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有关单位的嘉奖令、有关人员的嘉奖令等5类,行文至少就应写成5种公文

体式。公布行政法规,由于行政法规包括: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文种,那么,公布行政法规命令,也应包括公布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4种体式的命令来行文。可见,命令(令)可分为9种公文体式来行文。 如1:公布行政法规的命令,如:国务院令第499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2005年5月11日国务院第8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5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5号,公布《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令第384号,公布《海关关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国务院令第306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县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才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发布命令,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发布命令。 如2:公布行政规章命令。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为了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除规定、办法兼用作规章文种外,其他规章文种有章程、细则、制度、规则、规程、守则、准则等文种。那么,公布行政规章的命令,也应包括公布规定、办法、章程、细则、制度、规则、准则、通则等8个文种对命令体式来行文。如:2006年12月28日,郑州市政府以第156号令公布的《郑州市嵩山古建筑群保护管理规定》;

公文种类共有哪十三种

公文种类共有哪十三种 公文种类共有哪十三种本文简介: 我国现行公文的种类较多,为了撰写、处理与管理的需要,根据不同标准,公文可划分为不同种类,下面小范文网为大家详细介绍公文种类共有哪十三种。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将我国行政机关通用公文种类规定为13种。(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 公文种类共有哪十三种本文内容: 我国现行公文的种类较多,为了撰写、处理与管理的需要,根据不同标准,公文可划分为不同种类,下面小范文网为大家详细介绍公文种类共有哪十三种。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将我国行政机关通用公文种类规定为13种。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 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除了以上划分,按照公文传递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按其内容和功能,可分为指挥类公文、规范类公文、报请类公文、知照类公文、联系类公文、记述类公文等;根据内容涉及秘密的程度,可分为绝密件、机密件、秘密件、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

上行文的公文种类 篇一: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事务公文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稿、典型材料等 命令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必须严肃审慎,不能滥用,错用。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可以发布命令。 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21号) 《最低工资规定》已于2003年12月30日经劳动和社会 1 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郑斯林 二??四年一月二十日公告 公告是一个词语,其意思是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

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告的使用表述为:“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动等。 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一号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3日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现予公告(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主席团 二00五年三月十三日 2 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施行)。它的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各类机关,它的内容又往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其使用主体还是其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1、标题:可为完全式标题:即发文机关十事由十文种。 2、正文:正文一般由通告缘由、通告事项、通告要求三部分组成。 3、落款:写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标题中有了发文机关,此处可不写。有的 通告的日期写在标题之下。 范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