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讲第1课时 一次函数 - 副本

第10讲第1课时 一次函数 - 副本

第10讲第1课时 一次函数 - 副本

一次函数

第1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知识点1一次函数的概念

1.y=2x+1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填“是”或“不是”)

知识点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直线y=2x-4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

A.(4,0) B.(0,4) C.(-4,0) D.(0,-4)

4.已知点M(1,a)和点N(2,b)是一次函数y=-2x+1图象上的两点,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以上都不对

知识点3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5.将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知识点4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6.已知两个变量x和y,它们之间的3组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x -1 0 1

y -1 1 3

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可能是( )

A.y=x B.y=2x+1 C.y=x2+x+1 D.y=3 x

7.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2,-1),B(1,3)两点,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知识点5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8.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0 C.x<2 D.x>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主题: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设计者:田梦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2、教材分析 函数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数学概念之一。因此教材对函数内容的编排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分阶段逐渐深化。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正处于第二阶段,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研究具体的二次函数2x y± =及其性质,了解研究二次函数2x =的基本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操作 y± 层面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2x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模型思想,对于学 y± 生感受数学的广泛联系和应用价值、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积累运用函数解决问题的经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经历过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关系的过程,学会了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方法,并结合图象归纳

总结函数的性质。在本章第一节课中,又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经历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了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学习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过程中,学会了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方法,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作图能力,并经历了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探索函数性质的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数形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获得了一些探究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数学活动经验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目标 1、经历列表、描点、连线等动手操作活动,画出二次函数2x y=的图象。 2、借助二次函数2x y=的图象会描述图象的形状,说出并理解二次函数2x y=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通过观察图象、讨论并归纳出二次函数2x y=的增减性,经历观察图象或分析表达式确定函数的最值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 4、通过类比函数2x y=的图象及性质,猜想、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出二次函数2 y=的性质,比较两个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x 提高类比学习能力、形成求同求异思维。 5、通过观察图象或计算函数值比较图象上两个点纵坐标的大小。 评价任务

第11讲 一次函数应用及综合问题(讲练)(解析版)

备战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轮讲练测 第三单元函数 第11讲一次函数的应用及综合问题

1、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 2、理解: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及结合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3、会:结合函数图象确定图形面积;并根据面积确定点的坐标,进而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会解决一次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4、能:解决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并根据整数点及公共点的个数确定参数的值或范围。 1.(2019春?石景山区期末)甲、乙两名同学骑自行车从A 地出发沿同一条路前往B 地,他们离A 地的距离()s km 与甲离开A 地的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①甲、乙同学都骑行了18km ②甲、乙同学同时到达B 地 ③甲停留前、后的骑行速度相同 ④乙的骑行速度是12/km h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解答】解:由图象可得, 甲、乙同学都骑行了18km ,故①正确, 甲比乙先到达B 地,故②错误, 甲停留前的速度为:100.520/km h ÷=,甲停留后的速度为:(1810)(1.51)16/km h -÷-=,故③错误, 乙的骑行速度为:18(20.5)12/km h ÷-=,故④正确, 故选:B . 2.(2018春?平谷区期末)某区中考体育加试女子800米耐力测试中,同时起跑的甲和乙所跑的路程S (米

)与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线段OA和折线O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B.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大 C.在起跑后50秒时,甲在乙的前面 D.在起跑后180秒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最远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甲对应的函数图象是线段OA,由图象可知甲在匀速跑步,故选项A错误, 由图象可知,甲先跑完800米,则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故选项B错误, 在起跑后50秒时,乙在甲的前面,故选项C错误, 由图象可知,在起跑后180秒时,甲在乙的前面,此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最远为200米,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3.(2019春?海淀区校级期中)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腰长为x,底边长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解答】解:220 Q, += x y ∴=-,即10 202 y x x<, Q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5 x 综上可得510 <<. x 故答案为:220 =-+,510 y x <<. x 4.(2019春?海淀区校级月考)若一条直线与函数31 =-的图象平行,且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 y x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知识点归纳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 (k≠0的常数) 二、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k)的 直线; 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四、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 1、y与x成正比例:y=kx (k≠0); 2、y与x+a成正比例:y=k(x+a) (k≠0); 3、y+a与x成正比例:y+a=kx (k≠0);

4、y+a与x+b成正比例:y+a= k(x+b) (k≠0); 《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b (k≠0, k, b为常数) 注意:(1)k≠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 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0,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b”;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1)、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b﹤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3)、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4)、k﹤0, b﹤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

【课题】5.6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 理解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的简图的方法; (3) 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能力目标: (1) 认识周期现象,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为载体,理解周期函数; (2) 会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 (3) 通过对照学习研究,使学生体验类比的方法,从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图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究其他作图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0,2π上的简图. (2)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sin x在[] 【教学难点】 周期性的理解. 【教学设计】 (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周期现象,介绍周期函数; (2)利用诱导公式,认识正弦函数的周期; (3)利用“描点法”及“周期性”作出正弦函数图像; (4)观察图像认识有界函数,认识正弦函数的性质; (5)观察类比得到余弦函数的性质. 【教学备品】 课件,实物投影仪,三角板,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5.6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二、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1、问题 观察钟表,如果当前的时间是2点,那么时针走过12个小时后,显示的时间是多少呢?

再经过12个小时后,显示的时间是多少呢?L L . 2、解决 每间隔12小时,当前时间2点重复出现. 3、推广 类似这样的周期现象还有哪些? 三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对于函数()y 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T ,当x 取定义域D 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x T D +∈,并且等式()()f x T f x +=成立,那么,函数()y f x =叫做周期函数,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一个周期. 由于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对α∈R ,恒有2π()k k α+∈∈R Z ,并且 sin(2π)=sin ()k k αα+∈Z ,因此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并且 2π,4π, 6π,L 及2π-,4π-,L 都是它的周期. 通常把周期中最小的正数叫做最小正周期,简称周期,仍用T 表示.今后我们所研究的函数周期,都是指最小正周期.因此,正弦函数的周期是2π. 四、构建问题 探寻解决 说明 由周期性的定义可知,在长度为2π的区间(如[]0,2π,[]2,0-π,[]2,4ππ)上,正弦函数的图像相同,可以通过平移[]0,2π上的图像得到.因此,重点研究正弦函数在一个周期内,即在[]0,2π上的图像. 1、问题 用“描点法”作函数x y sin =在[]0,2π上的图像. 2、解决 把区间[]0,2π分成12等份,并且分别求得函数x y sin =在各分点及区间端点的函数值,列表如下:(见教材) 以表中的y x ,值为坐标,描出点(,)x y ,用光滑曲线依次联结各点,得到[]sin 0,2y x =π在上的图像.(见教材) 3、推广 将函数sin y x =在[]0,2π上的图像向左或向右平移2π,4π,L ,就得到sin ,y x =∞+∞在(-)上的图像,这个图像叫做正弦曲线.(见教材) 五、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1、概念 正弦曲线夹在两条直线1y =-和1y =之间,即对任意的角x ,都有sin 1x …成立,函数的这种性质叫做有界性. 一般地,设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有定义,如果存在一个正数M ,对任意的

人教版必修1函数的概念教案(第一课时)

1.2.1 函数的概念 第一课时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函数的思想方法将贯穿于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 函数的概念是抽象概括出的概念,通过大量的实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发现事物的本质,如何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能够辨别函数的例证和反例 (2)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3)掌握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学会判别两个函数是否相等,理解函数的整体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通过函数概念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现实世界充满变化,感受数学的抽象概括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2,教学难点:函数符号y=f(x)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遵循建构主义观点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大量实例,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确定方向分组研究尝试验证,归纳总结,通过搭建新概念与学生原有认识结构间的桥梁,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建立新的认识结构。 2,学法分析: 倡议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大胆猜测,从而自主归纳小结。在学习中培养自我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能力,感受数学的抽象概括之美。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回顾初中所学函数(如一次函数y=ax+b a≠0等)及函数的概念:(传统定义: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指出用函数可以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强调函数是

2021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讲:一次函数

2021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讲:一次函数 一、选择题 1.已知k>0,b<0,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为( ) 2.如果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k、b应满足的条件是( ) A.k>0,b>0 B.k<0,b>0 C.k>0,b<0 D.k<0,b<0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l1:y=-2x-2平移后,得到直线 l2:y=-2x+4,则下列平移正确的是( ) A.将l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将l1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 C.将l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D.将l1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 4.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的坐标可以为( ) A.(-5,3) B.(1,-3) C.(2,2) D.(5,-1) 5.下列函数中,对于任意实数x1,x2,当x1>x2时,满足y1

6.若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点(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则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 ) A.(2,0) B.(-2,0) C.(6,0) D.(-6,0) 7.如图,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4的图象交于点P(1,3),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4的解集是( ) A.x>-2 B.x>0 C.x>1 D.x<1 二、填空题 8.在一次函数y=-2x+b中,当x=1时,y<1;当x=-1时,y>0,则b的取值范围是. 9.如图,△OPQ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P,则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奥数新讲义-一次函数-4师

第十一讲 一次函数4 关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1. 已知函数23 (2)(3)m y m x m +=---是一次函数,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例2. 已知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像经过A(1,2)、B (-1,-4)两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 式; 例3. 直线l 与直线21y x =+的交点的横坐标是2,与直线2y x =-+的交点的纵坐标为1,求直线l 对应 的函数解析式; 例4. 正比例函数11y k x =与一次函数22y k x b =+的图像如下图,它们的交点P 的坐标是(4,3)点Q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Q =OP ,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例5. 试确定k 的范围,使一次函数(3)(2)y k x k =-+-的图像 ○ 1和方程24x y -=表示的直线平行;

○ 2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 3通过第1、2、3象限 . 关于一次函数的图像 例6. 已知一次函数y mx n =+,且m<0,mn>0,则其图像大致是直线( ) A . a B. b C . c D. d 例7. (99年全国竞赛)设b>a ,将一次函数y bx a =+与y ax b =+的图像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则有 一组a,b 的取值,使得下列四个图中的一个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奥数教程,初三年级P52,例2;或初中数学竞赛同步辅导,初三P99,例2 例8. (14届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已知一次函数,0y kx b kb =+<,则这样的一次函数的图像必经过的公 共象限有_____个,即第_______象限.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练习题目

1.下列关于x 的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 A.222 -=x y B.11+= x y C.2x y = D.22 1 +-=x y 2. 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且y 随x 增大而减小的是( ) A.14+-=x y B. 6)3(2+-=x y C. 6)2(3+-=x y D. 2 x y -= 3.直线63+=x y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4.直线111b x k y +=与直线222b x k y +=交y 轴于同一点.则1b 和2b 的关系是( ) A. 1b 大于2b B. 1b 小于2b C. 1b =2b D.不能确定 5.一根蜡烛长20cm 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cm)与燃烧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用图像表示为( ) 6.平分坐标 轴夹角的直线是( ) A.1+=x y B.1+-=x y C.1-=x y D.x y -= 7.下面两个变量是成正比例变化的是 ( ) A . 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 B . 变量x 增加,变量y 也随之增加; C . 矩形的一组对边的边长固定,它的周长和另一组对边的边长. D . 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 8.已知点(-4,y 1),(2,y 2)都在直线y= - 1 2 x+2上, 则y 1 与y 2大小关系是 ( ) A . y 1 > y 2 B . y 1 = y 2 C .y 1 < y 2 D . 不能比较 9.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 与y 之间的函数是 ( ) x y o A x y o B x y o D x y o C

10.直线y=kx +b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 、b 应满足 ( ) A . k>0, b<0 B . k>0, b>0 C . k<0, b<0; D . k<0, b>0 11.关于函数12+-=x y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图象必经过点(﹣2,1) B .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C .当2 1 > x 时,0

2019精品教育4.示范教案(2.1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1 函数的概念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在中学,函数的学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函数的描述性概念,接触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了解了它们的图象、性质等.本节学习的函数概念与后续将要学习的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和基本初等函数(Ⅱ)是学习函数的第二阶段,这是对函数概念的再认识阶段.第三阶段是在选修系列的导数及其应用的学习,这是函数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在学生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之前,学生已经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虽然函数概念比较抽象,但函数现象大量存在于学生周围.因此,课本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 三维目标 1.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通过学习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究能力,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抽象概括能力;启发学生运用函数模型表述思考和解决现实世界中蕴涵的规律,逐渐形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学会数学表达和交流,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掌握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不容易认识到函数概念的整体性,而将函数单一地理解成对应关系,甚至认为函数就是函数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函数的概念 导入新课 思路1.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万众瞩目的“神舟”六号飞船胜利发射升空,5天后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并顺利返回.在“神舟”六号飞行期间,我们时刻关注“神舟”六号离我们的距离y随时间t是如何变化的,本节课就对这种变量关系进行定量描述和研究.引出课题. 思路2.问题:已知函数y=1,x请用初中所学函数的定义来解释y与x的函数关系?先让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样解释会显得十分勉强,本节将用新的观点来解释,引出课题.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给出下列三种对应:(幻灯片) ①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 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5 m,且炮弹距地面的高度为h(单位:m)随时间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h=130t-5t2. 时间t的变化范围是数集A={t|0≤t≤26},h的变化范围是数集B={h|0≤h≤845}.则有对应 f:t→h=130t-5t2,t∈A,h∈B. ②近几十年来,大气层的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了臭氧洞问题.图1-2-1-1中的曲线显示了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面积S(单位:106 km2)随时间t(单位:年)从1991~2001年的变化情况.

中考数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10讲 一次函数(含答案点拨) 新人教版

考纲要求 命题趋势 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3.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主要 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其实际应用,有时与方程、不等式相结合.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知识梳理 一、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y =kx +b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 =__________时,一次函数y =kx +b 就成为y =kx (k 是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一次函数的图象 (1)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是经过点(0,b )和? ?? ??-b k ,0的一条直线. (2)正比例函数y = kx (k ≠0)的图象是经过点(0,0)和(1,k )的一条直线. (3)因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知画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取两个点即可. 函数 系数取值 大致图象 经过的象限 函数性质 y =kx (k ≠0) k >0 ______ y 随x 增大而增大 k <0 ______ y 随x 增大而减小 y =kx +b (k ≠0) k >0,b >0 ______ y 随x 增大而增大 k >0,b <0 ______

k <0,b >0 ______ y 随x 增大而减小 k <0,b <0 ______ y kx b 的图象可由正比例函数y kx b b 位;b <0,下移|b |个单位. 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因为在一次函数y =kx +b (k ≠0)中有两个未知数k 和b ,所以,要确定其关系式,一般 需要两个条件,常见的是已知两点坐标P 1(a 1,b 1),P 2(a 2,b 2)代入得? ???? b 1=a 1k +b , b 2=a 2k +b ,求出k , b 的值即可,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 四、一次函数与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 1.y =kx +b 与kx +b =0 直线y =kx +b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kx +b =0的解,方程kx +b =0的解是直线y =kx +b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2.y =kx +b 与不等式kx +b >0 从函数值的角度看,不等式kx +b >0的解集为使函数值大于零(即kx +b >0)的x 的取值范围;从图象的角度看,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方时,y >0,因此kx +b >0的解集为一次函数在x 轴上方的图象所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 3.一次函数与方程组 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它们的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是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所对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 自主测试 1.已知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则b 的值可以是( ) A .-2 B .-1 C .0 D .2 2.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60升,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 (单位:升)随行驶里程x (单位:千米)的增加而减小,若这辆汽车平均耗油量为0.2升/千米,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

第十一讲 练习题

第十一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学习 2.接受学习 3.发现学习 4.陈述性知识 5.程序性知识 6.学习策略 1.学习:目前教育心理学界对于学习概念的理解主要有这样三种:一种是广义的学习概念。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集中表现为通过实践或者练习而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另一种是次广义的学习概念,专指人类的学习。其这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第三种是狭义的学习概念。即指在校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3.发现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4.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5.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 6.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之外的现象是(D ) A.注意的稳定性较差 B.注意的范围小 C.注意的分配能力不强 D.机械记忆仍不占主要地位 2.梅耶则提出了对学习的三种类型的分类办法,下列哪项没有涉及(D) A.语义性学习B.程序性学习C.策略性学习D.意义学习 3.反映中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主要品质是(C) A.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倾向逐步减弱B.缺乏适当的自控能力C.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具体的、片面的向抽象的、较为全面的认识过渡D.独立批判性思维增强 三、填空题 1.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__机械学习_______和___意义学习______。 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__习得阶段_______、_巩固与转化阶段________和___提取应用阶段______ 三个阶段。 3.动作技能的构成包括_动作或动作组________、__体能_______和___认知能力______ 三种成分。 四、判断正误 1.接受学习是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学习方式。(错误) 2.复述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必要条件。(错误) 3.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性心理的影响日益增强,出现创造力的高峰,情感丰富、充满活力。(正确) 五、简答题 1.简述学习的实质和主要类型。 答: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学习重在强化训练。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教学目标 掌握函数的概念,函数解析式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意义,熟悉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重难点分析 重点:1、函数的概念; 2、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与表达式; 3、一次函数的概念与表达式; 4、函数与坐标平面内点的关系。 难点:1、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判别; 2、自变量、函数值、点的坐标的关系。 知识点梳理 1、常量与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不发生变化的量为常量。 2、函数: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注意: (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 (2)这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变量x取一个确定的值时,变量y的值就随之确定。 (3)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一个值与它对应,如在关系式y2=x(x>0)中,当x=9时,y对应的取值为3或-3,不唯一,则y不是x的函数。 3、函数的三种表示形式: (1)列表法:用表格列出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2)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图象法。(3)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解析法。 4、函数值:对于自变量x在取值范围内的某个确定的值a,函数y所对应的值为b.即当x=a时,y=b,那么b叫做自变量x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5、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函数图象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9.1.2函数图象第1课时 一、情景引入: 函数是描述运动和变化过程的重要数学模型,试观察下面问题中,当自变量的值增大时,函数值如何变化? 二、揭示目标: 1、了解函数图象的画法 2、会观察分析图象信息 3、会利用函数图象信息解决问题 三、探究新知 问题:1、表示正方形的面积s与边长x的关系。 x 这个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2、函数S =x2 (x>0)的图象画法步骤 (1)、列表:(2)、描点:(3)、连线 上图的曲线即函数S=x2 (x>0)的图象. 3、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四、应用新知: 下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北京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 变化而变化,你从图象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1)、最低、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 (2)、哪些时段温度呈下降状态?上升状态呢? (3)、我们可以从图象中看出这一天中任一时刻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吗? 五、巩固新知: 1、下图是某一天北京与上海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这一天内,上海与北京何时气温相同? (2)、这一天内,上海在哪段时间比北京气温高?在哪段时间比北京气温低? 六、解决问题: 例2:如图(1),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图(2)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明离他家的距离 y (km )与时间 x(min)之间的对应关系。 . 8 2 2 5 6 x / y / O

河北省沧州市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0讲 一次函数

河北省沧州市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0讲一次函数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若y与x成正比,y与z的倒数成反比,则z是x的() A . 正比例函数 B . 反比例函数 C . 二次函数 D . z随x增大而增大 2. (2分) (2019八下·哈尔滨期中) 如图,直线与坐标轴相交于,两点,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9八上·响水期末) 下列图像中,能反映等腰三角形顶角(度)与底角(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要从y=x的图象得到直线y=,就要将直线y=x() A . 向上平移2个单位 B . 向右平移2个单位 C . 向上平移个单位 D . 向下平移个单位 5. (2分) (2019八上·深圳期末) 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A(3,6)、B(m,4)两点,则m的值为() A . 2 B . 8 C . ﹣2 D . ﹣8 6. (2分)(2020·高邮模拟) 如图,直线分别交轴、轴于点A,C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点B,D,直线AC与直线BD相交于点,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 B . C . D . 7. (2分) (2020九下·北碚月考)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 将函数y= x+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B .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其本身,则这个数是0和1 C . 对函数y=,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D . 直线y=3x+1与直线y=﹣3x+2一定互相平行 8. (2分)一次函数y=kx﹣(2﹣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和b的取值范围是()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 (k≠0的常数) 二、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k)的直线; 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四、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 1、y与x成正比例:y=kx (k≠0); 2、y与x+a成正比例:y=k(x+a) (k≠0); 3、y+a与x成正比例:y+a=kx (k≠0); 4、y+a与x+b成正比例:y+a= k(x+b) (k≠0); 《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b(k≠0, k, b为常数) 注意:(1)k≠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 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0,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b”;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1)、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b﹤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3)、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4)、k﹤0, b﹤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3、一次函数y=kx+b (k≠0, b≠0)中“k和b的作用”: (1)k的作用:k决定函数的增减性和图像的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2)∣k∣的作用:∣k∣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 ∣k∣越大,直线越陡,直线越靠近y轴,与x轴的夹角越大; ∣k∣越小,直线越平缓,直线越远离y轴,与x轴的夹角越小; (3) b的作用:b决定直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 b>0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或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b﹤0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或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 (4)k和b的共同作用:k和b共同决定直线所经过的象限 四、直线的平移规律:直线y=kx+b可以由直线y=kx平移得到 当b>0时,将直线y=kx:向上平移b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 当b﹤0时,将直线y=kx:向下平移∣b∣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 五、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直线m:y=ax+b; 直线n: y=cx+d (1)当a=c,b≠d时,直线m∥直线n,反之也成立; 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与直线y=2x平行。 (2)当ac=-1时,直线m⊥直线n。反之也成立; 例如:直线y=x+2与直线y=-2x+3互相垂直

河北省2017中考数学复习第三单元函数第11讲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试题(新)

第11讲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1.(2015·槐荫二模)目前,我国大约有1.3亿高血压病患者,预防高血压不容忽视.“千帕kpa”和“毫米汞柱mmHg”都是表示血压的单位.请你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各组换算正确的是( C ) 千帕kpa …10 12 14 … 毫米汞柱mmHg …75 90 105 … A.6 kpa=50 mmHg B.16 kpa=110 mmHg C.20 kpa=150 mmHg D.22 kpa=160 mmHg 2.(2015·沈阳)如图1,在某个盛水容器内,有一个小水杯,小水杯内有部分水,现在匀速持续地向小水杯内注水,注满小水杯后,继续注水,小水杯内水的高度y(cm)和注水时间x(s)之间的关系满足如图2所示的图像,则至少需要5s能把小水杯注满. 3.(2015·武汉)如图所示,购买一种苹果,所付款金额y(元)与购买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图像由线段OA和射线AB组成,则一次购买3千克这种苹果比分三次每次购买1千克这种苹果可节省2元. 4.(2016·滨州)星期天,李玉刚同学随爸爸妈妈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爸爸8:30骑自行车先走,平均每小时骑行20 km;李玉刚同学和妈妈9:30乘公交车后行,公交车平均速度是40 km/h.爸爸的骑行路线与李玉刚同学和妈妈的乘车路线相同,路程均为40 km.设爸爸骑行时间为x(h). (1)请分别写出爸爸的骑行路程y1(km)、李玉刚同学和妈妈的乘车路程y2(km)与x(h)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请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中两个函数的图像; (3)请回答谁先到达老家. 解:(1)由题意,得y1=20x(0≤x≤2),y2=40(x-1),即y2=40x-40(1≤x≤2). (2)如图: (3)由图像知他们同时到达老家.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练习题

1.下列关于x 的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 A.222 -=x y B.11+=x y C.2x y = D.22 1+-=x y 2. 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且y 随x 增大而减小的是( ) A.14+-=x y B. 6)3(2+-=x y C. 6)2(3+-=x y D. 2 x y - = 3.直线63+=x y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A.4 B.5 C.6 D.7 4.直线111b x k y +=与直线222b x k y +=交y 轴于同一点.则1b 和2b 的关系是( ) A. 1b 大于2b B. 1b 小于2b C. 1b =2b D.不能确定 5.一根蜡烛长20cm 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cm)与燃烧时间t(小时)的 函数关系用图像表示为( ) 6.平分坐标轴夹角的直线是( ) A.1+=x y B.1+-=x y C.1-=x y D.x y -= 7.下面两个变量是成正比例变化的是 ( ) A . 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 B . 变量x 增加,变量y 也随之增加; C . 矩形的一组对边的边长固定,它的周长和另一组对边的边长. D . 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 8.已知点(-4,y 1),(2,y 2)都在直线y= - 12 x+2上, 则y 1 与y 2大小关系是 ( ) A . y 1 > y 2 B . y 1 = y 2 C .y 1 < y 2 D . 不能比较 9.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 与y 之间的函数是 ( ) 10.直线y=kx +b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 、b 应满足 ( ) A . k>0, b<0 B . k>0, b>0 C . k<0, b<0; D . k<0, b>0 11.关于函数12+-=x y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图象必经过点(﹣2,1) B .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A B D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函数图象的意义及画法(导学案)

19.1.2 函数的图象 李度一中陈海思 第1课时函数图象的意义及画法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有些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很难用函数解析式来表示,但是可以用图象来直观地反映它们的变化情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函数的图象. 2.学习目标 (1)知道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意义. (2)能从函数图象上读取信息. 3.学习重、难点 重点:从函数图象上读取信息. 难点: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意义.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P75到P76思考的内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要求:阅读课文,领会画函数图象的方法和步骤. (4)自学参考提纲: ①表19.1-3中的各对数值与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②不在曲线上的点用空心圈还是用实心点表示?在曲线上的点呢? ③函数的图象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什么关系? ④图象的高低与函数值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是否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步骤,了解认知困难在哪里?

②差异指导:a.确定坐标的方法;b.取的点组成的集合就成线的道理. (2)生助生:相互交流,帮助矫正错误. 4.强化 (1)函数图象的意义. (2)讲解从解析式到图象的描述过程. (3)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P76至P77的例2.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要求:可以分5段看例2的图象,观察分析每段图象中y与x是怎样变化的? (4)自学参考提纲: ①图象上点的纵坐标表示小明离家的距离;横坐标表示小明离家的时间. ②小明的活动可以分为5个过程是:小明从家到食堂,吃早餐,从食堂到图书馆,在图书馆读报,从图书馆回家. ③函数的图象可以分5段,从中可以知道小明的5个活动的时间和离家状况分别是:0~8分钟,离家越来越远;8~25分钟,离家距离不变,为0.6千米;25~28分钟,离家距离由0.6千米增加到0.8千米;28~58分钟,离家0.8千米;58~68分钟,离家越来越近,直至到家.. ④用图象来解决例题中的5个问题有什么优点? 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在理解图象信息时遇到的困难. 差异指导: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活动变化过程对应着图象变化特点进行理解. (2)生助生:相互交流、研讨,解决疑难之处. 4.强化 (1)强化自学参考提纲中的问题. (2)总结看图象的要点和方法. (3)展示本节所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