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模拟试题附答案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模拟试题附答案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模拟试题附答案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在13、14世纪的西欧,土地关系变化和手工业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土地关系变化”的主要表现是A.各地开展垦殖运动B.租地农场纷纷建立

C.富余粮食进入市场D.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2.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敢于引起旧瓶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C.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

3.如下图内容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

A.经济前提B.精神动力C.物质条件D.政治支持

4.“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样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了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这些都是欧洲市场的紧俏产品。“直接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三角贸易

B.新航路的开辟

C.租地农场出现

D.人文主义的影响

5.恩格斯说:“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这位“大人物”是()

A.但丁B.达芬奇C.米开朗琪罗D.莎士比亚

6.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

A.哥伦布到达美洲B.达·伽马到达亚洲

C.迪亚士到达非洲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7.小明同学正在学习“日不落帝国”“黑奴贸易”“西班牙无敌舰队”等资料。小明同学正在探究的主题是()

A.封建制度瓦解B.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C.早期殖民掠夺D.“蒸汽时代”的到来

8.有人说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这种说法的理由是()

A.他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B.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人权宣言》D.领导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9.《人类简史》中描述:“欧洲人发动战争俘虏非洲人,再从非洲内陆千里迢迢运至美洲,数百万非洲人因此丧命,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欧洲人能在茶里加糖吃到甜点!”材料体现了

A.欧洲庄园的逐步瓦解B.三角贸易的罪恶C.城市的兴起

D.新航路的开辟

10.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厌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

A.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肯定了人的价值尊严

D.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11.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时期”是

A.古巴比伦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12.“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A.西欧庄园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D.封君与封臣13.如下图上海世博会会徽,寓意是你、我、他的人类社会。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下列事件中最先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A.文艺复兴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南北战争D.工业革命

14.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话题进行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准备的发言卡片,你认为具有说服力的有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

15.《西方文化之路》中写道:“1292年左右,(他创作的)这部诗集充满了对爱情和人生的赞美,(在中世纪的欧洲)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不过他却始终没有把自己称为人文主义者。”这里的“他”应是

A.但丁B.达·芬奇C.拉斐尔D.莎士比亚

16.欧洲中世纪城市中,一个新社会集团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这个“新社会集团”是()

A.封建贵族B.封建领主C.教会教皇D.市民阶层17.“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是A.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已不受国王管辖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18.达·芬奇是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的画技法精湛,在不脱离自然的前提下努力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核心是

A.自由平等B.人文主义C.反对封建专制D.浪漫主义19.“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资本主义的兴起C.欧洲的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20.“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点是

①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②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对世界走向整体起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1.借助作品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恶习的是

A.但丁B.达·芬奇C.薄伽丘D.莎士比亚

22.文艺复兴后期,学校教育涉及小说诗歌、绘画雕刻、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解放了思想。据此可知

①学校实行分科教学

②学校教育关注人文学科和神学

③学校教育重视人性的培养

④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相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3.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D.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24.在16世纪早期的一次航海行动中,麦哲伦下定决心,“要么完成此创举,要么就葬身大海。”此次航行,麦哲伦的船队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开辟了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C.得到了葡萄牙政府的资助

D.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B.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C.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影响D.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故“土地关系变化”的主要表现是租地农场纷纷建立,故B符合题意;各地开展垦殖运动使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排除A;富余粮食进入市场是“土地关系变化”的结果,不是表现,排除C;手工工场规模扩大与“土地关系变化”不符,排除D。故选B。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英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的转型。美国独立战争是建立了新国家,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被推翻,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A。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据图片“世界地图”“帆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知识的丰富、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C符合题意。A对应的是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对应的是天主教的传播,D对应的是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ABD项图片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了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指的是封建时代,“新时代”指的是资本主义时代,在这两个时代转变过程中,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人物,他创作的长诗《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因此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选项A符合题意;达芬奇与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BC排除;莎士比亚是英国大戏剧家,D 排除。故选A。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新航路的开辟中,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哥伦布是欧洲人,他发现的是美

洲,他的航行使欧美两个大陆相遇。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选A。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西班牙通过无敌舰队建立了海上霸权,进行殖民扩张,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进行殖民扩张,欧洲国家通过三角贸易牟取暴利,进行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可知,“日不落帝国”“黑奴贸易”“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主题是殖民掠夺,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日不落帝国”“黑奴贸易”“西班牙无敌舰队”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拿破仑颁布《法典》,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很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所以说“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A符合题意。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不是拿破仑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的原因,B不符合题意。CD项内容与拿破仑无关,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欧洲”“非洲”“美洲”并结合所学知识,17--18 世纪欧洲商人以廉价工业品(枪支等)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金银,工业原料),制成商品再运至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称为“三角贸易”,由此可知,题干材料体现三角贸易的罪恶。所以B符合题意,AC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选B。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可知题干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肯定了人的价值尊严,提倡“人文主义”,发现了“人”,故C符合题意;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

思想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在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违背了题干材料的观点,排除D。故选C。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一直持续到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生产和经营方式方式叫租地农场,所以C符合题意;庄园作为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与题干“14世纪中叶以后”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封君与封臣不属于生产和经营方式,所以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词在于时间是“14世纪中叶以后”、“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由此可知是租地农场。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题干“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可知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描述。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注重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所以A项符合题意;BC项属于政治领域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项属于经济领域内的革命,排除。故选A。

1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欧洲的文艺复兴虽然以发掘和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为旗帜,但绝不是复古,而是在复古表象下的创新。一些人出于对中世纪令人窒息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专制的不满,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寻找灵感,找到了科学精神,重新发现了人性,科学研究之风也愈来愈盛,他们提倡人文主义,谋求人性解放,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创新。可见是乙和丁说法正确。所以答案选D。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他创作的)这部诗集充满了对爱情和人生的赞美,(在中世纪的欧洲)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故A符合题意;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极负盛名,排除B;拉斐尔是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合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排除C;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排除D。故选A。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欧洲中世纪城市中,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它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在这一阶层中,逐渐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故D符合题意;封建贵族、封建领主、教会教皇,均是维护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力量,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新社会集团为切入点,考查市民阶层出现的意义。掌握,市民阶层逐渐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

17.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欧洲的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相对的自由和独立是题目中的意思,不是自然条件空气等因素的原因,所以正确的是B项,CDA错误。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

18.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努力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形象”,结合所学知识,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以神为中心,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B正确;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内容,AC排除;浪漫主义是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文学艺术流派,D排除。故选B。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A正确;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B排除;欧洲的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发生在新港路开辟之后,CD排除。故选A。

20.B

解析: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冲破了封建教会的束缚,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锤炼了人们的探险精神,发挥了人们的创造性;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都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

②④两项符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符合“文艺复兴”,需排除含②或④的ACD三项。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文艺复兴”是“人被发现”,“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被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题干“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

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可知,这里的“他”应该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和《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深刻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集中体现人文主义精神,D符合题意;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A排除;达·芬奇、薄伽丘都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但与题干内容不符,BC排除。故选择D。

【点睛】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2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学校教育涉及小说诗歌、绘画雕刻、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解放了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校实行分科教学;由于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的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迷信的神学思想。可排除选项②学校教育关注人文学科和神学;选项④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相结合,与题干内容不符;因此只有选项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对哥伦布抵达美洲,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

‘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可知,题干材料表明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ABC表述均不准确,故选D。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大西洋,最后回到欧洲,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所以D符合题意。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是哥伦布,A不符合题意;B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可知材料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动力是传播天主教,思想动力是“寻金热”,经济活力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技术进步是航海、天文技术的提高,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指的是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封建君主为了获取财富,支持海外探险。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附答案) 作者:学大教育编辑整理 来源:网络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三套及答案

中考模拟测试一 (根据八下武汉市统一调考试题改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经营手工工场B.参与政治事务 C. 现身法国大革命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言论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是 A· 人类不能有思想,一切按照上帝的安排去做 B.人们能够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 C· 信仰基督者将进入天国并获得永生 3·某班举办一期主题为“星光大道——近代科学名人展”的墙报,介绍近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以下人物中,你觉得哪一位最符合这一主题要求? A 达.芬奇B· 莎士比亚c.哥白尼 4·世界历史经历了由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下图展示了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开端意义的某一历史事件对整体世界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它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 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工业革命的开展 5.18世纪晚期,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这一革命活动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宗教改革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6.政体就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由于具体历史条件不同,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下列国家中,率先建立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利这一政体的是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7.在世界性的工业文明大潮中,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中国政府进行的主动应战是 A.加修长城B.加强皇权C.出访西洋 8.某博物馆要举办一次反映工业革命成果的大型图片展览。以下三幅图片,按照发明时间顺序陈列正确的是 ①瓦特改良的蒸汽机②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③爱迪生发明的电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 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各地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世界最终形成为一个整体。关于这一历史的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A.西方国家加快了殖民侵略的步伐B.中国仍保持着与世界隔离的状态

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C A .文景之冶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2.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此推断此诗创作于( )D A .武昌起义期间 B .北伐战争期间 C .抗日战争期间 D .重庆谈判期间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B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丝绸之路开通 ③隋大运河开凿 ④郑和下西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①④ 4.1853年,英国人佩里率领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这里的“黑船事件”是指( )B A .三桅帆船 B .蒸汽轮船 C .潜艇 D .航母 5.某中学拟进行一次世界历史图片展,请你为以下这组图片取一个合适的主题( )D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英国工业革命 C .美国南北战争 D .美国独立战争 6.iPhone 手机由美国苹果公司设计,高科技零部件由美、德等国的企业生产,其它零部件由全球供应商提供,最后汇集拼成整机。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B A .政治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文化多元化 D .贸易自由化 7.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面对以上不足,中国人开展的探索分别有( )A ①洋务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下列图片反映的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① ② ③ ④ A .④②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 9.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举措有益于农民的有( )B ①土地改革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张老师在复习课上与学生一起制作了一幅思维导图,该 图反映的主题是( )B

最新人教版2020中考历史 中国近代史 侵略与反抗专项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史-侵略与反抗 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 1.有人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 B. 中华民国成 立 C. 日本制造屠杀惨 案 D. 蒋家王朝覆灭 2.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朝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A. 赔款白银4.5亿两 B.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C. 拆毁大沽炮台 D.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 3.《阿古柏伯克传》的作者包罗杰说:“毫无疑义,这是一件近50年中在亚洲发生过的最值得注意的事件,同时这是一个多世纪以前乾隆出兵这个地区以来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所曾取得的址光辉的成就。文中的历史事件是() A. 林则徐虎门禁烟 B. 曾国藩兴办洋务 C. 太平军抗击列强军队 D. 左宗棠收复新疆 4.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A. 创办福州船政局 B. 收复台 湾 C. 创办轮船招商 局 D. 收复新疆 5.“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 英军 B. 八国联 军 C. 英法联 军 D. 美俄联军 6.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台湾割让给日本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百日维新的失败 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联是为哀悼一位清朝将领而写,这位将领是 () A. 林则徐 B. 邓世 昌 C. 关天 培 D. 左宝贵 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A. 英国 B. 俄 国 C. 法 国 D. 美国 9.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不平等条约分析正确的是()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10.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相似之处是() A. 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 都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C. 侵略者都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D. 都有利于侵略 者进行经济侵略 11.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推断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D是最轻的气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其他产物已略去)。请回等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E______ (2)氧化铜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答案】O2 CO2 CO H2 CH4 CuO+H2Δ Cu+H2O 置换反应 【解析】 【详解】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气体E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E为甲烷,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最轻的气体,D 是氢气,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B,所以B是二氧化碳;气体A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知道A就是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B是CO2,C是CO,D是H2,E是CH4,故填:O2,CO2,CO,H2,CH4; (2)氧化铜与D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O+H2Δ Cu+H2O,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uO+H2 Δ Cu+H2O 置换反应。 2.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是非金属单质,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C是氧化物,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 E:____________;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模拟试题含答案(4)

一、选择题 1.下图是18世纪的一幅描绘黑奴加工烟草的版画。图中情境广泛发生在 A.非洲B.欧洲C.美洲D.亚洲 2.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西欧封建制度确立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C.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D.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3.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遭遇与下列哪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A.“发现”美洲 B.美国独立战争 C.“三角贸易” D.美国南北战争 4.“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三角贸易 D.启蒙运动 5.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哥伦布 B.麦哲伦达?伽马 C.哥伦布麦哲伦 D.迪亚士达?伽马 6.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 A.哥伦布到达美洲B.达·伽马到达亚洲 C.迪亚士到达非洲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7.“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A.现实主义 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 D.蒙昧主义 8.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厌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

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 A.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肯定了人的价值尊严 D.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9.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下列关于“新航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②它使大西洋沿岸成为了欧洲的贸易中心③世界市场从此完全形成,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它推动了欧洲的殖民扩张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汲取名人智慧,丰富自身修养,下列名人与言论对应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B.亚里士多德——人应该认识你自己C.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D.莎士比亚——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11.“当地的印第安人无法用来做种植园的活,因为他们染上了来自欧洲的疾病,正在灭绝,”为了解决种植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引发了( ) A.罗马扩张B.奴隶贸易C.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 12.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进行这一贸易的是英国人 B.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它为非洲输送了大量劳动力 D.它给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财富 13.在13、14世纪的西欧,土地关系变化和手工业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土地关系变化”的主要表现是A.各地开展垦殖运动B.租地农场纷纷建立 C.富余粮食进入市场D.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14.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与“昆塔”的遭遇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发现美洲B.英国工业革命 C.三角贸易D.美国独立战争 15.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 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由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 16.《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以最富幻想色彩和浪漫情调,展现出人们对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互联网查询D.考古发掘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3.如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阀()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的胜利 6.八年级(8)班开展探究学习,计划在暑期组织部分同学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 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线路,与当年红军长征的线路大致相同() A.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吴起镇﹣﹣会宁 B.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吴起镇﹣﹣会宁 C.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吴起镇 D.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会宁﹣﹣吴起镇 7.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A.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8.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 中国近代史(无答案)

中国近代史 1.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学习中国近代史,你认为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最正确的表述应是() A. 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性 B. 社会主义社会 C. 封建社会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 丰岛战役 B. 黄海海战 C. 辽东半岛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4. 王兵在参加电视台“超级小英雄”栏目中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王兵选择求助现场观众,假如你是观众中的一员,你会选择()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5. 有人认为,道光皇帝应该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 A. 钓鱼岛 B. 香港岛 C. 台湾岛 D. 辽东半岛 6.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是() A. 天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洋务运动 D. 维新变法运动 7. 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④①② 8. 清朝因其版图形似枫叶而得名“枫叶之国”。下列国家在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前后,蚕食这片“枫叶”最多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9.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劫掠鼠首、兔首铜尊等大量珍贵文物发生在() 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甲午中日战争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0. 下列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1. 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 A. .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朽 B. 没有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C. 没有区别侵略和近代文明 D. 具有反帝斗争的彻底性 12. “天京变乱”的直接原因() A. 尖锐深刻的阶级矛盾 B. 领导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 C. 清朝政府的挑拨离间 D. 政权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 13.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创立拜上帝教 B. 金田起义 C. 永安建制 D. 定都天京 14.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 英国法国 B. 英国美国 C. 英国俄国 D. 俄国日本 15. 鸦片战争后,美法两国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签订了{ }() A. 《望厦条约》《虎门条约》 B. 《黄埔条约》《五口通商章程》 C.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D. 《望厦条约》《北京条约》 16.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 两次战争的目的、性质相同 B. 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 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18. 通常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B. 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C. 阶级矛盾得到缓和 D.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19.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符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中国赔款2100万元 C. 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D. 领事裁判权 20. 玻利瓦尔、林肯和左宗棠都具有的共性() A. 领导独立战争 B. 抗击殖民侵略 C. 维护国家统 一 D. 赢得后人尊敬 21.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下列侵华战争有英国参加的有() ①鸦片战争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老师在课堂上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结束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请问,这里的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指的是 A.竟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2、在2015年的博鳌论坛上,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正式出台。“一带一路”战略,不单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依次是 ①河西走廊②长安③西亚④欧洲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3、某学校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图文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幅图片搭配最合适 4、宋代在与辽、夏、金的长期战争中往往以送“岁币”的方式议和,最终被蒙古族所灭。然而,宋代在文化上却成就辉煌:宋词光耀千秋,书法名家辈出,“通鉴”影响深远,“清明河图”传世。由此观之,宋代 A.文武兼备 B.重文轻武 C.重武轻文D.以文驭武

5、从下列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6、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其中正确的有 A ——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b ——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c ——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d ——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ab B.bc C.cd D.ac 7、一位法国作家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这则材料说明这个法国作者反对英国 A、寻找借口发动战争 B、武装保护鸦片贸易 C、歧视中国发展落后 D、强行传播基督教义 8、“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材料中“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指 A.近代工业B.军队建设C.政治制度D.文化教育 9、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这个历史事件为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 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 1.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自主学习单局部,据此判断,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A. 魏 源 B. 张之洞 C. 严 复 D. 张謇 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 北京大学 B. 清会大 学 C. 复旦大 学 D. 京师大学堂 3.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的重要媒体,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A. 《申报》 B. 《万国公 报》 C. 《民 报》 D. 《新青年》杂志 4.阅读下面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 展 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C.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 业 D. 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A. 李大钊——江南制造总 局 B. 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 C. 严复——发起公车上 书 D.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6.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 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 品 B. 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 相 D. 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7.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A. 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 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 《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 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8.中华民国成立后,人们之间的称谓不可能有( )

历年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汇编-热学问题练习题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 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问: (1)图a 、b 中,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像? (2)加热2min ,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答案】(1)图a ;(1)4.2×104J ;(1)0.9×103J/(kg·℃)。 【解析】 【分析】 (1)用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再利用公式Q t cm ?= 进行分析; (2)从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从而可知和水的温度变化,已知水的质量和比热容,可利用公式Q cm t =?吸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所以2min 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也相同,由图a 得出沙子温度的变化量,再根据Q c m t =?计算沙子的比热容。 【详解】 (1)由题知,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且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热量时(加热相同时间),由公式Q t cm ?=可知,沙子升高的温度多,所以图a 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 (2)由b 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时,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则加热满2min 时水吸收的热量: ()()344.210J/kg 0.2kg 7020 4.210J Q c m t =?=????-=?水吸水水水℃℃℃; (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在2分钟的时间内,沙子吸收的热量: 44.210J Q Q ==?沙吸水吸, 因加热2min ,沙子的温度从20℃上升到250℃,由Q cm t =?吸可得,沙子的比热容:

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个梦想: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雨果的梦想初步实现了。让雨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组织是 A.B. C.D. 2.2019年11月“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了第十一届金砖国家峰会。这次会议进一步促进了“金砖五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这则新闻中“金砖五国”的“合作与交流”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 C.促进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D.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3.二战后作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它们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支柱”是 A.世贸组织、联合国B.美国、中国 C.北约、华约D.“经互会”、亚非会议 4.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以“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发展”为宗旨的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是() A.B. C.D. 5.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这里“新旧格局交替”的准确含义是()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C.由世界大战向局部战争过渡D.由单一经济向多样化经济发展 6.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呈现了航天员升入太空从事科研的场景,它主要涉及的第三

次科技革命的领域是 A.空间技术B.原子能技术C.生物技术D.新材料技术 7.观察美国和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据此指出西欧六国经济迅猛增长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是 A.加强了两极格局B.推进了一体化进程 C.促进了多极化趋势D.强化了雅尔塔体系8.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这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B.“一超多强”C.信息化D.和平与发展9.“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极具讽刺意味: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材料主要表明()A.中俄成为美国称霸过程中最大的障碍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世界一体化减缓了美国称霸步伐D.美国的外交政策不断遭受打击 10.198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个决议美国只有24次是居于得胜的一方。有19个决议案,唯有美国投了反对票。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形成B.苏联在综合国力上赶上美国 C.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增强D.欧盟与日本挑战美国霸主地位 11.有人认为:“5G是一个革命,未来的网络一定是一个平台,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下列对网络引发的“革命性变化”的解读中最合理的是 A.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B.信息传递变得更快捷和简便 C.直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D.世界各地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2.近年来,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世界各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 A.政治多极化 B.网络信息化 C.经济全球化 D.利益一体化 13.当今中国很多知名汽车企业与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例如:北汽集团与现化、奔驰等,上汽集团与大众、通用等。这些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公私合营经济出现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yu

2016 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提出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配枪上岗,对涉嫌恐怖主义的行为毫不手软。这体现了什么样的执政理念( ) A.“仁政”和“法治” B.“兼爱”和“非攻” C.“无为而治”和法治D.顺应自然2.圆周率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时间被定在3月14日。通常是在下午1时59分庆祝,有时甚至精确到26秒,以象征圆周率的近似值3.1415926。圆周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东汉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最早记述了圆周率 B.蔡伦改进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C.司马迁《史记》中最早记载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第7位的值 D.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 3.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C.京津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4.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Array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 其中1927~1937年应该填(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国共合作,力挽狂澜 C.星星之火,走向抗战 D.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5.1955年,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某次重 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B.第26届联合国大会C.万隆会议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6.“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下列能支持后者观点的是( ) A.等级制度B.宗教自由C.民主政治D.军事独裁 7.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B.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西传 C.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D.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8.下列有关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以血缘为纽带B.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D.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完整word版)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学校12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内容有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2.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 、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 、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 、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 、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文中“西化”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4.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湖北织布局 5.“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6.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 ①南洋 ②北洋 ③西洋 ④福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张“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国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含答案)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有答案)

中考文科综合模拟试卷(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C) ①使用打制石器②种植水稻③会使用火④过定居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许多成语典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特征。以下成语能够体现的历史时期特征是(B) ①退避之舍②围救③纸上谈兵 A早期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的纷乱 C大变革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下列选项中能提现由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是( C ) A“三家分晋”到“王扫六和” B“桐叶封弟”到“烽火戏诸侯” 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聚邑为县,置令丞” D“废井田,开阡陌”到“车同轨,书同文” 4.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要素养,下列有关年代和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罗马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早期 B罗马帝国建立时,中国正值西汉末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于辛亥年 D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国九年 5.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三班历史小组准备以“新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主题制作美篇,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D) ①五四烽火②国民革命歌③台儿庄战役4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4 D①②4 6. 小明班上有位同学自我介绍:“我的祖先曾驱逐过荷兰殖民者,抗击过日本的侵略,经历了与亲人的离别。我现在盼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位同学来自

历年中考英语易错题精选

历年中考英语易错题精选 一.单选解题方法 1. 直接法 直接利用相关语法知识,通过题干中的已供信息,捕捉到解题线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例: ——Will you come to the net bars(网吧)with me? ——Sorry. My mother always tells me there. A. not go B. go C. not to go D. to go 【解析】根据句意可知此题考查动词不定式的否定形式,即tell sb. not to do sth.,故此题应选C。 2. 关键词法 许多题目中都有这样一些词,它们对于快速而准确地判定答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称这些词为关键词key words。找到句中的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例: He hardly hurt himself in the accident, ? A. didn't he B. did he C. does he 【解析】该题中hardly与hurt是起关键词作用的。凡陈述部分含有hardly,never,little,few等否定意义的词时,反意疑问句用肯定形式;而hurt一词的过去式与原形相同,此处hurt未加s,应为过去式。因此本题答案B是正确的。 3. 类推法 如果对题目的备选答案没有十分把握或把握很小,不妨利用"如果A对,那么B也对"的类推法,从而可将A、B予以否定,例: ——Who's the man at the door? ——. A. He is a doctor B. He is a friend of mine C. He is a famous singer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

专题复习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专题三:祖国的统一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专题五:大国崛起的历程 专题六: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七: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所谓的近代化: 1、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 2、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思想:科学化——新文化运动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器物(科学技术):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清朝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 2、目的:为了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自强”、“求富”。 5、形式: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师夷长技) 6、措施: (1)前期:——“自强” A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B组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C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2)后期——“求富” D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7、结果:没有实现强兵富国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8、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经济的工业化) 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因此,注定失败。 考点6: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898年) 一、维新派的形成(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2、“公车上书”:1895年春——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4、报刊:《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政治团体:强学会 二、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变法共持续103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 2、开始的标志:光绪皇帝颁布一系列变法令 3、内容: A、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C、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D、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