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二)

初中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二)

初中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请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10小题,每题1分;第11—17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博物馆讲解员描绘某处遗址“古代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处处湖泊沼泽,陆地林木丛生。土壤土质虽不好,但这儿的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她介绍的这个遗址可能是

A、河姆渡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周口店文化

D、半坡文化

2、美籍华裔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取代封国制

D、郡国制代替郡县制

3、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大量山西人为了生计而“走西口”的故事,引起了一股收视旋风,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南迁,它所带来的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促使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使北方趋于平静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4、七年级3班小明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5、本世纪初,流失海外140多年的三件国宝(见下图)在香港亮相,后回归故里北京。这三

件国宝应当是在下列哪次侵华战争中被掠走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七届二中全会

7、“开怀大笑乔冠华,喜迎中国外交年”左下图中,与乔冠华

开怀大笑的事件是

A、中美建交

B、中日建交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苏关系正常化

8、今天,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记录了二百多年前法国革命理想的文件,它被历

史学家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该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9、右图是1942年苏联的一张反法西斯的宣传海报。你认为图中

的三只手所代表的国家有①苏联②美国③英国④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下列对三次科技革命表述正确的有

①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②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④三次科技革命都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推动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12、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①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②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着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着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一五”计划

14、下面改编的这段歌谣来自于互联网:东北有个杨靖宇,其别名叫“忠良将”;东北有个张学良,其别名叫兵谏蒋;东北有个王进喜,其别名叫“铁脊梁”;东北有个杨利伟,其别名叫“震宇航”。有关这四位人物及业绩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杨靖宇——著名的抗日将领

B、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

C、王进喜——优秀的县委书记

D、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15、人的主观愿望与历史的客观结果往往不一致。下列关联中不能

..作为这一论点的论据的是 A、哥伦布远航—美洲落入侵略苦海 B、卡斯特罗反美—古巴建立人民政权

C、拿破仑对外战争—摧毁欧洲封建制度

D、亚历山大东征—东西方文明交融

16、经济全球化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列符合这一趋势的事件有

①上海APEC会议的召开②苏联解体③科索沃战争④世界贸易组织⑤欧盟的建立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⑤

17、下面示意图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该趋势是

A、单极化趋势

B、两极对峙趋势

C、多极化趋势

D、全球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

18、每艘船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友谊之船】

材料一: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遣唐使船能够出现在上海世博园,这将是对那些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先驱们最好的纪念。

材料二:自1405--1433年,郑和受朝廷派遣,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友好和平交流。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1分)

(2)郑和远航和西方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在目的上有什么本质的不同?(2分)

【冲突之船】

材料三: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激战五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欲冲撞日舰“吉野”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舰击沉,同舰官兵246人殉职。

(3)日本从被迫开国到打败远东最大北洋舰队,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四:2010年9月7日中午,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正常捕捞作业时遭到日本巡逻船2次撞击中国渔船并非法扣押了所有船员,撞船事件导致中日关系恶化,而中国在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积极向灾区提供援助。----摘自人民网

(4)日本地震后中国政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网络上也有些不理智的观点,甚至是叫好声。你认为“历史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现象?(3分)【革命之船】

材料五:1917年11月7日21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了“十月革命”的开始。

材料六:为了迎接建党90周年,2011年04月26日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特主办“红船精神一大代表故里行”活动,2005年6月21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的概念。(5)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你所理解的“红船精神”是什么?(3分)

(6)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关系?(1分)

19、【不同的国情不同的路】(12分)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留下了不同的足迹。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获得了政治统治权,并巩固与扩大了自己的统治。20世纪,继俄国之后,中国在自身的斗争与探索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无论是资本主义发展,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成败,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1)美国和日本两国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2分)?

两国的资本主义政体有何不同?(2分)

(2)俄国在1917年发生的标志着俄国社会主义时代的开始重大事件是什么?(2分)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勇于探索,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带领

(4)从苏联和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成败中,你有何感想?(2分)

20、主题探究(12分)

团结合作,实现共赢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合作共赢”主题的探究任务。

【团结合作,实现共赢】

(1)在中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请写出中国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两次战役。(2分)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法西斯的猖狂侵略,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一个重要文献,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个文件的名称是什么?(1分)

【化友为敌,美苏对峙】

(3)二战结束后,美苏由合作转为敌对,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冷战”政策的推行对战后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格局?(1分)

【化敌为友,中美建交】

(4)尼克松访华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5)按照中美双方在1972年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同意按什么原则处理两国关系?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2分)

【感悟历史,获取真谛】

(6)请你谈谈对“合作共赢”的认识。(2分)当今世界,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合作、共同努力?(2分)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装◆◆◆◆◆订◆◆◆◆◆◆◆线◆◆◆◆◆◆◆◆◆◆◆◆◆◆◆◆◆ 2012年初中历史中考模拟试题答题纸

(1)

(2)

(3)

(4)

(5)

(6)

19、(12分)

(1)

(2)

(3)

(4)

20、(12分)

(1)

(2)

(3)

(4)

(5)

(6)

2012年初中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二)答案

一、选择题:(第1—10小题,每题1分;第11—17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5 ABBDB 6----10 CCAAB 11---17 BCDCBCC

18、(12分)

(1)鉴真

(2)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西欧开辟新航路主要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3)学习西方进行改革,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4)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同舟共济;面对自然灾难,我们应该抛开政治分歧,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励。

(5)1921年7月23日中国一大召开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6)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2分)

(1)政体: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2)十月革命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4)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党的领导;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20、(12分)

(1)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2)《联合国家宣言》

(3)杜鲁门主义

两极格局

(4)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促进了中美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更多国家与中国的交往

(6)言之有理即可

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环境问题、恐怖主义、霸权主义、战争问题。。。。。。

相关文档
  • 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1

  •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2

  • 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中考试题

相关文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