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评析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评析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评析

郑瑞平;程雷

【摘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在特别程序一编增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旨在肯定多年来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经验,特别是首次在立法中确立了社会调查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合适成年人在场、犯罪记录封存四项新制度颇为引人关注。本文分析四项新制度的内涵与未来适用展望。%A new part on Juvenile criminal justice was added to Revised Criminal Procedure Law,which absorbed judicial practices in past several years in China.There are four new elements in the new law: social investigation on background of juveniles;conditioned non-prosecution;proper adult present during criminal process;keep criminal record confidential.

【期刊名称】《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3

【总页数】8页(P24-31)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

【作者】郑瑞平;程雷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9.5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各国大多构建特殊的法律体系以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其中,预防和校正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无疑是这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程序,以保护其刑事司法权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通常称为少年司法程序,是相对于成年人诉讼程序而言的。

我国有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散见于法律法规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司法解释(如《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等。这些文件法律效力参差不齐,内容庞杂散乱,没有形成统一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不利于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基于此现实情况,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专门设置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独立成章,归入第五编“特殊程序”之下,其对未成年人的特别帮助与保护体现在了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措施上,比如少年司法组织专门化、强制措施的特别设置(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分押分管制度)、法定代理人到场与补充陈述权、指定辩护、不公开审理等。这些制度中有的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原有规定,现在归入未成年人特别程序中并略加改动(如法定代理人到场与补充陈述权);有的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略有修改,普遍适用于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指定辩护、不公开审理);有的是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此次增设的制度(少年司法组织专门化、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分押分管制度)。本文重点关注此次修法中新增的制度与规则。

(一)新规定的内涵

我国少年司法改革中采用的社会调查报告制度,指的是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

程中,由特定的调查主体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在校情况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作全面、细致的调查,并制作出书面调查报告,为司法机关公正处理和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社会调查报告制度是“全面调查原则”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体现。

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出台以前,虽然1996年《刑事诉讼法》中并未规定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但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早已开展起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也分别确立了该项制度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21条规定:“开庭审理前,控辩双方可以分别就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书面材料提交合议庭。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有关社会团体组织就上述情况进行调查或者自行进行调查。”《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16条规定:“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听取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意见。可以结合社会调查,通过学校、社区、家庭等有关组织和人员,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个性特点、社会活动等情况,为办案提供参考。”。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该制度,第26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

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可以分解为四层含义:

第一、规定了社会调查的主体包括公安司法机关。但该条实际上仅确立了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的审查义务,并未规定三机关该如何调查未成年人的相关信息,即社会调查的主体仍不明确。是依据职权调查,还是委托中立第三方进行调查,抑或是通过控辩双方举证,法律并没有明确。自上海长宁区检察院1997年开展社会调查

工作以来,各地司法机关也相继开展该项工作,但各地做法却存在明显差异,在理论和实践中引发诸多争议。如中央综治委、两高、两部、团中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等将社会调查员主体确定为被调查对象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司法行政机关矫正工作部门人员”。而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确立了未成年社会调查报告的多元主体,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侦查机关或者辩护人委托有关方面制作涉及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报告应当在法庭上宣读,并接受质证。”[1]

第二、规定了社会调查的诉讼阶段。社会调查适用于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各个环节中均可进行社会调查。

第三、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反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和接受帮教的条件等,而不是直接反映案件本身的犯罪事实。

第四、社会调查不是一项强制性义务,公安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适用。(二)新制度运行展望

在司法实践中反映出来的社会调查的适用对象有限、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定位不清、调查工作缺少资金保障等问题,[2,3]新法没有涉及,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与新

法规定的不足一并予以关注。

1.社会调查的主体应当明确。在实践中,社会调查主体呈现多元化局面。由于各自角色及工作侧重的不同,各种主体开展调查各具特色:律师的调查可能更关注有利于未成年被告人材料的收集,而忽略对其不利的因素;公诉人的调查则可能偏重

于收集不利于未成年被告人的材料,而忽略对其有利的因素;法官调查的视角较为

全面,但法官精力有限,且自查自判有违法官的中立地位,有先入为主之嫌;委托

社会团体组织进行社会调查,可能会因承担调查的人员主业繁忙、人员不确定等主客观因素而无法保证调查的质量和时效;聘请社会调查员效果虽好,但需要一定的

经费和办公场所做保障,而法院自身难以承担解决。[4]

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情况,以司法行政机关矫正工作部门人员,即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为社会调查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比较适宜。因为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进行社会调查符合其监管工作职责且能获得相应的工作经费支持。此外,还可以聘任社会调查员,或委托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有关社会团体与组织作为辅助力量开展社会调查工作。

2.社会调查的适用对象应当扩大。从司法实践来看,社会调查的适用对象具有地域性,一般限于具有当地省市户籍的未成年人,对于外地户籍的未成年人适用得比较少。一般情况下,如果社会调查员亲自去外地调查,一则缺少充裕的工作时间,二则缺乏充足的差旅经费。若委托未成年人户籍所在地相关机构调查,又缺少规范化的协作运行机制。随着城市中人口流动性的增强,这一问题日益变得突出,尤其是在发达地区和城市。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依托一些网络平台建立异地委托社会调查协作机制①如苏、浙、沪两省一市的司法行政部门已建立起有关三地社区服刑人员异地委托的相应的数据交换联网工作平台。,使社会调查制度惠及更多的外地户籍的未成年人。

3.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需要厘清。从社会调查报告本身的功能出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社会调查报告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品格及可信度,因而是司法机关作出裁决的重要参考因素,为保证其真实性,应当允许控辩双方就此进行询问和充分地发表意见。

4.社会调查工作应当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在实践中,资金短缺是长期困扰社会调查工作进一步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当尽快开辟资金渠道,否则很难实现社会调查制度的预期效果。从长远来看,根本的做法是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设立“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基金”,筹措经费;或者考虑拓展现有基金的用途②如北京市法院、山东聊城市法院、江苏省

常州市、东台市、浙江吴兴区等法院已相继设立了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基金,用于救助处于特殊困境的未成年当事人。,增加社会调查基金项目等,保证社会调查工作得以系统化长效运行。

(一)新规定的内容

在我国,有关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含义表述大同小异,一般认为是指检察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在对法律规定的一定事项综合考虑后,对犯罪应当起诉的轻微刑事犯罪分子作出暂时不起诉的处分,同时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或要求满足一定的条件,视其表现再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制度。[5]国内部分学者称其为“暂缓起诉制度”。从这两个称谓的字面分析,附条件不起诉突出“附条件”,检察机关既可以附期限,也可以不附期限,只要所附条件被满足即可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暂缓起诉强调一个“缓”,即要求给予被暂缓起诉人一定的考验期,期满后再根据考验期内表现决定是否起诉。新法在未成年人刑事程序中引入了更具外延性的附条件不起诉作为制度名称。

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第271条到273条分别规

定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考察机关、考验期限、被不起诉人的义务及法律效力等。其中,考验期限与被不起诉人的义务、违背义务的法律后果均参考了缓刑和取保候审的规定,比较恰当。这里重点解读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第271条

第一款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上述规定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适用对象是未成年人。有人认为对未成年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有违法律平等适用原则,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未成年人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对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采取相同的处理措施看似平等,但实际上是无视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是一种实质上的不平等。未成年人犯罪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也有家庭、社会的原因,未成年人本人也是犯罪的受害者。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正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个特殊性,而对未成年人采取了特殊的处理办法,与平等原则并不矛盾,并且与有关国际公约中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完全相符。

第二,适用的案件对象是比较轻微的刑事案件。有人认为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其适用的案件对象与酌定不起诉的适用对象有重复,前者已包含在后者之中。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173条规定的酌定不起诉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属于轻微型刑事案件。但酌定不起诉的案件对象范围很窄,对于刑法规定需要判处轻刑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也并不大,一律处刑并无必要,附条件不起诉正好弥补了这一漏洞。

该条规定的案件范围过于狭小。有学者指出,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中可能判处刑罚在一年以下的罪名比较少,刑法分则中法定最高刑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只有两条,一条是《刑法》第252条规定的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另一条是《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危险驾驶罪。在实践当中可能判处一年以下的案件也比较少。而未成年犯罪大都属于暴力重大犯罪,该项制度很可能会流于形式。[1]有不少学者主张将其修改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笔者亦持此意见,适当扩大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适用范围。

(二)运行展望

1.增加“已获得被害人谅解”作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之一。关于被害人的态度是否应当作为附条件不起诉的一个条件,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均持肯定态度。只是二者在制度设计的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学者倾向于把犯罪嫌疑人向被害人道歉或赔偿作为条件。实务部门基于办案的社会效果与涉及信访问题的实际考

虑,更注重考察犯罪嫌疑人是否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为了有效保障被害人一方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将“已获得被害人谅解”作为条件比较适宜,体现了刑事和解的立法精神。

2.应当配套设立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帮教制度。由于在考验期内对未成年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并不予以羁押,而是让其回归社会接受教育改造,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帮助是十分必要的。帮教不同于附不起诉义务的履行。附不起诉义务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义务人必须履行。而帮教旨在帮助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由学校、社区、家庭、检察机关通过合议,达成一致的帮助教育行为,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考验期内,附条件不起诉义务和帮教措施共同发挥作用,以达到消除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的目的。

关于帮教的主体,应当定位于家庭、社区等机构,由他们对未成年人进行帮教,易于被未成年人接受,而且由于与未成年人几乎朝夕相处,这种帮教往往也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家庭、社区可以结合未成年被告人的心理特点,设计具体的帮教计划,比如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学习等。

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是针对触犯法律的未成年人身心不成熟的特点,为避免其合法权益受侵害而设计的。其基本含义是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讯问、审判时,法定代理人因故不能到场的情况下,可以有合适的成年人在场的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为处于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未成年人提供咨询建议,协助未成年人与办案人员沟通,旁听刑事诉讼的全部过程,以监督国家机关办案人员的执法过程是否公正合法,从而使未成年人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理性的面对刑事诉讼。(一)新制度内容解读

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270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第274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

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上述规定相对于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是对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集中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第一,规定了法定代理人在场的强制性,新法将原来规定的“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修改为“应当”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旧法中“可以”的表述是一种或然性的规定,显然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不够充分。司法实践部门如果怠于通知或者无法通知到相关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这种做法并不违法,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将可能面临孤军作战的局面,其合法权益可能得不到周全的保障。

第二,增加规定了其他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法定代理人到场是强制性、原则性的规定,如果出现例外情况,“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则需要以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予以补充。即明确规定可以通知其他成年近亲属,所在学校、单位或者居住地的村、居委会、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

这里需要注意合适成年人在场的法律地位问题和效力问题。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以什么样的身份,法律没有明确。2012年《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法定代理人应当到场,但其他成年人却是“可以”通知到场。合适成年人是否在场,对于审讯机关来说是个“两可”制度,审讯机关可以通知合适成年人到场,但若不予通

知,亦不算违法。这难免使得该项制度流于形式,无法落到实处,会侵害到未成年人的权益,因为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对未成年人而言,意味着获得了一项权利。如果成年人不到场,怎么救济,法律并没有规定,需要在司法解释中加以补充规定。

(二)新制度运行展望

由于法律规定中存在的不完善,合适成年人参与在实践运用①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地区开展了合适成年人制度的试点工作。较早进行试点的有两个地区,即云南昆明市盘龙区和上海长宁区。云南昆明市盘龙区和英国救助儿童委员会在2002年6月合作建立了以“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为主线、“司法分流”为重点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形成了“合适成年人”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志愿者参加的模式。上海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在2004年首次引入“合适成年人”制度,到2007年建立了包括教师、团干部、青少年事务社工以及筛选出的志愿者等人兼职的“合适成年人”队伍。近一两年来,北京海淀区、天津市和平区等、辽宁鞍山市、四川自贡市自流井区、江苏徐州市云龙区、浙江嘉兴市海盐县等越来越多的地区也开始试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亦存在一些问题,该项制度在未来运行时还需要司法解释作出相关的明确补充规定。

1.应当在司法解释中进一步明确规定合适成年人的法律地位和范围。合适成年人制度不是我国现有的法定代理人制度的简单补充,在我国司法制度建设中,应该给予合适成年人相对独立的、中立的地位。与未成年人承担抚慰、监督、沟通职责相适应,将其定位于刑事诉讼的法定诉讼参与人较为适宜。关于合适成年人的选任范围,应当不包括律师、公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等。因为作为未成年的帮教者,不能是案件的参与者,应该是具有一定相关知识储备并且怀有仁爱之心的无利益的第三方。

2.应当把合适成年人到场的强制性落到实处。应当在司法解释中进一步明确:法定代理人不到场时,审讯机关“应当”通知其他成年人到场。也就是说,这不是一

项可以自愿排除的制度。如果没有合适成年人到场,未成年人的供述将不得作为定案依据。除非控方能证明合适成年人未到场或未在讯问笔录上签字具有正当理由。3.赋予未成年人对合适成年人的选择权利。选择权是权利本身的应有之义。实践中未成年人的信赖对象不一定首先是法定代理人,可能更为信任老师或其他近亲属,由他们到场更为合适。所以应在司法解释中增加未成年人的选择权,如果其放弃选择,再遵照法定代理人优位的法定顺序。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指曾经受过法院有罪宣告或被判定有罪的人在具备法定条件时,国家封存其犯罪记录,使其在规范上的不利益状态消失,恢复正常法律地位的一种刑事制度。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符合人道主义的要求,有利于预防有前科的人再次犯罪,使其真正地回归社会,同时也顺应了世界刑事立法的潮流。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中没有关于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但在其他法律中已经出现关于该制度的立法端倪,为本次修法打下了立法基础。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7条第三款规定:“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8条规定:“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上述条款已经确认了有前科的未成年人在回归社会后,法律地位和人格不受歧视的原则,其法律效果接近于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刑法修正案(八)》第1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免除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的义务。此外,除了法律中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中也明确地提出,要有条件地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作为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内容。

(一)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确立及评价

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其内容如下:“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1.确立意义。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以实现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为基本原则,免除可能对未成年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消除歧视,为未成年人将来回归社会扫除障碍。确立这一制度,有利于弱化未成年人的犯罪标签心理,减少其自卑感,增强生活和工作的信心,降低再次实施犯罪的可能。确立这一制度,有助于未成年人复学、升学,不再被劝退或开除学籍,并享有和普通人平等的就业机会。确立这一制度,还有利于恢复未成年人与其家人、亲属之间和睦的关系,弥合亲情。

2.适用对象是犯罪时不满十八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这与《刑法修正案(八)》第19条关于免除未成年人前科申报义务规定相协调,保证

了程序法与实体法相一致。

3.功能定位。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解决的是“送一程”的问题,即帮助未成年犯罪人跨过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中限制其资格和权益的门槛。消除对未成年犯罪人加以歧视和实行差别待遇的借口,使得犯罪记录在个人档案、户籍、身份上不再体现,不再从形式上造成对未成年犯罪人融入社会的障碍。而未成年人要想真正融入社会,为社会所接受,关键在于他能否认真改造,其品行能否为社会认可,其专业能力是否为社会所需,未来的路需要未成年人自己去走。

4.犯罪记录封存产生的法律效果。学界对此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绝对消灭说,认为犯罪记录一旦被封存,就意味着其在实体和形式上的双重消灭,未成年人视为未曾犯罪之人。另一种为相对消灭说,即封存的对象是犯罪记录,不是犯罪事实。

封存改变的是法律上的规范性评价,而不是客观事实。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不应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绝对化,使之沦为未成年犯罪人的护身符。具体而言,除了会产生免载于对社会公开的各种档案之中,免于公开披露,不得成为就学就业的障碍,免除前科报告义务等法律效果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法律效果:一是前科不能成为重新犯罪时从重或加重处罚的原因,即未成年犯罪人如果重新犯罪,司法机关不得引用其前科记录,其前科不能作为对其适用累犯或再犯而对其从重处罚的原因;二

是关于封存记录的查询和提取,对于已被封存的犯罪记录,司法机关自身亦不可随意查询和提取,必须基于法定理由经正当的法律程序方可进行。

(二)新制度运行展望

1.与相关法律的协调问题。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司法机关正在试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试点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该制度与现行民事、行政法律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如根据我国《公司法》《会计法》《公务员法》《检察官法》《法官法》《律师法》等法律的规定,有犯罪前科的人不得或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会计师、公务员、检察官、法官、律师等职业。在这些法律未作出修改之前,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2.与公安部的有关规定的协调问题。有相当多的公安机关的制度规定亦与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冲突。比如因服兵役等政审,从事航空招飞、安保等特殊职业时,公安机关有义务开具公民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的证明,这就产生了矛盾。再如公安机关对于因故意违法犯罪被刑满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不满五年的人员要进行重点监控、重点管理,每一个月或一个季度,都要求这些重点人口提交思想报告或对其集中教育,这就使得刑事污点无法限制公开,无法实现犯罪记录消灭的法律效果。

3.关于适用条件。这一制度的适用条件,该法只简单地规定了年龄和刑罚条件,即犯罪时不满十八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那么是不是只要符合这两个要求,就一律适用该制度?当然不可以,这个规定显然过于宽松和简单,除此之外

还应当设定严格的限制条件,否则会使社会公众心存疑虑,失去安全感。对此,还应当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或相关规范性文件予以明确。比如,可以进一步规定,对于犯有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无悔改迹象,或者社会调查结果不佳的未成年人,不论罪行轻重,都不宜适用这一制度等。

4.关于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实施程序。该法对此的规定付之阙如,亟需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或相关规范性文件加以完善。建议可以借鉴德国、瑞士、俄罗斯等国的立法例,做以下规定:(1)申请主体,限于未成年犯罪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为他们是与前科消灭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2)受理主体与裁决主体,均为作出原判决的人民法院;(3)认定程序,人民法院应当在充分听取社会调查机关、未成年犯罪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相关社会组织、基层派出所等组织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衡量作出裁决;(4)救济措施,申请人对人民法院的裁决结果不服的,应当允许其提出上诉。

5.关于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救济机制。无救济则无权利,相关的救济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第275条第二款规定了查询犯罪记录的单位负有保密的义务,但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司法解释或相关规范性文件增加法律责任的规定,赋予相关责任人员和单位以一定的行政责任,如可以对相关责任主体给予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或行政处分等;情节非常严重的,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尽管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新增未成年人特别程序的立法变动值得肯定,但绝大多数内容是对过去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特别处理的司法实践的确认,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制度构建屈指可数。已有的大部分规定都是在重复普通程序、普通案件处理的相关规定,宣誓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更为值得反思的问题是,立法规定的出台,首先未成年人的刑事处遇政策应当进行全面评估,否则一味地强调未成年人宽缓政策,其结果可能恰恰是导致问题少年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特别程序的效果着实值得理论界与实务界持续跟踪,评估全面宽缓政策的立法效果。

【相关文献】

[1]陈卫东.特别程序研究——基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J].中国法学,2011(6).

[2]谭京生,等.北京市法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工作的调研及建议[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6).

[3]杨飞雪,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模式的构建——基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实践的实证分

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5).

[4]陈建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实践与完善[J].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1).[5]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156.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逐渐增多,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程序实施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拟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基本特征、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原则、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未成年人刑罚的特殊性、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基本特征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与成年人犯罪行为有着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未成年人的认识水平、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还不成熟, 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影响。 (2)未成年人的社会影响力较弱,社会保护需要更多的关注。 (3)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享有特殊保护,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 案件时,应该更加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二、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原则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Special Protection原则

未成年人应该享有特殊保护,包括法律、社会、教育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 (2) Best Interests原则 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该优先考虑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确保未成年人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和维护。 (3) Non-stigmatisation原则 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该避免给未成年人造成不必要的污名化标签,确保未成年人能够尊严地生活。 (4) Right to Participation原则 未成年人应该享有参与、发言和表达意见的权利,确保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原因 一些未成年人家庭状况不稳定,缺乏父母关爱和权威,缺少正确的教育和观念引导,容易受到不良环境和恶劣影响,进而走上犯罪道路。

[刑事案件,未成年人,程序]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实践与完善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实践与完善 摘要未成年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也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特点。本文旨在以基层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实际为依托,对检察机关在适用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实践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实践成效 作者简介:刘晓辉、陈丽娟,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公诉和未检部;高清鸣,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教育培训科。 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司法制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制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旨在以基层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实际为依托,对检察机关在适用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问题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完善对策。 一、昌平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实践成效 2012年新刑诉法在八个方面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诉讼程序,以下为昌平区人民检察院进一步落实刑诉法特殊程序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一)社会调查制度化 社会调查是许多国家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惯例,是未成年刑事诉讼程序贯彻刑罚个别化和全面调查原则的具体表现。从该项制度实施起至今,我处共对42名未成年人开展了 社会调查,我们对当事人本人及家庭情况进行实地了解,从而有效解决“表格调查”、“电话调查”的局限性。 (二)附条件不起诉完善化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一项专门的、特殊的适用于未成年人的不起诉制度,是基于对未成年人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在诉讼程序上的特殊保护,这一制度的确立也赋予了检察机关在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上更大的自由裁量权。我院已有两案两人适用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最终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三)犯罪记录封存强制化 从2012年实施该项制度至今,我处共对69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进行封存,有效地促进涉罪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我处制作了第一例《未成年人不起诉记录封存书》,送达了区公安分局,要求其对有关犯罪记录档案资料贴示“犯罪记录封存”字条,并将犯罪事实记录从对外公开提供的资料中予以清除,该做法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合适成年人法定化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在所有刑事犯罪中具有特殊性。未成年人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其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责任感尚未完全形成,因此犯罪首次作案率较高。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不仅对社会更为危害,对其个人的成长发育也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未成年人案件的刑事诉讼特别程序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立法背景、特别程序的立足点、程序流程和完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立法背景 我国的未成年刑事诉讼制度主要得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 公安机关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犯罪构成的社会危险性,尽量采用教育、挽救措施,避免应当适用刑事处罚的情形”。因此,针对未成年人,司法机关应当优先考虑以教育、挽救措施替代刑事处罚,强化教育、关心教育,从而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对于未 成年人犯罪,应当采取特别程序,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给予保护和教育”。该规定是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 设立的法律依据。 二、特别程序的立足点 未成年人犯罪之所以需要设置特别程序,是基于以下立足点。

1. 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行为,不仅危害社会,而且也会对其自身产生不好的影响。司法机关应该建立以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为中心的特别程序,从而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充分保障。 2. 教育以挽救为主导 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刑罚的问题,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和挽救。教育以挽救为主导的理念,是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处理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程序应该遵循这一理念,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以帮助其改正错误。 3. 责任认定与处罚制度的区别化 未成年人犯罪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事实认定和罪名定性,更需要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性质对其实施特别程序。特别程序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进行量刑和处罚的差别化,保证未成年人能够得到合理的惩罚。 三、程序流程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流程包括立案、审查逮捕、侦查、审查起诉、一审审判、二审审判和预防措施等环节。在特别程序中,司法机关的工作侧重于援助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对其进行教育、挽救并帮助其改正错误。具体流程如下:

浅论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d19205911.html, 浅论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 作者:刘文文 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02期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设立专章,从法律的角度要求不仅要 教育、感化、挽救,同时还必须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立法指导思想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未成年人犯罪程序中的律师辩护权、法庭审理程序的不公开进行、犯罪记录封存与有效矫正,这几项措施对于未成年犯罪人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未成年犯罪人的权利保护和挽救未成年犯罪人。 关键词:律师辩护权;不公开审理;记录封存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09-02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明确了对于未成年人要有指定辩护、慎用强制措施、附条件不起诉、犯罪记录封存等内容,这些给予未成年犯罪人更多诉讼的权利。 一、人性化指导思想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 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设立专章,从法律的角度要求不仅要教育、感化、挽救,同时还必须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立法指导思想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 更加注重人性化是此次指导思想的特点,有许多措施体现出了人性化,主要方面如下:一是司法机关人员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要有专门人员负责,这些人员要从心理学角度能够懂得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同时还要保障他们能够使诉讼权利得到应有的实现。二是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在接到其他司法机关的通知,尤其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辩护,法律援助机构必须办理援助。三是听取建议权,这里准确地说其实就是要让律师参加进来,当逮捕由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做出时,应当提前告知未成年人的辩护律师,听取律师的意见这样一来就加大了未成年人权利的有效保护; 综上而言,上述规定是在我国实务工作试点中得到的,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反映,如果这些好的规定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未成年的保护就会加大许多,作为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指导思想,司法机关和律师都必须深入理解,只有从这种指导思想出发才可以真正维护未成年犯罪人的权益,才能够挽救这些走上犯罪道路的人,才能够使法制化得以更好实施。 二、未成年人犯罪程序中的律师辩护权

当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当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程序方面。一是部分案件反映出承办案件检察官较强的“打击惩罚”思维。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在提出最终处理意见时,存在只注重考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而没有结合行为人的犯罪原因、人身危险性、监护帮教条件等因素对诉与不诉进行分析和考量的情况。二是特殊规定不够落实。社会调查、亲情会见、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扶 教育等制度的落实不足50% ,社会调查质量不高。三是未检专业化办案落实不够,部分地区未检专业化办案组织未真正独立,“专人专办”落实不到位,未检案件质量有待提升。四是亲情会见程序有待落实,随机调取30 案的卷宗中,仅有 1 案卷宗显示开展了亲情会见, 有9 件属于应当开展亲情会见没有开展。五是未依法开展心理测评和 心理疏导,很多院只是把讯问谈话当作心理疏导。六是个别案件未依 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七是未成年人案件中刑事和解工作有待加强。 八是帮扶教育工作薄弱,帮扶教育过程简单,落实措施不得力,没有 帮教档案,甚至对法庭教育都没有记录。九是犯罪记录封存不合法, 11.2% 的案件应当对犯罪记录进行封存而未封存。十是附条件不起诉 落实不到位:陕西2017 年附条件不起诉人数仅占全年审查起诉总人 数的1.5% ,与去年相比下降 1.1% 。

(二)法律适用方面。一是个别案件适用法律错误,证据分析不 到位。二是部分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开展不够规范。三是部分案件量刑建议的提出不明确、不精准。 (三)案件办理方面。一是未严格执行“捕、诉、监、防”一体 化办案模式。二是部分办案环节不规范。讯问不规范,部分案件的讯 问笔录流于形式。没有遵守办案期限。滥用诉讼程序。应当适用补充 或追加起诉的,却撤回起诉后另行提起公诉。适用简易程序不当,或 没有征求被告人的意见。三是部分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审查逮捕意见书及审查报告必须载明的内容缺失较多,报告不能反映案件全貌。 起诉书或者不起诉决定书事实表述不完整,尤其是缺少到案、和解、 退赃、退赔等情况。未表述法定代理人及辩护人的基本情况。没有对 社会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引用。 (四)法律监督方面。一是立案监督未依法开展。对于可能涉嫌 犯罪的事实,未要求公安机关核实并依法立案。二是侦查监督效果不佳。对于公安机关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没有履行侦查监督职责。对于侦查机关没有落实法律援助、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没有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没有进行分管分押等问题,没有提出监督意见。三是 审判监督有待加强。大部分案件侧重于侦查监督,很少进行审判监督,尤其是对于审查报告、起诉书、出庭意见中没有认定但判决书中予以认定的自首、立功、退赃、退赔、和解等事实,没有进行审查,也没有提出抗诉。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评析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评析 郑瑞平;程雷 【摘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在特别程序一编增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旨在肯定多年来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经验,特别是首次在立法中确立了社会调查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合适成年人在场、犯罪记录封存四项新制度颇为引人关注。本文分析四项新制度的内涵与未来适用展望。%A new part on Juvenile criminal justice was added to Revised Criminal Procedure Law,which absorbed judicial practices in past several years in China.There are four new elements in the new law: social investigation on background of juveniles;conditioned non-prosecution;proper adult present during criminal process;keep criminal record confidential. 【期刊名称】《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3 【总页数】8页(P24-31)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 【作者】郑瑞平;程雷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9.5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各国大多构建特殊的法律体系以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其中,预防和校正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无疑是这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程序,以保护其刑事司法权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通常称为少年司法程序,是相对于成年人诉讼程序而言的。 我国有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散见于法律法规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司法解释(如《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等。这些文件法律效力参差不齐,内容庞杂散乱,没有形成统一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不利于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基于此现实情况,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专门设置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独立成章,归入第五编“特殊程序”之下,其对未成年人的特别帮助与保护体现在了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措施上,比如少年司法组织专门化、强制措施的特别设置(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分押分管制度)、法定代理人到场与补充陈述权、指定辩护、不公开审理等。这些制度中有的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原有规定,现在归入未成年人特别程序中并略加改动(如法定代理人到场与补充陈述权);有的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略有修改,普遍适用于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指定辩护、不公开审理);有的是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此次增设的制度(少年司法组织专门化、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分押分管制度)。本文重点关注此次修法中新增的制度与规则。 (一)新规定的内涵 我国少年司法改革中采用的社会调查报告制度,指的是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

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一)

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一) 因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应与成年人的有所区别。现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主要特点是:(一)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要更加突出教育改造的方针,寓教育、感化、挽救于各个诉讼阶段之中。(二)从侦查、起诉、审判到执行,均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诉讼制度和程序,诉讼程序的设计表现得更为灵活多样、缓和、宽松。(三)对证据的运用,要有较高的证明要求,不仅要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而且还要证明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家庭、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四)国家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不仅赋予未成年被告人更多的诉讼权利,而且还有更多的保证实施的措施。具体而言,在适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必须查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准确出生日期 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无论是立案阶段,还是侦查、起诉、审判活动,都必须重点查清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准确出生日期,需具体到“日”,因为年龄因素很可能决定着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对此:(一)《高检规定》第8条规定,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把是否已满14、16、18周岁的临界年龄,作为重要事实予以查清。对难以判断犯罪嫌疑人实际年龄,影响案件认定的,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需要补充侦查的,同时通知公安机关。(二)必须首先关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准确出生日期,并且具体到“日”是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法规定》第28条规定,法庭调查时,审判人员应当核实未成年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行为时的年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的规定,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但是无法准确查明被告人具体出生日期的,应当认定其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由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承办 (一)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二)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 (三)有关的司法解释和部门文件也有规定,如根据《公安部规定》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设置专门机构或者专职人员承办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应注意,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人员应具有心理学、犯罪学、教育学等专业基本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办案经验。这些措施都是考虑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身心特点,以利于更好地教育、感化、挽救这些未成年人。对此:1、《高检规定》第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一般应当设立专门工作机构或者专门工作小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具备条件的应当指定专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检察人员承办。2、《高法规定》第6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应当在刑事审判庭内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或者由专人负责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可以在刑事审判庭内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设立少年法庭指导小组,指导少年法庭的工作,总结和推广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少年法庭指导小组应当有专人或者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指导工作。3、《高法规定》第8条规定,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的审判长,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审判员担任,并且应当保持其工作的相对稳定性。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人民陪审员,一般由熟悉未成年人特点,热心于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工作,并经过必要培训的共青团、妇联、工会、学校的干部、教师或者离退休人员、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工作人员等担任。

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司法理念与基本准则

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司法理念与基本准则 审理未成年人案件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法治信仰、社会责任以及文明程度。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司法理念和基本准则。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理念和准则。 一、司法理念 1.1 人性化审理 未成年人在犯罪时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年龄太小,自我控制能力弱,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以及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不够深入等原因。因此,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所需要的首要原则是人性化审理。在此过程中,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身心健康,采用相应的心理辅导、教育等手段来帮助其恢复正常状态。同时也要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或其他负面影响。 1.2 照顾社会效益 审理未成年人案件需要考虑社会效益的问题。既要关注未成年人的个人利益,也要考虑社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执行裁判时,不仅要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刑罚,还要考虑到其未来的社会角色,以及未来对社会的贡献。因此,在制定判决时,应当从维护公正、保密社会秩序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出发。 1.3 从教育和预防的角度出发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不仅仅是一种惩罚行为,还应该从教育和预防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审理过程中,法院应当向未成年人进行认真的教育,并给予其及家长相应的建议、警告和指导。比如,法院可以要求未成年人进行道歉、赔偿等行为,并加以教育和引导,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行为。 二、基本准则 2.1 遵循法律规定 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重要的是清晰明确地了解相关法律的条款,确保公正裁决。另外,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公正、独立、客观、诚实的原则,绝不能受到利益、非法诱惑或残酷的批判影响。 2.2 依据事实、理智判断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依据事实、理智判断。在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严密的证据体系,确保判决能够合理、合法,并具有有关尺度的公正性。 2.3 尽可能地避免暴力和刑罚 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必须遵守宪法、法律的规定,避免使用暴力和刑罚的方式。最大程度上采用教育、引导、纠正行为等方式,以降低刑罚对未成年人的伤害。 2.4 考虑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未成年案件特别程序之科学结构探略

未成年案件特别程序之科学结构探略 未成年案件特别程序之科学结构探略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是一个涉及到家庭,教育,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为了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安宁和稳定,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了特别程序的规定。未成年案件特别程序不仅是保障未成年人正当权益的一项制度,也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的具体落实。本文旨在探讨未成年案件特别程序的科学结构,以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程序。 一、立案阶段 立案是未成年案件特别程序的第一步。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立案首先应该由公安机关接受举报、揭发或者发现后进行立案。而对于不需要立案而直接批准逮捕、取保候审、刑事拘留的情况,则应当实行询问回避制度。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应及时进行立案登记、开具立案报告书等手续。特别是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应当做到及时立案、及时报告,并且对于不宜为未成年人立案的案件,应当及时交由有关部门处理。只有在立案阶段做到及时准确,才能保证后面的程序有序进行。 二、侦查阶段 侦查是未成年案件特别程序的重要一环。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的目的是查明犯罪事实、收集证据。在未成年案件

中,应当依据未成年人心理以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原则,尽量做到“润物细无声”。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时,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以及个人隐私。同时,依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询问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其家长等手段进行侦查。 在侦查中,有关部门注意事项如下: 1、事实认定时,应当权威准确。 2、证据收集时,应严格保密、避免泄露和接受贿赂等不合法行为。 3、在侦查活动中,特别是在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尽力维护未成年人的安全。 4、侦查活动中,应当及时向未成年人家长告知情况,以确保未成年人权益得到保障。 三、审查起诉阶段 审查起诉是未成年案件特别程序的重要一步。一般而言,审查起诉可以通过简单审查和案件报请审批两种方式实施。在审查起诉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根据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性质,对相关材料、证据和检查记录等进行严格检查和审查,确保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和司法公正。其中,特别是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查起诉,并及时告知当事人的权利。

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第一篇: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22年12月29日第十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并于2022年6月 1日正式施行。该法在某某区的实施情况如何?从我区未成年人案件审判 工作情况可见一斑,为此,笔者就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某某区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情况 (一)刑事案件。我区未成年人案件主要为刑事案件。在案件审理中,法院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保护为 立足点,教育为着力点,切实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一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是对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未 成年人,均适用缓刑;三是开庭审理时未满十八周岁且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为其指定辩护人;四是通知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五是一律不公开开庭审理;六是对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从重处罚被告人;七是坚持当庭法制教育,使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八是认 真总结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和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共同做工作。 (二)民事案件。近年的民事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的主要为婚姻家 庭类案件、继承案件及侵权案件。离婚、监护等案件中,涉及未成年子女 抚养问题的,以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听取有表达意愿、表达能 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来处理;继承案件中,注重保 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保障独立的财产权;抚养费纠纷案件中,

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9月4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22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 十五次会议修订,并于2022年6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在**区的实施情况如何?从我区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情况可见一斑,为此,笔者就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区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情况 (一)刑事案件。我区未成年人案件主要为刑事案件。在案件审理中,法院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保护为立足点,教育为着力点,切实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一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是对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未成年人,均适用缓刑;三是开庭审理时未满十八周岁且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为其指定辩护人;四是通知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五是一律不公开开庭审理;六是对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从重

处罚被告人;七是坚持当庭法制教育,使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八是认真总结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和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共同做工作。 (二)民事案件。近年的民事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的主要为婚姻家庭类案件、继承案件及侵权案件。离婚、监护等案件中,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以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听取有表达意愿、表达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来处理;继承案件中,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保障独立的财产权;抚养费纠纷案件中,及时处理、及时结案,保障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侵权案件中,如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案件,在尽快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情况下,及时主持调解,督促责任人尽快赔偿被害人,让受害人能及时得到救助。 (三)行政案件。主要是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案件。如某吧因为容留未成年人上而受到行政处罚,吧不服向法院起诉的案件。 (四)执行案件。对于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执行案件,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执行力度,及时执行兑现。对于无执行能力的案件,则依靠联动执行机制和执行救助机制,灵活解决当事人的困难,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浅析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概述: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是一项敏感而重要的工作,其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成长、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法治运作的良性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问题一:审理程序的不完善 尽管《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法”)已于2012年颁布实施,但目前在实际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程序性 问题。首先,一些未成年人的案件在被立案之后,审理的时间过长,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其次,在审理过程中,一些法官和检察官对于其保护义务认识不足,未能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启动救助机制,对于未成年被告人的身心健康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加强审理机关的法律宣传和培训,提升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尽可能减少审理的时间,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问题二:未成年人的救助机制不完善

在《未成年人法》中,明确规定了对于受害未成年人、作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未成年人以及其他需要救助的未成年人都应该启动救助机制。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这一机制并不完善。有些被害未成年人或作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未成年人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和保护,甚至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了被剥夺人身自由、暴力惩罚等现象。 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加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作,完善未成年人救助机制。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基层法律服务和社会工作的水平,优化救助机制的运作,确保未成年被侵害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问题三:司法保护措施的不充分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对于受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应该依法采取相应的司法保护措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保护措施的质量和效果并不理想。例如,一些未成年人被羁押的环境不佳,生活条件不良,甚至遭受到伤害和虐待。 对策: 为了加强司法保护措施的质量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需要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严格的工作制度和程序,确保未成年人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审判方式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审判方式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在法律规定下,犯罪人未满18周岁的情况下所犯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受到犯罪法律的制裁,但和成年人一样,也应该受到公正审判和合理处罚。未成年人犯罪审判方式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改善其社会适应性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将浅谈未成年人犯罪审判方式。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确定 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上的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因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但是判罚应当考虑其年龄、智力、精神、身体等情况,对于不能完全认识或者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未成年人,应予以教育、帮助和保护。 二、刑罚制度的建立 未成年人犯罪不同于成年人犯罪,不应完全套用成年人刑罚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对于未成年人刑罚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教育改造措施:对于轻微犯罪行为,采取的主要是教育改造措施,如勤工助学、社会公益服务等。 2. 定罪量刑完全年限的限制:未成年人因犯罪被判刑时,其量刑范围应当受到完全年限的限制。即在未成年人被判刑时,刑罚最长期限应该不超过成年人同类犯罪行为的最低刑期。

3. 少年法院的设立:在我国进行未成年人犯罪审判时,有专门的少年法院进行审判。少年法院主要是为了配合未成年人的适应性审判,确保未成年人的刑罚制度不受到成年人犯罪审判的影响,并以教育和帮助为主要目的。 三、审判程序的改良 在未成年人犯罪审判过程中,程序的合法性也很重要。合法程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的程序权利保障:在审判未成年人犯罪时,应当保证未成年人的程序权利,如在审判程序中,未成年人需要专业的辩护人进行辩护;对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有必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2. 刑事诉讼中公正公平原则的保障:在审判未成年人犯罪时,应该保证公正公平原则的实施,确保审判程序合法性、程序公正性、程序公正合理性和程序公开透明性。 四、法律援助的实施 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水平因素较大,若是未成年人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援助,可能对其正当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对未成年人特别是贫困未成年人进行法律援助,以保证其在审判中的基本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五、社会帮助的实施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介绍

解决流程 适用主体 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法院立案时不满20周岁; 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法院立案时不满20周岁,并被指控为首要分子或者主犯的共同犯罪案件。 准备要件 1、法律援助辩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社会调查。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 3、强制措施。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颜值适用逮捕措施,检察院审查批准 逮捕和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对于罪行较轻,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没有社会危险性或者社会危险性较小,不逮捕不致妨害诉讼正常进行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不批准逮捕。 如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时罪行比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不逮捕不致妨害诉讼正常进行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也可以不批准逮捕。 ⑴初次犯罪、过失犯罪; (2)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的; ⑶有且首或者立功表现的; (4)犯罪后如实交代罪行,真成悔罪,积极退赃,尽力减少和赔偿损失,被害人谅解的; (5)不属于共同犯罪的主犯或者集团犯罪中的首要分子的;

(6)属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粥水的未成年人或者系在校学生的;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得使用械具,对于确有人身危险性,必须使用械具的,在现实危险消除后,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法定代理人到场 1、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也就是说,在询问和审判时,必须有成年人在场,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明确拒绝法定代理人以外的合适成年人到场,检察院可以准许,但应当另行通知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 3、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 4、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未成年人法庭审判程序 1、开庭审理前的准备 开庭审理前,应当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出庭。法定代理人无法出庭或者确实不适宜出庭的,应另行通知其他监护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出庭。经通知,其他监护人或者成年近亲属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录在卷。 开庭审理前,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长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安排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教师等人员与未成年被告人会见。 开庭审理前,控辩双方可以分别就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书面材料提交合议庭。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有关社会团体组织就上述情况进行调查或者自行进行调查。

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化(一)

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化(一) 摘要:近年来,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方式作为公诉改革的重点,已在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探索试行。但理论界普遍认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宜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作者认为,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又作有罪答辩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突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的前提下,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审判效率,而且也体现了对未成年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利于未成年犯的矫治和改造。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普通程序简化审近年来,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方式(以下简称普通程序简化审)作为公诉改革的重点,已在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探索试行。但理论界普遍认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宜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其理由主要是未成年人在诉讼中的防卫权利、救济权利要予以特别的保护,另外,未成年人由于辨别能力相对成年人较差,通常不能确切理解指控的性质及作有罪答辩可能导致的后果,因此不能适用简化审。笔者认为,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又作有罪答辩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突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的前提下,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审判效率,而且也体现了对未成年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利于未成年犯的矫治和改造。 一、概念作者认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化审,是指在现有的刑事诉讼法律框架内,对某些适用普通程序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被告人作有罪答辩的前提下,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基础上,简化除法庭教育外的部分审理程序,快速审结案件的法庭审理方式。二、理论依据1、实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化审,与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案件刑事诉讼程序的要求相适应。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发生明显变化,其心理也由儿童时的幼稚向成年人时的成熟转变。处在这一过渡时期的未成年人,有着较强的模仿欲和好奇心,逆反心理强,因而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他们又缺乏自控能力,行为与成年人相比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由于未成年人个性心理尚未定型,较之成年人有较强的可塑性,易于教育、感化和改造,所以,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就应当本着与成年人案件有所区别的原则,“对症下药”,使刑事诉讼程序更适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以更好地贯彻对未成年人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工作方针。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刑事立法来规范未成年人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有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辩护等规定,目前只散见于刑事诉讼法的有关章节中(如刑诉法第152条不公开审理,第34条为未成年人指定辩护人等),或者由司法解释另行规定(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等。而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庭审方式,则仅以刑事诉讼法的一般规则加以确定,即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但这两种程序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各有弊端。具体为:(1)简易程序虽然审理期限短,但由于《刑事诉讼法》第174条规定:“宣告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即可适用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并不仅限于轻微犯罪,这与国外以较低法定刑(一般为一年以下)为适用标准有一定差距。另外,该条还规定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应由“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这就意味着我国立法并未赋予被告人对简易程序有适用选择权,不符合国际立法潮流。尽管刑诉法第34条规定了由法院为未成年人指定辩护人,但从司法实践看,由于检察机关大多不派员出庭,就使得控方原有的指控和举证职能难以实现,也无法与辩方展开相互质证和辩论;公诉人不出庭也使得庭审失去了必要的监督,由此可能导致未成年被告人应有的辩护权得不到保障,而使判决失去公正性。(2)刑诉法规定的普通程序需要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四个必要程序,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另外还设有特殊教育程序。对疑难复杂的刑事案件,完成所有程序有利于层层证明、揭示犯罪,但对那些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作案手段基本相同、被告人又供认不讳的案件,再逐一迅问,举证、质证,不仅使庭审显得冗长拖沓,效率极低;而且会使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易受事物消极面影响的未成年人增加恐惧感,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易使他们产生逃避事实,逃避罪责的抵触心理。由此可见,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设置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建立适合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相关诉讼程序研究_1.doc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相关诉讼程序研究- 八、关于前科封存与前科消灭的制度问题 在前科封存制度尚未正式进入立法状态前,理论界与实务界所踊跃主张的呼声为前科消灭制度,而当刑事诉讼法修改出台后,人们仍然将前科封存制度视之为前科消灭制度,甚至重要法制刊物举办的专家论证会仍称之为前科消灭制度在笔者看来,称其为前科消灭制度是不准确的,目前尚未达到此种程度,尚处于前科封存阶段,前科消灭是人们的一种司法期盼,目前不可能一步到位,随着前科封存制度的实践总结和提高,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实现前科消灭。所以,目前只能称之为前科封存。 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查封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就是前科封存制度的立法全文。《适用刑诉法解释》第490条的规定与立法相符,并明确规定:2012年12月31日以前审结的案件符合前款规定(封存制度)的,相关犯罪记录也应当封存。这实际上表明立法的规定具有溯及力,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措施。在前科封存制度的理解上,按照最

高法院业务部门的意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未成年被告人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独罚金、驱逐出境以及免予列事处罚的情形。对于判决依法不负刑事责任,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的行为记录,虽不是犯罪记录,但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记录,也应当封存。 第二,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并且正在管制服刑期间或者缓刑、假释考验期内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也应当封存。这主要基于其人身自由没有被剥夺,只是受到一定限制,可能面临上学、就业的问题,予以封存能够避免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行为人在18岁前后连续实施数个行为构成一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适用封存规定,实践中应把握的是,若属于数罪犯罪数额累计计算,定罪量刑属综合衡量,其18周岁之前的行为未作单独评价,无法进行封存,不适用前科封存规定。但若其主要犯罪事实在18周岁之前、而18周岁之后的行为单独衡量不能构成犯罪的,可以决定封存。 第四,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被发现有新的犯罪事实,其犯罪记录是否应当解除封存,尚无法律规定,一般不得解除封存。但也有例外情形:一是未成年人在服刑期间发现的漏罪、新罪都是18周岁之前实施,且与被封存中之数罪并罚被决定执行五年以上刑罚的,其被封存之犯罪记录应当解除封存。二是未成年人服刑期满后发现其18周岁之前尚有其他犯罪的新判决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