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现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

我国现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

我国现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

一、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条款

1 刑法

在刑法当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为: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有较为严格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14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第152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刑事诉讼法高法解释》第36条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一)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二)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

另外,我国人民检察院和最高法院都对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的办理和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即《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3 相关专门立法

除了上述刑事法规中的规定以外,我国还专门制定了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法》。

综上可知,我国虽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在刑事立法和专门立法中都有所涉及,但其深度和广度都还有待加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更是我国司法界面临的难题之一。

二、当前立法的不足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之立法,当然始于1979年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立法。但有关专门性立法,则在20余年之后的1999年。该年6月28日,我国颁布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不仅规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方针、原则,而且具体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部门等预防犯罪主体的职责、义务和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为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的犯罪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护。但是,相对于早在100多年前就

开始进行少年违法犯罪研究与立法的欧美国家来说,在该领域还尚处于萌芽和探索阶段,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从实体上讲,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设立刑事实体法律制度

我们知道,故意犯罪,作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构成的犯罪,其是基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后果的认识,而在自己的意图因素即希望或者放任下发生的。过失犯罪,作为应当预防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而构成的犯罪,其也离不开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判决能力。具有必要的认识能力、判决能力、意志能力乃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因为,无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都要求行为人具有必要的认识能力、判决能力、意志能力。没有这种必要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意志能力,就不可能构成犯罪,从而也就不能承担所谓的刑事责任。这样,认识能力、判决能力、意志能力的阶段性差异,乃应在刑事犯罪的构成条件及其刑事责任的承担中得以体现。但是,通观我国刑法的所有规定,在构罪上,除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限制在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8种罪之外,其他方面没有任何区别;在量刑上,则除对未成年人规定不能适用死刑,以及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外,也再无其他特别规定。即在犯罪构成、共同犯罪、犯罪形态及其认定,以及刑罚适用种类(死刑除外)和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假释、时效等刑罚的具体运用制度,都未作任何区分。这种在犯罪的认定上,对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不加什么区别,即严格以《刑法》为标准为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可以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但却制约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及时地发现邪恶的苗头而防范于未然。至于在量刑上,仅仅规定不能适用死刑,以及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在刑罚具体运用的制度、量刑幅度的规定上,根本不考虑未成年人身心特征、是非认识、判决能力、意志控制能力等与成年人的不同和差异,以至造成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上难以达到通过处罚达到有效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理想效果,反而还易加重未成年人的心理负担,诱发其对社会的报复心理。目前社会上出现不少的未成年累犯、惯犯,便是最好的例证。其实,未成年人因为生理成长、心理发展、体能等方面的特殊性而导致的行为偏差,与成年人在深思熟虑后形成的明确犯罪意图支配下所实施的犯罪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着未成年人犯罪在所有犯罪之中的特殊性,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与对成年人犯罪的处罚相区别,有着犯罪认识论上的客观基础。何况未成年人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特点。然而,现行刑事实体法律制度,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二)从程序上看,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设置相应的刑事诉讼程序

如前所述,早在100多年前,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就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状况有别于成年人,违法犯罪后可塑性强等特点,建立与对成年人刑事司法不同的少年司法制度。联合国大会1985年通过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即《北京规则》,乃是对国际社会中的少年司法制度的充分肯定。但在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只有“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不公开进行”的原则性规定。《刑事诉讼法》也只有少数条文就未成年刑事司法作了有别于成年刑事司法的规定,如第14条第2款关于“对于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第152条第2款关于“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进行。16岁以上不满18岁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等等。其他立案、侦查、起

诉到审判等环节,对未成年人的刑事司法与对成年人的刑事司法都没有什么区别,所适用的司法组织、程序、方式都是一样,从而难以适应有效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需要。

(三)从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实践过程来看,其着力点通常仅仅放在审判阶段上

有效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作为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检察、法院等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但在有关实践中,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着力点,通常仅放在审判阶段上,以期望通过法庭审理(有的提倡审判延伸,即对未成年犯由审判人员适时回访,巩固审判效果)就达到教育、感化、挽救的目的。不可否认,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寓教于审的方式促使其悔过自新、认罪伏法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但是,没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界的有效配合,仍然难以达到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目的。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不断攀升,未成年累犯、惯犯、再犯的屡见不鲜,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其实,未成年人犯罪后,不仅得不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特别关爱,而且还受到歧视,如被宣告缓刑、免刑或者刑满释放后,没有学校可去学习,没有单位可去上班,就极易“破罐子破摔”,而由“坏小子”演变为“大坏人”,以致重新违法犯罪,从而难以达到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目的。

(四)从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保护上来看,有关法律条款规定得过于原则、粗糙,缺乏可操作性,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条款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许多条款规定得过于原则,有的甚至非常粗糙,缺乏可操作性,从而难以达到其预期目的。

例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9条规定:“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在该条中,只规定了对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不得歧视”,但对于何种行为属于“歧视”,却没有具体规定。“歧视”作为理解范围较大的用语,对之内涵在法律上不作具体界定,在碰到类似情况时,无疑让有关单位和个人逃脱责任。另外,对于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以及犯罪被宣告缓刑、免刑或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有关单位和个人如果加以歧视,不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那么,其应承担什么责任,受到什么处罚,也没有相应的规定,以致这一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大打折扣,甚至形同虚设。这样,显然难以通过执行如此的法律规定而达到有效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立法目的。

又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4条第2款规定:“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其中的“保障”,显然带有概括性、原则性、宣示性的特点。只有有关法律对“如何保障”的规定作了具体的规范,并且对不按有关“保障”的具体规范操作而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时,其才具有操作性。但通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事诉讼法》的具体条款,则无这些具体的规定。这样,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对于“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的这一法律规定往往无法落实。如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未能得到法律援助,就是普遍现象。即使在审判阶段,有的未成年人一旦拒绝人民法院为其指定的辩护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可以准许。这样,无疑

就难以“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法律的有关规定过于原则,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与之相适应,从而不具有操作性。

三、关于未成人刑事案件的执法困境和改良

1、目前面临的执法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在研究、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规律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指导方针,并发展了一系列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制度和政策措施。如各级公安、检察机关要根据“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来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点的办案制度,注意维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名誉及其它合法权益,尽可能减少使用强制措施,尽可能做到对被羁押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押分管,并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照顾。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帮助他们改掉恶习,成为新人。人民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要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重在教育的原则,在审理时注意做好庭前、庭中、庭后教育;在量刑上注意正确适用刑法,依法多适用缓刑;对未成年犯实行“三帮”——帮助他们分析犯罪原因、帮助他们认罪服法、帮助他们树立重新做人的勇气;做好“三教”——庭前教育、庭审教育和延伸教育;坚持三个制度——回访考察制度、建档制度、帮教制度。在各地未成年犯管教所和少年教养管理所,对少年犯和少年教养人员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以九年义务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主,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以便出所后能尽快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避免重新犯罪。一些未成年犯管教所还对有不良心理倾向的未成年犯进行心理矫治,增强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看,在未成年人犯罪处理的制度构建和具体实施上,我国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有特色,区别于成年人犯罪的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落实、保障未成年犯罪人的各项权利的措施上,我国与其它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经颁布多年,但这两部姊妹法律缺乏具体操作性,存在执行主体不清、责任主体不明、没有明确相关部门责任等明显缺陷。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规定缺乏系统化,分散在《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以及我国参加的一些国际公约和条约之中,内容过于分散,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完整、独立的群体专适性法律体系。在实体法的适用上往往成人化,对未成年人的定罪处罚与成年人共同适用《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在我国《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或过于概念化,以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掌握;《刑事诉讼法》中缺少适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的诉讼程序,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高”)相继颁布了一些司法解释对此进行弥补,但仍不能满足目前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实际需要。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少年法庭存在着机构和人员不稳定的问题,有的基层法院少年法庭名不副实。除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外,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律援助多数难以落实。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在具体执行未成年人刑罚时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2 未成年人刑法执行的改进

(1)广泛推进社区矫正制度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是贯彻行刑社会化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既具备应有的矫正效果,又能很好的实现使罪犯复归社会的目标。

社区矫正的意义在于:首先,能够避免未成年犯罪人过早贴上犯罪的“标签”。标签理

论认为,当社会对犯罪进行反应时,当社会给某种行为贴上标签并把某些人作为罪犯时,会产生一些严重的负面后果。而社区矫正措施恰好可以减少因“标签”作用而带来的负面效果。尤其对于未成年人,如果过早将他们投进监狱,给他们贴上“犯罪人”的标签,势必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扭曲、挫伤,一旦他们将自己归类到违法犯罪的人群之中,对社会产生反感与叛逆,就会出现再犯。而社区矫正对于可塑性强、思想容易接受改造的青少年而言,正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教育、挽救方法。

其次,社区矫正能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交叉感染,更能达到教育、挽救的目的。社区矫正属于非监禁刑,无需将未成年犯罪人收监能够避免其受到其他犯罪分子的腐蚀,更有利于他们的改造,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监狱是未成年人学习犯罪的场所。

再次,对未成年人实行社区矫正是刑罚谦抑性和刑罚人道化的要求。罚的谦抑性,是指司法者应该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达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目的。刑罚人道化强调对于受刑人处遇条件的改善与保护。国际社会对于未成年犯罪人的处遇更强调保护与教育,《儿童权利公约》第3条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第37条b款规定:“不得非法或任意剥夺任何儿童的自由。对儿童的逮捕、拘留或监禁应符合法律规定并仅应作为最后手段,期限应为最短的适当时间。”因此,对于未成年犯罪人实施社区矫正正是刑罚谦抑性和刑罚人道化的体现。

(2)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

关于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最早的应属早在100多年前美国伊利诺斯州1899年4月制订的《少年法庭法》。该法虽仅21条,但就内容而言,既有实体法的规定,又有程序法的规定,具体包括少年法庭的设置、管辖范围、审理程序,以及对违法犯罪少年的处理、监护、保护措施、教养等各人方面。同年7月,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市根据《少年法庭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治理与对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治理区分开来。之后,美国各州纷纷制订了各自的少年法庭法,而且,瑞典、西班牙、意大利、芬兰等欧洲国家也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与治理制订了各自的少年法。尤其是德国,1908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院,1923年则专门制订了《少年刑法》,从而使得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治理独成体系,并日益趋于成熟。

近年,香港借鉴海外的经验,开始由社工协助推动“复和司法”。这个做法是初由澳大利亚学者毕利威积极倡导。他提出了复和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和羞耻再建(Shame Reintegration)的理论,强调给犯事人和受害人调和的机制,双方及其他支持者在协调者的协助下,找出一个最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使青少年罪犯在被尊重的环境下,明白其行为不被社会接纳的原因和对受害人的伤害,让犯人有机会向受害者做出补偿。这种方法提供给犯罪者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让犯罪者反省悔过,避免和减少再次犯罪,而被害人的宽恕则给犯罪人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树立信心的机会。

可见,我国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执行问题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的依法办事,而是应当更多的将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犯罪矫正和社会教育相互结合起来。真正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出发,使相关制度更为人性化运作,符合未成年人成长的自然规律。同时,能够在未成年人成长和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法律规定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处罚 的法律规定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法律规定关于犯罪处罚的规定 未成年人,是指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经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触犯刑事,但其年龄不满十八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的情形。 我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 1、《刑法》第17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刑法》第49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二)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的刑种 我国刑罚体系,分为主刑、附加刑。其中主刑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以下刑种: 1、死刑 根据《刑法》第49条的规定,以及我国对于犯罪人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未成年罪犯不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给未成年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使未成年人意识到社会的温暖,重新对待生活,激发对生活的希望,以在以后更好的发展,对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2、无期徒刑 《刑法》第17条第3款,是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无期徒刑没有幅度,无法从轻处罚,只能适用减轻处罚。 3、剥夺政治权利 未成年人本身就不满十八周岁,而对于大部分政治权利而言,具备政治权利能力的年龄条件是已满十八周岁,因此,未成年人还未享有的政治权利就无所谓剥夺问题。 4、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未成年人通常都是与其父母或监护人一同居住,且大部分未成年人尚无参加工作赚钱的能力,其家庭的财产除个人生活用品外,基本为其父母或者监护人所有。因此,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无可执行的财产。 (三)未成年罪犯可适用的刑种 1、管制 管制,是五个主刑中最轻的刑种,根据管制的特点,对未成年人适用管制,有利于使未成年人继续正常生活学习,感到社会与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利于对其的改造。 2拘役 拘役刑期较短,适用于罪刑较轻但需关押的罪犯,对未成年人适用拘役,是一种相对比较好的选择。

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规定

一、关于确定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年龄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把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作为重要事实予以查清。法律文书中要写明未成年被告人出生年、月、日。对于未成年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 二、关于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适用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罪或者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具体确定已满14岁不满16岁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应根据案件情况慎重考虑。 (一)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被胁迫、诱骗参与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属于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的,可以免除处罚或者不认为是犯罪。 (二)以下情形,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1、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使用语言威胁或者使用轻微暴力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的; 2、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盗窃财物,数额刚达到或者略过“数额巨大”标准,而其他情节轻微,又系初犯或者偶犯的;盗窃近亲属的财物,其亲属不要求对被告人定罪处罚的; 3、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未成年人在年满14岁以前和已满14岁不满16岁期间都实施了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犯罪行为,应当对其已满14岁不满16岁期间实施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而不应将年满14岁以前实施的行为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未成年人在年满16岁前后都实施了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应当对其年满16岁以后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而不应把年满16岁以前实施的行为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三、关于对未成年罪犯刑罚的适用 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我国现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

我国现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 一、法定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未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即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年龄为十四岁。这一规定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为基础,合理地界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起点。 二、触犯罪名 未成年人犯罪触犯罪名的界定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法律界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触犯罪名和刑度分别适用的规定: (一)轻罪:如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诈骗、抢劫等罪名,适用惩罚条例的规定,即对未满十四周岁的人,最高可由教育、警告、罚款等处罚。 (三)严重罪:如抢劫致人死亡、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制猥亵儿童等罪名,适用刑法中的重罪规定,即对于未满十四周岁的人,可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三、刑罚限制 我国刑法规定,对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施行特别的刑罚限制。这种刑罚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死刑和无期徒刑不予适用:无论犯罪性质如何严重,未成年人犯罪不得适用死刑和无期徒刑。 (二)如实供述立功:未成年人犯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社会有重大功勋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可适用缓刑和保外就医:对于能继续上学,参加劳动并有家庭抚养及监护人照顾的未成年人犯罪,可适用缓刑;对于行为严重,年龄较小的未成年人犯罪,为减少其受到逆反心理的影响,应当适用保外就医。 四、司法保护 (一)宣判时的口头告诫:对未成年人犯罪,宣判时对其家庭或监护人进行口头告诫。 (二)适用教育管制和收容教育:未成年人犯罪后,如果不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可以适用教育管制或者收容教育等教育措施进行安置。

(三)适用辅助性措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除刑罚外,还可适用辅助性措施,如限制出入、劳动补偿、道歉赔偿、赔礼道歉等。 总之,我国现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以司法保护为核心,同时也完善了未成年人犯罪触犯罪名的界定和刑罚的适用。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利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法律责任与保护措施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法律责任与保护措施 分析 引言: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法律既需要明确规定其法律责任,又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本文将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法律责任以及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法律责任 1.1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责任年龄下限 中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14岁以上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犯罪行为中具有刑事责任。然而,应当注意的是,根据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连续犯罪、累犯以及恶势力犯罪中的未成年人,可以适用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下限提前。 1.2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法院一般会进行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六条之规定,法院将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控制能力等因素,评定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如果认定未成年人无刑事责任能力,则不负刑事责任,而将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1.3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责任追究

对于被判定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可以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然而,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情况,我国刑法也规定了一系列犯罪责任轻判的原则和具体规定。例如,《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对于未满18 周岁且具有故意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保护措施 2.1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教育矫治措施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对于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法院可以决定适用教育矫治措施。教育矫治是指通过教育、劝导、矫治等手段帮助未成年人改正错误、纠正行为、重返正常轨道。我国现行刑事制度强调未成年人以教育为主,以矫治为辅的原则,旨在实现未成年人的社会再教育,防止其再次犯罪。 2.2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少年保护措施 对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法院将采取少年保护措施。少年保护是指通 过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待遇,保护其权益、矫正其行为,帮助其良好成长。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少年保护措施包括监护、培养、教育、医疗、福利等多种形式,旨在提供帮助,使未成年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和维护其正当权益。 2.3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分级处遇制度 为了更好地适用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并保护社会大众安全,我国对于未成年人 犯罪案件实行分级处遇制度。根据《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根据其危害程度、社会危害性质、心理特点等,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措施,如指导教育、社区矫正、劳动教育等。 结论: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法律需要既追究其刑事责任,又保护其权益和实现矫 治目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法律责任由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下限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构成。同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教育矫治、

我国现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

我国现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 一、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条款 1 刑法 在刑法当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为: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有较为严格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14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第152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刑事诉讼法高法解释》第36条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一)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二)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 另外,我国人民检察院和最高法院都对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的办理和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即《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3 相关专门立法 除了上述刑事法规中的规定以外,我国还专门制定了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法》。 综上可知,我国虽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在刑事立法和专门立法中都有所涉及,但其深度和广度都还有待加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更是我国司法界面临的难题之一。 二、当前立法的不足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之立法,当然始于1979年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立法。但有关专门性立法,则在20余年之后的1999年。该年6月28日,我国颁布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不仅规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方针、原则,而且具体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部门等预防犯罪主体的职责、义务和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为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的犯罪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护。但是,相对于早在100多年前就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的完善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的完善 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治安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不仅会对社会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犯罪者本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必须得到完善。 一、现行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犯罪司法制度中包括了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并实行了一定的制度。但是,实践中我们发现,这套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相对不完善 虽然我国法律有专门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但这些制度并不完善。首先,在立法上,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标准和量刑标准尚不够明确,导致司法实践的时效性和公正性较低。其次,在法律执行过程中,不存在有效的帮助未成年人进行改造和再教育的手段,这导致了司法的过于机械和简单化。最后,在监管和保护上,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 2、惩治和保护不平衡 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不言而喻,但是一些未成年人犯罪者也有其特殊的情况。比如,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强

烈的情节性,但是其在家庭和学校中缺乏关爱和照顾,因而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未成年人的惩治和保护应该做到平衡,既要抵制犯罪行为的伤害,也要给予未成年人更好的教育和关注。 3、专业人才缺乏 现行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中,缺乏专业人才的介入和辅助。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辅助和人才,其运作效率和精确度都有所降低。比如,需要从法律、心理学、社会工作等方面提供有效帮助,进行特定的判罚和再教育工作。 二、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的措施 1、加强立法工作 在目前立法环节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认定标准和量刑标准的明确化,准确理解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和心理特点,适当修订法律条款。 2、注重社会工作的参与 未成年人犯罪破坏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社会工作部门的参与。社会工作者帮助未成年人从各个方面了解社会和法律,帮助未成年人正视自身问题,找到自己的内心动力和发展方向,从而改造好自己。 3、多元化的惩戒与保护措施

法律知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和社会惩戒措施

法律知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和社会 惩戒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是法律制度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和社会惩戒措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未成年 人的犯罪,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法规和对应的政策措施,以便为 未成年人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引导和预防措施,更好的保障未成年 人的法律权益和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 一、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视为无刑事责任。 而在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之间的未成年人,依据其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其认识或者意思表示的真实性质,判定其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如未成年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其犯罪行为将依据我国法律予以 处罚,并按照少年审判程序予以处理。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本着教育治理的原则,法律制定了一 系列与成年人不同的刑罚政策,例如适用轻微犯罪立案不起诉、少年

审判程序等。同时,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成长特点和教育需要,还规定了更严格的保护措施,比如未成年人必须有亲属或者其法定代 理人陪同到场,犯罪事实必须用少年犯罪事实处理表等。这些规定的 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未成年人的法律权益,防止其在刑事执法中受 到过度惩罚和伤害,在尽量减少刑罚对其人身、心理上的不良影响的 同时,确保其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 二、未成年人的社会惩戒措施 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除了刑罚之外,还规定了一系列的社 会惩戒措施。此类措施的目的在于,在未成年人完成刑事责任后,对 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和监督,预防其再次犯罪,再度逍遥法外。此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和成长需要,开展心理疏导、教 育辅导、职业培训等 未成年人的案件特别之处在于,他们还处于成长发育期,存在一 定的心理、智力和社会能力的不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更全面、更 个性化的矫治和教育。在这方面,司法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了解未成年 人的心理、教育和成长需求,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式,为其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引言 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社会的一大难题。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部法律在强调惩治罪犯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制度建设 1、建设完善的法律、政策和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强调了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与此同时,政府还相继出台了社会工作法、刑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 2、加强听证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涉及未成年人犯罪 案件的庭审应当加强听证程序,听取被害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监护人和社会团体等的意见。这样一来,可以在庭审中更好地关 注未成年人的权益,保证他们在接受司法审判时能够得到应有的 保护。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措施 1、学校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学校应当通过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安全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从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中华人民共 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家长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对

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善恶和法律规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犯罪的能力。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参与 1、社区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各级政府应当通过建立社区、学校等组织,强化社区治理,加强社区巡逻和矛盾化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媒体宣传 媒体是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媒体应当加强宣传,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共同防范犯罪,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结语

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规范

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规范 根据我国《刑法》第37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可以免于刑事处分。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本身就具备了应当从轻或减轻的 法定情节,如果再同时存在其他法定或酌定的从宽情节,相较同样的成年 人犯罪案件全案情节较轻,更易接近情节轻微的条件。为更利于司法实践 中的适用,相继出台的两《解释》对较为普遍的情节轻微,可以予以免刑 的情形也做了具体的规定。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免刑是有充分的法 理和法律规定基础的。 这样具有法律和实践基础的量刑方式为什么不能得到很好的适用呢?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在审判工作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从外部客观原因看,由于司法解释中对未成年人犯罪情节轻微或 情节较轻没有相对具体的规定,公安机关在侦查中的尺度难以把握,为确 保稳妥起见和避免侦查成本的浪费,对触犯刑律而无法适用《治安管理处 罚条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均移送起诉;而在检察机关内部,则对不起 诉的案件数量有严格的限制,全年一般只有四到五件。这样,大量情节轻 微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还是通过公、检关卡,到达审判阶段。大部分法院 都希望保持与公安、检察机关良好的合作关系,即使适用免处或不认为是 犯罪是合法的,但在公安、检察机关的内部考核看来,却是案件办理质量 欠缺。因此,审判机关宁愿适用比较稳妥的管制、缓刑、单处罚金等刑罚,而尽量将免处等处理方法排除在外。 2、从内部主观原因看,一方面由于一部分社会背景复杂的未成年人,受到各种不良习气的侵袭,模仿一些不健康的电视、网络、书籍,打家劫舍、聚众斗殴,甚至杀人泄愤,造成了恶劣的后果,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 的这些犯罪情节恶劣、手段残忍、暴力犯罪激增等新特点,引起了审判人

刑法论文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完善

刑法论文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的完善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完善 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为 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同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制定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进行完善。 首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这一规定与我 国现行法律规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年龄不一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未满22周岁的男性、未满20周岁的女性为未成年人。这种不一致导致了部分未成年人在刑事责任年龄上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却在其他方面被限制。因此,有必要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进行修订,以使其与其他法律规定保持一致。 其次,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没有考虑到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 发展的特点。根据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未成年人的大脑发育至少要到18岁才能 完全成熟,他们在判断力、责任感等方面与成年人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单纯以年龄作为划分标准,可能会导致对一些未成年人过早地施加刑事责任,不利于其健康成长。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我们应该考虑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提高至18周岁,以更好地适应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 此外,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明确规定,导致一些犯罪分子故意选择未成年人作为犯罪工具,以逃避刑事责任。这种情况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一些未成年人犯罪分子可能会滥用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漏洞,以免受到刑事追究。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教育,同时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者的惩治力度,以确保社会的安全和公平。

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律制度改革

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律制度改革引言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这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涉及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以及法律制度等多个方面。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同时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对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第一部分: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据报道,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和严重性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犯罪行为包括盗窃、抢劫、伤害等,有的甚至导致人员伤亡。未成年人犯罪的存在不仅令人担忧,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现实问题。 1.2 影响因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暴露出许多影响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家庭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缺乏对道德、法律的灌输,未能引导孩子正确行为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社会环境也对未成年人犯罪产生重要影响,如贫困、失业、不良示范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土壤。 第二部分:法律制度的现状 2.1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问题 现行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划定存在问题。一些未成年人犯罪分子接受的刑罚过重,未能充分考虑到他们年龄、心理、教育背景等特殊因素。这种刑罚模式对于未成年人的改造和社会重新融入的效果并不理想。 2.2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薄弱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机制相对薄弱。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外,缺乏一 套系统完备的预防机制。预防机制的建设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合作,如公安、司法、社会工作者以及媒体等,需要多方面协同努力。 第三部分:法律制度改革建议 3.1 减轻未成年人犯罪刑罚 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发展权益,应减轻未成年人犯罪分子的刑罚。可以 通过设立新的犯罪类别,划定更为严格的证据要求,采取非刑罚手段等方式来实现。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帮助他们重新回归到健康的社会环境中。 3.2 构建多元化的预防机制 应构建一套多元化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应加强 社会环境的矫正力量,设立更多的社区服务中心、心理咨询机构等,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全面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媒体、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也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结语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方的合作与努力。在法律制度改革的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合力,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支持。只有通过综合的、系统的努力,才能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保障他们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未成年犯罪

未成年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品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满16周岁前后都实施了上一个问题所说的犯罪行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满16岁以后的行为的刑事责任,对16岁以前的行为不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概念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处理原则 一、从宽处理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不满十八岁是一个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至于是从轻还是减轻以及从轻的幅度,则根据具体案件确定。根据这一原则,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

八周岁的人犯罪,原则上不应判处法定最高刑,在具体量刑时一般应将未成年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低龄犯罪者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高龄犯罪者区别开来,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在决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时,一般也要体现不同行为人年龄上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和实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减轻处罚的从宽原则。 二、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这是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所谓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如果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即使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也应适用本条规定。我国刑法之所以规定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它关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不满18周岁的人由于未成年,还处在生理与心理发育过程中,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还比较弱,因此,尚未达到罪行极其严重、不堪改造的程度,故不宜适用死刑。 三、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我国未成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也明确地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决定》修正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预防犯罪的教育 第三章对不良行为的干预 第四章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五章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定本法。 第二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 第三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合法权益。 第四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下,实行综合治理。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家庭等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及时消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种消极因素,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工作职责是: (一)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规划; (二)组织公安、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网信、卫生健康、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三)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四)对本法的实施情况和工作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五)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教育; (六)其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职责。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法律机制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法律机制 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是现代社会法治的重要一环。在法律机制的指导下,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并制定了专门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教育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以及为其提供必要的庇护和帮助。本文将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法律机制出发,对其进行探讨。 一、刑事法律机制 未成年人有可能涉嫌犯罪,因此刑事法律机制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我国现行刑法,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而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则依照刑法规定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然而,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的犯罪责任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法律将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划分为刑事责任和特殊处理两种方式。刑事责任主要适用于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根据犯罪情节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对未成年犯罪分别采用教育、矫治、禁止和惩罚等手段。 二、民事法律机制 在民事法律机制中,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体现在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等方面。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成长,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年龄,明确了未成年人结婚的法定年龄,禁止早婚。此外,继承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继承财产的特殊规定,以避免未成年人因财产继承而受到不当侵害。劳动法则规定,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不得从事劳动,同时对16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劳动设置了一定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三、司法救助制度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设置了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制度。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机构的设立,旨在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护自身权益。这些机构通过法律顾问、律师等专业人员,为未成年人提供咨询、代理、调解等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青少年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青少年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十七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1999年6月28日(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第四章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五章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第六章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第二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第三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 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学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职责是: (一)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规划; (二)组织、协调公安、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工商、民政、司法行政等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三)对本法实施的情况和工作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四)总结、推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经验,树立、表彰先进典型。 第五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第二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六条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最新未成年法律法规

最新未成年法律法规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述职报告、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导游词、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debriefing report, article letter,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experience, tour guide,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最新未成年法律法规 2022年最新未成年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下面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最新未成年法律法规,希望大家喜欢! 第1页共17页

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

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2.02.18 •【字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五届〕第一百零七号 •【施行日期】2022.03.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未成年人保护 正文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十五届〕第一百零七号 《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22年2月1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2年2月18日 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 (2022年2月18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采用符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的方式,进行分级预防、早期干预、科学矫治、综合治理。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规划,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二)推进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制定完善相关政策,组织开展检查、监测评估和考核; (三)建立健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支持体系; (四)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教育; (五)其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按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健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协调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掌握基础数据,建立重点个案研究和快速处置机制,保障专门工作和项目经费,整合各方资源,做好本辖区内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第五条公安机关依法办理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对实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以及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干预和矫治。 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矫治和安置帮教工作。 教育部门负责在校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