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笛卡尔二元论剖析

笛卡尔二元论剖析

笛卡尔二元论剖析
笛卡尔二元论剖析

笛卡尔二元论

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拉海(现改名为笛卡尔以纪念这位伟人),1650年2月11日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是二元论唯心主义者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

笛卡尔对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影响,人们一般都首推他的心身二元论,认为唯此才使他成为近、现代心灵哲学的开创者。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实体的层面,即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身体)的对立;一是性质或属性的层面,即心灵的属性“思”与物质的属性“广延”的对立。他认为,无论在哪一个层面,对立的各方都不能还原为另一方。这是二元论的基本含义。也就是说,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思”与“广延”是绝对不相同的东西,各自都不能成为对方的根据和解释。不过,这两个层面在笛卡尔心灵哲学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因为实体的存在是从属性“推”出来的,除了它们的属性外,我们对实体一无所知,所以实体―实体的二元论完全依赖于属性―属性的二元论,依赖于后者的性质和说明。于是,在笛卡尔那里,实体―实体的二元论只有存在象征的意义,没有实质叙事的意义;或者说,它只是一个二元维度的符号,而它的实质内涵是以属性―属性的二元论体现的。

如果心灵与身体、思想与广延是互不相干的,那么如何理解活生生的、既有思想又有身体的人。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人的心和身是不是结合在一起的;第二,心和身何者代表了人的本质。这两个问题是互相联系的,笛卡尔都给出了回答。他认为,虽然心和身是绝对有别的两种东西,但它们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从而构成了有生命的“人”。当我们谈到一个人,既可以指他的身体,也可以指他的思想或灵魂,但作为其本质的,则是后者。因为根据“我思”的规定,我们只知道自己是思想的存在,我们的全部本质是思想。而身体与其他物体一样,只不过是具有某种形状的物体,它不能思想,也不能成为人的本质,它与心灵结合在一起,作为心灵的居所和“工具”。

这里,笛卡尔遇到了他关于心身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即如何说明心身的结合和相互作用。作为一位有成就的生理学家和严肃的哲学家,他承认,心身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是不争的事实:人既有意识活动,也有身体活动,意识可以支配和影响身体活动,身体活动也可以对意识发生影响。但根据他的二元论,既然心与身是绝对不同的两种东西,它们之间没有同一性,也没有“属”与“种”的关系,那么,它们的结合与相互作用如何可能?

笛卡尔曾将心身关系比做舵手坐在船上。后来赖尔在《心的概念》中用“机器中的幽灵”的比喻来概括笛卡尔的观点。两个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各自的目的并不相同。赖尔的比喻是用来批判笛卡尔二元论以及由此引出的所谓“范畴”错误”,笛卡尔的比喻则是为了说明这一比喻的不完全性,并试图加以改进。他认为,舵手与船的比喻是不准确的,不足以说明心身关系的全部特征。因为舵手与船的关系是“外在的”,舵手只是“旁观”并操纵船的航行,而实际情况是,“我不仅仅住在我的身体里,就像舵手在船上一样,而是与身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与身体密切混合在一起,以致我似乎与它构成了一个整体。”

那么,如何来说明这种“整体性”的结合? 根据笛卡尔的原则,如同对心灵与物质实体的说明依赖于对它们各自属性的说明一样,对心身结合的说明,也依赖于对两种属性之结合的说明。他认为心的属性“思”由各种不同的意识活动组成,其中有些是纯粹的理智活动,它们与身体和外界事物没有任何关系,只对心本身负责。人的感觉必须通过肉体感官才能呈现出来,人的意志必须通过对身体活动的支配才能实现,人的情感必须在肉体上得到表现并对情感对象作出反应。而身体的各种活动和作用无非是物质“广延”属性的不同样态和表现。

笛卡尔认为,我们关于心身结合的观念正是从“思”和“广延”两种属性的“结合”或“共同作用”,即人的感觉、意志和情感中推出来的,如同从“思”推出心灵实体,从“广延”推出物质实体一样。于是,在笛卡尔那里,心身结合就不但有了知识的意义(它是推理的结果),而且有了本体存在的意义(因为它与心、身实体有同样的生成谱系)。

应该说,这一理论结果是笛卡尔早先未预见到的。当他致力于证明心、身的二元对立时,他只承认心和身两种实体),现在他不得不将心身的结合也当做“实体性的”东西。于是,在他所描绘的心身世界中就形成了心、身、“心身结合”的三重结构。笛卡尔说:“我区分了三类原始观念或概念,它们每一类都是我们以其自己的特定方式知道的,而不是借与他种观念或概念的比较知道的。这三类观念或概念即灵魂的概念、肉体的概念、两者相结合的概念”;“专就身体而言,我们只有广延概念以及由它所承担的形状和运动概念;专就灵魂而言,我们只有思想的概念,它包括了理智的概念和意志的倾向。最后,就灵魂与肉体一起而言,我们只有两者之结合的概念。我们关于灵魂推动身体的能力,身体作用于灵魂及引起感觉和情感的能力,都依赖于这个概念。”

心身二元论是思辨的结果,它具有理性的真实性;心身结合是常识或“俗见”的结果,它具有感性的真实性。前者是哲学家的意见,后者是俗人的意见。虽然任何深思熟虑的哲学思考都不会同意俗人的意见,但放弃后者也是不明智的。笛卡尔试图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哲学态度”上的平衡。他认为,为了获得关于上帝和灵魂的知识,必须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但如果执迷于这样的思考又会有损于想象和感觉的作用,所以,最佳的选择就是记住并相信来自想象和感觉的结论,然后再用其他时间去研究理智与想象、感觉互相合作的问题。笛卡尔的上述态度显示出一种无奈,与他曾极力追求的精确科学的理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们可以将它看作笛卡尔在找不到理论出路时对常识的一种妥协,与后来休谟因无法摆脱怀疑主义而诉诸于“自然信念”的情形很相似。第二,笛卡尔试图为心、身、心身结合划定各自的范围,以避免理论综合的困难。他认为,心、身、心身结合三者都是原始概念,是不能再分析的,其中任何一个都只能根据其自身而不能根据他者来解释。因此,我们必须将各自的概念用于各自合适的对象,而不能混淆,否则就会犯错误。他特别批评了用物体之间的作用来说明心、身之间作用的观点。不过,笛卡尔的这个办法也是行不通的。对不同的概念、对象或方法作划界区分是哲学中常用的方法,其前提是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划界标准。

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笛卡尔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精神没有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二元论割裂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质问题,也无法将物质和精神绝对独立的原则贯彻到底,即使是笛卡尔,最终还是倒向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笛卡尔无法自圆其说二元论才倒向了唯心主义,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了他的二元论学说,毕竟哲学这个东西也无所谓绝对的对错,各大哲学流派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毕竟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儿自成体系,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体,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读笛卡尔的_第一哲学沉思集_

一、笛卡尔的生平及其思想来源 1.笛卡尔的简介勒奈·笛卡尔(1596.3.31-1650. 2.11)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笛卡尔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在他8岁时就进入拉夫赖士的耶稣会学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1613年到巴黎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于普瓦捷大学。毕业后,笛卡尔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兰入伍,随军远游。1621年笛卡尔退伍,并在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尔专心致力于哲学研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荷兰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等。1649年笛卡尔受瑞典女王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但不幸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得了肺炎,并在1650年2月去世。 2.笛卡尔的思想来源及其时代背景 笛卡尔的时代正是欧美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如哥白尼于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全面阐述了他的太阳中心说。这一学说摧毁了统治 1000多年之久,被经院哲学作为“科学根据”的亚里士多德——— 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同时在1543年,维萨里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系统地叙述了人体的构造,否定了基督教的上帝用男人身上的肋骨造女人、耶稣通过复活骨使死人复活的无稽之谈。在天文学方面,伽利略以望远镜发现了金星的变像,他还发现了惯性定律、自由落体定律、抛物体定律、钟摆等时性定律和许多自然规律,等等。这些打破 了封建科学的自然观,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笛卡尔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然而,在笛卡尔那个时代,欧 洲盛行的是经院哲学和神学,但是,到了17世纪,经院哲学似乎有退化的现象。主要的问题变成了死的教条,不求进步,在细微末节上则辩论不休。人们用来讽刺这个学派的例子是,“一个针尖上能够站立多少个天使?”面对这样一个传统哲学和传统方法,笛卡尔获得了一个观念,就是他要建立一个新的方法和一套新的哲学:他计划一次哲学的革命。 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受到了先哲们多方面的启迪。 如笛卡尔受柏拉图哲学影响颇深,笛卡 尔将柏拉图的回忆说,改造成“天赋观念说”,认为人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它们是上帝赋予的永恒真理。《第一哲学沉思集》的主题就是论证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笛卡尔还受到奥古斯丁哲学的影响。笛卡尔和奥古斯丁一样,把“灵魂”和“上帝”作为自己哲学的两大中心概念,把证明上帝存在和灵魂与肉体的区别确立为自己哲学的中心任务。关于人的存在,奥古斯丁认为,我的存在是通过我的思维来证明的,思维的确实性证明了自我存在的确实性,我在思维是千真万确的。同时,我还会犯错误,这是思维出了毛病,从我犯错误就可以证明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决不会犯什么错误。因此得出结论,“如果我犯错误,所以我存在”。笛卡尔吸取了奥古斯丁的证明方法,也是从思维的存在来证明我的存在,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这可以说是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思想渊源。 二、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的沉思 1.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 笛卡尔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及灵魂不灭的神学思想,采用了彻底否定一切、怀疑一切的策略,借以从否定中逐步建立他所需要的肯定。他先让自已怀疑自然的存在、自身的存在,继而怀疑上帝的存在。对于感官所获得的一切认识,他统统进行了否定。即使是他正在挥动着的手,他也怀疑是 重读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 原海琴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 抚顺 113001) [摘 要]笛卡尔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 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他的哲学思想浅显易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主要论述了上帝的存在和灵魂不死,对于经院哲学来说是一场哲学上的革命,重读他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笛卡尔;沉思;上帝;灵魂;经院哲学 [中图分类号]B565.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1)02—0034—02 [收稿日期]2011—03—14 [作者简介]原海琴(1986—),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主研:西方哲学。 2011年第2期理论观察 N o.2,2011(总第68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 erial N o.68 34——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含义及其意义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含义及其意义 篇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哲学思想 浅析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哲学思想 【摘要】笛卡尔是法国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 理学家。在西方近代哲学开创者之一笛卡尔的思想体系中,对后世 影响最为深远、复杂的是“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笛卡尔在 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笛卡尔生平;我思故我在;主要思想;后世影响 笛卡尔(1596—1650),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先驱,是理性哲学的 开启者。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 卡尔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 哲学之父”。被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 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理

性主义和二元论的奠基人,与培根并称为近代哲学之父,在西方影 响深远。在笛卡尔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命题就是 “我思故我在”,也是近代哲学开启的标志,所以对这个命题含义 的把握不仅对于笛卡尔思想的理解而且对于近代西方哲学的理解 都有重要的意义。 笛卡尔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 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 者。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 性主义”哲学。 一、笛卡尔生平与著作 笛卡尔1596年3月2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少年时期在欧洲著名的拉弗莱希耶稣会学院读书,打下了牢固的数学基础和天文学基 础。1613年进入波瓦蒂埃大学,1616年毕业,获得法律学学位。 由于家庭富有,不需要他开业作律师,同时由于他对经院哲学

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浅谈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勒奈·笛卡尔作为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创始人不仅奠定了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主要原则,更是为17世纪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在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时至今日,笛卡尔在西方哲学中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些流派、观点都直接或间接与他产生关系,从他的思想和方法中汲取灵感。而他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就是他对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贡献之一。 一、笛卡尔之前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这个词源于希腊文ta meta ta physica ,字面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它最初只是安德罗尼柯(Androicus)在整理和分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讨论终极本原问题的著作排在其物理学之后而得名。此书进入中国,由于其内容具有超感性、非经验对象的性质,与魏晋时期的玄学相似,曾被译为“玄学”。后来严复据《易传系辞上》中“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之说,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再后来,在黑格尔那里,“形而上学”被赋予与辩证法相对的,某种机械的,静止的和绝对僵化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也是在这一含义上使用该概念的。 形而上学问题涉及到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尤有重要意义,它是哲学问题的核心和基点,甚至成为哲学的同义词。

1.形而上学意义的开端 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始,西方哲学就把探索“始基”,即宇宙自然永恒普遍之本质的形而上学问题提了出来。后来巴门尼德提出更为一般的“存在”作为万物的“始基”,从而奠定了他在形而上学史上的“开端”地位。巴门尼德认为有两条不同的研究途径:一条是主张“存在着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主张“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必然存在。” 保罗·爱德华兹(P.Edwards)在其主编的《哲学百科全书》的“形而上学”篇中这样认为:“最恰当地说,形而上学开始于巴门尼德,因为在他残留的作品中表现,至少是暗示了作为一门独特的哲学探索的形而上学的一些典型特征”。[1] 在巴门尼德之后,苏格拉底(Socratee, 公元前468—前399)对形而上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他把神和心灵作为哲学的对象,对事物的目的进行研究。其次,他提出“美德就是知识”命题。这个命题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不仅可以推出善就是真,且具有“合理的利己主义”。再次,他对一般伦理定义进行寻求,为形而上学的基本对象的确定提供了前提。

《第一哲学沉思集》读后感

《第一哲学沉思集》读后感 机械131 陈明俊学号:1307200016 在本学期的选修课程中,西方哲学经典赏析的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我认真研读了这本书,通过《第一哲学沉思集》的阅读和学习,我体会到了哲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在实践中不断被追问而产生的,又在思维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加以完善并再次运用于实践中的。笛卡尔是一名“理性的”唯心主义者,他在本书中通过六个沉思确立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 在第一个沉思叫做“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笛卡尔认为有许多见解都是很可疑的。要寻求真理,就必须抛弃掉已经获得的对事物的认知,重新确认对心灵及事物的认识。“我不能不假思索就接受它们,而要先假定它们都是虚假的,克服习惯和成见对自己的影响,对其加以反复考察,找到我可以确定为真的东西。”我觉得在这个沉思里,两点是值得学习的:一为敢于否定的观念,就是提醒我们要敢于向老旧的思想和传统提出挑战;二为打破前人所指定的思维定势或教条,产生新的,也许是更好的思想。 在第二个沉思中,笛卡尔论证了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为何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的问题,在他看来,躯体只是被灵魂依附的一个物体,如果自己没有任何思维的话,那么个体就没有存在性,进一步突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留传千年的经典论断。恰恰在这一点上,笛卡尔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最终他把自己的哲学性质引入唯心主义的殿堂。但他又并不否认外在物体客观存在的事实。另外,他认为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这里的精神指的是“自我”,在复杂的物质世界中,的确只有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自己。但现实生活又并非如此,比如许多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从而导致毕业即失业,就算找到工作也很快便觉得不适合自己而辞职。在现实生活当中,许多人都没能做到真正深入地认识自己,从而走向失败。 第三个沉思里,笛卡尔用尽各种办法论证上帝的存在,而且以一个无神论者的角度论证,通过各种反方向的逆推导给出了上帝存在的理由。“上帝或者神、妖等是否存在”的话题由古到今一直被世人所讨论,虽然各种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并不存在上帝这个人,但是笛卡尔认为上帝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一

笛卡尔有什么故事

笛卡尔有什么故事 笛卡尔是1596年出生的法国人,他的父亲是议会的会员,而他也算是出生在一个贵 族的家庭。笛卡尔的故事就开始于幸福的氛围当中,他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父亲的社会 地位也比较高,因此年少的笛卡尔几乎没有任何的烦恼。他享受的是贵族一般的豪华生活,如果非要说年少的笛卡尔有什么烦恼的话,那就是笛卡尔从小就身体虚弱,他在年幼的时 候经常生病。在笛卡尔年幼的时候,陪伴他的主要还是他的保姆,他的母亲也早就离开人 世了。笛卡尔在年幼的时候总是抱有很丰富的好奇心。 正是因为这种好奇心,笛卡尔在八岁那年就已经成为知名的神童了。八岁那年笛卡尔 接受教育,因为笛卡尔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因此他经常是一个人躺在床上休息。笛卡尔 总是喜欢抱着一本书在床上思考。1612年的时候,笛卡尔成为法学院的学生,四年之后笛卡尔获得了博士的学位。就是在这个时候,笛卡尔开始走上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 笛卡尔成为了一名军人,但是长久的军旅生活还是让笛卡尔感到厌烦,笛卡尔在这个 就开始关心科学和数学了,之后笛卡尔一直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和数学。笛卡尔就是 这样走上了科学探索之路。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一代人,他是资产阶级哲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将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这对日后的哲学领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其实总结起来的话,那就是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主要有这样的几个。第一:科学要为人 类服务。笛卡尔认为,任何的科学都应该是对人有好处的,所有的科学都应该让人更好地 掌握自然。第二:怀疑一切,笛卡尔对外面的一切都是很怀疑的,笛卡尔认为我们所有的 观点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感受,而感受是会欺骗大家的,因此笛卡尔提出了怀疑一切这样 的哲学观点。 在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这一点: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人只有存 在思想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当自己在思考的时候,自己就是存在的,而当自己有一天 不再思考的时候,自己就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笛卡尔一直在怀疑,他可以怀疑任何的东 西的存在,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本身的存在。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对今天的哲学领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还是有很多的哲学学者在研 究他的思想。 笛卡尔涉及的领域比较多,因此他的个人成就也是非常全面的,他对多个领域都有贡献。笛卡尔在哲学领域当中有了新的发展,其给哲学领域多创了一条路,同时其在物理学、生理学等等领域当中也有不俗的成就,最重要的还是笛卡尔曾经开辟了解析几何这个新领域,笛卡尔在数学领域当中取得的成就已经足够让他登上数学领域的高峰了。

笛卡尔思想

1、笛卡儿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 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但他还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原则,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并论证以广延为其属性的独立物质实体的存在。他认为上述两实体都是有限实体,把它们并列起来,这说明了在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上,他是典型的二元论者。笛卡儿还企图证明无限实体,即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上帝是有限实体的创造者和终极的原因。笛卡儿的认识论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他主张唯理论,把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和演绎法应用于哲学上,认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 对此,因为他的卓出成就使他的上帝的存在言论得到一时的风靡,导致人们思想的偏离,使那时的研究方向以及言论发生错误。 2、笛卡儿的自然哲学观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他的关于自然哲学的思想对于人体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 器致使人们缺少了自主能动性。 3、笛卡儿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反映了他的上述哲学思想。他同意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的某些科学观点。他否认真空的存在,但又同意原子论学说。笛卡儿对物理学的发展曾做出很大贡献。他论述了动量守恒问题,提出宇宙永远保持着同量的运动。他还推导出了抛

体的轨迹,发现了光的折射的基本定律。在光学理论上他坚持光的微粒说和光是一种压力的观点。他所论证的光在密介质中比在疏介质中走得快的观点却被费马否定了。 他的对于真空的否认致使科学发展的步伐落后了好几年,对于光在密介和疏介中得传播速度的看法与论证导致了一段时间的人们的错误认知。 4、笛卡儿最杰出的成就是在数学发展上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在笛卡儿时代,代数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笛卡儿致力于代数和几何联系起来的研究,于1637年,在创立了坐标系后,成功地创立了解析几何学。他的这一成就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解析几何直到现在仍是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 虽然没这些思想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方法的论证,致使很多更简便的方法研究延后。 5、笛卡尔是近代哲学史上天赋观念说的典型代表,他对天赋观念的理解既体现于起初提出的“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中,又体现于后来提出的“天赋观念潜在说”中。然而,最能反映其基本思想的,则是前者,即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哲学目的和方法密切相关的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笛卡尔曾明确表示,他要建立一种与经院哲学不同的、具有确实可靠基础和实际效用的哲学,以便帮助人们获得确定性知识,从而达到认识自然、支配自然、造福人生的目的。应该看到,在这一点上笛卡尔与近代经验论者培根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过,在通

论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

论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作业” 学号:1404122025 姓名:王娅静

论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 我思故我在 至高的形而上 在时间的拐弯处 你的影子无处不在 穿越过世纪的尘埃 因为一种思想你的光芒一路照耀 在人类精神的花园 你是一片长青的叶子 “I think therefore I am” 来自哲学的呓语谁的声音如梭 在每一个交叉的路口 智者如此说 第一次看到这首诗,就被“I think therefore I am” 这句话震撼。也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从此,我知道了有个哲学家叫做笛卡尔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浅浅低吟:“I think therefore I am”。也会像他一样问自己一些问题: 你是如何知道,你的身体是存在的呢? 你又是如何知道,你周围的人和物是存在的呢? 笛卡尔就曾经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人和动物以及机器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显而易见的是,我们都有物质客体,但是不同的是,人类的本质并非是物质的,而这个本质,你可以说是寄存在身体里的,但却和身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便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笛卡尔认为意识和肉体是两种完全不同且互相独立的基本存在。这种类型的思想来源于一系列理性思考的演绎。意识和肉体间的区别是由他们完全不同的性质所决定的,也就是“思”和“广延”。 在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后面几个章节中笛卡尔提出意识和肉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这是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基本观点。所有的物理运动和反映都可以用机械力学的定律来解释,而人类思维的活动是无法用机械力学定律来解释的,人类的活动有物理性的一面又有精神性的一面,于是人类至少是由两种不同的存在(基本实在)构成的。笛卡尔称这两种基本存在是意识与肉体。从笛卡尔的第二个沉思我们可以得知意识一种思考的状态,所以,所有的意识的性质都是思考的:感觉、情绪、理解。而物质的本质是广延的,如:形状、大小、位移、颜色等,简而言之就是占据着空间。这两种存在物的性质都是基本实在,因为不取决于其他存在物的存在而存在。思和广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我们又清晰地辨别的知道其中一种不取决于另一种性质而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意识和肉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的结论。如果我们理解意识的性质是思考并且不具有延展性且肉体的性质是延展而不具备思考,这种理解又是清晰地明辨的。于是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说:意识和肉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其中任意一者都可以独立的不依赖于另一者而存在。这样,笛卡尔总结说:

笛卡尔的心灵哲学及其价值(一)

笛卡尔的心灵哲学及其价值(一) 摘要:心灵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成为他们批判的对象,因此,笛卡尔对心灵哲学所作的贡献是大多数哲学家所忽略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当代“本体论变革”中的部分思想对笛卡尔心灵哲学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心身关系取消主义解释主义同一论功能主义 最近三、四十年,心灵哲学作为哲学的一大分支,倍受哲学家的关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并且,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这一变革,共同的目的是批判、颠覆常识的心身观和潜藏在大多数哲学体系中的二元论幽灵。而作为二元论的代表者——笛卡尔,就不可避免的成为矛头所指。当然,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给哲学界带来的灾难不可视而不见。但是,当代心灵哲学所讨论的许多问题并未超出笛卡尔所思考的范围,而且一些重要思想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在笛卡尔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起来的,甚至一些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超越笛卡尔的思想。 一、笛卡尔关于心灵哲学的基本思想 笛卡尔的关于心灵哲学的思想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自我意识。笛卡尔的方法是以“怀疑”开路的。他的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一沉思”就是普遍的怀疑。我在怀疑,这也是在说,我在思想。既然肯定我在思想,那么就必须也肯定我的存在。在他看来,“我思”必然依附一个主体,那就是我。因此,我是存在的。既然我是存在的,那就必然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就具有广延的属性,属性又依附一定的实体,因而就推出了“物质实体”。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和本性就是思想。“思”就是以属性而存在的,和上面一样又推出了“心灵实体”。 心身关系。上面已经说了,笛卡尔的“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是从属性“广延”和“思”中推出来的。他认为,“广延”和“思”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看都不可能还原为对方,因此,它们具有不可还原性,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具有绝对的区别,进而,他就提出了心身二元论的思想。人和机器。笛卡尔是“人和机器说”的坚决反对者。他认为人不是机器,动物才是机器,因为人和动物的身体是物质的不同形态,所以它们也服从物质的普遍规律。他同意将动物和人的肉体看作机器。但是,一旦超出了肉体和物质的范围,进入意识和精神的层面,就不能将动物和人同等对待。 二、笛卡尔的心灵哲学的价值所在 不管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给哲学界带来了何种灾难,我们都不能被关于二元论的批判遮蔽了双眼,而对笛卡尔一概否定,对他的贡献置之不理。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怎样诋毁甚至诅咒他,我们仍应正视他对心灵哲学所作的贡献。 笛卡尔为心灵哲学设定了共同的问题和对象。他认为,人是由物质和灵魂两种实体构成的,灵魂的特征是能思而无广延,身体则有广延而不能思。同时他又用身心交感论解释心身相互作用何以可能的问题。他的理论及其矛盾构成了近现代心身问题讨论的焦点。与此相关的,心与身有没有同一性,有没有“属”与“种”的关系,它们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是如何可能的,对此应如何解释,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尽管讨论的方式和论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当代,心灵哲学这一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的变革”,一些哲学家以解构心灵,祛除隐藏在人们心中的二元论幽灵为目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极大地丰富了心灵哲学的思想。但是,他们讨论的部分问题并未超出笛卡尔所思考的范围,而且一些思想是在笛卡尔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起来的,甚至有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超越笛卡尔。下面,将结合当代本体论变革中的部分思想进行分析,以显示笛卡尔心灵哲学的价值。

笛卡尔实体二元论与信息时代心身关系的辨析

第8卷第11期 2011年11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Nov.2011Vol.8No.1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心身关系是哲学基本的核心命题之一。回顾历史进程,从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到罗蒂的“心身统一性的唯物主义”,以及丹尼特的心灵解释学,走过了一条漫长的、相互更迭反复的道路。 虽然心身关系问题长期游弋于“对立”与“同一”的哲学价值取向之间。但每一种理论的产生总是离不开其所属的时代背景,并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古代自然科学不成熟,哲学家几乎完全是根据经验和思辨进行猜测和推断;笛卡尔的理论则是建立在当时缺乏系统性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现当代,心灵哲学不再是学者独自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具有更为广泛和坚实的学科依托。特别是二战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阿尔温·托夫勒所谓的“第三次浪潮”冲击着心灵哲学的方方面面。 一、笛卡尔实体二元论简述 心身关系是西方哲学所关注的核心命题之一。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大师就曾做出过相关探索。这些古典理论把心灵视作外在于肉体的东西,强调了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关系,具有重灵魂而轻肉体的特征。直到笛卡尔心身二元论的提出,才将心身关系尖锐地摆在了所有哲学家的面前,成为不容回避的核心命题。 笛卡尔通过否定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与肉体“一元论”的理论,重新肯定和阐述了柏拉图将两者看做是相互独立实体的思想,具体来说,世界是由两种截然不同、不依赖于其他东西而独立存在的实体构成的,其中每一种实体都仅仅具有唯一的一种属性———物质实体由于占有空间,其唯一属性是广延,其运动遵循自然规律;心灵实体则由于为人所特有、不占有空间,其唯一属性是思维,其行动遵循自由意志;物质实体无思维,心灵实体无广延,因而这两种实体实质上相互平行、彼此独立、互不干预,共同构成了世界的本原。笛卡尔认为,这两个层面中对立的各方都不能还原为另一方。即是说,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思维与广延是绝对不相同的东西,各自都不能成为对方的根据和解释。 19世纪后半叶,随着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潮 兴起,传统的笛卡尔形而上学受到了质疑。学术界开始将传统的心身问题转变为对不同感觉要素(组合)之间关系的探究。 到20世纪20年代,一批新的心灵哲学流派不断涌现,如布伦塔诺的描述性心理学,冯特、詹姆斯的心理哲学、马赫的心身平行原理、胡塞尔的现象学等。但20世纪4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对心灵哲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直到二战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衰落,人们对心理过程及其状态第一次具备了相对科学和客观观察手段,心身问题重新被纳入了主流哲学的研究范畴。维持根斯坦《关于心理学哲学的评论》的诞生,使关于心理现象的语词和概念进入了分析哲学的理论视野,以语言分析为基础的研究范式成为了现代心灵哲学的发展主流。 二、计算理论:前信息时代心灵哲学的嬗变 二战之后,随着商用计算机的使用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民用 PC 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建构,人类进入了后信息时代(一般 认为,1984年是前后信息时代的分水岭,而发展中国家的后信息时代比欧美要晚10年左右)。 计算理论取得了远比笛卡尔更严格和细致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类心智与计算之间的密切联系。但从实质上来看,这些研究成果就总体而言并没有彻底超越笛卡尔心身二元论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其主要原因在于学者仍然沿用着惟理智主义的基本立场和研究方法,摆脱不了形而上学的禁锢和机械论的还原主义倾向。 第一,计算理论是以“计算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这种形而上学把高度复杂的存在事物简化为单纯的可计算事物,而人的精神本身就包含着众多不可计算性的方面。把一切心智过程都定量化的背后,意味着计算理论企图利用计算机产品模型的特征提供一种单向隐喻,以此来试图揭示心智的本质,达到对人类心智科学合理的认识,这一推导模式打有很深的笛卡尔式烙印。此外,从苏格拉底经由柏拉图、笛卡尔、莱布尼兹和康德一直传至常规AI 的这一哲学传统的分支,认为理论是根据抽象的原理(包括定律、规则、程序等)对客观的、与语境无关的元素(属性、数据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阐述的。西方哲学这种从笛卡尔开始的对确定性的追求是如此的根深蒂 笛卡尔实体二元论与信息时代心身关系的辨析 谢 峰 (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自笛卡尔提出心身二元论以来,心身关系始终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命题,信息时代的来临则为探索该命 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解析了计算理论对传统心灵哲学的冲击,论证了人类实践活动由笛卡尔现实空间向信息时代虚拟空间延伸过程中,虚拟实在所带来的全新的存在体验。 关键词:信息时代;心身关系;笛卡尔二元论 19··

古希腊哲学主要思想学派概述

古希腊哲学主要思想学派概述 摘要: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许多自然哲学思想。概括分析其内涵,含有丰富的科学思想成份:一是对自然加以自然主义解释;二是将自然本质数学化,提出数学天文学;三是从实体的角度考察事物的形成与变化;四是将世界逻辑化并进行相应的经验观察。所有这些对于近代科学的诞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然哲学,科学数学化,原子论 Overview on main factions of natural philosophy of ancient Greek Abstract: the philosopher of ancient Greek has proposed many thoughts on natural philosophy. Summarizing their connotation with abundant elements of science, there are four aspects: firstly, naturalism explanation about nature; secondly, mathematicing the essence of nature and proposing Mathematics astronomy; thirdly, analyzing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things in substance aspect; fourthly, making the world logical and doing related observation. All of these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birth of modern science. Key words: natural philosophy, mathematicization of science, atomism 希腊哲学的直接前身是原始的神话和自然宗教的世界观。希腊神话是一种把人和自然混沌不分的幼稚幻想的世界观。古希腊哲学同它最初分离就在于把人和自然区别开来,排除拟人观而把自然万物当作在人之外的对象来对待。古希腊人由此就产生了一种对自然本身来了解自然、寻求客观的原因和理由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法。[1]正因如此,我们看到最初的哲学只能是自然哲学。然而,人们关心的当然不只是自然,关心自然还是为了人类自己。人们创造的神话不仅包括自然,而且还包括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神话比最初的自然哲学包含着更全面的因素。哲学在思维方式上已经胜过了神话宗教,但还需要继续从那里学习和吸取营养,从那里获得某种智慧,并使哲学的研究从单纯的自然转回到研究社会和人生。哲学是通过哲学家们分别研究了自然和社会和思维之后,才逐渐形成和成长起来的。 在古希腊,科学处于萌芽状态,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没有区分开来,哲学家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以思辨和直观的方式进行的,他们开始探寻世界的成分、组成、形式结构和它的运行,深入思考、推论和证明自然的法则,形成对自然的独特看法。这些看法中蕴涵着深刻的科学思想成份,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倡导反思和扬弃,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先导。 一、米利都学派 古希腊第一个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提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水”。泰勒斯是根据对自然的观察,用自然的因素来解释自然的。必须明确的是,他所说的水不是我们现代自然科学所理解的水,也不是指万物的基本物质成分是水,而是指万物的开端、开始和起源是水,水是生命的本原,渗透在宇宙的万事万物中,使宇宙成为一个有机体。根据他的这一命题,宇宙作为生长、生成、生活的生命整体的本质就揭示出来了。这种含义可从下面他的一段话中反映出来:“宇宙的心灵便是神,万物是活的,而且充满了精灵;正是通过基础性的水,宇宙的运动贯注着神圣的力量。”[2] 米利都学派自然哲学的提出不是纯粹的猜测,是以一定的自然观察和思考为基础的,他们的问题意识一代比一代强。尽管他们所持有的是一种有机生成论的自然观,尽管早期的希腊哲学家们还远不是无神论者,很多思想还带有很强的早期神话的味道,但他们与神话的解

笛卡尔

论笛卡尔哲学理论及价值 摘要:勒内·笛卡尔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本文主要针对其重要哲学思想进行阐述,并谈谈其哲学思想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笛卡尔,心灵哲学,我思故我在,普遍怀疑,上帝存在理论,天赋观念,心物二元论,价值 1.笛卡尔简介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小镇拉埃的一个贵族家庭。因家境富裕从小多病,学校允许他在床上早读,养成终生沉思的习惯和孤僻的性格。1606年他在欧洲最有名的贵族学校──耶稣会的拉弗莱什学校上学,1616年在普依托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对各种知识特别是数学深感兴趣。在军队服役和周游欧洲中他继续注意“收集各种知识”,“随处对遇见的种种事物注意思考”,1629~1649年在荷兰写成《方法谈》(1637)及其附录《几何学》、《屈光学》、《哲学原理》(1644)。1650年2月11日卒于斯德哥尔摩,死后还出版有《论光》(1664)等。他的年轻时的勒奈·笛卡儿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2.笛卡尔的哲学理论 通常都把笛卡尔看成是近代哲学的始祖。他是第一个禀有高超哲学能力、在见解方面受新物理学和新天文学深刻影响的人。固然,他也保留了经院哲学中许多东西,但是他并不接受前人奠定的基础,却另起炉灶,努力缔造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是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未曾有的事,是科学的进展带来的新自信心的标志。他的著作泛发着一股从柏拉图到当时的任何哲学名家的作品中全找不到的清新气息。 他在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谈谈方法》(1637)、《第一哲学沉思集》(即《形而上学的沉思》,1641)、《哲学原理》(1644)等,都是在荷兰发表的,这些著作在当时都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他的主要哲学理论有(1)怀疑一切——我思故我在(无论如何怀疑,那在怀疑的我不容置疑)——上帝存在(既然“我”存在,而这个不完满的“我”却有着关于完满的观念,又因为无中不能生有,故而,”我“的完美观念来源于上帝,上帝必然存在)——物体存在(既然完满的上帝存在,那么上帝是可信的,绝不会用物体的假象欺骗”我“,故而物体必然是实际存在的)(2)心物二元论(3)天赋观念:认识的起点是清楚明白、不可置疑的、普遍有效的、纯粹理智的天赋

最值得一读的49本经典书籍

最值得一读的49本经典书籍 阅读经典书籍可以增加你的学习经历。原因在于,这些经典书籍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让你透过不同“镜头”审视问题,而且它们极有可能与未来相关。阅读经典书籍是个绝妙的脑力练习,将会赋予你强大的智力工具。 有许多受信赖的推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经典好书。这些推荐可以在莫蒂默·阿德勒(Mortime r J. Adler)和查理·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的《教你如何读书》(How to Read a Book),苏珊·怀斯·鲍尔(Susan Wise Bauer)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思维》(The Well-E ducated Mind)中找到,我认为他们推荐的书籍都是高质量的。你可以阅读他们推荐的完整书籍信息(附有如何阅读的建议),但在这里我直接列举这两本书共同推荐的书籍书名。 虽然我相信任何一本他们推荐的书籍都很精彩,但为了保险起见,我认为他们一同推荐的书籍很伟大。 事不宜迟,以下是推荐的书籍,附有亚马逊链接以及免费下载地址(如果有的话): 小说 唐吉诃德(塞万提斯)- 下载 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 下载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 下载 雾都孤儿(查尔斯·狄更斯)- 下载 红字(纳撒尼尔·霍桑)- 下载 白鲸(赫尔曼·梅尔维尔)- 下载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下载 罪与罚(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下载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下载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 下载 审判(弗兰兹·卡夫卡)- 下载 自传和回忆录 忏悔录(奥古斯丁)- 下载 蒙田随笔全集(蒙田)- 下载 第一哲学沉思录(笛卡尔)- 下载

笛卡尔的贡献有哪些_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笛卡尔的贡献有哪些_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笛卡尔涉及的领域比较多,因此他的个人成就也是非常全面的,他对多个领域都有贡献。笛卡尔的贡献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笛卡尔在哲学领域当中有了新的发展,其给哲 学领域多创了一条路,同时其在物理学、生理学等等领域当中也有不俗的成就,最重要的 还是笛卡尔曾经开辟了解析几何这个新领域,笛卡尔在数学领域当中取得的成就已经足够 让他登上数学领域的高峰了。 笛卡尔的贡献中,最重要的部分还是他对哲学领域的贡献。笛卡尔一个理性主义者, 他甚至已经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对于现代哲学而言,笛卡尔是具有不一样的意义的,人们甚至认为他就是那个创造现代哲学的人。笛卡尔在其他的领域当中也取得了成就,他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曾经提出过能量守恒定理,只是他自己在最后没有证明出这个 定理而已,还有就是他在天文学方面也取得了成就。 但是,在笛卡尔的所有的成就当中,大家还是认为笛卡尔是贡献最大的数学家,认为 笛卡尔对数学的贡献最大。的确,作为解析几何的创立者,笛卡尔的存在就好比是一个神话,就是因为这个神话,近代数学大门才被打开。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一代人,他是资产阶级哲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将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这对日后的哲学领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其实总结起来的话,那就是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主要有这样的几个。第一:科学要为人 类服务。笛卡尔认为,任何的科学都应该是对人有好处的,所有的科学都应该让人更好地 掌握自然。第二:怀疑一切,笛卡尔对外面的一切都是很怀疑的,笛卡尔认为我们所有的 观点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感受,而感受是会欺骗大家的,因此笛卡尔提出了怀疑一切这样 的哲学观点。 在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这一点: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人只有存 在思想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当自己在思考的时候,自己就是存在的,而当自己有一天 不再思考的时候,自己就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笛卡尔一直在怀疑,他可以怀疑任何的东 西的存在,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本身的存在。 数学家笛卡尔在年幼的时候喜欢思考问题,其在年长之后由于对科学的爱好,而开始 研究科学,其中就包括数学。笛卡尔在数学领域当中有重要的地位,他创立了解析几何。 在笛卡尔出生的时候,当时已经存在代数,但是人们对于代数的研究还是很深刻,人们在 当时主要还是用几何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但是笛卡尔却巧妙地将几何和代数联合在一起了。之后笛卡尔更是创造了我们都知道的坐标系,从而解析几何学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了。数学 家笛卡尔在这个领域当中,有了新的创造,这是他对数学的一种贡献。

对笛卡尔关于“错误”的理论的理解

摘要 本文作者在阅读了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论真理和错误的部分之后,不仅从“上帝不是错误产生的原因”,“错误产生于自由意志的不恰当使用”,“避免错误、获得真理的方法”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对笛卡尔关于“错误”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阐述,还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地对笛卡尔上述观点进行评价,在肯定了笛卡尔关于“错误”的理论的突出贡献的同时,也提出了对笛卡尔该理论中部分观点的质疑,集中表现为质疑笛卡尔所说的“清楚分明”没有客观的标准以及其对上帝的神圣权威的过度依赖态度。 关键词:《第一哲学沉思集》;笛卡尔;错误;自由意志

对笛卡尔关于“错误”的理论的理解 法国人勒内?笛卡尔的思想活跃于17世纪的欧洲,其在哲学、数学、物理、天文等方面均有卓越的建树,其哲学的终极目标(也可以说是其各个方面成就的最终追求)是要为人类知识寻找到一个不可动摇的“阿基米德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宏伟的人类知识大厦,以获得最终的、永恒的真理,这与现代人孜孜不倦追求的“求真”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设法使我们的知识永远立足于坚实的基础之上而不再受种种错误的干扰。 在笛卡尔的著作《第一哲学沉思集》的六个沉思中,关于真理和错误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第四个沉思的部分,但是事实上,关于人何以会产生错误的问题作为笛卡尔进行哲学研究的重要动因,在第一个沉思开篇就已经提出,“由于很久以来我就感觉到我自从幼年时期起就把一大堆错误的见解当做真实的接受了过来,而从那时以后我根据一些非常靠不住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东西都不能不是十分可疑、十分不可靠的……”1,错误启迪笛卡尔进行哲学的怀疑,并进而构建他宏伟的哲学大厦。因此,我试图梳理清楚笛卡尔关于“错误”的理论,并阐述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上帝不是错误产生的原因 笛卡尔以普遍怀疑为逻辑起点,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普遍怀疑,终于找到了那个不可怀疑之物就是自我——一个思维着的观念或精神。通过“我思”,笛卡尔得出了他的第一个结论,那就是“我在”。但是我是一个有限的、不完满的存在体,进一步的沉思使笛卡尔领会到还有一个至上完满的存在体存在着,“我体会到一个至高无上的、永恒的、无限的、不变的、全知的、全能的、他自己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普遍创造者的上帝的那个观念,比起代表有限的实体的那些观念来说,无疑这个观念在其自身中有更多的客观实在性……”2。这一观念不可能来自我自己,因为我是有限的,而上帝却是无限的,一个无限实体的观念是不可能从有 1参见勒内?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6页。 2参见勒内?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3页。

尔雅通识课西方哲学智慧6 唯理论 笛卡尔

希腊哲学重视经验的自然主义和科学精神;基督教哲学重视超验性的形而上学。 近代哲学不仅关注自然科学的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论和自然哲学的理论;也关注超越性的本体论问题或形而上学问题。 18世纪法国无神论 哲学家讨论的神不是基督教的人格神,而体现为形而上学的终极存在。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思想体系的时代(德国古典哲学) 哲学的科学性如何体现 通过体系性来体现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笛卡尔对洛克(英国,经验论)、牛顿的影响很大。 近代哲学 科学知识的发展使得哲学思想开始复苏。 科学知识的发展使人们重新树立起了对理性的信心。 科学知识的发展给哲学家提出很多问题。 近代哲学一开始就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争论(围绕认识论) 近代哲学的精神:启蒙主义 狭义:18世纪法国哲学(启蒙运动),伏尔泰,狄德罗,巴赫 广义:整个近代哲学(从经验论和唯理论到德国古典哲学) 启蒙的核心:理性、自由 启蒙主义三大敌人:封建专制制度宗教迷信愚昧落后 近代哲学之初,哲学家们围绕着认识论展开了争论,分为经验论和唯理论。 经验论(英国经验论):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经验。洛克,贝克莱,休谟 唯理论(大陆唯理论):感觉经验是相对偶然的不可靠的,知识只能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法国笛卡尔,荷兰斯宾诺莎,德国莱布尼茨。 经验与理性之争 托罗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 经验论与唯理论各持一端。 张志伟老师观点:人们尽可以怀疑一个哲学家的理论错误,但是最好不要怀疑他的智商。

培根提倡理性和经验结合。 笛卡尔(解析几何创始人)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霍布斯(英国) 黑格尔认为笛卡尔是从头做起的哲学家。 去读世界这本大书。带着假面行走。——笛卡尔 康德之后哲学家才出自大学讲台。 笛卡尔登上哲学舞台之日,正是经院哲学衰落、哲学百废待兴之时。摆在他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恢复理性的地位,重建形而上学,为整个人类知识大厦重新奠定基础,笛卡尔雄心勃勃。 笛卡尔形象地把人类之时比喻为一棵大树,形而上学是根,物理学或自然哲学是干,其他科学则是枝叶和果实。根深才能叶茂,所以他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重建形而上学的基础。换言之,哲学或形而上学应该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然而现在这个基础是非常不稳固的。 笛卡尔的思想 ●方法论 仿照几何学方法:理性演绎法 哲学与数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定理 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几何学 笛卡尔:旧逻辑只能用来推理分析已知的知识而不能获得新知识。几何学方法能够推演出新知识来却只研究抽象的符号,而不研究知识。 理性演绎法 理性:理智直观,第一原理 笛卡尔要求哲学的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它们必须是明白而清晰的,人心在注意思考它们时,一定不能怀疑它们的真理; 第二,我们关于别的事物方面所有的知识一定是完全依靠那些原理的以至于我们虽然可以离开依靠于它们的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是离开那些原理,我 们就一定不能知道依靠于它们的那些事物。 演绎:仿照欧几里得的方法建立一套逻辑方法 ●天赋观念(基本原理) 笛卡尔根据观念的来源不同把观念分为三类:“在这些观念中间,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由我自己制造出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