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岸桥机器房总成的设计

岸桥机器房总成的设计

岸桥机器房总成的设计
岸桥机器房总成的设计

岸桥机器房总成的设计小结

这三个月,我设计了三台岸桥的机器房。记得四月初刚接到机器房总成的设计安排时,感觉相当的繁琐,主要是看了同类型机器房结构图和底架图。经过这段时间的设计,现在对这种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机器房总成的设计过程:

首先要仔细阅读《技术规格书》中业主对机器房的要求,然后开始确定机器房的外形尺寸,长和宽。这个尺寸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1、起升机构、俯仰机构、小车运行机构的电机、卷筒、减速器的“占地面积”;

2、电气房内电气柜和高压区内高压柜的个数和尺寸大小,以及摆放要求;

3、维修空间。

对于第一个因素,起升机构是所有岸桥必有的,它的尺寸是必须考虑的;岸桥如果无俯仰,则俯仰机构所占空间就不必考虑;同理,小车若是自行式,其运行机构所占空间也不必考虑,牵引式的则需考虑。

对于第二个因素,电气房和高压区的布置,电气柜的个数和尺寸需要和电气协商来确定,摆放则是根据业主的要求以及相关规范来进行。

对于第三个因素,就要合理的布置机器房内所有设备,并充分考虑维修方便,维护简单,操作简便。机器房的高度是由维修行车的安装空间及起吊空间来确定的。

另外,地窗总成的位置及尺寸有时也可能会影响到机器房的大小,上个月做的4022寸滩岸桥就是个例子。

确定了外形尺寸后,就可以开始机房内部的布置了。

上图就是机器房内部的一般布置。如图,电控房靠左,高压房和地窗总成靠右,中间从前到后依次是俯仰机构,小车运行机构,起升机构。有的业主要求电器柜摆一排的,可如下布置:

如果把电气房和地窗总成放中间,就可以如下摆放,当然只有业主要求这种布置,才可以这样设计,因为这种布置显得很空旷,无形中增加了机房重量。

总体规划确定之后再来说说其他部件,如:起升出绳罩,俯仰出绳罩,起升应急底座,俯仰应急底座,换绳装置等。

出绳罩的结构原理都差不多,拿俯仰出绳罩为例,常用的结构有两种,下图是第一种:

这是第二种:

构的摩擦,而第一种内部已设计有轴承托辊,这也是两种出绳罩的区别。

起升机构,由于钢丝绳使用最频繁,磨损也最严重,所以靠近它的墙壁上需安装换绳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一般布置两套,每个起升卷筒上布置一

套,也可以仅布置一套,只是换绳作业要麻烦一些。换绳装置的驱动装置,有时

也可用作应急驱动。

下面来说说设计最繁琐的机器房结构图和底架图,这个也是机器房的设计核心。结构图的骨架一般是由H型钢、矩形钢和角钢拼接而成,其主要骨架为H 型钢,要通过计算选取,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它必须能够承受四壁的风载,房顶堆积雨雪的重力以及维修吊工作时对其产生的作用力。房顶可以做成两种形式,一种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倒V字”形,一种前高后低的单向倾斜。型钢拼接过程中注意给门、窗户、进风机、排风机、出绳孔留位置就可以了。

骨架做好了,就开始完善墙壁了。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下图是第一种方式,它是将夹心彩板通过自攻螺钉与骨架外侧联结,彩板与彩板间用工字铝卡住,再用拉铆钉固定。这种方式做起来比较简单,从外面看也很美观,不足的是在里面能看到横横竖竖的骨架。

第二种方法如下图,将防火隔热保温棉在骨架内侧与之相连,然后在保温棉内侧和骨架外侧扑上瓦楞板,并用自攻螺钉联结。这样内外看起来都比较美观,但制作较第一种麻烦,成本也高些。

这里面还有个关键就是,维修吊的选取。维修吊要能保证在整个机房的长度和宽度内覆盖机器的全部修理部位,吊钩将机房内重量最大的单件设备吊至码头面上。其轨道安装在墙壁两侧,距机房地面有一定高度。

机器房结构图就介绍到这,最后说下机房底架图。底架图分三个部分:1、底架,2、支座,3、电缆槽布置。

底架由大型H型钢组成或钢板拼接,拼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和上面摆放的卷筒、电机以及减速器等机构的底座对筋。不要求所有的筋都要对上,但主要支座在受力方向的筋一定要对准。其中小车牵引机构平台由于出绳在底架下方,故应下沉,由型钢搭安装平台。

连接后大梁和机房底架的就是支座,它承受了机器房几十吨的重量,也是设计的关键。一般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便于安装时的快捷方便,且设计完成后一定要与后大梁对筋。

底架拼接完成后,还要在电控房、高压房以及各机构需供电的下方对应的底架挖电缆槽,布置电缆走线,并设置维修手孔盖。

至此,机器房总成介绍完了,其他小部件如地窗总成、扶梯和围栏这里不再赘述了。

XX桥梁结构设计

概述: (一)设计依据: 1、XX公司提供的商务区电子版地形图,电子版道路图纸,电子板河道及景观图纸; 2、甲方确定的规划河底宽度为20米,设计最高水位4.8米,设计河底高程2.0米; 3、桥梁方案汇报会确定桥位和桥型布置方案; 4、xx公司其它要求。 (二)工程概况: 二级桥包括涵洞两座,位置分别在规划一路与水街交叉处和规划二路与水街交叉处,新区商 务区水街规划河底宽度为20米,设计最高水位4.8米,设计河底高程2.0米,其中按3-6m 框架涵设计,道路规划宽度为20米,两侧景观带按景观要求设计。框涵俩侧按悬挑结构设 计。 二、桥梁工程场地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介绍 (一)自然、气候条件 天津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四季分明。冬季 受蒙古冷高气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左右,多为偏南风。气候特 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冷暖多变;夏季温高湿重,雨热共济;秋天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冬 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年平均气温11.1~12.3 C,七月平均气温26 C以上,一月份平均气温-4 C以下,偶然最 高温40.3 C,极端最低温-21 C。] 年平均降水量为550~680mm ,一日最大暴雨量304.4mm 。每年6~9月为汛期,平 均雨日34天左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3%以上,冬季雨雪量只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1%~3% 。 (二)拟建场地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属滨海冲积平原,地貌单一,场地地表略有起伏。本次勘探揭 示埋深50.00m 以上的地层属海相、陆相沉积地层。

(三)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情况 1、场地地形地貌、场地土土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根据《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 )第3.2节、附录A及本次勘察资料,本次 勘探50.0m 深度范围内,场地土按成因年代可分为9层,按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划分为 18个亚层。各层土的土质特征及分布规律描述如下: (1 )人工填土层(Qml )) 主要由素填土(地层编号①)组成,厚度0.30?1.20m,黄褐色,主要粘性土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水平方向分布连续。人工填土填垫年限小于十年。02、04、06号孔夹有厚 度0.3?0.4m的灰黑色坑底淤泥质土。 (2 )全新统新近组坑底淤积层(Q43Nsi ) 地层编号②,该层土在本场地缺失。 (3)全新统新近组古河道、洼淀冲积层(Q43Nal ) 系北运河洪泛冲积而成,层顶标高为 5.95?1.75m,主要由上部的粘土、粉 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③1)及下部的粉土(地层编号为③2)组成: ③1粘土、粉质粘土,层顶标高为 5.95?1.75m,厚度0.60?4.10m,灰黄色,可塑, 含少量有机质,属中偏高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在02、06#孔附近缺失。 ③2粉土,层顶标高为5.85?1.15m,厚度1.00?2.70m,灰黄色,稍密,饱和,含少量有机质,夹粉质粘土薄层,分布不连续,属中压缩性土。 (4)全新统上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3al ) 地层编号④,该层土在本场地缺失。 (5)全新统上组湖沼相沉积层(Q43l+h ) 层顶标高为2.35?-0.38m ,主要由上部的粘土(地层编号⑤1),中部的粉土(地层编号 ⑤2 ),以及下部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⑤3 )、粉土(地层编号⑤4)组成: ⑤1粘土,厚度0.80?3.00m,灰黑色?青灰色,可塑,含少量有机质及腐殖物,夹粉质粘土薄层,属中偏高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连续。 ⑤2粉土,层顶标高为1.55?-2.44m ,厚度0.70?5.70m,青灰色,稍密?中密,饱和,含少量有机质,属中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在20#孔附近缺失。 ⑤3粉质粘土,层顶标高为0.05?-4.29m ,厚度0.50?5.00m,青灰色,可塑,含少量有机质,夹粉质粘土薄层,属中偏高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分布于1#桥、2# 桥和4?6#桥(01?12#、20?23#孔)附近。 ⑤4粉土,层顶标高为-2.58?-7.85m ,厚度0.50?2.50m,青灰色,稍密?中密,饱 和,含少量有机质,属中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在3#桥和6#桥区域(13?19#、 22#、23#孔)缺失。 (6)全新统中组浅海相沉积层(Q42m ) 层顶标高为-4.68?-8.85m ,主要由上部粘土、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⑥1 )和下部的粉土 (地层编号⑥2 )组成: ⑥1粘土、粉质粘土,层顶标高为-4.75?-8.85m ,厚度1.60?4.00m,灰色,可塑, 含少量有机质及贝壳,属中偏高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在1#桥局部和5#桥区域 (19#、21#、22# 孔)缺失。 ⑥2粉土,层顶标高为-4.68?-10.85m ,厚度0.50?4.10m,灰色,稍密?中密,砂粘互层,含少量有机质及贝壳,属中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仅在1#桥和2#桥、 6#桥局部(01?05#、17#、08#、10#、24#孔附近),以及5#、6#桥所在区域(19?22#孔附近)有分布。

桥梁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

桥梁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 摘要:目前桥梁结构耐久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比较了各国几种主要耐久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耐久性设计思路和方法,即利用耐久度来衡量结构保持耐久性的能力,通过计算耐久性指标来评判某一时刻结构耐久性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强调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构体系和构件荷载类别以及桥梁寿命周期经济性对耐久性设计的影响,具有概念明确、形式简单、便于应用等特点。 关键词:桥梁结构、设计、可靠性、创新 引言: 桥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尽量避免主观经验因素对设计的影响。在桥梁设计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国内的桥梁结构设计普遍有这样的倾向: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而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却恰恰是使用时的性能表现;重视结构的建造而不重视结构的维护。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工程事故频发、结构使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不良后果;也与国际结构工程界日益重视耐久性、安全性、适用性的趋势相违背;也不符合结构动态和综合经济性的要求。 我国的桥梁设计理论和结构构造体系仍不够完善,在桥梁设计领域,特别是关于桥梁施工和使用期安全性的问题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次是结构分析与构件和连接的设计,并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性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一、结构的耐久性设计问题: 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 在大跨度桥梁领域,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建造了大量的斜拉桥。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这类问题与没有进行合理的耐久安全性设计有关,这也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桥梁的耐久性问题。而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材料和统计分析的角度进行的,对如何从结构和设计的角度来改善桥梁耐久安全性却很少有人研究。而且,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偏重于结构计算方法的研究,却忽视了对总体构造和细节处理方面的关注。因此,需要努力将耐久安全性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 二、桥梁的超载问题:

第六章 岸桥的运行机构和装置

第六章岸桥的运行机构和装置 第一节起升机构 一、概述 岸桥起升机构的作用是实现集装箱或吊具吊梁升降运动,它是岸桥最主要的工作机构。 起升机构除了采用专用集装箱吊具起吊集装箱外,还可以通过吊钩梁对重件、件杂货进行装卸作业。 岸桥的起升机构由一组或两组对称布置的起升绞车(分别由一台或两台电机驱动),相应的联轴器、制动器、减速器等部件组成,通过驱动钢丝绳卷筒进行卷扬动作。当采用两组对称布置的起升绞车时,为了保持同步运行,必须在高速轴(电机轴端)和低速轴(卷筒轴)之间装设同步装置。如果采用电驱动技术能确保同步,也可以不要机械同步,但必须征得用户认可。 由于岸桥的起重量一般为40t或更大,通常用4根钢丝绳并通过吊具滑轮形成8根独立的钢丝绳承受外载荷。为便于更换绳,通常将两根卷扬钢丝绳的4个绳头分别固定在卷筒上。 起升机构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1)起升机构应符合文件规定的工作级别或规范标准的规定,当没有明确提出执行标准时,一般采用FEM规范。中国采用《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ll)。 (2)起升机构的驱动装置一般设置在机器房内,各部件安装在具有足够强度和刚性的共用的底架上。底架再与机器房钢结构固定。 (3)驱动装置的各传动轴同心度应是可调的,当轴同心度出现很小的偏差时可通过底盘和机座之间的调整垫片进行适当调整。可用定位销或楔形止动块将各部件定位在底架上。 (4)传动装置的支座应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承受因钢丝绳偏斜产生的侧向力,保证盘式制动器正常工作。 (5)钢丝绳工作时对卷筒绳槽的偏斜角一般不大于3.5°,对滑轮槽的偏斜角最大不大于5°。 (6)在高速轴(减速器侧)和低速轴(卷筒轴侧)装设有可靠的制动器。 (7)配置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高度指示器和限位保护、超载保护、超速保护、挂舱保护架、对转动部件外侧应装设安全防护栏,在卷筒的下方应有接油盘,以防止污染环境。 (8)便于维护保养,留有足够的维修保养空间和通道,一般人行通道宽度≥0. 7 m。 (9)当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有将货物放置到地面或将吊具自舱内取出的措施。 二、起升机构的组成 起升机构由驱动机构、钢丝绳卷绕系统、吊具和安全保护装置等组成。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器、卷筒、支承等部件。安全保护装置除了高、低速级配备制动器外,还包括有各种行程限位开关、超速开关以及超负荷保护装置等。 1. 电机 (1)电机的特点。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起升机构上. 驱动电机有交流和直流电机,过去多采用直流电机。随着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进步,交流电机也逐步被采用。考虑到起重机起升工况的特点和载荷特点,直流电机的过载能力一般都较大(达到250%或更高),并配有风机以保证起升电机连续性的工作要求。 (2)对起升机构电机的要求。

S店烤漆房m喷漆房活性炭废气设计方案

XXX有限公司 6000?/h烤漆房废气处理工程 初 步 设 计 方 案 临安市乔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十月十八日 目录 一、概述4 1.1项目概述4

1.2设计依据5 1.3设计原则6 1.4工程范围6 1.5 操作工艺概述6 二、废气处理设计条件10 2.1设计规模的确定10 2.2设计原废气浓度11 2.3废气处理设施位置的规定12 2.4排放出路12 2.5采样位置和采样点12 三、废气处理设施的工艺方案13 3.1 废气处理工艺选择13 3.2废气处理工艺流程14 3.3工艺特点17 四、废气处理设施工艺设计18 4.1废气工艺设计18 4.1.1废气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18 4.2电气及自控设计19 4.3自控设计20 4.4工程给水系统21 4.5防腐21 五、工程投资估算及配比情况22

5.1设备材料费用投资(A)22 5.2土建工程(B)23 5.3工程间接费(C)23 5.4工程总造价(未含土建)23 六、技术经济指标23 6.1废气处理成本23 6.2 活性炭吸附器设备运行成本24 七、其它服务项目24 7.1设计服务24 7.2维修服务24 7.3技术服务25 7.4质量保证25 八、其它说明25 8.1货物运输包装说明25 8.2设备运行、维护注意事项26 8.3生产周期及进度26 九、售后服务26 十、不同技术对比28 十一、工程案例31 十二、类似工程检测报告32 九、图文资料 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

一、概述 1.1项目概述 本项目主要从事汽车、汽车用品、汽车配件等的批发零售及汽车维修。预计年销售汽车300辆,维修、保养车辆600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为保护环境,贵公司专门向我司咨询,并委托我司派环境工程专业人员对生产现场进行查看。根据现场实际情

纸桥的结构与受力分析

纸桥的结构与受力分析 摘要:我国古代的桥,形式种类繁多发展演变过程漫长,近代以来由于高科技的勃然兴起,桥梁逐 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其技术进步更是突飞猛进,形式更为复杂多样。桥梁作为结构的一大主要应用,简洁地展现了力学之美。制作纸桥可以为今后桥梁施工技术提供思路。所以纸桥的制作、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纸桥桥梁结构的特点以及影响桥梁的简单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字:纸桥、桥梁结构、受力分析。 引言: 桥梁是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过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建筑物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建筑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现在国内外的桥梁建设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像我国的武汉长江大桥,黄埔的跨海大桥等等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桥梁的建设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为此,我们要着重设计桥梁的结构,要设计出更加稳定的构造,解决桥梁中间垮塌和部分桥面出现断裂的问题。通过设计不同结构的纸桥,参考着经典大桥桥的优秀设计,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现代生活的特点,设计出简约、稳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大桥。

试验方法: 一、桥的整体结构设计:我们小组一共想出了三种桥梁的结构。一是三层的向两边分担压力的构型;二是拱形结构;三是中间穿插着连接起来的平桥。经过权衡利弊,我们小组决定选用第三种方案。该方案是在地面两侧建两个大型桥墩,在中间也同样建一个大型桥墩。然后通行部分是由长细纸筒做成。 二、前期实验:分别用一张打印纸从不同形式折成不同形状的单个桥体结构部分,然后在桥面上放砝码,记录数据。一次用不同形状折的单体进行实验,做成表格,比较各个的承重数据。最后得出最好的承重结构为由纸的对角叠成的圆柱套着三棱柱的单体,此单体结构承重效果在同等条件下经测试最好,并由此开始制作桥体。 三、制作步骤:首先制作长细纸筒:先把纸卷成细的卷,要卷紧。这个卷能承受的压力不会很大,而且越长承受的压力就越小,越易被压坏。但是卷能承受的拉力是很大的,调整结构把这些卷全变成受拉构件。在非要受压不可时,把纸卷截的短些,用很多细的纸卷在这个受压的地方共同承受压力。接着做短圆纸筒:以A4 纸的窄边为“母线”卷成。最后做底面:每张纸先用胶水加固(全部涂过后风干),再涂一次卷成纸卷再相互错开用胶水黏结。最后将底面与纸筒固定好,再将底面与桥面固定,分别固定在桥俩端及中间部分。大概步骤即是这样:先固定主要框架,然后是支架,其次是桥身上的各处桥梁,最后铺好桥面。

a喷漆房设计方案

喷漆房 设 计 方 案 第一部分、货物及其服务的说明 1 、新增设备清单: 2、交货期 合同生效30 天完成设备制造及安装。 3、质量保证 3.1、我公司以质量体系运作,我们对承包范围内的一切设备从设计、 制造、安装、调试至交付验收均按照规定体系程序执行,在全过程中充分 听取用户方意见,接受用户方监督。实施责任工程师制,挑选经验丰富技 术水平高的项目总设计师,全面负责本次项目。 3.2、我们在工程承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完全能够按时优质地完成整 个工程,确保产品质量,用户不必承担任何风险。 3.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目标的制定及论证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质检部会同工地

主任进行论证,科学地确定目标管理值。 (2)目标的分解及方案 以质量指标为依据,按项目施工的管理层次进行分解开展,落实到有关责任者成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职责。质量职责包括质量责任与质量权限。质量职责是建立质量管理网络、质量责任制的一部分,而质量责任制是质 量目标、计划待以落实的保证。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责任考核 施工质量实行三级控制,层层把关。 3.4、计量器具的配备计划 ( 1)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实际工程量的需要及安装的技术质量要求,配备好工地的计量 1 器具。 ( 2)用于施工中计量检测器具其等级符合技术要求。 3.5、人员控制 对施工的各专业人员进行资质审查,凡从事特种工作的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3.6、物资控制 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物资质量的控制要求,并由责任部门和责任者对物资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检查,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建立物资控制台帐。

3.7、工序控制 对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设置控制点,并实施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办法。 施工过程中严格“三检”制度,做到“谁施工,谁负责”,“上道工序不合 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3.8、质量检验及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严格按照质量检验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对不合格产品坚决返工,奖优罚劣。 3.9、检验和试验控制 ( 1)对工程中的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必须有合格证和质保书。 ( 2)施工质量严格按合同规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检查、 评定。 3.10、加强内部的技术管理 ( 1)图纸会审。开工前,由技术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工程和施工图进行会审,解决施 工图纸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详细施工计划、材料计划、施工方案,并作好图纸会审记录。 ( 2)技术交底。开工前,由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工艺规范,技术质量要求书面的详细 交底。 ( 3)质量自检和互检。各施工组在每项工程量,要求施工人员自检,

结构设计大赛(桥梁)计算书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案作品名称蔚然水岸 参赛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赛队员吕远、李丽平、李怡潇、赵培龙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一、方案构思 1、设计思路 对于这次的设计,我们分别考虑了斜拉桥、拱桥、梁式桥和桁架桥的设计方案。斜拉桥可以看作是小跨径的公路桥,且对刚度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斜拉桥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对于用桐木强度比不上其他样式的桥来得结实;拱桥最大主应力沿拱桥曲面而作用,而沿拱桥垂直方向最小主应力为零,可以很好的控制桥梁竖直方向的位移,但锁提供的支座条件较弱,且不提供水平力,显然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梁式桥有较好的承载弯矩的能力,也可以较好的控制使用中的变形,但桥梁的稳定性是个很大的问题,控制不了桥梁的扭转变形,因此,我们也放弃了制作梁式桥的想法;而桁架桥具有比较好的刚度,腹杆即可承拉亦可承压,同时也可以较好的控制位移用料较省,所以,相比之下我们最后选择了桁架桥。 2、制作处理

(1)、截杆 裁杆是模型制作的第一步。经过试验我们发现,截杆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杆件,采用不同的截断方法。对于质地较硬的杆应该用工具刀不断切磋,如同锯开;而对于较软的杆应该直接用刀刃用力按下,不宜用刀口前后切磋,易造成截面破损。 (2)、端部加工 端部加工是连接的是关键所在。为了能很好地使杆件彼此连接,我们根据不同的连接形式,对连接处进行处理,例如,切出一个斜口,增大连接的接触面积;刻出一个小槽,类似榫卯连接等。 (3)拼接 拼接是本模型制作的最大难点。由于是杆件截面较小,接触面积不够,乳胶干燥较慢等原因,连接是较为困难的。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加以控制,如用铁夹子对连接处加强压、用蜡线进行绑扎固定等。对于拱圈的制作,则预先将杆件置于水中浸泡并加上预应力使其不断弯曲,并按照先前划定的拱形不断调整,直至达到理想形状。 在拱脚处处理时,先粘结一个小的木块,让后用铁夹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保证连接能足够牢固。 乳胶粘接时要不断用电吹风间断性地吹风,使其尽快形成粘接力,达到强度的70%(基本固定)后即可让其自行风干。 (4)风干 模型制作完成后,再次用吹风机间断性地吹粘接处,基本稳定后,让其自然风干。 (5)修饰

结构设计大赛(桥梁)计算书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案 作品名称蔚然水岸 参赛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赛队员吕远、李丽平、李怡潇、赵培龙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一、方案构思 1、设计思路 对于这次的设计,我们分别考虑了斜拉桥、拱桥、梁式桥和桁架桥的设计方案。斜拉桥可以看作是小跨径的公路桥,且对刚度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斜拉桥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对于用桐木强度比不上其他样式的桥来得结实;拱桥最大主应力沿拱桥曲面而作用,而沿拱桥垂直方向最小主应力为零,可以很好的控制桥梁竖直方向的位移,但锁提供的支座条件较弱,且不提供水平力,显然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梁式桥有较好的承载弯矩的能力,也可以较好的控制使用中的变形,但桥梁的稳定性是个很大的问题,控制不了桥梁的扭转变形,因此,我们也放弃了制作梁式桥的想法;而桁架桥具有比较好的刚度,腹杆即可承拉亦可承压,同时也可以较好的控制位移用料较省,所以,相比之下我们最后选择了桁架桥。 2、制作处理 (1)、截杆 裁杆是模型制作的第一步。经过试验我们发现,截杆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杆件,采用不同的截断方法。对于质地较硬的杆应该用工具刀不断切磋,如同锯开;而对于较软的杆应该直接用刀刃用力按下,不宜用刀口前后切磋,易造成截面破损。 (2)、端部加工

端部加工是连接的是关键所在。为了能很好地使杆件彼此连接,我们根据不同的连接形式,对连接处进行处理,例如,切出一个斜口,增大连接的接触面积;刻出一个小槽,类似榫卯连接等。(3)拼接 拼接是本模型制作的最大难点。由于是杆件截面较小,接触面积不够,乳胶干燥较慢等原因,连接是较为困难的。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加以控制,如用铁夹子对连接处加强压、用蜡线进行绑扎固定等。对于拱圈的制作,则预先将杆件置于水中浸泡并加上预应力使其不断弯曲,并按照先前划定的拱形不断调整,直至达到理想形状。 在拱脚处处理时,先粘结一个小的木块,让后用铁夹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保证连接能足够牢固。 乳胶粘接时要不断用电吹风间断性地吹风,使其尽快形成粘接力,达到强度的70%(基本固定)后即可让其自行风干。 (4)风干 模型制作完成后,再次用吹风机间断性地吹粘接处,基本稳定后,让其自然风干。 (5)修饰 在模型完成之后,为了增强其美观性,用砂纸小心翼翼的将杆件表明的毛刺打磨光滑,注意不要破坏结构,以免影响其稳定。 3、设计假定 (1)、材质连续,均匀; (2)、梁与索之间结点为铰结;梁与塔柱(撑杆)之间的连接为刚结;

标准喷漆房设计方案

标准喷漆房设计方案

无尘喷漆房 设 计 方 案 杭州萧山仙明机电设备厂 2018-11-06

第一部分、货物及其服务的说明 1、设备清单: 2、交货期 合同生效30天完成设备制造及安装。 3、质量保证 3.1、我公司以质量体系运作,我们对承包范围内的一切设备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至交付验收均按照规定体系程序执行,在全过程中充分听取用户方意见,接受用户方监督。实施责任工程师制,挑选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项目总设计师,全面负责本次项目。 3.2、我们在工程承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完全能够按时优质地完成整个工程,确保产品质量,用户不必承担任何风险。 3.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目标的制定及论证 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质检部会同工地主任进行论证,科学地确定目标管理值。 (2)目标的分解及方案 以质量指标为依据,按项目施工的管理层次进行分解开展,落实到有关责任者成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职责。质量职责包括质量责任与质量权限。质量职责是建立 质量管理网络、质量责任制的一部分,而质量责任制是质量目标、计划待以落实的 保证。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责任考核 施工质量实行三级控制,层层把关。 1

3.4、计量器具的配备计划 (1)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实际工程量的需要及安装的技术质量要求,配备好工地的计量器具。 (2)用于施工中计量检测器具其等级符合技术要求。 3.5、人员控制 对施工的各专业人员进行资质审查,凡从事特种工作的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3.6、物资控制 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物资质量的控制要求,并由责任部门和责任者对物资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检查,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建立物资控制台帐。 3.7、工序控制 对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设置控制点,并实施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办法。施工过程中严格“三检”制度,做到“谁施工,谁负责”,“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3.8、质量检验及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严格按照质量检验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对不合格产品坚决返工,奖优罚劣。 3.9、检验和试验控制 (1)对工程中的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必须有合格证和质保书。 (2)施工质量严格按合同规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检查、评定。 3.10、加强内部的技术管理 (1)图纸会审。开工前,由技术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工程和施工图进行会审,解决施工图纸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详细施工计划、材料计划、施工方案,并作好图纸 会审记录。 (2)技术交底。开工前,由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工艺规范,技术质量要求书面的详 2

桥梁设计要点

桥梁设计要点 一、结构计算要点 1、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1.0.6条要求,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市政桥涵据此采用设计基准期100年,各类主要构件及其使用材料应保证其设计基准期要求。 2、汽车荷载根据道路、公路等级分别采用公路-I级、公路-II级,特殊荷载根据业主要求确定。桥梁设计安全等级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1.0.9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重要性系数根据设计安全等级确定。设计中注意按照单孔跨径确定,对多孔不等跨径桥梁,以其中最大跨作为判断标准,同时在设计中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大于等于1.0。 3、抗震设计标准:青岛市桥梁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其他地区及有特殊要求桥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附录A规定的烈度和地震加速度,结合桥梁抗震规范和实施细则进行抗震设计。 4、环境类别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1.0.7条确定,并按照要求提出相应的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环境类别确定,详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9.1条,当受拉区主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

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主要用于承台下层)。 6、护栏防撞等级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JTG D81-2006)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确定,中央隔离墩预制长度4米。设计规范需要在桥梁设计说明依据中列出。 7、桥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其中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应遗漏挠度计算和预拱度设置。 8、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根据规范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并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6.3条的规定。 9、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和B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应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进行验算,其宽度限制根据环境类别确定,详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6.4.2条。 10、 T形截面梁的翼缘有效宽度和箱形截面梁在腹板两侧上下翼缘的有效宽度应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4.2.2条和4.2.3条进行断面折减。各类受力筋应布置在有效宽度范围内。 11、由于日照正温差和降温反温差引起的梁截面应力,可按附录B计算。竖向日照温差梯度曲线可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3.10条计取,桥面混凝土铺装层不计入温度梯度,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度大于10cm的按照14度计算。

岸桥特种监控系统

集装箱岸桥作业摄像监控系统 第一章集装箱特种防震摄像系统的作用与意义 一、需求与必要性 集装箱是码头作业重要的起重装卸设备,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码头的经济效益上,码头工作人员能否在装船前发现箱体是否有坏损,工作人员识别每个箱是否锁具完好,炎热天气或风雨天气工作人员是否适合长时间室外检查或读取箱号等等,这些也同时涉及到工作人员的实际利益和生产安全。 在现在集装箱岸桥上安装摄像装置,就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普通摄像机并不能很好的胜任这一工作。 因为岸桥的特殊性还体现在作业时的震动和干扰上,众所周知,普通监控(即平面监控)是安装于楼宇、门卫或高架杆上,这些安装位置都是绝对固定和稳定的,且根据安防标准,布线都要与动力电线保持50cm距离。而要将这样的平面监控设备安装于岸桥上,是无法承受岸桥装卸作业时产生的震动强度的,更不要说是长期大幅度的震动、晃动;布线时由于受岸桥钢结构的限制,部分视频线有时要与动力线或其它岸桥电缆并行,这种情况下的干扰如何解决也是平面监控器材商或工程商最头痛的事;除此之外平面监控的显示屏都配置的是普通液晶,在办公室或监控中控室的空调环境下,可以良好的运行,但绝对不适合岸边这样海风侵蚀性环境,因为普通液晶不坑震,会出现闪断或间断性蓝屏,其次屏芯易受侵蚀,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损坏。 二、功能与作用 1 我公司防震系列产品的最主要特性就是抗震、减震,因为我们的防震 产品除内部摄像机采用日本进口SONY(或韩国进口三星)品牌机外,所有内、外部结构均由我公司自主开发,整体小巧而且紧凑,结构强度大,抗震等级高;遇震动超大的环境还可加装内部减震结构,将外力卸掉,使得内部精密摄像机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长时间工作。

标准喷漆房设计方案

标准喷漆房设计方案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DQS58-

无尘喷漆房 设 计 方 案杭州萧山仙明机电设备厂 2018-11-06

第一部分、货物及其服务的说明 1、设备清单: 2、交货期 合同生效30天完成设备制造及安装。 3、质量保证 3.1、我公司以质量体系运作,我们对承包范围内的一切设备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至交付验收均按照规定体系程序执行,在全过程中充分听取用户方意见,接受用户方监督。实施责任工程师制,挑选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项目总设计师,全面负责本次项目。 3.2、我们在工程承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完全能够按时优质地完成整个工程,确保产品质量,用户不必承担任何风险。 3.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目标的制定及论证 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质检部会同工地主任进行论证,科学地确定目标管理值。 (2)目标的分解及方案 (3)以质量指标为依据,按项目施工的管理层次进行分解开展,落实到有关责任 者成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职责。质量职责包括质量责任与质量权限。质量职责是建立质 量管理网络、质量责任制的一部分,而质量责任制是质量目标、计划待以落实的保证。 (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责任考核 施工质量实行三级控制,层层把关。 3.4、计量器具的配备计划

(1)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实际工程量的需要及安装的技术质量要求,配备好工地的计量器具。 (2)用于施工中计量检测器具其等级符合技术要求。 3.5、人员控制 对施工的各专业人员进行资质审查,凡从事特种工作的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3.6、物资控制 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物资质量的控制要求,并由责任部门和责任者对物资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检查,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建立物资控制台帐。 3.7、工序控制 对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设置控制点,并实施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办法。施工过程中严格“三检”制度,做到“谁施工,谁负责”,“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3.8、质量检验及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严格按照质量检验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对不合格产品坚决返工,奖优罚劣。 3.9、检验和试验控制 (1)对工程中的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必须有合格证和质保书。 (2)施工质量严格按合同规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检查、评定。 3.10、加强内部的技术管理 (1)图纸会审。开工前,由技术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工程和施工图进行会审,解决施工图纸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详细施工计划、材料计划、施工方 案,并作好图纸会审记录。 (2)技术交底。开工前,由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工艺规范,技术质量要求书面的详细交底。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案

第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案\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平波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赛队员邵明帅、温雯、文月桂、胡红亮 专业名称土木茅以升、车辆詹天佑、土木 茅以升____ 、土木茅以升________ 、土木茅以升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 张雪珊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连交通大学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

二?一三年 总言:桥梁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交通方式,许多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桥梁的身影,从很简陋的独木桥,到如今气势恢宏的跨海大桥,桥梁的建造技术在飞速的发展着,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材料也在不断运用到桥梁建造中来,但总体有一个原则“稳定性好,材料 省”。一般现在的桥梁形 式可分为“拱,吊,桁架”三种。 我们的理念:考虑到拱桥较难制作,且较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所以我们选择了桁架和吊桥的结合形式来制作我们的作品,桁架结构具有制作简便,刚 度大,几何特性好,扩大了粱式结构的适用跨度等优点,本次制作的桥梁长度为2010mm,是一种大跨的结构,而吊桥的优点就是受拉好,自重轻,跨径大,在支座承压方面,我们采用了增加横杆的方式,一方面增大了它的承压面积,另一方面使支座受力均匀,在主梁上,我们采用工字梁的方式来增加梁的抗弯能力,在整个梁的受力方面,我们尽量都是让力均匀分布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减少挠度。 我们的特色: 1.梁的横截面: 目的:增大梁的抗弯能力。 效果图| 2.腹梁的承压结构目 的:降低挠度 3?吊桥的受拉结构 目的:适合大跨径受拉结构 作 品 简 介

什么样的桥梁结构承重最大

什么样的桥梁结构承重最大 (春光小组:周鹏徐德闯) 一、项目概述 1. 开展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2.学科:科学、数学、信息技术 3. 简介: 本学习项目主要对象是五年级至六年级学生,桥梁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但桥梁的承重量有多大,什么样的地理环境适合建造什么结构类型的桥梁等等问题却很少同学去关心。本次项目探究 活动,将从少年儿童身边熟悉的桥梁入手,让他们自己提出有关对桥梁感兴趣的问题,设计探究方法,通过调查、实验、观察、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等方法,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及数学、信息技术 应用的能力。 二、学习团队 1. 教师: 周鹏:综合实践 徐德闯:科学 2.学生: 旅顺口区迎春小学: 庄河光明山中心小学: 三、学习目标与任务 1.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了解不同结构的桥梁承重力是不同的 能力目标:能通过改变桥梁的结构来改变桥梁的承重力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知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现在网络技术、高科技手段搜集、整理文字、图片信息的能力。 2. 学习任务

5位同学为一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从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司空见惯的桥梁入手,让学生提一些比较感兴趣、乐于研究的问题, 确立研究主题。 ●任务2:从电视、杂志、互联网等寻找一些有关桥梁的图片、数据信息。 ●任务3:通过信息的整理与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对比实验。 ●任务4:把任务1、2、3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做出一份可以相互交流的项目报告。 四、学习过程 项目学习活动过程(概念图): 任务一寻找世界各地的桥梁设计

?报章、杂志:你们可以从报章或杂志寻找你们所熟悉的桥梁结构,把图片及设计方案(或有关新闻)剪下,并记录你是从哪一份报章(报章名称)和哪一天(日期)取得的。 ?互联网:你亦可以从互联网上寻找桥梁结构设计并把它打印出来,记录你是从哪个网址中取得的。 ?其他途径:其实,若你能细心观察,亦可以从其他途径发现桥梁结构的设计应用,例如电视节目等。把有关的桥梁结构设计记录下来,并记录你是从哪里获得有关资料。 想一想以下的问题: ?桥梁的整体形状是什么样子? ?桥梁的主体结构是怎样设计的? ?最突出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梁结构设计对你的启发? 任务二设计桥梁结构设计图 学生搜集力学原理,结构以什么样的形式制作最稳定? 注意:进行访问时,紧记要表现应有的礼貌! 根据搜集讨论得来的思路绘制桥梁设计图(可以是多个设计方案) 从绘制成的桥梁结构设计图中,你们发现什么? 有什么总结? 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并思考问题: ?桥梁的整体形状及桥体的结构特征? ?你会如何解释你们的发现? ?你们的发现对你有什么启示? 任务三制作项目实践探究整理

纸桥的结构与受力分析

摘要:我国古代的桥,形式种类繁多发展演变过程漫长,近代以来由于高科技的勃然兴起,桥梁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其技术进步更是突飞猛进,形式更为复杂多样。桥梁作为结构的一大主要应用,简洁地展现了力学之美。制作纸桥可以为今后桥梁施工技术提供思路。所以纸桥的制作、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纸桥桥梁结构的特点以及影响桥梁的简单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字:纸桥、桥梁结构、受力分析。 引言: 桥梁是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过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建筑物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建筑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现在国内外的桥梁建设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像我国的武汉长江大桥,黄埔的跨海大桥等等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桥梁的建设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为此,我们要着重设计桥梁的结构,要设计出更加稳定的构造,解决桥梁中间垮塌和部分桥面出现断裂的问题。通过设计不同结构的纸桥,参考着经典大桥桥的优秀设计,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现代生活的特点,设计出简约、稳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大桥。 试验方法: 一、桥的整体结构设计:我们小组一共想出了三种桥梁的结构。一是三层的向两边分担压力的构型;二是拱形结构;三是中间穿插着连接起来的平桥。经过权衡利弊,我们小组决定选用第三种方案。该方案是在地面两侧建两个大型桥墩,在中间也同样建一个大型桥墩。然后通行部分是由长细纸筒做成。 二、前期实验:分别用一张打印纸从不同形式折成不同形状的单个桥体结构部分,然后在桥面上放砝码,记录数据。一次用不同形状折的单体进行实验,做成表格,比较各个的承重数据。最后得出最好的承重结构为由纸的对角叠成的圆柱套着三棱柱的单体,此单体结构承重效果在同等条件下经测试最好,并由此开始制作桥体。 三、制作步骤:首先制作长细纸筒:先把纸卷成细的卷,要卷紧。这个卷能承受的压力不会很大,而且越长承受的压力就越小,越易被压坏。但是卷能承受的拉力是很大的,调整结构把这些卷全变成受拉构件。在非要受压不可时,把纸卷截的短些,用很多细的纸卷在这个受压的地方共同承受压力。接着做短圆纸筒:以A4 纸的窄边为“母线”卷成。最后做底面:每张纸先用胶水加固(全部涂过后风干),再涂一次卷成纸卷再相互错开用胶水黏结。最后将底面与纸筒固定好,再将底面与桥面固定,分别固定在桥俩端及中间部分。大概步骤即是这样:先固定主要框架,然后是支架,其次是桥身上的各处桥梁,最后铺好桥面。 结果与讨论: 我小组所造之桥以线条简单为主要特点,整个设计以圆柱型纸杆为主,进行粘贴制作纸桥。由于所学专业限制,我小组所制作桥梁只能简单承受重量,承重量较小,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对力学及压强的分析不够透彻,我小组选用的圆柱形纸杆可以承受一定的拉力和压力,作为受弯结构的梁,梁的抗弯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梁高,圆柱直径越大,抗弯强度越大。但我小组所作纸桥有一个明显缺点就是缺少斜拉的索链,如果两侧分别增加斜拉,那么所承重效果会更好。以后有机会的话再把自己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更好的制造出一个承重力较大的纸桥。 结论: 经实验及制作纸桥可得,简单的梁式桥虽制作方法简单但承重能力并不是最好的,需要在桥面上加入斜拉链以分散桥面所受压力。我们通过实验明白了:一张平面的纸很薄,小受力厚度导致小承受力。而把纸折叠成瓦楞形或卷成圆柱体后,受力厚度大大增加,承受力也就大得多。在桥梁和建筑等受力构造中,

40.5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结构优化设计

40.5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结构优化设计 张氢1孙国正2卢耀祖1 1 同济大学机械学院机械系上海200092 2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武汉430063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APDL语言进行40.5吨港口集装箱岸桥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 优化的目标函数为结构自重最轻,约束函数中包括了多个工况,不但具有强度和静刚 度约束,而且还包括对结构三个固有频率的约束。优化计算过程和结果可供相关人员 参考。 关键词:装卸桥;金属结构;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 0 概况 随着航运的集装箱化,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岸桥)在整个集装箱装卸工艺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集装箱岸桥工作跨度大,装卸速度很高,使得这类机械的自重非常大而刚度却较差。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性能,并降低码头负荷,迫切需要对装卸桥进行优化设计。 从结构上说,岸桥可以视为空间杆梁混合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其整机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并不困难。但由于它是复杂的超静定空间结构,使得设计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各构件尺寸,从而调整整机应力分布和各部分刚度非常困难,尤其当对装卸桥整体有动刚度要求时更不易着手。以往由于缺乏高可靠性易于使用的商业化结构优化软件,实际设计中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一直较困难。 本文主要讨论利用ANSYS进行装卸桥结构优化。优化计算包括了两种静力分析工况及对装卸桥动态特性工况的约束要求,优化目标为整机结构自重最轻。结合ANSYS所提供的优化方法及APDL语言所具有的较强的参数化分析功能,从而较好地实现了装卸桥的优化设计。通过参数化,可以实现对相同拓扑形状、不同设计参数的装卸桥进行优化设计,这对于时效性较强、不可能对大量方案进行人工评价的投标设计尤其重要。 1 集装箱岸桥优化模型 1.1 集装箱岸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为了反映集装箱岸桥结构总体的受载情况,采用梁单元和杆单元的混合结构模拟该机的整机结构。实践也表明采用杆、梁混合结构能够较好地反映结构整体的振动及位移情况。40.5t 集装箱岸桥的整机有限元分析模型见图1所示。该装卸桥的主要设计参数是:额定起重量40.5吨,集装箱提升速度为50m/min,小车运行速度160m/min,轨距26m,跨距17.1m,小车轨道高度36.5m,前伸距为44m,后伸距为14m。 该模型的基本情况如下:①节点数:58;②单元数:74;③单元种类:2,分别为BEAM4和LINK8;④单元自由度耦合集:44。在模型中,装卸桥的前拉杆是铰接结构以便其前桥上下俯仰。如果忽略拉杆的自重(与其受力相比很小)则可以被视为二力杆,因此在实际模型中

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协调调度优化

The optimization of container berths and shore bridge coordination scheduling Martin E Abstract The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tainer quickly raised up into exports. Rapid growth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cargo throughput brings to the container terminal larger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 the burden of the port,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terminal operation efficiency. How is the existing equipment of container terminals, reasonabl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cheduling, is common problem facing the container terminal.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terminal facilities such as the maximum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to meet the increasing port demand,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has more practical meaning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container terminal.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study is berth, gantry cranes and set card co-allocation research, has plans to all ship to the port assignments during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target of minimum cos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ale model by genetic algorithm, finally valid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Keywords: System engineering; Water transportation; Gantry cranes allocation; Dynamic scheduling; 1 Introduction Container terminal logistics is an organic system, made of interactive and dy namic components, such as containers, ships, berths, yards, tracks, quay cranes and yard cranes trucks, labors and communications, in a limited terminal space. It is a complex 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 related to kinds of complicated problems in l ogistics transport field. Berth scheduling (berth allocation) refers to the vessel arrival before or after according to each berth free condition and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constraint for ship berthing berth and berthing order. To port berth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research has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but research is only limited to the single scheduling berth and shore bridge. Of berth scheduling problem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based on simple berth scheduling considering more factors, but only for gantry cranes operat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