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谱名词解释

质谱名词解释

质谱名词解释

质谱名词解释:

质谱(又叫质谱法)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通常意义上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质谱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将分离技术与质谱法相结合是分离科学方法中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在众多的分析测试方法中,质谱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同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普适性方法。质谱仪器一般由样品导入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按照其质量分散开的带电粒子如电子或核粒子的谱。

一、质谱的定义

质谱分析法是将样品离子化后,通过质量分析器测定样品的分子离子及碎片的质量数,最终确定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结构的方法。目标化合物的分子被不同电离方式离子化后,如高能电子轰击等,样品分子失去电子或被打碎,变为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按照质量m 和电荷z 的比值大小,即质荷比大小依次排列而被记录下来的谱图,称为质谱图。

采用质谱分析法来获得目标物质量数信息的分析仪器,称为质谱仪。分离不同质荷比的质量分析器不同,质谱仪的工作方式也有些许差别,下文中会对不同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质谱的原理

质谱分析法有如下特点:应用范围广,测定的样品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

无机物,被分析的样品形态可以是气体、液体或是固体;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能够实现多组分同时检测,分析速度快。质谱分析法可用于相对分子量与原子量的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无机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等。

从质谱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发现,每台质谱仪都需要一个把样品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离装置,也需要把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排序分离开的质量分析器,符合条件的离子经过检测器的放大信号后,再经计算机数据处理,绘制成质谱图。不同种类的质谱所采用的检测器、电离装置、质量分析器是不同的,但不管哪种类型的质谱仪,基本组成结构是相似的,都包括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统。示。

质谱分析法

先将中性分子离子化,再顺次分离和记录各种离子的质荷比和丰度先将中性分子离子化,再顺次分离和记录各种离子的质荷比和丰度( 强度),从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2 质谱

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析器分离,而后被检测并记录下来的谱图叫作质谱图。简称质谱。

质谱图的横坐标是质荷比(m/z) ,纵坐标是离子强度;

质谱法即质谱分析法,一般亦简称为质谱;

质谱计: 采用顺次记录各种质荷比离子的强度的方式测量化合物质谱的仪器;

质谱仪: 采用干板记录方式,同时记录下所有离子的质谱仪器。

(一到四章)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

第一章紫外光谱 一、名词解释 1、助色团:有n电子的基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强. 2、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 3、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加,增色作用. 4、蓝移: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减色作用. 5、增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 6、减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减低的作用. 7、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 二、选择题 1、不是助色团的是:D A、-OH B、-Cl C、-SH D、 CH3CH2- 2、所需电子能量最小的电子跃迁是:D A、σ→σ* B、 n →σ* C、π→π* D、 n →π*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饱和烃类在远紫外区有吸收 B、 UV吸收无加和性 C、π→π*跃迁的吸收强度比n →σ*跃迁要强10-100倍 D、共轭双键数目越多,吸收峰越向蓝移 4、紫外光谱的峰强用εmax表示,当εmax=5000~10000时,表示峰带:B 很强吸收B、强吸收 C、中强吸收 D、弱吸收 5、近紫外区的波长为:C A、 4-200nm B、200-300nm C、200-400nm D、300-400nm 6、紫外光谱中,苯通常有3个吸收带,其中λmax在230~270之间,中心为254nm的吸收带是:B A、R带 B、B带 C、K带 D、E1带 7、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8、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D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C、电子能级差大 D、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9、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 A、水 B、乙醇 C、甲醇 D、正己烷 10、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A A、 B、 C、 D、 11、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A(b) A、 B、 C、 D、 12、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A

质谱名词解释

质谱名词解释 质谱名词解释: 质谱(又叫质谱法)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通常意义上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质谱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将分离技术与质谱法相结合是分离科学方法中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在众多的分析测试方法中,质谱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同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普适性方法。质谱仪器一般由样品导入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按照其质量分散开的带电粒子如电子或核粒子的谱。 一、质谱的定义 质谱分析法是将样品离子化后,通过质量分析器测定样品的分子离子及碎片的质量数,最终确定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结构的方法。目标化合物的分子被不同电离方式离子化后,如高能电子轰击等,样品分子失去电子或被打碎,变为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按照质量m 和电荷z 的比值大小,即质荷比大小依次排列而被记录下来的谱图,称为质谱图。 采用质谱分析法来获得目标物质量数信息的分析仪器,称为质谱仪。分离不同质荷比的质量分析器不同,质谱仪的工作方式也有些许差别,下文中会对不同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质谱的原理 质谱分析法有如下特点:应用范围广,测定的样品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

无机物,被分析的样品形态可以是气体、液体或是固体;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能够实现多组分同时检测,分析速度快。质谱分析法可用于相对分子量与原子量的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无机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等。 从质谱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发现,每台质谱仪都需要一个把样品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离装置,也需要把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排序分离开的质量分析器,符合条件的离子经过检测器的放大信号后,再经计算机数据处理,绘制成质谱图。不同种类的质谱所采用的检测器、电离装置、质量分析器是不同的,但不管哪种类型的质谱仪,基本组成结构是相似的,都包括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统。示。 质谱分析法 先将中性分子离子化,再顺次分离和记录各种离子的质荷比和丰度先将中性分子离子化,再顺次分离和记录各种离子的质荷比和丰度( 强度),从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2 质谱 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析器分离,而后被检测并记录下来的谱图叫作质谱图。简称质谱。 质谱图的横坐标是质荷比(m/z) ,纵坐标是离子强度; 质谱法即质谱分析法,一般亦简称为质谱; 质谱计: 采用顺次记录各种质荷比离子的强度的方式测量化合物质谱的仪器;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波谱学波谱学是涉及电池辐射与物质量子化的能态间的相互作用,其理论基础是量 子化的能量从辐射场向物质转移。 2.屏蔽效应感生磁场对外磁场的屏蔽作用称为电子屏蔽效应。 3、助色团n 3、相对丰度100 4、氮律 5、分子离子 7、特征峰4000-1333cm-1 8、相关峰 9、质荷比 11、磁等同H核 12、质谱 成的图谱。 13、i-裂解 移。 14、α-裂解α 保持在原位。 15. 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16. 能级跃迁 能级跃迁。 17. 发色团含有π 3.电池辐射区域γ射线区,X射线区,远紫外,紫外,可见光区,近红外,红外,远红外区,微波区和射频区。 4.重排反应在质谱裂解反应中,生成的某些离子的原子排列并不保持原来分子结构的关系,发生了原子或基团重排,产生这些重排离子的反应叫做重排反应。

5.驰骋过程要想维持NMR信号的检测,必须要有某种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驰骋过程,即高能态的核以非辐射的形式放出能量回到低能态,重建Boltzmann分布的过程。 2.NOE 3.邻近各向异性效应 4.介质屏蔽作用 5.红外吸收 2.分子内有空间接近的两个质子,若用双照射法照射其中一个核并使其饱和,另一个核的信号就会增强,这种现象称核的Overhauser。 3.为核的邻近原子或基团的电子环流产生的磁各向异性对该核的屏蔽作用,与邻近原子或基团的性质及立体结构有关。 4.溶剂的种类、溶液的浓度、PH值等对碳核的屏蔽产生的影响。 5.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被研究物质的分子,若辐射能等于振动基态的能级与第一振动激发态的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时,则分子可吸收能量,由振动基态跃迁到第一振动激发态。 1.化学位移 2.助色团 3.扫频法 1.由于屏蔽效应,使引起共振的磁场强度发生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2.通常把那些本身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吸收带不产生吸收带但与生色团相连后,能使生色团的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的基团称为助色团(将含有未公用电子对的杂原子基团称为助色团) 3.固定磁场强度,通过连续改变电磁辐射的频率,产生共振,称为扫频法。 1.化学等价 2.扫场法 3.亚稳离子 5.化学全同 1.分子中两个相同的原子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时称化学等价。 2.固定电磁辐射的频率,通过连续改变磁场的强度,产生共振,称为扫场法。 3. 离子m1在离子源主缝至分离器电场边界之间发生裂解,丢失中性碎片,得到新的离子m2。这个m2与在电离室中产生的m2具有相同的质量,但受到同m1一样的加速电压,运动速度与m1相同,在分离器中按m2偏转,因而质谱中记录的位置在m*处,亚稳离子的表观质量m*=m22/m1: 5. 在同一分子中,化学位移相等的质子称为化学全同质子。化学全同质子具有相同的化学环境。 1、摩尔吸光系数;浓度为1mol/L,光程为1cm时的吸光度 2、非红外活性振动;分子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瞬间偶极矩的改变。 3、弛豫时间;高能态的核放出能量返回低能态,维持低能态的核占优势,产生NMR谱,该过程称为弛豫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叫弛豫时间。 4、碳谱的γ-效应;当取代基处在被观察的碳的γ位,由于电荷相互排斥,被观察的碳周围电子云密度增大,δC向高场移动。 5、麦氏重排具有γ-氢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经过六元环空间排列的过渡态,γ-氢原子重排转移到带正电荷的杂原子上,伴随有Cα-Cβ键的断裂。

质谱的名词解释

质谱的名词解释 质谱(Mass Spectrometry,简称MS)是一种分析化学技术,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子或原子离子化,然后在电磁场中进行偏转、分离和检测,最终得到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信息。质谱在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广泛应用,被视为一项强大而多功能的实验技术。 1. 质谱的基本原理 质谱的基本原理是离子分析。它将待分析物分子通过电离源转化为离子,并利用不同质量、不同电荷的离子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情况进行分离。电荷离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偏转半径与质量和电荷量有关。通过探测器对分离后的离子进行检测,可以得到不同离子的质量谱图。 2. 质谱的主要组成部分 质谱仪主要由电离源、质量分析器和探测器组成。电离源负责将待分析物转化为离子,常用的电离源包括电子轰击电离源、化学电离源和光电离源等。质量分析器用于分离不同质量的离子,常见的质量分析器包括飞行时间质谱仪(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简称TOF-MS)、电子能量分析器和磁扇形质谱仪等。探测器则负责测量离子的相对丰度,常见的探测器有离子多道器、电子倍增管和微小通道板等。 3. 质谱的应用领域 3.1 蛋白质组学 质谱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蛋白质质谱分析可以用于蛋白质结构的鉴定、定量分析以及功能研究。利用质谱技术,可以对复杂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揭示蛋白质的组成、修饰和相互作用等信息。 3.2 代谢组学

代谢组学研究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及相关的生理、病理过程。质谱在代谢组 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对细胞、组织和体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发现代谢物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并揭示代谢通路的变化,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3.3 农残分析 农残分析是农产品中残留农药的分析鉴定。质谱在农残分析中被广泛采用,可 以对食品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定量。利用质谱技术,可以实现对多种农药的同时检测,提高快速筛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4. 质谱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质谱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趋势是高分辨 率质谱仪的发展。高分辨率质谱仪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准确的质量测量,能够分析更复杂的样品,并且能够进行更精细的结构分析。 另外,质谱联用技术也是当前质谱发展的热点。质谱联用技术将质谱与其他分 析技术结合,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等。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实现样品分离和进一步分析,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总之,质谱作为一项重要的分析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质谱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揭示更多神秘的化学和生物学现象。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色谱法(chromatography):也称为色谱分析,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学分离分析的方法。利用分离介质(无机物或有机物,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将样品中的各组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色谱法基本原理:利用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做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的分配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色谱图(Chromatogram):又称色谱流出曲线,是由检测器输出的信号强度对时间作图所绘制的曲线。 基线(Base line):理论上直线,反映样品为零时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监测器本底信号。 色谱峰(Peak):流出曲线上凸起部分,即组分流经检测器所产生的信号。 峰高(Peak height, h):为色谱峰峰顶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定量分析的依据。 峰宽(Peak width, W):色谱峰两侧拐点上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半峰宽(Peak width at half height, W1/2):h/2处所对应的峰宽。 标准偏差(σ):0.607 h处色谱峰宽一半。参数关系W = 4σ,后三个反应色谱柱或色谱条件的优劣。 死时间(Death time, t0):溶质不与固定相作用,直接经过色谱柱所需时间。 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 tR):进样到出现峰顶的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Adjusted retention time, tR'):tR' = tR - t0 。 死体积(Death volume, V0):色谱柱中不被固定相占据+进样系统管道+检测系统的空间。 保留体积(Retention volume, VR):进样至出现峰顶时通过的流动相体积。 调整保留体积(Adjusted retentionvolume, VR' ):VR' =VR - V0 。 峰面积(Peak area, A):整个峰曲线所围绕起来的面积。它和h一般与组分含量或浓度成正比,是定量分析的基本依据。 相对保留值(Relative retention, ri, s ):色谱条件一定,选定最前面峰为标准峰(s),再将其后出来的样品峰(i)的相对保留时间与标准峰做比值。 ri,s = tr(i)' / ts(i)' 。

气相色谱质谱名词解释

1.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它利用物质在流动相中与固定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当两者作相对运动时,试样组分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各组分的分配系数即使只有微小差别,随着流动相(气体)的移动也可以有距离,最后被测样品组分得到分离测定。 2.汽化室Vaporizer 使试样瞬时汽化并预热载气的部件 3.进样器Sample injector 能定量和瞬时地将试样注入色谱系统的部件,通常指注射器、进样阀或自动进样器。 4.EPC 5.相Phase、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和流动相mobile phase 一个体系中的某一均匀部分称为相;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固定不动的一相称为固定相;通过或沿着固定相移动的流体称为流动相。 6.色谱柱Chromatography Column 內有固定相用以分离样品組分的柱管。 7.填充柱Packed Column 填充固定相的色谱柱。 8.毛細管柱Caplliary Column 内径一般为0.1-0.5mm的色谱柱。 9.分流比Split Ratio 样品载气化时中完全气化并与载气充分混合后,一部分进入柱內,其余的放空,这两部分载气量的比值 10.色谱峰chromatographic peak 色谱柱流出物通过检测器系统时产生的响应信号的微分曲线。 11.基线base line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仅有载气通过检测器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的曲线。12.基线噪声baseline noise 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基线波动。 13.基线漂移baseline drift 基线随时间定向的缓慢变化。 14.峰面积peak area 流出曲线(色谱峰)与基线构成之面积称峰面积,用A表示。 15.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 溶质自进入色谱柱至峰最高处所需的时间。 16.保留体积Retention Volume 溶质进入谱柱至峰最高处所需的流动相体积。 17.死时间Dead time 在柱上不保留的组分或杂质所形成峰的保留时间。 18.死体积dead volume 在柱上不保留的组分或杂质所形成峰的保留体积。 19.峰高与半峰宽 由色谱峰的浓度极大点向时间座标引垂线与基线相交点间的高度称为峰高,一般以h表示。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为半峰宽。 20.归一法normalization method 测量各杂质峰的面积和色谱图上除溶剂峰以外的总色谱峰面积,计算各杂质峰面积及其之和占总峰面积的百分率。 21.内标法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将一定重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到一定量的被分析样品混合物中,然后对含有内标物的样品进行色谱分析,分别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及相对校正因子,按公式和方法即可求出被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22.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波普考试名词解释

波普考试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波谱学:波谱学是涉及电池辐射与物质量子化的能态间的相互作用,其理论基础是量子化的能量从辐射场向物质转移。 2.屏蔽效应:感生磁场对外磁场的屏蔽作用称为电子屏蔽效应 3.电池辐射区域:γ射线区,X射线区,远紫外,紫外,可见光区,近红外,红外,远红外区,微波区和射频区 4.重排反应:在质谱裂解反应中,生成的某些离子的原子排列并不保持原来分子结构的关系,发生了原子或基团重排,产生这些重排离子的反应叫做重排反应 5.驰骋过程:要想维持NMR信号的检测,必须要有某种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驰骋过程,即高能态的核以非辐射的形式放出能量回到低能态,重建Boltzmann分布的过程。 6.弛豫:高能态的核放出能量返回低能态,维持低能态的核占优势,产生NMR谱,该过程称为弛豫过程 三、问答题(5*5分=25分) 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一是红外辐射的能量应与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即E光=△Eν,二是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必须不为零 2. 影响物质红外光谱中峰位的因素有哪些? 答:(1)诱导效应,(2)共轭效应,(3)氢键效应,4)振动偶合效应,(5)空间效应,(6)外部因素。 3.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由光源、分光系统、检测器三部分组成。 4. 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答:是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5.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在有机结构鉴定中,紫外光谱在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共轭体系、生色团和芳香性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6.生色团:通常把那些本身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产生吸收带的基团称为生色团(或将含有∏键的基团)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 分,共10分) 2、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由光源、分光系统、检测器三部分组成 3、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答:是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4、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在有机结构鉴定中,紫外光谱在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共轭体系、生色团和芳香性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5、在质谱中亚稳离子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在碎片离子解析过程中的作用是? 答:离子m1在离子源主缝至分离器电场边界之间发生裂解,丢失中性碎片,得到新的离子m2。这个m2与在电离室中产生的m2具有相同的质量,但受到同m1一样的加速电压,运动速度与m1相同,在分离器中按m2偏转,因而质谱中记录的位置在m*处,m*是亚稳离子的表观质量,这样就产生了亚稳离子。 由于m*=m22/m1,用m*来确定m1与m2间的关系,是确定开裂途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四、简答题(5*4分=20分) 2. 简述质谱分析法中怎样判断分子离子? 答:①分子离子必须是一个奇电子离子。②分子离子的质量奇偶性必须符合氮规则。③合理的中性丢失 3. 解释何谓红移,何谓蓝移? 答:使化合物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叫红移。使化合物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叫蓝移。 4. 试说明苯酚和环己醇的红外光谱有何不同。 答:苯酚在1600-1400 cm-1有苯环的骨架伸缩振动,770-730,715-685 cm-1有苯环单取代C-H面外弯曲振动环己醇在2800-3000有饱和氢的伸缩振动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自身指示剂:在分析化学中,指应用有色标准溶液本身终点时颜色发生显著变化指示终点。 滴定度:滴定度是指每1mL某摩尔浓度的滴定液(标准溶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g/mL)。 分子离子:分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的正离子称为分子离子,它的质荷比值即代表了试样分子所对应的分子量数值。 质谱分析法:是应用多种离子化技术,将物质分子转化为气态离子并按质荷比大小进行分离记录其信息,从而进行物质结构分析的方法。 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盐效应:往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没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时,由于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增大,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增强,使得弱电解质解离的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分子的机会减小,从而使弱电解质分子浓度减小,离子浓度相应增大,解离度增大,这种效应称为盐效应(salt effect).当溶解度降低时为盐析效应(saltingout);反之为盐溶效应(saltingin)。 滴定突跃:分析化学中,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滴定分析允许误差)范围内,溶液参数将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参数(如酸碱滴定中的pH)的突然改变就是滴定突跃,突跃所在的范围称为突跃范围。 化学位移:即是原子核如质子由于化学环境所引起的核磁共振信号位置的变化。 重量分析法: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将试样中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组分的含量。 化学计量点:在滴定过程中, 当滴入的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定组分的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用pM’sp来表示. 原子化器:使试样干燥,蒸发并使被测元素转化为气态的基态原子。 屏蔽效应(Shielding effect):由于其他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而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引起有效核电荷的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这种作用称为屏蔽作用或屏蔽效应。

波普考试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波谱学:波谱学是涉及电池辐射与物质量子化的能态间的相互作用,其理论基础是量子化的能量从辐射场向物质转移。 2.屏蔽效应:感生磁场对外磁场的屏蔽作用称为电子屏蔽效应 3.电池辐射区域:γ射线区,X射线区,远紫外,紫外,可见光区,近红外,红外,远红外区,微波区和射频区 4.重排反应:在质谱裂解反应中,生成的某些离子的原子排列并不保持原来分子结构的关系,发生了原子或基团重排,产生这些重排离子的反应叫做重排反应 5.驰骋过程:要想维持NMR信号的检测,必须要有某种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驰骋过程,即高能态的核以非辐射的形式放出能量回到低能态,重建Boltzmann分布的过程。 6.弛豫:高能态的核放出能量返回低能态,维持低能态的核占优势,产生NMR谱,该过程称为弛豫过程 三、问答题(5*5分=25分) 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一是红外辐射的能量应与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即E光=△Eν,二是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必须不为零 2. 影响物质红外光谱中峰位的因素有哪些? 答:(1)诱导效应,(2)共轭效应,(3)氢键效应,4)振动偶合效应,(5)空间效应,(6)外部因素。 3.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由光源、分光系统、检测器三部分组成。 4. 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答:是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5.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在有机结构鉴定中,紫外光谱在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共轭体系、生色团和芳香性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6.生色团:通常把那些本身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产生吸收带的基团称为生色团(或将含有∏键的基团)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 分,共10分) 2、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由光源、分光系统、检测器三部分组成 3、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答:是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4、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在有机结构鉴定中,紫外光谱在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共轭体系、生色团和芳香性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5、在质谱中亚稳离子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在碎片离子解析过程中的作用是? 答:离子m1在离子源主缝至分离器电场边界之间发生裂解,丢失中性碎片,得到新的离子m2。这个m2与在电离室中产生的m2具有相同的质量,但受到同m1一样的加速电压,运动速度与m1相同,在分离器中按m2偏转,因而质谱中记录的位置在m*处,m*是亚稳离子的表观质量,这样就产生了亚稳离子。 由于m*=m22/m1,用m*来确定m1与m2间的关系,是确定开裂途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四、简答题(5*4分=20分) 2. 简述质谱分析法中怎样判断分子离子?

生物信息学名词解释

1.生物信息学:研究大量生物数据复杂关系的学科,其特征是多学科交叉,以互联网为媒介,数据库为载体。利用数学知识建立各种数学模型; 利用计算机为工具对实验所得大量生物学数据进行储存、检索、处理及分析,并以生物学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 2.二级数据库:在一级数据库、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衍生而来,是对生物学知识和信息的进一步的整理。 3.FASTA序列格式:是将DNA或者蛋白质序列表示为一个带有一些标记的核苷酸或者氨基酸字符串,大于号(>)表示一个新文件的开始,其他无特殊要求。 4.genbank序列格式:是GenBank 数据库的基本信息单位,是最为广泛的生物信息学序列格式之一。该文件格式按域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整个记录的信息(描述符);第二部分包含注释;第三部分是引文区,提供了这个记录的科学依据;第四部分是核苷酸序列本身,以“//”结尾。 5.Entrez检索系统:是NCBI开发的核心检索系统,集成了NCBI的各种数据库,具有链接的数据库多,使用方便,能够进行交叉索引等特点。 6.BLAST: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用于相似性搜索的工具,对需要进行检索的序列与数据库中的每个序列做相似性比较。P94 7.查询序列(query sequence):也称被检索序列,用来在数据库中检索并进行相似性比较的序列。P98 8.打分矩阵(scoring matrix):在相似性检索中对序列两两比对的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理论(如考虑核酸和氨基酸之间的类似性) 和实际进化距离(如PAM)两类方法。P29 9.空位(gap):在序列比对时,由于序列长度不同,需要插入一个 或几个位点以取得最佳比对结果,这样在其中一序列上产生中断现 象,这些中断的位点称为空位。P29 10.空位罚分:空位罚分是为了补偿插入和缺失对序列相似性的影 响,序列中的空位的引入不代表真正的进化事件,所以要对其进行 罚分,空位罚分的多少直接影响对比的结果。P37 11.E值:衡量序列之间相似性是否显著的期望值。E值大小说明了 可以找到与查询序列(query)相匹配的随机或无关序列的概率,E 值越接近零,越不可能找到其他匹配序列,E值越小意味着序列的 相似性偶然发生的机会越小,也即相似性越能反映真实的生物学意 义。P95 12.低复杂度区域:BLAST搜索的过滤选项。指序列中包含的重复度 高的区域,如poly(A)。 13.点矩阵(dot matrix):构建一个二维矩阵,其X轴是一条序列, Y轴是另一个序列,然后在2个序列相同碱基的对应位置(x,y) 加点,如果两条序列完全相同则会形成一条主对角线,如果两条序 列相似则会出现一条或者几条直线;如果完全没有相似性则不能连 成直线。 14.多序列比对:通过序列的相似性检索得到许多相似性序列,将这 些序列做一个总体的比对,以观察它们在结构上的异同,来回答大 量的生物学问题。 15.分子钟:认为分子进化速率是恒定的或者几乎恒定的假说,从而 可以通过分子进化推断出物种起源的时间。 16.系统发育分析:通过一组相关的基因或者蛋白质的多序列比对或 其他性状,可以研究推断不同物种或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 17.进化树的二歧分叉结构:指在进化树上任何一个分支节点,一个 父分支都只能被分成两个子分支。 系统发育图:用枝长表示进化时间的系统树称为系统发育图,是 引入时间概念的支序图。 18.直系同源:指由于物种形成事件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的不同物种中 的同源序列,具有相似或不同的功能。(书:在缺乏任何基因复制 证据的情况下,具有共同祖先和相同功能的同源基因。) 19.旁系(并系)同源:指同一个物种中具有共同祖先,通过基因重 复产生的一组基因,这些基因在功能上可能发生了改变。(书:由于 基因重复事件产生的相似序列。) 20.外类群:是进化树中处于一组被分析物种之外的,具有相近亲缘 关系的物种。 21.有根树:能够确定所有分析物种的共同祖先的进化树。 22.除权配对算法(UPGMA):最初,每个序列归为一类,然后找 到距离最近的两类将其归为一类,定义为一个节点,重复这个过程, 直到所有的聚类被加入,最终产生树根。 23.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是一种不仅仅计算两两比对 距离,还对整个树的长度进行最小化,从而对树的拓扑结构进行限 制,能够克服UPGMA算法要求进化速率保持恒定的缺陷。 24.最大简约法(MP):在一系列能够解释序列差异的的进化树中找 到具有最少核酸或氨基酸替换的进化树。 25.最大似然法(ML):它对每个可能的进化位点分配一个概率,然 后综合所有位点,找到概率最大的进化树。最大似然法允许采用不 同的进化模型对变异进行分析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发育树。 26.一致树(consensus tree):在同一算法中产生多个最优树,合并

生物信息学名词解释

生物信息学名词解释 1.生物信息学:研究大量生物数据复杂关系的学科,其特征是多学科交叉,以互联网为媒介,数据库为载体。利用数学知识建立各种数学模型; 利用计算机为工具对实验所得大量生物学数据进行储存、检索、处理及分析,并以生物学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 2.二级数据库:在一级数据库、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衍生而来,是对生物学知识和信息的进一步的整理。 3.FASTA序列格式:是将DNA或者蛋白质序列表示为一个带有一些标记的核苷酸或者氨基酸字符串,大于号(>)表示一个新文件的开始,其他无特殊要求。 4.genbank序列格式:是GenBank 数据库的基本信息单位,是最为广泛的生物信息学序列格式之一。该文件格式按域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整个记录的信息(描述符);第二部分包含注释;第三部分是引文区,提供了这个记录的科学依据;第四部分是核苷酸序列本身,以“//”结尾。 5.Entrez检索系统:是NCBI开发的核心检索系统,集成了NCBI 的各种数据库,具有链接的数据库多,使用方便,能够进行交叉索引等特点。 6.BLAST: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用于相似性搜索的工具,对需要进行检索的序列与数据库中的每个序列做相似性比较。P94 7.查询序列(query sequence):也称被检索序列,用来在数据库中检索并进行相似性比较的序列。P98 8.打分矩阵(scoring matrix):在相似性检索中对序列两两比对的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理论(如考虑核酸和氨基酸之间的类似性)和实际进化距离(如PAM)两类方法。P29 9.空位(gap):在序列比对时,由于序列长度不同,需要插入一个或几个位点以取得最佳比对结果,这样在其中一序列上产生中断现象,这些中断的位点称为空位。P29 10.空位罚分:空位罚分是为了补偿插入和缺失对序列相似性的影

生物信息学名词解释(0001)

生物信息学名词解释(0001) 生物信息学名词解释 1.生物信息学:研究大量生物数据复杂关系的学科,其特征是多学科交叉,以互联网为媒介,数据库为载体。利用数学知识建立各种数学模型; 利用计算机为工具对实验所得大量生物学数据进行储存、检索、处理及分析,并以生物学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 2.二级数据库:在一级数据库、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衍生而来,是对生物学知识和信息的进一步的整理。 3.FASTA序列格式:是将DNA或者蛋白质序列表示为一个带有一些标记的核苷酸或者氨基酸字符串,大于号(>)表示一个新文件的开始,其他无特殊要求。 4.genbank序列格式:是GenBank 数据库的基本信息单位,是最为广泛的生物信息学序列格式之一。该文件格式按域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整个记录的信息(描述符);第二部分包含注释;第三部分是引文区,提供了这个记录的科学依据;第四部分是核苷酸序列本身,以“//”结尾。 5.Entrez检索系统:是NCBI开发的核心检索系统,集成了NCBI 的各种数据库,具有链接的数据库多,使用方便,能够进行交叉索引等特点。 6.BLAST: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用于相似性搜索的工具,对需要进行检索的序列与数据库中的每个序列做相似性比较。P94 7.查询序列(query sequence):也称被检索序列,用来在数据库中检索并进行相似性比较的序列。P98 8.打分矩阵(scoring matrix):在相似性检索中对序列两两比对的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理论(如考虑核酸和氨基酸之间的类似性)和实际进化距离(如PAM)两类方法。P29 9.空位(gap):在序列比对时,由于序列长度不同,需要插入一个或几个位点以取得最佳比对结果,这样在其中一序列上产生中断现象,这些中断的位点称为空位。P2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