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洞庭湖水系河流代码表

长江-洞庭湖水系河流代码表

长江-洞庭湖水系河流代码表
长江-洞庭湖水系河流代码表

安宁河流域地质概况

1.1 地形地貌特征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崇山峻岭、峡谷纵横,是典型的中高山峡谷地区。该地区地势形态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冕宁县则尔山一带,山顶海拔4958m,野鸡洞东侧桦头尖海拔降落至4791m,登相营北的窝洛几峨峰海拔4500m,泸沽东侧的娃来服布峰海拔3608m,至礼州时,最高山脊线的海拔高度仅略高于3000m(王新民, 1998)。受构造作用控制,该地区主要山脊线均呈南北向展布,呈南北向的主体山脉与主干河流呈山水相间分布。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地区自新生代开始强烈隆起,更新世-全新世隆起逐渐向四周扩展,波及到包括安宁河断裂在内的川滇地区。该地区地貌特征的形成,极大程度上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并且,由于隆升作用同时伴生强烈的差异运动,多种局部地貌变异带因此产生,使年轻的沉积物亦发生强烈变形(王新民,1997; 王新民, 1998; 裴锡瑜, 1998)。根据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貌形成的影响,该地区地貌按照形态特征和成因类型划分为侵蚀堆积地貌、侵蚀构造地貌、构造溶蚀地貌、冰蚀构造地貌四个大类。 (1)侵蚀堆积地貌 该类地貌单元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组成,主要分布于安宁河河谷及两岸附近,河谷地段地形较平缓,坡度5~10o,其余地段地形相对较陡,一般为15~25o,局部达35o,堆积物按成因类型有冲积、洪积层,局部见坡积、残积、残坡积层等。该类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发育局限、保存零星、规模较小,但它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组成物质和发育区域,而且,村民修建的房屋、生活居住地等也有很多都位于这些区域,地质灾害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很大(冯华锋,2007)。 (2)构造侵蚀地貌 构造侵蚀地貌分布最广,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地貌类型单元。根据地形切割深度、山峦高度及其形成特征,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深切割高中山、高山宽脊沟谷地貌和深切割高中山、高山缓脊峡谷地貌两个亚类。深切割高中山、高山宽脊沟谷地貌占据整个安宁河流域及部分越西河流域, 安宁河流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代至三叠系花岗岩、震旦系中酸性喷出岩及

白沙河1#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工程概况 白沙河1#滑坡区前缘为省道208线,影响路段桩号K72+580~K74+795。S208线乌(斯河)金(阳)公路起于雅安市汉源县乌斯河镇,经甘洛、越西、中所、普雄、昭觉、金阳,止于凉山州金阳县芦稿镇,全长354.56 公里。拟整治滑坡段为S208线乌斯河-金阳(芦稿镇)中的一段,位于越西与过交界地带的白沙河右岸。滑坡主滑方向30°,纵向长约140m,滑体中部横向宽约215m,滑坡面积约25700m2,滑体厚约4m,滑坡方量约10.3×104m3,其规模较大,属中型浅层滑坡。 据现场调查,白沙河1#滑坡K72+660~K72+750段内侧挡墙已推移变形,出现局部垮塌现象。 为分析评价滑坡坡稳定性及其对拟设线路的危害性,本次主要工作内容为工程测量及地质测绘,并辅以控制性钻探、采样测试等。工作中,主要依据以下规程、规范展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完成实物工作量详见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 通过本次勘察,基本达成了以下预期目的与任务:调查滑坡区地质环境,详细查明滑坡范围、成因、滑动史、活动迹象;了解滑坡结构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评价滑坡稳定性,预测滑坡发展趋势及其可能规模;提供了滑坡防治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工作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地势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由于受横断山脉的褶皱、隆起与断裂,加上河流的急剧切割作用,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显现出典型的中山地貌特征。 白沙河1#滑坡位于S208线甘洛县城与越西交界地带的白沙河右岸,影响路段桩号K72+580~K74+795地形地貌属于剥蚀构造中山地貌,主要为砂泥岩分布区。地表被滑坡堆积层(Q4del)覆盖,其前缘剪出口标高约1375m,滑坡后缘标高为1400~1405m,相对高差25~30m。滑坡后缘边界呈“圈椅”状,滑坡体地表坡度25°~30°,坡体基本解体,处于变形失稳状态。测区内,坡体地形变化较大,多斜台、陡坎等微地貌,植被稀疏,多生长杂草及低矮灌木水,无居民居住。 2.2地层岩性 场区出露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松散堆积层及侏罗系中统新村组(J2x)地层。 2.2.1 第四系(Q) 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广泛,其成因类型主要为滑坡堆积层(Q del4)、坡残积层(Q dl+el 4 )等。 1)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厚度一般5~20m。 2)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主要由碎石土、角砾土及粉土、粘土组成,为附近基岩全(强)风化产物,现多为农田,松散,稍湿~潮湿,厚度2~10m。 2.2.2侏罗系中统新村组(J2x) 岩性主要由灰紫、紫红色泥岩、砂岩夹灰绿色泥灰岩、灰黑色页岩组成。厚度260~383m。 泥岩:褐红色,成分以泥质物为主,含少量粉细砂,粉砂泥质结构,薄~中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为主。岩性软弱,呈泥状,采取岩芯失水易开裂,采取岩芯极破碎,多呈1~5cm的碎块状,少许呈10cm~15cm的柱状,RQD=15~46%。 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泥质物为主,泥钙质胶结,薄~中厚层状构造。岩性较软,锤击易断,采取岩芯失水开裂。采取岩芯较完整,多呈10~40cm的柱状,少量呈1~7cm的碎块状;RQD=31~81%。 2.3地质构造与地震 2.3.1 区域断裂构造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坳—凉山陷褶束内,其西侧紧邻康滇地

密西西比河风光阅读题及答案

密西西比河风光阅读题及答案 ①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②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③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槭树伸延到鹅掌楸,从鹅掌楸伸延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④丛林中无数的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⑤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14.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分) 密西西比河西岸草原广阔无垠,野牛安静闲适。 15.请写出选文第③段画线语句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修辞手法:拟人(或比喻) 作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藤蔓懵懂而又调皮活泼等人的个性色彩,既突出了藤蔓生机勃勃的旺盛生命力,又表达出作者的欣赏热爱之情。(意思对即可。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连接小溪的藤蔓比作花桥,既生动形象,又给人美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6.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各有什么特点?(4分) 东岸:草原广阔,万籁无声(或静谧安适)。 西岸:植物繁茂,动物众多,一片骚动和聒噪(或热闹和喧嚣)。阅读/zl/转载请保留 17.请根据平时在自读批读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积累的经验,从选文中任选择一处做批注(3分)

安宁河中段昔格达组地层特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72914424.html, 安宁河中段昔格达组地层特性 作者:陆得志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下旬刊》2018年第04期 1 概述 1958年,袁复礼将常隆庆1937年创名的“混旦层”改称“昔格达组”,命名地在会理县昔格达村,系指一套半成岩的暗色泥质岩石,未见底,厚179米。同年,又将分布于西昌城北,位于“昔格达组”之下的紫红色半胶结的砾岩,称为“西昌砾石层”。1965年,西南第四纪冰川考察队,在攀枝花市大水井弯子头建立了该组完整地层剖面,由下部砾岩、中部粘土岩、上部砂岩组成,沿用“昔格达组”。本报告主要以1965年西南第四纪冰川考察队所指的昔格达组为基准,沉积时代为早更新世间冰期冰水沉积QⅠ-Ⅱal+l。 “昔格达组”地层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及其支流安宁河、雅砻江等河谷地带,主要由浅黄~灰黄色、灰绿色、深灰色互层状粘土岩和粉砂岩组成。 2 昔格达组主体工程特性分析 根据初勘及详勘,昔格达组主体根据其完整程度划分强风化粘土岩⑦21、中等风化粘土岩⑦22、强风化粉砂岩⑦31、中等风化粉砂岩⑦32四个地层单元。 为了分析方便,将昔格达组作为大单元,由于自身岩性不同,物理力学性质存在差异,按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及粉砂四种岩性来考察昔格达组物理力学参数。 2.1粘土 昔格达组土性以粘土居多,且其性质较为特殊,因此作为分析的重点。粘土主要涉及 ⑦21、⑦22两个地层单元,所呈现的颜色有“灰黄、褐黄、黄褐、绿黄、黄绿、灰、兰灰、深灰色”几乎涉及工程区土体的所有色彩,说明粘土沉积贯穿于昔格达组的整个形成过程,可以形成于弱氧化~强还原的各种环境,同时也说明该岩性单元基本不具备环境指示意义。 (1)水理性质 从表可以看出,参与液限和塑限统计的粘土样品共有136件,其中40件属于液限等于或大于50%的高液限土,液限、塑限总平均值分别为48%和28%;塑性指数平均值为20%,超过25%的样品有9件。测定了渗透系数(K)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数据,两个方向的K值差异都在一个数量级之内,这可能与测试样品层理厚度大或扰动强烈等因素有关;垂直渗透系数Kv值介于1.95×10-7~4.61×10-5 cm/s之间,平均值为7.51×10-6cm/s,水平渗透系数Kh值介 于1.11×10-6~4.61×10-5 cm/s之间,平均值为1.91×10-5cm/s,Kh值大于Kv值,体现了近水 平层理对渗透系数的影响;昔格达组粘土钻孔压水试验试验数据表明,一般均小于10-5cm/s

最新大桥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价

大桥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价

大桥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价 辜明清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 四川郫县 611731 摘要:大桥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本文根据勘察、施工及运行资料,对大桥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价(区域稳定评价,水库诱发地震,副坝昔格达岩组建坝条件,“三洞”进口边坡稳定分析评价和引水隧洞围岩分类及稳定评价)为在高烈度地震区和复杂地质条件环境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借鉴和有益的启迪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稳定、水库诱发地震、昔格达岩组、边坡稳定、围岩分类 1、工程概况 大桥水库工程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境内,是安宁河流域水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第一期开发的骨干工程和龙头水库。主要水工建筑物有:主坝、副坝、溢洪道、导流、放空隧洞、发电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和发电厂房。水库正常蓄水位2020m,总库容 6.58×108m3,主坝最大坝高93m,副坝最大坝高29.4m,电站装机4×2.25MW。 大桥水库于1993年11月15日开工兴建,1999年6月19日水库下闸蓄水,2000年6月28日通水发电。 2、工程区地质概况 工程区内出露的岩石以印支期中酸性混染岩为主,少量华力西期辉长岩和下更新统昔格达组(Q1x)的半胶结的砂岩、泥岩。 工程区处于川滇经向构造带之安宁河断裂带北段,主、副坝、发电引水隧洞及厂房均位于安宁河断裂带之东、西支两条断裂之间。两条断裂相距8-10km,主坝距东、西两条断裂垂直最近距离分别为1.6km和0.5km。西支断裂被水库库水淹浸长度为5.0km,东支断裂在苗冲河支库尾段淹浸长度约2.2km(见图1)。 地震地质研究表明:第四纪以来,东、西两条断裂活动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西支断裂活动微弱,很少有地震活动;东支断裂在活动时空,强度上具有明显的分段性。西昌——

密西西比河风光

密西西比河风光 设计思路 老师介绍背景知识,展示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然后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学习作者安排景物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密西西比独特的风光,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学习利用关键字句,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所有生命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密西西比河。 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2.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机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出示密西西比河风光的图片、老师介绍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情况。 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华夏民族,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黄河是雄壮的,气势宏伟的,我们称之为“崇高的美”。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景,这又是什么样的美呢,它跟黄河的“崇高的美”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先欣赏一下密西西比河两岸的优美风光吧! (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西侧,源头在海拔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如果以其支流密苏里河为源,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密西西比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32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美国领土的百分之四十多,居世界流域面积第三。密西西比河西侧支流大多发源于落基山脉,有密苏里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东侧支流大多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地,有俄亥俄河、田纳西河、康伯河等。 夏多勃里昂是法国19世纪颇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对当时法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不仅在作品中带有浓厚的消极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创立了消极浪漫主义的基础。他的

安宁河流域水文特征初步分析

安宁河流域水文特征初步分析 摘要:利用安宁河流域主要水文站点的多年水文资料,对该流域的气象、水文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文特性;分析;安宁河流域 1地理概况 安宁河是雅砻江下游左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北,河道全长337㎞,流域面积11150 km²。两岸多山,故支流多短小,比降较大,流域狭长,南北长250㎞,东西宽26~75㎞,呈不对称羽毛状。 安宁河流域地处横断山脉东缘,海拔高程在992~4721m之间,流域地貌以山地为主,中游沿河两岸多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流域地势北高南低,海拔3000m 以上山地占流域面积36.5%,海拔1500~300m山地占流域面积47.4%,海拔1500m以下的河谷平坝、山间盆地和二半山阶地仅占流域面积的16.1%。 2气象特性 安宁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暖湿海洋季风的交替影响,旱、雨季明显。流域内日照时间长,霜冻时间短,夏季多雨,冬春干旱,四季不明显,干雨季分明。 (1)气温 流域内气候温和,寒暑区别不大。除高寒山区外,多年平均气温均在14℃以上。总体上看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但因高差起伏较大,气温的垂直变化明显,例如西昌站和喳都站直线距离不到60㎞,因高程相差900m,年平均温差达5.7℃。 流域内最高平均气温在21~25℃之间,多出现在7月。最高气温在34.1~39.9℃之间,一般出现在5、6月;最低气温-2.4~8.7℃之间,多出现在2月。 (2)日照 流域内日照充足,在干流河谷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均在2000小时以上。热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年总量一般都在122千卡/平方厘米·年以上。 (3)湿度

最新长江黄河流域地图简洁版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长)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97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支流中以汉江为最长。干流以北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干流以南的有乌江、湘江、沅江、赣江和黄浦江。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呈“几”字形,故有“几字黄河”之称。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2,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黄河中下游水体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会生产将近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悬河”,并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三字经 小学生行为三字经 1.守纪律循秩序爱集体摒私欲讲文明有情趣 2.排路队紧跟随快静齐守交规保平安把家回 3.讲卫生防病症勿乱扔桌椅整勤保洁体质增 4.广播操很重要天天练身体好雏鹰飞长空翱 5.眼保健莫等闲坐姿正内心恬穴位准不可偏 6.绿化带人人爱多呵护别踩摘草青青花常开 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 新世纪,好儿童。懂礼仪,讲文明。见老师,要鞠躬。先问好,口齿清。 体端正,貌真诚。面带笑,声含情。尊师长,爱园丁。为子弟,获先生。 如父母,岂敢轻。升国旗,要庄重。穿校服,要洁整。昂起头,挺起胸。 齐肃立,怀崇敬。须知道,旗色红。是烈士,血染成。好传统,经继承。 唱国歌,气势雄。声刚健,血沸腾。爱国心,油然生。进校门,正仪容。 与年龄,要适应。穿衣服,求洁净。饰脸面,禁丹青。切莫留,怪发型。 集会时,注意听。该鼓掌,莫懈松。小动作,万不能。办公室,师办公。 若有事,莫匆匆。轻敲门,恐扰惊。上课前,听铃声。进教室,应肃静。 回座位,坐如钟。听讲课,要聚精。提问题,要谦恭。同学间,情意浓。 是伙伴,是友朋。是姐妹,是兄弟。应互助,莫嘲讽。齐努力,同用功。 下课后,搞活动。打与闹,都不行。踢踢毽,跳跳绳。打打球,吹吹风。 笑呵呵,喜盈盈。兴冲冲,乐融融。百花园,春潮涌。新气象,日蒸蒸。 新世纪,好儿童。懂礼仪,讲文明。敬父母,爱家庭。养育恩,记心中。 对父母,要温恭。父母病,要侍奉。父母言,要聆听。孺子心,赤子情。 如火热,如月明。小皇帝,惹人憎。小公主,人不疼。小主人,人人称。 做家务,爱劳动。帮父母,把家撑。不能做,寄生虫。祖父母,应敬重。 敬老人,好家风。家若和,万事兴。

西昌市袁家山地区地层简析及区域地质概况

西昌市袁家山地区地层简析及区域地质概况 发表时间:2015-02-05T16:23:11.32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12期下供稿作者:周乐荣 [导读] 综合来看,场地所处区域稳定性差。 周乐荣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四川省西昌市 615000) 摘要:通过对西昌市金色极地项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对袁家山地区上覆第四系冲、洪积(Q4al+pl)细粒相组地层进行初步剖析,并对该地区所处区域地质概况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细粒相;昔格达组;小花山向斜;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核桃村断裂;西昌断裂 1 场地地理位置及场地地形地貌 场地位于西昌市袁家山村,整个场地地势呈较平缓,地形起伏较小。场地地貌属山间河谷地貌,场地微地貌属安宁河河谷平原上的Ⅰ级阶地与山麓地带的交汇处,由第四系冲、洪积(Q4al+pl)细粒相组覆盖在第三系上新统昔格达组(N2x)的的地层之上。 2场第地层岩性 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填土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形成的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细砂、卵石及第三系上新统昔格达组(N2x)的粉砂岩、泥岩组成,现将各地层的分布及岩性特征自上而下描述于后: ①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以粉质粘土。 ②粉质粘土:灰-灰白色、黄褐-红褐色,硬塑,絮状结构,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 ③粉土:红褐色,中密,湿。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间夹薄层粉砂,部分地段分布。 ④粉砂:红褐色,中密,湿。主要为石英、长石砂,磨圆度较好,局部地段顶部夹薄层粉土、中砂,局部含少量腐烂植物残骸,部分地段分布。 ⑤细砂:红褐色,中密,湿。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磨圆度较好,含有机质,局部间夹薄层粉土、粉砂、卵石,顶部夹薄层粉土、粉砂,偶见腐烂木屑,部分地段分布。 ⑤1粉质粘土:灰色、红褐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切面稍有光泽,部分地段分布,为⑤细砂层中夹层。 ⑥卵石:稍密,湿。卵石含量约60%,粒径20-100mm,母岩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石英砂岩,强风化,亚圆状,充填物主要为细砂,及少量粉质粘土,局部间夹薄层细砂,偶见块状木头,部分地段分布。 ⑥1细砂:红褐色,中密,湿。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磨圆度较好,部分地段分布,为⑥卵石层中夹层。 ⑦粉质粘土:灰-青灰色、黄绿色、红褐色,硬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部分地段分布。 ⑦1粉质粘土:灰-青灰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部分地段分布,为⑦粉质粘土层中夹层。 ⑦2细砂:灰-青灰色,中密,湿。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磨圆度较好。,部分地段分布,为⑦粉质粘土层中夹层。 ⑧粉砂岩:黄-黄褐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岩芯多粉砂状,RQD约为20%,岩层呈水平产出,为第三系上新统昔格达组(N2x)的半成岩,遇水易崩解、软化。 ⑨泥岩:黄-黄褐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RQD约为20~40%,岩层呈水平产出,为第三系上新统昔格达组(N2x)的半成岩,厚度较大。 据区域地质资料显示,昔格达组下覆白垩系小坝组下段(K1x1)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砾岩。 3区域地质构造 场地区域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康滇地轴北段,江舟—米市断陷的米市断凹西缘。场地处于西昌盆地中部偏北,区域构造以南北走向和北西走向为主(见图1),区内主要构造有:小花山向斜、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核桃村断裂、西昌断裂等。 小花山向斜:位于尔乌背斜之西,南起特尔果乡,向北经日斯领、李家湾、小花山、清水沟、马市洛而出图,场地区域出露主要为该向斜北段,其轴向呈北25°西延伸,于象鼻寺补核桃村断裂截断,核部出露小坝组,地层产状东翼230°∠28°,西翼60°∠5°轴面向南西陡倾,枢纽向北西倾伏,为直立、对称倾伏褶皱。 安宁河断裂: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安宁河断裂带纵贯康滇地轴,北起金汤,向南沿大渡河至石棉,经冕宁、西昌、德昌、会理过金沙江入云南与易门断裂相接(见图1)。安宁河断裂属安宁河断裂带中段,具深断裂性质,该断裂带在西昌附近沿安宁河谷发育,由东、西两支断裂及其间的挤压破碎带构成,宽3-4km。东支断裂位于安宁河谷东岸,南从区外延入,向北经黄连关、经久、合营、诗家村、黄家坝、锅盖梁,至小林屯附近延出区外;西支断裂位于安宁河西岸,南由区外延入,向北经野猪湾、河西、高草、新营、三关庙,经樟木箐北延出图。该断裂带新构造运动强烈,第四系变形、变位明显,有多处温泉出露,是一个地震活动带,1936年新华7.5级地震,1952年石龙6.5级地震均发生在该断裂带上。 则木河断裂:该断裂北在礼州以东与安宁河东支断裂交会,向南经锅盖梁的青山咀、殿呷莫、李金堡、汽修厂、大石板、回龙沟,至大箐,并延至普格、宁南、云南巧家,全长140公里。断裂带北段走向近南北并逐渐转为北15°西,南段走向北30°西,断面倾向北东东,局部向西倾,倾角50°~70°,构造破碎带100~500m,为压扭性,第四纪以来,该断裂继承性活动强烈,为一条活动性断裂。1972年5月7日发生在西昌盆地西北部的4.1级地震及2003年6月17日发生在西昌盆地中部的4.8级地震均与该断裂有关。 核桃村断裂:该断裂北从马市洛进入区内,向南经石干甫、清水沟、高山堡子、邛海东岸、核桃村、大箐,于四呷布史交于则木河断裂上,区内长37km,走向北15°西,断面倾向北东东,倾角65°~85°,构造破碎带宽50-90m,该断裂在大坟堆至邛海东岸一线被第四系及湖水掩盖。为一压性、压扭性左行走向逆断层。在新构造运动中有一定活动性,为一条活动性断裂。2003年7月10日发生在西昌盆地东部的4.6级地震与北东向的核桃树断裂有关。 西昌断裂:该断裂被第四系掩盖,在地表和基岩区表现不明显,故推断为隐伏断裂,断裂走向近东西,长约10km,西起三垭口,向东经西昌城区、高枧,东至林场,性质可能为向南陡倾的正断层。 场地位于西昌盆地区域内,拟建场地距西侧安宁河东支断裂约1.7km,距南西侧的则木河断裂约3.2km,距东侧的核桃村断裂约

阅读理解《密西西比河风光》附答案

密西西比河风光(节选) ①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②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③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槭树伸延到鹅掌楸,从鹅掌楸伸延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④丛林中无数的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⑤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1.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各有什么特点? 东岸: 西岸: 4.请根据平时在自读批读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积累的经验,从选文中任选择一处做批注 所选内容: 批注: 答案: 1.画: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2.密西西比河西岸草原广阔无垠,野牛安静闲适。 3.东岸:草原广阔,万籁无声(或静谧安适)。 西岸:植物繁茂,动物众多,一片骚动和聒噪(或热闹和喧嚣)。 4.提示:只要批注准确、符合要求且语句通顺即可。

水利可研

目录 4 灌区水量供需平析及水质分析 .......................................................... 4-1 4.1 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 4-1 4.1.1 灌区水资源............................................................. 4-2 4.1.2 现状年P=65%供需平衡分析 ................................ 4-10 4.2 灌区设计水平年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4-13 4.2.4 作物灌溉制度及灌溉定额...................................... 4-15 4.2.3灌区P=75%年份水量供需平衡.............................. 4-19 4.2.4 设计灌水率及渠道设计流量 .................................. 4-21 4.3 灌溉水质分析.............................................................. 4-25

4 灌区水量供需平析及水质分析 米易县前进渠是我市唯一一座中型引水渠工程,设计灌溉面积5.18万亩,目前已建干渠总长45.66km,分三期建设完成。一期工程位于取水口至弯丘乡杨家村的上河坝处,总长17.76km(里程桩号0+000~17+760),工程于1977年动工,1980年竣工,设计流量10m3/s,渠道比降有1/3000、1/5000、1/6000、1/8000四种。二期工程位于弯丘乡杨家村的上河坝至白马镇挂榜村何家坝处,总长18.48km(里程桩号17+760~36+240)。二期工程于1984年开工建设,1986年竣工,设计流量为4.5m3/s,渠道比降为1/4000、1/5000两种。三期工程(即右干渠)位于白马镇挂榜村的何家坝至白马镇的马槟榔村,总长9.42km(里程桩号0+000~9+420)。三期工程于1988年开工建设,1989年竣工,设计流量2.0 m3/s,渠道比降为1/3000、1/4000两种。已建干渠运行30多年,防渗体已老化、脱落,沿渠渗漏严重、险情频发。干渠渠系建筑物虽然配套率达80%,但经多年运行,溢洪冲砂设施的启闭机启闭不灵,木质闸门破损漏水,泄洪道损坏。山溪渡、渡槽、涵洞损坏严重,渠系建筑物完好率仅25%。支渠和田间渠道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配套建设了一部份,配套率仅有11%。渠道水利用系数仅有55%,灌溉保证率仅有50%。本次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集中在干渠首段,主要是对渠道进行疏浚和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后,可以恢复供水能力33112.8万m3/年,改善灌溉面积1.43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5万亩,效益相当明显,水量供需平衡分析按全灌区的设计灌面来进行。 4.1 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 现状基准年为2012年,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根据《灌溉与

攀枝花概况

第2章项目区域概况 2.1 攀枝花市概况 2.1.1 自然地理 攀枝花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东经101°08′~102°15′北纬26°05′~27°21′。是长江上游第一城。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本项目位于攀枝花市东区。 2.1.2 城市性质及规模 攀枝花市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开发我国西部丰富的矿藏资源,改善我国工业布局而建设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我国西部工业重镇和新的经济支撑点、川滇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流域经济带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攀枝花的资源得天独厚,已经查明的主要矿产有47 种,尤以钒钛磁铁矿为最其中钛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钒储量占全国第一位、世界第三位。水能资源亦非常丰富。1999年已建成的二滩电站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在三峡电站全部建成前为全国之最。装机容量50 万千瓦的桐子林电站即将竣工,新的水力开发还在进行。 攀枝花城市建成区面积61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111.7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9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城市化水平达到60.1%。常住人口121.41万人,年平均增长1.07%。攀枝花的城市布局根据资源、用地、地形条件和工业企业的协作关系,在金沙江南

北两岸由西向东布置了功能不同、规模不等、相互联系的八个片区。城市中心区由炳草岗、渡仁、弄弄坪、攀密四个片区组成,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金融等职能于一体;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40-42 万人;城西分区由格里坪、河门口、陶家渡三个片区组成,以能源、建材工业和木材储运加工业为主,兼有向滇西北中转、集散物资和商贸功能,面积15-17平方公里,人口18-20万人;城东分区由金江片区和团山-马店河沿线组成,以铁路运输、物资集散和发展钛化工工业为主,面积9-1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 2.1.3 历史沿革 攀枝花市由原四川省(西康省)和云南省部分地区组成。进入民国,市境仍分属川滇两省。1951 年在会理、德昌部分地区,建立迷易县,次年更名为米易县,隶于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 年,西康省撤销,会理、米易及盐边等县,随西昌专区重隶四川省。市境江北西部地,初属云南省丽江专区华坪县,江南地属楚雄专区永仁县。1958 年,合永胜、华坪两县为永华县,永仁县并入大姚县,市境两地亦随之改属。1965 年1月7日,中共西南局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作了《关于成立攀枝花工业区政府的请示》,建议在攀枝花工业区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一个工业区人民政府。1965年3月20日,徐驰宣布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成立。1965年5月30日,国务院秘书厅制发了“四川省渡口市人民委员会”印章,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转发给渡口市人民委员会启用。1974 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永仁县的平地公社(不含落水涧、大麻塘、小石桥)3个生产队和大龙潭公社,划归渡口市。

黄河长江简介

黄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全段成(几〕字形。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占宗列渠,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省区,最后流入渤海。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黄河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养育人口1.26亿人,占全国人口11.5%。中游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 黄河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各段有它的地势、气候等环境特徵。上游自源头至内蒙古的河口镇,高程由海拔4,500米降至1,000米,流域面积384,0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之半。自甘肃省兰州市以上,河流由西往东,流域内地势崎岖,平地稀少,每年雨量处於300-600毫米之间。虽然雨量并不丰富,但因人口稀薄,用水需求量不大,成为黄河水资源主要供应区。自兰州以下,河道转往北方,进入沙漠地区,雨量略减,流域面积也小,但途经青铜峡(宁夏)灌区和巴盟黄河(河套)灌区,这两地区的用水量极大。以黄河平均年流量581亿立方米计算,上游自兰州以上地段的流入量为323亿立方米,而采用量不过是18亿立方米,可是自兰州至河口镇地段,流入量为6亿立方米,而采用量占103立方米,是为黄河得益最大地区,也是从水资源考虑上“入、出”最不均衡的地段。 黄河中游于河口镇至河南省旧孟津之间,流域面积344,000平方公里,河道高程由海拔1000米降至400米。中游北段途经黄土高原,流域气候乾旱,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为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每年产沙十多亿吨,中游南段的主要支流为汾河与渭河,两流域的气候与雨量都算优惠,自古以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文明昌盛,为古代中华文化与经济的发源地,赢得“中华文化摇篮”之称。 河南孟津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占地极小,只拥有两岸大堤以内的滩地和泰山北麓的高地。流域两旁地区人口密集,农业发达,对河水的需求量很大,随著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对水源供应的要求不断增加,黄河水资源不胜负担。 黄河流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黄河的支流 洮(táo)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在甘肃省西南部,源出甘、青两省边境西倾山东麓,东流到岷县折向北,经临洮县到永靖县城附近入黄河,全长500余千米。 湟水在青海省东部,也是黄河上游支流。源出海晏县包呼图山,向东南流经西宁市,到甘肃省兰州市西面的达家川入黄海,全长349千米。上游河谷呈串珠状,下游宽阔,水能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便利。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省中部。源出宁武县管岑山,经太原市南流到新绛县折向西,在河津县西入黄河,全长716千米。上游穿行山地;中游经太原盆地,介休县义棠镇以下河谷变窄,过灵石峡进入临纷盆地;下游河谷开阔。 渭河在陕西省中部,是黄河最大支流,源出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东流横贯陕西渭河平原,在潼关县入黄河,全长787千米。上游及经河、洛河等支流,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纵横,有泾惠渠、渭惠渠、洛惠渠等灌溉工程,农业发达。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区。 长江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

安宁河流域冕宁段综合规划河道整治基础资料说明

安宁河流域冕宁段综合规划河道整治基础资料说明 冕宁县安宁河流域综合规划河道整治基础资料收集主要根据是凉山州水利勘测设计院修编完成了的《安宁河(凉山段)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宁河的开发利用及综合治理历来都倍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多次调查研究和勘察规划。纵观安宁河干流近百年历史,据从1900年到1988年共89年的不完全统计,安宁河发生毁城镇破桥涵,淹人畜牧的大洪水至少有24次,平均3~4年一次,一般灾害性洪水几乎年年发生。频繁发生的安宁河洪水,给流域的人民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每临汛期,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投入防讯抗旱的人力、财力是巨大的,洪水是安宁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心腹大患,已经严重地制约着流域内经济的发展。河道防洪工程现状安宁河流域是攀西腹部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她的开发与治理历来都受到了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特别是频繁发生的洪水灾害的防治,历来都是当地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 安宁河干流源于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分布于漫水湾以上,冕宁县境内河段总长53.18km,综合规划整治主要以新建堤防为主。安宁河冕宁段设计堤防总长36.049km,本段处于安宁河河谷平原上游,河谷宽1.5~4km,河床比降仅2~3‰,沿线漫滩发育,两岸Ⅰ级阶地对称展布,阶地高出河面1.5~2.5m,堤防轴线位于河漫滩及Ⅰ级阶地上,地基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冕宁县保护区的范围北起城厢镇解放桥下抵漫水湾沙坝河汇口,冕宁防洪河段中段泸沽镇保护区范围上起孙水关水文站,下抵孙水河与安宁河干流交汇口。冕宁段堤防工程包括冕宁县城厢堤防工程、宏模堤防工程、泸沽堤防工程、漫水湾堤防工程等4段。合计堤防的长度为32932m,历经多次整治,目前安宁河冕宁段河堤现完成4000m。冕宁县城厢堤防主要保护冕宁县城所在地的城厢镇,该河段上起解放桥,上止南河汇口,河口距288+210~284+480,河段长3.73km。该段左岸地势较高,受洪水威胁较小,108国道公路紧靠岸边。右岸地势低矮,其上、中段为县城及规划的城东南综合开发区、城南大道等开发区紧靠岸边,受洪水威胁大;下段为南河与安宁河汇口处的河谷平坝,耕地集中,人口、民房密集。本段是安宁河干流冕宁县境内的重点治理河段之一。根据其地形特点及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原设计在右岸的解放桥至南河汇口段于耕

(完整)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读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①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形成水灾 ②上中游地区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河道淤塞 ③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分洪能力减小 ④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林地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1.C 2.D 解题必备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学霸推荐 随着2015年7月8日调水调沙下泄水流在山东全部入海,第9次黄河调水调沙圆满结束。据此回答1—2题。 1.黄河调沙调水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2.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③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之间的纵截面称为河流纵剖面。读图回答3—5题。 3.关于长江宜昌以西、以东河段纵剖面差异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宜昌以西河段流经三级地势阶梯,所以河段落差大 B.长江宜昌以东河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明显,所以河段落差小 C.长江宜昌以西河段流经地区降水量比以东河段大,所以河段落差大 D.长江宜昌以东河段人口、城市密集,所以河段落差小 4.关于黄河河段纵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落差最大的河段是宁夏至包头段 B.宁夏至包头河段水流缓慢,易出现凌汛现象 C.黄河下游地区水量小,流速慢,易出现海岸被侵蚀后退现象 D.黄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河水泥沙含量最大 5.关于河流综合开发治理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宜昌以西段以整治河段,发展航运为主 B.长江宜昌以东段以防洪为首要任务 C.黄河宁夏以上段以水土保持为重点 D.黄河包头以下段以水电梯级开发为重点 答案 【答案】1.D 2.A

密西西比河风光 教案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掌握本文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文中感悟密西西比河的美,体会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密西西比河的赞美之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感受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美丽,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黄河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哺育了我们华夏民族。而密西西比河作为一条美国的河流,也以她伟岸的身躯滋养着两岸人民。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密西西比河风光》,一起去呼吸那里独特的空气,聆听那里的天籁之声吧。(板书:密西西比河风光)。 二作者简介 夏多勃里昂,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著有小说《阿达拉》、《勒内》和散文集《墓畔回忆录》、《美洲游记》等。他的文学活动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密西西比河风光》选自世界名人漫游札记,有改动。本文是作者游览密西西比河后写下的一篇游记。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它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非洲的尼罗河、中国的长江并成为世界四大河。 三检查预习 1 生字 旖旎逶迤长髯藤蔓踌躇满志俯瞰棕榈媲美醉态酩酊蹒跚

踯躅熠熠吞啮啁啾嘶鸣 2 解词 旖旎:柔和美好。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媲美:这里是比美的意思。 酩酊:形容大醉。 熠熠:形容闪光亮。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阅读后,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轻松愉悦) 2思考作者是抓住了密西西比河哪些地方的景物进行描写的?描写的重点是什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五细读感悟美 (一)在西岸都写了哪些景物?听者想象西岸风光。 1 指名读 脑海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草原,野牛) 草原有什么特点?你站在这样的草原上,有什么感受?(广阔无垠,绿浪逶迤) 2 齐读描写牛的句子。思考: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是什么写法?(由面到点) (二)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 1 自由读2—4段,东岸有哪些景物令人赞叹? 西岸有一望无际的草原,东岸有无数的花草树木 西岸有悠闲自在的野牛,东岸有无数动物 西岸万籁俱寂,东岸骚动聒噪 2 东岸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小组讨论) 植物:多而杂,植株高,分布广,颜色多,气味芬芳 动物:动物众多,形态各异 声音:骚动和聒噪 3 作者笔下景物很多,却没有令人产生杂乱之感,因为他采用了一定的顺序,看作者是如何来安排材料的? 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由低到高 动物:颜色,动作和神态 声音:运用拟声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