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长江简介

黄河长江简介

黄河长江简介
黄河长江简介

黄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全段成(几〕字形。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占宗列渠,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省区,最后流入渤海。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黄河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养育人口1.26亿人,占全国人口11.5%。中游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

黄河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各段有它的地势、气候等环境特徵。上游自源头至内蒙古的河口镇,高程由海拔4,500米降至1,000米,流域面积384,0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之半。自甘肃省兰州市以上,河流由西往东,流域内地势崎岖,平地稀少,每年雨量处於300-600毫米之间。虽然雨量并不丰富,但因人口稀薄,用水需求量不大,成为黄河水资源主要供应区。自兰州以下,河道转往北方,进入沙漠地区,雨量略减,流域面积也小,但途经青铜峡(宁夏)灌区和巴盟黄河(河套)灌区,这两地区的用水量极大。以黄河平均年流量581亿立方米计算,上游自兰州以上地段的流入量为323亿立方米,而采用量不过是18亿立方米,可是自兰州至河口镇地段,流入量为6亿立方米,而采用量占103立方米,是为黄河得益最大地区,也是从水资源考虑上“入、出”最不均衡的地段。

黄河中游于河口镇至河南省旧孟津之间,流域面积344,000平方公里,河道高程由海拔1000米降至400米。中游北段途经黄土高原,流域气候乾旱,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为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每年产沙十多亿吨,中游南段的主要支流为汾河与渭河,两流域的气候与雨量都算优惠,自古以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文明昌盛,为古代中华文化与经济的发源地,赢得“中华文化摇篮”之称。

河南孟津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占地极小,只拥有两岸大堤以内的滩地和泰山北麓的高地。流域两旁地区人口密集,农业发达,对河水的需求量很大,随著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对水源供应的要求不断增加,黄河水资源不胜负担。

黄河流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黄河的支流

洮(táo)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在甘肃省西南部,源出甘、青两省边境西倾山东麓,东流到岷县折向北,经临洮县到永靖县城附近入黄河,全长500余千米。

湟水在青海省东部,也是黄河上游支流。源出海晏县包呼图山,向东南流经西宁市,到甘肃省兰州市西面的达家川入黄海,全长349千米。上游河谷呈串珠状,下游宽阔,水能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便利。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省中部。源出宁武县管岑山,经太原市南流到新绛县折向西,在河津县西入黄河,全长716千米。上游穿行山地;中游经太原盆地,介休县义棠镇以下河谷变窄,过灵石峡进入临纷盆地;下游河谷开阔。

渭河在陕西省中部,是黄河最大支流,源出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东流横贯陕西渭河平原,在潼关县入黄河,全长787千米。上游及经河、洛河等支流,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纵横,有泾惠渠、渭惠渠、洛惠渠等灌溉工程,农业发达。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区。

长江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

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the Changjiang River; the Y angtze River )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97公里(以沱沱河为源),一般称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长江支流

长江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主要有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湘江、沅江、乌江、赣江、资水和沱江。总长100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汉江、嘉陵江、雅砻江、沅江和乌江;流域面积5万平方公里的支流为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湘江、沅江、乌江和赣江;年平均径流量超过500亿立方米的有岷江、湘江、嘉陵江、沅江、赣江、雅砻江、汉江和乌江。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公里,全长856公里,历年平均径流量722亿立方米。

资江又称资水,湖南四水之一,长江的主要支流。资江分南源与西源,主源为南源即大夷水,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资源县,流经资源、湖南新宁、邵阳等县市。西源为赫水,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青界山黄马界,流经武冈、隆回等县市。两水在邵阳县双江口汇合后称为“资江”。流经邵阳、新邵、冷水江、新化、安化和桃江等县,至益阳市甘溪港注入洞庭湖。干流长度653公里,流域面积282142平方公里,其中在湖南267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17亿立方米。

澧水(拼音为lǐshǔi)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沿途接?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

沅江又称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两源,南源龙头江,源自贵州省都匀的云雾山,北源重安江,源于贵州省麻江县平月间的大山,两源汇合后称清水江,至銮山入湖南省芷江县,东流至黔城与舞水汇合处称沅江,流经会同、洪江、中方、溆浦、辰溪、泸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于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93.3亿立方米。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面积3968平方千米。洞庭湖主要由东洞庭湖、万子湖、目平湖、大通湖、横岭湖、漉湖等湖泊组成。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湖南四大河流都流入洞庭湖。万子湖和横岭湖一起也合称南洞庭湖,目平湖也称西洞庭湖。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目前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可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

汉水又名汉江。长江最长的支流。它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宁强县冢山。向东南穿越秦巴山地,流经陕南和鄂西北丹江水库,出水库后继续向东南流,过襄樊,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褒河、丹江、

唐河、白河、堵河等。汉水河道曲折,自古有“曲莫如汉”之说。丹江口以上为上游,两岸高山耸立,峡谷多,水流急,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流经低山丘岗,接纳南河和唐白河后,水量和含沙量大增,多沙洲、石滩,河道不稳定;钟祥以下为下游,迂回在江汉平原,河床坡降小,水流缓慢,曲流发育,河汊纵横,且愈近河口,河道愈窄,呈倒置喇叭形,泄洪能力差,容易溃口成灾。在长江支流中汉江是洪水灾害最严重的一条。诗人李白曾为它发出了“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的惊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征服汉水,1956年在下游兴建了杜家台分洪区,1958年又兴建了丹江口和黄龙滩水利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杜家台分洪区和丹江口水库相配合,使汉水下游基本上解除了洪灾威胁。汉水是陕西省南部和湖北省的主要水运干线,流域工、农业发达,联系产煤基地的焦枝、襄渝、汉丹等铁路与之相交。为了增加煤炭、工业品等运输能力,“七五”期间被列为我国最大的一次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目前汉水通航能力已从100吨级提高到千吨级,年吞吐量已从30多万吨上升到1000多万吨。

雅砻(lóng)江,长江宜宾以上最大支流。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为一东西宽约100~200km、南北长约900km的狭长地带,夹于金沙江——大渡河之间。雅砻江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自西北流向东南,其中在理塘河口河道转向北东再折回南流,绕锦屏山形成著名的雅砻江大河湾,于攀枝花汇入长江,是典型峡谷河流。干流全长1571km ,总落差4420m,流域面积128444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914m'3/s,年径流量604×10'8m'3。主要支流自上而下有鲜水河、力丘河、理塘河、九龙河、安宁河等。

雅砻江流域地跨四川、青海、云南3省的29个县市,是以藏、汉、彝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流域中上游地区地广人稀,是四川畜牧业基地之一。下游地区人口集中,工农业生产较发达,雅砻江河口的攀枝花市是钢铁、钒、钛冶金工业基地,西昌卫星城所在安宁河流域,是雅砻江流域乃至川西地区粮食和蔗糖生产的重要基地。有以攀枝花和西昌为中心的公路网联结各县和邻近省市,并有成昆铁路通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尤以森林、矿产、水力三大资源著名,还有人量的土地资源和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流域内的森林是我国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材蓄积量约4×10'8m'3。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下游,以铁矿为主,著名的攀西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古称阆水、渝水。因流经陕西省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上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前者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的郎木寺;后者发源于秦岭西南,因在汉江之西,故称西汉水。直至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与白龙江相汇于四川省广元县昭化。全长为1119公里。昭化以上为上游,行经高山地区,多暴雨,有“一雨成灾”之说;昭化至合川为中游,有航运之利;合川以下为下游段。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超过汉江,居长江支流之首。河口流量2120立方米/秒。嘉陵江切穿华蓥山南延3支脉后。形成风光奇丽的沥鼻、温塘、观音3峡谷,于重庆汇入长江。四川省境内水力理论蕴藏量1522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551万千瓦,上游白龙江建有碧口大型水电站。水运年货运量占四川内河航运年货运量的1/4,是四川重要航道之一。江中鱼类多达163种,居四川省各河之首。广布于嘉陵江流域的紫红色砂泥岩,质地松脆,植被覆被率仅13.7%,水土流失严重。

赣江是长江的支流,南北流贯江西省的最大河流,年流量比黄河大,但是由于年水量分布不均匀,河床浅平,航运并不方便。东源贡水为正源,出武夷山黄竹岭,由绵水和湘水汇合而成。西源章水出大庾岭。章、贡两水在赣州市汇合后始称赣江。曲折北流,经吉安市、樟树市、丰城市到南昌市,分四条支流注入鄱阳湖。全长991千米,其中干流长751千米,流域面积8.35万平方千米

岷江水系岷江又称汶江、导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

沱江又名外江、中江,因《史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上游有绵远河、石亭江、湔江三个源头,均发源于九顶山。沱江进入成都平原后,由岷江水系分出的柏条河、青白江于金堂汇入沱江,所以沱江与岷江被称为“双生”河流。沱江流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主要流经盆地丘陵地区,是古蜀文化最集中地域之一,主要有广汉三星堆遗迹,成都附近的三国蜀汉遗迹、资中古城、自贡恐龙、盐都遗迹等。

乌江,中国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又称黔江。发源于省境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六冲河汇口以上为上游,汇口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流域内喀斯特发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为主。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黄河和长江的朗诵稿

黄河和长江的朗诵稿 导读:黄河和长江的朗诵稿1 现在就想一口气喝干黄河长江 让南水北调托起伟大祖国明天鲜红的太阳 让心灵的沙漠青山绿水从此谦卑不再趾高气扬 让人造的风暴偃旗息鼓永远张不开黄金的`翅膀让牢骚的山洪满腹诗书找到和谐幸福荡气回肠 明天更想一口气举起黄河长江 让鞭炮声欢迎衣冠禽兽全部如吃草的羔羊 让牛郎织女比翼齐飞共铸爱情永恒的喜鹊桥梁 让蚯蚓驮着地狱攀登云梯上天堂播种绿色希望 让神州一条巨龙环抱所有信仰去太空自由翱翔黄河和长江的朗诵稿2 朝发昆仑兮 暮会诸东海 长江蛟纵 黄河龙腾 奔腾长江十八省 九曲黄河万里沙 挟三山挽五岳 黄河之水天上来

闯千峡跨万谷 长江之涛人间雪 楚辞馥香郁郁长江上 诗经火焰熊熊黄河边 黄河染就肤颜色 长江澎湃心脉搏 甭说那咫尺天涯 诗流的黄河是你永动的左心房 尽休提那顺逆沉浮 韵唱的长江是我不歇的右心房 长江心醉 黄河魂牵 你我合成一颗炎黄红心 长江蛟纵 黄河龙腾 你我共建一番中华伟业 长江韵唱 黄河诗流 你我同谱一曲华夏新歌 黄河和长江的朗诵稿3 一排排一排排长桨

一排排奋力划的长桨 在黄河长江漂流 就要划着黄河长江 两条巨大龙舟 劈渤海斩东海 敖游四大洋 浪遏五大洲 比一场壮观的龙舟赛 一排排一排排长桨 一排排搏击长空的翅膀 在黄河长江漂流 就要驾着黄河长江 两条巨大彩龙 腾飞浩瀚宇宙 披挂横空飘舞的云霓 日戏太阳、夜戏月亮 演一场精彩的双龙戏珠【黄河和长江的朗诵稿】 1.有关黄河和长江的诗歌 2.黄河的朗诵稿 3.关于黄河和长江的诗句

4.保护黄河的朗诵稿 5.黄河颂朗诵稿 6.歌颂黄河的朗诵稿 7.描写黄河和长江的诗句 8.赞颂黄河和长江的诗歌 9.黄河与长江的神话故事欣赏 上文是关于黄河和长江的朗诵稿,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教学设计长江与黄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的源头、入海口、全长、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等源流情况 2. 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3. 了解对黄河不同河段相应的治理措施,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黄河的主要特点,黄河产生的水患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黄河组图——壶口瀑布、滚滚黄河水、黄河源头、黄土高原 [提问]你能根据画面来判断这是哪条河流吗? [复习提问]提到黄河同学们并不陌生,请你说一说你所了解的黄河。 [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对黄河确实知道的不少。那么,黄河到底为中华民族立过哪些功,又带来了哪些灾难?我们该怎样开发治理黄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板书]二黄河的治理 1.源流概况 [过渡]要了解黄河,必须先了解黄河概况,首先我们来看看黄河的形状。 [学生活动]照课本画出黄河干流图。并归纳黄河形状为“几”字型。 [提问]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这里的“天上”指的是哪里?“海”又指的是哪个海呢? [提问]黄河自源头到人海口全长5500千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能说黄河是

我国第二大河吗?为什么? 不能。河流大小按流量划分。黄河虽然长度第二,但流量还不到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条大河珠江的1/7。因此,不能说黄河是第二大河,而只能说是第二长河。 [提问]黄河自西向东共流经了我国哪些省区呢? (演示课件或出示黄河水系图,让学生抢答省名或简称,课件显示或在图中明确省、区名称。) 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并标注在黄河干流图上,强调其位置特征。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强调其流经省。(视频连接:黄河) [承转]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具体讲都有哪些贡献呢? (此处可由学生在黄河供献的角度充分回答) [板书]2.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教师小结]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录像]黄河冲积的平原、蕴藏的水能、著名的水电站和具有灌溉之利的“塞上江南”。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的高原地区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提问]黄河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归纳小结] 1.黄河上中游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建国前,黄河上没有一座大坝。新中国成立后,已陆续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八座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说明位置特点),并对黄河水能实行梯级开发。(板画示意梯级开发,并指出龙羊峡到青铜峡之间是梯级开发集中地段,建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黑山峡、青铜峡等水电站,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市的特点。)

长江黄河教案

标题:中国河流之长江、黄河 教学目标:中国两大外流河:长江、黄河 教学重点:1、长江VS黄河 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教学难点:1、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一:导入: 1、河流的分类:内流河、外流河 2、主要外流河?长江、黄河 二:长江VS黄河

1、发源地、注入海洋 2、长度、年径流量、流域面积 3、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4、流经的地形区 5、上、中、下游的划分 6、主要支流与湖泊 长江黄河 发源地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 入海口东海渤海 长度6300多千米5464千米 上游起点至宜昌起点至河口 中游宜昌至湖口河口至桃花峪下游湖口至入海口桃花峪至入海口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660多亿立方米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 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江苏、上海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75万多平方千米

流经的地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 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乌江、湘江、赣江 汾河、渭河 主要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扎陵湖、鄂陵湖 三:长江、黄河的有利之处 1、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2、长江沿江地带拥有许多城市。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长江: ①内河航道 ②灌溉水源 ③丰富水能 黄河: ①塑造平原 ②灌溉水源 ③丰富水能 四:长江、黄河的不利之处 1、长江: ①地理图册P23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们为了眼前利益,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水库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加剧了洪水灾害。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与黄河的基本概况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河流(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及河流特征; 2、了解并能在图中找出长江和黄河主要支流和湖泊; 3、了解长江和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4、了解长江和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 学习重难点:长江和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3分钟)说起河流,不得不提到我国两条最重要的河流。同学们知道是哪两条吗?(长江和黄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条河流。(播放《长江和黄河》视频)长江和黄河是我国两条最重要的河流,它们不仅塑造了平原,滋润了土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而且还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基本概况。【读图导学自主学习】:预习课本P45和P49页的第一段,完成填空(10分钟)1、长江发源于高原的山脉,东流注入海,全长约千米, 是我国第长河。汛期,水量,(有或无)结冰期;黄河发源于高原的山脉,东流注入海,全长约千米,呈“”字形,是我国第长河。水量,含沙量,(有或无)结冰期,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易形成汛。 2、读P45页的“长江流域水系”图,找一找长江主要的支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 。读P50页的“黄河流域水系”图,找一找黄河主要的支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 。 3、长江、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是,中下游的分界点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合作探究收获展示】(15分钟) 合作探究一:长江、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依次是哪些?二者共同流经的省区有哪些? 合作探究二:长江、黄河干流流经地形区主要有哪些?就流经的地形区而言,二者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总结归纳教师点拨】(2分钟) 【练习巩固当堂训练】(10分钟) 1、长江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分别是()

描写长江黄河的诗句

描写长江,黄河的诗句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将进酒(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塞上曲(唐)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行路难(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征人怨(唐)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春江花月夜

黄河和长江的作用

黄河和长江的作用 长江: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97公里(以沱沱河为源),一般称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大河之一,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08′)。干流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10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若以当曲为源头,长江全长应为6403公里),居世界第3位。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在重庆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黄河: 中国第二大河。上游有3源:西源玛曲,又称约古宗列渠,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中部的雅拉达泽山东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西南缘;中源卡日曲,又称喀喇渠,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中部的各姿各雅山北麓;南源多曲,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日吉山附近。在这3条源流中,玛曲为黄河正源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若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在3条源流中以卡日曲最长(千米),它比玛曲(千米)长千米,因此也有主张以卡日曲作为黄河正源。中国水利部及黄河水利委员会仍以玛曲为黄河正源。从青海省的玛曲为源头,东流经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等,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黄河因含泥沙多,水浑而色黄得名。干流可分三段:从河源至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至河南省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上游穿行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河长3472中游从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河长1206千米。流经黄土高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资料

长江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5。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全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公里,约有3万公里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宜昌以下3000公里的干流可通行轮船,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同时,干流与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 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全世界第3位。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长江流经:青藏高原-青海(青)-四川(川)-西藏(藏)-云南(滇)-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东海。长江全长6397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黄河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 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沿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所以中国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简介黄河母亲像(甘肃兰州)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就是雄鸡心脏的动脉,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发展历史。黄河长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将近752443平方公里,与上千条支流和溪川相连,犹如无数的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如滔滔黄河之水在不同的领域引领着时代潮流,也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黄河昔日的荣光,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如近代魏源、孙中山、何子渊、梁启超等就像滔滔黄河的一朵浪花,但都是中华民族的普通一员…… 黄河(2张)黄河流经9个省,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的像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

描写长江和黄河的诗句

描写长江和黄河的诗句 导读: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长江和黄河的诗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长江的诗句1、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苏轼《水龙吟》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曹勋《续巴东三峡歌》 4、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杜甫《越王楼歌》 5、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6、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7、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8、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9、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0、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李白《送别》 1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2、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贾岛《题长江》

13、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14、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5、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戴复古《江村晚眺》 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8、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黄滔《过长江》 19、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刘长卿《别严士元》 2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21、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2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2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2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5、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2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初中地理关于黄河与长江的练习题

关于黄河与长江的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长江1.《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基本特点() ①发源地地势高②春季水量上涨③向东流入东海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从歌词中的“雪山”、“春潮”、“向东海奔去”,可体会到长江的发源地地势高,春季水量上涨,向东流入海洋。 2.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和水量最大的河流 B.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运输量居各河之首 C.长江是我国水能蕴藏量最大的河流 D.长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解析】选D。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上游的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有“水能宝库”之称,流域内有巨大的航运价值,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不结冰。 3.下列省区长江没有流经的是() A.四川省 B.江西省 C.河南省 D.重庆市 【解析】选C。长江自源头至入海口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河南省不属于长江流经的省区。 4.“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石油”这句话说明了长江有丰富的() A.太阳能资源 B.水能资源 C.煤、石油资源 D.森林资源 【解析】选B。长江水量大,在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5.兼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是() A.四川 B.江苏 C.湖北 D.江西 【解析】选D。江西省的湖口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因此,江西省兼跨长江的中、下游。 6.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区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解析】选B。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自上游往下游依次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

长江黄河对比知识点

对比长江、黄河 1、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渠 2、长江流经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黄河: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3、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4、主要支流:长江嘉陵江、汉江、赣江等黄河:洮河、湟水、渭河等 5、长江:流域范围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黄河: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黄河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2、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 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4、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5、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 河段划分界限: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桃花裕。 上游:荒漠化凌汛原因:气候干旱草地退化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河 水挟冰块而下水势凶猛导致水位猛涨可采取措施:多植树造林等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原因:人为自然原因可采取措施:保持水土植树造林 下游:地上河原因:书p49最后一段可采取措施:疏通河道修建大坝等 长江 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 整理by Shelly Zhou 2010-12-19 长江忧患: ①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②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岸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

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③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长江治理措施: ①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②整治河道,退耕还林。(导) ③加固江防大堤。(防) 黄河忧患: ①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③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黄河治理措施: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水电站。 ②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③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 湖泊: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治理水资源措施: 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

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⑷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 ①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市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黄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天津市。 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汉江。 ③西线方案:计划提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全长达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描写长江黄河的句子

描写长江黄河的句子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描写长江黄河的句子 1、黄河,像一位母亲,哺育着中华儿女!黄河,像一条巨龙,引领着中华民族! 2、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儿女母亲河。虽然你会发怒,有时让人们痛失家园,但是你哺育了一个个民族英勇。在我心中,你是伟大的,你是坚强的,你永远都在保护着中华民族这个弱小的“新生儿”,使它勇敢地面对种种困难,坚强地战胜困难而不受到伤害。黄河用铁一样的身躯保卫着中华民族。多少年来,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陷入危险之中的时候,是它浊流宛转,奔腾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从不退缩,敢于胜利。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护盾。黄河是战胜敌人的长矛。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像一条丝带,滋润着两岸人民! 3、长江,你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象征。你从世界最高处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奔腾而出,一泻千里,直奔东海,注人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中,你是这样的源远流长,汪洋浩瀚,汹涌澎湃,一往无前,伟大而美丽。然而,你又是在艰难曲折中奋勇向前的。三峡,就是对你的磨炼与考验。多少悬崖绝壁!多少暗礁险滩!多少惊涛骇浪!多少急流猛湾!一切都阻挡不了你的前进。你是这样的英勇

顽强,奔腾不息,永远向前,向前! 4、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5、长江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 长江黄河 长度6300千米5500千米 发源地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 形态“V+W”字形呈“几”字形 特点长度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我国第二长河,世界含沙量最大 的河流 注入东海渤海 流经青、藏、川、云、渝、鄂、 湘、赣、皖、苏、沪(11 个)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 共同流经青、川青、川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口河口、孟津 支流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湟水、汾河、渭河 开发①著名水电站:三峡、葛洲 坝。 ②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 通航。①著名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治沙)。 ②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 长江忧患: ①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②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岸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③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长江治理措施: ①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②整治河道,退耕还林。(导) ③加固江防大堤。(防) 黄河忧患: ①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③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黄河治理措施: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水电站。 ②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③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 湖泊: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治理水资源措施: 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 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长江和黄河专题复习

长江和黄河专题复习学案(一)自主梳理 1 2、读图、填图: 1)在长江(自绘或描)上填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口主要支流、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 ③主要水电站:三峡、葛洲坝 ④重要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2) 在黄河水系图(自绘或描)上填出 ①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桃花峪 ②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③主要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重要城市:兰州、银川、郑州、济南

(二)合作探究 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于什么地区?这个地区多泥沙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 (三)巩固训练 1、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A、河南、陕西 B、西藏、云南 C、青海、四川 D、湖北、河南 2、关于黄河、长江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通航里程长 D、结冰期长 3、黄河和长江共同的治理措施是() 开发游水利资源;在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游加固大堤修建防洪工; A、上、中、下 B、上、下、中 C、中、下、上 D、下、上、中 4、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5、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 A、阴山 B、秦岭 C、南岭 D、大巴山 拓展延伸(走进中考) (2006年潍坊)24、有我国“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A长江B.京杭大运河C黑龙江D.黄河 (2006年潍坊)29、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夏秋季节烘涝灾害频繁,其原因有() A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B围湖造田,湖泊蓄水调洪能力降低 C落差大,水流急D人工裁弯取直河道

长江黄河知识点

滚滚长江 1、长江的源流概况 (1)发源地形,山脉,省区,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海洋; (2)为什么长江是第一大河 (3)上、中、下游的划分;以及各河段的特征 (4)主要支流及湖泊北岸,南岸 2、长江的水能开发 (1)水能最集中的河段:集中在上游河段①金沙江河段②三峡段; 原因:落差大,降水丰富。 (2)长江三峡:由矍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位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旅游等功能,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3)葛洲坝、二滩、龚嘴、丹江口等 3黄金水道 (1)有利条件:降水丰富,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长约7万千米。 (2)运输价值:水运成本低;流域经济发达,资历源丰富;与南北向的铁路线相交,联系广泛。 (3)货运量占全国的60%。 4、长江之害在于:荆江—问题—原因—措施 湖泊—问题—原因—措施 5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6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 7课后题53页1 2 3 8近年来,长江含沙量不断增多,原因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措施:保护植被,营造水土保持林 对照地图能说出来其基本概况

滔滔黄河 1、黄河的源概况 (1) 发源地、流经省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海洋; (2) 长度、流域面积;为什么不是第二大河 (3) 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段的特征。 (4) 主要支流上,中,下河段 2、黄河的水能开发 (1) 水能集中上、中游 (2) 主要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 (3) 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地形,气候两个方面)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人为) 4“地上河”的成因,危害,治理措施 5黄河断流的原因,措施:黄河流域实行水量统一调度,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6黄河各段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上游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和凌汛 ,措施: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草场,禁止过度放牧 ,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措施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水利工程,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 下游:问题地上河,断流和凌汛。下游措施 加固黄河大堤,修建水库 7、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治黄的根本措施是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采取的措施: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水土保持的主要的主要措施是植树种草 。 8、黄河干流比长江干流起到的作用更突出的是灌溉,而长江更突出的是航运 。 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防洪。 9黄河的凌汛条件,河段,措施 10课后活动58页 2,3,4 对照地图说出黄河的支流城市等基本概况 H 1 F E 2 A B C 3 4 G

《黄河与长江》教案

《黄河与长江》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 教学过程 1、分组活动 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2、师生共同活动 这一活动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生要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3、各小组互相合作 更加提倡小组间的合作表演,例如一个小组舞蹈,另一小组伴唱,一个小组朗读诗文,另一小组配音,男生唱歌,女生伴舞,一些学生表演书法、绘画,一些学生为之操琴伴奏等。总之,要尽量组织得丰富多彩,在音乐活动进行过程中,还要将课本上的问题及时、巧妙地插入其中。重视利用课本中的诗词、插图(照片)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4、师生总结结束教学 相关参考资料 1、长江 长江全长六千三百公里,在世界上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心。这里地势高亢,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交通险阻,人迹罕至。 2、黄河 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中流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 3、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

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黄河”歌曲的创作,虽然产生在物质条件很缺乏的延安,但已经创立了现阶段救亡歌曲的新型歌曲了。 “黄河”的歌词虽略嫌文雅一点,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技巧有热情和真实,尤其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现阶段的需要,提出“保卫黄河”的伟大口号。他还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够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的黄河历史了。 第一首《黄河船夫曲》。你如果静心去听,可以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战斗的力量。 《黄河颂》是用“颂”的方法写的,带着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是由男高音独唱,歌声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首朗诵歌曲。 《河边对口曲》是用民歌方式写的,用山西音调。 《黄水谣》是齐唱的民谣式的歌曲,音调比较简单,带痛苦呻吟的表情。但与普通一般颓废的情绪不同,它充满着希望和奋斗。 《黄河怨》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污辱的声音。音调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唱的一首悲歌。假如唱的人没有这种情感,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反应,这是值得注意的。 《保卫黄河》是一首轮唱曲。从二部至四部轮唱,每一句都要有力地而且健康地乐观地唱出。这是全用中国旋律写的轮唱。三部至四部轮唱时,内中有“龙格龙格龙”是轮唱的伴奏。唱时要唱出风格才有趣。听来非常有趣和雄伟,一起一伏,变化无穷,只要留意不停地把旋律唱出。 《怒吼吧!黄河》是一首四部大合唱。里面有二、三、四部的合唱。曲调诚恳和雄厚,充满热情和鼓励,是“黄河”歌曲中一个最重要的主调。 教学反思 需保证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契合。

黄河和长江对比表(附图)

黄河和长江对比表 长江黄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注入东海渤海 长度6300千米长度、流量、流域面积5500千米,呈“几”字形 干流流 经省区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秦-晋-豫-鲁.9.个.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祁连山-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太行山-华北平原 重要支流嘉陵江、岷江、汉江、湘江、赣江; 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 汾河、渭河 河段分 界点 湖北省的宜昌、江西省的湖口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省的桃花峪 各河段特征上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水能丰富,但开发不够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青铜峡水流急/缓分界线 中 多支流,多湖泊;河道弯; 地上河-九曲回肠-荆江洪涝易发 支流多;含沙量大 下江阔水深,航运便利泥沙沉积于河床,形成“地上河” 水利枢 纽 三峡工程、葛洲坝(中下游)三门峡、小浪底(中下游) 其它1.巨大的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集中在上 游河段(源头~宜宾、三峡河段),水能资源蕴 藏量占全国1/3,利用率较低) 2.航运价值高:“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近 8万千米,内河运输居全国第一位 3.多洪涝 (1)原因:自然-降水多;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人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 (2)裁弯取直、兴修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 清理河道。 1.“母亲河”(1)塑造平原(华北平原、宁夏 平原-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塞上米粮川;(2) 提供灌溉水源 (3)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 2.忧患(1)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2)中游: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 (3)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 3.治理:治黄的关键是治沙; 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4.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4.治理:关键是防洪

长江黄河简介

长江、黄河和七大江河的介绍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同时是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逊河。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干流全长6300多公里,比黄河长800余公里。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2001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在专家刘少创主持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精确到了小数点后。测出长江长度6211.31公里。) 沿途汇集了七百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与唐古拉山脉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这里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就是长江的源头。从江源到人海口,可分为三大段。四川宜宾以上为上游;宜宾至湖北宜昌为中游;宜昌以下为下游。 上游段约长三千五百公里,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较宽,水流舒缓。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二千三百公里。自宜宾以下才称长江。 中游段约长一千公里,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二百零四公里,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 下游段约长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缓慢,江面宽阔,一般都超过二公里,最窄处也有六百五十公尺。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多,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从宜昌到芜湖一段,两岸湖泊极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阳湖最大。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江水入江苏后,因受山势所阻,向东北绕过宁镇山地。自镇江以下,折向束南,进入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湖泊星罗棋布,水道交织似网,一片水乡泽国景象。江口竟宽达八十公里,呈现江海相连的壮观景色。 长江3/4以上的流程穿越山区。长江的北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黄河概况

长江概况 长江全长六千三百余公里,在世界上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心。这里地势高亢,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交通险阻,人迹罕至。源头地区有洁白如雪的雪山冰川,连片的沼泽地,热气蒸腾的泉群和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间有湖泊分布的大面积风积沙丘。长江源区由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组成,沱沱河流与当曲汇合在一起以后,叫通天河。通天河流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河道较为顺直,水量充沛。通天河在玉树接纳巴塘河后进入西藏自治区与四川省交界处的高山峡谷之间,称为金沙江。金沙江流经著名的横断山脉区。地势自西北逐渐向东北倾斜,群山绵亘,山岭之间的峡谷成“V”形,深达两三千米,江水如万马奔腾,穿行在深切的峡谷之中。与 金沙江相邻的怒江、澜沧江,相互之间距离最近处仅七十多公里,三条江平行南流。金沙江穿过云贵高原北侧,流到四川省宜宾市。当它和北面流来的岷江在宜宾汇合之后,才称为长江。 长江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俗称川江,宜昌以上是长江的上游。荆江是长江中游从湖北省枝城到湖南省城陵矶这一段河道的俗称。长江过武汉,经黄石,下九江,在江西省鄱阳湖湖口,结束了中游行程,便进入了最后的河段------下游。 长江年入海量近一万亿立方米,是黄河的二十倍左右,占我国所有江河年入海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世界上仅次于南美州的亚马逊河、非洲的刚果河(扎伊尔河)。长江干流流经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沪等十一个省、市和自治区,自西而东,横贯中国腹部。它的支流则南北延伸,还分布到甘、陕、豫、黔、桂、粤、闽、浙等八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广达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是黄河流域的两倍半,约占我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它在黄河、淮河和珠江之间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长江源头到入海口的总落差有五千八百多米,丰沛的水量加上巨大的落差,使长江的水能蕴藏量达到两亿六千八百万千瓦,占我国水能蕴藏量的百分之四十。 长江水域辽阔,现有水面面积约一亿三千万亩,接近我国淡水总面积的一半。 长江流域的森林资源也很丰富,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黄河部分!!!!!!!!!!! 无论从哪方面讲,中国的长江无愧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河流。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 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