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介绍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介绍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介绍

一、产生背景

《草原放牧》是一首充满活力、描绘草原风情的大型琵琶协奏曲。这首曲目由著名作曲家刘德海先生创作于1974年,其目的是通过音乐艺术形式,表现出祖国边疆壮丽景色和热情奔放的牧民生活。它采用了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洋音乐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二、曲目概述

《草原放牧》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引子”描绘了广袤无垠的草原,展现出自然景观和宁静的牧民生活。第二乐章“放牧”表现了牧民们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草原的热爱和眷恋。第三乐章“尾声”则以壮观的场景结束全曲,展现出祖国边疆的辽阔和壮美。

三、演奏技巧

《草原放牧》在演奏技巧方面具有很高的难度。它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的琵琶演奏基础,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独特的演奏技巧,如扫弦、拨弦、轮指等。此外,演奏者还需具备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投入,才能将这首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四、音乐特色

《草原放牧》以其鲜明的音乐特色,将传统琵琶演奏与现代音乐元素完美融合。在曲式结构上,它采用了西洋协奏曲的形式,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在旋律上,它运用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展现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在演奏技巧上,它充分挖掘了琵琶的潜力,将琵琶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草原放牧》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强烈现代感的琵琶协奏曲。它不仅展示了琵琶这一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更通过音乐艺术形式表现出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热情奔放的牧民生活。这首曲目已成为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琵琶乐曲介绍--十首现代琵琶协奏曲.doc

1、草原小姐妹 《草原小姐妹》琵琶协奏曲,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创作于1973年,1977年中央乐团首演。由刘德海琵琶独奏,管弦乐队协奏,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乐曲采用民族传统乐曲多段体与西洋奏鸣曲式结合的形式,具有独特的乐曲结构。全曲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草原放牧”,在乐队的引子后,琵琶奏出的呈示主题,节奏轻松活跃,旋律明朗欢快,这是取自于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表现了蒙古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丽风光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活泼可爱的形象。第二部分“与暴风雪搏斗”,乐曲注意发挥管弦乐队的音。向功能,加上琵琶大量运用滑品虚按和六连音等节奏音型,模拟了暴风雪的肆虐。同时,呈示主题作了充分的展衍,以突出主人公不屈不挠与暴风雪搏斗的精神;第三部分“在寒夜中前进”,来自于歌曲的旋律富于歌唱性。紧接着第四部分“党的关怀记心间”,旋律更为明朗开阔,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气氛,表现了小姐妹想起了党和领袖的谆谆教导,互相勉励、互相支持,更增添了与风雪寒夜搏斗的信心。第五部分“千万朵红花遍地开”,呈示主题的再现,犹如绽开的朵朵红花遍开草原,小姐妹的英雄事迹传遍了祖国的大地。全曲选材精练,构思严谨,织体丰富,尤其注意琵琶与管弦乐队的穿插配合,注意发挥琵琶技巧的特长,并创造了很多新的指法技巧。例如,用扫、拂、划、撇构成和声;用摭分加强旋律的内在力度感;用双音滑品等来模拟暴风雪;用长轮来表现歌唱性的旋律,等等,使整首乐曲情景交融、气势恢弘,音乐形象生动、活泼、丰满,从而把琵琶曲的创作和演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花木兰 《花木兰》琵琶协奏曲。顾冠仁创作于1979年。乐曲以我国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叙事诗《木兰辞》为背景,根据辛亥革命时期白宗巍创作的乐府原词歌曲的曲调为素材,描写了木兰(传说姓花)从军的故事。在北魏年间,可汗征兵,民间女子木兰因父老弟幼,乃假扮男装,代父应征,驰骋疆场十年,立下辉煌战功。胜利班师时,不受朝廷封赏,“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要求,重返故里。原诗塑造了热爱家园,不图荣华富贵的光辉女子形象。乐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木兰爱家乡”,在短小的引子后,琵琶呈示了歌曲的主题,恬静而优美。然后不断地加以变奏,从各个侧面来描写木兰富于童趣的情调,同时,也透露出她坚强性格的一面。第二段“奋勇杀敌顽”,乐队的强烈前奏,预示着乐曲进人展开部,琵琶运用多种组合手法,如凤点头、扫轮等,以急速的节奏,塑造了木兰奔马飞驰追击杀敌的生动形象。同时,运用琵琶传统的大幅度推挽手法,以突出木兰女子妩媚性格的特征。第三段“凯旋回家乡”,在简短的再现了呈示主题后,在新的调性上,又出现了急速节奏的追击形象,给人以木兰还在追杀顽敌,然后在银幕上渐渐地消失的意境。似乎千百年来木兰从军的故事,一直连绵不断地在民间流传着,为人们所称颂。 3、静夜思 《静夜思》,琵琶协奏曲,萧江作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著名诗句。乐曲试图表现诗人忧国思乡的复杂情思。方锦龙在1987年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节]中以演奏此曲荣获[金杯奖]。 4、梁祝何占豪、陈钢曲 以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并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由“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乐曲才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即发挥琵琶丰富的表现力,又统合民族管弦之交响性,尤其在结构上根据内容需要,运用了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恰当的表现出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将这个相传于中国江南地区的凄美爱情故事在流泻的音符中娓娓道出。 在艺术处理上,着重吸取地方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如在呈示部尾吸取了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形式,以表现两情相悦的主题;展开部中的“哭灵投坟”则用了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板。本协奏曲充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1草原放牧 |人教新课标(2014秋)

《草原放牧》 一、设计思想: 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通过具有蒙古族音乐特点的欢快旋律表现草原小姐妹在草原愉快放牧的情景。在教学设计上,我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新《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结合本单元通过学唱、欣赏具有故事情节的音乐作品,让学生知道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音乐表现生活的多种方式,为学生增添一个通过音乐认识生活的有效途径。通过趣味性的音乐情景,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知与体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式的创造性活动,给学生创设即兴创造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创造,尽情表现,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结合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来增强学生的听赏能力和欣赏水平。教学中我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表现力,通过模唱帮助学生识记主题旋律,并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 二、教材分析: 《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年源于一个动人的故事“草原小姐妹”,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通过具有蒙古族音乐特点的欢快旋律表现草原小姐妹在草原愉快放牧的情景。乐曲结构独特,采用独奏的民族乐器传统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 教材选用了第一乐章“草原放牧”。乐曲由圆号奏出简短的的引子之后,由琵琶奏出节奏轻松活跃、欢步明朗的《草原小姐妹》主题,即本曲的第一主题,旋律为2/4拍,节奏轻快活泼,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的特点,运用了“同尾换头”的创作手法。具有蒙古族舞曲的音乐“短调”特点,表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及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俩天真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第二主题旋律为4/4拍,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抒发内蒙人们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具有“长调”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四年级学生平日的教学中能够分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感受不同节奏、力度、速度的音乐要素表现的作用,大部分学生能分辨两段体歌曲的结构,但是识唱旋律的音准不是很稳定,感觉有的学生表现音乐的情绪不高涨,为了改变这种音乐课堂状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聆听丰富多彩得音乐,从中体验音乐得美,享受欣赏音乐得乐趣,增进对音乐得热爱,养成欣赏音乐得习惯.提高学生得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协奏曲体裁得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2、通过本课得学习,使学生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从而加深对音乐得体会。3 ?、通过欣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对音乐得理解能力与分析音乐作品得能力,培养她们得想象力与创造力。4 ?、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得兴趣,联系音乐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民族祖国得情感。 三、教学重点:?1、了解琵琶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长调”音乐特点 2、熟悉《草原放牧》这首乐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民族得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得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提高学生得音乐鉴赏能力。?五、教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欣赏法、启发式、讨论法等.

六、学法:聆听法、探究法、体验法等。?七、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要求学生上课要带书与笔。 2、音乐课堂得行为规范要求。 导入新课:?师生共同欣赏两首歌曲。(《吉祥三宝》、《美丽得草原我得家》) 八、问题: 1、这两首歌曲分别就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得歌曲?2?、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答:1?、均属于蒙古族歌曲。 2、《吉祥三宝》节奏欢快,活泼.属于蒙古族得短调歌曲;?《美丽得草原我得家》曲调舒展、悠扬,属于蒙古族得长调歌曲.?九、新课讲授:?1、蒙古族两个具有代表性得两种民歌体裁:“短调”,“长调” . 长调民歌: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自由而悠长。?短调民歌:节奏欢快,活泼,曲调简洁,旋律线起伏不大。 2、欣赏《草原放牧》全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得第一部分)(1)琵琶协奏曲:以“琵琶”这种独奏乐器为主要乐件,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得器乐作品。 (2)乐器介绍:琵琶 琵琶就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得主要弹拨乐器,最早流行于波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二单元《欣赏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欣赏曲《草原放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简单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懂得乐曲可划分为引子、A主题、 B主题三个部分,能够感受各个部分音乐情绪的不同及表现内容; 2、能够听辨主题并判断主题出现的次数,能随伴奏哼唱主题旋律; 初步了解民族乐器琵琶、西洋乐器圆号、双簧管的音色; 3、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学习草原俩姐妹无私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各部分音乐情绪的不同及表现内容,并能够进行对比 2、听辨并判断主题出现的次数,并能够感受主题的变化 3、初步了解琵琶、圆号、双簧管三种乐器的音色及特点 一、导入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

个‘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在这节课前,老师已经在我的个人空间里布置了任务,请大家提前了解蒙古族的文化、习俗。有许多的同学都完成了这项预习任务,在我的个人空间里留言了。这几位同学还认真上传了自己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①哈达:献哈达是蒙古人民的一种礼节,献哈达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表示祝福和问候,是一种高贵的礼节 ②蒙古包:是适合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特殊的房子,适于牧业生产游牧生活。 ③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弦乐器,因在琴头处用马头装饰而得名。 ④蒙古族歌舞: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牧民热爱生活、乐观欢快。” ⑤那达慕大会: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盛会 运用seewo交互式白板,出师教师个人空间的预习成果,并播放孩子们的预习视频 二、出示课题 师:“在我们班上啊,也有来自蒙古的小舞蹈家。她们穿着美丽的蒙古族服饰,给我们带来了充满热情的蒙古舞蹈。我们一起跟随她们的舞步,去蒙古草原上看一看吧!” 师:“刚才你们所听到的这首歌曲,叫做《草原放牧》。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蒙古人民豪放热情的性格特点,产生了活泼轻快的歌曲风格,歌曲的节奏也如同马蹄声一般,奔腾而热烈。你们听!在这片风光秀丽的蒙古草原上,飘来了这样一段旋律。” 师:“你们是否觉得这段音乐特别熟悉?和《草原赞歌》有什么联系?这段音乐就是根据《草原赞歌》的基础进行创作的,是一首琵琶协奏曲,就叫做《草原小姐妹》,分为五个乐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品的第一乐章《草原放牧》”采用声像一体的模式,同时现场观看“小舞蹈家”的表演,更能深刻感受蒙古风情。播放A主题旋律片段,给孩子留下初步印象。 三、聆听乐曲

四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总结 1、《赶海的小姑娘》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歌曲从速度、力度、节奏、情绪上表现了小姑娘赶海的愉快心情。 2、《大海啊,故乡》演唱形式为童声合唱,王立平作词作曲 3.《小螺号》付林作词作曲 4、《丰收欢乐而归》选自《东海渔歌》演奏形式民乐合奏。马圣龙,顾冠仁作曲。《东海渔歌》生动的表现了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全曲共分为四部分:(1)黎明时的海洋(2)渔民出海捕鱼(3)战胜惊涛骇浪(4)丰收欢乐而归。主要民乐器有“笛子、扬琴、”演奏。《丰收欢乐而归》属于其中的第四部分 5、《多年以前》为英国民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为一首波兰民歌 6、《草原放牧》选自《草原小姐妹》体裁为琵琶协奏曲,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是以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羊群的动人事迹为题材而写成的。《草原放牧》是作品的第一乐章 7、简介琵琶 琵琶是我国的一种民族弹拨乐器。曲颈,半梨形音箱,四根弦。音色清脆柔和,演奏技巧多样,表现力极为丰富。 8、《老鼠和大象》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是一首叙事性儿歌 9、《哪吒再生》选自动画故事片《哪吒闹海》演奏形式民乐合奏,金复载作曲。《哪吒再生》共分为四个部分(1)、金光洞里(2)、哪吒苏醒(3)、师徒相见(4)、出发报仇 10、《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杨霞丹作词戴于吾作曲。这是一首根据“守株待兔”的成语创作的寓言歌曲,题材为叙事性歌曲 11、《我们的田野》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 12、连线有两种名称及用法。 延音线 圆滑线 13、张文纲:作曲家,创作了四百多首音乐作品。代表作品有《夏天旅行之歌》《我们的田野》等 14、《田野在召唤》为一首意大利民歌 (1)常用力度记号: pp——很弱p——弱mp ——中弱mf——中强 f ——强ff——很强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引导学生感受草原英雄小姐妹在草原放牧的愉快心情,分辨两个部分的情绪变化。 2、通过听赏,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能准确分辨乐曲的两个部分,并能表现音乐情绪和内容。 3、记忆主题音乐,能哼唱第一主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要素,速速、力度、节奏、情绪等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激发学生自己创编律动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和内容。但对于听到的内容进行联想并把联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还有待提高。 重点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律动、哼唱、竖笛等方式表演乐曲《草原放牧》,

体验音乐情绪及内容。 难点:1、理解乐曲的情绪、情感及所塑音乐形象。 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体会乐曲意境。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律动 播放《草原赞歌》,随音乐律动 师:上课,同学们好!首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动起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情绪怎么样?你觉得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有人这首歌叫什么吗? 师:说的真好,你一定是个音乐爱好者,了解的真多啊。 设计意图:提前让学生预习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了解歌曲背景,对接下来的欣赏乐曲做好铺垫。 活动2【讲授】分段欣赏--第一部分 1、有歌曲引出乐曲《草原放牧》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刚才这首歌曲所改编的乐曲《草原放牧》,首先我们来听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听一听这一部分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出示琵琶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是根据蒙古族儿童龙梅、玉荣小姐妹与暴风雪搏斗,保护集体羊群的英雄事迹创作的,由作曲家吴祖强、王燕樵和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创作。乐曲结构独特,采用民族传统音乐多段体与西洋奏鸣曲式结构相结合的形式。全曲由“草原放牧”“与暴风雪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怀记心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五个乐章组成。教材选用了第一乐章“草原放牧”。 乐队在圆号奏出的简短引子之后,引出由琵琶奏出的节奏轻松活泼、欢快明朗的“草原姐妹”主题。这个主题是根据巴布林贝赫作词,吴应炬作曲的歌曲《草原赞歌》(美术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主题歌)的旋律改编的,具有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表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和姐妹俩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 这个主题经过琵琶与乐队的协奏把欢快的情绪推向高潮。琵琶用轮指的方法奏出了宽广、抒情的“草原”主题,双簧管优美的音色与琵琶的演奏交辉相映,表现了草原的辽阔美丽。接着琵琶与乐队的协奏,使乐曲的力度增强,逐渐把情绪推向了高潮。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到小姐妹在的草原放牧时愉悦的心情,知道乐曲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知道小姐妹的故事。 2.知道乐曲分两个部分,能听辨出各部分的情绪、速度和表现的场景,并记忆主题旋律。 3.能知道乐曲的演奏形式,知道琵琶的构造及声音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感受到乐曲表现的放牧时愉悦的心情,知道乐曲的出处。 (二)教学难点 能听辨出并记忆主题旋律。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介绍《草原放牧》创作背景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一对小姐妹龙梅、玉荣,他们生活在宽广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草原上,你知道他们去干嘛了? 过渡语:她们帮着阿爸去草原上放牧了。今天我们要聆听的乐曲就是描写这对小姐妹去放牧的情景,乐曲叫《草原放牧》 (二)欣赏乐曲 1.聆听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 过渡语:这首乐曲由两部分组成,请你先来听听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提问:听听情绪和速度是怎么样的?表现的是什么画面,你能给这部分起个名字吗?主奏乐器是什么? 答案:它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速度是稍快地,表现的是小姐妹们在草 原上愉快的放牧景象,这部分的名字可以叫做“放牧”,是由琵琶演奏的。 2.聆听第二部分的主题旋律 过渡语:我们再来听听第二部分的主题旋律。 提间:听听第二部分情绪、速度和第一部分相比有变化吗?这一部分表现的是什么画面,可以起什么名字呢?主奏乐器是什么? 答案:这一部分情绪乐是抒情、宽广了,速度变慢了,感觉像这对小姐妹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看着羊群在畅想,可以叫做“畅想”。主奏乐器还是琵琶还出现了双簧管。 (1)用“la ”模唱“放牧”主题 过渡语:你能试着用“ la ”来模唱“放牧”的主题吗。 (2)用“ wu ”模唱“畅想”主题 过渡语:请你跟着老师用“ wu ”来模唱“畅想”的主题吗。 (三)音乐拓展 1.聆听《草原赞歌》,寻找对应的主题 过渡语:龙梅和玉荣这对小姐妹去放牧时演唱了一首歌曲,请你听听这首歌曲和《草原放牧》的哪个主题是一样的。 答案:这首《草原赞歌》和“放牧”的主题是一样的。

《草原放牧》教案

《草原放牧》教案 一、教材分析 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选自组曲《草原小姐妹》中的一段。这部组曲是以琵琶独奏以及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组曲根据内蒙古发生的真实事迹所改编而成,故事讲述了一对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和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颂扬了她们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草原小姐妹》共分五段,《草原放牧》是其中第一段。 乐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动画片的主题歌《草原赞歌》的音调,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这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新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 1.听到《草原放牧》乐曲时,知道乐曲的曲名。 2.能感到1、2段主题旋律的速度与情绪的变化。 3.认识民族乐器琵琶。 三、教学重点 1.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2.认识民族乐器——琵琶。四、教学难点

感知1、2段主题旋律的速度与情绪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1.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出示课件) 你们去过草原吗?草原在你们心里是什么样的? 2.在这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居住着一对小姐妹,我们来看看她们发生了什么故事?(播放课件) 这两个小女孩在什么?——放羊。咱们刚才看的这段动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课件、介绍故事) 同学们,你们觉得她们勇敢吗?除了用歌声来赞美她们,我们的音乐家还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一首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这首协奏曲一共分为五个部分,草原放牧、与暴风雪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怀记心间、千朵万朵红花开。我们今天主要来欣赏这部协奏曲的第一部分——《草原放牧》。(播放课件,介绍协奏曲) (二)欣赏第一部分 1.感受主题的速度与情绪。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草原赞歌》。第一主题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语言:速度稍快,情绪欢快、活泼。表现了天真活泼的小姐妹在草原放牧的画面。我们在请看着乐谱,随着音乐再来感受一遍,同时找出乐谱中一反复出现中的节奏。

《草原放牧》教案

《草原放牧》教案 教学目的: 一、通过欣赏《草原放牧》,激励学生学习英雄的崇高品质; 二、领略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合奏的丰富音色和表现力。 三、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欣赏蒙古族舞蹈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舞蹈,大家边看边想这段舞蹈是哪个民族的?(学生思考后回答:蒙古族) 2、课件展示草原风情 ⑴师:你对蒙古族有哪些了解,能说一说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美丽的内蒙古(边看师边介绍蒙古族) (2)师介绍: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那里有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牛羊如云,极为辽阔,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北方民歌中所描述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每年的那达慕大会更能欣赏到淋漓尽致的各类表演及比赛。 二、欣赏《草原放牧》 1、师:但你们知道吗?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内蒙古曾经发

生一件使整个中国都为之感动的事? 2、师播放视频故事《草原小姐妹》:有一对蒙古族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一天,她们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天渐渐黑下来,雪越下越大,龙梅和玉荣就这样拦挡一阵,跟上跑一阵。再继续拦挡、再跟着跑,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整整奋斗了20多个小时,总算把散乱的羊群聚拢在一起。寒冷,恐惧,饥饿,疲劳,责任感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小姑娘身上。终于玉荣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龙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撑着跟在羊群后面。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才安全脱险。 师:看完这段故事,你想说些什么?(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当时龙梅年仅11岁,玉荣才9岁。她们和你们的岁数相差不大,她们为保卫集体财产而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内蒙古大草原和全国各地,并受到了团中央的表扬。同学们,你们有她们的勇气吗?这个故事曾被拍成电影,搬上舞台,写进小学课本,还写成琵琶协奏曲。这首琵琶协奏曲一共有五个部分:⑴草原放牧;⑴与暴风雪搏斗;⑴在寒夜中前进; ⑴党的关怀记心间;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今天我们要来欣赏它的第一部分——“草原放牧”。 4、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遍这首乐曲,仔细听,你能把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草原放牧》教案

《草原放牧》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草原放牧》,使学生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2、通过鉴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形式要素。 3、通过鉴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祖国、集体、勇 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乐曲《草原放牧》,感悟其意境。 2、了解什么是协奏曲。 教学方法: 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叙述《草原小姐妹》故事,问:听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内蒙古的大草原上都有哪些美景和怎样生活着的人民?(同学自由发言) 二、《草原放牧》小介绍: 1、介绍创作背景:大草原不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大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 2、介绍创作作者和演奏者。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刘德海演奏。 3、什么是协奏曲: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草原放牧》尝试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 三、全曲布局: 1、草原放牧(今天我们将鉴赏的部分);

2、与暴风雪搏斗; 3、在寒夜中前进; 4、党的关怀记心间; 5、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四、欣赏曲目(先整曲听一遍,问问同学们的感受): (一)引子:首先用圆号奏出“小姐妹”的主导动机,随后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弱渐强、生机盎然、富于动力感的经过句。引子既表现了“小姐妹”的英雄气质,也表现了内蒙古草原辽阔、明朗、富有生机的清新景象。 (二)第一主题:欢快主题(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等音乐要素特点,并大胆想象脑海中的画面)。 提问:这段主题的速度、节奏、旋律各有什么特点?(速度较快、节奏轻快活泼具有舞蹈性、旋律灵活跳跃),这段音乐又描写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 (三)第二主题:抒情主题 提问:对比第一主题,音乐在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不同;描写的场景是否一样?这一主题又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答:速度缓慢、节奏宽广、旋律抒情具有内蒙古长调色彩,突现了鲜明的蒙古族音乐风格。描绘了一幅小姐妹手拿牧鞭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放歌的画面。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五、小结: 通过《草原放牧》的学习,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作用。同时感受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了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高尚情操。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好词好句

第4课放牧草原放牧

草原放牧》教案与反思 教材分析: 《草原放牧》是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 年。由刘德海琵琶独奏,管弦乐队协奏,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乐曲采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运用管弦乐队交响乐的丰富表现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乐曲采用无标题协奏曲与标题交响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多乐章的划分与单乐章的归纳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曲式中的多段体与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结合起来,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这部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草原放牧》是个呈示性段落,由两个对比主题组成。在乐队的引子后,琵琶奏出的呈示主题,节奏轻松活跃,旋律明朗欢快,这是取自于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它是这部协奏曲的主要主题,着力刻画“小姐妹”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第二主题是描写草原放牧的另一侧面,表现了蒙古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丽风光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活泼可爱的形象。这里写景是为了抒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抒发内蒙人民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旋律的分析,感受歌曲的旋律美;通过歌曲的歌唱,感受歌曲的意境美;通过葫芦丝的艺术实践活动加深对傣族音乐风格的感悟,提高学生对傣族音乐的探索欲和理解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乐曲《草原放牧》,感受情绪、速度、结构等音乐要素。初步了解我国民族弹拨乐之王琵琶的形状、音色、演奏姿势等音乐常识。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生动感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了解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草原放牧》课例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草原放牧》 课例教学设计 摘要:《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第一部分,将琵琶和管弦交响乐队结合,用协奏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琵琶的表现力。 关键词:草原放牧;民族音乐;教学 1 教材分析 《草原放牧》是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第一单元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中的内容,因为第一节包含内容较多,所以需要分为两课时完成,本节课主要是介绍《草原放牧》。由于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是太牢,所以本课的重难点在于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2 教学目标 不同的阶层对目标有不同的侧重。这门课是音乐欣赏课,所以重点将放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通过学习和听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学习两个小姐姐抗击风雪的勇气和为人民服务、以国家为重的高尚品质。 二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又称“双基”。本课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对琵琶、蒙族民歌以及乐曲创作背景作曲家简介等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三是过程和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参与课堂,学会倾听和欣赏。 3 学情分析

对于高中生来说,类似协奏曲这样的古典音乐可能会不太了解,在流行音乐无处不在的今天,学生对于这样的古典音乐甚至会有排斥心理,但同时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近代史知识,又对于民族的东西充满热爱,《草原放牧》虽然是协奏曲的一部分,但充满民族特色又产生于中国当代,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4 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目标的设计和学生的了解,根据个人理解设计了以下方法: 4.1 讲授法 由于本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通过讲课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储备,为后面的欣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欣赏法 这节课是欣赏课,要带领学生去欣赏。在这里,老师将通过演奏和多媒体视频聆听与学生一起欣赏音乐。 4.3 讨论法 任何课堂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所以讨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实施的载体。就今天的课堂而言,教师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5.1 导入

琵琶进课堂:民族器乐曲《草原放牧》欣赏教学设计

琵琶进课堂:民族器乐曲《草原放牧》欣赏教学设 计 达尔克罗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程標准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增强民族意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流行音乐的风靡和人们对西洋乐器的追捧,民族音乐常常被戴上“土”的帽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民族音乐尤其是民族器乐曲很难得到学生的共鸣,走进学生的内心。 由于笔者是民族乐器琵琶多年的学习者和演奏者,在最近的音乐教学中,笔者进行了琵琶曲《草原放牧》的教学。由于琵琶不像钢琴那么常见,学生对于琵琶比较陌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就显得特别重要,以琵琶曲《草原放牧》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二、作品分析 1.乐曲创作背景 《草原放牧》取自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第一部分,采用独奏乐器琵琶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形式,乐曲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英勇事迹写成,乐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2.乐曲结构分析 乐曲《草原放牧》由两个音乐主题组成,第一主题取材于同名动画片主题的音调,第二主题采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旋律既有鲜明的对比,却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鲜明的音乐形象。了解乐曲的结构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因此分析《草原放牧》的乐曲结构尤为重要。

乐曲结构 三、民族器乐欣赏曲《草原放牧》三步走教学设计 民族器乐曲《草原放牧》在教学导入环节,我采用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英雄故事作为导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起学生聆听学习的兴趣。 (一)第一步:了解乐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乐曲的第一主题用琵琶演奏,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想要了解一种乐器最好的方式是从聆听入手,每种乐器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特点(即音色),动听的音乐声会激发学生对于乐器探索的欲望,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1.聆听音色,感受乐器 在《草原放牧》教学活动中,笔者从聆听音乐入手,用琵琶演奏主旋律一: 学生直观的感受琵琶的音色,聆听乐曲主题,感受到琵琶清脆、明亮的音色特点和乐曲主旋律一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 2.认识乐器 结合实物介绍乐器,能快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聆听教师用琵琶演奏《草原放牧》主旋律一后,使用琵琶实物进行讲解:琵琶由四根弦组成;演奏时左手按音右手带假指甲弹奏;音色清脆明亮、颗粒性强、富于变化;白居易的诗“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的音色。 (二)第二步:模拟演奏—走进民族器乐曲 在民族器乐曲欣赏教学中,每个人都参与演奏活动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可以采用模仿乐器演奏姿势、模唱旋律等方式参与音乐活动,歌唱是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的音乐教学活动,更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民族器乐曲。 1.模仿音色 模仿乐器的音色有很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方式是运用模唱的形式进行模仿。在聆听《草原放牧》的主题一时,运用“La”模唱主题,对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草原放牧》,感悟音乐的表现和创造,逐步激发对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 【过程与方法】 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两部作品中发挥的不同艺术作用。 【知识与技能】 学习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并能哼唱乐曲主题旋律片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难点】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学会聆听》节目,我是这期节目的主持人。在我们开始聆听音乐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两个问题: ①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听歌吗? ②通过歌曲大家都能感受到什么,可以举例子说明吗?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 教师进行总结: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播放一段音乐时,我们不只是听,还要会听,听它音乐方面的特点,听它表达的情感状态等等。我们可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每个人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一首作品,那么大家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些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授 1.回顾音乐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色彩。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力度、速度、调式、曲式、和声等等。 一般音乐是通过其形式要素来体现情感和特点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力度是音量的强弱程度。速度是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2.欣赏《草原放牧》 (1)欣赏并回答问题 ①哪些音乐要素发挥了主要作用?(节奏、力度、速度等推动音乐的发展变化。) ②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 ③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机勃勃、活泼的,能想象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情景。)

《草原放牧》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小学音乐

《草原放牧》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小学音乐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面试指导、笔试指导、题库大全、教案大全、教育知识、备考知识、素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such as interview guidance, written test guidance, question bank encyclopedia,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educational knowledge, test preparation knowledge, quality knowledge, leg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