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开那三国》主限时红将解析之奇

《放开那三国》主限时红将解析之奇

《放开那三国》主限时红将解析之奇

《放开那三国》主限时红将解析之奇谋司马懿

历史上的司马懿,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石破天惊,一击必杀。在《放开那三国》中,司马懿红了已有一段时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他的解析。

【单挑勇猛控制为王】

红卡司马懿的单挑能力,是许多主公一直称道和向往的。红司马自带冰冻控制,一言不合就让对方上演“冰雪奇缘”,打你没商量!红4的司马懿甚至能直接带对方主力去看黑白电影,丧失主力的

队伍,溃不成军,分分钟被拿下。

当然,红卡司马懿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也有一些弱点。比起伤害能力,他的防御加成不高,

遇到法伤(火烧、上毒等),十分的没脾气。总体来说,续航能力比较普通。

【千日活动好礼不断】

《放开那三国》上线满千日,感谢各位主公的一路相伴。千日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金币、银

币领个痛快,更有炼魂印、聚魂珠加入福利阵营。四大活动,持续15天,等你来参与!

更多新鲜资讯,请关注《放开那三国》官方网站与官方微信哦。

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9f7450790.html,

官方微博:https://www.doczj.com/doc/9f7450790.html,/u/3676230331

官方微信:SG_babeltime

官方微社区:https://www.doczj.com/doc/9f7450790.html,/264250158

更多手机游戏攻略,敬请关注搞趣网攻略频道!

【责任编辑:胖熊比】

更多精彩攻略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9f7450790.html,1

合唱分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到1973年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复三部曲式。 引子(1-6小节):旋律悠长,宽广。 A乐段(7-27小节):旋律悠长,具有陕北特色,使人眼前呈现出一副陕北景色;B乐段(28-98):突然转入热闹场面其。中有包含B1、B2、B3小乐段。从整体上说表现人民对红军的欢迎之情。 A乐段再现(99-111小节):音乐回复到开始的绵长节奏中,表现的是人民在向中央红军挥手道别。 [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 中的西北民歌和根据西北民歌改编的音乐作品。 (二)聆听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体验 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三)知道陕北“信天游”和青海“花儿”的知识。 [作品分析]https://www.doczj.com/doc/9f7450790.html,/programs/view/N_C2SeKGfuA/音频资料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陕北民歌改编的合唱曲。歌曲反映了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心情与场面。 歌曲曲调采用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类。流行于陕西北部、宁夏东部和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信天游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这是信天游的显著特色。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满天的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睛了天。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信天游的曲式多用上下句。上句经常分成两个短句,一扬一抑,下句则一气

呵成。下句常用重复或变化重复上句的手法,形成对比。曲调起伏较大,音调高亢、舒展、宽广。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陕北成为革命根据地后,信天游被用来讴歌新生活,音调更加刚健、明朗;同时吸收了当地其他民歌的体裁,使 音乐更加丰富。 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用管弦乐队伴奏的大型合唱曲。歌曲情绪热烈、宽广,男声领唱与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相互配合。歌曲的节奏,尤其是领唱部分的节奏比较自由,4/4拍、2/2拍、3/2拍和2/4拍相互交替变换。调 性为d音上的商调式。 曲式结构为兼具三部曲式的变奏曲式。歌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奏,主题和主题变奏Ⅰ(第一段、第二段歌词)。 第二部分:简短的间奏,变奏Ⅱ(分节歌反复)和间奏、变奏Ⅲ(第三段、第 四段、第五段歌词)。 第三部分:主题旋律的间奏,再现变奏Ⅰ,结尾句(第六段歌词)。 第一部分 前奏。前奏是一段形式变化多样、色彩丰富的陕北场景。前奏开始是一段悠扬、节奏自由的笛子独奏华彩,紧接着是热烈的管弦乐队合奏。伴随着出现背景性的合唱音响:“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红艳艳,红艳艳……”展示了一幅陕北黄土高原的风光画卷,以及人们迎接红军的热烈、亲切场面。 歌曲主题。男声领唱为主,衬托着女声伴唱,唱出了歌曲的主题: 这个主题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 第一乐句: 第二乐句: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设计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 2.喜欢演唱、聆听、体验教材中的西北民歌和根据西北民歌改编的音乐作品。 3.知道陕北“信天游”和青海“花儿”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陕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 2.学生对陕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 以视听相欣赏为主,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新课一、创设情景,魔方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展示魔方)大家认识它吗? 生:魔方(异口同声)。 师:你知道魔方有什么特点吗? 生:经过变化,它能变出你想象的图形。 师:通过这信魔方让我们知道了,成变不离其宗,就是说不管怎样变,本体还是它。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有关变奏曲的知识,就是根据主题加以发展变化。下面我们便来欣赏一首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二、学习新课: 1.低沉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随着音乐哼唱旋律,并回答歌曲反映了怎样场面? 反映了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心情与场面。 2.讲解“信天游”知识: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属山歌类。流行于陕西北部、宁夏东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曲调起伏较大,音调高亢、舒展、宽广。 3.欣赏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回答以下问题: (1)随着音乐哼唱主题并回答音乐由几个部分组成?并试着“用图谱画出它的结构”?歌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奏,主题和主题变奏一。 第二部分:间奏,变奏二和间奏、变奏三。 第三部分:主题旋律的间奏,再现变奏一,结尾句。 (2)歌曲采用几种演唱形式?歌曲情绪怎样? 男声领唱与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相互配合。 歌曲情绪热烈、宽广。 4.复听全曲,演唱主题并分析其音乐特征: (每部分学生先分析,然后教师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部分: 前奏开始是一段悠扬、节奏自由的笛子独奏华彩,紧接着是热烈的管弦乐队合奏。展示了一幅陕北黄土高原的风光画卷,以及人们迎接红军的热烈、亲切场面。 男声领唱为主,衬托着女声伴奏,唱出主题。 第二部分: 歌曲的情绪热烈、欢快。快速、活跃的节奏,描绘了陕北人民欢迎红军的热烈场面和欢欣鼓舞的心情。 第三部分: 较长的间奏奏出抒情的完整的主题旋律,管弦乐队的弦乐和管乐的对比使用,充分发挥管弦乐器的特点。 结尾句,领唱和混声合唱相互辉映,形成歌曲的高潮。 三、知识拓展欣赏钢琴独奏《蓝花花》 歌曲《蓝花花》以淳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蓝花花。这个被称为普天下最聪明、最美丽的好姑娘,竟被迫嫁给一个“好像一座坟”的周家地主“猴老了”。但是蓝花花没有屈服,为了追求幸福,她不惜拼上性命,坚决反抗封建礼教,歌曲鞭挞了封建买卖婚姻对妇女的摧残和迫害,赞颂和蓝花花勇于斗争的反抗精神。 欣赏钢琴独奏曲《蓝花花》,哼唱每个变奏的主题,并回答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设计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设计 刘宏伟 【授课年级】初中八年级(下) 【教材分析】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新民歌。作品表达了陕北人民热爱红军的真挚情感,再现了陕北人民欢迎红军到来时的热烈场面。歌曲的旋律采用了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回转起伏、优美舒展,高亢嘹亮,尤其是采用了合唱这种表现形式,使得歌曲的表现力更丰富。歌曲为d商调式,2/2、2/4、3/2拍混合节拍,演唱形式为女声领唱与和齐唱、合唱,曲式结构可视为兼具三部曲式原则的变奏曲式。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著名的青海民歌“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歌曲为四声徵调式,全曲采用西北民歌中的“”典型音列,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单乐段结构。全曲跌宕起伏,奔放高亢,演唱时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式,是一首极富西北地区色彩的民歌。 【教学目标】 1.熟悉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句式结构及风格特点,感知传统信天游与新民歌之间的关联及发展变化。 2.能熟唱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主要段落,并能以多种方式进行体验和表现。 3.浏览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和了解青海民歌“花儿”的风格特征及相关知识,使之能对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有总体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学生能感知陕北民歌信天游中的主要风格特征:句式结构、旋律调式、表现形式及内容(所形成的地域环境因素)。 ㈠教师范唱一首传统信天游片段(推荐曲目:《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蓝花花》),辅以板书,提出问题:这首陕北信天游在句式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㈡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小结。 苍凉、苦涩……;上下句结构; 叠词—陕北方言中的特征之一。

莫言简介

莫言简介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的莫言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在此之前,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舆论众说纷纭,也有一些人对他提出质疑。对此,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 Mo Yan(1955.2.17_ ), whose original name is Guan Moye and was born in Gaomi County,Shandong Provence,is a famouse contemprory writer. 作家莫言英文版简介 Mo Yan 莫言英文简介如下: Born Guan Moye, the author writes under the pen name Mo Yan, which means "don't speak" in Chinese.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教案 【教学内容】 1、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了解“信天游”。 3、中国民歌的体裁类别:山歌与号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体裁类型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与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感知和体味我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歌作品,扩大艺术视野;感受音乐文化源头是扎根在人民大众之中的。 【教学重点】了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体裁类型及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与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片,思考一下。这些图片出自哪个地区。 生:略 师:就先来结合地理等知识了解一下陕北。作如下判断练习:1)陕北的地形主要以黄土高原为主() 2)延安位于陕西境内() 3)陕北地区降水丰沛() 4)陕北地区的特色民居是窑洞() 5)黄梅戏是陕北的剧种() 6)陕北人民喜欢腰鼓这种乐器() 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个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1、演唱者是谁?歌名是什么? 2、什么地方的歌曲? 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阿宝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陕北民歌 师:听到哪些人物?联想到什么? 生:毛主席、红军,想到长征,红色革命根据地。 二、传授新课 1、师: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陕北民歌,那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陕北民歌的主要艺术形式。 师: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小学音乐活动《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背景:现在的学生追求流行,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了解太少。因此,针对高年级学生,我自己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感受它的美,让学生知道民族文化永远是世界最流行的财富。 本课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 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步骤一: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播放音乐,师生同做律动表演(陕北民歌)秋收,感受旋律中农民的喜悦和浓厚的陕北民歌风味。教师在室内,学生由室外进入室内,师生互相做割小麦、拾稻穗、高兴地笑等动作,鼓励学生自由表现,让音乐课在轻松愉快的律动中开始。 评析: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用律动代替了传统的师生对唱问好歌,教师主动亲近学生,在创设平等教学氛围的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热闹、喜悦的性格。 步骤二:以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重点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把感受表达出来。 1、完整欣赏第一次 (1)课件出示乐曲背景,并播放歌曲学生欣赏。听完后鼓励与同伴自由交谈感受和对乐曲的了解。可举手发言。 (2)课件出示各种乐器,和学生一起讨论乐曲中使用了哪些乐器。在哪出现,像什么?请学生模仿乐器声音或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听到这种音响效果后能想到什么。 评析: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交流艺术,先让学生先对歌曲有一完整印象,再鼓励学生大胆与对方交流自己的感受,不仅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真实地感受到音乐带给自己的愉悦,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通过模仿乐器的声音,结合生活谈感想更能加深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认识,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完整欣赏第二次 (1)请学生试看说说歌曲能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使用乐器是什么?最适合自己的是哪部分?(多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感受,表演,允许与同伴交流,或自由表现。)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大班民歌欣赏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大班民歌欣赏 设计意图: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经典的陕北民歌,歌曲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旋律、速度、节奏、音色、衬词、衬腔等多种元素里有许多可挖掘的音乐价值,这些是目前幼儿音乐教材中比较缺乏的。这样一首民族风味浓郁的陕北信天游,被称之为黄土高原上的明珠。欣赏这样的作品,有助于开阔幼儿的艺术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大班幼儿已具备初步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因此我尝试在大班开展这次音乐欣赏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陕北民歌悠扬高亢、热烈喜庆、充满活力的风格,尝试演唱B段衬词,感受陕北民歌衬词衬腔的韵味。 2.通过观看PPT、看图谱演唱,运用秧歌舞的形式表现歌曲的喜庆。 3.体验陕北民歌的情趣和健康美,进一步激发对各地民歌的喜爱。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习过多种地方民歌及舞蹈,开展过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歌唱及韵律活动,有演唱衬词和山谷回音游戏的初步经验。 2.PPT课件和图卡,音乐CD,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声中,唤起幼儿对审美活动的热情。 2.出示民歌视频,重温对地方民歌的记忆。 幼儿逐一欣赏民歌片段,回忆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的民歌。 二、基本部分 1.导入陕北民歌的欣赏。 (出示歌手阿宝剧照的PPT)认识这位歌星吗?

2.欣赏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1)完整倾听,初步感受陕北民歌的韵味儿。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它跟我们平时唱的歌一样吗? (出示图谱)引导幼儿从歌曲的旋律、速度、音色等方面描述自己的直觉与感受。 陕北民歌唱起来声音为什么那么高、那么长、那么粗?我们来看看陕北人民生活的地方。 幼儿观看黄土高原PPT画面,倾听教师讲解,并尝试用声音游戏体验。 (2)通过声音游戏,体验陕北民歌的悠扬高亢、粗犷奔放。 游戏一“问候游戏”:向坐在最后排的客人老师问好。 游戏二“山谷回音”:师幼借用歌曲旋律哼唱“大二班的那个小朋友。你好哎——”。 (3)再次欣赏,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陕北民歌除了唱起来声音很长、很高、很粗,你还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幼儿观看歌曲PPT画面,再次欣赏歌曲。 (4)观看图谱,感受歌曲内容及A、B两段的节奏特点。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谱,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指图并随机清唱。 (5)运用图谱,尝试演唱B段衬词。 跟随钢琴伴奏,师幼进行接唱练习,教师唱歌词叙述部分,幼儿唱衬词部分。 三、结束部分 1.观察秧歌画面,体验陕北秧歌的热烈、喜庆。 陕北人跳秧歌时拿什么在舞动? 2.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曲快乐的舞蹈。 3.与客人老师共舞,结束活动。 去邀请旁边的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舞起来、跳起来吧! 师幼在舞蹈中结束活动。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__说课稿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为大家说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本节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西北放歌》的内容。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说明、学法指导、设计理念、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详细为大家阐述。 教材分析: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西北放歌》的内容,这是一首由陕北民歌改编的合唱曲,歌曲反映了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心情和场面。 歌曲曲调采用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信天游。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陕北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民族风味较浓的陕北信天游。全曲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描述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1971年中央广播电台首次播出,当时担任领唱的是陕西省歌剧舞剧院杨巧老师。 本课授课对象为九年级学生,初中三年级学生。 本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及音乐素养,也具备了初步的音乐表现力、音乐鉴赏力及对音乐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阶段学生较低年级学生而言,对课堂的准确性、“可推敲”性的要求较高,并且也十分注重课堂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 根据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西北民族的民俗风格和文化内涵,进而喜爱民族民间音乐。 知识目标: 欣赏并能够哼唱该作品,使学生了解西北民族音乐,感受音乐特色。欣赏陕北合唱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使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在了解合唱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听辨合唱形式的能力。 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音乐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学会欣赏合唱音乐的方法,进而提升他们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欣赏、理解、演唱、分析、感受等多种形式,感受表现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培养学生喜爱民族民间音乐的感情。 难点:陕北民歌中“信天游”的作用以及合唱中各声部的相互关系。教法说明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

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第八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主备人:郑虹课型:新授课时间:年月日 一、教材分析: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人民音乐家洗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民歌的起源和音乐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原始社会就伴随着人类的狩猎、搬运、祭祀、仪式等活动而萌生。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创新,有所变化。《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汇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2、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3、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起、承、转、合”等。 三、教学重点: 1、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感情、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2、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四、教学难点: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doc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教学内容】 1、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了解“信天游” 3、中国民歌的体裁类别:山歌与号子 4、中国民歌《茉莉花》 5、中国民歌的体裁类别:小调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茉莉花》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感知和体味我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歌作品,扩大艺术视野。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与音乐特点;感受到优秀的音乐文化源头是扎根在人民大众之中的。 3、知识与技能: 了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体裁类型及特点。 【教学重点】 感知和体味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体裁类型及特点,感受到优秀的民歌来源于生活,是在人民大众之中产生

的。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播放小提琴演奏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学生进入教室。 感知与体验 一、导入 出示三幅图片,欣赏教师钢琴弹奏一段民歌主题片段,音乐表现了哪张图片上的内容? 说明:“听是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演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强化审美体验。熟悉主题旋律,为后面欣赏原生态的歌曲作铺垫,能让学生立刻进入到当地的音乐风格中。 二、赏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1、欣赏阿宝演唱的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感受这段歌曲的风格特点。 2、知道“信天游”,通过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信天游”的风格特点。 3、了解“山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4、师生跟着钢琴哼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5、欣赏视频 思考:这段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高考语文必背: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简介及解读

高考语文必背: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简介及解读高考语文必背: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简介及解读部分学校和师生中调查发现,有高三生担忧高考将涉及,于是“恶补”其文章。特别整理了一些莫言的作品,希望对考试有所帮助! 莫言说过:“一个作家一辈子可能写出几十本书,可能塑造出几百个人物,但几十本书只不过是一本书的种种翻版,几百个人物只不过是一个人物的种种化身。这几十本书合成的一本书就是作家的自传,这几百个人物合成的一个人物就是作家的自我。” 莫言还说过:“如果硬要我从自己的书里抽出一个这样的人物,那么,这个人物就是我在《透明的红萝卜》里写的那个没有姓名的黑孩子。”莫言通过黑孩来诉说他少年时代吃过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寞荒凉,无人理睬却又耽于幻想的那一段时光。因此透过黑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莫言,理解莫言作品的内涵。 形象 黑孩从一出场就被定位为弱者,他才十岁左右而且相比同龄的小孩又矮又小,在初冬的时节,身上还只穿着他闯关东的父亲留下的一条污渍斑斑的大裤衩。那数得出肋巴骨的鸡胸脯,脊背上、腿上闪亮的伤疤,说明他受到后娘怎样残酷的虐待。他过早地背上了生活的重负,和大人一样参加劳动挣工分,还要承受某些人的羞辱和痛打。在常人看来,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一个毫无自卫能力的小孩是无法存活下来的,所以在开篇就有队长的那两句话,“黑孩儿,你这个狗

日的还活着?”“我寻思着你该去见阎王了。”对于一切生存的机会,黑孩都本能地不愿放弃,所以“他在滴水成冰的严寒天气里,只穿一条短裤,光着脊背,赤着双脚;他能够将烧红的钢铁攥在手里而不叫一声;他能够对自己身上的伤口熟视无睹”。这样存活下来的黑孩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并且对于生活中的苦难黑孩始终没有反抗,他以巨大的毅力承受着小铁匠的奴役、打骂,老铁匠的冷漠无情,拉风箱的吃力、炙烤,他似乎早就习惯了这种非人的生活,他坚忍地活在苦痛的现实中。作为一个弱者的黑孩以一种自虐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强大。正是这种隐忍才造就了黑孩坚韧的生命力。 黑孩给读者的感受最深的是他对美的追求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一个封闭了内心的孩子对声色音味触觉的敏感远远超越常人,充满神秘。作品写出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写出了外在世界生活中的人和事在一个孩子心中的折射,写出了一个孩子的心态。这是一个被畸形的社会扭曲了的畸形的心灵。在他孤独的内心中,各种感觉异常敏锐。 解读 莫言曾说,一个人无论写出多少作品,他的作品都是对童年的记忆,他所有的作品就是一个个人的自传。因此童年记忆在作家的创作中是很重要的。黑孩的身上有着莫言童年的印记,一定程度上,黑孩是童年莫言的一个象征,莫言通过黑孩的眼睛描写那个特殊的时代以及在那个特殊时代生活下的人们。在文中,黑孩最为在意的人是菊子,因为菊子是第一个让他感到温暖的人,高三,黑孩应该是把菊子做为一个母亲的象征的,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后母对他的虐待,又让他对母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说课稿

《放马山歌》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放马山歌》。本节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火把节的火把》的内容。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说明、学法指导、设计理念、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详细为大家阐述。 教材简介: 《放马山歌》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火把节的火把》的内容,这是一首云南民歌,是一首民族风味较浓的云南山歌。歌曲反应了以放马人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民族特性。 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山歌。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初中二年级学生。 本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及音乐素养,也具备了初步的音乐表现力、音乐鉴赏力及对音乐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阶段学生较低年级学生而言,对课堂的准确性、“可推敲”性的要求较高,并且也十分注重课堂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 根据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进而喜爱本土民族民间音乐。 知识目标: 欣赏并能够哼唱该作品,使学生了解云南民族音乐,感受云南山歌的特色。 能力目标: 在了解民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听辨民歌的能力。 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音乐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学会欣赏民歌音乐,进而提升他们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欣赏、理解、演唱、分析、感受等多种形式,表现云南民歌的风格,培养学生喜爱本土民族民间音乐。 难点:掌握基本节奏和民歌中“衬词、衬句”的演唱,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教法说明: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所以通过以下的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具体做法:情境法、讲授法、演示法、律动法。

莫言简介

他让高密王国成为中国文学的里程碑 在莫言多本书的责编、作家叶开所著的《莫言传》里,他在开篇这样写道:“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坛中,莫言是个异类,是揭竿而起的农民军领袖。这位山东大王浓眉大眼,手脚粗壮,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常常打家劫舍胡作非为,率性所致,天马行空。他既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顽皮捣蛋的花果山里的猴子兵;他可能是曹操,也可能变成刘备。不管什么角色,他都一个人全包了。他有时是孙丙,有时是上官斗,有时是司马库,不是带着一群扮演妖魔鬼怪的乡亲们跟修建胶州铁路的德国鬼子浴血奋战,就是忽发奇想用电焊枪隔断日本鬼子的铁路桥……”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县河崖镇平安村。提起莫言,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电影《红高粱》里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黄土地上张扬的生命力,那里就是莫言的故乡高密东北乡。高密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1986年莫言在《红高粱》中写道:”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这无疑是莫言对高密这片成长之地最极端热爱又极端仇恨的一种表达。几十年来,莫言的小说创作几乎从未离开高密,那是独属于他的文学王国。他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并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延伸。 从叶开充满感情的描述,你可以看到莫言的汪洋恣肆和天马行空,但从莫言的作品及个人,他又有着明显的极端性和局限性。现实中的作家莫言依靠着自己的创作实绩,革命成功分田到户,成为丰衣足食的上流人物。在近期因为无限接近诺奖而被曝出的种种争议中,莫言对时事的漠然、对普世价值观的疏远,乃至时常采取跟公权力一致的立场,都成为人们指责诟病的把柄,莫言对此沉默以对——这就是莫言,你可以因为他以本土作家的身份获得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属于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而崇拜他,你同样可以因为他作品的扭曲变态及个人的价值取向鄙视他,莫言并不会因为获了诺奖就变成另一个莫言,中国文学的现状也不会因为一个诺奖的诞生就发生多大改变。 推荐阅读:[莫言的作品和人一样饱受争议] 他是另类的宣泄,他是嗜血的魔王

(公开课设计)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教学设计

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1、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了解“信天游”。 3、中国民歌的体裁类别:山歌与号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感知和体味我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歌作品,扩大艺术视野。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与音乐特点;感受到优秀的音乐文化源头是扎根在人民大众之中的。 3、知识与技能: 了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体裁类型及特点。 【教学重点】 感知和体味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体裁类型及特点,感受到优秀的民歌来源于生活,是在人民大众之中产生的。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播放小提琴演奏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学生进入教室。 感知与体验 一、导入 出示三幅图片,欣赏教师钢琴弹奏一段民歌主题片段,音乐表现了哪张图片上的内容? 说明:“听是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演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强化审美体验。熟悉主题旋律,为后面欣赏原生态的歌曲作铺垫,能让学生立刻进入到当地的音乐风格中。 二、赏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1、欣赏阿宝演唱的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感受这段歌曲的风格特点。 2、知道“信天游”,通过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信天游”的风格特点。 3、了解“山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4、师生跟着钢琴哼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5、欣赏视频。 思考:这段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感受这段歌曲第二部分“一领众和”的风格特点。 6、了解“号子”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案

年级八年级课时一课时 教学 内容 欣赏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感知和体味我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歌作品,扩大艺术视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与音乐特点;能对中国民歌中的山歌产生兴趣,了解山歌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音乐特点,并能参与、体验和表现。 3、知识与技能:聆听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知道陕北“信天游”的知识。 教学重点 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并学唱其中部分段落。体验陕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西北民歌和根据西北民歌改编的音乐作品。 教学 准备 自制课件、电子琴。 教学 方法 分析法、试听法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同学们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 自扎赉特旗第五中学的音乐老师张珊丹。板 书:珊丹(山丹),看到这个名字,有的同 学就笑了,是不是觉得很土,说心里话,从 小到大,我真的为这个名字苦恼过很久。直 到有一天,我听到了一首歌,通过对这首歌 曲的理解与喜爱,才让我茅塞顿开。进而越 来越喜欢这个名字了。 而今天老师带给同学们的这首歌曲,就 是和老师名字息息相关的——《山丹丹开花 红艳艳》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年代,感受特殊年 代的一份情怀,共同聆听这首歌曲。就像当 年妈妈给我取名字以后留给我的问题一样, 同学们想知道我为什么越来越喜欢我的名字 了吗?那就等这堂课学完以后,你就知道了! 一、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请同学们 由老师的名 字导入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边欣赏边思 考问题 积极思考老 师提的问题 学生回答 找学生读

浅谈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

浅谈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 整理人:胡波 汉语言文学二班

(一) 作者简介: 莫言(1955- )山东高密人,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作家,198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透明的胡萝卜》轰动文坛,1986年发表《红高粱》更是备受文坛关注。 下面是莫言的生平及其创作年表: 1955年2月17日,莫言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崖镇平安村。1960年被家人送进村小学。1966年小学毕业以后,因家庭成分是富裕中农,也因得罪一农村代表,莫言被剥夺了继续上中学的权利,只能在家务农,成为一名公社小社员。 1967年,莫言十二岁,在水利工地旁,因饥饿难耐,偷拔了生产队一根红萝卜,被押送到工地后专门为其召开了一次批斗会,他在毛主席像前痛哭流涕,申明自己再也不敢了,回家后遭到父亲的毒打。这个惨痛的记忆,被莫言写成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和短篇小说《枯河》。 1973年莫言参加挖掘胶菜运河成为农民工,后来又到棉纺厂任司傍员并成为棉纺产夜校的语文老师。 1976年,历尽波折的莫言终于参军成功,时年21岁。 1979年7月,莫言回老家结婚。而后苦经调任却提干无望。在同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政治课老师。1987年秋,他在《莲池》杂志第5期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同年,女儿管笑笑出生。1982年在《莲池》杂志又发表短篇《丑兵》和《为了孩子》后被破格提干,调到延庆当干事。

1983年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受到孙犁赏识,赞其有空灵之感。 1984年在《长城》杂志第2期、第5期分别发表了短篇《岛上的风》和中篇《雨中的河》,在《解放军文艺》第七期发表了短篇《黑沙滩》。同年,莫言得到著名作家徐怀中的赏识,成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第一届学生。 1985年,莫言30岁。在《中国作家》第二期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反响,《中国作家》组织在京的作家与评论家举行讨论会讨论该作。同年,在《收获》第五期发表中篇《球状闪电》,在《钟山》第一期发表中篇《金发婴儿》,在《人民文学》第十二期发表中篇《爆炸》,并在多家刊物发表短篇小说《枯河》、《老枪》、《白狗秋千架》、《大风》、《三匹马》、《秋水》等多篇。 1986年,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中篇《红高粱》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随后发表系列中篇《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同时还发表《筑路》,短篇《草鞋窨子》、《苍蝇门牙》等。同年夏,张艺谋找到莫言洽谈购买《红高粱》改编电影版权事宜,莫言与陈剑雨、朱伟合作将其改编为电影版文学剧本。 1987年,长篇《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于2000年被《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而其后发表的中篇《欢乐》、《红蝗》受到恶评。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曲欣赏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曲欣赏 歌曲简介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陕北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民族风味较浓的陕北信天游。全曲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描述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 歌曲分析 通俗版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节奏欢快明朗,配乐简单大方,选取了原作的精华唱段。柏文于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新视听》栏目首唱该版本,而今年刘孟哲演唱这首歌曲,则是为录制一档献礼晚会而准备。刘孟哲说:“柏文姐是我的江苏老乡,也是我仰慕的偶像,我们关系非常好,她也经常指点我的演唱。说实话,演唱她已经演唱过的歌曲,我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最初版本是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陕北信天游,全曲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描述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山丹丹花开的动人情景,以及陕北人民对红军到来的喜悦欢乐之情。老艺术家郭兰英演唱该歌曲后,很快就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此番青年歌手对经典红歌的再创作、再表现,体现了年轻一代的艺术工作者对祖国艺术成果的珍惜与传承之情。 复三部曲式。 引子(1-6小节):旋律悠长,宽广。 A乐段(7-27小节):旋律悠长,具有陕北特色,使人眼前呈现出一副陕北景色; B乐段(28-98):突然转入热闹场面。其中有包含B1、B2、B3小乐段。从整体上说表现人民对红军的欢迎之情。 A乐段再现(99-111小节):音乐回复到开始的绵长节奏中,表现的是人民在向中央红军挥手道别。 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叠词。 相关创作 古筝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钢琴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其中以古筝曲为欣赏对象并做出欣赏:

莫言个人简介

莫言 一、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 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 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二、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 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 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 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 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评点莫言说:“莫 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他的小说都是很长的,除了在 《上海文学》发表的《莫言小说九段》。”,“我感觉他写得太多了, 他的书有现在的一半厚就更好了。”他还曾亲自对莫言说:“你的 小说太长了,你写得太多了。”,莫言幽默地回答:“我知道,但 是因为我非常会讲故事,只要开始了就讲不完。” 四、主要作品 《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丰乳肥臀-增补版》《藏宝图》《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 《拇指铐》《白狗秋千架》《莫言精选集》《莫言作品精选》 《酒国》 五、《食草家族》《白棉花》《红树林》《月光斩》《老枪·宝

刀》《会唱歌的墙》《司令的女人》《良心作证》《锁孔里的房间》 六、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七、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八、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8月20日,莫言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九、日本福冈“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 2006年7月7日,日本福冈市政府宣布,把“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的大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审委员会将于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国发布此消息。莫言是继巴金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中国作家。除巴金外,我国社会学人类

中国作家莫言个人简介

莫言简介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10月11日莫言以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生平经历 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莫言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莫言在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直到1985年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 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十分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是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但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其实正是演绎着一段现代革命的历史。故事中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描绘成一个把历史、传统、城乡纵横交错的辽阔炫丽空间。 在经历《红高粱》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如《酒国》及《丰乳肥臀》等,不少的小说集如《红耳朵》及《传奇莫言》亦先后在台湾推出。由于童年大部分时间也在农村度过,莫言自谓一直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故乡高密的一景一物就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泉源。小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的,也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描写一个人的“变身”,以华丽的语言带出一浪接一浪的神秘。《酒国》则以充满浪漫色彩的描写,绘划出一个盛产名酒地方的故事。《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是对自己的一大超越。 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莫言的丰富想像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诚如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是中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2012年10月12日消息,在诺贝尔颁奖前,亚马逊网站上莫言的作品销售即已呈现增长,获奖后无论搜索率或销量皆显著暴增,一天内即有4本莫言作品登上亚马逊图书排行榜前10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