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装箱码头布局设计

集装箱码头布局设计

集装箱码头布局设计
集装箱码头布局设计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1 绪论. (1)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目的 (1)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2)

1.3.1目前国际集装箱码头的主要装卸工艺设计方案 (2)

1.3.2 集装箱码头装卸技术发展趋势 (2)

1.4 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3)

2 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概况 (4)

2.1洋山港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配套设施 (4)

2.2 三期工程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

3 码头装卸工艺候选方案 (9)

3.1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9)

3.2装卸工艺候选方案的确定 (9)

3.3候选方案的主要装卸机械选型 (10)

3.3.1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10)

3.3.2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 (11)

3.3.3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12)

3.4装卸工艺方案规模设计 (12)

3.4.1泊位通过能力 (12)

3.4.2堆场容量及堆场面积计算 (13)

3.4.3 装卸机械台数 (13)

3.4.4工人及司机人数 (14)

4 方案比选及推荐方案确定 (15)

4.1 装卸工艺方案的定性比较 (15)

4.2技术经济定量指标论证 (15)

4.3 方案确定 (16)

5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港口装卸工艺是港口生产的基础,是港口技术进步的标志。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蓬勃发展,港口所面临的经营与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降低码头的装卸成本,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是各个港口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码头的管理者也逐渐认识到确定合理的装卸工艺是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装卸成本的关键。因此,加强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方案改造设计的研究和港口扩建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装卸机械进行合理地配置,并扩建规模来满足港口日益增加的吞吐量,从而提高港口自身的竞争力,保证港口功能的有效发挥。

本文主要就洋山港区三期集装箱码头的平面布局设计及装卸工艺进行研究。在全面收集洋山港建设的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洋山港集装箱码头的基本情况;借鉴外高桥、宁波北仑等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设计,着重比较分析轮胎式龙门吊和轨道式龙门吊的装卸工艺特点和技术经济指标;通过技术经济论证对洋山港区三期集装箱码头的平面布局及装卸工艺进行了合理的规划设计。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介绍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意义及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介绍港口概况。主要就洋山港区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自然环境,设计前提条件;第三部分的装卸工艺方案选择为主,主要机械及辅助机械选择,装卸机械化系统组成以及工艺设计方案拟定进行论述;第四部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及推荐方案确定主要就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论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推荐方案。

关键字:洋山港,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规划设计

Abstract

Handling technology is the of harbor production and marks the advancement of harbor technology. With the container transport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operation and facing th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 lower terminal handling Thi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argo handling, the po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o be sol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terminal Li also a growing recognition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handling technology is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lower the cost of handling the key. Therefore, the strengthening of Container Terminal Handling Technology programme of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port it is very necessary, through the handling machinery for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berths to meet the increasing throughput of the port, thereby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ort itself, guarantee Port function effectively. This article on the Yangshan port's three container terminals handling technology research, the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Yangshan port project, technical, economic analysis,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simple system to introduce Yangshan Port Container Terminal in the basic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learn from the Waigaoqiao, the Ningbo Beilun Container Terminal Handling such as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yre gantry crane and gantry crane-track the handling of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cal economic indicator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for an overview on the background to the study, content, meaning and purpose of the basic research methods; second part of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main port of Yangshan Port Overview of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frastructure, natural environment, Design prerequisite for the third part of the handling of the main options, mainly machinery and auxiliary machinery selection, handling mechaniz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design of programming on a fourth part of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studie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scheme for the main technical, economic comparative indicators demonstration, and on that basis determine recommended programme.

Key Words:Ya ngshan Port, container terminal, handling technology, planning and design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国际、国内贸易量将会不断提高,集装箱运量、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也将迅猛增长,以集装箱港口现有的装卸能力和管理水平,已经不能满足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所带来的需求。因此对于港口经营者来说,为了提高码头的通过能力,降低营运成本,减少船舶的在港停泊时间,要么采用扩建码头,增加泊位数量的方法;要么就要对现有港口的装卸工艺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来实现码头经营的高效化。对于洋山深水港同样碰到类似问题。

洋山深水港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近3年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飙升,跨越了世界许多国际大港历经十数年才攀上的高台阶,其最大的爆发力无疑得益于洋山深水港一期、二期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港起,洋山港每年以完成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的速度递增,及至2007年底,洋山港区的吞吐量已超过600万箱,对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大举飙升做出的贡献不可谓不大。2007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势头十分强劲,上海港2007年货物吞吐量连续第三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600万标准箱,首次跻身世界第二。由于公司原集装箱码头陆域,堆场和库房面积紧张,集装箱装卸机械设备不足,集装箱码头吞吐量能力己经达到了饱和状态,势必将严重影响今后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为此,论文对洋山深水港集装箱码头进行调研分析,在原有基础上对装卸工艺方案进行改进,并提出建设洋山深水港三期来满足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要求。使集装箱码头能保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

装卸工艺现代化和港口扩建是港口现代化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杠杆,是港口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因此,改进装卸工艺往往是港口挖潜、革新、改造的主要目标。就目前而言,对装卸工艺的改进尚处于以管理人员和工艺人员经验分析为主的阶段,只能依靠决策者的自身经验,缺少科学依据,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港口装卸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以洋山深水港集装箱码头为实例,借助于现代化的分析方法,经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扩建三期方案做出正确的选择。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目前国际集装箱码头的主要装卸工艺设计方案

各种主要装卸工艺方案介绍:

(1) 集装箱装卸桥←→水平底盘车(集卡)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方案优点是堆场利用率高。

(2) 集装箱装卸桥←→跨运车工艺方案这种工艺的前提是堆场较大而箱量不是很大,缺点是堆场利用率低。

(3) 集装箱装卸桥←→自动导向车←→轨道式龙门起重机(MRG) 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减少,但缺点是自动导向车转交点判断慢,使效率降低。

(4)集装箱装卸桥←→水平底盘车(集卡) ←→高架龙门吊。工艺的特点是一个操作人员可在控制室内操纵,实行半动化控制,定位准确,配合计算机系统管理,效率较高。缺点是一次性投入很大,时间长,技术要求高。

(5)集装箱装卸桥←→水平底盘车(集卡)或自动导向车←→自动化高架系统,由于能直接存取每个集装箱,因此进入大门后,货主的车辆交付时间保持在8分钟之内。为了安全和高效,自动导向车的岸边作业区域和陆域作业区完全分开,自动导向车的转交点只有8个。这一设计方案用了两种新型装卸设备,其中一是输送机,它又分为二种类型:一是自动导向车与自动化仓库主输送机之间进口集装箱用的自动输送机,另一种是自动导向车与公共道路车辆之间人工操作的输送机。在自动化仓库中则有主导输送机、辅助输送机、堆场机及可换吊具。

1.3.2 集装箱码头装卸技术发展趋势

(1)集装箱码头作业自动化趋势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港口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是我们未来集装箱港口码头发展的方向,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了解。

建造于阿姆斯特丹的CEREPARAGON集装箱码头,它是利用自动化系统达到完美程度的码头的典型例子。其耗资大约1.75亿美元,整个码头只配备200到300人,却拥有超过100万TEU通过能力。美国一家AUGUSTDESINGNOFARDMORE公司己经完成一种自动化起重(ARCCH)的模型测试。ARCCH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智能传感器(IBS),它拥用一套激光传感系统。这套传感系统能准确地监测出一只集装箱的位置,能够对运行中的集装箱进行实时监控。这种智能式的模型对检黄埔港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改造方案研究测的准确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集装箱码头管理信息化趋势

管理软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逐步走向智能化。当今是信息技术时代,在管理

系统信息化进程中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在加大,发达国家的软件制造商们各显其能,研制出适合自己港口环境的管理软件,对我国的管理软件制作具有启发性。

1.4 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思路就是通过对洋山深水港集装箱码头现状调查分析,根据洋山深水港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的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综合考虑航道、泊位、堆场、机械、设备能力等制约因素影响,对洋山深水港集装箱码头中长期吞吐量进行有效预测;以现有的工艺方案为基础,综合国际国内目前较为广泛流行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出适合洋山深水港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的最佳工艺方案;以2010年吞吐量预测为基础,根据所选择的最佳装卸工艺方案,确定港口三期的设计规模,完成对其业务流程的再造,在满足效率的前提下,提出正确的可执行的装卸工艺改进方案,保证集装箱码头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2 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概况

2006年12月,上海市政府在为洋山二期建成投产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曾宣布:“洋山深水港区三期目前已开始筹建,计划2010年前建成投产。根据规划,三期港区深水岸线总长2300米,共有6个集装箱泊位,总投资150亿元。

2.1洋山港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配套设施

(1)地理位置

洋山港区位于长江口南侧与杭州湾交汇、上海市南汇芦潮港东南的崎岖列岛处。崎岖列岛为距上海市及长江三角洲陆岸最近、并具有良好水深条件的岛屿(群),其由大、小洋山岛为主的南、北两列岛链构成,其中大洋山地理概位30°34′58″E、122°04′19″E,北距小洋山约4km、东北距菜园镇约40km;小洋山地理概位30°38′04″N﹑122°03′25″E,西北距上海芦潮港32km。整个洋山港区北距长江口灯船约65km,南距宁波北仑港约90km,向东经黄泽洋直通外海、与国际远洋航行相距约65km。

(2)自然条件

①气象及水文

水文、气象观测和研究是洋山港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此,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和上海市气象局开展了《洋山港水文气象观测及建港条件评价》研究,成果已分别通过了专家评审。结论认为洋山港址的水文气象条件对深水港建设和营运是适宜的。

洋山海区位于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区,受季风影响本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依据小洋山金鸡门气象观测站1997年8月→2000年8月三年气象观测资料,同时结合工程海区周边气象观测站资料进行统计,洋山港区各气象要素如下:

a、气温

年平均气温17.1℃

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7.8℃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 6.5℃

年极端最高气温34.9℃

年极端最低气温-3.5℃

b、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969.4mm

最大月降水量390.7mm(1999.06)

最大日降水量89.0mm(199906.25)

过程最大降水量248.5mm(1999.06.25一30)

年平均降雨日数138 d/a

其中:中雨以上日数(≥10mm) 30.9d/a

大雨以上日数(≥25mm) 9.5d/a

暴雨日数(≥50mm) 0.9d/a

c、风况

本海区受冬、夏季风影响,全年多偏北和偏东南向风,风向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4月→8月)多偏东南向风,冬半年(9月→第二年2月)多偏北向风,3月份冷暖空气交替频繁、以东南和北向风为主。常年风向NNW→NNE,风向频率为363%;次常年风向为ESE→SSE向,风向频「率为30.7%。在观测期内实测最大风速值为29.lm/S、风向为NNW向,次大值为23.3m/S、22.4耐S、风向分别是SSE和NW向,其中在大风发生频率较高的偏北方位(WNW→NNE向)和偏南方位(SSE、SSW向)最大风速均在20.0耐S以上。

d、雾况

本区雾类分布陆岸以辐射雾、锋面雾为主,海岛区则以锋面雾和平流雾居多。工程海区周边站位多年平均雾日数海岛区大于陆岸区,在陆岸区雾日数平均为20→30d,在海岛区雾日数平均为30→50d。雾延时3小时以下的频率为66.0%,3→6小时的频率为21.7%,6→12小时的频率为9.2%,12小时以上的频率仅为3.1%。年内最长一次雾延时达17小时20分,最短一次雾延时仅10分钟。

e、雷暴

本区雷暴日在年内3→5月份均有出现,并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6→8月),周边站位多年平均雷暴日为18→26d,最多雷暴日为40d。雷暴延时最长5小时,最短仅2分钟,平均延时583分钟;其中雷暴延时小于1小时的频率占642%,小于2小时的频率达88.9%。

f、相对湿度

本区相对湿度年变化不大,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6%、出现在6→7月份,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2%、出现在11→12月份,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

j、热带气旋

每年5→6月份本区均可能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其中7→9月份为热带气旋活动最频繁的季节、占全年影响总数的78%。热带气旋影响下本区主导风向为偏北风。

②潮汐

洋山港区所在崎岖列岛海域潮汐主要受东海前进波控制,属非正规浅海半日潮型。本海区潮型日不等现象明显,一般表现为春分至秋分夜潮大于日潮、从秋分至春分日潮大于夜潮。本海区潮型强度中等,年平均潮差为2.76m。平均涨潮历时为5小时49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36分。

同时,据小洋山潮位站1998年全年潮位观测资料,按海港水文规范相关条文推算出工程处设计水位如下:

设计高水位 4.51m(高潮累积频率10%潮位)

设计低水位0.59m(低潮累积频率90%潮位)

极端高水位 5.71m(相对于50年一遇高水位)

极端低水位–0.4lm(相对于50年一遇低水位)

③盐度

杭州湾口海区盐度变化主要受制于长江口径流、江浙沿岸流、杭州湾内陆径流、台湾暖流以及外海高盐水的消长变化。盐度总体分布为由西向东逐渐增高,全年盐度一般在

10→32‰之间变化,并且3月份盐度最高、10月份盐度最低。崎岖列岛海域基本处于外海高盐度水体的控制之中。

④泥沙

1991年1月~1999年2月华东勘测院对洋山海域进行了潮汐、海流、泥沙、盐度的多站位观测和分析,2000年1月19日,中交一航院、三航院、四航院、华师大、南科院、天科所等单位的八位专家对东勘院《洋山港区冬季水文泥沙测验分析报告》进行了技术评审。专家评审认为,此次测验,弥补了此前没有冬季测验资料的不足,通过分析给出的数据总体上反映该海域的变化规律,为洋山港区建设规划、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杭州湾湾口北部水域与丰水、丰沙的长江口水域项毗邻,长江年均径流量为9240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高达4.86亿吨,为钱塘江年输出泥沙量的数十倍,其外泄泥沙扩散及杭州湾口水域。所以,崎岖列岛海域泥沙来源主要是长江口间接扩散泥沙和潮流携来的海域泥沙,后者的最初来源亦为长江口。同时,这些泥沙不会给工程和杭州湾环境带来较大的问题。

⑤海床稳定性分析

对洋山港区海洋环境和建港条件作出正确评价是洋山能否建设深水枢纽港的关键,为此,市国航办委托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承担洋山港区和航道海域海床稳定的研究工作。1999年4月,海洋二所完成《洋山港区水域及航道水域柱状样测年分析》研究工作。海洋二所对洋山港区及航道海域12个柱状样底质采样进行了粒度分析,同时结合多年海图水深资料对比分析、调查区及邻近海区有关资料的分析,对该区域的近百年来的历史冲淤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本世纪初以来,总体上调查海区的海底地形及水深变化基本保持稳定。近60年来,小洋山岛东南和西南区域处在一种缓慢的侵蚀环境之中,洋山港内西南部水域处在一种缓慢的沉积环境之中;近百年来,南北岛链间的深槽区处在一种侵蚀的环境之中;航道区近百年来总体上处在一种冲淤平衡或微淤的环境之中;南部和北部两个抛泥区近百年来总体处在一种缓慢的沉积环境之中。

1999年6月22日,由中科院院士马在田等6为专家对该报告进行了评审,专家评审意见认为,本课题研究为为洋山港区可行性论证提供了沉积学方面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构表明,拟建洋山港区及航道水域沉积速率缓慢,沉积环境较为稳定,总体上处于冲淤变化平衡状态,符合建设大型集装箱深水港区的基本条件。

⑥工程地质及地震

港址地质构造稳定与否,是洋山能否建港的重要前提条件。为此,上海地矿局和上海市地震局地震观测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展了《洋山深水港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研究成果于1998年10月9日通过国家地震烈度委员会审查,国家地震局于1998年12月16日正式批复同意该评价报告。研究结论认为,洋山港址处于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地区,地质构造稳定,工程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

⑦作业天数

洋山港区属外海建港,能否确保在四→五年内建成和集装箱港口的顺利运营是预可行

性报告研究的重点,为此,市国航办分别委托了三航院和广东盛华交通工程咨询公司分别开展洋山港区的年可作业天数研究工作,报告于1999年5月正式提交,二份报告研究结论分别为年可作业天数为315天和319天。

(3)基础设施

①供电:大洋镇建有1904千瓦国营发电厂;小洋山乡建有500千瓦发电厂,基本解决居民照明和工业用电的需要。

②供水:大洋镇建有5万立方米水库一座,还有坑道式水井和家庭自备水池(利用屋面积水),总蓄水量在15万立方米以上;小洋山乡建有2万立方米水库一座,还有坑道式水井和水池,总蓄水量在5万立方米以上,基本上能满足洋山的经济建设和生活需要。

③通讯:已具备国内国际直拨功能程控电话1000门,目前仅使用300门。小洋山现为电话模块局,容量256门,同时具备移动、寻呼通讯等业务。洋山岛距舟山和南汇都在50km半径内,整个舟山至大陆通讯联网1920路数字微波中转站就建在大洋岛上。

④交通:在大洋镇和小洋山乡分别建有500吨级和300吨级交通码头各一座。开辟了泅礁至大洋山航行,由“嗓翔”号高速客轮每二天一班;大洋山至小洋山至芦潮港航行,由“有财”号私营航班每天往返一次,交通较为便利。

⑤文教卫生:在大洋镇有中小学各一所,小洋山乡建有完全制小学。该两乡镇卫生院各一所。有线广播和电视转播覆盖全岛[3]。

1999年6月8~9日,国内港口及海洋系统的科研、设计单位共11位专家对三航院编制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年可作业天数论证报告》进行了评审,我国港口平面设计大师、一航院原总工顾民权担任专家组组长。专家评审认为:根据集装箱港口的运作特点,对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进行年可作业天数论证是完全必要的;综合海洋气象等因素对洋山建港是有利的,报告测算洋山港区年作业天数为不少于315天的结果是合适的;根据洋山海域现状和港区总体布局规划方案,港区形成后港内受波浪、风的影响程度将会降低,泊稳条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的推断是可信的。

2.2 三期工程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期港区深水岸线总长2650米,共有6个集装箱泊位,总投资150亿元。

港区港区陆域纵深1220m,面积317.2万m2。布置各种集装箱堆场面积120万m2,,配备16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60台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设计集装箱年吞吐能力为400万TEU。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年运量400万TEU。

(2)泊位年营运天数

海轮泊位325d

(3)堆场年营运天数350d

(4)日作业班制及小时数3班、24h

(5)各种集装箱比例

普通重箱72%

冷藏箱6%

危险品箱2%

空箱20%

拆装箱占总箱量5%

(6)货物在堆场的平均堆存期

普通重箱7d

冷藏箱4d

危险品箱3d

空箱10d

拆装箱库场3d

件杂货15d

(7)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 1.25

(8)船型: 根据集装箱船舶现状和发展趋势如表2.1.

表2.1 洋山港区一期工程设计代表船型

航线载箱量

(TEU)

总长

(m)

型宽

(m)

吃水

(m)

载重量

(DWT)

远洋5250 280.0 39.8 14.0 69285 6418 318.2 42.8 14.0 84900 8000 345 45.3 14.0 140000

近洋沿海1152 170.2 28.4 9.65 20900 1696 201.0 32.2 10.7 33340

长江268 101.0 17.5 5.2 6335

3 码头装卸工艺候选方案

目前世界集装箱运输已朝着物流中心化、港口高效化、船舶大型化、管理现代化、运输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贸易全球化、区域化发展的需要。洋山港区作为中国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深水港区,将起到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作用,其工艺设计及装卸机械的选择和配备均应达到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先进水平。

3.1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设计应尽量满足集装箱船舶和车辆、货物疏运、各环节生产能力间相互适应、降低营运成本、安全优质完成集装箱装卸任务的要求,并结合集装箱码头的具体情况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设计规模

主要是泊位数、泊位能力;堆场面积、堆场容量及通过能力等。

(2)工艺流程

主要是考虑船←→场、场←→拆装箱库、场←→货主间不同的工艺流程。

(3)工艺平面布置

主要是堆场机械配置不同时,各自的工艺平面及断面布置。

(4)技术经济论证

主要是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出较为合适的装卸工艺方案。

3.2装卸工艺候选方案的确定

轮胎式龙门吊堆场作业方式具有单机作业效率高、作业灵活、可转场多机集中作业、使用经验丰富、对地基基础要求低、设备造价低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轨道式龙门吊堆场作业则具有作业效率高、可实现堆场全自动化作业、堆高能力强、维修方便等优点,在发达国家的港口被普遍使用。因此,洋山三期工程设计结合堆场作业设备特点及建设规模,拟定选用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和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作业方式进行装卸工艺设计方案比较。两方案如下:

(一)方案一: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方案

1、集装箱

(1)普通重箱和冷藏箱

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牵引车、半挂车←→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堆场

堆场←→轮胎式龙门起重机←→集装箱卡车←→货主

堆场←→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牵引车、半挂车←→拆装箱站

(2)危险品箱

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牵引车、半挂车←→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堆场

堆场←→集装箱正面吊运机←→集装箱卡车←→货主

(3)空箱

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牵引车、半挂车←→空箱堆高机

←→堆场

堆场←→空箱堆高机←→集装箱卡车←→货主

堆场←→空箱堆高机←→牵引车、半挂车←→拆装箱站

(二)方案二:轨道式龙门起重机方案

(1)普通重箱和冷藏箱

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牵引车、半挂车←→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堆场

堆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集装箱卡车←→货主

堆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牵引车、半挂车←→拆装箱站

其它同方案一。

3.3候选方案的主要装卸机械选型

3.3.1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目前,专用集装箱码头的装卸作业大都采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有单小车和双小车之分,近几年,国外少数集装箱码头采用了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理论上单机效率可达60TEU/h,但实际效率仅比普通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增加15%左右,单机造价高于普通岸边集装箱起重机30~40%,同时因2部小车均采用载重式小车,小车自重大,启动惯性大,使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整机重量增加,轮压加大,从而引起码头结构造价的增加。因此绝大部分集装箱码头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仍采用单小车形式。

为了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目前泊位通过能力较高的集装箱码头一般采用增加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布置密度、优化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参数。从而达到提高装卸船作业效率的目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参数优化主要通过缩短循环时间,提高各环节运行速度,采用双箱吊具等技术措施提高了单机作业效率。本工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选用带双箱吊具的单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1)起重量

额定起重量一般按照所起吊的最大总重量来决定。就集装箱而言,40英尺集装箱的最大重量30.5t,在实际装卸中也有重量达35~36t的超重箱;20英尺集装箱重量为24t,如果双箱起吊,则最大重量取48t。目前广泛采用的单箱吊具自重为9t左右,双箱吊具自重为11t~13t。由于桥吊还需起吊集装箱船上的舱盖板,一般集装箱船每块舱盖板的重量均不超过30.5t,但也有超过此重量情况,如第四代集装箱船(大河号),其舱盖板的重量高达36t。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海侧泊位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吊具下额定起重量选为61t;江

驳泊位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吊具下额定起重量选为40t。

(2)外伸距

根据设计代表船型计算,沿海泊位计算外伸距为52.82m。考虑今后20排集装箱船到港的可能及避开小车运行减速区的实际情况,选定外伸距为63m;江驳泊位外伸距选为55m。

(3)轨距

随着全球集装箱船舶发展的大型化,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也日趋大型化。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轨距的选择首先要能满足外伸距增大后整机的稳定性,同时还要保证在装卸大型集装箱船舶时能多机集中作业。

为了适应船型的变化,确保大船多机、快装快卸,充分发挥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设备利用率,提高码头装卸能力,在考虑不同船型组合的同时,通过组合确保在码头全长的每个280m范围内,均可集中6~7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同时进行装卸作业。即确保每艘第四代以上集装箱船舶到港均可集中6~7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同时进行装卸作业。根据制造厂商介绍,轨距30m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能够满足外伸距近65m整机稳定性的要求。本次设计除了在30m轨距内布置6条作业通道,且在岸桥陆侧轨外侧布置了2条作业通道,码头前方共有8条车道供装卸船作业使用,可以保证在装卸作业过程中不会因作业车道数的不足而制约装卸桥效率的发挥。为此,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轨距选为30m[8]。

3.3.2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

轮胎龙门起重机方式是目前全世界集装箱堆场装卸作业应用最多的一种工艺方式。使用经验成熟、装卸效率高、操作简单、堆场面积利用率高,特别适合于大、中型专业化集装箱码头的堆场作业。上海港老港区及外高桥一、二、三、四期工程的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均采用此种方式,近几年国内新建的大型集装箱码头如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宁波港以及深圳的几个码头也都采用这种工艺方式。

(1)吊具下额定起重量的确定

为满足堆场上40英尺箱及总重在35~36t超重箱和总重大于40t超重箱的装卸作业,吊具下额定起重量选为40t和60t两种。

(2)跨距

目前集装箱专用码头堆场轮胎龙门起重机,一般按6列集装箱和1条集装箱卡车通道设计,跨距为23.47m。

(3)堆高

堆场上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按门架下堆放高度为9英尺6英寸(2896mm)箱4层、门架下可通过5层布置,起升高度选取15.24m[4]。

3.3.3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1)吊具下额定起重量的确定

为满足堆场上40英尺箱及总重在35~36t 超重箱和总重大于40t 超重箱的装卸作业,吊具下额定起重量选为40t 。

(2)跨距

轨道式龙门起重机最佳跨距为30~50m ,即10列集装箱加两条牵引车、半挂车通道

或13列集装箱加外伸臂下两条牵引车、半挂车通道。综合考虑工程实际情况,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跨距选取40.5m 。 (3)外伸臂

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外伸臂的选择主要是考虑集卡通道的布置形式,本期工程选择带外伸臂的轨道龙门起重机,两边外伸臂下各布置一条集卡通道,外伸臂选定为7m 。

(4)起升高度

堆场上轨道式龙门起重机按门架下堆放高度为9英尺6英寸(2896mm )箱5层、门

架下可通过6层布置,起升高度选取18m [5]。

3.4装卸工艺方案规模设计

3.4.1泊位通过能力

Q t t Pt Q A T P d

f g y t +=

ρ

(3.1) )1(3112K K K nP p -= (3.2)

式中:P t -集装箱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TEU ); Ty -泊位年营运天数; Ap -泊位有效利用率(%); P -设计船时效率(TEU/h ); Q -集装箱单船装卸箱量(TEU ); t g -昼夜装卸作业时间;

t f -船舶的装卸辅助作业及船舶靠离泊时间之和; t d -昼夜小时数;

n -岸边集装箱装卸桥配备台数; P 1-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台时效率; K 1-集装箱标准箱折算系数;

K 2-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同时作业率;

K 3-装卸船作业倒箱率。

计算得:6个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为6×67.83万TEU =406.98万 TEU 。三期码头合计年通过能力为406.98万 TEU 。

3.4.2堆场容量及堆场面积计算

yk

BK

dc h y T K t Q E =

(3.3) s

y s A N E N 1=

(3.4)

式中:E y -集装箱堆场容量(TEU ); Q h -集装箱码头年运量(TEU ); T dc -到港集装箱平均堆存期; K BK -堆场集装箱不平衡系数; T yk -集装箱堆场年工作天数;

N s -集装箱码头堆场所需地面箱位(TEU ); N 1-堆场设备堆箱层数

A 5-堆场容量利用率(%)

计算得:各种箱所需的堆存容量为:普通重箱72000TEU ,冷藏箱3500TEU ,危险品箱850TEU ,空箱30000TEU 。根据前文中的有关测算,堆场面积为140万平方米。同时在堆场布置设计中,堆场通过能力考虑布置堆场平面箱位及集装箱箱容量,堆场利用率按0.75计算。三期工程堆场所需平面箱位及堆场通过能力按《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结合不同的工艺方案,计算所需平面箱位及实际布置数量、容量。

3.4.3 装卸机械台数

装卸机械设备的配置需根据设计年吞吐量来确定,洋山港三期工程每年需完成400万TEU 。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港口,每台机每年可以完成15万TEU 左右,洋山港配备30台集装箱装卸桥,计算每年可以完成450万TEU 左右,轮胎式龙门吊起重机与装卸桥的配比为3:1,轨道式龙门吊起重机与装卸桥的配比为 1.8:1,集装箱牵引车与装卸桥的配比为4.5:1,另外考虑到空箱作业和危险品箱作业,配备16台空箱叉车和4台42t 正面搬运车,其具体数量如表表3.1。

表3.1 装卸机械及辅助设备配置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及参数数

方案一 方案二

1 集装箱装卸桥 起重量60t ,轨距30m ,外伸距62m 25 25

2 集装箱装卸桥 起重量60t ,轨距30m ,外伸距55m 5 5

3

轮胎式龙门吊 起重量45t ,跨距26.5m ,堆5层箱 90

4 轨道式龙门吊 起重量45t ,轨距52m ,堆7层箱

54 5

集装箱牵引车

135

135

6 集装箱底盘车最大载重量48t135 135

7 空箱叉车起重量7.5t,堆高7层8 8

8集装箱正面吊42t10 10

9 维修车44

10 地磅60—80t1010

合计414378

3.4.4工人及司机人数

在港口生产中,不论采用何种劳动组织形式或作业轮班制,都存在装卸作业员配备的问题。按照洋山港区全天候作业的模式,装卸工人及司机人员按作业线配置和工艺平面方案及《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中有关计算规定,作业班次设定为4班3运转,工班定员中,除装卸桥为每班2个司机外,其余都是每班1个司机配置;出勤率为90%;由于目前集装箱专用码头装卸工人配置很少,仅考虑装卸桥每台每班配置2人。详见表3.2:

表3.2 装卸工及司机配备

方案一方案二

装装卸工人252 252

司机1912 1734

合计2164 1986

4 方案比选及推荐方案确定

4.1装卸工艺方案的定性比较

轮胎式龙门吊堆场作业方式具有单机作业效率高、作业灵活、可转场多机集中作业、使用经验丰富、对地基基础要求低、设备造价低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轨道式龙门吊堆场作业则具有作业效率高、可实现堆场全自动化作业、堆高能力强、维修方便等优点,在发达国家的港口被普遍使用。两者的工艺方案比较见表4.1.

表4.1 装卸工艺方案比较

序号方案优点缺点

1 方案一

(轮胎

吊)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机动性强。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基础投资较小。

有成熟的机型,有丰富的使用及管理经验。

不易实现自

动控制,环保

效果差。

2 方案二

(轨道

吊)

装卸效率高,机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率低,

堆场利用率高,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环保效果

好,综合营运成本低。

机动性能差,

作业范围受

限制。

4.2技术经济定量指标论证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4.2.

表4.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3 方案确定

由表4.1,表4.2,同时结合上海港多年来对轮胎式龙门起重机使用、管理的经验和工程实际情况,本阶段推荐方案一,即轮胎龙门起重机方案。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及在建的大型集装箱码头包括拟接纳8000TEu一12000TEu载箱量集装箱船的码头,集装箱装卸桥的轨距绝大部分均为30m仅有极少数采用35m轨距的。另外从堆场作业机械看,目前世界上大型集装码头全部采用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作业的工艺方式几乎还没有,我国更无先例,因此缺乏使用及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采用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由于其轨距较大,因而设备自重大,对堆场特别是轨道处的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另外由于堆箱高,倒箱率也高。作业灵活性也相对较差。

从近年来世界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机械订购情况分析,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订购数量要远远超过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的数量,1999年为232:67,2000年为314:60,而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的订货中特别是在欧美地区,又有相当部分用于堆场的火车装卸作业。另外,相对于轨道式龙门起重机(RMG)的无人操作、全自动定位系统,国际上轮胎式龙门起重机(RTG)制造商都积极开发具有箱位定位、自动纠偏行使的半自动系统,以减少作业循环时间,提高实际作业速度,减少设备故障。实际上,目前一些新的港口都已采用了具有半自动操作功能的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如西班牙RTG生产商PaeeeoESpana已经向MaritvaValeneiana码头提供了23台这种RTG,日本的MES从1990年来也生产了111台配备自动纠偏系统的RTG,同时韩国的现代重工、意大利的OMG 都生产具有半自动堆场操作系统的RTG。目前较广泛采用的就有5种不同技术的半自动化操作系统:

(1)“DGPS”系统一全球定位系统

(2)雷达控制定位系统

(3)光学控制定位系统

(4)红外线控制定位系统

(5)硬线(感应线圈)定位系统

同时,从经济上看,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较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的整体投资

要低。在单位营运成本上,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要略高于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但在装卸成本上,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则要略小于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同时,在投资回收年限及内部收益率上也是方案一的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较方案二的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为优。

综合上述比较,在满足洋山三期工程建设规模要求的前提下,本着最少投资、最大产出的宗旨,即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结合国内港口及上海港现有集装箱码头工艺使用情况,本工程推荐工艺方案一即轮胎式龙门吊方案。

港口平面布局及装卸工艺如图4.1和图4.2所示。

PCR实验室平面图

PCR实验室平面图 注:传递窗;:水池;:排风路线;;衣柜分子诊断室平面布局示 意图

PCR前准备区:离心机、混匀器、冰箱(4℃、-20℃)、微量加样器一套、离心管架、消耗品(一次性手套、带滤芯吸头、离心管、玻璃器皿)、紫外线灯、专用工作服、办公用品、试剂 样本处理区:台式高速离心机、混匀器、冰箱(4℃、-20℃)、微量加样器一套、通风柜、紫外线灯、离心管架、消耗品(一次性手套、带滤芯吸头、离心管、玻璃器皿)专用工作服、办公用品、试剂 检测区:荧光PCR检测仪、紫外线灯、专用工作服、办公用、一次性手套 *注: 1、有关实验室管理规范请严格按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 的管理规范执行。 2、实验室应按试剂配制区、样本处理区、扩增检测区分隔使用。工作流程:各区物品 均为专用,不得交叉使用,避免污染。操作过程应工作服、帽、鞋、手套等穿戴齐全,避免各种试剂或样品与皮肤接触,应及时通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 3、试剂盒不适用于肝素抗凝的血浆,因为肝素是公认的对PCR反应有抑制作用的物 质。 4、反应液分装时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泡,并注意防止泄漏,以免荧光物质污染仪器。 5、实验中用过的吸头请直接打入盛有1%次氯酸钠的废物缸内,与其他废弃物品一同 在指定的地点进行焚烧或毁弃。 6、实验结束后应立即清洁工作台,工作台及各种实验用品应定期用1%次氯酸钠、75% 酒精或紫外线进行消毒。 7、所有的待检测样本均应视为传染性物质并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进行操作和

处理。 8、试剂盒的阴性对照、强阳性对照在使用过程中均应视为潜在的传染源并严格按照实 验室生物安全要求进行操作。 9、离心管、吸头一次性耗材等在实验前应全部高压灭菌。 10、建议不使用溶血、高胆红素样本。

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迎接零边际成本社会的到来 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萧条,至今依然低迷,作为经济晴雨表的海运业尤为明显,波罗地海指数现在仅相当于2002年的水平,港口装卸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平台期。然而,与经济裹足不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最新著作《零边际成本社会》中提出了未来将进入零边际成本社会的概念,里夫金认为,任何有效的经济模式都需要三个基本元素:传播媒介、动力来源、运输机制。如今,在信息数字化的年代,通讯网络正逐渐与数字化可再生能源网和数字化交通物流网络进行融合,进而构成数字化物联网,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撑。他强调,将物联网的这三大支柱网络联结起来产生的数字化经济将极大地提高生产力,迅速降低边际成本,进而向零边际成本社会进化。 里夫金的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日前,他在与汪洋副总理交流时建议,无需寻求新的投资,只需把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投资划拨一部分出来,每年指定用于适应未来物联网的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加上目前中国相对成熟的通信网络,就能走在世界的前面。对于港口来说,新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新码头---建设

必须要适应未来物联网的需求,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荷兰的鹿特丹港的经验很值得我们研究借鉴,鹿特丹港的港区系统原本庞大而复杂,物流流程繁琐,于是他们对庞大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开发了以港口为中心的国际运输信息系统(INTIS),提供全方位的物流信息服务,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和可信度;然后,组织物流链的上下游客户及海关、商检、金融等政府部门加入到系统中来,协调相互间的业务关系,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客户成本;通过这一统一的开放平台,鹿特丹港实现信息及时共享及无纸化作业流程,极大地提高了运作效率,使港口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正是通过对物流网络的建设,鹿特丹港始终保持欧洲第一大港的地位。 与之相匹配的是,鹿特丹港拥有目前世界上最为集中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群,EUROMAX、RWG、MV2的总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箱,这种局面的形成,并非单纯为了节约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对于先进的物联网来说,只有对信息具有高度处理能力的自动化码头才能充分发挥系统的优势。如果把鹿特丹港的整体比作一个大的网络系统的话,自动化码头就是系统中的一个个硬件,而这些硬件的能力也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转速度和稳定性,是一个港口综合能力提升的硬件保障。据统计,鹿特丹港集装箱的处理时间由原先的72小时缩短为现在的6小时,因此,随着我们自己PortNet的开发,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刻不容缓。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六、施工总平面布置

㈠、施工场地布置 本标段施工区域内为农田、旱地、树林,场区附近有居民区。项目经理部以租用民房为主;各施工队在现场搭建临时房屋作为驻地,钢筋加工场地及存料场地设在施工现场。 详细布置见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 1.1项目经理部:本标段项目部共35人,拟于附近村庄租用民房300m2作为办公及生活驻地,项目经理部设工地实验室。 1.2路基施工一队:共106人,配置活动房屋350m2;在道路右侧K9+800附近旱地内清理平整一块750m2的场地作为修建临时房屋,布置车辆停放、维修场和其它临时设施用地。 1.3路基施工二队:共106人,配置活动房屋350m2;在道路右侧里程K11+400附近旱地内清理平整一块750m2的场地作为修建临时房屋,布置车辆停放、维修场和其它临时设施用地。 1.4桥涵施工队:共140人,配置活动房屋450m2;在道路右侧K11+700附近旱地内清理一块2500m2的场地作为修建临时房屋,布置加工场、预制场和其它临时设施用地。 1.5路面施工队:共176人,配置活动房屋550m2,拟在既有惠崇公路与本工程终点交叉处附近平整场地总面积3000m2,作为修建临时活动房屋、布置搅拌站、机械停放场、修理场用地。

㈡、施工道路布置 本标段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惠崇公路通往拟建线路终点,各种施工材料可由该公路运来。由于施工现场内没有沿线路方向的道路,施工队伍进场后须在线路右侧红线范围内修建沿线路纵向的施工便道,便道宽度4m,总长度2400m。 ㈢、临时水电布置 本标段施工及生活用水采用从当地水网接入,全线共需接入φ100输水干管2000m,φ50输水干管1500m。 施工用电从电网拉入,需要先同供电部门取得联系,搭设临时线路。全线计划安装2台400KVA变压器,设置于桥涵施工队及路面施工队。需搭设高压线路约1500m、低压线路约2000m。另配置1台250KW发电机备用。

外高桥集装箱码头规划与设计

1)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及外高桥集装箱港区背景; 答: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于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9月正式启动,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全国15个保税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批准时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濒临长江入海口,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的交汇点,紧靠外高桥深水港区,是全国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上海国际航运、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 2)作为现代化港口,应具备哪些条件?外高桥集装箱港区具备了哪些成为世界级集装箱港口的条件? 答:现代港化口的条件:第一、拥有大量的泊位,且港口位置适于运输的条件的需要,处于水路交通的要冲,有纵身辽阔的腹地,交通便利,通讯迅捷,便于物流、人流和信息的集中与疏散。第二,港口的地位和水文状况适宜,港口附近无大的浅滩与暗礁,港口有良好的深水航道和深水港区,港口最好有自然形成的防风、防浪屏障,便于船舶安全出入于停泊。第三,港口要有为船舶服务的保障和畅通的集输远设施,足够的前后方仓库与堆场,各种效率的专业化、机械化装卸设备,充足的油、淡水以及副食品供应,后勤照明与修理服务等 3) 外高桥集装箱港区的功能是如何规划的? 答:上海港外高桥现代集装箱港区工程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创建了集装箱港区科学布置与港口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配置模式.港区的环境与景观体现了"自然、人与港口"和谐的主题.规划与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为港口运营不断适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优势奠定了基础. 4) 外高桥集装箱港区平面规划具有什么特点? 答: 1.港区规划设计已建立第三代港口为目标,采用大纵深的规划方法; 2.提供了高品质,和谐,健康的工作空间; 3.提供了适合大小船只作业,内河驳船转运的码头前沿作业地带; 4.充足的集装箱堆场; 5.布置了港口功能分区,通过信息化技术支持,全封闭式信息化港口分区; 6“集聚效应”。 5) 外高桥集装箱港区规划中涵盖了哪些主要的装卸搬运设施设备? 答:1、轮胎龙门起重机系统 2、轨道龙门起重机系统 3、混合系统 4、跨运车系统和自动导向车系统 6) 你认为外高桥集装箱港区未来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和优势? 答:外高桥保税区已体现出新的发展特点:贸易和物流、金融的产业融合日趋紧密;实体性运作的总部经济特征日益明显;产业链的打造趋于完整;贸易便利化环境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与国际市场的结合度不断提高。2010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被英国伦敦《金融时报》全球自由贸易区按八大要素综合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集装箱练习及答案2讲解

一、填空 1、货物在集装箱中的固定方法主要有:支撑、塞紧和系紧。 2、集装箱的装箱作业有三种方法:全部用人力装箱、用叉式装卸车搬进箱内,再用人力堆装,全部用机械装箱。 3、装载集装箱时,超长货物的超长量有一定限制,最大不得超过306 mm。 4、集装箱货运站主要根据设置地点主要有三种:设在集装箱码头内的货运站、设在集装箱码头附近的货运站和内陆集装箱货运站。 5、集装箱码头的靠泊设施主要由码头岸线和码头岸壁组成。 6、三大集装箱航线分别是:远东—北美太平洋集装箱航线、远东—欧洲、地中海集装箱航线和北美—欧洲、地中海大西洋集装箱航线。 7、集装箱船从装卸方式来分类,主要有吊装式、滚装式和浮装式。 8、一般而言,公路集装箱的运送方法有四种:汽车货运方式、全拖车方式、半拖车方式、双拖车合并方式。 9、利用铁路平车装载集装箱,有两种方法:平车载运拖车和平车 载运集装箱。 10、发货人凭经签署的场站收据向负责集装箱运输的人或其代理人换取提单。

11、提单属于格式合同,关于货主和承运人的权利义务已事先拟定好,并印制于提单背面,称之为背面条款。 12、关于提单的国际公约有《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和《维斯比规则》。 13、我国《海商法》于1993年7月1日生效,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的专门性法律。 14、集装箱提单将承运人的责任期限规定为“从收到货物开始至交付货物时止”,以代替普通海运提单下的“钩至钩”原则。 二、单选题 1、集装箱内装的纸箱货尺寸较小,规格统一,可采用哪种堆装方法(③)。 ①无间隙堆装②砌墙堆放法③交错堆放法④机械装箱 2、超高货是指货物的高度超过集装箱的箱门高度的货物,超高货可选用以下哪种集装箱(②)。 ①杂货集装箱②开顶式集装箱③罐式集装箱④散货集装箱 3、在集装箱码头,码头岸壁到集装箱编排场之间,设有岸壁集装箱起重机及其运行轨道的码头面积是(②)。 ①靠泊设施②码头前沿③集装箱货运站④集装箱堆场

集装箱码头信息讲解

宁波港目前的集装箱码头共6个,各个码头具体信息见下: 二期—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NBCT 三期,也叫北二集司--宁波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NBSCT 四期,也叫港吉码头--宁波港吉(意宁)码头经营有限公司--CSCT 五期,也叫远东码头--宁波远东码头经营有限公司--YDCT 大榭,也叫招商码头—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有限公司—CMICT 梅山-宁波梅山岛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MSICT 二期: 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NBCT)由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与和记黄埔港口集团共同投资组建,是宁波港第一个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和合资码头。 宁波港是集内河港、河口港、海港于一体、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宁波港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铁矿、原油、液化品中转基地,是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 和记黄埔港口乃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和黄)附属公司,从事港口投资、发展与经营等业务,占全球领导地位。和记黄埔港口业务遍布亚洲、中东、非洲、欧洲及美洲,目前在47个港口经营292个泊位,并设有多家与运输服务相关的公司。和黄集团在管理及经营港口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效率为业内所公认。 吃水:13.5米 已有泊位:4个 设备概要: 桥吊(Quay Cranes) 11台 龙门吊(Rubber Tired Gantry Cranes) 36台 正面吊(Front Loaders) 5台 堆高机(Reach Trucks) 9台 牵引车(Container Trucks) 80台

冷藏箱插头(Reefer Plugs)992个 三期: 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NBSCT),成立于2000年10月30日, 码头岸线总长1258米,前沿水深-15米,拥有4个大型专业集装箱深水泊位,配备18台超巴拿马型集装箱岸桥,是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唯一一家全资的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公司。目前已开辟至欧洲、美西、美东、地中海、澳大利亚等40余条航线,是10,000TEU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最佳靠泊作业的集装箱码头之一。 “M35”作为北二集司的服务品牌,自2004年9月创建以来不断成长,已形成“一套管理理念(“四个一”管理理念)、三个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五大工程(CC工程、1010工程、1331工程、F120工程、S180工程)”的M35品牌架构,是国内第一家获得品牌商标注册认证的集装箱码头公司。 北二集司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动节能环保,是全国第一家全面投用低架式龙门吊“油改电”并全部回收成本的集装箱码头公司,是全国首批使用并推广LNG集卡的集装箱码头公司,截至目前已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注册商标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13项创新项目正在申请知识产权授权。 截至2013年,北二集司累计吞吐量已突破3000万TEU,先后4次打破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12次打破船时效率宁波港纪录,保持着235.6自然箱/小时的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2012年9月4日,“新郑州”轮)和642.86自然箱/小时的船时效率宁波港纪录(2013年9月19日,“新丹东”轮)。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公司多次荣获“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桥吊作业效率码头”、“每米岸线通过最高标箱集装箱码头”、“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船舶装卸效率码头”、“桥吊单机效率创纪录集装箱码头”等大奖,连续6年成为单年度被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授予奖项最多的国内集装箱码头公司,同时也是历年度累计获奖最多的集装箱码头公司。 设备概要:

公司办公室布局平面图的制作

公司办公室布局平面图的制作 步骤1:打开一个excel重命名为09动漫_马海慧_公司办公室布局平面图的制作_20111026。全部选重设置列宽为 →【0.8】、行高为→【8】 步骤2:【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基本形状】→【矩形】分别选中→【c9:d119】→【e9:ay10】、 【ax2:ay8】→【az2:cj3】→【ci4:cj119】→【e118:bo119】 →【cd118:ch119】→【e31:j39】→【ay11:ay37】→ 【cf34:ch40】→【e38:ao38】→【ax38:az38】→ 【bi38:ch38】→【e111:k117】单元格创建矩形,右 键单击【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颜色与线条】→【填 充】颜色为灰色,这样墙体已经完成。 步骤3:选中【e11:ax16】→【e17:j28】→【az4:ch9】,右键单击【设置单元格格式】→【图案】浅灰,边框为外边框, 单击【视图】→【工具栏】→【边框】画上相应的边 框线,柜就做好了。 步骤4:单击【视图】→【工具栏】→【边框】在墙体外侧画上相应的边框线,分别选中【w5:af8】→【a21:b36】→ 【cg19:ch20】→【ck21:ch38】→【a82:b90】→【ck82:ch94】 →【ap118:ba121】→【aq50:aw52】→【bb50:bh52】→ 【br111:ca114】→【m120:x123】→【am120:az123】→ 【bk120:bx123】→【cd120:cl123】→【g130:t132】……

单击【合并并居中】横着的直接输入数字或文字,竖着 的插入艺术字并旋转。 步骤5:选择桌子的单元格右击【设置单元格格式】外边框、图案颜色,L形桌选择L形单元格【设置单元格格式】 外边框、图案颜色,完成桌子平面图。 步骤6:【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其他自选图形】搜索椅子、沙发、树,然后单击【阴影设置】,设置阴影。步骤7:设置4个单元格的方框22个、标上数字分别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作为网络电话面板。 步骤8:选中A1:CJ1合并并居中输入文字,设置行高为25。步骤9:保存并命名马海慧---- 。

集装箱码头课程设计

集装箱码头课程设计 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

粘贴:<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当前港口的大型化、规模化及功能多元化发展趋势对港口集疏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疏运系统作为为港口集中与疏散吞吐货物服务的交通运输系统,是连结港口和货源地(货运目的地)的纽带,是控制港口物流服务效率与效益的关键。科学发展港口陆路集疏运系统就要合理设计港口集疏运能力,有效配置集疏运量在公路、铁路集疏运间的比例,达到既满足集疏运需求,又能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集疏运交通与城市交通和谐发展的目的。 本文在界定港口集疏运系统的概念和内含的基础上,结合交通运输规划的理念,运用层次分析法、DDSUE等方法和模型对港口集疏运系统的选择评价体系和优化方法进行了描述,通过确定合理的运输路径和流量分配使运输成本最小化、运输效率最大化。 关键字:港口集疏运系统,层次分析法,评价选择,路径流量,最优化

目录 1 引言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研究现状 (1)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 2 港口集疏运系统概述 (1) 2.1港口集疏运系统概念 (1) 2.2港口集疏运系统功能 (2) 3 港口集疏运系统的选择评价方法 (2) 3.1方法的确立 (2) 3.2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 (2) 3.3层次分析法基本流程 (3) 3.3.1 层次分析法步骤与算例分析 (3) 3.3.2 本节小结 (5) 4 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模型 (5) 4.1 最短路径模型 (5) 4.2 路径流量分配优化模型 (7) 4.2.1 DDSUE模型介绍 (7) 4.2.2 算法步骤 (8) 4.2.3 DDSUE模型优点分析 (8) 5 小结 (8) 参考文献 (9)

办公楼方案设计平面图

办公楼方案设计平面图 导语:办公楼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业务技术人员等办公的业务用房,现代办公楼正向综合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你了解办公楼吗?知道办公楼的设计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聊一聊办公楼平面设计图说明。 办公楼平面图:这是一件高度18层,地面17层,地下一层的办公楼,这张是办公楼平面图其中一层的排水系统。 资料介绍:本工程为办公楼,本工程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办公楼地下室做夹层,夹层和地下一层均做储藏室。地上十七层均为办公楼。 设计内容:建筑给水、排水、雨水、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办公楼平面图:这个工程为属于6层框架设计院办公楼平面图建筑设计方案图纸。图纸内容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各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高度:米。 1、结合办公楼设计图我们可以得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办公楼布局最佳,标准层建筑面积控制在1500~2500平方米

为好,太大会导致采光不足,太小则公摊偏大,房间径深不足。 2、办公楼平面图上有许多柱点,是建筑结构上承重的地方,柱与柱之间的距离称为柱距,主流甲级写字楼的柱距达到8米以上,柱子越少,说明它的设计及材料越好,更先进的全钢结构的写字楼则基本看不到柱头,能够成就最好的平面布局。 3、电梯井的布置,以居于建筑平面的中央为好,便于通达写字楼的各处,电梯的数量、速度及载客量,也决定了写字楼的品质。好的写字楼,每部电梯服务的面积大致为3000平米,载客质量1250公斤,约16~20人,速度达到米/秒。 4、卫生间布局设计时,应留意男卫及女卫蹲便器及小便器的个数,一般说来,女卫生间的蹲便器应达到6个为佳,男卫生间蹲便器应达到4个,小便器应为3个,最写字楼房间的朝向,东向和南向仍然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5、办公楼室内装修平面时还应注意每个布局部位的选材,不同的材质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顶面设计,选材用石膏板的话,表面需用涂料,优点是整体感觉好,造价低,缺点是易开裂,不防水。金属扣板:成品安装即可,耐腐蚀,一般适用于厨房卫生间。办公楼装修选材还应注意地面、墙面、门窗等的材料选择。

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

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 1.集装箱码头概述 1.1集装箱码头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 集装箱码头是指包括港池、锚地、进港航道、泊位等水域以及货运站、堆场、码头前沿、办公生活区域等陆域围的能够容纳完整的集装箱装卸操作过程的具有明确界限的场所。 集装箱码头是水陆联运的枢纽站,是集装箱货物在转换运输方式时的缓冲地,也是货物的交接点,因此,集装箱码头在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集装箱码头与普通件杂货码头相比具有大型和深水化、机械和高效化、信息和现代化和码头投资巨大等特点。 1.2集装箱码头主要设施 集装箱码头主要设施分为集装箱码头的基本设施和集装箱码头装卸机械。 集装箱码头的基本设施 (一)泊位 这是专为停靠船舶使用的场所,应有一定的岸壁线,其长度应根据所要停靠的集装箱船舶的主要技术参数确定,并有一定的水深。一般集装箱船舶泊位长度为300米,水深在12米左右。 (二)前沿 前沿指码头岸线从码头岸壁到堆场前的一部分区域。前沿设有集装箱装卸桥,供船舶装卸集装箱之用。前沿的宽度主要根据集装箱装卸桥的跨距,以及使用的装卸机械种类而定,一般为30-50米。 (三)集装箱码头堆场 集装箱码头堆场指在集装箱船舶进港前,将准备装船的集装箱按预先制定的船舶配载图堆放的场地。 (四)集装箱货运站

集装箱货运站指出口拼箱货的接收、装箱,进口拼箱货的拆箱、交货的场所。 (五)控制塔 控制塔也叫指挥塔,是集装箱码头的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和督促集装箱装卸作业和集装箱码头工作计划的执竹。 (六)门卫 门卫是集装箱码头的出人口,是划分集装箱码头与其他部门责任的地方。出人集装箱码头的空、重箱,均应在大门口进行检查,办理交接手续。 (七)维修车间 维修车间主要是对码头所有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集装箱码头机械化作业高效而顺利地进竹的地方。 1.3集装箱码头装卸机械 主要有三种,即岸边装卸机械、水平运输机械、场地装卸机械。 岸边装卸机械:多用途门座起重机、岸壁集装箱起重机 水平运输机械:集装箱跨运车、牵引车和挂车 场地装卸机械: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轮胎式龙门起重机、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叉车,其中叉车分为:集装箱叉车、滚上滚下集装箱叉车、箱作业叉车。 集装箱岸壁起重机多用途门座起重机

烟台港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设计

目录 第1章总论 (3) 第2章自然条件 (5) 2.1 气象 (5) 2.2 水文 (7) 2.3 泥沙 (14) 2.4 地质 (14) 2.4 地震 (16) 第3章运量与船型 (16) 3.1 营运资料 (16) 3.2 设计船型 (16) 第4章总平面布置 (16) 4.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6) 4.2 集装箱码头泊位数确定 (17) 4.3码头平面布置 (18) 第5章装卸工艺 (26) 5.1 装卸工艺的设计原则及一般要求 (27) 5.2工艺流程设计 (28) 5.3 集装箱泊位机械数量及工人数的确定 (28) 第6章结构方案设计 (31) 6.1 设计依据 (31) 6.2 荷载计算 (31) 6.3 码头形式确定 (42) 第7章沉箱结构计算 (67) 7.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内力计算 (67) 7.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内力计算 (69) 7.3 构件承载力计算 (71) 7.4构件裂缝宽度验算 (72) 参考资料 (78)

结束语 (79)

第1章总论 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商品流通人们交往的基础条件。港口是水上运输的基础设施,是水陆运输的枢纽、对外贸易的门户。港口能力的大小、管理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整个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我国现有港口的吞吐量已远不能跟上经济的发展步伐。为了改变泊位吨级小、泊位数量少、港口发展长期滞后于腹地经济发展与运量增长速度的现状,烟台港进行集装箱码头扩建,初步拟建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两个。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码头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的确定,结构方案选型及方案的比选,工程概算,结构计算、配筋等。 码头的总平面布置包括码头水域布置和码头陆域布置两部分。码头水域布置中,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确定码头前沿设计水深为17.20m,高程3.9m,底高程-16.95m,航道通航设计水深为17.78 m,采用双向航道,其有效宽度为364.8m,回旋水域直径692m,港池宽度为519m,设计水深为18.38m;港内锚地系泊采用单浮筒系泊,其半径为236.55m。码头陆域布置包括码头前沿线的确定、泊位布置(包括不同货种的泊位相对位置的确定和岸线总长的确定)、库场布置、铁路和道路布置、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等。泊位布置以不同货种的码头互不影响为原则,考虑当地风向布置各货种码头。库场设置了一线和二线,库场总面积为120600㎡。码头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包括综合楼、侯工室、材料供应站、小型机械流动库、食堂、休息室等。具体布置见“码头总平面布置图”。 装卸工艺的确定包括工艺流程的设计、机械设备选型、机械数量的确定、装卸工人数和司机人数的确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本设计中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为78.2万TEU,拟建 10万吨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采用两台装船机,既满足了泊位利用率,也满足了吞吐的要求。装卸桥轨距为30.48m。 结构方案选型中拟定了两个设计方案,重力式沉箱码头和空心方块码头。根据所给地质资料,拟建港区有较好的地基基础,根据重力式码头、高桩码头和板桩码头的工作特点和适用性,初步设计了重力式沉箱码头和空心方块码头。

集装箱码头堆场出口箱堆放位置分配问题

集装箱码头堆场出口箱堆放位置分配问题 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家贸易的迅猛增长,集装箱运输已成为连接全球供应链至关重要的一环。港口作为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是海陆运输的枢纽,爱全球化制造和国家贸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堆场是集装箱码头的重要资源,是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堆场集装箱堆位分配优劣直接影响码头整体的运作效率。本文着重以集装箱码头堆场出口箱堆位分配为研究容,分为出口箱堆场空间场位问题和具体储存位置分配问题,运用混合整数规划和混合序列叠加算法两个阶段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储位分配混合整数模型启发式算法 一﹑绪论 1.1问题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配送等协作关系日趋复杂,全球采购﹑全球销售﹑本土化生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对于物流服务的速度以及吞吐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本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以增强盈利能力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在不影响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了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导致目前国许多集装箱码头超负荷工作,给集装箱码头运用管理人员的日常决策带来了很多困难。为缓解集装箱运输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国许多港口城市竞相规划和建设大型集装箱深水码头,规模和投资十分巨大,这些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无疑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集装箱码头企业管理模式没能与时俱进,因而导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通过能力低下,造成生产能力的浪费。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集装箱码头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线代集装箱码头高度机械化的作业特点决定了其固定设备的投资是十分巨大的,作为其经营主题的码头公司必须考虑企业的生存盈利问题,因此不可能无限制的投入机械设备。同时,集装箱码头即使规模再大,其堆场和泊位等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通过注重现有资源的挖掘,逐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成为提升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的根本途径。 面对集装箱码头的大型化和作业的复杂化﹑高效化,传统的基于人工经验的计划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提供一个合理优化的作业方案,因此对于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起着关键作用的码头资源优化调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对我国正在加速发展的集装箱码头行业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势在必行。 1.2问题提出 在集装箱计划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证岸边作业效率,减少船舶在港周转时间。进出口集装箱的生产作业流程是不同的,进口箱大批大港,提箱时间不可预测。出口箱由于随机到港,所以船方和港口需要根据箱子目的地和尺寸制定严

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模拟规划设计报告

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课程设计 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模拟规划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一. 装卸工艺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1) 设计年吞吐量:2000万TEU/年 (2) 设计船型: (3) 年营运天数: 码头:365天 堆场:365天 (4) 各类集装箱所占比例: 普通重箱:70% 空箱:27% 冷藏箱重箱: 1.5% 危险品箱重箱: 1.5% (5) 集装箱在港平均堆存期: 重箱:4天 空箱:4天 冷藏箱:4天 危险品箱:3天 (6) 不平衡系数: 1.2 (7) 中转比例:80%

二. 码头整体布局设计 ? 2.1岸线长度:共6km 。 ? 2.2码头纵深:2.5km 。 ? 2.3箱区个数: 计算堆场容量及地面箱位元元数,按《海港总平面设计规》(JTJ211-99)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其计算公式如下: s y s yk dc BK h y A N E N T t K Q E 1= = 式中: E y —— 集装箱堆场容量; Q h —— 堆场年通过能力; K BK —— 不平衡系数; T yk —— 堆场年作业天数,取365天; t dc —— 重箱在堆场的平均堆存期,取4天; 空箱在堆场的平均堆存期,取4天; 冷藏箱在堆场的平均堆存期,取4天; 危险品箱在堆场的平均堆存期,取3天; N 1 —— 堆场设备堆箱层数; As —— 堆场容量利用率(%)。普通重箱取65%,冷藏箱取65%,危险货物箱取75%,空箱取75%。 计算结果 根据工艺方案,计算所需、实际布置情况下平面箱位、箱容量、堆场通过能力见下表。

集装箱码头AGV概述(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目录 一背景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5) 三集装箱码头AGV运输系统 (7) 3.1集装箱码头布置形式 (8) 3.2 集装箱码头装卸机械 (10) 3.3集装箱码头AGV运输系统组成及特点 (13) 3.4AGV调度系统 (16) 四集装箱AGV面临的一些问题 (19) 4.1技术 (19) 4.2工艺 (19) 4.3环境 (20) 4.4经济 (20) 五总结 (20)

集装箱码头AGV概述 随着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的迅速增加,自动化装卸和搬运设备的广泛应用,集装箱码头的调度作业变得日益复杂,进而影响到集装箱码头的整体作业效率。作为码头水平运输系统中自动搬运设备的自动导引小车(AGV),面临着空载时间长、重载率低等问题,目前已成为集装箱码头调度研究的热点。如何使AGV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能保证有效的利用率,低故障率和高效率工作,需要全面分析集装箱码头工作调度原理和如何调度AGV以实现最优的动态分配。 一背景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港口码头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越显重要。集装箱码头在集装箱运输中起着海陆货物中转、进出口货物装卸的作用,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促进了集装箱码头的快速发展。 集装箱码头(Container Terminal)是指能够容纳完整的集装箱装卸操作过程的具有明确界限的地方,其中包括货运站、办公生活区域、码头前沿、堆场等陆域部分和泊位、港池、航道、锚地等水域部分。集装箱码头是货物的缓冲地和交接点(集装箱货物在集装箱码头转换运输方式),也是水运和陆运的枢纽站,集装箱码头不仅在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日益加强的作用。 随着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增加,中国港口在国际海运业中的地位大幅上升,港口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依靠扩大港口规模转变到注重提升港口服务质量、完善临港产业链、提升港口运营效率等建设上来。目前随着航运经济的复苏,未来数年内,我国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增长速度仍然为年均8%到30%,为了满足货物装卸需求,港口作业要从优化作业方式和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装卸设备等方面进行改进。 港口是集装箱的集散地,特别是大型港口,集装箱在装船前或

1000DWT集装箱码头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1000DWT集装箱码头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资料.................................................................................................................................................................... 1自然条件.................................................................................................................................................... 1 1 地理位置........................................................................................................................................ 1 2 气象资料........................................................................................................................................ 2 3 水文资料........................................................................................................................................ 4 4 泥沙运动........................................................................................................................................ 7 5 地质条件.................................................................................................................................... 11 营运资料................................................................................................................................................ 12吞吐量预测.................................................................................................................................... 12船型................................................................................................................................................ 121 总平面设计.............................................................................................................................................. 14 1.1 平面布置的一般规定..................................................................................................................... 14 1.2 泊位数的确定................................................................................................................................. 14 1. 泊位数目的计算....................................................................................................................... 14 1.3 码头水域布置。............................................................................................................................. 16 1码头岸线长度............................................................................................................................. 16 2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 17 3 码头设计高程:........................................................................................................................ 17 4码头前水域的宽度..................................................................................................................... 185锚地............................................................................................................................................. 186回旋水域..................................................................................................................................... 197航道宽度..................................................................................................................................... 19 1.4 陆域平面布置......................................................................................................................... 19 1集装箱码头堆场所需容量及地面箱位数: ............................................................................. 19 2 集装箱拆装箱库所需容量:.................................................................................................... 20 3 铁路、道路的确定.................................................................................................................... 212装卸工艺..................................................................................................................................................... 23 2.1 集装箱码头装卸机械..................................................................................................................... 23 1集装箱装卸桥............................................................................................................................. 23 2 集装箱牵引车............................................................................................................................ 23 3 集装箱半挂车............................................................................................................................ 24 4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 24 5 拆装箱库内低架叉车................................................................................................................ 24 2.2 ........................................................................................................................................................... 24 1司机人数..................................................................................................................................... 25 2 装卸工人数................................................................................................................................ 25 3 码头结构方案设计比选............................................................................................................................ 26 3.1 设计原则......................................................................................................................................... 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