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常用酸碱浓度

几种常用酸碱浓度

几种常用酸碱浓度
几种常用酸碱浓度

几种常用酸、碱的浓度

高中化学知识讲解《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中和滴定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的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4、指示剂的使用。 ①用量不能太多,常用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增多或减少。 ②指示剂的选择。 选择指示剂时,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颜色改变:颜色变化对比明显。 如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到达终点时,pH变化范围很大,可用酚酞,也可用甲基橙;强酸滴定弱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一般不用石蕊试液,原因是其溶液颜色变化对比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较大。 要点二、中和滴定操作。 1、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试剂。 ①仪器。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等。 ②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蒸馏水。 2、准备过程。 ①滴定管的使用: a.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碱式滴定管同样检验)。 b.洗净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润洗2~3次,并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c.注入液体: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 mL~3 mL处,并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d.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 满反应液(如果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应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除去碱式

常见的酸碱复习试题

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分. 1、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A.氢原子 B.氢分子 C.氢离子 D.氯离子 2、下列物质属于碱类的是() A.纯碱 B.熟石灰 C.生石灰 D.石灰石 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 B.酒精 C.烧碱 D.浓盐酸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0的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呈中性 B.碱类物质一定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现要测定某溶液的pH,若事先用水把pH试纸润湿再测,则实际测得值与真实值比较将偏大5.(宿迁市)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6、聪明的小红同学在烧水是发现壶中有许多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 O3和Mg(OH)2],她设计了下列方法除去水垢,你认为可行的是 A、用食醋浸泡后冲洗 B、用洗涤剂溶液浸泡后冲洗 C、用食盐水浸泡后冲洗 D、用热的纯碱溶液浸泡扣冲洗 7.如图所示装置中,夹子处在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试管中刚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升高 B、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C、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D、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降低 8、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长期露置于空气中 9、甲、乙、丙、丁分别是HNO 3、Ba(OH) 2 、Na 2 CO 3 、NaOH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乙和丙可以反应。乙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一定是HNO 3 B.丁一定是Na 2 CO 3 C.丙不可能是Ba(OH) 2 D.甲不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方法--学案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方法 一.所用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和锥形瓶 (1)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构造,对比不同点及其原因; (2)对比滴定管和量筒刻度的不同。 二.实验操作: (1)查:检查是否漏水和堵塞。 (2)洗:洗净后用指定的酸和碱液润洗。(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净即可) (3)盛、调:用烧杯沿漏斗注入滴定管中,放出液体,赶气泡、调起点。 (4)取:将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 (5)滴定:操作要点及滴定终点的观察。 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或挤压玻璃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 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指示剂变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6)记和算: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求出酸的浓度。计算时可用公式: c(H+)= c[(OH-)×V(碱)÷V(酸)求。 [原理:c(H+)×V(酸)= c[(OH-)×V(碱)] 三、练习: 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浓度的浓硫酸,其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稀硫酸溶液100mL,操作方法是:在____里盛适量蒸馏水,用____滴定管取1mL 浓硫酸,使其缓缓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____中,并用____搅拌,以达____的目的。将____后的溶液沿____注入____中,用蒸馏水洗涤____和____2~3次,洗液都注入____中,振荡摇匀后,将水注入____,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处,改用____加水至____。盖好瓶塞,振荡摇匀后,转移至贴有标签的试剂瓶中。 2.滴定:用酸式滴定管取10mL稀硫酸,注入____中,滴入3至5滴酚酞并摇匀后,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直到加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刚好使溶液____,即达滴定终点。 3.记录和计算:求:稀释前后硫酸物质的量的浓度。 4.讨论: ①碱式滴定管在盛氢氧化钠溶液前要先用____洗净再用____润洗,盛待测硫酸溶液的容器是____,容器在盛稀硫酸前,要用____洗。 ②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碱溶液洗,只用水洗,立即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将会使测定的稀硫酸浓度____(偏高、偏低、不受影响,下同)。 ③滴定前,盛稀硫酸的容器水洗后,用稀硫酸润洗,再盛稀硫酸10mL,再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将会使测定硫酸溶液的浓度结果____。 ④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内无气泡,后因操作不当进了气泡,测定结果,使稀硫酸的浓度_。 ⑤盛稀硫酸的容器内盛10mL稀硫酸后,再加入10mL水后滴定,则测定结果,硫酸溶液浓度将____。 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并记录读数,测得的硫酸溶液浓度将____。

高二化学酸碱滴定关于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定》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高二化学酸碱滴定关于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 定》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定》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知识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知识点5】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根据c(待测)=c(待测)V(标准) V(标准)因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因此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标准)的变化,及分析结果。 强酸滴定强碱误差分析:标准液体积偏大,实验结果就偏大,反之,实验结果偏小 2.常见误差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1、下列操作会使盐酸的体积变大,滴定结果c偏高: ①滴定前未排除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②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或二者都发生; ③用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时仰视读数; ④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直接盛放标准液; ⑤锥形瓶用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⑥把移液管尖端部分的残留待测液也吹入锥形瓶中; ⑦滴定时,溶液快速成线流下,而使终点确定过迟;

⑧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外,或滴在靠瓶口处的内壁上而未用蒸馏水冲入瓶内: ⑨标准液配制好后,倒进未用此液清洗过的试剂瓶再取用。 2、下列操作会使盐酸的体积变小,滴定结果c偏低: ①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了有气泡; 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③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时俯视读数; ④滴定管或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就直接量取待测液; ⑤移液管尖嘴处悬挂的一滴待测液未“靠”入锥形瓶中; ⑥待测液附着在锥形瓶口处未用水冲入瓶内; ⑦锥形瓶摇动时,有待测液溅出; ⑧待测物是固体,称量时,已吸潮; ⑨近终点时,就停止振荡锥形瓶;或确定终点过早; ⑩盛装过酸液的锥形瓶未经充分洗涤又用来盛装待测液。 3、下列操作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盛装待测液; ②向锥形瓶中注入待测液后,又用蒸馏水冲稀。 1、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一要准确测定出参加中和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二要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酸碱指示剂可在中和反应终点时出现颜色变化,因此终点判断须选择合适指示剂。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吻合的酸碱指示剂。 酚酞和甲基橙是中和滴定时常用的指示剂,其变色范围分别是:甲基橙的pH在3.1~4.4之间,酚酞的pH在8.2~10.0之间。如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去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的盐酸溶液,理论上应用去NaOH溶液20.00 mL,这时溶液的pH=7。但如果用酚酞作指示剂,在它所指示的滴定终点时,pH≠7,而是在8.2~10.0之间。实际计算表明,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pH并不一定等于7,而是存在误差的。这是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所导致的,所造成的误差是在许可范围之内,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减小误差,强酸强碱之间的互滴,可选择甲基橙或酚酞。若酸与碱中有一方是弱的,则要根据中和后所得的盐溶液的pH来确定选择哪一种指示剂。一般说来:强酸中和弱碱时,选择甲基橙(变色范围pH在3.1~4.4之间,生成的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中和弱酸时,选择酚酞(变色范围pH在8.2~10.0 之间,生成的强碱弱酸盐显碱性)。由于石蕊试液的变色范围较大,且变色不明显,在中和滴定时一般不用其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一、选择指示剂 【例题1】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适宜选择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A. 石蕊,由蓝变红 B. 甲基橙,由橙变黄 C. 酚酞,红色褪去 D. 甲基橙,由黄变橙 解析: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发生的反应是: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滴定终点时pH=3.9,因此滴定终点时溶液显酸性,指示剂选用甲基橙(3.1~4.4),滴定终点时溶液pH降低到3.9,颜色由黄变橙。 答案:D 【例题2】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 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 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 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解析: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生成CH3COONa 是强碱弱酸盐,因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故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误差最小。若选用甲基橙,在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内,NaOH的量不足,导致测定出的CH3COOH浓度偏小。石蕊变色范围太宽,误差大,且颜色变化不明显,不能作酸碱中和反应的指示剂。因此,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8酸碱中和滴定

第八节酸碱中和滴定 月日姓名 【知识要点】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表达式: 2、恰好反应完的标准: ①体积②滴定终点 二、滴定仪器 酸式滴定管盛装 碱式滴定管盛装 锥形瓶、铁架台(带滴定管夹)、烧杯等 三、试剂 1、标准液置于中 2、待测液置于中 强酸+ 强碱,用,终点色变为 3、酸碱指示剂强酸滴定弱碱,用,终点色变为 强碱滴定弱酸,用,终点色变为 四、操作(洗、取、滴、读、算) 1、洗涤 锥形瓶 滴定管 洗涤原则 滴定管洗涤方法 滴定管洗涤干净标准 2、取液(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是:) 3、滴定 注意:要等滴定管液面时再开始滴定; 操作:锥形瓶下面垫,左手右手眼 4、读数:平时凹液面 5、计算:先算C1= ,重复(平行做)以上实验2~3次,然后得出

C最终= 五、指示剂的选用 1、强酸强碱间的滴定:甲基橙、酚酞 2、强酸滴定弱碱: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选用作 指示剂 3、强碱滴定弱酸: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选用作 指示剂 六、误差分析(一般是出现在以上操作的环节上) 依照公式:k已知C已知V已知=k B C B V B,有: C B =k已知C已知V已知 k B V未知

【典型例题】 例1. 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测定某42SO H 溶液的浓度,如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 例2.误差分析题(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 1、未用标准盐酸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 2、滴定管内壁不干净,滴定后,酸式滴定管内壁挂水珠( ) 3、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4、滴定操作时,有少量盐酸滴于锥形瓶外( ) 5、滴定前仰视刻度,滴定后俯视刻度( ) 6、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氢氧化钠润洗 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 NaOH 溶液( ) 7、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NaOH 溶液( ) 8、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溶液溅出一部分。( ) 9、指示剂滴加过多( ) 10、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 11、取待测液时,未将盛待测液的碱式滴定管尖嘴的气泡排除。取液后滴定管尖嘴充 满溶液( ) 12、在配制待测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时,内含少量的氢氧 化钾,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 13、同上情况,若氢氧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结果如何( ) 例3.以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情况,测得结果偏高的是( ) ①用酚酞作指示剂 ②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装入标准溶液 ③锥形瓶盛待测液前,未用待测液润洗 ④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⑤用于取待测液的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⑥在摇动锥形瓶的过程中不慎溅出了一小部分溶液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② D 、④⑤⑥ 例4.实验室里,用0.11摩/升HCl 溶液去测定20毫升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三次实验 中用去HCl 的体积分别为21.7毫升、21.9毫升、21.8毫升,则NaOH 的浓度为( ) A 、0.12摩/升 B 、0.15摩/升 C 、0.11摩/升 D 、0.125摩/升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乙) B 酸 碱 酚酞 (甲) C 碱 酸 甲基橙 (甲) D 酸 碱 酚酞 (乙)

硫酸浓度与比重对照表

硫酸浓度与比重对照表

硝酸的百分比浓度、当量浓度及比重对照表 1.0036 1.1609 1.0152 1.1733 1.0543 1.2213 1.0661 1.2335 盐酸浓度与比重对照表 HCL含量( 克 ) 比重20/4℃HCL含量( 克 ) 比重 20/4℃ 100g中含 量 1升中含量100g中含量1升中含量

1 10.03 1.003 2 2 243.8 1.108 2 20.16 1.008 24 268.5 1.119 4 40.72 1.018 26 293. 5 1.129 6 61.6 7 1. 02 8 28 319.0 1.139 8 83.01 1.038 30 344.8 1.149 10 104.7 1.047 32 371.0 1.159 12 126.9 1.057 34 397.5 1.169 14 149.5 1.068 36 424.4 1.179 16 172.4 1.078 38 451.6 1.189 18 195.8 1.088 40 479.2 1.198 20 219.6 1.098 磷酸浓度与比重对照表 H3PO含量( 克 ) 比重 20/4 ℃H3PO含量( 克 ) 比重 20/4 ℃ 100g中含量1升中含量100g中含量1升中含量 1 10.04 1.004 55 758.5 1.379 3 30.49 1.01 4 60 855.6 1.426 5 51.37 1.025 65 958.8 1.475 8 83.36 1.042 70 1068 1.526 10 105.3 1.053 75 1184 1.579 15 162.4 1.082 80 1306 1.633 20 222.7 1.113 85 1436 1.689 25 286.6 1.146 90 1571 1.746 30 354.2 1.180 96 1746 1.819 35 425.6 1.216 98 1807 1.844

常见的酸碱练习题

1.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由红色变为蓝色 B.由蓝色变为红色 C.由红色变为无色 D.由无色变成红色 在没有除锈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除锈剂的是 A.厕所清洁剂 B.洗发精 C.洗衣液 D.厨房清洁剂 4. 生活离不开化学,应用所学知识选出表中酸性最强的物质() 5. 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6. 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 H2O A CaO B CO2 C NaOH D H2SO4 7. 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 酸腐蚀的是 A.镀锌水管 B.铜制塑像 C.大理石栏杆 D.铝合金门窗 8. 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A.酸都能电离出H+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9. 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 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0.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______。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____剂,它的水溶液倒入充满CO2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密闭、振荡,可以看到,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因此,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11. 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A、食醋 B、食盐 C、料酒 D、味精 12.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方法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合作者日期 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NaOH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盐酸为待测溶液】 二、实验用品: 1.所用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滴管、烧杯 2.所用试剂:0.1000mol/LNaOH溶液、待测盐酸、酚酞 三、实验原理:c(标)×V(标)= c(待)×V(待)【假设反应计量数之比为1:1】 【本实验具体为:c(H+)×V(酸)= c(OH-)×V(碱)】 四、实验操作: (1)查:检查是否漏水和堵塞。 (2)洗:洗净后用指定的酸和碱液润洗。(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净即可) (3)盛、调:用烧杯沿漏斗注入滴定管中,放出液体,赶气泡、调起点。 (4)取: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将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 (5)滴定:操作要点及滴定终点的观察。 左手挤压碱式滴定管玻璃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指示剂变色,半分钟内不褪色)(6)记和算:数据记录和处理,求出酸的浓度 C(盐酸)= 五.常见误差分析:[根据:c(H+)×V(酸)= c[(OH-)×V(碱)分析]

六、练习 1. 刻度“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 滴定管 B. 量筒 C. 移液管 D. 量杯 2. 要准确量取25.00 mL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 A. 25 mL碱式滴定管 B. 25 mL量筒 C. 25 mL酸式滴定管 3. 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 ) A. 胶头滴管 B. 量筒 C. 滴定管 D. 移液管 4. 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 A. 酸式滴定管 B. 碱式滴定管 C. 锥形瓶 D. 移液管 5. 在25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A. 5mL B. 20mL C. 大于5mL D. 小于5mL 6. 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以选用的仪器是() A. 50mL量筒 B. 10mL量筒 C. 50mL酸式滴定管 D. 50mL碱式滴定管 7. 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在滴定操作时,盐酸() A. 只能盛在锥形瓶中 B. 只能盛在酸式滴定管中 C. 也可用碱式滴定管取放 D. 既可盛在锥形瓶中,也可盛在酸式滴定管中 8. 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若用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 由黄色变成红色 B. 由黄色变为橙色 C. 由橙色变成红色 D. 由红色变为橙色 9. 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用酚酞做为指示剂,下列叙述中说明恰好达到滴定终点的是() A. 由红色变为深红色 B. 由无色变为深红色 C. 由浅红色变成深红色 D. 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10.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若用甲基橙代替酚酞作指示剂,此时盐酸浓度的测定值与酚酞作指示剂的测定值相比较是()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无法判断

液碱密度和浓度对照表

液碱密度和浓度对照表密度浓度% 1 0.159 1.005 0.602 1.01 1.04 1.02 1.94 1.03 2.84 1.04 3.74 1.05 4.65 1.06 5.56 1.07 6.47 1.08 7.38 1.09 8.28 1.1 9.19 1.11 10.1 1.12 11.01 1.13 11.92 1.14 1 2.83 1.15 13.73 1.16 14.64 1.17 15.54 1.18 16.44 1.19 17.34 1.2 18.25 1.21 19.16 1.22 20.07 1.23 20.98 1.24 21.9 1.25 2 2.82 1.26 23.73 1.27 24.64 1.28 25.56 1.29 26.48 1.3 27.41 1.31 28.33 1.32 29.26

1.33 30.2 1.34 31.14 1.35 3 2.1 1.36 3 3.06 1.37 3 4.03 1.38 3 5.01 1.39 36 1.4 3 6.99 1.41 3 7.99 1.42 3 8.99 1.43 40 1.44 41.03 1.45 42.07 1.46 43.12 1.47 44.17 1.48 45.22 1.49 46.27 1.5 47.33 1.51 48.38 1.52 4 9.44 1.53 50.5

液碱温度密度对照表 温度分别是0℃10℃15℃18℃20℃30℃40℃50℃60℃70℃80℃90℃100℃时在不同比例下的密度分别如下 1% 1.01240 1.01150 1.01065 1.01003 1.00950 1.00690 1.00330 0.99900 0.99410 0.98840 0.98240 0.97600 0.96930 5% 1.05980 1.05710 1.05554 1.05454 1.05380 1.05010 1.04580 1.04120 1.03590 1.03020 1.02430 1.01790 1.01150 10% 1.11710 1.11320 1.11107 1.10977 1.10890 1.10430 1.09950 1.09420 1.08890 1.08310 1.07710 1.07080 1.06430 12% 1.13990 1.13550 1.13327 1.13188 1.13090 1.12610 1.12100 1.11570 1.11010 1.10430 1.09830 1.09200 1.08550 14% 1.16240 1.15780 1.15545 1.15400 1.15300 1.14800 1.14280 1.13730 1.13160 1.12570 1.11950 1.11320 1.10660 16% 1.18490 1.18010 1.17761 1.17610 1.17510 1.16990 1.16450 1.15880 1.15310 1.14710 1.14080 1.13430 1.12770 18% 1.20730 1.20230 1.19973 1.19810 1.19720 1.19180 1.18630 1.18050 1.17460 1.16850 1.16210 1.15560 1.14890 20% 1.22960 1.22440 1.22183 1.22022 1.21910 1.21360 1.20790 1.20200 1.19600 1.18980 1.18330 1.17680 1.17000 22% 1.25190 1.24650 1.24386 1.24220 1.24110 1.23540 1.22960 1.22360 1.21740 1.21110 1.20460 1.19800 1.19120 24% 1.27410 1.26860 1.26582 1.26412 1.26290 1.25710 1.25120 1.24510 1.23880 1.23240 1.22590 1.21920 1.21240 26% 1.29630 1.29060 1.28770 1.28600 1.28480 1.27890 1.27280 1.26660 1.26030

盐酸密度对照

工业盐酸密度(g/cm3),质量分数(100%)与摩尔浓度(mol/L)对应密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 1 0.4 0.109589041 1.005 1.4 0.385479452 1.01 2.4 0.664109589 1.015 3.4 0.945479452 1.02 4.4 1.229589041 1.025 5.4 1.516438356 1.03 6.4 1.806027397 1.035 7.5 2.126712329 1.04 8.5 2.421917808 1.045 9.5 2.719863014 1.05 10.5 3.020547945 1.055 11.5 3.323972603 1.06 1 2.5 3.630136986 1.065 13.5 3.939041096 1.07 14.5 4.250684932 1.075 15.5 4.565068493 1.08 16.5 4.882191781 1.085 17.4 5.172328767 1.09 18.4 5.494794521 1.095 19.4 5.82 1.1 20.4 6.147945205 1.105 21.4 6.478630137 1.11 2 2.3 6.781643836 1.115 23.3 7.117671233 1.12 24.2 7.425753425 1.125 25.2 7.767123288 1.13 26.2 8.111232877 1.135 27.2 8.458082192 1.14 28.2 8.807671233 1.145 29.2 9.16 1.15 30.2 9.515068493 1.155 31.2 9.872876712 1.16 3 2.2 10.23342466 1.165 33.2 10.59671233 1.17 34.2 10.96273973 1.175 35.2 11.33150685 1.18 36.2 11.7030137 1.185 37.2 1 2.07726027 1.19 38.3 1 2.48684932 1.195 39.4 1 2.89945205

人教版化学选修4重要知识点解读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2020·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上常用AG表示溶液的酸碱度,AG= + - c(H) lg c(OH) 。25℃, 用0.100 mol·L?1NaOH液滴定20.00 mL 0.100 mol·L?1 HNO2溶液,AG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点溶液中的pH=11.25 B.B点溶液中存在2c(H+)?2c(OH?)=c(NO2?)?c(HNO2) C.C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20.00 mL D.25℃时,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0×10?5.5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A项,D点lg c(H+)/c(OH?)=?8.5,则c(H+)/c(OH?)=10?8.5,K W= c(H+)×c(OH?)=10?14,所以 c(H+)=1.0×10?11.25,pH=11.25,故A项正确;B项,B点溶液为等浓度的HNO2和NaNO2溶液,溶液中存在①电荷守恒:c(H+)+c(Na+)=c(OH?)+c(NO2?),②物料守恒:2c(Na+)=c(HNO2)+ c(NO2?),将①×2?②得: 2c(H+)?2c(OH?)=c(NO2?)?c(HNO2),故B项正确;C项,C点lg c(H+)/c(OH?)=0,则c(H+)/c(OH?)=1,HNO2的电离程度与NaNO2的水解程度相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20.00 mL ,故C项正确;D.A点 lg c(H+)/c(OH?)=8.5,则c(H+)/c(OH?)=108.5,K W= c(H+)×c(OH?)=10?14,所以c2(H+)=1.0×10?5.5,由于c(H+)与c(NO2?)近似相等,所以HNO2的电离常数K a=c(H+)×c(NO2?)/ c(HNO2)= 1.0×10?5.5/(0.1?1.0×10?6.5)= 1.0×10?6.5,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D。

酸碱中和滴定复习资料

酸碱中和滴定复习资料

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 曹瑞阁 【巩固练习】 知识点一滴定实验仪器与操作 1. 刻度“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 滴定管 B. 量筒 C. 移液管 D. 量杯 2. 要准确量取25.00 mL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 A. 25 mL移液管 B. 25 mL 量筒 C. 25 mL酸式滴定管 D. 25 mL碱式滴定管 3. 中和滴定中,视线应注视( ) A. 滴定管内液面变化 B. 液滴滴出速度 C. 滴定管刻度 D.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4. 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 ) 2

A. 胶头滴管 B. 量筒 C. 滴定管 D. 移液管 5. 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 A. 酸式滴定管 B. 碱式滴定管 C. 锥形瓶 D. 移液管 6. 在25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A. 5mL B. 20mL C. 大于5mL D. 小于5mL 7. 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以选用的仪器是() A. 50mL量筒 B. 10mL量筒 C. 50mL酸式滴定管 D. 50mL碱式滴定管 8. 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线的是() A. 温度计 B. 量筒 C. 滴定管 D. 容量瓶 9. 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在滴定操作时,盐酸() 3

A. 只能盛在锥形瓶中 B. 只能盛在酸式滴定管中 C. 也可用碱式滴定管取放 D. 既可盛在锥形瓶中,也可盛在酸式滴定管中 知识点二指示剂的选择 1. 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溶液时,适量选择的指示剂及终点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A. 石蕊,由蓝变红 B. 甲基橙,由橙变黄 C. 酚酞,由红变浅红 D. 甲基橙,由黄变橙 2. 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若用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 由黄色变成红色 B. 由黄色变为橙色 C. 由橙色变成红色 D. 由红色变为橙 4

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及配制

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及配制 溶液 密度 /(g·cm-3) 质量分数 /% 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配制 浓盐酸 1.19 38 12 稀盐酸 1.10 20 6 浓盐酸:水=1:1(体积比) 稀盐酸 1.0 7 2 6 mol·L-1盐酸:水=1:2(体积比) 浓硫酸 1.84 98 18 稀硫酸 1.18 25 3 稀硫酸:水=1:5(体积比) 稀硫酸 1.06 9 1 3 mol·L-1硫酸:水=1:2(体积比) 浓硝酸 1.41 68 16 稀硝酸 1.2 32 6 浓硝酸:水=8:9(体积比) 稀硝酸 1.1 12 2 6 mol·L-1硝酸:水=3:5(体积比) 冰醋酸 1.05 99.8 17.5 稀乙酸 1.04 35 6 冰醋酸:水=27:50(体积比) 稀乙酸 1.02 12 2 6 mol·L-1醋酸:水=1:2(体积比) 浓氨水0.91 28 15 稀氨水0.96 11 6 浓氨水:水=2:3(体积比) 稀氨水 1.0 3.5 2 6 mol·L-1氨水:水=1:2(体积比) 浓氢氧化钠 1.44 41 14.4 稀氢氧化钠 1.1 8 2 氢氧化钠80g/L 石灰水0.15 0.02 饱和石灰水澄清液 几种常见的气体干燥剂 干燥剂可干燥气体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气体T 溶解度气体T 溶解度气体T 溶解度

/o C /(mL·100mL-1H2O) /o C /(m L·100mL-1H2O) /o C /(m L·100mL-1H2O) H20 2.14 N20 2.33 O20 4.89 20 0.85 40 1.42 25 3.16 CO 0 3.5 NO 0 7.34 H2S 0 437 20 2.32 60 2.37 40 186 CO20 171.3 NH30 89.9 Cl210 310 20 90.1 100 7.4 30 177 SO20 22.8 常用的气体净化剂 气体所含杂质净化剂气体所含杂质净化剂 O2Cl2NaOH溶液CO CO2石灰水 H2H2S CuSO4溶液N2O2加热铜网 CO2HCl 饱和NaHCO3溶液CO2CO或H2CuO CH4C2H2溴水H2S HCl 饱和NaHS Cl2HCl 饱和食盐水NO NO2水 常见化合物的俗名 类别俗名主要化学成分 硅化合物石英SiO2 水晶SiO2 打火石、燧石SiO2 玻璃SiO2 砂石SiO2 橄榄石Mg SiO4硅锌石Zn SiO4硅胶SiO2 钠化合物食盐NaCl 硼砂Na2B4O7·10H2O 苏打、纯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海波Na2S2O3·5H2O 红矾钠Na2Cr2O7·2H2O 苛性钠、烧碱、苛性碱、火碱NaOH 芒硝Na2SO4·10H2O 硫化碱Na2S 水玻璃Na2SiO3·nH2O 钾盐、碱砂K2CO3 黄血盐K4Fe(CN)6·2H2O

常见的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一.溶液酸碱性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H2SO4=2 H++SO42-;HCl= H++Cl-;HNO3= H++NO3-。一般命名为“某酸”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NaOH=Na++OH-;Ca(OH)2=Ca2++2OH-。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 3.酸性溶液:含大量氢离子(H+)的溶液,有酸味。如食醋、柠檬汁、西红柿等 4.碱性溶液:含大量氢氧根离子(OH-)的溶液,有滑腻感和涩味。如肥皂、洗衣粉等洗涤剂 5.中性溶液:〔H+〕浓度和〔OH-〕浓度相等,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如食盐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等 【知识解读】 (1)酸:①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电离出的阴离子叫做酸根,氯离子(Cl-)又叫盐酸根;②酸是由H+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③酸一般命名为“xx酸”: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 (2)碱:①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叫做氢氧根离子;②碱是由金属阳离子和OH-离子构成的;③碱一般命名为“氢氧化x”。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Cu(OH)2-氢氧化铜。 (3)酸(碱)的溶液,一定显酸(碱)性;但是,酸(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碱)的溶液。如纯碱碳酸氢钠的溶液显碱性,但是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尝味道:有酸味的溶液显酸性;有滑腻感和涩味的溶液显碱性。 注意:只能用于鉴别生活中的可食用的物质, 2.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和酚酞。 (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中性不变色仍为紫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和中性不变色仍为无色,遇碱变为红色。 注意: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因为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电离出的H+(或OH-)发生作用,导致其存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出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所以,①溶液变色时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或碱变色;②不是所有的酸或碱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只有溶解后能电离出H+(或OH-)的酸或碱的溶液,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不溶性酸或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3.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专用于检测酸性溶液(遇酸变红) 红色石蕊试纸专用于检测碱性溶液(遇碱变蓝)。 注意:①不能将石蕊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量。否则,会污染待测液;②测试前,不能用蒸馏水将石蕊试纸润湿,否则,所测得溶液的酸碱性要偏弱。 三.酸碱度 1.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2.表示方法:溶液的酸碱度通常用pH表示(p表示负对数,H表示H+浓度) (1)pH的取值范围:0—14 (2)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①pH<7的——酸性 pH=7的——中性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要点】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表达式: 2、恰好反应完的标准: ①体积②滴定终点 二、滴定仪器 酸式滴定管盛装 碱式滴定管盛装 锥形瓶、铁架台(带滴定管夹)、烧杯等 三、试剂 1、标准液置于中 2、待测液置于中 强酸+ 强碱,用,终点色变为 3、酸碱指示剂强酸滴定弱碱,用,终点色变为 强碱滴定弱酸,用,终点色变为 四、操作(洗、取、滴、读、算) 1、洗涤 锥形瓶 滴定管 洗涤原则 滴定管洗涤方法 滴定管洗涤干净标准 2、取液(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是:) 3、滴定 注意:要等滴定管液面时再开始滴定; 操作:锥形瓶下面垫,左手右手眼 4、读数:平时凹液面 5、计算:先算C1= ,重复(平行做)以上实验2~3次,然后得出C = 最终 五、指示剂的选用 1、强酸强碱间的滴定:甲基橙、酚酞 2、强酸滴定弱碱: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选用作指示剂 3、强碱滴定弱酸: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选用作指示剂 六、误差分析(一般是出现在以上操作的环节上)

依照公式:k 已知C 已知 V 已知 =k B C B V B,有: C B =k已知C已知V已知 k B V未知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典型例题】 例1. 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测定某42SO H 溶液的浓度,如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例2、误差分析题(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 1、未用标准盐酸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 2、滴定管内壁不干净,滴定后,酸式滴定管内壁挂水珠( ) 3、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4、滴定操作时,有少量盐酸滴于锥形瓶外( ) 5、滴定前仰视刻度,滴定后俯视刻度( ) 6、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氢氧化钠润洗 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NaOH 溶液( ) 7、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NaOH 溶液( ) 8、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溶液溅出一部分。( ) 9、指示剂滴加过多( ) 10、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 11、取待测液时,未将盛待测液的碱式滴定管尖嘴的气泡排除。取液后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 12、在配制待测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时,内含少量的氢氧化钾,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 13、同上情况,若氢氧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结果如何( ) 例3、以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情况,测得结果偏高的是( ) ①用酚酞作指示剂 ②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装入标准溶液 ③锥形瓶盛待测液前,未用待测液润洗 ④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⑤用于取待测液的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⑥在摇动锥形瓶的过程中不慎溅出了一小部分溶液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② D 、④⑤⑥ 例4、实验室里,用0.11摩/升HCl 溶液去测定20毫升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三次实验中用去HCl 的体积分别为21.7毫升、21.9毫升、21.8毫升,则NaOH 的浓度为( ) A 、0.12摩/升 B 、0.15摩/升 C 、0.11摩/升 D 、0.125 摩/升 例5、0.01mol·L -1 NaOH 溶液滴定0.02mol·L -1 的稀硫酸,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1滴NaOH 溶液,②少1滴NaOH 溶液(设1滴溶液为0.05mL ),两次中和后溶液体积均为50.00mL ,则①和②两次滴定后溶液中[OH - ]之比值是 ( ) A 、10-4 B 、1 C 、104 D 、4×1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